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证据问题研究

2024-08-19

电子邮件证据问题研究(精选12篇)

电子邮件证据问题研究 篇1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人类科技发展的重要阶段,因为伴随着这个时期的到来,电子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以迅猛的趋势在发展。以前的面对面沟通、交往的方式已经被这个时代所淹没,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它的普及应用,带给社会的生活和生产于极大地便捷。大家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传递和编辑信息与浏览、下载存储,等等与之相关的应用。然而随着电子网络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新的交易方式如,有关电子的合同、邮件、发票、账单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出现。

关键词:电子证据,电子数据,电子证据可采性规则,关联性

电子数据给人类生活带来了难以想象的便捷。但与此同时,给社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犯罪,他们利用电子数据为媒介作为犯罪的手段进行网络技术犯罪,这是一种新型的犯案形式。因此,司法部门和学术界为了能够有力的打击犯罪和收集有关电子的证据,电子证据就成为了我国新型的证据形态。

一、电子证据研究概念及意义

(一)电子证据概念

想要探讨电子证据,一定要先明确什么是它的概念。电子证据作为电子时代的产物,他的存在必须要依靠通信、网络、计算机以及别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存在的,在近些年电子证据一词成为了信息化时代的重要证据词汇,其定义一直处于改善中。根据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将它与信息技术相挂钩,它是以电子的方式存在、当作证据所使用的任何材料及派生物,又可以说是依靠电子信息或电子的设备而产生的证据。

(二)电子证据研究意义

全世界许多国家在不同的司法体系和环境中已经开始运用和重视电子证据,而在我国司法界中有关电子证据的讨论还在进行中,并没有适合的定位,在中国的繁杂法律规定中和法律解释中,也没有作出关于电子证据的详细阐述,因此对电子证据相关的法律问题还需要进行深一步的完善。由于电子证据的独特性,他自身的证据能力与其自身的证明力,还有其证据的认证方法和传统证据的形态又存在联系也存在区别的。能够有效的确立电子证据自身可采性标准,还有其具有的判断证明力标准,面对法律的实际工作问题才会有效的得到解决。为了能够更好地配合司法实践工作的需要,是电子证据的使用能够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才能有效地打击和惩罚新型犯罪,使用电子证据这个手段将会是一个有力武器。

二、电子证据的立法现状及不足

(一)我国电子证据的立法现状

我国在电子证据方面的制度与法律建设一直在不断的进步,但是还是处于发展的方向,而且这些立法都是倾向于取证方面在其可采性上确实欠缺认定规则。并且在现存的关于可采性内容的规定中对电子证据看似做出了比较健全的规定。但是并不是从电子证据可采性的认定规则这个思路来规定的,也没有对可采性进行明确的且是可执行的认定规则,可能会导致难以在司法实践中顺利运用。这些最主要的问题可以分三点:1.法律规定的效力地位不统一而且这些规定分配于不同的法律规定和规章制度中。2.对于电子证据关联性的标准中,有关其关联性的认定规则我国法律是没有没有对此做出明显规定的。3.在有关其真实性的规定上,我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要求电子证据必须是真实可靠地,而且有着重要的规定在原件还是在复印件的证据。但是有关证据的元件还是复制件对真实性的法律规定仍是一个通病,虽然在我国法规上有提出应当具备真实性,但是没有相信具体的正规化要求。

(二)外国电子证据对我国的启示

电子证据是一种具备一定技术含量的,随着科学信息化技术的进步高科技犯罪也不断的进步,想要到达高科技程度必须要依靠强大的经济作为其发展的支柱,采证的水平和存储证据的手段是急需进步的,因此外国发达国家对此都很早的对电子证据所涉及的关联问题进行深刻的讨论并研究出了先进的成果。对待电子证据的相关问题中,发达国家分析出了三大派系。其中有以英国为首的勋旧派,美国为首的变通派,还有以加拿大和南非菲律宾作为代表的创新派系。循旧派的意思是不需要为电子证据建立特别的规则,对于处理其可采性问题可以都按照传统的方法解决。而变通派即在原先的法律规定中进行改善,使传统规则的证据能够通过变通在电子证据上使用。最后创新派是对电子证据颁布单独的法律规则,然后设一门独特的规则解决一些证据的可采性的问题。英国与美国为判例法系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而且英国作为循旧派的典型国家,它对待电子证据的方法是把电子证据归纳到相对传统的规则里,而且许多判例法国家都会推崇与模仿这类方法去处里电子证据。英国采用了分类的方式对待电子证据,依据电子计算设备在证据发展的阶段中所表现的用处。

三、对我国电子证据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电子证据可采性认定前提的完善

探究电子证据前置条件是给电子证据做出明确的定义,同样也是对电子证据可才行规则完善的前置条件。确定其定义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下是非常关键的,其定义和范围时确认电子证据效力的核心。然而我国最高院给出的列举电子数据的证据类型,远远满足不了当今社会的需求。现如今电子信息科技的快速进步,所出现的证据形态也是类型多样,比如在以前的网络交流和聊天出现的记录大多数还是文字或图片,然而在近四年的时期,以微信为首的新型流行的社交类型迅猛发展并在短时间占据的主要地位。法律的严谨和严肃是其发展的重要特点,特别是在刑事诉讼方面所体现的有关对公民的合法权利引发损害的内容。如果想要一开始就对电子证据的有关规定就做出详尽的内容,这是不明智的方式,因为电子发展太快这一规定会造成法律一出台就变成了落后于时代进步的规定。所以我们法律这要在更高的层面去思考如何做出符合时代进步的规定,避免尴尬的事情出现。判例法系的外国规定中都更倾向于将电子证据定义为计算机记录,然而计算机记录切实是为电子证据所包含,这种定义范围的界定太窄了,对电子证据的实践应用极为不利。

(二)明确电子证据分类对待

对电子证据进行分类是判例法国家关于对研究其可采性规则重要的原则,而且起着相对重要作用对它的认定方面。是一种对电子证据的正确理解后的对待方式,借鉴这种方法对我国电子证据可采性的完善也有重大意义,从中得到修改我国有关规定不足的灵感。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视角看待电子证据的分类。按照电子证据的存储信息和电子网络的传导这两大特性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两类,静态的电子证据与动态的电子证据:依据电子证据所录取的内容是不是需要经过分析才可以获得,又能够将此分为内容证据和附属证据。依照取证的来源能将电子证据归类为原始的和传来的电子证据。通过解释电子证据的类别,在遇见复杂的问题能更好的使用去处理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品新.中国电子证据立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皮勇.刑事诉讼中的电子证据规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3]麦永浩,孙国梓,许榕生.戴士剑.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何家弘.电子证据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电子邮件证据问题研究 篇2

摘 要 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确认了电子证据的使用范围。电子证据规范化对于实务以及理论学说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电子证据使用的规范化、制度化对刑事案件的侦察,以及打击犯罪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司法实践中,现实的难题主要是如何在越来越多的网络以及电子犯罪中规范的利用好电子证据。本文认为如何将电子证据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是解决司法实践难题的必经之路。同时进一步完善电子证据的适用范围以及运用规范,促进司法实践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电子证据 规范化 证据体系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057

一、关于电子证据司法运用的几点思考

由于现代社会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司法实践中,涉及到电子证据的案件比例不断增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破获相关案件的侦察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因此电子证据的法理问题的争论不断出现,争议也一直存在,并且未见结论。电子证据的使用范围,手段,方式等等都是争议的焦点。虽然在最新民诉解释中规定了电子证据的使用范围,但是,这种争议并没有停止。电子证据作为一种单独种类的法定证据,其在实务方面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电子证据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更好的使用,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关于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的思考

1. 电子证据在立法方面与司法实务运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新民事诉讼法确定了电子证据成为一种单独存在的法定证据,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定地位”。法律上的规定,并不能缓解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与学理争论中的尴尬。电子证据的使用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规则体系,由此造成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电子证据的理解出现多元化的局面。即根据不同的证据规则说,电子证据便适用不同的证据规则,使得电子证据的使用出现乱象。

2.电子证据独立法律证据地位的时代背景。电子证据的争论出现在电子信息技术还不够发达的年代,即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几十年间。然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远远超出的时代发展和进步的速度。在法理方面,相应的法理言说并没有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达成步调一致,反而远远落后于电子信息科技的发展。在司法实践中,涉及到电子信息的犯罪日益增多,而电子证据的独立法律地位所依据的现实情况与之前所处的现实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如何确立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应该重新进行“与时俱进”的思考。

(二)关于电子证据基本规则的思考

我国在证据的程序性规则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了稳定的构成体系。然而电子证据在证据规则体系中的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形,其不同于传统证据的独特性,使其在某些证据规则的使用方面出现了无法适配的尴尬境地。如何解决在证据规则中的尴尬地位,必须要了解电子证据的特性。一是电子证据不同于传统证据,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是人脑意识活动的能动反应。二是电子证据存在于虚拟的信息世界中,无法像其他证据一样进行直观展示,这就有别于传统证据的有形性。三是电子证据本身就存在着矛盾性即易修改的同时又相对其他证据更加稳定。容易修改的同时又稳定的说法很多人不以为然,但是,如果从技术方面进行探讨,电子证据在形成之后便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任何修改都可以通过专业技术手段侦测出来。任何修改的痕迹都很容易被发现,这反而是稳定性的体现,这种矛盾性使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性与证明力受到质疑。

二、电子证据的取证

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在取证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电子证据的取证与其说是取证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技术发现的过程,这就造成了无论在取证主体还是对象方面都没有相应的取证模式可以适用的局面。而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核心问题便是如何取证,这对于接下来的举证、质证、认证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子证据取证的规范化是能否使其更加适应司法实践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子证据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取证人员的专业性。在大多数刑事案件中,取证主体一般是案件的之间办案人员,其所获取的证据应当属于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的七种证据类型。然而,电子证据的取证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对于取证主体的专业性自然和传统取证不同。传统的证据取得,在取证人员取证过程中并不需要进行太多的专业技能操作,因此对于传统证据的取证人员来说并不需要具备太多的专业技能。而我国目前电子证据的取证主体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网络警察,这两种取证主体具备了相关的专业技能,除此之外,其他相关的办案人员的专业技能都有待于加强。这无疑是电子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体系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

如何加强专业取证人员的职业能力,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同样存在着分歧。分歧点不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取证人员的职业水平。同时鉴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特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电子证据的取证模式也是争议的焦点。在提高专业取证人员的能力方面,一些学者普遍支持设立专业主管部门进行培训以及考核,同时进行资质认证。但是对于有专业能力的取证人员来讲,证据的“合法、真实、关联”三种性质的要求反而更加重要。对取证人员的`法律素养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

综上所述,如何将电子证据取证的专业性和法律性相结合是电子证据取证水平提高的关键。对此,如果仅仅将研究重点都放在于如何加强取证人员和侦查人员的沟通协作上是全然不合实际的。不妨将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员纳入司法范畴,或者培养出具有专业取证技能的司法人员。

三、电子证据规范化

查字典范文网(FANWEN.unjs.COM)

对于我国的电子证据司法运用的问题而言,欲将电子证据司法运用纳入规范化的轨道,至少应当讨论几点问题:

(一)形成电子证据规则

证据规则的形成一般是基于证据本生以及司法实践的惯例,其产生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证据运用的公平合理。规则的形成在总体态势上呈现出稳定发展,不断发展以及变化。任何一种新的证据的出现对于已经形成的证据规则都是改变的催化剂。电子证据的出现同样给传统证据规则带来了冲击,如何将这种冲击化解,关键在于寻找到传统证据规则与电子证据的契合点,将电子证据规则与传统证据规则更好的组合成新的体系,同时完善整个证据规则。

? (二)统一规范化的取证制度

电子证据的取证有别于传统证据,其取证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技术发现的过程。在传统司法实务中,取证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规范电子证据取证的重点应当是如何实现技术化以及合法化的有机结合。

1.取证主体规范化。电子证据的取证过程与其说是侦察过程不如说是一个技术发现的过程,其运用到的基本上是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同时,电子证据取证需要由专门技术人员完成,侦察人员很难单独完成取证过程。由此,对于取证主体规范化,主要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取证主体的法学素养。我国目前的电子证据取证主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网络警察,另一种是专门技术人员。这种划定取证主体的方式目前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将专业电子信息技术人员吸收到司法体制内,或者将司法体制内的从业人员培养成专业技术人员,这些无疑都需要很长的实践周期。相比较而言,将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成具有法律资格认证的司法体制内的人似乎更加易于实现。

(2)取证主体的技术素养。电子证据取证在当前的司法实践领域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大多数取证主体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出身。电子证据的学科建设,应该不单单是从哪一方面考虑,而是应当将电子证据学科定义为侦查类与电子信息技术类学科交叉的交叉学科。对于电子证据取证的从业人员的培养,要从技术以及法律知识两个方面进行,而不局限去培养某一单一方向的人员,这样才能符合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技术人员的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远远比单一培养模式的效果显著的多。

2.取证程序规范化。《计算机犯罪现场勘验与电子证据检查规则》中对电子证据的取证规则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已有详,《规则》中的相关规定虽然能够满足司法实务中的基本需求,但是对于电子证据的取证程序规范化,仍然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规则》是公安部的部门规定,其使用范围仅限于公安机关在案件侦查中进行办案的人员,其使用范围比较局限。检察机关、纪委部门在办案过程中则不受《规则》中相关规定的约束。为了构建合理的取证程序,更高位阶的法律文书的制定时势在必行。退而求其次,也需要根据《规则》中的相关规定完善取证程序。

(2)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差异性比较大,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然而《规则》中对于取证程序的规定主要依赖于高科技的技术,这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司法部门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难题。因此加大对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力和物力支持,也是解决取证规范化的重要任务。

3.取证对象规范化。对于取证规范化而言,取证对象规范化是除了取证主体和取证程序规范化外同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法律层面讲,侦察机关在履行侦察职务的同时也需要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如何实现两种利益的平衡,这就需要权力机关妥善处理公权力与公民合法权利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侦查机关的取证对象限制有学者精妙地概括为“证据取得之禁止”。从技术层面讲,电子数据只有在违法犯罪的情况下才会转变为电子证据,单单存储在存储媒介中的数据并不能成为电子证据,但是电子数据所储存的媒介当中有可能记录了他人其他的隐私数据,或者其他与侦查无关的数据。因此,如何在合法取证的情形下避免以为工作失误侵犯他人隐私是电子证据取证的又一利益平衡点。

四、总结

电子证据与网络保全证据公证研究 篇3

关键词:电子证据;网络保全证据公证;法律效力

现阶段,电子商务平台与电子政务互动得到了快速发展,网络无纸化办公为社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解决纠纷问题,成为电商和电政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议题。电子证据在司法领域的应用,需要进行网络保全证据公证,以保证电子证据具备法律效力。在电子证据进行网络保全证据公证过程中,需要对电子证据的特点进行把握,从而保证公证工作能够发挥预期作用。

一、电子证据特征

在对电子证据与网络保全证据公证问题研究过程中,要以“电子证据”入手,把握电子证据的特征,对于发挥网络保全证据公证作用来说,起到了十分积极地作用。电子证据特征主要体现在了以下几点:

无形性。与传统证据不同,电子证据是计算机处理信息,是一种计算机语言,其介质是计算机。电子证据是一种数字化信息,通过编程语言对其内容进行显示,是一种二进制编码[1]。

复杂性。从电子证据的产生源头来看,计算机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也使得电子证据具有较强的复杂性。电子证据并非是“书证”,它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视频或是这些东西的组合。电子证据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能够通过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编译和处理,能够对事实进行真实、可靠地反应。

客观性。电子证据具有客观性,它是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有效反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电子证据在应用过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进行保存,能够对实际属性进行反应,并且不容易被误传[2]。

脆弱性。电子证据在应用过程中,其存储设备主要以存储器、磁盘等为主,并且在进行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因为错误操作而被破坏。例如在利用系统对电子证据进行上传过程中,由于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重要数据信息丢失,从而使电子证据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二、电子证据网络保全证据公证分析

网络保全证据公证主要是针对于电子证据而言的,通过对电子证据进行网络保全证据公证,可以充分发挥电子证据的功能和作用,避免电子证据被破坏或是失去法律效力[3]。一般来说,在进行电子证据网络保全证据公证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点内容:

数据保全:数据保全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数据信息记录,例如电信数据、股票数据、网络点击数据等相关内容。

电子交易保全:人们在进行网上交易过程中,浏览的相关信息能够进行记录,主要涉及到了电商交易信息、网上银行交易信息、网上划款记录信息等。

综合保全:对交易不确定信息进行监督,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存储。

登记服务:专利、版权、各类登记事物的有效记载。

电子证据网络保全证据公证,主要是以公证审核程序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对互联网上的电子身份进行认证,在进行电子数据保全过程中,会对交易记录、数据文件等证据进行备份,保证电子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之后可以对证据信息进行提取。此外,通常需要有具备专门技术知识的专家参与其中,并需要高科技设备予以辅助。

三、网络保全证据公证的作用探究

电子证据在应用于司法领域过程中,需要具备可靠性、真实性,能够对相关事实进行有效反应,同时,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还需要具备稳定性。只有这样,电子证据才能够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发挥“证据”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电子证据通过网络保全证据公证,可以使其具有较强的法律证明力,满足法律效力需要。从网络保全证据公证自身来看,其是国家公证机关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电子证据信息进行提取,并通过审核和监督,对证据进行收存的一种方式。关于网络保全证据公证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下面分析中看出:

(一)满足电子证据发挥法律效力

电子证据进行网络保全证据公证,能够有效地保证电子证据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和相关性的特点,在遇到网上法律纠纷过程中,能够利用电子证据更好地进行权益维护。电子证据通过网络保全证据公证,可以使电子证据具有法律效力,在进行案件审理过程中,能够作为“证据”被审判机关采用[4]。

(二)审判机关能够对证据进行直接采用

在进行司法实践过程中,电子证据需要经过举证、质证,通过法官审查判断,确定证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从而对某项事实进行指正。从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规定来看,其第67条有着如下规定:“法定程序公证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法院应直接认定为事实依据。”电子证据通过网络保全证据公证后,具有“被公证的法律属性”,可以作为证据被采用。

(三)具备法律证明力

电子证据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其存在无形性和脆弱性的特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一过程中,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难以实现,从而使电子证据的法律证明力较低。通过对电子数据进行网络保全证据公证,提升了电子证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能够对电子证据进行有效保管,在进行法律证明过程中,可以具有较强的证明力。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证据的网络保全证据公证,有效地发挥了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对于解决网络环境下出现的纠纷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把握电子证据的基本特性,能够对电子证据采取有效保全措施,在发生纠纷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利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同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加强网络保全证据公证制度建设,完善其流程,更好地促进网络环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悦,刘云龙.电子证据保全公证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发展,2012,02:25-31.

[2]杨玲.论电子数据的公证保全——以网络证据的公证保全为中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70-75.

[3]李扬.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35-38.

电子邮件证据问题研究 篇4

一、司法实践中电子证据运用存在的问题

1、配套法律法规不完善。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商业秘密保护的特殊性, 我国对于电子证据迟迟未做法律上的相关规定。尽管有关部门已制定了《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规则》、《计算机犯罪现场勘验和电子证据检查规则》等文件, 但不能涵盖全部情况, 实际操作性差, 其效力也远远不及法律;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法律规定, 权利人对取证过程的操作及规范并不知情, 因此案件在电子证据的收集提取、证据保全等过程中极易造成二次泄密, 造成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 并且难以救济。因此, 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更适合网络环境的举证制度, 在程序法方面完善电子证据的立法。

2、网络环境下电子证据举证难。

一般来说,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应采取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权利人为证明商业秘密的所有权以及商业秘密遭受侵权的事实, 需承担包括电子证据在内的举证责任, 但是在实际诉讼中, 权利人由于担心会造成商业秘密的二次侵害, 不愿提供相关证据;另一方面, 相比传统形式的商业秘密侵权的举证, 电子证据的特殊性质使得举证工作更为复杂, 电子数据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下存在、传播, 极易被篡改、损害甚至消失, 权利人一旦提供不了相应的证据, 就需要承担败诉的风险, 司法机关也很难对电子证据的真实性进行认定以及做好证据保全工作。

二、网络环境下电子证据制度的构建

1、明确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举证原则。

针对实际诉讼中举证难的问题, 许多法院会使用推定或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 适当调整分配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的举证责任, 可由被控侵权方对商业秘密以及侵权行为的存在性进行举证。此种举证责任分配和审判原则已被普遍接受, 但在立法中, 仅在行政法规中做出了相类似的规定。例如, 国家工商管理局制定的《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第5条等, 其效力远远不及法律。因此, 法律中应明确举证责任转移或者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适用。权利人负有提供证据证明侵权事实存在的责任, 而被控方也可举证证明不存在侵权行为。针对具体的商业秘密侵权案件, 举证责任的分配可根据电子证据的种类, 当事人的举证能力, 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等方面来确定是由哪一方当事人来承担举证责任。

网络商业秘密泄露的特殊性在于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 犯罪分子 (侵权人) 于无声无息间就能窃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以至于权利人对于商业秘密是何时以何种方式泄露的可能都不清楚。因此, 权利人对证据的收集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财力, 很难在诉讼开始阶段就将所有的证据都能提供。而且, 在举证过程中很有可能因为权利人过早地披露了被控方尚未掌握的商业秘密信息, 造成其权益的受损。所以, 法律应允许权利人分阶段地跟随诉讼的进展来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2、电子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首先, 关于电子证据的保全问题。电子证据的科技性和脆弱性要求参与保全的人员具备相当的计算机技术和专业知识。为保证证据的初始状态, 可以在有关部门监督下, 及时地将涉案的计算机及各种存储介质中的所有数据、软件进行整体的复制备份。例如, 可以探索设立第三方的电子数据保全机构, 通过法律规范其权利和义务。用户在电子数据生成的同时, 便将其完整备份在网络服务商或其他专业机构的存储系统中,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利用特殊技术手段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必要时, 可请公证部门参与全过程并作出公证, 还可准备专门的数据恢复工具以防电子证据被破坏。其次, 关于电子证据的认证问题。电子数据的认证可以借鉴电子签名的认证模式, 就是指利用密码技术对电子文档进行电子形式的签名, 可以证明当事人的身份, 也能证明当事人对文件内容的认可。还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为电子数据提供专业鉴定, 明确其法律职责, 可以直接进入数据库后台调取已备份保全的电子数据进行鉴定, 通过电子数据存证加公证解决电子数据真实性的问题。

三、小结

网络环境下电子证据制度的构建, 应充分考虑网络特性并利用网络化的手段。网络的虚拟存储空间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 多个数据信息在存储空间中是互相关联的。因此, 在保证了电子证据真实性的基础上, 电子证据比传统数据更具可靠性。但是, 要想最终证明指控犯罪事实, 还需要结合其他形式的相关证据材料, 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从根本上说, 我国应尽快制定专门的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保护法和电子证据法, 将网络环境下的商业秘密保护纳入立法进程, 从而完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的发展给商业秘密的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之出现的电子证据在网络商业秘密侵权案件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就电子证据在诉讼实践中的取证、认证等问题进行研究, 从而使其在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中有效发挥作用, 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体系。

关键词:网络环境,商业秘密保护,电子证据

参考文献

[1]段媚媚.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侵权案件的举证责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2008.5.

证据保全公证程序问题研究 篇5

关键词:证据保全 公证 程序 效力

一、证据保全公证程序的概念

证据保全作为一种制度创于寺院法,后继受德国普通法并沿传至今,为许多国家立法所采用。德国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直接采纳证据保全制度,但是出于实际需要也并不禁止这种制度,并且在学理上一般也支持这种制度。我国学者认为,证据保全就是在起诉前或者起诉后,还没有调查证据以前,预先采取的一种保全措施。而本文提出的证据保全公证程序是公证机构基于客观上的急迫需要,在诉讼前就特定证据材料预先加以调查,以便对证据的形式和内容加以固定、保存的一种特别程序。

二、证据保全公证的范围和方法

由于刑法和民法对证据的定义、采集和认定的规定不完全一致,考虑到公证机构本身的法律性质,本文认为,证据保全的范围应当限定在民事证据的范围内,也可包括一些行政诉讼中的证据。证据保全公证的范围具体是指法律、法规规定或公证实务中对何种证据可以采取公证保全措施。在公证实践中,有关证据保全公证的措施和方法,因不同的证据而有不同的保存和固定的方式。如对证人证言的证据保全公证,可以采取制作证人证言笔录或录音的方式;对物证或有关场所现状的证据保全公证,因物证或有关的具体情况不同,既可以通过勘验制作笔录、绘图、拍照或摄像,也可以保存原物。

本文认为证据保全公证的方法主要区别于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法律上没有明确的限定,主要采取列举式;《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细则》第10条规定:“办理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公证员应当客观、全面地记录被拆迁房屋的现场状况,收集、提取有关证据。应该根据被保全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勘测、拍照、摄像等方式进行证据保全。”

另一种是并不设定明确的限制,由公证机构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方法和措施,以达到固定、保全证据的目的。1994年8月26日,司法部、国家版权局《关于在查处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发挥公证作用的联合通知》(以下简称《联合通知》)指出公证机构在办理著作权证据保全公证时,有权根据当事人的要求和被保全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购买或索取实物,现场拍照、摄像,询问证人、记录或录制证人证言等保全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客观真实情况。

三、证据保全公证的要件

证据保全公证的要件有实质要件与程序要件之分。证据保全公证的实质要件是已有发生证据灭失的可能或妨碍使用之隐患或经对方当事人同意。证据保全公证的程序要件是一般应在诉讼前提出申请。

一般认为,凡向公证机构提出证据保全公证的申请,应具备以下条件:

1、证据有灭失或难以取得的可能。

证据由于时过境迁或其他原因,有可能灭失、失真或难以取得。如病人身患疾病有死亡的可能;有关单位因拆迁需要申办证据保全公证;作为证据的物品将腐坏、变质,随时都有可能失去证据作用的情况下,应当及时将物品的外形、特征等制成笔录,并将物品进行处理。

除以上客观情况外,还有来自人为的因素。如有可能发生证据被销毁、涂损、掩埋、转移等情况,以致日后诉讼时或查处案件时影响人民法院或行政执法机构对纠纷的正确审理。所以,为有效地利用证据认定案情,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关机关和个人应当依法申请办理证据保全公证。

2、必须对涉及案件事实的现状予以确定,且申请人与该案有利害关系。

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条件的变化或者其他原因,一些证据本身可能消灭或难以取得。所以,公证机构在办理保全证据过程中应当指导、督促当事使用法律允许的方式对保全对象进行证据保全。如当事人陈述、现场勘验经过等,不可能长期而又准确地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中,如果不及时办理证据保全公证,用文字记录下来或者录音、摄像,事后就可能遗忘;有的物品、痕迹不可能长期保持不变,如房屋的座落、四至、房屋性质、结构、层次、面积、新旧程序、层面及地面质地、附属设施等,如果不拍照或绘图并用文字把它们的原始状况详细记录下来,房屋一旦被拆迁,就无法了解其现状。

四、证据保全公证的管辖

㈠、起诉前的管辖

为了调查便利的需要,申请证据保全公证在起诉前应向证人居住地或证物所在地公证机构申请。当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4条的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与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显然,人民法院也可以办理证据保全。但是,本文认为,在诉讼前证据保全中,应当以申请人向公证机构提出证据保全公证为宜。这是因为:

1、我国现行立法规定,对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赋予充分的证明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第4条的规定,公证机构有权“保全证据”,公证机构办理证据保全公证应在诉讼尚未形成之前进行,并且只能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5条第5项也规定,已为有效公证书所证明的事实,在诉讼中当事人无需举证。

2、诉讼前对证据保全的公证并不仅限于诉讼之目的。如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在依法查处著作权侵权行为时,通过证据保全公证,保证证据的客观真实性,有利于有力查处侵犯著作权行为,有得于有效地打击侵权行为,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在行政诉讼中的有效举证。

3、与时俱进,突破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法院为中心发现案件客观事实”的前苏联传统证据理论体系的框框。当事人真正成为诉讼的主体,有权决定诉讼的实体内容,法院站在中立立场上进行审判,既有助于审判制度的改革,使法院在诉讼前的职能弱化,以减其工作负荷,又有助于强化公证机构职能作用使其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㈡、起诉后的管辖

证据保全公证在起诉后向公证机构提出的,在传统做法上,公证机构应当拒办,并告知应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因为,当事人在起诉后申请证据保全需要,由人民法院审查做出是否准许保全的裁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当诉讼属于第一审时,向一审法院提出,当诉讼属于第二审时,应向二审法院提出。但本文认为,随着我国法院在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法院在民事审判过程的诉讼结构已逐步从“强式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过渡,对当事人来说,举证的责任加重,而且为了取得质证过程中主动,当事人往往需要一个中介机构来证明其证据的客观、真实和合法性。所以,对于一些诉讼中的保全证据,公证机构也应当可以适当介入,例如房屋强制拆迁前的保全,往往就是在诉讼中进行的。

五、证据保全公证的申请

㈠、申请的主体

证据保全公证程序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而开始的。如《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细则》第5条规定:“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申请人是拆迁人或被拆迁人,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也可以作为申请人。”

㈡、申请的程式

申请的程式是指申请人向公证机构以何种形式提出证据保全公证的申请,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应列明或表明何种事项。

向公证机构提出申请的当事人并无限制性规定,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但应当符合《公证程序规则》第17条第1款的规定,即“㈠申请人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利害关系;㈡申请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无争议;㈢申请公证的事项符合规定条件的,属于公证处的业务范围;㈣申请公证的事项属于本公证处管辖。”公证机构应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不符合规定条件,公证机构应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对拒绝受理不服的行政复议程序。《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细则》第7条第3款的规定:“受理或拒绝受理的决定,应在申请人依据本细则正式提出申请后的七日内作出”。之所以作出七日的规定,也正是防止证据可能灭失或难以再决取得。

因为《公证程序规则》对证据保全公证的申请未作明文规定,理论上证据保全公证的申请,并非必须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提出申请,但必须由公证员制成笔录。

六、证据保全公证的效力

证据保全公证一般产生如下效力:

1、保全的证据具有客观性,双方当事人均可以利用保全的证据,且具有优先性。

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应该具有的客观存在的属性,或者说,保全的证据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在实践中,采用保全证据的客观性标准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保全证据的内容必须具有客观性,必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其二,保全的证据必须具备客观存在的形式,必须是人们可以通知某种方式感觉、感知的东西。无论是通过绘图、拍照、摄像,都必须有其客观的外在表现形式,都必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

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文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一些公司企业的日常业务和商务往来在一定程序上实现了“无纸文书管理”,那么存储在计算机硬盘或软盘中的有关文件是不是证据?本文认为,这些文件也是证据,只是没有被别人通过感知而客观表现出来。当然,如果这些文件被电脑打印出来,或者通过办理证据保全公证通过计算机屏幕显出来,那就具备了证据的客观形式,并具有与原件同等的法律效力。

证据保全公证作为证据为当事人双方或相互间发生事实关系的证明,因此,不但申请证据保全公证的当事人可以运用,如果对方当事人认为该证据对其有利也可加以利用。在举证方面,当事人有提出证据与否的自由。

1998年7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若干规定》第27条第1款规定:“物证、历史、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高于其他书证,视听材料和证人证言。”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7条第2款规定:“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先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2002年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63条第2款规定:“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2、保全的证据效力不必然及于待证事实。

所保全证据的效力仅及于本身,与待证事实并无必然联系。比如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并不是为了证明对方当事人应承担的过错责任。同样,著作权证据保全公证虽然在为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切实加强著作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证据的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查处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发挥作用的证据保全公证,并不必然证明有关当事人的侵权行为。因为,著作权证据保全公证书中虽证明了申请保全的时间、理由以及证据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内容,保全证据时所拍摄的照片、录像带以及实物、发票等也在清单中列明,但是这与有关当事人是否侵权、侵害程序没有必然的关系。

3、已保全的证据,可免除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证据一经保全,应该与法院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调查的证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证据保全公证的证据是证据的一部分,人民法院以及行政执法机构应当将它与其他证据一并加以审查、判断。对于当事人在诉讼前依法定程序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的证据保全公证的证据,与人民法院依靠程序收集的其他证据具有同样的效力。

浅析行政诉讼证据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行政诉讼证据;特点;种类;对象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特点

受行政诉讼性质决定,其证据制度具有如下特点:①行政诉讼证据所要证明的最终事实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②行政诉讼被告必须自始至终地承担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法定举证责任。③行政诉讼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证人和原告收集证据,作为被告代理人的律师也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④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有收集证据的权力,而无收集证据的义务,其主要任务是审查判断证据。

二、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主要证据和次要证据、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本证和反证等。《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根据证据的来源和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以下七类:

1.书证

即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的内容表达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人的思维或者行为的书面材料。如行政机关的文件、文书、函件、处理决定等。作为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在诉讼中必须提交的书证。

2.物证

即以物品、痕迹等客观物质实体的外形、性状、质地、规格等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肇事交通工具、现场留下的物品和痕迹等。

3.视听资料

即以录音、录像、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及数据等转化为各种记录载体上的物理信号,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音像磁带、计算机数据信息等。

4.证人证言

即直接或者间接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陈述。一般情况下,证人应当出庭陈述证言,但如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作证应与其心理健康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相适应。

5.当事人陈述

即本案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案件事实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和承认。

6.鉴定结论

即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鉴定人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就与案件有关的专门问题所作的技术性结论。根据鉴定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医学鉴定、文书鉴定、技术鉴定、会计鉴定、化学鉴定、物理鉴定等。

7.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勘验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或者物品进行勘察、检验、测量、绘图、拍照等所作的记录。现场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情况及其处理所做的书面记录。

三、行政诉讼证明对象

证明对象是证据制度的首要问题。只有明确了证明对象,才能进一步明确由谁负责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举证责任)、如何进行证明(证明程序)、证明到何种程度为止(证明标准)。也只有明确了证明对象,取证、举证、质证和认证等一系列证明活动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

行政诉讼的中心任务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因此,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证明是行政诉讼活动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是行政诉讼全部证明活动的中心,行政诉讼的全过程都要紧紧围绕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来进行。

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是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事实。这是行政诉讼证据区别于其他诉讼证据的最重要特征。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事实,既包括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实体法事实,也包括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程序法事实。因为,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既要求其实体上合法,也要求其在程序上必须合法。

在行政诉讼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的现象是,人民法院和被告一起来审原告。在很多情况下,行政诉讼发生的原因都是相对人有违法行为,或者行政机关认为相对人有违法行为,对其进行处理,相对人不服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相对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固然是待证事实之一,但并不是行政诉讼证明对象的全部。因为相对人即使有违法行为,也并不能完全证明被告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就是合法的。如果把行政诉讼证明对象仅仅理解为相对人是否有违法行为,就会出现人民法院和被告联合起来“审原告”,从而使行政诉讼发生变形,审查被告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中心任务,就被“偷换”为审查原告行为的违法性。

四、行政诉讼举证范围

《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这一条款的前半段是对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规定,后半段则是对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范围的强调。

根据这一条款的规定,被告在承担举证责任提供证据时,既要提供作出特定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也要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根据,即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

在刑事、民事诉讼中,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一般并不包括在证明对象的范围之内。 行政诉讼不同于刑事、民事诉讼,在行政诉讼之前有一法定的先行程序,即行政程序的存在。行政机关在行政程序中必须严格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不仅要有充分的事实根据,还要有明確的法律根据。进入行政诉讼程序以后,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所依据的法律根据(规范性文件)就成为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证据之一。所以,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范围不仅包括事实方面的证据,还包括法律方面的证据。行政诉讼证据范围的广泛性,是它区别于其他诉讼证据的一个重要特征。

五、结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行政诉讼证据要符合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三个特征,只是对行政诉讼认证规则的抽象表达。具体到每一证据的认定,仍然要根据不同的证据种类,通过不同的认定方法,逐一进行认定。

参考文献:

[1]姬亚平.论行政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关系之重构.《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4期

[2]王小红.对行政诉讼证据问题的若干思考.《行政法学研究》,2001年4期

电子邮件证据问题研究 篇7

1 与电子邮件相关的概念厘清

关于电子邮件 (electronic mail, 简称E-mail) , 有两种常见的错误观点:一是电子邮件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书写、发送和接收的信件[1];二是电子邮件是—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2]。

前一概念的错误在于将电子邮件的传播途径局限于互联网。其实尽管互联网是最常见的电子邮件传递形式, 但是电子邮件的传递不但在广域网 (互联网是使用者最广泛的广域网) 上可以进行, 也可以在计算机局域网上进行。王路明诉上海吉列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中, 证明吉列公司通知王路明变更续签员工合同程序的电子邮件, 就是通过公司局域网而不是互联网发送的。后一概念的错误在于电子手段不仅仅通过计算机终端和通信网络可以实现, 还可以通过电话、传真机、电报设备及其传输线路实现, 该定义的后果就是将传真、电报也归入到了电子邮件的范畴。

笔者认为比较理想的定义是, 电子邮件是输入计算机终端或通信网络并以电子化方式通过电子邮件系统对信件内容进行记录、发送和接收, 从而传输给其他用户的信息, 电子邮件在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上均可传递。

电子证据、数据电文和电子邮件这几个相关的概念的关系是:电子证据, 按照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电子证据的固定采集与展示业务操作指引》第七条:“本指引所称电子证据 (Electronic Evidence) 是指能够证明相关法律事实或案件事实的、被作为证据使用的电子文件或电子数据。能够证明相关法律事实或案件事实是电子证据的重要法律特征。”而学术界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用作证据使用的一切材料及其派生物[3]。这两个定义在内涵上是相同的。

从档案学和鉴定学角度分类, 电子证据实际包含了数据电文证据、附属信息证据与系统环境证据。其中数据电文证据是数据电文正文本身, 即记载法律关系发生、变更与消灭的数据, 主要用于证明法律关系或者待证事实;附属信息证据是指对数据电文生成、存储、传递、修改、增删而引起的记录, 主要证明数据电文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系统环境证据是指数据电文运行所处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用于确保庭审和鉴定时, 数据电文能够以原始面目展现[4]。对应上述分类, 电子邮件证据的组成, 不仅仅是电子邮件正文, 还包括信头 (或称邮件头) 、电子邮件在编辑、发送、接收以及采集时的电子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环境等。其中电子邮件正文 (也称报文体) 属于数据电文证据, 信头 (邮件头) 属于附属信息证据, 而电子邮件运行时的电脑硬件型号、配置, 所使用的通讯软件的名称、版本号等, 就属于系统环境证据。

本文所称的电子邮件证据, 即同时包含与电子邮件相关的数据电文证据, 附属信息证据与系统环境证据。

2 电子邮件作为证据采信的法律依据

根据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以及互动百科等主要网站对于电子邮件的解释, 世界上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在1969年10月 (另一说是1971年) 诞生的。然而电子邮件作为证据被采信, 却要远远晚于其诞生之日。

如将电子邮件按电子文件或者计算机信息进行归类的话, 那么其作为证据被采信的法律, 在我国可以追溯到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试行) 》。该法首次肯定了视听资料的独立证据地位, 但是没有将计算机证据作为一个的独立的证据形式, 而是将其涵盖于视听资料之中。此后的1989年《行政诉讼法》、1991年《民事诉讼法》、1992年广电部《关于广播电影电视行政复议若干规定》、1996年《刑事诉讼法 (修正案) 》、1996年《检察机关贯彻刑诉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等, 沿用了类似规定[5]。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在上述规定的立法本意上, 视听资料包含计算机信息 (或计算机数据、资料, 计算机证据等类似名称) 是没有疑义的, 但是“计算机信息资料”等类似名词是否明确地涵盖了电子邮件证据, 尚不能肯定, 毕竟在视听资料作为独立证据提出之时, 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还没有诞生[6]。因此, 上述规定, 充其量可以作为电子邮件证据的法律渊源之一, 尚不足以直接成为电子邮件可作为证据采信的法律依据。

明确将电子邮件作为证据作出规定的全国范围适用的法律法规, 根据笔者的初步调查, 应该是1998年5月14日颁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其第二百一十五条:“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子邮件、电报, 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签发扣押通知书, 通知邮电部门或者网络服务单位检交扣押。不需要继续扣押的时候, 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签发解除扣押通知书, 立即通知邮电部门或者网络服务单位。”第二百一十七条:“对于扣押的物品、文件、邮件、电子邮件、电报, 应当指派专人妥善保管, 不得使用、调换、损毁或者自行处理。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 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扣押, 退还原主或者原邮电部门、网络服务单位。[7]”1999年3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一条“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 (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 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则更为明确地确认了电子邮件作为证据的地位。

2004年8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七条规定“数据电文不得仅因为其是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而被拒绝作为证据使用”, 该法规由此确立了对于包括电子邮件在内的数据电文应当作为证据使用而不得予以歧视的原则, 因此被视为电子证据立法的新阶段。至此, 法学理论界以及司法界对于电子邮件的证据效力已经没有争议。

3 电子邮件证据的法律定位 (或归类)

电子邮件证据的法律定位问题, 即电子邮件属于什么类型的证据, 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而且该问题往往是以电子邮件证据的上位概念即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的形式提出的。电子证据的外延包含了电子邮件证据, 关于电子邮件定位的讨论, 最终也都能归结到对电子证据定位问题的讨论上。

不同类型的证据, 其证明机制不同, 因此适用的证明规则以及由适用证明规则而产生的具体规范也有所不同, 所以对电子证据的定位直接关系到应当采用何种证明规则的问题。这也正是本文需要简略地分析各种学说的理由。

归纳起来, 关于电子证据 (或者电子邮件证据) 的定位, 国内的学者提出的有代表性的学说不下6种。由于本文的重点不在对电子证据法律定位的具体评析上, 因此下面只作简略的说明。

3.1 视听资料说

从视听资料作为独立证据确立以来及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颁布为止, 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一直将电子证据 (或称计算机证据、计算机内存信息资料等) 作为视听资料证据的一个方面看待, 这是视听资料说产生的主要原因。当然, 视听资料说也列举了电子证据和可视可听的录音带、录像带等资料的相同与相似之处等理由。

3.2 书证说

这一学说从电子证据 (尤其是数据电文中的主要类别电子邮件) 和书证都有相同的记录信息、阅读功能出发, 认为两者属于同一种类证据。合同法第11条以及电子签名法第4条, 关于数据电文应视为书面形式的规定, 似乎也为该学说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

3.3 物证说

这一学说认为, 电子证据属于广义上的物证, 因为“数字证据是由能借助特定工具和技术加以收集并分析的各种磁性物质和电脉冲物质形成的。”[8]

3.4 电子证据四分法说

蒋平先生根据电子证据的承载介质、输出形式、计算机模拟和测试的结果等方面分析, 认为可以将电子证据归类到书证、视听资料、勘验检查笔录以及鉴定结论证据4种[9]。如按照蒋平先生的归类方法, 电子邮件应当归入书证类别。

3.5 电子证据七分法说

何家弘、刘品新先生在其《电子证据法研究》一书中, 提出“电子证据同传统证据相比, 不同之处在于载体方式方面, 而非证明机制方面。这就决定了电子证据决非一种全新的证据, 而是传统证据的演变形式, 即我国所有传统证据均存在电子形式”[10]。根据该理论, 电子证据可分为电子物证、电子书证、电子视听资料、电子证人证言、电子当事人陈述、关于电子证据的鉴定结论以及电子勘验检查笔录七种。按照该归类法, 电子邮件的正文属于电子书证, 而与电子邮件相关的附属信息, 例如邮件服务器记载的电子邮件的传播路径、用户登录的记录日志等, 应当归入电子物证行列。

3.6 独立说

这是近些年越来越多学者主张的观点。他们认为, 从我国民事诉讼法来看, 7种证据类型除物证、视听资料外, 其余类型证据的外在表现形式都有可能表现为书面形式, 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因其自身的特征而单独成为一种证据。电子证据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多媒体的, 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传统证据类型。既然任何一种传统证据都无法将电子证据完全涵盖, 那么完全应当将电子证据独立出来, 作为一种单独的证据种类, 并由此创建其独立的证明规则[11]。

4 定位不清给电子邮件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带来的困扰、解决的尝试及现存的问题和对策

由于证据定位不清, 反映在立法上, 就是相关法律思路模糊、概念不清, 缺乏解决电子证据法律难题的明确方案[12]。

立法上的模糊, 反映在司法实践上, 就是各地法院对于电子邮件证据的认识各异, 甚至朝令夕改。

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的同志就认为电子邮件在性质上属于书证, 但有具有不同于书证的存在形式, 需要建立特别的证明规则[13]。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态度则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在其2001年10月1日试行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各类案件有关证据问题的规定 (试行) 》中, 认为电子证据属于视听资料, 后来在其组织编写的《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研究》一文中, 却认为, 主张电子证据是书证的理由是合同法关于书面形式的规定, 主张属于视听资料的理由是电子证据和视听资料都需要借助一定技术设备才能展现内容, 但其实这些都只是电子证据的转化形式之一。鉴于现行证据制度是以证据表现形式作为划分种类的根据, 而电子证据的虚拟性等特殊性质, 举证质证特别, 应独立作为证据种类, 形成系统的证明规则[14]。即使是同一地区, 不同层级的法院, 对此也有不同的认识, 因此也常常发生一审、二审对于同一份电子邮件证据, 由于对其的定位认识不同, 适用不同认证规则作出不同的认定结论的情况[15]。可以说, 司法界对于电子邮件证据的认识各异, 直接导致了司法实践中对于电子邮件证据的举证、质证、认证上的困扰和混乱。

电子邮件证据定位不清确实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难题。那么如果统一采取其中一种观点指导实践, 是否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呢?

即使是严格按照目前流行的某一学说的指导进行司法实践, 也会带来诸多问题。例如, 按照电子证据七分法说对电子邮件证据进行分析。

首先来分析电子邮件的组成。前文已述, 电子证据可分为数据电文证据、附属信息证据, 系统环境证据。对应上述分类, 电子邮件证据的组成, 不仅仅是电子邮件正文, 还包括信头 (邮件头) 、电子邮件在编辑、发送、接收以及采集时的电子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环境等。

然后根据该学说的“先归类, 后认定”的原则, 将电子邮件进行证据归类。按七分法的理论, 电子邮件的正文应当属于电子书证。信头等属于附属信息证据, 由于其是计算机系统对数据电文的生成、存储、传递、修改、增删而作出的记录, 因此属于电子物证。而电子设备环境, 是在取证过程中对硬软件设备名称、硬件配置、设备型号、软件版本的记录, 由于这些记录虽然是以文字形式作出的记录, 而不是电子形式, 但是属于电子形式材料转化来的附属材料, 即派生物, 也应列入电子证据范畴。如果取证是由一方当事人作出的, 其作出的记录只能属于电子当事人陈述;如果是独立的公证机关或者鉴定机构作出的, 属于电子鉴定结论;如果是由法院或者法院委托的专家作出的, 属于电子勘验笔录。

此后, 才能按照各类证据的普通认证规则进行认证。在认定的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电子邮件证据的特殊性, 以决定该证据是否可采。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到, 按照最能适应目前的证据归类现状的七分法学说进行司法实践, 就相对简单的电子邮件进行分类, 就已经足够复杂了, 然后还要既考虑不同类型证据的不同证明规则, 又考虑电子证据的特殊性作出修正进行认证工作, 其难度可想而知。如果涉及到今后的不断出现的新的电子证据形态, 那么难度更是难以想象的[16]。

如果按照独立说的做法指导实践, 又将会如何呢?首先必须解决电子邮件作为独立证据认证的法律依据的问题。

刘满达教授就认为, 如果将数据电文定性为独立的证据形式, 难免要重新设立一整套相关的证据规则, 而这又是不切实际的, 必然造成立法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国《电子签名法》对于数据电文规定在有些条件下可采信, 但不作证据类型规定是一种附和国际习惯做法的明智选择[17]。

由此可见, 对于电子证据定位问题的解决, 独立说虽然完善但是实现的难度太大, 而七分法虽然能够解决目前的问题, 但是按此指导实践, 由于繁琐的分类、不同的认证规则的适用以及各类规则之间的协调, 按照电子证据的特点必须作出的修正等, 势必给具体操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有没有一个两全的方法呢?

分析各种学说, 尽管其对于电子证据应如何定位的观点各异, 但是有一点认识则是共同的, 那就是不管归入哪一种证据类型, 电子证据均有其特殊性, 不应直接照搬该类型证据原有的证明规则, 而需要作出修正和创新。而这一共识, 也为电子邮件的证明规则的创制打开了思路。

江伟教授提出, 既然传统的七种证据每一种都有电子证据形式, 那就暂时不要管分类标准是什么, 先将其特殊的适用规则拟出来再讨论[18]。

就这一观点, 支持者日众, 包括原先持“电子证据七分法”观点的刘品新先生, 也认为未来证据立法时, 可以将视听资料并入电子证据大类, 而将电子证据作为一个独立的证据种类予以规定, 同时在维持现行证据分类体制的情形下, 对电子证据的定位模糊处理, 而将重点放在电子证据特殊证明规则的制订上[19]。

本着这一思路, 国内的学术界以及司法界对于电子证据和电子邮件证据的证明规则的拟定均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刘品新先生在其《中国电子证据法立法研究》一书中, 对于电子证据的可采性条款、证明力条款等均作出了系统的设计和论证。但其更多地侧重于立法建议的层面, 不可能解决实务中的操作规范要求, 也没有提供在使用这些建议规则时, 如何确立具体的审查、认定证据的标准的问题。

现有立法上, 虽然还没有一部专门的电子证据法, 但是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中, 倒也不鲜见相关的证据规则。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公安部颁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上海市国际经贸电子数据交换管理规定》、《广东省电子交易条例》等。但是这些规定的存在的一个严重的不足是, 绝大多数条款偏向于指导如何取证, 如何收集、保全电子证据, 但是缺乏可采性规则[20], 更缺乏根据这些原则性的规则, 在司法实践中可资引用、参考的具体认定标准和适用规范。例如《电子签名法》第八条对于审查数据电文作为证据的真实性做了规定, 认为在审查数据电文时, 应当考虑以下因素:1) 生成、储存或者传递数据电文方法的可靠性;2) 保持内容完整性方法的可靠性;3) 用以鉴别发件人方法的可靠性;4) 其他相关因素。但就如何考虑这些因素, 如何解决真实性的证明问题, 缺乏相应的规范。

各地法院、律师协会对于电子证据 (包括电子邮件在内, 下同) 的取证、保全、审查等的规则制定也作出了不少尝试。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在2009年8月发布的《电子证据的固定采集与展示业务操作指引》, 是笔者目前看到的就电子证据 (其中就电子邮件的采集有专章规定) 的取证、举证环节上, 规定最详尽、质量最高, 与电子技术结合最紧密, 同时也最具操作性的指导性文件。当然, 由于该指引的制定目的主要在于为律师等司法工作者在处理具体案件所涉及电子证据的固定采集与出示 (即取证和举证中) 的执业行为提供参考, 因此没有过多涉及质证、审查和认证环节的问题, 当然也没有对证据的可采性、证明力的判断直接提供意见或给出具体形态下采纳与否的理由或标准。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电子邮件的真实性:在对电子邮件真实性的审查中, 应当结合当事人反驳的内容进行;如对真实性提出质疑的, 可以从电子邮件生成、存储等记录方面予以审查, 重点在于对内容完整性的审查;如对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的传输事实提出质疑的, 则应当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进行审查, 如果当事人由于技术等因素举证困难的, 法院可以视情况予以协助。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2007年9月19日颁布的《关于数据电文证据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认为可供判断电子邮件真伪的因素有:1) 将电子邮件与其他证据进行比对, 必要时要求相关人员进行对质;2) 审查邮箱的取得方式, 系从网络服务商处购买的, 还是免费注册的。一般而言, 前者更加可靠;3) 审查邮件发、收时间。邮件如经国外的网络服务商发送或经国际邮件转发器递送, 必须要经过一定的时间, 否则不符合客观情况;4) 必要时, 请网络服务商提供协助, 从电子邮件的传输、存储环节中直接保全证据或进行鉴定, 从电子邮件生成、存储、传输环境的可靠性, 是否篡改等请有关方面提出专家意见。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疑难问题与解答——程序篇》中虽然没有就电子邮件作出专门的规定, 但其就如何审查电子证据的观点也同样适用于对电子邮件证据的审查。该文要求, 对于电子证据的真实性, 可以通过对电子证据完整性的审查来加以推定, 而电子证据是否具有完整性, 应着重审查以下几个方面:1) 审查电子证据生成环节, 以确保电子证据对其生成时应当记载的信息予以客观、全面的反映;2) 审查电子证据的存储、传输环节, 以保证电子证据在存储、传输期间除了由系统本身所形成的存储、传输信息的添加、变更外, 其内容没有发生改变;3) 审查电子证据诉讼输出环节, 以防止当事人在收集、整理、准备电子证据时, 出于己方在诉讼中获利的目的而篡改电子证据。

从笔者收集的上述各法院的审判指引文件的规定来看, 各地法院已经意识到了制定具体的电子邮件的证明规则和适用规范的重要性, 也作出了一定尝试, 但是显然如同现有的立法一样, 也缺乏可采性规则和适用规则中的具体规范, 既有的少数规范也是笼统的, 不全面的, 没有结合电子邮件的技术特征进行阐明, 让人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感。

之所以发生缺乏对实践进行指导的可采性规则和适用规范现象的原因, 除了前文已经指出的理论上对于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的模糊导致证明规则的混乱, 立法中偏向对取证的指导, 却缺乏可采性规则和适用规范外, 笔者认为, 从事法律实务的人员缺乏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技术知识, 而技术人员又很少从法律角度考虑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笔者在研读相关方面的论著、资料时,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法律界人士在论及电子证据的概念、沿革、定位、证明规则的原则性规定、立法建议等时, 往往洋洋洒洒, 但是一旦论及对于证据该如何审查、如何辩解真伪、如何认定其证明力高低时, 往往以电子证据和电子邮件认定涉及专业技术知识在具体认定中应求助计算机专家为由而语焉不详。而技术界的专家在论述电子邮件的真伪时, 又多半强调技术上作伪的可行性, 黑客侵入的可能性等 (即使这种可能是极其少见而且对操作者的技术能力要求是很高的) , 从而陷入了“电子证据无法证实”的论调, 或者对于举证责任方提出过高的举证要求。这种误区, 是没有区分科学证明与司法证明的不同所致。

实践中对于可用作电子证据取证、举证、质证、认证进行指导的具体规则 (而不仅仅是原则性的立法条款) 和适用规范的需求十分迫切。这其中尤其是认证环节的规则和适用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认证是关键环节, 取证、举证、质证最终都是为认证服务的。将涉及技术的所有方面, 不论难易深浅, 一概委之技术专家或者鉴定机构解决, 显然既增加诉讼成本, 降低效率, 同时也不利于当事各方诉讼权利的充分行使, 不利于法院公平审判的目标的实现。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疑难问题与解答——程序篇》一文中要求执法者, “由于在电子证据完整性审查的过程中, 涉及到大量的专业技术问题, 法官应尽量将于电子证据有关的专业技术问题搞清楚, 并让当事人充分发表质证意见。”因此, 要解决目前电子邮件证据认证中存在的懂技术的不懂法律, 懂法律的不懂技术的问题, 法律工作者应当弄清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储存、提取等环节的普通技术原理, 结合掌握的技术知识, 根据法律对于证据的取证、举证、质证和审查、认定的要求, 做好电子邮件证据的取证、举证、质证和认证工作, 至少能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只有那些纯粹技术上的难题, 才需要引入专家辅助人和鉴定机构协助。同时, 各级法院、律师协会也应当组织人员研究相关理论, 普及科学常识, 总结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和经验, 尤其应针对电子邮件证据的质证、认证环节, 制定具体的认证规则和适用规范, 统一电子邮件证据的审查标准, 提高执法水平。

摘要:本文对电子邮件证据目前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呼吁尽快创建针对电子邮件证据认证的具体适用规范并提出了初步的对策。

电子证据的固定及证明力问题浅探 篇8

一、电子证据的特点

电子证据的存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但都掩盖不了其电子属性。电子证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一) 随时性

只要使用网络, 使用电子产品, 电子数据就会产生。当人们上网浏览网页时, 会留下访问记录; 进行网络聊天时, 会留下聊天记录, 包括人们使用手机时, 会有通话记录, 会有短信聊天记录。所以, 电子数据会伴随着人们的使用行为, 随时产生。

( 二) 隐形性

电子数据产生于无形之中, 电子数据何时产生, 如何产生都是无法看到的。电子数据的整个运行过程中都必须借助一定的设备和软件, 否则无法直接读取。电子数据是在无形中产生。

( 三) 客观性

电子证据从产生到发展, 直至消亡, 都依赖于电子设备、程序软件, 是在预先设定的程序运行下的结果。①所以, 电子数据的产生是真实客观地记录事情发展的全过程, 由此得出的记录内容应是客观真实的。

二、电子证据的收集与固定

能否收集到客观有效的电子数据, 决定着能否准确认定犯罪事实。有些电子数据一经生成即无法被编辑、被篡改, 但仍有大量的电子数据可以借助一定的硬件和软件加以修改、删除。我国相关法律并未就如何收集电子证据作出详细规定。鉴于电子证据具有多种特点, 在收集与固定电子证据时, 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 一) 及时原则

一旦原始的电子数据受外界因素影响, 则会导致电子数据失去原有的客观性, 无法还原事件原貌。所以, 在收集、固定电子证据时, 必须及时进行。司法机关可与大型网络服务供应商或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制定取证的流程与方法, 并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协助收集与固定电子证据。

( 二) 合规原则

电子证据不同于传统证据, 一般常态下, 电子证据看不见、摸不着, 并且在取证过程中若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数据的缺失。所以, 应当制定严格规范的操作流程, 确保收集、固定电子证据合乎规范性要求。可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协助, 从取证过程中确保电子证据的真实、完整。

( 三) 比例原则

当前, 人们的隐私意识逐渐加强, 国家对公民隐私的保护力度也逐渐加大。所以, 应在有效收集、固定犯罪证据与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实现打击犯罪与保护隐私并重。对一些明显与犯罪无关的电子数据, 不应收集。在收集与固定电子证据过程中知晓的个人隐私, 应严格保密。遵循比例原则, 防止滥用权力。

三、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大小

证据证明的过程可以分为取证、举证、质证、认证四个环节, 这四个环节紧密相扣, 缺一不可。其中, 认证环节是对前三个环节的检验, 而取证、举证、质证都是为了能够顺利获得认证。

当前,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的由“以侦查为中心”转变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更加突出了认证环节的重要性。证据的可采性及证明力均要在庭审过程中, 由控、辩、审三方经过严密的论证之后, 才会有所定论, 这已经不仅仅是法官个人所能判别的, 关键还是要依靠证据本身的客观情况而非法官的个人主观想法。由于电子证据也具有一些不利特点, 不同情况下的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大小也会有所区别。

( 一) 电子证据的生成方式不同会造成证明力大小不同

电子数据属客观性证据, 电子数据比非客观性证据有更强的证明力。但就电子数据而言, 其生成方式不同也会影响证明力的大小。所以, 先天形成的电子证据证明力大于后天人为生成的电子证据。

( 二) 保存主体与保存方式不同会造成证明力大小不同

电子数据的高科技性、专业技术性等特点, 决定了电子证据的保存主体与保存方式有别于传统证据。由第三方的中立机构保存的电子证据, 伪造、变造电子数据的可能性较小, 其保管的电子证据证明力就相对较大。而就保存方式而言, 使用符合电子数据要求、特点的专业设备保存的电子证据比不使用专业设备保存的电子证据的证明力要高。

( 三) 存在形式不同会造成证明力大小不同

在能够调取原始电子数据的情况下, 应调取原始数据, 无法调取原始数据的情况下, 可提供复制件。但复制件在生成过程中, 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复制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所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有必要对复制的电子数据进行公证, 尽最大限度保证电子数据复制件的真实性、完整性。

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背景下, 如何收集、固定电子证据, 如何审查、认定电子证据, 仍需要在司法实务中不断探索, 总结经验教训,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规范, 以供在未来的实践中运用。

注释

电子邮件证据问题研究 篇9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 刑事犯罪案件中涉及的电子证据呈暴发式增长势态。据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检察院统计: 2015 年以来, 该院仅审查起诉利用支付宝、网银、微信、QQ等平台实施的经济犯罪83 件109 人, 其中涉及电子证据1700 余份。该院公诉部门在审查电子证据工作中发现: 当前侦查机关对电子证据的收集和固定还存在认识不到位, 收集不完整, 电子证据的法律真实性难以保证, 并缺乏辅助鉴证等四方面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对相关刑事犯罪、特别是涉及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 应予高度重视。

一是侦查人员对电子证据的认识不到位。虽然新刑诉法已经将电子证据作为一个独立的证据种类, 确定了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 但在当前的办案实践中, 侦查人员观念转变不及时, 对利用电子证据证明犯罪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仍将侦查的重点放在言词证据的获取上。有的即使收集了电子证据, 多是获取言词证据后再调取, 即“由供到证”模式。如该院2014 年底在审查起诉张某等15人销售假药案中发现, 该案是利用电视台播放广告和热线电话, 将普通食品宣传作为药品进行销售, 并通过仓库以快递方式寄送产品, 最终获得回款以获取非法利益。本案中, 从广告宣传、电话推销、快递寄送到反映犯罪结果的产品回款等犯罪过程, 都需要收集和固定相应的电子证据。但是从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来看, 侦查机关只收集了大量的口供及证明口供的电视广告片和快递回款记录, 对电话销售录音、反映产品流转的网上记录、电脑中储存的账目明细等均未收集和固定。导致对从事电话销售的直接责任人无法以有力的关键证据予以佐证, 也无法认定将普通食品冒充药品宣传销售的犯罪主观因素和各自销售数额。该案于2015 年11 月6 日向法院提起公诉, 仅起诉了2 个公司负责人和2 名具体管理人员, 目前法院尚未作出判决。对于其中11 名直接从事电话推销的话务员, 则因为电话销售录音和话务员电脑系统数据未能收集, 因证据不足要求公安机关撤回起诉。

二是电子证据收集碎片化、不完整。电子证据收集应遵循证据现场保护原则, 取证人员进入现场后, 应迅速保护好计算机日志, 对数据进行备份, 切断远程控制; 封存现场的信息系统、各种可能涉及到的磁介质, 如涉案硬盘、移动磁介质、光盘、复印机、传真机中的记忆芯片等; 特别应注意对当事人随身携带的电子介质的提取, 如手机、MP4 /5、导航仪、3G上网卡等。但该院反映, 目前侦查机关在对电子证据的取证过程中, 基本没有遵循电子证据收集现场保护原则, 导致大量能够证明犯罪数额的电子证据散失或被销毁。如淮阴区院办理的黄某某等人非法经营案, 侦查机关仅收集了部分支付宝资金记录, 而未收集电脑、手机、微信记录等与此相关联的证据, 从而破坏证据链条的完整性。该案目前还在审查起诉过程中, 辩护人、犯罪嫌疑人均提出交易记录中存有其他的钱款往来、不能以支付宝记录认定犯罪数额的辩解, 这样犯罪数额即处于不确定状态, 从而影响案件事实认定。检察机关要求侦查人员补正, 但由于相关电子证据没有及时收集和提取, 公安机关目前还没能补充新的有力证据。

三是电子数据的法律真实性难以保证。由于网络电子信息具有易变性、可复制等特征, 因此电子证据应具备形成的时间、地点、对象、制作人、制作过程及设备等情况, 但该院办理的所有涉及网络电子证据的案件中, 基本没有相关电子证据来源合法性和真实性的材料。如该院办理的张某某等人销售假药一案, 侦查人员到达现场后, 未对销售平台电脑进行封存、固定, 导致电脑内数据被删除, 从而丧失取证时机, 对仓库电脑发货清单、退还数据仅以打印材料、光盘等衍生证据移送审查, 无证据证实存储介质、取证合法的过程, 损害证据的客观性和合法性, 影响证据效力。该案共审查起诉7 人, 1 人因怀孕暂未起诉。2015 年6 月19 日, 法院在庭审过程中, 其中3 名被告人及辩护人认为侦查机关提供的光盘及由电子证据衍生的打印材料可以修改、甚至伪造, 要求控方提供电子证据取证来源合法的证明, 并请求法庭对光盘的真实性予以核实, 直接导致该案庭审上的被动。2016 年1 月25 日, 该区法院对此案中的楼层经理和主管等3 人作出一审有罪的判决, 对另外3 人作出中止审理的决定。

四是侦查人员对电子证据缺乏辅助鉴证意识。电子证据由于其本身专业性和非直观性, 有的无法在庭上作为证据直接呈现, 往往需要专门机构进行鉴定或者审计, 并借助其专业性和中立性, 以更好证明犯罪事实。但办案实践中, 侦查机关的电子证据大多数仅有一张光盘、或用打印机打出的衍生品, 而缺乏将电子证据转化为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笔录的方法和意识。如淮阴区院2015 年10 月起审查的陈某等50 余人利用微信非法经营香烟案, 本案中, 香烟的交易数额、香烟的真伪是侦查机关需要确定的重要事实。但是从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来看, 言词证据反映香烟真、伪并存, 且未对反映交易过程的微信记录进行收集和固定。仅以打印出来的电子证据反映犯罪结果的支付宝交易记录用来证实交易的数额, 没有任何其他的辅助鉴证, 使人感觉香烟真伪难分, 香烟数额的真实性难以认定, 目前该案已经退查了两次, 仍很难认定该案的具体适用罪名以及应该追究的涉案人员范围。

电子邮件证据问题研究 篇10

一、图像电子证据的具体情况

进入21世纪, 全球电子科技产业迈入爆发式发展状态, 电子信息产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电子产品, 在各种媒介传播中, 都会将图像资料和文字数据作为实质内容进行广泛传播, 特别是大量的图文资料可能包含案件需要的重要信息, 因此无论是公众生活还是司法适用都对电子图像产生了浓厚的运用和证明兴趣。因为电子图像是对事件发生的一种原始反映, 因此在司法程序中, 刑事诉讼调查将电子图像所现实的内容作为侦查案件的重大突破, 是非常具有科学意义和证据学意义的。那么电子图像长期被作为案件事实确认的参考, 已经取代过去的一般图像成为电子证据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通过法律规范和法治理论的不断深化和进步, 在写现有电子图文技术的物质基础上, 实现电子证据的形式转换是具有法理依据和经济意义的。

(一) 图像电子证据的概念

图像电子证据的提出是学界对该项事物的一个法学性设定, 在法律规范中并没有图像电子证据的表述, 那么就这么一个学理性的定义, 让法学研究变得更加繁荣。首先, 从电子数据发展来看, 信息系统所传输的内容数据作为刑事案件侦办中的证据材料是能够为公众广泛认同的, 它把传统电子证据和图像电子证据差异性很好地显示出来, 作为电子数据传输的载体, 网络、电子计算机、手机等对图像电子证据的获取和展示都可以实现技术上可能, 已经和传统的纸质、物理材料没有多大的区别。

(二) 图像电子证据的属性

1. 数据化

图像电子证据的根本就是它的数据性特征, 没有特殊的技术处理和展示, 不可能实现图像的真实反映和公众感知, 因为技术运用的过程就是将图像数据从电子数据变成可视可感之的物理材料, 包括数据的图像化、拟声化和文字化, 这些都是电子证据的数据表征。

2. 无形化

图像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数据的东西存在于网络和相关电子媒介的传输和储存当中, 主要以信号为主, 众所周知没有实现数据转化的信号是没有办法被感知和提取运用的, 因此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电子数据采集需要特殊的电子技术和设备作为辅助。

(三) 图像电子证据的分类

图像电子证据的种类一直都是比较模糊的, 不管是法学教育还是法律司法实务, 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学理上的分类主要以形成来源和内容来源进行区分, 电子证据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 一般没有进行实质分类, 只要它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真相就会被纳入到证据证明当中。只是在案件侦办当中, 以如何实现证明能力而进行一些倾向性的实施, 笔者认为图像电子证据的分类在实务中没有多大的意义, 当然这种学理性的分类可以让理论研究和学习更加具有层次性, 因此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二、图像电子证据的证据能力认定

(一) 合法性认定

1. 主体合法性认定

图像电子数据作为证据而存在时, 对数据的所读取的主体一定要为合法的, 而这就要求了读取主体必须是侦查机关或者公诉机关, 并且是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和受到相应的法律约束。在主体合法的前提下来讨论电子数据的读取需要进行程序性实现, 因为电子数据转换为电子证据所需要的转换过程就是法律规范的过程, 因此程序的合法性非常重要, 而程序合法就是要提供数据转换的主体、行为、形式等多方面均要讲求法律规范, 否则即使为实质的正确数据, 也不能作为电子证据使用, 这就是证据证明力的基本要求。

2. 内容和取证方式合法性认定

图像电子证据的内容合法是案件质量高低的基础, 因为内容合法才可能在案件证据相关性前提下实现证据能力核实, 如果取证不合法, 就会导致证据内容的污染, 一个不洁净的证据是很难具有说服力的, 因此要实现证据合法的技术要求, 就必须满足程序合法, 才能实现内容合法, 那么程序性和实质性的合法化, 才是证据收集的最理想化要求。

3. 程序合法性认定

现代法治要求程序合法性比实质合法性更加严格, 那么图像电子证据的程序合法认定必须要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电子证据提取的主体要合法, 二是电子证据形成的过程要合法。电子证据的主体合法是指主体应当为法律规定的具有提取电子证据资格的主题, 以此保证图像电子证据提取的天热合法性;电子图像证据的程序性合法是要求证据的提取、审查和形式要保证依照法律规范进行, 以电子证据的审查为例。将证据审查分为直接和间接的, 那么就是科学的证据认证和安全性鉴定, 作为案件审理过程中的讨论焦点, 是攻守双方的控辩核心所在。

(二) 关联性认定

证据的关联性重点在于案件数据和案件真实之间的关系, 那么图像电子证据的相关性实现还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因为不同的证据种类, 在审查的考虑上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分析:一是要实现案件真实情况能够被该项电子证据反映, 二是案件事实被证据反映出来的情况能够作为案件的核心实质, 三是案件的争论焦点就在于图像电子证据的证明意义, 那么这些问题被解答就可以确定地说, 图像电子证据具有完全的证据相关性特征。

(三) 完整性和可靠性审查

图像电子证据没有进行可行的分类, 但是它的表现形式确实规定, 既是电子数据又是图像数据, 所以在图像电子证据的两大核心表现形式就是电子和图像, 那么审查电子图像证据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电子数据和图像数据的连续性, 尽量寻求可靠的数据来源。在对图像信息进行审查时, 第一就是必须要分清楚图像所表现的内容是否完整, 这也就是在形式上来对图像信息的完整性进行判断了;第二是要通过高端的识别技术进行图像整理研判, 这种判别的目的在于实现图像电子证据的可靠性;第三是要从数据特征和案件真实的联系来发现案件证据的相关性, 如果电子证据被破坏, 那么就无法进行下一个证据程序的实施;第四是进行证据关联性的证实, 这是属于证据证明能力的证明, 它是整个证据搜集和证据适用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是, 我们要清楚了解到, 证据的固有属性并不是可靠性, 可靠性只是在案件的诉讼过程做出的一个主观的判断。

三、图像电子证据的证据效力及使用规则

(一) “独证不为证”

一般而言, 证据都需要外部体现和印证。例如证据要结合自身情况、证据与证据之间有否矛盾或相互证明的关系、该证据在案件中的地位等等, 必须要对所收集的证据做较为全面的分析, 这样才能更为客观地对案件做出判断。由于电子证据和物理证据不同, 很多都容易被修改, 如果出现小范围的变动就没有办法恢复案件原来的真实, 不利于整个案件侦办的判断, 那么要进行该项图像电子证据的继续证据证明就需要借助于其他证据的辅助和补充, 其他证据主要还是电子证据的另一种体现, 因为电子证据的生成环境和传播媒介决定了电子证据其他能力的支持表现, 这是电子证据不同于一般证据的关键所在。

从传统的图文证据来看, 电子证据没有纸质证据的保存可靠性高, 也就是说电子证据的保存风险非常之高, 因此, 在脆弱的技术面前本身就将图像电子数据的证明能力降低了一个档次。由于被弱化的证据证明材料不可能实现和一般证据证明材料的同等证明能力, 就需要借助其他证据进行补充, 可以称之为电子证据的补强规则, 从现实的电子证据来看增强和补强证据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样是证据适用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

(二) 图像电子证据的审查分析

电子数据的审查是案件侦办的重要环节, 因为现代化的电子数据适用不同于传统证据的要求, 一方面从图像电子数据的完整性来说, 一点点的证据瑕疵就可能导致案件真实性的异变。另一方面从电子证据可靠性的角度来说, 没有了合法的程序和主体, 形成的证据本身就不可信。因此, 证据的可靠性不是体现在它本身, 而是要以证据的外在表现实现证据判断者的内在确认, 以此实现证据的科学审查。

同时, 它也不同于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电子证据进行审查时所体现出来的形式性。这种判断评价是要立足于电子证据必须充分体现对案件调查中所起的实质性推动作用的基础上。以图像为例, 图像里面显示的内容是案件相关性的问题, 而图像表面的人物环境等要求则是体现的案件证据可靠性的范围, 那么这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就是我们需要对案件证据相关性的考虑, 在案件证据真实性的鉴定过程中, 必须考虑到正常人的感受, 这种正常人是指一般人能够感受到证据真实或者虚假的感受群体, 那么普通人的判断标准很具有代表性意义。电子证据还重要体现证据的稳定性, 我们经常所说的证据固定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电子数据具有流动性较强的特征, 因此在审查证据的同时必须注意证据的稳定性, 避免专业识别出现错误, 这样更能够实现证据的可靠性。从证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两个问题出发, 将两者联系起来看待, 就是要实现证据可靠性的完整性支撑和证据完整性的可靠性保证。但是, 图像电子证据相对比其他类型的电子证据而言, 它的可靠性在对完整性的依赖上程度较弱。因此, 在修改内容上的变化没有实现可靠性的进一步规范, 这种证据能力还是可以发挥得很好, 归根到底还在于图像电子内容和传统图像证据的区别, 只是不同其他证据类型的两个方面。可靠性, 使其证据能力仍能发挥作用。

证据可靠性的关键在于图像电子证据的发现和修改是不是能够被外界所感知和回溯, 如果电子证据的修改从内容上没有看出任何变化, 那么这种证据拥有真实性却没有合法性, 这样的证据就是不可靠的。当然在非法证据排除中就是要解决这种问题的发生, 因此如果不能确信电子数据被修改或者是哪部分变动, 那么我们就需要再做任何处理, 以非法证据论。

(三)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含义为, 在案件审查过程中, 出于对法律精神及原则的坚持, 以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人道精神和社会价值, 对某些具有价值的证据进行排除, 并对其资格做出否定性的判断的规则。那么非法证据排除一般就需要在衡量中进行分析, 在真实和尽量真实的价值中进行抉择。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得到法律层面上的支持。在诉讼法中规定, 在收集证据过程中, 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暴力冲击或心理胁迫等行为时, 所收集的一切证据均被视为无效。图像电子证据的特殊性必然对证据主体和取证方式的合法性要求更高, 特别是在案件关联性上的审查要求更加严格, 若在某一环节出现了不合法的地方, 其所收集证据就会同样被视为无效处理。

摘要:应当以新的视角去看到电子证据在刑事侦查当中的运用, 这种已经被普遍使用的证据终于在刑诉法修正中得以肯定, 可以说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然证据路径实施。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 人类生活已经离不开电子证据的作证意义, 一方面是新技术的发展让电子证据能够更好地实现保存、技术采集等优势, 另一方面它和以前的一些图像证据、数据证据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刑诉法规范的证据当中, 要真正体现电子证据的价值, 还需要我们的司法人员进一步依法对电子证据进行合理适用。就这些问题展开理论研判, 从电子证据的外在特征和程序规则进行相关证明能力的分析, 确定电子证据的合法运用和非法排除。

关键词:电子证据,证明能力,刑事诉讼,证据运用

参考文献

[1]张玉镶, 李文伟.刑事诉讼中图像电子证据的举证、质证和认证[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8.

[2]刘显鹏.电子证据的性质探析[J].兰州学刊, 2013 (5) .

[3]闫夏.电子证据在我国的效力问题研究[J].中国证劵期货, 2013 (7) .

[4]孙长国.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审查与判断[Z].2013.

[5]张博.浅论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可采性因素及其审查[J].法制与社会, 2014 (3) .

证据法体系中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 篇11

关键词;电子证据;特征;现状,改进建议

一、电子证据法律体系中的引入

自电子证据这一术语被引入我国法律体系开始,学术界对于其含义莫衷一是,对于电子证据的具体的含义和定位,目前还没有进行统一地明确。电子证据从生成到现在发展了几十年,我从前人的书籍中也借鉴了许多经验,对电子证据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本人认为,电子证据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是依靠先进的电子技术或电子设备而生成的,并以之为载体,能够充分证明案件事实的所有电子证据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证据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录音、录像、音频、视频、图片、动画和传真等。

二、電子证据的主要特征

1.表现形式具有客观性

“电子证据从生成到保存再到传导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凭借电子设备这个载体,而电子设备对证据内容进行采集的过程中是不会掺杂人的任何情感,能够保持客观事实的真实性,所以电子证据几乎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能够避免类似证言的误传、书证的误记等传统证据的一些弊端。”它不像只表现为纸质或者言语之类的传统证据一样,很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干扰,电子证据因为凭借电子设备这一客观的载体,能够准确地保存并真实地反映有关案件的情况。因此,电子设备决定了电子证据表现形式的客观性。

2.对电子硬件设备具有较高的依赖性

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不同,没有像传统证据一样形式单一,很容易被人认识和理解,电子证据不能直接被人们感知,它产生、保存、传导的整个过程都必须借助一定的电子硬件设备。如果没有一定的电子硬件设备作为载体,人们就没有办法获知电子证据的内容,进而也就不能有效的证明案件的事实情况“因为电子证据在生成、保存、传导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非常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将信息转变成数字信号的形式,只有凭借特定的设备识别,才能将其显现出来。因此,电子证据和传统证据相比,具有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性。”

3.电子证据本身具有易损坏性

在电子证据的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如果设备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能够直接影响其传输的质量,进而损坏电子证据,使其内容无法真实地呈现出来,失去法律效力,就不能作为证据来使用。同时,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缺点,具有不稳定性,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悄无声息地将电子证据修改、损坏、删除,在不易察觉中使得电子证据被损坏。加上网络上的内容非常繁多,科学技术发展很快,更新速度也非常快,电子证据不能长时间保存,如果过了一定的时间,有关的信息就可能被破坏,无法恢复,这样就更突出了电子证据的易损坏性。

4.对高科技性的依赖性

电子证据与物证、书证以及言词证据不同,它是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依靠特定的电子设备,带有很强的高科技性,不但可以表现为传统证据的文字形式,还可以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等多种形式存在。电子证据的生成、保存和传输的整个过程都要凭借高科技的技术设备作为载体,另外对其采集和审查也需要凭借一定的技术手段,否则不能被获知、或者不能有效的证明其效力。这就决定了电子证据具有高科技性。

三、“电子”观念渗透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正如数字证据论者所言,“数字化信息中的‘数字’与日常用语中的‘数字’语意不同,无法被人们所广泛熟悉和理解。”数字概念在当今信息时代的确不是新概念,但是人们还是倾向于“电子”一说,皆缘于电子观念深入人心,以至于在“新生事物”的原生状态时就出现了“电子计算机”、“电子商务”、“电子资金”等电子用语;而“电子签名”的出现,更是把“生理特征签名”和“数字签名”涵盖其中。如果为了在明面上接触事物的本质,弃“电子”而用“数字”,那么是否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一次观念上的革新,任由外界怎么说,只管把上列用语更改为“数字计算机”、“数字商务”、“数字资金”。不过这也会遇到难题,那就是“电子签名”改为“数字签名”后,就会涉及到母概念和子概念同一的问题。既然电子证据更名为数字证据后,仍然不可避免的涉及众多的“电子”概念,那么能否不望文生义,进而在外形下面去探求事物的本质呢?

四、“电子”观念上的“共识”成为理论研究的基础

从有关电子证据研究的文章来看,对电子证据的本质的认识并未达成一致(达成一致未必是一件好事情)。电子证据的广义解释和狭义解释为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回旋余地;正如提到刑事诉讼时,往往会有广义说和狭义说。在证据立法前景尚不明朗时,百家争鸣的态势使得电子证据的研究范围只能是概然性的;同时信息技术发展的非预期性也不容许对其进行精确的、缺乏拓展空间的限定。观念上的共识是交流与探讨的基础,而这种观念是不能不考虑象牙塔外的情势的。

五、改进电子证据效力的建议

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为解决电子证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对电子证据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这对我国完善电子证据立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明确电子证据的概念

由于我国学术界现在对电子证据的概念界定比较模糊,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性标准,这样就增加了法官办案的难度。用规范的的表达界定电子证据的概念,明确电子证据的范围,这样不仅使法官审理案件时能够准确适用,也使当事人对电子证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使采集的证据更具有法律效力。

2.制定完整的电子证据效力认证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研究 篇12

非法证据是指办案人员采用违背法律规定的方式获得的证据, 如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对于非法证据的法律效力问题, 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 否定说。此观点认为, 凡是通过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方式获得的证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均不能采用。即使证据是真实准确的, 也不能超越法律, 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第二, 肯定说。此观点认为, 区分非法取证本身行为与用此方法得到的证据。如果非法取证的行为构成犯罪, 应当按犯罪处理, 如果取得的证据经核实合法有效, 可以以此作为定罪的根据。

第三, 折中说。此观点认为, 对于证据可以做区别对待。通过刑讯逼供所获得的口供不能采用, 因为口供具有不稳定性, 屈打成招不具有可信力。而物证则可以采用, 因为物证具有客观性, 不因取证方式不同而发生改变。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探析

( 一) 阻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的因素

非法证据排除有利于监督司法机关, 防止公权力滥用。但是, 实践中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情况较少。妨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权利毫不知情。在侦察起诉甚至是审判阶段, 司法机关在没有主动行使告知义务的情况下, 对于文化水平较低, 初次犯罪等人, 面临刑讯逼供也无所适从。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知道可以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但因为顾虑不敢提出申请。在任何一个阶段提起申请, 都存在风险, 普通人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法律知识并不了解, 甚至有提起申请会加重自己刑罚的想法。3、当面对侦查审讯人员较为隐蔽的刑讯逼供, 无法采证成为提起申请的障碍。例如不留痕迹的暴力、威胁等方法。4、侦查人员多数不愿出庭作证, 出于自身利益甚至是司法机关利益的考虑, 侦查人员出庭接受询问或作证的情况并不常见。5、侦查审讯过程的录音录像并不完整或者不清晰, 使非法取证行为的顾忌降低等。

( 二)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探析

1. 法官是否有资格提起排除非法证据?

中国更加类似于大陆法系的刑事司法制度, 法官的角色更为积极主动, 更加倾向于职权探知型的司法裁判者。在中国, 认定案件事实与相关证据的责任由法官一力承担。另外中国的现行的司法制度与实际情况, 决定了法官现实的角色。在当代中国的司法体制背景下, 仅仅依靠司法工作人员的自身觉悟, 律师等辩护人的正义感与职业操守,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微弱力量, 来完全发现并且拿出证据指出其中的问题是非常不现实的。因此, 为了保证非法证据排除程序能够更好的运行, 体现出其在司法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必要价值, 赋予法官主动提起非法证据排除的权利。

2. 法院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可以提出审查违法取证?

在庭审期间, 如果被告人拿出证据, 例如录音录像中明确记录了刑讯逼供的过程; 有证人证言; 身体有多处伤痕, 可经鉴定等, 法院需对证据进行核实, 进而审查非法取证行为。但是, 录音录像不清晰, 有中断; 被告人能清楚的描绘出被刑讯逼供的过程及其细节, 但身体无明显的痕迹时, 此时是否启动违法证据审查程序, 就需要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利,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由法官的自由心证来作为衡量标准。因此, 法官心中必然需要有一定的标准, 综合考虑被告人被讯问的地点、时间、方式, 录音录像记录的情况, 司法人员的解释以及证人证言等来判断此时是否需要启动审查程序。因为审查程序关系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的威严与公正形象, 因此必须要谨慎。

三、对于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议

( 一) 侦查阶段的建议

首先, 侦查人员在讯问之前必须履行相应的告知义务, 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 不能先入为主认定其是罪犯。其次, 建立完善录音录像制度, 并且建立强制性规定, 不得提前审讯或者在其他隐秘的地点审讯。另外, 应有健全的对非法取证的主体行为的惩戒制度。不能因为是司法工作人员, 就徇私舞弊, 从轻处罚, 放纵非法取证的行为。

( 二) 审查起诉阶段的建议

检察院行使监督检查的职能, 在审查起诉阶段, 应该认真审查侦查机关收集的案件材料, 听取犯罪嫌疑人的辩解, 充分听取其他相关人的意见, 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提请违法证据排除的权利。如果存在疑点, 要求侦查机关给以合理的解释或者重新侦查。

( 三) 审判阶段的建议

法官应当全面听取被告人以及其他相关当事人的意见, 对于证据前后的逻辑性及合理性要着重审查, 如果发现证据前后矛盾, 要及时提出异议, 让侦查机关给出合理的解释。如果证据影响定罪量刑, 法官应该发挥主动性, 询问是否存在刑讯逼供, 来保障被告人的权利, 保证司法程序的秩序与公正。

摘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设立的目的在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制约司法机关的权力。但是,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在实践中存在较多的障碍。分析与完善此规则, 有利于实现司法程序正义, 维护司法公正。

关键词:非法证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刑讯逼供

参考文献

[1]陈卫东.刑事证据的中国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上一篇:设计流派下一篇:智能排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