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困境与出路(精选12篇)
银行业困境与出路 篇1
众所周知, 房地产业是一个高资金密度以及高风险的产业, 伴随着房地产事业的蓬勃发展, 大部分城市的房价增长过快, 房地产泡沫现象也相继出现, 给银行贷款也带来危机。房地产贷款在一定时期相对较安全, 但是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如果市场出现变动, 那么就会带来房地产的贷款危机, 对银行以及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害。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房地产贷款的评估, 来预防房地产贷款给银行带来的危机。
一、目前银行房地产贷款的现状
所谓的房地产贷款主要是指地产或者房产的开发、经营以及消费的过程中出现有关的贷款现象。贷款主要有以下几种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土地储备贷款、商业用房贷款。
1. 房地产贷款的抵押物无法偿还银行贷款。
房地产贷款主要是房地产开发过
程的在建工程作为抵押、住房抵押以及土地的使用权作为抵押。在这三种抵押物中最重要的是土地抵押, 然而, 我国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土地大多是经过国家分配的, 在放地产的法律范围内没有明确规定土地的储备办法, 因此, 土地的抵押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无效性。另一方面, 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体质的不断改革, 房地产的市场也会不断的调整, 房价会随之下滑, 那么就造成在建工程的价值下跌, 导致无法偿还银行贷款。
2. 房地产的融资主要来源于银行信贷。
从房地产的资金链可以看出, 房地产的融资主要来源于银行房地产信贷, 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开发商的自筹资金和工程贷款、土地储备贷款、以及房地产开发贷款、在住房销售的过程中出现的住房按揭贷款。由于房地产在开发的过程应付的款资比较大, 主要是施工单位和供应商单位的材料款, 这些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来实现的。并且, 在高利润的诱惑下, 各大银行纷纷抢房地产贷款, 就放松了地产贷款的条件, 对一些银行就产生贷款风险。
3. 房地产贷款的还款来源没有确定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下, 一些体质的改革都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动而变动。经济发展的周期以及信贷出现的膨胀情况都会导致房地产贷款的还款没有确定性。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变动, 就会导致市场的销售竞争, 居民的购买力下降, 原材料的上涨, 这些都会影响房地产开发的商品房的销售情况, 使得房地产贷款的还款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 有可能房地产经营的情况不乐观, 不能按照之前答应购房用户的时间来交付住房, 这也会导致住房用户不按时偿还住房贷款。
二、银行房地产贷款项目评估的困境
据调查研究发现, 我国银行对房地产贷款项目的评估现在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造成银行内存在潜在的风险。
1. 没有完善的房地产贷款评估体系。
银行对房地产商提供贷款的主要依据是房地产商提供的抵押和担保资产。对房地产商提供贷款的评估看上去是解决了银行的风险:如果房地产商无力归还银行贷款的情况时, 银行有权利对房地产商提供的抵押和担保进行没收, 但是仔细的进行考虑, 可以发现房地产商对于抵押的资产和担保的资产越来越多, 那么对我国的银行来说, 不良资产就越来越多, 这些资产存在着变动性, 对银行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而且这种评估模式的重点主要是放在了房地商的抵押资产上, 没有注意到房地产商本身的还贷能力, 只是对银行放贷风险的一种补救措施, 并没有对银行放贷提供前瞻性的风险预测, 对银行的发展是不利的。
2. 房地产企业缺乏信用。
目前大多房地产企业的筹措资金的能力相对较差, 不能够按时的进行银行贷款的还贷, 长期以来, 已经形成了短债常用的观念。即使有部分企业能够按时的进行银行贷款的还贷, 但是为了在新一轮的房地产竞争中胜出, 又开始加大房地产的规模, 导致了资金的大量投入, 也就没有剩余的资金来偿还银行的贷款, 长期占用银行的资金。
3. 房地产提供不真实的贷款信息。
长期以来, 银行对房地产商的贷款就看它是否提供现有的抵押资产来进行放贷的, 对一些房地产企业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 银行只能对企业之前的开发业绩、财务报表等能够看到的有限信息进行评估, 来估算资金的回归。但是, 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能够获得银行的贷款, 会向银行提供一些不真实的企业信息以及财务状况, 平时银行也并没有对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核, 后期即使银行了解了企业的真实情况, 也只能够采取一些补救的措施, 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就对银行带来了损害。
4. 房地产贷款的监督体制不完善。
在银行进行放贷的过程中, 银行并没有对其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容易出现房地产商提供假的贷款信息, 银行放贷的时候出现资金不明流失, 给银行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
三、如何解决银行房地产贷款项目评估的困境
要想减少银行的放贷风险, 实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完善评估体系, 通过贷前以及贷后的评估、加强贷款方的信用、加强银行财务评价体系的完善、建立贷款方的资料信息数据库以及对贷款过程实行监督, 这样才能够减轻银行的风险。
1. 建立完善的房地产贷款评估体系。
完善的评估体系就是在对项目的评估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依, 否则, 即使制定了完善的评估体系也是纸上谈兵, 没有落实到工作中。做好评估体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的全面的评估:
(1) 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直接还款来源得到的偿还款的评估。对房地产商直接还款能力的影响因素比较多, 涉及的层次、指标也比较的多。可以对房地产商进行贷前以及贷后进行综合性的评估。
贷前评估:对房地产商进行还贷能力有着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银行必须对这几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房地产企业的建设项目的合规性信用记录、公司的治理机制以及房产的销售前景等, 对这些因素进行审查, 依照有关规定, 完善贷款审批标准以及审批手续;确定申请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誉状况, 来杜绝不合理的贷款现象。
贷后评估:完善贷款人的后续评估体系, 对贷款人的还贷能力进行跟踪以及调查, 不定期的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 监测房地产商的项目进度、销售进展以及银行贷款发放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对房地产商进行的抵押资产进行变动的价值评估, 一旦发现抵押的资产价值不足以偿还贷款的时候, 立即向借款人追加额外的贷款担保, 来确保银行的利益不受损。
(2) 对房地产商的抵押物进行价值评估。抵押物价值的评估可以根据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值来进行确定。一旦发现抵押物的未来价值有所减少时, 应该在原来的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值的基础上重新对抵押物来进行评估。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来进行评估:
第一层:在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来评估抵押物在这种条件下的市场价格。
第二层:不在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把最新获取的信息作为基础, 在同行业中, 与类似该抵押物的价格作为评估的标准, 来对抵押物的价值进行评估。
第三层:在以上的两种情况下都无法预测到价值, 通过估计抵押物的未来价格为标准, 来估计它的价值。如果银行没有能力进行估测, 可以请专门的估测机构进行估测, 来确保信息的可靠性。
2. 加强借款方的信用评估。
借款方主要是房地产企业和个人, 要完善企业和个人的资信系统, 它是避免信贷危机的重要途径。所谓的企业资信系统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抵押资产、担保资产、欠息情况以及房产的销售情况建立资信资料, 完善已有的银行信贷咨询系统。个人资信系统主要是对个人的身份证、个人的社会档案、个人信用以及历史记录进行审查, 完善区域性的个人信用制度。这样一来, 就加强了借款方的信用。
3. 加强银行财务评价体系的完善。
财务评价作为银行放贷和房地产贷款的重要依据, 有必要加强财务评价体系。银行只有准确的掌握着贷款方的信息, 明确项目的偿还能力, 才能对财务进行有效的评价, 做出正确的贷款据决策, 决策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银行的资金安全性和银行的效益型, 所以银行对财务的评价必须准确, 才能确保银行收到预期的投资效益。
4. 建立贷款信息资料数据库。通过建
立贷款信息资料的数据库, 能够加强房地产企业与银行的信息交流, 减少银行放贷危险。在现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下,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建立各行业的资料信息数据库, 方便查询企业的状况, 通过了解这些企业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评估人员应该积极的参与到项目的前期工作中, 对贷款方进行评估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对各银行之间的信息应该进行交流, 银行内部的上下级也应该及时的沟通, 避免出现贷款的失误以及重复的投资。提高办事的效率以及准确度。
5. 加强房地产贷款的监督。
银行对房地产商在进行贷款的过程进行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 进一步的完善银行的管理系统, 来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瞬息万变。银行的监管部门应该引导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充分利用银监管会及时的记录一些房地产贷款客户的不守信用以及违规操作等不良信息, 严格的检测房地产企业的违约情况, 预防和控制贷款客户的违约行为。另一方面, 银行应该加强对房地产贷款风险情况的调查分析, 建立房地产信贷的风险检测报告以及定期的通报制度。对于房地产贷款中出现的违规经营以及造成对银行损失的进行严重处罚, 对于情况严重的, 可以通报给相关媒体或者是机构进行揭露并且依照相关法规对企业实习停滞。
四、结束语
在我国, 房地产贷款作为银行的主要信贷业务之一, 对其贷款所产生的风险, 不仅关系到银行的利益, 也对我国的整个金融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完善房地产的抵押贷款系统以及风险评估系统, 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建立房地产贷款风险控制机制, 能够有效的预防银行的抵押贷款风险。银行只有在金融机构的相关配合下, 才能够合理的躲避房地产贷款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吴大军, 王立国.项目评估[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熊燕.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探析[J].中国市场, 2010 (18) .
[3].张君卓.商业银行控制房地产贷款风险的措施辨析[J].房地产金融, 2007 (10) .
银行业困境与出路 篇2
民生自助的困境与出路
近年来,民生自助问题日渐为社会公众所关注. 所谓民生自助,是指民众自发地动员社会力量和调动社会资源,以实现和保障其基本社会权益的`活动.显然,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民生自助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极富价值的法律问题.
作 者:曾令健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 刊 名:法律与生活 英文刊名:LAW AND LIFE 年,卷(期): “”(17) 分类号: 关键词:银行业困境与出路 篇3
【关键词】医疗保险;代管;封闭运行;出路
一、铁路行业医疗保险封闭运行的历史背景
铁路行业医疗保险封闭运行源于养老保险。1998年国务院决定将行业企业封闭运行中的养老保险移交地方管理,打破了长期以来桎梏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封闭运行格局。同年,为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国家出台《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醫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文件),文件指出“铁路、电力、远洋运输等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企业及其职工,可以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1999年,当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又专门对铁路系统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发文《关于铁路系统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20号),其中规定:“各运输企业一般以铁路分局(总公司)、直管站段的铁路局为单位,集中参加分局、路局注册所在统筹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国家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旨在加快推进铁路行业医疗保险封闭运行纳入地方统筹管理步伐。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铁路行业与地方各种交错复杂的利益因素不愿意分散到地方管理,地方政府也因铁路局机构庞大,参保人员尤其是退休人员人数众多,基金负担过重,接收机构存在争议,加之不同统筹地区医疗保险的缴费和待遇标准差距较大,导致医疗保险向地方移交步履蹒跚甚至停滞不前。至此,铁路行业目前仍执行“自筹资金、自我管理、支出平衡、封闭运行”的医疗保险管理模式。
2003年底,根据国资委、原铁道部有关文件精神,原隶属于北京铁路局、郑州铁路局、成都铁路局、济南铁路局、沈阳铁路局的建筑施工类的站段(公司)统一划归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因种种原因,这些整建制脱离铁路系统的工程施工单位基本医疗保险未能一同移交属地医保机构管理,仍延续在原铁路局参保,由铁路局代管,实行“统一缴费、分帐管理,超支自付”的管理模式。从长远看,这种代管模式为企业职工享受公平的医保待遇留下了隐患,同时也对脱离铁路的建筑施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困境。
二、欠费给企业带来的困境
近几年,基于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政策的影响,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下辖的个别三级施工企业因经营困难,出现了基本医疗保险欠费问题,对此相关铁路局采取过一些过激措施,比如中断职工个人帐户基金计入、暂停代管单位职工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等行为,给企业和谐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职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合法权益也受到直接影响。
三、基金超支给企业带来的困境
由于我国铁路发展的历史原因,脱离铁路的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企业退休人员相对在职人员比例偏高的问题,平均比例为0.88:1。按照基本医疗保险业内经验数据,退休人员相对在职人员合理比例应为0.33:1,超出这个拐点就会引起基金负担过重而发生收支失衡。而铁路行业对代管单位一刀切实行“统一缴费、分帐管理,超支自付”的不合理政策发生的基金超支情况一味要求补齐超支,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四、职工就医和医保关系转移给企业带来的困境
1.在医疗保险关系转移工作实践中,职工因工作调动跨统筹地区转移的,其在铁路行业的医保缴费年限普遍得不到转入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认可;而医保关系由路外转入路内的,由于铁路行业目前对参保年限无明确限制,基金处于封闭运行状态也无法合并调入职工在原单位的帐户基金及参保年限,只能按新参保模式处理。种种不对等因素导致医疗保险关系转移难、接续更难,影响了职工的医疗保险权益。
2.在职工就医过程中,虽然目前很多铁路局健全了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发行了医疗保险卡,但由于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与地方分割,铁路行业内部的定点医院和药店相对较少且很多分布在铁路沿线,“定点医院和药店少,好医院更少;看病难,转院更难”是大多铁路职工包括代管单位职工的共同诉求。异地就医的退休职工及长期在外地工作的在职职工及转诊转院人员均无法享受即时结算,医疗费仍处于职工先垫付、后报销的传统结算模式。
随着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铁路医保封闭运行的问题和弊端日渐突现,与地方相比,铁路行业在社保政策执行力度、参保人员覆盖范围、待遇水平提升及基金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均弱于地方。为体现《社会保险法》的公平性,保障医保基金抗风险能力最大化,保障铁路参保职工享受到国家统一公平的医保待遇,铁路行业应尽早将企业内部封闭运行的医保纳入地方管理。作为在夹缝中生存的代管单位医疗保险如何搭乘移交这趟顺风车,摆脱企业医疗保险代管之困局,笔者认为可从移交方式、政策支持、属地移交三个方面找出路。
五、相应对策
1.随铁路局基本医疗保险向地方移交。2013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做好行业、企业社会保险纳入地方管理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3]66号),文件明确要求“行业、企业社会保险纳入地方管理工作,从2013年开始,在2年之内完成。采取过渡措施的地区,可在3年内实现待遇衔接和并轨运行。”这样看来,2015年是铁路行业向地方移交的关键年头。代管单位应紧盯铁路局移交动向,密切与地方政府保持联系,采取随铁路局一起向地方移交的方式,随时做好移交准备工作。
2.依靠企业、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化解目前困局。针对前面提到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个别三级施工企业经营困难欠缴医保费带来的困局,三级企业在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前提下,一方面依靠直管二级企业政策、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扶持;另一方面加强与铁路局医保机构的沟通联系,在取得对方理解、信任的情况下,制定清欠计划,逐步分期分批解决欠费问题,杜绝欠费增量,减少欠费存量,逐步化解参保困局。
针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超支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与铁路局交涉。一是形成超支的主因是退休人员较多,而大多退休人员是2003年底从路局分离前,就已经参加了铁路局的医疗保险,可以说为铁路局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大批退休职工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因此,在超支问题上应考虑历史因素,而不应全部由分离后的施工企业承担。二是铁路局建立的基本医疗保险是经地方政府批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铁路局医保也是省直医保的分支,间接代表政府行使基本医疗保险的职能,而基本医疗保险的根本属性就是保基本,惠民生。单位和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就是以丰补欠、化解风险,如果超支自负,就失去了保险的真正意义。三是《社会保险法》规定,对社保基金管理通过预算实现收支平衡,政府在基金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的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而非“以支定收,超支自负”模式。政策既不允许通过追缴超支解决基金不足问题,也不允许经办机构单方面提高缴费比例解决基金不足问题。
3.在不增加企业成本的前提下,二、三级施工企业医疗保险可按属地化原则向所在地市移交。对施工企业所在地设在非省会城市的二、三级公司,不能在统筹级别上一味紧盯省级统筹,在条件成熟的地方,二、三级公司可以主动与地方政府接洽,在不增加企业成本的前提下,基本医疗保险可考虑由铁路行业代管转为就近参加属地市级统筹管理。属地参保不仅可以更紧密地与所在地政府保持良好关系,对企业持续发展有利,更大的益处是方便职工看病就医,彻底改变“企业保障”负担重的窘境。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不断深入,督查各级政府落实中央政策的力度不断增强,加之本届政府“抓铁留印、踏石有痕”的执政力度,相信地方政府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法规过程中,会将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行业、企业社会保险纳入地方管理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3]66号)文件精神提上议事日程,代管单位也应积极主动与铁路行业、地方政府沟通,变被动为主动,让医保制度尽显“大数法则”之威,让铁路职工及代管建筑施工企业职工早享全民医保之福、改革之红利。
参考文献:
银行业困境与出路 篇4
1 传统出租车行业面临的困境
1.1 固有的观念:租值消散理论下的数量管控
政府将“租值耗散”理论作为进行行业管制的主要理论依据(1),该理论认为城市道路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具有公共产品所具有的一般属性,城市公共道路的租金成为非专有收入。在没有政府管制的情况下,将诱使更多人进入出租车行业获取租金,随着出租车数量的增加,租金(或租值)将逐渐耗散,容易出现所谓的“公地悲剧”现象,会使城市道路这种共有资源的价值慢慢消散。
2012年中国公共服务蓝皮书对全国38个城市的打车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平均候车时间在10分钟以上的占到53.77%,2013年这一数据有了更为明显的变化,当被问及“您在本城市打车时,等待出租车的时间大概是多久时”,有68.6%的被访问者等候时间超过10分钟,而在2014年的统计数据当中,这一数字上升至72.61%,全国范围内的打车难现象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更为严重。见表1。
1.2 垄断的制度:特许经营下的准入机制
近年来,“打车难、打车贵”一度是被社会诟病的话题,出租车司机不满份子钱过高而罢运的事件也在不少地方上演,在各大搜索网站当中输入“份子钱”弹出结果的前三位一直都是多少城市出现出租车罢运事件。根据央广网数据统计(见表2),全国20所城市当中有17所城市的出租车司机缴纳份子钱在5000元以上。而一季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员工月平均工资为656美元,约合人民币4134元。由于出租车司机的每日工作量巨大,在大工作量与低收入的矛盾下,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罢运事件的发生。而所谓的打不到车、出租车司机的罢运归根结底还是行业本身处在封闭垄断的环境,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下的行业生态环境。
1.3 落后的技术:单一模式下的线下运营
截至2015年初,全国出租汽车的保有量为150万辆左右,日服务成交单数约为4000万单,但即便是这样庞大的出租车数量,其空驶率仍然达到40%(1),而在高峰时段,由于堵车的客观因素,打不到车的情况变得越加突出。很显然,传统单一的运营模式没有使资源得以最大化的利用,与此相反,打车软件与互联网专车的出现,使得资源能够充分利用,据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打车App账户规模达到1.72亿,快的与滴滴打车软件覆盖的城市分别达到360个和300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租车行业必须要跟上时代,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否则,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只是依靠单一的通过巡游的运营模式的出租车行业势必会被社会淘汰。
2“互联网+”出行模式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巨大挑战
2.1 专车市场异军突起,网络约车趁“需”而入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愈加成熟,“互联网+”的出行模式越来越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滴滴、快的、Uber等网络约车平台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效率高,方便快捷,导致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这一新兴方式,致使出租车行业市场份额遭到蚕食。
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数据显示,2014年,民众使用移动出行应用的打车成功率约为85.8%,而去年同一时期的调查数据仅为76.8%,同比增长了9%。就候车时间这一项来说,2014年使用移动出行应用的平均候车时间约为5.4分钟,去年同期调查数据为6.1分钟,而不使用移动出行应用的平均候车时间则为9.2分钟。由此可见,移动出行应用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专车应用的推出,使得民众在出行方面获得了更多便利。除此之外,调查还显示,51.4%的司机愿意通过打车软件提高拼车比例,85.5%的乘客表示在节约打车费、降低等候时间的前提下愿意通过打车软件进行拼车,还有47.7%的被调查者愿意选择专车代替私家车。另外,新华网最近公开的数据显示,“互联网+”出行模式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冲击不仅仅表现在需要出行的民众和私家车主,对出租车司机同样带来了巨大影响。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137万辆出租汽车,全程开启打车软件的司机占59.7%,在空驶时占40.3%。打车软件中的专车由于更加方便快捷,在份子钱过高等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司机改行做专车司机,以杭州市为例,专车司机有30000人+,出租车司机只有20000人+。2015年6月主城区出租车日均客运量比5月下降15.82%,比去年6月下降21.63%。
2.2 网络约车平台、出租车、政府三方关系错综复杂
网络约车平台和专车在极大方便民众出行要求的同时,也是与现有的出租车市场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专车的经营模式是与汽车租赁公司以及第三方劳务公司合作,由专车公司在整合了各方资源后,与乘客之间建立一种信息上的联系,从而满足乘客个性化的出行要求。而这种模式显然是与出租车的特许经营模式截然不同的,出租车有着严格的数量管制和运价管制,而专车等“互联网+”模式则是市场化运作,根据需求的不同价格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约车平台抢占出租车市场,而出租车又要缴纳份子钱,使得两者在竞争中没有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产生了出租车司机集体围堵专车及罢运的矛盾。在政府逐步将专车纳入合法体系的同时,对出租车行业的改革却迟迟未动,也是更进一步激化了出租车与专车的矛盾。
2.3“互联网+”出行模式对传统出租车行业提出新要求
借助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将碎片化的资源整合起来,发挥规模效应,资源之间应该达到信息的共享。显然原有出租车市场的封闭垄断已经不适应社会需求,要打开封闭的市场,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其中,形成共享的经济。“互联网+”的出行模式一方面是利用了移动互联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充分利用市场进行调节资源,才能如此深得民心。而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则是在政府的严格管制下运行的,全靠政府进行调节,这也导致了出租车作为服务普通民众出行的交通工具,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解决供求的矛盾,则要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更多的监管,制定行业的规整制度,形成一定的市场秩序并对其进行维护,而资源的分配则交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同时,传统出租车行业单纯地采用线下的巡游模式,效率低,收益少。权威数据统计表明,打车等候的平均时间超过10分钟。与此同时,出租车却在路面空驶,在国家逐年增加出租车数量的同时,其空驶率仍然达到40%。如何解决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互联网技术的充分运用成为关键。
3 传统出租车行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转型路径
3.1 破除行业准入壁垒,引入竞争机制
长期以来,出租车行业的发展都是在政府严格管控下的,数量管制、运价管制、特许经营等管制措施将整个出租车行业打造成一个封闭的垄断市场,而这也是打车难,份子钱过高等问题的根本原因。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本质上也就是打破原有的垄断市场,逐渐形成开放竞争的市场。据国家住建部提出的“大城市每万人不宜少于20辆的出租车数量标准,20个城市当中只有北京、上海两座城市达到标准,而少于15辆的城市却占到70%。政府应该放开出租车公司的准入机制,一方面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出租汽车的运营当中,对于出租车数量的控制交给市场进行调节,另一方面政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通过更多的法律制度规范来约束整个出租车行业,更多地实施监管的责任,这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1)采取浮动价格的机制。定价方面可以参考网络约车平台的积极做法,在高峰时段可以适当提高收取费用,在非高峰时段可以相应地调低价格,距离过远的路程采取分段计费。同时对拼车这一行为,政府可以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后制定规章制度———出租车司机不能随意拼车,而乘客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选择拼车业务及支付拼车所需的费用。
(2)放开出租车运营准入机制,逐步取消份子钱,出租车运营公司采用独立的企业化运作模式,政府只负责企业运营资质的监管和审查。既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资源的作用,又避免政府工作的低效率,使政府做那些应该做而且能做好的事情。
3.2 构建“线上线下统一运营”的经营模式
通过解决数量管制等一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租车行业的竞争,提升了出租车绝对数量供给,但是出租车的相对供给量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乘客与出租车司机的信息不对称,也导致了供需矛盾的产生以及如何解决出租车在总量达到一定值时空驶率仍然很高的问题。借鉴网络约车平台的成功经验,让出租车司机在行驶当中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信息,而乘客可以通过平台获取信息,这样双方在信息对等的情况下,既提高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也满足了乘客的需求。一项研究表明(1),与传统招扬方式相比,使用打车软件乘客的候车时间节约3.8分钟,出租车的空驶率下降了10%~15%,实现了乘客和司机的双赢。另外,可以建立出租车网络约车,实行“高峰预约,错峰预约”的模式。出租车可以选择以路面巡游的方式,在行驶当中可以开启软件,实时获取乘客信息,也可以选择预约模式,乘客通过网络平台发布预约信息,出租车司机根据信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3 建构“政府管平台,平台管车主”的监管模式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并不是指政府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指政府应该扮演一个监督者的角色,通过维持市场秩序让市场得以良性发展。出租车行业在转型之时,除了强调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还要进行有效的监管。在互联网没有充分发展以前,顾客遇到拒载、乱打表等出租车司机不文明现象时,可以说是投诉无门,政府在监管出租车运营企业时,职能部门互相推诿,没有有效的监管体系。现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政府的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可以建立一个网络平台,使具有营运资质的出租车企业注册,由这些企业制定行业从业人员的标准,独立进行招聘、免职司机。乘客不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网络约车等服务,还可以对出租车司机的行为作出评价,企业会根据平台上满意度等指标对司机进行考核,乘客会在平台看到所乘坐车辆的各种信息。政府则可以定期通过平台显示对出租车企业进行考核,而考核不达标的企业会计入不良记录,达到一定限度则会吊销其运营资质。政府免去了繁杂琐粹的任务,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监管,企业摆脱了各种管制,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真正使出租车行业在有序的市场规范下长期发展。
4 结论
“互联网+出行”已经成为交通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真正打破传统出租车市场的利益格局,也倒逼城市交通行业的转型。真正做到出租车行业从困境当中走出来,需要政府完善立法,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管体系,也需要出租车行业自身努力转型,更需要加快移动互联网对于传统的交通运输行业的改造,积极创造专车等打车软件的市场发展空间,形成一个内部统一、良性竞争的出租车市场。
参考文献
[1]钟君,吴正杲.公共服务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沈尘.“互联网+出行”模式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影响[J].对外经贸,2015(9).
[3]曾先鹏,陈鹏.从打车软件想到的出租车管制分析[J].交通企业管理,2014(10):3-5.
[4]黄少卿.专车兴起背景下出租车监管改革的思路与建议[J].东方早报,2015(4).
中国“三农”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篇5
中国“三农”问题的起源和演变与中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是紧密相关的,要想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针对其特殊性质,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扩展视野,从更长远的历史时段进行溯源,联系中国现代化的独特历程,对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困境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三农”问题现状.(一)农产品供给缺口大,粮食需求过于依赖进口.虽然近年来中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但粮食生产供不应求的现状并未改变,粮食缺口有几千万吨。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较2012年增加1235.6万吨,同比增长2.1%。从2004年算起,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但在过去的十年中,“丰年缺粮”的现实也不可否认,只有2008年与2009年两年时间产稍大于需,剩下年份均是产不足需,且粮食供需缺口日益增大。2012年我国农产品贸 易 逆 差 为491.9亿 美 元,同 比 扩 大44.2%,进口粮食占粮食总产量的14%。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完全依赖国际市场来满足农产品与食物的需求是不现实的。
(二)农村基础设施差,教育落后.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就业机会匮乏,造成农村失业人口向大城市聚集。集中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城市就业的增长速度,导致城乡发展失衡,农村落后凋敝,出现过度城市化和平民窟问题。此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乡、镇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分别为7.26%和3.87%。在我国8.5亿6岁及以上乡、镇人口中,未上过学的占6.3%,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4.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4.2%,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1%,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占4.1%。按照这种教育状况来看,完全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建设需求,更加无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三)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民收入增速变缓.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03~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472元增长到24565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622元增长到7917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由5850元增加到16648元。若再考虑到城镇居民在养老、就业、医疗等方面的福利性保障和各种补贴等,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更大。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远远不是帐面上的3∶1,而应该是5∶1,甚至可能达到6∶1,是我国建国以来的最高值,反观多数其他国家,其城乡收入之比仅为1.5∶1。而收入是经济状况和消费水平的集中体现,在物价尤其是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工业日用消费品和教育医疗等费用日益增加的今天,农民的生活状况可想而知。
二、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一)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三农”问题的政策原因.国家一方面从农业、农村和农民那里攫取了大量资金积累,另一方面却强制地将数以亿计的劳动力长期滞留农村,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规模经营困难。这要归因于我国长期实 行的工业 倾斜政策———优先发展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将实现国家工业化视为“富国强兵”的必由之路。为了加速实现农业国的工业化,中国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结果是:从农业部门流出大量资本的同时,却没能带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最终演变成全社会的利益关系向工业、城市偏斜,而农村、农业、农民处于不利地位,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农业资本长期投入不足,农业再生产能力扩大受到限制。
(二)城乡二元结构是“三农”问题的制度.根源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陆续实行的一系列制度是促进城乡二元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一是户口制度。1958年,我国把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并以此为基础,出台了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等;二是社会福利制度。国家规定城市职工可以享受各种劳保待遇,如公费医疗、休养、退休养老金制度直至丧葬、抚恤费等;三是产业结构。1978年以前,农村几乎没有工业,即使有也只是为农业服务的附属部门,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部门。正是上述的政策和制度将城市和农村划分出明显的区别,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社会格局,导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被扭曲。
(三)农民可支配的生产要素稀缺是“三农”问题的直接原因.中国的“三农”问题与人均农业资源短缺存在着密切关系,农业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 着农业经 营规模的 扩大、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阻碍中国农业现代化。首先,人均农业资源稀缺限制了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土地紧张、资源短缺,高土地生产率和低劳动生产率 的农业
发 展目标,使得农民增收困难。其次,人均农业资源稀缺的现状限制了农业商业化和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只能采取小农耕作方式,无法积累资本发展农业商业化。最后,人均农业资源稀缺的情况限制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口与资源不相匹配导致农业结构调整十分困难。
三、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一)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一,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实现农民增产与增收。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仅能直接增加农业产出,使农业生产者因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增加收入,而且将带来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生产成本下降,使消费者直接或间接收益,并为非农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更多可用资源,从而支持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当前农业发展应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作为工作重心,力求在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形成平衡。政府也要根据发展的新变化,及时从单纯注重土地生产率的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优先提高农业生产率、兼顾土地生产率的农业发展模式上来。第二,积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传统农业突破土地限制的方法,就是要发展基于农业的科学,运用科学知识和工业投入,设计出更为集约的种植,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耕作制度。同时,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激励机制,引导农业科研资源针对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针对农业新技术展开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业竞争力。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中国人的食品结构正在经历由植物纤维为主向兼重动物脂肪及高蛋白的转变,粮食消费能力显著下降。这一变化使得农业生产要素向市场效益好、又能够在有限土地上密集利用劳动力和技术的农产品流动,引起种养业产出结构变化,从而扩展农业发展的广度。但是,在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一些农产品的质量随之降低,为此,我国必须在保护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
(二)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利,培育新型农民.第一,提速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可以通过改
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设计使农村劳动力从农村顺利退出的机制。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趋势,建立起符合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土地流转制度和农村人口退出的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通过改变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制度创新。在新时期新阶段顺应城镇化提速的要求,改变旧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扫清体制障碍为城市化的提速铺路。第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利。“三农”问题表面上看是利益问题、经济问题,但其根本问题还是农民的平等权利问题。要想维护农民的合法权利,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农民协会,使政府职能由原来的直接管控部分转变为间接管理,让农民协会能够部分承担农民自治职能。同时,在制度上坚持将国家与农民协会分离开来,保持其民间性和自治性,使其能够独立处理事务,并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另一方面,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任何机构、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违背农民意愿,干 涉农民的 生产和经营。第三,加强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新型农民的培育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还有助于新农村建成向纵深推进。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建设农村教师队伍,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其次,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具体而言,就是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最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引导农民树立新型农民的文明观、创业致富的新生活观以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观念等。
(三)以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的重点.第一,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农村现代化,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工作中应抓住四个重点:一是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三是统筹城乡国民收入分配,四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第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财政投资,不仅能改善农村地区的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能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另一方面,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优化农村公共投资的结构。目前,中国农村基础设
泰国的民主困境与出路 篇6
八年难止之动荡怪圈
不仅是素贴要求临时政府下台,代理上议长素拉猜5月16日与70名议员开会后也建议临时政府为国家走出危机而下台。他指出上议院正在寻求宪法法院支持,必要时准备建立一个新的能够正常运转的临时政府并任命新的无党派总理。然而,“红衫军”领导人称,如果反对派或上议院任命新临时政府,将引发“内战”,因为“红衫军”将武力抗争。更有消息表明“红衫军”早就在曼谷囤积武器,因此目前九成以上的泰国民众担心示威者爆发大规模暴力冲突,发生“城市之战”。
其实,此轮动荡只是过去八年来泰国频繁动荡、民主之乱迭起的一个缩影。20世纪泰国军人频繁政变的历史姑且不谈,仅仅在过去的八年,泰国共发生五轮政治动荡:2006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3年,每轮动荡都持续数月乃至半年,总理则换了七个:他信、素拉育、沙马、颂猜、阿披实、英拉、尼瓦探隆。其中,他信派总理占了五个,反他信派总理仅两个:素拉育和阿披实。这些总理均命运多舛,多位不得“善终”:他信(2001年2月~2006年9月在任)被军事政变推翻,至今流亡海外;素拉育是军方扶持的临时总理(2006年10月~2008年1月在任),干了一年多,下台后就扯上了非法占地的官司;沙马(2008年1月~同年9月在任)、颂猜(2008年9月~同年12月在任)、英拉(2011年8月~2014年5月在任)则因为涉及弊案先后被宪法法院解职,宪法法院六年内解职三个总理的现象在泰国民主发展史以及世界民主发展史上都极为罕见;阿披实2008年底是被军方强推上台的,未经过大选,一直到2011年8月下台,长期遭遇“红衫军”的抗议,卸任后也是官司缠身。泰国民主乱局的表现不仅仅是走马灯似地换总理,更体现在几乎从未消停过的街头示威,过去八年,街头流血冲突中的伤亡者竟有五六千之众。泰国人温文尔雅的良好形象正在被混乱和流血冲突所取代。
泰国民主运作缘何进入死胡同?
泰国乱局根源并非“疾在腠理”,而是“病入膏肓”,换言之,是无法通过换总理或举行大选来解决的。泰国之乱长期化意味着民主机制运作陷入困局,原因复杂且多元。
第一,社会分裂之困。两大势力长期斗争的根源在于社会贫富分化和阶层对立。他信、英拉代表着占全国人口七成的北部、东北部的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利益,他们享有很少的政经权益和社会福利。而反对派主要由曼谷及其周边城市的政商学界精英组成,占全国人口的三成,却曾长期把持政权、占有全国绝大部分经济和社会资源。日益觉醒的草根阶层要求曼谷精英阶层分权让利给他们,要求社会权益平等,这为后者所不容。值得指出的是,他信派领导的草根阶层与曼谷精英、传统权贵集团之间的博弈,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社会政治意义。力图借助一人一票选举制度产生的巨大政治力量压制住提倡议员和官员任命制的权贵们,这种追求政治平等化、平民化的行为,对泰国的民主化和整个政治生态变化格外重要。但是,这个历史进步过程是缓慢的、曲折的,社会代价亦十分高昂。
第二,权力多元之困。正常的民主机制下,民选的议会和政府应该是国家权力核心,但泰国权力架构并非如此,而是畸形且多元的。在泰国,根据2007年宪法,民选政府和议会十分弱势,不仅严重受制于非民选的国家机器,甚至经常被后者推翻。凌驾于政府的主要机构是被曼谷精英控制的军队和宪法法院,而这些非民选机构近年来沦为曼谷精英派用来搞垮他信政府的政治斗争工具。军队独立于民选政府、频频干政,政府只能看军队脸色行事。
2006年将民选的他信政府推翻,就是因为他信向军队安插亲信,企图控制军队。当时,他信领导的泰爱泰党占77%的下议院席位,他信也是唯一连选连任的民选总理,民望很高,但几小时内便被军队政变驱逐。2008年,军队强推反他信的民主党领袖阿披实,此人仅经过议会投票就出任总理,这被他信派指责为“未经过大选而执政”的违法行为,但阿披实在军方支持下居然就担任了两年半的泰国总理。2011年7月大选前,军队还曾试图阻止他信妹妹英拉当选,但因为英拉民意高企不便再次军事政变而作罢。
在赤裸裸的军事政变饱受诟病的情况下,宪法法院的“司法政变”开始频频上场,其近七年来主要查办、审判了他信和英拉派的弊案,搪塞或驳回了对民主党的控诉,先后解职了三位他信派总理,两次解散他信派政党,禁止他信妹夫颂猜及他信派政党100多位骨干五年内参政,完全沦为“拉一方、打一方”的政治斗争工具。
军队和法院频繁干政,推翻民选政府和总理,是对泰国政坛矛盾的火上浇油。若想理顺民选机构官员与军队、司法机构的关系,就需要修宪,这是他信派政府2008年、2012年、2013年多次推动之事,但结果则是他信派政府和总理被军队屡屡驱逐。一言以蔽之:体制不顺,权力多元,民主运作必乱。
第三,政治腐败、法治松弛、全社会缺乏民主素养之困。泰国历任政府均有严重贪污事件发生,内阁官员大多想方设法为己方选区、家族企业牟利。他信执政时,家族企业资产暴增,2010年法院曾没收其非法所得14亿美元。据泰国商会的研究报告称,阿披实政府执政两年半,官员总贪腐金额近百亿美元,尽管阿披实本人清廉。因此,民众经常以政府腐败为由上街。
由于泰国法治松弛,违法成本低,整个社会上至政客、政党下至百姓和街头组织,均缺乏基本的民主素养与遵纪守法意识,人们动辄就采取街头示威来逼政府下台,而挑头闹事者却经常逍遥法外。素贴就曾公然领导示威者占领多个政府大楼,用示威阻止警察抓捕他,阻挠合法大选。近几年,泰国政坛斗争完全脱离了大选、议会等民主轨道,形成恶性循环。朝野对立双方动用选举、街头示威与流血冲突、枪击爆炸、暗杀、军事政变、司法政变等各种合法、非法手段,目标就是夺权或保权。
第四,政客自私、好斗、拒绝妥协之困。21世纪泰国政坛的几位“大佬”——他信、沙马、“红衫军”领导人乍都蓬,以及反他信阵营的阿披实、素贴,前“黄衫军”(去年因内部矛盾而解散)领导人林明达等政客和街头示威领袖,均为了己方私利而变得十分好斗,拒绝妥协。一派执政后,就将对方“往死里整”。他信执政时试图搞垮传统权力阶层,独霸政坛:拉拢王储,分裂王室;在军中安插亲信,力控军权;改革官僚体制,强化总理权威,导致其他政党、权贵、中产阶级等曼谷既得利益集团利益大减,民主党更是议席大减,乃至面临生死存亡之忧。他信流亡后,仍遥控旗下人马与反他信派对着干。他指挥己方人马参选总理,指挥己方政府推动修宪和《特赦法案》,以为其脱罪、回国参政铺路,鼓动“红衫军”多次上街逼宫阿披实政府。他信的目的是让该派长期主导政坛。而反他信派也毫不示弱,针锋相对。军队2006年发动政变推翻他信,逼其流亡他乡至今。阿披实政府吊销他信的泰国护照,对其发出国际通缉令,而林明达领导的“黄衫军”、素贴领导的“人民民主改革委员会”示威者则发起了对他信、英拉派政府的多轮攻击,力图将他信势力从泰国政坛上赶尽杀绝,欲驱逐他信家族人马离开泰国。由于政坛“大佬”们斗个不停,互不妥协,导致泰国政坛陷入了“此方执政、彼方上街”的恶性动荡怪圈。
泰国危机走势与民主路径选择
现在,泰国最为紧迫也是难以解决的危机是:2月大选被反对派示威搅黄后,临时政府推动的将于7月20日举行的新大选极可能因反政府示威者阻挠、破坏而再度泡汤。目前,朝野双方就新大选和政改谁先谁后的问题争执不下,两派政改方案逆向而行。这导致危机难用民主机制和规则来解决。
总理尼瓦探隆主张尽快举行新大选,以此来解决当前危机,然后再推进政治改革。其举措的实质是让己方的为泰党凭借大量草根选票支持而再度胜选,进而执政,然后由新政府主导政改。该派的政改主张是强化选票和民选机构的力量,如推动上议员全部直选,扩大民选政府的权力,以让本派长期主导政坛。而反对派深知因为支持者少而无法赢得大选,主张先推选临时总理和政府(非大选方式),用一年或更长时间先推进政改、再进行大选。其核心目的是增加议会、政府、司法等机构中的任命制议员或官员的比重,压制选票力量,将政治规则修改到让他信、英拉一派无法通过大选上台的程度,以让人数较少的曼谷精英阶层把持政权。显然,政改涉及两派你死我活的利益争夺,争执不下,危机难止。
笔者认为,泰国危机到了一个乱到极点、乃至可能出现某个拐点的时刻了。“红衫军”称将开始壮大示威声势。而素贴则暗示他领导的示威可能向极端方向发展。如果局势继续动荡,大规模流血冲突上演,文人们还不能解决危机,军人发动政变来平息危局的可能性就会上升。最有实权的陆军司令巴育5月15日表示,如果暴力继续,军队将出动,在曼谷实施最高安全级别措施——宵禁以维持秩序。这是军方半年多以来最强硬的表态。但军事政变将触发新乱局,“红衫军”称,素贴领导的反政府示威者就是想搞乱局面,逼迫军方政变,但“红衫军”将以更大规模的示威回击政变。
民主、非民主的手段均难以促使国家走出危机,泰国正在迈向“失败国家”的深渊。泰国知名学者立琦指出,泰国民主制度已经走入死胡同,因为它未给大多数人带来利益。
泰国民主要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必须要进行彻底的改革。第一,稳定是民主机制正常运作的第一前提,当前各派谈判、和解乃是国家由乱到治的必由之路。第二,各派必须协同理性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找出各派能够接受的利益和规则的最大公约数,制定出令各方接受的新政治规则和运作模式,才能保证日后的大选顺利举行,政府正常施政,并实现民主原则之下的有序政府更迭。第三,未来几十年的新政府,都必须将平衡各阶层利益分配作为施政的核心任务,逐渐消除阶层对抗的根源。第四,若干权力行为体角色需要重塑。政府和官员不能上台就贪,而应廉洁自律。军队必须走职业化道路,专注于国防事务,接受文官政府的领导。宪法法院等司法机构要回归“中立”本性,实现司法独立与公正,不再成为政治斗争工具,而要成为维护正常民主秩序的保障。第五,提高全民的民主与法治素养,改变其动辄就上街的恶习。
“空心村”的困境与出路 篇7
一、“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1、落后的规划管理。城市建设由市级政府负责, 集镇建设由乡镇负责, 村民委员会实际上管理着村庄建设。但是大部分行政村有着无法克服的困难, 缺少资金和技术人员, 心有余而力不足, 无法管理。
2、“城市化”的追求。改革开放后, 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他们的视野逐渐变的开阔。农村建房的目标趋向于城市便捷的生活条件, 他们兴建新居的首选地便是老村周围环境好, 交通便利的地方。
3、公用设施的缺乏。泥泞的道路, 地下排水设施的缺乏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鉴于这些情况, 村民只好搬到村子周边居住。
4、法律意识淡薄、执法不力。每年, 各级政府部门都会进行土地法律法规宣传, 但由于不注重方式方法, 内容又比较单一, 忽视了广大农村群众和土地法律法实施细则和办法, 使部分群众并不认为超占宅基地是违法的。更严重的是部分村组干部本身就是超占大户, 这种情形下想要改变现状谈何容易。
5、空闲宅基地批而不划、划而不建是其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村组由于没有提前规划宅基地的划拨方式等原因, 造成宅基地无法划定。有些村组虽然调整出预留宅基地, 但由于干部以权谋私, 不给好处不办事, 造成了预留宅基地的闲置。
二、划而不建的主要原因
1、提前占位。一些村民在孩子未成年时就提前通过各种违规手段申请将宅基地划好, 以备孩子将来使用, 这是空闲宅基最主要的形成原因。
2、城市农村两边跑。由于中国人传统的乡土情结, 虽然全家都在城市工作, 但位于农村的宅基地仍旧保留着, 以备退休后再使用。
3、新建住房资金匮乏。调查发现, 部分家庭虽然住房紧张, 新的宅基也已经划好了, 出于经济困难而建不起新房, 仍然住在旧房中, 新宅基地无奈荒芜。
4、乱建乱占, 一户多宅等现象受宅基地私有、风水等封建思想的影响而较为突出。一些农民受迷信谣传的影响, 认为自己旧住宅的风水比较好, 即使建了新房也不愿让出旧宅, 空宅越来越多。
5、因继承关系形成一户多宅。由于多种原因, 村里的一些家庭两代人分户独居, 长辈去逝后, 其宅基自然归下一代所有。这对于独居子女就成了一户多宅者。
6、相关法规不完善。制度规定和政策没有对农村宅基地的合理流转起到指导作用, 也没有相关法律条文来限制农村宅基地的闲置、抛荒。
三、做好“空心村”工作的思路
“空心村”对于农村宝贵的土地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对农民的居住环境也有影响。农村的景观布局, 道路网络、上下水系统等基础设施也由于“空心村”的现状而难以有所改观。这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新问题。要想走出“空心村”的困境, 依法行政, 高效行政, 科学行政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下去。
1、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保证规划先行。做好“空心村”改造的基础和前提是科学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必须适应未来的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规划必须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相适应;必须与各村实际相结, 因地制宜,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犯教条主义错误;规划的前提是保护耕地, 防止耕地资源浪费。政府要对规划负责, 起到主导作用, 协调统一相关单位, 认真进行新农村规划的调研与设计, 保证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规划一旦确立, 就要严格按规划操作。这就要求相关执法部门要坚决依法办事, 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坚定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信心, 在源头上杜绝违章违规建设和占地。
2、把对群众的宣传教育落到实处。改造“空心村”、建设新农村是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的一项为民、惠民工程, 让村民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 对于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大有助益的, 从细节入手, 将“空心村”改造的好处宣传到位, 使他们充分了解这项工作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其次, 广泛宣传相关政策法律及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全方位支持的总的政策导向, 加强他们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3、试点先行, 以点带面。由于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 且“空心村”改造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因此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它作为一项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各乡镇要态度积极, 因地制宜, 正确引导。从部分村开始试点探索, 不断积累经验, 进而以点带面, 顺利完成此项工程。
4、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空心村”问题。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可以从以下途径开始:首先搭建有效沟通和联系的平台, 引资入村, 为农民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其次通过开展群众性互助活动,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体制, 增强他们的家园归属感, 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要想缓解我国用地矛盾, 保护耕地资源, 保证粮食安全, 必须解决“空心村”问题。这对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农村至关重要。因此,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合理利用农村的土地资源, 尽快充实“空心村”, 美化村容村貌, 最大程度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才是“空心村”最好的出路。
摘要:目前, “空心村”现象在中国的农村是普遍存在的, 这不仅影响村容村貌, 也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本文通过分析“空心村”产生的原因, 阐述了“空心村”当前所处的困境, 并指出了“空心村”的出路。
关键词:空心村,土地,农民,规划
参考文献
[1]唐晓腾.中国乡村的嬗变与记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3.
[2]刘鸿渊.贫困地区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J].求实, 201l (3) :28-30.
[3]林孟清.推动乡村建设运动:治理农村空心化的正确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0 (5) :83-87.
[4]李铮.“空心村”现象成因及整治措施科学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0 (1) :97-99.
中职学校的困境与出路 篇8
一、我国中职学校的现状可以用“三低四难”来形容
“三低”就是社会评价低、教学水平低、专业吸引力低。1.社会评价低。人们长期以来觉得职业教育是面对“差生”的教育, 只有学习不好、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 (也就是所谓的“差生”) 才选择职业学校继续学习;许多家长认为上中职学校学不着知识还得花钱, 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去打工, 也不愿意让他们去中职学校上学。2.教学水平低。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教学方式还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育阶段, 老师讲的有气无力, 学生听得无精打采, 教学双方互动不够、课堂气氛压抑, 教学效果很差, 教学方式与方法亟待改变;由于客观和主观环境造成的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等问题也导致了教学水平的下降。3.专业吸引力低。表现在专业设置上就是:要么什么专业好找工作学校就设置什么专业, 一哄而上、仓促上阵, 造成专业教师奇缺, 教学质量奇差, 得不到社会承认, 最终成为鸡肋专业;要么抱残守缺、一成不变、教材陈旧, 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最后只能被淘汰。
“三低”决定了中职学校的发展必然面临诸多困境, 其后果就是“四难”, 体现在招生难、教学难、管理难、学生就业难。1.招生难。除少数学校外, 中职学校普遍陷入招生荒, 每年招生计划很庞大, 但完成数量却很少。招生数量决定学校的生存, 招生质量影响学校的发展。2.教学难。由于招生数量和质量下降, 造成中职学校在教学组织上比较被动, 学生的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和辨识能力普遍较差, 加上教师运用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进行教学, 很难给学生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3.管理难。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 他们的人生观、方法论等还没有完全成型, 管理难度本来就较大, 而教学质量和学生质量的下降更是给学生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4.毕业生就业难。企业需要的是适应自己企业工作方式的熟练工人, 并不需要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生与市场需求没有挂钩, 要么不会干, 要么干不了, 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企业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人。
面对中职学校的现状, 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中职学校出路在何方?”令人感到欣慰的是, 我国近来十分重视职业教育, 教育部在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 提出我国要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方针;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 关于职业教育的描述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来看, 职业教育发展始终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我国已故著名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深刻地指出:“就吾最近几年的经验, 用吾最近几年的思考, 觉得职业学校有最紧要的一点, 譬如人身中的灵魂,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 是什么东西呢?从其本质说来, 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 就是社会化。”这里所说的社会性.就是指经济社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辩证关系, 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最基本和最本质的关系。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特殊的教育教学规律: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产学结合为基本途径的规律, 这是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根本规律。现代职业教育正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教育观念、思想、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都处于变革之中, 这给职业教育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 中职学校应抓住这难得的机遇, 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二、提高教育质量是根本
教育质量是衡量一个学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决定了中职学校的生死存亡。中职学校应该摒弃普通教育“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室和黑板为主阵地”的传统模式, 创新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鼓励教师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 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和探求的积极性、主动性, 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习、探索、创造。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实施者和主导者, 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中职教师应从根本上更新教育理念, 遵从先育人后教书的教学观念, 变应试教育为创新能力教育、生存能力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 改革教学模式, 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三、加强校企合作是关键
马克思曾经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来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手段, 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办法”, 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中职学校应该改变多年以来形成的以课堂为中心, 注重知识的传授, 其中知识的安排又以学科体系为逻辑,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因过分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就业后一般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期和再学习期。这种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学不能致用”的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从职业教育的使命出发,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就必须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能使职业教育冲破校园的围墙, 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转变,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 在专业设置上以职业分析为导向, 在培养目标上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在课程设计上以职业活动为核心, 在教学内容上除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外, 还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培养方式上淡化理论课、实训课的界限,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现场教学, 为学生提供获得真实工作体验的机会, 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刻走上工作岗位。
四、政策优惠是保证
我国目前已实施的助学优惠政策有:1.国家助学金政策。资助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生, 资助标准为1500元/生、学年。2.自主招生、注册入学。3.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从2009年起, 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从2010年起, 对中等职业学校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 企业对中职学校培养的中专生青睐和渴求, 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吸引了一批有志青年到中职学校参加专业学习和深造, 成为企业生产一线的主力军, 以此也促进了中职教育的良好发展。国家给予中职学校的优惠政策, 给中职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总而言之, 全球经济发展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职学校应该勇于面对新的经济社会情况, 根据自身特点及地方资源优势, 转变教育理念, 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校企合作, 在国家优惠政策的背景下创建职业教育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黄志敏.中美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教育与职业, 2011, 12下.
[2]代伟.蔡元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及现实启示[J].教育与职业, 2012, 05.
柞蚕场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篇9
一、存在问题
1. 重养蚕轻建设掠夺式放养
为了获取眼下高效益, 有些蚕民增加单位面积投种量, 超量放养, 有甚者蚕场一年内违规重复放养柞蚕, 而蚕场建设无规划和投入, 造成蚕场生态逆向演替。
2. 蚕场资源破坏严重
丹东市农村每年需柴草量约200万吨, 其中40%的柴草取之于蚕场。由于能源紧张, 部分农民无视法律、法规, 将蚕场缩短更新周期, 批少砍多, 乱砍盗伐等现象严重, 造成蚕场缺株断条, 触犯法律的更新现象时有发生, 加速蚕场生态环境恶化。
3. 基层专业管理人员短缺
全市区只有少部分乡镇配有1~3名专职蚕业干部, 且年龄偏大。大部分乡镇由林业、果树等干部兼任。由于监管不到位, 相关政策和新技术不能及时普及推广, 影响了蚕场生态建设和柞蚕产业发展。
4. 蚕场建设资金不足
乡镇政府收缴3%蚕场建设基金力度有限, 资金难以到位。用于蚕场建设的资金投入很少, 导致蚕场建设后劲不足。
二、改善蚕场建设的建议
1.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农业、林业、丝纺、外贸、科研等相关部门和行业的专家、学者, 对丹东蚕场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论证。通过对蚕场资源的科学规划, 使其固定下来, 长期不变, 解除农民建设蚕场的后顾之忧。
2. 切实加强蚕场建设管理
在蚕场中补种橡子、栽植幼龄柞树, 增加蚕场柞林密度。种苗由县乡统一提供, 农民自建自用。对蚕场更新采用中刈放拐, 提高采叶量。限制蚕场投种量, 每把蚕场投种量春蚕不超过2万粒、秋蚕不超过4000粒。严禁放“二毛子”破坏蚕场。对于超量投种, 蚕场食叶量超过法定要求的应严加查处。
3. 依法治蚕场
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发布的有关蚕场建设的法律法规, 对个别蚕场批少砍多、乱砍盗伐等违法案件严加查处。
4. 推广生态蚕场建设典型
市、县区、乡镇都设立生态蚕场建设基点, 通过建点示范, 引导农民提高蚕场建设认识, 以点连片, 达到全面建设蚕场的目的。将蚕场建设好坏作为年终考核相关干部业绩的重要依据, 同时对建设蚕场政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和优先聘用专业技术职务。
5. 推广养蚕新技术
推广“春蚕保护育”“柞蚕杂交种”“灭蝇四号”“灭线灵药杀线虫”“蚕场中刈放拐”和“五统一制种”等6项新技术, 在不增加投种量的情况下, 增加科技投入, 提高蚕场管理和经营水平, 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
6. 加强能源基地建设
积极鼓励农民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蚕场底角等地, 营造薪炭林, 以增加能源产出量。大力推广农村改炕改灶新技术, 节省能源。推广农村沼气开辟新能源, 减轻农村能源依赖蚕场的压力。
7. 完善蚕业科技干部管理体系
对新毕业的蚕业大中专毕业生应引导充实到蚕业行业, 定编定岗, 编制允许挂靠在上级蚕业主管部门, 以增加专业技术人才, 使蚕场建设逐步走向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8. 增加蚕场建设投入
内刊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篇10
一、内刊发展的困境
无论是公开发行的刊物,还是企业内刊,在其发展中都会存在各种使得刊物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对于企业内刊来说,跟内刊的性质、编校质量的高低、内刊编辑人员的素质等方面都有关系。
1. 内刊资金紧张。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1997年对外发布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规定:内刊的性质是“内部资料,免费交流”,明确规定内刊“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刊登广告,不得在社会上征订发行……”内刊的性质表明内刊与所属企业的关系即是依附关系,内刊的发展必须依附于企业的发展,内刊所需要的经费必须由企业全额支付。企业内刊一般归属企业的宣传部门,不属于企业的主要业务部门,经费预算有限。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发展状况良好,企业内刊的经费便有保障,倘若企业的发展出现危机,不仅企业内刊的费用会削减,甚至内刊也会遭到停刊的危机。另外,一般企业都将内刊作为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的点缀品,对宣传部门提出的内刊发展计划,并不重视,往往以经费紧张为由予以否决,影响了内刊的进一步发展。
2. 专业编辑缺乏。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规定,公开发行的期刊从业人员,必须获得相关的从业资格,从助理编辑、责任编辑、编审逐步晋升。与公开发行的期刊不同的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内刊的从业人员资质没有做出明确要求。在实践中,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专门从事内刊编辑工作的只有2-3人,人员严重不足。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内刊编辑水平良莠不齐,不能保证内刊的出版质量。除此之外,内刊编辑没有相关的晋升渠道,许多内刊编辑工作一段时间后,纷纷转岗从事其他岗位的工作,内刊编辑的流动性较大。随着内刊编辑的流动,内刊的风格、编校质量飘忽不定,影响了内刊的发展。
3. 稿源缺乏。
内刊的发展依附于企业,内刊服务于企业,内刊的发展也依附于企业员工的支持。作为企业内刊,当然也可以通过向外界约稿来获得高质量的稿源,但是一般情况下,内刊还是以内部稿件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文化水平、整体素质等方面都会对稿件的质量产生影响,决定内刊的质量。特别是一些比较专业的内刊,如技术类的内刊,对稿件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笔者所在的电力行业内刊为例,公司系统2万名员工中,约有一半以上的员工在基层供电所工作,文化水平较低。2013年,公司的刊物由综合型期刊逐步转型为技术型期刊后,稿源锐减,严重缺乏好稿。因为稿源缺乏,原本的月刊缩减为双月刊。
4. 专业审稿人员缺乏。
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企业内刊,比如技术型内刊,不仅要面对稿源缺乏的困难,还得面对专业审稿人缺乏的困境。一般情况下,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会聘请本专业相对权威的专家担任期刊的审稿专家。本着学习和交流的目的,专家学者也愿意担任期刊的审稿专家。但是,对于企业内刊来说,由于缺乏权威性,加之稿件质量整体不高,即使是一般的专业学者,也不愿意担任内刊的审稿专家。由于缺乏专业的审稿人员,对稿件的质量把关不到位,进而又影响了期刊质量的提高。
5. 新媒体冲击。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兴起,传统的纸媒受到强力冲击,受众用整段时间阅读的方式逐步转变,人们更愿意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刷微博、逛朋友圈、订阅公众号。对于内刊来说,由于没有资金来源的压力,求新求变的意愿不高。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以如果内刊以不变的姿态应对一切,读者的流失是必然的。
二、内刊发展的出路
纵然有很多的原因导致内刊的发展陷入困境,但是面对挑战和机遇,内刊编辑只能积极探索,为编辑自己,也为内刊行业寻求出路。
1. 积极寻求领导支持。内刊的性质,决定了内刊不可能有外部的资金注入,内刊对企业的依附关系,注定内刊的发展必须依靠企业。内刊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必须积极寻求企业领导的支持。作为内刊的编辑,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一系列的策划展示内刊存在的意义,让企业领导认识到企业内刊在品牌建设,企业文化推广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内刊对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提高内刊在组织架构中的地位,提高内刊编辑的职位和待遇。只有获得企业领导人的支持和认同,内刊的发展才会更上一层楼。
2. 对编辑进行专业培训。
个人认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应该出台相应政策,参照公开出版物编辑的管理办法,对内刊从业人员实施准入制,通过职业资格考试,提高内刊编辑的从业的门槛,并建立相应的晋升渠道,整体提高内刊编辑的素质,并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内刊编辑队伍。
在国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之前,企业内刊可以加入相关的期刊协会,通过积极参加行业期刊协会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活动来提高业务素质,也可以邀请出版行业的相关专家专门授课培训,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另外,内刊编辑也要和同行多沟通交流,学习其他期刊的优点,努力提高编辑水平。
3. 建立稳定的作者队伍。
优秀的期刊,从来不缺稿件。要想获得优质的稿源,内刊编辑必须从装帧设计、内容排版、文字编辑等各个方面提高办刊质量,提高内刊的知名度与信誉度,从而吸引优秀的作者投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稿件,再有才华的编辑也无法办出一本优秀的期刊。作为内刊编辑,必须在自然来稿的基础上,挖掘潜力作者,和作者交朋友,用真诚感动作者,处理稿件时体现自己的专业性,取得作者的信赖,用个人魅力逐渐建立一支稳定的作者队伍,为期刊服务。此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投稿奖励机制,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对投稿的员工进行奖励,激发公司员工投稿的积极性。
4. 建立审稿专家库。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内刊,有条件的,可以聘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担任审稿专家。没有条件的,企业内刊可以在本企业内部挖掘专家、技术骨干担任审稿专家,可以将部分专业素质过硬的作者发展成审稿人,也可以根据作者的推荐,有选择的发展部分审稿人。综合之后,建立审稿专家库,根据审稿的情况,及时更新和淘汰数据库。
5. 积极利用新媒体。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期刊,无论愿意与否,都必须坦然面对新问题带来的变化,内刊也不例外。与其在被动中接受,不如主动出击,利用新媒体带来的机遇积极转型,扩大内刊的影响。具体来说,内刊编辑部在请示公司领导获得批准后,可以以内刊的名义开通微博账号、微信订阅号。一方面,可以将用新媒体受众喜欢的语言将内刊登载的部分内容二次编辑后,在微博、微信订阅号上发布。为了不冲淡内刊的影响,这些内容在新媒体上发布时,时间可延后。另一方面,可以在微博账号、微信订阅号上与读者交流互动,征集读者的意见,邀请读者参与策划内容的征集,对新一期内刊的内容进行预告,扩大内刊的影响。
农村金融的困境与出路 篇11
其实多年来,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银监会和央行为了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农村金融已经实施了多次改革,但农村金融仍然问题重重,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存量不足。现在服务于农民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等,但近几年来,由于利润导向,各银行在县以下的网点多数已撤并,农信社虽然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但网点也在不断减少,全国农信社网点已从2004年的6.1万个减少为2007年的5.2万个。从总体上来看,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811个,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
其次,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由于农业银行收缩农村网点,减少了资金投放,邮政储蓄在2007年以前也是只存不贷,吸收的资金多半流入城市,农村信用社有部分资金也以规避风险的名义投向大中型企业,致使农村资金外流形势严重。
再次,农村金融风险较高。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比较大。农村金融机构除了自身经营风险外,在农村地区经营还面临比城市经营更高的系统性风险,农业保险、信贷抵押担保等发展滞后也是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较高的重要原因。2007年末,全部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平均占比13.4%,远高于同期全国四家大型商业银行8.4%的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
那么怎样改变现状,又快又好地实现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目标呢?
首先要让服务于农村的金融机构有利可图。贷款利率直接影响到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赢利水平。因此逐步放开利率管制,实行更大范围的利率浮动,让农村金融机构用相对较高的利率覆盖高风险,从而得以改善自身的财务状况。另外还应该给予服务于农村的金融机构适当的税收优惠,目前,农信社享有营业税优惠政策,税率为3%,而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为5%,为了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应将这一优惠政策普及到其他愿意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当中。总之,要通过各种手段,为农村金融机构创造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环境。
保证了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的经营活动中能够获利后,金融机构就愿意到农村去,这时就要降低准入门槛,允许成本低廉、开展简单业务、能够维持微利的各类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在农村已经存在多年、并有良好记录和当地群众口碑的各类小额贷款组织可适当优先考虑,民间资本入股村镇银行的比例限制也应进一步放宽。这样,进入农村的机构种类和数量一多,就可以形成竞争,搞活农村金融市场,降低农民贷款的成本。
各种性质的银行加入到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之后,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还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如发展农业保险,分散和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分散和转移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同时要加强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 完善监管技术,提升监管质量和效率,为农村金融机构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经营环境。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政策性金融体系,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加强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互补合作,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贷款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诱导和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从事这些具有较强政策性的金融业务。完备的金融体系,有助于农村健康金融生态的形成,实现农民与金融机构的双赢。
企业“走出去”的困境与出路 篇12
全球投资环境不甚明朗, 企业“走出去”面临风险。由于全球经济仍徘徊于需求复苏的挣扎时期, 国际环境下的有效投资仍无法满足全球经济发展所需, 加之欧债危机仍未消散, 众多贸易保护频频充当护栏, 这些复杂的国际环境将致使中国企业的跨国投资风险持久居高不下。
国际化水平欠佳, “走出去”实力受制约。以战略目标水平为视角,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总体处于年轻时期, 许多企业欠缺对外投资的长期发展战略, 因此“走出去”的实施效果也往往不够理想。以国际化治理水平为视角, 中国本土企业总体上仍缺乏大型投资管理和大型资本运作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而在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 一般只按本土化模式参与经营, 因此对国际市场变化做出的反应也相对滞后。
对国际环境的认识模糊, 国际化管理能力大打折扣。目前, 中国本土企业对国际环境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 对各个东道国的投资环境、文化底蕴、外商投资政策、国内消费市场特点等总体上缺少深入了解, 这将对国内本土企业国际化管理能力的提高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以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储备为视角, 国内企业在“走出去”战略规划时缺乏对国际化人才的目标定位, 企业在吸引、留住国际化人才方面尤其欠缺经验, 人才管理和培训机制也不完善。以社会化创新模式为视角, 国内企业在国际化竞争风险、社会责任、品牌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能力也相对不足, 导致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管理能力大打折扣。
竞争秩序仍显混乱, “走出去”效率难提高。“十二五”时期是中国本土企业“走出去”的高峰阶段, 这段时期内国内本土企业对外投资发展迅猛, “走出去”的势头非常强劲。但伴之不完善的对外投资战略, 使得国内许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出现对外投资目标或者并购目标等趋同的情况, 同质化竞争激烈, 市场竞争秩序混乱。一旦市场竞争失序, 将直接导致国内企业对外投资效益大幅下降, 不利于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唯有深刻认识自身的短处, 对症下药, 才能确保本土企业真正“走出去”。总的来说, 一方面要求国内企业激发内部建设动力, 提升国际化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也要求政府和相关机构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为本土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服务。唯有企业、政府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 互动发展, 做到多管齐下, 才是推动中国本土企业不断实现国际化发展的唯一出路。
第一, 企业应激发内部建设动力, 全面促进国际化能力升级。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一般可分为本土经营、产品出口、海外拓展、全球布点、世界超级集团5个阶段。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 市场的范围不断延伸, 分支机构进一步拓展, 行业地位日益提升。当企业国际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产品出口规模、承包外资工程和收购外资项目数量都达到一定水准, 这就需要企业将精力更多地放在高端制造、研发设计、服务营销等可以有效提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式上, 助推企业各种业态全球布点。处于不同“走出去”阶段的企业, 应有针对性地强化自身内力。处于产品出口阶段的起步“走出去”企业, 由于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 应注重国际化发展规划和定位, 努力建设自有品牌, 提高知名度;同时, 还应注重国际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处于海外拓展阶段的加快“走出去”企业, 由于正当海外输出产业链的核心阶段, 该阶段的企业应注重自身制度建设, 完善企业内部结构, 并强化为“走出去”服务的精英团队建设。处于全球布点阶段的全面“走出去”企业, 由于面临的国际市场风险更为复杂, 故应严格把握国际化市场机遇, 谨慎战略选择和发展模式, 构建一种动态化的经营机制, 针对国际竞争环境变化而及时做出策略调整。
第二, 政府部门应完善多样性服务, 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环境。在政策扶持上, 应不断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为“走出去”企业注入鲜活血液。可探索推行多种专项基金扶持方式, 重点支持对外直接投资或对外合作共建的“大、好、高”项目。同时应探索相关政策, 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优惠的政策服务。在管理方式上, 应发挥政府联动效应, 联合多级政府主动探索企业国际化的审批和管理体制。在保障服务上, 应不断拓宽服务范围, 探索构建保障“走出去”秩序稳定的支撑平台, 打造预防“走出去”环境风险的综合防控体系, 做到保障服务更全面、更精准、更高效。
【银行业困境与出路】推荐阅读:
行业困境与斗争07-01
科技与节能将成食品包装机械行业出路07-10
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10-21
建设银行与商业银行10-13
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家与投资银行成长的分析10-20
银行与学校共建银行领导发言稿06-20
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文化差异比较10-28
银行行长2018新年致辞与银行论文演讲11-04
银行客户经理工作总结与计划与银行客户经理年终个人工作总结09-11
担保机构与银行关系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