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发展(通用12篇)
困境与发展 篇1
当前的电商平台,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服务领域,可分为生活服务型和生产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平台也有三类,第一类只提供咨询信息服务,第二类提供信息和交易平台服务,第三类提供信息和自营商品买卖。第二、第三类是大多数。
平台的传统业务一般有:信息咨询服务、交易撮合服务、集合采购服务。从业务方向上看,又分为采购方向和销售方向。采购方向的主要工作是供应商评估和准入、管理,交易秩序维护,买卖双方的信用监管和中介公平。困难在于供应商的动态信息的真实取得、交易价格的确定、产品质量的认证和便利性、合格供应商和合格产品数据库的实时性、供应商的评估指标体系科学性、采购流程的标准化、相关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付款方式和尾款回收、以及潜规则回扣等。有的平台采用等级评分法,即设若干指标及权重,把供应商分为若干等级发布出来。这种方法简洁,但掩盖和冲抵了企业的某些长项,而这些长项正好是一些客户所需要的。“欧冶云商”把评级制改为全景视图制,即把供应商的各项评估指标全部列出,以供选择。传统平台的商业模式一般是收取会员费、席位费、交易佣金、信息费等。在过度竞争的情况下,很多项目是免费服务的,少数实力强的企业只要流量,为的是取得数据和信用业绩。
近年来,电商平台业务向多元化高精尖发展。主要表现在:加入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功能。一是引入支付和结算功能;二是开展票据业务;三是保理业务;四是征信业务;五是代理业务;六是与保险公司合作;七是制定强制性标准和提高技术手段;八是开展电商网银业务。
当前,电商交易平台在生活商品交易领域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大宗商品领域却很难取得突破。分析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生活品的购买者是个体,个体需无条件服从电商平台的交易规则。统一的规则容易实现标准化、信息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大宗商品交易者的交易规则相对复杂,不易形成统一规则;二是大宗商品批量大,动用资金多,面签合同和传统支付方式更为安全;三是贸易商要保守自己的财务、客户和渠道的机密。因此,尽管大宗商品电子平台已有千家,但鲜有做得好的。
一些平台已经在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方面取得突破。主要经验是:建立了资源商、贸易商、最终用户、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等之间的良好的生态体系;建立了方便简洁的交易规则和交付规则;建立了便捷安全的融资、结算体系;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和诚信体系。
企业电商和电商企业不同,必须以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所有的平台交易企业,不可对己宽、对人严,搞双重标准,更不可渠道短路,近水楼台。在新常态的环境下,降本、提质、增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电商交易平台只有帮助企业做好这些,自己才能得到发展。
高端电商平台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做市商的平台不易得到客户的信任,始终做不大或不能赢得本企业圈子以外的客户。主要担心业务短路,被市商平台夺走渠道。二是只有信息服务的平台容易被取代。拥有产品和实体的企业进入电商要比纯粹的电商平台进入实体和生产产品容易得多。所以才有阿里巴巴与中铝的合作。三是所有电商平台都把盈利点放在金融业务上,甚至出现一批类金融或准金融平台。泛金融化会搅乱金融市场,比如上海钢贸事件搅乱了现货质押融资、泛亚搅乱了电商平台、P2P和e租宝搅乱了互联网金融一样。
当前电商平台的主流特点是电子交易、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的统一平台,三大功能缺一不可;其商业模式向着整体盈利的方向发展,羊毛出在猪身上,部分功能不收费;应加强企业电商和电商企业的发展趋势研究,京东模式、阿里模式、苏宁模式、格力模式、欧冶模式谁更强,未有定数;平台是专业化还是综合化?目前看专业化似乎更好些。
困境与发展 篇2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要素正完成着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变得越来越紧密,这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给其造成了一定的发展瓶颈。本文以工业发展为视角,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给出纾解路径。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困境,困境纾解,工业化
随着工业化发展日趋常态化,我国县域经济正在转变传统“三农型”的发展模式,向复合型转变,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与农村经济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已经呈现出诸多弊端,只有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引,以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大力发展三大产业,并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传统县域经济向现代县域经济的转变。当然,这种转型具有一定风险,能否取得最终成功,除了要依靠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外,还对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要素正完成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变得越来越紧密,这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也造成一定的发展瓶颈。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城市化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如果县域经济得不到城市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体系的支撑,将无法使县域经济的发展困境得到纾解。本文以工业发展为视角,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给出纾解的途径。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和必要性
“郡县治则天下安”,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社会,县域对国家的稳定、快速发展一直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对我国百强县的发展共性进行分析后可知,我国不同地区的县域在地理人文、政策优势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而这些差异又进一步造成了不同县域之间产业竞争实力和经济水平的不同。所以,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竞争能力,已经成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体而言,发展县域经济,不但能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还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充足动力。
(一)实现现代化。按照区域经济理论,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借助多种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等领域都会因此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区域内的工业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都会逐渐处于较高水平。比如,会在县域经济的推动下,最终形成具有“辐射”状态的、以本区域内的县城为中心的新型城乡关系,无论是县域之内还是县域之外,都会因此而受到积极影响。实际上,在当今时代,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对实现现代化充满了替代,也为此做了充足准备。可以说,“城乡一体化”的全面现代化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使县域内大量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才能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实现区域内的现代化,并使其处在一个良心循环的状态之中。此外,根据国外经验,发展和壮大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为区域内的农村和其他区域提供各项服务,这对促进和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城市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资料在县域之间的流动,强化城乡商品与物质交流,而这又能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绩效。
(二)解决“三农”问题。在我国,农村、农业、农民备受关注,无论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产出水平,亦或是农民的增产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直接相关。而发展县域经济,将这一承上启下的区域打造成吸收劳动力、提供经济发展动力的关键区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因为,发展县域经济,能够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县域转移,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城镇化的步伐也会由此加快,产业转移的水平和力度也将取得新的成绩,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农业的发展程度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力度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此外,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还会进一步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借助县域内较为完备的行政、经济与社会管理手段,能够不断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渠道,使农村整体收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县域经济,也就意味着要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性扶持力度。这样一来,不但有利于市场的统一和资源的整合,还能因此而构建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这对借助县域经济优势助力“三农”进步具有积极意义。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国家工作的重心和县域经济的核心所在,只有不断壮大和发展县域经济,“三农”问题才能得到充分解决,也只有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良性运转,才能借助产业结构调整与角色转换,不断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化解在社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二、县域经济走工业化道路的制约因素
(一)资源和市场运行低效。当前,一些县域在围绕核心产品发展方面显得力度不足,上下游产品的开发深度不够。同时,由于提供的上游配套产品与承接下游产品加工的配套企业十分有限,使得县域经济只能在较低的发展速率上行进。此外,由于县域内一些企业的市场意识与分工协作意识不高,使得各项资源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实际上,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的种类很多,不但涉及到县域内的自然资源,也与县域内的人力资源、资本和信息资源直接相关。在前文的分析中已经表明,无论是何种资源,都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县域内的资源具有一般资源的稀缺性特性,只有实现了这些资源的有效配置,才能使之发挥最大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机制需要发挥调节和优化的作用,并逐步构建起资源在市场上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的机制,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比如,要充分借助市场价格的波动和市场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诉求,以市场供求机制为标准,对县域经济的运行进行必要调节,并以市场为导向,对县域内的各项资源和供求结构进行调整,从而使产业结构与企业组织结构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要求。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篇3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出路
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有较大提升的空间,农村地区应该加强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1.职前教育不足。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农村教师的职前教育问题,另一方面是就职后的培训问题。从农村教师的职前教育来看,当前我国农村教师的职前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教师的学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学历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少高学历的农村教师在教学能力、教学理念知识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农村教师人数仅仅占总人数的10%左右。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农村教师的职前专业素质有待加强。
2.后天培训缺乏。在职前教育缺乏的前提下,要保证农村教师的教学质量必须要求农村学校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完善农村教师的教学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农村教师的长远发展。但是,从我国农村教师的当前的培训现状来看,培训不足、培训力度不够、培训形式化现象较为严重,这导致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教师和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3.农村教师的教学环境有待改善。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村教师的物质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影响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经济发展速度的缓慢会导致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充足的教学工具和手段,也会导致教师的教学设备不够完善,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文化环境较为落后,这给农村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的提高带来较大的困难。此外,文化环境的落后还会导致农村教师难以更好地实现自我专业素养的提高,难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这些对于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出路
1.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证教师的职前教育。要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证教师的职前教育,为农村提供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要保证教师的职前教育需要政府能够通过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专业教师来到农村教学。根据分析,目前很多师范类毕业生之所以不愿意投入农村教育事业,与当地的社会经济、能够提供的工薪福利等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政府可以从这些方面出发,通过体制和制度的改革,在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之外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补贴,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2.重视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在职的农村教师,学校和教育部門应该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切实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职的农村教师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这部分农村教师也将会长期投身于农村教育事业,只有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重点培训,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农村教育的质量,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职培训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要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我国大部分农村教师均属于非师范类毕业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或许丰富,但是对于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系统。教学理论知识是教学的基本前提,只有当教师将教学理论灵活掌握并运用于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二,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仅仅依靠教学理论知识的支撑并不足以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还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发展,提高农村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转变农村教师以往的教学方式,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避免在职培训形式化现象的发生,培训过程中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实践,以保证在职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3.改善教学环境,为农村教师提供必要的环境基础。第一,要求政府能够加强对农村教师的职业支持,为农村教师的教学提供制度保证;第二,要求农村学校和政府能够重视农村教育教学的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教学和文化氛围,激发农村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第三,为农村教师提供必要的智慧环境。通过为教师举办专题讲座、听课评课等形式来为农村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指导,帮助解决农村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农村教师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要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依靠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改善教学环境,重视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耀华,余宏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卷化”困境与消解[J].教育科学研究,2015(10):72-76.
[2]潘琰,郭飞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策略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1):91-9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时代智慧教育发展战略及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内刊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篇4
一、内刊发展的困境
无论是公开发行的刊物,还是企业内刊,在其发展中都会存在各种使得刊物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对于企业内刊来说,跟内刊的性质、编校质量的高低、内刊编辑人员的素质等方面都有关系。
1. 内刊资金紧张。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1997年对外发布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规定:内刊的性质是“内部资料,免费交流”,明确规定内刊“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刊登广告,不得在社会上征订发行……”内刊的性质表明内刊与所属企业的关系即是依附关系,内刊的发展必须依附于企业的发展,内刊所需要的经费必须由企业全额支付。企业内刊一般归属企业的宣传部门,不属于企业的主要业务部门,经费预算有限。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发展状况良好,企业内刊的经费便有保障,倘若企业的发展出现危机,不仅企业内刊的费用会削减,甚至内刊也会遭到停刊的危机。另外,一般企业都将内刊作为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的点缀品,对宣传部门提出的内刊发展计划,并不重视,往往以经费紧张为由予以否决,影响了内刊的进一步发展。
2. 专业编辑缺乏。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规定,公开发行的期刊从业人员,必须获得相关的从业资格,从助理编辑、责任编辑、编审逐步晋升。与公开发行的期刊不同的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内刊的从业人员资质没有做出明确要求。在实践中,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专门从事内刊编辑工作的只有2-3人,人员严重不足。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内刊编辑水平良莠不齐,不能保证内刊的出版质量。除此之外,内刊编辑没有相关的晋升渠道,许多内刊编辑工作一段时间后,纷纷转岗从事其他岗位的工作,内刊编辑的流动性较大。随着内刊编辑的流动,内刊的风格、编校质量飘忽不定,影响了内刊的发展。
3. 稿源缺乏。
内刊的发展依附于企业,内刊服务于企业,内刊的发展也依附于企业员工的支持。作为企业内刊,当然也可以通过向外界约稿来获得高质量的稿源,但是一般情况下,内刊还是以内部稿件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文化水平、整体素质等方面都会对稿件的质量产生影响,决定内刊的质量。特别是一些比较专业的内刊,如技术类的内刊,对稿件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笔者所在的电力行业内刊为例,公司系统2万名员工中,约有一半以上的员工在基层供电所工作,文化水平较低。2013年,公司的刊物由综合型期刊逐步转型为技术型期刊后,稿源锐减,严重缺乏好稿。因为稿源缺乏,原本的月刊缩减为双月刊。
4. 专业审稿人员缺乏。
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企业内刊,比如技术型内刊,不仅要面对稿源缺乏的困难,还得面对专业审稿人缺乏的困境。一般情况下,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会聘请本专业相对权威的专家担任期刊的审稿专家。本着学习和交流的目的,专家学者也愿意担任期刊的审稿专家。但是,对于企业内刊来说,由于缺乏权威性,加之稿件质量整体不高,即使是一般的专业学者,也不愿意担任内刊的审稿专家。由于缺乏专业的审稿人员,对稿件的质量把关不到位,进而又影响了期刊质量的提高。
5. 新媒体冲击。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兴起,传统的纸媒受到强力冲击,受众用整段时间阅读的方式逐步转变,人们更愿意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刷微博、逛朋友圈、订阅公众号。对于内刊来说,由于没有资金来源的压力,求新求变的意愿不高。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以如果内刊以不变的姿态应对一切,读者的流失是必然的。
二、内刊发展的出路
纵然有很多的原因导致内刊的发展陷入困境,但是面对挑战和机遇,内刊编辑只能积极探索,为编辑自己,也为内刊行业寻求出路。
1. 积极寻求领导支持。内刊的性质,决定了内刊不可能有外部的资金注入,内刊对企业的依附关系,注定内刊的发展必须依靠企业。内刊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必须积极寻求企业领导的支持。作为内刊的编辑,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一系列的策划展示内刊存在的意义,让企业领导认识到企业内刊在品牌建设,企业文化推广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内刊对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提高内刊在组织架构中的地位,提高内刊编辑的职位和待遇。只有获得企业领导人的支持和认同,内刊的发展才会更上一层楼。
2. 对编辑进行专业培训。
个人认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应该出台相应政策,参照公开出版物编辑的管理办法,对内刊从业人员实施准入制,通过职业资格考试,提高内刊编辑的从业的门槛,并建立相应的晋升渠道,整体提高内刊编辑的素质,并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内刊编辑队伍。
在国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之前,企业内刊可以加入相关的期刊协会,通过积极参加行业期刊协会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活动来提高业务素质,也可以邀请出版行业的相关专家专门授课培训,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另外,内刊编辑也要和同行多沟通交流,学习其他期刊的优点,努力提高编辑水平。
3. 建立稳定的作者队伍。
优秀的期刊,从来不缺稿件。要想获得优质的稿源,内刊编辑必须从装帧设计、内容排版、文字编辑等各个方面提高办刊质量,提高内刊的知名度与信誉度,从而吸引优秀的作者投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稿件,再有才华的编辑也无法办出一本优秀的期刊。作为内刊编辑,必须在自然来稿的基础上,挖掘潜力作者,和作者交朋友,用真诚感动作者,处理稿件时体现自己的专业性,取得作者的信赖,用个人魅力逐渐建立一支稳定的作者队伍,为期刊服务。此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投稿奖励机制,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对投稿的员工进行奖励,激发公司员工投稿的积极性。
4. 建立审稿专家库。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内刊,有条件的,可以聘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担任审稿专家。没有条件的,企业内刊可以在本企业内部挖掘专家、技术骨干担任审稿专家,可以将部分专业素质过硬的作者发展成审稿人,也可以根据作者的推荐,有选择的发展部分审稿人。综合之后,建立审稿专家库,根据审稿的情况,及时更新和淘汰数据库。
5. 积极利用新媒体。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期刊,无论愿意与否,都必须坦然面对新问题带来的变化,内刊也不例外。与其在被动中接受,不如主动出击,利用新媒体带来的机遇积极转型,扩大内刊的影响。具体来说,内刊编辑部在请示公司领导获得批准后,可以以内刊的名义开通微博账号、微信订阅号。一方面,可以将用新媒体受众喜欢的语言将内刊登载的部分内容二次编辑后,在微博、微信订阅号上发布。为了不冲淡内刊的影响,这些内容在新媒体上发布时,时间可延后。另一方面,可以在微博账号、微信订阅号上与读者交流互动,征集读者的意见,邀请读者参与策划内容的征集,对新一期内刊的内容进行预告,扩大内刊的影响。
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困境与思路 篇5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行政服务中心的成立与架构,总结了运行成效和机制,梳理了在运行过程中的困境,最后,通过研究各地的改革与实践,试图为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制度,行政许可法
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近年来,各地建立的行政服务中心就是在现有政府架构下,围绕提供公开透明优质高效审批服务,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和改善政府形象的创新实践。行政服务中心(有的地方称为审批中心、政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等),有人将其理解为政府整合职能集中审批的服务场所,也有人理解为综合性的行政服务机构,为便于讨论使用,本文选取后一种理解。
一、行政服务中心的成立
(一)成立及动因
1999年初,浙江省金华市首开全国先河,设立市政府集中办事大厅,将全市46个具有行政审批权的委办局的审批办证业务全部集中在大厅,这一粗放集中的举措却成倍地提高了行政效率。随后,浙江省上虞建成了全国第一家真正意义的行政服务中心,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制度。2001年,安徽省最早成立了省级政务服务中心,随后,天津市、四川省等也都成立了省级政务 服务中心。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市县均设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星星之火愈演愈烈,其成立动因可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点: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在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审批是政府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涵盖面广,涉及领域多,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名目繁多、程序复杂、时限过长的的分散式的行政审批制度与时代越来越不适应,加之腐败不断的种种丑闻,损害了政府形象和人民利益,妨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改革总是在反映最强烈的地方突破,因此,伴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春风,行政服务中心这种集中部门审批权力实行阳光透明运行的新型模式得以遍地开花。
2、转变政府职能的有效载体。过去“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模式,部门职责不清,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效能意识淡薄。而行政服务中心作为新生事物,在设计运行上就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职责,以“廉洁、规范、高效、便民”为运行原则。正是这种先天的优势,行政服务中心成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载体,在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方面起到了推动示范作用。
3、优化地方发展软环境的需要。在资源、人口、区位优势无法改变的前提下,各地之间的竞争最终趋向于软环境的竞争,良好的政务环境可以加快项目落地速度,使投资者近悦远来。因此,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将与企业生产、项目运作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纳入行政审批大厅集中办理,成为各地优化投资发展软环境的首选。
(二)组织架构及职责 行政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一般为管理层和窗口服务层,窗口服务层工作人员受中心和派驻单位双重管理,人事财务关系等在派驻单位。管理层一般设有综合、督查、行政三个处室,10个左右的行政编制或全额事业编制。为增强权威性,方便协调部门,行政服务中心的主任或比部门高配半格,由政府常务副市长兼任,或与部门平级,由政府副秘书长兼任。
行政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为对各部门进驻大厅集中办理的行政审批项目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服务。如马鞍山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责为:①负责制定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②负责对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并负责对其培训、考核;③负责协调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部门和服务项目的确定和调整,并对审批项目的办理情况进行协调、督查;④负责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行政审批项目联合审批的组织协调;⑤协助市纪委、监察局处理窗口单位人员有关违法、违纪行为;⑥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准确地想市政府领导反映情况并提出建议,承担市政府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及困境
(一)成效及运行体制
行政服务中心的出现,在形式上使政府的行政审批发生着许多转变:分散审批向集中审批的转变,无限期审批向限时审批的转变,串联式审批向并联式审批的转变,部门内部操作向窗口公开审批的转变,提高了办事的透明度和高效率,得到了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经过探索 和实践,行政行政服务中心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规范的运作模式,各地的运行体制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分类办理制。根据职责、权限,将审批事项划分为即办件、承诺件和上报件,分类予以办理;二是充分授权制。各进驻部门设立窗口首席代表,将项目的审批权力以《授权委托书》的形式授予首席代表,负责即办件的核准、承诺件和上报件的审核等等;三是首问负责制。行政服务中心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承办责任人,由其负责陪同和指导申请人完成全部事项;四是服务承诺制。按照高效、便民、廉洁的要求,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流程再造,精简服务环节,提高服务效能,公示公开审批项目的承诺期限、服务质量、收费标准等;五是链条审批制。对相互关联的审批事项,按照“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要求,由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各部门窗口联合审批、联合勘验、快速办结;六是一口收费制。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部门窗口向申请人出具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所涉及的税费一律由行政服务中心银行窗口收取。
(二)运行困境
一是法律依据缺失。行政服务中心作为一项自下而上的改革,国家并没有任何法律法规对其的法律地位和职能定位作出明确的界定。行政服务中心究竟是一个场所,还是一个机构;是审批业务主体,还是监督主体?这是行政服务中心最大的法治困境,也由此造成机构设置上的职责不明、手段缺乏等问题。
二是制度保障缺失。行政服务中心的设立依据来源于地 方政府的行政命令,地方党委、政府的改革决心和支持力度直接决定了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和创新。因此,也呈现出全国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事实上,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总会发生变化,领导的关注也会随之转移,一旦如此,行政服务中心则有被形式化和边缘化的危险。
三是管理手段缺失。对于审批项目,各部门均有明确的法律授权,现实中存在的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不良倾向,即使政府三令五申统一集中办理,但事项进权力不进、明进暗出、体外循环等现象屡禁不止;与此同时,关系窗口工作人员升迁、福利等方面的人事、财务关系都在原单位,窗口必然“为本单位谋福利”,面对这样的现实困境,行政服务中心没有铁的管理手段。
四是服务体系断层。行政服务中心大都局限在市和区县两级设立的,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之下夹缝生存。而行政服务必然要求审批部门实现从上到下的信息沟通与协作,但是,一方面,大部分省份和乡镇的行政服务机构设立不到位,另一方面,上下级改革不统一、步调不一致,无法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服务的整体衔接,导致服务体系断层。
三、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思路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过了十余年发展历程的行政服务中心已处于何去何从的交叉路口,必须认真加以总结、思考,理清未来的发展方向。可喜的是,各地在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与运行方面有很多突破性进展,很多地方开展了相对集中部门审批权的制度改革,成都市武侯区等地在行政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行政审批局等,这些改革从不 同层面加强了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要从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明确法律定位等方面入手,才能取得更进一步的进展。
(一)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源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从对市场的和社会的全面管理中退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宏观调控、制定规则、监督协调和提供公共产品上来,能交给市场、中介组织或企业主体自主解决的事情坚决不管,将涉及国计民生的事情管好办好,与市场经济利益彻底脱钩,承担守夜人角色。这样的理念支配下,行政审批将不再称之为“权力”而是“服务”,作为向社会提供无形的政府服务产品的行政服务中心也就有了发展壮大的源动力。
(二)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必然路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要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和精简,主要针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合理性、合法性、必要性等方面的审核,各地一般都是几年开展一次,属于常规性动作,无需赘述;二是要相对集中部门行政审批权,建立审批与监管分离的体制。《行政许可法》第二十六条赋予了地方政府的这一职责权限,很多地方称之为“两集中两到位”审批制度改革,具体内容是,由地方政府组织各部门整合行政审批职能,设立行政审批科室集中审批职能,然后将事项、权限和科室全部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办理,确保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从受理、办理到发证都在行政服务中心完成。这样,一方面解决了部门重审批轻监管、用权不担责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窗口只挂号、不看病、环节多、效率低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这样,将部门行政审批相对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不改变审批项目的主体,行政服务中心仅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协调,属于渐进式的改革模板。
(三)建设网上服务平台是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各地都在开展网上审批系统的建设,打造“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工作机制,通过行政服务中心外网向企业和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通过政务内网传递申请材料、完成审核签批环节,打造综合性政务公开平台。从各地实践情况来看,建设网上服务平台要重视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要定位准确。行政服务中心网上服务平台是地方政府面向社会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平台,与各部门的网上服务平台存在资源整合关系而不是取代作用。二是要技术过硬。该系统除要具备与不同部门系统的互联互通特性外,必须运行稳定、易于学习、方便使用。三是配套措施齐全。要完成网上审核签批环节,必须配套建设电子签章系统,这一点邯郸市等地已进行了实践,效果良好。
(四)健全运行管理机制是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是理顺管理机制。成立更高层次的管理机构或议事协调机构,可以采取邯郸模式成立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特设直属机构,赋予其对全市行政审批、招标投标和便民服务管理协调的职责。二是要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党委、政府要赋予行政服务中心对各部门行政审批服务的考核评优权,并与目标绩效考核挂钩,行政服务中心对进驻的窗口工作人员享有年终考核权。三是健全行政服务监察机制。市纪委、监察局向行政服务中心派驻监察室,负责受 理和处理对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投诉,对窗口办事效率,服务态度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是健全人文关怀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行政服务中心的办公条件,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生活福利和相关待遇,统一订做工作服,建设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等配套设施,调动服务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凝聚力、战斗力。
县域重点高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篇6
一、推进内部精细化管理,树立正面的校风形象
县域尖子学生和普通学生大量流失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家长、学生对我们缺少信任。因此,我们把“重塑形象,重建信任”作为突破口。我们“善待每一个走进我们学校的学生”,力争“让每一个走进我们学校的学生都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不再把培养考取北大、清华的学生作为突破方向,而是寻求大幅度提高一、二本,甚至三本上线率,让大量百姓子弟得到实惠。
1.选择“重塑形象,重建信任”的突破口
选择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作为“重塑形象,重建信任”的突破口是不现实的。因为,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要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所以,我们选择了以“推进内部精细化管理”为学校“重塑形象,重建信任”的突破口。
(1)一所学校的兴衰有很多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我们要引导全校教职员工正确归因。不能把主要原因甚至一切原因归咎于外因,而应该把主要原因归咎于内因。内因有可能是我们学校教学质量确实下降,高考成绩也没有可圈可点的亮点;部分老师责任心不强,缺乏敬业精神,令家长、学生不满,损害了学校的整体形像;学校内部管理,如寝室、安全、食堂、环境等方面,与其他省、市城市重点中学相比,确实存在明显不足,以至于我们自己教育的学生都成为了我们学校的“反面宣传员”。
(2)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群体对事业和目标的认同,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共同的思想境界,形成对一个目标的追求。要重振一所学校就要培育一个全校教职员工都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以统领全校教职员工的行动。我校致力于构建以“责任”为核心的价值观:管理者为学校的科学发展负责,教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学生为自己的人生幸福负责。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到“教书”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角色。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这个群体的要求,比对其他任何群体的要求都更严格。为人师表,把心放在教学上,把教学放在心上是我们的职业要求。
2.全方位改善学校常规管理工作
(1)为推进内部精细化管理,学校首先对纪律、寝室、安全、食堂、环境等方面,从管理的内容和范围、管理的标准、管理的实施和评价作出精细要求。我校梳理出学生必须每天严格遵守的“二十条常规”,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并严格执行;推出了“德育关注每一个方面,教学关注每一个环节,安全关注每一个时段”的管理要求。刚开始,学校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比如门卫管理制度,很多学生、家长都觉得很不方便也不习惯,但很快地,严格遵守这些管理制度就成了学生和家长的自觉行为。每一个走进我校的学生和每一个把孩子送到学校的家长,都确实感觉到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在积极行动,确实感觉到学校各个方面正在发生着良好而深刻的变革。
(2)狠抓“三支队伍”建设,打造学校的中坚力量。我校的“三支队伍”是指领导班子队伍、班主任队伍、备课组长队伍。在学校困难的时候,学校领导及中层干部带头管理精细化,带头上课,带头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名合格的学校干部,其职责应该是既教好书又管好事。班主任队伍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班主任工作的内涵不是仅停留在管“吃、穿、住、行、学”这些事上,还必须在培养学生优良习惯这项系统工程上下功夫,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一个优秀的备课组长等于一个优秀的备课组。”我们要求每一位备课组长,每届高一时就要将本学科三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作出详细计划,学校教学教研部门要对各备课组的教学进度和计划进行检查。通过对备课组长精细化的培养,我们的备课组长成长为了课堂教学和教学规划的行家里手。
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共同行动
任何改革都是有阻力和风险的,课堂教学改革也不例外。很多县域重点中学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办学历史,有自己的教学传统惯性,又怕改革不能取得成功,因此懒得改革,不愿意改革,甚至抵制改革。所以,学校领导首先要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只有自上而下的改革,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领导亲自顶层设计,领导提供理论支持,领导带头实践,全体师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改革。
(1)开宗明义开展课堂教学改革。2007年8月,在我校的校本培训班上,校长亲自宣布,开始实施“10+35有效课堂教学改革”。校长在校本培训班上作了题为“必须跨过这道坎”的主题报告,报告就进行“10+35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紧迫性、理论和实践意义、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达到的目标和研究方法作了深刻而全面的阐述。
(2)课堂教学改革要进行不断的诊断和调整。在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校领导亲自听课,亲自召开学生教师座谈会,亲自诊断调整课改思想与方法。经过近两年的摸索调整改革,逐步形成了“以‘教·学·练案为载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为理念,基于学生‘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了让教师深刻理解、掌握这种教学模式,校长在两次校本培训班上分别作了题为“我们的选择”和“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使“教学就是‘教学生‘学”的理念植入到每一个教师的思想和课堂中。
2.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关键是要强力推进
(1)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要请进来走出去。为了开拓教师视野,我们请省内外专家到学校讲学。每学期请省教研室专家到我校听课、评课、讲学3到5天;我们派教改做得比较好、有一定见解的教师,去省内外课改名校听课学习,并回校作学习体会报告。
(2)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校内课堂教学比赛。为了及时检验推广课改成果,我们每年进行从备课组到学科组,再到全校的校内教学比赛,比赛一、二等奖获得者,分别等同市级讲课一、二等奖获得者,在职称评聘时计分。我们每学年都评选“课改先锋”,被评为“课改先锋”的教师享受与优秀班主任同等待遇。
(3)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行随堂听课制度。为了促进教师相互学习,也为了避免教师课堂教学搞“两张皮”,我们实行推门随堂听课制度。年轻教师、中层干部、校级领导分别有每学期20节、40节、60节的听课任务,有的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100多节。每个备课组每周都要组织一堂教学研讨课,学校科研处每天进行实时检查。
(4)鼓励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了促进全校课堂教学改革,学校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学校领导亲自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规划课题“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式发展研究”子课题——“构建以‘责任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和“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已结题并被评为优秀课题。学校鼓励教师开展针对性更强的,贴近课堂、贴近课改的“微观课题”研究。三年来,全校已有30多位教师的“微观课题”结题,学校给每个参加“微观课题”教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教师真真切切地研究了课改中的问题,确实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任何一所学校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兴旺,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衰落。一所学校必须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坚特精细化管理,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才能赢得社会、家长、学生的信任,才能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慈善超市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篇7
“慈善超市”陆续出现在我国大中城市, 甚至还出现在一些农村地区。根据国家民政部的统计, 截至2007年9月, 全国共建成5721家慈善超市。但是, 我们也看到大量慈善超市的经营状况并不是很好。据某省民政厅官员介绍, 该省最多的时候曾经有2000多家慈善超市, 现在能够正常营业的却不足100家。作为慈善和商业结合的一种新型组织, 为什么会陷入困境?如何才能找到新的出路呢?
本文将对我国慈善超市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 对隐藏在背后的问题加以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慈善超市的困境
1. 慈善超市的定位不明
我国的慈善超市出现在1993年, 但其大规模发展, 却是在2004年民政部通知以后。2003年开始, 居民捐赠物品、困难群众免费领取生活用品的慈善超市在一些城市纷纷涌现。2004年7月, 民政部下发通知, 要求各大中城市推广, 建立慈善超市这种社会救助模式, 加强对城市困难群众的经常性生活救助。与美国由民间自发形成的公司身份不同, 我国慈善超市有很多是被当地政府、慈善总会等“挂牌”经营的。其中很多都不具备法人资格 (有一些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更多的是依托街道、社区经营) 。所以, 我国的慈善超市对当地政府、社区有很强的依赖性。有许多人认为慈善超市只是一种新型的物资交流平台, 把社会上闲散的物资收集起来, 实现扶贫帮困活动的日常化、长期化, 是传统的扶贫帮困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们认为这种流行的观点存在着诸多问题, 也导致了慈善超市发展的困境。
作为对比, 美国的Good Will是一家从事慈善事业的公司, 当然具有法人资格, 其盈利能力在全美的商业机构中排前20名之内。当然, 它接受捐赠、也大量雇用残疾人士, 体现了一个慈善组织的特点。但是, 归根结底仍然是一个公司——一个非营利的商业公司。
我们认为, 我国有很多人忽视了慈善超市的商业特点, 过于强调其扶贫帮困的特点。由此带来很多问题:慈善超市的物资依赖于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提供, 数量有限而且结构很不合理。一些能够自己募集捐赠的慈善超市, 由于不具备法人资格, 无法向捐赠者开具免税发票, 这就限制了他们募集捐赠物资的能力。由于多数慈善超市的所属不明, 一旦出现变故, 很难确定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2. 没有形成可持续的经营模式
我国的多数慈善超市开始建立的时候, 往往会得到来自于各个部门和单位、个人的捐赠物资, 有些还享受其他特殊待遇。但是, 缺乏后继货源成为一大难题。来自于社会的捐赠有其不确定性, 仅仅依赖民政部门或者慈善总会等组织的话, 常常会无米下锅。即使获得一些补偿, 往往也难以长时间持续下去。如何形成慈善超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目前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
在我国一些地方, 比如广州市的慈善超市, 向当地的困难群众发放“慈善捐助物品领取票”, 凭票领取物品。这样的经营模式, 必然会导致坐吃山空。
仅仅依靠捐赠物资的话, 其商品的数量、品种极为有限, 对于贫困家庭缺乏吸引力。对于一般消费者, 则很难把他们吸引过来。这样的结果, 大多数慈善超市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 失去了发展的能力。
3. 封闭式管理
现在大多数慈善超市规模很小, 有些甚至就是个人的小店, 其发展能力极为有限。虽然很多地方统一向慈善超市发放捐赠物资, 但是, 慈善超市之间的沟通渠道很少, 经营信息和经营能力的提高主要靠自我努力。
由于慈善超市规模小, 很多方面管理不够规范, 也容易出现问题。因为慈善捐赠的企业也好、个人也好, 他们愿意看到捐赠物资能够公正、透明、有序地分发到困难人群的手中。目前的管理方式, 很难杜绝不公正的物资流用。从长期来说, 这也就伤害了捐赠者和被捐赠者的利益。慈善超市一定要公开、公正, 把慈善超市从封闭式的经营中解脱开来, 是发展慈善超市的当务之急。
4. 人才缺乏
说到底, 人才缺乏是限制慈善超市发展的关键因素。这里包括两种人才, 一种是经营人才, 一种是专业志愿者。由于很多人把慈善超市当作慈善物资的发放点, 忽视了慈善超市的经营管理, 往往让社会上的老弱病残人士去管理慈善超市, 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慈善超市的发展。而且, 由于慈善超市的性质, 经营者领取的报酬很低, 所以很难吸引到有能力的人士来加入, 对管理者难以起到激励的作用。
还有, 使用志愿者是慈善超市的一个特点。由于慈善超市的定位很低, 对志愿者的要求也很低。由于只能够进行简单的工作、而且缺乏回报, 志愿者的热情也很难长期持续下去。这种恶性循环, 阻碍了慈善超市的发展。
三、我国慈善超市的出路
1. 慈善和商业的结合
慈善超市是慈善和商业的结合。那么, 应该如何结合呢?据某地调查, 有超过90%的慈善超市都是有政府背景的, 其实成为政府扶贫事业的延长。但是, 既然采取超市的形式, 政府的资助必然是有限的, 而且, 如果资助不当的话, 还会影响市场的正常秩序。我们认为, 无需讳言慈善超市的商业性质, 而且要追求利润。非营利事业的慈善超市并非不能盈利, 只不过是获得的利润不能用来分红, 只能用来进行慈善事业。
当然, 这就要求我们对慈善超市的监管必须加强, 因为慈善超市享受到免税等政府的优惠政策。应该允许慈善超市进行营利性的活动, 把营利性的活动和非营利性的活动加以区分, 并且规定不能超过一定的比例。在有关会计处理中, 能够把营利和非营利的部分明确地区分开来, 单独加以核算。
2. 经营模式
现在的许多慈善超市难以为继的根本在于没有形成可持续的经营模式。探索各种可持续的经营模式。比如, 商业企业可以拿出来部分柜台, 建立慈善柜台, 优先雇用残疾人员, 主要销售一些捐赠物品和二手物品。这样的话, 慈善柜台既可以利用商业设施和商业网点的各种优势, 又可以体现自身的特点。
另外, 还可以把一些慈善超市外包给商业或者社会上的其他组织和个人, 在加强监督的前提下, 允许其与其他商业组织展开竞争, 提高服务质量。一旦出现问题, 可以根据有关合同解决。
相比较而言, 日本的慈善组织, 很多依靠有实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我国的慈善组织更多的是以来当地政府。我们认为, 这些特点都是与其发展的特点相对应的。但是, 我们也认为, 总体来说, 民间商业上的许多手段都可以运用到我国慈善超市的经营上来, 因为民间的商业组织要经受竞争的考验, 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但是, 为了维护慈善的特点, 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欧美国发达国家的慈善组织, 有很强的经营能力。
3. 管理模式
封闭化的管理模式, 已经在许多慈善超市中显现出来。仅仅依靠个人或者设区的力量, 是不可能把慈善超市搞好的。上海市的爱心公益服务社等组织搞得比较好, 全市统一规划, 统一管理。但是, 这种管理方式仍然存在着的问题是, 自上而下的部分多、自下而上的部分少, 而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非常少, 还没有真正形成网络式的管理体系。
慈善超市之间缺乏竞争, 也是一个问题。现在基本上是按照地区, 画地为牢, 各自划分势力范围。这样的结果, 慈善超市之间根本没有竞争关系, 干好干坏一个样。我们认为, 慈善组织内部也应该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 或者相互之间人员流动的机制, 这样的话, 有利于慈善超市的健康发展。
4. 经营人才
很多有关人士都在呼吁政府对慈善超市加大支持力度, 但是, 我们认为, 人才缺乏其实是目前最重要的问题。由于把慈善超市定位在慈善捐赠物资发放的这个层面上, 忽视了慈善超市募集、经营、人才培训等重要工作, 而且待遇偏低, 阻碍了优秀人才进入慈善超市。其实, 慈善是一个富有创意的事业, 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思想的优秀人才的加入。
一方面,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 适当提高有关人员的待遇水平。另外, 积极吸引优秀的经营人才作为自愿者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我们习惯于邀请工商界人士捐款捐物, 却很少邀请他们献计献策。特别是, 在具体的经营中, 很少把专业人员纳入。这就造成了目前经营人员缺乏的局面。
还有, 大量志愿者的参加, 是慈善超市发展中的一个特色。但是, 目前的志愿者专业化背景比较低, 往往在做一些非常低级的事情。如果我们吸收优秀的经营人才加入, 然后邀请他们和志愿人员共同进行培训, 不但可以培养出来大批的专业志愿者, 还可以大大提高慈善超市的经营效率。当然, 慈善超市和商业超市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在培训的过程中, 不是单方面的灌输商业思想, 而是志愿者和专业人士共同努力, 营造慈善超市的独特文化氛围。
四、政策建议
通过分析, 我们认识到慈善超市在我国方兴未艾, 正在迅速成长。当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障碍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不能单纯依靠政府, 更多的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慈善超市自身的努力, 我们认为, 我国慈善超市的发展应该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 慈善超市把慈善和商业结合起来, 必须立足商业, 同时加强监管, 才能获得长期发展的能力。
(2) 在经营模式上应该大力创新, 鼓励政府、企业、个人参与, 鼓励慈善超市与民间企业竞争, 相互之间竞争, 提高其竞争力。
(3) 要实行网络化、信息化管理, 鼓励慈善组织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 打破画地为牢的做法, 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4) 人才是关键, 一方面要吸引优秀经营人才, 另一方面要用好志愿者, 培育专业性的志愿者, 加强人才培育和人才流动。
短短的几年间, 我国的慈善超市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在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 我国一定会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富有活力的慈善超市, 为社会各界服务。
摘要:近年来, 慈善超市在我国各地大量涌现, 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中的诸多困难。作为慈善与商业结合的一种新型组织, 其根本定位不够清晰, 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本文认为, 无需讳言慈善超市的商业性质, 在加强政府监管的前提下, 允许其有更大的自主性, 鼓励其竞争, 实现网络化, 加强人员培训和流动, 是发展我国慈善超市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慈善超市,监管,竞争,网络化
参考文献
[1]民政部.关于在大中城市推广建立“慈善超市”的通知[N], 2004.7.[1]民政部.关于在大中城市推广建立“慈善超市”的通知[N], 2004.7.
[2]Goodwill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Inc.http://www.goodwill.org/[Z], 2010.3.[2]Goodwill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Inc.http://www.goodwill.org/[Z], 2010.3.
农村金融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篇8
1 研究农村金融问题的实践意义
我国经济在获得不断飞速发展的同时, 农村经济中面临的问题也都被暴露出来, 例如农业转轨, 众所周知, 农业转轨对于成本的要求是巨大的, 而且, 其亟需获得财政政策的重点支持。受农村自身条件的限制, 财政对于转轨的支持微乎甚微, 加上农村金融储备严重不足, 信贷的资金在供给方面更是严重脱节, 目前农村面临的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村金融迟迟无法获得发展, 从而也限制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经过二十多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无法再从简单的经济产业模式中取得飞跃, 仅仅是依靠农民自身仅有的积累来完成农业经济与产业的转型与跨越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农村经济发展期间, 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先驱者, 已经承受着重大的挫折, 付出的代价相当高。目前来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积累已经入不敷出, 继续经营农村经济将困难重重。出现在农村金融方面中的内部与外部问题才是目前最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金融结构下信贷功能的供给的加强、资金方面的供求的平衡、与农业生产效率息息相关的生产结构的适当调整, 将使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可以充分发挥金融的作用, 使农村的金融效率获得提高, 使我国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三农”的信贷投入的基数变大, 农村经济投资需求的扩大化、对农村经济下信贷供给渠道的疏通, 这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对国家政策实施的制度环境进行调节改善, 将财政金融制度迅速建立起来, 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进行加速, 从而保证农民的经济收入能够获得增加。
2 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2.1 建立政府介入的农村融资机制
目前的银行信贷资金在农业领域配置较少, 因此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财政预算支持惠农资金, 对农业信贷投人做出合理的风险补偿计划, 同时对金融机构新发放的各项贷款进行贴息, 加强银行信贷资金向农业领域配置, 实现优质的资金进入农业领域。农业贷款担保机构是解决农民资金投人方面的主要执行机构, 政府要在这时尽快建立完善农业贷款担保机构, 为农民解决在资金投入方面的后顾之忧。同时, 为了保障农业均衡发展, 中央银行应该强化货币政策宏观调节, 按照支持农业、扶持农业的相关政策对支农再贷款进行合理分配, 或对信贷进行充分利用在经济落后的区域要进行主要资金注入, 以此促进农业的均衡发展。与此同时, 国外先进的做法我们也可以有效借鉴, 充分发挥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国家在最低限额上可以规定银行对农业项目的贷款, 来确保支农的实施, 或要求商业银行将存款增长的一定比例用于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拥有雄厚资金实力和先进的服务手段, 并且拥有众多的服务网点, 具有趋利性和分流性等特点在对帮助发展农村经济的环节上可以起到巨大作用。在政策方面, 政府要建议银行进行适当的倾斜, 并努力提升银行的服务质量。
2.2 增强政策性银行综合功能
把目前由其他非农业银行经营的农业开发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等各类贷款划归农业发展银行管理, 这是改变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只负责国家粮油收购贷款的格局的主要手段, 同时对农村的水利、道路、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通过这些方式, 可以有效的重新调整拓宽农业发展发行的经营范围。为了在综合性方面使银行得到提升, 逐步将单纯支持农业产品的流通领域转向对农业产品的生产、流通等全过程统一由国家支农资金管理, 尤其是国家划拨的用于发展农业和对农业实施补助的资金, 将之—律存入农业发展银行, 这也是增强政策性银行综合功能的关键之处。
2.3 农村金融机构新增存款要确保用于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各类农业银行的支农作用, 时至今日, 农业银行业正在往着商业银行的模式发展, 因此, 扭转农业银行“离农“和“非农化“倾向, 是帮助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建立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机制, 可以采取强制邮政储蓄购买农业发展银行债券, 中央银行将邮政储蓄资金以再贷款方式转借给农村信用社使用等方式, 使邮政储蓄在农村地区吸收的资金留在农村, 使得农村银行的资金不会外流, 实现农村资金的体内良性循环。农业银行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 理应把服务农村作为最核心之处, 以农村和农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 农业信贷即可以把农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作为基础, 并以此来支持农业和农村金融的发展。
2.4 调整并规范农村合作金融
为确保农村经济能够获得国家政策上的支持, 应该先选取经济落后但是又适合发展金融的农村地区, 并对其进行规范, 再通过制定金融法规与条例的方式, 使农村金融合作规范化。在当下以市场作为导向的经济情形与社会环境下, 弱势群体可通过此种方式获得资金支持是最好的手段之一, 而且这样可极大的降低成本。同时政府应当以发展县域经济、刺激县域金融活动为作为发展目标, 通过吸引外部资金、降低县域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等手段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对民营银行也应该大力支持, 通过这样的方式, 能够更好地为农村的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也能够打破传统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垄断局面, 最大的优势就是抑制了农村高利贷的发展, 以保证农村经济得以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越走越远。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适当的进行放款并加大调整的力度。
2.5 农业保险与补偿机制的建立
农业保险体系缺少正规的研究和政策, 造成农民在保险理赔时不能完善。因此, 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立多种农业险种, 可以保证保险公司摆脱亏损状态, 也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虽然农业保险有可能被商业保险公司彻底抛弃, 政府应该承担起部分责任, 在保险体系的建立上和对农民收益补偿机制的建立上面进行相关支持, 确保保险业务的稳定性, 农业保险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农村金融得以发展的基础, 农业保险是带动农村金融体系建立的必要环节。
3 结语
综上, 农村金融的发展不仅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 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其对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以及在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方面上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人员要积极探索更好的发展路径, 让农村金融拥有更加广阔的未来, 获得更好的发展。
摘要:农村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关注的重点部分, 农村经济有了良好发展的前提下, 国家的经济情况也才能够更上一层楼。就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 在金融方面仍然是有无力感, 而金融方面的不足将对农村经济的顺利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基于此, 本文对农村金融发展困境与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期望可以为农村经济的腾飞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农村经济,金融,面临问题,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
[1]葛阳琴, 潘锦云.农村金融发展困境、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1) .
[2]郭威.农村金融扶贫的经验、困境与对策--以广西富川县为例[J].理论探索, 2013, (05) .
[3]陶珍生.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5 (05) .
[4]高学伟.以新型城镇化视角看农村金融存在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经济, 2016 (01) .
人的发展困境与实践智慧 篇9
毫无疑问,这种发展观及其所体现的发展模式对近现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在现代发展观的引导下,现代科技得到迅猛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现代性社会中人的价值的迷失以及包括全球生态问题在内的生存危机。正如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所说:“我们唯一最严重的危机主要是工业社会意义上的危机。我们在解决‘如何’一类的问题方面相当的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1]因此,反思现代发展观,构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新的人类生存方式已经成为人类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一 环境与发展:人类生存家园的丧失
现代工业文明所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毫无疑问正在把人类推向万分危险的境地。面对人类生存家园的丧失,人们不禁要问:人类文明究竟何以致此?出路何在?从总体上讲,造成当代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以启蒙理性为思想基础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现代化发展模式在以下几个方面造成了全球性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首先,这一发展模式将发展仅仅等同于经济增长。这一增长发展模式有两大特征:一是以经济学为立论基础,将视野集中在经济发展上,并借助经济财富的增长来说明社会的发展。二是把科技视为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这样的模式往往使人们产生这样的信念,即认为: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增长是没有限度的;其二,发展,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是天然合理的;其三,是人类“能够做”的就“应当去做”。因此,经济的增长就被看成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和评价社会进步的终极标准。整个发展理论就仅仅被看成是研究“怎么样发展得更快”的经济规律的科学,而丧失了其哲学反思、价值评价和伦理约束、规范的功能。但是如果人类失去了哲学的反思、价值的评价和伦理的约束与规范就会变成一架失控的机器。虽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会使人类的物质消费获得极大的提高,但人类对物质财富的无限追求将最终使人与自然陷入严重的冲突之中,从而使得人类失去自己的生存家园。
其次,现代发展观在对经济增长的疯狂追逐中,必定会推崇和倡导一种挥霍性的消费观。这种挥霍性的消费在价值观上的基本特征就是“消费价值对使用价值的背离”。在这种消费方式中,评价一个消费品的价值不在于它的使用价值,而是“时尚价值”,而时尚价值所张扬的是以对使用价值的贬低为前提的。只有贬低消费品的使用价值意义才能使消费面向它的社会意义。而时尚的交换会使得消费品的寿命大大缩短,从而造成巨大的浪费。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这种价值观无疑是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背道而驰的。现代发展观把消费自然财富的多少看成是评价进步与发展的尺度,而鼓励人们更多地消费成为这种发展观的基本经济机制。这必然会促使人类更加疯狂地掠夺自然资源,从而对于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这种消费观的根源就在于人类的物质欲望的泛滥。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变迁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而西方社会世俗化的实质是:由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彼世主义、禁欲主义教条的恪守转变为对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信奉。一切价值之源也从彼岸的上帝那里撤回到世俗世界人自己的理性当中来。人本身成为自己及其外在世界的真正的主宰和值价中心。世俗享乐的主要内容是物质生活的舒适富足和感官欲望的充分满足。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19世纪中叶宗教权威的破产引发了向着松弛方向的心理转变。结果是文化——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化——承接了同魔鬼打交道的任务。而它不像宗教那样去驯服魔鬼,而是以世俗文化(艺术与文学)的姿态去拥抱、发掘、钻研它,逐渐视其为创造的源泉。”[2]显然,贝尔这里所说的魔鬼就是指人类的欲望。因此,欲望成为社会的主宰,而人则受欲望的驱使成为满足欲望的工具。西方社会世俗化的过程也是人沦为欲望的奴隶的过程。整个社会的生产创造行为不是去实现社会生活的正常目的,而是演化为为了生产而生产,为了消费而消费,为了增长而增长。每个人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无休止地竞争。但就在人类为自己创造的巨大财富而兴奋,并在物质丰饶中纵欲享乐时,大自然却在一步一步地走向破败和衰亡。
再次,现代发展观也必然导致对科学技术的强烈诉求,从而导致技术理性的全面统治。从某种意义上讲,由发展所造成的当代生态危机是“技术时代”人的生存方式的危机。对技术时代人类困境的哲学反思最深刻的无疑是海德格尔。他深刻揭示了技术时代人性危机的根源。在海德格尔看来,近现代技术的本质是一种解蔽或去蔽。它开启世界、祛除遮蔽,让各个存在者(包括人)及其所依寓的世界显现出来。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全支配近现代技术的这种揭示(解蔽)乃是逼索[即催促、促逼、强征、挑战、挑衅,作为响应、领受自然召唤的人类生存经验的本真的技术活动的‘天职’的性质沉沦、堕落、异化为剥削、压迫、掠夺自然的活动意义上的限定,即稳定、预定、摆置的性质]。”[3]因此,自然界从此被显示、展示为不断被开发、转化、贮存、分配等一系列环节,纳入一个密不透风、喘息不止的技术系统里。人处于逼索性这种技术情景内,不再与一般的对象发生联系,更不与真正的事物即自然发生联系,而是把周身的一些纳入自己的功利、算计型视域内,视之为可由自己绝对自由使用的本钱、原料、能源、储备物。而人并不是自由的。人又被处于背后的更宏大、更深刻的技术“座架”所框定,只允许用一种非本源、源发性的技术性目光去看待一切,只专一于单一技术性的展现活动。人的位置越来越窄,人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一切交付给技术。最终人成为技术的奴隶。而技术的显著特征是“效率”、是“逼索”、是“算计”。它必然不顾及自然的任何其他意义,一味地只将其作为原料疯狂地进行开发,这必定最终造成人与自然的全面冲突。
以上由现代发展观所导致的对单纯经济增长的追求,对以人的欲望泛滥为本质特征的现代消费观以及技术对人及自然的全面统治都从某个角度揭示出现代发展观内部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陷。但要超越现代发展观及克服由现代发展观所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还必须从更深层次揭示其存在的人学基础。因为从根本上讲,一切发展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一切发展所带来的危机也都是人的危机。
二 人与发展:技术时代的人性危机
现代发展观不仅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紧张,从而造成当代严峻的生态和环境危机。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一发展观还造成了深刻的人性危机。现代发展观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基于西方现代文明的“现代性”社会。而“现代”,从本质上讲就是技术的时代,现代社会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由启蒙理性,尤其是其现代表现形式——技术理性——主宰的社会,而现代化也就是人与社会全面的理性化。因此,一切现代性的危机又可以说是理性的危机,也就是人性的危机。难怪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曾不无感叹地说:“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造就的繁荣。这种独特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其他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4]
我们所处的时代被称为“现代性”时代。“现代性”就是理性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中确立自身地位的过程。它表明,人类不再受制于外在的或者超越的东西(相对于超越的自然和绝对超越的上帝)的控制,而是生活在人化的环境中,借助人为的手段来支配外部自然,依照主体的意志来建构社会理想,遵循自律的道德方式来规范个体生活。按吉登斯的界定“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5]而从更广的意义上讲,现代性与技术是相互涵盖的。可以这么说,技术必是现代的技术,而现代则必是技术的现代。因此,“现代性”时代即是“技术时代”。[6]而技术时代的本质,在海德格尔看来,就是主体性的形而上学及其所蕴涵的主客二元对象性思维方式。正是这一启始于柏拉图而终结于尼采的形而上学是造成现代性社会危机的总根源。由此看来,“现代”不是始于20世纪,不是始于17世纪的工业革命,也不是始于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而是源于技术肇始之时,即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就已经埋下了技术时代的种子。
技术时代的形而上学基础即是开启于柏拉图的理性主义,而笛卡儿将其正式确立为现代人类的根本的思维方式。理性的思维方式即是一种对象性思维方式,它把众多的存在者当作对象,强制性的摆成只具有单一功能的东西,于是一切事物(包括人)被板结(冻结),平板化为某一方面,失去本应有的鲜活、灵动、饱满、丰富性。然而,这种逼索性的摆置活动,决不是纯粹的人的行为。相反,它设置、摆弄人,亦即逼索人去以构设活动的方式把现实事物当作持有物。作为座架的近现代技术并不仅仅在人们应用机器的地方起支配作用,而是渗透到存在者的所有领域,支配和统治着整个现代世界和人本身。人从此成为技术座架的奴隶。此为人的异化。技术时代的形而上学必然导致一个非人道化的“病态社会”。而在这个非人道化的“病态社会”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作为价值和意义的根源的神秘的超验本体——上帝——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人的理性,尤其是工具理性。工具合理性原则成为人这个绝对主体认识和操控外在世界的惟一有效原则。这套原则撇开事物的个性差异,而集中注意其重复性和可通约性因素。因此,借助数学化形式,不但可以合理设计行动目标,而且可以选择最佳方法和最优途径,并由此带来操纵和控制的最佳效果。同时人自身的存在意义也必须符合工具理性。最终,人本身也被工具化。
但是,世界及人本身全面的工具化,必然会导致人本真的存在意义以及人的自由的丧失。所谓意义的丧失指的是由于理性化而无法对世界作全体的把握,无法提供对世界、对人生的终极意义的解释。而所谓自由的丧失则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独立价值已不复存在。人被彻底原子化。人与人的隔膜、疏离、冷漠,人与人之间丧失了统一性和有机的联系,变成各自孤立的被动的原子。“生产过程被机械地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也破坏了在生产还是‘有机的’整体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这一方面,机械化也把他们分裂成孤立的、抽象的原子,他们的工作不再把他们直接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于禁锢他们的机械抽象规律的作用,在日益扩大的范围内,他们成为中介”[7]。“抽象还原,定量计算,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成为现代合理性社会的基本逻辑。这种基本逻辑在社会中制造了随处可见的“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模式。因此,现代性社会的理性和技术成为压迫人的魔鬼,成为人异化的根源。现代化实现的过程就是人的自由丧失的过程。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认为的,工具理性对社会的全面统治的最后结果就是各个领域的全盘官僚体制化。整个社会由此变成一个大工厂,一个没有缝隙的机械铁笼。在这个铁笼中,人的独立自由性被彻底窒息。这就是技术时代人类的必然命运。
三 自由与拯救:找回人的实践智慧
毫无疑问,由现代发展观及其实践所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和人性的价值危机其根源在于技术理性对自然、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全面统治。“自然和自然环境的技术化所带来的深远后果,都打着合理化、反神秘化、反神话和破除轻率的拟人对应的旗号。最后经济的可行性以及我们时代无情变化过程的新平衡变成了越来越强大的社会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文明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因为二十世纪是第一个以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立的时代,并且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8]尽管技术的全面应用使人类得到古人无法想象的惊人的舒适条件,占有了不断增加的物质财富。但与之相伴随的是,作为大写的人的存在反而隶属于技术理性的统治,人在实践世界中的智慧、决定以及理性统统让位于技术理性,技术理性所追求的目的是指向外在于人自身的感性存在物,从根本上讲,现代发展观所带来的人的自由的丧失就是人不断地受制于外在存在物,而忘却了自身存在的根本意义。从此,人自身失去其本真的存在,沦落为工具性的存在,最终是人作为人自身的自由的全面的丧失。因此,找回久已失落的实践智慧就成为从根本上拯救人类生存困境的必由之路。何以“实践智慧”能担负起拯救人类的重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只有在“实践智慧”中,人类才能彻底摆脱工具性的存在方式,从而真正实现自己的自由本性。
早在二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已经深刻地领悟到人的“实践自由”本质。在纷繁变幻的感觉世界中寻求确定的、永恒的本质,探寻世界的“始基”是人类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探求世界的本原就成为人类的永恒的追求。苏格拉底之前的“自然哲学家”们将思维的领域固着于具体的感性世界,从最初独断式的一元论(“水”)到后来的多元论(“种子”、“原子”)以此来寻求万物之本。但在纷繁变幻的感觉世界中,任何一个具体的物质都只是无穷自然的一部分,只能是自然因果系列中的一个环节,在这样的世界中永远都无法找到最后的“始基”。苏格拉底一改过去在感性世界中探求世界“始基”的做法,而主张世界的本源在人的理性之中,人之为人的根本也不在于他是感性的存在,而是作为理性的精神存在。理性是人之根本,人必须用理性来认识自己的理性,这就是“认识你自己”的深刻内涵。而且,他还进一步指出,人的理性有两种基本的功能:一是理性的思辨功能,另一个是理性的实践功能。理性的思辨功能企图在感性世界的范围之内寻找具体的始基,所得的只能是具体的知识,而不可能得到最为本源性的知识。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只能在理性的实践功能之中,即真正的“始基”、人之本性在伦理、道德之中。因此,人在苏格拉底哲学中是理性的、自由的实体,是实践理性的实体,其最高理想是超越感性世界而达到理性的道德世界的“最高的善”。
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的“人是理性、自由的存在”的思想,理性是实践意义上的理性,自由则是人使自己不断超越感性世界,而达到一种纯思的精神世界。在此基础上,他明确提出了“实践智慧”的概念。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人的灵魂揭示真理的方式有五种,其中一类是思考不可改变的、必然的和永恒的存在物,所认识的是确定的世界;另一类是思考可以改变的存在物,思考认识的过程也就是筹划世界的过程。筹划的理性分为两种,即技艺和实践智慧。技艺所对应的人的活动是制作,实践智慧所对应的是人的实践行动。技艺和实践智慧都是人揭示真理的重要方式,同样,制作和实践行动也是人重要的生存方式。但是,同为筹划世界和自身生存的方式,技艺和实践智慧却有着根本的区别。技艺的目的是外在于技艺本身的产品,技艺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将技艺作为揭示真理和人自身存在的根本方式必然会使自然和人自身成为工具性的存在物,人会时刻受制于外在感性世界和人自身感性欲望的支配。而实践智慧的目的是在人的实践行动中实现自身的幸福。作为揭示真理的方式,实践智慧具有指向作为揭示者的人自身的指引方向。技艺可能以这种那种方式对人有用或有益,但只有实践智慧考虑的是人生活整体的善。实践智慧的始点和目的都在人自身之中,它在展开自身时使自身产生超越。因此,虽然技艺和实践智慧都指向某个“善”的目的,但只有实践智慧才追求人类最高的善,即人类整体的幸福。最高的善是一切选择所求取的终极目的和完满实现,它自身却只为自身而不累于他物,所以它是自足的。这正是人之自由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实践智慧才是人之最高的智慧,人类也只有在实践智慧中才能找回本己的自我、自由的自我,而永远不会累于任何外在的目的,成为外在事物的工具和奴隶。
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历史的局限,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虽然以追求和实现最高的善为目的,但他的最高的善就是实现人自身的幸福,幸福成为人之追求的终极目的,其他的善,包括实践智慧都成为实现人之幸福的手段。这是其一。其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并不存在柏拉图式的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的善,最高的善就存在于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实践智慧不仅离不开对普遍事物的知识,更离不开对特殊事物的知识,并且经验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知识仍然高于实践,他的实践智慧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生存的技巧,是一种生活的明智。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仍然没有真正彻底摆脱感性世界的困扰,没有把人提升到真正自由的境界。
只有在康德那里,实践智慧才超越了一切感性的存在,使人进入到一个道德的自由世界。康德认为,在感性的经验世界里,人类虽然可以凭借思辨理性的能力,用先天的直观、范畴形式来认识把握客体,但这种思辨理性的活动并不是人的自主自由的活动。而作为“感性的存在者”,人必然会受制于感性世界,因而是不自由的。但作为“理性的存在者”,人在实践的道德领域可以排除一切感性的诱惑(这是消极的自由),自己为自己立法,并且自己无条件地遵守自己所立之法(这是积极的自由)。也就是说,在实践的道德领域,人不以任何外在事物,包括人的幸福为目的,而只以无条件的遵守道德律为最终目的。这就是道德自律。道德自律也就是人的自由,是人对感性经验世界的超越。“我心中的道德律能够从我不可见的自我、我的人格开始并把我呈现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它使我找回了“我作为一个动物性被造物的重要性”,“把我作为理智的价值通过我的人格无限地提升了,在这种人格中道德法则向我展现了一种不依赖于动物性、甚至不依赖于整个感性世界的生活,这些至少都是可以从我凭借这个法则而存有的合目的性使命中得到核准,这种使命不受此生的条件和界限的局限,而是进向无限的”。[9]因此,正是由于人的道德实践,才使人能够以“本真的人”的方式存在,并朝着“人”的无限的自由的方向发展。
现时代的人经过启蒙思想家的启蒙和资本主义世俗化的洗礼,斩断了与人自身所不断追求的神圣性的彼岸世界的联系,人凭着自己的理性来重建经验世界和价值世界,并且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但问题在于,启蒙理想在技术理性的全面统治下却走到了自己的反面,现时代的人越来越成为只关注自身“病理学”意义上“感性欲求能力”,只遵循着“质料”的“实践规则”的人。这种状态的人必然面临着由于感性的世俗生活的遮蔽而忘却自身存在的危险,从而成为自己感性欲望和外在自然规律的工具和奴隶。因此,从人的纯粹理性的内在的实践功能出发,从自在的存在者的意志自由出发,来找回人类久已失落的“实践智慧”,来唤醒我们本性中的神圣的道德理想,来妥善而明确地开辟那条每个人都应走的通往智慧的路。抛弃技术理性的全面统治,将实践理性的思维方式作为人类生存的根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唯有如此,人类才能摆脱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从而自己拯救自己。
参考文献
[1](波)维克多.奥辛廷斯基.未来启示录[M].徐元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193.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65.
[3](德)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12-28.
[4](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
[5](美)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N].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69.
[6]李智.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另一种后现代主义[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7](德)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96-100.
[8](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63.
EVA理论根源与发展困境 篇10
作为当今最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 经济增加值 (EVA) 无疑是最成功的, 赢得了无数的赞誉与推崇。EVA最早由美国学者Stewart于1982年提出, 后由Stern Stewart公司注册持有, 并将其纳入财务管理体系。EVA是指税后净营运利润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所得, 其本质是经济利润而不再是传统的会计利润。Stern Stewart公司认为, 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时通常采用的会计利润指标存在缺陷, 难以正确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因为它忽视了股东资本投入的机会成本, 企业的盈利只有在高于其资本成本 (包括股权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 时才为股东创造了价值。EVA通过引入资本成本率, 不仅体现了债务的成本, 还反映了股东投入的机会成本, 综合考量资本的使用效率, 更加全面的评价企业经营者“有效使用企业资本”和“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它所倡导的理念是:企业不能单纯以规模作为追求的目标, 还要注重自身的价值创造, 要以EVA为导向形成资本纪律, 有效利用资本。
按照定义, EVA的基本计算模型可以表述为:
如果EVA的值为正, 则表明公司获得的收益高于为获得此项收益而投入的资本成本, 即公司为股东创造了价值;相反, 如果EVA的值为负, 则表明公司毁损了股东价值。
通常人们把EVA称为“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而具体了解的却只有它的计算公式和考虑权益成本的这种进步, 而为什么把它和企业价值联系在一起却很少有人了解, 这就需要回顾一下EVA产生的思想根源。
二、EVA理论根源
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 EVA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它只不过是对经济学中的“剩余收益”概念的发展, 并具有可操作性和高度的灵活性。剩余收益是依据经济学的利润建立的一个会计概念, 是指一项投资的实际报酬与要求的报酬之间的差额。
一项投资的应计成本是指投资额与所要求的报酬率的乘积, 它度量的是一笔资金用于本项目而不能用于其他项目的机会成本。
根据财务管理理论, 企业的价值取决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总额, 即可表示为:
undefined是现金净支付, 包括股利和利息;r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而期间t的的会计利润计算如下:
NIt=Ct+ (BVt-BVt-1) ② NI是会计利润;BV是账面价值;t表示期间。
剩余收益 (RI) 按照定义可表示为,
RIt=NIt- (r×BVt-1) ③
将公式②和③代入到公式①中, 可得到公式:
undefined
可见, 当账面价值不变时, 剩余收益的现值与企业价值成正比, 即剩余收益的增加将会创造企业价值;反之, 则损毁企业价值。虽然会计程序的选择只会改变账面价值和剩余收益, 并不会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Stern Stewart公司为了还原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本质, 对收益进行若干项目的调整, 将调整后的剩余收益称为经济附加值 (EVA) , 此时, 公式可以最终表示为:
undefined是调整后的账面价值。
此公式提供了EVA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EVA的创造将会增加企业价值, EVA的毁损将会减少企业价值。这就是将EVA作为价值创造为核心评价体系的根源, 也是我们开展EVA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三、EVA发展困境
EVA根植于财务评价体系, 有着成熟的理论基础, 充分考虑了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成本, 即只有企业赚取了超过资本成本总额的经济利润时公司价值才得以增长, 比净利润指标进步了很多, 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很好的表现, 但其理论也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发展困境, 这一方法在应用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1.EVA未反映企业现金流信息
EVA和ROE指标一样, 都未能反映企业现金流信息。我们知道“收益”只是一种会计结果, 并不能保证企业的长盛不衰, 而现金流量往往能决定企业的成败, 能充分反映价值, 正如财务理论所讲, “企业价值就是未来现金流折现值的总额”。EVA是衡量企业价值的综合指标, 但只有EVA, 没有现金流入的企业也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和保证利润的准时分配。所以, 没有现金流信息的EVA未必能对企业业绩进行正确的评价。
2.EVA无法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横向比较
EVA本身是一个绝对值, 对价值创造的评价是有局限的, 因为它只能反映价值创造的大小, 却不能反映价值创造的效率。尤其是在不同规模的企业间进行比较, 当一个大规模的企业相对于小规模的企业有较大的EVA时, 我们并不能判断这是因为前者有较高的效益水平还是仅仅因为具有较大的资本投入。所以, 不同规模的企业间比较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3.对会计利润的调整较为复杂, 且未形成统一的调整规范
Stern Stewart公司最初对会计利润的调整较为复杂, 大致对160多个项目进行了调整, 这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和调整成本, 并且调整效果不容易计量, 这样就可能违背了“成本效益”原则。另外, 在实际工作中, 公司往往依据自身特点和对财务数据精确性的要求, 适当的减少调整项目, 来平衡成本支出, 但是在调整规范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所以, 各企业的EVA都含有某种程度的“主观性”, 不利于公司间的横向比较。
4.资本成本难以确定并确保在一致的计算口径上
在EVA值的计算中, 资本成本的确定是起决定性作用的。EVA之所以是“剩余收益”的发展,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权益资本成本的可获得性, 即通过CAPM模型。由于模型假设存在和客观条件的约束, 资本成本的计算存在着问题。 (1) 债务成本在债券市场上可容易获得, 而对一些银行借款则很难取得, 往往常用折中的中长期借款计算, 但是在具体年限上, 计算口径很难一致。 (2) 权益成本的计算通常采用CAPM模型, 但CAPM模型是建立在众多假设前提之上的, 在我国现在阶段的资本市场, 很难获得一个满意的估值。
四、完善EVA的建议
针对以上EVA的发展困境, 结合一些其他的财务指标特征, 对完善EVA提出以下建议:
1.构造EVA的相对指标, 从而解决规模差异问题
我们区分企业规模通常谈到“净资产”或“投入资本”, 于是我们可以构造两个相对指标EVA/净资产和EVA/投入资本, 前者表示的是每单位净资产创造的EVA;后者表示的是每单位投入资本创造的EVA, 衡量的是资本利用效率。但按照“投入与产出”配比的原则, 笔者认为EVA/投入资本结构更合理。从EVA计算模型可得到:EVA/投入资本=税后经营净利润/投入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分母投入资本是反映股东和有息债权人投入的总资本, 分子税后经营净利润等于税后净利润加上利息支出, 利润属于股东分享, 利息属于债权人分享。二者的相除是符合“投入产出”配比关系的资本收益率。
而EVA/净资产分母仅仅是股东权益资本, 不符合配比原则的逻辑关系。
2.构建EVA与现金流量的直接关系
经营EVA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EVA, 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EVA的收现水平, 也就是, 衡量企业盈利质量的高低, 从而弥补EVA不能反映现金流量信息的缺陷。
3.调整最主要的若干会计项目, 并规范调整原则
关于是否需要对财务报表项目进行调整, 在EVA研究领域争议比较大。众多学者对调整前后EVA对股票变动的反应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按照Biddle (1996) 的研究结果, 调整前的解释能力为41.4%, 调整后的解释能力为41.5%, 因此, 可以折衷对最主要的会计事项进行调整, 并规范调整原则, 形成较为一致的计算口径, 方便EVA的横向比较。
4.资本成本的计算采用刚性制定
资本成本的计算主要是为了EVA的业绩评价和横向比较, 只要不影响评价结果, 可以在企业内部采用一致的刚性制定, 如, 2009年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 就将所有中央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刚性定为5.5%, 这种方法可能不是很精确, 但将众多企业放在了可以横向比较业绩的基础上。只要是能实现资本成本计算的目标, 采用刚性制定或者某种程度的近似计算未尝不可, 这样也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参考文献
[1]王海琳.中国上市公司的EVA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 2005.
[2]李山.EVA理论研究的进展探析[J].商业研究, 2005, (08) .
[3]邓璇.EVA研究中的困境和突破[J].东方企业文化, 2010, (07) .
职业教育学的困境与发展路向 篇11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演进;学科制度;本土化;元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0-0019-06
中国职业教育学从国外引进至今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与其他教育类学科相比,其学科建设滞后和薄弱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门具有应用性质的学科,其没有发挥好对职业教育实践的描述、预测和指导作用。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开始受到学者的关注。树立自觉的学科意识,找出制约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症结,理清学科建设发展的路向,成为当下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
一、职业教育学的历史演进
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生活经验和技能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状态的职业教育演化成学徒制,进而演进成现代学校职业教育。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散落着许多零星的职业教育思想,这些朴素的职业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职业教育发展成为一门学科打下了一定基础。中国职业教育学最初是从国外引进的,后来经历了模仿欧美、学习苏联、恢复发展等阶段。
1916年,朱景宽翻译了日本的《职业教育论》,其成为我国最早引进的职业教育学著作。随后,在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中,大量欧美国家职业教育理论被陆续译介过来。期间,有的学者在译介的基础上,模仿欧美,开始尝试编写本土化职业教育学著作。1926年,庄宣泽编著的《职业教育概论》成为中国第一本国人编写的职业教育理论著作。从本书构架上来看,原创性、本土化的内容不多,模仿痕迹比较明显,对职业教育基本范畴也未能深入探讨。总体上讲,此阶段职业教育理论主要以译介和模仿为主,对职业教育实践的影响不大。
建国之初,我国教育出现了一边倒现象,以学习借鉴苏联经验为主,“学习苏联教育学科体系,全面改造旧中国教育科学体系,是建国初中国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1] 职业教育学同其他教育学科一样,参照苏联模式进行了相应改造。“这一时期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借鉴苏联,出现了一批政治家的职业教育思想,创建了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新理论,创造性提出了半工半读的教育理论。”[2] 苏联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经验对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消极的影响,单一参照系使职业教育理论未能继承旧中国职业教育学的有益经验和借鉴西方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成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包括职业教育学在内的教育学科体系建设成就被全部否定,在中国职业教育学科体系发展史上形成了时空上的断裂,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得以逐渐恢复。
改革开放之初,职业教育学进入了恢复时期,主要以译介国外职业教育学为主,如1981年河北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翻译了日本仓内史朗和宫城诚哉合著的《职业教育》,原国家劳动人事部与天津职业师范学院翻译了德国海因茨的《职业教育学与劳动教育学》。国外的职业教育理论对中国职业教育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此后一段时间,中国学者编写了大量职业教育学方面的专著,如高奇的《职业教育概论》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技术教育概论》等著作相继问世,这些职业教育学著作多数属编写性质,仍然缺乏原创性。在这一阶段的前二十年,大家关注的是职业教育实践,极少有人关注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21世纪初,才有学者开始陆续关注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探讨职业教育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范畴、学科体系、范式和方法等问题,这使职业教育学学科从恢复走向独立成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职业教育学发展中的困境
从学科发展史来看,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其在谋求独立、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诸多问题和困惑。
(一)过于依赖母体,缺失独立品格
职业教育学是从教育学分离出来的一门子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朝独立和成熟迈出了一步,但当下仍处于半成熟、半独立、半依附状态。
一是理论体系依附。首先,从现有的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来看,普通教育学的痕迹比较明显,其基本理论架构参照了普通教育学的体系,即四段式模式,或者是其变式,只是内容上取材于职业教育而已。其次,从职业教育学学科体系来看,按学科演化的应然逻辑,分支学科应是职业教育学与其他非教育学科的交叉学科,或是直接从职业教育学分化出来的。但事实上,职业教育学分支学科并非职业教育学的内生,其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受迫性,体现为其他教育学二级学科对职业教育学挤压,职业教育社会学、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经济学等学科的产生,无不如此。与其说这些学科是职业教育学的分支学科,还不如说它们是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等学科的分支学科。由此可以说明职业教育学的不成熟和依附程度。
二是话语方式依附。从职业教育学的研究现状不难发现,众多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多是依附普通教育原理的研究而展开的,有的甚至是直接“移植”普通教育学的概念和话语体系。例如对“职业教育学”的定义,直接将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改为“职业教育学是一门研究职业教育现象,探讨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3]
三是研究方法依附。一门学科之所以成为学科,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其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的独特性。作为一个学科,缺乏自己的思维方式,势必沦为其他学科的领地。当下职业教育学还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仍沿用普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采用教育学的观点和方法,运用教育学的相关原理来研究职业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基本的。但是,普通教育学从历史上看,是在普通中小学教育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普通中小学的培养目标是普通公民,而不是就业和专业技能人才,因此,完全从普通教育学的观点认识职业教育,会导致片面性的结论。
四是研究者依附。目前,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建设基础还比较薄弱,学科建设大多在行政推动下展开,诸多承担学科建设任务的高校教师多由普通教育学研究者转型而来,他们中大多数人对职业教育学能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开展研究本身还持一种怀疑态度,至多把其作为副业,偶尔“客窜”一下。他们不在学理上对职业教育学进行探究,而是站在教育学的立场上,用自己的研究方法、逻辑和概念体系,以职业教育某一方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撰写的研究成果多从教育学视角来谈论职业教育问题,或者用教育学理论来探论职业教育相关问题,这于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贡献不了多少知识。
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于20世纪初脱胎于哲学母体,从赫尔巴特提出建立独立的科学教育学开始,教育学发展已经历了二百多年历史,虽然趋于成熟,但也有不尽完善的地方。“教育学这个母体本身并不健全,意味着从这个母体分化出来的子学科先天不足,它有可能从母体中带来或多或少的“胎记”[4]。职业教育学学科如果过于依赖教育学,简单地移植普通教育理论,将直接影响到本学科研究发展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降低学科理论对职业教育现象的解释力,便很难构建起真正独立的、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独一无二的学科体系,而缺乏具有自身特征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是不可能被社会认同的。
(二)简单植入西方理论,本土特色缺失
西方职业教育理论和思想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影响至深,特别是从改革开放80年代开始,国外发达国家的主流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中国几乎成了西方职业教育的“跑马场”。最初是北美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德国的双元制、国际劳工组织的MES和北美的DACUM课程开发理论,稍后是澳大利亚的TAFE、英国的BTEC课程、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教育思想等。近几年来,随着德国最新职业教育理论和思想的引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开发等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成为当下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导。与此同时,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提出的基于职业构建职业教育学科的理论也影响着中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国外的职业教育理论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的甚至成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想。但由于国外职业教育理论和思想产生于西方特定的社会背境,在国内环境中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会对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职业教育学在20世纪初从国外引进国内,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中国职业教育对西方仍然有很深的情结,学习借鉴西方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已经成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传统。虽然我们想减少对西方的依附,并在本土化过程中做过一定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有人怀疑建设中国本土化职业教育学科的必要性。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分离,对实践贡献不足
“不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作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多年来一直被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公认。”[5] 中国职业教育学也是如此,不仅学科建设进展缓慢,而且学科建设与实践研究截然分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职业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实践超越着理论研究,一直未能形成比较成熟的、能切实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6]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职业教育学在职业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时不时存在着“缺位”现象,在必要时也没有出现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声音和学科智慧。由于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建设滞后,导致其服务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较弱,必定要遭到来自学科内外的学术共同体对学科存在本身的责难和非议,同时也会受到社会、政府的质疑。
应该意识到,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不接触职业教育实践,其理论必然变得空泛,会被实践所摒弃,自身最终也难以谋得独立地位。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是否贴近中国职业教育改革需求,最终取决于其在多大程度上为职业教育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四)出现泛化现象,发展路向不明
一是概念泛化。一门学科如果概念界定不清,缺乏专业性和学术性标准和规范,很容易成为“自由论坛”,势必影响学科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概念泛化的结果是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致使学科体系紊乱。造成概念泛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随意下定义,借用概念,日常生活体系概念与学术概念有时混淆在一起,不同学科语境下的不同内涵,也加速了职业教育相关概念的泛化。二是借用相关学科的概念,造成概念的歧义。职业教育学诸多概念是从其他学科借用和移植过来的,还没有真正转化为本学科的独特概念。如果只从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劳动组织学及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解读其涵义、性质及意义,缺乏必要限定,势必造成概念泛化。
二是研究内容泛化。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人因此把职业教育研究当作一个框,似乎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装得越多,就越容易忽略主与次,忽视研究“内核”,从而导致研究泛化。其一,许多冠以职业教育研究或列在职业教育学科名下的项目、课题其实不能列入学科研究的范畴,只能列入工作研究领域。其二,从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来看,相当数量的论著划入职业教育学研究之列,如工作经验总结式、感想式、随想式,热点问题讨论文章也不在少数。这些论著既与实证研究有着本质区别,也与具有严密逻辑路线的理论思维相去甚远。职业教育研究内容的泛化势必失去作为学科理论思维的意义,使其基本范畴及内容体系显示出较明显的随意性。
三是研究人员泛化。研究人员是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关键要素,其数量、质量及结构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学学科的持续健康发展。首先,研究人员庞杂。职业教育战线上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广泛参与是职业教育研究的一大特征。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职业教育研究中,一些其他类型的教育研究者也纷纷把职业教育当作副业。在庞大的研究队伍之中,高等职业院校成为主力军,目前,1200多所高等职业院校基本上建立了具有职业教育研究室性质的研究机构。尽管研究机构增多了,但研究质量并没有跟上,研究水平更是良莠不齐。此外,研究队伍结构也不尽合理,一些研究者的职业教育学科知识体系不尽完善、理论素养不够高,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学的快速良性发展。其次,职业教育学成为其他学科的领地。其他学科如果加入职业教育研究,那对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是幸事。但事与愿违,目前,其他学科对职业教育学的科学性和独立性普遍持怀疑和漠视态度,一些普通教育学者研究职业教育,往往把普通教育的相关理论直接移植到职业教育中,他们所研究内容中去掉职业,基本上可以还原为普通教育基本理论。教材编写也是如此,有些职业教育教材编写者缺乏对职业教育实践的感性认识,多用普通教育学的思维和逻辑来编写教材,这些对职业教育学发展极为不利。
三、职业教育学的发展路向
(一)加强学科制度建设,构建职业教育学发展平台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职业教育学制度雏形已经基本形成:与学科相关的教学和科研机构渐趋完善;规范化的学科培养计划已经形成,初步拥有自己的研究生、本科生培养体系;获取的相关科研基金资助逐渐增多;从“行政合法性”角度看,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科学共同体中已经基本确立。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据此断定职业教育学科已是一门学理意义上的学科,因为无论从学科衡量指标还是学科深度上来看,与相关较为成熟的学科制度建设相比,职业教育学都还具有很大差距。
学科建制分为内在建制和外在建制。学科的概念、范畴、理论体系等内在建制是学科的核心和根本,外在建制是学科发展和成熟的支持和保障。“从学科的发展过程来看,一般是先有学科内在建制的成熟,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科的外在建制。”[7] 中国职业教育建制却是外在建制比内在建制成熟,完全不同于一般学科发展轨迹。“学科由内至外的路线符合学科知识的逻辑,并且得到了学科发展史的充分证明。但是从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建立发展过程来看,它似乎走的是一条完全相反的路线,从专门机构、学会组织、进入学科目录到学科人才培养,中国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外在建设性工作基本完成。但很难说中国职业教育学外在建制建立的时候,其内在建制已经成熟。因此,在此后一段时期内,这种由外而内的学科建设路线将继续得到加强,在这种思路下,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内核’将逐渐成熟起来。”[8] 应然学科建设路线通过创设良好的学科制度环境,以自觉的行动加速了学科内在理智的发展和成熟,避免了学科在没有外在建制的情况下长时间的无序、随机、徘徊,为学科建设赢得了时间,具有目的性强、组织程度高、效率高等优势。
(二)推进本土化,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学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起伏跌宕,波澜壮阔,充满曲折艰辛,同时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其中,既有自身的独立实践探索,也有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基础上的探索。我们应看到,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存在一些共同特征和普遍发展规律;但同时,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也都存在特殊性。我国的职业教育学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特殊的教育行为,简单的移植是不会产生好的效果的,职业教育学本土化成为必然。
1.关注现实问题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中国目前有13亿人口,职业教育具有普遍意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必然要探索自己的道路。职业教育本土化以本国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作为问题研究的本源,通过各种不同手段获取原始性素材或作原始性研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方法和基本观点,对中国职业教育进行理性思考,进而形成反映现代职业教育规律与符合中国教育实际的科学认识,得出国内或国际范围内富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理论。如,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理论,就是针对中国这一特定空间和条件下的职业教育教师问题,提出的独特解决路径,这是职业教育本土化的典型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整个世界的职业教育学,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目前,我国还面临诸多类似的问题,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研究只有加强对现实的关注,对改革成功经验的总结、概况、提炼,才能建构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9]。
2.借鉴国外先进理论
学习借鉴,是由外到内的本土化。学习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理论,转化为本国职业教育理论不仅仅是照搬和简单移植,而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改造。“全盘引进而不做艰苦的本土化工作的学术‘研究’,往往因为所引进的概念、理论、方法等得不到本民族意识和心理的认同,而扎不下根。”[10] 在中国职业教育史上,各种国外职业教育理论和流派成果纷至沓来,真正产生较大影响的必然是经过本土化的。如,德国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之所以能扎下根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正是因为其并不是盲目照搬的,而是中国职业教育专家和实践教育工作者共同艰苦努力改造过的。
3.加强国际交流,走向世界
中国职业教育必须走出国门、交流合作、提高竞争力,只有如此,才能在较大范围和较高层次上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学术领域的合作。中国的职业教育研究成果才可能被国际职业教育学术界所了解和认可,才能使职业教育研究在世界职业教育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为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创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
(三)借鉴多学科视角,为职业教育学助力
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多学科研究是必要补充。研究方法多元化,有助更好地把握职业教育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将新的范畴纳入研究视野,其他学科对职业教育学的方法论启示,会极大拓展职业教育学的理论资源,如现象学、解释学、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具有极大助力作用。对于职业教育的问题研究,应该培养跨学科的意识、视野和情怀。不同的研究者可以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对同一问题进行不同的归因,进而形成不同解决问题的办法。职业教育的问题研究在方法上注定不是排他的,而是兼收并蓄的[11]。按照库恩的理论,职业教育学处于前学科状态,还没有完全成熟,可以借助其他成熟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职业教育进行研究,为职业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助力。
(四)开展元研究,职业教育学由“自在”走向“自为”
元理论即对理论的反思,是对整个学科的理论作整体性的反思。学科反思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应然路径,反思可以更好地帮助凝练学科知识,并将之系统化、规范化、合理化、深入化,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自觉的理论指导。“只有当科学对其自身发展的过程及现状、发展机制及内部结构作了认真的反思,形成明晰而准确的自我意识时,它才能自觉地寻找自己继续发展的方向,增强发展的自控能力,并减少发展过程的盲目性,少走弯路,使自己进入‘自为’的状态。”[12]。元理论为职业教育学研究提供一个合理视界,通过建立元职业教育学,把原来对职业教育学科零散的反思和研究综合到一个更大的背景框架中,这样可以随时鸟瞰整个职业教育学学科,分析和批评职业教育学学科理论的缺陷,帮助寻找改进职业教育学科的路径和发展方向,这对促进职业教育自我建设、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和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繁荣发展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具体问题研究成果逐渐丰富,为职业教育学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学术资源。对职业教育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反思性研究,不仅有助于职业教育学研究者对以往的研究形成一个清醒的把握和认识,进行矫枉过正,而且有助于职业教育学研究者对职业教育学的发展及其过程进行理论概括和提炼,从而为职业教育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10]侯怀银.中国教育学之路[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15.184.
[2]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9.
[3]梁忠义,车文博.实用教育词典[K].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533.
[4]陈桂生.略论教育学同其子学科之间的关系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4):42-44.
[5]吴黛舒.中国教育学学科危机探析[J].教育研究,2006(6):47-51.
[6]申家龙.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内涵与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3(16):15-18 .
[7]刘小强.高等教育学学科分析:学科学的观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7(7):72-77.
[8]马君.中国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反思[J].职教通讯,2009(8):28-32.
[9]于海波,陈衍.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实践与影响[J].职业技术教育,2010(26):48-51.
[11]刘春生,张宇.职业教育的问题研究与学科理论建构——兼论职业教育研究的学术规范[J].职教论坛,2006(8):8-11.
[12]叶澜.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M]//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758-759.
Dilemma and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edagogy
TANG Xi-hai1,2, WEI Li-na2
(1. School of Edu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2. Research Institute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Nann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008, China)
Abstract Since introduced from abroad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vocational education pedagogy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development stages, such as imitating European and the USA, learning the Soviet Union, and restoring the development. As same as other disciplines, vocational education pedagogy faces with many problems and confusion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owards the independence and maturity.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the future, vocational education pedagogy should strengthen the establishment of discipline system, promote the localization, adopt multi-discipline perspective and pay attention to launch meta-study.
通胀与产能过剩并存凸显发展困境 篇12
在经济学中,产能过剩指的是产业的潜在生产能力超过了市场的实际需求所形成的供大于求的状况。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建立对产能过剩定性、定量的科学评价标准。在欧美一些国家,一般用产能利用率或设备利用率作为产能是否过剩的评价指标。如果设备利用率的正常值在79%~83%之间,超过90%则认为产能不够,意味着可能有超过设备能力发挥的现象。如果设备开工率低于79%,则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
对中国而言,产能过剩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就告别了长期的短缺经济时代,开始步入了产品相对丰富的时期,产能过剩的字眼就此频现报端。而到了2004年以后,抑制产能过剩一直是管理层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年底,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开始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出台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经济刺激计划在取得缓解金融危机的积极效果的同时,产能过剩问题却更加突出,而国家发改委也多次发布警示,提醒产能过剩可能带来的风险。
产能过剩问题不仅出现在传统产业中,在大多数的新兴产业中更是普遍存在。比如目前国内在建的新型煤化工项目约有30个,总投资达800多亿元,煤化工盲目建设和过度发展不仅加剧了煤炭供需矛盾,也直接影响到全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尿素产能为3400万吨,超过国内需求30%以上;轮胎产能的47%以上需要出口市场消化;此外,电解铝、平板玻璃、钢铁、水泥、汽车等产业均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产能过剩问题。
重复建设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规划后,各地的太阳能、风能等建设项目一拥而上,在各地已经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当中,除西藏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在推广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均存在较严重的重复建设风险。
在国家发改委今年公布的新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也将限制产能过剩行业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在限制类条目设置上加强了对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的限制,从产品规格、参数和生产装置规模等方面分别对限制范围进行了比较明确的界定,并提高了准入标准。
按说,产能过剩就意味着产品供大于求,将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有助于抑制物价上涨的势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比如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电解铝,今年上半年虽然价格一直在低位运行,但下半年普遍预计价格将会有所上涨,而钢材、水泥等产品的价格也大都稳中有升。在此推动下,自去年年初开始,我国的物价指数节节攀升,7月份CPI同比涨6.5%,创37个月来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由政府主导下的压缩产能过剩的成本十分高昂。2000年之前,产能过剩的调整通常由国有银行来买单,由此造成了数以万亿计的银行不良贷款。据央行统计,银行的不良贷款中有大约70%或多或少与产能过剩有关,其中由于计划与行政干预而造成的约占30%,政策上要求国有银行支持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违约的约占30%,国家安排的关、停、并、转等结构性调整约占10%。
国有银行改革以后,政府利用银行为产能过剩融资的可能性大幅下降,通过国内外股市融资成了重要渠道。据统计,A股一级市场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发行157只新股,筹资总额达1512亿元。而上市公司同样存在着强烈的再融资需求。截至目前,已有160多家上市公司提出了增发预案,计划融资总额超过420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近5倍;同时,还有数十家上市公司的公司债仍处于预案阶段,预计将募集资金近700亿元。股市的大量失血,是导致股指一蹶不振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能过剩背景下的通胀提示我们几点:一方面是我国通胀的类型属于比较典型的成本推动型通胀。那些产能过剩严重的产品之所以价格仍能保持坚挺甚至上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国外原材料价格以及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所致。而工业产品价格的上涨,大都能通过价格机制转嫁给广大消费者;另一方面是产能过剩将使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陷入多重矛盾中。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胀形势,按照惯常的做法,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利率。但提高利率又可能会降低消费需求,使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严重。
在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产能过剩必须依靠大量出口来缓解压力,这样贸易顺差会增加,致使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上升。但是,人民币升值固然可以减少出口、增加进口,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进而降低升值压力,可是如果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的格局持续下去,又将使产能过剩的情形更趋严重。
【困境与发展】推荐阅读:
瑞丽发展前景与困境05-19
分析新媒体发展中的困境与出路论文08-17
走出发展困境06-20
困境谋发展08-30
物联网发展困境05-14
经济发展困境07-04
发展战略困境论文06-09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09-22
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09-30
产业服务体系发展困境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