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困境

2024-07-04

经济发展困境(精选12篇)

经济发展困境 篇1

随着工业化发展日趋常态化, 我国县域经济正在转变传统“三农型”的发展模式, 向复合型转变, 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与农村经济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已经呈现出诸多弊端, 只有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 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引, 以中心镇为依托, 以非农经济为主导, 大力发展三大产业, 并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才能进一步促进传统县域经济向现代县域经济的转变。当然, 这种转型具有一定风险, 能否取得最终成功, 除了要依靠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外, 还对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此外,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产要素正完成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 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变得越来越紧密, 这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也造成一定的发展瓶颈。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城市化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如果县域经济得不到城市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体系的支撑, 将无法使县域经济的发展困境得到纾解。本文以工业发展为视角, 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 并给出纾解的途径。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和必要性

“郡县治则天下安”, 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社会, 县域对国家的稳定、快速发展一直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当前, 在对我国百强县的发展共性进行分析后可知, 我国不同地区的县域在地理人文、政策优势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而这些差异又进一步造成了不同县域之间产业竞争实力和经济水平的不同。所以, 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竞争能力, 已经成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体而言, 发展县域经济, 不但能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还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充足动力。

(一) 实现现代化。

按照区域经济理论, 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借助多种因素, 在这一过程中, 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等领域都会因此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区域内的工业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都会逐渐处于较高水平。比如, 会在县域经济的推动下, 最终形成具有“辐射”状态的、以本区域内的县城为中心的新型城乡关系, 无论是县域之内还是县域之外, 都会因此而受到积极影响。实际上, 在当今时代,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 都对实现现代化充满了替代, 也为此做了充足准备。可以说, “城乡一体化”的全面现代化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只有使县域内大量农村经济得到发展, 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才能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实现区域内的现代化, 并使其处在一个良心循环的状态之中。此外, 根据国外经验, 发展和壮大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为区域内的农村和其他区域提供各项服务, 这对促进和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城市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同时, 在这一过程中, 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进生产资料在县域之间的流动, 强化城乡商品与物质交流, 而这又能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 提高生产绩效。

(二) 解决“三农”问题。

在我国, 农村、农业、农民备受关注, 无论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产出水平, 亦或是农民的增产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都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直接相关。而发展县域经济, 将这一承上启下的区域打造成吸收劳动力、提供经济发展动力的关键区域,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因为, 发展县域经济, 能够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县域转移, 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城镇化的步伐也会由此加快, 产业转移的水平和力度也将取得新的成绩, 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农业的发展程度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力度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此外,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 还会进一步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借助县域内较为完备的行政、经济与社会管理手段, 能够不断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渠道, 使农村整体收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更为重要的是, 发展县域经济, 也就意味着要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性扶持力度。这样一来, 不但有利于市场的统一和资源的整合, 还能因此而构建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这对借助县域经济优势助力“三农”进步具有积极意义。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充分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国家工作的重心和县域经济的核心所在, 只有不断壮大和发展县域经济, “三农”问题才能得到充分解决, 也只有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良性运转, 才能借助产业结构调整与角色转换, 不断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化解在社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二、县域经济走工业化道路的制约因素

(一) 资源和市场运行低效。

当前, 一些县域在围绕核心产品发展方面显得力度不足, 上下游产品的开发深度不够。同时, 由于提供的上游配套产品与承接下游产品加工的配套企业十分有限, 使得县域经济只能在较低的发展速率上行进。此外, 由于县域内一些企业的市场意识与分工协作意识不高, 使得各项资源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实际上, 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资源的种类很多, 不但涉及到县域内的自然资源, 也与县域内的人力资源、资本和信息资源直接相关。在前文的分析中已经表明, 无论是何种资源, 都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县域内的资源具有一般资源的稀缺性特性, 只有实现了这些资源的有效配置, 才能使之发挥最大功效。需要注意的是, 在这一过程中, 市场机制需要发挥调节和优化的作用, 并逐步构建起资源在市场上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的机制, 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比如, 要充分借助市场价格的波动和市场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诉求, 以市场供求机制为标准, 对县域经济的运行进行必要调节, 并以市场为导向, 对县域内的各项资源和供求结构进行调整, 从而使产业结构与企业组织结构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要求。

(二) 区位与科技不明显。

市场运行机制的优劣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 也会对县域经济的成长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此外,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无论是行政管理机制、政府领导机制还是政策扶持机制,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而在这些影响因素中, 区位和科技因素不容忽视。这是因为, 农村和城市之间、县域和县域之间、县域和外部环境之间, 都因其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各有各的区位优势, 彼此之间能够优势共享和共同发展。在我国, 农村的生产资料相对丰富, 能够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一定的生产资料, 而城市经济相对发达, 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进步, 这样一来, 城乡之间如果能够构建一体化的合作运行机制, 将会更好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 实践表明, 我国大部分县域的区域优势都不明显, 科技进步机制对县域经济的束缚很大,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县域政府之间并未构建起完善的相互合作的机制和网络体系, 彼此之间的活动与相互影响相对有限, 县域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与扩散以及应用和推广工作都受到一定限制, 通过科技进步促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远未实现。

(三) 资源缺位。

与传统工业化不同, 新型工业化改变了以往工业发展的思维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原有的工业框架体系, 并在改造、升级的过程中, 完成了对工业资源的重新配置, 工业布局也通过调整得到了优化。这样一来,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就对资金、技术与人才形成了强烈依赖, 传统生产资料或者工业资源正在让位于这些新型资源, 而这对县域经济来说, 恰恰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这种源自资源的缺位使得县域经济在短时间难以获得新的突出的表现。这是因为, 在发展高新技术的过程中, 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而大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 对那些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县域经济来说会更加艰难。此外,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一些县域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资金外流十分严重, 在这一情况下, 也进一步造成了技术与人才的瓶颈, 找不到人、留不住人的事实十分明显, 人才匮乏的问题十分突出。不但人才总量存在较大缺口, 高层次人才匮乏, 而且在人才结构方面也存在明显矛盾———人才分布不合理, 育人、用人机制落后, 等等。

(四) 产业集聚程度低。

在前文的分析中可知, 资金、技术、人才的缺位问题倘若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而对我国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实际来说, 打造具有特色的优势产品和品牌, 使之能够走出去、进入到国内国际市场, 能够很好的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说, 也是无可替代的强大增长源, 也能够对县域经济产生强大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但是, 需要承认的是, 我国大部分县域经济的产业集聚程度较低, 特色经济并不明显, 生产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即便对那些已经形成产业集群雏形的县市来说, 虽然其产业集群基本成型, 也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竞争优势, 但是因其大多为从传统产业发展而来, 在产业生态上还属于原始的产业集群, 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并不紧密。加之集群内企业的位置较为固定, 产业链条较短, 其延伸也主要围绕在企业母体附近, 空间分布十分有限, 使得这些县域能够向社会提供的终端产品只有较少品种。这种产业链条不完整、专业化分工协作机制不强的状态, 决定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缺少必要的动力支撑, 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也困难重重。

三、工业化视角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困境纾解

(一)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一产业的发展壮大能够为县域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 在工业化视角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还是要优先发展农业, 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使农村资源以体现更为明显的规模经济。比如, 通过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和制度推进, 使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 通过优化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使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实现合理流转, 继而实现规模经营和适度经营。此外, 还应不断探索高效的农业组织模式, 通过借助当地资源不断培育优势产业, 使农产品的销售领域和销售层次不断扩大和提高;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 还应进一步发展县域金融, 借助财税、信贷等措施, 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互利双赢。

(二)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为了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 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同时, 要不断挖掘人民智慧, 释放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 以实现民营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快速进步。为此, 需要不断引导规模企业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管理制度, 以及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使更多高素质人才能够成为县域经济的新的支撑, 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此外,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 要适时发展民营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 这样一来, 不但能够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还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实现更为明显的外部规模经济效益。此外, 还应借助多种措施, 不断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户加入到非农产业之中, 以此壮大民营经济群体的规模和力量。同时, 还应以此为基础, 提高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 提高县域产品的科技含量与经济附加值。

(三) 强化县域产业融合。

国内外的区域经济发展经验表明, 县域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要素资源优势与市场互补优势, 根据产业和市场相互依存的思路, 不断推进和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产业融合, 通过构建开放型产业组织体系和依托各种要素资源并开拓市场空间, 使县域经济在产业的推动下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成绩。比如, 要将企业、政府、合作机构与知识机构融为一体, 使之能够在良性互动中不断拓展活动空间和地域范围;同时, 要全面启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 尤其要面向国内区外市场与国际市场大做文章;此外, 还应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不断扩展网络空间和网络域面, 在深化节点分工的同时不断强化网络互动, 以实现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互补、功能联动与错位发展。

(四) 推动和构建产业集群。

县域工业要不断扶持专业化产业集群的进步与壮大, 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和整体功能优势, 提高其在区域经济竞争中的综合实力。为此, 在组织形式方面, 要不断加快重点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逐渐形成以重点企业为核心, 以众多小企业为配套产业范式, 以外包式、垂直式等方式, 使县域内的产业集群能够形成整体协调式发展;在发展模式方面, 要对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协调发展与统筹规划加以重点关注, 将培育产业集群看作是县域经济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内容, 通过在园区企业之间构建产业关联, 不断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的空间利用率;而在发展环境方面, 要不断发挥政府的功能, 使之能够促进产业之间的联系, 在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群体培训与信息服务投入等各方面, 不断采取新的、有效措施,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保障与支持。

四、结束语

当前, 加快发展方式转型, 促进产业调整升级, 正在成为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 要改变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的状况, 使之向着发展态势良好的方向转移, 体现更为明显后发优势。而为了实现这一点, 就需要以新型工业化为指引, 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使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进步, 继而为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做出更多贡献。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产要素正完成着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 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变得越来越紧密, 这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 也给其造成了一定的发展瓶颈。本文以工业发展为视角, 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困境进行分析, 并给出纾解路径。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困境,困境纾解,工业化

参考文献

[1]刘勇.产业新城: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探索[J].区域经济评论, 2014.6.

[2]徐建华.关于新型工业化视阈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4.11.

[3]苏艳霞, 张文儒.浅谈壮大县域经济的意义和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 2014.4.

[4]唐志文.县域经济动力机制培养问题探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9.4.

经济发展困境 篇2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分析

(一)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国家货币政策偏紧

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具有深层次背景,涉及国家金融政策和金融体制。一是宏观层面,银根收缩。2003年来,国家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部分行业过热、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等问题,出台了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压缩信货规模、撤并各类开发区等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使银行放贷步伐放缓,投资热情渐减,贷款增幅明显下降,特别是短期贷款压缩较多。县域经济首当其冲,发展资金捉襟见肘。以XX市为例,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我市的开行贷款债项性项目资金全部被取消,贷款资金由原定的1.7亿元压缩到6000万元,一定程度制约了我市经济的发展。二是微观层面,银行惜贷。近几年,国有银行加快了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为了规避金融风险,减少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为商业银行上市做必要准备,并兑现开放金融领域的“入世”承诺,国家和金融企业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并对金融政策进行了必要调整,实行了严格的审贷分离制度和不良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金融企业“怕贷”、“惜贷”现象较为突出,给县域经济融资带来了不利影响。三是金融体制,地方政府控制力较弱。县域经济范围内存在的信贷机构主要有两类: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和地方信贷机构,其中地方信贷机构主要是指农村信用合作社。除沿海极少数发达县(市)外,绝大多数县(市)都不存在新兴商业银行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完全由上级银行任命。因此,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调控能力较弱,难以通过行政手段影响银行的放贷方向。同时,银行为了防范风险,将县(市)基层银行的贷款权全部上收到二级分行,其一事一报审批方法和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急、频率高、额度小的特点相差甚远,使县市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增大。特别是近年来,国家为了化解金融风险,加强了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的规范整顿,将城市信用合作社并入农村信用合作社,并要求人民银行加强对这些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湖南省今年成立农村信用联社总社,旨在加强对地方信用联社的管理,使得原本主要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农村信用社,在加强资本金管理和信贷风险管理的背景下贷款更加谨慎。

(二)从县市产业结构看,县域经济并非银行放贷重点

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的主要产业形态。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今年7月份,中央财政大学“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服务”课题组发布的《转型经济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调查报告》显示,只有28的中小企业认为自己基本可以从本地金融机构获得所需贷款,46的企业没有成功地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特别是县域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自主品牌,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内部管理较落后,更加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加之县域中小企业无法通过上市或发债融资,很多企业甚至不得不求助于民间高利贷,使民间高利贷资本在县域经济中发展势头迅速,这无形中加重了县域中小企业的财务成本,压抑了企业的投资冲动。从理论上讲,国有商业银行并不是县域中小企业的合适融资提供者,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虽然在地方设立分支机构,但其管理人员经常轮换,对县域中小企业了解不多。再加上县域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笔数多,单笔数额少,银行贷款处理成本高,同时,绝大部分的县域中小企业经营不透明,财务不公开,制度不健全,其提供的经营和财务信息难以为银行所接受,增加了融资难度。从实践中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管理能力、机构设置、具体管理操作方式基本上是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据调查,自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实行“双大战略”(大城市、大企业)以来,增量信贷资金95以上争相投向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获益甚小。与大企业贷款相比,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涉及的经营成本高、风险大、收益小,使国有商业银行、股份银行和外资银行对为县域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兴趣不大。

(三)从融资外部环境看,信用缺失是融资的主要瓶颈

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信用经济。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的时间不长,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意识不强,特别是在县域经济中,信用矛盾尤为突出,社会信用严重失衡,企业违规破产逃债现象屡见不鲜,个人恶意逃、废债务的事件时有发生,少数政府公职人员对银行贷款也是久拖不还,个别企业甚至出现骗资、骗

信现象,导致银行“惧贷”心理严重,严重破坏县域经济秩序,影响了企业融资环境。在社会信用缺失、企业信用良莠不全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出现信用危机,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信缺乏信心,不愿、不敢为县域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一些有信誉、有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也因为难以证明自己的信誉和还款能力,影响了其融资计划。

二、打破融资困境的对策

突破县域经济的融资瓶颈,必须从整顿融资环境入手,不断提高企业信用,消除银行惧贷、惜贷的心理。鉴于县级地方政府金融调控手段有限,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深入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要通过创建金融安全区,整治信用环境,重构信用体系。一是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重建商业银行放贷的信心。要从清理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入手,把清收“官欠”作为整治信用环境的突破口,震慑其它拖欠赖债逃债户。对恶意逃债的企业和个人在新闻媒体曝光,金融机构拒贷,对恶意逃债企业不新开户、不发放新贷款,不办理对外支付。公安、法院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金融债权,为金融信贷经营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体制评估机构和资信调查机构,成立信用等级评定小组,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贷款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级,根据信用等级,确立授信额度,把信用等级与贷款额紧密联系,逐步培养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我市通过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大幅度提升。2004年,我市贷款余额24.86亿元,较上年增长8.57,银行不良贷款较年初下降2.32百分点,全市银行实现盈利7275万元。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在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刚刚开展的2003年,就首次实现整体盈利,摘掉连续12年亏损的帽子。

(二)加大政策扶持,促进银企合作

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体,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为民营企业融资出谋划策,保驾护航。一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引导完成原始积累的县域企业,逐步将企业由“家族式”管理转向“公司式”管理,建立科学的财务制度,强化企业诚信经商、依法经营意识,重塑县(市)中小企业形象。二要扩大财政贴息贷款范围。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本地经济优势、产业政策,为一些有信誉、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提供财政贴息贷款,扶持其做大做强,我市绿海粮油有限公司通过财政贴息融资进行三期扩建,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从8万吨提高到13万吨,成为全省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要加大项目库建设。要精心挑选、包装一批项目,建立项目库,依靠优质项目融资。政府投资的公共建设项目要积极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贷款,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推行BOT融资方式,化解融资困难。四要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政府要主动为银行、企业牵线搭桥,加强信息沟通,增进双方了解,为企业和项目找资金,为银行资金寻出路。2003年我市采取政府搭台、银企联姻形式举办首届信贷营销会,50多家企业与银行部门现场签订贷款意向6亿元,2005年我市第三届企业信贷营销洽谈会65家企业与各银行签订贷款协议近7亿元,极大的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困难,有力的促进了市域经济的发展。

(三)创新信用机制,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

引入民间资本成立担保公司,是县域经济融资的突破口。中小企业贷款量小面大,手续繁杂,银行管理成本较高,担保公司介入后,分担了银行贷款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银行“怕贷”、“惜贷”的隐忧,从贷款企业看,担保公司与商业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大大方便了企业融资。目前银行按规定贷款一般只能以不动产作抵押,而担保公司使用的是“知情担保”,担保方式比较灵活,拓宽了贷款渠道。从银行方面看,由于担保公司介入,银行按照双方协议,对贷款及时审批,贷款到位较快,资金风险降低,因而银行对这种贷款方式也相当欢迎。我市积极探索信用担保融资方式,按照“政府倡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自负盈亏”的方式,千方百计筹集资金1000万元,组建了华鑫信用投资担保公司,使20多家企业从中受益,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如何进一步发挥投资担保公司作用,使更多的企业受益,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认真探讨的课题。

(四)加强政府调控,壮大地方金融机构。

经济发展困境 篇3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问题 对策

循环经济是一种追求“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维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社会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并将其作为国家的一项发展战略。但是中国现阶段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却遇到重重困难。本文试图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保证循环经济在我国顺利地发展。

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近年通过设立循环经济试点来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层次上逐渐展开了循环经济的探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5年公布了82个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包括有综合性、冶金、有色、化工、煤炭等行业,初步建立了部分有示范作用的由共生企业群组成的生态工业园区。这些园区都是根据生态学的原理组织生产,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以期取得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另外,还在部分城市(省区)开展了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二、现阶段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1.循环经济的发展不到位。当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涉及领域少,覆盖面小。主要是通过国家设立的试点来进行,显示出其发展空间狭窄的状况,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声势,未能适应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际需要。许多资源型企业和城市仍然处于观望的状态,或者表现出“心有余力不足”的状况。

2.循环经济的发展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循环经济应当是一种规模经济。但实际上,现阶段我国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企业,市场上存在更多的是中小企业,规模不够大,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不足以达到规模化处理的最小规模,它们内部独立循环利用资源在经济上没有可行性。

3.循环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首先是外部动力不足。要把循环经济切实发展成为一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除了政策上的高度重视,更重要的是社会成员(企业、公众)的认同。企业和民众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主体,大多对发展循环经济持有一种观望或者抗拒的态度,严重表现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动力不足。由此可见,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远远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

循环经济发展还缺乏足够的内部动力。循环经济必须保证其收益大于投入的成本才能使其具备发展的内动力,这样即使没有政府的倡导和推动,它自己也能持续地长效地发展下去。

三、现阶段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经济低成本发展,实现生态环境公平,最终更可以促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在提倡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的同时,必须尽可能为其设定一套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

1.优化产业结构,为循环经济发展释放空间。政府只能调整当前的产业结构,降低能源需求和消耗,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当前经济发展对高能耗的过分依赖,从而为循环经济的发展释放更多的空间,使其能渗透到各产业、各行业当中,使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2.加快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是涵盖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制造、加工生产、流通消费、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全过程的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备条件。此外,还要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传统GDP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

3.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我国现有的环境法律体系未能满足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需要弥补有关的法律空白,完善既有法律法规。为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

4.培育循环经济伦理观。环境道德以规范人的行为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与协作,以维持人与自然的协调性。为此,可以加强公民环境教育,促使人们树立循环经济伦理观,摒弃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功利主义经济伦理观和实用主义经济伦理观。此外,还可以积极引导消费方式的科学转变。

5.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配套机制。首先,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资源产权制度混乱,产权关系不明确,一方面使得资源价格机制难以形成,资源无法通过市场交换而实现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使得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难以形成,最终可能致使循环经济无法循环。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其次,完善资源价格机制,并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的企业,其行为如何和“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废弃物资源化”这一社会目标契合,是推行循环经济遇到的关键机制问题。

参考文献:

[1]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1,(6):18~20

[2]李建民:中国循环经济战略选择的现实约束条件分析[J].东岳论丛,2005,(3):101~103

[3]周宏春: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战略选择[J].煤炭经济研究,2006,(l):17~22

经济发展困境 篇4

关键词:延边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现状,发展对策

一、延边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基本现状

(一)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

延边地区的许多村级组织都处于“空壳”或负债状态, 公共事务缺少投资, 公益事业兴办不起来, 基层村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每况愈下, 有的村屯甚至连村干部的工资奖金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经费都无法解决。以延边地区的汪清县为例, 2012年, 汪清县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为420.55万元, 村均2.1万元, 其中没有集体收益的村达到100个, 占到总数的50%。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非常低已经是延边地区的普遍现象, 严重制约了延边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制约了延边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二) 增收渠道单一, 发展缺乏后劲

延边地区农村集体经济一般都是小规模经营, 承包费、租金等成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延边地区地处偏远的东北山区, 属于相对贫困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相较发达地区落后很多, 农村集体经济生存和发展愈发艰难, 难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过对汪清县2012年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结构进行调查和对比, 当年汪清县村级集体总收入中, 出让山地、征地补偿等一次性收入250.47万元, 占比59%;土地承包、门市租金等经营性收入104.03万元, 占比25%;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其他收入66.05万元, 占比16%。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了延边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还是主要依靠耕地、林地、果园、房屋、鱼塘、门市等集体资产和资源对外出租或发包, 这些收入虽然风险小、来源相对稳定, 但是却缺乏后劲。

(三) 主导产业规模太小, 农业产业化经济结构比例非常不合理

延边地区许多村屯仍然依靠种植业、养殖业等传统农业来维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则主要依靠商业、服务业和门店出租或村集体土地、果园、林地发包等, 收入来源结构不合理, 收入少。主导产业普遍规模太小, 有的村屯甚至都不知道该以什么产业为主导产业来发展, 更不用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下游产品匮乏, 附加值低, 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少, 产业化程度普通不高, 农民和村集体没有合适的产业作为基础, 农村和村集体的收入也就无法保证。

二、延边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

(一) 不良债务多

延边地区村级集体负债现象十分普遍且非常严重。这其中, 有村集体办公司、办企业亏损所造成的欠债, 也有为了发展义务教育、村屯环境整治等公益事业到处举债。这些债务长期积累, 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从汪清县村级集体负债情况看, 截止到2012年底, 汪清县有负债的村194个, 占总数的97%。其中, 负债10万元以下的136个, 负债10-20万元的26个, 负债20-50万元的22个, 负债50万元以上的10个。这些债务中, 有许多都已经成为陈账或死账, 根本无法追回, 村级债务化解起来非常困难, 依靠自身实力根本无法化解。

(二) 政策扶持不够

延边地区还没有出台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方面的综合性文件。没有总体规划去指导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不会发展, 存在问题非常多, 导致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许多统计数据也模糊不清, 难以制定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政策文件。现在, 农民群众非常需要政府出台关于土地使用、启动资金、资金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 各县 (市) 、各乡 (镇) 基本上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抓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村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上, 扶贫工作也着重在扶持农户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上, 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则缺乏有效扶持。

(三) 资产管理差

延边地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非常不好。在延边地区, 个别村组办公司或办企业的时候, 根本没有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 对公司或企业投资的项目不进行论证把关, 盲目四处借贷办企业, 由于各种原因, 投资效益越来越差, 最后导致投资失败, 欠下大量债务和贷款, 根本无力偿还, 给村级集体组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一些村集体在企业改制中对集体资产不评估或低评估, 造成集体资产流失;还有的村非生产性开支数额较大, 胡乱花钱现象严重, 甚至贪污、挪用、侵占集体财产, 造成集体资产流失。

三、延边地区农村集体经济问题成因

(一) 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缺乏, 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较肤浅

延边地区的各县 (市) 和各乡 (镇) 在选拔任用村干部上, 更加注重村干部带头致富的能力和作用, 忽视了村干部带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本事, 没有意识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同时, 对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缺乏深层次的探索,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决策不科学、缺乏创业观念、不重视市场经济规律、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等现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这些问题毫无办法。

(二) 生产要素的匮乏极大地限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延边地区多数村屯都没有预留机动地或预留的机动地非常少, 使得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缺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同时, 分得土地的农民又不愿意把自家的口粮田留给村集体用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从延边实际来看, 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大部分没有统一经营的龙头企业, 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出租集体资产、资源来获取一定的租金、承包金, 不能将集体资产、资源转化为资本。无集体经济收入的村组织完全依赖上级转移支付来维持村级组织运转, 完全变为“三靠”模式, 即村级运转靠“补”、公益事业靠“捐”、基础设施建设靠“要”。随着林权改革等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 村级集体财产不断减少,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无米之炊”。

(三) 农村集体经济负担过重,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 农村公益性支出逐年增加, 尽管上级在不断提高相关补助额度, 但是需要村集体负担的费用明显逐年增多, 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新农村配套设施建设等等, 都需要村集体承担一部分费用。另外, 一些非生产性支出如报刊费、招待费等也占据相当比例, 造成农村集体经济负担过重。

四、延边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

(一) 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将村级领导班子配备到最好、最强、最优, 提高能力素质, 成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关键。结合素质升级, 加强教育培训, 是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素质的必要手段。村干部班子要充分认识发展集体经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既敢于解剖困难和查找问题, 也要积极利用当地优势, 制定有效的方案和任期目标, 同时能够坚持不懈将其解决。不仅如此,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和激励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对发展村内的集体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 不仅要公开表彰进行精神鼓励, 还要给予实际的物质奖励。

(二) 积极寻找化解农村债务的方法

一是要清收化债。由村委会对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核对, 逐项逐户清收债务。对有偿还能力的农户, 实行财产抵押或以欠转贷, 变无息为有息, 利率由村民大会决定;对一时无力偿还的农户, 制定还款计划, 分期进行偿还;对确实无偿还能力的贫困户, 通过规范程序, 进行缓收、减收、免收;对极少数有能力但不愿偿还的农户, 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二是要减息化债。理顺陈旧贷款利息, 制止利息转本金形成新的债务。三是要剥离化债。按照“谁举债谁偿还”“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 重新核定债务承担主体, 剥离不该由村委会承担的债务。

(三) 探索实行多种发展模式

一是依靠本村的地理环境、资源优势、外部情况、村班子政治觉悟和思想进步程度等情况, 从基础工作出发, 积极挖掘形式的多样性, 反对一刀切, 利用本村优势, 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 本着靠水吃水靠山吃山的原则, 成立服务组织, 开发信息,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二是要积极建设农村网络信息平台, 将村内有效信息及外部的先进经验及时录入, 为村民的种植养殖产业寻求同领域汇总相对技术成熟、运营良好的企业, 聘请相关人员进行授课、手把手教学, 并积极促进这些企业与本村合作社合作, 争取创建收益联合体。三是根据本村资源优势寻找发展道路。农村集体资产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土地, 只有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集体土地, 才能做到借地生财, 进一步确保农村集体经济有长期收入。四是加快农村的农民合作社和企业的建设, 将村内闲置土地和一些小型且亏损的集体企业及时转让和出售给村民经营, 一些破产的集体企业闲置下的设备和工作厂房等出售租赁给私营企业, 增加村集体收入, 盘活集体资产。五是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 寻求政策扶持。在向上争取政策扶持时, 可以考虑土地、林业相关优惠政策、种植业无偿补助、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相关领域, 利用县 (市) 开展的结对帮扶、走访活动以及目前大力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为载体, 开展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和预计收入以及参股村民做出整体规划, 确保审批成功。

(四) 制定出台扶持政策

政府的扶持一方面可以从宏观上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打破条块分割, 在计划审批、工商登记、征占土地、资金投入、物资供应、产品销售、税费征收等方面提供方便;另一方面可以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给予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援助。在具体发展过程中, 要明确统筹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的要求,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减轻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农村集体经济所承受的负担, 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农村集体经济专项发展资金, 选取一批农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 但具有特色产业项目、发展产业潜力较大、短期见效快、示范辐射力强的村作为试点村进行扶持。同时, 通过政策倾斜和包联扶持, 鼓励和引导各村以创办企业、招商引资等形式组建经济实体,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五、结语

延边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 直接关系到延边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 影响着延边地区新农村的建设和改革大局, 是体现着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理念。从大局来看, 城乡一体化进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在有序推进, 在以城镇带动乡村、以工业反哺农业的大趋势下, 延边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会得到各县 (市) 和工业部门在政策、资金、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帮助和扶持, 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 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延边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呈现稳步上升的良好趋势。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张文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改革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6:43-47.

[3]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在困境中求发展 篇5

——秦州区平南中学校长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过去的2010年,在各级领导的热情关怀和指导下,在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我们和舟共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认真开展校本研修,强化校务公开和民主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各方面工作均取得很大发展。作为学校负责人,我站在责任的峰峦,不止一次瞭望使命的天空,回顾风雨的洗礼,品读跋涉的艰辛,感受着奋进的欢乐,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自身修养

1、加强学习。我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教育教学管理以及新课程理论,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

2、爱岗敬业,转变观念,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牢固树立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思想,真正把学校管理转化成为师生服务,构建和谐校园。

3、廉洁自律,民主治校。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方法的工作态度,坚持党支部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凡属学校的重大事项及干部人事等均由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后实施。

二、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1、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是学校的核心,只有一个好的班子,才能领导出一个好的集体。严格领导干部的管理,推行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使学校的大小事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件件抓落实的管理模式。完善班子决策程序,重大问题坚持“民主讨论,集体决策,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原则,既不主观臆断,又不议而不决,在班子组织建设上,我们特别强调每个班子成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提高了领导班子的办事效率,一个团结协作,共谋发展,同心同德,廉洁高效的领导集体基本形成。

2、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也就成了学校工作的重点。加强师德,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是我们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的发展方向,学校紧紧围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政治学习、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先进典型等方式不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爱岗敬业、服务学生、奉献教育已成为我校教师的主旋律。

三、抓好学校重点工作(一)发展为先

1、狠抓高考

坚持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作为独立高中,高考又是重中之重。2010年高考,经过高三级全体师生一年的拼搏,我校终于实现高考人数恢复性增长的目标,上线人数突破30人。这一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秦州区区委、区政府授予学校“高考质量进步奖”;教育局在“区园丁”和“区高考先进个人”名额分配中给予倾斜,镇政府也对高考成绩优秀的教师加大了奖励力度。

为了在2011年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学校继续发扬“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树立质量意识,狠抓过程管理,落实备考要求,力争完成教体局分配的高考任务。

在高考苗子的培养上,面对我校生源不足,学生基础较差的现状,我们扬长避短,发挥专业生的优势,从高一起就注重培养专业生,做到早发现,早培养,早成才。在补习生的招生上,我们制定了可行的政策,吸引高分段补习生来我校补习。

2、恢复初中招生

在社会发展城市化加快的进程中,农村孩子转到城市上学成了一种趋势,加之教育调整布局中“高中城市化”的要求,我们这所农村独立高中招生困难,办学举步维艰,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多次申请恢复初中招生,局领导审时度势,在本学期初批准了学校的申请,我校今年秋季招收了七年级学生,现有两个教学班,这为学校的招生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育为首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德育工作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占有重要地位。学校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开展德育主题教育 学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主题活动。开学初政教处对高一和七年级新生进行了综合的入学教育活动,规范学生行为。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学生在国旗下演讲、值周教师总结上周工作、领导安排本周工作,这已成为对全校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班每周召开主题班会,进行安全知识、文明礼貌、环境保护、革命传统、国防、爱国主义、诚信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质。第四周举行了一次法制报告会,让学生知法懂法,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做违法乱纪的事。第八周举行秋季队列体操比赛,体育竞技培养了师生的集体意识,成了德育教育的大课堂。在第十五周召开了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班主任就自己带班体会进行交流,相互沟通,丰富了带班经验。

2、检查到位、注重落实

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靠教师的监督矫正,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天必须做到,早操前半小时到、早操到、课间操到、下午自习到、晚自习到,并由政教处点名,有效的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将班会教育落到实处,政教处针对各班的具体情况,对每次的班会都确定了具体的主题,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记录、有效果。加大班主任工作考核力度,根据一学期对班级的纪律、学习、卫生等综合评定,在此基础上评出每学期的优秀班集体,评出优秀班主任。加强了卫生督查工作,除了日常值周检查、周二卫生大检查之外,我们还加强考试、节假日等时间段的卫生工作,净化校园环境。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由值周教师总结上周工作,并根据一周的检查,评出卫生和纪律流动红旗优胜班级,当场颁发流动红旗。

(三)质量为要

质量靠过程的管理设施,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常规,它是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载体,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和源泉。

1、常规教育教学常抓不懈,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畅有序,重点把好“六个关口”:

一是计划关。学期开始,教务处抓好各类计划的制定,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有序性。

二是备课关。开学初,学校根据本校工作实际,明确提出备课要做到:环节齐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题适当。每周星期五由教研组长检查教师教案,根据检查结果评出优秀教案,给予奖励。

三是上课关,实行候课制,不拖堂、不提前下课,每节课要做到:目的明,知识新,信息多,设计精,方法活,效果佳。讲课时要做到:讲对——保证教学科学性;讲清——概念清、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逻辑性强;讲到——有适合学生的课堂密度、难度;讲懂——由浅入深,给学生以扎实的基础知识;讲活——以学生为主体,教会学习方法。

四是作业批改关。采取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本学期每科作业每周检查作业一次,查批阅的质和量,是否及时,是否规范,是否准确,批阅率、收交率等。督促班干部填好班级作业情况调查表,及时了解和掌握批阅和完成作业情况。考虑到学生基础差,要求教师重双基、降难度,课本习题要求必须按顺序逐题完成。

五是听课关。学校安排听课、教研组听课、领导随堂听课、教师之间听课。所有听课必须组织评课,由教研组长负责认真评,说问题,谈缺点。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带课节数不够8节的,必须听课,听课节数和带课节数的和一定要达到8节,任课教师每学期必须听课达到17节。

六是考试关。本学期七年级和高二级举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高一级实行模块考试制度,高三级实行月考制度。每次考完后科任教师要写出阶段教学工作的分析与总结,召开班级成绩分析会、级组成绩分析会、学校成绩分析会。学校分析完后,对成绩有问题教师采取跟踪听课、找原因、促提高。

2、开展走进新课程的教研活动

工作中本着教育科研工作“源于教学,服务教学”的原则,针对教师提出的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惑,组织教师展开研究、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

本学期,重点召开题为“走进高中新课改和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上学期,学校就安排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暑假高一级任课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本学期学校又组织两次新课程校本教研活动,举行了高一新课程观摩课、示范课,制定了平南中学学科学分认定评价方案,参加区教研室和市教研室组织的高中联片教研活动,组织英语教师在市一中聆听了关于新课程的讲座,让教师走进新课程,学习新理念,运用新教法。

3、鼓励骨干教师不断学习要求每一位骨干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充实和完善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学校创造条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系列培训活动,开展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

(四)和谐为本

1、做好创先争优工作

校党支部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教师的政治素质、知识水平、业务能力。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全面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印发《中国共产党党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理论培训材料,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时刻保持先进性。加强了认真落实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支部班子建设、“三会一课”、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发展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缴纳党费、党建园地等内容列入党建目标管理,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的落实,促进了广大党员在本职岗位上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加强安全的防范工作

做到检查到位,责任到人,利用各种会议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把本学期开学第一周定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安全教育周。第六周开展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第十三周进行安全演练。针对校外王坡窑住校生,以政教处为主的安全检查组联合平南派出所民警,对学生用电、用煤气情况进行了检查,消除了安全隐患。针对校内住校生,每晚分管领导带领值周教师对学生出勤、宿舍的用电进行安全检查。宿舍管理员负责对校内住宿同学实行24小时不间断检查。学校安排了值周领导和 值周班主任每晚值班,督查校内住校生的安全。学校制定了放学护送学生值周表,由政教处负责组织年轻教师每天坚持护送工作,从未间断,有效地确保了学生出行安全。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的对校园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尤其加大节假日期间的安全检查力度,一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3、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

关心爱护教职工,工作中注重暖心激励工作,重视情感投入,对教职工真心实意的尊重、满腔热情地关心,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在今年的高考奖励中,面对奖励资金大、学校经费短缺的局面,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压缩其它经费开支,多方筹集资金,兑现了教师奖励资金。第五周举行了校级教职工篮球比赛,挑选出优秀运动员参加教体局组织的篮球赛,获得了男子区级第二名的好成绩,极大丰富教职工生活。

平时多了解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并在工作中进行及时的调整,做到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给予解释,坚持教职工生病住院的学校慰问探望,使教职工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教职工们主人翁的意识,提高了教职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4、搞好后勤保障工作

本学期,学校努力改善教职工生活条件,办好教师学生食堂,改善师生住宿条件,新修建一个水塔,新设几处用水点,为师生用水提供便利。利用有限的资金改变校容校貌,硬化2个篮球场地,更换2幅篮球 板,维修学校大门,美化了学校环境。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1、学生生源不够稳定,基础较差,教学质量提高有难度。

2、学生大多为留守孩子,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

3、学校经费不足,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尤其是新课程的实施。回顾过去,风雨兼程,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在农村中学生源减少,发展面对困境的情况下,平南中学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自主发展的学生为着眼点,以成就专业出色的教师为着力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校园,走出一条德育为首树形象,质量立校求发展、管理创新促效益、教研相长出特色的办学之路。学校正以团结主动的精神,朝着把学校办成一所师资队伍优化、教改纵深发展、管理规范科学、校舍布局合理、校园绿化美化、校风优良向上、高初中均衡发展的农村完全中学的目标迈进。

高职院校社团发展困境探析 篇6

一 高职院校发展困境的现状

1 社团指导教师作用失衡

学生社团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和自主服务的组织,在指导教师对其定位上,经常会遇到指导不足、干预有余的尴尬境况。多数社团偏重于个人的娱乐消遣,在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与管理上,教师的指导作用常常失衡,往往有两种偏差极致。一种认为学生尚未成熟,组织逻辑性不强,活动策划有所欠缺,需依赖于指导老师的管理,要组织好每个细节,学生只需要积极参与,这使得社团停留于中小学时代“兴趣小组”的水平。另一种对学生社团活动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灭,一盘散沙,活动无序,忽略指导教师在社团中的位置与作用。这两种理念偏差都会导致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局面,极不利于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2 学生社团参与动机盲目

高职院校每年一次的招新开启百团大战,眼花缭乱的社团让学生们应接不暇。有些学生缺乏热情,与这些社团无缘,而更多的学生则在从填鸭式应试教育进入重视第二课堂学习的高校生活后,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甚至报名多次拥有多重社员证,比如培养发展兴趣的“舞元素”社团,提升中华传统文化修养的“汉服社”,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的“羽毛球协会”,亦或是以公益服务为主旨的“与它同行”动物保护协会。高职院校有限的课外时间多存在于固定的时间点,社团活动开展交叉,个别社员无法协调以达到参与社团活动的最佳状态,最终导致毫无收获甚至中途退出。而真正带着锻炼自我,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丰富人生阅历,提升专业技能的学生少之又少,他们作为孤独的群体在校园中坚持。

3 社团服务社会的意识淡薄

我国学生社团是以落实学校教育目标,实现教育思想的载体,更是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但高职院校社团虽数目众多,但类型比例失调,兴趣爱好类社团占绝大多数,而社会服务类社团相对不足。许多学生抱着“好玩”“可以放松一下”“凑个热闹”的娱乐心态参与社团,因而公益服务类社团在招新之际门可罗雀。除此之外,目前学生社团间的横向沟通和联系不够,许多学生社团尚未突破有限的小团体圈子,其活动场地和服务领域仅限于学校或本社团成员内部。即使存在与本校社团间,也未能实现资源共享,社团的相互学习和督促作用发挥不够。服务社会意识已无法在社团的活动上得到延续,进而服务社会的目标和计划的长远性暂时搁置甚至影响了社团的发展。这种与社会脱钩的学生社团抹杀了社团对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功能,失去了学生社团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 高职院校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1 社团教师责任感的缺失

对于“兴趣小组”式指导社团,其教师多半是专业技能竞赛培训的专业教师。对于其承担着院系选拔优秀学子及在各级别专业竞赛中争金夺银的任务,他们十分重视社团发展,会从细节上考量社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定期上课进行强化学习,忽略学生的自主性。纵使一旦稍有松懈,即会一盘散沙,社员的积极主动性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不利于持续。而对于旨在强化发挥学生个人积极主动性的社团指导教师多半是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在和学生打交道期间,愿意相信也信任学生个体差异化的存在,能会为社团的发展带来不同的创新性源泉。但他们忽视了高职学生自我约束和纪律性较弱,很容易因遇困难而放弃目标。在除此之外,教师课堂教学、职称评选任务和论文课题撰写工作所花费的时间与社团活动的矛盾充斥着校园。对于学生社团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考核指标,对于指导教师而言并未有涉及到个人利益的物质细节,遂减少甚至不愿意在社团上花费时间和精力。

2 学生定位社团存在偏差

高职学生定位社团基本较为单一,对于积极参与社团的社员而言,存在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完全放松自我,恶补高中兴趣发展受限的缺憾。社员高中时被填鸭式应试教育压迫,无法有时间和可能发展个人爱好,大学时闲散的课余时间对弥补憾缺具有可能。第二,以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为主,扩大个人人际圈。对大学过渡阶段不适应,欲广交朋友却不知从何做起,进入社团可以实现可能性,然而一旦人际交往受挫,即对参与社团活动失去信心。第三,“官本位”思想侵袭头脑,欲内心虚荣心获得满足。部分社员想要在不以班级和系部为界的第二课堂谋得官职名号,在社团里满足自身“指挥别人”的欲望,成为社团干部甚至社长。在今后的个人履历上记上光荣的一笔,其佩戴功利色彩的帽子并非适合开展社团工作,甚至将社团弃之不管。而对于不把社团作为第二课堂的学生而言,亦存在以下两种情况:第一,沿袭高中应试教育思路,专注学习和考试。认为学生当以学习为主,在专业学习之外的任何活动均属浪费时间,考入高职院校已是人生失意之笔,需在校期间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弥补遗憾,例如争取奖学金,努力转本以提升学历。第二,拒绝人际交往,害怕与他人对话。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尚未在适应期安然过渡,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多有隔阂,对其生活方式和言行习惯不能接受,甚至心存排斥,即使是兴趣所向的社团,也不愿踏入其中,从而导致只愿生活在自己的人际圈子。

3 社团活动限制性多重

高职院校社团在举办活动时,受多维空间和学院管理制度限制。第一,社团活动时间受限。高职院校课业繁重,三年大学生涯把专业理论知识全部安排在前两年,这造成平时课程紧凑,唯一能安排社团活动的周三下午也被各种团学活动替代。第二,社团活动地理空间受限,尤其是公益性社团。高职院校校园管理条例对于门禁制度相对严格,每天有固定的初入校门时间。要踏出校门,时间多有不吻合,必须请假请示,程序繁琐。第三,社团经费有限,经费使用包括购买活动器材、邀请校外专业人士来团讲座交流、组织比赛活动、参观、联谊交流、印刷刊物、颁发奖状纪念品等。多半社团经费仅依存社员所缴社费维持,高昂的费用支出,较易引起社团成员的不满,降低其参与兴趣。高职院校鲜少从行政层面拨出社团专项经费给予活动支持,虽设奖励经费,但活动无从展开,只能恶性循环。若从校外获取资助,则必须突破障碍,但社团与校外企业交流甚少,不利于适时交流活动的展开,从而对社团活动的持续性增加了难度。对于校内社团硬件设施尚未完善,这对社团开展创新性活动更是增添了障碍。

三 扭转高职院校社团发展困境的对策

1 增强指导教师社团参与度

正确认识学生是社团的主体地位,指导教师只能是引导方向的把握者。根据学院团委的社团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和社团管理条件,制定出适合本社团实情和发展远景的规章制度,并适时向学院团委提出社团发展奖励的实质性意见。在此条框下,参与社团每年一次的招新活动,包括海报制作的审核和文字宣传的校对。招新结束,必须召开首次社团大会,与新成员们见面。向其介绍社团的成立缘由、发展历史、规章制度、核心理念,并制定社徽社旗,增加学生对社团的文化认同;同时设立相关职能部门,比如新媒体部、宣传部、秘书处、财务处和外联部等,提高学生参与社团管理事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定期召开会议,对学期初指定的计划进行完善,增强活动执行力。这些必要的步骤环节,社团指导教师必须参加,由其积极表率引领,方能凝聚全社团学生参与的热情。

2 重视社团成员间交往互动

交往是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必要途径。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一定是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任何强迫或者命令的行为都足以使社团活动本应具有的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意义荡然无存。但学生参与社团的自由也需在社团性质和实际条件所限。社团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在具体定位的互动情境下,与他人的交往互动对于社员的个人品质塑造和责任感意识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社团中存在着“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倾向,社员们都渴望通过互利,在交往中得到精神上的肯定与回报。这种利他主义的倾向导致了社团生活中成员交往与互动的良性循环。真正的社团活动不在于学生表面的“在场”,更在于以人人平等为前提,真正参与到社团活动空间所蕴含的社会互动网络之中。比如扩大社员的参与面和交往面,重视社员参与度;组织联谊活动,增进社员感情和默契度;架设与与非社员学生交流平台,增进对社团参与意义的了解。一旦社团营造出家的氛围,塑造出社团核心文化,让学生拥有社团情感,便能维持社团向心性,并使得其愿意在社团互动中提升个人在社团中的存在感,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交策略,进一步确定为何而来社团的初心。

3 增加社团对外合作机会

社团存在的意义在于活动的持续性及继承服务社会的使命,这就需要保持和发展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与合作,在活动中寻找高度的责任感和自我归属感。高职院校团委应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加强与其他社团的沟通,增进社团间的横向联系,为社团活动的合作与经验交流提供便利途径,包括同校社团间、社团与他校社团、社团与班级、社团与系部等的联系和交流。这样有助于开阔视野,吸纳他人之长,有助于本社团站在创新的制高点上审理自身不足,借鉴别人的优势。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多维文化交织与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由兴趣娱乐型占主导逐步向服务社会型的社团结构转变。学生立足于社团对外交流的舞台上,有机会更为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增进对社会与社会事务的关心和参与度,提升其服务社会的公民责任感意识。高职院校应鼓励支持学生社团走向社会,社团也应自身主动出击创造机会,将自己的能量贡献服务于社会,在服务社会中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与支撑力量。

参考文献

[1]陆士桢.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指南[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2]谭维智,赵瑞情.学生社团生活:一种学习的新视野[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电商平台的发展与困境 篇7

平台的传统业务一般有:信息咨询服务、交易撮合服务、集合采购服务。从业务方向上看,又分为采购方向和销售方向。采购方向的主要工作是供应商评估和准入、管理,交易秩序维护,买卖双方的信用监管和中介公平。困难在于供应商的动态信息的真实取得、交易价格的确定、产品质量的认证和便利性、合格供应商和合格产品数据库的实时性、供应商的评估指标体系科学性、采购流程的标准化、相关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付款方式和尾款回收、以及潜规则回扣等。有的平台采用等级评分法,即设若干指标及权重,把供应商分为若干等级发布出来。这种方法简洁,但掩盖和冲抵了企业的某些长项,而这些长项正好是一些客户所需要的。“欧冶云商”把评级制改为全景视图制,即把供应商的各项评估指标全部列出,以供选择。传统平台的商业模式一般是收取会员费、席位费、交易佣金、信息费等。在过度竞争的情况下,很多项目是免费服务的,少数实力强的企业只要流量,为的是取得数据和信用业绩。

近年来,电商平台业务向多元化高精尖发展。主要表现在:加入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功能。一是引入支付和结算功能;二是开展票据业务;三是保理业务;四是征信业务;五是代理业务;六是与保险公司合作;七是制定强制性标准和提高技术手段;八是开展电商网银业务。

当前,电商交易平台在生活商品交易领域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大宗商品领域却很难取得突破。分析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生活品的购买者是个体,个体需无条件服从电商平台的交易规则。统一的规则容易实现标准化、信息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大宗商品交易者的交易规则相对复杂,不易形成统一规则;二是大宗商品批量大,动用资金多,面签合同和传统支付方式更为安全;三是贸易商要保守自己的财务、客户和渠道的机密。因此,尽管大宗商品电子平台已有千家,但鲜有做得好的。

一些平台已经在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方面取得突破。主要经验是:建立了资源商、贸易商、最终用户、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等之间的良好的生态体系;建立了方便简洁的交易规则和交付规则;建立了便捷安全的融资、结算体系;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和诚信体系。

企业电商和电商企业不同,必须以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所有的平台交易企业,不可对己宽、对人严,搞双重标准,更不可渠道短路,近水楼台。在新常态的环境下,降本、提质、增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电商交易平台只有帮助企业做好这些,自己才能得到发展。

高端电商平台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做市商的平台不易得到客户的信任,始终做不大或不能赢得本企业圈子以外的客户。主要担心业务短路,被市商平台夺走渠道。二是只有信息服务的平台容易被取代。拥有产品和实体的企业进入电商要比纯粹的电商平台进入实体和生产产品容易得多。所以才有阿里巴巴与中铝的合作。三是所有电商平台都把盈利点放在金融业务上,甚至出现一批类金融或准金融平台。泛金融化会搅乱金融市场,比如上海钢贸事件搅乱了现货质押融资、泛亚搅乱了电商平台、P2P和e租宝搅乱了互联网金融一样。

经济发展困境 篇8

一、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1. 农业就业结构不够合理, 存在过剩的劳动力

在成立新中国之后, 我国实施双重户籍的制度, 这导致了不平等的城乡身份。农民无法获得跟城市居民一样的就业、福利和社保, 这不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由于政策的盲目, 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不少技术水平较低的乡镇企业纷纷倒闭, 一些乡镇企业的人员只能够去务农。

2. 农业的基础配套设施过于落后, 农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当前形势下, 我国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投入长效机制, 对农业的投入不够稳定, 过于随意性, 这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资金的支持力度不够, 使得农村的基础配套设施落后, 因此不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

3. 生产规模小, 生产效率低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农村家庭式的土地规模过小, 这跟一些发达国家的农场经营是无法相提并论的。由于经营规模较小, 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科学化和机械化管理, 也对应用新技术、预防病虫害、灌溉施肥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这使得经营的成本大大地增加, 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4. 科学技术水平滞后

农业新科技的转化率比较低;科学技术转化为成果的普及程度低;农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从目前来讲, 农村地方还是具有比较高的半文盲或者是文盲比重。农业科技的滞后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 农业应用外资不够合理

由于农产品的加工, 尤其是初加工具有投资回报率高、方便经营管理、投资较低、市场前景好的优点, 因此, 外商是以农产品的加工作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对于一些荒地和荒滩, 开发的投入较大、回报周期比较长, 且具有较高的风险, 因而外商不想将过多的资金投入在这些项目上。基于开发研究所需的附加值高、风险高和技术标准高的项目, 外商也是没有兴趣的, 这使得农业的产业机构不够合理。

二、农业经济发展的完善对策

1. 调整农业结构

大力研发具备优势的农产品, 因地制宜地发展具备优势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与特色化农业, 确保著名品牌的农产品走向市场, 注重宣传和推广;密切结合生态、安全、高效、优质的农业发展要求, 不断地优化升级农业结构;发展具有地方特点的农产品,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加大出口农产品;有效地发挥我国那方地区淡水水域的优势和广袤的海域条件, 大力发展水产业, 并且注重水产品的养殖, 增加水产种类, 有效地应用渔业资源, 大力发展远渔业。

2. 扶植农业的发展, 增加农民的收入与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近些年以来,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 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非常多的困境, 因此要想确保农民稳定地增加收入是比较难的。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夯实基础、改进与确保农村民生的整体规划, 大力实施支农和惠农的政策, 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第一, 应当将粮食补贴的标准提高, 大力实施农资综合性的补贴, 以使农民的收入增多;实施农业的专门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 以大大地增加经济效益。第二, 降低非公有制经济走向市场的限制, 对农业市场进行扶植, 创建现代化的农村金融机制, 鼓励农业实施多元化的合作, 增强农业的组织能力。

3. 激励农村劳动力转移, 走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路子

第一, 选定一些具有区域和经济优势的小城镇当作发展的重点地区, 凭借小城镇的优势加大乡镇企业的发展力度, 扩大就业, 引导发展农村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按部就班地将户籍限制取消, 以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 建立城乡劳动力流动一体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第二, 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不断地优化和调整乡镇企业结构, 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企业, 革新企业的技术。第三, 激励具有经商头脑的农民将土地的使用权限转让出来, 引导农民向城镇流动。

4. 实施科技创新型的农业

建立健全农业科研制度, 建立国家级的科研创新基地, 创设研发农业的平台;以农业技术的发展现状作为出发点, 大力引进国外新的科学技术;真正地提高农业的科技投入;为了达到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应当推广动植物疫情的预防技术, 精心培育农作物与畜禽良种;加大补贴和宣传农业科技项目;做好农业气象工作, 以保障农业安全地经营和生产;实施机械化的农业, 使用先进的农业生产实施, 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5. 切实创设有利的投资环境, 以吸引外资

大力建设农村的基础配套设施, 为农业的投资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尤其是要注重落后地方的农业投入, 以增强农业应对与防范一系列风险的能力;注重农业生态的改善, 大力治理农业的环境污染, 大力生产绿色和无公害的农产品, 处理好农业的“三废”;对农业的生产条件进行改善, 保障水电、通信和道路的畅通;对农业的硬件服务设施进行完善, 以创设有利、和谐的环境, 提高外商进行投资的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 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农业经济要依靠政策与科技走出发展困境, 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并强调实现全面小康关键在于“三农”。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中正遭遇困境, 加快农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一直是开展“三农”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经济的困境, 就其完善提出若干合理化的举措。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困境,完善对策,“三农”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永芝.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层矛盾与制度创新[J].中国经贸导刊, 2011.

[2]于化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初探——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J].华北农学报, 2012.

[3]袁本华.襄樊县域农业经济差异分析与评价[J].农产品加工, 2011.

[4]张九聪.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农业产业化[J].山区经济, 2013.

地方融资平台发展困境分析 篇9

地方融资平台一般是指省级及省级以下地方政府或政府性机构出资设立的独立企业法人, 用于满足区域内地方建设融资需求, 其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 大规模出现于2009年以后。从性质上看, 有城投、土储、开发 (园) 区、道路等形式;按经营范围划分, 大致有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市政道路及管网以及公共事业设施等几大类;以行政级别论, 大部分是地方县区级平台, 其次是地级市平台, 省级所占比重较小。地方融资平台作为一种创新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政府近年来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随着债务余额的不断高企, 给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财政带来的风险也愈来愈大, 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值得探讨。

二、平台发展困境

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 (2011年第35号, 2013年第32号) , 截止2013年6月的全国地方债总额17.89万亿元, 而2010年末的数据是10.72万亿元, 仅两年半时间, 债务余额就上涨了2/3。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困境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债务余额过大

从数据上看, 平台融资绝对金额呈上升趋势, 且融资平台债务 (包括国有独资控股企业) 占政府债总额比例已由2010年的约46%上升到2013年6月的约60%。除个别欠发达省份外, 其他地区均是以融资平台作为举债首选通道。

(二) 融资模式单一

银行贷款是主要资金来源, 土地未来收益成为常用的担保资产, 同时政府信用成为常见的信用担保方式。平台公司很难形成有效的还款来源, 借新还旧是常态。BT模式及信托等隐性债务在各地普遍存在, 其高额的成本往往没有在表内体现。

三、发展困境分析及思路

(一) 财税体制与制度保障

现行分税制使得税收中央集权, 地方政府税收来源有限, 倒逼地方依赖土地出让收益;同时, 中央政府着重进行高铁、三峡等大资金项目, 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难以满足地方的经济发展需求。地方政府官员受GDP考核驱动, 漠视市场经济规律, 靠低效率市政投资和大规模土地出让收入拉动GDP, 片面追求城镇化政绩, 导致债务被不断推高。由于我国不存在政府破产概念, 地方政府有理由相信, 债务将通过代际承担或经中央政府统筹, 以“通货膨胀税”等形式由全民消化。

财税体制的压力和盲目扩张的动力, 使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逐步走进死胡同。要疏解融资平台困境, 需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同时着手:1距1994年分税制改革已有二十年, 需要再次进行适度改革, 以平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负有保民生、促发展任务的地方政府, 应保证有稳定的的税收渠道和财政转移支付收入。2建立政府“类破产”概念, 将政府行为纳入经济发展规律中, 同时调整官员考核指标, 革新土地财政模式, 抑制投资冲动;逐步实现政府预算透明化和公开化, 重大开支须纳入年初预算, 经人大批准后方可实施;探索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 向社会公布, 接受纳税人监督。

(二) 平台职能与运作模式

由于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职能定位不清晰, 使得政府平台“与民争利”和“越俎代庖”的现象随处可见。在某种程度上, 融资平台俨然成为地方政府的“提款机”, 其所融资金常常被挪作他用, 动摇了融资平台企业化运作的基础。很多地方平台“空壳化”现象相当严重, 融资平台没有实体业务, 一方面导致融资时没有还款来源, 另一方面平台对自身的财务风险无法进行化解。此外, 地方平台基本为政府出资, 兼具国企和政府的特性, 高管人员由政府委派或实际决策权由官员把持的情况屡见不鲜, 使得平台很难有效地进行市场化运转。

政企不分的天然特性导致地方融资平台运作效率低下, 要提高平台的经营效率,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国务院在2014年43号文中明确, 地方政府对外借债不得通过企事业平台进行。因此需要弱化平台政府特质, 还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职能, 以公用事业收费权等吸引民资注入, 尝试PPP公私合营模式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造, 使政府逐步从融资平台股东的角色转变为政策护航者, 以达到降低融资平台经营压力和财务 (财政) 风险的目的。2促进平台实体化运作, 让融资平台有明确的投入产出链条, 使“政府线”和“企业线”完全独立开来。定期评估平台资金使用效益, 并形成制度化, 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型投资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 融资渠道与方式转变

审计署公开的报告内容反映, 银行贷款特别是商业银行贷款是地方平台乃至所有政府债务举债的主要方式。在所有融资方式中, 银行贷款以其成本低, 操作简便成为首选渠道, 作为政府控制的商业银行看中了政府信用为平台贷款担保, 也乐于放贷。由于大多数平台自身难以形成稳定可靠的还款现金流, 导致银行放贷收益与实际财务风险严重不匹配;另外, 平台贷款往往数额巨大, 成为商业银行体系数次“钱荒”的推手之一, 同时使得中小实体企业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BT和信托是除银行贷款以外常用的融资手段, 其财务成本一般都在10% 以上, 还本付息的压力较贷款更大。

国务院43号文指出, 经国务院批准, 省一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行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方式对外举债, 融资平台不再为政府进行负债。如此一来, 地方融资平台将实现与政府的概念切割, 使用政府信用 (或国资委、国资公司) 进行担保, 也不再像过去一样行得通。中央的政策将倒逼地方平台转型, 从为政府融资的纯平台, 逐步转变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企业, 可以主动进行信用评级工作, 发行企业债券或项目收益债券, 将目光从关注社会效益转移到经济效益上来, 政府只做公益性项目, 平台公司只做有收益的项目。

四、结语

无论是从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进程, 还是从中央政府的监管出发点来看, 严格划分政府与企业平台间的职能, 逐步过渡到市场化, 应该是地方平台的发展方向。同时, 希望通过将政府债务纳入地方预算管理, 以及对财税体制乃至政治体制的适度改革, 疏导与堵漏相结合, 实现地方平台的“软着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S].国发[2014]43号, 2014.

[2]审计署.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S].2013年第32号公告, 2013.

商业配音员发展困境初探 篇10

一、商业配音的产生

商业配音行业的形成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广告业的繁荣紧密相关。1979年, 上海电视台率先向上级主管部门呈交了经营广告业务的请示报告, 当即获得批准。1月28日, 时长1分30秒的“参杞药酒”广告在上海电视台播出。之后, 电视广告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亮相。随之广播广告、报纸广告也粉墨登场。[2]这样, 中国广告业的发展进入了春天。21世纪初, 随着互联网大门的开启, 网络开始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各行各业的产品通过形形色色的表现手法呈现在网民面前, 中国广告业开启了新的篇章。电视广告、广播广告、网络视音频广告、户外视音频广告都离不开配音这一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化, 广告配音也从原来的电台电视台策划、摄影、配音、播放一手包办逐渐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行业。

2009年7月我国提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012年2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3]在如此利好的市场环境下, 配音行业作为多媒体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 正借着东风, 逐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二、商业配音行业的主体构成

目前从事配音行业的专、兼职配音员,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大师级别的解说配音员, 如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立宏、孙悦斌, 他们的声音我们可以在一些大型专题片和知名品牌的广告中听到。二是就职于配音公司的专职配音员, 他们同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一样, 付出时间和工作技能, 接受公司安排的配音工作, 收入由底薪和工作量两方面决定。通常具有一定规模的配音公司设有业务部、客服部、剪辑部和技术支持部门, 配音员只负责根据客户要求配音。三是各大城市的自由配音员, 也被业内称为“棚虫”。他们没有自己的录音棚和录音设备, 也不属于任何配音公司, 在承接配音工作时到配音公司或商业录音棚录音。他们在收取配音酬劳时也要支付录音棚的使用费。四是网络全职配音员, 他们通过网络与客户或配音公司、广告公司等中介联系, 在自己的录音棚或家中使用相对专业的设备录音。除了配音, 网络全职配音员还要承担起自己开拓市场寻找客源、剪辑制作、客服甚至配乐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拥有专业播音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且客户认可度高的电台、电视台播音员转行成了全职配音员, 较高的工作自由度和更高的收入是吸引他们加入商业配音行业的主要动力。五是各地电视台、电台的播音员和主持人, 他们多是录制其所在电台、电视台播出的广告。六是流入商业配音市场的播音专业学生, 他们在专业学习中接触到了商业配音, 抱着实践专业所学和增加收入的目的, 跨过行业的低门槛进入商业配音领域。他们中的大多数缺少专业录音设备和录音环境, 录制内容也多集中在工作量大且价格低廉的多媒体配音、PPT解说、彩铃、语音信息配音上。七是各种爱好配音的社团以及玩票性质的网友, 如胥渡吧、淮秀帮。他们中的部分人在自娱自乐中崭露头角, 开始接受商业配音工作。

由于商业配音的产出形式非常多样, 各类“产品”对于音质、音效、情感表达的要求也有较大的差异。生产要求较高的纪录片配音、电视广告配音, 不仅要求配音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还要有相应的软硬件设施支持, 如优越的录音环境以及专业的声卡、话筒、话放、监听耳机以及录音软件等录音设备。对于音质、音效等录制要求较低的PPT解说、彩铃配音、语音信息录音等, 甚至只需要配音员普通话标准、表达流利, 在宿舍用一台普通的电脑就能够完成录制。商业配音市场的低门槛造成了不断有新人涌入的局面, 如播音专业学生、爱好配音的社团和玩票性质的网友。但是, 上述七类配音员中, 能够长期活跃在配音一线并且收入稳定足以谋生的, 还是集中在拥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硬件配备的配音员中。

三、商业配音员群体的生存状态

当配音员的配音收入达到一定水平, 就会建立工作室, 大幅更新换代录音设备, 装修录音棚, 成立配音公司, 目前的商业配音行业正在经历这个过程。大批由资深配音员个人成立, 几个配音员联合成立, 以及配音员与中介合作建立的商业配音公司正在全国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建立公司, 开疆拓土, 从宏观角度来看是有利于个人和行业发展的。但是, 由于商业配音行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缺乏行业标准和准入机制, 且整个行业还没有成熟的、规范化管理的领军企业。整个商业配音行业创造的市场价值在广告业中所占的比重也是微不足道的。一些商业配音公司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 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而扩大经营范围或转向其他行业发展。

也有很多配音员追求安逸的生活和单纯的工作状态, 即便收入颇高, 依然保持全职网络配音的工作方式。他们在享受较高工作自由度的同时, 也面临着众多的困扰。例如, 重复单调的工作内容, 配音、剪辑、与客户沟通价格和配音要求等问题, 周而复始。工作环境枯燥乏味, 缺乏同行交流的平台, 这一点在网络全职配音员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个人配音和设备调试水平难以有效提升, 大多数商业配音员主要依靠工作实践积累经验, 配合个人对优秀配音的模仿学习, 但是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因此入行几年后难以在个人技术和收入上有所突破。不断有新进入配音员瓜分市场份额, 遭遇低价格冲击。

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兼职配音员, 由于配音水平有限、客户资源不足、硬件设施较差、缺乏录音软硬件调试技能等原因, 配音收入难以维持稳定生活, 只能将商业配音作为个人收入的一个补充途径或个人爱好。

四、商业配音员未来发展的探索

作为新兴行业的商业配音, 具有独立性、分散化和封闭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也是商业配音员面临种种困境的根源。成立行业协会进而扩大行业影响力, 促使相关外包服务协调发展将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可行方法。

行业协会可以通过举办配音比赛、行业交流会、为盲童录制有声读物公益活动, 让更多的人了解商业配音行业、欣赏到高水平的配音演绎、体会高超的配音艺术对于作品表达的重要性。让各类配音产品的直接使用者和中介公司更充分地认识到行业内配音员的不同层次水准, 明确产品定位合理定价。让配音员之间增进交流、扩宽视野、深化对本行业和个人定位的认知;让配音公司之间寻求资源的合理配置、合作共赢。随着商业配音行业认可度的提升, 必将促使原本由配音公司和网络专职配音员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剪辑、客服等服务外包公司发展起来, 使得商业配音公司和专职配音员脱离低附加值工作, 专注于企业的发展、产品的创作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行业协会还可以与高校和主流媒体合作, 从商业配音员的需求出发, 邀请专业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举办商业配音技巧和录音设备调试方面的培训。充分的交流, 正确的自我定位, 合理的资源配置, 渐进的业务素养提升, 良性的竞争, 与上下游产业的环环相扣, 才能创造商业配音行业的春天。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的行业不断加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来, 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商业配音就是因此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兴行业。虽然商业配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但是从事商业配音的主体——商业配音员的存在却很少有人了解和关注。较高的工作自由度、高收入和工作乐趣是吸引大多数人进入商业配音行业的原动力, 但进入后单调的工作内容、枯燥的工作环境、专业素养难以提升、准入门槛低造成的无序价格竞争等问题都会影响配音员的个人发展。因此, 成立行业协会进而扩大行业影响力, 促使相关外包服务协调发展将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商业配音,配音员,行业协会

参考文献

[1]孙峻祎.中国动画配音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2012:6-7.

[2]邓臻赓.家纺广告, 不标新则立异[J].中国广告, 2009 (3) :120-121.

经济困境冲击劳动合同法 篇11

中国一些媒体认为,眼下的经济危机让中国政府更加重视民工失业和企业扶持问题,相对忽视了保护工人权益的“劳动合同法”的监督与执行。

中国2008年推出的“劳动合同法”执行不到一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就对中国出口企业构成严重冲击,出口型企业密集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有数千家工厂企业倒闭或者外迁,导致外地民工大量失业。许多企业主和专家凭借眼下经济形势唱衰“劳动合同法”,一些地方政府也以拉动就业市场为由加以附和,引发民众对中国劳工改革前景的担忧。

《南方日报》2月12日载文强调,经济危机不是漠视劳动者人权的理由,因为保障工人阶级的基本人权与平等、自由和有尊严的就业毕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说,在市场经济尚未发达的中国,劳动关系近年来出现很多新问题,如就业压力大、劳动关系紧张、群体性突发事件增多、企业拖欠工人工资、任意延长工作时间等不合理现象,这进一步表明劳动合同法有坚持的必要,不能放松。

加拿大《金融邮报》报道说,一些省政府为了自身利益还出台了对策,保护有影响力的企业主利益,对劳动合同法阳奉阴违。

广东高级人民检察院2008年12月份甚至出台相应的办案指导原则,明确在没有严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保护企业主的利益。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律师腾琛在采访中介绍,这主要针对广东企业的实际状况:

“现在,在中国很多企业家在做生意的过程当中或多或少都会触犯一些法律,也就是说你想抓人哪个人都能抓到,但是现在之所以要从宽处理的原因就怕如果这个企业家被抓进去,这个企业就会产生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这样就规定,企业家如果有小的触犯法律的行为,那么为了维护工厂的稳定,我们就可以不予逮捕,先不把他抓起来。维护企业的稳定实际上就是维护社会的稳定。”

腾琛说,这项办案指导原则虽然不是法规,但引发社会法律平等问题的争论,也产生了很强的影响力:

“它并不具有非常强的法律约束力,并不属于一个国家的法律,但是它却在中国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底下这些办案人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的实质效力其实超过了法律。”

腾琛说,广东很多人都认为“劳动合同法”出台的时机不成熟,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让本来就准备不足的广东企业更加难以应对:

经济发展困境 篇12

(一) 山区发展问题有重要性

时至今日, 全球山区发展总体上仍处于经济相对落后、贫困相对集中的地位, 边远、落后、贫困、封闭等成为山区的“符号”特征。我国是一个山区大国, 整个山区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9%, 山区人口所占的比重为56%, 其经济社会状况如何, 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没有山区的全面小康, 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山区现代化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 山区又是全国的生态屏障区、自然资源富集区, 是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汇集区, 是淡水资源的主要源头。如果这些环境破坏了, 往往经过几代人也很难恢复, 所以山区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基础。没有山区的绿色发展, 就没有全国的生态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因此, 山地的生态功能, 不仅是山区本身绿色发展的基础, 而且是全国特别是平原区、经济发达区的生态屏障。山区生态环境又是极其脆弱的, 一旦破坏, 不仅难以恢复, 而且影响到山地环境的稳定性。因此, 山区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 在我国具有特殊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政治意义。同时, 山区又是中国贫困人口聚集的主要区域, 而且由于自身反贫困能力不足及其他方面的原因, 山区人口反贫困的结果是, 其生态系统不断遭到干扰和破坏, 山地灾害有增无减, 山地环境不断退化, 这就体现了山区总体上不富裕的状态, 不仅影响着山区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而且对山区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也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 山区发展面临的四大困境

从山区经济发展的格局来看, 部分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就, 财政收入增加了, 但由于收入分配机制的因素, 山区民众并没有富裕起来;甚至, 少数山区的民众也富了起来, 但由于发展路径选择的偏差, 生态未能得到有效保护。综合起来看, 山区在多年的经济发展中面临四大困境。

一是丰富的山区资源, 贫穷的山区经济。以贵州为例,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 贵州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 资源丰富, 分布广泛, 门类齐全, 且成矿地质条件好, 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已发现矿产123种, 76种已经探明储量, 有多种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列, 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煤炭不仅储量大, 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素有“江南煤海”之称, 煤炭保有储量达549亿吨, 居江南各省区市之首;铝土矿质佳量大, 保有储量4.24亿吨, 居全国第二;贵州是全国富磷矿最多的省份, 富磷矿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全省已查明的黄金储量在150吨以上, 居全国第10位。贵州虽然有丰富的山区资源, 但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全国后列, 1978年贵州人均GDP为175元, 排全国倒数第一, 通过了30多年的发展, 2011年贵州人均GDP虽然上升至16413元, 但仍然排全国倒数第一, 比倒数第二的云南差2624元。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快速, 生态严重破坏。山西也是一个以山区资源发展为主的地区, 2010年1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牛仁亮介绍说:山西的资源型经济是粗放型的、初级化的, 万元GDP耗能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2倍以上, 污染则以二氧化硫为例, 它的排放也是全国平均数的2倍以上。生态破坏相当严重, 每采一吨煤要破坏2.48吨水, 目前为止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

三是富了政府、富了企业, 穷了农户。一些资源富集山区依靠资源开发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同时也造就了若干的亿万富翁, 但在地方财政收入和企业富裕的过程, 并没有实现农民的同步富裕。以山西为例, 2011年山西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260.57亿元, 增长24.85%, 跨越2000亿元大关。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601元, 比2010年增长4736.25, 增长18.26%,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低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6.6个百分点。这么高强度煤炭开采, 并没有给山西人民带来富裕, 山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排在全国的20位以后。因此, 一些山区走了一条富政府、富企业和穷农户的发展道路。

二、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

人们普遍认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走保护生态、走绿色发展之路, 就必须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在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就我们对湄潭进行的调研看,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是矛盾的, 保护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在长期的探索中, 湄潭走了一条以发展茶叶种植为基础, 再发展茶叶等农产品加工和以茶叶为基础的生态旅游, 从而推进全县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湄潭县核桃坝等村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种茶, 然后逐将茶叶种植产业培育为保护生态和带动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茶产业已经成为湄潭的第一大农业收入产业, 以2009年为例, 在投产茶园12.5万亩的条件下, 实现茶叶产量1.1万吨, 茶产业产值6.16亿元, 平均亩产值4928元, 茶叶的综合收入达到了10.2亿元, 占湄潭经济总量的4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99元上升为2011年的5841元, 增长28.3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GDP的比例2011年湄潭县为59.12%, 贵州为25.26%, 湄潭县高于贵州33.86个百分点, 这充分说明, 在经济发展过程湄潭县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湄潭县走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湄潭县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 坚持生态立县战略,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养基地建设面积和规模。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不断提高农村“三废”的综合利用水平。二是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建立完善县域环境功能区划和基本生态控制线制度。实施对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区的分区保护, 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石漠化生态重建工程。三是大力推进产业生态转型。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工业, 制定出台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产业政策, 促进产业生态化。

第二, 以茶叶产业为突破口, 打造生态产业。一是是茶叶生产专业化。形成“湄江-永兴-天城无公害茶海区”、“兴隆-抄乐生态茶区”、“洗马-马山-复兴-西河富锌富硒茶区”三大产茶区, 进行茶叶的专业化生产。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特色优势产业迅猛发展, 跃升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全县形成了“茶、米、烟、畜、椒”等优质农产品支柱产业。

第三, 以优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为突破口, 发展绿色工业。湄潭县在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时, 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以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 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 围绕优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发展工业促产业, 延长产业链条, 提高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联度,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做大做实绿色工业。

第四, 充分利用茶叶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发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农业观光旅游,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打造休闲养生度假中心, 着力打造休闲避暑胜地, 精心设计“中国茶海·休闲湄潭”的主题旅游产品。“十一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73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5亿元, 旅游业成为全县后续优势产业的潜力得到显现。

三、绿色发展生态富民湄潭模式的启示

第一, 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是未来中国山区发展的路径选择。山区的经济发展道路如何走是理论工作者的实际工作部门长期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 虽然专家学者在不断思索, 各地区都在进行实践探索, 但一直没有找到一条既能够兼顾经济持续发展, 又能够保护良好生态, 实现区域财富增加、政府财政增加、企业收入增加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并且农民能够分享更多成果的发展道路。换言之,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管是现有的经济理论, 还是人们对经济发展过程的认知, 即不少地区进行经济建设的实践, 都认为保护生态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的。发展地方经济就要破坏现有环境, 保护环境经济就搞不上去。湄潭县则走了一条通过茶产业这一既能保护生态, 又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还能带动农民致富的道路, 即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对传统经济理论进行了实践的挑战, 实现了经济发展、财政增收、农民富裕、生态保护和企业发展的多赢格局, 不仅培育了新型农民, 形成了而且湄潭的农民文化。

第二, 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是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深刻领会和富有创造性的践行。通过“绿色发展、富民新民”, 湄潭把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精神落到了实处, 通过标本兼治、多管齐下, 建设发达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构筑和谐农村、不仅初步实现了城乡统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口均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而且使全体湄潭人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了实惠, 富民强县的战略目标得以初步实现。

第三, 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表明。如果能够立足农业求发展, 即使是欠缺矿藏资源、缺乏工业基础、没有大城市带动的农业县, 也可以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 也可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第四, 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说明。如果能够真正了解和引导农村居民的意愿, 从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的实际出发, 兼顾历史传统与现代化发展,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可以高效推动社会主义新村建设, 为农民建设起村容整洁、生活便捷、环境如画、安居乐业的人居环境。

第五, 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说明。以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政绩观, 是湄潭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 如果能够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坚持实事求是、以民为本、民生为重, 致力于从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出发, 探索具有地方特性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山区农业县完全可以化劣势为优势, 走出一条成功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 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共生”。

摘要:我国是一个山区大国, 山区发展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山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四大困境:一是丰富的山区资源, 贫穷的山区经济;二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生态严重破坏;三是富了政府、富了企业, 穷了农户;四是欣欣向荣的劳务经济, 贫困萎缩的山村。在长期的探索中, 湄潭走了一条以发展茶叶种植为基础, 再发展茶叶等农产品加工和以茶叶为基础的生态旅游, 从而推进全县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

关键词:山区经济,绿色发展,生态富民,湄潭模式

参考文献

[1]洪名勇.绿色富民湄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四位一体”管理下一篇:生育权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