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法律机制构建

2024-06-15

电子商务法律机制构建(精选10篇)

电子商务法律机制构建 篇1

伴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在经济活动中也有了更深层次的应用。网络的发展使人们对电子商务有了更加亲密的接触,电子商务已经深入到了生产、娱乐、办公等各个方面,使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21世纪,电子商务在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前景,搭建起了消费者与产品提供这之间的桥梁。但是,发展的同时更多的问题也得到暴露,现阶段在电子商务的运行过程中网络欺诈、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权属纠纷等等问题层出不穷,并且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制约。这一切都势必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严重的情况下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不利影响。法律的滞后性特点往往造成现实与法律规定的部分脱节,法律已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状况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完善的调节作用,担心的法律又没有适时的产生。面对当前的社会状况和电子商务发展的程度与状况,构建适合现今状况的也电子商务法律体系至关重要。要完善相关的发展政策,建立信用保障机制,合同机制等相关方面,与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相互配合,使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展开,进一步促进经济的繁荣。

1 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及现存的问题

电子商务的发展可谓处于鼎盛时期,电子商务应用的优势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发挥,但是与此同时许多的问题开始凸显。

1.1 电子商务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及优势

电子商务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应用是与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电子商务的运用提高了商务活动的运行效率,大大缩短了商务贸易所需的中间时间。大程度的节约了贸易成本,其广泛的信息传播范围为交易双方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性,也使消费者节省了大量实地选择的时间。降低了中小企业之间的硬件差距,提高了小企业的竞争力。电子商务运行中可以开办虚拟商店、虚拟柜台等,节省了企业开办大量实体店的人力和金钱投入。另外,电子商务还带动信息产业等许多新兴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应用的种种优势不言而喻。

1.2 电子商务存在的弊端和阻碍

任何新兴事物的发展都伴随着问题的产生,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是如此。电子商务在其发展中也遇到了自身和外部问题的阻碍。

(1) 电子商务运行需要的是一个虚拟的网络平台,可以说其中的数据资料等都是无形的。随着电子商务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它安全性的质疑也越来越多。电子商务的运行关乎企业的商业秘密、资金流转、货物数量等各方面的问题,在运行快捷的同时,企业也对其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的状况,我们对网络合同的认证,货物交易的信用保证以及网络交易的安全认证等方面都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各个平台认证标准和考量数据的不同也给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产生了较大的困扰。

(2) 立法的滞后性使得法律难以对新产生的社会问题在第一时间产生法律制约。这也导致许多不法企业和交易者钻法律的漏洞,严重者更是进行网络犯罪。

(3) 现今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日益重视。在电子商务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版权保护、网络商标、商品形象保护、网店信誉保护等新的需求。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等对这些数字化作品等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近些年对数字化作品的知识产权纠纷已经屡见不鲜,但仍旧没有相关的法律进行调整。法律在网络知识产权方面存在较大的空白。

(4) 网上交易的大范围开展使税收征管机关很难快速的形成和出台相关的税收管理办法。税收征管机关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往往会在网络贸易活动的税收上存在漏洞,许多应征税款难以得到征收。大量的增值税、印花税、所得税等避开国家的税收管理,国家税款大量流失。这一法律缺陷已被大量的企业所运用,它们纷纷通过网上交易来规避国家税款的征收,严重扰乱了税收秩序,直接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

电子商务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也不容忽视,产生的法律问题也更是复杂,各种网络侵权层出不穷。因此,从法律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十分必要。

2 电子商务法律机制的构建

2.1 电子商务信用机制的法律构建

网络信息具有虚拟性,这就使得交易信息存在失实的可能性。这也给销售者虚构产品信息,夸大产品功能提供了便利。同时,网络交易中产品的交付往往依靠物流配送,物流相对于买卖双方而言是第三方,物流一旦出现问题买卖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往往也是难以界定。在交易实践中交易不诚信行为常常出现,网络诈骗也时有发生。这一切都是电子商务网络贸易中信用过低造成的,网络交易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安全系数。因此建立企业的信用认证机制必不可少。信用机制的建立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相关的法律法规较少的同时还散见于各个部门法,相互之间难以形成统一的体系,更难以形成一部专门的法规。因此,信用机制法律体系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其建立需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信用机制的构建。当前许多消费者对网络交易不信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络贸易的信用认证没有相应的基础和保障。通过法律途径进行信用建设,使信用机制在网络贸易中发挥作用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打消人们对网络贸易的疑虑。对于经济方面来说既要充分利用好和发挥好《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专利法》等市场法的作用又要保证个案的特殊性,这样才能为网络贸易提供一个基础的法律环境。

(2) 信用保证系统的完善。电子商务交易不同于传统交易,网络贸易中很可能双方信息的交换,合同的签署包括货物的交付都是在不同的地点进行的。在电子商务网络贸易中第三方的信用是不可缺少的。网络贸易需要银行和认证中心等对其进行信用认证与支持,需要第三方的保证来维持贸易的进行。银行,商务认证中心以及第三人共同构建起了现阶段的信用认证体系。同时,伴随网络技术的发达,电子商务信用认证也不能缺少相关先进技术的支持与保证。

2.2 电子商务合同管理机制的法律构建

现今社会合同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电子商务中合同也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网络贸易中销售者之间的代售合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合同,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的买卖合同等数量众多,涉及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但是,电子商务的虚拟性直接影响了网络交易和和合作中合同的效力和实现,电子商务的特点使得在网络贸易中合同纠纷的产生在所难免。现今状况下我们的解决方法是将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套用在电子商务网络交易合同中,为网络贸易合同提供最基础的保障。但这只是暂时之举,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法律方面的合同机制。

(1) 从合同形式的有效性认定上强化机制建设。电子商务中常用的数字电文当然不同于我们常见的书面文件,网络贸易中的合同常常由于交易的限制而采用网上签订,这就使我们对合同的效果难以界定。在网络上以数据电文形式签订的合同能否作为合同法上规定的书面合同加以确定成为了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网络数据电文合同的合法性一旦得到确立,对网络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它预示着网络合同已然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法律的保护。同时合同法还可以结合当前网络贸易开展的状况和相关主体的需求允许适格主体采用网络格式条款,扩大经营范围和发展效率。

(2) 有效解决合同纠纷,完善合同管理机制。在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上,我们坚持民事方面的纠纷以当事人自主协商为主,法院判决仲裁裁决为辅,给当事人更大的选择空间,节约司法资源提高纠纷的解决效率。但是关于相关的举证责任,面对电子商务中信息迅速变换、虚拟性强的特点证据难以得到保存,所以在相关案件的审理中要综合多方资源的利用,坚持个案的针对性解决。

2.3 电子商务的法律监督机制的构建

电子商务为企业的交易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数字化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但是对国家监督等方面来说,很难获取相关的交易数据并进行审查。对企业而言自身的自觉性又远远不够,对自身情况往往不愿披露,这一切都给国家的监管造成了很大的难度。针对现状,为加强国家的有效监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新技术的应用是保障,要对网络交易进行有效监督就必须紧跟时代脉搏,建立起与现今网络相适应的监督机制与技术,技术监督部门要定期对自身监管技术进行更新,不断适应变化的网络交易环境,切实实现有效监管。

(2) 要展开国家监督为主,自我监督为辅的监管模式。国家机关在电子商务监管中进行指导和统一策划,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企业之间要展开相互监督,消费者要开展自我监督。各项制约共同实现。

(3) 对于网络交易的税收,我们一直都没有明确的立法和相关的政策。因此面对当前问题我们要从国家实际出发,以发展中国家这一国情作为根本的出发点。积极进行电子商务网络贸易税收机制的建立,整体构建要与我国税法的相关原则相一致。结合网络交易的特点进行具体的制度设立。

3 各种机制的综合运用

面对当前电子商务开展中问题频出法律缺失的状况,文中着重提出了信用机制构建,合同机制构建,税收机制构建,法律监督机制构建等多项策略。要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完善的法律环境上述法律机制的建设都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各个体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以信用机制、合同机制、法律监督机制建设为基础,以税收机制建设为保障,才能形成完善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同时尊重市场的调节作用。将市场自身调节和宏观调控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网络贸易开展得安全,电子商务发展得稳定。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人们对电子商务了解的不断深入, 电子商务在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开始凸显。本文联系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针对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信用缺失、法律约束力较为微弱等问题进行了法律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力求从完善电子商务立法, 建立信用机制等方面完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迅速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法律机制,信用机制,合同机制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Z].1996.

[2]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Z].2004.

[3]黄伟斌.网高一尺, 法高一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10 (24) .

[4]刘大洪.论高科技时代民商法的创新[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9.

[5]汪牧青.电子商务的交易风险与建立商业信用体系[A].创思发展论坛, 2009-1-21.

电子商务法律机制构建 篇2

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日益扩大,迫切要求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全国人大财经委已经召开电子商务法起草组会议,明确了立法指导思想、原则、框架设想和主要内容,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法立法工作正式启动.我国电子商务立法需要以电子商务的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整为主线,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立法需求,完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一、我国电子商务法制建设现状

为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了一系列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规章. 年颁布的《合同法》第一次承认了数据电文的效力.20 9 月,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以规范电信市场秩序,加强对互联网内容服务的监督管理.

年 1 月,信息产业部发布《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在我国境内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审批和管理.2002 年 8 月,信息产业部出台《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从 20起,国家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直接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年 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这是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第一部法律. 3 月,信息产业部发布《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要求所有的非经营性网站进行备案.月7日,信息产业部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 年 1 月26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 年2 月 4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 年 5 月 31日,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发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

2011 年 4 月 12 日,商务部颁布《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 4 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20 11 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 年 7 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

二、我国电子商务法制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电子商务立法的位阶尚需提高

我国尚未制定《电子商务基本法》,只有《电子签名法》等特别法.在行政法规层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对互联网信息服务与交易安全做出了规定.主要通过部门规章对电子交易、电子支付、第三方网上交易平台等领域予以规制,位阶相对较低,权威性不够.

(二)政府部门间立法协调机制尚需健全

尽管国务院部委出台了一些监管与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的规章,但缺乏统一的立法指导,部门之间的立法缺乏协调.我国电子商务监管涉及部门繁多,国家各部委及地方围绕电子商务陆续出台相关规定,但这些法规内容较为零散,有些法规缺乏行业深度.目前工商部门负责网络经营手续的登记注册,商务、信息产业、质检、海关等部门均有监管职能.监管部门职责分工不够清晰,部门之间管辖权划分不够明确,重叠和疏漏并存,跨部门的合作监管机制运行不畅,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较大.可见,完善电子商务立法,迫切需要解决电子商务监管政出多门的问题,明确职责,加强协作,提高法律法规间的统一性与协调性.

(三)监管的全面性与有效性尚需提升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不全面,存在诸多空白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有所缺失.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消费者投诉日益增加,反映出电子商务监管法律体系的不足.我国迫切需要健全网上产品质量监管法律制度,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以保障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法律制度的供给跟不上电子商务行业迅猛的发展,留下许多法律法规空白与漏洞,影响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交易安全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电子认证、在线支付、信用体系、安全防范、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等方面,亟待构建电子商务安全保障规范体系.

三、我国电子商务法制建设完善路径

(一)创新电子商务监管理念与治理模式

一是贯彻电子商务安全与效率原则.贯彻安全原则,保障电子商务安全,是现代电子商务市场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既要保障电子商务市场安全,又要保障商品本身的安全性,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权益.要贯彻效率原则.提高电子商务效率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与政府促进电子商务组织合理化,推行电子商务标准化,鼓励现代技术的应用,促进流通方式和管理创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二是发挥政府治理作用与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加强与改善电子商务市场的规范监管,遵循国际惯例原则、鼓励促进原则、交易载体无歧视性原则、安全原则和效率原则,加强协同监管与共同治理,科学配置监督管理职责,创新监管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综合运用政策、服务、资金等手段完善电子商务应用发展环境.三是发挥政府电子商务监管与促进领域中的导向、协调、制约作用.围绕着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稳定市场供给、规范经营活动、撬动社会力量、实现对电子商务市场的共同治理等方面设定政府的职责.完善电子商务设施的规划与公益电子商务设施建设保障制度,提高电子商务效率和社会效益.

(二)制定电子商务基本法

我国科学制定立法规划,形成电子商务基本法的整体思路,加速推进电子商务基本法制定,以建立健全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保证电子商务立法的统一与协调.可借鉴新加坡《电子交易法》立法经验,制定电子商务基本法,从宏观上构建电子商务法制框架,从而全盘把握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引导和鼓励电子商务所依赖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设计电子商务法的立法目标、基本原则与具体制度,完善电子商务监管与促进法律制度.

拓展电子商务应用,重点发展零售、跨境贸易、农产品和生活服务领域电子商务.推动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跨国、跨地区电子商务合作交流.具体制度框架包括电子商务交易制度、主体制度、秩序制度、信息规则、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信息基础设施与相关标准制度、电子商务金融规范等制度体系.例如,电子商务交易规则应当涵盖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执行与修改,违约责任及相关法规,电子票据,单证条法规,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生效条件.主体制度涵盖主体性质、准入资格与退出.市场秩序制度涵盖电子商务市场上的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信用,产品质量,价格、广告等法律规范.信息基础设施制度涵盖基础设施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对不正当使用的限制,技术标准;互操作性、因特网管制条例等.

(三)完善电子商务配套法规体系

我国应当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在电子商务基本法基本原则与制度框架之下,建立健全电子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现行法律法规的科学性与操作性.对电子商务交易、信用、物流、供应链协同、融资服务等环节,制订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开放性、兼容性的法规、规范、标准,维护电子商务交易秩序,防范交易风险.完善现行的电子商务法规规章体系,健全电子商务条件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机制.加强电子商务网络上保护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法规建设,完善电子商务税务法律政策框架,健全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机制.完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法律制度,鼓励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交易活动,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安全与高效运行.加强对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及电商企业的规范与监管,打击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假冒伪劣与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强化电子商务经营者维护商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构建一个可控、可追溯的电子商务安全保障体系.

综上,我国应当完善电子商务立法体系,明确政府在组织促进、技术促进、信息化促进等方面的引导、促进职责与措施,构建多元共治的电子商务监管体制.政府管理部门对保障电子商务市场供给平衡、稳定运行、安全高效的职责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完善电子商务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制度.电子商务行业监管要实现政府、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各类主体之间的协同监管,推进电子商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涛,王亚男.北京市电子商务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市场,(3)

[2]魏卓飞.B2C 模式下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完善的必要性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2)

电子商务法律机制构建 篇3

关键词:法律监督 调查 审查 处分

我国现行的法律监督制度并不完善,法律监督机制存在缺陷,致使法律监督并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法律监督的事后性、法律监督手段的滞后而使法律监督在社会关系损害、社会财富浪费、行政成本增加后显得成效受损。在原有法律监督体制下,如何立足完善法律监督职能实现检察机关的监督权?结合我国现状,笔者认为构建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工作机制应当是目前完善检察机关监督权的可探讨方法。

一、构建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工作机制的意义

法律监督调查从属于检察机关监督职能,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自然延伸,是依照法定程序对司法机关、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过程、程序或某一行业、某一领域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核实、纠正或保护的工作机制。法律监督审查,是指检察机关通过对涉及民生的重大项目领域、公共机构等部门的工作制度和程序进行检查、分析、核对,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监督这些制度和程序运行的工作机制。法律监督处分,是指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所拥有的对经调查、审查后的整个行为进行处理的权力,也就是经调查、审查后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工作机制。

从上述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的概念来看,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工作机制不是检察机关自行设置的一项新职权,而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它是检察机关加大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将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抽象的、原则的法律监督权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和规范,通过发现、核实、纠正诉讼和行政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律监督调查是检察室开展工作的有益探索,向地方党委写出调研报告,向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负有社会管理和化解矛盾纠纷、平衡利益关系的职能部门提出检察建议,这是法律监督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督促职能部门勤政廉政,解决基层突出矛盾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调查权本身就是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监督要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要把问题找准,提出中肯的、有建设性的建议,推动矛盾纠纷的化解,推动治安环境的整治,推动社会管理创新。”[1]

二、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权的性质与特征

(一)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权的性质

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权的性质应界定为监督权,而非侦查权。侦查权行使的对象是犯罪行为,而调查、审查、处分权行使的对象是违法行为或者性质不明的行为,其目的是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明确调查对象的定性问题,为行使纠正权、建议权等监督权提供充分的依据。因此调查、审查、处分权是真正实现监督权的必然前提,监督权是调查、审查、处分权的必然归宿,没有监督权,行使调查、审查、处分权就是无的放矢,而不行使调查、审查、处分权,监督权也无从谈起。调查、审查、处分权是监督权的形式和表现,两者是手段和目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二)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权的特征

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权有六个特征:一是预防性,调查、审查、处分是对过程的监督,而不是对结果的监督,也正因为这种前置性监督从而使其具备了预防作用,克服了法律监督的事后性、法律监督手段的滞后,也使法律监督在产生严重后果前就发挥作用,避免社会关系损害、社会财富的浪费、行政成本的增加;二是参与性,如前所述,调查、审查、处分是对过程的监督,而不是对结果的监督,在整个执法活动或行使公职活动中行使该权力,其监督权得以充分发挥,公职行为依法充分进行;三是适度性,调查、审查、处分是柔性而不是刚性的,要立足于检察职能,而不能超越检察职能变成强行干预;四是保护性,对整个社会关系而言,调查、审查、处分的预防作用也使其起到保护社会关系不致被破坏的作用;五是程序性,调查、审查、处分权的行使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依法进行;六是制度性,要有很严密完善的制度,每一个程序都要有保障和监督。

三、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工作机制应遵循的原则和程序

(一)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工作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中立原则。即检察机关在行使监督权时,其角色应是中立者,因此对于所调查、审查、处分行为应奉行客观中立的原则予以监督。

2.及时原则。即法律监督调查应该及时进行,过度的拖延将有可能使严重的程序违法导致行为无效甚至被撤消的严重后果。

3.适当性原则。指在行使法律监督调查权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调查手段,防止将调查与侦查混同,严禁采取人身强制措施。

(二)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工作机制应遵循的程序

1.调查应遵循的程序。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调查权的启动可依职权启动,也可依当事人的申请启动。调查要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普遍性问题、涉及民生的重要政策的执行过程、行政机关履行公务的过程。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事由的出现,即可视为调查权启动的时间条件已经具备;检察机关应首先对法定事由进行书面审查,判断其是否达到启动调查权的标准,而后才可启动调查权,通过调查加深或抵消书面审查所形成的判断,从而进行或不进行法律监督。调查权的启动应遵循快速、便捷的原则,这是其监督权的性质所要求的,经过检察长批准后登记即可。

关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调查权的启动线索来源,笔者认为可以借鉴香港廉政公署的做法,设一个举报热线,24小时专人值班,要求对打进来的电话全部进行录音并记录,不允许有任何漏记。每天把前一天的举报逐个分析,看提供的材料充不充足,投诉的行为是否属于检察院职责范围等来确定是否需要调查。[2]

另外,检察机关对于程序性事实的调查应采取询问、调阅案卷、要求汇报的方式进行。调查不同于侦查,不是国家追究犯罪的行为,因此不能启用侦查手段和人身强制措施。调查的对象是程序违法行为,这类行为往往发生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对其调查原则上应不妨碍正常工作的进行。调查是整个工作机制中的基础,是处分的依据,因此,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调查工作中,首先要明确调查的内涵、目的和主体,确保调查工作依法规范进行,其次要明确调查的对象、程序、措施和期限,增强调查的可操作性。

(2)开展调查遵循审批程序,制定调查方案,收集相关资料,拟写调查报告和运用调查报告等程序进行。在调查过程中,可以进行询问、查询、座谈、调取有关材料,也可以商请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勘验、鉴定。

(3)调查工作要严格遵守调查程序和纪律,不得泄露调查中知悉的案情或个人隐私,更不能借调查手段谋取利益。

(4)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注的反腐败工作重点,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开展调查审查;结合查处的系统性、行业性案件,针对群众反映有问题的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进行调查;结合有群众反映的企业改制、招商引资、国有资产处置等重大活动以及群众最关注、隐患较多的部门或单位进行调查;针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各项工作环节可能产生职务犯罪开展调查。

(5)法律监督调查与行使法律监督过程中的调查是不同的。如前所述,前者具有前置性,后者具有事后性;前者一般应在发现违法问题时启动,后者是依案件需要启动收集证据。

2.审查应遵循的程序。审查并不是调查的延伸,而是跟调查平行的另一种机制。检察机关的审查是对工作制度和程序运作情况的审查,在预防当中承担治本的功能。

(1)法律监督审查与法院的司法审查不同。首先,司法审查制度是一种国家权力对另一种国家权力的监督制约制度,即法院通过诉讼程序审查并纠正不法行政行为,以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免受国家行政机关侵害并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法律监督审查则是检察机关对有关领域、机构工作制度和程序进行的核实、核对,是一种程序性工作;其次,法院所享有的司法审查权是被动司法审查权,而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审查是主动的审查权;再次,人民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只能在审理行政案件的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诉讼过程中进行,而法律监督审查并不是诉讼过程的审查;最后,检察院的审查,主要立足于预防职务犯罪,而法院的司法审查主要立足于支持依法行政。

(2)审查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审查人员由检察人员组成,并专职从事审查工作。二是审查的主动性。审查并不一定要依当事人或有关人员的申请或举报才能进行,而是针对一些涉及民生领域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公共机构,检察机关可依职权对其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主动介入进行法律监督。比如,目前海南省在深入推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有许多的工程和项目,涉及征地补偿款的发放等成为贪污和挪用公款罪的高发段,在这个时候,检察机关就可以介入对其所开展工作所依赖的工作制度和程序做以审查,提供如何防止职务犯罪的意见以及加强管理的相关措施。三是审查不仅要书面审查,而且还要进行实地考察或对相前人员进行询问。

(3)审查的步骤。一是选定审查的课题。在审查之前,先确定哪些领域和机构、部门属于职务犯罪高发阶段,选定哪些制度和程序需要进行研究。确定的途径可以是检察机关反贪、反渎部门的案件,可以是一些公共机构、相关机关主动提出要求审查,可以是本部门经常关注的各种制度和程序可能发生的变更。二是要针对所审查的机关、内容的不同而制订审查方案。方案包括研究审查的范围、要点、方法、进度以及审查的人员等。三是搜集可作相关制度、工作程序背景研究的文件、被审查机关的相关工作报告以及被审查单位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如果被审查单位有相对方,在必要时还可以向相对方进行询问调查。四是分析、比对、研究所搜集的资料,找出可能引发职务犯罪的症结,由审查人员对分析结果进行商讨,有必要时可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或实践工作者。五是针对分析结果,做出客观详实的审查报告。审查报告的制作、审批和使用应当规范,增强对策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3.处分应遵循的程序。调查或审查的结果都可能引发处分这一程序。经调查或审查发现没有违法事实的,终止调查、审查;经调查确认违法,行使法律监督职能,在调查的基础上,向党委和上级机关提出“法律监督意见书”;对于审查过程中发现被审查单位的工作制度和程序有容易引发职务犯罪的漏洞或不完善,提出“法律监督意见书”,建议修订或改良;调查、审查发现有涉嫌犯罪嫌疑的,作为线索转交侦查部门进行侦查。此过程的证明标准只要求主观上认为有犯罪可能即可,不要求有明确的事实和证据,否则调查、审查权就会异化为侦查权。在行使处分权时,要注意对于审查中所发现的问题,经领导批准后采取向有关单位发出“法律监督意见书”的形式。

我们知道,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和形式是检察建议书和纠正违法通知书。笔者在上文提出的“法律监督意见书”可以做为检察建议书和纠正违法通知书的补充来完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即检察机关在履行调查、审查权后的一种处分权。法律监督意见书,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在经过调查或审查后针对一般违法行为或有关工作制度和程序的漏洞、违法或不完善而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纠正其违法意见时而制作的非诉讼法律文书。在行使处分权时要重视落实法律监督意见书,即每件通过法律监督意见书来化解社会矛盾的案件办结后,都要督促意见的落实,巩固取得的成果。

注释:

[1]海南省人民检察院:《马勇霞检察长在三亚调研时讲话整理稿》,载《海南省人民检察院办公室通报》2011年第12期。

我国电子商务法律机制的建设 篇4

一、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优势和存在诟病要点分析

(一) 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主要优势探究

电子商务发展至今其与计算机网络发展和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关系较为密切, 电子商务行业领域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商务活动的基础运行效率, 并也有效缩短了贸易原定所需时间。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使整体社会贸易成本得到节约, 并为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交易者提供了多层交易选择且节省了相应实地选择时间。电子商务的合理化发展也促使我国中小型企业之间的相关企业硬件差距得到缩减, 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了中小型企业自身的行业竞争力。在进行电子商务具体运行的过程中可开设虚拟商店环节和虚拟柜台环节等, 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企业开展实体经营的人力资源和开展实体经营的资金投入等。需要强调的是, 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动了社会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 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阻碍因素和诟病要点分析

1. 广义来讲, 电子商务运行的主要行业依托就是虚拟网上购物平台, 在虚拟网络购物平台中其相应数据和资料都不为实体。电子商务应用愈加广泛起来, 此时人们对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也开始逐渐关注。因为电子商务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掺杂一些企业商业机密信息和资金流转信息以及对应货物数量信息等, 其在快捷发展的同时使得企业本身对安全性的要求也愈加强烈。综上所述, 当前我国并未对电子商务网络合同进行仔细认证, 而网上货物交易信息和网络交易平台安全认证体系等还较不完善, 不同类型平台认证标准和不同类型考量数据都给电子商务企业和消费者交易之间造成了一定困扰。

2. 电子商务行业立法滞后性也是当前我国电子商务法律机制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这就会产生相应法律制约, 同时也会使得一些不法企业从中牟利以至产生社会网络犯罪等状况。

3. 保护知识自助产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电子商务快速运行过程中已出现版权保护需求、相关网络商标需求和网络商品形象保护需求以及对应网店信誉保护需求等。当下我国知识自主产权法中对数字化作品等并未做出具体规定, 但近年来有关知识自主产权产生纠纷的案列也时有发生, 此时却没有法律法规对其予以调整, 法律在我国现下网络知识自主产权方面的约束力度相对较差。网络交易使得我国征税机关在进行税收管理办法制定时举步维艰, 相关税收征管部门在进行网络贸易税收过程中现存出多漏洞, 大量税款难以征收, 这就导致国家财政整体收入大幅度下降。

二、我国电子商务法律机制建设细则要点分析

(一) 电子商务行业领域信用机制对应法律体系构建要点概述

较为正确的做法是, 我们应该按照当前基础法律途径来进行具体信用建设策略实施, 是法律信用机制在电子商务运营中发挥出其本身作用, 并有效增强网络贸易信誉度。就电子商务经济角度而言,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我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在发挥出上述市场法作用的同时也要对网络交易环境进行适时安全防范和科学保护以至营造出一个较为良好的网络交易平台和网络交易环境。完善电子商务信用保证系统, 在进行相应网络贸易时应得到银行信用认证支持和认证中心信用认证支持, 并用第三方来保障完成信用认真体系构建工作。需要了解到, 银行机构和商务认证中心机构以及第三人三者共同构成了我国电子商务信用认证结构体系, 电子商务信用认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合同对应管理机制的法律构建细则要点分析

在合同形式上进行强化式体质构建, 电子商务网络交易合同签订往往缺少其合理性。应加大合法性电文合同创建力度, 加强网络交易法律保护措施实行和网络交易监督管理, 结合网络交易现状采用网络格式条款进行合同制定, 使其在扩大网络经营范围的同时也增加了其发展效率。适时解决法律合同节分问题, 并有效完善法律合同管理机制, 在进行处理民事纠纷过程中应以当事人自主协商处理方法为主, 此时法院判决仲裁手段仅为辅助解决手段, 我们应给予事故当事人充足的选择空间, 并以此为前提适当提高节纠纷事件解决效率。就举证责任事件而言, 处理网络交易案件时应有效利用现时资源并针对性的进行逐个解决以至改善网络交易环境并使得管理机制得以完善。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当前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此时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也逐渐得到强化。电子商务行业现状缺乏基础性法律法规制约, 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我国社会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针对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 对我国电子商务法律机制建设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希望为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当前人们逐渐对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重视起来。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现下人们对电子商务行业的了解和认知也逐渐深入, 但是当代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已出现种种诟病和弊端, 在其具体发展中往往会出现网络欺诈状况和不正当行业竞争状况以及虚假广告状况等。

关键词:电子商务,法律机制,建设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宁.B2C电子商务企业的收款控制[J].当代经理人 (下旬刊) , 2006 (04) .

[2]李玉香, 侯秀, 钱颖.电子商务中信用机制构建研究[J].中国商贸, 2010 (08) .

电子商务法律机制构建 篇5

劳务输出的组织管理需要有法律体系来支撑,劳务输出保障管理也需要保障机制来维系。我国劳务输出法律体系的构建对我国国际劳务贸易很重要,对外劳务合作保障制度的构建宜作为其中重要内容。

一、劳务输出法律体系的构建

劳务输出法律体系的含义:其一,是指在劳务输出面上总体法律原则的框架内各系统部门依据本系统部门或专业特点及其他实际情况拟定具体规定和实施细则;其二,是指国家有统一的劳务输出法律、法规、规章,地区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基础上拟定地区性劳务输出法规、规章、规定。劳务输出法律体系的构建是要求形成面上的劳务输出总体法律与系统部门的规定细则相统一、国家性劳务输出规范(包括法律、法规、规章)与地区性劳务输出规范(包括法规、规章、规定)相统一的劳务输出法律体系。

二、劳务输出保障机制的构建

劳务输出保障机制是对外劳务合作机制组成部分,建立劳务输出保障机制,对形成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内外相联系的立体型的运转结构和我国渐处于国际劳务贸易好的位势有益。劳务输出保障机制是涉外型的国内机制,其运转主要含有两大内容,或者称之为“软件”和“硬件”的两个支撑点,即保障制度与保障机构。其或者可以试行于部分地区,然后再进行推广。这种机制的设立既要以国际社会及其市场的运作作为其背景参考体系,又要结合国内具体情况加强组织管理。

(1)劳务输出保障制度

劳务输出对其输出主体来说存在着风险。针对这种风险,为保证其主体利益,依据国内法及国际实践,有种种保护措施。劳务输出实行劳务输出保障制度,以及就劳务输出保障制度所签订的两国或多国间劳务合作协定,应能成为促进和保护我国国际劳务贸易普遍行之有效的重要制度。劳务输出保障制度的任务就其表面来看,近似通常的民间保障制度,即投保者与国内主管保障的专设机构订立保障契约,约定由投保者承担支付保障费的义务,当约定的保障事故出现时,承保机构依契约规定,向被保障的投保者赔偿因事故所受的损失。但是进一步分析,此保障制度应具有明显公的性质,不仅应由国家特设机构执行,而且还可以与政府间的协定有密切关系,互为补充(例如,双边或多边劳务合作保障协定等)。国际法上的劳务输出保障协定和依据国际法上的勞务输出保障协定而确立的国内法上的劳务输出保障制度,在两者关系上,前者是后者执行的前提条件之一。关于担保的风险范围、保障费、损失补偿、保障期限、保障规则、保障对象等内容在保障协定和保障协议两者关系上基本趋于一致。这样国内机构(投保人直接投保的机构)按约定向被保障人予以赔偿后,可以依据原先的双边或多边协定内容由保障事故地协定方机构那里取得补偿,外国协定方机构也可以因此由国内协定方机构(投保人直接投保的机构)那里取得投保人缴纳的相应部分保障费。

保障制度的确立主要是通过国内立法建立系列配套的保障法规为其依据,可以涉及保障程序和内容两大系列,包括保障对象、责任、范围、手续、规格、费用、合同、当事人合法的行为规则和权利义务、主体合格即合法性,以及保障机构的运转程序及其内部管理制度等。我国劳务输出保障制度宜实行单位、团体、集体、个人都可以进行投保。民间组织的劳务输出个人投保于保障机构,与公派的相同,也能使自己在个人权益上得到保障,并且明确其所应承担的义务,若是这样,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将可能会积极投保。国内劳务输出保障若是以国家间劳务合作双边或多边协定为前提的,个人与国内保障机构若是确立了权利义务关系,也就是与劳务接受国某协定指定的保障机构确立了部分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

(2)劳务输出保障机构

作为劳务输出保障机制“硬件”的国内劳务输出机构可以是国家直接管理的机构,也可以是国家赋予一定功能的民间法人机构。此机构对国家负有特殊的责任,担负国家规定的特殊义务,或者由现有劳务输出机构增加保障功能。在各个有劳务保障协定的国家政府同意下,协定及其细则规定的国内方保障机构和国外方保障机构相互建立联系,签订有关劳务合作保障合同,并且应得到各自国家政府的认可。

国内保障机构除了具有保障功能外,另外还可以具有信息咨询服务功能、人才贮存功能、思想教育及业务培训功能等。整个机构的运作为履行保障功能而配之以相关的业务部门。例如:建立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中心以履行信息咨询服务功能,开展有关的信息和咨询两大业务;建立劳务人才贮备库,以履行人才贮存功能;建立对外劳务培训中心,以履行思想教育及业务培训功能等等。整个保障机构的运作除了需要有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及相关的国际协定外,还需要有整个相配套的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与之相适应。这样国内外、机构内外互为连接相合,形成对外劳务合作保障机制。

电子商务法律机制构建 篇6

关键词:校园暴力,和谐发展,法律预防

近年来, 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屡屡见之于新闻报刊、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媒体, 有愈演愈烈之势, 更有甚者演变成校园暴力犯罪, 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校园暴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 它严重干扰正常的学校教学秩序和学生学习生活, 以至于家长及社会失去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一、高校校园暴力成因分析

1. 学生心理存在问题。如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自我意识较强, 争强好胜, 心浮气躁, 遇到问题不够冷静, 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多数大学生承受挫折和抗压能力较差, 加之就业压力较大, 导致他们对前途悲观失望, 不能很好的自我调节。在缺乏正确引导和教育的情况下, 容易形成不良人格倾向, 产生暴力心理, 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 在遭受外界刺激时, 往往会使用暴力解决[2]。

2. 家庭教育严重缺失。首先, 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式”教育, 对苗头性的暴力错误不予以纠正, 而是纵容、无视此类现象的发生;其次, 家长对孩子的“粗暴式”教育, 对孩子非打即骂, 不留意其暴力倾向初期的细微变化, 任其发展;最后, 单亲家庭的“放养式”教育, 父母一方对孩子的教育缺失, 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随着其步入大学校园, 在家长的教育和管理都望尘莫及的情况下, 校园暴力问题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

3. 学校教育管理不当。一方面, 各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 学生数量与日俱增, 而学生质量却在不断下降, 学校对于教育的硬件投入不足, 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不足, 学校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3]。另一方面, 各高校没做到将教书与育人并重, 没有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没有形成学生之间的矛盾化解和调处机制。

4. 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当前社会处在转型时期, 在弘扬正能量的同时, 也夹杂着一些不良的社会文化。一是社会暴力化信息的影响。各类媒体对绑架、谋杀、斗殴等案件的大量报道, 在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 也使得一些学生更加容易了解犯罪手段和方法。二是网络游戏误导。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困难的大学生们, 往往沉迷于网络游戏, 在暴力游戏中宣泄自身的情感。三是过于义气用事。

二、高校校园暴力的法律预防机制构建

所谓法律预防机制, 就是充分运用各种法律法规和法律手段, 调动高校、社会、家庭及学生等多个主体, 最大限度的约束和限制致使大学生犯罪的各类消极因素, 及时制止和有效避免高校学生犯罪的发生[4]。通过多方努力, 针对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校园暴力法律预防机制, 创造出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和谐的校园环境。

1. 建立健全防治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目前, 关于防治高校校园暴力的各类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 缺乏法律条款的明确规定, 防治校园暴力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现阶段, 主要依靠《刑法》、《治安管理条例》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来约束和处理校园暴力案件。有关部门应根据我国国情和立法实际,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出台专们针对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 如《校园暴力防范与处理条例》等[5]。

2. 普及校园法律教育, 增强学生法律意识。首先, 各高校在现行法律教育课程的基础上,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提倡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 以案说法, 用真实的校园暴力案件来教育广大学生。其次, 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 采用有针对性的法律教育, 让学生懂得遇到暴力事件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而不是以暴易暴。最后, 学校各级教育管理者应该模范的遵守法律法规, 带头遵纪守法, 用法律思维来处理校园暴力问题。

3.政府部门积极作为, 落实好执法防范工作。公安、文件稽查、工商等政府有关部门, 应密切配合, 形成联动机制, 在防治校园暴力方面积极开展好工作。一方面, 在高校周边开展净化校园环境专项整治活动, 坚决取缔无照经营的网吧、饭店及娱乐场所, 开展远离黄赌毒教育活动。另一方面, 严厉监管各类不良影视作品的传播, 不正规图书报刊的发行, 杜绝暴力、色情等文化产品流入高校学生手中。

4. 加大法律惩处力度, 对校园暴力形成震慑。各级司法机关应加大高校校园暴力案件的惩处力度,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切实对校园暴力起到震慑作用, 从而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6]。一是对于有校外闲散人员参与的高校校园暴力案件, 处罚时在法律框架内应从重从快, 绝不手软。二是对于本校学生参与的校园暴力案件, 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 要本着“宽严相济”的法律原则, 给予其改过自新重返校园的机会。三是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 累犯及案件中的首要分子予以坚决打击, 按照有关法条依法严肃处理, 对其他参与人员起到震慑作用。

综上所述, 针对高校校园暴力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预防机制意义深远, 势在必行。我国在防治高校校园暴力方面还需要结合国情进行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 希望可以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校园暴力防控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婧.校园暴力的法律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2) .

[2]朱作鑫.校园暴力之概念、现状与防治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3 (6) .

[3]张腾明, 李文虎, 黄仁辉.高校暴力犯罪行为分析及预防对策[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3) .

[4]米歇尔·艾略特.反对校园暴力101招[M].新苗编译小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

[5]彭拥兵.论校园暴力及暴力游戏[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2) .

电子商务法律机制构建 篇7

利益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体现了人的终极目标, 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 逐利性是企业的本质属性, 盈利也是企业运营中最基本的目的。在经济学中, 企业运营的目的就是使其利润最大化, 科斯也曾经基于对企业产生和性质的分析得出了企业“是不可超越追逐利边界”的结论。事实上, “自利是人类最持久稳定的动机”, 只有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前提下, 企业的行为才具有可预期性和合乎逻辑性。企业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 存在着企业利润最大化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冲突。在利益冲突中, 企业往往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重心, 赚取高额利润为终极目标。20世纪初以来,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理论界和企业法学界就企业社会责任展开激烈的讨论, 探讨解决企业利益最大化与社会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

一般意义上而言,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在英、美等国家,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主要是针对作为企业的公司、特别是大型股份有限公司权利的膨胀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 所以, 企业社会责任在这些国家经常被具体化为公司社会责任。近年来, 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被普遍理解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之外, 对企业的所有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所负有的责任。一般意义上而言, 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企业对雇员的责任, 这属于其内部责任。此外, 从社会利益角度进行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还包括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 对债权人的责任。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 企业社会责任也包括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对所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此外, 从道德义务的角度出发, 还要求企业履行其对于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使得企业从追求单一功利性的价值观向追求多元的义利并举的价值观发展, 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战略规划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逐利性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因, 确立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机制不是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否定, 而是对企业逐利性的约束条件, 企业应该也将承担社会责任为其价值目标, 在承担了社会责任的前提之下使其利润最大化。确立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机制可以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2 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规则缺位

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企业对所有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所负有的责任, 以此来解决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社会利益的冲突。我国《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 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 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信用, 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我国在法律上第一次提出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引导企业的行为, 为企业提供价值导向。但是这一规定过于原则, 缺乏可操作性, 在这一规定中并未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性质以及内容, 尤其没有规定企业违反其社会责任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此外, 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规定具有分散性, 这些法律规定分别在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中予以规定, 各法律规定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2.2 缺乏诚信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在成本与盈利的权衡中为了生存与发展而拼杀, 由竞争者与生俱来的“经济人”特性而决定,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使其利润最大化, 在降低成本的博弈中, 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从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到三聚氰胺奶糖事件, 从瘦肉精事件到染色馒头事件, 从南京咸水鸭事件到塑化剂风波再到锦湖轮胎事件。这一系列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信任危机。企业损失的不只是短期的经济利益, 企业商誉也会受损, 甚至会引起消费者的信任危机, 引起全体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质疑。这对于整个行业的企业来说信任危机所造成的损失是长久的、不可估量的。多起事件表明, 急需对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行为进行规制和引导, 确立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机制, 在企业追逐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利益的冲突中寻求平衡。

2.3 社会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信息公开制度体现在《公司法》和《证券法》所规定的信息公开披露义务, 信息公开制度在维护投资者利益和公司债权人利益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但是此种制度设计并不是为了保护其他非股东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企业并未披露企业在保护职工权益、消费者合法权益中的相关信息。例如企业在产品召回中, 只是宣布产品召回, 可是对于召回的流程, 召回产品的批次、数量, 产品召回的情况都未向广大的消费者披露相关信息。此外, 法律并未规定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及对所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的信息披露义务, 这样阻断了企业决策与企业社会责任间的必然联系。监督机制的匮乏, 也使得企业怠于行使其社会责任。

2.4 缺乏激励机制

在经济学上人不只是“经济人”还是“理性人”, 追逐利润最大化是人性中自利的价值取向, 利益驱动促使企业发展壮大。但是企业的逐利性与社会利益会发生冲突, 这就需要企业以社会责任为前提来追逐利润。但是“经济人”的本性使得企业无可厚非地把利润最大化作为首选目标, 把社会利益放在次要位置。平衡社会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冲突不仅需要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来规制企业行为, 使企业按照社会责任的引导来确定其行为, 更为重要的是需要确立激励机制, 使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为自主行为。但是, 现有的机制中缺乏激励机制、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机制。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并没有税收、财政上的优惠政策, 这挫败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

3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机制的构建

3.1 立法完善

尽管我国《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内容, 但是各法律规定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缺乏一套完善的法律机制来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行为。单靠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强化来履行其社会责任, 将显得力不从心。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应构建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机制, 确立企业社会责任的强制性义务, 企业不论是否盈利, 其必须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这一规定将作为企业经营的底线, 这一硬性约束是不可突破的, 否则企业将承担否定性的法律后果。应协调现行经济法体系中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范, 以社会利益本位为核心理念, 将散见于各经济法律法规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规范一并纳入社会利益本位理念中, 增加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性质以及内容的法律规定, 尤其是对企业违反其社会责任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定不再只是原则化, 而是具有可操作性。此外, 应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构建强化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法律体系:包括劳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确立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机制不是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否定, 而是对企业逐利性的约束条件, 企业应该也将承担社会责任为其价值目标, 在承担了社会责任的前提之下使其利润最大化。确立起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机制可以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将企业的逐利行为纳入自愿守法的轨道。

3.2 诚信机制的确立

“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是建立人与人之间、企业乃至行业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企业只有靠诚信立业才能得到长期收益, 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但是在利益的诱惑之下, 也会出现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企业, 为了谋求一己私利而将社会利益于不顾。这样不仅损害的是个别企业的经济收益, 更为重要的是会造成整个行业内企业的信用危机, 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从曝光的一系列产品质量问题造成消费者权益受损案件到企业污染环境案件, 可得出结论, 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整套的信息搜集、共享和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构建信用机制。一套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机制需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检部门共同设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机构, 制定网络诚信评价规章制度, 通过诚信监管和市场调查信息, 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进行诚信评价并予以披露, 让公众知悉违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 同时建立企业诚信数据库, 以便公众查询企业的诚信信息, 做到诚信资源共享, 以规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此外, 应大力开展法制和诚信教育, 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营造诚信的社会大环境, 使人们形成自觉遵守诚信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和法律意识, 让违反信用机制的企业寸步难行。确立明确的奖惩机制, 使得企业自觉遵守诚信的社会道德风尚和履行企业法律责任。

3.3 确立社会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核心资源。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日益重要的地位。通过信息资源的利用, 信息成为决策中最重要的依据。确立信息披露制度对于督促企业严格履行其社会责任具有积极作用, 应把信息公开披露的内容由传统的财务性公开扩大到包括财务性公开和社会性公开在内的广泛内容。但这些信息公开不是泛指企业所有的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将划分为企业自愿公开和法定公开两种情形, 对于关系到社会利益的信息应以法规的形式进行规定要求企业公开, 要求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监督机制予以配套, 保障其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而对于自愿公开信息部分由企业进行自主选择, 选择其公开的信息。法定公开的信息应包括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 法定公开的信息也包括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对所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此外, 道德义务的角度出发, 还要求企业履行其对于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信息进行公开。企业社会责任制度旨在谋求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确立信息披露制度可以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保障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3.4 激励机制的确立

除了以法律机制保障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以外, 更要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感自主意识的培养。应使企业树立双重价值目标, 企业应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之下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激励机制的确立可促使企业自主、自发承担社会责任。促使企业树立现代经营理念, 将社会责任的理念注入企业文化之中。构建激励机制, 可以选用社会评价与政府评价相结合方式, 建立政策扶持、社会评价、奖励机制、减免税费等激励方式, 调动企业自主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 以社会利益为本位, 严格管理, 依法行事, 保护职工、消费者、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保护环境资源, 增进社会福利。此外, 政府应当发挥其监督职能,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平衡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 以间接调控的方式引导、监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并纠正和惩处企业逃避社会责任的行为。政府应将关系到社会利益的项目立项, 充分调动企业的能动性, 使企业通过自愿选择社会项目自愿承担社会责任, 用创造性的、有市场前景的方式, 借助市场看不见的手, 选择成本效益较高的项目, 并且得到最优结果, 最终实行企业和社会双赢。企业自愿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作用, 使得社会利益增进的同时企业利益也得以最大化, 达到社会利益和企业自身利益共赢的局面, 这才是企业稳定、长期获利的根本。

参考文献

[1]王漫天, 任荣明, 胡贵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反思及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 2009.

[2]赵建梅, 戴锐.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若干问题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 2009.

[3]李昌麒.经济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8.

[4]朱识义.论企业社会责任践行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Z].http://www.npc.gov.cn, 2010.8.9.

[5]王大超, 张丽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与提升措施[J].北方论丛, 2005 (02) .

[6]吴立昕.恪守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世界潮流[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5 (01) .

浅议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构建 篇8

1 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存在较大的弊端

我国现有的电子商务方面立法仅仅是某一个方面的立法规范,缺乏一个完整、规范的体系,例如:《合同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中文域名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等。这样的立法现状对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我们必须重视电子商务立法体系的构建,只有对其加以重视,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到电子商务立法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制定出有利于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的法律规范。

2 电子商务立法的立法原则与调整对象

电子商务法的调整对象,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定义概念,但是不同的说法表达的意思却是大同小异的。就是指在客户的要求下,通过数据电文提供的有偿服务。联合国和欧盟等国际组织也对电子商务的调整对象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以有利于电子商务贸易在该地区的有序发展。虽然不同的学者和不同的地区或组织对电子商务法的调整对象有不同的界定,但是几乎所有的版本都对“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交易包含物资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这一说法持肯定的态度,这一相对统一的认识标准有利于完善电子商务市场,有利于解决因标准不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从而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电子商务法的立法原则包括:

2.1 最低限度调整原则

虽然电子商务是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新体现,但是并不意味着其能摆脱传统商务的本质特性,传统商事交易法的基本原则是意思自治,所以意思自治也应该是电子商务立法的基本原则,也说明电子商务法的立法目的之一是鼓励电子商务交易的发展而非限制。此外,还有一个原则是为了鼓励技术的进步,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更先进的技术力量作为坚强后盾,并且规定了电子商务不能因为采用电子的形式为借口而抵制法律的效力,也不能因为其特殊的表现形式而受到优惠的待遇,此原则为技术和媒介中立原则。

2.2 国际性与独特性相结合的原则

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是全球性的,这就决定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并非是单纯的仅限于一国的范围内。所以这些年来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试图在电子商务立法方面达成共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由联合国贸法会指定的《电子商务示范法》就是很好的体现。当然,中国的电子商务立法也必须坚持这一点,在立法过程中注意和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规范相结合,才能不偏离国际上有关电子商务立法的大方向,才能更容易与国际接轨,使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但是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和交易习惯不同,这就决定了要考虑国情但又不能过分强调,这样才能保证电子商务法成为调整电子交易的法律。

2.3 鼓励行业自律原则

行业自律原则在电子商务立法中是需要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一方面,因为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比较快,可谓是日新月异,但是立法一般都有滞后性的缺陷,不能及时的制定相应的法律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交易涉及到的法律关系是多重的,并不是单一的,这样仅靠一部电子商务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坚持行业自律原则。

3 我国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构建

我国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构建主要分为三部分,即对信息流的规范、资金流的规范和物流的规范。

3.1 对信息流的规范

目前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有关电子商务立法的文献是联合国贸法会草拟的《电子商务示范法》,所以我国在电子合同立法方面应以此为蓝本,并结合我国合同法中有关数据电文的相关规定来构建我国的电子合同法律体系。同时,各界对电子代理人的有关界定和规范也有广泛的讨论,电子代理人是指由编制人设定,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各种电子商务活动,以实现编制人的意愿。电子代理人是由人编制的,代表着编制人的意思,虽然电子代理人不具有法律人格,但是通过电子代理人进行的行为同样反映编制人的意思,具有同自然人与法人作为代理产生同样的法律效力。但也不能否认电子代理人的特殊性。

由于电子商务本身的特殊性,所以电子商务的安全应是电子商务立法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可以说世界上每个国家的电子商务立法都把这一问题放在极其关注的位置上。首先要明确的是对电子签名是否具有效力的认定,新加坡、欧盟和美国等国家或国际组织都有立法对电子签名效力的认定持肯定的态度,由此可见,确定电子签名具有法律效力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要求。所以,中国的电子商务立法不能与国际社会的共同要求背道而驰,我国应承认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电子签名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同样也是一个技术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借鉴一些国家先进的、可行的立法经验和立法方法,在解决法律问题的基础上也要兼顾技术问题,应保持技术的中立性,并对安全电子签名问题做相应的规定。

知识产权保护是电子商务中的另一重大的课题。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电子商务中商标权问题主要涉及域名的保护。有学者认为,对于域名的保护没有必要专门制定新的法律来调整和规范与其相关的法律关系,直接使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调解即可。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网络侵权问题进行了规定,再加上传统的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这些都对电子商务中著作权保护有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对电子商务中出现的新的著作权法律关系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一般认为,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中有三方面已经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公认的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中最重要的权利,即网络传播权、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以及数据库的特殊权利保护。在我国,虽然在网络传播权方面有比较全面的规定,但在其他两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还有欠缺。这种情况也应成为我国著作权保护立法关注的重点。有效的技术措施问题是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涉及到的重要问题。对有效的技术措施的界定标准可以借鉴欧盟的界定标准,并且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具体情况和有关著作权保护的立法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解决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的空白。其次,对于数据库的法律保护,首先我们要承认制定有关数据库保护的专门法律是必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样的数据库才有资格受到法律的保护,有学者认为,只要是独创性的数据库就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也有学者认为,应制定一个统一的认定标准来进行参考,但都是各说一家,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明确的说法。

3.2 对资金流的规范

电子货币和电子支付等问题是该部分所涉及的主要的法律问题,电子货币是由网络银行发行的,并且具有与传统货币等同功能的一种数据货币,其本质是一系列的数据信息。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支付方式也必然会发生变革,网络商务具有快捷便利的特点,就要求方便快捷的网络支付方式与之相适应。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引起的新的支付方式的出现,这就必然要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在我国,首先应该由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全国统一的电子货币管理机构,负责对电子货币技术标准进行制定,再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各银行发行自己的电子货币。

3.3 对物流的规范

新型的物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出现,电子物流是一种新型的物流方式,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传统的物流法律规范所无法解决的,这就必然要求与之适应的法律规范的出现,对该法律规范的制定可以借鉴传统的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物流是一种通过在线以数据形式传送的商品或服务,因此,应针对电子物流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以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律,保证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有序。

4 结语

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还不成熟,这是我国实务界和立法界普遍持有的观点,他们呼吁制定一部完备可行的电子商务法。因为,其一,电子商务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发展程度还比较低,许多技术问题和法律问题有待研究;其二,电子商务一直是一个发展比较快速的部门,更新速度可谓日新月异,在这一领域可能永远看不到成熟的状态,即使这样,我们也要仔细考察研究,制定相关法律规范这一领域的法律关系;其三,法律本身具有滞后性、不确定性等缺陷,这就无法避免制定法的不完备性,为了尽可能地使制定法完善,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就需要法律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改进。所以,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想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处于掌握主动权的有利地位,制定一部中国自己的电子商务法是极其紧迫的。

摘要:电子商务的发展引发了一场关于电子经济和电子商务立法的变革, 本文从我国电子商务的立法现状入手, 对电子商务法律的调整对象和立法原则进行了总结研究, 系统探讨了我国电子商务法律体系构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方面, 并最终确定了我国电子商务法律体系构建的三步骤, 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电子商务法律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关键词:电子商务,意思自治,行业自律原则

参考文献

[1]邓宏光.商标法的理论基础[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2) .

[2]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王利明.电子商务法律制度:冲击与因应[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9.

[4]刘剑文.WTO体制下的中国税收法治[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电子商务法律机制构建 篇9

关键词:房产税立法,房产税改革,房产税税收优惠

一、我国现行房产税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 安置房产成为了中国人生活之根本, 在将近20年房地产变革中, 房屋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影响使的整个房地产开发产业站在了老百姓生活成本提高的最大对立面, 而房产税的相关制度的滞后、不配套让房产税的改革在近些年中不断的成为国家和老百姓的争议热点, 不管是从内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还是外部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都必须依照依法治国的手段合理调整和控制。

2015年不动产统一登记暂行条例正式步入实施, 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房产税法律制度改革伴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实施正式拉开了大幕, 在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推动下, 规范房产税的征收范围就成了当务之急, 而随着近十几年的社会经济变迁, 在规范房产税征收范围的同时对于房产税中税收优惠机制的构建也就凸显的重要起来, 因为只有严格确立了房产税中的税收优惠机制, 才能更好更完善的建立起规范的房产税征收范围, 做到真正的税收法定。

2011年初, 上海和重庆作为试点城市开始了个人住房房产税的征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 考虑到征税技术水平的限制和试点初期广大市民的接受程度, 两地作为试点的尝试在房产税征收的范围界定和税率等方面都制定的相对比较温和, 同年1月30日, 重庆首笔个人住房房产税申报入库, 缴纳税款6154.83元, 目前来看, 房产税的试征收取得了试验初期的目的成果;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 全国人大、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联合开始了新一轮的房产税立法的调研;2013年11月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2014年以来, 不动产登记相关工作进展较快, 3月不动产登记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 明确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5月经中央编办批复国土部挂牌成立不动产登记局, 8月不动产登记局“三定方案”印发。14年11月28日, 中央编办已批复同意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更名为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 负责不动产登记相关工作;15年3月1日我国开始全面实行不动产登记制度, 全国性的房产税改革大幕正式拉开。

二、当前我国房产税法律制度改革中税收优惠机制构建的出发点

税收优惠机制是在一定特定的对象和特定的行业下进行的, 我国现行的房产税征收制度主要还是根据《房产税暂行条例》, 根据此暂行条例, 个人住房、非营业用房是不征收房产税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不断发展, 城镇房价不断上涨, 经济构成比重的改革, 原本房产税征收制度并不符合我国现在的事实国情, 所以全面征收房产税、完善相应的房产税优惠制度是势在必行的。

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全面征收房产税的准备阶段, 就上海而言, 主要是针对第二套房和外地居民购房来征收的, 房价低的税率为0.4%, 而房价高的税率为0.6%。其优惠政策是人均住房不满60平方米的房产免征房产税。在重庆, 针对价值较高的独栋别墅以及交易价格是城区均价两倍以上的征收0.5%的房产税, 交易价格是城区均价三倍以上的征收1%的房产税, 交易价格达到城区均价四倍以上的可以适用1.2%的税率, 另外针对“二无”居民的第二套房产也是征收0.5%的房产税。

税收优惠制度不但可以改善房地产供应与需求的恶劣关系, 也是国家控制房地产上虚高售价、调控国家经济优化房地产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手段, 因此税制的设计必然存在很多的关注, 特别是针对税收优惠的目标群体, 不仅是保护社会低收入群体, 保障他们的基本住房生活需要, 避免给他们增加税收负担, 还要增加保有住房的成本, 打击投机炒房, 那么合理的税收优惠机制就成为了房产税法律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这也是国家实现公共财政职能的一种手段, 之前我国在重庆和上海的试点中都构建相应的税收优惠方案, 除了限制户籍外, 都对一定面积内的住房给予了免税的优惠, 但是设计过于简单, 并没有对纳税人的具体情况加以区分, 所以在房产税改革全国性趋势的阶段, 简单的税收优惠机制只能相对给低收入人群一定的税收负担减轻, 但是对于高收入人群的税收调节确实没有达到目的, 达不到调解社会公平、缩减贫富差距的作用, 所以税收优惠机制的设计出发点应该是为了更好地营造公平, 调节贫富差距的一种手段, 构建和谐公平的社会税收体系。

三、美国税收优惠制度的借鉴

在美国的税收制度体系中, 房产税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税种, 美国政府和各州政府也将房产税作为一种主要的财政税收来源。在美国尽管每个州的房产税制度有所区别并不统一, 但是大部分州的税收优惠机制都体现出了税收法定原则, 房产税优惠机制作为房产税制度中的重要内容, 与全体纳税人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 美国各州关于房产税优惠制度的内容都是通过各州的相关立法机构以严谨的程序在法律中进行明确的规定。

美国的房产税税收优惠机制对于税收优惠的目的也是非常明确的, 并且对于房产税税收优惠方面的管理也是极其严格, 在美国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自住型不动产、公益性质的不动产以及美国各州根据实际情况规定的不动产享受房产税税收优惠, 既包括直接减免税收的直接型房产税税收优惠, 也包括设定计税价值增长限额的间接型房产税税收优惠, 为了确保房产税税收管理方面的统一性和合法性, 大部分州将房产税税收优惠的审批工作由各州的专门的税务机构统一负责, 并且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将部分的房产税税收优惠审批权在必要限度内下放到各个镇。

其税收优惠管理机制也相对比较健全, 首先税收管理机制的建立是在税收法定原则之上, 所以在美国各州都是由各州的专门的立法部门将房产税税收优惠制度以法律文件的形式颁布出来, 针对房产税税收优惠的范围、要求、内容和房产税税收优惠的管理方式都进行了专门的规定, 这些规定贯穿了整个房产税税收优惠法律制度, 将房产税税收优惠体制从程序和实体上来分析都是有法可依的。

其次, 美国的房产税税收优惠制度的设定范围是非常明确地, 而且对于税收优惠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美国各州的房产税税收优惠制度, 美国的房产税税收优惠的范围主要包括三大类, 凡是涉及到公益性质的不动产项目、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的不动产以及美国各州根据实际情况应当纳入到房产税税收优惠范围的不动产项目, 都属于房产税税收的优惠范围。

美国的房产税税收优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从税收制度的要素来看, 不仅包括税率的税收优惠方式, 而且包括税基型的税收优惠方式, 其中美国的大多数州都设置了“Circuit Breakers”的税收优惠机制, 这一税收优惠机制是根据居民的收入水平来确定相应税率和最高税负水平的, 因为不管是固定税率还是比例税率都没有考虑到收入的影响, 而“Circuit Breakers”更有针对性的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税收优惠, 它的主要形式由两种, 一种是滑动比例法, 按照家庭总收入额的增加自动减少税收优惠;另外一种是临界值法, 它的方法是先确定财产税税额占了家庭总收入的比例, 然后根据这一比例分出确定的等级, 当超过某一等级时, 证明税负对于这一家庭而言已经达到了某一可接受的临界状态, 这时候对家庭进行税收优惠。这两种税收优惠机制的运用都大大避免了对富裕家庭过多的退税情况, 也确保低收入家庭切实享受到了税收优惠。

四、对我国房产税税收优惠机制构建的设想

参照了美国的税收优惠机制, 下面来谈一谈我国房产税的优惠制度又应该如何构建?

首先, 我们应该明确的是为什么要构建房产税优惠制度, 房产税优惠制度的构建不只是为了能让全民都可以买的起房, 而是为了优化房地产经济结构, 清理房地产经济中故意哄抢的恶意购买, 因此在设计房产税优惠机制时, 就要充分考虑家庭的收入水平、家庭的生活成本、家庭的现有住房情况, 因人而异, 最终达到富人多缴税, 中等阶层符合收支比例交税, 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不下降缴税, 税收收入保证增长的多赢局面。

其次, 因为社会分配资源不公平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或者矛盾是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过大, 这不仅体现在收入水平差距悬殊, 还体现在财富的保有量上, 因此对于房产税的征收就是对财富保有量的一种调节, 这就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来实施房产税优惠机制, 调节收入分配, 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针对不同的人群实行不同的征税方式, 这就要求在征收房产税的过程中我们要兼顾纳税义务和纳税能力, 不能只从人均面积来设定税收优惠, 要将税率型的税收优惠的方式和税基型的税收优惠方式科学的结合起来, 对于涉及公益性质的不动产项目采取直接减免房产税的房产税税收优惠方式, 对于一些特定的不动产项目采取税基型或税率型的房产税税收优惠方式。

再者在上海、重庆的试运行过程中, 虽然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优惠手段, 增加了延期缴纳和退税两种优惠形式, 可是从目前来看,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比如纳税对象不明确, 相关法律规定不具体, 受益的对象也十分狭窄, 在实践中缺乏操作意义, 还有的是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通过一个固定的立法来统一对待是显失公平的, 解决这一问题有两个方法:

(一) 是将各地税收起征点和征收对象的规定交于各地政府, 这样一来可以保证房产税的征收符合当地事实情况, 但这样一来不但过于加大政府负担, 对外来人口也不尽公平。

(二) 将起征点和征收对象通过立法以数量关系的对等来限制, 这样既可以保证房产税的公平对待也不会加重政府负担, 对于营造公平税负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这样有可能会导致政府权利滥用, 相关法规可能并不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除此之外, 税收优惠的机制制定还需要税收优惠的落实, 不仅需要制度到位还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保证税收优惠的落实, 比如不动产登记中逐步完善全国的个人住房信息统一登记和联网, 同时引入科学健全的房屋评估制度, 这两项关键制度的改革和实施才能最终确保我国房产税的全面开征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准备落实。

参考文献

[1]宋亦淼.我国房产是优惠机制之改革路径—基于中美对比视角[J].财会月刊, 2014 (12) .

[2]栾庆琰.美国房产税的税收优惠机制[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29) .

[3]贾康.房产税改革:美国模式和中国模式选择[J].人民论坛, 2011 (3) .

[4]张超.美国财产税政策及其优惠机制[J].涉外税务, 2008 (8) .

电子商务法律机制构建 篇10

品牌实际上是对产品内涵的外在展示, 其通过充分融合先进生产力和产品优势, 以客观产品为载体, 结合融入一系列文化内涵、产品特征等内容, 实现将产品本身、精神内涵、行为文化等有机融合的统一体。而品牌涵盖了品牌价值点、品牌特征、品牌独有特点、品牌文化内涵、品牌目标群体等等内容。总的来说, 品牌涉及到经营者的产品开发与品牌经营思路、目标消费群体的特点与需求、产品本身的综合卖点及附加值融合状况。这三者实际上是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以及客户体验等全流程所涉及的。

品牌是企业发展的无形资产, 更直接关系到品牌使用者的长远发展。成熟的品牌应用是考量现代企业运营水平的重要标准。并不是任何企业都能很好的利用手中所拥有的品牌资源。使用品牌有序、得当, 可以为企业发展探寻全新路径。同样如果因为品牌归属不清晰, 那么不仅很难发挥品牌的自身价值效用, 更会影响企业经营发展。正是品牌所涵盖的独有价值, 使得品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结合品牌价值, 构建合理的法律保护策略极为必要。

2 法律保护机制案例———王老吉凉茶“品牌归属之争”

三年前, 在我国可以说但凡提到“凉茶”, 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王老吉, 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推广语, 让其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凉茶。无论是普通聚会, 还是宴会, 王老吉凉茶和其他饮料一样成为餐桌上的一员。但随着王老吉商标之争开始后, 人们才算更进一步的了解“王老吉”凉茶。而王老吉事件的背后, 也让人们对商标和品牌法律维权有了关注和重视。

2.1 王老吉凉茶的前世今生——纠纷根源

之前人们了解王老吉都是通过一句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了解到的。而成功将这一品牌和广告语推广出来的是香港鸿道集团子公司广州加多宝集团。但加多宝对王老吉品牌只有使用权, 且使用权是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而王老吉凉茶品牌的真正拥有者是国有企业广州药业。双方于1997 年签订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经过2000 年续签, 鸿道集团可以使用王老吉品牌至2010 年。之后, 鸿道集团为更久使用这一品牌, 通过行贿等不法手段, 约定将本商标使用协议期限延长。在协议合作期限内, 广药集团不能使用王老吉品牌进行凉茶业务经营。

行贿事发, 合作破裂开始。原合作事宜的关键人李益民因受贿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后, 广药集团针对王老吉商标使用的协议文件进行了再次复审, 广药认为商标被贱租, 对企业来说, 属于国有资产流失。于是自2008 年开始, 广药集团就开始于鸿道集团进行沟通, 但双方并未形成一致意见。在2010 年, 广药正式向鸿道集团发出律师函, 声明之前由李益民主办的补充协议属于无效协议。双方合作正式破裂。

商标价值评估, 诉讼战打响。2010 年年底, 广药集团委托专业机构就王老吉商标的品牌价值进行了专业的评估, 其评估结果为1080 亿元。成为同时期中国第一品牌。正是王老吉品牌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影响力, 使得品牌权益归属之争上升到法律手段解决。自2011 年4 月份以来, 双方有关商标使用许可展开了诉讼。整个诉讼分为三个层次, 即商标使用侵权纠纷、知名商标的包装形象设计纠纷以及推广宣传广告语纠纷等。

2.2 品牌之争的过程与细节———纠纷根本

之所以双方就王老吉品牌使用问题上, 进行大量争论, 关键和重点就是该品牌背后所隐藏的巨大利益。正是王老吉品牌价值的巨大提升, 使得广药集团认为原合作协议中, 鸿道集团所支付的百万费用与品牌实际影响完全不匹配。就2010 年及2011 年, 红罐凉茶王老吉两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80 亿元, 而按照商标使用费百分之二点五左右的标准, 鸿道集团需支付的费用应该在四点五亿元左右, 而之前协议中约定的费用仅为百万元。广药集团就此提出了一系列索赔要求。对品牌来说, 其不仅名字具有极强影响力, 其包装形象也有极大影响。一直以来广药集团授权加多宝公司所推售的王老吉凉茶均为红罐装, 而这一包装也是市场上熟知度、认可度最高的包装形式。在鸿道集团无权使用王老吉品牌之后, 广药集团顺势生产了与以往鸿道集团所生产的王老吉凉茶同样的包装和外形设计。而加多宝则认为广药这一做法侵犯了自身的包装形象设计权。于是向法院提出诉讼, 要求广药集团停止生产, 并予以赔偿。

2.3 品牌之争的社会发酵———众说纷纭

王老吉品牌使用之争是近几年都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经济事件, 尽管多次诉讼最终都未予以判决, 但每一次诉讼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这场品牌之争, 社会看法也不尽相同, 有人认为是一次成功的炒作营销, 也有人认为是法律保护机制的不完善。而无论哪种观点, 实际上都说明了正是品牌运营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收益, 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予以完善。良好、成熟、体系化的法律保护机制不仅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同时更是现代市场经济成熟的客观表现, 任何企业如果脱离了法律保护, 那么不管其怎样成熟, 其利益都无法得到保障。可以说, 此次品牌之争, 不管是广药集团, 还是鸿道集团都受到了极大影响。而这也让社会反思, 如何就企业利益有效维护, 构建合理的法律保护机制和策略。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 完善法律机制建设尤为重要。

3 品牌之争———引发构建法律保护机制策略探索

王老吉品牌之争一事, 背后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研究的事项, 从法律视角来看待相关事件, 都能发现造成品牌纠纷的真正原因正是法律意识不足、法律机制欠缺。

3.1 商标租用时保护出租者合法利益的法律机制探索

此次品牌之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源就是商标出租时, 经办人的行贿、受贿问题。事实上, 商品的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 其价值和影响力是动态变化的。因此, 其价值很难被准确评估, 这就使得整个租用过程很容易滋生权力腐败。此案件中, 行贿行为是否影响商标租用续约协议的法律效力?事实上, 结合我国合同法相关规定, 签署恶意串通、损坏国家、集体利益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此次品牌之争中, 王老吉品牌的商标价值明显存在被低估的嫌疑。因此, 这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在品牌租用时, 要对自身品牌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为构建合理的商标租用机制, 应该构建动态的监控机制, 针对租金实施合理的浮动价格, 同时为相关事务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撑。

3.2 品牌宣传推广时保护宣传合规的法律机制探索

品牌结合推广宣传语, 往往能够带来巨大的影响, 但正是其爆炸式的传播效应, 使得我们在传播推广时, 必须结合广告法、反不正当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结合市场推广的相关规定, 合理制定品牌推广思路。在宣传推广过程中, 必须针对市场需求, 制定合法合规的推广政策, 通过法律指导, 确保整个宣传推广符合法律要求。在新的广告法中, 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产品推广宣传的政策、法规, 这一些政策, 实际上都是对企业推广宣传的合理约束。确保其整个行为符合要求, 满足规范。而法律机制中, 要针对宣传推广, 制定完善法规, 强化政策落实。

3.3 品牌使用者的利益如何结合法律机制予以保护?

事实上, 品牌使用者多处于劣势地位, 在品牌成长初期, 尤其是品牌在设计、运营、塑造过程中, 其经营者也投入了大量心血和成本。可以说, 品牌的使用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好的品牌价值能够为企业产品销售带来巨大发展帮助, 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为企业综合价值、社会影响力带来更大收益。而对品牌使用者来说, 其只是品牌的借用者, 事实上, 其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品牌拥有者一旦发现自身品牌被有效培养、成长起来, 就会要求使用者退回品牌的使用权。可以说, 品牌使用者处于相对劣势的状态。因此, 必须制定完善的法律机制, 对品牌使用者、品牌拥有者的权属进行清晰界定。

参考文献

[1]韩野.王老吉商标之争的法律启示[J].商业经济, 2013, 12 (3) :36-39

[2]杨磊.法制时代品牌使用与保障机制建设分析[J].财富, 2013, 17 (18) :44-49

上一篇:VoIP语音下一篇:重庆农业投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