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论文

2024-06-12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论文(精选11篇)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论文 篇1

“自己的孩子必须给别人教”, 这是很多教师的共识。甚至不少“桃李满天下”的优秀教师, 教育自己的子女也束手无策。这种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角色错位”尴尬现象, 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角色错位”的现象呢?应该从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职业特点、心理健康、社会角色认同等方面来分析探讨。

1. 教师角色扮演错位

“角色”, 指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团体中占有的某一特殊位置, 以及被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简单地讲, 角色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身份。早在1973年,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津巴多的“看守和犯人”实验就已证明:角色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极其深刻。津巴多录取大学生志愿者担任“犯人”和“看守”的角色, 一切都模拟正常监狱里的情境, 实验预计时间为两周。志愿者扮成“犯人”在地下“监狱”里经历真正犯人才会碰到的事情:戴脚镣手铐, 穿囚衣, 用号码称呼等。而“看守”们则身着警服, 手拿警棍轮流值勤。仅过几天, “看守”和“犯人”的表现越来越“专业化”:“看守”们学会了从非人性地对待“犯人”中获得乐趣;而“囚犯”们则变得被动、情绪低落, 陷入极度沮丧的地步。仅仅过了6天, 有一半“囚犯”心理到了崩溃的边缘, 要求释放。津巴多停止实验后发现:实验前正常的大学生, 或变成了“恶魔”, 或出现了抑郁症状。该实验的启示是:人的社会角色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由于长期在学校里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影响, 教师在家庭生活中往往有意无意地出现教师的 (而不是家长的) 行为。如“说教”过多, 以权威性的形象与孩子接触, 结果产生了教师的社会角色 (而不是教师的家庭角色) 与孩子家庭角色之间的冲突, 自然引起孩子的反感、抵触。有社会调查证明:教师家庭的孩子, 所承受的压力, 远比其他家庭的孩子大。

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教师必须把职业角色 (社会角色) 与家庭角色分开, 回归“家长”这个角色, 多给自己的孩子一些鼓励、欣赏, 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优点, 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 给予肯定和耐心的引导。教师在“扮演”父母角色时, 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否则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孩子习以为常, 甚至是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二是孩子胆小怕事, 产生强烈的挫败感。长此以往, 孩子因缺乏积极的心理暗示, 容易形成消极的甚至是特殊的反应, 如习得性无助等。

2. 教师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的差异

教师每天面对众多的学生, 往往会不自觉地以最出色的学生跟自己的孩子做比较, 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慨。教师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跟优秀的学生之间的差异, 才能客观地评价、合理地要求自己的孩子, 对孩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实, 所有的孩子都各有优缺点。如何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给孩子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是教师作为家长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

教师在评价自己的孩子时, 首先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 需要以客观事实作为基础和依据。该过程往往会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限制, 只有排除干扰, 才有可能使评价趋于客观和真实。其次, 评价应当全面:既要看到孩子的特长, 又要明确其不足;既要对孩子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评价, 又要综合认识其整体素质。另外, 最重要的是要以发展的眼光评价自己的孩子, 应当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变化, 预见性地估价孩子的潜力和前景。

3.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美国压力研究机构列出的10个最具压力的职业中, 城市中学教师名列第一位。教师在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工作形式和工作责任等方面的特殊性, 在各个国家的表现大体一致, 其职业压力的普遍性也被世界各国学者所接受。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从北京城区和郊区随机抽取了300份教师调查问卷发现, 93.1%的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 压力很大”, 并认为这已成为普遍性的重大的生活和生存问题。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外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用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 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 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 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从分布态势上看, 初中、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

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 教师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反应。教师在学校里通常是压抑自己, 而把消极情绪反应投射到家庭成员特别是自己的孩子身上。因此, 面对自己的孩子, 教师往往缺乏耐心。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以学校教育的眼光看待自家的孩子, 有“强迫症”的倾向。

教师要有心理保健的意识, 首先要对压力有正确的态度, 认识到压力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 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其次, 应当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 集中精力处理引起压力的事件, 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着手解决。必要的时候, 教师还可主动寻求心理热线等社会力量支持, 使焦虑的情绪趋向缓和, 恢复信心, 摆脱困境。

4. 教师“社会角色认同”的影响

教师的心理健康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冲击, 包括信息源的多元化与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的老化, 缺乏信息化所要求的工作设备所带来的紧张和焦虑, 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贫富差距的增大和教师经济收入偏低而引发的不公平感, 社会提供个人发展机遇的增多和教师对本职工作不安于现状的心理冲突, 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 以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心无力”的无奈情绪, 等等。

教师的职业特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最“开放”, 其工作要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监督, 学生、校长、家长、教育主管部门, 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对教师做出评判。甚至很多对教育基本理论一无所知的人, 都可以对教师的工作中的“不足”指手画脚。而且, 教师的自我评价也比其他职业更苛刻。对教师的高社会期望值、高工作压力、高管理要求与教师职业本身的低社会地位、低收入回报、繁杂的管理目标之间, 形成了巨大的冲突。对待如此复杂的社会角色认同, 教师应该有正确的自我评价, 化解冲突, 改善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客观环境。如陶行知先生为了推行平民教育运动, 决心将自己平民化。他脱下洋装, 一身棉袄、棉套裤、瓜皮帽穿戴。陶行知的这套平民装束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 说他“哗众取宠”“别有用心”等, 陶行知对这些议论淡然置之, 最后, 他成为了教师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典范。可见, 教师的自我评价对自我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都是教师人生所必须扮演的角色。教师摆脱“社会角色”的错位, 实现“家庭角色”的回归, 并非难事。只要有心理保健的意识, 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 把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恰当地分开, 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度”, 积极寻求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 就能正确地以“家庭角色”对待自己的孩子, 对待自己的家庭生活。这既是社会需要, 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论文 篇2

寒假结束得很快,不知不觉,我做家务也有了很长的时间了。想到以前,家务这种事,从来不会摊到自己身上,我只要书房安静地学习就足够了。不过现在不行了,这不仅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更是一份责任。作为家庭的一员,我该尽尽自己的一点儿义务了,哪怕只是简单的家务,从小事做起吧。

还记得第一天做家务,万事开头难,我早早就起床了,准备好好体验这个角色,我洗漱完后就把家里清扫了一遍,先用抹布把桌台全部擦了一遍,然后用扫帚把地面扫了一下,然后应家人要求,没有用拖把,而是用抹布把铺有瓷砖的地面擦洗。本来以为这些都是很轻松容易的事,坐下来之后,我才发现这真是一项体力活儿。刚做了二十多分钟,我就感到浑身疲惫,没干劲了。要是让我打几十分钟球,估计还没什么感觉,不过做到家务,这就显然是两码事了,真是累。

打扫之前,我还得搞定早饭,找到两个红薯,我先削掉皮,然后切成一片一片的,再倒入锅子里,和粥一起煮。这削皮和切片的工艺也是不容忽视的,得特别小心吧。煮了大约二十分钟,就差不多搞定了。喝着热腾腾的山芋粥,我感觉特别香甜,也体会自己动手的幸福。

通过那天的劳动,我初步体会到家人的不易,就算是简单的打扫,也是辛苦的事情,快要过春节了,我跟家人就一起忙碌了,来次真正的大扫除,要把家里彻彻底底打扫一遍。因为新的一年一切都应该是新的,每一年我们家都要在快过年的时候,把家里好好清扫一下。以前都是爸爸妈妈打扫,我出去玩,不过今年自己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其实打扫卫生最重要的就是打扫死角,那个地方才是最麻烦的。因为我们家不算大,所以打扫起来也不是很慢,再加上我们一家人一起打扫,一边说话聊天,一边清扫家里,时间过得真的很快,虽然有些累,但是和家人一起打扫卫生还是很开心的。

我也白自己的房间到扫得干干净净,把所有东西都摆放得整整齐齐的,这样家里来了客人,让他们看到后心里也很舒服。其实做家务最大的收获就是和家人的关系更进一步,我们一边打扫一遍聊天,特别高兴,最后看到自己家变得那么干净漂亮,心里真是舒服。

上了大学才知道,多学一些东西是多么的重要,小时候自己总是特别讨厌家人的管教,其实仔细想来,如果不是他们的严厉,自己也不会有进步,不会有现在的成绩,感谢他们,直到现在才知道他们的良苦用心,自己会努力,让家人为我而自豪。

过年自然是寒假期间最重要的事,大年初一,大清早的我就被不停的鞭炮声给吵醒了。以前总盼望自己快快长大,不过现在发现小时候的无忧无虑是多么值得珍惜。当然了,在春节我的任务就是好好玩。去年还有着高考的压力,这次得好好放松一下了。还是很开心和好友们一起疯玩,已经好久没有这样痛痛快快玩一场了,真爽!

在玩的同时也不能忘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自己还是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的。今天我扫扫地,和家人一起做早餐,然后把家里简单清理了一下,最重要的就是招待客人了。不过今天串门的人不是很多,没过多久,我就自己出去,痛痛快快地玩了。

到大年初二了,自己还是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其实做一天的家务并不困难,困难在于坚持。不过家人在开始时给我打过强心针,让我一如既往地做下去。有时候自己也想偷懒,想休息一下,不必早早起床,不必打扫卫生,不必做早餐。每当自己有这想法的时候,家人的话就会出现在我耳边。自己必须坚守,如果一个人连起码得坚持都不能做到,那么怎么成为国家栋梁,怎么对得起家人养育之恩,怎么对得起自己想变得更强的决心。

一个人成功靠的不仅仅是先天的聪明和智慧,而且更依赖后天的努力和勤奋。我得抓紧这短暂的青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了不让自己默默无闻生活一辈子,我得从现在起,努力。

记不清都到哪天了,每天早早起床,我内心都激动和开心,因为又要帮助家人分担家务了,因家人的鼓励充满了无穷的动力。自己边听着音乐,边把家打扫了一遍,然后准备早餐,跟平时相同,看着自己逐渐变得熟练,内心也是充满了骄傲。这几天都是我负责卫生工作,然后搞定早饭,接着就休息玩电脑了。自己也在思考如果每天都是这样帮助家人干活,其实内心是充实的,让家人减轻了负担,这也是自己尽一些孝心的机会。很久之前就听教育,什么是真正的孝顺,肯定不是等到你长大之后买买东西就可以的。

其实孝顺很简单,每天花花时间陪父母聊聊天,说说话,讲讲自己在学校里发生的事,讲讲自己的所闻所想。这些看似间的小时,却是那么的可贵,那么的亲切,这就是孝道的体现,现在我越发体会了。

这次寒假,我还自己买菜了。首次买菜,心中虽说有一些忐忑和担心,不过还是有自信的。多问几家,在去的路上对比一下,然后在回来的时候决定买什么。其实通过买菜,我们就可以知道今年蔬菜肉禽的涨幅了。今年很多东西都变贵了,蔬菜也不例外。现在人们生活变好了,买的东西多了,但是持续上涨的价格也让人很是无奈。不过通过这次买菜,自己真的懂了不少,从以前不知道柴米油盐,到现在知道父母的辛苦,知道了挣钱的不易,懂得父母把我养大是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自己内心很是感动。

下回买菜,就是和父母一起了。这次家长陪我去菜市场,他们开始教我如何买菜,应该挑什么样的菜,如何去讲价。通过这次和家人一起去,自己懂得了很多,其实买菜也是有很多技巧和方法的。回家之后,奶奶就现用菜,教我怎么番茄炒蛋了。先从最简单的开始,首先把西红柿切成一瓣一瓣的,然后就开始打鸡蛋,把鸡蛋调匀,打开水,放上油,等油到七八分熟的时候,把鸡蛋倒进去,然后翻几遍,看鸡蛋还是很黄的时候拿出来,防止鸡蛋炒焦。然后再放点油把鸡蛋和西红柿都倒入锅中,炒几分钟就可以把菜捞出来了。看着奶奶一边示范,一边给我讲解,自己心里很兴奋。

这些天,我学到了各种东西,虽然都是些小事。不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通过这些家务,我觉得它们虽然琐碎,但绝对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小事中其实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和做人准则。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对于我们新世纪的年轻人,更不能手高眼低,得端正自己的态度,不然以后会吃亏的。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论文 篇3

关键词: 日本女性 家庭形象 家庭角色 儒家女训 良妻贤母

引言

近世儒家女训和近代良妻贤母主义教育都反映了当局所推崇的理想女性像。本文以近世最具代表性的儒家女训:《女大学宝箱》、《女童专要女今川》、《女诫插图女实语教》和近代良妻贤母主义为分析蓝本,管窥近世到近代日本女性家庭形象和角色的演变。

1.近世到近代日本女性家庭形象的演变

1.1顺妻——良妻。

首先,日本女性由近世女训中所刻画的顺从孝贞之妻,到近代逐渐演变为家庭内负责“主内”,让丈夫在外专心工作无后顾之忧的良妻。《女大学》第19条“女人属阴性,阴则暗如黑夜。妇人不明是非、不辨毁誉、不分福祸。愚昧不堪故万事须谦卑顺服、遵从夫君。万事以夫为先,谦谨恭顺”,“夫若嗔怒,惶恐顺从,不可争吵,以逆其心”,要曲己曲理而顺夫心,不仅要绝对服从丈夫,更要“侍奉”丈夫,劝诫丈夫时也要下声怡气,察言观色。

到近代,良妻贤母主义教育主张女性接受良好教育,在成为人妇后,专心在家料理家务,教育子女,良妻主内,以解丈夫在外工作的后顾之忧。在这一点上,近代家庭妇女减轻了负担,她们可以只负责主内,不用工作;并且在家庭地位上,由近世毫无权利,只有侍奉和孝敬公婆义务的境地,到近世有一定主内权利和教育子女权利的提升,由完全的从属关系发展到表面上的对等关系。

1.2卑弱愚昧——有知识,有文化。

《女大学》第19条认为,女子生来愚钝智浅,所以,女子生来在心性上就染有“五疾”:不柔顺、怒怨、长舌、嫉妒和智浅。不仅如此,妇人还阴暗如黑夜,不明是非、不辨毁誉、不分福祸,此乃女子天生愚昧,不及男子之处;再如《女实语教》中“卑弱身谦退,心形须柔和”,因为男尊女卑,所以“卑弱”也是与生俱来的。

到近代,“四民平等”和“学制”的发布,将女子纳入国家公共教育的体系,女子教育取得发展。在中高等女子教育机关中,良妻贤母主义教育成为主要教育内容。女性要有知识,有文化,并且要兼具传统儒教忠孝贞淑之妇德。女性不再是生来愚昧无知之物,她们接受良妻贤母主义的教育,有文化素养,并且足以具备教育下一代的能力。

1.3借腹之物——教育母亲。

近世女训中几乎没有提及女性“母亲”的作用。女性作为母亲的唯一价值,就是生养男性继承人。《女大学》“娶妻者传宗接代之故也”,借女性之腹,生养男性继承人,即所谓的“借腹之物”。由于女性生来卑弱愚昧,因此女性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权利,最多只能教授女儿将来为人妻媳时的女工等家事技能。《女大学》第19条“女子抚育子女亦惯于溺爱,实不可取”,女性只配“养儿育女,洗濯污秽”。

近代,良妻贤母论的开创者中村正直指出:“只有绝好的母亲,才有绝好的子女,造就善良的母亲,要在教育子女。”文部大臣森有礼指出:“女子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女子为人之良妻,为人之贤母,管理家庭、熏陶子女所必须之气质才能。”近代,女性首次被赋予教育子女的权利,并作为“子女的天然教员”被寄予厚望。在家庭内,女性成为实施家庭教育的教育母亲。

1.4男性附属物——与国家未来相联系的国民。

在近世,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物,是没有被纳入国民体系的。1872年学制公布,首次将女性纳入国家公共教育体系内。森有礼指出:“国家富强之根本在于教育,教育之根本在女子教育,女子教育发达与否与国家安危有直接关系。”

不同于江户时期,女训训诫女子的要求仅停留在家庭层面,强调要顺从丈夫,孝敬姑婆。近代将培养良妻贤母与国家富强联系起来,首次颠覆性地将家庭女性的作用与国家相联系,重视女性作为“良妻贤母”在培育未来近代新国民时的非凡重要性,首次给予并肯定了女性作为社会公民的积极作用和意义。此外,三轮田真佐子也主张女子作为国民的一员,“同男子一样,与国家利害息息相关”。

2.近世到近代日本女性家庭角色的演变

2.1近世儒家女训中的顺贞之“妻”、孝从之“媳”。

作为已婚女性,在家庭内本该同时兼具三种角色:人妻、人媳、人母。然而,近世日本女训只强调了“妻”与“媳”的角色。

作为人妻,要谨遵男尊女卑之天道,尊夫、从夫、侍夫、还要低声怡气地谏夫;严守贞洁,时刻谨记七去休妻之训,战战兢兢,要孝公婆,要传宗接代,这是七去中最要害的两条金科玉律;女子要时刻自省生来染有不柔顺、怒怨、长舌、嫉妒和智浅的五疾,愚昧不堪故万事以夫为先,遵从夫君,谦卑顺服;恭敬、柔顺、勤俭、坚忍、贞淑等妇德更要严格遵守,不敢大意。此乃顺贞之妻。作为人媳,“曲从舅姑”是最大的孝道。《女大学》第5条“出嫁则尽心侍奉舅姑。晨昏请安,不可或缺;舅姑之事,不可怠慢。舅姑有命,谨遵勿悖。万事请示,依命而行。舅姑憎恶讥谤,不敢怨恨。虔诚尽孝,必能和睦”。即使自己遭到恶意诽谤污蔑,也不能为自己辩解而逆公婆之意,万事要曲从舅姑,虔诚侍奉、孝敬公婆,此乃孝从之媳。

2.2近代良妻贤母主义中的育子贤“母”。

近代,良妻贤母思想的开创者中村正直指出:“有最好的母亲就会得到最好的子女,将来延续到我们的子孙,我们的国家就会成为好的国家。”(江新兴,107-108)所以,为了培养帝国近代新国民,先后颁发学制、教育令,1899年《高等女学校令》的颁布标志着良妻贤母主义教育成为全国公认的教育理念。广大女性终于能够自由接受教育,一改近世男性对女性“愚昧智浅”的固定认知,成为“有知识,有文化,足以培育下一代国民”的妇女。她们不仅具备了培养国家未来新国民的能力,更被赋予了教育和培养子女的权利和责任。

结语

日本女性的家庭形象由近世极其卑下愚昧无知、从夫孝舅姑的侍奉奴仆,演变为近代有知识,有文化,能够主内,并负责教育子女的良妻贤母。日本女性的家庭角色则有近世的“顺妻”、“孝媳”,演变为近代教育子女的“贤母”。

参考文献:

[1]李卓.日本家训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2]江新兴.近代日本家族制度研究[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3]平凡社大百科事典(7、14)[M].平凡社,1985.

[4]蔵澄裕子.近代女子道徳教育の歴史―良妻賢母と女子特性論という二つの位相.東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研究室紀要[J].2008(34).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论文 篇4

关键词:元代,女性,家庭角色,郑氏规范

义门郑氏在元代中期受到义人、政府的肯定和赞许, 成为当时非常有名望的宗族, 其家法《郑氏规范》因而也受到时人的注目。《郑氏规范》的成型是从元中期到明初, 经过三次的修订, 终于成为现今版本。在《郑氏规范》记录的168项细则中, 其中有24项是专门为“诸妇”而设的, 此外还有23项涉及了家中女性。本文通过分析这些条目, 并结合对其他文献的参考, 来探讨元代女性在扮演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三种女性角色中所处的家庭地位。

一、为人女的角色和地位:男女有别

接受教育方面的不同待遇。郑氏家族对子女的教育自有一套相当完整的规划和方式。子弟从五岁开始就要进行基本文史知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平日背诵四书, 每月初一、十五到祠堂接受抽查检验, 同时还要参与祭祀活动, 学习相关礼节、仪式[1]。《规范》第118条还详细规定了子弟入学年龄、方式:子孙自八岁入小学, 十二岁出就外傅, 十六岁入大学[1]。由于对子弟教育的高度重视, 使得郑氏家族从一世至九世共102位男性成员中, 有62位被记载为职业者, 有13位以擅长文学著称, 有21位出仕任官, 这证明了家族的严格教育对于子弟的未来和前途极有助益。不过, 也并非所有的子弟对经文史都具有浓厚的兴趣, 在郑家, 未出仕任官者大都留下来在家族中担任管事。《规范》第118条就提到:若年至二十一岁, 其业无所就者, 令习治家理财。而对于女儿的教育, 《规范》中则很少提及, 只简单规定:朔望后一日, 令诸孙聚揖之时, 直说古《列女传》, 使诸妇听之[1]。《列女传》记载了历史上大量贤妻良母的感人事迹和行为, 对于女性而言, 属于道德性训诫教育。对比教育子弟的诸多严格规定, 女性成员受文史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 也反映出元代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家庭期待。

男女回避、隔绝制度。元代礼制规定, 在家族日常生活中, 男女之间, 即使是兄弟与姐妹之间也要回避, 这点在郑氏家法中也有充分体现。《规范》第140条规定:家中燕饷, 男女不得互相献酬, 庶几有别[1];《规范》第166条规定:男女不共圊溷, 不共湢浴, 以谨其嫌[1];《规范》第167条规定:男女不亲授受, 礼之常也, 诸妇不得用刀镊工剃面[1]。不仅如此, 与“子孙自八岁入小学, 十二岁出就外傅”不同, 家族女子还被限制外出, 与他人接触。《规范》第164条就规定:女子年及八岁者, 不许随母到外家;余虽至亲之家, 亦不许往, 违者重罚其母[1]。可见, 男女有别已经渗透到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女子在这种森严的礼制规范下, 活动空间受到了严格限制, 生活更加封闭, 严重束缚了女子体力、智力的发展和发挥, 不利于其个人成长。

女儿婚姻择偶由父母决定。元代社会是宗法家长制社会, 父母不仅决定女儿的人身自由, 还操纵着女儿的婚姻决定权。《规范》第79条就规定:“女子议亲, 须谋于众, 其或父母于幼年妄自许人者, 公堂不与妆奁。”[1]条文提出对违逆者将给予“不与妆奁”的严厉惩罚, 显示了元代家族对女儿婚配对象的选择拥有较高决定权。对于女方家族而言, 择婿必须考虑到提高、巩固家族地位的长远利益, 因此, 身为女儿角色的家族女性, 在选择婚姻对象时候往往不被视为独立的个人, 而是被作为特定家族的一员, 以连接双方家族的纽带作用被嫁出去, 负有缔结姻盟任务的责任和义务。

出嫁后女儿与本家关系疏远。古话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意指女性在本生父母家只是暂时居住, 一生的归宿最终是在夫家。《规范》提到了女子在出嫁后与本家父母之间的关系。在日常接触中, 就提出“诸妇之于母家, 二亲存者, 礼得归宁。无者不许。其有庆吊势不可已者, 但令人往”[1];“诸妇亲姻颇多, 除本房至亲与相见外, 余并不许。可相见者亦须子弟引导, 方入中门, 见灯不许。违者会众罚其夫。主母不拘。”[1]据以上条文, 郑氏女性如欲归宁省亲, 则必须双亲仍然健在, 而且与本家亲戚见面的时候, 姻亲身份都有一定的限制。由此可见, 在女儿出嫁后, 女儿与本家关系之间已经相当疏远。

二、为人妻的角色和地位:夫尊妻卑

家庭是妇女重要的活动空间, 士人极为重视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的道德角色。《郑氏规范》将女性视为家庭道德的标杆, 将家族和谐的责任加诸于她们身上, 认为“家之和不和, 皆系妇人之贤否”, 明确提出妇女贤能与否的标准:“何谓贤?事舅姑以孝顺, 奉丈夫以恭敬, 待娣姒以温和, 接子孙以慈爱, 如此之类是也;何谓不贤?淫狎妒忌, 恃强凌弱, 摇鼓是非, 纵意徇私, 如此之类是也。天道甚近, 福善祸淫, 为妇人者不可不畏。”[1]以妇女是否贤能懂事, 不以言语干预家庭事务, 作为家族兴衰的根本。《规范》第145条制定了女性干预家政的惩罚方式:若有妒忌长舌者, 姑诲之;诲之不悛, 则责之;责之不悛, 则出之, 诸妇媟言无耻及干预阃外事者, 当罚拜以愧之[1]。禁止妇女利用言语来破坏家庭和谐, 行为严重者可能将被赶出家门。从《规范》对女性贤能与否的标准来看, 无论是“事舅姑”、“奉丈夫”, “待娣姒”、“接子孙”, 其活动范围从一开始就被设立在家族之内, 较少与外界往来。

妻子在家庭生产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在传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下, 妻子参与劳动对维持家庭经济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规范》中, 就提到“诸妇主馈, 十日一轮, 年至六十者免之。新娶之妇, 与假三月;三月之外, 即当主馈。主馈之时, 外则告于祠堂, 内则会茶以闻于众。托故不至者, 罚其夫。膳堂所有锁匙及器皿之类, 主馈者次第交之”[1]。可见, 负责家务劳动也被视为妇女的天职。除了主持膳食等日常家务劳动外, 妇女还要参与家庭的经济生产活动, 像“机杼纺织, 各尽所长”、“每岁畜蚕, 主母分给蚕种与诸妇, 使之在房畜饲”、“诸妇每岁所治丝棉之类, 羞服长同主母称量付诸妇, 共成段匹”[1]。

三、为人母的角色和地位:父权的延伸

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是宗族延续百年的基础, 《郑氏规范》自然也将妇女生育、教子问题纳入关切的范畴。如《规范》第157条就载明:诸妇育子, 不得接受邻族鸡子彘胃之类, 旧管日周给之[1]。提出要给予家庭中怀孕的妇女特殊照顾, 管事要每天向怀孕者供给营养品。除了在日常营养饮食方面受到特殊照料外, 《规范》还对为人母的家庭女性提出了具体要求。

婴孩的哺乳问题。妇女生下孩子后, 不由产妇亲自哺乳、抚育, 而是由乳母代为照顾, 原本是中国传统皇室、贵族家庭常见的习惯。乳母一职, 自古便有记载。虽然任用乳母是自汉魏以来的传统, 不过汉魏时, 乳母只是流行于皇室、贵族之家, 而到了元代却为中上之家采用[2]。然而, 《郑氏规范》却否决了任用乳母的正当性, 认为:诸妇育子, 苟无大故, 必亲乳之, 不可置乳母, 以饥人之子[1]。以道德立场来反对家中身体健康产妇请乳母代劳的行为, 避免乳母因为工作关系, 将乳汁分出后无法妥善照顾自己的孩子。

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当女性扮演母亲角色时, 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教育子女。元代对女性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女性是否可以教导子女向学, 培养他们成为儒士。在郑氏家族女性成员中, 不少人本身就具备学术内涵, 懂得文史方面的学问, 能够训诫子弟一般的基本知识。如:八世家长郑渭之妻吴裕, 能诵诗书, 为一家女师[3];郑泳之妻朱氏是文人朱裕轩之女, 原本就好学, 平居教授诸子侄, 依然如严师[4]。有时, 如果母亲自身对经史不甚了解, 不能亲授子女, 仍然会陪伴子女向学。郑政夫人贾氏时常督促子女向学, 即使到了晚上还会点燃蜡烛, 命子弟诵读, 至夜分不寐, 是习以为常的事情。除了亲自教授或陪伴子女外, 聘请名师教学也是培养子女的一种重要方式, 女性为此要付出不少费用。永嘉江夫人丈夫早逝, 独自抚养儿子, 为使儿子不废学, 不惜鬻簪珥为贽, 请老师来教授学问。郑崎之妻丁氏在掌家之后, 宁愿花费巨资, 为子弟、族人开设义塾, 并延名师就讲肆。教育子女不仅仅是限于学问, 学习做人处事也是母亲所关切的范围。丁氏教子严格, 凡一动静, 一云为, 皆通约之以礼, 子弟若稍有违逆的举动, 陈氏就会面发赤如赭, 让诸子惴惴不敢前[4]。

通过以上分析和梳理, 不难看出, 元代女性一生中家庭角色和地位的变迁会随着其三种身份的转换而发生变化:三者相比较, 为人母的角色地位最高, 为人妻的角色地位最低, 为人女的角色地位介于前两者之间。虽然为人母的女性拥有一定的家庭权力, 但是与强大的父权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况且, 为人母的女性获得的家庭权力实质上是父权的延伸, 是妻子代表或者代替丈夫行使的权力。从整体上而言, 夫尊妻卑的地位并没有因为这些权力的获得而有所改变。相信随着社会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两性关系会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妇女的角色将最终从封闭、单一的家庭角色逐渐演变为符合新型两性性别价值观念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郑文融.郑氏规范[A].丛书集成初编:第975册[Z].北京:中华书局, 1985.

[2]李贞德.汉魏六朝的乳母[M]//李贞德, 梁其姿.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集:妇女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5.

[3]罗月霞.宋濂全集.芝园后集卷3.古浦江义门第八世郑府君墓版文[M].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论文 篇5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进行教师职业培训时,老师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时并不以为然,既然是最光辉的事业为何还被人看不起,被人称为“臭老九”。对于当时的我,教师这个职业只是维持生存的一种谋生工具,并不觉得多么高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我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3年,在此期间经历了无数次的欢笑和泪水,有期望,也有失望,有成功,也有失败。慢慢的我懂得了教师这个名词所赋予的意义,并逐渐的喜欢上了这个职业,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既沉重又神圣,丝毫不敢懈怠,自认为做得还不错。今天偶然看了《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它从真、善、美的角度对教师角色形象和教师专业发展作了全新的诠释,它从新型教师角色的定位构成的整体分析入手,进而对教师德性、教师审美和教师专业发展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把教师职业的形成、教师与其它职业的区别及教师应达到的理想境界多角度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它的特点在于把教师如何“育己”作为著作的重点加以阐述,把教师职业提高到具有对学校教育质量、教师生命质量决定性意义的高度来认识。读完后给了我很大的感触,让我情不自禁的回顾起自己这13年的教学生涯,发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开始思考自己对教师这个角色的定位,到底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优秀的好教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发展型”教师是我们始终追求的一种境界和目标,教育发展的关键又在于教师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因此,教育者自觉完善自己的同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我想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条件,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应该做到:

一、教师需树立人本思想,让学生获得人格上的平等

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我们明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的道理,不要习惯以长者的姿态,居高临下的教训学生,“蹲下身子”来跟学生讲话,使学生获得人格上的平等。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平等对话的过程,是一种对等的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性交流。以对话为基础,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老师也不再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而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民主平等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任由外部随意塑造的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客体,而应该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生获得人格上的平等。

二、教师需有感情的教育教学,使教育教学充满活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感情的教育教学是苍白无力的,学生不是冷冰冰的机器零件,而是成长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感情纯真、热烈而稚嫩脆弱,需要教师的爱护。我国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指出:“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师生之间的“情爱”则是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必要条件,也是授之以知、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基础。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关心和爱护他们,产生共同的思想感情,这样,教师才能取信于学生,享有较高的威信,使学生乐意服从自己的指挥,接受自己的感情。工作中的情感投入是现代教育中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增强师生凝

聚力的法宝。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用爱的力量去教育学生才能成效卓著。

作为教师应从人的发展角度,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每一个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教师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他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更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人生道路形成影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有一句话说得好:“爱学生是人,爱差生是神,爱双差生是仙!”爱,永远飘扬在教育天空的一面打旗。这才是一个“人”的教师。

三、教师要不断地反思,努力成为反思型老师。

教师的发展=经验+反思。我们越来越提倡教师对自身实践活动的反思,不反思会让教师处于“惯习”状态。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反思型的实践者,并使这种思考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经常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实践活动以及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回顾、重建和重现,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能用事实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与解释,或者坚持每天写点工作日记,就个人参与学生成长活动当中的所见所想、及一些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尝试做些观察研究。这些反思,不仅是优质教学、理论批判与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我们在进行社会比较时,平衡自己的心态,激发“热爱学生”这份深厚的教育情感,坚定个人的专业信念,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师要不断发展成为创造型的教师

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任务就落在教育者身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成为创造型教师。作为创造型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创造

是教师职业基本要求的信念,把创造性的教学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当成自己最起码的职责。其次,要树立每个孩子都具有创造力的信念,让具有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发展类型的孩子的创造能力都能够自由发展,并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创造性的生活、学习和发展。第三,要树立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信念,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工作为孩子提供一个宽容、愉快、向上的有利于创造的的环境,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促进孩子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最后,要树立创造力必须培养的信念,并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把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为孩子提供各种能亲自操作、探索的实践活动,把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落到实处。教师的工作是充满创造的过程,教育过程中对知识的活化,对学生心理变化的敏锐感受,对教育时机的及时把握,对教育矛盾和冲突的巧妙化解,都是教师的创造力的表现,教师也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职业内在的尊严和欢乐。教师发展研究应深入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使教师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中慢慢地体验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教师不仅要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新课程改革还十分强调改善师生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的实际交往中,教师要学会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交朋友,更多地了解和接受学生,更积极地关怀学生,恰当而开放地进行师生对话,创建使学生感到有人理解、有人关心的环境,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亲切友善的良好形象,从而促使学生配合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各项活动。学会与学生合作交流之外,还要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交流,敢于承认自己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同事的帮助,促进自身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好

教师与课堂的角色转变 篇6

一、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思想的提升者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似乎只是中规中矩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其他的可管可不管。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这一现象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已不能仅仅满足于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格精神。比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学生由于外界舆论和历史事实的影响,具有很深的仇日情绪,对于主人公藤野先生带有很深的抵触情绪,影响了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对此,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主人公身上有没有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希望学生能够走出认识的误区。当学生找出藤野先生不对鲁迅抱有种族偏见、细致认真地为鲁迅修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这些细节时,学生开始认识到藤野先生其实并不坏。这时,教师可以再补充给学生这样的内容:认识、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辩证地看问题,切不可被主观情绪影响了自己的认知。至此,学生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应该如何去科学地解读文本。

二、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学生展示自己见解的舞台

以往的课堂教学,大多都是这样一幅景象: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教师不停地讲述自己的学科知识,学生一直在下面默默无闻。总而言之,以往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一人的“独角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死知识,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一现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上,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可谓丰富多彩,创意迭出,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

下面以一教学片断为例,略述一二。

师:学习了《陈涉世家》一文,你是如何看待陈涉这个人的?他身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生1:陈涉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敢于反抗,首先起义,虽最终战败,但勇气可嘉。

生2:陈涉是一个小农民,他身上具有自身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缺乏大局观,眼光不够长远,最终失败。

生3:陈涉是一个封建迷信主义者,他装神弄鬼,算卦祭天,把希望寄托于虚无的鬼神,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生4:陈涉是一个骗子、小人,口口声声说“苟富贵,勿相忘”,自己富贵后,却杀死前来投奔他的旧时好友,实在是个伪君子。

三、教师角色定位的变化:组织者,引导者,亦师亦友

在以前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课堂的主人,几乎说一不二,学生只负责接收知识,师生之间界限分明。十年来,课程改革改变了这一状况。现在的教师,已经转型成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作文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坐好,准备好纸笔,然后把作文题目《青春随想》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今天的作文课内容是写一篇命题作文《青春随想》。

有些学生感到困惑,感到受到了命题的束缚,觉得没得写。教师可以这样慢慢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现在正处于人生中的美好季节——青春岁月,认真想一下,每天和老师、同学、亲人朝夕相处,肯定有一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或许带给你感动,或许带给你喜悦,不论怎样,他们陪我们走过了那些岁月,即使是痛苦,也值得珍惜。下面,就请拿起你们的笔,把你内心最好的记忆用文字表达出来吧。

有些学生如果还是不开窍,教师就可以现身说法,开始讲述自己青春期的趣事,学生就会找到切入点,开始构思,然后写作。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论文 篇7

教师从事的是以培养、发展人为目的的特殊精神生产劳动,要把人类社会历史所积淀的精神和物质文明构建成自我精神世界,进而通过行动去引导、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完美个性,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具备正确的角色意识和规范的角色行为。

教师角色意识是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相应角色行为规范及角色扮演的认知、理解与体验。它既是认知体验的过程,又是认知体验的结果,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心理感受和教育教学行为。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反映社会对教师角色期望和要求的行为称之为教师角色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用教师角色行为来要求和指导自己。教师要注重培养和强化角色意识,发挥角色意识对角色行为的支配和调节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编制教师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的调查问卷。教师角色意识包含角色认知、角色体验和角色信念,教师角色行为分为学习引导、教学设计、评价激励、心理辅导、对话合作和教育研究,问卷因子来自教师角色理论有关内容,问卷整体信度(Cronbach's alpha)为0.817,采用正向五点计分法。

(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对某初中学校7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4份,回收率91.4%。

(三)统计方法。利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讨论

(一)教师角色意识的现状与分析。

调查统计后发现角色认知(4.29分)得分最高,其次是角色体验(4.11分),得分最少的是角色信念(3.77分)。教师角色信念水平明显低于角色认知和角色体验,并且数据离散程度较大。说明教师的注意力仍停留在教育教学表面,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与体验,忽视自身职业精神道德的构建,这主要是由不健全的教育考核评价制度引起的。角色信念是教师教育理念的内在体现,是教师克服职业生涯各种困难的源泉。教师要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从内部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二)教师角色行为的现状与分析。

调查统计后发现教学设计行为(4.37分)得分最高,其次是评价激励行为(4.27分)、对话合作行为(4.24分)和学习引导行为(4.21分),而教育研究行为(4.12分)和心理辅导行为(4.10分)得分较低。可以明显看出教师心理辅导和教育研究的行为水平偏低,而教学设计行为水平很高。

(三)教师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的相关分析

注:*p<0.05;**p<0.01;p<0.001

如上表所示,教师角色体验与教师各项角色行为都存在显著性相关,说明教师更加注重教学中自身的直观体验与感受,这些体验与感受会对教师教学中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调查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消极的体验,这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积极性,出现职业倦怠和效能感差等问题。

四、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上存在以下特点:不重视教师角色意识系统中角色信念的核心地位和支撑作用;教师角色行为多集中在课堂教学,忽视学生课余活动和学校科研活动的参与;角色体验与角色行为存在显著性相关,教师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情感体验水平较低。

结合研究结论。首先,社会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保障教师权益。社会和学校要多关心教师的发展,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提供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促进教师愉悦的体验。其次,加强教师教育思想教育。从思想上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加强教师对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认识,确立正确的价值定向,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情意。最后,建立和完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教师培训要立足实际问题,注重培训的实效性,关注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加强教育理论、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等知识的学习,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掌握教育的基本规律方法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新时代教师角色转换奠定基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教师要紧随时代发展,构建自己的角色意识系统,以角色行为规范为指导,及时转换观念和行为,为教育事业做出新贡献。

摘要:教师角色意识包括角色认知、角色体验和角色信念,三者相互作用便形成了兼具社会期待和自身个性的教师职业角色。教师角色意识涵盖了认知、情感和意志个体完整的心理过程,同时也约束和支配着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行为表现。本文旨在研究教师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的现状及相关关系,并就如何提升教师角色意识,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职业角色给出建议。

关键词:教师,角色意识,角色行为

参考文献

[1]田守铭.教师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6.9.

[2]胡江霞.当代教师的角色理念与角色意识[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3]梁玉华、庞丽娟.论教师角色意识:内涵、结构与价值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5(04).

[4]王艳玲.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型[J].全球教育展望,2007.10.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论文 篇8

课程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是集中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映。为适应时代的要求, 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于2001年秋季起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实验区全面展开, 2005年课程改革在全国全面铺开, 新课标、新课改对教育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新课标下的新理念

本次新课标下的新课改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新理念:以人为本, 提出“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确立了教育是儿童的教育, 课程是儿童的课程, 学习是儿童的学习的学习观, 从根本上颠覆了“学生适应教育”的习惯性思维模式, 新课改突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与针对性。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及教师角色成为决定现代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教师的角色转换成为新课改成败的关键, 教师只有积极转变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新课改才能得以成功。

二、新课标新理念下的教师需完成的角色转变

面对新形式、新课改, 新课标新理念, 教师必须重塑自我作出全方位的转变。

1. 从“经师”到“人师”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学习内容上, 新课标强调学校不能仅仅教给学生科学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文化理念和伦理道德规范, 完成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学习”再到“学会关心”的转变, 因为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 如果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 造就的只能是一批缺乏情感、缺乏意志缺少“人性”的现代机器人。

从这一角度来说, 教师要完成从“经师”到“人师”的转变。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点燃火焰”, 新课标下, 教师的任务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 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 是启迪智慧、点化生命, 促进学生内在灵性的生成。教师不再只是传统观念中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而是学生健全、完善人格的培养者, 是学习向导、是生活顾问, 是拓展学生心灵智慧的人。

2. 从“严师”到“仁”师

教育界历来就有“严师出高徒”、“严是爱、宽是害”教育理念, 纵观历史, 打骂教育贯穿古今, 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的“至理名言”:“棒下出孝子”、“养不教, 父之过本, 教不严, 师之惰”、“棉花不修花不开, 孩子不打不成材”……新课标、新理念下的教学氛围, 应该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 要求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 像呵护露珠一样精心呵护每一个学生, 要宽容、包容每一个学生, 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的身心受到一丝丝伤害。

俗话说“师徒如父子”、“长幼有序”、“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传统的教师固守着“师道尊严”的千年古训, 在学生面前惟我独尊, 不肯低下高贵的头颅, 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 甚至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 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着学生的个人权利和自由以及学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新课程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和谐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 要求师生关系应从传统的尊与从的单向关系, 向相互关爱心灵相通的双向关系转变;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垂直关系向体现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朋友型的平行关系转变;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向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转变。

3. 从“演员”到“导演”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只是扮演着向学生传授道理、讲授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演员”角色, 老师讲学生听, 教师板书学生笔记, 教师提出要求, 学生按要求去做的模式基本定型, 教学过程枯燥单一。新课标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宰, 片面强调学生对社会的顺应的思维理念, 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角色要由演员转换为导演, 学生是演员, 是活动的主体, 要以学生为主体, 为他们搭建展示自己风采和发展良好个性的生活舞台。

4. 从“工人”到“农民”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的工作就像“工人”一样, 完成的是按照统一模式批量生产标准件的工作, 采用同一工艺将不同的产品加工成规格一致、整齐划一、性能相似的产品, 变不同为一致。新课标、新理念下的教学, 要求教师要像“农民”一样, 针对不同的植物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该施肥的施肥, 该除草的除草, 该浇水的浇水, 该修剪枝叶的修剪枝叶, 有的要培养成绿草, 有的要培养成鲜花, 有的要培养成大树。

5. 从低级“饲养员”到高级“厨师”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扮演的是低级“饲养员”的角色, 教学中采用的是“填鸭式” (不吃也要吃) 和“喂猪式” (爱吃不吃) 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新理念下的教学, 要求教师要像高级“厨师”一样, 要从饭菜的色、香、味、型等方面入手, 充分调动学生的“食欲”, 变“要我吃”为“我要吃”,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师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 从“独奏者”到“伴奏、合奏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居高临下地看待学生, 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我说你听, 你不得不听, 我打你疼, 你不准喊疼”。新课标、新理念下的教学, 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 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合奏者”的角色, 从“壶”与“杯”的关系到人与人的互动关系, 教师在新课程课堂上的角色, 应该是师生平等的交流者, 生生交流的沟通者, 使课堂成为交流的“沙龙”,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师生共同奏响时代的新乐章。

7. 从“消费者”到“生产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只是被当作是一种课程实施的“工具”, 是“课程”的使用者或者说是“消费者”。教师的职责就是将国家规定的课程内容有效地教给学生, 也就是说教师只有选择“怎样教”的权利而没有选择“教什么”的权利。新课程内容的弹性开始加大, 课程由统一变为多元, 教材、教参留给教师更大的创新空间, 要求教师不能移植和照搬教材而是要创造加工教材, 把自己的经验、探索和思考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 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 将教材内容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内容, 赋予教材以生命的活力, 实现教材由“素材文本”向“生成文本”的转化, 使课程开发不仅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 从而形成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课程的态势。这样, 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 不再扮演“留声机”与“传话筒”的角色, 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开发者和主动的设计者。

8. 从“经验者”到“研究者”

新课标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 成为科研型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 国际竞争的加剧, 时代对人才的规格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应该具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审思的研究能力, 并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后提出贴切的改进建议。

9. 从“学者”到“学习者”

面对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加速老化, 教师不能再固步自封地自以为是真理的化身, 知识的代表, 以知识拥有者自居, 必须做一个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学习者, 树立做一个终身学习者的教育理念。

1 0. 从“导游”到“拓荒者”

传统的“千人一面、千人一书”的课程教学模式下, 教师扮演的是导游的角色, 带着书本走进课堂走向学生, 是一次按照固定线路行进的旅程, “我的地盘我做主”, 一切尽在掌控中, 并且有大纲和教参做指南针, 永远不会迷路。新课标新课改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走向书本, 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就像在原始森林探险一样, 面对的是一片崭新的充满变数和未知数的领地, 没有现成的线路可寻, 只有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和学生共同努力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通道来。

三、新课标新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失调

新课标新理念下的教师正处于传统角色的转型与多重角色的整合的矛盾体中, 新课标新理念对教师角色期待的多样性和矛盾性, 使教师在众多的角色扮演中有点无所适从, 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角色压力、角色困惑, 继而面临角色失调。主要表现如下。

1. 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由默顿首先提出的, 由于个人在社会的不同群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往往需要同时扮演若干角色。当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望发生矛盾, 难以取得一致时, 就会出现角色冲突。另外, 不同的人或场合对于同一角色有不同的要求, 当这些要求之间相互冲突时, 也会发生角色冲突, 新课标新课改赋予教师多重角色, 并要求教师将多重角色恰当地融合和组织, 外加社会、学校和家长对于教师角色的期待不同, 都会使教师产生角色冲突。

2. 角色模糊

当角色当事人因为其自身或者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其不清楚社会对其角色期望以及如何来达到这些期望时, 就会导致角色模糊。新课标新课改对教师众多的角色期待一方面让教师应接不暇, 另一方面由于每种角色的行为标准尚无统一的定论而使教师产生困惑、迷茫, 出现角色模糊现象。

3. 角色超载

角色超载也叫角色过度负荷 (roleoverload) 。是指当一位角色当事人面临诸多客观而合理的角色期望, 而自身的时间和能力条件又使其难以顺利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时, 便会产生角色超载。换句话说, 当个体被要求的角色行为过多、角色任务要求过高超出心理与生理所能负荷的程度而感到困惑与压力。新课标新课改要求教师经常身兼数职, 而其要求大大超过个人可承载的范围便会产生教师角色超载。

4. 角色刻板

角色刻板是指对于角色期待的完美形态过于认同, 从而导致在扮演中缺乏弹性。教师角色被赋予了太多不切实际过高的期望, 当这些期望被内化后, 便很可能产生角色刻板。

5. 角色能力不足 (roleincompetence)

也称角色失败, 指角色要求水准太高, 已超过个人能力所能承担的范围, 角色接收者个人能力、技术、及知识范围达不到角色传达者的要求所形成的一种压力现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 没能起到教师角色应有的作用和职能便会产生角色失败的现象。

教师的角色压力和角色失调将严重影响教师自身的成长, 阻碍学校的发展, 甚至影响新课程改革按理想目标顺利推进。

四、教师角色失调的应对策略

教师角色失调的解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根据角色理论, 教师角色失调的调适策略在于外减压力, 内强素质, 外减压力包括社会和学校两方面。

1. 全社会关注, 重视教师的角色压力

顺应教育理念的转变, 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转变工作思路, 尽量为教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 通过多重渠道帮助教师成长, 使教师能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 减轻教师的压力。社会方面, 应调整不切实际的认知, 改变那种强调教师的社会责任, 忽视教师个人的生命价值与需要的作法, 让教师从完美化、理想化的角色期待中走出来, 从理想中的头顶光环的“神”还原为现实中的“人”。

2. 学校积极支持, 帮助教师尽快成长

学校管理者, 要理解、信任、支持教师, 少一份苛责和打击, 多一份宽容和鼓励, 让教师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帮助教师树立信心, 保持良好心态。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 努力提高教师的从教素质和从教能力, 努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发扬团队精神, 帮助他们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共同转变。

3. 教师应树立自我更新的角色意识, 自我缓解与应对

教师本人应有正确的自我定位, 将自己放在一种发展状态中看待, 学会合理地、弹性地扮演角色, 避免被绝对化的理念和情绪控制, 不能将目前状态当作“终结”或“定结”状态, 要在教学中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 从实际出发, 合理选择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要重视提高自身素质, 要加强理论学习, 更新教育观念, 掌握新的教育方法, 增强角色适应能力。教师不应当也不可能回避新我与旧我的矛盾冲突, 要在不断否定旧我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创造新我。要学会在改革的洪流中去摔打自己、提炼自己、超越自我、升华自我、重塑自我。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角色的复杂多样性, 需要教师对自身应扮演什么角色有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 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总结、改进, 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达成为我国现代化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 实现国家发展的人才战略。

新世纪需要新型人才, 新型的人才需要新型老师的培养, 新型的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 更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项光勤.戈夫曼的角色距离理论及其意义.学海, 2005 (3) .

[2]林靖.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角色的反思.中国电子教育, 2004 (5) .

[3]高明书.教师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4]付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5]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6]冉祥华.试析教师角色及其角色丛.黄淮学刊, 1995 (11) .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篇9

内容简介:《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全书共分五部分:“导论”包括对教师职业内在价值的认识和新世纪专业形象的总体概述;“教师德性论”从追问“教师德性是什么”入手,论述了教师德性的核心构成以及养成;“教师审美论”由教师职业美的产生、表现和价值三部分构成;“教师发展论”则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历史梳理,对“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过程和机制进行了探讨;“结语”以《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课题所提供的经验为依托,对教师如何实现发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推荐理由:全书既有历史的考察,也有现实的清理;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实例的剖析,以全新的视角、精到的论证使教师发展研究进入了柳暗花明的新天地。该书无论对教育研究工作者,还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抑或是正在成长的未来教师而言,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书中所提的问题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浅析中职教师角色与教师素养 篇10

1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教师的传统角色是明确的,他作为教学者出现在课堂上,传递着自己“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的知识,在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中“传道”“授业”“解惑”。而如今教师的权威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他所掌握的知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掌握了,而学生明白的许多东西教师却不知道。教的根基开始动摇,教者的角色开始模糊。教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才能应对学生的挑战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1.1 教师角色的定义

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将“角色”概念引入到社会心理学理论中,今天,我们一般认为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在实现与这种地位相连的权利与义务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与态度”。我们可以把教师角色界定为:“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为实现与其身份、地位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杰克逊(Jackson,P.W.)在《教室中的生活》一书中,曾形象地把教师在教室中的角色比喻为“交通警察、法官、供需长、计时员。”一名教师同时要扮演很多种角色。传统的教师角色包括课程内容专家、课堂组织者、活动安排者和教学评价。教师又是教学环境及其他一些情境中的领导者。教师不仅有责任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还有责任帮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获得成功。教师通常为学习者树立了如何在某一特定专业领域获得成功的榜样。

教师是承担多种不同角色的,而且这些角色有相当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冲突不可避免,这种冲突可能发生在几种不同角色之间,也可能发生在教师角色和承担这种角色的情景之间。

1.2 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时期需要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管建刚先生在《不做教书匠》一书中指出:“教师应努力做一名有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智慧感的教师。”教师遵守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魅力、个性,带有一切人性的弱点与优点,真实的,善意的,美的,不要刻意扮演。刻意去扮演某种角色只能让人觉得不真,不善,不美。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其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从教书匠到社会变革的积极参与者;资格与能力的并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而其还应具有各种能力,如研究能力、开拓能力以及获得新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师不断地自我学习与培训,适应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要求。

首先,教师是一名合格的教育专业人员。教师职业专业化使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教师不能再满足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即按照固定模式向学生灌输道德、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而是要研究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最恰当的教育教学策略,观察学生的反应,指导每个学生的发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必须在工作岗位上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以自身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做他们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其次,教师是教育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和研究者。如果教师本身不了解学习的意义或目的,或是缺乏学习的要领与方法,又如何能指导学生学习呢?更不用谈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学习了。教师即研究者的基本涵义是,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研究和改进,教师有能力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予以反思和提高。当然,教师也有责任以研究者的身份对整个教育进行研究和提出建议。

最后是合作型教师。在现代学校,学生的教育任务不是单个教师所能承担的,而是整个教师集体。教育学生不仅仅是班主任或是德育主任的工作,而是靠教师团体去完成的。这需要每位教师默契、有效的配合协作,发挥教师团队优势,以整体效应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教师之间一旦能够真正合作,集体智慧能够得以发挥,教师之间相互交换意见、相互交流,思维碰撞迸发的火花将会点燃他们持续学习的热情,那么它的成效将高于任何一种教师培训。

2 教师素养与能力

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职业的这些角色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决定了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修养可以通过一些继续教育或是教师培训得到一定的提高。比如今天的中国,教师大多数都有接受继续教育,遗憾的是,大都流于形式。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教师专业标准。因此,中职教师必须注重自身能力,加强修炼,力争符合时代要求。

2.1 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教师的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何人?”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第斯多惠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育和教育别人。”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尽力首先做到。

第一,教师具备灵活的手段或方法处理教育惩戒问题。教师可以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即教育惩戒权,但应具有教育性,尊重学生人格,合理并公正,符合相关程序,不可无度,能把握度的教师一定具备了一种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一种超越于“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之上的教师真正的能力。在处理惩罚学生问题上,肖川认为:“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与责罚。”从“善”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是一种善,美德,是一种心灵的教育,霸权是尊重的坟墓,时刻提防自己的霸权主义行为。我们需要把学生当人看待,施行充满人性的教育,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呵护生命的尊严;我们需要沉思学生的存在,理解他们的处境;我们需要改变自身的教育方式。

第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怎样学。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的指导者,更重要的是智慧的启迪者、情感的建构者和心灵的塑造者。现代教育所需要的不是教书匠式的教师,而是教育家式的教师。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式,什么样的学习才是适合他们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第三,教师本身应具有不断学习和反思的能力。“人的现代化”过程,既是价值观,世界观转变的过程,更是人认识世界的方法发生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终身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去积极迎接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去完成自我的觉醒,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人生使命。教师应该经常地更新知识结构,对新知识或新事物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教师作为教育传播的主体如果严重缺失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索的精神,那么注定会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创新,最终只能阻碍自身的发展。

2.2 教师素养的建构

教师的素质与教师在学校所担任的角色是相应的,教师素养即教师的素质与修养。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受到学生的监督并为学生所模仿,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有的甚至将会影响到他的终生。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健康的培养,更要关心学生的精神、心理健康,把他培养成21世纪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自身的修养和师表作风。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学生的素质问题的背后,往往折射出教育者自身的素质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指出,提高教师的素质,不仅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精神发展的需要。

做现代教师,首先应当是教师,要有教师的“本职”观念。谈教师的素质,首先就是要回到常识,要“像个教师的样子”,做一个“尽职敬业的教师”。教师的本职就是教书育人,而教书就是教学生学,这就意味着教师这个职业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学生的健康、健全成长。教师的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就是把学生放在自己心中。

其次,教师的精神空间决定了教育的空间,教育的魅力取决于教师的人格与精神魅力。一个视野开阔,兴趣广泛,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热爱并善于享受生活,生机勃勃,充满情趣,富有教养,仪表不俗,气质高贵的全面发展的教师,一个虽然有缺陷但个性鲜明,有真性情的教师,对学生的吸引与影响,是课堂教学所难以达到的,甚至是更为根本与深远的。现代教师在处在人生起点的学生的心目中,应该是真、善、美的化身,应该是一个“可爱的人”。教师应兼具真善美的人类精神特质,要有个性,勇于表达自我,要持续改进和开发教育服务产品,使之品质不断提升,更有领导者风范。

再次,教师的职业或文化素养体现在他是否爱读书。一个教师,只要他爱读书,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好老师。是教师,就该是个读书人,用诗书气来滋养教师气。你现在拥有的所谓的理念,其实是别人外加给你的,是别人灌输给你的,并不是你从心底深处产生的,要系统地读书,都说读书,是精神一辈子修炼的需要;读书,教师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陶冶情操,熏染自己,成为高素养的教师。

另外,日本教育理论家小原国芳曾在《教师论》一文中提出,教师应该有“爱”心,一颗诲人不倦的父母心,一种企望学生提高到自己那种程度的同情心,一种对弱者和失败者的怜悯心,一种对优秀者和日益上进者的尊敬心。但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爱,几乎很少有教师能够毫无吝啬地给予学生真正的爱或关怀。下完课,他们就忘记了还有学生,在我看来,这样的教师在中国是大有人在。称职的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养成健康所必需的。教师是否热爱学生,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情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是教育的基本前提。

3 总结

重新定位教师角色以及教师素养和能力的要求对教师个体发展有一定指导作用。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理想的教师形象是反思型教师,教师要从多元的角色中定位属于自己的种种,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修养。展示教师个性与魅力,追求真善美的教育境界,爱职业,爱学生,爱教育!

摘要:教师发展是当前教师教育研究领域比较关注的话题,准确、科学地理解和探究教师发展这个课题成为教师个人、学校乃至社会都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内容。文章以中职教师为切入点,合理定位教师角色,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师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教师,角色,教师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王卫东.教师专业发展探新——若干理论的阐释与辨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5]陈桂生,赵志伟.现代教师读本·教育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6]管建刚.不做教书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7]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秦燕,贾凌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换问题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大学教师的角色转变与定位 篇11

关键词:角色;定位;参与者;教学改革;引导者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37-02

一、教师角色的理解

(一) 角色的概念。

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每种社会身份都伴随有特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当个体产生为自己的社会身份所规定的行为时便充当了角色。

(二) 教师的角色的概述。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权威,在学生面前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观念源远流长,深入人心,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扮演着神圣的角色。于是服从教师的安排,听老师的话便成为了好学生的标准。在这样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一直都处于知识的输出者,主动地强迫学生接受;而同样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学生却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的接受知识,被动服从,被动说服自己与教师的步调同步。而这样学生就丧失了主动学习权和思维权,长此以往,其害可见。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应该转变角色,从一个权威的强迫输出者,逐渐过渡到在教学环节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伙伴。

二、大学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和原因

(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大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总体上说,学校教育(狭义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是假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但大学生和其他阶段的学生不同。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各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中学生和小学生的特殊性。

一方面,大学生一般为18-24岁,正处于青年中早期,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他们在判断是非、处理问题时,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意识、独立倾向、平等观念和一定程度的非组织化倾向。

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正式群体对学生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力和约束力正在减弱,从而在大学生的行为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疏离。当代大学生的交往界面十分广泛,除传统的交往群体类型外还出现了网友、合租圈、经济集合体等具有时代特征。这些特点使得他们具有与其他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所不具备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才是我们开展高校教育工作的现实依据。因此教师如果仍然用自己的权威来灌输知识,而不深入学生群体进行了解,就无法真正和透彻地实施教学,更无法谈及教学的效果。正如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旷课现象。A课堂上课的人寥寥无几;而B课堂座无虚席。笔者做一调查发现,不少学生认为A老师只顾自己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的要求和感受从不过问;B教师善于课堂互动,理解学生,课堂氛围轻松有趣,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师生关系合理平等。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接受知识的方式和方法已经有了比较强烈的主观意识,这也要求教师的角色要从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地方“下放”到学生群体中来。只有教师的期望和学生的期望形成合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质量。

(二)教育管理环境的多变性要求教师的角色多变。

从管理环境的角度分析大学生教育环境的多样和多变性,就会发现大学的管理环境超越了其他管理工作所主要面对的空间环境,并且体现出多种环境因素的复合性。而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互联网则从更本质的意义上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存在方式。这一点尤为深刻的体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在网络中,教师形象失去了教育中制度权威的强势文化地位,并且正在逐渐弱化。此外,同伴群体、公众场所、课外书籍都构成了对会对学生的潜意识造成较深影响。不仅同伴群体内部的交流构成了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要来源,教师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会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甚至在课堂上传达给学生。因此单一的教师角色无法出色的胜任高校管理环境的多样和多变性。由“单一”向“多方面多层次”角色的转变势在必行。

(三)从教师的角度看角色变换的必要性。

传统观念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已经不适应当代社会对教师教育活动的要求。如果教师仍然固执地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就会发现,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大学生越来越不好管,不听话。可反过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两者地位过于悬殊势必加速两者的矛盾,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两者关系的共处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要知道,教育并非师生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游戏,而是作为平等个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故这些抱怨反映了某些教师在教学上的无能和在教育理念方面的保守与落后。为了维护作为教师的传统权威,他们会以牺牲学生的个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代价。

另外从教育目的来看,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促进转化的活动,社会的要求是转化的方向和归宿。当代社会科技高度发达,教师和学生都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因此,基于社会的要求的变化,教师的教学应该呈现多样化,体现在教学的日常生活中,对教师的角色要求就会相应的多样化。在新的形势下,一个尽责的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变化,并加以引导,与学生积极地展开一种互动的关系。这也就是俗称的“教学相长”,其实也就是要求教师要变换角色适应社会要求和学生的要求。毕竟,高校是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宗旨的,而不是要培养教师的“一言堂”。一个好的大学应当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其中特别会包括师生之间的讨论和相互学习,适应。这样的气氛也更容易吸引学生,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也能更好的得到学生的接受。当然,这样的关系对于教师的自身要求也比较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也不能局限于自己所授学科的课本知识上。

三、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 设计者角色。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设计者,教师要考虑三个问题: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相应的课程测验手段。具体来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设置各种主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甚至是幽默的语言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知教材和教学的内容,理解所学知识,运用知识发展的能力、情感、态度。这也是当前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的要求。

(二)指导者角色。

指导者有两种,一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这一过程类似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另一种是学生在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这时候学生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为主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多启发,鼓励学生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索,理解,以及提问。即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学生主动的学习活动中,但并不将自己的意见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其自己发现问题,思考,以及给予相应的指导性帮助,以及知识上的补充。以这样的方式的学习使学生兴趣增加,记忆更加深刻,学习动手能力更强,各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师生关系也更加融洽,和谐。

(三)促进者角色。

促进者角色即为促进学生更透彻的学习为目的,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动机、为学生提供支架,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和示范等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深入。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支持逐渐减少。

当前,部分大学教师“并非他们没有在教学上花费适当的时间,而在于他们在传授他们熟知并热爱的东西时, 过于疏忽了学生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改变这一状况要求大学教师当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从‘独奏成黎明等:大学教师教学以人为本之策略65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四)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作为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要求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即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具体表现为进行教学环境的控制和管理,组织课堂教学,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要担当好组织和管理者角色的前提必须要求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它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以及态度,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正确的学生观包括: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长价值;学生具有主体性,特别是创造性等。教学机智 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其合法权益,避免师生对立,使学生心悦诚服。

(五)伙伴角色。

师生关系一般要精力生疏、接触、亲近、依赖、协调、默契阶段。在师生交往出其初期,往往出现不和谐因素,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沟通与交往的主动性,同时,还要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有好融洽的关系,就要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个性爱好等,以此保证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课外,教师应当关心学生的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这样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构建伙伴型师生关系。学生对老师的崇敬,喜爱等情感也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努力的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学习。

(六)反思者和研究者角色。

要做好反思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就要建立反思型教学模式,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与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反思型教学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和地位,改变了被动或者被迫接受教学理论和专家意见的局面,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获得新的经验和理论。这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师角色,打破常规,并不断学习课本知识以外的各方面的知识技能,包括现代教学所需的教学工具,提升自我。

四、结语

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教育也要提倡以人为本。其中,大学教师是主要责任者。在各方面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教师必须要应时事而改变传统的观念以及形象。灵活充分地在不同的教育侧面扮演不同的角色。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人, 只能自己改变自身, 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大学教师只有坚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 立足学生实际情况,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所以,大学教师要在转变观念, 合理组织教学过程, 构建合理平等的多种师生关系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才能实现以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会碧,周光明 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变和创新能力培养.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12月.第20卷.

[2]梁正溜.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外语界.2004(3).

[3]张宏如.沈烈敏.学习动机、学习元认知对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28(1):114-116.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德]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 邹进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美]唐纳德·肯尼迪. 学术责任[M] . 阎凤桥,等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上一篇:共享经济时代下一篇:生产力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