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波大学

2024-06-05

筑波大学(精选12篇)

筑波大学 篇1

筑波大学建校至今, 虽仅四十易星霜, 但它紧跟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 创建伊始就在大胆地挑战传统的办学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要建立起与社会转型相吻合, 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新型教育研究机构, 实施了自“跨学科”到“国际化”, 从博艺教育到服务社会、国际交流等一系列重大举措, 并取得了显著成就。筑波大学的许多做法在日本大学中都是独树一帜的, 并逐渐被全国越来越多的大学所效仿和陆续推广, 为世界新型大学的创立, 探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之路。本文在阐述筑波大学建校背景、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 对其在教学科研组织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行探讨。总结筑波大学成功的办学经验, 为我国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一筑波大学的建校背景与办学理念

1创建背景

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和教育体制锐意改革的转型期, 社会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科技和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凸显。为使高等教育与时俱进, 同时解决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因量的急剧扩张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1971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了《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设想》, 其中心议题是: (1)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学术研究高水平化; (2) 高等教育内容的专业化和综合化; (3) 教育、研究活动的特性及有效管理; (4) 确保高等教育机构的自主性和排除封闭性; (5) 尊重高等教育的自发性和国家有计划的援助与调整。该报告重点阐述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国际化。在这样的背景下, 1973年9月日本政府制定了《筑波大学法案》, 同年10月宣告筑波大学正式成立。筑波大学位于筑波科学城的中心, 是按照世界新型大学的创办模式, 以东京教育大学为母体而进行扩建的。[1]

2建校理念

筑波大学在办学理念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过去的大学, 往往局限于某一狭隘的专门领域, 导致教育和研究两方面趋于停滞和固定化, 以至脱离社会现实”的倾向。鉴于此, “本大学建校的目的就是要在基础和应用科学等方面, 同国内外的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社会之间, 加强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在取得跨学科协作成果的同时, 有效地进行教育和研究, 以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才智和高尚品德的人才, 为推进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2]

3发展目标

为了确保建校理念的实现, 真正建设成具有国际型、实力型和开放型的大学, 筑波大学制定以下发展目标:[3]

第一, 在追求从自然到人类、从社会到文化各学术领域专业深度化的同时, 积极推动超越现有领域的跨学科间协作, 实现领先世界水平的科学发展。第二, 通过开展以高水平科研为基础的教育, 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和拥有道德修养,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以备将来能够独立地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第三, 作为汇集众多科研机构的筑波研究学园都市的核心, 积极加强与各教育研究机构及产业界的合作, 力图充实并强化自身的教育研究机能, 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第四, 作为面向亚洲及世界各国、各地区开放的综合性大学, 积极开展与国际接轨的通用性教育研究活动和交流, 为建设成具有国际权威的大学而努力。

综上所述, 筑波大学虽然是在东京教育大学的基础上建立的, 但她不拘泥于固有的办学观念, 创建伊始就以大无畏的姿态, 在办学模式上锐意革新, 将建校理念定位为面向海内外全方位地开放, 其奋斗目标是建设成最具有“未来导向性”的 “新构想大学”, 引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潮流。

二新型大学的崛起

筑波大学为了充实和强化教育研究组织, 对传统的教学科研机构进行了全面地改革, 最引人注目的是废除学部·讲座制, 建立起新的学群、学系制。

1新型教学和研究组织的建立

(1) 新的教学组织———学群·学类。日本传统的大学一般都设有学部, 学部下有不同的学科, 而学科下还有若干科目, 每个科目设置一个讲座。由于讲座制规模过小, 对内分散割据, 对外封闭隔绝, 不能满足社会转型背景下科学不断分化和综合性的要求。为了加强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筑波大学取消了教学研究一体的学部·讲座制, 实施了学群·学类的教学组织形式。[4]

如表1所示, 设立了3个学群和三个专门学群、13个学类。在每个学群里都包括了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 使学群变得犹如一所小型的综合大学;下面再细分为学类, 它相当于其他大学的“学部”或一所单科大学。筑波大学就像是 “若干所小型综合性大学加单科大学的联合体”。

(2) 灵活的研究组织———学系。学系是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新型组织机构, 基本上是以学科为单位划分, 全校教师必须按照各自的专业分别属于某个学系, 一个学系便是同一领域教师集体进行“切磋琢磨”的场所。但是开在展综合性研究时, 可根据需要不受学系的限制, 与相关学科领域相互沟通, 也可自由搭配、恰当组合队伍;在承担“重大研究项目”时, 设立特别课题组, 不仅吸收校内有关学系的教员, 还面向国内外招聘客座研究员来组成。

2行政管理新体制的确立

为与新型教学和研究组织相适应, 筑波大学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也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确立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领导管理体系。[5]

教员会议。各学群、学类都设置了自主运营的教员会议。

评议会。这是决定全校重大事宜的最高权力审议机构, 校长为会长。评议会下设计划调查室、公开研究室等机构, 对大学课程设置、教学效果、入学考试、毕业生情况等进行追踪调查。

审议会。设立了教育审议会和研究审议会, 由5位副校长担任会长, 分别主管教学、研究、医疗、福利、总务等五个方面。

参与会。类似于校外顾问委员会, 成员包括地方知名人士, 兄弟院校和大企业代表等。其职能是大学和社会的接合点, 使大学能够及时听取来自校外的呼声, 并同兄弟院校保持良好的沟通, 为校长提供咨询, 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

设有全校性的人事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国际交流委员会等。

事务局。由校长直接领导, 负责协调组织全校行政事务。

3全面开放的办学方向

筑波大学办学指导思想最重要的就是建成“开放型大学”, 这既是她创建的起点也是办学特色, 为保证大学对内对外全面开放基本理念的实现, 采取了如下措施。[6]第一, 设立了运营咨询会议。主要是为了倾听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大学运营建议, 同时将学校的自我评估结果及时公布, 以利于社会了解学校的内部管理状况, 并获取反馈意见。第二, 开设公开讲座。坚持面向社会办学, 向市民提供各类公开讲座。通过举办讲座把大学的教学、科研成果还原给社会, 为地方提供服务。 第三, 为社会人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为适应终身教育的需要, 专门开办了夜间授课制;为了适应不同社会人的需求, 与公立和民间研究机构联合创办了培养硕士、博士生的研究生院。第四, 与国际社会接轨是保证“大学开放”的重要一环。 为建设成面向国际, 面向未来的大学, 还增设了国际关系学类, 同国外大学以及教育科研机构间保持紧密的联系, 开展灵活多样的合作交流。

由此可见, 筑波大学不但在办学理念、教学科研组织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等进行了全面改革, 而且适时调整发展战略, 通过自我的否定与扬弃, 在传统大学模式中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

三筑波大学的办学经验

筑波大学作为只有四十年建校历史的年轻大学, 她着眼于办学模式的创新, 努力践行了“灵活化、综合化、开放化、国际化”的办学原则, 树立起了“崇尚学术、特色教育、服务社会、 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的新风尚, 其成功的办学模式不乏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 筑波大学的经验告诉我们, 在社会转型中大学应该将与时俱进放在首位, 并且要有继承和拓展的明晰轨迹, 在明确坐标和定位的前提下, 注重寻找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大学不应该追求一时的辉煌, 而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增强忧患意识, 积极迎接高等教育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

第二, 筑波大学在适应社会变革的同时, 建立了新型教学研究组织“学群、学系”, 使大学内部成为有机整体。“学群”的设置在课程上拓宽了基础, 克服了学部·学科·讲座所造成的各专业之间的壁障, 学生可以根据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 选修不同科目, 广泛地接受多领域的通识教育, 有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新的思维方法。“学系”便于加强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协作, 有利于开展综合性交叉研究活动, 搭建起了跨学科协同创新的平台, 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了学术研究水平。

第三, 筑波大学通过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探索出“大学管理新体制”, 确立了一元化领导下, 分工负责的“大学新自治”运营机制。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都做到了有章可循, 提高了管理效益。特别是筑波大学通过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和自我革新的“三自精神”, 以及利用“参与会”等措施来进行校外评估的机制, 促进了大学集中与民主制度的实施, 确保了大学效率性、连贯性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四, 筑波大学始终坚持开放办学是保持大学活力的基本原则, 秉承“着眼未来, 面向世界, 真正办成开放型大学”的办学理念, 正是这一理念为她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向社会开设公开讲座, 让公众走进大学;通过不断收集社会信息、集思广益, 使大学及时了解社会需求, 实现了大学与社会的双向互动;积极谋求与世界著名学府的学术交流。开放的办学模式为筑波大学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很快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确立了地位。

四对我国大学办学的启示

目前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 高等教育结构也日趋多样化, 各大学间的竞争必将日渐激烈, 如何面对困难、 迎接挑战, 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一, 在我国一些新建大学中存在着极力加强大学的综合性, 盲目效仿老大学, 导致新大学无新模式, 办学特色和优势不明显等倾向, 这种现象既不利于高等教育结构合理化的形成, 也不利于高等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 更满足不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学习筑波大学的经验, 只有制定有效的发展目标, 才是大学生存的保障;只有追求个性发展, 走特色化办学之路, 才能化解难题;只有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才能把握未来的新方向。

第二, 近年来我国的大学已将通识教育、博雅教育提升到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议题, 也有许多大学在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由于我国的大学是以学院制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 各学院之间是严格按照专业划分, 学生的学习也是以本专业的课程为主, 综合科目的教学几乎被忽视了。过度的专业分化, 学生的知识面过窄、基本人文素质不够高、学术视野不开阔等问题突出。[7]我们必须认识到, 当今社会发展已经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 现实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仅仅依靠单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是难以解决的, 必须借助多学科的力量。“学群、学系”制对于我们丞待解决的专业过度分化问题, 提供了宝贵的启迪。

第三, 目前就我国的大学而言, 无论是面向校内外, 还是面向国内外的开放程度都很有限, 以致出现大学内部各院系和各部门之间不能够真诚有效地相互沟通, 与国内高校、邻近大学间陌生相处, 更谈不上同世界各国大学密切交往的局面。[8]实践证明, 大学的开放既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更是决定大学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9]因此, 我们应该立足国内, 面向世界, 加强大学内部联系, 同时积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与世界各国大学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以此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

第四, 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至今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政府包揽高等教育, 大学内存在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过大, 导致高度集权、官僚本位主义的现象严重。行政化弊端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 干扰和损害了学术的创造力。然而, 现代大学作为一个功能日益综合和复杂的学术机构, 需要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实行学术本位的管理。[10]筑波大学在脚踏实地、连续不断改革的基础上, 建立起完善的大学行政管理体制, 并通过自我审视和自我认知机制, 明确自身的不足, 给现代大学树立起一种新风气。

总之, 筑波大学办学模式的创新, 顺应了日本社会转型的需求, 为现代大学做出了表率。诚然, 筑波大学与那些历史悠久, 底蕴深厚, 成果丰硕的世界著名学府相比, 四十年的办学历程是短暂的, 但她的实践经验却是丰富的、意义是重大的, 其成就是令世人瞩目, 时代印证了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筑波大学力图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 以崭新的时代精神, 为现代大学做出了榜样。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 借鉴筑波大学先进的办学经验, 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办学模式, 才能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性的科学发展。现在筑波大学为肩负起社会所赋予的重大使命, 提升教育质量和研究水平, 培养出更多国际化高端人材, 正在以开阔的视野拓展广阔的空间, 努力寻求着办学特色的新发展。

摘要:筑波大学是在日本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时期, 为了使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而兴建起来的一所新型综合性大学。筑波大学提倡“改革”和“挑战”的新理念, 致力于全方位打造“开放型大学”, 率先实现了“灵活的教学和科研组织”, 以及“大学管理新体制”和“新大学自治”, 完全以崭新的办学模式, 站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 成为日本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驱。

关键词:日本,筑波大学,办学模式,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1]http://www.tsukuba.ac.jp/organization/faculties.html.

[2]周蕴石.世界著名学府——筑波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28.

[3]http://www.tsukuba.ac.jp/organization/faculties.html.

[4]魏丹.日本筑波大学以教育目标为导向的体制及课程设置[J].文教资料, 2011 (11) :132.

[5]郝进仕.筑波大学管理体制改革及其启示[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 :127-128.

[6]迁中豊.グローバル30の成果と課題---筑波大学の取組[J].IDE現代の高等教育, 2014 (5) :47-53.

[7]别敦荣.学科规训与大学教育功能[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6 (5) :108-109.

[8]刘河燕.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开放性及对我国的启示[J].社会科学家, 2010 (6) :136.

[9]迁中豊.グローバル30の成果と課題——筑波大学の取組[J].東京:IDE現代の高等教育, 2015 (5) :47-53.

[10]吴季玲.高校去行政化问题浅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1 (73) :95-96.

筑波大学 篇2

大学之所以被称之为“大学”,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之大以成千上万的学生谓大;大学之大以大师谓大;大学之大以图书馆之大谓大,图书馆之大不是仅仅指图书馆的体积之大,主要是指图书馆的藏书量和藏书种类之广大;大学之大以实验室之大谓大,当然,实验室之大,并非仅仅是指实验室的规模大,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功能强大,所谓功能强大,是指实验室的设备先进、实验室设备的配置合理、和谐;大学之大以有灵性的校园文化氛围谓大。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存在。

大学大在它有包容天地万物的大胸襟,大学几乎研究一切可能成为问题的问题,大并不意味着要面面俱到、全面平庸,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追求卓越。大学总是以宽厚的气度包容不同的学派和思想,包容各路学者的小缺点、小性格和小主张。在我国,当年蔡元培主政下的北京大学在我国开了此风气之先河,蔡元培认为大学教师“苟其确有所见,而言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学说,不妨同时并行,而一任学生比较而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不狭隘、能抛开世俗和偏见,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走自己的路,不随波逐流,冷静地思考什么该做、什么该舍,这让大学有资格称大。

大学大在它有胸怀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的大理想,大学应该深切地关怀并爱着社会和人类,大学的所想和所为都是为实现人类幸福和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服务的,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幸福始终应该是大学的远大理想。正是抱着这一远大理想,大学自产生以来就在自己的征程上始终不断地开拓进取,勇往直前。为了为社会培养有教养的、有思想的、文明进步的子民,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开始了它不懈的传教布道,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幸福而耕耘。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再也不甘心仅仅传教布道了,它要为人类的幸福去创新,为人类的文明开化去点燃火种,为人类的自由和幸福去探索和呐喊。至此,大学除了是一个教育机构之外,还是一个研究机构。今天,大学还在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新职能,大学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正与日俱增,人们对大学引领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改良社会之作用的认识已经逐渐清晰了。大学在其职能扩张的过程中,始终是社会进步的有力助动器,是人类幸福的忠实守望者,所以大学大在它始终胸怀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的大理想。

大学大在它有鸟瞰全球的大视野,从来都不狭隘,大学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和著述,各个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正在不断繁荣,这一切都造就了大学的大视野、大智慧。大学的大智慧体现在大学经常能以全面的、客观的、敏锐的、睿智的眼光鸟瞰世间万事万物,引领时代潮流。大学大的视野体现在它是开放的、具有国际眼光,总是能追逐最前沿的思想;大学能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地洞悉社会前沿,经常能够在第一时间、以更准确的见地对世界变化做出反应,而且大学一般都能秉持公正、客观和正义的原则。

我的大学,乔的大学,你们的大学 篇3

我刚才观察了一下,有一个特点我觉得非常明确,你们这一代人长的比我们这一代人漂亮。第二点就是你们的身材也比我们好。所以说你们的美商比我们这一代人要高,但是你们的智商呢,我觉得未必。

智商很难比较,但是有一些表现可以拿来做比较,就是我们这代大学生里面,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狂生”特别多,而现在的大学生里面,追捧名人的粉丝特别多。通过这些表现,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的智商可能比你们要略高一点。在我们这一代人里面,各种各样的名人是用来挑战的,我记得我们进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只花了六个月的功夫上课,就把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头到尾逐章的写了一本批驳的书,而且他的态度是非常好的,其实他的所谓的哲学启蒙也是艾思奇的那本书教他的,但是他觉得里面也有种种的毛病。其实80年代我们的眼界和获得知识的渠道是不如你们的,但是对真实和真相的追求,我觉得我们那一代的大学生,是非常真诚的。他那本书,现在来看,知识含量或者学术分量可能还不够,但是当时就是有很多大学生会做这样的事情。

我觉得文化上非常值得观察和分析的一个人物就是李敖,我看视频,李敖到大陆各个高校演讲,每到一个高校说一个——不知道他说了多少遍的笑话,每次都是下面掌声如潮,一片欢笑,没有人稍微为难他一下。如果倒退30年,在我们那个时代是绝对不可能的。任何一个名人在讲坛上讲话,下面都会有知识的挑战或者思想的挑战,但是现在大学里面非常难以看到。

我觉得大学生在这个环境里面,对学问的热爱应该超过对学术名人的热爱,这样的大学生才是好的大学生。我记得当年10点钟就要关灯,11点各个教室要关灯,有几个大教室是通宵开放的,里面坐满了学生,那是莘莘学子攻占知识王国的英雄岁月,但是这种情况,据我了解,在现在的大学里面很难看到了。

很多大学生也讲,因为大学学费越来越高,以后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想寻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始终是他们身上的一个压力。三年级就开始要到各个单位去做实习,四年级的时候就忙于出去找工作。我完全能够理解,其实你们寻找的都是正常的人生,比如你们大学毕业以后,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到公司当职员、或者当公务员、或者当商人,过各种各样的社会认可的生活,这都是一样的生活,这个我完全同意。但是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才二十几岁,是大好青春的时候,在大学这样一个环境里面,在过同样的生活之前,你应该有机会想象和尝试一下不一样的生活。我觉得你在大学四年里面,如果能过一种不一样的生活,那对你以后的人生会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刚刚去世的乔布斯,读的里德学院,是美国最自由的大学,他读了半年就退学了,但是他的大学生涯没结束,他成为一个旁听生。他为什么要退学呢?他讲“我退学是因为我不要去上那些必须去上的积学分的必修课”。他选中的最喜欢的一门课是书法课,那个老师是左派自由知识分子,很奇怪的一个人,而且他的书法课里面培养了一大批奇奇怪怪的人,包括乔布斯。这个老师去世以后,这门课就没有了。在乔布斯学书法的时候,书法对他未来的就业或者要实现他的一些很具体的人生目标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但是他就喜欢这门课。没有想到十年以后,他可以应用书法课里学到的东西,做一些字体设计。我们电脑里有一些很漂亮的字体,都是从乔布斯学习书法开始的。他学习书法,还不仅仅在于他后来可以设计一些字体,在美国的这么多企业家里,他是唯一一个带有艺术家气质的。企业家一般的想法是特别线性的,比如公司的总经理,你的目标就是给公司赚取更多的利润。乔布斯受过艺术的训练,这个书法虽然是拉丁文的书法,但是这和中国书法相似,并不是你把一撇一捺写好就好了,艺术家考虑的问题是多方位的、全面的问题,要把它协调起来,所以乔布斯在他后来做苹果电脑的时候,这种思维方法和他同代的做IT的那些企业领袖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大学期间,他除了学书法课以外,他还到印度进行灵修,他还是个嬉皮士,他还吸毒,这些经历对乔布斯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非常有帮助。后来他变成一个成功者。进入了一个同样的生活。但是他在同样的生活里面能够做得跟别人非常的不一样。他跟比尔·盖茨说,他个人非常尊重比爾·盖茨,但是他觉得微软的设计非常烂,他说这就是一个有过吸毒经历的人和一个没有吸毒经历人的不一样的地方。

如果在这四年大学期间里面,你们能够尝试过一下不一样的生活,或者你想象一下不一样的生活,对你们的人生是非常有帮助的,我就讲到这儿,谢谢。

(摘编自小宝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大学 出版 人文”上的讲话,原文载于腾讯网“燕山大讲堂”。)

筑波大学 篇4

本文选取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这三所世界一流大学,主要从其大学网站中搜集关于本科课程的大量而详实的电子文本,在对这些第一手资料的梳理和窥视中,探讨世界一流大学人文课程的目标、结构和内容特征,揭示其人才培养中“人文素质”的内涵。并期望通过“世界情景”获得附加意义,丰富系统内部的争论,获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人才培养经验,以启迪我国大学人文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一、“人”的培养目标与人文课程

通识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人”或“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现了人文教育的育人价值和地位。通识教育目标是人文课程设置的前提和依据。

哈佛大学有两个专门提供本科教育的学院,其中之一是哈佛学院。该学院对于本科生的教育,坚持“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艺术和科学材料来培养学生;并提供其他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必需的辅助手段”。[1]简而言之,“哈佛致力于知识的创造,学生心智的开发,使学生能最好地利用他们的教育机会”。为此,哈佛学院重视培养本科生:对思想和自由表达的尊重;从发现和批判性思维中获得乐趣;在创造性合作中追求卓越;对个人行为后果承担责任;鼓励学生的参与、探索、创造、竞争与领导精神,以提高其能力,激发其兴趣,启迪其智慧,挖掘其潜能,从而为学生建立自立的基础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并最终使之在发展知识、增进理解、服务社会诸方面处于领导地位。[2]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新规划课程包含了哈佛最新、最具指向性的人文课程。2007年,《通识教育工作小组报告》(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出台,明确规定通识教育必须实现以下四个目标:[3](1)为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做准备;(2)使得学生明白他们自己既是艺术、观念和价值传统的产物,也是其中的参与者;(3)使学生能够批判性、建设性地回应变革,为把握自己的生活做好准备,了解现代生活中产生变革和变迁的力量;(4)发展学生对自己言行在伦理维度上的理解力以及对伦理道德与价值观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也是其人文课程建构的宗旨,从公民、文化、能力、伦理等方面体现了对人文教育的强调,对培养“人”的重视。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John Hennessy)说,“当简与利兰德·斯坦福建立这所学校的时候,他们是在投资未来。斯坦福大学所做的正是那样。我们没法预测未来,但是我们能够保证我们的学生会成为最有知识的领导者,他们会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他们会创造性、技术性地领导下个世纪的发展”。[4]斯坦福大学始终坚持本科教育目标的多样化,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和挑战,其校训是“让自由之风劲吹”。斯坦福大学的通识教育是其本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5]一是为本科生提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广博知识,了解人类知识的主要领域。二是帮助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使学生认识造就现代世界的重要社会力量、历史力量和思想力量。

多伦多大学自开办以来,坚持以“学校是追求真理、探讨学问和传播知识的地方”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强调“学术自由”。多伦多大学的校训是:像树一样茁壮成长。因此,通识教育是多伦多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强调语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领导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的培养,注重加强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科知识的结合与拓宽。多伦多大学通过的《迈向2030》的规划中,在本科生教育上强调要继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和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丰富教室内外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发展经验。多伦多人文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读写能力,为他们毕业后拥有更广泛的职业生涯、成为充满智慧的全球公民做好准备。[6]

二、人文课程的模式

本文对人文课程的探讨在通识教育的框架下进行,采用广义的人文课程范畴,即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语言教育课程,也就是涵盖通常的“文科”课程。从这三所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文课程体系可以发现:首先,人文课程在本科总学分中的比例不同,分别占15.6%(哈佛)、22%~23%(斯坦福)和10%(多伦多),体现了不同大学对人文教育赋予的重要性在“量”上的权重;其次,三所大学对本科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是通过三种不同的模式来实现的。

1. 哈佛大学——专门设置的人文课程模式

哈佛大学规定本科生必选的人文课程是专门设置的。“通识教育新规划”精心设计了八个课程领域,其中五个为人文教育课程领域,学生必须从这五个领域中各选一门课程。哈佛大学的人文教育课程约占整个通识教育课程总量的62.5%,每个课程领域都设计了专门的课程系列并制定了明晰的领域目标(详见下页表1)。[7]哈佛大学对每个领域的课程实施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8]

五个领域的人文课程结构彰显了哈佛大学塑造学生人文素养的规格,反映了哈佛精英人才培养的人文要素:艺术欣赏与批判能力、文化理解与鉴赏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素质、全球意识;体现了哈佛大学“求是崇真”、“与真理为友”的大学精神和严谨的学术规范。

2. 斯坦福大学——“专门设置”与“课程超市”相结合的人文课程模式

斯坦福大学本科生前两年主要是知识宽度学习,在给定的范围内自行选择通识教育课程。其中的学科宽度课程包含五大领域,有两个领域属于人文教育范畴。表2是对斯坦福大学人文教育课程的结构、分类、课程数量以及领域目标的概括和归纳,[9]由人文学科入门、学科宽度课程、公民教育以及语言与写作等四个部分构成。

本科新生必须在第一学年进行为时三个学期(即秋季、冬季和春季学期)的人文学科入门课程学习,每学期4学分,共12学分。斯坦福大学的人文学科入门课程[10]设立于1988年,由六个学院提供、人文学科各领域学者共同设计并教授,是斯坦福大学人文教育的一大特色。

学科宽度类别中的“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包括文理学院开设的所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涉及面非常广,还包含了许多跨学科的课程。学生也可以在“学科宽度课程”中修能够满足公民教育要求的两门课程。基本技能教育课程要求本科生必须完成一学年的大学外语学习。写作与修辞课程分为三个水平:[11]第一水平课程为一年段学生开设,着重分析性和有理论基础的辩论;第二水平课程要在二年段结束时完成,主要是写作与口语方面的训练;第三水平课程由各专业自行开设,进行专业写作能力培养。

如其校训一样,斯坦福大学的人文课程是自由而广阔的,学生可以在大范围人文学科课程“超市”中自由选择。然而,课程“超市”提供的广泛空间对不少学生来说是加大了选择课程的难度。为了便于学生选课,斯坦福大学除了有专门设置的“人文课程入门”20门课程系列外,还设立了人文课程套餐,称作“结构化的博雅教育课程”,[12]共28学分,可以满足人文学科入门课程、公民教育、学科宽度课程中人文学习科目、语言和写作科目等领域的要求,三个学期的学分分布是9∶9∶10。斯坦福大学精英人才培养的人文要素体现在这两套专门设置的课程系统中。

3. 多伦多大学——“超市型”人文课程模式

多伦多大学的人文课程模式属于“超市型”,即没有专门设置和专门设计的必选人文课程。在此以多伦多大学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主校区圣乔治为例。本科生毕业要求修完20个学分的课程,其中4个学分为通识教育学分。多伦多大学的1个学分指开设1学年的1门课程,0.5个学分即开设1个学期的1门课程。因此多伦多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量为4~8门课程,其中人文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选修,可在文理学院开设的1,000多门人文社会课程中进行选择。

每种专业范围中开设的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都可以被全校本科生作为人文教育课程选修。这些专业的人文课程门类数量非常多,每个专业的课程门类都像“课程超市”。例如艺术学开设173门人文课程;东亚研究开设100余门人文学科课程;社会学开设110门人文课程;政治学开设178门人文课程。每个专业“课程超市”关注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在近东和中东文明专业开设的130门人文课程中,涉及从新石器时代至今近东和中东文明和文化的研究、语言和文学、阿拉伯语、古埃及、希伯来文、波斯文和土耳其文、考古学、历史、艺术和建筑等,以及中世纪和现代犹太人历史、文化和思想起源、伊斯兰教的发展及其在伊斯兰文明中的作用等。历史专业开设的207门人文课程中含美国史、亚洲史、非洲史、拉丁美洲史、英国史、加拿大史、东欧史、俄国史、欧洲史、国际关系史及中世纪史等。表3是多伦多大学人文课程“超市”部分课程分类及科目的举例。

在以上庞大的人文课程“超市”中选课,就像在浩瀚的人文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无边无际。然而多伦多大学对在“超市”中的“自由选择”做了规则性要求。一是学分规定:要求2个学分,即2~4门人文课程。二是领域覆盖面,所修习的人文课程必须覆盖如下三个领域:创造力以及文化表现力;思想、信仰和行为;社会及其制度。在多伦多大学的课表上,凡是属于人文教育的课程名称都注明了所属的领域。三是课程级别要求,每门人文课程都有课程描述,说明该课程适合的年级、是否有先修课程要求等。因此,学生的自由选修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这三项要求宽松地规范了本科生的“人文素养”内涵,只要有广阔的人文课程所提供的“阳光、空气和水”,学生就能“像树一样成长”。

三、人文课程的内容及其特点

1. 丰富性

斯坦福大学和多伦多大学人文课程的范围广泛、种类多样、数量庞大,提供的人文课程门类都达到1000多门,从哲学、历史到文学、社会以及国际研究等方面都涉及,不仅有古典的文学、艺术课程,还有先进的沟通交流课程,为学生提供了选择人文教育课程的巨大空间和灵活性,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课程,尊重了学生的兴趣、个体需求和个性发展。哈佛大学虽然没有如此数量的通识教育人文课程,但是专门设置的领域课程也非常充实。例如“美学与诠释”人文领域既有对诗歌、音乐、表演艺术、小说、建筑等文化产物的赏析,也有文化与艺术中的社会现象研究,还有对艺术背后的宗教、哲学、政治的思考等课程。

2. 经典性

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人文课程都注重经典名著的学习,其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许多课程都以精心选择的经典作品为学习文本,以西方文化及文明作为课程的核心和灵魂。例如,哈佛大学开设的“第一夜——五个首场表演”课程,欣赏和讨论经典作品,其指定研讨的作品包括:贝多芬的《第九号交响曲》和《幻想交响曲》,史特拉汶斯基的《彼得鲁什卡春之祭》,亨德尔的《弥赛亚》以及蒙泰威尔第的《奥菲欧》等。又如,斯坦福大学开设的“生活的艺术”课程,指定学生要研读柏拉图《会饮篇》、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弗里德里希·尼采《欢愉的知识》和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等。而多伦多大学则开设了125门哲学类人文课程,学习有代表性的哲学家的经典作品,例如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世纪的奥古斯丁和阿奎奈,近代早期的卡迪尔、休姆和康德,19世纪的黑格尔、密尔和马克思等。

3. 综合性

在这三所大学开设的人文课程中,许多都是跨学科性质的。如非洲及中东国家语言研究、美洲研究等课程,分别跨了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例如:“非裔美国人文学概论”课程介绍黑人文学从最早表现为灵魂、奴隶故事到最新发展,如黑人女性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小说以及抒情诗歌;讨论黑人文化历史的主要争议和现象、黑人文学中的写实主义美学之地位、黑人政治斗争中的文化争议、跨国移民问题、种族主义和黑人国际主义;探讨启蒙运动、现代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在黑人政治和文学史中的作用。

4. 多元性

作为人文课程而开设的语言课程的语种是多元的。例如,多伦多大学开设了多达50多个语种的语言教学。[13]其中,东亚研究课程中有汉语、日语、韩语、梵语等语言课程。每个语种的语言学习都呈现了文化的多元性。例如:斯拉夫语系课程系列包括:捷克斯洛伐克研究、匈牙利研究、波兰语言与文学、俄罗斯与东欧地区语言研究、俄罗斯语言与文学、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言与文学、斯拉夫文化、斯拉夫语言与文学、乌克兰语言与文学等。斯坦福大学虽然只要求学生熟悉1门外语,但为本科生提供了40多个语种的语言课程供其选择。[14]

5. 国际性

斯坦福大学为学生开设了探讨世界许多国家的“国别研究”人文课程:如中国、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等,主要涉及文化、社会、代表性的现象、艺术等方面。在其“公民教育”课程领域的“国际交流”模块中,“全球人文地理:欧洲和美洲”[15]课程介绍欧洲和美洲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政治,文化分化模式和差异。多伦多大学开设了大量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的人文课程,例如“近东和中东文明”、“南亚研究”、“意大利研究”、“和平与冲突研究”等,帮助学生了解别国社会,把握全球化背景下的运作模式,满足经济全球化发展对知识与文化的要求。哈佛大学的“世界各社会”人文领域课程议题丰富,主要包括对亚洲、欧洲等主要国家的历史进行研究的课程;介绍现当代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课程,如“有条件的平等——现代欧洲犹太人”;全球化问题课程,如“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战争”,培养学生成为积极参与当地、国家和国际生活的公民。[16]

摘要: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多伦多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高度重视对本科人才培养的人文素养教育,分别通过专门设置的人文课程、“专门设置”与“课程超市”相结合的人文课程以及“超市型”人文课程模式来实施人文教育。其人文课程内容的共同特征是:丰富性、经典性、综合性、多元性和国际性。

大学:大学伊始 篇5

大学:大学伊始

细数一下,来到大学已经一个月了。犹记得一个月前的一个盛夏的早晨,我一个人背着行囊下了火乍,转了一辆地铁两辆公交来到了大学。站在校门前我痴痴地愣了好一会儿突然才意识到原来这就是我的大学,就是我今后要待四年的地方。

刚踏入校园,穿着志愿者服装的学姐就热情的迎上来,递给我一份校同地图和一本新生指南。紧接着一位学姐带着我到体育馆报到。知道不,负责接待的老师特热情,激动地握着我的手欢迎我的到来,搞得我跟领导似的,弄得我一脸茫然加受宠若惊。不过感觉特温暖,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办理好各项手续后,一位学长硬生生地抢下我的行李,帮我扛到了宿舍,然后名字都没留就“绝尘而去”。哎呀,太感动了,我决定明年也要帮学弟学妹们扛行李,嘿嘿。

因为世博会的原因,军训推迟,所以经过几天的入学教育后就开始正式上课了。大学和高中不同,大学不同的.课程被安排在不同的教室,所以学生得跟着课堂跑,就跟打游击战似的。因为刚开始不熟悉,跑错教室是常有的事。记得有次去上英语课,进去听了半天才发现走错教室了,然后红着脸跑了出去,那个尴尬呀。不过课还是蛮有趣的。第一次上专业课,经济学老师就吹嘘这个专业多么多么有前途,多么多么能赚钱,还怂恿我们去看股市去学炒股。无语啊……快下课时说了段更雷人的话:“班里男生听好了,近期一项调查表明,成功男士的年龄比他们妻子的年龄平均要大15岁,所以不要天天想着找女朋友,你们未来的老婆现在都还在幼儿园里玩过家家呢。”一片哗然。结果一下课就有男生嚷着要去幼儿园看他未来的老婆。还有第一堂高数课,老师就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在大学,里面有棵树,叫‘高数’,很多人挂在上面过。高数是挂科率最高的,被称为头号杀手。你们一定要好好学,否则高数会在适当以及不适当的时候对你很残忍。”当然,到大学,学习还是最重要的。

“我与曹操同姓,与诸葛亮同名,我的名字叫曹亮。我来自安徽灵璧。灵璧是个美丽的地方,有山(凤凰山)、有水(新汴河),还有天下第一奇石――灵璧石,欢迎同学们到我的家乡玩(开玩笑的,千万别来啊)。以后我们就是同学,请多多关照。”这是我在班会上的自我介绍。刚到大学,各种场合的自我介绍是少不了的。简洁而风趣给人印象深刻的介绍显得尤为重要,班里一共32人,却来自全国14个不同的省市,各个地方方言的碰撞显得格外有趣。平常聊天的时候同学们会教我粤语、闽南语、东北话还有上海话,过年回去说给高中同学们听,可好玩啦。

大学课程不多,会有很多空余时间自由支配,适当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是不错的选择。

本担心上海会太繁华太喧嚣,自己会不适应,可来到后却发现我的大学在郊区,远离尘世喧嚣,这里一片宁静,祥和,真的很适合读书学习。本以为上海的天是灰的,晚上是看不到星星的,可来了之后却发现这里的天格外蓝,星星一样的璀璨。这里离大海很近,骑自行车十分钟就可以到海边溜达一圈。哈哈,不要羡慕,好好努力,你们一样能拥有。

武汉大学 浙江大学 篇6

华中第一流名校,文科实力在全国很强,排名也很高。

浙江大学

老牌理工科名校,外交官自从合并杭州大学以来,文科实力日增。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想参观古迹吗?在武大这非常方便,根本不用走出校门就能“参观”,因为很多早期建筑都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了,比如宋卿体育馆、樱园老斋舍、老图书馆、半山庐和十八栋等。

珞珈山给武大带来了什么?先不说“珞珈山水”的BBS,就从“风水”角度来讲,大学校园能有一座山,是这个大学最大的福气。武大已经不是“依山”了,而是“拥山”。这得益于当年李四光提议,也奠定了武汉大学今日的校园规模。珞珈山的名字,正是武大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改的,所以才会显得这么诗意。珞珈山上发生过很多故事,正好烘托了武大的人文特色,让人文气息更显浓厚。

武大校园之景,以樱花最为有名,每年花开时节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不过这多少也扰乱了武大学子的正常生活,因此武大的学生也是年年抗议,但仍抵不住慕名而来的游客。

如果说武大是“拥山”,那么位于“人间天堂”杭州的浙江大学则是“傍水”,因为它就在美丽的西子湖畔。

传说就不用我多说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打动了多少浪漫的少男少女?没有“西湖的水”的渲染,想必这“我的泪”的故事也会少了些许缠绵的优美。美丽的西湖、美丽的传说和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的科研实力构成了令人向往的浙江大学。理工科的强势并不妨碍浙大的人文色彩。

一个浙大的学生曾这样形容校园的早晨:“最初是属于小雨的,那沙沙的声音应是浙大人最为熟悉的曲调了。不知为什么,杭州总是在黎明前下些小雨。也许正是她们,才把杭州的粗犷洗淡,给杭州蒙上了空灵。随着天空泛起第一抹白色,小雨便把黎明交给了鸟声。吱吱喳喳的鸟声响在宿舍的窗户旁,响在老和山下的树林里,响在通往教学区的灌木丛中,杂乱而清脆。此时,校园里有力而又有节奏的跑步声走过,沿着上老和山或灵峰的方向。”

浙大拥有百年历史底蕴,是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也是中国大学“常春藤联盟”的成员。在合并了杭州大学之后,文科实力得到极大提高。“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如今的浙大,“文科”二字的曝光率和关注度,显得格外高涨。学校鼓励“甘坐冷板凳”,期待“十年磨一剑”。

论大学精神与大学建设 篇7

何谓“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大学特色, 并能激发师生积极性和增强学校活力的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 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大学精神集中地体现着大学的宗旨和学生的成长取向。大学精神对于一所大学来说, 有如一个人对之于自己的灵魂, 没有大学精神的大学, 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 至少, 这所大学不会著名。一所具有某种强烈精神的大学, 培育的可能不仅是具有这种精神的学生, 还可能是具有这种精神的民族。世界一流大学应为时代的脉搏, 这不仅是指大学在科学或学术领域的胆识, 在社会正义、良心和道德等领域, 同样是如此。因此, 大学要有精神, 这是历史总结出来的规律。

大学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都有所探索。《大戴礼保传》中写道:“束发而就大学, 学大艺焉, 履大节焉。”据此, 大学应当是学大艺、履大节的地方。中国古代四书之一《大学》的开篇之语,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可以说是从某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学的精神。但一般来说,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起源于中古时期的欧洲大陆, 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是最早的两所中古大学。大学自其出现始, 就因为其在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上的特别作用而有别于其它机构, 特别是一些经历近千年风雨仍巍然自立的大学, 因为其独特的风格和对人类的贡献而闪烁光芒。所以, 大学是有精神的, 唯其精神, 使之能经世而独立, 历久而弥新。环视世界, 成功的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 藉以振奋、激励和凝聚人心, 使学校声名远播。

比较中美两国的大学, 自然会想到中国的北京大学和美国的哈佛大学。作为百日维新硕果仅存的遗产和中国近代大学, 北大不寻常的身世似乎先天地注定了她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北大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为雄厚、教学质量最为优秀的国立大学, 已有百余年历史。哈佛大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声名最显赫的私立大学, 已有370余年历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北京大学初步形成了“北大模式”, 哈佛大学形成了“哈佛模式”。“北大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兼容并包, 学术民主;务实创新, 修德炼能;教研并重, 博专并抓;学以致用, 造福社会。而“哈佛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素质, 培养通才, 讲究名牌效应;崇尚实践, 铸就干才, 突出案例教学;发挥潜能, 塑造雄才, 跨入自由王国。

(一) 北京大学

北大在我国的独特地位, 使人们对她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赞美她的时候, 人们是从不吝惜笔墨和想象力的。的确, 北大的意义绝不止是一所高等学府, 北大之为北大, 不在其湖光塔影的美丽校园, 甚至也不在其有多少著名的学者和教授, 而在其独特的精神魅力。

1917年, 蔡元培先生对北大进行改制, 奠定了北大“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 确立了大学之为大的基本准则和文化精神。蒋梦麟先生认为北大精神是“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的精神。关于北大精神, 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 改进的运动先锋, 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马寅初先生认为北大的精神就是“牺牲精神”。也有学者认为北大精神是“民主与科学”。北大不仅学术上有很高成就, 而且关心国家大事, 这正是北大精神的体现。北大有自己的校格, 不随波逐流而得到世人的尊重;北大有自己的责任, 不顾一己私利而勇往直前。但是, “一方面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源自晚清的洋务教育, 是从发展军事和工业的实际功利出发和主要由政府推动的, 具有浓厚的技术主义、工具主义背景, 30年代又面临抗战救亡的紧迫压力;另一方面, 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 自由主义的教育精神渐为国家主义、权威主义所挤压……使得维系人文主义、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通才教育之类的大学精神、大学制度成为一种艰苦卓绝的坚守。”[1]

北大屡经风潮, 至今犹能巍然独存, 决非偶然。这与北大精神有关。自蔡元培先生掌校以来, 七八年间这个“容”字, 已在北大的沃土之中根深蒂固了。故北大校内各派别均能互相容爱。平时于讲堂之内、会议席之上, 做剧烈的辩驳和争论, 一到患难的时候, 便共力合作。另外, 北大具有思想自由的精神。北大校内, 各种思想能自由发展, 不受一种统一思想所压迫, 故各种思想虽平时互相歧异, 到了有某种思想受外部压迫时, 就共同来御外侮。故北大虽处恶劣政治环境之内, 尚能安然无恙。[2]

然而, 不幸的是, 当人们为北大光荣的自由传统而骄傲并陶醉于其诗意的精神怀抱时, 被冷落的现实正悄悄地实施着自己的报复。而更不幸的是, 在现实快意的报复面前, 堂堂的北大似乎有些束手无策:骄傲的精神在充分施展了自己全部的魅力之后, 终于暴露了她的苍白无力。过分自信, 甚至有些自我崇拜的北大人现在首先应该反躬自问: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和尊崇的那种北大精神除了人们已充分肯定了的那些伟大的意义之外, 是否还存在着某些必须正视的缺陷呢?

(二)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至今, 哈佛大学已经建校374年, 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典型代表。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 以亚里士多德为友, 更要以真理为友”。许多学者认为, 哈佛精神就是“追求真理、独立思想、注重人文”[3]的自由民主之思想, 大学是一个塑造灵魂, 培养具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智者摇篮。哈佛大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虽历经变革, 但一直固守着寻求真理的办学宗旨, 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述及侧重点不同而已。哈佛大学前校长查理斯艾略特把欧洲特别是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引入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从此形成了学术自由的传统。艾略特认为, “大学是世界上最容不得独裁者的地方”, 学术自由应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 也是一所大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阿伯特劳威尔继承了艾略特时代的学术自由传统。他认为大学是学术研究的场所, 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自由探究、发现和传播真理的环境, 特别是在课堂上应该有绝对自由的权利。在哈佛大学, 不仅教师享有学术自由, 而且学生也享有学术自由。学生有选择学习的自由, 有拒绝参加礼拜的自由, 有平等地竞争学期奖学金的自由, 有选择自己朋友的自由。时至今日, 哈佛大学仍遵循着艾略特的学术自由理念, 着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0世纪80年代, 哈佛拒绝授予前总统里根荣誉博士学位一事便显示了这个看重自由和创造的伟大学府十足的底气。21世纪初,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 “真正的哈佛”乃是一个“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 这就是“自由的思想”与“思想的创造”。[4]

中国国内的著名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到底在哪里?难道是硬件设施不够吗?笔者认为主要在学校制度和文化层面。我国大学鲜有自己清晰、稳定、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在大学精神和价值的塑造上, 在大学文化积累、校风学风的建设上, 还缺乏应有的自觉和明确的定位。在大学的制度层面, 大学办学自主权还不够落实, 学术的保障机制还有待加强, 校长、教授的聘任及选拔, 科研和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也还存在着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中国现代的大学, 是以欧洲大学为模式的, 是继承西方文化的机构。对大学精神的探讨, 中国大学的责任是与西方大学不同的。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发展阶段等的差异, 主要是历史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大学观念的不同。探讨中国大学精神的问题要远比西方的更加复杂。西方大学的制度虽然在中国畅通无阻, 但是西方大学的理念 (传统的理念) 却无法在中国扎下根来。[5]我们目前探寻大学精神, 恐怕首先要确认什么大学精神是我国大学所需要的, 我国的大学精神要根据自身历史传统所创, 是独有的。

大学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独特的精神呢?笔者认为, 一所著名的大学应该有大气。大气主要是指一个学校的学术视野、学术氛围、学术气度、学术胸怀, 就是她的校风、学风。大气不仅是一所学校风貌的反映, 更重要的是会对一所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养、学术成就产生根本性影响。大气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一所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就必须做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6]大气更是一种兼容并蓄的精神。这种精神, 首先是指要有学术的自由, 没有学术的自由就没有学术创新。这种精神, 在大学与大学之间, 大学与其他社会机构之间, 则体现为一种“和而不同”的胸怀, 即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的理念。大学不能孤芳自赏, 要在竞争的同时善于合作, 取长补短, 才能从各个方面促进自己的发展。正如有大气的学者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一样, 有大气的大学才能成为一流大学。

在人类进入21世纪, 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它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传递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因此, 我们更应该解读大学, 探究现代大学的大学精神。

(一) 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实际上就是大学理念的具体化, 大学理念的延伸和深化, 大学精神中凝聚着大学的理想与宗旨, 它必须也必然为大学所独有。从教育的性质来看, 大学理念中相当多的内容是大学之外的其他教育机构无法实现的, 后者虽可能通过某些方面的教育指导使人具备某些素质, 但无法使人全面获得这种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或主要承担者的大学有着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 而其之所以更丰富、更深刻, 关键就在于大学精神。

(二) 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

作为社会精神的典型代表, 大学精神必须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前瞻性。时间的步伐已经迈入21世纪, 大学在新的世纪中将逐渐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 主要是指与高等教育的现代背景相适应的大学精神内容的转变。当前, 社会与人的现代化、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的主体性的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与改革, 使得我国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有着复杂而又极具挑战性的话语背景。[7]

(三) 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

大学精神是大学品牌的灵魂, 并促进大学品牌的形成和提升。大学精神是大学品牌赖以生存的“养料”, 一流的大学精神催生一流的大学品牌。也就是说, 大学品牌的价值更多地源于大学精神, 是大学精神的集中表现。大学品牌是一所大学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凝结在一所大学名称中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会认可程度。[8]一所真正一流的大学, 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蹴就的, 也非改换名号、简单合并所能形成的。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的形成是在大学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经历了“倡导、践行、提炼、再实践、升华、发扬光大”的过程而逐渐浓缩而成的。

构建现代大学精神, 不仅要充分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和先进的外来文化理念, 还要建立和健全科学而广博的文化载体进行承载和传播。而这种载体也不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文化载体, 还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舆论氛围等等。只有充分创造出这些载体, 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才能体现构建现代大学精神的操作性意义。具体来说, 就要建立先进的制度文化、创建优良的校风、营造先进的学校文化舆论氛围、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有独特的功能,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倡导和体现大学精神, 因为大学精神在培养人、教育人、鼓舞人方面有特殊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高校要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校园文化, 使其符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 应成为大学精神的有效载体, 突出大学精神的主题, 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流的现代大学, 必须有现代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 是大学的灵魂所在, 它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建设和培育现代大学精神, 不仅可以为一所大学的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为其建成一流大学创造条件, 而且可以对社会主流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使大学成为先进文化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7]戴锐.大学精神的历史演进与现代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2, 3 (2) :22.

[2]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3.

[3]王诺.我所体验的哈佛精神[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18) :44.

[4]唐耀华, 黄文静.中外名校大学精神略谈[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 (1) :41.

[5]陈小红.论大学精神的演变:从“理想”到“功用”[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2 (3) :94.

[6]纪宝成.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1) :10.

大学督学及大学督学章程 篇8

1 督学的词义和起源

督学在辞海中释义有二,一是清代提督学政或督学使者的简称,是主管教育的部门中负责视察、监督学校工作的人员;二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皆置督学,以视察所属教育行政机构及学校的工作[3]。现在,督学是指负责教育行政机关中视察、监督学校工作的人员。也指由政府按法定程序聘任,依据教育法律法规监督、检查、指导、评价教育工作的人。为了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督,各高校根据需要也适时的在校内设置了教学督导机构,如督导团、督学组等。

现代教育督导制度起源于法国,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我国教育督导制度起源于清代,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4]。如清小说《儒林外史》第八回:“蘧公子道:‘家君做县令时,晚生尚幼,相随敝门伯范老先生在山东督学幕中读书。’”

2我国大学督学现状

我国大学督学制度最主要的职能部门就是大学督导团,督导团的工作就直接决定着督学制度在本校的落实情况。通过对不少高校督导团的工作进行考证,总结如下。

1.1 大学督学的产生和组成

大学督导团成员人数为8~15人,一般是由各个院系领导进行推荐,然后由教务处汇总上报给负责教育工作的副校长,由校长或主管教育工作的副校长负责聘任。

1.2 大学督学的任务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随堂听课、督导各学院的教学活动)对本科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

(2)协助学校管理机构(教务处、学生处)对本科学生出勤和考试进行监督和指导。

(3)利用督导工作的经验在各项重要会议中提出问题并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随时向教务处反映在督导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3 现今大学督学的现状及优缺点

上海某大学自2003年开始试行督学制度,并多次对督导团工作条例进行了系统的修改;湖南某大学自2003年开始试行督学制度,并对督导团工作进行了详尽的总结;东北某大学自2003年开始试行督学制度,并根据相关规定制订了工作条例等等。综合上诉几所大学的督学制度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结论:当今大学督学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具体有以下几点:

(1)通过督导团的检查,保证了课堂的出勤率,维持了考场的秩序。

(2)督导团对教务处的意见反馈有助于教务处对教学质量进行评测,并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督导团的工作总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校领导建议。

尽管,我国将督学运用在大学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当前水平来说,我国的大学督学制度还仅仅停留在起步阶段,很多相应的合理措施还尚未配套,导致有许多漏洞出现[5,6]。

(1)适用范围不合理。仅仅将督学试用在本科教育上很难发挥出督学制度的优越性。

(2)隶属关系不合理。由于大部分督导团隶属于教务处或教学质量监督科,导致许多建设性的措施未能及时反映到校领导,在汇报工作中出现了一定的臃肿性。

(3)督导团成员的构成不合理。大部分大学督导团的成员有一半是在岗行政人员,由于行政隶属关系,很多意见就这样淹没在督导团内部。

(4)执行力度不够。由于督学集体的决定只能起到建议的作用,使得督导团的内部工作总结变得影响不大,从而削弱了督学的作用。

3 大学督学章程

3.1 大学督学章程

鉴于此种情况,设计了一份能全面督察学校党政工作的大学督学章程。

(1)大学督学的宗旨

督促和检查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

(2)大学督学级别和隶属关系

无行政级别,归校长直接领导。

(3)大学督学的督察范围

除校党委、校纪委本身之外的一切事物,包含教风、学风、考风、学术风气、教学质量、校园环境、校园文明等等,是学校的总督察。

(4)大学督学的人员构成

大学督学由20~30名教授构成,其中,50%为在岗平民教授(不包含在岗校院两级党政机关人员和系正副主任),50%为退休返聘教授(返聘教授没有官帽负担)。

由督学组成人员选举正副主任督学各1名。若主任督学是返聘的,则副主任督学必须是在职的,反之亦然。

(5)大学督学组成人员的基本条件

人正、誉好、力强、健康、敢说、敢做、敢当、大局。

(6)大学督学人员的产生办法

全校教师民主选举,个人同意,校长聘任。

第一,选举办法。(1)网络实名公开选举;(2)学校将符合条件的平民教授和返聘教授放在网上,供投票;(3)全体学校教职工(在职的和返聘的)每人都用自己的工号实名投票;(4)任何人都可以实时查询投票计票结果和什么工号把票投给了谁;(5)无特殊情况,教职工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满额投票(选足人数),不然年度考核按不合格记;(6)为了消除领导的导向作用,投票顺序为:平民教职工——科级干部——处级干部——校领导;(7)按选票多少,逐个征求是否愿意当督学,直至满额为止。

第二,为了对校院二级机关及各系主任实行有效的监督,不能逐级推荐,不然推荐上来的,多是溜须拍马的,督学就成拍学了。

(7)大学督学工作时间要求和待遇

在岗教师履行督学的时间不小于机关正常工作时间的25%,返聘教师履行督学的时间不小于机关正常工作时间的60%。正副主任督学履行督学的时间不小于机关正常工作时间的50%。在岗教师补贴教分,返聘教师补贴现金。

(8)大学督学的办事规则

直接和间接监督管辖内的事物,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发令纠正,复杂的问题可以反映给有关部门解决。只要是督学集体名义提出的处理意见,行政部门无正当理由否决的,在一周内,就应该批准生效,不得拖延。

(9)大学督学的任期

任期三年(与中层干部一致)或与校领导任期一致。

(10)大学督学的非到期卸任

由于个人原因(健康、生活安排和其他原因)可以提出辞职,或经督学成员集体开会提议免职,校长批准。

3.2 大学督学章程特点

同现有的各高校督学工作规程相比,此大学督学章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督察范围为学校的整体工作;

(2)督学归校长直接领导;

(3)督学成员的产生方式由全校教职工民主选举产生,校长履行聘任手续;

(4)督学成员的构成为在岗平民教授和退休返聘教授,禁止在岗行政人员参加;

(5)督学的工作时间有硬性要求;

(6)督学集体的决定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确保了督学制度的执行力度。

4 结语

(1)高校教学督导对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障教学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2)现有的各高校督学工作条例、督学规程、规范等对各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严重的局限和缺陷,不利于更好的发挥督学的作用。

(3)新设计的大学督学章程实行民主管理和教授治校,可以有效地督察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参考文献

[1]王国军.谈高校督学的为与威[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14):24-25.

[2]杨颖秀,郭莲荣.督政与督学相结合——中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显著特色[J].教育科学,2005,21(2):37-40.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668.

[4]张闻.一位督学的日记[J].教育,2008,(7):28-29.

[5]胡晓敏.浅谈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运行的基本原则[J].教育探索,2009,(8):74-75.

英国大学推进虚拟大学建设 篇9

据英国国际广播网BBC2012年12月14日报道, 英国大学联合推出了一个高等教育的网上工程, 以挑战美国大学长久在这个领域内的垄断。英国大学旨在通过台式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让社会大众可以获得高等教育资源。这些大学包括:开放大学 (Open University) 、伦敦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布里斯托大学 (Bristol) 、埃克塞特大学 (Exeter) 、沃里克大学 (Warwick) 、东安格里亚大学 (East Anglia) 、利兹大学 (Leeds) 、兰卡斯特大学 (Lancaster) 、南安普顿大学 (Southampton) 、卡迪夫大学 (Cardiff) 、伯明翰大学 (Birmingham) 和圣安德鲁斯大学 (St Andrews) 。网上课程将从2013年开始实施。英国大学和科技部大臣戴维·威利茨先生 (David Willetts) 表示, 这种方式是彻底颠覆传统正规教育的模式, 是一次革命性的尝试。这些大学计划通过一个网上共享平台来提供课程。这样的虚拟大学对学生没有正规或者严格的入学要求, 但是每个大学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学生的考试和认可方式。英国开放大学的副校长比恩 (Martin Bean) 表示, 虚拟大学的建立和网上课程的实施一方面能使英国大学坚持自身的学术性和优越性, 另一方面也是对国际挑战的积极应对, 从而保持英国在国际高等教育的领先位置。

面对当今的信息社会, 高等教育要勇于面对多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 面对形形色色的网上资源和信息对高等教育资源带来的挤压和冲击, 高等教育也应抓住机遇, 以此为契机拓展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南安普顿大学的副校长努特比姆 (Don Nutbeam) 认为, 加入这个网上工程项目将使南安普顿大学跨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拥有一张国际知名大学的名片。该校将自创15~20个模块的课程, 这些课程同时也是参加网上课程的学生向更高学位奋斗或是继续学业的垫脚石和踏板。在这方面, 校方希望这些课程能为这些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业基础, 也希望学校在这方面拥有一个良好的口碑。具体运行这个网上项目的是英国一家名为“未来学习” (Future Learn) 的公司, 而这家公司背后的大老板就是英国开放大学。美国在虚拟大学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 超级开放网上课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 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这些网上课程大都由美国知名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 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 吸引了成千上万学生的注册。这些课程通过讲课视频和一些互动的教学联系使学生利用网络就可以享用优越的高等教育资源, 同时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 篇10

大学精神出现了危机。教授们热衷于行政, 对教学工作不热心;热衷于做科研项目, 不热心学问。还有一些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也热衷于做行政。大学教师们急功近利的心态突出, 对科研只求数量, 不求质量, 粗制乱造, 甚至剽窃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还有些大学校长在毕业生的毕业典礼上, 对学生灌输媚俗的价值观。高校教师道德滑坡甚至贪污腐败时有发生。高校人际关系也不尽人意, 圈子主义盛行。大学行政化现象严重。

这些问题的产生, 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教师待遇偏低, 同时应该看到不纯粹是经济问题, 与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削弱密切相关。没有先进的大学文化和精神, 大学就会迷失方向, 就会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念。大学肩负塑造人的重任, 处于文化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前沿, 引领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观。因此弄清什么是大学精神, 搞好大学文化建设, 十分必要。

当今世界, 高等教育大众化了, 但是并不意味着世俗化。今天的大学不再是一个象牙塔, 不少大学走上了和企业相结合的路子, 有自己的企业。为提高教师待遇, 提高科研条件和水平, 服务社会, 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高等学校适当的搞经济建设也是必要的, 但是经济建设毕竟不是高校的主要功能。过于偏重于经济建设, 就会偏离办学目标。大学精神和文化研究, 可以促进高等学校健康发展。

大学的功能就是传承和创新文化[1], 培养合格公民和专业技术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和提供社会服务。大学文化的建设就是服务这些功能的。毋庸置疑,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研究, 对于充分发挥大学功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主要载体和创造者, 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和职业地位观, 保守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理想, 成为一名“大学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高等学校良好大学制度和风气的形成也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大学精神和文化滋润着莘莘学子, 对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翻阅百年高等教育历史文献, 发现对于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研究并少见, 但是缺乏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不少研究者仅仅研究了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将梳理以往的研究成果, 形成相对系统和全面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理论。

一 大学精神的内涵

1 传道精神

培养合格公民, 培养治国理政的人才, 是大学肩负的使命。我国古籍《四书》中对大学定义是:“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大学任务就是发扬道德, 教化民众, 使人心向善。我国古代先贤很早就认识到道德教化的重要意义, 给大学正确的定位。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 传道, 授业解惑也。从教师的角度论述了大学的传道功能。我国历史上从汉代确立儒家的正统学说后, 历代的学者都以传播儒学为己任, 建立书院, 讲述儒学, 到宋代理学发展到极盛。近代的中国的大学, 都开设了社会政治理论, 宣传民主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大学, 把传播共产主义, 培养接班人作为首要的任务。当代中国的大学, 要向大学生传授社会主义理论, 培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 柏拉图还有亚里士多德都重视教育的传道作用, 在他们创立的学园中都要讲伦理学, 政治学等为人治国之道[2]。中世纪的大学, 不管是专门的神学院, 还是设立的神学系, 教授神学, 其实神学不过是披着神秘外衣的伦理学和政治学。我国古代的佛寺和道观, 主持方丈和道长也讲学传道, 培养弟子门生!

2 创新精神

大学所传之道, 要通过学者研究获得的。学者要研究学问, 研究就意味着创新。在研究过程中会有新的感悟, 新的发现和新的发展。同样的文本, 不同的时代显示不同的意义。所以任何一种研究和当时的社会结合起来, 就是创新。如今, 学者们把目光投向社会, 针对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 创造新的理论。创新越来越成为大学的前进的动力和活力的源泉。时代的发展, 除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之外, 还需要迫切的政治社会理论创新。科技革命, 对社会管理提出很多挑战, 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占据知识前沿的大学, 对于各种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决, 方可引领社会前进。事实上, 大学在知识创新领域越来越重要, 做出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多。

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 也是大学肩负的使命[3]。大学的创新是有限的, 社会的发展需要全体民众的创新。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

3 民主精神

所谓民主, 可以理解为多数人的管理。把民主理解为自治也是可以的。就西方大学而言, 大学的管理, 很多学校不是校长一人说了算, 而是有各种管理委员会来决定大学的重要事务。大学各种制度的设立, 应由管理委员会来决定[4]。

由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重大问题, 提交管理委员会决定。虽然, 管理委员会对于整个大学而言, 仍然是少数, 但是在委员的产生方面有广泛的代表性。

在学术问题上, 也体现民主精神, 以理服人。大学是对话的地方, 不是一言堂, 不能打棍子。学术上可以广泛争论, 不能由哪个权威人物说了算, 研究政治社会问题没有禁区。在教师聘任, 职称晋升方面, 要公平公正, 不能由校长一人决定。

4 独立精神

大学不是政府的附属物, 尽管政府可以扶持大学, 支付办学经费, 甚至可以监督大学, 但是大学还是有其独立的地位[5]。最早的大学都不是政府办的, 古代的人才也不是政府培养的, 往往是私塾和私立书院培养的, 一开始就独立于政府。招什么学生, 讲什么课程, 费用收取, 教师任用都由大学自己决定。孔夫子的私塾, 没有政府的扶持, 据说学徒三千, 培养有名门徒七十二人。大学办学不是政府的行为, 从一定意义上, 大学没有义务接受政府的支配。政府也不宜给大学指定开什么课。

5 批判精神

大学是精英的聚集地, 是创新知识的机构。对社会提出批评和建议, 是学者的任务和使命。学者不能唯政府是从, 做政府的代言人或者傀儡。坚持真理是学者的最基本的品格。对于学者的言论, 不给予政治上的评价, 不用政府的权势来压制。如果该言论不对, 自然会有其他的学者站出来反驳。在论争中谬误和真理自然会显现出来, 谬误得以纠正, 真理得以传播。

批判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是不能压制的[6]。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 也会主动树立起社会责任感的。如果教师不敢批评社会, 一味媚俗, 那么学生也会表现出同样的冷漠态度, 成为一名不负责任的公民。可以说, 批判精神是一种书生意气。所谓书生意气就是崇尚理想, 坚持真理, 以天下为己任。一所大学培养不出书生气, 那是很失败的大学。

6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就是尊重生命和人格的品质[7]。在人类的历史上, 因为战争和债务产生了奴隶, 作为同类的人, 遭到非人的待遇, 沦落到动物的境地, 这是对人类尊严的亵渎, 是对人类文明的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非人道制度被淘汰, 人们获得了一种精神的进步, 这就是人文精神。人类的发展, 向着尊重生命和尊严的方向, 也就是文明的方向发展。

各大学中都把人格尊严放在重要位置, 尊重美德, 弘扬真善美, 爱护环境, 保护生态, 促进公平, 消除贫困, 维护和平, 促进和谐, 发扬平等自由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即使是军校, 也讲人文精神的, 培养学员不虐待俘虏, 不伤害贫民, 不使用使受伤者十分痛苦的武器等品德。

7 理性和科学精神

大学从创立之初, 就是为了传授知识, 培养人才。知识就是理性的经验。没有理性的知识, 是迷信, 不登大学之堂。伦理道德是理性的东西, 神学也是具有理性的知识。在大学中, 几乎很少有什么神秘的教条, 一切知识都会受到质疑, 受到理性的检阅。从《道德经》到儒家经典, 到《佛经》, 再到《圣经》都渗透着理性精神。在古希腊的学院中, 很早就开始讲几何、逻辑等课程, 随着近代科学的出现, 数学理性和实证主义逐渐发展起来, 渗透到大学的各个角落。现在教师们讲课或者研究, 必须遵循科学的理性, 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去工作[8]。

8 自由精神

蔡元培做北大校长时提出, 兼容并包, 容纳不同的学派同时存在, 不搞清一色。表现大学学术自由的精神。大学毕竟不是政治机构, 不能用政治手段来管理大学。因为大学本身的创新, 大学经常是思想革命的地方, 但是不是政治革命的地方。不过历史上的北大, 却独具特色, 从五四运动开始, 涌现出很多爱国大学生, 参与了很多爱国活动。爱国和革命是北大的光荣传统。但是不能由此把北大作为一个政治机构。大学可以容纳不同的学科, 人文、科学和宗教的都可以讲授研究。大学生可以换专业, 也可以选修第二学位, 也是大学自由精神的表现。当然还包括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 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不受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制[9]。

9 殉道精神

在大学产生的思想, 如何实施?这句需要大学师生有种殉道精神。孔夫子的学生毕业后, 周游列国, 把孔夫子的学说传到四方诸侯, 为官辅政, 实施孔子的主张。所谓学而优则仕, 就包含了殉道精神。苏格拉底为自己的学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就拿北大来说吧, 李大钊是一个典型例子, 还有很多北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或者三民主义, 毕业后好多投身革命, 坚持真理和正义, 为理想而奋斗。还有云南大学任教的闻一多先生, 为民主献身。这些都是大学殉道精神的表现。今天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一项主要职能, 大学以及师生都要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不能坐而论道, 要置身于社会活动。

二 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的培养, 需经过大学文化的建设来实现。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搞好大学文化建设, 是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大学文化:

1 搞好学校基本设施建设和管理

学校的基本设施主要是教学实验楼, 图书馆, 体育场馆, 宿舍楼, 办公楼, 食堂, 澡堂、超市和道路等生活服务设施。

教学楼不要太高, 像个商务大厦似的。以前的教学楼基本在五层左右, 现在有的教学楼建得很高, 上下要乘电梯。这就不利于学生下楼活动。高大的教学楼造成了一种压迫感和隔离感, 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室不能太大, 由于高校扩招, 很多学校都建设了大教室, 能容纳120人以上, 甚至达到200人左右。因为人多, 教师与学生直接沟通的机会相对就少, 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图书馆里的图书要体现学术性, 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全套一定要有。这些书大都是西学经典著作, 包含十分丰富的人文内容, 是做人和学术研究必须了解的书籍。不能为了别的目的购进一些不具有学术性和知识性的低质量、价格昂贵的书。那些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腐败。

食堂要卫生, 质量要好, 经济实惠。

学校大门不要搞得太豪华, 培养师生的节俭意识;各种设施坏了要及时维修,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2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一草一木都要优美, 环境绿化要赏心悦目, 校园面积足够大, 师生在校园中放松精神, 陶冶情操, 开阔思维。在校园散步时, 就能产生灵感, 启发思想和创新。校园周边最好不要有医院 (医学院校除外) 、工厂。学生宿舍要与外单位隔离, 而且与居民区要有些距离。大学校园称为相对封闭的环境。附属中小学也不要接近大学, 以免产生不好的影响。

3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身正为师,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廉洁自律, 对于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在学校都受到腐败的影响, 走到社会也很难廉洁。要坚决反对高校腐败。杜绝招生、工程承包和设备购买等领域的腐败。反对教师学术不端行为, 杜绝学术腐败。对于不具有学术性的著作, 不论是什么层次的项目或者期刊, 都不能作为科研成果, 只能当做一般著作。反对抄袭和粗制滥造, 维护学术的纯洁性、严肃性和科学性。

4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这与廉洁文化直接相关, 腐败往往利用不诚信的作法来达到目的。学术作弊, 既是学术腐败, 也是违背诚信的。近年来不少高校为了多招生, 往往虚报就业率;为通过评估, 让学生反复地做评估应对演练。为吸引学生, 开设就业率不高, 不具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专业, 华而不实, 不关心学生前途命运。这样做都降低了大学声望和信誉。导致学生形成双重人格和玩世不恭态度, 不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有些教师, 平时根本没有搞科研, 但是职称评审时拿出一大推科研成果, 这就要考察一下是本人亲自做的, 还是别人代笔。有些领导自己从来不搞科研或者写论文, 都是别人做的, 签自己的名字, 职称照样过。这些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做领导的职称比专任教师晋升的快。这直接败坏大学了风气。

5 完善大学人事制度

大学是学术型单位, 不能作为解决就业的机构, 所以政府最好不要把退役军人安排进大学。军人的教育和大学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能用军校的那种管理制度来管理普通大学。教师子弟最好不要进入本校, 避免近亲繁殖, 影响学校的公正。美国大学对此有严格规定。

在对教师的考评中, 要公正合理, 客观的对待每一位教师, 不能凭关系定等次。教师职级工资不要差别太大, 否则一些教师就会为工资去不择手段地晋职称。

6 加强大学的民主管理

目前, 我国大学管理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级领导干部都来自行政部门委任, 教师们没有选择权。这样一来, 教师意愿和利益很难得到表达。学校在很多方面不得不屈从政府, 动摇大学的自主地位。为维护大学的独立, 大学校长最好由大学教师推选后报政府任命。这样既能制约校长的权力, 又能维护校长的权威。当然大学的管理还要成立管理委员会, 和大学校党委一同管理学校。

7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为了防止学术垃圾, 一定要在科研成果结项和晋升职称方面审查论著论文的创新程度, 不具有实质创新的东西, 坚决否定, 杜绝学术腐败。形成下真功夫, 作学问的文化氛围。

8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儒学文化中有很多超越越时空的精华, 伴随着华夏民族走了几千年, 这份宝贵的遗产, 我们一定不能丢失。实践证明, 儒学文化对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中国特色的让师生接受完整的儒学教育, 有助于大学精神和文化建设[10]。应该把《四书五经》作为选修课, 如果有中文系的话, 把它作为必修课来开设。

参考文献

[1]张忠华.高等教育专题新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109.

[2]雷通群.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2:1, 33-34

[3]钱学森.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J].共产党员 (下半月) , 2009 (12) :54.

[4]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 :167.

[5]温翠莲.浅论中国大学的自治精神[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29) :67.

[6]禹旭才.社会批判:大学必要的职能[J].2007 (6) :20-21.

[7]解丽霞.近二十年人精神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人文版) , 2006 (6) :35.

[8]王丰.现代大学理性精神之反思与回归[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23) :296.

[9]刘爽, 赵俊芳.论耶鲁大学的自由精神[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3) , 41.

当大学儿子被大学劝退 篇11

优秀儿子被大学劝退

从小到大,邱峰一直是父母的骄傲。邱峰是尖子生里的尖子生,从小学到高中,他是市三好学生、省三好学生,在各种作文、英语、奥数、演讲比赛中拿奖无数。前年高考,他以全市第四名的成绩考入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学法律专业。

所以,当邱峰的妈妈听说儿子大学英语考试不及格的消息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系里老师介绍的情况更是让她大吃一惊:邱峰以高分进入该热门专业,颇受老师的重视,但进入大学这一年里,他的成绩在班里几乎是垫底——英语不及格,其他课程刚刚及格,他还疯狂迷恋上了网络游戏,经常缺课,已被学校口头警告……

邱峰的爸爸是当地一家大企业的老总,妈妈则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大律师。在各自领域都颇有成就的邱峰父母最欣慰的事情是培养了一个这么有出息的儿子,他们也因此在亲朋好友中得到了更多尊重和艳羡。

邱峰的爸爸是军人出身,对儿子管教非常严格。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只有严格管教,才能把孩子培养成卓尔不群的人才。妈妈是律师,更是给儿子规定了无数条条框框。从小,邱峰对父母的话必须绝对服从,偶尔有一点儿违规行为,父母决不迁就。邱峰上小学时,一个周末,他没和父母商量就溜出去和同学踢足球。爸爸发现后,狠狠地给了他两个耳光,打得他鼻孔出血。妈妈知道后,又罚他跪在墙角反省了两个小时。

大一寒假后,回到学校不久,邱峰的妈妈收到了儿子的几条短信:“妈妈,我长大了,不是以前的那个我了……”“我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们为什么事事替我做决定?”这些短信让邱峰妈妈觉得莫名其妙,继而感到非常不安。

作为律师,邱峰妈妈敏锐地感觉到儿子跟从前有点儿不一样。心思缜密的她没告诉儿子,独自一人悄悄去了儿子的学校。

那天晚上,邱峰妈妈来到儿子的宿舍,却没有看到儿子。她给儿子打电话,问他在哪里。邱峰说自己在教学楼上晚自习。邱峰妈妈又来到教学楼挨个教室寻找,仍没找到儿子。邱峰妈妈气坏了,守在学生宿舍门口,一直到快熄灯的时间,才看到邱峰回到宿舍。看到妈妈,邱峰愣住了。妈妈质问他去了哪里,邱峰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闷声回答:“我在图书馆。”

第二天,邱峰妈妈守在图书馆等儿子,可她再次扑了个空。她气愤地给邱峰打电话,可电话一直占线。邱峰妈妈有些担心了,便打到儿子的宿舍。同学说刚才邱峰急急忙忙回宿舍拿了点东西,就出去了,好像是约好了和别人一起吃饭。邱峰妈妈心头的火立刻冒了出来,从晚上7点到10点,邱峰妈妈给儿子拨了无数个电话,可儿子的电话始终占线。邱峰妈妈明白:儿子肯定将她的电话号码拉进了手机的黑名单。那天晚上,邱峰妈妈在儿子的宿舍外一直等到12点,却始终没看到儿子的身影。

从邱峰的同学那里,邱峰的妈妈得知,第二天上午有一节很重要的课。她便守候在教室外,快上课了,看到儿子和一个女孩子谈笑风生地走过来。她气坏了,儿子不仅撒谎、夜不归宿,还和一个女孩那么亲密。邱峰考上大学,还没入学时,她和丈夫就给儿子定下了铁的规矩:大学期间绝对不能谈恋爱。难道儿子谈恋爱了,昨天晚上一夜没回宿舍是和那个女孩在外面开房?邱峰妈妈越想越觉得浑身冰凉。她冲上去叫住儿子:“昨天晚上去哪儿了?”出乎她意料的是,儿子看到她,神色平静地回答:“去上晚自习了。”“撒谎!你不在图书馆,也没在自习室,还一晚上没回宿舍。说,你到底去哪儿了?”“就是在自习室……”“还抵赖?把手机给我。”邱峰妈妈一把夺过儿子的手机,一翻,果然,儿子把她的电话号码拉进了黑名单。邱峰妈妈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在教室门口,当着来来往往的同学和那个女生的面,重重地给了儿子一耳光,又将手机狠狠地摔在地上。

这一巴掌下去,邱峰妈妈立刻后悔了。毕竟儿子已是即将满20岁的成年人了,就算是母亲,这样对待儿子也太过分了。可她发现,一向自尊心很强的儿子在短暂的沉默之后,没有任何过激反应,脸色平静地走进了教室。

邱峰妈妈失魂落魄地离开儿子的学校,回到了家。短短两天时间内,邱峰的父母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爸爸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妈妈放下手头的一切事务,两人一起到儿子上学的城市,在大学附近租一套房子,全面监督邱峰的日常生活。

面对父母的决定,邱峰没有做任何反抗,他从学校搬出来,和父母住在了一起。在父母的监督下,邱峰似乎又恢复了中学时乖孩子的样子,每天按时上课,下课回家自习,看上去很用功。然而,大一期末考试后,他却没能拿回成绩单。

暑假过后,心存疑惑的邱峰父母一起来到系里询问,得到的消息更糟。除了英语不及格,邱峰主修的四门专业课,全都不及格。根据规定,如果补考还不及格,就要退学。辅导员给邱峰的父母写过信,也打过电话,可因为留的是老家的地址和电话,辅导员始终没能联系到邱峰的父母,无奈之下,辅导员只能联系邱峰本人。邱峰对辅导员说,他已经告诉父母这件事,他也正在复习准备补考。邱峰一向给老师的都是好孩子的印象,谁也想不到他会隐瞒真相,欺骗父母和老师。

邱峰的爸爸心脏不好,想到自己和妻子为了儿子不惜放弃事业,背井离乡做陪读父母,却换来这样一个结果,一时急火攻心,住进了医院。妈妈真想再揍儿子一顿,可面对比自己还高的儿子,她怎么也举不起手来。她对儿子说:“你怎么能这样?我们为了你,不惜牺牲自己的事业,你怎么能这样对我们?你是可以学好的,为什么要自暴自弃?”

邱峰面无表情地说:“是,我可以学好,但我不想学,我要退学。我讨厌这个学校,讨厌这个专业,这一切都不是我想要的。”

这些话在邱峰的妈妈听来无异于晴天霹雳。她哭着说:“你怎么能这样!我和你爸的面子往哪儿放?你爸已经被你气得住进了医院,你要是退学,我们俩就一起跳楼!”她哀求儿子,“只要你肯念下去,我什么都答应你……”一贯强硬的妈妈变得如此软弱和无助。

父母的哀求与苦劝并没有打动邱峰。他态度坚决地告诉父母:“我不喜欢这所大学、这个专业,这都是你们安排的,不是我想要的。我想学新闻,你们说子承母业,逼着我念法律;我想去南方上学,你们说考上北京的大学,你们才有面子。我自从来到这个学校,心思没有一分钟放在学习上,我根本学不进去。爸妈,虽然你们生了我,养了我,但你们从来都不了解我。你们从来没有问过我想干什么,总是按照你们的想法要求我做事情。以前我做到了,但现在我不想做了。我是成年人,我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

邱峰的妈妈只觉得天旋地转,她和丈夫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而他居然说父母不关心他,不理解他。

不死心的妈妈还不想放弃,她请了几位教授帮邱峰补课,还请辅导员多次和儿子谈话。可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之后,邱峰补考时,居然交了白卷。他明确地对父母说:“我不想再混下去了,我知道你们不会让我退学,那就让学校开除我吧。”

分析:

父母也不能决定孩子的未来

看着神态自若的邱峰和走投无路、近乎绝望的邱峰父母,让人不禁叹息: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父母试图掌控子女的人生?

在和邱峰的交谈中,我感觉到,这个20岁的大男孩心中深藏了太多的无奈与绝望。他说,自从上了大学,他没对父母讲过真话,他唯一的念头就是希望所有的功课都不及格,退学回家。这样,父母就拿他没办法,他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宁愿去餐馆端盘子挣钱养活自己,也要过自由自在,属于自己的生活。

我问他:“为什么不尝试和父母沟通,让他们理解你的想法?”他苦笑着说:“我已经20岁了,我妈还可以在我的老师、同学面前打我的耳光;他们为了管教我,甚至可以放弃工作,到我身边陪读。你认为这样的父母,我可以和他们谈什么?又能够谈出什么结果?”

咨询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父母不在身边时,邱峰和我的交流非常直接,他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对每个问题的看法。只要父母一在场,邱峰就变成了哑巴,无论父母怎么哭泣、哀求,他都无动于衷,沉默得像夜空里的一只鹰。

从头到尾,他只对父母说了一句话:“你们为什么不让我自己长大?”

类似邱峰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并不少见。父母与子女之间矛盾的产生,多数缘于父母试图控制子女。子女升学时该选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子女谈婚论嫁时该找什么样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子女毕业了该寻求什么样的工作,甚至于子女到了生儿育女的年龄时该不该要孩子、怎么带孩子,等等。总之,父母对于子女人生的掌控,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而当你追问父母为何要如此这般地控制子女,答案却不能不令人伤感,因为父母太爱他们的孩子了,爱使父母难以放手。

事实上,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个误区,以为爱孩子就是要对孩子负责到底,就是要彻底掌控孩子的命运,即使当他们已经不再是未成年人,有能力决定自己的未来时。

对于这一点,父母往往有众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我们希望孩子少走弯路,适应社会需要,过上好日子……这种心理让我想起一句印度谚语:鸡不知道蛋的前程,被孵化还是被人吃掉。

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这是无法预知、无法规划的。就算是通过规划或干涉,可以让孩子过上以世俗眼光看来体面的生活,可父母想过吗,人生的精彩之处在于喜怒哀乐都应该拥有,成功和挫折都应该经历。剥夺了孩子选择的自由,也就剥夺了孩子完整地体验人生精彩的权利。孩子没有选择的自由,也不必承担选择的后果,久而久之,要么让孩子养成不负责任的心理,失去完整、独立的人格,要么像邱峰这样,承受父母的压力到了极限,便通过反常的手段企图脱离父母的控制。

很多时候,爱是一把双刃剑,爱得适度,使人感到温暖;爱得过火,则变成了桎梏。父母之爱也是如此。父母出于爱心对子女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对子女也会造成伤害。人世间几乎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只有父母之爱例外,它的目的应该是分离。父母奉献出爱心给孩子,是希望孩子能够尽快长大,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永远躲在父母的身后。父母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

还有一些父母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认为自己成功了,那么老子英雄儿好汉,孩子理所当然要继承自己的衣钵,甚至要比自己更优秀。有这种思想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就会过分用力,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邱峰的父母就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他们不明白,孩子不是父母用来炫耀的工具,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要成就一番事业。父母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态度不对,孩子一定会跟着遭殃。父母把无穷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扭曲的心态,孩子没有责任为满足父母的虚荣心卖命,孩子是父母的孩子,但他还是一个具有独立身份的自然人。

经历了深刻的痛楚之后,邱峰的父母决定,尊重邱峰的意愿和决定,休学一年,今后怎么办,由他自己决定。

父母应该做孩子的路灯和北斗星,而不是拿着一张过期地图,做孩子的船长。在孩子的人生旅途中,父母应该起指导而不是掌控的作用。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确是为人父母的一门艺术。

大学理念与大学发展战略 篇12

一、世界教育中心转移的历史考察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大学理念。国外科学史研究者发现, 自16世纪中叶以来, 世界科学中心每隔70年左右就发生一次转移, 至今已经历经了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到美国的转移。而在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同时或前后, 则伴随着大学教育中心的转移和大学理念的变迁。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产生于欧洲中世纪, 意大利是中世纪大学的策源地。以博洛尼亚大学和萨勒诺大学为代表的意大利大学, 是世界最早的高等教育中心。这个时期的大学虽然还没有出现明确的大学理念, 但给当今大学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基本制度。如, 大学由教师或学生社团构成, 过着共同的知识生活;课程概念、学习安排、科目设计、测试成绩等, 构成了大学基本的学习制度;中世纪大学还利用当时教会和国家的矛盾, 获得了许多特权, 为后来大学自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人们开始对大学基本问题产生一些思考, 但这时的大学理念还处于发展的萌芽状态。

17世纪, 英国成为继意大利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 高等教育中心随之转移到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大学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 主要基于几个因素:一是经济的推动。17世纪是英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重要时期, 农业、商业、贸易都获得很大程度的发展, 海外殖民也使得国家财富迅速增长, 促进了大学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了社会对大学的投入。二是人文教育思想的传播。这是英国近代早期大学教育发展的精神动力, 它使大学教育摆脱了神学的束缚。由于推行服务于世俗社会的人文教育, 学生构成日益世俗化, 扩大了教育机会。三是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这一时期, 英国对政府官员、律师、医生和牧师的人才需求很大, 致使社会各阶层人士进入大学, 从而推动了大学发展。然而, 17世纪以后, 面对迅猛发展的工业革命, 传统大学理念日显保守, 特别是在知识发展上未能跟上时代步伐, 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地位逐渐丧失。自由教育倡导者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的主张, 集中体现了“传授普遍知识, 培养理智能力”这一时期英国传统大学的核心理念。

18世纪中叶以后,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到法国, 也促使法国高等教育成为世界的中心。法国之所以成为继英国之后的又一个高等教育强国, 有诸多因素促成。一是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 倡导理性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准绳, 促进了大学新理念和新思想的发展。二是以科学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这一时期, 法国改革教育体制和制度, 实施系统的科学教育, 促使大学率先实现由传统教育向新型教育的转型。巴黎理工学校和巴黎高等学校则是这一时期新型教育的代表。此外, 法国高度集权的体制在有效调控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 也是促进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由于僵化的官僚体制和强权干预, 法国大学难以避免地违背教育规律和科学规律, 并窒息科学和大学教育的发展, 这就注定法国大学难以长久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

19世纪20年代以后, 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成为新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大学开始关注科学探索。以洪堡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者提出把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使命, 并把这一办学理念成功运用于柏林大学的实践, 由此带来大学职能的拓展。自此之后, 大学作为科学发源地的思想得到极大重视, 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思想迅速成为主导德意志大学的基本理念。这个时期, 以研究著称的德国大学在很多学科都取得卓越成绩, 被看做世界科学的中心, 德国大学被誉为当时最好的大学模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逐渐发展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美国早期大学从内容到形式大多是欧洲大学的移植, 但19世纪中叶以后, 美国大学更加注重结合本国实际有所创新, 特别是随着本国工业化的加快和《莫雷尔法案》的实施, 建立了一批现代意义的、美国式的研究型大学和工农学院, 逐步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进入20世纪以后, 美国大学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特色更加突出, 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大学使命观, 也使大学社会服务成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之后的第三大职能。

考察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转移的轨迹, 我们可以发现,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状况, 对本国大学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 大学理念演进的历史, 就是大学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历史。中国要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走在世界前列, 必须要在大学的功能上有所创新, 只有这样, 才能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潮流。

二、大学的三大发展理念

大学为什么存在和发展的问题, 是一个哲学问题, 也是制定大学发展战略的一个价值取向问题。综观大学发展的历史, 对大学存在的哲学基础有着不同的看法。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认为, 在20世纪, 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 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 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 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事实上, 除了这两类哲学主张之外, 还存在第三类哲学观点, 这就是人本论的哲学观点与实践模式。可以说, 认识论、政治论和人本论这三类哲学观交互作用和冲突融合, 构成了现代大学发展的历史。

认识论哲学观适应了大学追求高深学问的需要。所谓认识论就是主张大学基本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学术探究和科学研究。这种哲学观趋向于把“闲逸的好奇”的知识追求作为目的, 强调大学学术探究不受任何价值影响, 遵循学术的客观性或独立性。德国的洪堡、美国理性主义代表人物弗莱克斯纳, 以及我国的蔡元培等都是认识论的代表人物。

在18世纪之前,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唯一职能。随着欧洲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 科学研究逐渐成为大学的重要任务。明确提出这一价值取向的, 则是德国柏林大学创办者洪堡, 他认为大学是以“科学”为使命的学术社团, 大学教师和学生都是为科学而存在的。这一思想拓展了大学职能, 实现了西方大学理念的突破。

20世纪初, 在威斯康星大学社会服务理念影响下, 美国不少大学开始出现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 这与一向重视学术性和学理传统的大学理念发生严重冲突。在这一背景下, 弗莱克斯纳鲜明地提出现代大学应当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促进知识的发展, 研究各种学问, 从而捍卫了大学的学术责任。

认识论哲学观对我国近代大学有着深刻影响。蔡元培的大学理念从总体上说是属于认识论的, 在他看来, 大学应首先承担起学术责任, 研究高深学术不仅是养成硕学闳才的基础, 也是启迪民智、增强国力的重要途径。中国大学必须以“兼容并包”的胸怀, 探索一条研究高深学问为大学核心使命的道路。

政治论哲学则追求大学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所谓政治论就是主张大学的主要价值在于社会服务, 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果说认识论强调知识自身的逻辑, 出发点是知识 (知识等同于理智) , 落脚点又回到知识, 那么政治论哲学则突出知识背后的价值, 其出发点虽然也是知识, 但着力点是指向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 科学主义代表人物赫胥黎、工具主义流派的科尔, 以及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张伯苓都可归为政治论主张者。

赫胥黎认为现代大学不同于古典大学, 古典大学只为闲暇者追求远离职业的闲逸好奇知识而存在, 而现代大学为帮助学生获取能服务于自己事业的新知而存在, 为生产新知识而存在。因此, 他主张大学应该给学生最有价值的知识教育, 而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知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尔, 在《大学功用》一书中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的观念, 对大学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和作用寄予希望。他的观点有力地指导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张伯苓先生提出的“公能”教育观, 旨在“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 与服务社会之能力”, 把教育作为改造个人、改造社会的工具, 把知中国、服务中国作为大学的着力点和归宿点, 体现了社会本位的思想。

人本论哲学观则重视人的自由发展的需要。人本论哲学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既不是为掌握知识, 也不是基于外在的社会价值, 而是促进人格的完成, 因此真正的大学教育必须符合人格完成的需要。在人本论看来, 人的存在和发展既是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教育的归属。永恒主义代表人物赫钦斯和存在主义代表人物雅斯贝尔斯, 以及我国近代教育家梅贻琦, 都是人本论哲学主张的支持者和倡导者。

赫钦斯生活在一个推崇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大学思想的时代, 基于当时过于强调大学外在的功用而忽视自身价值的问题, 他认为大学的目的首先是改善人, 人的发展才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他强调首先培养“作为人的人”, 其次才是“承担某种社会责任的人”。他主张大学应进行通识教育。

雅斯贝尔斯则立足于存在主义哲学观, 认为大学应把培养“全人”作为目标, 其基本使命在于通过文化熏陶启迪人的自由天性。在大学教育目的理解上, 他强调教育的着眼点首先是“精神成长过程”, 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与赫钦斯处于同一时期, 但生活在不同国度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我国著名教育家梅贻琦, 也提出了体现人本论取向的通识教育思想。他认为, 现代大学的目的始终未能超越“明明德”、“新民”二义之范围。“明明德”就是要着眼于大学对个体内在素质的提升, 健全和培养包括知、情、志在内的人格。为发挥大学应有的“新民”功能, 必须进行通识教育。

以上三种哲学观从不同视角和层面, 反映了人类社会对大学存在的多维度文化需求。事实上, 每一种哲学思想体系本身又是一个复合系统, 在突出强调某方面主张的同时, 其他某些思想又难以截然地划归这一流派或那一流派。这从某种角度讲, 大学的价值观不会是单一的。

三、我国大学发展战略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大学理念发展脉络和存在哲学基础的考察, 我们会发现, 大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变化的, “每一个时代, 每一个国家, 都有其独特而具体的需求和目的。因此, 适用于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统一的大学模式是不存在的”。但是, 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 大学在发展进程中又有着内在的逻辑, 形成许多共同的发展理念和基本制度。如, 大学的文化定位、大学自治制度和学术自由、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等, 这些基本理念、制度和规律仍然是当今大学应当珍视和遵循的。具体到一个国家而言, 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 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 满足不同社会层次的需求, 它们本身因此而居于不同的层次并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它们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也应当有所不同。总体而言,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大学, 大学发展的不同阶段, 居于不同地区面对当地不同需要的大学, 它们的发展理念、价值取向应当有所不同。笔者认为, 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应当纠正过分强调普遍性, 忽视特殊性的倾向, 努力建成多层次、多类别、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

从大学理念发展历史的维度来审视, 目前我国大学无论在理念发展方面, 还是在宏观战略和具体制度建设方面, 均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特别是在发展战略上至少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在战略研究上, 解决有设计无理念的问题。近年来, 无论在国家层面, 还是在地方和高校层面, 各类战略规划逐渐增多, 表明大学发展正在纳入理性的轨道, 这是非常可喜的。但也有的战略规划由于缺少一以贯之的理念支撑, 往往特色不突出, 方向欠明确, 阐述缺厚重, 还不能起到一个发展规划应起的战略指导作用。

理念是战略发展的灵魂, 大学发展战略离不开大学理念的支撑, 而大学理念只有贯穿到发展战略中才能更好地付诸实践。作为人们基于对教育规律认识基础上所形成的, 关于大学的性质、职能、目的和使命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大学理念对大学发展具有定向的作用。综观世界著名高校的发展战略, 无不将发展理念作为顶层设计的一个基本理论遵循。斯坦福大学坚持以“优异加广博”作为学科建设的规划理念。坚持把“加强与工商界合作, 谋求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作为科技和公共服务的理念, 在短短120多年时间里就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赫钦斯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理念对芝加哥大学进行的重大改革, 以及哈佛大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都是以特色理念指导大学发展战略的成功典范。

解决有设计无理念的问题, 首先, 要确定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应包括成人的教育、成现代人的教育和成中国人的教育。围绕这三点, 各大学还需要有与本校定位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 大学要真正重视发展战略, 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发展战略的价值在于具有长远、全局和战略的指导意义。战略规划的前提是确定办学特色。就一个大学而言, 关键是定位, 既有层次的定位, 也有类别的定位, 既要根据大学自身的条件, 更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二, 在办学方式上, 解决有层次无类别的问题。近些年, 我国在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上, 开始注重分层指导, 先后启动“2ll工程”和“985工程”以及高职示范校建设, 在省级层面也尝试进行重点 (示范) 和一般高校的划分, 体现了分层次建设的趋势。但在实践中, 类别的特点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都在朝一个方向发展。本科争重点学科、争学位点, 专科则争上本科;应用型大学争上研究型大学, 致使分类不清、定位不明、发展方向趋同;在培养模式上更是没有体现出不同类别的特点。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在经济类别上是多样的, 既有农业经济的成分, 更有工业经济的内容, 知识经济也处在快速发展中, 基于这样的一个经济结构背景, 人才的需求必然是多样的。

从大学发展史上看, 高等教育也有不同类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后, 这种趋向是非常明显的。1998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提出, 多样化是当今高等教育中值得欢迎的趋势。美国高校中, 41%的大学是两年制社区学院, 20%是专科类型, 只有18%可以授予学士学位, 15%可以授予硕士学位, 6%可以授予博士学位, 其中能够授予博士学位大学的一半 (3%) 才是所谓研究型大学。而我国高校中授硕士学位 (能授博士学位学校不计) 的占6%, 而能授予博士学位的居然达到19.1%。

借鉴国外高校发展的经验, 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应从战略高度, 首先要致力于建立高等教育的竞争体系, 给各类高校以均等的机会, 充分发挥自组织系统的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竞争机制的探索和建立上。其次应进一步强化分类指导的原则:一是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研究型大学应强化学术研究, 着力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人才;应用型大学应强化为不同行业或领域培养专门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在评估指标上, 应对不同类别高校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引导政策。二是深化对大学基本理念的理解。如, 在对一流高校的认识上, 应树立不同类别的高校都能办一流大学的观念。三是建议面向地方应用性本科高校, 在国家层面实施百所特色高校工程, 引导地方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 在管理体制上, 解决有模式无活力的问题。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少学者提出要改变中国大学行政化倾向, 向西方大学管理模式看齐。事实上, 各国大学管理制度并没有一个统一模式, 衡量一个国家大学制度是否先进, 也不在于有没有行政的干预, 关键要看行政的干预和大学自治是否平衡, 是否有利于大学学术的发展。如同经济领域, 市场和计划都是手段, 其程度大小并不决定社会性质。中国经济模式不同于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模式, 也有别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模式, 而是政府强力管理的模式, 但它符合中国国情, 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繁荣, 这样的模式就是好的。大学管理体制也是如此。在大学发展史上的某个特定时期, 通过强化行政干预来提升一个国家的大学影响力, 也有成功的范例。但是, 行政干预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突出资源配置高效率的同时, 也往往容易导致僵化体制和行政强权。如果过于仰仗于行政的力量, 势必违背教育规律和科学规律, 并最终窒息学术发展。

应该说, 我国大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 无论是在外部行政管理上, 还是在内部管理上, 的确存在行政干预过多的问题。这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大学创新能力不强和办学活力不足。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是在战略层面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 增强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加快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切实保证大学应有的学术自由空间, 使大学的办学宗旨与大学活动逻辑一致, 大学的性质与大学活动规律一致。当前, 急需解决的是要依法落实《高等教育法》赋予大学的自主权。二是要处理好高校与社会的关系, 建立高校与社会需求互动、能量交流的机制, 当好文化的领航员和社会发展的智囊团, 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促进高教办学体制改革, 加快民办高校发展, 改变办学体制单一化倾向。三是要处理好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按照高校作为社会组织应有的社会性和学术性, 确定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边界, 既能保证行政权力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又能保证学术权力自由的运用, 增强大学的活力。从宏观的角度上讲, 层次、类别、模式的多样化, 是知识创新的前提条件, 是大学发展的基础, 要达到这一目标,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逻辑行为下一篇:电子商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