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合同(通用12篇)
电子商务合同 篇1
一、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现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中, 承认“合同法借鉴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定电子商务示范法的有关规定, 针对我国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较有把握的问题作出规定”, 因此, 《合同法》中的一些规定为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 关于要约和承诺到达时间
《合同法》第16条第2款规定“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 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 该数据电文进人该特定系统时间, 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 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 视为到达时间。”该条规定也适用承诺到达时间 (第26条第2款) 。相比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对该问题的规定, 中国《合同法》的规定更为明确。
(二) 关于合同形式
《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 (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 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这就表明数据电文合同具有书面形式。
(三) 关于承诺生效地点
《合同法》第34条规定“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 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 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 按照其约定”, 该条规定就将意思自治原则以及客观标志主营业地、经常居住地确定了下来。
(四) 关于电子签名
《合同法》虽然未作规定, 但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以下简称《签名法》) 作出了较为细致的规定, 以下就该法律中的主要问题作简单介绍。
1. 关于电子签名的定义
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而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
2. 关于意思自治原则的肯定
不仅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是否使用电子签名或数据电文 (第3条) , 还可就数据电文的发送、接收时间和地点作约定 (第9条、第11-12条) , 同时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约定条件的电子签名 (第13条) 。
3. 关于形式问题
《签名法》第4条肯定了数据电文具有书面形式, 只要其内容可以有形地表现目可以随时调取查用。
4. 数据电文可作为证据使用
在审查数据电文证据的真实性时, 应当考虑以下因素:1) 生成、储存或者传递数据电文方法的可靠性;2) 保持内容完整性方法的可靠性;3) 用以鉴别发件人方法的可靠性;4) 其他相关因素。
二、电子商务合同与传统合同相比较的几个特点
(一) 合同形式
在电子商务中, 商家登载于互联网上的信息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一种观点主张是要约, 另一种对立观点主张是要约邀请, 还有主张根据该信息的内容是否确定, 是否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以及信息发布人是否愿意接受其意思表示约束等来确定是否为要约, 该主张具有一定的主流态势。但是, 电子合同中的要约和承诺是否能够撤回和撤销?就一般合同而言, 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是允许的, 只是规定一定的通知义务。在电子世界中, 数据电文传输速度极快, 以时间差来决定撤回或撤销是非常不现实的, 而且受要约人往往规定自动回复功能, 一旦要约到达即自动发出承诺, 也使得要约撤回和撤销成为不可能, 因此, 很多国家在立法中对此问题予以了回避。
(二) 电子签名
书面形式与签名密不可分, 其作用在于确定身份、判断真伪、认定责任。因此, 电子合同中的签名问题同样成为电子合同能否作为合同存在的一个条件, 而该条件的实现似乎也并不复杂, 无非就是技术上的问题, 但是正因为该技术的障碍, 电子签名的实现并不顺利。
既然电子签名离不开技术, 那么从法律角度依据怎样的技术来界定电子签名?“技术中立派”主张法律不作技术规定, 而将技术的选择权利交由当事方约定, 该派主张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 这与其电子通信技术领先世界、电子商务应用广泛不无联系;“技术特定派”主张以法律确定电子签名的技术方案和标准, 持该派主张的国家多从交易安全角度以及注重政府对电子商务市场监督角度考虑。但是, 两派分歧在肯定技术更新与确保安全方面逐步折衷, 而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也开始考虑在“技术中立”与“技术特定”之间寻求平衡。
(三) 要约与承诺
一般认为书面形式包括手写、打字、印刷、电报、电传、传真等形式, 而电子合同则以电子形态存在, 人们只能借助电脑设备来知晓其内容, 虽然这些信息化的内容可以用书面形式打印出来, 即使其打印出来的内容与储存在电脑中的信息完全一致, 依然同原始载体即纸张的书面合同存有差异, 更何况冠以无纸合同的电子合同未必被当事人打印, 而电子合同打印出来之前易被改动。
因此, 学者中有否定电子合同具有书面形式的主张, 也有学者主张从合同的基本目的和作用 (这一点最早被联合国贸发会议电子商务工作组概括为“功能等同法”出发来判断电子合同的书面形式问题) , 即只要电子合同:1) 提供的文件可被人阅读;2) 提供的文件在长时间内保持不变;3) 可通过签字核证数据;4) 文件是法院或社会上可接受的形式等, 则电子合同具有书面形式, 同时学者们还认为肯定电子合同的书面形式就是肯定其书面证据的作用, 才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摘要:同传统合同相比, 电子合同具有下列特点:第一, 合同的要约与承诺通过网络进行;第二, 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签字盖章方式被电子签名所代替;第三, 电子合同所依赖的电子数据具有易消失性和易改动性。
关键词:到达原则,电子签名,电子商务合同
参考文献
[1]柯燕云.浅析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问题[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胡志鑫.浅议电子商务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条款[J].商场现代化, 2006.
[3]郭晓珍.电子商务合同意思表示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6.
电子商务合同 篇2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众多信息化领先的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签订电子合同的方式迅速完成交易、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但是由于目前电子合同的准入门槛较高,涉及到安全、技术和法律等多个专业领域,真正了解电子合同的人并不是很多。
广义上的“电子合同”有很多种,但是具备真正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非常少。而企业签署的电子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效力。那么,我们第一步就来搞清楚什么样的电子合同才具备法律效力。
电子合同也是合同,因此电子合同的订立过程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除此之外,订立电子合同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也要有明确和严格的法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由此可见,只有采用“可靠电子签名”签订的电子合同才具有与纸质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如买卖网推出的MMEC电子合同订立系统就是采用的可靠电子签名技术。
电子商务背景下合同法面临的挑战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合同法;电子合同
一、电子合同的概述
(一)电子合同的定义
电子商务贸易活动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相关法律制度的不断更新。电子商务与传统的贸易活动不同,其自身的独特性也为我国合同法的制定构成了挑战。就电子商务法应当属于何种部门法的问题,学术界的观点也各部相同。李世石认为应当将其纳入到商法的分支中;学者田文英则认为应当将其归属于经济法的分之下。笔者认为,从广义的层面来说,电子商务法指的是与电子商务活动相关的法律总和;从狭义的层面来说,则指电子商务活动中每个环节的相关法律。而无论是何种分类方法,都未影响到其对我国传统法律体系产生的冲击,不仅包括经济法,还包括行政法等部分发。除了实体法需要加强规范之外,程序法也需要不断完善。
(二)电子合同引发的问题
实践当中,电子商务活动主要经历了三个过程:首先需要发出邀约,寻找客户交谈;其次需要订立合同;最后支付合同价款。由此可见,从本质上来说,传统的贸易活动与电子商务贸易相同,只是两者运营环境、方式有所差异。
因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合同签订的方式、环境都发生的改变,也就是说我国的合同法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1.合同訂立过程
关于当事人的要约以及承诺的问题,与传统合同确认方式不同电子合同主要通过计算机自动化办公来处理,这样的确认方式能否反映出双方当事人内心真挚的意思表示,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同时因为计算机整个操作流程很迅速,所以要想社会要约也很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合同法需要加强对合同成立方式的规范。
2.合同的形式
电子贸易活动无书面合同,双方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整个交易流程。双方之间以计算机中储存的电子凭证为合同证据,而电子凭证是否与纸质凭证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每个国家的法律规定也有所差异。
3.电子合同的效力
随着网络交易活动的日益频繁,对网络交易的监管也越来越困难。电子商务活动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存在网上的赌博,或者邪路国家机密的行为,这些都应当受到法律的禁止。因此在法律完善的层面,应当加强对交易活动的约束和监管,能够有效地做到防患于未然。
4.合同的签名
电子商务交易中,双方通过互联网完成交易活动,而双方也只能根据各自披露的信息来判断每个人的情况。因此在电子商务交易中,也存在着冒用他人名号、虚构交易、未定期付款等行为,这些都为电子贸易活动构成了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子签名活动应运而生,同时相关的法律制度也需要不断健全。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合同法的创新与完善
(一)合同书面形式的问题
早期电子商务贸易活动出现的时候,关于合同形式问题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就电子合同的效力问题达成一致的意见;另一种处理办法则是将电子合同作为书面合同的一种类型,与电子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随后的几年,学者开始探讨研究电子合同与传统合同之间的关系,即电子合同能否满足传统和他那个的目的需求。而根据不同学者对传统书面合同的研究,发现书面合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①文件内容的稳定性;②文件的可复制性,即可以有副本的存在;③当事人签字肯定文件的效力;④合同形式符合法律明文规定。
通过对传统纸质文件功能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子合同同样可以满足这些功能,尤其是长久保存的功能。同时电子合同也引入了电子签名的功能。
对比分析我国的《合同法》与联合国制定的《电子商务示范法》可以看出:前者对书面合同的部分规定同样适用于电子合同,但是整体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后者则强调了数据文档需要具备可读性、可以方便日后的调取。笔者认为我国的《合同法》正是少了这种原则性的规定,即扩大书面合同的范围,同时也需要对电子合同功能做出明确要求,避免日后发生争议。
(二)合同的签订问题
在虚拟交易中,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可以通过聊天、电邮等方式表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目前争议的话题在与鼠标点击能否构成意思表示。笔者认为鼠标点击可以作为意思表示,因为商品首先以电子文件的方式呈现在客户面前,而当客户顺着文档指示做出点击行为时,则意味着其做出了相应的表示。我国的《合同法》中奖电子文档归为书面形式的类别中,因此点击可以视为书面确认。而对于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来看,电子贸易中多数表现为广告形式,并且在广告中明确标出了库存数量,以及对对方的资信要求等,这些可以视为要约邀请。我国针对合同承诺的规定那个是:有特定接受数据电文系统的,该数据进入系统则视为到达;无特定系统的,则首次进入收件人系统的任何时间点,视为到达。这条规定并未对“特定系统”的定义做出明确规定,应当加以明确。
三、结束语
电子贸易的频繁化,也促使了电子合同数量的不断增多。作为最新出现的合同形式,法律对电子合同的约束并不完善,使得消费双方在合同订立以及履行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当下有必要针对电子合同的特征,从合同形式、签订等多方面创新法律规定,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利明.电子商务法律制度:冲突与应因[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第225~228.
[2]郭懿美、庆辉.电子商务法经典案例研究[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第58~64.
[3]吴佩江、王瑞飞.电子商务法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第312~317.
作者简介:
电子商务中合同法的适用 篇4
(一) 书面形式问题。
合同是否采用书面形式,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条的规定, 合同当事人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确定, 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是其他形式, 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书面合同的好处是形式明确肯定, 有据可查, 对于防止争议和解决纠纷有积极意义。而以口头形式订立合同的特点是直接、简便、快捷以及数额较小。但口头合同没有凭证, 发生争议后难以取证, 不易分清责任。故在商业活动中, 书面合同仍为合同当事人广泛采用的方式。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 由于网络中使用的数据电文与传统的书面文件差异很大, 数据电文能否被视为书面文件, 以数据电文的形式订立的合同是否可被视为书面合同, 这不仅关系到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同时也是对传统观念的重大挑战。与传统的书面文件相比, 数据电文有以下特征: (1) 数据电文的实质是一组电子信息, 其依赖的存在介质是电脑硬盘或软盘的磁性介质, 而不是传统的纸张; (2) 数据电文的表现形式不是有形的纸张文字而是调取储存在磁盘中的文件信息, 利用电子枪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的文字来表现。
数据电文的上述特点与传统上法律对书面文件的界定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 要将传统的书面形式要求照搬到电子商务中是根本不可行的。针对此种情况, 联合国贸易法会在起草《示范法》时, 采用了一种称作“功能等同法”的立法技术。此种方法立足于分析传统的书面对合同的作用, 以确定通过电子技术来达到这些目的或作用。例如, 书面文件可以启到以下作用:提供的文件可以识读;文件可以复制使当事人均持有同一份文件的副本。以书面文件的基本作用为依据, 联合国贸易法会在《示范法》第6条中规定:“如法律要求信息须采用书面形式, 假若一项数据电文所含信息可以以备日后查用, 即满足了该项要求”。该条规定在不要求各国取消其国内法关于书面形式要求的前提下, 扩大了“书面形式”一词的解释, 将数据电文纳入“书面形式”的范畴之内。
新加坡《交易法令》第7条也规定:“在法律要求信息采用文字、书面形式, 或规定了未采用书面形式的一定后果的情形下, 如一项电子记录所含信息可以调取已备日后查用, 则其应被视为满足了该项要求”。我国《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 (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 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该条规定解决了数据电文的“书面形式”问题。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 中国合同当事人可以数据电文形式订立法律要求的“书面合同”。
(二) 要约与要约邀请。
我国的《合同法》第一次明确区分了要约与要约邀请。该法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 内容具体确定; (2) 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 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第15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在解释了要约邀请的定义之后, 该条列举了要约邀请的几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值得注意的是, 为了避免使人将商业广告都理解为要约邀请, 该条随后特别指出, 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 视为要约。
在通过网络所进行的交易中, 商家登载于互联网上的广告到底应视为要约, 还是应视为要约邀请?这是一个十分重要但一直都存有争议的问题。有人主张应都视为要约邀请, 因为这些信息都是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出;也有人主张应都按要约处理, 因为这些广告所包含的信息比较完整, 涵盖了合同的主要内容。另外, 还有人倾向于根据不同情形分别解决, 根据按照交易的性质, 他们将网上交易分为三类:销售实物、销售软件、网上服务。这种观点主张:在第一种交易中, 广告一般应视为要约邀请;而在后两种交易中, 广告一般应视为要约。
我们认为, 较之于前两种观点而言, 第三种观点注意到电子商务具有不同于一般交易活动的特点, 因而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 必须指出, 上述方法亦有其局限性:从交易的对象的种类出发, 而不是根据意思表示的内容、目的来区分要约与要约邀请, 其结果必然是不准确的。譬如, 在网上以实物为对象的交易中, 相当普遍 (而不是个别) 的情况是:商家的广告内容十分详尽, 覆盖了标的物、价格、交货方法、时间及地点、付款方式、甚至售后服务、免责事由等诸事项;更为重要的是, 商家自己实际上也已将其视为要约。在此情况下, 按照上述观点, 这种广告仍视为要约邀请, 允许商家可自由拒绝消费者的承诺, 或随时撤回其意思表示, 则于消费者有何公平可言?
因此, 我们主张, 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标准, 仍然应回到《合同法》中去寻找。根据前引第14条, 这一标准应该是: (1) 意思表示的内容是否具体确定; (2) 其发出人是否有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的意图。
(三) 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
意思表示的撤回是指在意思表示到达对方之前与之到达对方的同时, 表意人又向其发出通知以否认前一意思表示效力的行为。在合同法中, 意思表示的撤回包括要约的撤回和承诺的撤回。两大法系对要约及承诺的撤回均是认可的。我国《合同法》也是明确承认了这一制度的, 该法第17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第27条规定: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到达要约人之前或与承诺同时到达要约人。
意思表示的撤销, 是指意思表示到达对方之后、对方作出答复之前, 表意人又向其发出通知以否认前一意思表示效力的行为。在合同法中, 它仅指要约的撤销;承诺没有撤销问题, 因为承诺根本不存在要求对方给予答复的问题。对于要约的撤销, 大多数国家原则上是允许的, 但一般都规定有些要约是不可以撤销的。我国《合同法》第18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第1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要约不得撤销: (一) 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二) 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 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 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从已有的立法 (譬如《示范法》以及新加坡《交易法令》) 来看, 似乎都对这一问题采取了回避态度。有人认为:数据电文的传输速度极快, 从而使得对其的撤回与撤销在事实上变得不可能。但也有人主张, “法律贵在严密, 即使要约能撤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也不应完全否认这种已得到广泛承认的合理权利本身。只要要约人的要约尚未获得承诺, 应允许其对要约作出重新安排”还有人认为:应视采用的电子通讯方式而定。
笔者认为, 由于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是不同的, 因此在电子商务立法时应注意予以区别。因电子传输的速度很快, 在通常情况下, 意思表示的撤回在技术上不易达到, 即要求撤回的通知在承诺到达要约人之前或与承诺同时到达要约人。但对于意思表示的撤销, 在电子网络环境下, 有些情况下是可以实现的。例如, 要约人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一份可撤销的要约, 受要约人收到要约后, 并没有马上答复作出承诺, 此时, 要约人可以撤销要约, 只要要约人撤销其意思表示的通知在对方答复之前达到对方。但若受要约人使用了自动回应系统, 对符合条件的要约自动进行回复, 则要约人可能无法撤销要约。笔者以为制定电子商务立法时, 应根据不同的电子传递方式作出较为灵活的规定, 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四) 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与成立地点。
在合同法中, 确定合同成立的时间与成立地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一般情形下, 合同的成立时间也就是合同的生效时间。比如, 我国《合同法》第44条就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 自成立时生效。因此, 确定了合同的成立时间也就相应地确定了合同当事人开始履行合同义务的时间。而合同的成立地点往往在管辖、准据法的确定等问题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合同成立的标准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达成, 即合意的达成。合意的达成又是以承诺的形成为标志。因此, 合同的成立应以承诺来作为判别标准。对于这个问题, 大陆法系是采取所谓“到达主义”, 即以承诺到达要约人的时间和地点为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与之不同的是, 英美法系采取所谓“发送主义”, 即以承诺发出的时间与地点作为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1、关于数据电文形式的承诺的生效时间。
我国《合同法》第26条规定:“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 承诺到达的时间适用本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第16条第2款规定:“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 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 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 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 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 视为到达时间”。可以看出, 我国《合同法》坚持了“到达主义”的传统。
联合国《示范法》无意在此问题上与大陆法系或英美法系的任何一方相冲突。该法回避了对承诺生效的时间作出直接规定, 而仅仅是给数据电文的发出与到达时间设定了标准。如数据电文的发出时间, 该法第15条第1款规定:“除非发端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 一项数据电文的发出时间以它进入发端人或代表发端人发送数据电文的人控制范围之外的某一信息系统的时间为准”。因此, 联合国《示范法》对数据电文的发出时间采用的是“发送主义”。然而, 在数据电文的收到时间上, 该法则采用了“达到主义”。该法第15条第2款规定, 除非发端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 数据电文的收到时间按下述办法确定: (A) 如收件人为接收数据电文而指定了某一信息系统: (a) 以数据电文进入该指定信息系统的时间为收到时间;或 (b) 如收件人发给了收件人的一个信息系统但不是指定的信息系统, 则以收件人检索到该数据电文的时间为收到时间。 (B) 如收件人并未指定某一信息系统, 则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一信息系统为收到时间。上述做法也为新加坡1998年《电子交易法》所完全采纳。至于承诺生效到底是以数据电文的发出还是以其到达为准, 《示范法》根本没有涉及。立法者显然是想把这个问题留给各国的国内法去规定。
2、关于数据电文的发出与收到地点。
联合国《示范法》第15条第4款规定:“除非发端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 数据电文应以发端人设有营业地的地点视为其发出地点, 而以收件人设有营业地的地点视为其受到地点。就本法的目的而言: (a) 如发端人或收件人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 应以对基础交易具有最密切联系的营业地为准;如无任何基础交易, 则以其主要的营业地为准; (b) 如发端人或收件人没有营业地, 则以其惯常居住地为准”。考虑我国的实践并参考《电子商业示范法》, 我国《合同法》第34条规定:“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 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 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 按照其约定”。
据解释, 此条确定收到地点的规则, 主要原因在于要处理电子商务中特有的情况, 即收件人受到数据电文的信息系统或者检索到数据电文的信息系统常常与收件人不在同一管辖区内。由于信息系统地点的不确定性, 为确保收件人与视作收件地点的所在地有着某种合理的联系, 且发件人可以随时查到该地点, 故《合同法》做了如上规定。
此规定是在法律事实上确定一件不易反驳的推定。若另一项法律 (如有关合同订立或法律冲突的法律) 要求确定一项根据电文的收到地点时, 即可使用这种推定。应该说, 我国《合同法》这一规定充分考虑到电子商务的不同于普通交易的特性, 符合国际发展趋势, 因此是值得肯定的。
二、电子合同中的格式条款问题
“格式条款的产生和发展是20世纪合同法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订约方式, 而且对合同自由原则形成重大的挑战”格式条款在电子商务中也有着极为广泛的适用余地。一些大型的电子商务网站都拟订了极为详尽的格式条款。应当承认:格式条款对于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规范和完善合同内容、预防和减少合同纠纷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 原则上应肯定其效力。但是, 问题正如前引观点所指出的:它“对合同自由原则形成重大的挑战”。譬如, 有的网站的格式条款规定:本公司有权在任何时候更改或修正本合同条款, 修改后的合同条款一旦通知即生效。
有的网站的格式条款要求消费者事先接受其完整内容要到承诺做出以后方可知晓的协议。还有的网站对于格式条款中所包含的免责内容根本未以醒目之方式提请相对人注意……凡此种种, 均有可能对相对人利益构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且, 可以预料的是, 随着电子商务的突飞猛进, 所谓的“格式之战”将会愈演愈烈;相应地, 对商业网站的格式条款的规制和对相对人利益的保护将会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不过, 令人欣喜的是, 我国《合同法》已对格式条款问题作出了比较完备的规定, 这些规定尽管是针对普通商品交易而作出的, 但其原则、精神应当认为, 对于电子商务仍然是可以适用的。
参考文献
[1]朱遂斌, 陈源源.电子商务合同成立的法律问题.政法论坛, 1999.4.
[2]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实用问答.中国商业出版社.
[3]王利明.对《合同法》格式条款规定的评析.政法论坛, 1999.6.
国际电子商务合同 篇5
一、国际电子商务合同概述
电子商务合同是指以电子形式表现合同内容的各种合同。
特点:1.采用数据电文形式。包括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等所有无纸形式。
2.采用超文本性的数据电文。合同的许多内容只是提及一下而已。
3.电子商务合同的技术性。
4.采用数据电文自主性。
注意:1.在有交易习惯时,应当依据交易惯例;
2.应当注意保护消费者的权利。
二、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
(一)电子合同当事人的确认:数字签名
(二)电子合同主体的缔约能力的确定:
B to C电子商务合同,存在保护消费者、明确电子商店身份资格的需要。
B to B电子商务合同,存在确认交易主体的问题,以保证电子合同的不可抵赖性。
(三)电子合同的订立:要约、承诺
1.要约:要约和要约邀请,与纸质合同基本相同。
生效原则:“到达主义”原则。
与纸质合同不同:一般不存在要约撤回问题,因为到达之前撤回该要约 做到在数据电文传送非常迅速,难以做到在要约到达之前撤回该要约。
(四)电子合同的承诺
一般通过网络做出承诺,或采取电子信件,或采取键击即时交易,或采取EDI方式。基本采取到达主义原则。
(五)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
一般规定合同自承诺生效时成立。一般遵循“到达生效”原则。
我国《合同法》第16条第2款采用了与《电子商务示范法》类似的规定。现实中采取“确认收讫”的做法,有助于发现电子传递错误等问题。
(六)电子合同成立的地点
与法律的适用与管辖权相关。一般规定,合同承诺生效地为合同成立地。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采用了“营业地”、“最密切关系地”和“习惯居住地”依次为序的数据电文到达地点标准。我国《合同法》采用了以主要营业地为原则、经常居住地为补充的类似规定。
三、电子签名
对电子合同主体的分析 篇6
关键词:电子合同;主体资格;电子代理人
1 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用电子手段来订立合同,从而催生出了新的一种表达当事人意思,表示合致的外在形式——即电子合同。而在电子合同中有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电子合同的主体,它决定着电子合同的成效与否,对电子合同的成立有着决定性意义。
2 电子合同主体资格分析
合同的主体是合同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主要因素。传统合同理论主张,构成合同有效的要件主要有两点:①合同订立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且意思表示一致。②合同订立的主体必须具有主体资格。对于合同的订立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这一点是法律已经明白无误的规定,不管是传统合同还是电子合同都是一样的,不存在不同或者是传统合同规定在电子合同中不适用问题。而意思表示一致基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只要合同订立的双方表示同意即可,这一点在传统合同和电子合同中的内容是一样的。所以,影响合同效力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合同订立的主体必须具有主体资格。
合同的主体资格,又称表意人适格。指的是合同中的意思表示当事人应该具有相应的订立合约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针对主体资格所指,主要是分为两个部分,一者是要了解订立合同的当事人范围,另一者是要了解合同当事人的缔约能力。合同订立的当事人范围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以自然人和法人为主。合同的缔约能力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指当事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缔结合同并享有合同权利、承担合同义务的资格。对于具体的合同缔约当事人的缔约能力分析,本文认为应该分为两个部分来分析:
2.1自然人
我国《民法通则》做了详细的规定,主要是分为三种情况: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限制行为能力人。三、无行为能力人。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完全民事行为人可以进行任何的民事活动,他的行为都可以引起其相应的权利义务变化的效力。限制行为人只能受限于进行与其智力、年龄相当的民事活动,在其范围内可以尤其法律效力。而无行为能力人不能进行任何民事活动,他的参与不会引起任何法律效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对于其不能为的民事活动可以依据监护人的代为履行或者是监护人的同意,可以使其拥有法律效力。对于纯获利行为,自动生效。
传统合同法和民法对于订立传统合同的自然人缔约能力已经有了全面详细的规定,那么针对传统合同的相关规定能否适用于电子合同中去。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者是赞同,对传统合同的规定适用于电子合同表示同意。他们认为电子合同的当事人采取的行为方式纷繁复杂,但最终都应该适用于传统合同有关当事人行为能力的规定,来判断其行为的效力如何。但是还有一部分是反对,认为电子合同和传统合同虽说本质上一样,但是因为其在订立合同的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毫无变通的适用目前合同法以及民法通则的规定,就会带来很多不适宜的情况,阻碍电子合同的普及适用,增加了交易主体的运营成本和利益损失。所以不能完全去适用传统合同的规定,应该量身定做属于电子合同自身的法律制度。
本文比较支持后者的观点,认为在网络交易中应该彻底抛弃传统合同法、民法关于行为能力的基础理论,不要把合同的效力完全拘泥于智力、精神状况的标准之下,机械的以此来断定合同有效与否。这是比较片面的,本文认为科学地按照合理原则为导向来判断合同有效与否应该根据当事人的“意思能力”和具体签订的合同内容来综合判断。如果当事人在为某份电子合同的签订,其行为能力足以达到能够辨认、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且根据合同的内容一般理性人也可以判断其对于这份内容,合同的当事人有足够的辨认、控制能力,则我们应当根据合同成立的“要约——承诺”认定合同有效,即只要当事人双方之间有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且意思表示合致,并且合同的内容是当事人这个年龄和智力水平能够辨认、控制的,则按照“要约——承诺”的缔约方式签订了合同,合同立即成立。而不论当事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是限制行为能力人。
比如,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注册账号在网站上完成整个购物过程,那么按照传统的合同和民法的规定,这样情况下合同就是无效的,这会给网络经营者带来不公平,使其遭受很大的损失,这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和我国的立法宗旨是不相符的。为了保证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情况下我们就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法律的稳定性、一致性,在此修正相关法律规定。所以对此情况本文认为我们应当承认合同有效。因为按照此合同属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意思合致,并且如果合同的内容所购买的商品是未成年人能够准确知晓的,能够辨识、控制的,则购物合同成立,不存在合同无效或是合同效力待定的情况。
2.2法人
法人作为参与经济交易的另一主体,比起自然人而言,其更为严格,法人在市场交易中相对于消费者为强势一方,所以除了其行为人应当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之外,其本身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条件才可以成为电子合同订立的当事人。面对传统企业法人,电子交易的方式不仅改变了合同的缔约方式也改变了合同缔约的主体,虽说在本质上传统合同的当事人和电子合同的当事人是一样的,但是电子合同的当事人也会因为电子交易的电子化、数据化而使其比传统交易更加的复杂,鉴于此,本文认为电子商务公司、企业应当不仅具备传统法人应该具备的经营条件,而且还应该具备一些专属于电子商务企业、公司的特殊条件以及要求,像传统企业、公司一样实行一种准入机制。如:①有上网企业营业执照;②经营项目符合电子商务交易要求;③取得有关部门签发的允许该产品、服务进行网络交易的许可证,并符合质量要求;④资信状况良好;⑤已建立了固定的销售网络。
根据传统企业的监管办法,我们应当建立起属于我们电子商务企业、公司自己的电子商务市场准入机制,也像传统企业一样有企业的进入“门槛”,要使进入到电子市场环境的企业、公司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资格,而不是实行零门槛,这样会让电子商务市场变得稂莠不齐,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对于传统的企业我们一般都是要先符合建立企业的一定条件,坚持严格的准入原则和核准原则,具备了场地、人员、资金、技术后,再去我国的行政机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去申请“营业执照”,凭执照正式可以开业进行经营。这样的规定使得传统企业严格的收到国家机关的审核,并且备案,能够使公众第三人熟悉了解其企业、公司的资信状况,然后保证交易的安全,使在出现纠纷时能够解决落到实处。但是对于电子商务企业、公司,我们目前就缺少这么两项规定,既没有对条件予以规定,也没有相关的监管部门。对于条件已经表达了意见,那么对于电子商务资格的处置,本文认为应当建立一个机构来对电子商务企业、公司的资格进行确认。
3 电子代理人分析
电子代理人在传统的交易中,为了延伸和扩展当事人双方的行为能力范畴,便应运而生了“代理人”,相应的也出现了配套的法律制度即代理人制度。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合同已经成为合同订立的主要缔约方式之一,随着它的普及,自然在发展中出于合同当事人双方扩大交易机会、减少营销成本等目的之下,自然产生了“电子代理人”。目前在学界里就出现了对传统交易中的代理人和电子合同中的电子代理人的比较,很多人认为民法和合同法里对于代理人的相关法律法规都可以完全在电子代理人这里得到适用,而无需对现存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修改。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电子合同与自然电子代理人一样具有其特殊性,民法和合同法对代理人的相关规定是很难在电子代理人这里得到适用,且电子代理人根本和传统交易中的代理人有很大的差异。
nlc202309041114
“电子代理人”这一概念的创始者是美国,其内容为“电子代理人”是指一个计算机程序,或者电子的或其他的自动化手段。它们并不凭借于个人的审查或行为而被独立地用于全部或部分地发动一个行为、或者应答电子记录或履行的全部或部分。所以由以上得出,电子代理人就是不需要人的审查或操作,而能用于独立地发出、回应电子记录,以及部分或全部履行合同的计算机程序,电子的或其他自动化手段。则可得出其本质就是一个计算机程序、电子的或其他自动化手段,而传统民法中所言的代理人却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那么从这一点上本文认为就可以把之前持对民事代理人中的规定继续适用于电子代理人的这一观点给否决。
为了进一步佐证,本文认为通过对电子代理人和代理人进行比较就会得出支持否决更为强力的支撑。
主体资格。主体资格指一主体拥有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在代理人表现在民法和刑法上即拥有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法人。但是电子代理人只是计算机程序、电子的或其他自动化手段,则最多只能勉强惩治为“虚拟人”,其无从谈论此些能力。
代理关系。在传统的代理中,我们所言的代理关系中包含的是三个人即代理人、被代理人、第三人,代理人和被代理人都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有属于各自的意志,而电子代理人却没有本身独立的意志,它的“意志”都是设立人预先设定好的。
居间代理。在民事代理中,同一民事法律关系是严格禁止代理人同时为双方代理。但是在电子合同中我们却出现了“电子居间代理人”现象,可以允许电子代理人作为中介同时为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代理人,如证券交易、在线拍卖等电子商务活动的“自动撮合系统”,它根据预设好的逻辑程序做出相应的反应,不会出现损害被代理人的情形,如此代理制度中的严禁双方代理则失去了立法理据。④法律后果。代理人所有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除非代理人超出了被代理人授权范围或者自身过错则需代理人承担相应的责任。而电子代理人的行为都是得到了使用人、所有人的授权、认可,其行为后果全部由“被代理人”承担,即使电子代理人出现了故障、差错等,亦不例外。所以目前无论根据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还是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都没有将民法中的代理人和电子代理人区别开来。
本文认为有必要修改目前的立法现状,制定电子代理人的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电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针对目前电子合同缔约方式上很多都是使用EDI无人工参与的自动回复系统的方式,所以客观的加剧了对于确认电子代理人合法地位的强烈需求。对于赋予电子代理人的合法地位以及肯定其缔约能力,已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不可回避的问题,所以,本文明确支持目前民法、合同法关于代理人的相关法律法规不能适用于电子代理人的立场。电子代理人不仅有合法的地位而且其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对于其签订的合同完全是执行使用人和所有人的意思表示,所有由合同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变更以及责任的承担全权由使用人、所有人负责,与电子代理人没有任何的关系、更谈不上任何关系。
4 结论
本文从电子合同主体资格和电子代理人两个方面对电子合同主体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
4.1电子合同属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意思合致,如果合同的内容所购买的商品是未成年人能够准确知晓的,能够辨识、控制的,则购物合同成立,不存在合同无效或是合同效力待定的情况。
4.2电子商务公司、企业应该同传统企业、公司一样实行一种准入机制。对于电子商务资格的处置,应当建立一个机构来对电子商务企业、公司的资格进行确认。
4.3电子代理人不仅有合法的地位而且其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所有由合同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变更以及责任的承担全权由使用人、所有人负责。
参考文献:
[1]谢勇.论电子合同主体的缔约能力[J].人民司法,2013(23),80-84.
[2]何楠.浅析电子合同的主体[J].青年与社会,2012,60(02):45.
[3]袁菲.析未成年人的电子合同缔约能力[J].人民司法,2009(11):22-23.
电子商务合同 篇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电子商务已经深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但是,在网络交易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弊端,交易双方的诚信问题,网络交易的不稳定性和易变性,导致交易冲突;交易个体的匿名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网上交易的风险增大,网上诈骗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很多网民对网上交易望而却步,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此外,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合同作为记载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记载,开始被提出并且应用在电子商务平台中[1]。电子合同不仅能够解决网民对网上交易者的诚信问题,为交易双方提供重要的网上交易凭证,它的广泛使用还节约了成本,降低了网上交易的风险,提高了网上交易量,保证了网络交易的安全。本文重点就电子合同模块的设计以及具体应用进行论述。
基于电子合同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是为买家、卖家提供合法的交易凭证——电子合同,为买卖双方提供了法律保证,确保交易的合法进行,增加买卖双方的信任度,实现电子商务真正的“电子化”。
2. 电子合同的概述
所谓的电子合同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的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2]。电子合同是一种全新的合同形式,与传统合同相比,其包含的信息大体相同,在订立过程中,合同的意义和作用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签订过程和载体与传统的书面合同截然不同。电子合同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订立、传输、签订,它的交易主体具有虚拟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可以是世界上的任何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合同当事人的身份依靠密码辨认或者认证机构进行认证。此外,电子合同的生效方式、时间和地点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合同双方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交易,互相不见面就可以进行交易。
电子合同的使用不但保证了网上交易的安全性,而且使得整个交易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尤其是对于企业跨地区跨国界的发展,不仅减少许多事务性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费用,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自从我国《电子签名法》颁布之后,电子合同的效力问题也得到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通过运用数字签名对合同进行签订,确保交易双方的身份合法性,保证电子合同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始性。
3. 电子合同模块的设计
本系统主要是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在其基础上实现电子合同的服务,为商家提供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网上生成电子合同的功能。
电子合同系统模型图如图1所示
为了保障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合法权益,防止另一方出现违法的行为,本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合同的网上交程,其电子合同的主要流程如图2所示。
交易流程:买方在商城浏览,选中需要购买的商品后,由买方草拟合同,填写合同中的相关内容,并对其进行签名。卖方登入系统后可进入会员中心的卖方合同管理中查看未签名的合同,对其进行查看,若无差错,则可对其进行签名。一旦买卖双方以及商城均签名之后,该合同就与纸质合同具有相同的法律效益,交易开始进入付款和送货阶段。
随着《电子合同法》的颁布,电子合同已经能够和纸质合同起到相同的法律效益,但是较纸质合同,电子合同具有电子化、高效、便捷等优点。电子合同24小时全天候服务,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对合同进行签名或者下载合同,合同一旦生产就不能对其进行任何修改。消费者和商家不需要为了签合同而舟车劳顿,可以帮助消费者降低网上购物的风险。
4. 基于电子合同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实现
由于本系统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电子合同的使用势必是在购物活动的基础上的,所以用户注册登陆网站首页后,最主要的流程则是基于电子合同的网上交易流程,如图3所示:
基于电子合同的网上交易步骤如下:
1)用户首先注册成为网站的会员;
2)通过首页登录成为网站的会员;
3)经过主页上的相关搜索和其他商品信息页面进行查找所需要的商品,选定商品后,可以对其进行购买或放入购物车等操作;
4)会员选择商品结束后,可以进入购物车,进行订单详细信息的确定和修改;
5)草拟合同。合同主要是由买方进行草拟,买方在订单信息确定之后,单击“草拟合同”进入合同信息的具体页面,在此买方可以对此次交易的运输费、交易时间、收货地址、付款方式和供货方式等信息进行设定,填完点击“生成合同”即完成合同的草拟过程,该合同放入三方未签名合同列表中;
6)签名。买卖双方通过会员中心的买/卖家合同管理中找到需要签名的合同,点击“签名”按钮就可以对合同进行签名。其中卖家无法找到买家未进行签名的合同。
7)买卖双方均签名之后交易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进行发货和支付等操作。若买家对此次交易不满,可以提出仲裁。提出仲裁之后的交易由管理员进行仲裁处理,处理结束后将结果通知买卖双方。
5.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电子合同的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以基于ASP.NET的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在传统的买卖流程中加入了电子合同这一模块,通过本平台对合同进行拟定,管理合同,对合同进行签名等操作,从而构建了一个具有先进性、易操作性的基于电子合同的电子商务平台。由于本平台中使用的电子合同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对于买卖双方而言都非常方便、快捷,同时,通过这样一个有效凭证,能够保障网上交易顺利进行,减少人力、物力方面的支出,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实现过程。
参考文献
[1]罗彩清.基于电子签章技术的电子合同平台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9.11
[2]章彦,张军荣.电子合同效力的二元论证[J].武汉理工大学.万方中国博硕论文库,2009
电子商务合同 篇8
随着电子商务日益深入生活, 网上寻求合作伙伴、进行网上商品交易将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电子合同是在开放的互联网络环境中, 当事人之间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的, 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电子数据交换所明确各方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电子协议。随着我国《电子签名法》与《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 赋予了电子合同与传统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 订立电子合同的当事人可以互不见面, 双方或多方在网络上进行合同的协商、订立以及履行等, 然而, 这种方式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1) 在传统的网上交易过程中, 参与各方互不见面, 因此参与方很容易被冒充, 可能会出现欺骗和信息泄密, 并给合同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 (2) 如果合同一方出于利益的考虑, 拒不承认在签名所显示的那一时刻签署过此电子合同, 这将会造成电子合同不能正常履行。 (3) 电子合同及其有效证据是数据电文, 一旦遭到非法操作, 可能会使数据电文受到损失, 从而无法提供电子合同的有效证据。 (4) 如果没有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操作记录, 一旦合同各方出现分歧, 则不能保证像传统商务一样进行责任认定。
为此, 我们研发、设计并实现了基于PKI的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 以实现电子合同参与各方身份的确定性、合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的机密性、合同文本的完整性以及合同签订的不可否认性, 从而保证了电子合同的安全性及合同各方的利益。
2. 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是以数字证书、数字签名技术、加解密技术、可信时间戳技术为技术基础, 它不仅能支持可信电子合同的签署流程, 同时也为电子合同的保全与审计提供支持服务;它既从系统的角度维护可信电子合同的相关数据, 也从《合同法》、《电子签名法》的要求出发, 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提取与管理, 使之成为符合法律要求的证据, 为与合同相关的诉讼行为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并为外部业务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完善的调用接口。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的架构如左下图所示。
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主要包括电子合同签署子系统、保全子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以及运行容器中间件、对外接口集等组件。各子系统与组件主要功能如下:
(1) 电子合同签署子系统是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基于电子合同交换协议, 综合运用数字签名技术、时间戳技术、电子签章技术等相关接口, 完成身份识别与验证功能、合同签署时间与地点确认功能、合同签署功能等, 并为合同的关键特征、全生命周期的变化做详细的记录。
(2) 电子合同保全子系统主要提供安全归档以及证据识别与提取方面的功能, 为电子合同相关的查询操作、审计操作、相关法律证据操作提供支持等。对于通过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所签署、交换的电子合同, 电子合同保全子系统记录所有的合同相关的关键信息, 比如签署时间、合同各方的数字签名等, 为日后合同各方的查询、审计等操作提供完备的历史记录, 同时为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提供证据提取与验证操作等功能。
(3) 业务管理子系统是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的目标是为电子合同的签署流程提供支持, 它是作为电子合同业务系统的基础设施提供者存在的, 业务管理子系统主要为电子合同签署子系统、电子合同保全子系统提供基础服务, 以及提供有关系统配置管理、日志管理、密钥管理以及系统审计方面的功能。
(4) 对外接口集是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对外提供服务的功能组件。主要包括电子合同签署接口集、数字签名关联嵌入接口集和电子合同签名验证接口集。其中电子合同签署接口集是为电子合同业务系统提供电子合同签署、交换以及相关操作的功能接口, 主要用来控制和管理电子合同的签署流程, 保证电子合同交换的安全性、保密性。数字签名关联嵌入接口集是提供电子合同的数字签名和合同内容的可信关联嵌入功能接口、数字签名从签名文件中有效提取的功能接口, 主要完成数字签名嵌入到电子合同并且不能轻易被非法破坏的功能以及数字签名合法提取的功能。电子合同签名验证接口集是提供利用数字证书、私钥进行加密/解密、签名/验证等功能的接口, 主要完成数字签名和签名有效性验证的功能、文件加密和解密的功能。
为了保障电子合同的可信签署, 该系统还提供了一些外部接口, 这些接口主要包括数字证书获取接口、OCSP接口、电子签章接口、时间戳服务接口以及签名服务器接口, 这些接口为电子合同的可信签署提供技术保证。
3. 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的应用案例
随着网络游戏及电子商务的日益发展, 买卖网络游戏物品的人越来越多。面对如此巨大的商机和数千万的潜在客户, 于是, 为给游戏玩家与玩家之间, 游戏经营者和玩家之间提供网上交易虚拟物品, 或者发布需求信息和寄售所卖虚拟物品的交易平台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与其他的网上交易平台相比, 虚拟物品交易平台有以下特点: (1) 物品的虚拟性和特殊性;虚拟物品交易平台上交易的物品不是现实的, 是游戏中存在的东西, 例如游戏里的钱币, 装备, 道具或者游戏ID等。 (2) 顾客的特定性, 虚拟物品的交易者必然是游戏的玩家, 或者一些倒卖游戏虚拟物品的专业人士。虚拟物品交易平台为实体人交易自己的虚拟物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但是一般的虚拟物品交易流程通常存在身份认证难、造假识别难以及私密性缺失三类难题, 为此我们在虚拟物品交易平台上引入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 为交易流程提供安全性保障, 完善了虚拟物品交易流程。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在解决身份认证问题上, 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通过数字证书来保证交易各方身份的合法性, 提高身份认证的准确性, 同时避免他人假冒身份而带来的损失。
同时在交易各方签署和交换电子合同的过程中, 使用基于数字证书的数字签名与加解密技术, 保证以密文的形式传输与交换数据电文, 做到当事人不能否认对电子合同的数字签名, 同时防止他人篡改合同内容以及窃取关键信息。
由于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记录了合同签署的时间、地点等关键要素, 并且可以进行证据的存储、识别与提取, 所以很大程度上为弱势的一方进行维权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有利于提高虚拟物品交易的成功几率, 同时也为互联网虚拟社会行为的规范和监督以及打击网络犯罪方面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引入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后, 虚拟物品交易流程示意框图如下所示。
下面就以一次完整的交易过程为例, 具体说明如下:
(1) 卖家登陆虚拟物品交易平台, 在卖家管理界面中对商品信息进行发布和修改并做签名确认, 由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保存卖家对发布商品的签名信息。
(2) 买家登陆虚拟物品交易平台, 在买家管理界面中, 通过虚拟物品交易平台查询所需的商品信息。如果有, 再对卖家提供商品进行选择。
(3) 买家确认所需商品后, 填写购买信息 (同时选择是否需要电子合同保全) 并签名确认, 提交给虚拟物品交易平台, 由平台生成电子合同;同时, 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开通合同, 状态为待签署, 并保存买方对购买商品的签名信息。
(4) 买家对电子合同进行签署, 提交到虚拟物品交易平台, 同时可信电子合同系统将合同状态改为买方已签署, 并保存买方对合同的签名信息。
(5) 卖家登录虚拟物品交易平台, 在卖家管理界面中, 查看待签署合同, 选择是否签订, 如不同意, 本次交易结束;如同意, 则对电子合同进行签署 (可选择是否需要电子合同保全) 并提交至虚拟物品交易平台, 同时可信电子合同系统将合同状态改为双方已签署, 并保存卖方对合同的签名信息。
(6) 虚拟物品交易平台根据买卖双方的电子合同签署内容履行合同, 更新平台商品信息, 其中将电子合同、订单编号和客服信息等数据发送至卖家, 将电子合同、付款信息、订单编号和客服信息等数据发送至买家。
(7) 买家首先在虚拟物品交易平台上按照电子合同支付商品货款, 然后联系客服收取商品;卖家联系客服收取货款, 此次交易结束。
(8) 如电子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履行完毕后发生纠纷或其它事件, 可根据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对买卖双方签名信息的记录或保全的电子合同进行证据的提取及验证。
4. 结论
保证电子合同的安全是一个现实而又重要的问题, 我国实施的《电子签名法》和《合同法》等为电子合同提供了法律依据。PKI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安全解决方案, 通过数字证书保证了合同各方的身份真实性, 通过数字时间戳技术保证了合同发送和接收时间的可靠性, 利用数字签名服务保证了合同内容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并将电子合同实施的相关电文在合同各方得到有效地存储和查询, 形成电子签名法中承认的电子证据, 从而实现了电子合同的可仲裁性和不可否认性。电子合同在法律和技术方面的顺利实施, 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以密码技术、可靠电子签名技术和可信电子认证服务为基础, 满足了《电子签名法》及《合同法》相关规定中对电子合同在签订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为电子合同可信、合法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该系统已经进入示范应用阶段, 给该企业的虚拟物品交易平台提供了安全高效的交易环境, 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应用, 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将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的技术保障, 因此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摘要:在电子交易过程中, 交易双方身份的难于确定、交易信息容易泄密、交易记录的证据不能保全等风险日渐突出, 于是研发设计并实现了可信电子合同支撑系统, 结合数字证书实现了合同各方的身份真实性以及合同内容传输与交换的机密性, 数字签名服务保证了电子合同内容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时间戳服务保证了电子合同签订时间的准确性, 同时可将电子合同交换、签署的相关电子证据可靠地储存和查验, 从而实现了基于PKI技术的电子合同的可信性、可仲裁性和不可否认性。目前该系统已在国内知名企业的虚拟物品交易平台上进行示范应用。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合同,证据保全
参考文献
[1]沈昌祥, 左晓栋.《信息安全》[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120-123
[2]Andrew Nash, William Duane.《公钥基础设施 (PKI) 实现与管理电子安全》[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浅析商务合同英语词汇 篇9
1、英语词汇中有很多词含义相似、书写相似, 在书写及
翻译合同英语这种要求用词准确严谨的文体中, 一定要详细区分、正确使用英语词汇。因为选词不当将会导致合同语言词不达意甚至表达完全不同的含义。例如:A公司同意将人民币折合成美元。
A company agrees to change RMB to US dollar.
这个句子从汉语译为英语时, 英文表达方式就出现了错误。change A to B的含义是“把A改为B”, 而不是“把A折合成B”, 正确的表示句式为“change A into B”。可见在翻译时就混淆了这个两个短语, 导致语义完全不同。
再如, 汉译英这句话——双方的一切活动都应遵守合同规定。
All the activities of both parties shall abide bythe contractual stipulations.
翻译这句译文的译者显然混淆了comply with与abide by这两个都表示“遵守”的词组。两者虽然意思一致, 但用法却截然不同。comply with用于当事物而非人称的时候;abide by则用在当主语是“人”的时候。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 译者一定要掌握易混淆词汇的区别, 以保证翻译的准确行, 进而不断提高翻译水平。
英语词汇中有很多词具有一词多义性:在不同的语境中, 同一个词往往有不同的含义。如一些英语词汇在日常场合及在商务合同中使用, 语义有很大不同, 不能按照日常用语的意义去理解, 因其在合同中具有其它特殊含义。例如:
If A fails to pay any payment for goods when due, A shall be liable to pay B overdue interest on such unpaid amount at the rate of five percent per annum.
这一句子是商务合同中的句子, 句中“interest”的意思在这里译为“利息”。而日常用语中, “interest”则为“兴趣, 趣味”的含义。因此, 译者必须清楚一些词汇的不同意义, 并在翻译时注意词汇应用的语境, 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和严谨。
下面在介绍一些经常出现在英文合同中的常用词汇, 它们已不是常用词汇的用法, 而具有与合同有关的特定含义, 如:whereas (鉴于) , witness (证明) , said (上述的, 该) , action (诉讼) , consideration (对价、约因) , limitation (时效) , save (除了, 除……外) , dishonor (拒付) , execute (签订) , satisfaction (清偿, 补偿) , avoid (使无效、撤消) 等。
以上词汇在商务英语合同中词义相对固定, 充分体现了合同用词严谨规范的特点。因此, 唯有了解并且掌握这些常用词汇在商务合同英语中的特殊含义, 才能避免歧义和错误, 进而保证双方可以准确的理解合同。
2、商务合同英语用词极其考究, 有特定性。
在书面商务合同中, 应注意词的规范, 尽量避免使用口语词汇, 而应使用书面语言, 传达庄重严谨的语言风格。如:
(1) The supplier shall render correct technical guidance to the owner’s personnel. (供货商应该对业主人员给予正确技术指导。)
这一句子中用render表达“给予”, 较give更正式。
(2) At the request of the owner, the supplier agrees to send technicians to assist the owner to install the equipment. (应业主要求, 供货方同意派遣技术人员帮助业主安装设备。)
此句中, “帮助”一词用assist表达, 较help更正式。
(3) This Contract shall be constru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of China. (本合同按中国法律解释。)
这一句子中的construe译为“解释”, 较interpret, explain等更正式, 更适合用在商务合同中。
由以上三个例子可以看出, 商务英语合同看似简单, 其实不然。商务合同用词正式, 准确与严谨。因此, 在起草或者翻译商务合同时, 应采用规范的书面语言, 避免出现普通词语甚至口语体而影响合同的正式性严谨性和准确性。
总之, 在书面商务合同中, 应尽量避免使用口语词汇, 注意词的规范, 尽量使用书面语言, 传达庄重严谨的语言风格。同时了解并且掌握容易混淆词汇的区别是很重要的, 也是提高英文翻译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摘要:务英语合同的用词极其考究, 具有特定性。本文对商务合同英语词汇从以下两方面做简要分析:1、用词的正式性, 2、注意辨析易混淆词汇。
关键词:商务英语,合同,词汇
参考文献
[1]傅伟良:《英文合同写作指要》,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年。
[2]魏家驹:《涉外经济合同实务》, 法律出版社, 1995年。
目的理论与商务合同翻译 篇10
1. 功能翻译理论及目的论
德国翻译家弗米尔 (Hans J.Vermeer) 认为翻译是从一种语言交际符号到另一种语言交际符号的转移, 这种交际符号是一种有意图、有目的、发生在一定形势下的人类行为。翻译就是在目标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产生的文本 (Nord, 2009:12) 。弗米尔的目的论可归纳为下面三个准则:目的论准则, 一致性准则和忠信准则。其中目的论准则决定着另外两个准则。
2. 商务英语的文本特征
文本是显性的, 书面的, 某一作品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 同时文本亦是一种交际行为, 可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途径来实现 (Nord, 2006) 。莱思根据语言功能把文本划分为三种类型:信息性, 表情性和操作性。商务英语是一种涉及商务活动各个层面的职业英语, 当属于信息类语篇。对此类语篇的总体翻译策略应该是简洁明了, 用词精当。
3. 目的论和商务英语翻译
依据目的论的三大准则, 忠实地传达原语内容就应该放在首位, 即原文与译文的信息对等, 同时还要兼顾到原文与译文的体裁对等;背景信息对等。前者是是“合宜”翻译的必然条件, 后二者是“合宜”翻译的充分条件。
3.1 内容对等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 是一切交际成功的基础。一般来说大部分商务英语的语言信息表达的都是表层信息, 且具有鲜明的语言特征。
3.1.1 词汇特征:专业术语和古体词的使用
专业术语是用来表达某一学科领域的词, 具有意义单一, 排斥多义性和歧义性的特征, 且国际通用。在商务英语中许多看似普通的词汇实际都具有独特的专业术语意义。例如:A proposal for concluding a contract addressed to one or more specific persons constitutes an offer if it is sufficiently definite and indicate the intention of the offeror to be bound in case of acceptance.
上面这段信息中共有四个专业术语。conclude不是“包含”的意思, conclude a contract是“订立合同”, offer不是“提供”而是“发盘”, offeror是“发盘人”。
译文: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 如果此建议十分确定并且表明发盘
人在得到对方承诺时承受约束的意旨, 即构成发盘。
除了专业术语的使用, 古体词也因其正式简洁, 语义严谨而受到商务英语中的青睐。常用的古体词有here, there, where与部分介词如of, in, by, with, over等构成的复合副词。此时here的意思是“this”, there的意思是“that”, where的意思是“which”。如下面的例子:
The Contractor (承包人) shall indemnify and keep indemnified the employer (业主) against all such damages and compensation, save and except as aforesaid, and against all claims, proceedings, costs, charges and expenses whatsoever in respect thereof or in relation thereto.
上句是一项承包合同规定。为了表示合同作为法律文书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单一性, 使用了四个古体词:aforesaid (前述的) , whatsoever (无论) , thereof (至于那个) 和thereto (关于那个) , 并且有些意义是重复的。根据目的论翻译准则:篇内连贯性准则和篇际忠实准则应服从于目的法则, 所以译文应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勿需将每一个古体词逐一译出。
译文:承包人应补偿业主前面提到的以外的所有损失, 补偿由此引起的索赔, 诉讼, 费用, 开支等。
3.1.2 句式特征:长句的使用
商务英语除了使用专用术语和古体词之外, 还经常使用较复杂的长句来陈述某些规定。长句使用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限定修饰结构来准确界定合同当事人的有关权利和义务, 排除被曲解或出现歧义的可能性 (李刚, 2011) 。弗米尔曾指出:目的论所规定的是译者必须自觉地、前后一致地、按照有关译文的特定原则进行翻译。 (Vermeer, 1986b, 张美芳, 2011) 。所以对长句的翻译常常是几种方法的综合。例如:For a bond, it is establishing a debtor-credito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ssuer, who should pay on time the bond principal and interest, and the buyers, who will receive such repayment.
这个句子包含有两个非限制定语从句:whoshould……和who will……如果将这两个定语从句译成定语就会显得译文僵硬, 不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 所以第一个从句可译成并列分句;第二个从句的内容已在并列分句中体现, 故可以省略。
译文:债券使发行人和购买人之间形成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关系, 债务人必须按期向债券人支付债券项下的本金和利息。
3.2 体裁风格对等
商务英语翻译中语义信息对等固然是首位的, 但在保证语义对等的前提下风格对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商务英语的不同文本具有特定的文体形式, 语言的使用也大不相同, 由此构成了迥异的风格形式。例如:本法所称保险, 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 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 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译文:Insurance (1) used in this law refers to the act of payment of premiums (2) by the insured to insurers and the (3)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surers to give indemnity to the insured in case of losses to property of the (4) formers.
保险法是一种法律条款, 语气庄重正式, 所以翻译成英语也必须是法律语言以便保证风格对等。上译中 (1) 是普通英语表达法不够正式, (2) 和 (3) 被动表达法过于含蓄和间接。英语法律文书中为了责任明确, 避免歧义会重复使用同样的词汇而不用 (4) 来代替。改译:Insurance defined hereby refers to the business activity wherein the insured pays premiums to the insurer and the insurer assumes the responsibility to indemnify the insurant for the loss to the insured’s property.
3.3 背景知识对等
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们由于生存条件和习俗的不同, 语言表达等方面也存在许多文化上的差异。例如:汉语中我们经常说“身壮如牛, 不要关公面前耍大刀”, 但对应的英译却是as strong as a horse, 和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这样的翻译之所以是合宜的翻译是因为一方面做到了信息内容的灵活对等, 同时又保证了风格对等和文化对等。
如果忽视了文化因素, 不仅会造成翻译的偏差, 甚至有时还会冒犯目标语读者的文化禁区, 给商务活动带来巨大的损失。比如张沉香 (2008) 曾举例说明“亚洲四小龙”, 如果直译成“Four AsianDragons”, 从目的论的角度就不是最佳的翻译。因为“dragon (龙) ”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 中国民族被认为是龙的子孙, 但在西方文化中“龙”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的撒旦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
商务英文合同的句式特点及翻译 篇11
[关键词] 合同法律文件复杂句翻译
我国与世界各国双边贸易日趋频繁,使得合同翻译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因此,合同翻译至关重要,其内容直接影响合同双方的利益。如何做好合同法律文件的翻译,保证中方的利益不因合同文本的翻译而招致损失越发具有现实的意义。其中,由于合同的严肃,严谨,严密性,导致复合句的应用较多,而结构复杂的复合句的翻译恰是保证整体翻译效果和准确性的关键。
一、要翻译好结构复杂的复合句,首先要了解商务英文合同的句式特点
商务合同作为一种实用文体,在词汇使用方而具有与其他文体不同的特,如用词正式规范,大量使用商务术语、法律术语及其他具有法律语言特点的正式词语。因而商务合同的翻译要求译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句式结构方面,商务合同也与其他文体迥异。商务合同英语常不以易于理解为目的,大量使用复合句。究其根源,还是源于商务合同英语的文体属性。作为法律文书,商务合同规定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文字的表达必须完整、细致、严谨、明晰。而英语的复合句,可以包含多个从句。从句之间的关系可能包容、限定,也可能并列平行,因此,在合同中较多使用复合句能够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有限的条款中完整明确地体现出来,确保合同句子结构的严谨性,以及文意的严密、细致。但是复合句中往往包含若干从句、修饰语等等,有时会显得臃肿、晦涩,无疑会增加理解英文合同的难度,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合同翻译的难度。
二、要掌握商务英文合同复合句的翻译方法
商务合同中英文复合句的出现频率高,句子结构复杂,逻辑性强,无疑给译者增添了许多困难,但是,无论多长的句子,多么复杂的结构,它们都是由一些基本的成分组成的。只要弄清了合同原文的句法结构,找出整个句子的中心内容及各层意思,然后分析各层意思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按汉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组织译文就可以保证合同翻译的准确性。合同复合句的分析方法具体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译者要找出全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即句子的主干结构,其次,要找出句子中所有的谓语结构、非谓语结构、介词短语和从句的引导词,然后再分析从句和短句的功能,即:是否是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或状语从句等,以及词、短语和从句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句子中是否有固定搭配,插入语等其他成分。
例1:
If a Party breaches any of the representations or warranties given by it in Articles 18.1 or repeated in 18.2, then in addition to any other remedies available to the other party under this contract or underApplicableLaws,itshallindemnifyandkeep indemnified the other Party and the company against any losses,damages,costs,expenses,liabilities and claims that such Party or the Company may suffer as a result of such breach.
分析:
第一步,拆分句子:
此长句可拆分为四个意义段,分别是
1)If a Party breaches …in Articles 18.1 or repeated in 18. 2
2)then in addition to …Applicable laws
3)it shall indemnify and …costs,expenses,liabilities and claims
4)that such Party or …as a result of suchbreach.
第二步,句子的结构分析:
1.句的主干結构是主语(It)+(情态动词+动词原形)(shall indemnify and keep indemnified…against)+宾语(the other Party and the Company)。
2.“if”引导的是条件从句,条件句的宾语部分跟随后置定语(given by it in Articles 18. 1 or repeated in 18. 2)。
3.“in addition to”引导的是增补成分,其核心词remedies也跟了后置定语(available to the otherPartyunderthiscontract orunderApplicablelaws)。
4.而“that”引导的则是后置定语修饰紧邻的五个名词。
5.固定结构“indemnify sb. Against …”使某人不受……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汉语的行文习惯(条件在前.结果在后,以及定语在所修饰的核心词之前),以上条款可翻译为:如果一方违反任何其根据第18.1条或18.2条所做的陈述及担保或重述,则另一方除根据本合同或相关法律寻求任何可能的救济之外,违约方应当赔偿另一方或合营公司因此种违反而招致的任何损失、损害、费用、开支、责任或索赔。
在对长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商务合同长句具体翻译方法又可细分为二种:即,顺序法、逆序法和分译法。
(1)顺序法。所谓顺序法就是按照原文的顺序组织译文。在商务合同中,当英语长句陈述的是一连串的动作并按发生的时间安排或逻辑关系排列时,此类长句与汉语的表达方式较一致,可按原文的顺序译出。
例2:
In the event that the Company's operations are reduced substantially from the scale of operation originally anticipated by the parties,or the Company experience substantial and continuing losses resulting in negative retained earnings not anticipated by the Parties in the agreed Business Plan, or in any other circumstance permitted under Applicable Laws or agreed by the Parties,the Parties may agree to reduce the registered capital of the Company on a pro rata basis.
上述句子的逻辑关系非常清楚,即:三个假设条件,一个结论,表达顺序与汉语一致。因此,可按照原文的语序进行翻译。参考译文:如果合营公司的经营规模比双方原来预期的规模有大幅度缩减,或合营公司持续遭受严重亏损,导致双方商定的业务计划中所未预期的盈余保留负数,或在任何相关法律允许或双方一致同意的情况下,双方可以协议按原有出资比例减资。
(2)逆序法。所谓逆序法就是逆着原文的顺序翻译。在商务合同中,有些英语长句的表达次序与汉语习惯不同,甚至语序完全相反。因此,根据汉语的习惯,译者必须从原文句子的后面译起。 由于译文句子的前后与原文句子的前后相比,有倒置现象,因此,逆序法又称为“倒置法”。
例3:
The Seller shall no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elay of shipment or non-delivery of the goods due toForceMajeure,whichmightoccurduringthe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or in the course of loading or transit。
这里原文的行文方式是把信息的重心放在句首,先表明卖方的免责事项(The Seller shall no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elay of shipment or non-delivery of the goods),接着再规定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不能交货或延迟交货才会免责( due to Force Majeure)。而对不可抗力又做了限定(which might occurduringtheprocessofmanufacturingorinthecourse of loading or transit)。而按照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往往是先谈原因再讲结论。因此翻译时译者应采用逆序的方法将原文表示免责条件的“duetoForceMajeure,whichmight…ofloadingortransit” 移到句首。再者, 英语中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即本句中的which might occur... of loading or transit)翻译成中文时要么仍翻译成定语放在所修饰的词之前,要么处理为别的成分。根据以上分析,原文可翻译为:凡在制造或装船运输过程中,因不可抗力致使卖方不能或推迟交货时,卖方不负责任。
(3)分译法。分译法就是将原文一个句子分成几个句子来翻译,或者将其中某个较长的修饰成分单独翻译成一句或几句。这是由于在商务合同中有些句子过长,又含有多层意思,而主句和从句或主句与修饰语之间的关系又不十分紧密,如果采用一个汉语句子对原文进行翻译,容易导致句义混乱,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把长句中的从句或短语化为句子分开来翻译。这样做也符合汉语多用短句的习惯,同时也可以使句子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明了。
例4:
EitherPartymayterminate thecontract incase of failure on the part of the other Party to fulfill or perform any of its obligations hereunder and in the event that such failure remains unremediedsixty (60) days after the service of a written noticeas described in Article X below by the non-defaulting Party to the other Party specifying the failure in question andrequiring it to be remedied.
原文是商務合同中有关期限和终止的条款,按照先讲结论,即合同任一方具有的权利(Either Party may terminate the contract)然后再列举实施此权利的条件(in case of failure ... and in the eventthat ...)的顺序行文,而汉民族的行文习惯往往是先条件后结论,所以译文在整体上应采用逆序法。但,即:违约行为60天内未改正,60天是从无责任方书面通知送达之日算起,书面通知中无责任方已指出对方违约行为并要求其改正等等。如不对内容进行分解,则可能导致句义混乱。因此,翻译此句时应采用拆译法,以期将原文意思表述清楚。参考译文:如果一方未完成或未履行其在本合同项下的任何义务,而且未按照下述第X条规定在另一方向其送达书面通知,指出其违约行为并要求其予以改正后六十(60)天内,其仍未子以改正,另一方则可以终止本合同。
商务英文合同为了在有限的条款中完整、明确地表达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大量使用信息包涵量大的复杂长句,给译者造成一定困难。但不管遇到何种类型的长句,译者都可在对原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汉语行文习惯,采用顺序法、逆序法,以及分译法或同时采用几种方法的方式,准确翻译原文。
参考文献:
[1]张新红等:商务英语翻译(英译汉)[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03
[2]傅伟良:合同法律文件翻译谈[J].中国翻译,2002,(5)
[3]肖石枢:英汉法律术语的特点、词源及翻译[J].中国翻译,2001,(3)
浅谈商务合同的翻译 篇12
在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 商务合同作为商务交流的纽带和桥梁显得越来越重要。商务英语是一种世界公认的正式的写作形式, 用来阐述有关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一些相关人士也开始重视与研究商务英语合约。一份合约一旦签定, 它在法律上是具有约束力和实施性的。如果有不能履行合约义务的任何单位必须对造成其他单位的损失作出赔偿。一份商务合约是人们进行国际商务活动必不可少的部份。商务合同, 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 是当事人双方所凭借的用来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定文本, 在用词方便特别讲究, 必须准确、规范。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商务贸易往来中, 自然, 英文商务合同的翻译成为了我国外贸工作者的一大挑战性, 对商务合同文本的翻译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 商务合同英语用词特点
1. 1 使用法律用语和专业词汇
商务英语本身的用词就是很专业化的, 在商务合同中也是必然的, 因为商务合同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每个领域。商务合同主要包括销售合同、房屋租赁合同、加工装配合同等, 涉及到贸易、法律等众多专业领域, 自然就会用到专业术语。专业术语要求单义性, 排斥多义性和歧义性, 而且表达的词汇要是固定的, 不能随意改动。例如, “acceptance”在商务中就要译为 “承兑”, 不能把它当做普通英语翻译成 “接受”。此外, 商务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所用的语言不仅要运用商务方面专业术语, 还要运用法律相关的词汇。所运用的词汇要体现合同的庄重和严肃, 显示出法律的威严。
1. 2 大量使用shall + verb的结构
“shall + verb”一般是用来表示一种建议或者一般将来时。但是在商务合同中用来表示 “有义务”或者 “被要求”的含义。这种结构在英语商务合同中运用的频率很高, 它规定着贸易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是商务合同的主要内容, 用来加强语气, 有强制的意思。例如, “This contract shall become effective upon and from the date on which it is signed”, 其中就运用这一结构, 用来表明合同中相关当事人应该承担的义务, 隐含了商务合同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这一结构的使用非常正式, 它表明了合同的威严和对双方的约束力。
1. 3 使用古词语
古词语的使用可以增加内容的严肃、正式性, 做到准确、严密, 能够反映法律语言的保守倾向和契约性行文正式、严肃、古板的文体特点。古词语在其他的文体中是很少使用的。使用古词语同时还能帮助保持内容的准确性, 避免贸易双方对合同内容产生误解。古词语均为副词, 例如, here to、there by、where of等等。古词语在合同文体中的频繁使用使得合同显得很正式, 也形成了英文商务合同显著的语言特征。一般来说, 这种词汇的使用使得合同语言听起来严肃而优雅。
1. 4 同义词连用
在商务合同中, 经常使用成双成对的同义词, 目的是为了避免诉讼时双方律师钻词义间的细微差别而大做文章, 在翻译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例如, 把 “在船主和保险商责任范围内由自然原因造成的损坏或损失, 卖方将不考虑任何损失赔偿”翻译成 “For the danger or loss due to nature causes within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ship -owner or the underwriter, the Seller shall not consider any claim for compensation”, 其中 “danger” 指的是价值的整体性受到损失, “loss”指的是整体价值的丧失。由于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问题, 所以在该合同中把这两个同义词连用。商务合同中的同义词还有许多, 如:force and effect ( 效力) 、interpretation and construction ( 解释) 等等。
2 商务合同文本特征
2. 1 条理性
合同文体的基本体式即为纲目、条款和细则, 此外条理性是译文的重要基本特征之一。条理性主要体现在语言体式上, 为了求得行文和语言上的条分缕析、条理清晰, 商务合同的条款在句式结构上往往大同小异, 目地就是为了保持其结构上的一致性。
2. 2 规范性
由于商务合同是双方维护自己权益的法定书面依据, 因此它的措辞都要求运用庄严体语言或正式文体。只有经双方同意后, 才能对语言文字进行变动或修饰, 不允许文字上的随意性。
2. 3 专业性
商务合同的专业性极强, 涉及到金融、商贸、关税、海关、商品、保险、仓储、物流、商品检验、法律等多项领域, 一个商业合同即为多种领域专业知识的复合文本。因此, 翻译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吸纳、整合新知识的过程。商务合同文本特征的这些基本特点就决定了商务翻译过程要遵循严格的程序进行。
3 商务合同的翻译准则
目前, 对英文商务合同的翻译还是人们较少涉猎的领域。虽然商务合同的译法也受到种种不同的理论和观点、以及语境的影响, 但总的来看, 商务合同不像其他的文学体裁一样, 在体裁、风格、语体、以及手段和格调上那么复杂。由于其特殊的生成过程和使用环境, 英文商务合同的语篇较为单一, 信息结构是描述性的, 不能掺杂感情色彩。因此, 在进行翻译的时候, 就须在 “信、达、雅”的理论基础上, 结合国际商务合同的语言特点和形式要求, 坚持忠实准确、完整规范、达意通畅的标准。
3. 1 忠实准确: 商务合同翻译要把忠实、准确放在第一位, 这是其功能性和目的性所决定的。基于几十年运作, 商务合同已形成自身的行业化、工业化的统一标准, 在翻译过程中不能随心所欲的套用格式。商务合同是合作双方维护自己权益的合法文本, 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如果译文不够准确的话, 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3. 2 完整规范: 国际贸易英文合同是国际商务的重要文件之一, 属法律类应用文体。合同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已形成了完整、规范的整体格调, 所以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译文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英汉合同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主要体现在格式、用词、术语和表述等方面。
4 翻译策略
4. 1 选用正式的词
在商务合同中, 经常使用一些很正式的词语来显示法律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如用expiry而不是end等。商务合同属于法律文书, 它的正规性还表现在大量使用一些法律术语或者具有法律特点的词语, 如now therefore、infringement等。翻译这类法律文书的时候要译成汉语的法律公文体, 做到文体的功能对等。
4. 2 使用合同惯用术语
商务合同中大量使用词义范围和含义明确的合同惯用术语, 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语或句子, 让不具备商务知识或者法律知识的人很难理解合同的含义, 读起来让人费解。合同中的条款要做到涉及的范围和详尽的规定都滴水不漏, 把能想到的不可抗拒的风险都罗列出来。例如, give rise to any claims for damages ( 导致任何赔偿损失的要求) , if and to the extent ( 如果…及在…范围内) , except if and to the extent otherwise provided in the contrast ( 除了合同另有规定及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外) , 这句话用并列词 “and”把 “if”和 “to the extent” 连接起来, 可见规定的范围之广。翻译这种结构时就一定要分别译出if的意思和to the extent的意思, 否则就会酿成大错。总之, 熟悉和掌握大量合同的惯用词对商务贸易活动的进行是大有益处的, 尤其是注意其习惯的译法。
4. 3 特殊句型
翻译商务合同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做到用词严谨, 必要时可以进行词语的增减, 语序和句子结构也可做适当的调整。
4. 4 枝状结构
商务合同为了避免发生歧义, 十分注意句法结构。在商务合同中多运用完整句和复合句, 很少使用简单句、疑问句和省略句。在翻译时, 必须要准确把握句意, 捋顺语句成分的层次及其关系。
例如, “Any clause, covenant or agreement in a contract of carriage relieving the carrier or the ship from liability for loss or damage to, or in connection with, goods arising from negligence, fault or failure in duties and obligation provided in this article or lessening such liability than provided in these rules shall be null and void and no effect”, 这段话可译为“运输契约中任何条款、约定或协议, 凡解除承运人或船舶由于疏忽、过失或未履行本条款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而引起货物或关于货物的丢失或损害责任的, 或在本公约外减轻这种责任的, 都应该作废或无效”。这段话的结构就很清晰, 翻译时可以根据汉语的句式特点, 重构原文传递的信息。
4. 5 用词要严谨
在商务合同中要使用严谨专业的词汇, 要把可能设想到的任何可能发生的误解或争议都加以考虑, 避免产生误解或争议, 使得贸易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例如, all other damage or losses thus sustained ( 由此产生的所有伤害或损失) , shall not constitute a waiver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 不构成放弃权, 包括但不局限于) 等等这些都是很严谨的词句。
综上所述, 英文商务合同的特点就是使用一些在一般文体中早已经不用的词句构成的复合词; 使用大量源自拉丁语的长词; 频繁使用词义严谨的合同用语; 连续使用介词或短语等。随着时代的进步, 英语的用词变得越发的简洁易懂, 但是英文商务合同用词方面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一直保持着专业、严谨的用语。
5 结束语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商务合同作为商务活动中最重要的交际形式之一, 商务合同的英文翻译也日趋重要。在把商务合同汉语语言文字转换成英语的过程中, 如果译者不能够准确的理解和选择专业词汇就不能够精准的再现原文, 从而影响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导致贸易双方失去合作的机会。所以正确理解和选择词汇是保证商务合同英语翻译质量的首要条件。商务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务文本, 掌握其英语词汇的特点有助于翻译者在翻译合同是更加准确、专业, 能够最大限度的符合中文的行文规范, 同时高度准确地表达原文所要传达的信息。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 英语商务合同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翻译人员, 只有充分了解商务合同的翻译特点, 把握翻译原则, 采用正确有效的翻译策略才能更好的用准确严谨而又规范得体的译语体现出英语商务合同的信息与文体特征, 才能使得商务活动更加顺利完成, 促进双方的发展。
摘要: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和许多国家的官方语言, 英语在国际贸易和交往合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商务贸易往来中不仅要有商务谈判, 还需要签订正式的书面文件即商务合同。国际商贸合同是进行对外经贸活动的必经环节, 其中的商务合同中英文译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英语商务合同的翻译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为更好的签订合同、顺利完成交易打好基础。
关键词:商务合同,翻译特点,策略
参考文献
[1]郭智.外贸英语的文体特征及准确翻译[J].广西大学学报, 2000年.
[2]顿官刚.经贸英语词汇的特点及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年.
[4]彭萍.商务文本翻译尺度的探讨[M].上海:上海科技翻译, 2004年.
【电子商务合同】推荐阅读:
电子商务合同分析管理06-06
跨境电子商务论文投稿《电子商务》07-15
电子税务电子商务05-16
电子支付电子商务10-25
电子商务师经验电子商务师考试注意事项提醒07-31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05-14
商务局电子商务进社区07-15
电子商务类电子商务专业(专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08-24
电子商务运作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