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名法律效力问题

2024-06-02

电子签名法律效力问题(共4篇)

电子签名法律效力问题 篇1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网络时代,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电子商务应运而生。为了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各国和国际社会纷纷制定法律和政策, 以规范由电子商务所带来的这一新兴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以下简称《电子签名法》) 是我国首部“信息化法律”是我国实现电子文件管理法制化的基本依据和法律保障。《电子签名法》及其相应管理办法的出台, 对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起发展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但是与传统签名相比, 电子签名必须通过计算机系统运用专门技术才能得以实现。而且在这一实现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需要法律来予以规范。

一、电子签名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电子签名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电子签名, 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标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电子商务中文件通过数据电文方式形成失去了传统签名所需依附的有形介质, 这就需要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来识别交易当事人、保证交易安全。这种技术就被称为电子签名。构成电子签名必须具备识别签名人, 表明签名人对文件内容的确认, 表明签名人对文件内容正确性和完整性负责三个功能。

电子签名的形式多样, 大致分为图像, 密码口令, 生物技术三种。图像形式主要指附着于电文数据的手写签名的数字化图像, 密码口令主要指向签名人发出证实身份的密码或计算机口令, 生物技术则主要指采用指纹或眼虹膜透视等特定生物技术识别工具, 对签名人进行辨别。

电子签名作为一种电子商务签名的新方式, 有其特有的技术特征与法律特征。总体来讲电子签名具有非直观性, 特殊认证性, 更改隐蔽性, 不安全性的法律特征。目前在电子商务中电子签名仅表现为特定代码, 无法通过电子数据传递亲笔签名, 通过该代码与特定人相联系来反映签字人的认可构成电子签名的非直观性;有关专家通过职业鉴定可进行传统签名的认证, 而电子签名则需要计算机系统通过数据来比较认定, 专业性较强, 构成电子签名的特殊认证性;电子签名更改的隐蔽性表现为更改仅需在认证系统将代码本身或代码与签名人间的数据映射关系排列组合更改, 更改隐蔽性强;不安全性则表现为网络风险高, 安全盲区多, 黑客病毒等泛滥等。

虽然在电子商务中使用电子签名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但其法律效力是不容回避和否认的。“功能同等”原则时国际上认可电子签名方式所采用的标准, 也就是说电子签名与传统签名在法律上获得同样的认可。事实上, 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在世界范围内基本上已得到认可, 例如ATM交易, 以私人密码代替交易人的签名;淘宝等网络购物交易, 以密码口令代替交易人签名等。

二、电子签名法律效力认定存在的问题

网络交易环境开放, 安全风险也随之提高, 黑客、垃圾邮件、病毒攻击大量存在于互联网络之中这些都构成严重的安全威胁, 另外信息代码等数据传输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错误, 代码信息泄露、被盗等情况均可能出现, 签名人的否认等都会产生电子签名效力的认定问题。司法实践中, 电子签名的认定, 认定主体都存在着问题。

1. 电子签名的认定

第一, 直接认定困难。电子签名的效力审查, 要从其生成、存储、传递、收集等各个数据传输环节进行证明, 但这种证明往往难以实现, 需要相当专业的技术支持。《电子签名法》中规定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原件要满足能够有效表现所载内容并可随时调查取用以及能够可靠保证字形成时内容完整未被更改的条件。条文规定数据在交换、储存及显示过程中发生的形式变化不影响其完整性, 但实际中形成和维护数据电文的环境复杂, 信息容易被破坏, 很难保证电子签名的真实、完整、不被更改, 因而直接认定电子签名相当困难。

第二, 认证法律制度规则不健全。《电子签名法》是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第一步法律, 因而很难涵盖电子商务的全部法律范畴, 对认证机构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够明确, 技术更新等问题也会影响电子签名法律效力的认定。这些问题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大量问题, 给电子签名的认定带来困难。

2. 电子签名的认定主体

《电子签名法》明确了认定机构的法律地位及认定程序。电子认证服务的提供者, 即第三方认证机构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在电子签名中起到核心执行机构作用。《电子签名法》对认证机构市场准入条件和行政许可程序做出了相关规定, 确立了认证机构作为认定主体的合法性、权威性、可信性和公正性。我国自2003年设立第一家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机构以来, 电子数据的司法鉴定趋于独立, 但对电子签名的司法鉴定仍属空白。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与电子认证的目的基本相同, 有学者指出可由电子签名认证机构作为电子签名认定主体, 但在实践中, 认证机构作为认定主体仍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 认定主体资质欠缺。目前电子签名的认证机构主要分为政府机关引导的省市认证机构、行业认证机构、商业认证机构三类, 但这些认证机构大多属于自建机构且处于未经行政许可营运的状态, 是否符合《电子签名法》所规定的市场准入条件尚不可确认, 以其作为认定主体是否合适仍有待考量。

第二, 中立性不足。电子认证机构是发放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网络密钥的主体, 其作为认定主体鉴定自己发放的数字证书容易丧失第三方立场, 中立性明显不足。另外在电子商务运行过程中电子签名技术发放功能、认证功能、信赖功能三者之间应具备独立性, 认证机构兼具发放, 认证同时又是信赖方, 三个功能虽相对独立但主体重合, 这样使得中立性无法明确体现。

第三, 公信力存疑。电子机构的性质其实是一种企业法人, 实行市场化运行, 企业化管理, 具有一定的趋利性。这种趋利性的经营理念将制约其鉴定意见的公信力, 使得其出具的鉴定意见较专门司法鉴定机构所出具的鉴定意见缺乏客观性和可靠性。

三、电子签名法律效力认定的完善

研究电子签名法律效力的推定, 可以解决在认定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基于直接认定的困难性, 可采取间接认定的方式。具体是指通过对其他因素可靠性的认定来推定某一数据资料具有真实性, 从而侧面认定其法律效力。具体方法有自认、证人作证与推定等。司法实践中对于电子签名效力的认定, 可以采取推定的方式, 也就是说如果信赖方能够证明法律所规定的内容, 则推定该电子签名具有法律效力。

针对认证法律制度规则不健全。则需要进一步的立法完善, 《电子签名法》应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 配套法规等, 明确具体操作问题, 指导司法实践活动。首先, 要做到《电子签名法》与整个行业的法律法规相互衔接;其次, 贯彻实施要依靠配套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规章乃至行业性规范来支撑完善;另外, 应当健全我国信用服务体系, 各方协调, 综合推进。

四、电子签名法律效力认定主体的完善

由于我国没有设立认定电子签名法律效力的专门机构, 目前我国电子签名法律效力认定的主体主要是法院及相关认证机构。但是由于电子签名法律效力的认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其认定对法院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 有些法院甚至拒绝受理此类案件, 对我国电子商务的良好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法院在认定电子签名法律效力时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 对电子签名法律效力的认定存在困难。因而建议设立认定电子签名法律效力的专门机构, 机构可以由政府指导或授权组建, 以政府信誉作为其认定效力的保障, 也可以政府或政府授权的认定机构为认定体系的核心, 同时允许其他机构申请成为认定机构的折衷型模式。认定机构应具有独立性, 合法性, 权威性, 中立性, 保密性的特点, 以保证电子签名法律效力认定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认证机构目前构成我国电子签名法律效力认定的主要主体, 针对其在司法实践中显现出的缺陷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严格市场准入与行政许可, 确保认证机构资质及技术基础。依据《电子签名法》所做出的规定, 应消除无行政许可的认证机构, 提升认证机构认证结果的权威性。建议对自建认证机构进行审核, 符合《电子签名法》所规定的市场准入标准的, 确认其资质;不符合标准的, 依法取缔。提高认证机构的技术, 以高新技术提高取证科学性, 保证认定准确性。

第二, 增强电子签名法律效力认定的中立性。电子签名网络密匙的发放环节及认定环节应当独立开来, 避免同一家认证机构认证自己发放的电子签名, 可以相对提高认证机构作为电子签名法律效力认定主体的中立性。但仍不可避免电子签名认证机构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相较认证机构而言, 独立的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机构更具中立性。

第三, 提升公信力。公信力的提升应当靠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 行业诚信度的提升自然会提升认证机构的公信力, 由于认证机构的营利性质无法改变, 公信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难度。当市场准入标准严格, 认证机构资质得到法律确认, 持行政许可依法运营, 其公信力自然会大幅度提升。

摘要:电子签名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电子签名并非一种安全的签名手段, 在诸多环节存在着安全隐患。由于电子签名法律效力的认定需要较强的专业性知识, 本文对电子签名法律效力认定主体进行研究。提出应由具有专业性, 中立性以及公信力的主体来完成对电子签名法律效力的认定。

关键词:电子签名,法律效力,认定主体

参考文献

[1]刘颖.电子资金划拨法律问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01.

[2]万以娴.电子签字法律问题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1.

[3]叶知年.电子商务法论:电子合同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4]刘满达.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认定[J].法学, 2011 (2)

[5]牛秀英.关于《电子签名法》对电子文件法律效力认可问题的司考[J].交流, 2010 (4)

[6]张文丽, 刘睿琼.我国电子签名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广场, 2010 (8)

可靠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 篇2

可靠电子签名, 它是指经过一定的安全应用程序和方法所转化的签名, 签名的归属人对签名及其控制具有专有性, 当它附于数据电文之后时, 可以保证此数据电文内容得到了签名归属人的认可, 并且数据电文本身是完整的未被改动的。

一、实体法效力

在现实生活中的的商务交易, 在合同文书上签名是合同生效的必要形式要件之一。那么, 当合同双方采用数据电文时, 可靠电子签名也应该是电子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之一。

1. 可靠电子签名是电子合同的形式要件

《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 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由此可知, 在现实生活中的的商务交易, 签字或者盖章不仅是缔约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的表征, 更是合同成立的生效要件。而可靠电子签名被认为和手写签名一样, 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那么, 当合同双方采用电子缔约时, 可靠电子签名是否是合同的成立要件?

在现行法律框架下, 这并不是一个肯定的答案。《合同法》第33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 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因为我国《合同法》对于确认书的形式、内容等并没有明确规定, 只能由《合同法》中关于书面形式的规定, 推之确认书也可采用电子邮件, 数据电文等方式予以确认。

2. 可靠电子签名的其它效力

除了形式上的效力以外, 可靠电子签名弥补因为合同主体不能确定从而影响电子合同的效力问题。

通过电子缔约形成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作为合同权利义务的承担人, 如果双方的主体身份尚不能被确定下来, 那么, 对于合同的效力与履行将成为极大的考验。在虚拟的电子商务中, 合同双方没有进行现实接触, 而仅在虚拟网络中相互交易, 这对合同的效力以及当事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可能发生假冒他人身份订立电子合同的情况。

二、证据法上的效力

可靠电子签名在证据法上的效力比其实体法上的效力更为重要, 因为对于可靠电子签名而言, 它的本质属性是确定数据电文的归属人以及归属人对数据电文内容的认可。

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440条第2款规定:“证书上署名的真实性已被确定, 或者证书上的手印也得到公证时, 具有该项署名或手印的文字记载, 也推定其本身是真实的。”那么, 当事人使用了可靠电子签名就可以推定其所依附的数据电文是真实的。这里的真实有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数据电文形式上的真实, 即数据电文的作者为可靠电子签名的归属人;其二是实质上的真实, 指该数据电文在被签署后是完整的、未被改动的。

1. 推定数据电文的归属人

可靠电子签名能够辨别电子数据电文的真伪, 完全是有它自身的认定标准决定的。“1、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 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2、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通过这两项标准来衡量, 就可以完全断定可靠电子签名的归属人是独一无二方的且他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电子签名。那么, 假设在一份数据电文中附有一个可靠电子签名, 则可以当然的认为可靠电子签名的归属人已经认可了数据电文的内容并为其所专有。

2. 判断数据电文的完整性

对于和可靠电子签名联系紧密的数据电文来说, 可靠电子签名亦可以判断其是否被修改过, 这同样也是由可靠电子签名自身的认定标准所决定。“3、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4、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由此可见, 一旦已经附有可靠电子签名的数据电文存在任何形式的改动都会被马上反映出来, 所以, 附有可靠电子签名的数据电文在被签署后是完整的、未经改动的。

以上关于可靠电子签名法律效力的理论阐释仅针对其本身而言, 目的在于使得数据电文不会因为采用了可靠电子签名而失去应有的法律效力。至于用电子签名的方式签署的法律文件是否成立或生效, 最终还要以调整该法律文件的特别法来衡量, 如以电子方式签署的合同, 需按合同法规范来衡量。

参考文献

[1]朱宏文:《电子签名法律制度研究》, 浙江学刊, 2001年第5期。[1]朱宏文:《电子签名法律制度研究》, 浙江学刊, 2001年第5期。

[2]黄瑞鹏:《电子签名与认证法律问题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2]黄瑞鹏:《电子签名与认证法律问题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3]赵宇青:《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研究》, 苏州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3]赵宇青:《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研究》, 苏州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4]张凯水:《电子签名效力研究》, 郑州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4]张凯水:《电子签名效力研究》, 郑州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5]吕光通:《论合同形式的法定》, 广西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5]吕光通:《论合同形式的法定》, 广西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论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的效力 篇3

一、电子文件法律证据确认的障碍

1. 技术方面的障碍。

新技术的应用给电子文件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技术难题, 突出表现为: (1) 电子文件的原始性难以确认。由于电子文件具有易复制、修改、删除的特点, 而且复制、修改、删除之后不易被察觉, 同时电子文件在保管利用过程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 软硬件变化很快, 需要不断更新设备和转换新的格式, 这就使得“原件”的概念变得难以确认。这使得电子文件的真实性让人难以放心, 一旦发生法律纠纷, 能否在司法过程中被接受为凭据就成为一大难题。 (2) 电子文件的真实安全性难以保障。电子文件载体与信息内容的流动性和互相分离性, 决定了电子文件的不稳定性。其一, 电子文件载体性能的不稳定性有可能造成文件中信息的改变。到目前为止, 电子文件存储介质的物理寿命远远比不上纸张, 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对原载体上数据进行拷贝, 使之保持常新的状态, 防止信息的丢失。存储介质也在不断更新, 目前光盘已经普及, 有理由预见, 将来还会有新的存储介质出现。随之更新的计算机逐渐对老式存储介质不再兼容, 这就要求人们将原存储介质上的东西转换到新型存储介质上, 以保证文件的可访问性, 而转换过程中由于操作和其他方面的原因, 可能导致信息的失真。其二,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新的信息编码方案、存储格式、系统软件的不断出现, 将对电子信息的稳定性带来巨大的影响。因为新的计算机系统和程序常常无法解开那些过时的代码, 从而要求将原文件迁移到新的技术环境中, 迁移过程中信息的损失、变异也是不可避免的。 (3) 电子文件的易消失性这一难题无法克服。电子文件易受到计算机病毒的感染。计算机病毒具有多样化、传染性和再生性等特点。它能够通过网络广为扩散, 也可以通过复制、使用传播, 并且它的发作具有偶然性, 不易发现, 令人防不胜防。计算机一旦感染病毒, 不仅能使电脑指令紊乱, 而且直接导致文件、数据的丢失, 其危害性极大。这是电子文件在保管利用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技术难题。

2. 法律方面的障碍。

(1) 证据可采性的认可方式。所谓证据可采性, 是指某种证据资料在法律上允许其作为证据的资格。电子文件要想具有法律证据效力, 首先它就要取得法律认可的证据资格。目前, 电子文件的证据可采性已经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认可, 只是认可的方式不同, 但正是这些不同的认可方式, 造成了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效力在各个国家有所不同。我国现行证据法把电子文件作为视听资料类证据来使用。根据我国的证据理论, 证据的证明力取决于该证据是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直接证据同案件主要事实是直接的证明关系, 它的证明过程比较简单, 只要查明直接证据本身真实可靠就可弄清楚案件的事实真相。而间接证据是与案件主要事实有间接联系的材料。它只能佐证与案件有关的个别情节或片断, 而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 要有多个间接证据形成证据锁链才能证明案件事实。在实践中判断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七种证据的证明力大小也是以这个为衡量标准的。联系越紧密, 证明力也就越大, 反之亦然。那么, 电子证据到底是属于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呢?从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2条就可以看出, 我国将电子证据作为间接证据看待, 其证明力比较低。 (2) 证据原始性的认定标准。各国法律对于证据原始性的要求一般都比较严格。比如英美法系国家有最佳证据规则的规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也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如果按照传统标准来衡量电子文件的原始性, 那么电子文件就很难满足传统法律对于证据原始性的要求。因为电子文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原件”, 其“原件”只是一堆人们无法识别的电子信号。因此, 这也成为影响电子文件证据效力的又一法律障碍。

3. 管理上的障碍。

传统意义上的档案之所以具有证据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严格的管理制度、管理法规以及档案部门的权威和信誉。现行的各项档案法规对破坏档案原始面貌的行为规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 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力。就电子文件而言, 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方法, 与之相配套的管理规范和标准也都还在逐步制定与探索之中。目前, 国家档案局组建了电子文件归档研究小组, 出版了《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概论》, 并且已经制定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和《CAD电子文件归档与光盘存储办法》两个国家标准。但这只是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方法探索道路上的一个开端。应该说目前的管理方法还不是很具体, 原则性描述较多, 可实际操作的内容较少。因此, 电子文件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上的不完善, 构成了确认电子文件法律证据效力的障碍。

二、维护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的措施

1. 加强对电子证据真实性的保障。

电子证据的可靠性是其作证据的前提, 为加强电子文件的客观真实性和可采性, 必须加大技术的保障, 以避免纠纷发生和减轻举证难度。为此, 提几项建议: (1) 可以采取安全程度较高的操作平台、可靠的数字认证来保障数据的安全与真实。首先, 对电子文件实行“前端控制”。所谓“前端控制”, 是指在电子文件形成之前 (即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设计阶段) , 就对文件形成一直到归档整个过程给予通盘规划, 把可能预先设定的管理功能纳入系统之中, 并在文件形成和维护阶段进行监督。其次, 为了保证所输入数据来源的真实可靠, 在计算机的应用软件系统中设计有将所有键盘输入和打印输出情况生成日志记录的功能。一旦电子文件要求作为证据时, 可为司法人员提供上述两个日志记录, 便于司法人员对电子文件来源的真实性加以审查。再次, 采取措施防止电子文件被非法篡改。例如, 为防止保密的电子文件信息因电磁辐射而被他人窃取, 应尽可能使用低辐射设备。此外, 还可在计算机周围安装针对电磁辐射的相关干扰器, 以掩盖、抵消电磁辐射信号, 也可将有关计算机设备置于金属屏蔽室中。 (2) 应推行“网络公证”和“信用寄存”制度, 将所有的交易资料、凭据交予信用良好的网络法律服务机构保存, 并对交易环节及时办理公证。由第三方服务提供者存储记录, 可以避免双方当事人对该数据信息的猜疑, 因此更具公正性。此外, 网络法律服务机构一般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设备, 因此通过它作为中介, 对电子文件进行存储, 在发生法律纠纷时, 网络法律服务制度机构存储的电子文件有资格作为诉讼的证据, 其证据效力是毋庸置疑的。 (3) 建立电子文件认证中心, 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进行证明和鉴定。

2. 加强立法保障。

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价值是各国法律界不容回避的问题。电子文件的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档案立法必须适应这一变化, 应当在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档案法规中明确电子文件的法律地位。 (1) 从立法上解决电子文件证据可采性的认可方式问题。由于我国现有法律把电子文件作为视听资料类证据, 限制了它的证据效力的发挥。因此, 笔者主张把电子文件作为一类独立的证据种类加以规定, 以充分发挥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效力。 (2) 解决对电子文件原始性的认定标准问题。对电子文件原始性认定问题最早作出规定的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1996年6月制定的《电子贸易示范法》。该法第八条对电子文件证据“原件”作了扩大性解释。根据其规定, 只要有办法保证电子文件首次以其最后形式生成, 可以显示 (即能够被人所感知) 并且保持其完整性, 就构成“原件”, 而不必拘泥于其形式。示范法对于电子文件证据原始性认定问题的基本解决方法是, 从法律对证据原始性要求的目的出发, 寻求一种扩大解释, 使法律对证据原始性的某种形式上的要求扩至功能等同的所有其他形式, 从而实现从“形式要求”到“功能要求”的转换。这种认定电子文件证据原始性的方法被称为“功能等同法”。该方法已经被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法律所采用。我国也可以借鉴这种思想, 根据电子文件自身的特点, 作出相应宽松的规定, 以利于电子文件法律证据效力的发挥。

3. 发挥档案馆的特殊优势。

档案部门的权威和信誉是证明档案原始性的重要方面, 也是维护电子档案法律效力的重要措施。为了保护档案原件不受损坏, 许多档案馆将档案复印后以复印件提供借阅, 利用者并不怀疑其内容信息的真实性。档案馆盖章证明某段内容出自某某档案, 一般人都会深信。即使付诸公堂, 司法机关拿到盖有档号章的原件, 也很少动用检测手段再去查一查文件载体的形成时间, 这是档案部门权威和信誉的作用。在电子文件时代, 我们仍然要发挥档案馆的特殊优势, 通过档案馆的信誉来确定其法律效力, 这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参考文献

[1]电子证据.名家专家论坛, 2005 (4) .

[2]何家弘.新编证据法学[M].法律出版社, 2000.

[3]于丽娟.电子文件证据性的法律思考[J].档案学通讯, 2000 (6) .

电子签名法律效力问题 篇4

认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这一定义出发, 《电子商务示范法》第9条中明确肯定了数据电子文件的证据价值, 要确保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就必须先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电子证据

要以技术作支持;二是电子证据要以法律作保障。

1 电子证据要以技术作支持

电子文件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成物, 对其母体有一定依赖性, 在被法院作为凭证认可之前, 是否可被相信是一个关键问题。美国的一份技术报告指出:恰当地设计、实施与维护信息技术系统可以使产生的电子文件比纸质系统的文件更可靠、更准确。只要产生电子文件的文件保护系统是可信任的, 其产生的电子文件应当也是可信任的。

1.1 应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 实现办公自动

化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的合二为一, 对电子文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式管理的监控。这个系统能够自动记录电子文件的元数据和各种背景信息, 能够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进行管理与提供利用, 保证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行政有效性和法律证据性。

1.2 电子文件的保护机制应建立在其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的特性上, 即电子文件具有双重“生命”:

特定编格格式构成的“信息生命”和存储信息的载体具有的“实体生命”。 (1) 加强电子文件“实体生命”的保护技术支持。通常文件的法律效力都是与其载体相关来确定的, 电子文件由于没有固定的载体, 制定相应的法律认定条文就遇到了很大困难, 这也就是光盘、磁盘、磁带及其他多种新型技术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未能及时制定法律认证条文的原因所在。可见, 对电子文件“实体生命”的技术支持意义重大。电子文件的“实体生命”是指电子文件对信息载体即设备的依赖性, 离开了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 电子文件就无法生成、传递、识别。决定其设备依赖性的因素有:数字编码因素、硬件因素、软件因素、设备更新因素、加密因素等。仅没备更新因素, 就会给电子文件的长久保管带来很大困难。一般的计算机几年后就可能被更新, 而一些耐久性的光盘等电子文件载体也许可以保存几十年甚至一百年, 若干年后很可能出现虽然有保存完好的光盘, 但是已找不到读取的设备了。但是档案馆又不能因此而成为计算机的博物馆, 所以只有依靠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水平、兼容性的提高。 (2) 提高对电子文件信息生命的保护技术。第一, 建立相对完善的维护信息原始性和防信息泄密技术, 包括数字签名、数字信封、数字认证以及消息摘要技术。除此之外, 还要建立系统的加密体制, 采取授权控制等多层次、立体式技术保护体系。第二, 建立电子文件备份系统, 这是保障电子文件安仝最根本的技术措施之一。电子文件备件系统分三个层次:硬件级备份、软件级备份、人工级备份。网络环境中的备份还应包括整个网络系统的完整备份体系, 在选择备份介质时, 应考虑新旧载体的转换, 确保电子文件长久的可识读性。与此同时, 还要加强对电子文件载体的日常维护措施, 包括防尘、防磁、防水、防机械磨损和震动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2 电子证据要以法律作保障

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 实际上是指电子文件是否能够在法律程序范围内作为可接受的证据材料的问题。同际上已经有在司法案件中使用电子文件作为证据的事例。1982年, 欧洲理事会的秘书长报告《电子处理资金划拔》中, 提出了计算机记录相当于书面文件作为证据的看法;美国在《联邦统一证据法则》中提出:“只要是准确地反不能因为它是非原件, 就否定数据电文的可接受性, 对数据电文形式的信息, 应给以应有的证明力。2001年, 我国首例电子证据作为定案依据的判决出现在上海浦东新区法院。相信我国也会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逐步加快这方面的立法步伐。

根据我国现有法律规定, 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某一特征事实真实存在的一切事实, 具有客观性、相关性、法律性三个基本特征。就电子证据自身而言, 它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日常事务处理与社会活动的直接结果, 是人类现代生活的新型历史记录, 属于视听资料的凭据范畴, 从理论意义上讲, 电子证据已具备了作为法律证据的理论要求。但在实际运用中, 由于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 致使电子文件具有虚拟性、数字信息难以持续长久存取、信息不稳定、易被修改、毁坏与丢失等特点, 因而其安全性容易遭致破坏, 进而影响到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电子文件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产物, 要依赖于这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而一旦这一技术走向成熟, 法律就必然以某些条件为提前吸纳它成为法律证据。尽管我国目前已经颁布了不少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法规与条例, 但对电子文件的证据效力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 电子文件虽可作为证据被划归为视听资料证据类, 但各类法律对视听资料证据尚未能作出具体规定, 还必须有待于加强相关方面的立法来解决。

在此, 笔者对实现电子文件证据效力的法律对策谈三点建议:

a.采纳电子证据时应适当放宽规定。电子文件作为证据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证据形式, 但其证据效力的实现无疑是一种法律趋势。技术的发展终将弥补这一缺憾。因而法律在采纳电子文件的证据时, 应根据电子文件自身的特点, 做出相应宽松的规定, 以利于电子文件法律证据效力的发挥。

b.利用科技手段鉴定电子文件的证据价值。原有的审查判断已不再适用于视听资料证据的鉴定, 因为视听资料证据作为高科技产物, 需要依靠高精尖的科学技术设备才能鉴定其真伪。可见, 法律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所作的技术性要求也将不断提高与完善, 要求以“技术可靠系统”确认电子证据的法律价值。

上一篇:特点与发展模式下一篇: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