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

2024-06-03

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精选9篇)

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 篇1

“自己的孩子必须给别人教”, 这是很多教师的共识。甚至不少“桃李满天下”的优秀教师, 教育自己的子女也束手无策。这种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角色错位”尴尬现象, 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角色错位”的现象呢?应该从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职业特点、心理健康、社会角色认同等方面来分析探讨。

1. 教师角色扮演错位

“角色”, 指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团体中占有的某一特殊位置, 以及被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简单地讲, 角色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身份。早在1973年,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津巴多的“看守和犯人”实验就已证明:角色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极其深刻。津巴多录取大学生志愿者担任“犯人”和“看守”的角色, 一切都模拟正常监狱里的情境, 实验预计时间为两周。志愿者扮成“犯人”在地下“监狱”里经历真正犯人才会碰到的事情:戴脚镣手铐, 穿囚衣, 用号码称呼等。而“看守”们则身着警服, 手拿警棍轮流值勤。仅过几天, “看守”和“犯人”的表现越来越“专业化”:“看守”们学会了从非人性地对待“犯人”中获得乐趣;而“囚犯”们则变得被动、情绪低落, 陷入极度沮丧的地步。仅仅过了6天, 有一半“囚犯”心理到了崩溃的边缘, 要求释放。津巴多停止实验后发现:实验前正常的大学生, 或变成了“恶魔”, 或出现了抑郁症状。该实验的启示是:人的社会角色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由于长期在学校里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影响, 教师在家庭生活中往往有意无意地出现教师的 (而不是家长的) 行为。如“说教”过多, 以权威性的形象与孩子接触, 结果产生了教师的社会角色 (而不是教师的家庭角色) 与孩子家庭角色之间的冲突, 自然引起孩子的反感、抵触。有社会调查证明:教师家庭的孩子, 所承受的压力, 远比其他家庭的孩子大。

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教师必须把职业角色 (社会角色) 与家庭角色分开, 回归“家长”这个角色, 多给自己的孩子一些鼓励、欣赏, 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优点, 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 给予肯定和耐心的引导。教师在“扮演”父母角色时, 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否则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孩子习以为常, 甚至是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二是孩子胆小怕事, 产生强烈的挫败感。长此以往, 孩子因缺乏积极的心理暗示, 容易形成消极的甚至是特殊的反应, 如习得性无助等。

2. 教师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的差异

教师每天面对众多的学生, 往往会不自觉地以最出色的学生跟自己的孩子做比较, 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慨。教师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跟优秀的学生之间的差异, 才能客观地评价、合理地要求自己的孩子, 对孩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实, 所有的孩子都各有优缺点。如何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给孩子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是教师作为家长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

教师在评价自己的孩子时, 首先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 需要以客观事实作为基础和依据。该过程往往会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限制, 只有排除干扰, 才有可能使评价趋于客观和真实。其次, 评价应当全面:既要看到孩子的特长, 又要明确其不足;既要对孩子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评价, 又要综合认识其整体素质。另外, 最重要的是要以发展的眼光评价自己的孩子, 应当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变化, 预见性地估价孩子的潜力和前景。

3.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美国压力研究机构列出的10个最具压力的职业中, 城市中学教师名列第一位。教师在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工作形式和工作责任等方面的特殊性, 在各个国家的表现大体一致, 其职业压力的普遍性也被世界各国学者所接受。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从北京城区和郊区随机抽取了300份教师调查问卷发现, 93.1%的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 压力很大”, 并认为这已成为普遍性的重大的生活和生存问题。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外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用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 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 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 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从分布态势上看, 初中、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

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 教师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反应。教师在学校里通常是压抑自己, 而把消极情绪反应投射到家庭成员特别是自己的孩子身上。因此, 面对自己的孩子, 教师往往缺乏耐心。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以学校教育的眼光看待自家的孩子, 有“强迫症”的倾向。

教师要有心理保健的意识, 首先要对压力有正确的态度, 认识到压力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 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其次, 应当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 集中精力处理引起压力的事件, 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着手解决。必要的时候, 教师还可主动寻求心理热线等社会力量支持, 使焦虑的情绪趋向缓和, 恢复信心, 摆脱困境。

4. 教师“社会角色认同”的影响

教师的心理健康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冲击, 包括信息源的多元化与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的老化, 缺乏信息化所要求的工作设备所带来的紧张和焦虑, 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贫富差距的增大和教师经济收入偏低而引发的不公平感, 社会提供个人发展机遇的增多和教师对本职工作不安于现状的心理冲突, 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 以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心无力”的无奈情绪, 等等。

教师的职业特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最“开放”, 其工作要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监督, 学生、校长、家长、教育主管部门, 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对教师做出评判。甚至很多对教育基本理论一无所知的人, 都可以对教师的工作中的“不足”指手画脚。而且, 教师的自我评价也比其他职业更苛刻。对教师的高社会期望值、高工作压力、高管理要求与教师职业本身的低社会地位、低收入回报、繁杂的管理目标之间, 形成了巨大的冲突。对待如此复杂的社会角色认同, 教师应该有正确的自我评价, 化解冲突, 改善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客观环境。如陶行知先生为了推行平民教育运动, 决心将自己平民化。他脱下洋装, 一身棉袄、棉套裤、瓜皮帽穿戴。陶行知的这套平民装束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 说他“哗众取宠”“别有用心”等, 陶行知对这些议论淡然置之, 最后, 他成为了教师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典范。可见, 教师的自我评价对自我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都是教师人生所必须扮演的角色。教师摆脱“社会角色”的错位, 实现“家庭角色”的回归, 并非难事。只要有心理保健的意识, 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 把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恰当地分开, 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度”, 积极寻求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 就能正确地以“家庭角色”对待自己的孩子, 对待自己的家庭生活。这既是社会需要, 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 篇2

一次,室友偶然问我,寒暑假有没有打算旅游什么的。我干脆地回答道:“当然了!我有好多好多想去的地方,云南、西藏、敦煌······”事后我仔细想想,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我在慢慢长大,而父母却在慢慢老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曾经挂在口头的至理名言,却从未真正放在心上。现在的我,被窗外的花花世界迷住了双眼,忘了回头看看,身后那根爱的长线,和那双牵着长线的,越来越苍老的手。

刚开始,我很不喜欢这次社会实践,觉得它把我困在了家里,看着朋友们一个个都去这儿去那儿,我就更难受了。但难受归难受,作业还是要做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开始完成任务。

开始的第一天刚好是星期天,每个周末妈妈都会把屋子彻底打扫一遍,我便决定帮妈妈一起打扫房间。虽然算不上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但一方面是学业一直比较繁忙,另一方面自己也比较懒,所以我做家务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因此第一天就闹了个笑话,地还没扫,就急急忙忙开始拖了。原以为做家务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就只是打扫了个卫生而已,我已经快要累瘫了。妈妈还嘲笑我平时不运动,做这么一点家务就累成这样。乐观的想想,就当是减肥了。

十五天里,我做了许许多多家务。其实,这个“许许多多”只是对我自己而言的。对于爸爸妈妈来说,这些家务,也许只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对我而言,它们,在一点一点地改变我。从脏衣服往洗衣机里一丢便再也不管不问的我,到自己主动把全家人的衣服都洗干净的我;从爸妈如果有事不在家便只能吃泡面的我,到能做几个简单小菜填饱肚子的我;从连自己的房间都懒得打扫的我,到认认真真把全家打扫的干干净净的我······我现在甚至可以自豪地说:“我真的长大了!”

这十五天,对我而言,每一天都是如此的难忘。洗衣服、打扫卫生、做饭、哄小孩、整理衣物、贴春联······每天都有新的挑战,每天都会累到不行,但每天,都会给自己加油鼓励。

令人难忘的事情之一是腊月二十九和弟弟一起贴春联。那天天很冷,风也很大,换做以前的我这种时候肯定是在暖洋洋的房间里看电视。但是这次,经过这么多天的锻炼,我已经有了承担责任的意识。刚好爸爸有事不在家,我便拉上弟弟一起去贴春联。老家很大,有四个大门,六个小门要贴。我和弟弟分工合作,他刷浆糊,我贴对联。以前也跟爸爸一起贴过,但毕竟不是全权负责,所以很多要领没有领悟到。刚开始的时候还把门心贴的一高一低。不过熟能生巧,我和弟弟越贴越熟练,速度也越来越快。大风呼呼地吹着,我的手和脸已经冻得快没有知觉了,但是心,却是暖的。爸爸回来看到我们俩的“丰功伟绩”,感叹道:“我贴了三四十年的对联,以后终于有人接班了!”

正是爸爸的这句话,让我感慨万千。古人有云:“父母在,不远游。”而如今的我们,就像那刚刚离巢的雏鸟,渴望着未知的世界,却忽略了父母渐渐苍老的容颜。但如大雁南飞,终有一天会温醒回归,天边的流云终究是爱着生育它们的大海,流浪在远方的游子,时时刻刻也是在思念着双亲。那远方不灭的星火,总会是常伴家人的笑靥。

然而古人还有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此人生憾事,恐会令你追悔莫及。不是我们缺少时间陪伴父亲母亲左右,也不是我们有太多这样那样的事困扰,而是我们自身并没有一颗十分迫切想回家的心。只是待你学业上有了挫折,遭同学冷言冷语讥笑时,你才会有可能想到回家。只是待自己在外风流几月之后,落难时,你才会归家。更只是你和男女朋友分手后,像一个孤苦伶仃小小鸟一般,你才会迫切想投入温暖的家的怀抱,这个温暖的小窝,父母,这一生一世都不会摈弃你不顾的人。此刻你才可能醒悟,归家,常伴父母,不远游的感觉真好!

记得有这样一个广告:已是年三十,一家之人本该其乐融融围坐一桌,乐呵呵吃着年夜饭,可老人准备了满满一大桌饭菜,正静坐待子女回家欢度过年之时,电话响了“妈,今年我回不来了,不回来吃饭了,同事聚会难得,就这样啊,挂了啊”“妈,今年公司有事耽误了,回不来了,您先和爸吃吧”„„嘟嘟——老人无奈关下电话,喃喃道:“忙,忙,你们都忙!”

望着电视里的老人,心里不禁一阵颤抖。老人花白的双鬓在亮亮的灯下刺得人心生咯咯疼。疮痍的岁月痕迹扒了她满脸,究竟是岁月带去的青春?还是为子女操劳的痕迹?

广告最后,用几个白字在黑幕上打下这么几个大字:过年了,请回家看看父母。

孔子在千年的历史轮回中早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尽孝尽善,非仅有财物供与双亲,非仅有好的物质奢侈生活,父母心里,最在乎的,莫过于子女的多伴左右。

最近网上流行一道数学题:“我妈妈二十岁时生下我,以前的二十年,她每天都能看到我。现在我二十岁,已经半年没有回家看她,而她四十岁了。如果妈妈可以活一百岁,那么她还可以活六十年。我如果再这样半年回家看她一次,我这一生,妈妈这一生,就只有一百二十次机会见面了······”

以前的我,总想着寒暑假放假了要和朋友们去哪里玩儿,但现在,我只想多陪陪父母,和他们聊聊天,话话家常。我想起在学校每次给父母打电话,妈妈还都会像嘱咐孩子一样嘱咐我,添减衣物,坚持锻炼,按时吃饭;爸爸也几乎每天都会问,吃的好不好,学校里面如果不好吃就去外面吃。积年累月,我早已对这些叮嘱颇不耐烦,可细想之下,这句句嘱咐的背后,是父母内心的不安,以及对我们的期盼。跨省的电话里虽然看不到父母那热切的眼神,但千叮万嘱中却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得到亲情的温度。食堂里的饭菜当然没有家里的可口,一听到我说瘦了六七斤妈妈便心疼的不得了,每天大鱼大肉,下定决心要把失去的肉补回来。这是我的父母,是只爱我的父母,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父母。

人们历经了尘世种种聚散,尝试了各式各样烟火,目睹了处处分离的痛苦,是该承担这一切的悲伤与离别,还是该珍惜这个世界给予我们的沧桑。几世几生的命运回转沉浮,在过往人来去不见的街头,是有多么难得此生我们可以做他们的子女,是有多么难得才换来一世的父母情份。有人说在可选择范围内两人相爱的概率是:0。000049(百万分之四十九),那么父母有了我们的概率又是多少呢?

十五天的家庭角色体验一晃而过,十五天,可能只是岁月长河里的沧海一粟,但对我来说,却是永生难忘。在这十五天里,我不仅学会了做家务,照顾人,更重要的是,我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曾经的我,总认为父母的一切付出都是理所应当,毫无愧疚地享受着他们给予的一切。虽然嘴上有说以后肯定好好孝敬他们,可除了用他们给的钱给他们买过一些小礼物之外,没有帮他们分担过任何生活上的担子。而现在,当我因为做家务而腰酸背痛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他们,想到母亲越来越多的白发,想到父亲那不再挺直的脊梁,想到他们额头和眼角那慢慢爬上的岁月的痕迹。最后一天妈妈给我写评价意见的时候开玩笑似的说:“这十五天的苦日子可终于过去了,从明天开始,你就可以重新回归你原本的生活作息,再也不用早起喽!”我坚定地告诉妈妈:“只要我在家,每天都会像过去的十五天一样,不相信的话,您可以监督我。”有人说:“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二十一天的不懈坚持。”十五天结束了,但我希望把它变成一种习惯,不仅仅是体验了一把家庭角色,更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成为这个家真正的一份子。

最初,我讨厌这次家庭角色体验,我不明白学校为什么要布置这样一项任务,让我不得不牺牲玩乐的时间来做这些琐碎的家务活。而现在,我由衷地感谢它,正是这次体验,我才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我才真正明白长大的含义,我才真正懂得责任的重量。

总是向你索取 却不曾说谢谢你 直到长大以后 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离开总是 装做轻松的样子 微笑着说回去吧 转身泪湿眼底 多想和从前一样 牵你温暖手掌 可是你不在我身旁 托清风捎去安康

时光时光慢些吧 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 换你岁月长留 一生要强的爸爸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

谢谢你做的一切 双手撑起我们的家 总是竭尽所有 把最好的给我 我是你的骄傲吗 还在为我而担心吗

你牵挂的孩子啊 长大啦

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 篇3

在一般的家庭中,男孩从小就有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同对象,即男性家长,并与异性家长的关系中打下未来人际关系的基础,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恰当的性别角色。但在单身母亲家庭(由于离婚、丧偶或其他原因造成由母亲单独一人与子女组成的家庭)中的男孩,因为早年生活缺少父亲的形象,而母亲在对其儿子的教育中可能又存在着许多误区,使许多男孩在性别角色确认这一环节出现困难和混淆。因为单身母亲家庭中男孩的特殊性和现今单亲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问题上的空白,我们需要了解和研究这些男孩的性别角色意识,因为这对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人格魅力及社会竞争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们进行了此次的调查研究。

二、研究设计

我们采用了自制的调查问卷,因为其特殊性及问卷带有一定的隐私性,我们的问答方式是封闭式的。问卷经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达到可接受范围。(问卷请看附后)

调查范围为我市各幼儿园的大班幼儿及小学、初中的学生。调查内容:我们从情感、人际交往、意志品质、愿望、性格等方面的心理特征着重来分析他们在性格角色上的表现,主要内容包括:

1.对所崇拜人物的性别取向

2.人际交往中选择的性别对象

3.解决事情(问题)所依赖的性别对象

4.职业选择的性别趋向

5.性格特征的性别趋向

调查结果:我们把问卷的答案汇总后,根据他们多回答的内容进行性别角色的分析,并且把五个调查内容的结果制成了表格加以说明。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表格中一般家庭男孩简写成“一般”,把单身母亲家庭男孩简写成“单身”。

三、讨论

为进一步说明这个情况,我们还进行了两个个案调查。

个案(一)阳×:幼儿园大班:母亲:公司管理人员

基本情况:阳×平时不爱说话,但很爱干净。幼儿园的男孩每到户外活动时都很喜欢玩大型玩具。但他不爱玩。老师问他原因,他说妈妈叫他不要玩脏脏的玩具,否则会把衣服弄脏的。阳×的性格也非常内向,说话声音轻轻的。平时喜欢和女孩子在一起看看书,做做手工,不喜欢和男孩子一起玩。幼儿园的老师说他长得很斯文,像个女孩子。

原因:阳×早在婴儿期父亲因为一次车祸而离开了这个世界。从小一直由妈妈抚养。因为妈妈是公司的管理人员,所以,家庭经济条件还是比较优越的。妈妈比较爱干净,所以也从小要求他讲卫生,不要把衣服弄脏,不要乱跑。因为妈妈的工作比较忙,所以在节假日时,妈妈总安排他与女孩子一起玩耍,这样会比较安全,而不会出什么事端来。阳×从小就很乖,很听话,而没有男孩子那些好动、胆大、不拘小节的性情。

个案(二)小×:初三学生;母亲:售货员

基本情况:小×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不怎么理想而且沉默寡言,更不敢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特别是从来不和男生说话。照他的话说:男孩太野蛮了,如果可以改变,他愿变成女孩。平时,他只和女生有来往,而且从他的言行举止中发现他对男生的敌意。

原因:小×的父母离异后,因为缺少了一半的积极支柱,而母亲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售货员。所以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母子俩一直都很辛苦地生活着。母亲把小×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希望小×能够成才。但小×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虽然他生活上对父母言听计从,学习上却无法满足母亲的要求而自责。因为父母的离异是由于父亲的原因,而父亲现今也已成立新的家庭,从而使小×从来不敢也不愿意接近他的父亲。再加上母亲从小就对其灌输男性的种种不是,使小×本身对自己的性别就存在着自责的心理。

从个案中发现:单身母亲家庭中的男孩会造成性别角色意识的困难和混淆现象,与母亲的不良教育观念有关。单身母亲独自抚养孩子是令人敬佩的,但她们往往将儿子视为自己生活的唯一希望和寄托,把全部的爱和感情都倾注到孩子身上。对孩子过分支配和保护,满足于孩子的顺从、依赖、怯懦、仔细。她们允许也习惯和孩子同床而眠,结果导致男孩产生“恋母情结”,依赖母亲,而不愿意独立。有些单身母亲刻意安排孩子与女孩子交往,认为这样才安全,不会出乱子。殊不知,原本家庭中就已经缺少了男性形象,再不让孩子与男性接触的机会,这样会使孩子在成年之后产生人际交往上的障碍,使他们只对某些人(特别是女性)有安全感,而对男性持有偏见,并且将这种偏见灌输给孩子。她们以为这样说孩子就不会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实际却造成了孩子忧郁、多愁善感和对自己性别自卑,给将来的生活投下了沉重的阴影。个案中的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四、解决建议

为了让生活在单身母亲家庭中的男孩有一个健康的性别角色教育环境,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作为单身母亲不妨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运用恰当的教育手段。比如:在家中创设一个适当的交往环境,多安排孩子与爷爷、舅舅、男性同事的交往。补偿父亲缺乏而造成的同性交往上的空白。这样,他们在交往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模仿其他男性的行为。母亲给孩子的爱要适度,不要什么事情都为他准备好;不要总让他黏着你,依赖着你。有条件的家庭,要和孩子分房睡,至少也要分床睡,从小让他学会独立。母亲更要将孩子视为独立的男子汉,要有意识地对其采取内细外粗的教育方式。男孩是淘气、好动的,就让他去玩,让他去动吧。这样才能培养其果断、自信、大胆、心胸坦荡的性格。另外,母亲不要把自己对男性的偏见灌输给孩子,要知道他们也是男性,否则将会使他们失去作为男性的信心。

以上是我们对现今单身母亲家庭中男孩性别角色意识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否认,不是所有生活在单身母亲家庭中的男孩都会在性别角色意识上出现以上情况,但这是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更是一个长期值得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 篇4

关键词:农村,留守,家庭

一、问题提出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发挥着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吴增基认为家庭基本功能有经济功能、人口再生产功能、满足性需要功能、教育功能、赡养与抚养的功能以及情感交流的功能。其中“家庭不仅负责新一代的身体再生产, 还负责新一代的精神再生产。家庭教育的好坏, 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 对儿童来说尤其是如此。抚养未成年的家庭成员和赡养老人及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 这是人类繁衍的需要。”[1]P150家庭成员间还有着不可或缺的感情结合, “这种感情结合是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特殊的亲缘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成员之间的互爱互助、温暖愉快的家庭生活, 是一个人生活幸福的很重要的方面。”[1]P150

“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它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或社会关系的反映, 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1]P131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指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出现角色差距, 包括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

我国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大规模人口流动, 他们的家庭角色发生失调, 引起农村家庭功能缺失。以笔者家乡为例, 村里几乎每家都有中青年男性劳动力在北京务工, 留守的家庭不像有些偏远地区是单纯的老人留守家庭或儿童留守家庭, 而是半流动留守家庭模式。儿子或丈夫或父亲的角色“暂时空缺”, 使完整的家庭系统中失去重要角色。这些在北京务工的中青年男性, 平时通过电话与家里联系, 每年在家的时间基本就是过年前后。

在城市的务工者与留守在家的其他家庭成员长时间地分开, 家庭核心角色空缺和失调, 这种状况影响了家庭成员的生活, 使家庭结构呈现失调状态, 家庭功能不能正常发挥。

二、农村留守家庭功能缺失现象

笔者认为在家庭中青年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即男性角色失调后, 农村留守家庭的农业生产功能、养育功能、赡养功能、感情交流功能以及安全保护功能等功能, 相应地发生了缺失。

1、农业生产功能缺失

由于日常生活中家庭核心角色———中青年男性角色的失调, 留守人员在体力上有先天缺陷, 但还要担负起原来由男性担任的角色和负担, 导致家庭农业生产规模被迫缩小, 有的家庭还因无力耕种而致使田地抛荒, 农村留守家庭的农业生产功能明显缺失。

2、养育功能缺失

在父亲角色缺失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学习与道德思想大都不尽如人意。如在学习监督方面, 留守在家的母亲或爷爷奶奶自身文化水平偏低无力辅导孩子功课, 加上他们要承担家里一切大小事务, 最多也只是问问孩子“作业做完了没有”, 对于孩子是否真正做完, 是否有不懂的也随之任之了。

3、赡养功能缺失

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 然而中青年子女外出务工, 不能亲自侍奉老人, 而且他们留守在家的妻子也因终日忙于家庭琐事而不能周到地照顾老人, 必然引起这种家庭功能的缺失。农村中青年男性劳动力大量持续地流向城市, 打破了原来家庭结构稳定与协调, 使农村留守家庭赡养功能不能如人所愿地正常发挥。

三、农村留守家庭男性角色失调分析

1、男性角色紧张

外出务工的男性既有在家庭中的角色也有工作中的角色, 这两种角色在空间上的不同, 很可能形成男性角色在时间和精力上的紧张。

案例1:丈夫陈某, 常年在北京务工;妻子张某, 常年留守家中。张某整天忙里忙外, 主要负责农活、照顾老人和小孩。她最烦心的事情是家里大小事务都要她操心, 繁重的农活只能自己慢慢忍。去年收小麦时, 家里老人卧病在床, 丈夫陈某本打算回家帮忙但公司的活紧张, 没办法离开, 无奈之下, 张某晚上摸黑在地里收小麦。

在外务工的男性同时扮演了多种角色。正如案例1“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在现代中国农村俨然演变成了“男工女耕”的状况, 留守在家的妇女负担耕作, 承担各项琐事。她们既不能放弃原先妻子所属的“内”的角色, 而且必须承担原先丈夫部分所属的“外”角色。农村留守人员的有限精力与繁重农活和家务之间不能相适应。再如, 作为在外务工人员, 他需要尽心尽力完成工作;而作为老人的子女, 他需要在老人生病时陪伴老人, 尽赡养义务, 但他的工作不允许他及时回到老人身边。

2、男性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而引起的角色矛盾。”[1]P137农村人员外出务工主要出于经济因素, 而这种因素很可能发展到一种极端——即农村务工人员认为他在家庭的角色就是一个提供经济保障的角色, 他们忘却了自身提供情感的角色, 忽视了留守人员的情感需求。

案例2:儿子朱某, 早年与妻子离异后未续娶, 常年在北京务工, ;母亲吴某, 留守在家照顾孙子。儿子朱某基本一年回家一次, 平时也很少给家里打电话, 差不多两个月一次。朱某说:“我只要负责给他们提供钱, 其它的我不管, 我也没办法管, 他们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

工作繁忙辛苦, 男性务工者与父母通过电话联系, 一个月或半个月一次。这跟他们在家时与父母的交流, 给父母的感情支持和安慰等相比, 可以说是远远不及。

夫妻长期分居对婚姻与家庭关系很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再有城市灯红酒绿的诱惑, 丈夫收入的增加和长期的性压抑, 在外务工的丈夫很有可能越雷池。农村留守妇女一方面感情及精神上空虚不能及时得到丈夫的关爱和支持, 一方面时刻担心在外务工的丈夫可能会出轨。

父亲角色“暂时缺失”的同时, 母亲因为穿梭于各项琐事间, 留守孩子不能及时跟父母交流想法、感受, 这可能形成亲子之间的隔阂, 导致留守孩子“亲情饥渴”, 影响孩子良性性格的形成。

四、小结

结构中的某一部分发生缺失, 那么残缺的结构很可能就不能发挥结构完整时所发挥的功能, 至少功能会有所缺失。同样, 在家庭结构中, 核心角色的“暂时缺失”使留守家庭在某些功能上发生缺失。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形成大批留守家庭, 学界也对此现象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 留守家庭角色失调使得留守家庭功能发挥“失常”。本文是基于社会角色理论的视角, 对农村留守家庭功能的缺失现象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男性角色失调导致农村留守家庭的功能不能正常有序地发挥。然而笔者的分析仅止于功能缺失现状, 而未能提出相应地解决之策。社会各界应更多关注农村留守家庭的现实状况及需求, 就如何才能缓解、弥补农村留守家庭功能缺失的问题, 找到最佳解决方式

参考文献

[1]吴增基, 吴鹏森, 苏振芳.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2]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3]杨静慧.缺失与补偿:妻子留守型农村家庭功能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09 (5)

[4]理查德·谢弗.刘鹤群, 房智慧译:社会学与生活[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5]朱力等.社会问题概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寒假家庭角色体验社会实践报告 篇5

寒假时间短,再加上过年那段忙碌期,真正的空闲时间并不多。想想自上高中起便开始了住宿生活的我已有三年未动过家务,近70的奶奶承包了平日里家里的大小家务,虽然她嘴上不说,但必定是非常辛苦的。正是因为心中的愧疚,感觉到对家人的亏欠,我决定在寒假尽我所能,为家人分担一些家务。

要说帮助做家务这种话题是从小学开始的吧,那时候对于我们来说,帮忙拖一次地,洗一次碗,都是值得写进日记里邀功的。后来上了初中,高中,虽然平时很少做家务,但母亲都会抓住一些机会教我一些生活技能,帮忙煮饭,打扫卫生,整理物品这类虽有些生疏,但也并不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忙,我很快便能进入状态。

每天的工作流程便是:早上8点起床,喂鱼,扫地,中午和晚上煮饭,烧菜,吃完饭后收拾桌面,洗净碗筷。隔三天拖一次地,有时也要帮忙打扫阳台,书房,清理金鱼池。原本以为这些工作对于一个18,9岁的男孩来说会非常简单,然而要真是认认真真把这一全套流程做下来的话,真的是累得够呛。一方面有运动造成的身体上的劳损,另一方面长期从事单调乏味的工作对人的性格也是一次考验。从小时候起我就是一个急性子的人,也唯有画画的时候我能稍微保持一段时间内心的平静。做家务从早做到晚,简直能用煎熬两字来形容。加之我个人还是有些小小的强迫症,每每遇到洗金鱼池这种活的时候,总想把它擦到尽可能的干净,到了那个时候,洗金鱼池就会慢慢地演变成一场马拉松赛,到最后几近进入了挥汗如雨的状态。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家务劳动便是为家人做了一盘糖醋里脊。来到山东,在山东大学里我最常吃的一道菜就是糖醋里脊。平时家里人常关心我在这边的饮食问题,虽然回答了许多次,但他们依然常爱问起。糖醋里脊在北方这边算是一道家常菜,但对于平时只会煮面和西红柿炒鸡蛋的我来说依然是一个难题。那天下午我早早出门购买食材,买回食材后一边用手机上网查着做法一边做,从腌制到下锅油炸,最后用爆炒过的番茄酱入锅再炒,做完的时候已近六点。毕竟是第一次做比较复杂的菜肴,出锅后我先自己尝了尝,虽然自己觉得还可以下咽,但那也是因为我喜欢吃番茄酱而已,而家里人向来不喜欢吃,以此来评判的话,这菜做的确实不怎么样。怀着忐忑的心情,当我把菜端上桌面,全家开始正式开吃的时候,大家的评价却意外的高。就连平时不怎么吃肉的外婆,那晚也吃了好多件。虽然平时做家务时父母也常会表扬,但却终究没有比今晚看到家人幸福的笑颜更开心的事了。

虽然我的工作有时候可能做的并不怎么样,但父母的赞许却给了我极大的信心与勇气。在这15天里,我收获最多的不是一种生活技能,不是一份社会实践报告,而是家人对我的认同。不得不说我是有一点自私的,虽然说帮忙做家务确实是有想回报家人的原因,但我更看重的,更期待的,确实想为从上高中起,因距离的疏远,自己观念的开始不同而开始有些结冰的家庭关系解冻。帮助父母做家务这看似无比寻常,非常渺小的一件事,却能成为我再度融入家庭生活,脱离父母无奈的庇护的一个接入点。有时我也会想,如果我之前没有做出这一步,没有选择站出来,承担家庭的责任,未来会如何。恐怕一开始父母还会说:“孩子还小”来为我辩护,然后进入大二大三,学业沉重起来的时候,父母便沉默了,紧接着毕业,找工作,最后与父母分开住,结果也就只有在节假日探望父母的时候能做上一两道菜,洗上两三个盘子,到了那时,父母是否会因自己辛苦养大了孩子却没有享受过他的陪伴而感到遗憾,自己是否会为此感到悔恨呢?我无法回答。岁月不饶人,转眼二十年,白发开始在父母头上蔓延,皱纹开始在他们脸上爬行。再也没有理由拿自己当孩子了,再也无法无视生活中那些点点滴滴。感受到压力了,意识到无知了,看着母亲穿梭于各房间忙里忙外再不能无动于衷了,肩上的责任也没有理由再推卸了。作为一名大学生不能只是停留在精神层面、理论层面上跳来跳去,今后还是要离开学校,最终还是要回归人间的琐事杂事,学会生活,学会成长。

人们常常这样说,生活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这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角色是随着身份的变换而变换的。面对学生,我是老师;面对老师,我是学生;面对父母,我是儿女;面对儿女,我是父母……面对家庭,面对社会,面对人生,角色支配着我们的生活,角色决定着说话的角度。我是一个在校大学生,主要角色是学习者,学习者又有多重身份、多重角色:有时会是读者,有时会是听众,有时会是研究者,有时会是实践者,在社会的大舞台上用我们的年轻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并不需要我们所谓海誓山盟,所谓功成名就。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一份心意。就像扫地,母亲感动的不是我们扫的一尘不染,剔透如镜般的地面,而是我们扫地时那样一种认真,虔诚的姿态。也许,正是那样一种平凡,淳朴的姿态,才是父母心中所向往的温暖。

体育运动中的角色与社会适应 篇6

体育运动社会适应能力角色技能关系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绝大多孩子都生活在家长“包办”制和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人与人真实的交往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导致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下降,个性得不到正确的发展,影响正常生活。这应该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强正确引导,使其成为一个真正适应社会的人。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希望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态度,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要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项体育运动,并使其努力扮好各项运动中的角色。借此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主要的表现方式有:自制、同化、遵从、服从。那么如何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呢?参加体育运动能否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看其表面这是两个完全不相同的概念,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实践证明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这是因为大多数体育项目只能在“社会”环境下,即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因此说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學生,可以更直接、生动和集中的方式接触、体验近于社会上所遇到的各种情景。像竞争、分享、合作、共处、赞扬、批评、成功、失败,从而不断增强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将会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而参加体育活动,就要在体育活动中扮演一定的角色。那么什么是体育运动中的角色?

首先,什么是角色?角色本是指戏曲舞台上的人物,每一个角色都有特定的行为规范。参加者必须严格按照所扮演角色的要求进行表演,才能演出成功。

体育比赛如同上台表演,每一个参加体育活动的人都扮演着一个不同的角色,同时要严格遵守角色的要求(即比赛规则)。每项运动按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多个角色,如运动员、裁判员、维护人员和观众等。不管在体育运动中扮演什么角色,都要遵守其应遵守的规则,运动员要遵守运动规则、观众要遵守公共道德等。

学生在参加不同的体育活动中,因扮演角色的不同,难免会发生各种不同的矛盾和冲突,而后采取办法去解决。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如何面对同学、家人和社会中不同的人,逐渐形成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和接受他人的帮助,体验尊重和被尊重的感受。

目前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许多学生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的倾向,对家庭、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在走进社会、走进陌生环境时,很多学生可能会束手无策,表现不出善与人交往,久而久之形成了孤独和自卑感。而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将会增强与他人的联系,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再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同龄人之间的平等合作与交流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动因。因此.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有助于消除孤独感、自卑感,使其感到集体的温暖,与集体融为一体,自觉地以积极的心态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与同伴交往的互相影响中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通过角色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增进人与人的交往机会,在合作中建立起信任和友谊,进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学生进入中学阶段.为了寻求友谊和社会的认同,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学生的角色意识、道德意识日渐增强,是理想、志趣、人生观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体育活动恰如其分地为他们提供了模拟成人社会的舞台。学生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中,要扮演好每一个运动角色,就需要各种不同的技能和多样的能力。而在社会生活中,要适应社会同样也需要多种多样的能力和技能。所以说,我们应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在体育活动中培养的各种技能和能力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学生体育运动中角色扮演得好坏与教师的“导”是分不开的,教师就如同电视剧的导演一样,要想拍出一部收视率非常高的电视剧,离不开好的剧本,好的演员和高水平的导演。也就是说,要想让学生扮演好运动角色,教师就要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明确并规范学生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职责和教师上课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的发挥。作为初中的体育教师,要制定阶段性教学计划,有步骤的去实施,学生的运动角色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个体角色到合作角色等。例如,七年级学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为主,由最初的上课按时集合、禁止说话、吐痰、张嘴谩骂同学和随意吃东西等做起。让学生懂得在什么场合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等。教师把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角色引导到社会场合中。在此基础上再安排合作和竞争角色,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扮演好自己的运动角色,达到规范化,并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因体育运动中角色扮演的好坏,与本人的个性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学生充分了解运动中角色的职责。如果学生连自己该做什么都不知道,又如何去竞赛?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又如何在运动中去锻炼自己的各种技能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课堂内容时目标明确,让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做到什么程度。

(2)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运动中所有角色的处境和相互关系。团队比赛项目都离不开合作与竞争,在比赛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角色职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职责对比赛的积极影响是什么,反之的消极影响是什么,这是每个学生必须清楚的,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不敢掉以轻心。如排球的二传不积极地去组织本队的进攻,而只想去进攻,这又如何进行竞赛?如何赢得竞赛?

(3)还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锻炼学生灵活运用角色的技能。要求学生处理好体育运动中竞赛与合作的各种关系,处理好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之间的关系,并把在体育运动中所扮演角色时培养的团队意识和行为积极地运用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

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与角色意识 篇7

从新闻采集到新闻传播的这一过程中,新闻记者是核心,在整个新闻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新闻记者在进行采集、传播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会受到社会的关注,其自身的角色意识对于社会的职业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新闻记者要时刻保持自身的角色意识,要不断提醒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还原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1 新闻记者角色意识的重要性

在社会生活中,相对其他职业而言,新闻记者这一职业具有其特殊性。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其肩上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其播发的信息代表着社会情况和人们的意愿。所以,新闻记者的角色意识是否能够发展关系到新闻记者这个职业的发展问题。

新闻记者是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新闻记者本身能否完成任务,其自身的角色意识非常重要,如果新闻记者自身能够加以重视便可促进职业任务的完成。新闻事业一直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而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和意识也将紧随时代的发展发生变化。

新闻记者在大众的眼中是一群具有特殊身份的人,人们对于他们的行为赋予了更高的期盼,而新闻记者要在社会中扮演好这个角色就必须具有角色意识,明确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在完成新闻任务的同时,塑造符合挖掘新闻事件探究者的形象;另外,也要在缩短与被采访者之间距离的同时,不断提高新闻事件的准确度和真实度。

2 新闻记者的角色发展与职业发展

新闻记者职业的发展实际就是其角色的发展。新闻记者的角色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客观公正地揭露新闻事件的真相,因为它关系着国计民生,所以新闻事件真正的原因、发展过程和结果都必须是真实、准确的。新闻记者在得到新闻线索后要对其进行探索,并且要以公正者的身份面对大众,不可以偏执、偏激。换而言之,新闻记者要作为公正的代言人出现在新闻事件中,这也是公众所需要的新闻记者形象以及对其最高的期盼。

然而,新闻事件不是固态的,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它随时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其发展也不一定会按照新闻记者所预期的轨迹发展,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相对合理的处理,由此体现出这一特殊职业的特殊职能。

为了把新闻工作完成得更好,作为新闻记者要在最快的时间内进入到社会角色,并将角色进行很好地转变。特别是在突发新闻事件中,作为亲临现场的新闻记者,要在已经准备好的新闻稿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突发情况并发挥自身才能,从而传播正确的信息给大众。

因此,对于新闻记者而言,一定要具备社会角色和意识,这样才可以使自己更快地进入到新闻事件中,与事件融合在一起,并在以遵守职业道德为准则的基础上力求新闻的真实性、可靠性,使新闻记者这一职业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 新闻记者脚本的重要性

作为新闻记者,在采访前准备好脚本是非常重要的,就如同戏剧演员演出前准备充分的脚本一样关键。无论面对怎样的新闻事件,也无论其内容与形式如何,脚本的准备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这是新闻记者这个角色的需求。不仅如此,新闻记者还应做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作为新闻记者需要应对的突发情况很多,大多时候都不会按照预先设想的情况发展。因此,在千变万化的突发情况中,也正考验了新闻记者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及现场处理能力。

在实际突发事件中,需要新闻记者始终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角色,把控现场,不脱离预期的范围,使采访不会显得生硬甚至笑料百出,而应努力做到将新闻背后的本质挖掘出来,展现给大众。

但是,新闻记者一定要掌握好度,不能脱离社会角色,不能与角色定位背道而驰,而是要把事件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这样一来脚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脚本准备充分的前提下,记者可以尽情施展才能,增强社会角色意识,使新闻记者这一职能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4 结语

记者这个行业将不少重要职责兼于一身,一直深受大众的尊重,人们对其期望很高。因此,新闻记者在实际工作中,作为新闻见证者和参与者的同时,更加迫切地需要提升个人形象及社会角色的意识感,也更加需要重视自身职责,合理运用采访技巧,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从而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新闻记者这一职业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其一言一行不只是代表个人,而是受其职责的影响,代表着大众的意识所以,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过程中及在扮演社会角色时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定位,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意识,社会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 篇8

关键词:元代,女性,家庭角色,郑氏规范

义门郑氏在元代中期受到义人、政府的肯定和赞许, 成为当时非常有名望的宗族, 其家法《郑氏规范》因而也受到时人的注目。《郑氏规范》的成型是从元中期到明初, 经过三次的修订, 终于成为现今版本。在《郑氏规范》记录的168项细则中, 其中有24项是专门为“诸妇”而设的, 此外还有23项涉及了家中女性。本文通过分析这些条目, 并结合对其他文献的参考, 来探讨元代女性在扮演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三种女性角色中所处的家庭地位。

一、为人女的角色和地位:男女有别

接受教育方面的不同待遇。郑氏家族对子女的教育自有一套相当完整的规划和方式。子弟从五岁开始就要进行基本文史知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平日背诵四书, 每月初一、十五到祠堂接受抽查检验, 同时还要参与祭祀活动, 学习相关礼节、仪式[1]。《规范》第118条还详细规定了子弟入学年龄、方式:子孙自八岁入小学, 十二岁出就外傅, 十六岁入大学[1]。由于对子弟教育的高度重视, 使得郑氏家族从一世至九世共102位男性成员中, 有62位被记载为职业者, 有13位以擅长文学著称, 有21位出仕任官, 这证明了家族的严格教育对于子弟的未来和前途极有助益。不过, 也并非所有的子弟对经文史都具有浓厚的兴趣, 在郑家, 未出仕任官者大都留下来在家族中担任管事。《规范》第118条就提到:若年至二十一岁, 其业无所就者, 令习治家理财。而对于女儿的教育, 《规范》中则很少提及, 只简单规定:朔望后一日, 令诸孙聚揖之时, 直说古《列女传》, 使诸妇听之[1]。《列女传》记载了历史上大量贤妻良母的感人事迹和行为, 对于女性而言, 属于道德性训诫教育。对比教育子弟的诸多严格规定, 女性成员受文史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 也反映出元代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家庭期待。

男女回避、隔绝制度。元代礼制规定, 在家族日常生活中, 男女之间, 即使是兄弟与姐妹之间也要回避, 这点在郑氏家法中也有充分体现。《规范》第140条规定:家中燕饷, 男女不得互相献酬, 庶几有别[1];《规范》第166条规定:男女不共圊溷, 不共湢浴, 以谨其嫌[1];《规范》第167条规定:男女不亲授受, 礼之常也, 诸妇不得用刀镊工剃面[1]。不仅如此, 与“子孙自八岁入小学, 十二岁出就外傅”不同, 家族女子还被限制外出, 与他人接触。《规范》第164条就规定:女子年及八岁者, 不许随母到外家;余虽至亲之家, 亦不许往, 违者重罚其母[1]。可见, 男女有别已经渗透到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女子在这种森严的礼制规范下, 活动空间受到了严格限制, 生活更加封闭, 严重束缚了女子体力、智力的发展和发挥, 不利于其个人成长。

女儿婚姻择偶由父母决定。元代社会是宗法家长制社会, 父母不仅决定女儿的人身自由, 还操纵着女儿的婚姻决定权。《规范》第79条就规定:“女子议亲, 须谋于众, 其或父母于幼年妄自许人者, 公堂不与妆奁。”[1]条文提出对违逆者将给予“不与妆奁”的严厉惩罚, 显示了元代家族对女儿婚配对象的选择拥有较高决定权。对于女方家族而言, 择婿必须考虑到提高、巩固家族地位的长远利益, 因此, 身为女儿角色的家族女性, 在选择婚姻对象时候往往不被视为独立的个人, 而是被作为特定家族的一员, 以连接双方家族的纽带作用被嫁出去, 负有缔结姻盟任务的责任和义务。

出嫁后女儿与本家关系疏远。古话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意指女性在本生父母家只是暂时居住, 一生的归宿最终是在夫家。《规范》提到了女子在出嫁后与本家父母之间的关系。在日常接触中, 就提出“诸妇之于母家, 二亲存者, 礼得归宁。无者不许。其有庆吊势不可已者, 但令人往”[1];“诸妇亲姻颇多, 除本房至亲与相见外, 余并不许。可相见者亦须子弟引导, 方入中门, 见灯不许。违者会众罚其夫。主母不拘。”[1]据以上条文, 郑氏女性如欲归宁省亲, 则必须双亲仍然健在, 而且与本家亲戚见面的时候, 姻亲身份都有一定的限制。由此可见, 在女儿出嫁后, 女儿与本家关系之间已经相当疏远。

二、为人妻的角色和地位:夫尊妻卑

家庭是妇女重要的活动空间, 士人极为重视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的道德角色。《郑氏规范》将女性视为家庭道德的标杆, 将家族和谐的责任加诸于她们身上, 认为“家之和不和, 皆系妇人之贤否”, 明确提出妇女贤能与否的标准:“何谓贤?事舅姑以孝顺, 奉丈夫以恭敬, 待娣姒以温和, 接子孙以慈爱, 如此之类是也;何谓不贤?淫狎妒忌, 恃强凌弱, 摇鼓是非, 纵意徇私, 如此之类是也。天道甚近, 福善祸淫, 为妇人者不可不畏。”[1]以妇女是否贤能懂事, 不以言语干预家庭事务, 作为家族兴衰的根本。《规范》第145条制定了女性干预家政的惩罚方式:若有妒忌长舌者, 姑诲之;诲之不悛, 则责之;责之不悛, 则出之, 诸妇媟言无耻及干预阃外事者, 当罚拜以愧之[1]。禁止妇女利用言语来破坏家庭和谐, 行为严重者可能将被赶出家门。从《规范》对女性贤能与否的标准来看, 无论是“事舅姑”、“奉丈夫”, “待娣姒”、“接子孙”, 其活动范围从一开始就被设立在家族之内, 较少与外界往来。

妻子在家庭生产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在传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下, 妻子参与劳动对维持家庭经济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规范》中, 就提到“诸妇主馈, 十日一轮, 年至六十者免之。新娶之妇, 与假三月;三月之外, 即当主馈。主馈之时, 外则告于祠堂, 内则会茶以闻于众。托故不至者, 罚其夫。膳堂所有锁匙及器皿之类, 主馈者次第交之”[1]。可见, 负责家务劳动也被视为妇女的天职。除了主持膳食等日常家务劳动外, 妇女还要参与家庭的经济生产活动, 像“机杼纺织, 各尽所长”、“每岁畜蚕, 主母分给蚕种与诸妇, 使之在房畜饲”、“诸妇每岁所治丝棉之类, 羞服长同主母称量付诸妇, 共成段匹”[1]。

三、为人母的角色和地位:父权的延伸

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是宗族延续百年的基础, 《郑氏规范》自然也将妇女生育、教子问题纳入关切的范畴。如《规范》第157条就载明:诸妇育子, 不得接受邻族鸡子彘胃之类, 旧管日周给之[1]。提出要给予家庭中怀孕的妇女特殊照顾, 管事要每天向怀孕者供给营养品。除了在日常营养饮食方面受到特殊照料外, 《规范》还对为人母的家庭女性提出了具体要求。

婴孩的哺乳问题。妇女生下孩子后, 不由产妇亲自哺乳、抚育, 而是由乳母代为照顾, 原本是中国传统皇室、贵族家庭常见的习惯。乳母一职, 自古便有记载。虽然任用乳母是自汉魏以来的传统, 不过汉魏时, 乳母只是流行于皇室、贵族之家, 而到了元代却为中上之家采用[2]。然而, 《郑氏规范》却否决了任用乳母的正当性, 认为:诸妇育子, 苟无大故, 必亲乳之, 不可置乳母, 以饥人之子[1]。以道德立场来反对家中身体健康产妇请乳母代劳的行为, 避免乳母因为工作关系, 将乳汁分出后无法妥善照顾自己的孩子。

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当女性扮演母亲角色时, 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教育子女。元代对女性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女性是否可以教导子女向学, 培养他们成为儒士。在郑氏家族女性成员中, 不少人本身就具备学术内涵, 懂得文史方面的学问, 能够训诫子弟一般的基本知识。如:八世家长郑渭之妻吴裕, 能诵诗书, 为一家女师[3];郑泳之妻朱氏是文人朱裕轩之女, 原本就好学, 平居教授诸子侄, 依然如严师[4]。有时, 如果母亲自身对经史不甚了解, 不能亲授子女, 仍然会陪伴子女向学。郑政夫人贾氏时常督促子女向学, 即使到了晚上还会点燃蜡烛, 命子弟诵读, 至夜分不寐, 是习以为常的事情。除了亲自教授或陪伴子女外, 聘请名师教学也是培养子女的一种重要方式, 女性为此要付出不少费用。永嘉江夫人丈夫早逝, 独自抚养儿子, 为使儿子不废学, 不惜鬻簪珥为贽, 请老师来教授学问。郑崎之妻丁氏在掌家之后, 宁愿花费巨资, 为子弟、族人开设义塾, 并延名师就讲肆。教育子女不仅仅是限于学问, 学习做人处事也是母亲所关切的范围。丁氏教子严格, 凡一动静, 一云为, 皆通约之以礼, 子弟若稍有违逆的举动, 陈氏就会面发赤如赭, 让诸子惴惴不敢前[4]。

通过以上分析和梳理, 不难看出, 元代女性一生中家庭角色和地位的变迁会随着其三种身份的转换而发生变化:三者相比较, 为人母的角色地位最高, 为人妻的角色地位最低, 为人女的角色地位介于前两者之间。虽然为人母的女性拥有一定的家庭权力, 但是与强大的父权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况且, 为人母的女性获得的家庭权力实质上是父权的延伸, 是妻子代表或者代替丈夫行使的权力。从整体上而言, 夫尊妻卑的地位并没有因为这些权力的获得而有所改变。相信随着社会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两性关系会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妇女的角色将最终从封闭、单一的家庭角色逐渐演变为符合新型两性性别价值观念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郑文融.郑氏规范[A].丛书集成初编:第975册[Z].北京:中华书局, 1985.

[2]李贞德.汉魏六朝的乳母[M]//李贞德, 梁其姿.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集:妇女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5.

[3]罗月霞.宋濂全集.芝园后集卷3.古浦江义门第八世郑府君墓版文[M].

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 篇9

一、现代大学学报主编的多重角色及其意识要求

大学学报主编是大学学术交流窗口的把关人,在现代大学通过学报这个桥梁服务社会、引领社会,传播文化、引导文明的过程中,具有多重角色和责任:

第一,编者角色:编辑出版是学报主编主要的工作责任。大学学报主编的角色定位首先是一个编者,学报按期按质编辑出版是检验主编工作的最直接的指标。因此,必须坚持正确的出版方针和编辑文化方向,始终把握好学报编辑出版内容的政治性、政策性、学术性、科学性、保密性和艺术性。每策划确定一个选题、编辑加工一篇稿件,都要为创造先进文化尽职尽责。

第二,学者角色:学术研究是学报主编的基本功。大学学报主编的工作对象和平台是学术研究人员和学术交流媒介。其学术使命之一就是选择、判断学术价值并推动学术研究的进展。所谓“编辑学者化”意味着必须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能够对学术问题行使同等的话语权。现代大学学报主编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科学精神和研究能力。

第三,教育工作者角色:编辑育人是大学学报主编的特别要求。我国教育部文件明确大学学报编辑与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同位,这就要求大学编辑不仅要做好编辑业务工作,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编辑工作中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和受众。

第四,发现者角色:提携新人新作是大学学报主编的神圣使命。大学学报主编应以此为己任,自觉关注研究社会性、前瞻性的问题,主动发现、介绍国际国内最新的学术新人、学术动态与最新学术研究热点、学术研究成就,积极发现和传播有利于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校内外科学研究成果和前沿信息。

第五,传播者角色:学术传播是大学学报主编的主要功课。大学学报作为现代大学学术窗口,动态反映专家教授最新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大学学报主编确立学术传播意识,就是要充分利用学报本身的学术期刊定向文化传播和稳定的文化积累功能,通过现代媒介传播手段,不断地给予广大读者以新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文化知识以及审美享受。

第六,协调者角色:和谐刊社建设是大学学报主编的管理目标。大学学报也是一个社会文化组织;大学学报主编在把学报编辑部建成学术理性、民主理性和效率理性的文化组织的过程中,必须正视目标构成、学科构成、职能构成、人员构成、任务构成的多样性以及其智力劳动特征的个体性等特点,找寻大学“学术自由”和一定程度上的“个性化”与规范结构和协调发展的平衡点。这就是加强整体制度性建设和科学化协调管理。

二、大学学报主编的在位缺失及其学术困惑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包括大学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主编“学者化”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主编职业角色的错位与缺位。近年来,我国文化教育主流媒介多次刊文探析先称学术腐败后说学术失范的缘由及其相关矛盾与困惑;大学学术失范等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质上是社会不良现象在学术界的反映,是社会转型时期学术发展的阶段性现象。

1大学学报发展与主编人才缺乏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学报基本上是“一校一刊”,综合性大学学报呈现“一校多刊”或“一刊多版”的景象。由于大学学报主编工作具有学术把关、编辑与行政管理的多重特征,尽管大学拥有丛多的教授、副教授,但能胜任学报主编的既懂编辑业务又会管理的学术人才实在是“凤毛麟角”;特别是兼任主编的“学科专家”或“学术带头人”忙于专业事务。而无暇顾及学报主编工作中所谓“琐碎”的编辑业务。

2大学学报功能定位与学术尊严的矛盾

大学学报是一所主办大学的学术理论园地,其主要任务是充分地、能动地反映专业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统一的学术研究成果。学术性是大学学报的主要特征;维护学术尊严、加强学术传播应是大学学报主编的责任。但是,在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各种利益的诉求下,一些大学学报的功能定位开始异化,学术尊严遭到“践踏”,有些学报成为一些人评职称、评奖和升官的工具。学术文字的“背后”加进了许多非学术性的东西;有的大学学报以收取“发表费”和“版面费的多少”来取舍論文和安排版面。这其中功利性的、浮躁的东西,使学术论文这朵鲜花也不那么“鲜”、“美”了。

3大学学报主编素质要求与主编个人素养的矛盾

如前所述,大学学报主编具有编者、学者、教育工作者等多重角色,肩负神圣的社会责任和学术责任,必须坚持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学术道德。令人遗憾的是,有的大学学报主编似乎对此有些茫然,有的屈于某种压力,将“领导意见”等同于“专家审稿意见”;有的学报主编碍于情面,以“关系亲疏”代替“编辑出版制度”;有的学报主编学术创新意识淡薄,对“刊物自身如何把握新世纪学术潮流的变化、特点及趋向等问题”考虑甚少;“在一些主编的眼里,对刊物的学术导向、审美导向的把握则可以忽略不计。”

4大学学报评价体系与主编考核机制的矛盾

在大学管理改革过程中,就学报主编和编辑人员工作业绩评价来说,有的学校按机关干部考核,有的学校按教职人员对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学术界常常将“核心期刊”作为大学学报学术价值的标尺,许多高校的人事部门将“核心期刊”作为主编工作评价和职务职称晋升的条件。基于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在整个学术生产体制中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由于某些高校的学报过度强调“窗口”、“园地”作用,还是封闭在国内、行业内甚至本单位内,主编工作难以融入现代学术期刊潮流,主编考核机制也无法接轨世界和国内优秀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加之许多大学的学报编辑部规模小,主编人员兼职多,如何科学制定绩效标准与考核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大学学报主编的学术责任及其必须处理的几对关系

当前,现代大学学报和主编承担着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但其生存现状和学术水平并不尽如人意。然而,由于大学本身学术组织特质和大学学报学术媒介特征要求,大学学报主编在履行其学术职责时,意味着必须具

备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更高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更严格的编辑规范和出版管理,并切实加强学术责任和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主动发现与学术平等

大学学报主编工作作为人类精神生产的编辑活动,不仅具体体现对文化成果发现与选择的成效,而且负有对人类文化的推进与创造的天职。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各行各业都特别需要支持新人,支持新作,推动新的创造。我国大学学报主编必须强化“学术平等意识”,不畏“名”,不畏“利”;不“追名”,不“逐利”。要善于从多样化的科技文化中,主动发现和选择具有“独到见解”和具有“闪光点”的文化新人和文化成果,通过大学学报媒介传播,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教育、审美、继承的作用。

2积极纠错与学术规范

大学学报主编的学术责任之一是遵循学术规范,积极开展纠错工作。要根据学科规范的要求,加强学术引证与学术注释规范,体现形式规范与实质规范的辨证关系。为了使积极纠错与学术规范落到实处,要切实加强审稿专家库建设和盲审制度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专家资源和“背靠背”审稿优势,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观点和处理虚假注释问题,矫正伪注问题。在推进学术规范建设的历程中,尤其是在文化多样、竞争激烈、市场化发展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大学学报主编更要经得起诱惑和考验,树立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精神,提高履行学术责任的勇气和自觉性。如果没有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就很难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文化、主流意识以及社会的主流生活。

3坚持公允与学术自由

在我国科学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伟大事业中,大学学报作为科学研究成果展示的平台和学术窗口,要坚持学术传播中的学术公允和学术自由;要努力构建学术自由、容忍失败的学术创新环境,激发大学师生学术创新的动力和活跃因素,积极培育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大学学报主编在处理学术公允和学术自由的关系时,既要树立全球意识,以积极的姿态关注研究世界性问题,及时反映和介绍国际最新的学术动态与研究成果;又要弘扬民族精神,以主动负责的态度关注研究中国社会现实,主动发现和传播我国科学研究成就与最新学术信息,将“国际化”和“中国式”相结合的学术交流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各个环节。具体说来,就是要以国际化视野进行学报学术定位和策划选题,建立作者队伍和审稿专家队伍,加强读者意见反馈。

4认真把关与学术引领

在实际情形中,学术刊物中广泛存在的把关不严问题,致使大量庸人庸作充斥其中;正是由于同行专家评审制的匮乏,导致精品力作付诸阙如;正是由于学术权力的滥用,故而形形色色的关系稿畅通无阻。大学及其学报是学术研究的“重地”和“聚散地”,大学学报主编作为大学工作者和学术把关人,必须具有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确立高尚的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防范和杜绝利用学术刊物进行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的不端行为,不断提高学术鉴赏能力和作品鉴别能力,努力确保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使大学学报但当起学术引领、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

5强化特色与学术创新

上一篇:电子签名法律效力问题下一篇:探索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