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经济融资困境

2024-08-23

交通经济融资困境(共4篇)

交通经济融资困境 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逐步跃居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基础建设领域的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交通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长期以来,交通经济发展中融资都是一大核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交通经济融资逐渐呈现出多重问题,这些问题值得各方的关注与重视,对其中存在的融资难等突出问题加以解决,才能提升交通经济发展水平。

1 交通经济融资的重要性

交通经济融资是推动交通建设工作开展的关键之举。融资能够确保交通领域有源源不断的资金作为后续支持。交通经济融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优化交通经济领域投融资环境,采取新的措施推动融资工作开展,需要引起政府等各方重视,进而提升交通经济投资的实效性。

1.1 有助于交通经济持续发展

融资渠道的有效优化和融资措施的不断丰富,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交通经济发展能力。不论是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还是公共交通网络规划构建,都有助于提升我国整体交通通行能力,融资能够提升交通经济发展的持续性,通过有效融资,交通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交通经济整体竞争力不断强化和提升。

1.2 有利于资金的高效利用

交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同时资金投入到交通领域,其投资价值高,投资回报相对有保障。总体来看,交通经济融资有利于资金的高效利用,便于资金合理配置。现阶段,我国国内有大量的民间资本可以配置和利用,但缺乏足够的规范渠道,导致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依然面临阻碍。交通经济融资需求给民间资本提供了投资方向,使民间资本投资效能得到提升。

2 我国交通经济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交通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公众基本生活的必要保障。交通经济问题受到各方的普遍关注,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所在。近年来,随着政府经济发展策略的调整,政府在交通领域的直接投资逐渐减少,而市场融资难问题则长期存在,直接导致交通经济发展遇阻。

现有的交通经济融资方式相对单一,固有融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城市交通经济的发展要求。缺乏有效资金的配置,导致部分城市交通建设停滞不前,交通运载能力得不到相应提升。目前来看,交通经济领域融资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政府投资减少,相应替代方式不到位,交通经济发展压力激增。基础投资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式,地方政府非常重视,但限于财政资金压力和政策机制限制,有限的财政补贴和直接投资难以满足交通经济发展的全部需要,过往以政府投资为主的交通领域建设模式已经难以维系,交通经济发展需要来自于其他渠道的新投资融入,进而才能满足交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是银行融资不畅,在交通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银行融资这一传统渠道,为交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政策性贷款与商业银行贷款相比较,商业银行贷款成本高、融资速度慢的问题较为突出。随着政策性贷款总量的减少,地方政府更多需要采用商业贷款拉动交通经济增长,同时地方性交通建设投资所产生的贷款利息,有可能挤占其他领域投资资金,继而导致城市发展失衡,对于城市或区域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三是民间资本失效,民间资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到交通经济领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民间资本在交通经济融资中占比较低,民间资本作用没有得到根本发挥,限于政策和制度要求,民间资本参与交通经济投资的程序过程长,投资回报率相对低,大量民间资本缺乏有效利用,民间资本作用不明显。

3 解决交通经济融资问题的基本策略

融资问题近年来成为困扰部分交通领域项目的重要问题,融资难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进而才能采取更为积极和有效的优化措施,促进交通经济融资问题得到科学化和有效解决。城市交通体系的构建与城市交通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都离不开交通经济融资的支持。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提升交通经济融资水平和质量,确保交通融资取得实效。

3.1 推行交通债券等模式解决交通经济融资难问题

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更多金融衍生品出现,通过对现有债券模式和基金模式的优化调整,可以使交通债券等融资模式更加科学高效,解决交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压力和难题。交通债券或基金应采取分级措施,推出专项债券或地方债券,使交通债券的应用性得到提升。同时也应成立地方性交通领域基金,实现资本对接,解决交通经济面临的难题,在基金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使民间资本加入到此类基金当中,使民间资本得到合理配置,提升资金利用率。

3.2 加大银行信贷对交通经济发展的支持

银行信贷是交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银行信贷所产生的还款压力,成为阻碍交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基础上,银行要加大对交通领域的信贷保障,加快商业银行与具体投资项目的对接,缩短贷款审核周期,同时合理确定贷款利息,使交通建设项目能够获取到理想的资金支持,保障项目平稳推进。

3.3 推动民间资本更多地进入交通经济领域

民间资本的科学有效应用能够缓解交通经济发展面临的融资难问题,释放融资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民间的大量资本成为各领域经济发展的资本保证。通过积极引导和规范利用,可以使民间资本在交通经济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解决了交通经济面临的资本缺口压力,另一方面则能够使民间资本得到科学配置,解决资金投资方向性问题。

3.4 加强交通建设项目管理,提升资金利用率

随着政府在基础建设方面直接投资的减少,部分交通建设项目面临短期的资金缺口,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部门要强化资金利用率,在融资难的环境下,提升资金利用率,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能,有利于交通项目的按期高效建设,使交通经济整体竞争力得到彰显,使交通公共服务的价值作用得到发挥。

4 结论

交通经济融资问题已经成为限制交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交通项目建设、交通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等领域都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投入,缺乏稳定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过高直接影响着交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当前交通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环境下,采取优化融资渠道等具体方式能够切实提升交通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本次研究从交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融资角度入手,对尚存于融资过程中的问题展开分析,研究的针对性较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具有一定实效性。

摘要:交通领域的投资是我国基础投资的重要方向,从交通经济的持续发展现状来看,虽然我国交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随着交通经济领域投资的变革,现阶段交通经济融资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导致交通经济融资面临困境。针对交通融资难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和探讨研究,有助于切实解决交通融资的现实问题,进而推动交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交通经济,融资问题,交通债券

参考文献

[1]贺大志,曹丽荣.交通投资项目效益分析对策及实施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2]曾斌.基层交通经济融资困难的分析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6).

[3]郝宇平.乡镇交通经济融资困难的状况分析[J].中国外资,2014(2).

[4]李鑫.交通经济融资中的问题与困境分析[J].才智,2013(34).

[5]马凤军.新时期有关交通经济问题的综合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9).

[6]贺大志.交通经济融资中的问题与困境探究[J].才智,2015(16).

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顺序 篇2

一.“体制内”金融支持与民营经济的筹资困境

民营经济外援性融资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主要包括债券市场融资和证券市场融资, 间接融资主要指银行贷款。而实际上, 这两种形式的金融支持都受到制度制约, 于是就造成了民营经济的融资困境。

(一) 间接融资困难

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融资有政策倾向, 而对民营经济制的非国有企业限制繁多。虽然部分民营经济体制企业可以通过“灰色通道”获得贷款, 但贷款金额有限, 且贷款成本高。而大多数规模小的民营企业, 由于抵押资产不足, 银行的抵押贷款制度和担保机构的贷款担保制度却都很严苛, 得不到担保机构的担保, 银行为规避风险, 也就拒绝为这些企业提供贷款。

(二) 直接融资困难

我国债权分为企业债权、国债和金融债权。由于政府在债券市场上侧重发展国债, 对企业债券进行了许多管制, 对发行债券的企业门槛设得很高, 要求严苛。而我国多数民营企规模小, 资产少, 直接被拒之门外。且即使是达到要求的企业, 其发型债券的规模并不由公司权益和市场选择共同决定, 而是由最高行政机关决定。事实上, 债券市场现存的企业债券品种屈指可数, 投资意向也都集中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上, 发型主体直指国有大型企业。民营经济体制企业想要通过债券融资实际非常困难。

在证券市场方面, 我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最初目的并非融资, 而是企业制度改革。随着银行不良贷款积压和金融风险过后, 证券市场也在政府意图下转变为国有企业筹资工具。股票市场上市标准高, 行政审批制度严格, 民营经济制企业依然难跨其门槛。

二.两种信用联系与民营经济的改革地位

信用联系分为纵向信用联系和横向信用联系, 西方国家是横向信用联系, 而中国金融由于长期制度抑制作用, 形成了纵向信用联系。1985年国家实行“拨改贷”的政策以后, 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刚性的纵向信用关系, 即国家通过建立垄断的金融体系 (以吸纳了大量储蓄的四大国有银行为代表) , 利用国有银行信贷, 代替国家财政拨款, 来向国有企业注资。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纵向信用联系造成了银行业对民营经济严重的信贷歧视, 无论是银行借贷还是债券市场融资或证券市场融资, 国有经济都占有绝对优势, 民营经济的的融资处境十分艰难, 实际, 民营经济金融支持需要由一种横向的信用联系来实现。这就是造成民营经济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

而现在正是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时期, 国家提出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积极发展非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充分体现了其深化国企改革的决心和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认可。在前几年的国企改革中, 我们已经看到, 民企以多种形式参与国企改革重组, 为原有企业带去了活力, 扭转了很多国企的生死局面, 收效显著。民营经济不仅已经发展成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同时也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 因此, 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问题,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实质也是在推进改革进程。

三.民营经济的融资次序与策略选择

(一) 民营经济的产出增长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

实践证明, 在国家控制的金融市场寻求外源性金融支持, 可行度不高。但实际上, 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 民间资本供给充足, 大多数资金处于游离或闲置的状态, 而民营经济又对资金有着强烈的需求, 故通过搭建民间资本到民营经济的内生性融资机制, 实现民间资本和民营经济间的供求均衡, 是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问题的长期有效途径。民营经济内生性融资的特征是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经济组织所掌握并用以投资的资本, 以及居民储蓄存款、市场游资、居民手持现金、退休基金、房屋保险基金等民间资本形式。

(二) 维护民营经济的内源融资机制

民营经济内生性融资可分为内生性直接融资和内生性间接融资。内生性直接融资主要包括内源性融资和内生性直接债务融资, 内生性间接融资包括产业投资基金融资和民间金融机构间接融资。

民营企业内源性融资是指和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企业主、股东、合伙人或业主的亲友向民营企业提供的融资及企业自身的盈利和折旧, 包括业主借款、主要股东借款、亲友借款、内部职工借款和企业自我积累[1], 在创业初期的主要融资方式, 通过增加内源融资份额, 可以增强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

民营经济内生性直接债务融资包括商业信贷、商业票据、资本市场融资。商业信贷适用于大多数民营企业, 形式灵活, 可正常调节资金流量, 作为银行信贷的补充;商业票据和资本市场融资主要适用于大中型民营企业, 虽然其股买者常是金融机构和有内置资金的企业, 但如果由民间资本来购买商业票据, 则也可将商业票据融资看成是内源性融资的一种。证券市场融资包括股票市场融资和创业板融资。股票市场又称主板, 前面已经讲到民营经济在股票市场融资难度, 但不可否认, 这仍然不失为财务状况良好, 信用评级高的民营企业的一大融资方式, 国家应该放宽对上市主体的身份限制, 进一步深化改革相关的行政审批制度, 甚至取消审核制度, 将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同等对待, 以保证股票市场对民营经济体开放;创业板又称第二板, 这种融资方式适合处于大多数还创业阶段, 缺少资金保证, 但拥有良好发展前途的企业。

产业投资基金融资是20世纪中期出现于美国的特殊投资基金, 是以特定产业为投资对象, 主要对特定产业里非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一种投资基金。这种投资虽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 但如能有效的引导和组织民间进行产业投资, 不仅可以极大地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还能有效形成民营经济市场约束机制, 优化居民金融资产, 减轻银行负债压力, 拉动内需, 是构建其民营经济内源性融资的一条重要途径。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 金融理财意识不断加强, 国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民间金融机构应运而生, 并不断发展壮大。民间金融机构具有经营机制灵活, 约束激励机制完善, 几乎不受非市场力量干预, 不存在国有银行的政策倾向, 它民营经济存在于同一部门经济流程中, 两者都是按市场的经济效率运行的, 无疑是发展民营企业内生性间接债务融资, 构建内源性融资的重要途径。民间金融机构打破了原有金融行业的垄断局面, 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投资融资体制, 增强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性, 对传统金融机构带去了极大的冲击, 促使国有银等传统金融机构行不得不改革机制, 提高运行效率, 可以说, 民间金融机构的出现加速了金融体制改革进程, 促进金融体制高效运转。无论是出于构建民营经济内源性融资渠道考虑, 还是为了改革金融体制, 政府都应该避免政策干预, 应鼓励其与传统金融机构公平竞争, 形成市场良性循环。

四、结束语

民营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融资环境的支撑, 融资环境的改善需要融资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这是一个政府、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等各方面共同改进的过程, 其中政府放开管制, 由市场机制来指导资本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间的配制尤为重要。认清问题的本质所在, 深化改革, 民营经济必会迎来下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摘要:我国金融体制的制度性缺陷使得民营经济一直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办法来缓解民营经济融资困境, 但外源性融资障碍依然难以逾越, 只有通过民间资本投入民营经济的有效途径, 构建内生性融资机制, 才是解决民营经济融资困境的根本之道。

关键词:民营经济,融资困难,内生性融资

参考文献

[1]杜秋莹.民营经济内生性融资机制的构建[J].商业研究, 2006, 4:138-141

[2]孔德兰.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策略分析[J].浙江金融, 2006, 32:34-32

[3]王博.浅析我国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及其融资次序[J].财经界,

[4]赵玉红.民营经济融资制度环境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 2003, 5:77-80

[5]纪敏, 王新华.完善金融体系, 改善民营经济融资环境[J].金融与经济, 2008, 2:8-12

交通经济融资困境 篇3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困境,改善措施

一、我国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

(一) 交通运输速度较快

交通运输作为路面上的主要运输形式, 其具有速度快的特点, 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实现上门服务, 而且运输途中不需要进行换装, 可以一次性将旅客和货物直接送到目的地。其运输结果可以在短时间内即可实现, 能够更好的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 实现 “上门”运输

交通运输可以实现门对门的直达运输, 这是其他运输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交通运输过程中, 其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可以到达任何任务目的地, 所以不需要在中途进行转换, 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而且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运输任务, 这种直达式运输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 投入成本低, 操作简单

交通运输过程中所需要提供的交通工具以固定车辆为主, 运输工具较容易实现, 运输过程中并没有多少繁琐的程度, 相对于其他运输形式来讲, 其成本投入并不大, 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量即可实现, 这就使人们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 往往会以交通运输为主要选择。

(四) 交通运输的适应能力较强

交通运输方式, 其无论是装运货物还是各个环节衔接上都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对运输货物进行转载过程中也较为容易, 而且易于操作,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运输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衔接, 这不仅有利于运输成本的降低, 而且对于运输预期经济效益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交通运输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对于各种不同的运输任务环境都能够较快的适应, 在特殊任务运输时具有较大的优势, 可以很好的完成运输任务。

二、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一) 交通运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运输方面的经济发展, 对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不断拓展的现代交通网络, 道路交通运输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媒介, 对各个城市之间的融合和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发展中的城市来说, 交通运输由于其独特的基础性作用, 因此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而言, 它更加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 并且能够促进城市各种物品的流通。

(二) 交通运输是发展社会经济的基础

从我国各地发展局面来看, 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 普遍存在交通不通畅等问题, 而对比那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则发现它们周围的交通四通八达, 为当地的民众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 交通运输对发展国民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想开发某一地区, 首先就要解决交通问题。而道路交通作为最常用的运输方法之一, 它具有如下特点, 运输灵活、方便、快捷。我国不断完善和建设的交通运输网体现了交通运输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 三) 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推动周围经济的发展

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来说, 交通运输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了该地区与外界的联系是否紧密, 对整个地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很多地区在对交通运输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是为了进一步取得更丰厚的资源, 可是在开发过程中地区中的人们就会发现, 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区域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也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所以, 加强对交通运输的发展, 无论是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来说还是从沿线的低于经济发展来说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换一个角度来说, 假设一个区域的交通运输相对发达, 那么投资者就会大大增加, 也进而帮助该地区的各方面经济得到了提升, 如果该地区处于封闭的状态, 那么交通不发达, 无论该地区的资源多么丰厚, 都会导致经济落后的局面产生。

三、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

( 一)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经济带来的挑战

现在, 我国国民经济虽迅速发展, 但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是未能完全改变, 我国的经济还是不能平衡的发展, 这就导致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会提前发展某一部分的工业产业, 由此产业发展的经济来带动周围产业的发展, 此种经济模式在目前, 是很难改变的,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还会按照此模式发展, 因此, 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物资行业的主要因素就是交通的运输, 要想保证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够进一步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就要相应的降低运输行业的成本投资, 并且加强运输行业的专业化发展, 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我国的经济得到提升和发展, 并且能够有效的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困境, 寻找到一条符合自己经济发展的科学化道路, 将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善。

(二) 运输效率和组织水平偏低

当前, 我国一些地区还存在着落后的地方保护主义, 具体表现为地区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封锁, 提高了道路交通空驶率, 这不仅仅是对我国道路交通资源的一种浪费, 更严重影响了开放、统一、有序、竞争等交通运输环境的创建, 对道路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 三) 资金投入对交通运输经济带来的挑战

由于交通运输具有一定的困难, 而且运输的过程不够顺利, 因此, 这就需要交通部门展开多条线路的建设来对交通压力进行一定的缓和, 由于交通线路的增加, 就加大了对交通部门的资金投入, 因此, 对于交通运输经济中资金的投入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 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一直在发展, 我国经济市场的竞争力也在不断的加强, 因此, 在建设交通线路的过程中, 使用的原材料价格就会逐渐增加, 所以, 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要不断的增加, 各个方面的成本就在不断的增加。因此, 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产生, 对于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方面, 其成本就大大的加大, 资金就会相对比较紧张; 而且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体制相对比较特殊, 经济发展不平衡, 也就进而导致了我国交通运输经济有区域之间的差异, 我国的各个地区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情况就有一定的差异, 促使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不平衡。

( 四) 客运与货运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和落实

相关的交通部门人员的职业素质低以及安全服务观念差, 外加开车的司机在客运以及货运时违章操作、疲劳驾驶等因素, 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不断攀升; 交通运输企业只考虑自身的利益, 在运输中不顾及生命财产安全, 出现超载以及超速的现象。 另外, 相关的交通运输人员不遵守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没能在工作中很好地进行安全管理。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近几年, 交通事故频繁发生, 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受到了威胁, 所以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要将交通运输管理的安全问题提上日程。

( 五)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地形地势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这对于交通运输的发展极其不利

在这些地区建设交通道路不仅技术要求高, 而且建设成本高、工程量大、资金投入也比较大。 经济危机之后, 我国的金融管制加强, 资金流通变得困难, 所以在交通运输建设中出现了资金短缺的现象, 资金成为遏制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瓶颈。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交通运输建设的这些制约因素逐渐显现出来, 交通运输经济也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面临着发展的困境。要想改善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现状, 就需要解决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瓶颈, 制定出相应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促进我国的交通运输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交通运输经济在新的形势下继续良好发展, 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新形势下交通运输经济的改善措施

(一) 进一步做好内部控制和管理

加强交通运输内部管理是做好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基础, 应当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及时整合和调整相应的标准, 确保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能够很好地被满足。内部管理的完善和优化要保证运输企业中市场反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具体可以通过设立市场发展部来实现, 该部门负责的主要工作就是市场调研、预测和开发。 具体实施过程就是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货源以及客流调查, 抽选调查样本时可以指定也可以随机, 进而对当前交通运输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 并对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 目的在于为下一阶段企业制订经营计划提供依据。

(二) 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利用预算的方法, 对运输企业内部的各个单位的财务和非财务活动进行分配、考核以及控制, 就称之为预算全面管理工作, 其作用在于帮助考核和协调企业的各项运营和生产活动。要想提高运输企业的资金收益, 提高竞争力, 只有应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有个全面的认识。 结合现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作为预算控制工作的核心, 对现金流进行控制的基础就是操控成本。 只有高效、合理地对现金流进行控制, 才能确保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以及各项费用科学地支出。只有将企业财务结算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严格按照现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 才能确保资金高度集中并被合理应用, 最终实现降低财务风险,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目标。

(三) 利用农村资源, 在城乡之间建设交通运输线带动当地企业的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同步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

制订相应的农村发展计划, 将本地区农村的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扩大农村的规模, 提高乡镇的聚集效应, 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缩短城乡之间的区际的空间与城际的范围, 消除 “断头路”的存在, 促进城市与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交通运输道路建设中的经验和技术的交流和借鉴, 促进交通道路建设中问题的解决, 城市与城市以及城市与乡村之间要及时地交流与互相帮助, 各个省市之间要更新自己的观念, 充分认识到“ 规模效应” , 即经济落后的城市得到发展不仅不会阻碍经济水平高的城市的发展, 相反, 还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实力强的城市更好的发展, 最终实现整体发展和全面发展。城乡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 不仅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在很大程度上交通运输的发展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全面持续发展。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而交通运输在现代交通运输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其作用和价值越来越不容忽视。特别是近年来, 我国交通运输覆盖范围不断拓展, 公路运输在各种经济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协助作用, 这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社会进步具有极好的推动作用, 有利于更好的引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方平.新形势下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困境及改善措施探析[J].生产力研究, 2014 (10) .

[2]侯永慧.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J].旅游纵览 (下半月) , 2012 (12) .

交通经济融资困境 篇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在逐渐增大, 随之出现的就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不断增长, 投融资和建设运营成本已经成为制约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概况

1.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分类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主要有政府主导和市场化竞争这两种模式。政府主导的投融资模式也就是由政府负责建设投资和运营补贴, 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都由政府指定的机构负责和执行。而政府投融资模式又可以根据资金筹措途径分为政府债务融资和政府财政出资这两种模式。具体的模式结构如下图所示:

政府主导的投融资模式的优点在于项目的决策、建设和协调效率比较高, 投融资关系比较简单, 并且融资速度非常快, 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财力、人力和物力, 对于加快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进程有着很大的帮助。而政府主导投融资模式的缺点就在于项目建设会给政府财政带来很大压力, 并且政府财政能够提供的信用程度和财力都有限, 融资能力有待提高。另外, 政府主导的投融资模式中, 资金的利用效率通常都很低, 部分责任划分也不够明确, 项目建设和运营之间存在较大矛盾, 一方面是目前很多的轨道交通都处于政府补贴状态, 赢利水平比较低, 没有对轨道交通空间资源进行整合利用, 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建设、运营和发展也没能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是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的城市建筑空间、交通空间和地下空间衔接利用不够, 造成了很多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也浪费了城市资源, 最终导致总体投资效率不够高。

市场化投融资模式是指企业在市场化规则下, 采用债券、发行股票、产业投资基金和商业贷款等融资手段, 负责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为了让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能够吸引足够的社会资本参与, 政府需要适当的给予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一些优惠政策, 包括交通线路沿线的土地物业和商业开发等, 借此进一步改进项目资金运营状况, 创造出有吸引力的项目融资环境, 对于降低项目融资成本也有一定的帮助。具体的模式结构图如下:

市场化投融资模式的优点在于其能够吸引广泛的社会资金,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当地政府的财政压力,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完成市场化改制也有很大帮助, 另外也杜绝了政企不分带来的腐败化和官僚化。

2.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特点

(1) 资金需求量巨大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期间需要大量的资金, 运营后的票价还会受到政府的限制, 企业财务经常会出现亏损。所以, 想要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就必须寻找新的融资途径解决资金匮乏的矛盾。

(2) 投资回报周期长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投资回报周期一般都比较长, 项目在投入运营之后, 由于公益性的需求, 票价一般都比较低, 很难在短期内产生明显的经营效益。投资方在项目建成后, 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收回投资,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容易引起普通投资者的兴趣。

三、当前经济趋势对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的影响

1. 城市财政日趋紧张, 轨道交通建设资本得不到有效保障

在过去十几年间,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土地出让金, 而近几年来, 各个城市的土地出让收入都有了明显的减少。造成土地出让金大幅度减少的一个原因是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 现如今已经进入到消化存量房的新时期, 所以各个城市的土地市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土地价格难以保持之前的走高状态。另一个原因就是随着我国大规模工程建设的不断开发, 城市可用土地面积正在不断减少, 据相关统计资料说明, 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在2014年四季度降低了近22%, 2015年一季度同比降低36%。正是因为土地出让金的大幅度降低, 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日趋紧张,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本得不到可靠的资金保障。

2. 融资来源单一, 融资渠道过少

受限于交通规费返还比例小、部分地区配套资本金不能足额到位和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等问题, 交通投融资主体筹措资金大部分靠的还是银行贷款。据有关数据显示, 我国国内交通投融资主体债务中银行贷款占到了80%以上, 融资结构不是很合理, 现如今, 信贷融资空间有限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的一个主要问题。另一方面, 受限于轨道交通投融资主体的规模、负债情况和资产质量等情况, 所以单独一家融资主体在实施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券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并且很容易受到宏观政策导向的影响。随着我国取消和降低公路收费标准, 传统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融资方式已经很难运作。

3. 项目债务资金来源减少, 寻求外资更加困难

现阶段, 我国轨道交通项目债务资金大多都是来自银行贷款, 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有着项目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回收周期长、投入集中和项目盈利能力不足等特点, 所以对于各商业银行来说财务风险比较大, 贷款也就比较谨慎。再加上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 建设风险较大, 并且存在很多的不稳定因素, 同银行之间的合作经验不足, 所以在贷款的数额和期限上不是很令人满意。

更让人担心的是, 增速放缓的房地产产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敞口暴露后很可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一系列的不良贷款。这些问题都会使得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依靠政府财政和银行贷款的融资模式很难正常运作, 再加上受到当前新经济趋势的影响,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想要寻求外资将会更难, 而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也在逐渐上升, 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提高了很多, 投资意愿也随之下降。

四、促进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主体健康发展的对策

1.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建立可靠的政策补偿机制

想要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消化存量债务和发挥融资功能, 地方政府就必须在政策方面予以大力支持。首先是建立公益性项目资产注入机制, 建立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基金, 为投融资主体提供项目资本金, 形成理性投入、量入为出的交通投资格局;其次是建立亏损补偿机制, 先由投融资主体经营性收益去弥补, 缺口部分再由政府偿债准备金进行补偿;最后是建立衍生经营扶持机制, 允许投融资主体建设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等, 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2. 把握长期发展趋势, 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 持续的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过程, 决定了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是可持续的高速增长, 但是从我国人均资本存量上来看, 我国的资本/劳动力的比率相对于日本和美国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在资本深化这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正是因此,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主体在现阶段, 首先要维护好自身的信用水平, 防止出现违约等不良信用评级;其次是要高度关注经济形势的发展, 切实抓好政策窗口期, 全力推进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券等融资工具的发行, 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优化债务结构;最后, 在房地产市场疲软和经济低位运行期间, 一些有条件的投融资主体完全可以抓住这个时机收购一部分的经营性资产或者土地作为融资资源, 这也能够为他们的后续转型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大力吸引民间投资, 建立市场化的多元融资格局

城市交通投资想要吸引民间资本, 一方面要创新融资手段, 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和平台上探索资产证券化、BOT (build-operate-transfer) 和TOT (Transfer Operate Transfer) 等融资模式, 充分发挥他们在分散投资风险、引入竞争机制和盘活存量资产等方面的优势, 给民间资本参与轨道交通建设融资提供可靠和稳定的渠道。另一方面则要借助项目融资进一步推进民营和国有投融资主体进行深入合作, 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实行税收减免、给予政策性补贴和设立项目引导资金等措施, 鼓励民营投资主体同国有交通投融资主体共同开展项目融资, 并且给予投资者平等的融资选择权、决策自主权和项目参与权, 从根本体制上吸引民间投资。

五、结束语

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阶段, 投融资环境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只有不断的创新和改变, 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出企业项目收益债、央行抵押补充贷款和优先股的作用, 实现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的多样化, 才能保证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颖.银监会要求银行新一轮摸底平台贷再掀清理风暴[N].经济参考报, 2012-02-15 (001) .

[2]傅苏颖, 郑新立.我国经济运行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N].证券日报, 2012-06-15 (001) .

上一篇:椭圆变换下一篇:缩小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