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认知

2024-08-24

大学生职业认知(精选12篇)

大学生职业认知 篇1

一、职业认知的作用

(一) 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决策

职业认知过程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职业的目标选择。如果大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用人要求及工作发展的普遍路径和规律等, 就能够结合自己的特点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从而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决策。

(二) 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培养和提升职业能力

在职业认知的过程中, 大学生可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很多能力。因此, 大学生在入学时就要确定今后的职业方向, 积极地把大学学习同今后的就业紧密联系起来,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 以适应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岗位需求。

(三) 推动大学生做出相应的职业行为

职业获取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在当前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情况下, 大学生要努力大胆地去“推销自己”:写求职信, 发求职函, 参加人才招聘会, 向招聘人员推销自己, 进入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联系工作。他们之所以能够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为谋得一份自己心仪的工作而努力奔走, 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职业目标, 职业认知过程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行为动力。

(四) 规范大学生的职业道德

当代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道德规范问题, 一是来自用人单位的虚假信息和误导, 二是来自大学生自身。大学生准确的职业认知对职业道德的规范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调节求职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 维护社会的稳定;二是约束大学生的求职行为, 保障求职工作的有序进行。

(五) 促进大学生的职业适应

职业认知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职业适应、职业成就以及职业稳定和变迁。职业认知可以帮助大学生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以便预先做好准备, 但也要知道预测的风险所在, 并为此做好心理准备。工作现实和职业理想有差距, 但只要个人的职业认知准确, 就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尽快转换角色。

二、职业认知的内容

(一) 了解关于职业的基本事实

同一个专业可以从事多种职业。因此,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认知时, 应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有哪些。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是帮助人更好地发展, 绝不是限制人的发展。

(二) 职业的环境探索

职业的环境探索包括生存环境和组织环境分析。生存环境即社会环境, 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人才等各方面的发展环境, 属于宏观层面的职业环境。对于组织环境, 主要从行业环境、企业环境、岗位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

(三) 职业获取的可行性分析

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 评估职业获取的机会 (优势) 和职业获取的劣势 (弥补劣势的可能与程度) 。学习通过社会调查、人物访谈等方法分析目标职业的从业要求, 找出自身的差距, 分析职业获取的可行性。

三、职业认知的方法

(一) 社会调查

1. 调查目的

认识目标职业的社会意义, 熟悉职业环境, 对自己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生理条件及个性特征有一个初步认识, 对该职业的生存环境、发展前途以及个人循此发展可能取得的职业成就等形成初步印象, 评估职业发展前景和职业获取的必要性。

2. 调查内容

目标职业 (依托单位) 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法律环境, 依托单位的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 岗位环境, 岗位要求等。

3. 调查方式

网络信息收集、招聘广告分析等都属于此类方法。

4. 调查结果分析

撰写的调查报告必须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查情况介绍;二是调查过程详细记录;三是调查后的感想、目标差距、改进办法等。

(二) 实习见习

1. 实习目的

树立职业 (角色) 意识, 积累职业经验, 评估职业获取的可行性。

2. 实习内容

了解用人单位的管理状况, 工作岗位内容和要求等。

3. 实习方式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到职业场所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都属于这类实践活动。

4. 实习结果分析

撰写的实习总结必须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习基本情况介绍;二是实习的收获;三是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习暴露出自己在专业水平、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弱点, 分析其原因, 如何改进等。

(三) 情景模拟

1. 活动目的

模拟测试注重考核业务能力, 考核的标准是依据实际工作的要求拟定的。

2. 活动内容

考查从业者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岗位工作的内容与效果考核标准, 岗位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了解应试者的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 现场处理问题的控制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等。

3. 活动方式

公文处理、模拟会议、角色扮演是其主要方式。

4. 活动结果分析

撰写的体验报告必须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活动情况介绍, 包括活动的主题、参加人员、活动所用时间等;二是活动过程记录, 包括活动的详细步骤以及主要的言谈;三是活动之后的感想、存在的问题、改进办法等。

(四) 生涯人物访谈

1. 访谈目的

通过访谈, 学生可以了解和认识社会需求、行业需求等基本状况, 印证以前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 评估职业获取的可行性。

2. 访谈内容

从业资格与从业条件, 职业获取程序, 工作岗位的职能与工作质量标准, 岗位的一般和特殊技能要求, 岗位工作应注意事项, 职业发展的前景与条件。

3. 访谈形式

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职场人士进行采访, 可以采用面对面交谈、QQ聊天、邮件交流、电话沟通等各种形式, 最好是面对面访谈, 了解相关职业的知识、技能需求、待遇和发展前景。

4. 访谈程序

第一步:寻找职业人物, 确定访谈对象。结合自己所选职业的性质、所属行业等, 在相关领域内确定2位职场人士作为生涯人物访谈的对象。接受访谈者应在这个职位上已经工作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

第二步:拟定访谈问题。对职业人物的访谈可以围绕职业探索、在校生努力方向、个人人格的塑造等方面进行。例如:在这个工作岗位上, 每天都做些什么?大学生就业应该做好怎样的心理准备?

第三步:预约并实地采访。访谈时, 可以从轻松的话题开始, 比如先聊聊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访谈人物的好消息, 然后就可以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开始访谈了。在访谈结束时, 请访谈人物再给自己推荐其他相关的生涯人物对象。这样就可以以“滚雪球”的方式拓展自己的职业认知领域。

5. 访谈结果分析

撰写的生涯人物访谈报告必须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访谈情况介绍, 包括访谈的时间、地点、对象的情况及访谈所用时间等;二是访谈过程记录;三是访谈后的感想、目标差距、改进办法等。

参考文献

[1]曾杰豪.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

[2]于祥成, 彭萍.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发展[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9.

[3]姚颖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0.

大学生职业认知 篇2

优点 缺点 自我评价 和蔼友好;活泼;开朗;友善;勤奋;乐观;坚强;直率… 责任心不够强烈;某方面自信心不足; 家人评价 勤奋;努力;懂事;体贴;体谅;坚强;直率;勤俭节约… 在某些方面上太过于冲动 老师评价 亲密朋友评价 勤奋好学;勤俭节约;心思细腻;乐于助人;善良;关心他人坚强; 某些方面固执;自卑;悲观;某方面缺乏自信… 同学评价 谦虚、助人为乐,虚心、热心乐于助人 有时候太过于冲动 其他社会关系评价 谦虚,热心;乐于助人;幽默风趣 有时候讲话过于坦白

2.基本描述:

・ 具有友善、负责、认真、忠于职守的特点,只要你认为应该做的事,不管有多少麻烦都要去做,但却厌烦去做你认为毫无意义的事情。

・ 务实、实事求是,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善于单独思考、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不喜欢逻辑的思考和理论的应用,拥有对细节很强的记忆力,诸如声音的音色或面部表情。

・ 与人交往时较为敏感,谦逊而少言、善良、有同情心,喜欢关心他人并提供实际的帮助,你们对朋友忠实友好,有奉献精神。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你有很强烈的反应,但通常不愿意将个人情感表现出来。

・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尊重约定,维护传统。工作时严谨而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你依据明晰的评估和收集的信息来做决定,充分发挥自己客观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

在工作中的优势:

・ 能够很好地集中精力、关注焦点;・ 强烈的工作热情,认真负责,工作努力

・ 良好的协作技巧,能和别人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关系;・ 讲求实效的工作态度,办事方法现实可行

・ 十分关注细节,能够准确地把握事实;・ 乐于助人,给同事和下属职员的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 了解公司(或组织)的经历,能够很好地维护公司(或组织)的传统;・ 大多数具有出色的组织才能

・ 愿意在传统的机构中工作,而且兢兢业业、不遗余力;・ 能够连续地工作,对相同的工作任务不会感到厌倦;・ 非常强的责任意识;别人可以信任你实现自己的诺言;・ 喜欢运用固定的办事程序;尊重别人的地位和能力;・ 能情达理,看问题现实

在工作中的不足:

・ 可能会低估自己的能力,难于坚决地维护自己的需要和利益

・ 不愿意尝试、接受新的和未经考验的观点和想法

・ 对反对意见过于敏感;在紧张的工作环境里感到很受压抑

・ 可能只关注细节和眼前之事,而对整体和将来重视不够,或看不将将来后果的征兆

・ 倾向于同时投入到过多的工作任务之中

・ 难以适应新境况,或者在不同的工作任务之间来回切换时会有困难

・ 易于被需要同时解决的太多的工作项目或任务弄得晕头转向、无所适从

・ 如果自己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和赞赏,可能会感到灰心丧气

・ 一经做出决定,就不愿意从头考虑同一个问题

大学生职业认知 篇3

关键词:大学教育;会计专业;职业道德;认知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5-0156-05

一、引言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中国大学教育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认知影响情况是笔者本次研究的重点。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以会计专业的学生为例,对中国4所高校会计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以期能够:促进大学会计教育在授予学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知;促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有效防止虚假财务信息的产生;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从而更加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研究设计

研究旨在调查大学会计教育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尤其针对大学会计教育是否有助于学生建立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责任感。在参考国内外众多研究文献并结合研究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在阅读和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与会计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座谈,研究小组规划了问卷调查的初步方向和内容草稿,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问卷初稿。然后,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与业界人士试填问卷初稿,再根据其填答反应及修正建议,对问卷格式和内容进行了修改,以增加问卷的效度。最后,再随机请20位学生填写问卷,根据回收的问卷结果进行简易描述性统计,检查问卷问题的适合性与答案的分布情况,然后对问卷再次进行修订,进一步保证调查问卷的效度。

调查问卷终稿主要由三部分所组成。其中第一部分为受调查者个人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学校名称、年级和专业,由受调查者填写。第二部分包括11个选择题,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受调查者:(1)受调查者在真实和完整披露方面的态度,用6个问题考察大学会计教育能否使学生更加坚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披露。(2)受调查者对会计信息披露成本的态度,设置1个问题。(3)受调查者对财务舞弊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责任态度,设置2个问题。(4)直接了解受调查者对从事财务舞弊和揭发财务舞弊的态度,设置2个问题。第三部分为一个盈余管理案例,描述了一家财务困难的公司,为增加本期利润,提议将本年的维修支出递延至下一年度,虽然这样做并不违背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但会改变其正常经营成果。在设计问卷时,考虑到为使接受会计专业教育有限的学生(如二年级学生)也能充分理解问卷问题,故将此案例设计得非常简单。

本问卷对12个调查问题均设置了三个答案选项:A,同意;B,无意见;c,反对。在问卷分析时使用了5级李克特量表,对反映会计职业道德认知最优的答案选项记5分,对无意见的选项记3分,而对反映职业道德认知最差的选项则只记1分。因此,量表中得分越高则反映出被调查者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知越好。

(二)研究假设

笔者认为,会计从业人员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途径是大学本科教育,大学教育应对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本文假设:

H1:虽然不同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可能会因为学校文化、教授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不同,而在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责任感方面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但是,如果大学教育对会计专业学生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认知产生良好成效,则不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调查得分不应该存在显著差异。

H2: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应优于同样是管理学院学生的非会计专业学生,即会计专业学生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责任感应强于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学生。因此,会计专业学生的调查得分应明显高于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学生的得分。

H3:会计专业四年级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应优于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即会计专业学生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责任感随着学习专业课程的增多而增加。因此,会计专业四年级学生的调查得分应明显高于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得分。

(三)调查对象选择及调查的实施

研究选择了4所拥有正规大学本科会计专业招生权的国内公办高校在校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

为检验前述研究假设,以A、B、C、D这4所高校会计专业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假设1的研究对象;为控制不同学校因学校文化、教授理念和课程设置不同而对学生对会计道德的认知可能产生的影响,将仅以A校学生作为研究假设2和3的研究对象,分别为A校工商管理学院非会计专业四年级学生,A校会计专业四年级和二年级学生。

本次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180份,分别为:A校会计专业二年级、四年级学生各30份,A校工商管理学院非会计专业四年级学生30份,B、C、D校会计专业四年级学生各30份。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总计发出问卷180份,收回问卷168份,其中剔除回答无效和有明显应付迹象的问卷16份,共计收回有效问卷152份。在此基础上,对问卷调查的信度进行了检验,用Cronbaehα系数计量。本研究调查问卷的整体Cronbachα系数为0.7051,表明问卷的信度符合要求。

(二)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为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结合表2中信息可知,在各校比较中,C校学生对会计道德认知程度最高,但差异程度也最大,其次是D校;在年级比较中,二年级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道德认知程度略高于四年级会计专业学生,但差异程度不大;在专业比较中,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知程度略高于会计专业学生,但差异程度不大。

不过,上述调查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仍需要通过假设检验来予以证明。

(三)假设检验结果

从表2中偏度和陡峭度可以看出,各子样本的均值分布可能不完全符合正态分布,组内K—s检验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本文选择了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对前述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对研究假设1,笔者进行了Kruskao—Wallis秩和检验,以下为经SPSSI0.0计算的检验结果(表3)。

由上述检验结果可知,研究假设1未能得以证实,这说明上述四校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知水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有明显差异。

研究假设2和研究假设3均属于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问题,因此对该两假设分别执行了Mann-Whitney检验,表4为经SPSSI0.0计算出的检验结果。

由表4中的检验结果可知,无论是对专业差异的检验还是对年级差异的检验,Mann—Whitney检验的P值均明显高于0.05。因此,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结果均未能证实研究假设2和研究假设3,即会计专业学生与非会计专业学生相比,以及受专业知识教育年限不同的会计专业学生之间相比,其在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知水平方面并未存在明显差异。

(四)对问卷调查结果的解释

统计检验的结果表明,前述三个关于大学教育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认知影响的研究假设均未能得以证实,对此,本文解释如下。

首先,不同学校所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在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知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学校教育对学生形成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非常大,不同的学校文化、专业计划安排以及会计专业在各个学校所处的不同地位,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都有可能产生深刻影响。因此,要提高中国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就必须重视大学教育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

第二,同一学校会计专业学生与非会计专业学生在对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认知差异不突出,说明学校在设置会计专业的培养计划以及教师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时,并未特别强调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事实上,经进一步了解,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导致学校在校人数迅速增多,而相应的师资、教学场地及设备的配套建设却并未能同步跟上,因此,将会计专业学生与非会计专业学生就一些专业基础课(如工商管理学科下的学生一般都应学习的《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合班上课的现象在一些高校中非常突出。据调查,在A校,甚至会计专业学生的核心专业课《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都曾经与其他专业(如财政)的学生合班开课。

第三,同为会计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和四年级学生在对职业道德的认知方面却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当前中国的大学会计教育在授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并未强调对学生独立人格、良好职业道德认知的培养,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只单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却很少特意安排与职业道德认知相关的课程。在此次研究中,本文曾经专门查阅和比较了上述四所高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培养计划,发现没有一所学校专门开设了诸如《会计法》、《会计职业道德》之类的课程。与其他三所学校相比,在本次问卷调查得分最高的C校开有《会计史》这门课程。其次,中国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或许有着精深的学术知识,但是,却普遍缺少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其本身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这方面的内容,不考甚至完全不讲。最后,当前大学专业教育的惯常做法是,按培养计划安排一些课程,然后指定一名教师负责讲授一门专业课程,教学形式非常单一,而且很容易与社会实践脱节,这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是不利的。(2)社会风气影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当前,无论是企业所有者还是管理者都在刻意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企业财务报表寄予了不同的期望,因此,如果会计人员能迎合领导的不同需求做出他们想要的结果,或许就能仕途坦荡。而会计专业学生虽然较少接触社会,但随着他们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加深学习,特别是受专业教师在某些方面的引导,逐渐地便会发现或领悟到这些社会现实。如果最初学生们还存在着一些对价值、道德的思考,逐渐地也会在各种影响下变得越来越现实。所以,随着专业年级的上升,掌握和熟练使用各种会计方法、技巧越来越成为他们的追求,重视自己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提升而忽略对道德和品行的培养,使得高年级会计专业学生和低年级会计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出现显著差异的同时,在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知水平方面却差异不明显。(3)学生方面因素。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从小没吃过什么苦,在独立的价值观、对事对物敏锐的判断力方面存在着欠缺。因此,老老实实的价值判断在他们眼里显得落后。与辛苦地努力奋斗、在慢慢积累经验中走向成熟与成功相比,他们更希望能有一条捷径让他们一步登天。所以,如果可以凭借小聪明就能达到别人可能需要经过非常辛苦的努力才能到达的目的,他们是非常愿意欣赏这种小聪明的。很多会计专业学生在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前,更是早就做好了迎合单位领导要求,“有技术”地处理会计报表的准备。事实上,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对这类“技术”的追求非常明显。这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高年级会计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大幅度长进的同时,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知水平却没有能够同步跟进。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4所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其一,不同学校的培养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存在着显著的影响。这意味着,要提高中国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必须重视教育对培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的作用。

其二,在中国的大学专业教育中,会计专业学生在对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认知并没有显著高于非会计专业学生。这意味着大学会计教育在“专”方面的重视还不够,尤其是在近年来扩招的影响下,忽视了对会计专业学生应有的道德品质的培养。

其三,同样是会计专业的学生,高年级学生在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逐步深入的同时,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却并没有显著区别于低年级学生。这说明在中国当前的大学会计教育中,只强调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训练,使得会计专业学生在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责任感方面并没有随着学习会计相关课程的增多而同步加强。

可以认为,中国的大学会计教育或许教给了学生完整的会计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了较为全面的专业技能,但是,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知方面的培养却相当不足。这或许是因为学生们受到了越来越多不良社会观念的影响,或许是因为教师不太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或许是因为各学校对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意识方面的认识还不够。不过,无论原因何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影响都是令人担忧的。

培养学生未来从事会计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规范与道德标准是会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良好的大学会计教育不仅要教授给学生完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知。对此,笔者建议:(1)改进大学基础教学课程安排。

对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鲜而又令他们迫切想去探知的,所以,此时应在基础课程设置中加入一些优秀的、适合学生的哲学课程,由教师采用较为活泼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一起探讨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独立、高尚的人格。优秀的思想可以引导一个人的一生,使其高尚而又积极上进。如果能做好这一点,不仅对学生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认知有帮助,对他们在其他方面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是同样受用的。(2)改进会计专业教材的设计和课程安排。以教材的编排为例,国外著名的会计专业教材——如HORGREN的《财务会计教程》,每一章节中都有专门涉及会计道德的相关内容讨论;再如Keown的《财务学基础》,直接将道德问题列入了公司财务的十大原理之一,专辟章节探讨了道德问题在公司理财中的两难境地,并列举了多个案例供师生讨论。相比之下,中国的会计专业教材在这方面做得还相当不够,即使是在近年来出版的一些优秀的以案例探讨为主的专业书籍中,也未能从会计道德、会计人的行为准则等角度来进行探讨,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这些专业书籍时,不知不觉地会将注意的重点放在专业的技巧与技能上,而忽视会计人员作为会计行为的主体所应持有的立场和坚持的原则。此外,在安排会计专业课程时,应注意在授予学生最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安排相应的课时讲授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内容,以强调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专业素质中的地位。所谓与会计道德相关内容,并不一定非要专门开设课程来讲授,但至少应满足以下三点要求:一是能让学生明确认识到会计行为的经济后果,使他们知道作为一名会计工作人员至少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二是能让学生介绍常用的、重要的会计法规和准则的要求。曾有研究者提到,一些会计人员因职业素质差而触犯法律以后,竟不知他究竟触犯的是哪些法律法规。三是应多向学生介绍一些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案例。正面的案例能给学生以鼓励,而反面案例则能为他们敲响警钟。(3)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本文尤其建议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加强案例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对于学生而言更形象、且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可能面临或发生的专业道德问题案例探讨,激发学生的道德推理能力,从而降低学生未来从事会计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案例教学能给学生更直观的,而非单纯抽象理论的知识,增强学生判断事实的能力。其次是提倡学校间交流教学。本文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不同学校的文化、教授理念和学习过程差异对会计专业学生在会计职业道德认知方面的影响甚大,因此,如果各学校之间能适当地采取交流教学形式,将能够取长补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4)改善教学环境。学校给学生营造的学习氛围应使学生在积极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亦能够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认知。对此,本文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邀请职业界人士到学校以讲座、座谈等形式与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交流。,虽然在现代大学会计教育中讲座已比较多了,但其内容更多的是关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交流和传授。如果能让更多的普通或不普通的职业人士与学生们真诚地交流他们的经历,对事物、世事的看法,定能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在无形中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大学会计教育应给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可适当联合一些企、事业单位进行辅助教学,让会计专业学生多看、多动手,在实务面前深刻理解会计工作的涵义、会计职业道德的体现和应用。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比单纯的理论教育和只说不练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MARY BETH ARMSTRONG,J EDWARD KETZ。DWIGHTOWSEN,Ethics education in accounting:Moving towardethical motivation and ethical behavior,[J],Journal ofAc,counting EduCation,2003,(21):1。

[2]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2):75-81。

[3]徐红日,王海荣,以人性假设为视角,探会计诚信回归之路[J],财贸研究,2003(3):115-117。

[4]于而立,选择性不实披露的道德评价与防范[J],财贸研究,2003(4):115-117。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职业规划 篇4

(一)自我认知的概述

1.自我认知的内涵

“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个人的一系列认识和评价:对自己性格、能力、兴趣、欲望的了解,与别人以及环境的关系,对处理事务的经验,对生活的目标。自我认知是职业规划的终极意义。

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与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在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在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判断与评估。自我认知是进行清晰自我定位的基础,是个人职业与事业生涯的起点。其包括:认知价值观、人生方向和目标,认知性格特征,认清优势和劣势,觉察情绪变化、原因等。

2.自我认知的原理

个体对自我的觉察来源于对外界环境刺激经由记忆和思想的反应。个体在形成记忆之前是不会有自我意识的。记忆是思想的基础,自我认知是个人在思想上对于环境的反应。当一个人的记忆和思想达到一定程度后,比如出现了完全来自大脑的思维和想象力,个体的自我意识会更加强烈。

3.自我认知的作用

(1)自我认知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个体如果不能客观清醒地认识自己,就不可能准确地认识外界客观事物。(2)自我认知是个体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起推动作用。(3)自我认知是个体改造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自我认知能力对于教育程度低,智力程度低的人,很难具备自我的认知;而对于有些人,则能够超越这种心理认知。

(二)自我认知的意识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其基础上对个体作出的判断。自我认识在其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属于自我意识中“知”的范畴,其内容广泛,涉及到个体的诸多方面。能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能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能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是自我认识的精髓。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个体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个体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

3.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个体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即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的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三)自我认知的途径

1.全面自我拷问

(1)从观察和内省的途径认识自我。只有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反思、审视、鉴定、评估,才能不漏死角全方位透彻地观察审视自己内部世界中存在着的“本能”、“现实”和“理想”的自我,才能从时空的纵横轴上定位自我,才能评判自我认知的好坏。

(2)从专业和职业的途径认识自我。只有冷静分析专业学习的兴趣、准确判断对某个职业的喜欢程度、客观评价以前的学习经历和深刻剖析职业岗位与职业梦想的关系,才能“盘点”自我认知的损溢。

(3)从强项和弱项的途径认识自我。只有明确强项是什么、弱项在何方、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失败的教训有哪些、兴趣是否发展成了爱好、爱好是否成了职业,才能考量自我认知的长短。

(4)从传统和科学的途径认识自我。只有了解身体处于什么状态、心理品质究竟如何、古代邹忌为什么“不自信”、现代心理测验为什么有效,才能反思自我认知的得失。

2.关注他人态度

(1)关注自我与环境的关系。自我认知是对自己与周围事物诸多社会环境因素及其关系进行的认知。自我与大千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事情景物理、上下左右内外无不相通相连。自我应该在与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及其关系的联系中确定认知的“坐标”。

(2)关注自我与组织的关系。生活是“网”。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组织是你的社会属性最充分展示的地方。组织对自我的态度与评价是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

(3)关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他人是你的参照系。要善于在他人的评价中认知自己。有一定代表性的个人更了解你,征求其代表性意见是自我认知的重要路径。

(4)关注自我与家庭的关系。你在家里得到怎样评价,你的父母亲怎么看你,邻居怎么看你,通过对照这些镜子,可以判断自己是一个什么角色,在家庭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3.顾及社会交往

(1)社会交往的正相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正相呈现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地显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如对人推心置腹,忠诚老实,作风正派,不夸大自己的能力,也不掩饰自己的不足,即所谓“君子坦荡荡”时,注意他人对你的评价。

(2)社会交往的反相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反相呈现即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地显现自我,内心活动与外部行为不一致,如言不由衷,或正话反说时,注意他人对你的议论。

(3)社会交往的放大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放大呈现即在一定情况下,将自我的某些信号进行放大,以强化对别人的刺激,如取得一点成绩,炫耀自己的能力时,注意他人对你的看法。

(4)社会交往的单向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单向呈现即有目的的表现出某一特长或某一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展示除专业角色外,书法、音乐、美术、舞蹈、体育、剪裁、烹任等方面的特长,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时,注意他人对你的反应。

(5)社会交往的无意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无意呈现即未经仔细考虑,把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想法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时,如原形毕露、情不自禁等,注意他人对你的态度。

总之,顾及社会交往即照顾或注意到在社会交往互动中所呈现的各种情况及其研判,是自己认知的途径之一。

4.依托实践检验

(1)社会实践是主客观沟通的条件。实践作为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表现为认知主体对认知客体的实际的交互作用,社会实践是自我认知的前提、依托和先决条件,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纽带”和“交错点”。

(2)在社会实践的检验中认知自我。只有在社会实践的检验中才能认识自己,发现“自我”。歌德曾说:“一个人怎么能认识自己呢?通过观察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行动。”“通过行动”是在社会实践检验中实现认知自我的最好注脚。

(3)克服盲目性、模糊性和片面性。要确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目的、视角、视域和标准,就要克服主体自我认知存在着的盲目性、模糊性和片面性,就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只有明确清晰全面地自我认知,才能发现自己的能力、长处与优势。

(四)自我认知的方法

1.自我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注意事项。自我评价方法又称自我测试法。测试的题目经过精心研究设定,如实回答,不参照他人的看法,就可以对个人素质、职业价值观、综合能力等给出结果。如果以不真实的自测结果为基础去规划人生,只能起误导的作用。因此,自测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凭第一感觉回答问题,按照自己的认识、习惯去答,这是自我测试特别要注意的。

(2)自我评价难点把握。(1)(情商高低决定人生的成败。(2)智商其地位并非突出,但必须要了解它。(3)逆商反映的是面对挫折的应变能力。(4)社交商决定着人际关系的好坏。(5)思维方式影响人生,编织命运之网。(6)性格深刻影响人生,它决定命运。(7)心理极大影响着能力的发挥。(8)血型里隐藏着你性格的密码。(9)星座是了解自己的一把秘钥。

(3)自我评价要点陈述。(1)个人性格:如本人性格温和、稳重,喜欢控制他人。(2)兴趣爱好:如会不定期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见解。(3)思维方式:如做事条理性强,但往往想象力不足。(4)身心情况:如身体正常,心理健康,没有不良爱好。(5)社会关系:如人际关系正常,但缺少商界的人脉。(6)实践技能:如能写格式规范的调查报告。(7)处世态度:如厌恶社会上的不公平事件,但常采取冷漠态度。

2.电脑评价方法

(1)电脑评价方法概述。电脑评价方法又称计算机测试法,是衡量和估计认知主体活动过程的有效方法。它利用计算机测评软件进行自我认知测评,是现代常用的测试手段。许多测评软件,能比较科学准确地进行职业测评。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可以帮助自我进行职业兴趣测评,其结果对于明确职业兴趣,从事有兴趣的职业,协助职业选择、拓展职业范围等具有重要作用。

(2)电脑评价使用现状。(1)测评前途广。电脑测评之所以被广泛重视,是因为其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2)测评效果好。目前开发出来的测评产品信度、效度都比较高,也积累了足够多的常模,从使用反馈情况看令人满意,受到各方面的认可。(3)测评用户少。在国外,职业测评是作为高校就业中心必备的指导手段来使用的,而在我国目前只有10%左右的高校使用了这一手段。

(3)电脑评价主要优点。(1)利用电脑进行自我评价,能客观地了解自我,有助于明确职业目标,可以为职业决策和行动提供可靠依据。(2)利用电脑对自我素质进行职业测评和进行科学、客观、标准的系统评价,能为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的职业管理提供参考依据。(3)利用电脑还可以对认知自我的其他各方面情况进行评价。

3.他人评价方法

(1)他人评定你的价值。评价是泛指衡量人物与事物的价值,是“决定价值”的过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这些按照发生时间先后次序排列的评价方法,就是他人“决定你的价值”。你说你行你不行,他说你行你才行。

(2)他人评价包括对象。包括:父母、亲戚、老师、上司、下属、同学,朋友、邻居等。包括:认识你的人,和你见过面打过交道的人。所有认识你的情绪状况,对你的情绪管理产生看法和意见的人,都是评价你的对象。

(3)他人评价调查问卷。自我认知需要借助外力,需要收集他人、身边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这是一个通过外部来进行自我认知的模式。这个模式可以通过自己设计调查问卷,让他人来填写,然后进行客观地分析并以此定位自己。回答调查问卷与其他职业测评方法一起,构筑一个正面的自我评价体系。

4.其他评价方法

(1)内环境评价法。其优势因素和弱点因素是个人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动因素。一般归类为管理的、组织的、经营的、财务的、人力资源的等不同范畴。找出那些对个人成长与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同时找出那些对个人成长与发展有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才能对自己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个人背景、童年背景、学校背景(学历背景)、生活背景有一个准确认识,才能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2)外环境评价法。其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是外部环境对个人的发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一般归属为社会的、市场的、家庭的、学校的、能力的、竞争的等不同范畴。只有通过对自己的外部环境的准确认识、综合分析和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研判,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出相应的职业规划。

(3)态势分析方法。又称SWOT分析法,也称优劣势分析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Qpportunity)、威胁(Threat)。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二.职业规划

(一)职业规划的概念

1.职业规划的内涵

职业规划就是对个体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职业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规划"。在学术界人们喜欢叫"生涯规划",有的称其为"人生规划"。职业规划是针对职业困惑、面向职业发展的一系列服务的统称。

2.职业规划的意义

职业规划对个体的认识和定位是重要的。"知己"与"知彼"同等重要。职业规划会给个体以清晰的发展目标。个体的人生不仅与收入有关,还与职业规划有关。有目标的个体才能抗拒短期的诱惑,才会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有目标的个体才会感觉充实。个体只有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最容易成功。很多时候失败的个体不代表没有能力,而是角色定位的失败。职业规划正是对个人角色的有效定位的方式。

3.职业规划的对象

(1)在校生或者已经工作,需要谋划出清晰的未来;(2)正在求职或将要求职,却没有清晰而精准的求职目标;(3)对未来感到迷茫,搞不清楚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4)不喜欢当下在做的工作,对工作提不起劲来;(5)每天忙碌,但成果有限;(6)感觉职业发展不顺、徘徊不前,看不到前途;(7)对是否跳槽犹豫不决;希望工作稳定,收入更高,职业生涯发展顺利;(8)想创业,但不知道是否适合创业;(9)希望能学些专业的方法、理念,从而有效掌控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职业规划的原则

1.喜好原则

职业规划确定的目标是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在碰到强大对手的时候仍然坚持;在遇到极其困难情况时不会放弃;在有巨大诱惑的时候也不会动摇。

2.擅长原则

只有做你擅长的,才有能力做好;有能力做好,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只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才能做得比别人好,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3.价值原则

有价值的东西才值得你“上下而求索”,“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件事够重要,值得你做,你就有能耐把它开心地做好。

4.发展原则

有足够多的机会,有足够大的市场,有足够宽阔的成长空间,这样的职业才有奔头。

如果一个人做自己最喜欢的同时也是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而且觉得这件事最有价值,那么做成的概率会很大;如果这件事情还很有发展前途,那么就可以获得更长久的成功。

(三)职业规划的方法

职业规划方法包括"镜子和尺子"、"方法与视角"、"信息支持"和"确定性"。

1.牢记"职业方向定位"。要记住它是"最重要的",它是你职业生涯的"镜子和尺子",用于看清你的职业特质,指导你5至10年的职业积累和发展。

如果说它具有灯塔、航标等设施的照亮和引导作用,丝毫都不过分。职业方向为你聚拢心力和有限的资源,揭示出关键特质的程度差异。对职业方向与职业特质的坚定把握,是从战略高度对职业成功的把握,是最有效的把握方式。

2.进行"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大学学习不那么顺利或成功,或者你有很高的职业发展期望,就有必要通过"职业核心能力测评"进行胜任力评估,用以支持你制定的职业目标并树立一个能力提升的方向与标准。"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是另一把尺子。

3.做好"职业成熟度测评"。组织环境对职业发展巨大影响。使得"职业成熟度测评"变成了"第二重要"的服务环节。

如果你并不掌握资源、权力,就不要试图去改造组织环境,因为个人并不具备这样的力量,这个想法过于理想化了。主动适应环境是个聪明的选择,不假他人之手,凭借自身努力就可以把握。

组织原则、职场规则、人际策略、方法视角、自我管理等等都标志着你的"职业成熟度"水准,决定着你的回报速度。对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仍然得不到认可、经常归罪于环境恶劣、不断忍气吞声或动辄冲冠一怒的人来说,"职业成熟度测评"是你经验丰富、老谋深算的良师益友。

4.依托“职业规划信息库”。“心中无数点子多,头脑糊涂决心大”。缺乏信息支撑的决策是可怕的。

职业规划最终必须体现为"职业决策",而"职业规划信息库"恰恰要依托信息支撑。没有"信息支持"的"职业决策"注定是短命的。

(四)职业规划的测试

1.埃德加·H·施恩的职业锚测试

锚,是使船只停泊定位用的铁制器具。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个体在做出选择时,一定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些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职业锚是个人同工作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断调整的。

职业锚问卷是国外职业测评运用最广泛、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是一种职业生涯规划咨询、自我了解的工具。它能有效协助组织或个人进行更理想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职业锚倾向没有好坏,根据第一感觉,不假思索迅速地答题就OK了。

2.WVI职业价值观澄清测量表

WVI职业价值观测试量表是美国心理学家舒伯于1970年编制的,用来衡量价值观———工作中和工作以外的———以及激励人们工作目标。量表将职业价值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内在价值观,即与职业本身性质有关的因素;二是外在价值观,即与职业性质有关的外部因素;三是外在报酬,共计13个因素。

量表指导语告诉你下面有52道题目,每个题目都有5个备选答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想法,在题目后面选出相应字母,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通过测验,你可以从得分最高和最低的三项中,大致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念倾向,在选择职业时予以考虑。

参考文献

(1)杨婧编著《认识自我的5种方法》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1月.ISBN:978-7-5112-1890-2

(2)陈宜、洪壤.编著《职业定位DIY》广东广州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ISBN9787806557594

(3)桑伟林著.《大学生职业定位的SWOT分析方法初探》2008年第12期第24卷(总204期)

(4)职业价值观测试量表(整理版)http://wenku.baidu.com/view/bc4968d3195f312b3169a55e.htmlre=view

大学生职业认知 篇5

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认知调查与分析

作者:刘晓燕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9期

摘 要: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及必备的道德品质,通过对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抽样调查总结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高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道德 调查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7(a)-0242-01

大学生是即将走上社会就业,充分了解高职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对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更好地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个别访谈和调查问卷形式,对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进行了职业道德认知调查,并进行了统计分析。1 调查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样选取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56份,问卷有效率为97.5%;从调查对象上来看,男性70例,占44.9%,女性86例,占55.1%;为保证调查样本的代表性,抽取了大

一、大

二、大三三个年级的学生。

1.2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使用自编的“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认知调查问卷”,发放到随机选取的班级施测,施测之前,向被测者说明了调查的目的,请被测者尽量按照自己的真实观点填写,以保证答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4个方面: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知、高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职业品质、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高职大学生获得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从这四个方面得出的数据中总结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认知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高职大学生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知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有92.3%的学生认为职业道德对一个职业人是十分重要的,在选择“可有可无”和“不知道”的调查对象中,其中男性占41.7%,女性占58.3%,09级的学生,也就是即将毕业的学生100%认为职业道德十分重要;“你认为职业道德与成才有关系么”的回答中,认为“必不可少”的占40.4%,“有关系”的占44.2%,“有时有一定的关系”的占15.4%;多数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对职业人的重要性,认为“必不可少”的为40.4%,但同时也应看到, 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或者认识错误,选择有时有一定关系的占到15.4%。

2.2 高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职业品质

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职业性,也就是说学校所开设的专业与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非常高的相关性,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关于“如果选择了不喜欢的工作时你怎么办”这一问题的回答中,16.0%的学生选择“跳槽”,57.1%的学生选择“认真工作”,26.9%的学生选择“暂时应付”;当问到“对大学生就业中的频繁跳槽现象如何看待”时,41.0%的学生认为“正常”,23.1%的学生认为“缺乏职业道德”,35.9%的学生认为“与职业道德没关系”;“对社会上违反职业操守的行为是如何看待的”这一问题的调查中,9.6%的学生“赞成”,53.2%的学生“保持中立”,37.2%的学生“反对”。通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高职大学生有一定的工作责任感,但部分高职大学生道德情感和职业品质方面还缺少正确的认知。

2.3 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职业性,也就是说学校所开设的专业与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非常高的相关性。作为一种注重实用性的职前教育,让学生了解其未来从事行业的具体职业道德规范是非常必要的,但现实情形却并不是那么乐观。在调查中发现,了解“所学专业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的”仅占46.8%,知道一点的占50.6%,不了解的占到了2.6%;当问及“在专业学习中有意识逐渐让自己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么”时,48.7%的学生“有这样的意识”,3.2%的学生“从没有这种意识”,48.1%学生“有时会有这种意识”;关于“你认为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回答中,认为“课时太少”的占4.5%,“专业针对性不强”的占45.5%,“相关的实践活动太少”的占50.0%,显然,这是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疏忽,所以要逐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针对性以及增设相关的实践活动。

2.4 获得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关于“你获得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是什么”,41.0%的学生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25.0%是通过“实习、实训”,21.8%的学生是通过“职业道德实践活动开展”,其他途径的占到12.2%;认为学校是否“有必要开设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相关课程”学生占到87.8%;“愿意参与到职业道德教育的活动中”的学生占到87.8%;在关于“想通过怎样的方式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调查中,希望通过“课堂理论讲授”的占到14.1%,“社团实践活动”的占到62.8%,“榜样示范”的占到18.6%,“其他”的占到4.5%。学生们参与到职业道德教育中的意愿还是很强烈的,而且想通过社团实践活动这一平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这为我们职业道德建设平台的搭建指明了方向。3 提高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途径

3.1 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

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到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中,把大学学习、职业寻找以至求职创业都纳入到生涯规划中去,使学生们了解专业、了解自己、了解职业要求、了解就业形势,引导高职学院学生确立人生目标、选择职业角色、寻求最佳发展途径,合理规划,从而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

3.2 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在专业课讲授内容中融进职业道德内容,以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内在统一。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必须熟悉所负责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和实习实训的过程中进行职业道德的渗透。

3.3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

应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来锻炼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拓展学生的职业素质,同时把素质学分也纳入到必修学分中,以促进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高职学生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培养职业情感;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市场,了解职业。

3.4 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都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完善的。在顶岗实习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中工作,适应真实的职场环境,熟知所在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在企业的顶岗实习,优化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知结构,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等有基本了解,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

参考文献

大学生职业认知 篇6

摘 要:职业能力是在职业情境中通过“经验”活动获得的,认知学徒制强调在真实情境下专家实践引领学生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为认知学徒制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支持。文章通过深入研究认知学徒制应用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职业能力的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获得职业能力,并以“3ds Max”课程为例阐释该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认知学徒制;职业能力;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6-0028-04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人才。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拒绝应聘大学生的首要原因就是“缺少实习经验”。“缺少实习经验”凸显的不是大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缺乏,而是职业能力的缺乏,[1]由此可以看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竞争的筹码就是职业能力。所以职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2]可是纵观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本质上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发展的是相对孤立的低级技能,而对职业能力,即专家实践所需的思维能力、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却缺乏应有的关注,[3]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迫切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认知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制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解决了杜威所说的现实教育将心智与活动分开的问题,克服了职业教育与生活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促使学生获得一种全面发展的职业能力。

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

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完成一系列职业活动的能力。目前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关注职业能力形成过程的研究。如德国在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引入了BAG ( Berufliche Arbeitsauf Gaben) 法,其核心内容是“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该方法不仅注重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显性知识, 而且更注重隐含在工作过程中的隐性知识。徐朔(2012)开展的“职业能力及其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中提出,职业能力的载体是来自职业实践的“综合性职业行动”,学生只有通过参与某种“过程”来获得“经验”,才能形成完整的职业能力。[4]邵雪伟(2012)进行的“基于职业能力探索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新路径”提出职业能力的形成是在有效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参与情景性学习与重复训练,养成满足职业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颜青(2008)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中结合能力的形成过程,提出职业能力是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基础上与实际工作情境相结合,将这三者类似迁移和整合的结果。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并结合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可以定位为:学生在原有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专家实践,参与情景性学习,并不断探究与反思,整合与内化,形成满足职业工作需要的完整职业能力的过程,其形成过程是分阶段、有序进行的,如图1所示。

1.观察、分析

学生通过观察某一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专家的问题解决过程和思维过程,构建出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素养模型。职业能力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分析才能获得专家实践的思维和策略等隐性知识。

2.参与、学习

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境,情境认知理论提出知识是情境化的,是通过参与实践获得的“参与”隐喻,所以只有通过活动和运用,才能被不断理解。

3.探究、反思

通过参与、学习之后,学生需要进行独立探索,因为在真实的职业活动中会出现各种各样较为复杂的情况,完整的职业能力必须通过学生不断实践与反思来形成。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迁移、应用知识,不断熟练技能,对知识、技能与素养进行内化与定型。

4.阶段能力的形成

职业能力的形成需历经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知识、技能等的习得或应用,并不等于已具备了阶段能力。通过对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类化迁移、发展与整合,从而形成阶段能力。

5.指导、评价

在观察与分析、参与和学习这两个过程中,专家或者教师需要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征以及需求,搭建脚手架来给予其适当的指导和评价。在学生独立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专家或者教师需要拆除脚手架,让学生通过自己或与同伴合作解决一些职业问题,教师进行多元评价,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并不断完善职业任务。

综上所述,每一阶段能力的形成都是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养培育以及知识经验内化迁移的结果,随着这种阶段能力的递进积累,就形成了完整的职业能力。

三、认知学徒制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模式

1.认知学徒制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可行性

根据以上对职业能力形成过程的研究,我们认为培养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这不仅是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所要求的,同时也是认知学徒制所强调的。认知学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是布朗和科林斯基于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5] 该模式通过仔细观察、系统分析、深入思考、清晰表达、思维建模等主要活动,让学生学到更有效、更重要的认知技能,即从事某种职业的综合能力。认知学徒制包括内容、方法、序列和社会性四个基本构元,如表1所示。

表中的内容要素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体现为行业显性知识(如概念、工作原理)和专家的工作经验、工作策略等隐性知识。职业教育强调以职业能力为本,重视策略性知识的传播。[6]策略性知识一般都为隐性知识,需要将其显性化,才能得以很好的传播,认知学徒制强调将专家原本隐蔽的内在认知过程可视化,有助于学生获得专家的认知策略,因此认知学徒制能很好地解决职业能力培养中策略性知识获得难的问题。

方法要素中的建模、指导、搭/拆脚手架、反思与探究已在近几年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有所体现。清晰表达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中会促使个体理解上升为组织理解,进而形成组织知识,这样不仅有助于个人知识的整理、内化,而且会使集体共同成长。

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分阶段有序进行的,因此教师要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构建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任务,让学生从解决简单的职业问题到解决复杂的职业问题,从边缘性参与再到中心参与,最后独立探究,整个教学序列的循序渐进性也正是认知学徒制的一大灵魂。

教学情境的真实性、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和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性是对职业能力培养过程提出的三个要求,认知学徒制鼓励学习活动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鼓励学生像专家那样思考与处理任务,充分了解学习的目的与应用,并参与专家行为,同时强调参与和互动的有效性。

从以上对认知学徒制内容、方法、序列和社会性的分析可知,将认知学徒制应用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切实可行的。

2.认知学徒制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教学模式

认知学徒制被提出之后,虽然倍受关注和推崇,但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在学校教学实践中没有得到推广。[7]随着信息技术功能的丰富和使用的普及化,一种具有时间和空间上优势的学习环境也应运而生,这就为认知学徒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认知学徒制的教学结构是“主导—主体”结构。根据认知学徒制的基本构元和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来设计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教师和学生都围绕职业能力这一核心目标展开活动,首先教师根据职业需求来确定教学案例,采用信息技术创设相关的职业情境,通过表现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该过程体现了认知学徒制基本构元中的情境学习和内部动机激发。接着教师示范案例,利用有声思维解释完成案例所需的策略性思维,将教师的隐性知识外显,采用信息技术将完成任务过程中所用到的关键技术、技能要点进行标识,有利于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和理解案例,整个示范过程让学生对活动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模型,促进学生实现意义建构,该过程体现了认知学徒制的示范、清晰表达和全局技能先于局部技能等基本构元。然后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运用观摩案例时所学到的知识和策略去解决问题,教师在监控学生活动的过程中,适时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该过程体现了认知学徒制中的指导和搭建脚手架等构元。以上步骤是认知学徒制的核心,学生通过观察和有指导的实践获得了一套整合的技能。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进行评价,学生通过反思和修正后,再反馈给教师和其他成员。学生可借助多媒体信息协作工具或学习过程跟踪工具把个体思维的过程清晰“表达”出来,为教师和同伴共享、分析和讨论奠定基础。该过程体现了清晰表达、反思等构元。最后,教师创设更加复杂多样的问题情境并逐步拆除脚手架,鼓励学生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进行探究,学生用类似于专家解决问题时所用的过程去尝试他们的假设、方法和策略,既促进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自主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动性。此过程体现了认知学徒制中的探究、多样性递增、复杂性递增、社会性交互、合作和拆除脚手架等基本构元。整个教学过程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攀升的循环迭代过程,直到学生获得职业能力为止。

四、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在“3ds Max”课程中的应用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依赖于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师只有通过设计包含完整的职业行动的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其在完成课程学习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职业能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运用认知学徒制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研究的新视角。我们以“3ds Max”课程教学为例阐释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在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中的过程和方法。

1.设计开发案例,观摩案例

教授“3ds Max”这门课程的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共同体,设计并开发一个室内设计图案例,此案例需将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巧妙地融合进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当领域专家的角色,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并将此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整体观摩之后,演示案例从设计到具体搭建的全过程,整个教学顺序需符合人类学习的认知习惯。

该案例包含了大量的隐性知识,为了能够将这些隐性知识更容易地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将此案例分解成一个个的小项目,如墙体的建立、柱子和踢脚线的建立、灯槽的建立、画和电视柜的建立、附建筑材质以及建立合并其它模型等。并将每个小项目所用到的关键技术和基础知识利用文档注释工具进行标识,如墙体的建立所用到的关键技术是挤出、布尔和编辑网格。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案例也随着各子项目的完成而搭建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将各要素依照其内在联系,联结成为整体。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入情境并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案例观摩,学生需与教师多做交流,以获取教师团队对案例的认知过程和学习支持服务,这有助于学生理解“3ds Max”的建模过程。

2.情境训练与及时指导

教师完成建模之后,给学生创设与之相关且和子项目顺序同步的一系列问题情境,以便学生运用课堂上通过观摩案例学到的一些知识和技能迅速地解决问题。在之前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明确了案例的具体任务,在完成各个子项目时,教师都要以其最近发展区为参考设计学习支架。例如,学生在建立复杂墙体之前,教师会展示规则墙体的建立和构建不规则二维图,学生借助这两个学习支架完成复杂墙体的建立。在整个案例的训练过程中,教师通过现场及在线等多种方式提供及时辅助指导,并鼓励学生通过开展同伴交流互学及网络搜索等多种渠道解决案例完成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该过程中,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不断提出复杂化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学生模仿、参与实践,获得教师的隐性知识和技能。

3.对比反思

学生在完成作品之后,运用写作工具将创作过程写出来,便于其结构化思维。随后教师组织作品展示,让学生通过对比自己的作品和专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和反思来促进知识内化,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发表看法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使知识社会化,并鼓励学生进行总结。

例如:一个笔筒的建模方法有很多,如拉伸、缩放、编辑网格、FFD 修改等,在总结中促使学生反思,巩固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做到熟练建模,举一反三。学生通过不断地完善作品,发展问题求解策略。随着技能的不断提高,学生将逐步摆脱学习支架。

4.自主探究与多元评价

经过前面三个过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构建室内设计图的流程和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应鼓励学生组成四人或者五人的协作学习小组来设计自己的房间。在分组之前,教师要采用多种前测实现协作小组的“异质构成”来促进组内深层协作的开展。[8] 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一至两次的阶段性成果汇报活动,这不仅能够有效地加快学生完成作品的进度,而且还可以促进小组间认知和元认知的相互学习借鉴。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各小组演示其成果,师生共同建立评价标准并据此评价作品。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合理解决“个人任务完成”和“小组成绩”的关系问题,[9]小组的最终结果不仅要考虑作品的评价结果,也要参考各阶段公开汇报展示的情况,使评价更有利于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淡化“脚手架”,鼓励小组独立完成任务来促使学生将所学到的专家认知策略结构化和显性化,从而使学生获得职业能力。

五、结语

本文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并阐释了该模式在“3ds Max”课程中的应用。我们从2011年以来,在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对电脑艺术系6个专业的4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两轮教学实践。在每一轮的教学实践中,都会定期对学生进行抽样访谈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在访谈中,学生对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最后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100%的学生认为相较传统教学模式,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更适合“3ds Max”这门课程的教学;98%的学生认为该模式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效率;95%的学生认为该模式提高了职业能力。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目前该模式已被flash和dreamweaver等同类型的课程所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涛.学校文化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困境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2(5):177.

[2]颜青.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8.

[3][4]张琦,杨素君.论情景学习视域中的认知学徒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4):42-45.

[5][6]杨卉,王陆,马如霞.远程职业教育中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及其支持环境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11):45-48.

[7]李玉斌,于晶双,张海燕等.信息技术环境下认知学徒制教学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4):94-97.

[8][9]郭锂,叶惠文.TPBIM在“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试点课程中的构建和应用——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113-114.

大学生职业认知 篇7

一、班杜拉的自我调节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体内在强化的过程, 是个体通过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 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也受到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即认知因素的影响, 可以自己调节自己的行为。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 经过这三个过程的不断循环, 个体可以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 (如图1所示) 。

(一) 自我观察或监控过程

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活动功能的重要性对自身活动的某些方面有选择地予以关注。班杜拉认为, 自我观察在自我调节过程中至少起两种重要作用:为设置现实的行为标准提供信息;为评价行为提供信息。系统的自我观察提供了一种自我诊断机制, 它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什么条件会以什么方式导致人做出某种行为。

而人们对行为监控的程度受反馈的信息量、动机水平、对成功和失败关注的影响, 反馈的信息量越易获得、动机水平越高、对成败关注度高, 则监控程度也相应较高。

(二) 自我判断过程

自我判断即人们在行动之前为自己确定一个目标, 并以此来判断和评定自己行为与标准间的差距, 如果行为超过了标准, 就会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 反之, 则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自我判断的核心是标准的确立。自我判断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建立标准、社会参照性比较、活动价值的评估。

1. 自我判断的第一步是建立标准。

标准包括通过自我指导或观察由他人示范的自我评价标准而确立的内部标准、依赖于生活中重要人物对行为的反应而确立的说教和评价依随标准、通过模仿榜样获得的标准。在现实中会出现建立的标准和自身能力不符的情况, 这会导致人们在行为中受挫。

2. 在建立标准后, 人们就会进行社会参照性比较, 以判断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标准。

社会性参照比较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社会比较, 即将自己与类似情景中的特定同伴作比较。二是自我比较, 即将自身的行为与以前做出的行为作比较, 以判断自身的行为是否有进步。当人们获得成功后, 会提高行为的标准, 重复失败后, 会降低标准, 使之更接近现实的水平。

3. 在自我调节的判断成分中,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活动价值的评估。

另行为评价激活自我反应, 主要发生在那些影响自己的利益和自尊的活动领域。当人们重复从事一项他们开始不熟悉的活动, 并且已接收到关于自己干得如何的反馈, 此后他们就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表现产生自我评价性反应。

(三) 自我反应过程

自我反应是个人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作出评价后产生的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否定、自我批评、自怨自艾等情感反应。评价标准和判断技能的发展, 使自我反应的能力确立起来, 这种能力的获得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一是为自己的行动创设激励条件;二是基于对自己的行为和内部标准的比较, 对行为作出评价性反应。因而人们会进行思想和行为的选择和改变, 延续那些产生积极的自我反应的思想与行为过程, 限制那些产生自我责备的思想与行为方式。而且, 人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来改变习惯化的行为, 自我调节理论强调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作用, 表明人具有理性认知的能力, 能合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二、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职业认知及其成长过程

(一) 职业认知的含义界定

职业认知是指个体对职业的认识和评价。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是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个性、职业偏好以及面临的就业信息等方面的认识, 是一种主动或被动认识职业的过程或活动。职业认知实质上是一个职业试探的过程, 即人们通过各种方法来检验自己比较适合于哪类职业。大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越强, 就越能准确客观地评价自己, 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 并最终找到满意的工作。

大学生在职业认知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 求职是大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桥梁, 大学生很重视求职过程, 而且大学生在学校受过有关职业认知方面的教育, 所以大学生在职业认知方面有较强的主动性;另一方面, 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 这为大学生实现更好的职业认知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职业认知成长过程

1. 大学生求职中的自我观察。

大学生将通过求职过程实现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转变, 而求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开始求职之前, 有的大学生会为自己设定该表现什么样的行为与态度, 该进什么样的行业和企业, 但也有大学生盲目地去求职, 对自己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和能做什么、求职过程、招聘企业和行业并不了解。总的来说, 大学生未经历求职之前对其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和认识, 所以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观察自身的行为是否适宜, 是否可以保证求职目标的实现。而且大学生在求职中自我监控的程度较高, 因为大学生在求职前设置了要得到工作的目标, 这增强了大学生观察求职行为的动机与动力。大学生对求职及自身行为的成败极其关注, 而且对于求职过程中行为的反馈信息可以很容易通过竞争对手的表现、招聘者的语言、行为暗示和是否得到进一步面试的机会而得到, 由此对自己在求职过程的着装、面试、笔试中的行为表现等给予高度关注。通过自我观察得到的信息就为自我判断中标准的建立与修改、社会比较提供了依据。

2. 大学生求职中的自我判断。

大学生在求职前会为自己设定该表现什么样的行为与态度, 即建立自我判断的标准。大学生求职的标准是通过阅读网络上别人的求职经验和建议、往届毕业生给予建议、自我指导建立起来的, 即包括通过模仿建立的标准、说教和评价依随标准以及内部标准。大学生在经历最初的笔试、面试等求职过程后, 会将通过自我观察收集的信息与之前建立的标准相比较, 也会将自身的行为和表现与竞争对手、招聘人员通过招聘表现出的要求与标准进行比较即进行社会比较, 也会与其之前的表现进行对比即进行自我比较以检验自己的思想、行为与表现是否符合标准, 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3. 大学生求职中的自我反应。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因为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被拒绝而失落、沮丧、彷徨, 也会因为在笔试或面试中表现好而高兴, 进而对接下来的求职信心倍增, 即大学生会对不同的结果有不同的自我反应, 或是自我肯定或是自我否定。大学生在了解了结果后, 会查找和分析其原因, 产生不好的结果可能是由于自求职之始就没有认清自己, 没有认清自己到底想找什么样的工作, 自己到底适合和能做什么样的行业和工作, 也可能是由于之前建立的标准不符合现实水平, 也可能是由于在求职前对企业与求职过程缺少了解而导致自己的应聘行为不符合招聘企业的要求等。因为大学生具有调节自己行为和认知的能力, 在分析原因后大学生会有针对性地去改进, 所以为了实现求职成功,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延续通过自我判断而得出的较突出的行为和认知, 而限制和调节那些不合适的行为和认知。大学生在进行行为与认知选择的同时也就会维持或调整之前所建立的标准, 使之更符合现实水平。由上可知, 在现实中, 大学生极少有经过一次求职经历就能成功的, 基本上还是要经历多次的求职过程。所以在这些求职过程中, 大学生通过多次的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反应, 不断积累笔试及面试技巧等经验, 不断分析和调整着自己的标准、行为和认知, 从而在求职过程中更清晰、更准确地认识到自身的性格、偏好、能力等特点和自身所适合的行业、企业、职位, 并在求职中通过与企业的招聘机构和人员接触了解企业, 从而不断地寻找那些与自身匹配的企业与职位, 最终努力实现人与工作尽可能的匹配。也就是说, 大学生通过求职过程逐渐认识到自身的特点和自己想找什么样的工作, 认识到企业的情况与特点, 认识到从学生转变为职场人即角色转变所应有的行为, 通过求职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大学生实现了职业认知的成长 (如图2所示) 。

三、对大学生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与建议

(一) 对大学生的启示

在求职前认真做好自我分析与定位, 想清楚最想要做的是什么, 什么最适合你, 你最适合的又是什么。这个可以通过大学生自我做SWOT分析、找一些有信用价值的知名网站做评估、寻找求职伙伴或者往届毕业生给予建议来实现, 也可以通过到单位实习来了解职场, 以判断自我分析与定位是否正确。

在求职前通过搜索互联网络资源、咨询往届毕业生等多种手段了解企业与职位的情况与特点、应聘过程、应注意事项和应有的行为, 为求职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使求职过程顺利进行。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不断加强自我调节, 积极进行自我的观察、判断与反应, 以提高求职的效率。

(二) 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要加强对大学生自我认知和评价的引导, 注重培养大学生职业认知的能力, 不仅要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 推动大学生自身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准确认知, 而且还要培养大学生运用各种渠道获取职业相关信息的能力。

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判断行业、企业和职位的关键指标的选择指导, 引导学生学会对行业和企业的判断。

要尽可能多地提供有关应聘的信息和技巧。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就业培训课程或者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前的培训, 使大学生掌握更多关于如何提前通过做往年题为笔试做好准备、如何在面试中表现突出等应聘技巧和信息。

大学生职业认知 篇8

一、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概述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是基于“在生涯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过程中大脑如何接收、编码、储存和利用信息和知识”这一理念而形成的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主要关注涉及解决职业生涯问题和做职业生涯决策的思维和记忆过程, 强调职业生涯问题解决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从一种认知科学或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探索生涯问题和决策, 再次提醒从关注生涯选择结果的适当与否到关注生涯选择的历程, 即认知的历程, 成为迅速扩展的重要理论范式。

金字塔模型构成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框架。知识领域、决策技能领域、执行加工领域组成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内容。金字塔模型和CASVE循环是信息加工理论的核心观点。

金字塔底部的知识领域包含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自我知识包括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技能, 职业知识包括理解特定的职业、学校专业及其组织方式。金字塔第二级水平的决策技能领域包含进行良好决策的沟通 (Communication) 、分析 (Analysis) 、综合 (Synthesis) 、评估 (Valuing) 和执行 (Execution) 五步骤指南 (缩写为CASVE) 。金字塔顶端的执行加工领域包括自我对话 (self-talk) 、自我觉察 (self-awareness) 、控制和监督 (control and monitoring) , 具有工作控制职能。

二、职业生涯规划之知识领域完善

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构成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时需要对其完善。

1、自我知识及其完善

首先, 要更“积极”地思考自己, 确保对自己有一个积极的态度, 不让消极的想法干扰对价值观、兴趣和技能的思考。

其次, 要增进自我知识的方法, 提高自我认识的质量。关于自我知识的信息是基于人们的经历, 基于能回忆的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 应该去加工和谈论这些经历与经验, 以及反思与经历有关的感受;还应该把这些生活事件和经历相互联系起来, 通过把价值观、兴趣和技能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联系起来, 用更复杂的方式思考自我知识;还应该意识到改善与生涯决策有关的自我知识是一个终生过程, 永远不会结束, 每一个新的生活事件和经历都会增加价值观、兴趣和技能的信息存储。

2、职业知识及其完善

首先, 要更好地思考各种选择, 确保自己对各种选择持积极的态度, 而不是以消极的假设和刻板印象限制自己。其次, 使用有关各种选择的信息, 提高职业知识的信息质量。要通过阅读、倾听、观察、书写、参观、讨论等六种行动方式来获得各种选择的信息;要养成不断从亲朋好友等一些社会关系或一些场所 (或场合) 获得职业信息的习惯;要将在学校已经掌握的研究技能运用于个人的生涯问题和决策制定中;要记住寻找各种选择的信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不是冲刺或走捷径能完成的。

三、职业生涯规划之生涯决策改进

决策技能领域即CASVE循环与决策有关, 但CASVE循环仅仅是生涯决策的一个例子, 可以用其他现存的模式代替它。职业生涯规划时需要改进生涯决策:

首先是要了解决策过程。生涯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不是事件而是过程, 是五阶段的CASVE过程。完成此过程依赖于五阶段中每一阶段的成功, 任一阶段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问题的解决, 沟通、评估、执行这三个关键阶段一般会出现问题, 执行阶段尤为突出。在沟通阶段, 人们可能会被问题所难倒, 感到焦虑、沮丧、害怕、消沉、迷惘, 不能摆脱这些感受而无法进入到分析或综合阶段。在评估阶段也可能会出现困惑, 在缩小选择范围后无法对一个选择进行承诺, 发现又回到了沟通阶段。执行阶段是最困难的阶段, 因为往往不能把执行阶段划分为若干小的行动步骤, 不知道先做什么, 被任务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所吓倒, 把外在的消极阻力看得太重, 以致于把任何尝试视为无意义。

其次是改进决策制定技能。提高沟通阶段的技能, 如, 提高渐进放松和想像技能以便对差距有更清晰的图像;确定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的角色及影响;与那些最近发生重大生涯转变的人交谈, 特别要关注他们在当时的感受。提高分析阶段的技能, 如, 确保对各种选择的信息不存在偏见, 没有受到外界不恰当的影响;写一篇自传, 描述塑造生活历程的重要因素;测评价值观、兴趣和技能以确定对自己很了解。提高综合阶段的技能, 如, 提高把具有共同特征的各种选择进行分组的分类能力;找出满足最低要求的所有可能的选择机会;确定在每个选项中是什么因素使你在评估时产生重要差异;进行头脑风暴练习和右脑活动练习, 找出限制某一选项使用的因素, 并把这些选项剔除清单。提高评估阶段的技能, 如, 明确家庭及最亲密人的重要价值观;检查最重要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是如何匹配或冲突的;写自传回顾曾做过的重要决策以及价值观是如何参与决策的;考察在先前生活决策中最重要的考虑事项;考察各种生活角色是如何受你确定的每一选项的影响的;识别与你每个最偏好选项相关的重要价值观。提高执行阶段的技能, 如, 设计一个计划去实现解决问题第一选择的目标;运用里程碑、时间线、流程图、预算等每一个概念制定一个达成第一选择的计划;把计划写下来, 用叙述性词语把它解释清楚, 用图表和曲线把它表现出来;与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一起反思写下的计划。

四、职业生涯规划之元认知技能改善

执行加工领域即元认知关注的是“想一想我做出的决策 (思考我的决策) ”。职业生涯规划时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改善元认知技能:

1、辨别消极想法。

对自己和工作领域的消极的、自我挫败式的思考会使人们很难解决生涯问题和做出生涯决策, “我怕自己一旦做出选择, 之后又会改变”便可能“冻结”人们的生涯决策。以下四个步骤可用于改变消极观念:找出消极的想法和陈述;挑战这些想法或陈述的合理性、有用性或真实性;转变消极思考或将其重构为积极的想法或陈述;按照新的方式行动, 这种新方式与新的、已变化的想法或陈述相一致和对应。

2、积极自我对话的训练。

“我不是一个优秀的问题解决者”是消极自我对话的典型。要训练自己形成更积极的自我对话, 首先努力消除消极的陈述, 然后开始学习使用更积极的自我对话。阅读那些力图改善自尊和增加自信的自助书籍有助于发展更积极的自我对话, 职业指导师 (或就业指导人员) 和积极的人类潜能群体能够为个体学会更积极的自我对话提供机会。麦钦宝 (Meichenbaum) 提出了自我对话改变历程即自我观察、开始一个新的自我对话、学习新技巧三个阶段。

3、减少“要么/或者”式的思维方式, 即以相对思考代替两极思考。

两极思考 (dualistic thinking) 是一种极端性的思考方略, 容易对思考的对象进行二分批判, 非善即恶, 非0即1, 这种思考方式也将思考者逼入零和游戏的死胡同。相对思考 (relative thinking) 是一种中庸性质的思考方略, 将思考的对象“程度化”, 也就是在0与1之间的空间思考, 蕴含着无限的可能。相对思考是一种极佳的元认知技能, 特别有助于在生涯决策过程中寻找不同的选持方案。

4、发展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技术是后天习得的思维过程, 泛指“个体习得控制行动的认知历程, 用以改变行为” (Thoreson&Ewart 1976) , 比如对于一个常因盛怒误事的人, 可以教他在生气时心中默数到十, 之后再采取行动。自我控制技术能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元认知技能, 并最终提高制定生涯决策的能力。

5、提高一般问题的解决能力。

有许多种不同的问题解决或决策模型, CASVE循环仅是其中的一种。CASVE循环提供了一种能用于许多生活情境之中问题解决的通用方法。当能成功、快速、有效地使用像CASVE循环这样的策略来处理生涯问题和其他生活问题时, 人们的元认知技能将改善人们的生涯决策。

大学生职业认知 篇9

一、我国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学研究现状

在中国,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门正式课程列入职业院校教学计划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此后职业道德教育获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客观上说,总体成效不大。国内有学者曾经对部分教育类重点学术杂志有关职业道德教育的刊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有关职业道德教育的刊文可归为三类,一是探讨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问题,二是研究行业特色明显的某一工作领域的职业道德教育,三是师德研究。[2]由此可知我国学者在职业道德教育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关注方面。张翠玲在其硕士论文《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指出我国职业道德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一是研究对象聚焦于大学生群体,造成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缺失;二是在研究模式上,对问题出现的根源考察不够,往往是分析问题后直接寻找解决方法,使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路径产生偏差。[3]此外,国内有关职业道德教育的学术专著比较缺乏,且这些专著往往对职业道德的一般性规范进行罗列和阐述,说理较多而实践偏少。具体到医疗卫生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职业道德教育本身理论支持的缺乏和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我国卫生职业德育课程体系极不完善;教学模式与手段单一,缺乏连贯性和实践性;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道德教育评价与激励机制比较欠缺。[4]

二、职业道德教育与认知风格的概念界定

依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将中职卫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界定为:以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五个方面为基础,立足于中职卫校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医护从业人员的文明礼仪、职业责任感、职业道德规范、医疗卫生行业法律法规为具体内容,以促进中职学生职业道德行为、认知、情感健康稳定发展,最终形成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与稳定的职业价值观为目标的综合素质教育。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s)这一概念由西方学者Witkin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他认为认知风格是个体知觉环境刺激和组织,使用信息方式上的个体差异,并提出了场依存型—场独立型的认知风格结构模型,影响深远。在其后的几十年间,学界对认知风格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验,并给出了各式各样的定义,如Allport[5]将认知风格定义为个体在解决问题、思考问题、感知和记忆信息的过程中典型的、习惯性的模式。Keefe[6]认为认知风格是个体的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认知、情感和心理特质,反映个体是如何对环境信息进行感知、互动并做出反应的。我国学者沃建中等人[7]认为认知风格是个体在认知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方式,是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所偏爱的、习惯化的态度和方式。从国内外研究者对认知风格的不同定义可以看出认知风格本身极其复杂,既有丰富的内涵和类型,又有广泛的研究领域,不同研究者有不同倾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认知风格。有人认为认知风格是稳定的,也有人认为认知风格是可以变化的,还有人认为认知风格兼具稳定性和可变性,无论如何,可以确定的是认知风格本身没有好坏高低之分,研究它是为了确定个体在不同领域的认知和心理机能,从而帮助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样本选取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四川省内江医科学校(以下简称内江医科学校)2015级全体中职学生。选择2015级中职新生(共计1 574人)实施全面调查,是因为学校在中职新生中实施了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课程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职业道德课堂教学与学生个体认知风格的匹配情况。选择内江医科学校开展研究,一方面是由于该校悠久的中职办学历史和在国内同类学校中较有代表性;另一方面,内江医科学校位于四川省地级城市内江市,该市位于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四川省和全国处于中等水平,相较于一二线大城市或省会城市和县城、乡镇地区,内江市的代表性更强;此外,内江医科学校属于四川省级重点中职学校,办学综合水平居于国家级和普通职业院校之间,这使内江医科学校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574份,回收有效问卷1 399份。

(二)研究工具与说明

研究采用的问卷是原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国际著名学习策略研究专家Rebecca L.Oxford开发的标准化调查问卷量表The Style Analysis Survey(SAS),SAS被广泛应用于学生认知风格、学习风格、语言学习策略等领域的研究。问卷包含四个调查维度:我如何运用感官学习(How I use my physical senses to study or work),包含信息感知方式维度的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三种倾向;我如何处理事务(How I handle possibilities)是关于刺激反应方式维度的反思型—冲动型倾向;我如何处理信息(How I deal with ideas)涉及信息加工方式维度的整体性和序列型倾向;我如何对待环境(How I deal with surroundings)则用于调查环境适应方式维度的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倾向。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本次调查使用的问卷在SAS基础上加入职业道德任课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风格与上述维度匹配性的调查项目,由学生给予评价。问卷的所有调查项目采用四级量表供学生勾选:0=从来没有、1=有时会有、2=经常有、3=一直都有,得分越高说明该学生越倾向于该调查项目对应的认知风格,或者该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与该认知风格越匹配。每个维度后的总分用于最终的量化统计分析。

(三)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对卫校学生认知风格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1)。

表1显示,学生认知风格平均数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反思型、场依存型、冲动型、视觉型、场独立型、动觉型、整体型、序列型、听觉型。其中,反思型认知风格得分最高(Mean=1.78505007),听觉型认知风格得分最低(Mean=1.4365093)

在信息感知方式维度,学生偏好视觉型认知风格;在刺激反应方式维度,学生偏好反思型认知风格;在信息加工方式维度,学生偏好整体型认知风格;在环境的适应方式维度,学生偏好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此外,根据标准差值的统计情况,视觉型认知风格(Std.Deviation=0.3831694)和冲动型认知风格(Std.Deviation=0.38666581)的值最小,说明被试学生在这两种风格上的差异最小。为进一步说明中职卫校学生的认知风格在总体上倾向于哪些类型,通过线形图(如图1)呈现的突出峰点可以看出,学生的认知风格以反思型、场依存型、视觉型和冲动型为主;而线形图的两个低点说明听觉型和序列型最不符合学生的认知风格倾向。

第二步,对教师职业道德课堂教学策略与手段的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

表2显示,教师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视觉型、场独立型、听觉型、反思型、场依存型、冲动型、动觉型、序列型、整体型。其中视觉型(Mean=1.27968526)和场独立型(Mean=1.21403006)两个项目得分较高,得分较低的是动觉型(Mean=1.14949928)、序列型(Mean=1.14806867)和整体型(Mean=1.14306152)。

相较而言,在信息感知方式维度,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方式更加匹配视觉型认知风格;在刺激反应方式维度,更匹配反思型认知风格;在信息加工方式维度,更匹配序列型认知风格;在环境的适应方式维度,更匹配场独立型认知风格。根据教师教学策略与方式线形图(见图2),峰点主要是视觉型、听觉型、反思型和场独立型,说明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式在总体上倾向于匹配以上四种认知风格;低点为动觉型、整体型和序列型,说明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式与这三种认知风格最不匹配。

第三步,对二者的匹配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为了更加直观地呈现学生认知风格与教师教学策略和方式存在的差异,采用柱状图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S代表学生认知风格的均值,T代表教师教学策略和方式手段的均值,二者存在的差距如图3所示。

通过柱状图的对比可以看出,在信息感知方式维度,教师和学生在动觉型项目上的差异最大,听觉项目的差异最小;在刺激反应方式维度,反思项的差异最大;信息加工方式维度的整体项差异最大;环境的适应方式维度的场依存项目差异最大。为进一步了解二者的匹配情况,我们将教师(T)和学生(S)的两组数据输入SPSS统计软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比较两者的线性相关程度(见表3)。

如表3所示,在信息感知方式维度,视觉项的r值为0.839、听觉项为0.662、动觉项为0.007**;在刺激反应方式维度,反思和冲动两项的r值分别为0.568和0.176;信息加工方式维度的整体和序列两项分别为0.296和0.180;环境的适应方式维度的场依存和场独立两项的r值为0.177和0.132。另外,学生的视觉项和教师的序列项、场独立项存在负相关关系;学生的听觉项与教师的视觉项、序列项,学生的反思项与教师的冲动项、整体项,学生的整体项与教师的场独立项,学生的场独立项与教师的听觉和动觉项都呈现负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在多个维度与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策略与方式呈现显著相关。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的认知风格

通过表1和线形图1可以看出,学生的认知风格以反思型、场依存型、视觉型和冲动型为主,其中反思型和冲动型两类风格同为刺激反应方式维度的两种具有对立性的风格倾向,二者同时具备较高均值。这说明学生的认知风格未必总是处在某个维度的极端位置,即学生的认知风格倾向并非风格的非此即彼,而多是几种风格兼而有之。[8]由此可见,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一个连续体,不是同一纬度上对立的两个极端。反思型—冲动型的认知风格由Kanga等人于1964年提出,指在不确定条件下个体做出决定有速度上的差异,也被称为概念化速度。认知反思型的人在做出决定前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在要求细节的任务中完成得更好,而认知冲动型的人在要求整体性的工作中完成得和认知反思型的人一样好。[7]所以,均值居于首位的反思型风格反映了当前中职卫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注重细节,作出决定前要花大量时间思考,反应慢但不容易出错;另一方面,在对待部分问题方面则表现得比较冲动,只关注整体和表面,缺乏对细节的思索和推敲。场依存型的认知风格倾向表明中职卫校学生偏好将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主要依据,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依赖性,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个体态度和自我知觉方面,他们容易受到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而在社交环境中,他们会更加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反馈。[10]视觉型风格倾向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习惯于将视觉作为主要的信息接收渠道,偏好直观具象的内容,更喜欢阅读和做笔记,对板书、视频、图片等视觉辅助手段依赖性强。

(二)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式

根据表2和线形图2可知,教师在职业道德课的教学策略和方式上更倾向于视觉型、听觉型、反思型和场独立型四种认知风格。其中,视觉型风格的倾向明显高于其他风格,充分说明中职卫校教师在实施职业道德课堂教学时,习惯于用视觉的方式呈现信息和教学内容,这似乎与当前多媒体工具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有较大联系。其次,场独立型的倾向说明教师的教学更加符合学习上独立自主、不善于从外部环境获取和接受信息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偏好。这类学生偏爱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抽象理论的学习,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受到的外界环境影响很小。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倾向于采用理论性和说理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并且内容紧扣教材的单元和主题,具有去情境化的特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状况、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的真实经验、当前医患关系的真实情况、我国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内涵等方面联系得不够紧密,造成学生对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的理解和概念比较抽象,缺乏深刻的感性认识。此外,听觉型的倾向反映出教师除了用视觉方式呈现信息外,也习惯于用语言传授教学内容;反思型倾向似乎表明教师在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或是完成某个任务时,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思考、研讨和准备。

(三)对比分析

1. 信息感知方式维度

根据图3和表3可知,首先视觉项柱状图呈现的均值差异约为0.3;教师和学生该项目的相关系数为0.839(0.70<r<0.99),说明两者高度相关。因此教师的视觉型教学策略和方式与学生的视觉型认知风格是匹配的。其次,听觉项柱状图表明师生间的均值差异约为0.2,对应的相关系数是0.662(0.40<r<0.69),所以两者是中度相关的,据此可认为教师的听觉型教学策略和方式与学生的听觉型认知风格是近似匹配的。最后,动觉项的柱状图差异大于0.4,相关系数为0.007(r<0.10),说明两者的相关度极其微弱甚至不相关,所以可确定教师的动觉型教学策略和方式与学生的动觉型认知风格完全不匹配。由前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1,表2)可知,第一,教师的视觉型课堂教学(Mean=1.27968526)和学生的视觉型认知风格(Mean=1.64284692)均为各自的主要风格倾向,说明中职卫校的教师在实施职业道德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或其他视觉媒体,将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呈现给学生,满足了学生习惯于将视觉作为主要的信息接收渠道、偏好直观具象内容的认知需要。第二,师生在听觉型认知风格上属于近似匹配,一方面说明教师经常使用听觉型教学策略和方式,如口头讲授或说理;另一方面,学生虽然已经习惯于这种传统的、依靠听讲来获取信息的教学方式,但是对听觉型认知方式的偏好程度较低,因此两者的匹配程度较低。第三,在动觉型项目上,教师和学生完全不匹配。动觉型的学习者喜欢操作性强、需要动手实践的学习任务,一般来说,他们比较偏爱体育活动、理科实验、手工操作、角色扮演、绘画和模型制作等任务。这似乎说明学生在职业道德课堂上缺乏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获得的感性体验或直接经验较少,学习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

2. 刺激反应方式维度

图3和表3显示,反思项柱状图呈现的师生均值差异最大,达到0.6,对应的相关系数为0.568(0.40<r<0.69);冲动项柱状图均值差异大于0.4,相关系数为0.176(0.10<r<0.39),所以可以判断教师的反思型教学策略和方式与学生的反思型认知风格为中度相关,属于近似匹配;在冲动型项目上则为低度相关,二者不匹配。由表1和表2可知,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反思型的风格都是他们的主要风格倾向,尤其是学生的反思型认知风格均值要远高于其他类型认知风格的均值。这一点充分说明学生在信息接受、概念形成、问题的探究与解决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准备,了解知识背景、梳理知识细节并通过反复思考和推敲再得出最终结论。虽然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式能够与学生的认知风格达到中等程度的匹配,但也可以据此推断,在职业道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前的导入环节也许对有关知识的背景材料呈现得不够到位,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缺乏必要准备;又或者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对重要的细节教授不足;在课堂练习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忽略个体差异导致时间分配上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要而忽略了其他人。上述种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师生在反思型风格上无法达到匹配或者完全匹配。另外,师生在冲动型项目上不匹配,表明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式不符合部分学生在处理某些问题上表现出的思维敏捷、强化整体而弱化细节的学习特点。比如,教师布置的快速阅读材料、总结或归纳材料中心思想之类的练习偏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偏好“慢工出细活”而不是“速战速决”。

3. 信息加工方式维度

从图3可见,师生在整体型和序列型的柱状图比较中呈现的均值差异分别为0.4和0.3以上;根据表3,整体型的相关系数为0.296(0.10<r<0.39),序列型的相关系数为0.180(0.10<r<0.39),均属于低度相关,所以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式与学生的认知风格在整体型和序列型两个项目上都是不匹配的。根据图1和图2的线形图描述,教师的整体型和序列型项目处于线形图的峰底,说明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最不符合整体型和序列型的倾向,这有可能是因为职业道德教育本身与学生个体的情感、价值观、道德观等感性因素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而整体型和序列型教法多用于逻辑推论、分析和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科教学,所以教师较少采用这一维度的教学策略或方式组织、呈现教学内容或开展教学活动。由此也可以看出,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或是一门课程,缺乏其他学科所具有的系统结构,使得学生的学习既不能够将整体依照某种逻辑顺序分解为一系列的子问题,按部就班地分步骤解决(即序列型学习风格);又不能从整体和宏观上把握问题的性质(即整体型学习风格)。

4. 环境的适应方式维度

师生间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项目在图3柱状图的均值差异比较结果分别为0.5和0.4左右。其中场依存型的相关系数为0.177(0.10<r<0.39);场独立型的相关系数为0.132(0.10<r<0.39),据此可以判断教师的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教学策略和方式分别与学生的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呈现低程度相关,属于不匹配。前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已经说明,在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方式中,场独立型为主要倾向;而学生的认知风格中,场依存型为主要倾向。美国心理学家Herman Whitkin从认知角度分析,认为场独立型的人善于从比较复杂的背景中识别独立个体,能区分整体与部分,分析某一因素时可以排除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场依存型的人把环境看作一个联合的整体框架,能较好理解他人思路。Whitkin还认为场独立型的人对外部信息的接受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使得他们发展出一种不善于与人接触的倾向。场依存型的人善于从他人和外部环境中获得信息,具有理解他人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因而发展出一种与他人接触的倾向。[11]所以,教师场独立型的倾向表明其教学的策略与具体方式使职业道德的内容理论化、抽象化、去情境化,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现实情境结合得不够紧密;同时,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参与某个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内化有关知识,即学习者与其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合作互动实现知识的建构。[1]这种合作互动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彼此进行沟通交流、分享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以及一定的文化规范。结合建构主义学习观,不难看出场独立型的倾向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互动,使职业道德的概念和意义不能通过社会交互的过程实现动态化的交换、沟通和重建,最终难以从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内化为学生稳定的综合素质。相反,学生的场依存型认知风格要求职业道德的学习应该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环境中,使他们通过与外部环境中的人或事物的接触和互动,在头脑中建构对医护从业人员的文明礼仪、职业责任感、职业道德规范、医疗卫生行业法律法规等职业道德内容的正确认识和价值取向。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内化的过程,即把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如语言、概念体系、文化规范等)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有意识地指引、掌握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职业道德课堂上采用的教学策略、具体方式及其风格与学生的认知风格偏好在多个维度上存在冲突和不匹配。教师教学与学生认知风格的匹配是否必然会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的学习,或者有助于他们将职业道德内化为未来医护工作岗位上积极健康的职业态度、职业行为和职业奉献精神,这一点有待进一步的论证和研究。但通过分析和研究二者的匹配关系,可以使教师认识到职业道德既是一种行为规范,又是一种社会准则,更是建立在个体认知、经验和情感基础上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认知风格偏好或差异,有助于教师采用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手段,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认知需要,使教学更加个性化、更具感染力,体现因材施教的科学原则;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自身的认知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自身的认知习惯和偏好,在学习中扬长避短,最终促使个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摘要:试从信息感知方式、信息加工方式、刺激反应方式和环境适应方式四个维度调查中职卫校学生认知风格的倾向性,同时利用统计学手段,对职业道德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风格等方面与上述各维度认知风格的匹配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二者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认知风格在上述四个维度的多个子项目上存在显著的不匹配,并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职卫校,职业道德课堂教学,学生个体认知风格,匹配关系

参考文献

[1][1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8,195.

[2]陈嵩.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现状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2(5):38-39.

[3]张翠玲.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5.

[4]熊亮,季春元,黄振元.国外卫生职业道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218-220.

[5]G.W.Allport:Personality.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New York·Henry Holt,1937:48-50.

[6]J.W.Keefe:Student Learning Styles:Diagnosing and Prescribing Programs,Reston V.A.: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1979:1-17.

[7][9]沃建中,闻莉,周少贤.认知风格理论研究的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4):597-602.

[8]吴丽林,王菲.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关系研究[J].外语界,2009(5):50-59.

[10]李哲.学习者认知风格的差异性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2000(21):61-64.

大学生职业认知 篇10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一) 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是个人职业理想实现的前提。我们之所以要多角度了解社会, 了解职业, 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在职业生涯中按社会发展需要确定和调整自己的职业理想, 这不但有利于个人职业理想的实现, 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融入社会, 推动社会发展。

(二) 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实现职业理想。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通过务实的目标和具体措施, 为职业理想的实现创造条件。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 有了措施才能更好地加强自我控制, 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这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必要条件。

(三) 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指导学生在校学习。实现职业理想要踏踏实实的从现在做起, 职校学习是为成功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措施和安排中, 能帮助学生经常提醒自己, 不断鞭策自己, 为职业理想的实现而努力。

二、职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现状

(一) 职校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大。

1.学生参与专业选择的力度不够。很多学生选择专业时自己没有参与, 而是由家长代劳, 没能体现专业选择的自主性。

2.学生对所学专业了解不足。入学前, 学生获得的专业信息主要源于学校的宣传资料, 而学校为了赢得生源, 往往大谈优势, 弱化劣势。

3.学生本身缺乏对自己的了解。大部分学生没有测试过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性格, 所以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较低。

(二) 职业生涯目标追求偏颇, 没有自我分析。

1.把职业理想化。学生的职业期望是将来从事的职业稳定, 适合自己性格与能力水平, 有较高的收入, 三者要兼顾, 却忽视自己的实际情况。

2.对职业的持续发展基础关注不够。学生认为, 职业生涯的成功主要体现于收入、职位、职称等方面, 而对职业持续发展基础关注不够。

3.只关注职业生涯成功的外因。许多学生认为:要取得职业生涯成功, 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机遇和家庭背景, 过分关注外内的作用。

(三) 对职业生涯发展潜力认知不够。

1.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和职业能力认知不足, 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 适合做什么, 能够做什么。

2.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可能达到的状态认知不够。对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实际能力认识模糊, 对未来缺乏充足的信心。

(四)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1.职业生涯处于任意发展状态, 缺乏有意识的设计和规划。学生很少思考未来职业, 甚至从没思考过未来的职业, 更不用说规划职业生涯了。

2.职业生涯规划在职校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学生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不足。

三、加强对职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对策研究

(一) 针对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加强对学生专业选择的指导。

1.为学生提供全面而详实的专业信息, 包括专业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毕业生出路以及对学生基础学力的要求。

2.为学生提供相关专业的咨询与服务, 解决学生心中对相关专业学习的疑虑和疑问, 帮助学生进行专业选择。

3.帮助学生获得相关专业的感性认识, 组织参观实训基地, 到医院见习, 请医护人员作报告等, 让学生尽早获得感性认识。

(二) 针对职业生涯目标偏颇, 加强对学生职业期望的引导教育。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用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明白在职业选择中既要满足自己的需要, 更要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2.引导学生确立适度的职业期望。过高的职业期望容易使学生感到实现期望的机会渺茫;而过低的职业期望又容易使学生失去持续奋斗的动力。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期望转化为现实的核心要素在于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影响职业期望转变为职业现实的重要因素。

(三) 针对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潜力认知不够, 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

1.帮助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和职业能力等个性特点。

2.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职业技能水平以及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3.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所拥有的职业生涯发展机会和职业发展的现实可能性。

(四) 针对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强化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1.职校学生职业生涯的成功, 需要学生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 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这就要求我们加大教育和引导的力度。

2.职业生涯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客观分析自己, 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设计职业发展方案, 并积极开展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承受职业挫折和创业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总之, 通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让学生在自我设计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为自己搭建通向成功的平台。

摘要:本文从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职校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现状;加强对校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对策研究三个方面探讨了职校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职业认知翻转课堂实施初探 篇11

【摘 要】结合五年制高职的学情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特点,将翻转课堂模式和PBL问题探究模式有机融合,发挥优势,避其不足,设计“导学—拓展—呈现—突破—提升”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以“课前导学任务单”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探索体验;课堂展示呈现预学,集中突破重难点,最后回归生活,学以致用,提升所学。

【关键词】翻转课堂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认知

翻转课堂的出现是基于发达的网络媒体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日渐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个体情况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必然需要。笔者结合五年制高职的学情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特点,选取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将“翻转课堂模式”和“PBL问题探究模式”紧密结合,尝试“引领学生走出课堂、探索体验”,“把生活带入课堂、参与课堂”,初步尝试“局部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本文以“职业认知”这一话题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一、结合课程实际和学情特点,寻找实施“翻转课堂”的突破点

翻转课堂的优势之一是教师可以更了解学生和学生的生活,翻转视频的制作和翻转课堂交流更有针对性。

首先,建立课外交流平台做好学情了解。借助QQ交流平台和校园网建立交流群,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了解其学习基础和学习困惑,通过学生的问题和反馈寻找“翻转”的突破点——学生对职业认知的困惑和需求点。调查结果显示,89%的一年级学生不清楚本专业要学习哪些课程,76%的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专业学习能否适应岗位的需要,即对职业能力需求和专业关系的认识比较模糊。

其次,分析学生心理特点,把握问题成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五年制高职一年级学生年龄在14~15岁之间,正处在“第六个成长关键期”的他们,感性观察能力比较强,但他们对理论知识缺乏兴趣;有一定的综合分析、抽象思考的能力,渴望独立,但是缺乏社会经验和行动能力;想思考,但缺少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急需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方法和价值观的引导。课前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足21%的学生有一些社会实践经验,72%的学生不清楚能用什么方法来系统、准确地了解专业学习和职业。

最后,结合课程实际和学情需要寻找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铺垫“翻转课堂”第一步。以“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岗位能力的对接”这一实际问题作为抓手,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生活经验作为翻转能力基础,我们设计了“拄着拐棍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翻转思路。

二、独立学习策略让“导学任务单”生发新活力

首先,结合学情和教学内容设计引导学生课前自学的“导学任务单”,激发学生渴望“走出课堂、了解社会”的实践需要,在“探索体验”中铺垫课堂翻转教学环节。在“导学任务单”里,设计两项学生“拓展探索”活动:第一,走进家庭,和父母对话,了解自己家族的职业人脉和职业能力倾向,完成“职业家谱树”的填写。第二,小组合作,走进家乡,和家乡对话,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产业、行业,完成“结合经济发展立足家乡”的职业目标分解探索任务。学习在生活中进行自学,利用计算机能力、媒体使用能力为课堂翻转环节做好资料准备。即用“导学任务单”作为“脚手架”,课前引导学生独立、主动探索、感性体验,进行“基础知识点”的预习,拓展课堂时空,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同时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原理,优化课堂,增强教学针对性。

其次,设计学习思考总结的作业表,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能动性的心理需要,铺垫“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导学任务中的“课程与专业分析表”和“职业岗位分析表”锻炼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在进行实践探索活动的同时完成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的上升。

三、突出课程特点,探索课堂教学新流程

学生已经习惯了“你教我学”的被动式学习流程和思维模式,成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最大桎梏,如何变学生的“被动习惯”为“主动参与”呢?

我们结合“PBL模式”进行问题激疑,有机串起翻转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系列新的课堂教学流程(见图1),给学生参与和展示的机会,在课堂的局部环节实施课堂翻转,逐步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和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具体教学环节设计和实施如下:

首先,课前增加“拓展探索”,让学生课前走进生活,对话生活,探索体验进行自主预学,并调整网络获取短小视频和教师制作视频的现实局限,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分组用手机、家庭摄像机等录制“校友专业课程采访视频”“父母交流视频”“职场人采访视频”,利用计算机制作“家族树”“家乡美探索”课件,在课堂上进行个案展示。让学生根据导学任务和自身困惑访谈、拍摄,分组制作探索体验的展示视频,在探索体验和拍摄制作中既完成了对职业岗位问题和课程设置的解惑,又利用和展示了自身的动手制作能力。

其次,课堂教学流程中增加“呈现体验”的教学环节,给学生参与课堂、主宰课堂的机会。在展示探索成果,分析探索收获,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同时,完成自身知识的建构式学习。展示环节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针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学习情况反馈。由2~3名学生展示自己在自学采访中完成的“课程与专业分析表”,同时提出学习困惑。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并进行及时总结。

第二部分是针对专业学习和职业定位方法学习内容。该部分展示活动之一,由2~3名学生展示自己在自学采访中完成的“家谱树”,利用“认识自我”中的部分知识进行自身职业能力基础分析,然后再结合家人人脉分析,完成“职业岗位分析表”中部分内容的填写;该部分展示活动之二,每组派一名代表将“对话家乡”的采访成果进行展示(见图2),分析家乡的美食特产、风土人情、优势行业产业企业等,引导学生在探索家乡美的过程中加深对家乡的了解,能够立足家乡,建设家乡,从经济社会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职业定位,进行地域职业定位方法的探索。每组解决的问题和收获通过展示活动与同学们分享,把探索交流体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没有解决的问题拿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即展示环节中讲述自己的采访感受、采访结果和采访困惑,供全体学生进行交流、思考和学习。教师担当组织角色,承担疏导、讲解难点的任务。

第三部分是针对专业学习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对接问题。每组派一名代表讲述“采访职场人”的学习情况、收获和困惑,完成对困惑的思考,学习分析岗位综合能力需求点有哪些,认识到专业学习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第三,运用“PBL”问题探究法,设置问题情景,不断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学会合作探究,在“头脑风暴”中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分析,在活动中见能力,合作中得启发,互动中增情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四,设计总结、提升思维的评价表,组织学生评审团进行学习过程评价和课后学习效果评价,完成“感性资料”积累到“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翻转教学实施效果和启发

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我们概况总结出,“课前导学任务单”的设计,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开启了“翻转课堂”。“拓展探索”和“呈现体验”的教学环节设计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表达、分析、思考、合作和评价等多元能力。学生在“呈现体验”活动通过对话父母,对话生活,触动情感,作业成效显著。在“呈现体验”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拍摄、制作成果,自豪地讲述自己的家乡,增强了爱父母、爱家乡的情感。系列表格的填写和多角度的评价在课堂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完成了自身知识的建构,实现了感性到理性的不断提升。“PBL”问题探究和翻转理论有机结合,使课堂自然融合。

当然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和注意的地方。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翻转课堂,课前作业的完成和监督工作是实现课堂翻转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课前跟踪辅导,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难题。■

【参考文献】

[1]王维婷.基于PBL的高职统计教学设计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职教版),2013(9).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王彩霞.翻转课堂优化中职课堂教学探析[J].职教论坛,2013(6).

[4]大学生就业创业网.职业生涯规划的外在条件:职业认知[EB/OL].(2014-04-19).http://www.dxsdgw.com/WebDataSource/shownews.aspx id=475.

大学生职业认知 篇12

1 专业喜好程度与认知程度的关联分析

1.1 样本总体对专业的认知状况

在问及是否对所学专业感兴趣时, 图1显示样本中46%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 45%的学生兴趣一般, 9%的学生不太感兴趣。在问及如何看待专业前景时, 图2显示样本中49%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充满光明, 有12%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前景黯淡, 有30%的学生没考虑过专业的发展前景, 还有9%的学生持其他看法。

结合图1、图2可以看出: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的比例 (46%) 与对专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的比例 (49%) 相差3%, 对所学专业不太感兴趣的比例 (9%) 与对专业前景持悲观态度的比例 (12%) 相差3%, 对所学专业兴趣一般的比例 (45%) 与对专业前景持中立、模糊态度的比例 (39%) 相差6%。说明就样本总体而言, 对专业感兴趣的学生与对专业前景乐观的学生比例处于均衡水平, 对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与对专业前景悲观的学生比例处于均衡水平。专业的喜好程度与专业的认知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关联的, 即喜欢所学专业者对专业前景有信心, 不喜欢者对专业前景没信心。

1.2 深层剖析对专业不感兴趣者的职业生涯规划

图1“是否对所学专业感兴趣”显示有9%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太感兴趣, 之前结论表明“喜欢所学专业者对专业前景有信心, 不喜欢者对专业前景没信心”,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部分学生的专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 现在以这9%的学生为对象做进一步剖析。

在问及对专业不感兴趣者如何看待专业前景时, 显示这9%对专业不感兴趣的群体中有39%的学生认为专业前景黯淡, 其次有30%的学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这两组比例合计为69%, 接近七成。

在问及对专业不感兴趣者的大学主要发展目标时, 显示这9%对专业不感兴趣的群体中有57%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主要目标是掌握一技之长, 为就业打好基础, 其次22%的学生希望继续深造, 此外有17%是为了获得文凭。

在问及对专业不感兴趣者如何看待大学学习时, 显示这9%对专业不感兴趣的群体中有48%的学生认为大学主要锻炼学习以外的综合能力, 其次有39%的学生认为专业课学习非常重要。

综述可以看出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者欠缺一个详实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他们大多不看好也不曾过多考虑专业发展前景, 更注重学习以外的综合能力, 但大多也没有否定专业课的重要性, 更加注重与就业相关的事项, 注重本科文凭的价值, 但又希望自己掌握一技之长。

2 大学期间选择所学专业的原因剖析

由表1可以看出有36%的学生选择该专业是因为自己一直所喜爱, 这一部分归纳为“自我追求型”;有22%的学生选择所学专业是他人建议的, 12%的学生选择所学专业是由于被调剂等原因, 这两部分合计为34%, 可以归纳为“非自我选择型”;有30%的学生选择所学专业是认为该专业利于就业, 这一部分可以归纳为“就业竞争型”, 三种类型的比例各占三成左右。

在我国, 大多学生高考志愿的填报是在父母、教师等长辈的指导下被动进行。也正是由于在高考填报专业志愿时一部分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或者一部分学生所选专业和想象中有差距, 使得这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学习努力程度不够, 最终导致他们不看好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 而去提前追求就业的技能或为混得文凭, 这与大学本科教育的本质背离, 同时也促使一批学生尝试考研深造学习其他专业。

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因而专业性是大学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专业选择不当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对专业不感兴趣的现象, 在大学比较普遍。因为高中学习的课程和大学不一样, 大学课程的专业性、应用性、灵活性更强, 学习要求更有创造性, 因此是否有这方面的能力显得更重要, 仅靠刻苦、用功已经不够了, 更需要一种内在的求知欲——专业兴趣。

3 以专业认知为起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1 改变自我认知, 重建专业兴趣

大学期间并不是所有人选择的专业都是自己感兴趣的, 即使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自认为感兴趣的专业, 也可能在大学实际学习中发现所学的专业和起初的认知有偏差, 这就是专业定向与自身特长爱好不一致的问题。专业定向方面的心理困扰更多是由于对自己了解不深入, 对专业认识不全面而造成的。 (1) 此时就需要开展以专业认知为起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分专业开展系统的专业认知教育, 通过高年级学长或专业课程的老师来讲解本专业的相关知识, 最好可以为学生提供所学专业方面的实践活动, 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初步认知, 培养专业兴趣。此外需要开展专业的职业规划前测试, 例如通过能力倾向测验来进行测定学生从事各种专业活动的潜在能力, 还可以用《霍兰德职业偏好测验量表》检测学生的专业兴趣, 使学生对自己更加了解。

3.2 完善专业转换渠道

如果以专业认知为起点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然不能使部分学生改变原来的认知, 仍不能加深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就需要通过合理的途径去尝试转换专业。此外还可以通过辅修第二专业、考研深造等方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这样就可以涉足两个不同的专业, 既满足了自己的学习兴趣, 又扩大了知识面, 为就业奠定了更坚固的基础。总之, 专业兴趣是学习动力的前奏, 没有充足学习动力, 必然影响学习风气, 更不利于设置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3.3 与学风建设相结合, 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近年来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大学职业规划教育不应该泛泛而谈, 更不应该孤立地作为一门公选课来进行, 否则就失去了其潜在的价值。首先, 以高水平职业生涯规划队伍建设促进学风建设。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中, 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 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 例如采取多样化活动强化沟通交流, 对学生的职业定位、择业决策等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和全方位的指导。 (2) 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意图, 在学生自身规划的意识上纠正偏差。其次, 职业生涯规划要有阶段性。因为优良学风的形成具有周期性,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具有远瞻性、科学性, 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应该具有过程性和长期性, 是与学生的成长与知识的积累紧密结合的。在不同的时期应该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如对大一新生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具有基础性, 要深化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大二需要强化专业素养教育;大三需要深化科技创新教育;大四需要突出就业择业教育。 (3)

合理设计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是大学生通往成功的第一步。而关注学生的专业认知, 并以此为基点开展周期性的、有针对性的, 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学校的责任。学风建设是多方面的, 但归根到底还是要立足于学生, 见效于学生。所以, 学生永远是学风建设的主力兵。之所以需要学风建设, 就是因为学生对专业认知不够, 对专业的兴趣不深, 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风气。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梦想路上不可或缺的, 而基于兴趣之上的梦想作为一个人心灵深处最热切的渴望, 绝对可以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所以, 以学生的专业认知为起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风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学风建设产生有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罗亚莉.关于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与对策研究——专业选择不理想引起的学习适应困难及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4.3 (4) .

[2]翟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校学风建设促进作用研究.时代报告, 2011 (9) .

上一篇:二阶分析下一篇:美国外语学习标准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