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困境与突破(精选12篇)
角色困境与突破 篇1
当我们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透过社会学的视野去审视农村教师这一角色时,就不得不首先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社会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什么?社会对城市教师和对农村教师的角色期待是否应当一致?如果不一致,又该如何体现不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待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师角色观,并从农村教师所面临的角色困境中寻求突破。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反思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亦不同,但综合概括起来都主张通过城乡教育的资源整合、差异互补,实现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共同发展。不同的是其结论所依据的角度不同。有的是一种系统思维,较为概括;有的是从经济角度解读教育问题,更为关注的是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即消除地域、经济导致的教育不公平;有的是以文化视角解读教育问题的典型,因此将教育与文化的均衡发展视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旨归。
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内涵的反思。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容指的是什么?笔者以为,对于城市和农村而言,不仅教育资源而且生态文化均需融合,但因经济层面的问题更加凸显、更具可操作性,已有的措施更多关注的是教育资源的补充、整合而忽视了内隐于城乡间的文化生态。教育与文化的联系十分密切,一方面,教育具有文化的传承、更新、创造功能;另一方面,文化也制约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脱离农村文化谈城乡教育一体化,或者离开农村教育谈农村文化,均可视作空谈。这也是我们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讨论教师角色的原因所在,笔者以为,农村教师在联结农村教育和农村文化中起到桥梁作用,唯有教师有正确的角色定位,并在实践中发挥其角色功能,才能将文化的思想、文化的内容传承下去。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教师所面临的角色困境
笔者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教师的角色定位应当由课堂内延伸至课堂外,既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内角色,又发挥文化传承的课外角色,二者不能统一,是为困境。
1.单一的城市思维限制了教师角色的发挥。2007年6月,作为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曾提出“农村教育城市化、城市教育现代化、城乡教育均衡化"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目标。从此目标,我们不难看出城市思维与农村思维的“二元对立”。在日益加强的城市文化思维模式下,乡土文化正在逐渐消亡,而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被固化的就是农村的教师群体,也正是农村的教师群体又进一步加速了农村文化的消亡,如此反复,便形成了农村文化月消日减的恶性循环。我们是否该思考:如果一个农村教师培养出的孩子“五谷不分、四体不勤”,这算不算失职?
“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才有可能走出乡村,去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样的话语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语言了,虽说无可厚非,但这种思维常常使得学生在向往城市的同时,也在贬低和脱离农村生活。除此之外,农村教师在运用教学工具、使用教学方法、讲授教学内容方面也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城市化倾向”而缺少对农村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发掘,缺少对农村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发现和认识。单一的城市化思维成为教师们普遍认可的价值观。正是由于我们错误地理解了“一体化”,忽视了农村文化的独特价值,从而在社会普遍强调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角色的同时,恰恰忽视了教师文化传承的社会角色。如果农村教师单一的城市思维不能被打破,那么不仅农村教育的发展只能望城市的项背,城市教育亦会失去其丰富性。
2.双重的身份困惑制约了教师角色的发挥。魏峰在《从熟人到陌生人:农村小学教师的角色转变》一文中,论述了农村教师由“熟人”到“陌生人”的身份转变过程,并且论述了这种身份转变所带来的农村文化的衰落。笔者以为,若从教师课内、课外的双重角色来看,现如今的农村教师事实上正同时面临着“课内熟人”和“课外陌生人”的双重身份困境,这种双重身份间的对立,对于农村文化的衰落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课外陌生人”的角色使得农村教师不能理解农村文化、不能认同农村的价值观,从而想方设法脱离农村,造成农村教师群体的极度不稳定;“课内熟人”指的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友好关系,这种关系用现代化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来解读实在该受到褒奖,这种关系也是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所实施的各项政策希望看到的结果,但若站在农村文化的传承这一教师角色上,“课内熟人”的角色恰恰加速了教师对农村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农村教师“课外陌生人”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的是一种单一的、城市化的价值观,它使得教师扩大了自己的团体,并使得这一团体奋不顾身地逃离农村。
三、农村教师角色困境的突破
1.转变农村教师的身份角色。倘若我们能使农村教师的身份转变为“课内熟人”、“课外熟人”的身份,将使得教师通过教育的方式,促进农村文化的传承和更新。农村教师由“课外陌生人”向“课外熟人”转变的过程,强调的是教师在对于农村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语言、民俗风情、人际关系、学生本人及其家庭背景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与学生生活环境相似的话语系统,并通过教育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大可以发挥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只是传什么道?授什么业?如何解惑?则大为不同,这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语言、改变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生活。
农村教师身份的转变并不意味着选择教师的领域农村化,也并非意味着文化发展的农村化,恰恰是城乡教师之间的互相流动,才使得城市与农村的文化得以碰撞、冲突、融合,而一个从城市来到农村的教师和一个由农村去往城市的教师一样,其本身就是文化融合的产物,并不存在高低贵贱、先进落后的差别。
2.完善农村教育的制度环境。农村教师身份的转变尽管在理论上被很多人认可,也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题中之意,但因为受限于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其在实践中则往往难以操作,因此,改变制度环境就成为发挥农村教师角色功能的根本途径。现有的制度策略事实上关注更多的是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而忽视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诉求。因此,即使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同工同酬,有能力的教师依然会选择城市以寻求更多的成长机会。笔者以为,关注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并非意味着向城市教师看齐,而是需与农村教师的独特身份相联系,尊重农村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学习者”而非“施惠者”的角色来规约农村教师。
首先,需要继续加大教育政策对农村的倾斜力度。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师的薪酬待遇、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都是对农村的补偿性措施,也是为了保证城乡教育起点公平的必然举措。其次,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农村的地域独特性。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经过从选聘到培训再到评价的过程,不同的环节都有相应的政策来规范,如针对教师选聘的中小学教师招聘制度、针对评价环节的评价制度等,这些制度都是站在“教师”群体的角度来制定的,并没有区分“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因此在实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对城市有利但对农村不利的情况。因此,在那些涉及到评价的环节,适当地考虑政策的地域适切性就显得十分重要。第三,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城乡的融合性。融合是一个互补共生的过程,城乡教育一体化本身即强调城市与农村的相互融合,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中,教师的流动和培训是最能体现融合的环节。针对教师流动和培训,我国也制定了教师轮岗制度、农村教师培训制度,但这些制度的制定者往往以“施慧者”的角色自居,致使这些制度本身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城乡教育融合的作用。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应该成为发挥教师“输入知识,输出文化”的双向角色功能,而针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制度也不应该成为“销售教育资源”的机构,而应当成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机构。
参考文献
[1]林存银,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及其制度保障[J].教育科学研究,2011.(5):6.
[2]魏峰.从熟人到陌生人:农村小学教师的角色转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3]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
[4]纪德奎.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的本土化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
[5]崔若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教育走向——首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综述[J].中国教育学刊,2011,(8).
[6]林振华.社会学视野下的教师角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角色困境与突破 篇2
云南是中华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就有25个,云南独有民族15个,跨境民族16个,少数民族人口达15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数的1/3。少数民族教育对云南民族平等、团结、边疆及社会稳定都至关重要。是关乎到云南是否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问题,是关乎到云南各族人民梦想是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务须克服困境,寻求突破。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困境
由于云南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生产落后,加上长期对民族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教育水平相对滞后,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巩固率低,文盲率高的问题较为突出,民族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
(一)居住地区的差异带来对少数民族受教育的差异。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以聚居、杂居、散居三种类型并存。主要聚居于内地坝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族、满族、白族、纳西族、蒙古族、壮族、傣族、阿昌族、布依族、水族等10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族、瑶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布朗族、德昂族、基诺族等8个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的有苗族、傈僳族、藏族、普米族、怒族、独龙族等6个民族;彝族在半山区和高山区都有分布。一般认为,居住在坝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交通等条件较为优越,居住在半山区的次之,居住在高山区的较为不利。居住在坝区的少数民族教育水平整体不仅普遍高于居住在其它地区少数民族受教育水平,而且居住在坝区的少数民族受研究生教育水平还高出汉族总体水平两倍多。居住在半山区和高山区的彝族受教育水平夹在居住于高山区的6个民族和居住在半山区的8个民族之间。
(二)经济收入的差异对少数民族受教育也带来差异。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落后制约其教育的发展水平。目前,云南省仍有7个人口不足10万的特有民族仍较为贫困,如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和独龙族。其中,整体仍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是德昂族、怒族和独龙族。这3个少数民族整体上仍然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其受教育的状况更为严峻。
(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人口多、地区政策的差异是云南教育基础薄弱和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全省财政不能自给的地区基本上都是民族自治地方、边境地区和民族贫困地区;全省的国家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一线;全省扶贫攻坚重点乡也是民族乡或少数民族聚居的乡。
(四)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地区,有效政策对教育的扶持还远远不够。云南省虽然少数民族众多,但并不是民族自治区,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特殊扶持政策,在全省很多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地方均享受不到。全社会对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特点和困难在许多方面了解远远不够,对教育的支持也难以完全契合当地的实际。
(五)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点分散、办学规模小、效益低。由于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山高谷深,村落分散,全省有5个州市的人口密度不足55人/平方公里。加之改革开放后,政府本着方便群众子女就近入学的原则,发动群众办学,村村有学校,从客观上造成了学校布点缺乏合理性。中小学校点分散、办学规模小、效益低。
(六)师资缺乏,素质偏低,流失严重。在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贫困地方,大量的教学点和初高小分离的教学现状,使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与国家和我省规定的生师比相比,差距甚大。
(七)民族学生贫困面较大,中小学生入学巩固难、控辍保学任务较重。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扶持力度,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了“三免费”和“两免一补”政策,极大的缓解了农村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但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农村家庭仍在温饱线上徘徊。
(八)双语教育发展缓慢、滞后。云南自 1998年以来,民文教材纳入省统一审定后,民文教材工作逐步有所改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3 年对10个民族13个文种29本4127页399.3 万字新课改教材进行了审查审定,并于当年向各地出版发行使用,解决了双语教学师生们期盼多年的问题。但是,新课改民文教材的出版,却面临着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大;二是贫困学生购书难的问题;三是云南省的双语教学教师尤为缺乏。
(九)跨境民族教育存在诸多困难。云南省与越南、老挝、缅甸三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4060公里,有16个跨境民族跨境而居,占全国跨境民族的47%;云南省25个边境县(市)全部为少数民族地区。云南沿边跨境民族地区既是贫困人口较为集中、贫困程度较深、扶贫难度较大的地区,又是政治、民族、宗教、生态等方面非常敏感的地区。由于云南沿边境跨境民族聚集区多数为贫困山区,山高坡陡,交通闭塞,许多跨境民族不通汉语,大多数民族群众没有走出过世代生活的大山,他们对云南内地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对全国各地的认识是陌生的。因此,跨境民族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或影响是缺乏国家观念的。他们只能从沿边境地区或到周边国家的所见所闻来影响自己的孩子,因此,跨境民族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或中国文化的认同是脆弱的,外部环境往往会改变他们的看法和判断。虽然改革开放打开了内地与边境地区交往的宽度,内地移民向边境地区的转移,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边境地区与内地的距离。但是,周边国家对跨境民族的影响也随着向外开放的深度有所加强,边境地区的情况变得异常复杂。
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突破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以立法来确保少数民族教育的平稳、快速发展,以加大投资力度来助推民族教育发展。取得一些新的突破。
(一)云南将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学生的专项助学力度,尤其是对八个人口较少民族、四个深度贫困民族和藏区,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加大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增加建设一批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校和高中民族班、民族预科班、特有民族中专班,提高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扩大寄宿制民族中学办学规模。
(二)出台《云南少数民族教育条例》,使云南民族教育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颁布了《云南少数民族教育条例》,《条例》鼓励民族教育采取多种办学形式,建立具有少数民族教育特色并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育体系。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经费,举办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民办学校。《条例》还要求少数民族中、小学突出少数民族学校的办学特色,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相应课程。普及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加快建立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学前教育体系,实施学前一年的免费教育。高等学校要重视并加强具有民族特色的重点学科和专业建设,加快少数民族高层次及应用型人才培养;采取特殊措施为人口较少民族和发展滞后的民族支系举办本、专科班。对于民族教育的投入与保障,《条例》也作出明确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由省统筹,省、州(市)、县合理分担的少数民族教育投入管理体制,保证各级各类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稳步增长。各级人民政府还设立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对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内地高寒山区和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给予专项补助。国际组织教育贷款、海外和港澳台教育捐款的分配重点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三)不断探索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近年来,云南还依托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建立云南少数民族本专科预科教育基地,鼓励省内各类高校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定向培养特殊行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专门人才,尤其是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教师队伍。为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快我省民族教育发展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步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云南民族中学、云南师大附属中学和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将继续面向全省16个州市招收少数民族应届优秀初中毕业生和小学毕业生。如2012年,云南民族中学高中班招生400名,初中班招生36名;云南师大附属中学民族高中班100名;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班招生35名。
(四)加大跨境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在制定民族地区教育的战略中,把边境地区的民族教育作为重点来加强。自 1996年以来,云南省投入6405万元加强口岸学校和25个边境县一中建设,建起了127所边境口岸学校,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从2000年起,云南省拨专款1800万元,每生每年补助150元,对25个边境县(市)的近14万名小学生实行免除教科书费、杂费、文具费的三免费教育。还建立了贫困生助学基金。1996年,云南省投入530万元,在12个边境县的31个贫困乡建立了贫困生助学基金,拨出2000万元专款,加上社会筹集的1500万元,建立了高校贫困生助学基金,之后,云南省高校学生再无一人因贫困而失学。截至2000年,云南省中小学贫困生助学基金已达1亿元。根据《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云南将加快推进“国门学校”建设,着力改善边境地区民族教育办学条件。优先支持25个边境县的117个边境沿线乡镇中小学和藏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以及边境民族地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提升边境州市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增强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
(五)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民族教育的特色来抓好。近年来,各地教育、民族工作部门密切配合,按照教育部、国家民委的部署和省里的要求,利用教材并结合当地实际和国际、国内形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知识讲座、民族知识竞赛、故事会、征文评选、演讲比赛、参观考察等活动,使学生真正从小接受马列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常识的教育,为构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和谐云南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办好寄宿制教育和“双语”教育。云南省教育部门在民族贫困地区举办寄宿制、半寄宿制学校,投入民族教育资金用于完善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包括探索实施民族地区学前双语免费教育、特困民族地区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提高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扩大补助覆盖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同时还大力推广“双语双文”教学。云南省民族种类众多,世居的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水族通用汉语外,其余22种民族的600多万人使用着26种语言。按照《宪法》、《教育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云南省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广“双语双文”教学,现在已对21种民族文字进行民、汉双语教学或扫盲。“九五”以来,云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了8个民族的59本民文教材,正式出版了4个民族6种文字的10本教材。为进一步加强“双语”教育,把“双语”教育纳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还开办一批“双语”幼儿园。此外,根据国家标准,参照2010年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和“两免”标准测算,云南省五年预计投入资金86.1亿元用于义务教育经费补助;10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民族地区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
(七)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考虑到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合理核定这些地区教职员工的编制,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安排一定数量农村教师脱产进修。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语言使用的特殊情况,通过当地大学附设或由政府特殊批准成立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语言教育学院,专门培养当地急需的双语和三语(民语、汉语、英语)教师,从更本上保证当地的教师资源数量和素质。
教师城乡交流的困境与突破 篇3
一、 当前教师城乡交流面临的主要问题
1.参与交流的学校抱有消极态度
由于该形式的教师交流管理不是学校的常规工作,很多学校抱着应付的态度,一旦涉及到交流教师所在学校的切身利益,难免遭遇交流学校的“软抵抗”,使政策流于形式。一些城镇学校派往农村学校交流的并非最优秀的教师,他们要么是并没有教学经验的新分配的大学生,要么是在学校里教学水平以及管理能力相对一般的教师,甚至让落聘教师或考核不合格教师参与交流,让交流教师和接受交流教师的学校同时都受到伤害,显然违背了交流的初衷,达不到交流的目的[1] 。另外,由这样的教师组成的队伍支援农村学校,阻碍了先进教育理念向农村学校的传递。一方面,由农村派往城镇学校的教师,由于得不到城镇学校信任,很难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拥有的优秀教师资源本身就很少,把这些教师派出去进行交流会给学校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干扰。所以无论城镇学校还是农村学校,对待交流政策都是敷衍了事。
2.部分参与交流的教师在情绪上抵触
教师城乡交流直接关系到城乡之间教师的多方面利益,被交流的教师在社会待遇、环境落差、家庭子女、工作成就、专业发展等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方面都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城镇教师到农村工作,不仅存在着住宿、安全、家庭、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也有着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能否有效发挥专业特长的顾虑,如果对当地农村教育状况不了解,短期内就很难有效开展教学。农村教师则更是具有一定的压力[2],尤其是来自城镇的家长、学生对农村教师执教的抵触态度会严重影响农村交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农村交流教师缺乏职业安全感。因此,部分参与交流的教师会在情绪上抵触,有些教师甚至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方式来规避交流。
3.教师交流的实效性不高
目前教师流动缺乏实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流动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二是流动的随意性太强,三是流动的单向性明显。要使教师城乡交流具有较高的实效性,就要保证其有一定的交流规模,而现实中这样的小规模交流难以达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目标,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3] 。即便是象征性的交流,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派遣教师学科不对口,不教本学科而改教其他科目,甚至有些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之间互派交流。这些不合理的现象导致了教师城乡交流资源无法有效配置。再者,教师流动的操作缺乏程序性,关于教师流动还没有设立相应的专项制度和法律法规,因而具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学校教师交流不具有义务性,多是个人行为。由于教师单向上位流动的需求很旺,在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教师流动的过程相对隐蔽,容易产生暗箱操作,从而导致人事管理上的腐败。此外,城乡教师在医疗保险、职后培训等福利待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乡村教师尤其是年轻的骨干教师流入城镇的单向性十分明显。
二、 教师城乡交流困境的成因分析
1.对参与交流的教师缺乏心理关怀
无论是城镇教师还是农村教师,参与交流都要付出高昂的心理成本。对于城镇教师而言,由城镇学校流向农村学校,福利、奖金下降,交通、通讯费用增加;上下班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时间与空间上给子女抚养与教育带来不便;自身参加各种培训进修以及专业提升的机会将减少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交流至城区学校,虽然福利待遇要普遍高于原先,在专业发展方面也有助于其改变观念、挑战自我,但可能遭遇城镇学生、家长、学校的多重“歧视”,在心理上也有自己适应不了城区学校教育新要求的焦虑。原先在农村学校是业务骨干,但是到了城镇学校后,这种心理优势会迅速丧失,如果学校对交流教师在心理上没有足够的关怀,教师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2.对参与交流学校增加的管理成本缺乏稳定补偿
对于没有专项经费的交流学校而言,在交流教师的管理上要做出相对较多的付出,主要在于管理成本和培训成本的增加。学校需要从思想教育、制度约束、物质激励等多方面解决城乡交流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为此会消耗一定的时间、财力、人力等。如在教案的修改把关、课堂的监控、课后的评价、交流教师的生活管理等方面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在培训方面,教师流入的学校也要投入新的必要的培训成本[4] 。然而,如果学校所付出的成本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偿,城乡交流制度就难以得到学校的支持。
3.缺乏有效的教师城乡交流激励机制
虽然国家在教师交流方面做出了相关的合法性规定,然而对教师交流目的、预期功效、激励措施等并没有进一步明确,仍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具体规定。交流教师在推荐晋升或聘任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参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特级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方面的激励存在许多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缺乏制度保障。此外,目前教师交流业绩考评机制不完善,不利于交流激励。由于培养人才的工作需要教师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而成果在某一位教师身上也很难直接反映,并且交流教师的工作时间短暂,此外还存在学生努力程度方面的因素,因此如何科学、及时地衡量交流教师的业绩是教师交流激励机制面临的现实难题。
三、 加强教师交流的制度反思与对策建议
1.建立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促进城乡师资的均衡发展
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是指教师不固定在一所学校任教,而是在一定任期后轮换流动到其他学校,使教师的岗位在校际间呈现良性动态流动。为此,国家应当制定相关法规,完善政策导向,以制度的形式保障教师流动,并且对流动过程的相关事宜进行规范,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真正保障教师流动能够做到公平和有效。日本是教师交流较为成功的国家,其制定了教师定期流动制度。我国要借鉴其高效的管理规范和制度,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背景,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促进教师合理性流动。
2.设立“教师交流专项基金”,在资金上保障教师交流
现阶段,教师城乡交流最大的障碍在于城乡之间教师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针对这一现实因素,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逐步统一各个学校间的教师社会福利标准。同时需要建立教师收入平衡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学校教师的同工同酬,从而为教师的流动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其次,国家应设立城乡学校教师交流的专项基金,弥补城乡教育交流中教师及学校付出的成本。该基金由政府财政以定向拨款的形式下发到学校,主要用于交流教师的管理、奖励、培训及其他方面。
3.加强交流教师的社会保障,对流动教师进行人性化的管理
教师的社会化管理能够降低教师流动的风险,让教师免除后顾之忧,从而促进教师定期流动的有效实施。从流动的地域看,教师的流动应坚持就近原则,不宜离教师的居住地太远。教师流动的年限应有明确的规定,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而且要做到一视同仁,保证其公正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5]。
4.完善交流教师的考评机制,保障交流教师能够参与考评
教师参与到学校交流的考评中,是他们进行交流活动的权利和责任。学校应当积极推进教师参与绩效考评工作[6]。既要设置有效的考核标准,又要加大考核过程的透明度,同时畅通绩效反馈与沟通渠道。要注重绩效考核的反馈和沟通,通过和交流教师的绩效反馈面谈,使交流教师了解自己的绩效,认识自己有待改进的方面,使考核结果与教师利益直接挂钩,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晋升或降级等的依据,充分体现劳动成果的差异性。同时,教师参与到考评中有利于推进考评机制的完善,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和实践性,提升交流教师的认同感,营造相互谅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心理氛围。
参考文献
[1] 陈华兵.别拿支教边远山区惩罚教师[J].中国教工,2016(4).
[2] 王斌.中小学教师交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2015.
[3] 刘琬.重庆市奉节县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4] 叶忠,王海英. 教师城乡交流的成本收益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5(2).
[5] 杨习虹,杨勇. 失衡的天平:对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的政策性透视[J]. 新学术,2012(3).
教师城乡交流的困境与突破 篇4
一、当前教师城乡交流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参与交流的学校抱有消极态度
由于该形式的教师交流管理不是学校的常规工作,很多学校抱着应付的态度,一旦涉及到交流教师所在学校的切身利益,难免遭遇交流学校的“软抵抗”,使政策流于形式。一些城镇学校派往农村学校交流的并非最优秀的教师,他们要么是并没有教学经验的新分配的大学生,要么是在学校里教学水平以及管理能力相对一般的教师,甚至让落聘教师或考核不合格教师参与交流,让交流教师和接受交流教师的学校同时都受到伤害,显然违背了交流的初衷,达不到交流的目的[1]。另外,由这样的教师组成的队伍支援农村学校,阻碍了先进教育理念向农村学校的传递。一方面,由农村派往城镇学校的教师,由于得不到城镇学校信任,很难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拥有的优秀教师资源本身就很少,把这些教师派出去进行交流会给学校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干扰。所以无论城镇学校还是农村学校,对待交流政策都是敷衍了事。
2. 部分参与交流的教师在情绪上抵触
教师城乡交流直接关系到城乡之间教师的多方面利益,被交流的教师在社会待遇、环境落差、家庭子女、工作成就、专业发展等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方面都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城镇教师到农村工作,不仅存在着住宿、安全、家庭、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也有着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能否有效发挥专业特长的顾虑,如果对当地农村教育状况不了解,短期内就很难有效开展教学。农村教师则更是具有一定的压力[2],尤其是来自城镇的家长、学生对农村教师执教的抵触态度会严重影响农村交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农村交流教师缺乏职业安全感。因此,部分参与交流的教师会在情绪上抵触,有些教师甚至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方式来规避交流。
3. 教师交流的实效性不高
目前教师流动缺乏实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流动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二是流动的随意性太强,三是流动的单向性明显。要使教师城乡交流具有较高的实效性,就要保证其有一定的交流规模,而现实中这样的小规模交流难以达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目标,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3]。即便是象征性的交流,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派遣教师学科不对口,不教本学科而改教其他科目,甚至有些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之间互派交流。这些不合理的现象导致了教师城乡交流资源无法有效配置。再者,教师流动的操作缺乏程序性,关于教师流动还没有设立相应的专项制度和法律法规,因而具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学校教师交流不具有义务性,多是个人行为。由于教师单向上位流动的需求很旺,在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教师流动的过程相对隐蔽,容易产生暗箱操作,从而导致人事管理上的腐败。此外,城乡教师在医疗保险、职后培训等福利待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乡村教师尤其是年轻的骨干教师流入城镇的单向性十分明显。
二、教师城乡交流困境的成因分析
1. 对参与交流的教师缺乏心理关怀
无论是城镇教师还是农村教师,参与交流都要付出高昂的心理成本。对于城镇教师而言,由城镇学校流向农村学校,福利、奖金下降,交通、通讯费用增加;上下班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时间与空间上给子女抚养与教育带来不便;自身参加各种培训进修以及专业提升的机会将减少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交流至城区学校,虽然福利待遇要普遍高于原先,在专业发展方面也有助于其改变观念、挑战自我,但可能遭遇城镇学生、家长、学校的多重“歧视”,在心理上也有自己适应不了城区学校教育新要求的焦虑。原先在农村学校是业务骨干,但是到了城镇学校后,这种心理优势会迅速丧失,如果学校对交流教师在心理上没有足够的关怀,教师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2. 对参与交流学校增加的管理成本缺乏稳定补偿
对于没有专项经费的交流学校而言,在交流教师的管理上要做出相对较多的付出,主要在于管理成本和培训成本的增加。学校需要从思想教育、制度约束、物质激励等多方面解决城乡交流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为此会消耗一定的时间、财力、人力等。如在教案的修改把关、课堂的监控、课后的评价、交流教师的生活管理等方面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在培训方面,教师流入的学校也要投入新的必要的培训成本[4]。然而,如果学校所付出的成本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偿,城乡交流制度就难以得到学校的支持。
3. 缺乏有效的教师城乡交流激励机制
虽然国家在教师交流方面做出了相关的合法性规定,然而对教师交流目的、预期功效、激励措施等并没有进一步明确,仍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具体规定。交流教师在推荐晋升或聘任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参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特级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方面的激励存在许多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缺乏制度保障。此外,目前教师交流业绩考评机制不完善,不利于交流激励。由于培养人才的工作需要教师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而成果在某一位教师身上也很难直接反映,并且交流教师的工作时间短暂,此外还存在学生努力程度方面的因素,因此如何科学、及时地衡量交流教师的业绩是教师交流激励机制面临的现实难题。
三、加强教师交流的制度反思与对策建议
1. 建立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促进城乡师资的均衡发展
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是指教师不固定在一所学校任教,而是在一定任期后轮换流动到其他学校,使教师的岗位在校际间呈现良性动态流动。为此,国家应当制定相关法规,完善政策导向,以制度的形式保障教师流动,并且对流动过程的相关事宜进行规范,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真正保障教师流动能够做到公平和有效。日本是教师交流较为成功的国家,其制定了教师定期流动制度。我国要借鉴其高效的管理规范和制度,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背景,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促进教师合理性流动。
2. 设立“教师交流专项基金”,在资金上保障教师交流
现阶段,教师城乡交流最大的障碍在于城乡之间教师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针对这一现实因素,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逐步统一各个学校间的教师社会福利标准。同时需要建立教师收入平衡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学校教师的同工同酬,从而为教师的流动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其次,国家应设立城乡学校教师交流的专项基金,弥补城乡教育交流中教师及学校付出的成本。该基金由政府财政以定向拨款的形式下发到学校,主要用于交流教师的管理、奖励、培训及其他方面。
3. 加强交流教师的社会保障,对流动教师进行人性化的管理
教师的社会化管理能够降低教师流动的风险,让教师免除后顾之忧,从而促进教师定期流动的有效实施。从流动的地域看,教师的流动应坚持就近原则,不宜离教师的居住地太远。教师流动的年限应有明确的规定,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而且要做到一视同仁,保证其公正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5]。
4. 完善交流教师的考评机制,保障交流教师能够参与考评
教师参与到学校交流的考评中,是他们进行交流活动的权利和责任。学校应当积极推进教师参与绩效考评工作[6]。既要设置有效的考核标准,又要加大考核过程的透明度,同时畅通绩效反馈与沟通渠道。要注重绩效考核的反馈和沟通,通过和交流教师的绩效反馈面谈,使交流教师了解自己的绩效,认识自己有待改进的方面,使考核结果与教师利益直接挂钩,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晋升或降级等的依据,充分体现劳动成果的差异性。同时,教师参与到考评中有利于推进考评机制的完善,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和实践性,提升交流教师的认同感,营造相互谅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心理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华兵.别拿支教边远山区惩罚教师[J].中国教工,2016(4).
[2]王斌.中小学教师交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3]刘琬.重庆市奉节县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4]叶忠,王海英.教师城乡交流的成本收益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5(2).
[5]杨习虹,杨勇.失衡的天平:对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的政策性透视[J].新学术,2012(3).
角色困境与突破 篇5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城市相比,差异显著。总体看来,农村的小学英语教学存在四大困境:
(1)英语学习环境的欠缺
小学的英语学习者对具体事物的呈现更容易理解和识记。但是,农村远离麦当劳和肯德基,同时也远离摇滚和说唱,甚至西方的影视节目也难得一见。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英语,学生对英语能形成的感性认知少,对概念的感知空泛,理解和接受语言所传承的文化内涵更加困难。这无疑给英语教学增加了难度。
(2)家庭教育的短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子不教,父之过”等俗语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农村的家长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对英语更是知之甚少。此外儿童大都由祖父母看管,对儿童开展英语家庭教育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脱节也加大了英语教育开展的难度。
(3)英语师资的匮乏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预示着我国英语教学的进步。但英语师资匮乏的问题也变得更为突出。以沙河学区为例,每所小学配备一位英语教师,同时教授三、四、五年级还需兼授其他科目。加上家庭教育的缺乏,使得农村英语教育完全依赖学校,尤其是英语教师的素质,这对师资本来就匮乏的农村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农村英语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周期比城市长许多。一是时间上不允许,由于身兼多个年级的教学,根本无法空出大段时间进修;二是资金紧张,农村教师的收入与进修所需的费用差距较大。所以,要应对这种状况,农村英语教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式,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观念更新需要时间
新课程强调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但“新事物的出现和旧事物的消亡要有一个过
程”。现阶段正是新旧事物交锋的时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加上各级考评制度的限制,农村的观念更新更为缓慢。其结果是重语数,轻英语的现象仍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外语教学的新思想和新理念向农村地区的推进还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英语教师对这些新思想和方法的适应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农村小学英语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上。我认为在短期内想改善目前农村小学英语现状,用老方法走老路是没有办法实现有效教学的,必须在旧的教学理念上有所突破,找到一条适合农村教学现实的途径,上好英语课。
一、同伴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其意义;
1.同伴教学的实施策略
同伴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教导学生,包括彼此之间的交流探讨以及相互辅导监督管理。罗杰斯认为,在采用大班教学形式的时候,同伴之间的个别辅导不失为一种可以推广的、对所有人都有益的教学方法。同伴教学,可以弥补大班教学的不足:在同伴之间展开的教学活动,由于身份相同而带来的平等心态,使之更具有共同探讨、相互质疑的性质。而不像老师和学生之间或多或少地有着由于身份的差异而给学生带来的交流中的畏缩感。本人在同伴教学中实施了三种策略:领读,英语作业管理小组长,英语学习结对。
(1)领读
学生的语言能力先天就有差异,有的学生语言区比较发达,相反,有的则较弱。所以,让语言区比较发达的学生在晨读课和课前5分钟准备时领读有重要的意义。同伴领读能强化学生读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读的兴趣。语音不好的学生和大家一起跟读时也可以减少怕被同学讥笑的顾虑,逐步增强自己放声朗读的自信心和舒适感。此外,课前准备的5分钟领读可以让学生复习回顾所学知识,激活旧的知识体系,为学生进入新课学习做好准备;同时领读可以使学生更快地从课外活动中回神,进入课堂状态。
(2)英语作业管理小组长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为通过作业的批改,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指导、鼓励和鞭策的作用。但由于农村英语师资匮乏,教师不可能督促每一位学生交作业以及对作业进行订正;即使这样做了也无法取得好的效果。英语作业管理小组长的设立能很好地帮助教师解决这一难题。作者采用的具体方法是每个班级设立几个英语小组长,将一个大班级分为几个小部分。安排英语小组长督促其他学生及时地完成作业以及指导作业。教师只需对这几个小组长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指导即可。教师注意要对小组长的监督和检查公开化,公正化以树立自己在班级中公正的形象,也帮助小组长在组员中树立公正的形象。同时,实行小组长的轮换竞选制,促使学生们有动力、有竞争,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这样的途径,既提高了小组长自身的英语水平,也大大地减轻了英语教师的负担,使英语教师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完善自己的教学,同时也营造了班级公平竞争、和睦进取的良好气氛。
(3)英语学习结对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智力、主观认识等多方面的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中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不可避免。但过度的分化不利于改善班级的整体水平,违背了英语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更要注重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要缩小优等生与困难生之间的差距,安排优等生与困难生结对学习。为了能在课上和课下都起到应有的效果,笔者在座位安排上把优等生与困难生进行了配对。结对可以弥补家庭教育以及一个英语教师无法亲自指导所有学生的不足;此外结对还培养了同学之间互助的情感。
最为重要的是同伴教学更容易形成英语学习的氛围。同伴之间彼此互相督促,互相指导,让每位学生都有了 “小教师”的体验,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改善了英语学习的态度。
2.教师的角色
建构主义教师观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协助者、指导者。在同伴教学中,教师需要扮演两种角色。
(1)伯乐
要实现同伴教学,教师首先应该是伯乐,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优势以及不足。比如,要有责任心;乐于助人;充当领读的同学朗读能力比较强或者很有发展潜力;当作业管理小组长的同学有较强的书写能力并且有一定的亲和力和领导能力,学生都愿意与其合作;结对的同学在听、说、读、写能力,学习方法,性格等方面一定要有互补性。只有正确的选择,才能对教学起促进作用,否则将适得其反。
(2)导师角色
由于部分小学生缺乏自律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同时,“小老师”树立的威严感有限,所以在同伴教学中往往出现部分学生不接受英语小组长的督促和指导,或者在同伴领读时并不跟读的情况。针对这一状况,教师要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设立相应的奖惩作为外部激励。比如,教师不定期检查,奖励表现好的学生,对表现不佳者应该进行情况了解,进行相应的惩罚、辅导并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从心理上给予帮助。
3.结语
扩大我国农村内需的困境与突破 篇6
一、扩大农村内需的困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当国民经济增长放缓时,就会将扩大农村内需提到重要议程。但这一政策导向受到较多的质疑,主要观点包括:一是认为农村内需扩大不起来;二是认为扩大农村内需的政策无效;三是认为扩大农村内需搞农村建设,往往导致农村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破坏。
对扩大农村内需的各种质疑都有一定的道理。据估计,2007年农村消费和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足20%,约相当于城镇的1/3。其中,农村居民的消费和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约为11%,农民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只有5%,仅相当于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的1/4左右。如果从静态的观点来看,扩大农村内需的效果将非常有限。
受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投资能力和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等因素影响,2008年农村内需在全社会的比重仍然呈现出下降的势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5.7%,比2007年提升0.8个百分点。与城镇化率提高相对应,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社会中的比重下降到14%,比2007年下降0.45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在全礼会了”的比重下降到32%,比2007年下降近0.3个百分点。
农村内需在全社会中的比重下降除了受到城镇化水平提高因素影响外,农民消费水平偏低和与农村投资能力不足紧密相关。
受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费用明显增加等因素影响,农民消费支出约束性加大。2008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6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6%,实际增长6 6%,两种增长速度都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农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70,比2007年下降0.01。
农村内需不足,特别是与城市(镇)的差别不仅表现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别方面,而且也表现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严重缺乏方面。考虑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两者的统计口径不一样(前者不包括县城,而后者包括县及县以下),在计算上重新进行合并整理,结果显示乡村固定资产投资与消费品零售额之比率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呈现缓慢下降态势。
以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l,2008年乡村固定资产投资与消费品零售额的比率为0.65,与2007年基本持平。如果与城镇相比,乡村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不足更加明显。2008年与2004年相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的比率提高了约0.5个百分点,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消费品零售额的比率反而下降了约0.01个百分点。2008年乡村固定资产投资与消费品零.售额的比率与城镇之差达到108。
收入是消费和投资的最重要决定因素。农民收入总体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受金融危机冲击,大量农民工回流,农产品价格呈现下降态势,农业增产增收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增速明显回落的可能性极大。农民收入预期不好,扩大农民消费和投资确实受到相对大的约束。
实际上,不但扩大农村内需在保增长上难以起到显著作用,而且政府可调节的手段非常有限,能够发挥作用的手段更加有限。国家采取了补贴等优惠政策,以调动农民购买家用电器的积极性。但是,据统计分析表明,农民对家用电器的需求并不强烈,近年来农民只将新增收入的5%用于购买家用电器。从城乡消费总支出来看,农民家电消费支出只占到1%。把家电下乡作为扩大国内需求的政策措施,其效应相当有限。
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保持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大,导致农村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制约着经济发展,极容易形成农村恶性闭路循环。如果没有创新的大思路,不打破这种困境,不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国民经济发展模式就很难转变,金融危机的冲击就难以有效化解。
二、扩大农村内需的突破口
如何才能突破扩大农村内需的困境?首先,要根据农民的需求,设法调动农民消费和投资的积极性;第二,选择农民需求中最具有乘数效应的项目实施;第三,以农民为主体扩大农村内需的政策措施出台的时机要好,条件要成熟,具有可行性。
什么是农民最强烈的需求?我国农民的支出仍然以衣食住行为主。2007年,我国农民衣食住行方面的开销占消费性支出的近3/4,农民新增现金纯收入的65%用于衣食住行开销,农民新增生活消费的现金支出的85%用于衣食住行开销。如果考虑到农民房屋投资,则农民现金纯收入的90%以上用于衣食住行开销,并且这种状况长期没有明显变化。
除了食品等必需品开支外,农民对改善住房条件和投资生产性房屋建设的要求最迫切。长期以来,农户投资最多的是搞房屋建设。2007年,农民人均新增现金纯收入457.8元,而人均新建和新购住房支出达到470.6元。农民多年的积蓄主要用于房屋建设。我们在农村调研中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对房屋投资要求迫切。
新农村住房建设就像城市房地产产业一样,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如果假设全国20%左右的农民投资新建高标准住房,每户平均投资15万元,则全国农村房屋建设直接投资预期将达到11万亿元,这个数据是2007年我国净出口总值的4倍多。如果再假设农户投资房屋建设的投资乘数是4左右,则农民新建房屋拉动的总投资最高期望值将超过40万亿元。可见,尽快实施农村新居工程对扩大内需的效果十分明显。
如果说上一轮城市房地产和汽车产业拉动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加,那么,在制订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的城乡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如果能够将新农村住房建设启动起来,未来若干年内我国的农村内需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汽车产业能够瞄准农村,农民的需求同样强烈。
因此,扩大农村内需应以支持和引导农民搞房屋建设为最主要的突破口,同时引导汽车市场向农村延伸。
在当前条件下,尽管扩大农村内需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但是价格总体水平的下降,特别是农民需求相对强烈的建筑用材料等价格水平的下降,扩大农民需求的时机较好。当前,我国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供给相当充裕,部分农民工回到农村,劳动力供给也相对充裕。以农村新房屋建设为扩大农村内需为突破口具有较多的有利条件。
促进农村新住房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改变农村落后的村容村貌,让农民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宽裕的生活。如果农村住房建设能够启动起来,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回乡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和农民增收问题自然就能够迎刃而解。
促进农村新住房建设意义重大,经济上是否具有可行性?显然,让全国农民新建住房既不可行,也没有必要。但是,我国农民收入的平均水平不高,而农村内部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却很大。2007年占全国20%的最高收入组农民年均现金收入超过1万元,是全国农民现金收入平均水平的2倍多。关键是要放活政策让他们实现建设新家园的梦想。就像改革初期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裕起来一样,要鼓励农村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建设起设施配套的高标准住房,率先享受现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而进一步带动其他农民过上小康生活。
三、以农民住房建设为突破口扩大农村内需的对策建议
要以体制创新和政策配套为手段,着力破解制约农民需求的环境因素,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要抓紧完善和实施新农村规划。新农村建设已经实践了几年,一些地方已经摸索出有效的经验,需要大力总结,将农民新住房建设纳入到规划中的保留村庄内,并完善公用配套设施。
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力求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方面尽早有所突破。一些地方把农村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等同起来,对农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按照管理基本农田的方法进行管制,不发放宅基地使用证,不允许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国家在用最严格的手段确保耕地红线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强立法,将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方针政策付诸实施,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只有这样,才能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扫除障碍。
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政府要加大对新农村规划中的保留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事关农民生产生活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拉动农民对新建住房建设的需求。
要加快农村金融对农民新建住房的支持力度。通过农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要拓宽农村金融的服务范围,增加农民消费和投资信贷,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提高贷款满足率。
制造业的困境与突破 篇7
(1) 人工成本高。
一方面表现为用工荒。据有关资料显示, 江浙沪等地区很多企业春节过后复工率不足一成, 而武汉几家制造业巨头更是上演了“抢人大战”。据媒体报道, 成都某人才市场招工任务竟然分配到保安。眼下, 这股“用工荒”不仅波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连一向是主要劳工输出地的中西部地区也难以幸免, 各地企业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招徕工人、留住工人, 但效果甚微;另一方面表现为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企业月薪普涨10%~30%, 但招工仍旧困难重重, 最近一两年各地政府都大幅度的提高了产业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 进而还提高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障等惠民政策, 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逐年提高的今天, 企业进入微利时代, 这时候给工人涨工资无疑是在进一步缩减企业的利润空间, 部分制造企业已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 不得不面临关门歇业的局面。
(2) 税收负担重。
据不完全统计, 2010年中国企业创造了近10万亿的经济价值, 而税后利润却不到3万亿, 上缴的利税, 高达7.32万亿。高税负加重了制造业的负担, 严重挫伤了企业的创业自主性和主动性。而与此相反, 印度、越南等一些新兴国家, 却在降低制造业的税负, 采取减收或者补贴的方式, 加强制造行业的竞争优势。
(3) 融资难、成本高。
一方面表现为融资难。在当前宏观调控的形势下, 贷款规模相对更小、更紧, 有限的贷款规模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的正常融资需要, 尤其中小企业在向银行争取融资支持时更是处于不利位置, 融资难, 造成了企业发展的局限性, 尤其是在上规模、提产能方面更显捉襟见肘;另一方面表现为融资成本不断提高。近期, 央行又宣布自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这已是近半年来央行的第四次加息。调整后, 一年期贷款利率达到6.31%, 贷款利率的提高, 进一步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 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4) 原材料成本提高。
全面通胀时代导致的粮食、棉花、金属、能源等价格节节攀升。目前, 我国农产品向食品的价格传导渠道比较明显, 但在制造行业, 几乎很难把不断上涨的原材料成本传导到消费渠道, 现状是终端消费者不承担上涨的原料成本。而现有的买方市场环境下, 由于供大于求, 制造企业只有通过压缩利润来消化上涨的成本, 其结果最终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 甚至可能是走低的趋势。这就导致企业赢利减少, 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不得不面临减产甚至破产的局面。
(5) 产能严重过剩。
中国制造业在过去10年一直备受低水平产能过剩的困扰。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 由于受经济膨胀的影响, 各行业均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制造业甚至一度面临着商品短缺。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 进入21世纪之后形式大变, 商品市场普遍供过于求, 制造业也出现滞销态势。目前, 我国主要工业品80%以上都处于产能过剩, 据相关资料显示, 在24个主要行业中, 有19个行业的产品是明显供过于求的。
(6) 对外贸易难。
外贸出口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驱动力之一。但眼下日趋紧张的世界经济关系以及人民币的不断升值, 对于多数利润微薄的中国制造业来说, 就像“压断骆驼脊背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难有大的订单以及外包项目, 于是, 很多企业就转入内销, 接踵而来的, 又造成内销供过于求, 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 有效突破
面对制造业的种种困境, 除了政府应当积极实施刺激内需、拉动消费政策, 在税收和产业政策方面也应加大对制造业的扶持力度, 作为制造行业更应该审时度势, 实施有效突破。
(1) 兼并联合, 实施产业链高效整合。
产业链高效整合就是以更高的效能做全整条产业链的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 从而在市场适应和消费者互动上取得主动和领先地位, 达到高效整合的目的。任何一个企业在当前条件下都不可能在产业链条的任何一个环节上都是最优的, 只能是在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环节上具有突出优势。产业关联性越强, 产业链条越紧密, 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配置效能才可能越高。通过产业价值链的整合, 拉长、拉宽产业链, 不但可以将不同优势环节的企业相联系, 实现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达到最优, 更可实现企业产业价值链优化组合, 各个环节达到最优, 而且基于产业价值链的资源整合, 通过诸如实施标准化生产、对内部管理费用进行严格控制等措施, 可以有效降低产品在产业价值增值环节上的包装、流通、库存、销售等成本以及部门间的管理费用, 获得成本领先优势。因此, 有能力的企业要用市场化手段开展兼并、收购活动, 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
(2) 转方式调结构, 实施产业升级。
转方式, 就是以创新为先导,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 由外延型增长到内涵型增长, 由资源消耗型增长到环保节能型增长, 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包容性增长;调结构, 就是通过把握宏观经济发展态势, 调整企业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比例关系, 使其更加合理化、高级化, 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的调整等相关资讯。通过转方式调结构, 与时俱进, 不断实施产业升级,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 有效突围, 实施走出去战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下, 企业要高点定位, 瞄准全球市场, 通过借鉴吸收、消化创新等手段, 推进发展战略、产业结构、管控模式、技术变革等方面的提升与发展, 加快培育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但实施走出去战略绝非易事, 面临着政经环境、市场状况、文化融合等多方面的困境与挑战。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前, 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源储备:一是加强信息储备, 要从政经环境、市场状况、竞争程度、投资回报等多个维度来观察当地的投资机遇, 择机切入, 从而为海外行走提供更为精准的视角。二是加强人才储备, 要有一批专业水平高、熟悉国外情况、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团队, 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智力支持。三是加强资本储备, 海外投资项目一般都涉及数额较大, 企业必须具备雄厚的资本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可能也是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徐向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经营理念转变和管理创新[J].理论学刊, 2007 (12) .
中国儿童电影困境与突破 篇8
关键词:儿童电影价值,中国儿童电影困境,突破
1 在电影历史上, 儿童电影是重要的类型
在美国电影史上, 无论从影响力还是票房来看, 儿童片中经典影片的数量都不少。比如《绿野仙踪》 (1939年) 、《爸爸爱妈妈》 (1961年) 、《杀死一只知更鸟》 (1962年) 、《音乐之声》 (1965年) 、《ET外星人》 (1982年) 、《伴我同行》 (1986年) 、《狮子王》 (1994年) 、《怪物史莱克》 (2001年) 、《超人总动员》 (2004年) ……。
在美国和世界其他电影市场原则里, 儿童电影都属于“通吃”的类型。在现代, 美国儿童电影在中国市场上更是占据着主流的影响力, 像近几年的《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功夫熊猫》、《飞屋环游记》等, 在世界和中
势汹涌。有些影视剧中的植入广告多达几十种, 受众有的时候已经分不清自己是在看电视剧还是在看广告。这样的现象让受众渐渐开始在影视剧中去寻找植入广告, 并且对其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简单的广告植入已经很难达到广告主的预期营销目标和广告目标。从植入的频率上来说, 不论哪类影视剧中过于频繁的出现某产品的广告植入, 虽然可以起到给受众增强记忆点的效果, 但是也使受众从心理上开始抗拒。而可植入古装影视剧情中的产品或品牌目前数量很少。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植入广告频率过高的现象, 比如《后宫·甄嬛传》中东阿阿胶的广告植入, 虽然“东阿阿胶”本身确实有补气养血、滋阴润燥等功效, 但是由于出现的频率过多, 还是引起了一定受众的抵触情绪。
3影视剧中植入广告
的未来发展方向
国电影市场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 儿童电影中也曾经出现过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像《小兵张嘎》、《大闹天宫》、《闪闪的红星》、《小螺号》等等, 其影响力和票房都在当年的电影市场上取得过很好的成绩。
2 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困境
我国儿童电影所面临的生产与市场方面的问题,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曾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今, 儿童电影的境况也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新世纪前六年里, 我国共拍摄了近八十部儿童片, 但能与观众见面的却寥寥无几。创作观念的落后与创作方法的单一成为我国儿童电影作品不受欢迎最为关键的因素。“儿童电影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寻求
影视剧中的植入广告以有别于传统广告的方式更受广告主的欢迎, 这一类型的植入广告未来将会更多的出现在影视剧中。但是, 为了更好的宣传产品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来达到广告主的营销目标和销售目标, 广告主应该有选择的进行广告植入, 不仅要考虑到剧情还要考虑到剧中角色适合哪一类消费人群, 特别是古装影视剧更应该如此。虽然现在穿越剧可以通过角色带现代产品回古代、或是穿越者通过台词提及某些产品, 但是这种植入方式除了有很大局限性以外, 其在植入方式上也缺乏创意。在植入产品或品牌的选择上, 广告主和影视剧方都应该更加理性的去选择, 控制好数量, 提升质量, 以期达到双赢的局面。
除了广告主将广告植入影视剧以外, 定制剧、微电影等形式也将成为未来影视剧植入的一种新的趋势。在未来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世界电影市场上, 儿童电影是重要的类型, 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为什么独独中国儿童电影却成了“鸡肋”呢?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很复杂,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2.1 电影人的误解。
众多电影机构和制片人, 包括导演, 在儿童电影不景气的三十年时间里, 主观认为儿童电影没有市场价值, 有意无意间认为在中国是不能拍儿童片的, 拍了也难有经济收益, 还不能凭借其申领国际大奖, 此等“赔本不赚吆喝的买卖”是不能碰的。
2.2 观念的陈旧。
中国儿童电影在意识形态的制约下, 普遍对儿童电影存在下意识的偏见——认为儿童电影只是
的影视剧植入广告的操作手法中, 应更多的运用整合营销的传播模式。多渠道的利用影视剧和各种媒介平台相融合, 让受众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既为影视剧做了宣传, 又为产品或品牌做了宣传, 同时还给受众良好的参与体验。相信未来的影视剧植入广告会以更加幽默、有创意的方式策略性的植入。期待我国未来影视剧中的植入广告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莉.隐性广告的传播学审视[J].今传媒, 2007 (11) .
[2]陈艳.中国植入式广告的发展[J].新闻爱好者, 2007 (17) .
[3]薛敏之.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植入式广告[J].中国广告, 2005 (6) .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乌鲁木齐830046)
用来教育儿童的, 而不是用来娱乐儿童的。所以, 拍出来的电影多以成人的姿态灌输、说教陈旧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 故事可笑又虚伪, 这样的电影当然不可能受到儿童的青睐。
2.3 投入的不足。
由于大部分电影人的主观误解, 认为儿童电影没有商业价值, 导致儿童电影的投资大都是几百万的极小投资, 上千万的投入凤毛麟角。在电影市场发达的今天, 这样的投入既请不来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 也吸引不了具有相当智慧的电影人的加盟, 随之而来的就是影片的粗制滥造。儿童在电影电视网络发达的今天, 智商和情商较上个世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影片的故事、拍摄水准都具有较大的鉴别能力, 中国儿童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因电影人对儿童电影的糊弄态度让儿童观众避之不及, 另一方面, 孩子们也更容易被外国儿童电影所吸引。
以上因素也是使中国儿童电影市场为美国和日本儿童电影所占领的主要原因。
3 儿童电影价值所在
3.1 市场和影响力翻倍的电影类型
从电影受众群体来看, 儿童观看电影多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 家中的孩子要娱乐, 孩子的父母往往要全部出动, 因此, 美国电影制片商一直非常重视儿童题材的电影, 认为儿童电影的影响力价值是普通电影潜在价值的三倍。尤其是寒暑假两个学生假期, 都是儿童电影的重要档期。在票房和其电影衍生物品即时销售上可以带来很多的经济效益:一家三口人买票看电影, 消费饮料、食品顺带买玩具……一部儿童电影所带动的一连串消费非常可观。
在中国, 孩子更是家庭消费的主力军, 孩子的事就是父母的事, 可能还是爷爷奶奶等更多亲戚长辈的事, 如果拍出一部让孩子喜欢的电影, 势必会带来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和消费行为。
3.2 培养长期观众群体
儿童电影, 顾名思义, 就是为处于成长初期阶段的个体提供的精神产品。一部电影对于作为观众的孩子而言, 能够带给他们思考和记忆, 甚至在以后的十几年间影响他们的喜好和价值观。迪士尼能成为世界百年老店, 其长期市场策略和他们对为孩子们拍摄好看电影的不断坚持都是很大的助力。可以说, 其事业的发展和孩子未来成长中的一路支持有着不小的联系。当玩具、漫画成为世界儿童电影主要元素来源的时候, 儿童电影更有巨大的长期市场可挖——它是一座金矿, 怎么能挖出金子来, 是需要电影人靠智慧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实现的。
3.3 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美国儿童电影不管情节如何曲折复杂, 也不论角色形象塑造上有什么样的缺点和毛病, 都始终贯穿着一个普世的价值观——正义战胜邪恶, 善良勇敢和独立思考是人类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品格。依据这些人类最基本、美好的价值观, 电影才能让教育蕴含在娱乐之中, 潜移默化地给一个国家的未来输送具有合格品质的国民。
3.4 有多重表现的类型电影
对于儿童片, 虽说儿童是收看主体, 但切不可忘记, 他们不是永远不会长大, 大人经历过的事他们也都将接触。因此, 以儿童为主角的电影可以与科幻片、警匪片、爱情片、战争片、喜剧片及其他很多类型电影相融合。而3D技术的流行, 更是给儿童电影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卡通化的表达形式让儿童电影倍受孩子们的欢迎, 在当下, 巧妙地运用3D技术进行儿童电影的制作也不失为一个大好方向。美国科幻电影《E.T》虽是大制作, 却也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儿童电影, 而且影响力和价值挖掘潜力深远。美国儿童电影《小鬼当家》以警匪片的形式出现, 全面展现了儿童具有的勇敢、机敏、智慧、独立思考等品质, 深受世界各地电影观众的喜爱, 不单是孩子, 大人也被电影呈现的幽默深深吸引, 连拍四部, 为电影制片商带来丰厚的回报。在表现家庭方面, 伊朗电影《小鞋子》以细腻精巧、讲故事的手法和简单的情节带观众进入孩子们对待一个简单事物时单纯的视角和复杂的心里变化, 孩子们的世界由此向大人展开, 引发大人们的思索和关注, 其实这是一部给大人看的儿童电影, 没有复杂的特技和镜头, 只是以两个孩子的角度讲述生活里简单的小事, 却深深地打动了全世界的大人, 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大奖, 当之无愧。
3.5 衍生产品最丰富的类型电影
既然儿童影片面对的是儿童观众, 那么儿童的需要就是电影在票房外的商业契机所在。玩具、服饰、食品等都是电影在后票房可挖掘的领域。可以说对于成功的儿童影片, 票房收益只是一小部分。《米老鼠和唐老鸭》的电影拍了几十年, 虽然收益不菲, 但其在衍生品里所获更多, 商标转让、迪斯尼旅游项目的融合才使其电影投资有了更大的回报。就中国来说, 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也是在影响力巨大的时候, 转入到衍生品的商业开发, 直到今天, 这部电影产生的效益还源源不断。
4 拯救中国儿童电影的药方
中国儿童电影市场“患病”三十年, 似乎无力回天。但只要认识清楚、观念换新、舍得大投入, 要逐渐恢复, 也并非无望。
药方一:从编剧着手, 给儿童要好好讲不虚伪、不说教、不灌输意识形态的好故事。要以人类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为基石, 讲出大情节虚构、小情节真实的故事。
药方二:大投入, 精细制作。儿童电影是大人和儿童一起消费的电影, 因此, 在讲出大人、小孩都喜欢的故事以外, 还要有正确的票房定位, 吸引大明星、投入大制作。电影《长江七号》应该说是一部儿童片, 但周星驰的加盟为这部儿童电影提供了更大的商业目标, 也取得了可观的商业效益。科幻的故事, 儿童的情感和高科技的制作, 才让儿童电影有了可以实现的预期。
药方三:对待儿童电影要破除头脑里的固有框框, 不要认为儿童电影就是粗制滥造、没有其他商业元素的低成本电影。要相信儿童电影有机会成为商业大片, 有机会成为有票房有口碑有长期价值的电影, 是可以有商业前途又可以影响几代人 (影响其实就是教育) 的好电影类型。
综上所述, 中国儿童电影其实是有希望的, 只要有智慧的电影人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是可以扭转目前的困境, 并找到突破口的。第一桶金子就静静地待在某个地方, 谁先挖到就是谁的。
我国土地流转法律的困境与突破 篇9
一、我国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全国上下都在为农村土地经营流转进行着探索, 然而这并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 在前进的过程中诸多问题逐渐浮现出来。
( 一) 我国土地流转法制化的困境
在土地流转方面我国的立法存在缺失和冲突, 由于我国《宪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法》等法律在立法的时间上跨度大并且在立法时由于先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历史背景、流转方式、流转规模等差异, 各项法律之间在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规范上不系统不统一, 甚至还出现两法或者多个法律之间存在相互抵触的现象。比如《土地管理法》第37条“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个人连续二年弃耕抛荒的, 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 收回发包耕地”[1]; 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则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除非“承包期内, 承包方全 家迁入设 区市, 转为非农 业户口的”[2]; 《土地管理法》第14条仅从条件和程序上对土地调整作了一般规定[1]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7条则规定不得调整承包地, 除非出现“承包期内, 因自然灾害严重损毁承包地等特殊情况”[2]。在法律中对于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并没有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 主体的不明确造成在土地流转中法律关系等诸多不确定性, 特别是在土地使用权资本性运作过程中所必需的市场价值评估、抵押和违反合同后违约责任等的法律规定模糊, 这些都使农村土地进行规范有序的流转受到制约。在法律规定中允许将农业用地承包经营权进行转包、入股、合作、租赁、互换、抵押等方式出让经营权, 使土地得到流转。任何投资都是存在失败的风险, 如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资本化运作, 在破产后应如何进行清偿, 法律对此并没有相应的规定。
( 二) 我国土地流转市场的困境
如今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市场经济解放了生产力, 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目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仅存在于农村土地的利用范围内, 并没有放开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土地一级市场的限制,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国有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尚不能完全在国家统一的土地市场上参与流转。
在我国法律中对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没有明确规定, 但并没有明令禁止农村房屋的转让与抵押, 因而导致我国的农村, 特别是城市周边郊区农村中普遍存在房屋买卖的现象, 而依据房地一体原则, 农村房屋的买卖、抵押必然引起农村宅基地的流转问题, 这与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相矛盾。
( 三) 我国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违法现象
当前, 全国都在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制度来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推行过程中个别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 片面地理解土地流转含义, 盲目追求土地的集中, 并且出现违背农民意愿强制流转土地, 盲目不切实际地实行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生产, 种植不合理的农作物, 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而加重农民的负担, 违背土地流转制度坚持农户自愿原则。如有的乡把全乡土地100% 进行了流转;有的乡变相克扣农民粮食补贴, 变相增加农民负担。在推进土地规模集约化过程中, 某县在农户土地流转出后把住房拆除, 把宅基地恢复成耕地, 但相应的补贴资金不足, 导致部分农户住房被拆除后无房可住, 因而造成因土地流转致贫而加剧社会矛盾。另外还存在将农用地违规转为建设用地, 以在短期内提高政绩的现象, 这违背了《物权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 “未经依法批准, 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3]《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 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3]。《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九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 出租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4]。如此种类繁多的违法方式制约着土地流转的正常发展, 对于此类问题应当有所作为。
二、我国土地流转制度困境的突破
面对困境, 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我们应当有所作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相应的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去克服困难, 战胜困境。
( 一) 完善法制建设, 规范相关程序
修订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不合理与自相矛盾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表面上具有债权的特点, 但实际上具有不动产物权的属性。《物权法》在立法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进行了创新性立法, 有效保障了农户的土地权益, 特别是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纠纷时, 有了相关法律依据, 但该法对于这一部分的规范性较强, 对具体的法律操作缺乏可行性, 使得司法部门在具体的法律运用中无从下手。因而进一步细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实施细则, 有利于对法律法规的把握, 以便更好地保障农民权益。土地流转纠纷属于民事纠纷, 在农民遇到相关问题并进行诉讼时, 常会遇到举证难等问题。承包者在进行民事诉讼过程中, 按照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对土地流转的举证责任需承包人来完成,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这一要求的实现较为困难。村集体组织民主程序多为形式, 甚至很多不经过民主程序直接进行分包。即便有, 通常也不会主动将证据资料交予承包人。同时, 在合同变更、终止时对地上附着物折价赔偿。例如机井灌溉设施价格等相关问题缺乏统一的鉴定, 因而导致争议不断。诉讼制度在涉及此类诉讼案件中可以考虑采取严格责任举证制度以便保证纠纷中举证弱势一方利益。
( 二) 完善农村集体土地资源流转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法律通过规范财产的占有和支配关系, 为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充分发挥市场对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与宏观调控作用, 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支持与推进, 进而形成完善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集体土地流转资源供给、需求配置机制, 土地流转的土地市场价格机制和土地流转社会组织参与机制。在我国农村用地一直存在着人多地少等矛盾, 家庭承包式的小农经营模式导致土地面积碎化。随着农村精壮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农户整体迁入城镇生活, 出现了农村土地大面积撂荒的现象。农村土地市场是土地流转的主要市场, 完善农村土地市场制度需建立农村土地的有形市场, 完善农村土地市场的主体制度, 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和管理, 培育土地流转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土地管理机关或集体可以引导农民采用大型机械化挖掘作业, 将土地集中连片, 对农村土地进行统一登记, 为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创造条件。
( 三) 加强对职权的监督, 将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里
加强法律建设, 注重司法监督。政府与司法部门应认真领会中央促进农村发展的精神, 熟悉关于农村发展政策, 充分发挥司法调解功能, 妥善处理各级各类流转纠纷问题。特别是在处理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 关系到农民最根本利益的问题时, 司法机关作为解决纠纷的最后防线, 要切实履行好职责, 确实降低农民运用司法保护自身利益的成本, 加大法律援助力度, 缩短案件审结期限, 提高执行速度, 促使农民在涉及土地流转相关纠纷中多利用法律来解决问题。同时, 还应加强司法监督, 将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里, 防止地方政府与司法机关的不作为与渎职行为发生, 建立多种渠道解决农民纠纷的机制。在我国政府、团体组织和个人的观念中, 对于公共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政府利益的认识比较混乱, 因此我们应当明确的将这些利益界定清楚, 尤其是不能许可随意地编造“公共利益”的目的, 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帜, 实为部分人、少数人的利益行使公权力, 消灭民众的权利。更不能许可为了征服的利益而损害民众利益的情况出现。[6]
随着中国的崛起与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 我国农业的生产与发展面临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双重挑战。我国农业主要存在农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差、商品转化率与市场竞争地位弱的问题。在WTO框架背景之下, 要想解决问题并且能持续发展就必须适时适度地实行农村土地流转与集中机制, 借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与适度的规模化经营来得到效率的提升, 从而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的素质与能力, 真正实现农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国土地流转制度还处于成长阶段, 现存等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 结合我国实情, 探索出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流转制度。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一直致力于对农村土地问题的解决。在目前我国全面推行土地流转制度的背景下, 本文对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土地资源市场混乱、以权谋私、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进行分析, 并对问题的突破进行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土地流转,法律,困境,突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8)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02 (8) .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 (3) .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2005 (1) .
[5]贾登勋, 迟方旭.物权法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2010 (3) .
速录教学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篇10
一、速录概念分析
计算机速录技术是指经过专业培训的速录人员使用特殊汉字编码设计的软件以及设备, 利用计算机对人的语言以及思维信息等进行记录以及对文字、数据资料进行快速录入的一种职业技能。在国外, 速录技术是法庭书记员以及律师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近些年, 拥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速录师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对于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 掌握一定的速录技巧, 不仅可以帮助就业, 同时还可以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很多高等院校都设置了速录专业, 但目前的教学情况并没有取得很可观的教学效果, 学生认可度不高。
二、速录教学发展困境分析
(一) 管理局面混乱
目前, 速录并没有被单独地设为独立的专业。相关的专业是否开设速录课程取决于高等院校自身。开或是不开、开设多少课时以及采用何种软件等都由高等院校自身决定, 具有绝对的自由性。自从中文速录机发明至今, 各种速录软件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在应用的过程中各具优缺点。高等院校通过各种渠道购买这些应用软件, 耗费居多。
(二) 学校的重视以及投入不够
学校以及广大教师在对速录课的培养目标上还缺乏一定的认识。甚至很多院校都会认为只要买了相关的速录设备, 建立了速录训练室就可以培养出比较优秀的速录人才。因而在培养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人才培养计划, 甚至在培养的过程中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
(三) 教师资源的缺乏以及教学能力的不足
目前计算机速录专业的速录教学的师资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外面聘请企业速录师, 这类速录师经验丰富, 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但是因为在薪金待遇上与专业的教师存在很大的差距, 很难留住外聘人才, 教学过程中课堂纪律也很难掌控。二是原有的学校教师进行转型, 在经过短期的培训之后就开始对学生开展速录教学。教师具有很大的压力, 不仅要接受新的知识同时还要进行专业的定位, 很多老师难以驾驭。
三、突破速录教学发展困境的有效措施
(一) 教育管理部门加强管理
针对速录教学教材不统一以及软件不统一的现状, 教育管理部门可以统一发布速录软件目录指南以及相关的指导文件, 帮助一些院校有依据可循。不仅如此, 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要根据院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速录课程, 不要盲目跟从更不要松弛懈怠。
(二) 强化师资力量的培养
学校可以适当提高外聘教师的薪资待遇, 尽量留住人才;同时对于转型教师无法一时适应的现状, 可以实时开展专业培训课, 还可以建立相应平台, 供师生进行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三)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1. 专业素质的培养
学生要熟知计算机、速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业务流程, 具备快速的录入技巧和极高准确率的速录基本功, 具备较高的语音信息采集和文本信息采集、处理能力, 有宽泛的知识面。
2. 职业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生语言的归纳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总结能力的培养;录入文本排版整理的能力;语音信息的转化和录入技能。速录机安装调试、使用能力;具备常用办公软件、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 计算机操作软硬件常见故障的处理能力等。
综上所述, 高等院校开设速录课程依旧处于起步阶段, 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 因而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探索。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总结可以促进速录教学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凤.速录技能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的成因及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 2015 (6) :56-59.
[2]罗莹.高职院校速录秘书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6) :96-99.
角色困境与突破 篇1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商务英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06-02
商务英语专业是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之一,旨在是培养能用英语从事外贸、商务、教学、培训、文秘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必须立足于工作岗位,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我国高职院校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与改革,结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为有关行业培养了一批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形成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校企合作方式。但这种种合作方式,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却困难重重,难以取得真正的成效。
一、校企合作的困境
通过对周边城市外贸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对校外实习基地访谈调查,再结合周边兄弟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工作的实践情况,发现商务英语专业在开展校企合作中,存在诸多困境:
1.政府制度供给不足
国家教育部在提倡校企合作时提出了“双主体办学”的思路,要求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不仅仅学校是主体,企业同样要成为办学主体,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文)第20条中规定:“利用金融、税收以及社会捐助等手段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国家法律、法规、政策都对校企合作作出了一些调控,但实际上企业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依然不高
2.企业缺乏校企合作动力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任何活动都要考虑一个利益问题。工科类专业的校企合作,学校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的等方式开展深度合作,但要接收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习,企业会因考虑自身成本和风险问题以及实习生管理和安全等问题而缺乏校企合作的动力。
3.学校教学管理难以保障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学的正常进行:(1)不同企业对实习生的需求时间不同,需求数量不同,使教学安排不断变化,难以协调。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需要多个企业才能容纳,而部分学生顶岗实习,部分学生在校理论学习造成教学进度不一,实习学生不能完全修完课程。(2)企业兼职教师难以管理。首先是时间方面,当本职工作与教学工作出现冲突时,企业兼职教师往往会随时改变教学安排。其次是教学准备方面,因各种原因,兼职教师往往不能提供教案(课件)、授课计划等教学材料,有些能提供的也不规范。(3)学校专任教师束缚于课堂。正常教学周内,教师往往承担多个班的教学任务,既不能自己下企业实习,提高个人素质,也因为其他班的课程安排,不能往返企业为学生提供教学和专业指导。
二、困境突破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企业界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在于把握新时期的产业结构升级时代背景、关注企业的经济利益需求、由国家提供法规和政策的支持、高职院校自身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企业界需更新用人观念,同时培育强有力的行业组织等多方面。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然而,在政府宏观调控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一味将问题抛给政府、社会,或者假装视而不见回避问题,都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应当正视现状,关注企业需求,发掘专业优势,改革教学模式,利用现有资源,自主拓宽校企合作之路,以期突破困境。
1.改革教学模式
无论是2.5+0.5的教学模式,还是1+0.5+1+0.5的教学模式,或者是2+0.5+0.5的模式,改变的只是学生实习的时间段安排。对于企业实习人员需求量小的情况,整个年级整批出去顶岗实习,意味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而且要更大范围地把企业吸纳实习生的时间段协调在一起。
为了避免因学生阶段性实习、上岗实习的交接和离岗后的交接给企业带来困扰以及因实习过于分散,指导实习的老师数量就要增加,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等实际问题,在教学模式上,应当考虑学生实习的延续性,同时适当压缩实习点。可以在课程设置上灵活采用“双轨制”课程设置模式,将教学班级设成A、B班,A班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时,B班到企业进行岗位实习,B班结束实习后,返校上课,A班再到企业进行岗位实习,接替B班学生的实习岗位。这种模式,比起A、B班同时出去顶岗实习,减少了一半的实习点,延长了一倍的实习生在企业实习时间。
2.强化校内实训室功能
建立健全国际贸易实战室、产品陈列室、国际商务谈判室及国际贸易模拟公司。通过与企业合作,将不同企业的产品摆在产品陈列室,学生分组代表企业进行产品宣传策划、国际市场调研与开拓,利用国际商务谈判室进行外国客户联系与接洽,在客户未下订单前,利用国际贸易模拟公司的实训软件进行履约预演。
这种“校中企业”的模式,既可以为企业拓展市场,又为企业减去了学生食宿及管理方面的困扰,也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学生开拓客户的过程,是发现差距,自我提升的过程。而学生成功地开发客户后,已经可以为企业带来利益,企业必然会派公司有经验的职员指导学生进行后续操作,从而解决企业兼职教师本职工作与教学工作脱离的问题。
角色困境与突破 篇12
1 我国传统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2009 年11 月, 国务院批准并印发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 ~ 2020 年) 》提出要把油茶产业培育成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按照规划, 到2020 年我国油茶种植总规模要达到466.67 万hm2, 茶油产量达到250 万t。2014 年我国油茶产业油茶籽产量约182.2 万t。油茶主要生长在南方的山地、丘陵地区, 依据“全国油茶林区划”的结果, 主要发展省区在湖南省和江西省。以江西省为例, 2010 年省政府编制下发了相关促进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文件, 并成立了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产业办公室, 加大了油茶产业的投资等等。近年来全国累计完成新造油茶林90.67 万hm2, 改造低产林89.47 万hm2, 茶油产量由2008 年的20 多万t增加到2014 年的51.8 万t, 产值由110 亿元增加到420 亿元。
从以上数据足以看出国家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支持, 但虽然发展势头良好, 但由于认知不足、产品单一、管理不到位、扶持有限等问题, 传统油茶产业仍然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
2 传统油茶产业的发展困境
2.1认知不足
很多农民对油茶的经济价值认识不到位, 觉得油茶低产又低效, 因此缺乏种植热情。由于油茶种植周期较长, 一般4a后才开始有收益, 因此如果商家缺乏对油茶潜力的认识, 就缺乏投资的积极性。对茶油的保健功能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不甚了解, 因此占市场比重小。部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缺乏对油茶政策的重视, 没有纳入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之中, 宣传工作不到位, 效果不佳。
2.2产品单一
我国目前油茶加工产品主要还是以食用油为主, 能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企业还很少, 关于炼制高等保健茶油、开发茶油化妆品、提取茶皂素等项目产业都未进行深入研究, 不仅造成油茶的利用率低, 对比发达国家还缺乏国际竞争力。另外由于市场缺少有效的产品监管和监测, 导致产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隐患, 致使品种良莠不齐。
2.3管理不到位
我国许多农民的种田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人种天养, 广种薄收”阶段, 对油茶品种的好坏没有概念, 种植规模过于分散, 不够合理, 加工时也常见小作坊, 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划, 虽然也有种植大户和大型加工企业, 但相互之间并没有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2.4扶持有限
虽然政府为油茶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 但由于油茶是高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树种, 前期投资较多, 尤其是新造林在第4 年后才有部分收益, 因此资金的需求离实际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政府无法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和融资渠道, 很多农民和企业会有所顾忌, 从而影响到油茶产业的发展。
2.5缺乏科学指导
很多种植户不了解油茶的种植方法, 也不懂油茶的培育及经营等技术, 油茶得不到科学有效地栽培, 使资源不能高效利用, 产业升级依旧缺乏科技支撑。
3 传统油茶产业的突破路径
3.1加强宣传教育
利用电视、网络媒体等多方平台加强对油茶产业各方面的宣传, 包括油茶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政府扶持政策等等, 让农户、商家、消费者都能对油茶产业有全面的了解, 有利于油茶产业的积极发展。
3.2培育油茶品牌
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合作, 对油茶的种植到管理一切从优, 加快对茶树副产业的科技研发, 提高油茶的利用率、延长油茶的产业链, 创造更大收益。加强对油茶市场的监管力度, 增加市场占有率。
3.3加强油茶产业管理建设
应确保种苗的品质, 加强宣传, 提高农户选择茶树良种的意识, 指导农户对油茶进行科学规范地栽培和经营, 使用嫁接苗, 另外应加强“企业-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 更加规模化、产业化, 确保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3.4强化政策扶持
政府应继续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建立多种融资渠道, 扩大投资, 帮助促进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5促进油茶产业科技创新
联合国内高校、研究所或其他优势资源对油茶产业科技进行创新升级, 在指导农户进行科学有效地繁育、栽培的同时, 不断研发新工艺、新技术, 与时俱进, 做好推广。
4 结论
传统油茶产业的发展还有待政府、农户、商家等的共同努力, 希望笔者能对解决油茶产业的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摘要:油茶作为一种价值很高的经济树种广泛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从当前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着手, 分析传统油茶产业的发展困境并给出一些突破路径, 最终希望为油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角色困境与突破】推荐阅读:
江平、贺卫方 等:中国法治的困境与突破10-05
困境及突破10-30
突破绩效管理困境11-30
突破现代汉语教学困境10-24
困境中HR如何突破自我11-18
突破困境:从俄罗斯转轨以来公共危机管理看反危机措施08-22
困境与变革05-24
困境与措施07-08
现实与困境07-25
困境与建议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