职业中专学生

2024-07-25

职业中专学生(通用12篇)

职业中专学生 篇1

例一:“我的儿子怎么变得这么懒了, 在家什么事也不做。平常都是我做家务活, 今天我生病在床, 要他帮忙拖一下地板都不肯。我说我生病了, 你帮忙做一点, 他怎么说, 等你病好了再拖地吧。”一个学生家长伤心地倾诉着。

例二:“唉, 班上一位学生一有题不会做就问我, 我说都是讲过的题, 你自己动脑筋想想嘛, 他就说他不会做, 其实题并不难, 就是怕动脑筋!”一位老师摇头叹息地说。

这两个例子都在诉说着父母和老师对学生的不满, 或在表达心中的困惑。在职业教育中这种现象非常的普遍, 各个学生的情况不同, 但实质是一样的, 那就是——懒惰。懒于做事, 懒于思考。

一、懒惰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懒惰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在职业教育当中有些同学的懒惰突出表现在日常学习、日常生活方面。

(1) 不能愉快地同亲人或老师、同学交谈, 尽管学生很希望这样做。

(2) 不能从事自己喜爱做的事, 不爱从事体育活动, 心情也总是不愉快。

(3) 整天苦思冥想而对周围环境和其他人漠不关心。

(4) 由于焦虑而不能入睡, 睡眠不好, 经常失眠。

(5) 日常起居极无秩序, 无要求, 不讲卫生。

(6) 常常迟到、逃学且不以为然, 对学习不求上进或者干脆放弃。

(7) 不能专心听讲、按要求完成作业, 文具常不配齐。

(8) 不知道学习的目的, 不能主动地思考问题。

二、造成懒惰现象的根本原因

与懒惰表现的多样性一样, 造成懒惰心理与行为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1、学校教育的因素:

学校中没有良好的学习风气, 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 学生在考试中屡屡受挫, 教师不当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手段, 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等。

2、家庭教育的因素:

家长溺爱学生, 从小就养成了学生不爱动手, 不能独立思考的习惯。以至于形成了滋生懒惰现象的温床。

3、同伴群体的因素:

经常交往的友伴如果都有懒惰现象,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他们会形成一个懒惰的小群体, 这种小群体会助长学生懒惰的风气, 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

4、学生自身的因素:

学生的身体状况不好, 学习习惯不好, 性格缺陷, 受挫能力差, 缺乏自信, 学习落后, 迷恋游戏等等原因, 都可能导致学生懒惰现象的出现。

三、解决懒惰现象的方法

对待厌懒惰的学生, 在仔细了解其厌学的原因之后, 就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消除他们的懒惰情绪。

1、树立现代管理理念:

首先要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主动关心学生教育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出现的学习问题与障碍。其次, 要树立“每位学生都是聪明的, 都是人才”的正确理念, 严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鼓励学生充满自信!

2、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注重营造友爱的师生关系, 同学关系, 师徒关系, 增进交流与沟通, 增加理解与谅解。

3、拓展成才空间:职业学校的学生, 文化基础参差不齐, 个人修养千差万别, 个性的差异决定后天发展的不同,

老师要留心观察, 精心编制规划, 积极采取措施。我们不仅要学会表扬学生, 还要努力创造使学生获得表扬的机会。

4、对症下药:

如果在上述情况下, 仍然有厌学现象发生, 那就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学校因素, 家庭因素, 友伴因素, 自身因素, 在这些因素中, 有时主要是一种因素导致学生懒惰, 更多的时候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导致学生懒惰现象。对待这些学生, 在仔细了解其原因之后, 就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改变学生的懒惰现象。

四、注意点

改变学生的懒惰现象,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 都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1、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方面, 不要总是关注学生的消极的方面。

2、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学习的价值, 特别是对现实生活的作用, 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

3、让学生体验到周围的人, 尤其是老师、家长、同学对他的信任和关心, 体会到生活在其中的温暖和幸福。

4、逐步提高要求, 要求学生一点一点进步, 切忌操之过急, 切忌拿学生的短处与其他同学的长处进行比较。

平时, 老师要密切关注着学生的一切行为变化, 一旦有懒惰现象的出现, 就要仔细寻找根源, 对症下药, 不能粗暴对待, 更不能打骂, 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其实, 每个学生都是勤奋有上进心的, 只要我们精心培育, 他们都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职教通讯》。

[2]《心理辅导与健康》。

职业中专学生 篇2

一、尊敬国旗、国徽;增强公民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二、爱护自然环境,树立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校园文化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五、认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技能,诚实守信,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六、热心公益活动,注重社会公德,培养创新能力。

七、说话和气,待人有礼;交往大方,穿戴得体。

八、尊敬老师,友爱同学;乐于助人,学会合作。

九、和睦家庭,参与家务;学会理财,生活俭朴。

十、不近“黄、赌、毒”,不进网吧,不抽烟酗酒,不染发。

职业中专学生 篇3

关键词:职业中专;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60-1音乐审美能力是一种美的认知和发现能力,它不仅仅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更影响着音乐创作和表现。但在传统职业中专中,音乐课被上成了唱歌课。加之教学模式的单调,很多学生对音乐器材不熟悉,对基本的节奏、节拍、拍子、拍号等常识也是一知半解,更谈不上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了。因此,在职业中专中,教师要加强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还得从基础做起,注重对学生音乐感知力、想象力和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方可有效。

一、注重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培养

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是先天的,而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音色分辨感等着需要后天的逐步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多样的音乐作品时,需要的不仅仅是主观形式的感知能力,还需对各种音乐的结构进行理性的辨析,这样才能让音乐审美能力从外在的主观形式内化为一种技能。

首先,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了“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而要让学生在多听中感知音乐,也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敲打乐器、即兴表演等形式来感知音乐,在听中、唱中,以语言的、动作的、表演的形式走进音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为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其次,尊重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的主观感受,教师不能剥夺了学生的权利,以自己的讲授来代替学生的感受,而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在表达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喜欢去听、去唱、去感受。

最后,注重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节奏和节拍。节拍和节奏是音乐构成的重要素,在音乐表现中具有重大意义。在职业中专的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听听唱唱的模式,而以多种活动来鼓励和引导学生去感受节奏和节拍。如拍手、敲打。舞蹈,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现,更不要吝啬学生的表现。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舞蹈、游戏等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也有积极意义,因为,音乐和舞蹈本身就是一个整体。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音乐想象力是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音乐是主体用于表现生活的一种形式,主体在用音乐来表现生活的过程中,是对生活回放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色彩性和画面感,此时大脑中的生活画面被唤醒,而想象力就是对这些画面的补充。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想象力的培养不可或缺。

首先,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如在格罗菲的《大峡谷》第一乐章《日出》,乐曲中作曲家着力体现了晨曦微薄,曙色初现的色彩和气氛,他用音乐来描绘,来再现日出,再现大峡谷,而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无法看到“日出”“峡谷”等空间、时间的概念,旋律中也无法看见,更摸不着,于是,教师可采用绘画的形式,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去想象,然后进行绘画创作。同样,在《霓裳羽衣曲》和《六么》的欣赏中,要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和体会高低、快慢、轻重不同的音,教师可通过动作引导,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试着用动作去表现,如此,想象自然就丰富了很多。

其次,要结合生活来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是生活的表现形式,任何一首音乐都离不开生活。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可结合音乐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在了解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在欣赏的过程中结合多媒体,从视觉、听觉、动作等方面来进行合理想象,甚至可以辅以故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在鲍罗廷的交响诗《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听赏教学中,通过画面呈现,辅以故事,那驼铃声、号角声、风沙中小商队前进的步伐、商队坚强的意志以及渐渐远去,消失在黄沙中的情景便形象地得到了呈现。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教师在对音乐进行感知、想象基础上,以理性来对作品的内涵进行剖析,能让学生更好地深入到作品中,在欣赏音乐中获得更深的领悟,而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文化熏陶的重要方法。

应该说,任何一部音乐作品,其内涵本身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关键是看审美主体如何去理解,从而使之具体化。但这种理解并不是以主体的主观意识为标准的,而要建立在对作品的形式、风格、创作背景、创作意图等的理解基础上的。换言之,只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欣赏技能,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如熟悉唐代文化的人就容易理解《大地之歌》,而熟悉外国文化的人就较容易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不仅需要从音乐专业知识上进行引导,文化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两方面做起。如针对基础较差的班级,教师可选择歌词比较直观、内容容易理解的歌曲(如《祖国啊!慈祥的母亲》,歌词语言优美、朴实无华、感情真挚,由衷地表达了对祖国的赞颂和爱恋之情)来进行引导。

总之,在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注重对学生音乐感知力、想象力和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覃丽婵.浅谈新时期职中生的音乐欣赏教学[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05).

[2]管莉莉.论中职音乐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家教世界,2012(12).

职业中专学生 篇4

一、职专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职业中专的学生, 每年都有一部分辍学, 这一方面给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 也给学生本人带来了损失——因为学生既没有完成学业, 又失去了学习及继续深造的机会;当然, 还给社会增加了就业压力和不安定因素。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 我认为, 造成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个人因素。

首先, 一部分学生对今后的职业无所追求, 没有理想目标, 混着过, 抱着“到时候再说”的心理。丧失了职业理想, 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久而久之就会辍学。

其次,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而且, 很多学生家长也有这种思想, 甚至有的学生家长本身就反对子女上职业中专, 这一点在家访及社会调查中得到了证实。他们对职业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 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还不甚了解。他们认为, 在职业中专学不到什么知识、技能, 即使学到一些技能, 毕业后也用不上。特别是在职业中专读书的农村学生, 他们认为所学专业用不上, 就业机会又少, 念不念职业中专无所谓, 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心理上的波动, 最终辍学回家。

再次, 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底子薄, 在初中时学习就跟不上, 甚至有些学生经常旷课、逃课。进入职专后, 由于所设课程知识面广, 跨度比较大, 容量又多, 并且对学生的自控能力、自学能力、阅读能力、思维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 有些学生感到知识前后衔接不上, 知识出现断层, 学习起来非常吃力, 听课似懂非懂, 便产生了厌学情绪, 最终导致辍学。

(二) 环境因素。

第一, 家庭环境因素造成辍学。通过调查得知, 这种情况约占辍学学生的15%。有些学生的家庭收入比较低, 或者是兄弟姐妹同时上学, 而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基本上都在同一时间内, 家长很难在短时间内筹措到数目较大的学杂费, 这就迫使学生不得不辍学在家以缓解家庭的经济困难。有些学生的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故, 导致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过重而中止学业。还有些学生, 父母不和, 使学生没有温暖的家庭环境和平静舒适的心理归宿, 而过早地自立, 被迫中止学业。还有一部分学生, 家庭条件优越, 但在学习过程中, 父母为子女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导致子女不能继续学习而中途就业。

第二, 班级的环境因素造成辍学。在辍学的学生队伍中, 有一部分是由于同学之间不团结, 或由于某种原因而受到老师的批评, 进而负气退学。也有个别学生因早恋影响学习而辍学回家。还有个别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 思想散漫, 不遵章守纪, 一向我行我素, 不适应学校、班级的严格管理, 怕受学校的纪律处分, 想到外面“精彩世界”闯荡而自己选择辍学。

第三, 学校环境因素造成辍学。有些学生思想比较单纯, 在初中时就向往职业中专生活, 想象着学校优越的教学条件、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然而, 入学后所见到的实际情况与想象中的场景差距很大, 便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第四, 造成辍学的社会环境。由于高校的多年扩招, 加之就业观念陈旧, 很多大学生都难以就业, 何况职业中专的学生。这么一比较, 学生便心灰意懒。此外, 社会舆论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也是造成辍学的原因。

二、预防职专生辍学的措施

综合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 我认为,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阻止辍学现象的蔓延。

(一) 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学习各行各业带头人的先进事迹;要求他们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不断修正自己的目标, 且为之奋斗。

(二) 结合当前的形势, 对学生进行政策教育和就业观念教育,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利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 适时引导, 使学生意识到要掌握好专业知识技能, 必须学好文化基础课。

(三) 加强学校和班级的管理,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充分利用职业中专现有的优势提高专业的吸引力、班集体的凝聚力。学校要严格管理, 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强化德育教育, 杜绝打架、喝酒、早恋等不良现象。学校、团委、政教处要定期举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这些活动, 不仅能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 而且还能大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另外, 教师要充分利用班会时间,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 或结合专业特点,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都能高高兴兴地参与, 以便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班风,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四) 学校狠抓内部管理, 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要求他们真正做到敬业、勤奋、求精、务实。同时加快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的建设, 完善教学设备。

职业中专学生个人述职报告 篇5

瑞安市职业中专:林长焕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本人当教师已近25年,至今乐此不疲,执着地固守着教育这块园地,那样依恋,那样全心投入,连自己也有点惊讶。任教以来,先后担任过初中数学、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专职教师及高中的计算机专业、电子电工专业、财会专业、文秘专业、现代物流、国际贸易、旅游等班级的计算机教师,担任过初

一、初

二、初三年级及高中财会专业、“3+2”大专班、函授大专班班主任,也从事过年级段、教研组、实训科、总务处,教务处、招生宣传等一些常务工作,为我市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人从教年来,一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平时能自觉参加各项政治业务活动学习,思想进步,在工作中能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岗敬业、诲人不倦

本人25年如一日,热爱教育事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全心全意投身于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教育实践中,努力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广泛地搜集最新的教育信息,自觉地摒弃旧的教育思想和落后的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科学的目标意识,及时地总结经验得失,并不失时机地把有价值的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形成新的教育思想,探索出新的教育思路。同时,本人能甘于平凡,乐于在艰苦的岗位上,无私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

二、爱生如子、精心培养

本人始终要以民主、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无论这个学生是聪明的,还是愚钝的;是好看的,还是丑的;是优秀的,还是顽劣的。本人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事事从学生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允许他们犯错误,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需要鼓励时投去赞许的目光。同时通过系列活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师生间的调和力,赢得学生的信服和拥戴。

本人力争与学生相处,以自己言行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所有的学生。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事事做学生的榜样。以大方的仪表、端庄的举止、亲切的态度、文明的语言和良好的审美素养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切实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吃苦耐劳、勇挑重担

本人从事教育工作25年来,一直站在教育第一线,吃苦耐劳、勇挑重担。每年基本上超负载工作,多次接任差班或重点班教学工作,教学成绩实出,不论学科统考、学科会考或学生技能考均取得可喜成绩。在25年教学中高达13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以爱生如子,循循诱导,积极扎实工作,班级管理工作有声有色,深受师生一致好评。多次受到学校或上级教育部门的嘉奖,其中88年度被评为瑞安市优秀德育工作者;89、01年度被评为瑞安市市级优秀班主任;90年度被评为温州市优秀团干;04年度被聘为瑞安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04、06年度被为瑞安市市级优秀党员;05年度瑞安市第四批名师培养对象; 06年度被为瑞安市市级优秀指导师等;07年度被温州市委、市政府评温州市优秀培训教师;08年被评为温州市教坛中坚、08年被评为温州市首届师德楷模;2010年荣获温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行政管理培训班优秀学员; 2010年荣获瑞安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第一届党代表;2010年荣获瑞安市优秀中国共产党员称号等。

四、积极进修、加强修养

本人任教以来,为了提高自己的义务水平,在不断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积极主动外出进修学习,先后参加省电化教育馆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温州市教育局组织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知识培训、温师院组织的网络教育培训、浙工大组织的职业教育规划与研究培训以及国家劳动保障部组织的计算机专业考评员培训、温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行政管理培训等,继续教育学分高达646分。同时,也取得了不少荣誉:先后取得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高中委员会教学研究会会员称号;荣获国家级计算机高级技能操作员证书和程序设计技师证书;荣获省计算机等级考核考评员证书;荣获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证书考试管理员证书;被温州市职业技能鉴中心聘任为计算机操作员专业考评员,从而全省范围内的计算机等级考评工作等等。

五、刻苦钻研、不断进取

本人非常注重学科教研,常将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概括成系统性教学理论,撰写了不少论文,从事几个课题的研究,度过多少不眠之夜。但令我欣慰的是我参与撰写的课题《中职计算机毕业生毕业设计理论与实践探索》荣获全国城市教育课题大赛一等奖;撰写的课题《加强职高计算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和研究》荣获瑞安市2007年度教科规划优秀课题二等奖;课题《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实训项目的开发与应用》荣获瑞安市2010年度教科规划优秀课题三等奖;论文《在计算机教学上如何渗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中国教育学组织的全国“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的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论文《学生小课题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2010年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优秀奖;论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小题研究》荣获省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论文《基于三层体系结构的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实现》和《浅淡机房管理方法》在省教研会上交流受到一致好评;论文《浅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表于《职教论坛》;论文《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应用研究》和《 “任务+比效+互助+总结”上机实习指导法》在温州教育杂志理论专刊上发表;《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荣获温州市职业教育研究会论文二等奖;论文《职校后进生的心理探析及对策研究》荣获第六届全国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利用任务驱动法初探》等三篇论文在市级论文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等两篇论文被收集于《中华教育论文荟萃》第三卷;多媒体课件《一氧化碳》和《梯形》分别荣获全国职教优秀课件评比一等奖和温州市二等奖;教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和《表格的外观设计》全国职教优秀教案评比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同时还积极参与《温州市职高计算机智能化训练练习册》和《零距离接触电脑》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六、积极指导、无私奉献

本人除了完满完成自己教学任务外,还积极指导、帮助教师周芝兰、钱宜峰、陈如华、华洁、卢春霄等多位老师分析处理教材,备教案,制订教学计划、上课、作业批改等,使他(她)很快适相教学工作,成长为一位好教师。除此之外还与外校虞尚夫、万梅芳、枊小燕等多位老师结成帮教关系。到农村学校:东方职业技术学校、林洋中学等学校听课、指导教师教学工作,并为相关教师作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专题讲座,如:在温州市计算机教研组年会为各校计算机教师作《如何管理学校机房》工作经验介绍;应邀在温师院组织的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作题为《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和应用》发言;应邀为瑞安市仙降林洋中学部分教师作FLASH软件在课件制作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等。使有关教师能得到及时帮助和启发,反响好。除此之外,多次积极组织参与对本校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多次参加学生计算机技能大比武及各类计算机等级考核指导工作,并取得可喜成绩。其中学生郑欢欢同学荣获全国计算机技能大比武二等奖、叶群群和雷明浪同学温州市计算机技能大比武二等奖、舒自豪同学瑞安市计算机技能大比武二等奖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本人任教以来,虽取了一定的成绩,受过很多表扬和奖励,但本人清楚地认识到成绩只能说明过去,荣誉离不开你们的大力支持,在可喜的成绩面前,更要珍惜来之不易荣誉。谦虚好学、不断进取,勇于探索,全心全意为我市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谢谢大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内涵调查 篇6

当前,尽管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意识到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也采取了很多途径和手段进行培养,但实际效果不太理想。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涵建设现状,笔者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师生、校企合作企事业单位领导及企业一线班组长及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3份,有效回收率98.3%。调查结果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过程存在着对学生职业素质内涵认识不到位,职业素质的内涵素质点确定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涵建设亟待加强。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内涵发展现状

笔者选取的1000名调查对象覆盖了6类人群,其中包括:65名企事业领导、120名企业一线班组长、130名学生家长、35名高职院校领导、110名高职院校教师、540名高职生。调查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四大方面。在统计调查数据时,根据被调查对象与学生职业素质关联程度,将调查对象在数据统计分析中比重分成两类,一类主要是学校领导、专业教师以及企事业单位领导和一线班组长,所占比重为1.5;另一类是学生和家长,所占比重设为1。同时针对参与调查主体,笔者对问卷中素质点排序及重要性选择理解不一致的问题,对数据进行正规化处理,将认为不重要因素从素质点的数据排序中剔除,标注为0,即该调查者认为此项不重要,不参与排序;将所有排序项目按自然数顺序重新排列。调查的数据采用标准 AHP 层次分析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建立素质点的判断数据标准,最终得到各素质点的综合比重。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笔者发现6类调查对象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内涵认识存在一定差异,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仍然存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校企文化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

对学生职业素质内涵认识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6类被调查对象在问卷所列的50项学生职业素质内容时,均按照自身的理解进行了选择和排序,所选的素质内容多少不一,排序也各异。在各类调查对象所选排列在前10项职业素质中,只有健康状况、诚实守信、学习能力3项是完全一致的,一致性只有30%。另外,不同调查对象所选的排序为前3名的素质内容被认为是最关键的素质要求,但对比后只有“健康状况”这个素质点是所有调查对象一致选择的。由此可见,不同类型的调查对象,尤其是企事业单位领导、企业班组长与学校领导、学校教师、在校学生之间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内涵理解和认知还有一定差距。

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涵理解较为片面。在对不同类型调查对象的问卷统计中发现,有35%的企事业单位领导,67%的企业班线长,29%的学生家长,37%的在校学生认为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仰、政治立场等素质要求,不应纳入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涵中。但高职学生作为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上述素质要求的培养是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础。作为企事业单位领导、企业班组长、家长和学生,他们在考虑职业素质内涵时,更多是从自身的认知和感受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到职业素质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涵的界定缺乏科学依据。目前,职业素质内涵具体包括什么,不同调查对象对职业素质内涵理解和认知不同。此次问卷调查中,笔者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调查对象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现状,将目前与职业素质相关的50余个职业素质点纳入到问卷调查范围内。通过统计发现,在6类调查对象中所选的职业素质点有多有少,排序有前有后,素质点选择一致性只有67%。如果只是通过简单的统计计算,显然无法科学地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涵进行全面描述和界定,更无法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提供可靠依据。

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建议

目前,国内的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在注重学生高技能的培养同时,采取很多措施加强了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但由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涵界定不明确、职业素质的内涵素质点确定缺乏科学性、培养模式陈旧等问题,实际取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距离用人单位和企业都对学生职业素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为此,结合此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笔者对于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涵建设提出如下对策。

正确理解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直接影响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所在家庭的安定和幸福。高职院校在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定位学生职业素质内涵时,应注重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吸纳更多与高职教育有关的主体参与,听取不同声音,吸纳不同意见,充分考虑参与主体的代表性和覆盖面。另外,由于用人单位和企业将直接面对高职毕业生,对学生职业素质状况的反应和评价更为直接和实际,因此在对意见进行梳理和分析时,应更加注重他们意见和看法,在最大限度上确保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涵确定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涵描述和界定上,在广泛征求不同群体的普遍意见的同时,还应考虑专业的特点和当前经济社会对职业素质要求,以保证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涵更加全面,不出现明显的疏漏。

提高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高职院校领是落实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推动者,他们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工作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此项工作的效果。学校领导应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旗帜鲜明地强化和带领全体教职工在课程体建设、教学组织实施、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等方面落实和推进,使学校形成注重浓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氛围,为学校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创造良好条件。

积极转变教师职业素养教育理念。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有赖于职业院校教师言传身教。职业院校教师应自觉加强对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内涵的认识,提高对高职院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提升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能力和水平,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的同时,主动将职业素质内涵融入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知。

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与行业文化的有效对接。行业、企业文化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一种源泉,将行业、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进行对接,可使得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具真实性和针对性,使得学生在学习和实际过程中感触更深,理解更透彻,掌握更牢固,进一步缩小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差距。

职业中专学生 篇7

1.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保证教学质量

在职业中专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水平,更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因此,一定要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方面,职业中等院校需要大力引进教学理念先进、科研能力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引进大量的新鲜血液,组建一支高质量、高水准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另一方面,针对职业中专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不断加强继续教育,提升他们的教育技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他们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的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专业教学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改变对学生的看法,以更加公平、公正、客观的眼光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价值,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特长积极努力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2.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的教育效果只有在学生那里得到落实并且真正地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养,才能是真正的有效教学。在职业中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立足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的基础。一方面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发展和未来就业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为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树立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职业中专院校的老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想和心理方面的帮助,给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咨询途径,比如针对学生的心理和生活问题,通过网络渠道、电话热线、电子邮件等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跟老师展开交流。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帮助,及时调整学生的心理,不断地强化学生的自我价值定位。另一方面,教师还应针对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抗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毅的品格。

3. 拓宽教育渠道,增强教学效果

当前,在职业中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立足于学生的基础和现实,围绕职业中专院校的实际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境界,引入更多的适合学生的热门话题,让学生更好地结合生活实际来感知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教师需要根据知识体系和能力目标,给学生设计多样化的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健康测试,引导学生在参与问答活动中更好地认知各种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帮助学生把握自身的思想和心理状况,让学生一方面更好地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道德问题; 另一方面结合所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浅谈职业中专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篇8

关键词:职业中专学生,自卑认识,自信心培养

由于中考受挫, 职业中专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 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 失去了成功的信心, 而自信又恰恰是成功的保障。自信对人的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无论是在智力上, 还是在体力上, 都有着基石般的支持作用。自信就像人的能力的催化剂, 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出来, 将部分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为此, 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卑, 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卑

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自卑的原因。学生自卑的原因有多种, 但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存在。

1.自我认识不足, 过低估计自己

很多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作了较低的评价, 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士的评价, 就会影响其对自我的认识, 从而低估自己。职专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不理想状态, 他们认为在家长的心中是丢脸的, 在有些老师的眼中是拖全班成绩的“罪魁”, 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认识, 导致许多职业中专学生认为“学习成绩不行, 做任何事情都不行”, 产生了消极的自我暗示, 抑制了自信心, 这样恶性循环, 使自卑感进一步加强。

2.家庭环境影响

在职专就读的学生中, 家庭的环境的特殊性比照普通学校多, 如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较多, 家庭经济状况收入较低的也很多, 来自农村偏远地区的比较困难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还有一些父母文化程度素质也很低, 所有这些这些也都是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如果这些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 久而久之, 就成了学生人格的一部分, 造成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 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3.身体上的缺陷

相貌、体型、体力等身体方面的缺陷常常使一些人觉得见不得人、低人一等, 因而陷入自卑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在充分了解自卑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教师要帮助学生, 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卑, 对自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让他们正确意识到自卑心理是个人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状态, 一定的自卑心理对个人的发展具有激励和促进作用, 能够促使人激发改变自身的状况、追求更好发展的动力, 从而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其实, 每个人都有自卑感, 只是程度不同、表现不同, 所以正常的人应当正确地对待自卑, 不能只看到其危害, 更不能因为自己自卑而丧失信心。

二、通过多种途径调试自我,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1.通过个性特征的分析评价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人的个性特征是多维度的, 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进行分析评价: (1) 综合能力, 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2) 特殊能力, 如绘画、音乐、书法、写作、体育运动等; (3) 学习态度方面, 如兴趣、爱好、勤奋刻苦、好胜心和独立性等; (4) 人品和个性特征, 如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以及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等。可请学生列举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并将其分别写在一张卡片的两面, 再请其周围的同学在另一张纸上列出他的优点和缺点, 两者相比较, 以得出比较客观、全面的结论。当学生自卑时, 提醒他多看自己的优点, 能重新激发他的进取心。

2.引导学生采用自卑补偿法

引导学生认识到某一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完善和丰富进行补偿和纠正。一般看来, 补偿的方法有两种, 其一是“笨鸟先飞, 以勤补拙”。许多失败者看起来是因为“拙”, 其实是因为懒惰;其二是“扬长避短, 补偿升华”。如个子矮或长相一般可以通过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来补偿。具体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1)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心理学家默顿曾提出“预言自我实现”原则, 认为人们具有一种自动促使预言实现的倾向。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自我暗示的作用。应告诉学生, 当感到信心不足时, 不妨自己给自己壮壮胆,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用“我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我一定会成功”、“我也有过人之处”等话语鼓励自己, 抱着积极心态, 才能调动自己的全部身心, 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或学习中, 才能正常或超常发挥潜能, 完成工作或学习任务。

(2)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理想

理想的目标定得太低, 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安于现状, 不求进取;而理想的目标定得太高或根本不适合自己, 那么在实践中就会不可避免地一次又一次经历失败, 这非常不利于自信心的培养和建立。职专生的心理处于日趋成熟的阶段, 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少, 自己往往确立不了合适的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给予引导, 例如, 文化课、专业课成绩比较好的把考上高职本科作为目标;成绩一般的, 把专业努力学好, 走上良好的就业作为目标, 同时指导他们适时的进行调整。

(3) 帮助学生进行行为训练

征服畏惧, 战胜自卑, 不能夸夸其谈, 止于幻想, 而必须付诸于实践。培养自信心还可以从日常的实际行为的改变入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行为方式的训练, 例如, 敢于睁大眼睛, 正视别人;昂首挺胸, 快步行走;练习当众发言;学会微笑等, 这些对于自卑心理的克服也起着重要作用。

职业中学学生如何树立职业理想 篇9

现今, 一方面, 企业需要劳动者, 为合格的劳动者发愁, 另一方面是就业者又很多。造成了企业发愁, 就业者也发愁。企业需要的劳动者, 不但要有良好的技术条件, 掌握一门熟练的技术, 同时还要求劳动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而高尚的职业道德与职务理想是分不开的。

理想是一个美好的字眼, 是指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按其内容可分为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所谓的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某种职业的向往和追求。

包括从事这种职业所追求的某种质量标准和成就。一个真正有职业理想的人, 必然不怕困难、挫折以致失败, 能勇敢的面对现实, 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战胜困难, 百折不回, 努力学习、催人奋进, 相反, 没有职业理想、或职业理想不明确的学生, 就会思想上没有奔头, 工作学习就没有劲头, 理想决定着一个人的努力方向, 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道路及其存在价值。因此, 作为职业理想。它能支配和控制人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行为, 一个人树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 就会有更大的自觉性、自觉的在工作和学习中增强主人翁精神和职业责任感, 自觉地用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 从而成为有职业道德修养的人。

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 首先要让学生把共同理想和个人的职业理想结合起来。职业劳动, 既是一种客观的社会需要, 又是一种个体的需要。作为社会需要来说, 人们必须在一定的行业中承担一定的职责, 完成规定的任务;从个体需要来说, 为了维持生活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会产生从事一定的职业劳动, 并取得相应劳动报酬和经济收入的意愿。我们要求学生把共同理想和个人的职业理想结合起来, 充分认识本行业, 本职工作的社会意义, 这样, 个人的职业理想才有正确的方向, 才能体现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一致性。

其次, 要从个人和所处的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必须充分认识自己的条件, 从实际出发, 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职业, 选能够发挥自己专业的职业, 而不能单纯从兴趣出发, 从某些职业的优厚待遇出发, 要考虑自己能干什么, 是否能干好。职业的动向, 是社会发展需求而出现的。我们不能离开社会需求, 强调个人意愿, 挑三拣四。如果不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实际, 单凭主观愿望, 树立职业理想就是空想。

第三, 职业理想要不断的深化发展。职业理想的树立有一个萌芽, 稳定和深化发展的过程。职业理想的萌芽, 可能在儿童时期就开始, 如做医生, 到了青年时期特别是职业高中的学生, 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对社会的认识不断加深, 开始树立了比较稳定的职业理想。到了成年时期, 对社会、对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职业理想也就更加深化发展。就要求我们要在对自己对社会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来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

职业中专学生 篇10

关键词:职业中专,学生,教育,管理

随着职业教育的普及, 职业中专录取分数逐年降低, 生源质量明显下降。选择职业中专的学生大部分初中阶段学习成绩都不好, 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厌学、叛逆和自暴自弃的心理, 在学习、生活、自我管理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由于家长过分溺爱, 他们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和自理能力, 没有经过任何生活上的磨难, 受挫折能力很低, 依赖性很强, 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在与同学的交际过程中, 只看重索取, 不主动奉献和合作, 生活中容易冲动, 畏惧困难, 常常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困惑和障碍。这些都给职业中专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那么, 如何做好中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呢?笔者认为职业中专要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 认真观察学生, 切实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积极探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以提高学生管理质量及教育教学质量。

一、全面加强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中专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主角, 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 是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的中心力量, 学校管理层要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管理和建设, 切实加强班主任工作, 发挥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 学校选拔和任用班主任, 要制定标准和条件, 挑选一些思想品德高尚、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教育学及心理学知识丰富, 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能够倾听学生意见, 能与学生友好、和谐相处的教师来担任班主任。其次, 要为班主任工作创设宽松条件。熟悉中职教育的人都知道, 职业中专班主任确实难当, 面对的学生思想认识参差不齐, 行为习惯千差万别, 且工作零乱繁杂, 需要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 付出大量的劳动, 所以学校要从根本上提高班主任工作在工作评价、年度考核、晋级晋职、评选先进等方面中的份量, 还要严格落实班主任津贴, 赋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激发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此, 要加强班主任的培训工作。通过定期召开班主任培训交流活动, 组织外出观摩学习等方式, 加强班主任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以班主任工作的不断进步来促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全面构建和谐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活动、学校环境、学校秩序和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 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它是职业中专发展的动力之源, 集中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加强职业中专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提高中专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促进中专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 职业中专要本着贴近社会, 贴近职业, 贴近学生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职业技能素质要求, 以办学目标、办学理念、育人模式、制度管理、校风校纪、课程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为切入点, 全面建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 并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文艺表演、体育竞赛、学术讲座、理论报告、社会实践等形式, 大力开展彰显时代精神, 体现行业理念和企业文化特征, 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技能比赛、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活动, 把思想道德教育、行为准则教育等内容贯穿到职业中专文化活动中,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从而使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

职业中专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 对自己的学习信心不足、自我约束能力弱, 光靠教师、学校职能部门的管理是不够的, 职业中专还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提升他们的思想品质和行为能力, 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 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中专学生自我管理主要体现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让学生各自管理好自身的行为和思想, 把上进和砥砺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管理。从学生一进校,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明确中专学习的目标和动机, 让学生明白进入职业中专的目的就是学会技能, 学会做事和做人。在正确认识和了解总的目标以后, 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细化目标, 进而实现学习目标的自我管理。在引导学生建立了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之后, 还要逐步开展学生各个方面的自我管理, 主要包括:时间的自我管理、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行为的自我管理、情绪的自我管理、职业规划的自我管理。实现中专学生自我管理关键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让他们充分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和各项活动, 在各项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在学生行为监督与管理, 在学风、班风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作用。二是班主任要充分信任与鼓励学生,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决定权利, 逐步将学习、纪律、考勤、卫生、文体活动、主题班会、班级民主管理等班务和班级活动放手交给学生, 让学生组织安排, 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三是充分发挥班委会、团委、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各管理机构要定期组织开展活动, 在活动中潜移默化, 端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总之, 职业中专必须以德育为中心,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基点, 不断创新形式,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行为能力。

参考文献

[1]梅国英.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教育探索, 2011 (4) .

职业中专学生 篇11

关键词:职业中专;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2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139

随着职业教育的普及,职业中专录取分数逐年降低,生源质量明显下降。选择职业中专的学生大部分初中阶段学习成绩都不好,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厌学、叛逆和自暴自弃的心理,在学习、生活、自我管理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由于家长过分溺爱,他们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和自理能力,没有经过任何生活上的磨难,受挫折能力很低,依赖性很强,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在与同学的交际过程中,只看重索取,不主动奉献和合作,生活中容易冲动,畏惧困难,常常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困惑和障碍。这些都给职业中专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那么,如何做好中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呢?笔者认为职业中专要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认真观察学生,切实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探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以提高学生管理质量及教育教学质量。

一、全面加强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中专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主角,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的中心力量,学校管理层要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管理和建设,切实加强班主任工作,发挥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学校选拔和任用班主任,要制定标准和条件,挑选一些思想品德高尚、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教育学及心理学知识丰富,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倾听学生意见,能与学生友好、和谐相处的教师来担任班主任。其次,要为班主任工作创设宽松条件。熟悉中职教育的人都知道,职业中专班主任确实难当,面对的学生思想认识参差不齐,行为习惯千差万别,且工作零乱繁杂,需要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付出大量的劳动,所以学校要从根本上提高班主任工作在工作评价、年度考核、晋级晋职、评选先进等方面中的份量,还要严格落实班主任津贴,赋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激发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此,要加强班主任的培训工作。通过定期召开班主任培训交流活动,组织外出观摩学习等方式,加强班主任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班主任工作的不断进步来促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全面构建和谐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活动、学校环境、学校秩序和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它是职业中专发展的动力之源,集中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强职业中专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中专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中专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职业中专要本着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职业技能素质要求,以办学目标、办学理念、育人模式、制度管理、校风校纪、课程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为切入点,全面建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并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文艺表演、体育竞赛、学术讲座、理论报告、社会实践等形式,大力开展彰显时代精神,体现行业理念和企业文化特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技能比赛、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行为准则教育等内容贯穿到职业中专文化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

职业中专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对自己的学习信心不足、自我约束能力弱,光靠教师、学校职能部门的管理是不够的,职业中专还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提升他们的思想品质和行为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中专学生自我管理主要体现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让学生各自管理好自身的行为和思想,把上进和砥砺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管理。从学生一进校,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明确中专学习的目标和动机,让学生明白进入职业中专的目的就是学会技能,学会做事和做人。在正确认识和了解总的目标以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细化目标,进而实现学习目标的自我管理。在引导学生建立了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之后,还要逐步开展学生各个方面的自我管理,主要包括: 时间的自我管理、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行为的自我管理、情绪的自我管理、职业规划的自我管理。实现中专学生自我管理关键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让他们充分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和各项活动,在各项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学生行为监督与管理,在学风、班风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作用。二是班主任要充分信任与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决定权利,逐步将学习、纪律、考勤、卫生、文体活动、主题班会、班级民主管理等班务和班级活动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组织安排,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三是充分发挥班委会、团委、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各管理机构要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端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总之,职业中专必须以德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基点,不断创新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行为能力。

参考文献:

[1] 梅国英.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教育探索,2011(4).

浅析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目标的制定 篇12

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目标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 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命题。建立在学生职业定位基础之上的职业目标的制定, 则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一、制定职业目标的意义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职业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其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研究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将他们按职业目标的有无和清晰程度进行了分类:其中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者占3%, 有清晰且短期的目标者占10%, 目标模糊者占60%, 没有目标者占27%。

经过25年的跟踪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占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 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 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 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占10%有清晰且短期目标的人, 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 生活状态稳步上升, 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 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占60%的模糊目标者, 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 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27%的那些没有目标的人, 25年来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 常常失业, 靠社会救济, 常常都在抱怨他人, 抱怨社会, 抱怨世界。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有了目标, 人才会坚定、勤勉、不畏艰险, 促使自己努力实践;有了目标, 人的生命才能在有限的时空里, 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

二、制定职业目标的原则

1. 明确性

“我要当企业家”“我要到学校去工作”“我要减肥”等等, 都是一些典型的不明确的目标。相比之下, “我要成为摩托车制造业的一名机械设计高级工程师”“我要在本学期每天跑步一个小时, 减轻体重5千克”等目标就更加明确。

2. 可测量性

它要求目标内容要包括数量、质量、时间等要素, 即目标要能量化, 评价时能测量目标的完成程度。

3. 阶段性

一个长期职业目标的实现是分阶段来完成的, 且各阶段职业目标均指向长期职业目标。

4. 可实现性

指目标既要合理又要有挑战性。合理是指目标符合个人的实际, 在个人可控的范围之内;有挑战性是指目标绝不是举手可得的, 而是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够实现。

三、制定职业目标的依据和方法

首先, 制定职业目标要以职业定位为依据。职业定位即综合自我认知和职业环境认识的内容, 分析寻求自身优势与职业机会的最优匹配方案, 找到定位的两个要素:行业与职业。

其次, 在职业定位的基础上, 按照以上阐述的制定职业目标的原则, 可采用将目标分解的方法来进行确定。一般来讲, 按职业规划的时间跨度可将职业目标分解为:长期职业目标、中期职业目标和短期职业目标。如“我要成为一名高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授”是长期职业目标, “我打算专科毕业后继续攻读本专业本科”是中期职业目标, “本学年我要通过四级英语考试”是短期职业目标。

1. 长期职业目标

通常指职业生涯的顶点, 它要求我们按照职业定位, 放眼未来, 挖掘自己内心深深渴望并愿意奋力追求的东西, 预测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取得的最高成就。

2. 中期职业目标

通常是指规划期限在五年左右, 由各个短期职业目标组成, 又为实现长期职业目标打下基础的阶段性目标。中期职业目标要指向长期职业目标, 并有比较具体的完成时间, 也可以作适当的调整。

3. 短期职业目标

通常指规划期限在一到两年左右, 是一些具体的、操作层面的、指向中期职业目标的阶段性目标。短期职业目标要切合实际, 有具体的完成时间, 通常以获得相关证书, 通过有关考试等为标志。为实现中期职业目标而制定的各个短期职业目标, 可按时间先后分阶段列出。同一阶段的短期职业目标不制定得过多, 选择主要的一两个较为适宜。

职业生涯规划从短期目标到中期目标, 再到长期目标, 如同台阶一步步拾级而上。值得注意的是, 在实际操作中, 时间跨度太长的规划由于环境和个人自身的变化往往难以把握, 而时间跨度太短的规划意义又不大, 所以人们一般把个人职业规划的重点放在五年左右的中期职业规划上, 这样既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可行目标, 又便于随时根据现实的反馈进行修正或调整。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讲,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可以制定出长期职业目标, 但不建议对长期职业目标进行详细的分解。重点应放在五年左右的中期职业目标上, 并将其细分为各阶段的短期职业目标。

四、制定职业目标举例

上一篇:节水灌溉潜力发展下一篇:企业培训管理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