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困境论文

2024-06-09

发展战略困境论文(精选12篇)

发展战略困境论文 篇1

一、住房保障困境和住房发展困境

深圳辖区面积只有1997平方公里, 在全国一二线城市中市域面积最小。30多年来, 城市快速扩张, 房地产迅猛发展, 城市空间变得非常局促。目前, 深圳的开发强度 (建设面积/市域面积) 达到48.5%, 不仅在全国各大城市位居首位, 而且超过了毗邻的香港。2009~2014年, 深圳通过“招拍挂”出让的用地减少92.3%, 新增建设用地占比从2010年的91.5%, 急剧下降至2014年的29.8%。目前, 由于公共服务设施、轨道交通供地“倒逼”, 90%的住宅供应依赖城市更新。

同时, 2015年以来, 房价快速上涨, 城市更新成本水涨船高。由此, 不仅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空间在收窄, 而且开发商配建的模式, 其负面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表现在推高商品住房的价格, 保障性住房供需空间错配严重, 公共服务建设滞后。更重要的是, 商品住房价格高企、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 使得深圳“创新型国际城市”的战略目标, 所必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如吸引人才、降低创业和就业成本、降低新型产业项目落地成本, 培育全社会实干氛围, 避免“脱实入虚”等变得困难。

2015年,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布的“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显示, 上海位居全国大陆生活成本最贵城市, 深圳紧随其后。深圳市政协调研数据显示, 仅房价一项, 就使得深圳企业工薪支出比广州高出20%, 其中72%的受调研企业表示, 企业发展最大困扰是人才;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 2015~2016年, 全国返乡电商创业者迁出最多的10个城市中, 深圳位列第四。另外, 2010年以来的5年, 深圳户籍人口增加了100多万, 但其中75%的没有买房。近期, 深圳放宽入户标准, 很多媒体预测, 近700万常住人口中, 预计会有200万左右在未来5年转为户籍人口。但是, 受高房价、教育医疗“短板”制约, 深圳户口含金量不足, 入户需求下降, 战略性产业前景隐忧。

二、城市发展困境和“东进战略”的提出

1、城市发展陷入“囚徒困境”

由此, 深圳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囚徒困境”。一方面, 城市发展战略需要引入人才, 急切需要建设保障房, 急切需要降低房价等成本;另一方面, 尽管城市更新如火如荼, 给城市发展也提供了空间, 但高房价、高成本下, 腾出的空间无法用于住房保障、基础公共服务建设。同时, 高房价和高成本下, 房地产一枝独秀, 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近47%, 房地产贷款占据全市新增贷款的50%, 算上上下游 (如金融) 相关贡献, 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加深, 长期负面影响或被忽视。加上在“稳增长”“防风险”的国家战略下, 高房价被暂时容忍, 而城市竞争力、产业升级、人口涌入也带动房价上涨。“要短期, 还是要长期”, 城市发展困境凸显。

2、“东进战略”开启了一扇门

2016年1月, 深圳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上, 市委书记马兴瑞正式提出, 深圳要实施城市东进战略, 打造龙岗和坪山组成的城市“第三中心”, 发挥交通的先导作用, 打通连接东部、辐射粤东的战略通道, 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均衡分布, 建设与西部中心功能协同、交相呼应的东部中心。何为“东进战略”?说白了, 就是从过去区域非均衡发展走向区域均衡发展, 解决“西密东疏”和“西重东轻”非均衡发展格局, 推动促进东部形成新的城市发展中心, 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

“东进战略”第一圈层, 即打造以龙岗中心区和坪山中心区组成的深圳“第三中心”。目前, 东部的罗湖、盐田、龙岗、坪山、大鹏等四个区土地面积占深圳土地总面积的50%, 但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市31.9%、32.9%和36.5%, 土地和空间利用效率亟待提升。目前, 东部四个地区的人口密度为2874人, 仅为西部地区的48.5%。例如, 坪山新区占地168平方公里, 相当于罗湖和福田面积总和, 但人口还不到宝安区一个大街道的规模, 人口分布须空间再平衡。

“东进战略”的第二圈层, 即“两轴” (深惠和深汕合作) 和“多点” (深汕合作区和粤东产业转移区、“3+2”经济圈) 。“两轴”和“多点”, 通过为深圳提供发展新空间、产业人口空间再造、产业转型升级 (研发-制造) 等, 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2014年, 深圳人口密度为5519人/平方公里, 东莞、惠州、河源和汕尾分别为3384人、422人、193人和621人。在空间再造上、空间集约上, 在城市发展面临困境的情况下, 在大规模和低成本空间提供上, 东部无疑开启了一扇门。

三、“东进战略”的几个重点内容

1、打造深圳第三个“市级中心”

新一轮《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修编中, 龙岗和坪山从原来的副中心调整为“东部中心”, 即“罗湖-福田中心”、“南山-前海-宝中”中心后, 深圳诞生了第三中心即“东部中心”。“东部中心”定位于“3+2”经济圈综合服务核心区、深圳“东进”功能服务辐射中枢, 主要承担区域性交通枢纽、区域性创新产业服务中心、区域性现代产业总部基地等。龙岗中心区和坪山中心区构成东部中心CBD, 合计面积68平方公里, 前者承担高等教育、科研创新、现代商务和文化创意等核心功能;后者承担高端产业、交通枢纽和门户、商业文化中心等功能。

2、打造东部综合交通体系

首先, 龙岗中心区和坪山中心区内部“15分钟交通圈”建设, 包括CBD跨区道路交通建设, 中运量、综合性交通系统无缝衔接, 包括龙岗中心城区域线、有轨电车、地铁3号线接入、新城快线和快速干线, 还包括深汕公路、横坪等道路改造;其次, 东部自成一体的“大轨道”交通建设, 包括坪山站、平湖站、深圳东站、龙城广场、大运和国际低碳等6大综合交通枢纽, 还包括14号线轨道交通 (福田-坪山) 并对接惠州的6号线, 实现三个城市中心之间的快速轨道连接, 16号和19号延伸至惠州大亚湾, 向南延伸至溪涌 (连接8号线) , 构建东部环状轨道交通网;最后, 以盐田港为“一带一路”战略枢纽节点, 构建支撑东进发展的“东进东出”战略体系。

3、打造东部产业高地

从深圳产业发展格局和各区产业布局趋势看, 罗湖、福田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 南山以科技孵化为主, 宝安制造业正在让位于现代服务业。东部四个区以产业重新规划、升级转型和产业分工协作为主题, 打造“大创新”“大智造”“大开放”为特点的东部产业高地。

“大创新”是指, 抓住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 引进高校基础科学研究要素的机遇, 依托国际大学园,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努力汇集全球顶尖科研资源, 强化源头创新能力。

“大智造”是指, 依托大学科技和产业资源, 融合大运新城“产学研”功能, 突出智能制造、信息互联等方向, 重点引进一批重大科技领军企业、国家级实验室和研究机构, 加快建设启迪协信科技园, 打造成为华南地区成果转化重要平台。

“大开放”是指, 依托东部盐田港、区港联动的盐田综保区、口岸战略节点, 打造东部开放经济带, 成为进出口货物往来“3+2”都市圈、粤东等内陆幅地临港国际采购、配送和分拨的基地。

4、重大产业平台和黄金海岸旅游带

重大产业平台包括盐田综合保税区、坂雪岗科技城、国际低碳城、宝龙科技城、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国际生物谷等等;东部黄金海岸旅游带建设包括充分挖掘梧桐山、大鹏湾、大亚湾山海和人文资源, 建设东部国际黄金海岸旅游带, 将旅游业打造为支柱产业, 成为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包括打造山海旅游美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着力打造特色小镇。

5、补齐公共服务供应“短板”

补齐东部地区民生“短板”, 增加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 有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大幅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让广大市民切实分享到东进战略带来的实惠。在医疗方面布局市级重大医疗卫生设施, 未来五年内, 计划投资200亿元以上, 新增医疗床位上万张。到2020年, 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千人床位数达到5.3张;到2020年, 引入15个高端医疗团队, 建成3家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医疗机构, 打造30个优势明显、综合竞争力强的省级以上医学重点学科。教育方面, 要打造东部教育高地, 包括五年内计划投资130亿元, 新增普通高等教育学位4万个, 五年内投资12亿元, 新增普通高中学位7000个, 有效增加东部区域优质学位供给。

四、“东进战略”为住房保障发展带来新契机

1、破解了住房保障发展困境

深圳“东进战略”不仅是产业的东进, 更是在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的东进。首先, “东进战略”可以释放东部低成本、规模化土地及城市空间, 从而破解住房保障和城市发展的“囚徒困境”;其次, “东进战略”做到公共服务和产业布局同步推进、轨道交通先行, 并作为抓手切入到产业和人口的空间重新布局中, 以及对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的带动中;再次, 不管是深汕、深惠的“两轴”及多个战略节点, 或是深莞惠一体化和“3+2”都市圈建设等, 都无疑将加速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和产业分工协作, 释放城市低效土地和空间资源, 提高深圳区域中心对人口和资源的吸附能力;最后, 人口、产业、服务和空间的合理规划, 不仅提高了人居环境, 而且降低了生产生活成本, 城市住房保障的困境也迎刃而解。

2、住房保障供应效率提升

东部土地成本低, 更新成本低, 而以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为切入点, 以“产业-人口-公共服务”协同规划为抓手, 事实上更加降低了东部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根据“东进战略”实施方案, 不仅要加快推进东部地区城市更新和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 还要推动低端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与周边区域协同。用地全面优化, 一方面必然会产生对于人才住房、配套公共租赁住房、产业配套宿舍以及创业创新用房的建设和需求;另一方面, “产业-人口-公共服务”协同规划的情况下, 住房保障的建设和供应不仅有空间保障, 还有扎实的基础, 供应效率得到提升, 避免了近年来出现的闲置现象。根据规划目标, 未来五年东部地区争取更新供应土地10平方公里, 整备释放土地20平方公里以上。这意味着, 未来住房保障有了低成本、规模化的发展空间。

3、“轨道+物业”的保障房模式创新横空出世

利用轨道交通密集建设的机会, 大力推进“轨道+物业”的保障房建设模式, 这是高度城市化国家或地区 (香港、新加坡、日本) 采取的常规做法。对“东进战略”来说, “轨道+物业”的保障房建设模式, 不仅可以降低保障房建设成本、居住成本, 还可利用产业新城, 创造优美人居环境、西方小镇式大工业基地, 实现“职住平衡”, 并以低租金和低房价来吸引高科技人才、配套服务业人口集聚。另外, 借助于轨道交通与惠州、东莞的对接, 完全可以将保障房建设到惠州和东莞区域地铁站。这样, 不仅极大地降低深圳市住房保障供给压力, 还有效地缓解粤东地区房地产库存。根据“东进战略”实施方案, 未来将加大东部地区地铁车辆段、站点及沿线上盖人才住房建设力度, 探索城际住房保障合作新机制, 扩大人才安居政策覆盖范围。五年内, 计划在东部地区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3万套, 着重建设一批高品质人才保障房。

4、跨区域保障房建设和供应启动

今年3月份的深圳市“两会”上, 市政协委员许锦光提交《关于调整和多渠道发展保障房建设的提案》。他认为, 深圳仅有的可开发建设的土地资源主要集中在原特区外, 但这些尚存的土地已不能满足深圳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 建议深圳与惠州和东莞政府协商, 借助轨道交通的优势, 在这两个城市交界处安排一定的保障房建设用地。对此, 深圳市住建局表示, 市政府正在研究探索跨城际的“产业+保障房”新模式, 加强深莞、深惠、深汕之间城际住房保障合作, 扩大人才安居政策范围。“十三五”期间, 在挖掘新增用地潜力, 拓展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渠道上, 城际共享是有效途径之一。2015年底, 深圳市住建局与深汕合作区签署协议, 在住房制度改革和保障、建筑市场和建设行业监管、住宅产业化等方面展开合作。目前, 两地正布局在深汕合作区鲘门、鹅埠各规划一个深圳保障性住房基地, 试点实行公共住房建设用地城际合作。

发展战略困境论文 篇2

——秦州区平南中学校长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过去的2010年,在各级领导的热情关怀和指导下,在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我们和舟共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认真开展校本研修,强化校务公开和民主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各方面工作均取得很大发展。作为学校负责人,我站在责任的峰峦,不止一次瞭望使命的天空,回顾风雨的洗礼,品读跋涉的艰辛,感受着奋进的欢乐,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自身修养

1、加强学习。我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教育教学管理以及新课程理论,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

2、爱岗敬业,转变观念,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牢固树立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思想,真正把学校管理转化成为师生服务,构建和谐校园。

3、廉洁自律,民主治校。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方法的工作态度,坚持党支部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凡属学校的重大事项及干部人事等均由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后实施。

二、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1、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是学校的核心,只有一个好的班子,才能领导出一个好的集体。严格领导干部的管理,推行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使学校的大小事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件件抓落实的管理模式。完善班子决策程序,重大问题坚持“民主讨论,集体决策,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原则,既不主观臆断,又不议而不决,在班子组织建设上,我们特别强调每个班子成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提高了领导班子的办事效率,一个团结协作,共谋发展,同心同德,廉洁高效的领导集体基本形成。

2、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也就成了学校工作的重点。加强师德,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是我们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的发展方向,学校紧紧围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政治学习、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先进典型等方式不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爱岗敬业、服务学生、奉献教育已成为我校教师的主旋律。

三、抓好学校重点工作(一)发展为先

1、狠抓高考

坚持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作为独立高中,高考又是重中之重。2010年高考,经过高三级全体师生一年的拼搏,我校终于实现高考人数恢复性增长的目标,上线人数突破30人。这一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秦州区区委、区政府授予学校“高考质量进步奖”;教育局在“区园丁”和“区高考先进个人”名额分配中给予倾斜,镇政府也对高考成绩优秀的教师加大了奖励力度。

为了在2011年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学校继续发扬“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树立质量意识,狠抓过程管理,落实备考要求,力争完成教体局分配的高考任务。

在高考苗子的培养上,面对我校生源不足,学生基础较差的现状,我们扬长避短,发挥专业生的优势,从高一起就注重培养专业生,做到早发现,早培养,早成才。在补习生的招生上,我们制定了可行的政策,吸引高分段补习生来我校补习。

2、恢复初中招生

在社会发展城市化加快的进程中,农村孩子转到城市上学成了一种趋势,加之教育调整布局中“高中城市化”的要求,我们这所农村独立高中招生困难,办学举步维艰,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多次申请恢复初中招生,局领导审时度势,在本学期初批准了学校的申请,我校今年秋季招收了七年级学生,现有两个教学班,这为学校的招生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育为首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德育工作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占有重要地位。学校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开展德育主题教育 学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主题活动。开学初政教处对高一和七年级新生进行了综合的入学教育活动,规范学生行为。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学生在国旗下演讲、值周教师总结上周工作、领导安排本周工作,这已成为对全校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班每周召开主题班会,进行安全知识、文明礼貌、环境保护、革命传统、国防、爱国主义、诚信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质。第四周举行了一次法制报告会,让学生知法懂法,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做违法乱纪的事。第八周举行秋季队列体操比赛,体育竞技培养了师生的集体意识,成了德育教育的大课堂。在第十五周召开了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班主任就自己带班体会进行交流,相互沟通,丰富了带班经验。

2、检查到位、注重落实

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靠教师的监督矫正,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天必须做到,早操前半小时到、早操到、课间操到、下午自习到、晚自习到,并由政教处点名,有效的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将班会教育落到实处,政教处针对各班的具体情况,对每次的班会都确定了具体的主题,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记录、有效果。加大班主任工作考核力度,根据一学期对班级的纪律、学习、卫生等综合评定,在此基础上评出每学期的优秀班集体,评出优秀班主任。加强了卫生督查工作,除了日常值周检查、周二卫生大检查之外,我们还加强考试、节假日等时间段的卫生工作,净化校园环境。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由值周教师总结上周工作,并根据一周的检查,评出卫生和纪律流动红旗优胜班级,当场颁发流动红旗。

(三)质量为要

质量靠过程的管理设施,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常规,它是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载体,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和源泉。

1、常规教育教学常抓不懈,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畅有序,重点把好“六个关口”:

一是计划关。学期开始,教务处抓好各类计划的制定,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有序性。

二是备课关。开学初,学校根据本校工作实际,明确提出备课要做到:环节齐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题适当。每周星期五由教研组长检查教师教案,根据检查结果评出优秀教案,给予奖励。

三是上课关,实行候课制,不拖堂、不提前下课,每节课要做到:目的明,知识新,信息多,设计精,方法活,效果佳。讲课时要做到:讲对——保证教学科学性;讲清——概念清、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逻辑性强;讲到——有适合学生的课堂密度、难度;讲懂——由浅入深,给学生以扎实的基础知识;讲活——以学生为主体,教会学习方法。

四是作业批改关。采取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本学期每科作业每周检查作业一次,查批阅的质和量,是否及时,是否规范,是否准确,批阅率、收交率等。督促班干部填好班级作业情况调查表,及时了解和掌握批阅和完成作业情况。考虑到学生基础差,要求教师重双基、降难度,课本习题要求必须按顺序逐题完成。

五是听课关。学校安排听课、教研组听课、领导随堂听课、教师之间听课。所有听课必须组织评课,由教研组长负责认真评,说问题,谈缺点。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带课节数不够8节的,必须听课,听课节数和带课节数的和一定要达到8节,任课教师每学期必须听课达到17节。

六是考试关。本学期七年级和高二级举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高一级实行模块考试制度,高三级实行月考制度。每次考完后科任教师要写出阶段教学工作的分析与总结,召开班级成绩分析会、级组成绩分析会、学校成绩分析会。学校分析完后,对成绩有问题教师采取跟踪听课、找原因、促提高。

2、开展走进新课程的教研活动

工作中本着教育科研工作“源于教学,服务教学”的原则,针对教师提出的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惑,组织教师展开研究、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

本学期,重点召开题为“走进高中新课改和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上学期,学校就安排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暑假高一级任课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本学期学校又组织两次新课程校本教研活动,举行了高一新课程观摩课、示范课,制定了平南中学学科学分认定评价方案,参加区教研室和市教研室组织的高中联片教研活动,组织英语教师在市一中聆听了关于新课程的讲座,让教师走进新课程,学习新理念,运用新教法。

3、鼓励骨干教师不断学习要求每一位骨干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充实和完善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学校创造条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系列培训活动,开展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

(四)和谐为本

1、做好创先争优工作

校党支部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教师的政治素质、知识水平、业务能力。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全面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印发《中国共产党党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理论培训材料,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时刻保持先进性。加强了认真落实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支部班子建设、“三会一课”、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发展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缴纳党费、党建园地等内容列入党建目标管理,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的落实,促进了广大党员在本职岗位上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加强安全的防范工作

做到检查到位,责任到人,利用各种会议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把本学期开学第一周定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安全教育周。第六周开展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第十三周进行安全演练。针对校外王坡窑住校生,以政教处为主的安全检查组联合平南派出所民警,对学生用电、用煤气情况进行了检查,消除了安全隐患。针对校内住校生,每晚分管领导带领值周教师对学生出勤、宿舍的用电进行安全检查。宿舍管理员负责对校内住宿同学实行24小时不间断检查。学校安排了值周领导和 值周班主任每晚值班,督查校内住校生的安全。学校制定了放学护送学生值周表,由政教处负责组织年轻教师每天坚持护送工作,从未间断,有效地确保了学生出行安全。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的对校园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尤其加大节假日期间的安全检查力度,一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3、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

关心爱护教职工,工作中注重暖心激励工作,重视情感投入,对教职工真心实意的尊重、满腔热情地关心,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在今年的高考奖励中,面对奖励资金大、学校经费短缺的局面,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压缩其它经费开支,多方筹集资金,兑现了教师奖励资金。第五周举行了校级教职工篮球比赛,挑选出优秀运动员参加教体局组织的篮球赛,获得了男子区级第二名的好成绩,极大丰富教职工生活。

平时多了解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并在工作中进行及时的调整,做到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给予解释,坚持教职工生病住院的学校慰问探望,使教职工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教职工们主人翁的意识,提高了教职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4、搞好后勤保障工作

本学期,学校努力改善教职工生活条件,办好教师学生食堂,改善师生住宿条件,新修建一个水塔,新设几处用水点,为师生用水提供便利。利用有限的资金改变校容校貌,硬化2个篮球场地,更换2幅篮球 板,维修学校大门,美化了学校环境。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1、学生生源不够稳定,基础较差,教学质量提高有难度。

2、学生大多为留守孩子,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

3、学校经费不足,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尤其是新课程的实施。回顾过去,风雨兼程,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在农村中学生源减少,发展面对困境的情况下,平南中学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自主发展的学生为着眼点,以成就专业出色的教师为着力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校园,走出一条德育为首树形象,质量立校求发展、管理创新促效益、教研相长出特色的办学之路。学校正以团结主动的精神,朝着把学校办成一所师资队伍优化、教改纵深发展、管理规范科学、校舍布局合理、校园绿化美化、校风优良向上、高初中均衡发展的农村完全中学的目标迈进。

战略化促销 突破困境 篇3

促销是企业在市场推广过程中运用得最多的方式之一,尤其是到了销售旺季与节日期间,各式促销活动此起彼伏,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台”。更有甚者,一些企业一年四季促销不断。促销之所以为众多企业广泛认同,最重要的原因是促销与广告宣传、品牌推广等营销手段相比效果更为直接,符合国内企业急于求成的内在心理。然而,根据笔者在企业内部长期从事营销管理的经验来看,许多企业对促销存在着很大的误解,导致临时性、缺乏计划性的促销活动随时可见。随着消费者消费心理的日趋成熟,这些即时性促销的作用越来越小,一些企业逐渐认识到以往在市场上披荆斩棘的促销方式已经失去预想中的效果,于是纷纷开始寻求新的市场推广方式。由此看来,重新审视促销的价值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为什么80%的促销是失败的?

每天我们都能够在市场中看到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一些促销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映,为企业创造了效益,然而更多的促销是无用的,甚至是亏损的。对于众多企业来说,促销无效已经成为市场推广中的普遍现象,以至于一些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市场推广方式。笔者曾经组织过一个分析小组,对促销活动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80%的促销是无效的。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促销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促销方式陈旧、缺乏新意。缺乏创新是促销活动难以引起消费者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我们关心一下节日期间的促销活动,便会发现90%的企业采用降价、买赠、抽奖三种促销方式,连以营销著称的宝洁公司也不例外,这些促销形式对于消费者来说早已失去了吸引力,难以取得预期的目标亦在意料之中。可悲的是一些企业不断进行降价促销,最终导致自身的产品利润尽失,只得改换包装更换品名重新上市,这是造成中国企业缺乏长久品牌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些企业因促销无人问津而积压了大量的促销用品。要提升促销活动的效果,加强企业市场部门的创新意识势在必行。

2、促销目的不明确。根据我们的调查,在众多营销人心目中,促销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在短期内促进产品销售。至于活动执行后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具体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却没有明确的答案。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失败的促销活动数不胜数。促销目标不明确的主要原因在于许多企业的策划人员不了解市场一线的销售情况,因此无法制定明确的目标。根据市场实际操作,我认为促销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促进产品销售,提升市场占有率;二、与顾客形成互动,增强品牌影响力;三、凸现产品特征,确保新品推广成功。

3、促销对象模糊。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促销活动缺乏对市场与自身产品最基本的认识,采用的促销方式和赠品与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相距甚远。至今仍在进行的买黑人牙膏送玩具车的促销活动便是其中之一,黑人牙膏的消费对象多为青年男性,玩具对他们来说丝毫没有吸引力,其促销的效果不得而知。如果促销对象都不明确,这样的促销根本没有必要开始。

4、缺乏明确的促销主题。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几乎所有的促销活动都没有明确的主题,“周末大酬宾”、“节日大派送”这样的主题其实与没有主题无异。企业只是为了促销而促销。要提升促销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出自身产品与众不同的品质,并通过明确的主题将这一品质传达出去。

5、促销缺乏计划性。现实中,能够提供完善促销计划的企业寥寥无几,拥有季度和年度促销计划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一些企业的市场推广人员甚至认为撰写促销计划是多余的。缺乏计划性是导致促销活动失败的最重要因素。没有计划,人员就没有明确的责任,活动也不会有明确的目标,执行必定漏洞百出。要摆脱促销的无效性,首先要加强促销活动的计划性。

6、促销跟随性。许多企业的促销活动都是跟随性的,一旦竞争对手在某个区域市场进行促销,立即采取跟进策略,许多时候甚至连促销方式都与竞争品牌相似,对方降价就跟着降价,对方买赠亦随着买赠。这些跟随性的促销在市场上很难取得出色的业绩,每个企业的产品与消费群体都有其独特性,即便是同行业的两家企业也会有不同之处,如汇源真鲜橙果汁饮料强调其无菌冷罐装的技术保持了原汁原味,而统一鲜橙多却强调营养美容概念。

7、促销不计成本。许多企业只注重促销的结果,对促销活动所需的费用却缺乏精细的预算,以至于许多促销活动在市场中没有起到效果却消耗了大量的费用,也有一些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最终核算时却发现整个活动是亏损的,这说明企业缺乏营销费用管理理念。如今市场上已经兴起精细化营销(见本刊2004年第12期封面专题),那么对于企业来说,精细化管理也应该成为发展趋势。

8、促销管理不善。促销管理不善是导致促销无效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许多企业的促销活动都缺乏完善的管理,管理不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促销主体不明确。由于快速消费品企业的市场运作模式,许多企业的促销活动的执行主体不明确,企业、经销商以及超市都能够成为促销活动的发动者;

(2)促销活动的过程控制不力。许多促销活动在执行过程中逐渐偏离主题,因此难以实现最初的构想。

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促销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误解,认为促销只是促进销售的一种手段而已,并将其当作短期行为,因此缺乏系统性的规划。然而根据我们对一些成功的促销案例研究与分析,我们发现促销的价值远不至于此。要成功凸显促销的价值,企业必须走出短视误区,以持续性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促销,从长期效应的角度来考虑促销,将之视为营销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出促销短视的行为。

战略化促销

促销要摆脱目前的状况,必须实现战略化,所谓战略化,即要符合企业持续发展需求,立足于市场的长远发展。结合营销规则,以及促销在市场中应起的作用,我认为战略化促销必须遵循以下三条法则:

1、传达顾客价值。营销的目的是实现顾客价值,促销的目的自然便是更好地将顾客价值传达给目标消费群体,促销为什么会失败,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传达顾客价值,如果我们确实在促销活动中传达出顾客所关心的价值,促销必定会获得顾客的青睐。因此,一次出色的促销活动必须给消费者传达出某种价值。

2、实现企业短期效应。促销活动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促销期间企业投入了更多资源,将产品的质量与服务的品质更为明确地传达给消费者,因此必须确保在短期达到一定的目标,否则促销便会与广告、品牌等一样成为长期投资策略。

3、创造企业长远价值。仅仅将促销的作用局限于短期效应之上,是我们对促销的误解,成功的促销不仅能够在短期内取得优良的业绩,更能够为企业带来长远的价值回报,拥有明确促销主题、清晰传达产品价值的促销活动能够起到品牌塑造与传播的作用,并对市场产生持久的影响。

根据以上三条法则,战略化促销应该关注企业的短期与长期双重利益,能够使促销活动的效应最大化,我相信在促销高度失效化的今天,战略化促销必将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

促销如何战略化?

战略化促销对促销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于企业长久以来的观念,将促销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才能够做到战略化促销呢?下面我将通过一些案例来阐述如何实现战略化促销。

周密的计划性

一次出色的促销活动必须拥有完善的计划,而且是建立在对竞争对手与企业自身市场状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的,具有明确的活动目的、时间、区域和人员安排,并对促销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着详实阐述,从而确保促销活动的成功。2003年上半年,老板电器在上海市场推出了两款油烟机新品,这两款产品有着出色的外型和良好的吸烟效果,然而由于推广力度不够,销量始终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决定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对这两款产品进行重点推广。经过对上海市场反复研究,公司决定在上海市场发动一次终端阻截战,将一切能够运用的资源集中在终端,全力做好终端推广工作。

这种促销思路的产生主要出于以下原因:一、家电业的销售主要在一些大型连锁卖场,如国美、永乐等,终端较为集中,终端促销利于管理;二、购买大件产品如家电的消费者一般喜欢货比三家,因此,广告的作用并不大,而终端的形象与产品本身更具有说服力;三、国庆是销售旺季,消费者自然会购买,因此没有必要进行广告宣传,且节日期间所有的竞争品牌如帅康、方太等一定会进行大量的广告投放,因此根本不必担心消费者会不到终端来;四、老板的新产品在外型上具有绝对的优势,令人印象深刻。

针对这些因素,我们采取强化终端建设、培训促销员以及卖场外户外秀活动等措施。终端建设方面在主要卖场建立厨房样板间,并买断卖场内部较为醒目的广告位,让人们走进卖场感觉就像进入老板的专卖店一样;在活动开始前半个月内对所有促销员进行分批培训,强化他们的销售技巧与产品知识;同时,黄金周期间,在重点卖场进行题为“时尚厨房生活”的户外演示活动。这样,任何到达终端的消费者都会被老板深深吸引,在短短七天内,老板电器实现了600多万的销售额,那两款新品占据了一半销量,一些卖场曾出现销售十台油烟机九台是老板品牌的现象,创造了老板进军上海市场后的最佳成绩,并一跃成为上海市场的第二品牌。

与顾客形成互动性

体验营销已经逐渐引起众多营销人员的广泛关注,因为消费者能够更为充分地体会到企业的服务品质与产品的质量,所以体验营销是一种极其有效的营销方式,迪斯尼、星巴克等都是体验营销的成功典范。要实现体验营销就必须与顾客形成互动,汇源2002年的终端品尝推广活动便是成功案例之一。

汇源集团以百分百纯果汁饮料成为果汁饮料行业的老大,并始终以稳定的速度增长着,然而由于对市场缺乏一定的灵敏度,2001年汇源在PET果汁饮料市场上失去先机,康师傅与统一等迅速切入并取得了飞速的增长。面对庞大的PET果汁饮料市场,汇源及时调整了战略,加大了PET果汁饮料的开发力度,从德国引进了五条国际先进的无菌冷罐装生产线,于2002年推出汇源“真”系列。起初汇源选择了《我的野蛮女友》的主演韩国当红明星全智贤为形象代言人,走时尚品牌之路,与竞争品牌没有拉开差距,市场效果并不理想。最终经过与竞争产品的详细对比后,发现汇源“真”系列的竞争优势在于产品本身的品质,因为无菌冷罐装生产是通过低温杀菌,比竞品高温杀菌对水果营养的保存更好,同时味道更为纯正,那么如何向消费者传达汇源产品与众不同的品质呢?经过反复分析,最后采取了体验营销的方式,在全国各地各主要卖场进行题为“新鲜,真美味”的终端品尝促销活动,同时推出了引起广泛市场影响的“对比篇”广告,在品尝活动中,将汇源“真”系列产品与竞品都去掉包装,让消费者自己感受产品品质的差别。通过这种互动式品尝活动,消费者深刻地记住了汇源“真”系列的产品特征。通过这次体验式的促销活动,汇源“真”系列迅速为消费者所接受,当年销售突破亿元,成为2003年果汁饮料市场上的赢家。

主题具有延续性

战略化促销能够为企业创造长远价值,因此促销的主题要有延续性,随意更换主题很难持续性的传达出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并会对品牌造成伤害,因此,促销应该具有延续性。2002年冬季举行的“爱在柯尼卡”系列促销活动不仅促进了短期的销售,还成功地传达了品牌内涵。

2002年冬,柯尼卡中国公司启动品牌塑造工程。在此之前,尽管柯尼卡进军中国市场多年,但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品牌定位,且无论是在传统成像还是数码成像市场都没有取得预想中的目标,对柯达、富士、乐凯三足鼎立的局势难以形成冲击,因此,柯尼卡需要迅速改变现状,否则将面临败走中国市场的命运。通过对摄影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并组织了多次目标消费者座谈会,最终将柯尼卡的品牌内涵确定为“爱”,将传播语界定为“爱在柯尼卡”。因为根据分析显示,照片是人们用来记录美好生活的主要方法之一,柯达的“串起每一刻”传达的正是这一意思。

柯尼卡对消费群体进行了进一步细分:柯尼卡就是记录生活中充满“爱”的时光。这里的“爱”不仅仅包括爱情,还包含着亲情与友情。为了使消费者迅速对这一概念形成认识,柯尼卡公司决定采取一系列的促销活动进行品牌传播。通过分析,我们决定在一些著名旅游胜地进行促销活动,并结合人们拥有将幸福与大家分享的喜好,“爱在长城”、“爱在香山”、“爱在哈尔滨”等一系列摄影大赛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

APEC发展困境与中国战略选择 篇4

1APEC发展困境成因分析

1.1现行APEC机制软约束性

从组织形式与性质来看, APEC成立初衷是为促进亚太地区各国的经济合作提供协商机制, 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 达成共识, 不断推动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 但是, APEC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地区性官方论坛组织。它既没有常设性领导机构、组织章程、硬性的规章制度, 也不具有实际立法和管理职能;而且部长会议和非正式首脑会议所达成的共识仅以声明、宣言的形式发布, 对成员体而言没有强制性法律约束力, 由各国自愿选择执行。

从运行模式来看, APEC运作模式有别于EU和NAFTA等强机制约束力的区域性经济组织运作模式, 其运作模式为:协商一致+自主行动, 即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决策。该模式采取了灵活自愿的原则, 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 在集体制定的共同目标的指导下, APEC各成员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 做出自己的努力, 以便推动APEC的发展。这种模式在APEC早期确定行动目标时是成功有效的, 因为该模式迎合了APEC成员之间的差别性和多样性的需求, 而且, 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较之于传统的谈判决策机制, 可以减少当前的信息收集和反复谈判的费用, 有助于提高谈判效率, 但是, 在随后的自主行动的行动议程实施过程中, 由于缺乏像EU和NAFTA等其他区域经济组织所具备的约束各方合作的法律框架, 导致APEC的发展处于徘徊、停滞局面。

1.2APEC开放性模式减缓APEC自由化进程

APEC奉行“地区开放主义”, 不搞排他性的贸易集团, 它主张区域内部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成果也适用于非成员体, 从而不对非成员体构成歧视, 使得成员经济体在享受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成果的同时, 非成员体也可获得同等待遇。这一方面符合APEC成员体多样性特点, 另一方面APEC实行的单边自由行动计划客观上要求其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但是, 这种开放性模式不可避免地会使得成员体产生对区外国家和地区“免费搭车”的顾虑, 从而导致成员体消极对待, 进而导致APEC发展进程变得迟缓。事实上也是如此, APEC成员在制订和承诺单边行动计划时, 都会有所保留, 不会超过或者就是超过各自在WTO中的承诺, 也不会超过太多, 而且这些承诺往往仅限于口头, 并非采取实际行动。

1.3 “面条碗”效应

近年来, APEC成员由于对APEC进程迟缓, 感到失望, 同时也由于APEC自身的约束力不强, 许多成员已经开始将合作的框架从APEC层次转移到次区域合作安排, 再加上成员体心里的恐慌, 防止被“边缘化”, 于是出现了纵横交错的RTAs/FTAs。多重的RTAs/FTAs带来了不同的关税减让时间表、复杂的原产地规则、不同的市场准入范围以及不同的规章制度等多重而复杂的规定, 这些规章规定, 像碗里的面条一样, 一根根地绞在一起, 剪不断, 理还乱, 从而出现贸易专家们所称的“面条碗”效应。它们将有会增加企业交易成本和扭曲企业效率, 甚至对区域FDI也会造成扭曲, 如果不加以约束、管理与规范, 它极有可能蚕食APEC合作的基础, 大大减少成员对APEC的热情, 从而进一步减缓APEC发展进程。

1.4在经济技术合作方面的分歧

APEC框架下的经济技术合作是坚持平等、互利、自愿、协商等原则, 它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是APEC发展的两大内容。但是在对待经济技术合作的态度上, 发达经济体与发展经济体存在分歧, 如美国将APEC的活动目标集中于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 而不是经济技术合作, 它考虑的是如何将其产品打入发展中国家市场, 如果要技术转让则要以对方扩大市场份额为条件, 而发展经济体则侧重于经济技术合作, 希望发达国家能在技术转让、技术出口、技术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减少限制和附带条件, 以促进亚太地区各成员的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 缩小成员间经济差距, 从而加快实现各成员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双方的分歧, 使得APEC发展难于取得实质性进展。

2中国的战略选择

2.1中国需要APEC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通过渐进式改革, 逐步形成了以投资驱动和出口导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在拉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 也使得我国经济内部出现严重失衡, 即投资与消费失衡, 于是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 通过投资驱动而导致的产能过剩, 只有通过出口输往国际市场;虽然现在已经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并加以实施, 但是在此转轨期间, 对外部的市场的依赖还会持续一定的时间, 而目前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所依据的游戏规则主要是WTO, 可是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至今仍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频繁利用WTO中贸易救济措施如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来阻止我国产品的出口, 特别在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之后更是如此, 为此, 为了遏制贸易保护主义, 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的渠道更加畅通, 我国在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同时, 我国更加需要APEC。事实上, 中国对亚太地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是相当高的, 因此, 中国离不开APEC;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 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竞争也愈来愈激烈, 单靠一个国家独自的力量, 是难以抵御外来冲击的, 更不用说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 中国应当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 努力推动APEC的进程。

2.2对策思考

根据我国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 宜采取内外相结合方式加以推进, 对内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通过扩大内需, 解决投资与消费失衡, 缓解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 但是这并不是说要消极对待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反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 更有利于争取主动地位, 更好地推动APEC的发展进程。对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APEC发展进程。

(1) 从短期来看, 应继续强化以探路者方式推进APEC发展进程。

“探路者”方式 (Pathfinder Approach) 是在2001年APEC上海会议通过的《上海共识》中提出的, 旨在改变单边行动计划和集体行动计划原先意义上的合作方式, 推进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 即鼓励一些成员率先提出并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一些具体行动, 并鼓励其他成员在经验积累或条件成熟后, 再逐步扩大到全体成员。该方式符合APEC成员之间的差别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使不同成员的权益和要求得到较好的平衡, 它在尊重APEC方式的基础上增强运作方式的灵活性;以该方式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可以在短期内缓解各成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路径问题上存在的矛盾与争议,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因此强化“探路者”方式有利于提高APEC的运行效率, 推进APEC发展进程 (于晓燕, 2009年) 。另外, “探路者”方式包容性强, 不仅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适宜采用, 经济技术合作相关的活动也可以采用, 如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在经济技术合作方面进行局部尝试, 这样它将不仅有利于推动APEC另一个轮子的运转, 而且也为促进贸易便利化创造更多的条件 (宫占奎, 2005年) 。

(2) 从长期来看, 应加强APEC机制化建设, 推动APEC一体化进程。

APEC成立初期, APEC就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模式推进了亚太地区的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 但是这种机制弱约束性, 对于APEC的进一步发展却是不利的, 应渐进式加以推动, 使其由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化, 由协商论坛转化为谈判机制, 同时加强APEC的制度性机构建设, 推动APEC一体化进程。机制的强化有利于保证成员体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利益和避免区外国家的“免费搭车”, 这样有利于减缓“面条碗”效应的泛滥, 并加强原有的次区域组织之间协作和监督, 通过规章制度来统一各成员体的行动, 最终消除“面条碗”效应的影响;同时APEC机制化建设, 也有利于成员体之间进行宏观政策协调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有效地促进成员体经济增长, 这样更有利于推动APEC一体化进程。

(3) 加强APEC成员方之间经济技术合作, 加快实现APEC的贸易投资自由化。

APEC框架下的经济技术合作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它是在平等、互利、自愿、协商的基础上, 确立了“共同投入资源”的新方式, 它不再是由发达经济体向发展经济体提供援助的“资源单向流动”的传统方式, 而是由合作双方在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等方面“共同投入”的一种新方式, 同时, 它启动了市场机制, 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依靠政府部门从事合作的方式, 鼓励私营部门根据APEC规定的目标进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 应继续推动和加强APEC经济技术合作, 因为它不仅有利于生产要素在APEC内部有效地流动、资源得到合理地配置;而且还能促进亚太地区各成员的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 缩小成员间经济差距, 从而加快实现各成员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柏振忠.亚太经合组织方式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前景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6, (9) .

[2]宫占奎, 李文韬.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 2008:3-4.

[3]宫占奎.APEC运作机制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4]黄景贵.亚太经合组织的困境与出路[J].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2)

[5]廉晓梅.APEC区域合作模式与发展前景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4.

[6]盛斌.APEC茂物目标中期审评与中国的对策选择[J].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6) .

[7]于晓燕.APEC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与探路者方式[J].亚太经济, 2009, (5) .

[8]张开福.APEC发展困境“原因论”理论解释力之评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乡镇敬老院发展陷困境 篇5

缺钱缺物

编前语 敬老院是众多五保老人安度晚年的场所,敬老院建设与管理的好坏,关系到这些困难老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公益金使用的成效。编者选取这篇稿件,意在透过对惠州市乡镇敬老院发展现状的调查,观察我省乡镇敬老院的发展状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让公益金使在刀刃上。如您了解乡镇敬老院的现状和问题,欢迎与编者联系。电话:(020)87373998-6077;电子邮箱:nfncb15@163.com;平信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日报社内南方农村报新闻部黄婵收,邮编510601。

惠州市目前共有敬老院74间,床位数1867个,有工作人员181人。“从数量上来说,每个乡镇都建了敬老院,但整体档次来看,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运转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影响了敬老院应有功能的发挥。”该市民政局救灾救济科有关负责人表示。资金问题成为制约敬老院发展的最大瓶颈。

一台电视机

惠城区马安镇敬老院新院是2007年7月建成的,共有24个床位,目前住了18位老人,年龄大多在70岁以上,最高龄的已接近100岁。据了解,马安镇共有110多位孤寡老人,但那些生活还能自理、或者可以投靠亲戚的老人都不愿意进敬老院。

敬老院的二楼是老人休闲娱乐的地方。说起娱乐,其实只有一台彩电,是去年新院建好后一个公司捐赠的。老人们平常也没什么娱乐活动,一般是看看电视、聊聊天,有时也玩扑克。

院长杨巧说,目前敬老院共有4名工作人员,都是本地村民。她目前月工资是1500元左右,年终有点奖金,而一般工作人员是1000多元。“我们没有节假日,每天都要有人值班,晚上也要睡在这里,以防出现老人生病等突发情况。”据悉,敬老院没有收入来源,全部靠拨款,经费有限。现行的生活补贴标准是每位老人280元/月,比以前多了100元。“现在什么都贵,我们只能精打细算,尽力节省其它开支,优先保障老人生活。”杨巧说,为方便老人洗热水澡,她已经打了报告上

去要买热水器,希望能批下来。

自种蔬果

水口敬老院有两栋房子并排着,一新一旧,新房子贴了瓷砖,墙壁也粉刷得洁白,而旧房子墙壁斑驳,门窗破旧。院长余安兴介绍,新房子是2006年冬建好的,而老房子在1996年就开始用了。按照床位,敬老院可以住48人,目前只住了27位老人,主要是当地农村的孤寡老人。工作人员包括他在内共有7人。

新房子主要是用作做饭、办公和老人娱乐,老人们依旧住在旧房子里。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里,相对并排摆放着两张床,还有衣柜、一把吊扇,其余都是老人的生活用品。

余安兴介绍说,敬老院与当地的卫生院挂钩,老人一旦生病可以得到及时治疗。医药费实行签单,集中一段时间再向上级报销。如果病情较重费用超过预算的,就再打报告申请救济。“老人容易生病,现在医药费平均每个月都要3000多元。”

工作人员说,为尽量减少成本,他们想办法采取措施,开源节流,利用荒废的土地开辟菜园,还种了不少果树,主要是荔枝和龙眼。“这样一些青菜可以自己供应,种上果树环境也好了很多。”

三大难题

惠州市民政局最新统计显示,该市目前共有敬老院74间,床位数1867个,有工作人员181人。“从数量上来说,每个乡镇都建了敬老院,但整体档次来看,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运转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影响了敬老院应有功能的发挥。”该市民政局救灾救济科有关负责人表示。

供养标准低 据统计,惠州市目前共有需要供养的五保老人8998户,共9039人。五保老人供养分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两种模式。其中集中供养的只有891人,不到10%,跟可以提供的床位总数相比,远远没有达到饱和。

供养标准方面,现行标准以大亚湾区最高,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都是每人每月380元,博罗县集中供养每人每月只有200元,惠城区是280元,惠东县和龙门县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月只有179.4元。在各种生活用品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这些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但要大幅度提高,则需要有雄厚的地方财力作保证。

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惠州市不少乡镇敬老院建于1990年代,当初省里要求每个乡镇必须有一家敬老院,但是建设标准普遍比较低,有的房子已经老化。根据1998年发布的广东省一、二级敬老院评审办法和评审标准,一级敬老院要求有入

院老人35人以上,或者入院老人占全乡镇五保老人总数的90%以上,敬老院水泥结构房间要占80%,每个套间不能超过两人,必须有卫生间;敬老院还要有集体饭堂、娱乐室、医疗室;工作人员的比例不少于1:6,平均年龄不超过50岁。二级敬老院标准稍微低一些,入院老人要30人以上,或者占全乡镇五保老人总数的80%以上,工作人员比例达到1∶7以上。

惠州市在2000-2005年期间,评上了水口、陈江、小金口、三栋等地共9家一级敬老院,二级敬老院也有9家。但更多相对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敬老院的硬件设施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一些敬老院由于建院时间较长,院容院貌破旧,宿舍配套设施简陋;多数敬老院除了基本住房,一般只有电视室和餐厅,缺少必要的文化和卫生设施。

工作人员待遇差 基层敬老院的工作人员除了负责人,一般都是无编制的临时工,工资、福利待遇低,大多数月工资不足1000元,工作积极性很难提高。一些敬老院由于管理不善,不但设施不完善,卫生环境也比较差。一些乡镇敬老院负责人反映,他们缺人手,但是因工资太低,没人愿意来。

580万公益金助改造

“关键还是缺钱。没有钱,很多政策和规划都落实不了。”一位在乡镇基层干了多年的民政工作人员说,资金问题确实是制约敬老院发展的最大瓶颈。据了解,惠州市敬老院的运转资金目前由市、县财政和乡镇地方政府共同负担。乡镇经济基础好的,敬老院的日子就好过一些,但一些偏远山区乡镇政府很难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这一块。

另一方面,敬老院普遍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全部靠政府补助以及各种社会爱心人士和单位的捐款,自我发展能力很差。有的乡镇甚至把敬老院出租,变成了可以挣钱的厂房,或者其它办公与营业场所,而原有的敬老院只得搬迁到条件更差、更破烂的地方。

惠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02年开始,省决定分批对基层敬老院进行改造,每改造一家,省补贴20万元,市里则配套补助10万元。但知情人士表示,如果乡镇不配套投入,这笔资金还不够。2004年,惠州市专门制订了敬(养)老院改造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从福利彩票销售收入中划出580万元,分批次进行改造。

浅析农村薄弱学校发展困境 篇6

关键词:薄弱农村;学校发展;师资;从教环境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多年,一直在农村薄弱学校工作。如今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教育均衡化发展,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正逐步完备,学生的学习条件得到大大改善。但是随着城镇化发展,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农村学校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现状分析及问题:由于生源急剧减少,造成了很多薄弱学校。所谓的薄弱,就是师资、经费、办学环境的薄弱,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一、师资薄弱,素质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农村小学由于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生源少,造成教师编制少,好老师不愿意来,来了留不住,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从而造成了几方面的问题:

1.薄弱农村小学不能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不能配备专职教师,有的学校每位教师要教三四门课程,还必须做好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等常规工作。特别是安全工作,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因为如此,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活动。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而“专职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目前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素质更高,要求术科(图、音、体、英、计)的教师更多,具有专业性的教师少,新课程改革怎样得到落实?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得到提高?这种状况使各农村小学在功课的安排上也感到非常为难,以英语课为例,大多是学校稍具英语或不具备英语教学能力的老师兼任,其他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虽然开课,也配备了很多的教学仪器设备,但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也只是应试教育的外衣。

2.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创新意识不强,难以实施素质教育。留守在薄弱学校的老师,大多年龄偏大,虽然有很多传统的经验和方法,但是教育教学方法陈旧。近年来,虽然参加远程培训、集中培训、全员培训等多种培训,但对现代教育理念、新教法接受得很缓慢,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培训的效果自然就低。在课堂上,依然穿新鞋走老路,很多先进的设备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课堂效率不高,更谈不上卓越课堂,致使更多的时间用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更多的时间是疲于应付各种检查。

3.教师职业倦怠,敬业精神缺乏,难以提高素质教育。目前在农村小学,不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教师是部分老师谋生的职业,谈不上高尚的事业心。社会整体环境缺乏对老师职业的尊重,老师微薄的薪资吸引不来优秀人员。对教师工作不能实施有效科学的评价(因为老师工作的多面性,量化标准难统一),致使为了鼓励教职工积极性而设置奖励性绩效工资,以及实行校长负责制、聘任制,也为了维持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等方面,经常顾此失彼,失去了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二、老师面临的从教环境差

身处偏远农村的老师,常常羡慕身居繁华的同行。同一个职业,同样的报酬(目前已经有所改观,对农村教师在补贴上有所侧重),却干着不一样的工作,面临的从教环境差。

薄弱学校一般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没有网络,也没有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三、薄弱学校经费短缺,学校发展举步维艰

目前国家已经意识到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存在的不均衡现状,网上也盛传实施最低经费保障。但薄弱农村小学由于生源少,按照学生人数拨付给学校的公用经费就必然少。该做的事情固然比规模大的学校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很多事情还必须得做,只是有时候学校在某些工作上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均衡教育势在必行,而薄弱学校该如何才能均衡发展?作为一个常年工作在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也百思不得其解。

参考文献:

赵乐.农村薄弱学校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金田:励志,2012(9).

发展战略困境论文 篇7

(一) 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首先, 要注重自身数字新闻产品的视觉效果设计、信息浏览流畅性等每一个产品细节, 为用户营造优质的感官体验;其次, 要依托数字技术进行用户新闻信息需求分析, 进而进行精准、个性化的内容输出;再次, 要转变以往单向传播的思维, 重视与读者真诚互动, 同时注意避免说教的话语方式并处理好用户反馈。

(二) 进行全面的技术迭代

报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技术是重中之重, 新闻采集制作技术、新闻呈现技术以及信息推送技术等都影响着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用户体验, 进而影响新闻传播效果。而我国传统报社在发展数字化新闻产品过程中还普遍存在技术短版, 应该多向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这些新型新闻资讯产品借鉴经验, 进行全面的技术迭代。

(三) 与新兴媒体融合

互联网逻辑的核心是通过开放与合作扩大链接价值。对于报业来说, 与新型数字媒体进行合作提高自身综合运营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才是王道。对于报社来说, 一方面可以从合作中获得巨额的发展资金, 另一方面, 也可以借助对方强大的分众渠道增加浏览量和点击率, 争取更多、更精准的受众群, 同时与受众进行有效互动, 利用他们已经搭建好的技术平台扩展报纸的影响力, 从而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看到, 近年来一些国外报纸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开始选择与运营成熟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合作, 在技术、平台以及资本层面进行资源的融合。

二、找到适合自身的营销模式

(一) 广告模式

我国报纸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走的基本都是广告模式, 该模式的一条简单的商业逻辑是:在开放的网络时代, 免费本身是最好的经营模式, 内容虽不收费, 但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注意力, 进而吸引到广告商, 或从其他方面获得交叉补偿。然而, 在如今的媒介及信息都极为丰富的时代, 要想成功吸引到广告商并非易事, 以腾讯新闻为代表的一批新型互联网数字新闻媒体飞速发展, 侵蚀着传统报业的广告市场。在数字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 经过多年的尝试和较量, 实践证明这种“内容免费”的经营战略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二) 付费墙模式

与广告模式相对应, 数字报纸的另一种盈利模式是付费墙模式, 该模式的支持者认为, 在数字时代需要推动新闻内容生产价值的回归, 专业的新闻生产应获得最基本的尊重和相符的报酬。该模式在国外运用较为普遍, 而“付费墙”模式之所以在我国尝试失败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免费阅读的大环境导致的, 我国受众尚未养成阅读付费的习惯, 同时我国也缺乏保护新闻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和行业协同机制, 因此, 我国传统报纸数字化转型过程要依靠付费模式实现盈利还存在较大的阻碍。

(三) “资讯+”模式的商业价值变现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 以往的“受众”概念很大程度上被“用户”概念取代, 如今的各种数字新闻产品都具备多种功能, 想通过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线上线下的服务来进行自身的商业价值变现, 这种“资讯+”的营销模式也许可以成为传统报业转型过程中可借鉴的新方向。

(四) 利用品牌价值延伸产业链

近年来, 不少报业集团不断涉足其他产业, 将产业链进行延伸,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大众报业集团依托报纸, 从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拓展, 其旗下有八大产业板块, 同时还通过文创、创投、产权交易等形式, 对一些项目进行投融资;今晚传媒集团对发行物流、印刷出版、网络技术、视觉制作、文化产品营销等产业进行项目研发, 利用媒体品牌优势整合相关资源, 实现了市场营销的转型升级。

三、保持内容优势

(一) 深度调查报道

2015年, 一项对美国报业的调查统计, 约有1/3的受访美国报社负责人表示, 他们的报纸将更多的资料投入到调查类的深度报道中。我国的《南方周末》、《新京报》等报纸也一直将深度报道作为重点, 在国内具有大量受众和良好的口碑。但是, 目前我国报业的深度调查报道相比国外还缺乏专业性, 以2014年马航事件为例, 几乎所有的干货都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路透、BBC等英美媒体挖出来的, 因此, 我国报业的深度调查报道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二) 独家评论

对于报纸来说, 独家评论就是其思想表达的载体, 每个报社的新闻评论都应该有其独立的风格、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观点, 进而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个性。同时, 随着“网评”的增加及其对权威话语的解构, 传统报社在发表新闻评论时既要注意自身的独到性, 又要考虑大众思维方式与话语方式的转变, 进行全方位地权衡, 而不是自说自话。

(三) 专业性信息解读

报业发展专业化的信息解读, 有利于进行自身品牌定位, 进而吸引到目标受众, 并增强用户黏性。据了解, 美国著名财经类报纸《华尔街日报》每天约有千余篇优质原创类经济稿件在其网络版刊登。大量原创、专业的财经领域的新闻信息成为《华尔街日报》突围成功的最大依仗;英国《金融时报》在发展新媒体时, 除需付费的财经新闻分析和数据外, 网站还推出一系列由《金融时报》记者或专栏作家写的博客, 内容涉及法律、政治、股票以及个人理财、职业和家庭等独家专业性内容。这种高价值的专业性信息解读能满足高品质用户需求, 从而赢得市场占有率的最大化。

四、结语

如今, 传统报业在数字化浪潮中遭受着巨大冲击, 转型寻发展是当今每家报社的当务之急, 传统报社经营者必须不断改变经营思维以适应数字化进程,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自身独特的内容优势, 不可过分注重其他层面而忽略内容这一核心竞争力, 只有这样, 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信息市场中得以生存与发展。我们相信, 传统报业仍然有其市场空间, 其社会价值依然无法被取代。数字化带来的将是一个对信息大浪淘沙的过程, 最终胜出的一定是那些既弥补了自身短板又保持原有优势的报社。

摘要:近年来, 从国外到国内, 报业的萧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旨在探讨在新的数字媒介环境下, 传统报业该如何谋求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报业,数字化,营销模式,内容

参考文献

[1]全涛, 朱月娥.数字时代, 美国报业转型发展现状分析[J].编辑之友, 2015 (11) :103-106.

电商平台的发展与困境 篇8

平台的传统业务一般有:信息咨询服务、交易撮合服务、集合采购服务。从业务方向上看,又分为采购方向和销售方向。采购方向的主要工作是供应商评估和准入、管理,交易秩序维护,买卖双方的信用监管和中介公平。困难在于供应商的动态信息的真实取得、交易价格的确定、产品质量的认证和便利性、合格供应商和合格产品数据库的实时性、供应商的评估指标体系科学性、采购流程的标准化、相关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付款方式和尾款回收、以及潜规则回扣等。有的平台采用等级评分法,即设若干指标及权重,把供应商分为若干等级发布出来。这种方法简洁,但掩盖和冲抵了企业的某些长项,而这些长项正好是一些客户所需要的。“欧冶云商”把评级制改为全景视图制,即把供应商的各项评估指标全部列出,以供选择。传统平台的商业模式一般是收取会员费、席位费、交易佣金、信息费等。在过度竞争的情况下,很多项目是免费服务的,少数实力强的企业只要流量,为的是取得数据和信用业绩。

近年来,电商平台业务向多元化高精尖发展。主要表现在:加入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功能。一是引入支付和结算功能;二是开展票据业务;三是保理业务;四是征信业务;五是代理业务;六是与保险公司合作;七是制定强制性标准和提高技术手段;八是开展电商网银业务。

当前,电商交易平台在生活商品交易领域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大宗商品领域却很难取得突破。分析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生活品的购买者是个体,个体需无条件服从电商平台的交易规则。统一的规则容易实现标准化、信息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大宗商品交易者的交易规则相对复杂,不易形成统一规则;二是大宗商品批量大,动用资金多,面签合同和传统支付方式更为安全;三是贸易商要保守自己的财务、客户和渠道的机密。因此,尽管大宗商品电子平台已有千家,但鲜有做得好的。

一些平台已经在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方面取得突破。主要经验是:建立了资源商、贸易商、最终用户、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等之间的良好的生态体系;建立了方便简洁的交易规则和交付规则;建立了便捷安全的融资、结算体系;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和诚信体系。

企业电商和电商企业不同,必须以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所有的平台交易企业,不可对己宽、对人严,搞双重标准,更不可渠道短路,近水楼台。在新常态的环境下,降本、提质、增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电商交易平台只有帮助企业做好这些,自己才能得到发展。

高端电商平台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做市商的平台不易得到客户的信任,始终做不大或不能赢得本企业圈子以外的客户。主要担心业务短路,被市商平台夺走渠道。二是只有信息服务的平台容易被取代。拥有产品和实体的企业进入电商要比纯粹的电商平台进入实体和生产产品容易得多。所以才有阿里巴巴与中铝的合作。三是所有电商平台都把盈利点放在金融业务上,甚至出现一批类金融或准金融平台。泛金融化会搅乱金融市场,比如上海钢贸事件搅乱了现货质押融资、泛亚搅乱了电商平台、P2P和e租宝搅乱了互联网金融一样。

县级党校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篇9

对于我国的党政事业发展而言, 党校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从《党校工作条例》来看, 它是培养我国党政干部的一个主要阵地, 对我国理论骨感及领导干部起着轮训和培训的作用。长久以来, 县级党校为我国的党政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党政机关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向前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当前我国党校尤其是县级党校, 正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困境, 我们必须要对现状及其原因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 并针对性的探寻出对策、出路, 确保我国党校能够回到理想的发展道路上来, 继续有效的推动我国党政事业向前发展。

2 县级党校现状及困境

2.1 重视力度不到位

首先是部分地方领导对党校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未能将党校所开展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到促进党政事业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高度上来看待。比如对于事先所拟定的培训计划, 由于工作任务紧等原因便一直搁置, 或是对于正常的培训教育工作随意的中断、缩短培训时间, 也并不在后期将未能完成的培训任务完成;再者就是经费紧张, 很多地方的县级党校未能将“六项经费”落实, 更没有硬性的常年增长的文件规定。由于经费紧张, 所以只能挤占其他单位的经费来维持党校培训工作, 造成了一种“找米下锅”的局面。

2.2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大多数基层县级党校的师资力量都还不尽如人意, 同时校内各学科相互孤立, 整个党校内部系统未能形成一种相互沟通, 彼此优化、整合的运行机制, 这对于党校培训工作的有效性起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客观来看, 我国县级党校师资薄弱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 人数少且年龄资质结构分散。以作者对6所县级党校的调查为例, 其中仅有1所党校的专职教师人数超过了10人, 有2所党校的专职教师人数仅在5人以下, 另有3所党校的专职教师人数在5人到10人。再者就是这些教师的年龄多在50岁以上, 不然就是今年来的毕业生, 教师年龄资质结构分散。

第二, 教师素质较低。在作者的调查中, 因为许多党校教师是从地方中小学直接调选的, 所以他们的专业都在中文、政治或是历史这些学科上。其他专业的教师人数极为稀缺, 比如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法学专业等。同时, 在众多的县级党教专职教师中, 属于高级讲师的人数也极低, 而且在这里高级讲师中有一部分在从事着党校的管理工作, 很难直接参与培训。

第三, 党校内部的系统性运作不合理。站在当前的培训及管理角度上来看, 党校的存在应当具备系统性, 但在实际的党校运作中, 各方却是各居一隅。比如同级间的交流减少, 甚至是不交流, 还有上下级除了必要的上、下行沟通之外, 也不做相互间的交流。最重要的是上级党校对基层的县级党校也缺乏必要的指导与管理, 使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培训资源配置能能有效的进行, 使党校的教学力量进一步削弱。

2.3 教学方式不完善

由于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以及培训经费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限制, 大多数的县级党校在培训工作的教学方式上都还不够完善, 明显的滞后, 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培训特征, 致使调研少、学习多, 研究少、教学多等等现象出现。还有就是很多县级党校培训的时效性、针对性过低, 往往忽略了培训对象的个体特征, 而“大锅”式的一起教育培训, 没有针对不同对象群体的培训需要, 始终提高不了培训的有效性。最后是在培训工作的管理上还不够健全, 在很多管理的细节过于粗放, 基本上都是在强调培训对象进行自我管理, 而很少将实质性的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或是一味的追求培训面积, 仅争取培训更多的人员, 不注重培训的质量及有效性。在培训工作结束后, 也很少进行总结、反思, 忽略了教学方式的改进过程。

3 县级党校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增强县级党校自身发展动力

来自身的内部影响是导致当前县级党校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县级党校想要在当前的困境当中寻求出路, 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增强自身的发展动力, 将自身的应有作用发挥出来, 比如干党政干部培训, 党政研究、宣传等等。在党政干部的培训上, 党校方面应当进行自主教学功能革新, 要在教师选配、培训方式、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时间上争取到主动权, 并形成自身的一套特有体系。而在正式的培训工作展开前, 教师应当针对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搞好培训前的备课、调研、科研, 增强培训内容的科学性、时效性、针对性以及理论性, 提高党校培训教育质量, 增强自身的发展动力及影响力, 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3.2 争取各方部门支持

要想走出困境, 寻求发展道路, 除了增强自身的发展动力之外, 还应当尽可能争取到各方部门的支持与重视, 为县级党校的发展“拉拢人气”。要以“两条例一纲要”为基本的要求, 认清党校的一切责任、一切工作的重要性, 并将其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不断强化自身的规划与研究工作, 同时使县级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调控更加具备科学性、操作性。在干好党政培训、完善师资力量、丰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 搞好其他方面的党政工作, 为党委、党政府在各个基层的部署起到促进与推动作用。地方的县级党校应当在上级机构的直接指挥与代领下, 完善自身的财政管理体系与人事管理体系, 并尽可能的多获得财政支持, 在实际上将地方县级党校作为党委的关键分支, 在党校的物力、人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纳入县级政府与党委的管理体系当中。尤其要将地方县级党校的各种经费, 比如培训经费、维护经费、办公经费以及科研经费等纳入到地方财政预算当中, 对县级党校的各种财务状况进行统筹的安排与考虑, 在保证了地方县级党校财政支持的基础上, 使其可以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调研、科研、培训以及质询服务上来, 增强地方县级党校在党政事业方面的专攻性。

3.3 实施人才兴校战略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是实现县级党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通过人才流动, 优化全员结构, 特别是教师队伍结构。笔者认为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分两方面:一是在党校系统内部, 大力加强和统筹市、县两级党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打通职称、打通专业培训、打通骨干教师培养、打通课题专题, 尽快突破县级党校教师业务发展上的“天花板”现象, 实现人才流动;二是可以根据中央高层推动事业改革部署以及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 尝试争取重新定位党校人员性质, 以拓宽党校人才的流动渠道。通过重新定性, 可以解决党校领导干部、教师与同级部门领导干部交叉任职身份不兼容的问题, 解决党校青年教师、管理人才的前途问题, 激发党校人才活力。同时, 也便于选派基层优秀党政干部充实到党校队伍中, 这样的党校教师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 更能适应新时期党校干部教育工作。这样的双向人才交流, 让县级党校既培养了人才, 自身也输出了人才, 更能彰显党校的理论“阵地”和干部“摇篮”魅力。这不但是一种激励党校领导干部和教师的机制, 更是强化党校队伍长远建设的举措。

3.4 改革、完善教学方法

在深化教学内容的同时, 还应当站在当前的教学、培训理念上来对县级党校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完善。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 肯定能使教师的主导性同教学对象的主体性相互积极配合、调动, 能够使教学、培训过程始终处于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下。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传统的党校教学、培训方式多以单方向的灌输为主, 教师往往是自己讲自己的, 对于学员的感受不管不顾, 只要自己讲完了, 培训就结束, 这种教学、培训方式方法的有效性极低, 也满足不了当前的党校教学、培训需求。所以, 要使党校能够在当前的形式下找到发展出路, 必须要改革、完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这是县级发展出路的一条根本途径。第一, 要鼓励、支持甚至是要求党校教师进行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 对各种社会资料进行充分的收集, 并在相互间展开沟通、交流, 不断丰富培训内容, 提高培训内容的质量;第二, 在彻底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 注重调动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能动性;第三, 就是要注重课后的总结, 要及时收集学员的意见反馈, 听取众多的意见, 并根据实际条件进行改进, 使地方县级党校的教学方式可以不断的改进、完善, 能够时刻贴合时代发展对党教教育、培训工作所提出新要求。

3.5 强化教学管理

当前很多地方县级党校在教学的管理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所以, 应当强化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教学这一块的管理主要应当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规范, 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教师的进行予以充分的支持, 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完善予以相应的标准与要求, 同时对教师培训前的教案编写进行规范, 要求教师在教学、培训工作开始前必须要进行完备的课前准备。加强教学评估、考核, 时刻掌握各个教师的教学情况, 如果有不足的地方由上级亲自予以指正。

4 结束语

长久以来, 党校在我国一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它为我国的干部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它也为我国党政思想交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为党政府的各项决策、方针制定提供了基本依据, 是我国党委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部门。但在当前的形势下,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使我国的党校尤其是基层的县级党校陷入了种种发展困境, 比如本文中所提到的重视力度不到位、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以及教学方式不完善等, 因此, 我们必须要采取适当的对策寻, 增强县级党校自身发展动力、争取各方部门支持、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来寻求发展出路。确保我国党校能够回到理想的发展道路上来, 继续有效的推动我国党政事业向前发展。

摘要:长久以来, 党校在我国一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它为我国的干部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它也为我国党政思想交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为党政府的各项决策、方针制定提供了基本依据, 是我国党委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部门。但在当前的形势下,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使我国的党校尤其是基层的县级党校陷入了种种发展困境。文章对我国县级党校所面临的困境做出了简单的分析, 并探讨性的提出了部分出路建议, 以不断推进我国党校事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县级党校,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陈莲凤.党校教育作用及当前困境[J].长春大学学报, 2011, 21 (06) :104-110.

地方融资平台发展困境分析 篇10

地方融资平台一般是指省级及省级以下地方政府或政府性机构出资设立的独立企业法人, 用于满足区域内地方建设融资需求, 其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 大规模出现于2009年以后。从性质上看, 有城投、土储、开发 (园) 区、道路等形式;按经营范围划分, 大致有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市政道路及管网以及公共事业设施等几大类;以行政级别论, 大部分是地方县区级平台, 其次是地级市平台, 省级所占比重较小。地方融资平台作为一种创新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政府近年来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随着债务余额的不断高企, 给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财政带来的风险也愈来愈大, 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值得探讨。

二、平台发展困境

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 (2011年第35号, 2013年第32号) , 截止2013年6月的全国地方债总额17.89万亿元, 而2010年末的数据是10.72万亿元, 仅两年半时间, 债务余额就上涨了2/3。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困境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债务余额过大

从数据上看, 平台融资绝对金额呈上升趋势, 且融资平台债务 (包括国有独资控股企业) 占政府债总额比例已由2010年的约46%上升到2013年6月的约60%。除个别欠发达省份外, 其他地区均是以融资平台作为举债首选通道。

(二) 融资模式单一

银行贷款是主要资金来源, 土地未来收益成为常用的担保资产, 同时政府信用成为常见的信用担保方式。平台公司很难形成有效的还款来源, 借新还旧是常态。BT模式及信托等隐性债务在各地普遍存在, 其高额的成本往往没有在表内体现。

三、发展困境分析及思路

(一) 财税体制与制度保障

现行分税制使得税收中央集权, 地方政府税收来源有限, 倒逼地方依赖土地出让收益;同时, 中央政府着重进行高铁、三峡等大资金项目, 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难以满足地方的经济发展需求。地方政府官员受GDP考核驱动, 漠视市场经济规律, 靠低效率市政投资和大规模土地出让收入拉动GDP, 片面追求城镇化政绩, 导致债务被不断推高。由于我国不存在政府破产概念, 地方政府有理由相信, 债务将通过代际承担或经中央政府统筹, 以“通货膨胀税”等形式由全民消化。

财税体制的压力和盲目扩张的动力, 使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逐步走进死胡同。要疏解融资平台困境, 需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同时着手:1距1994年分税制改革已有二十年, 需要再次进行适度改革, 以平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负有保民生、促发展任务的地方政府, 应保证有稳定的的税收渠道和财政转移支付收入。2建立政府“类破产”概念, 将政府行为纳入经济发展规律中, 同时调整官员考核指标, 革新土地财政模式, 抑制投资冲动;逐步实现政府预算透明化和公开化, 重大开支须纳入年初预算, 经人大批准后方可实施;探索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 向社会公布, 接受纳税人监督。

(二) 平台职能与运作模式

由于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职能定位不清晰, 使得政府平台“与民争利”和“越俎代庖”的现象随处可见。在某种程度上, 融资平台俨然成为地方政府的“提款机”, 其所融资金常常被挪作他用, 动摇了融资平台企业化运作的基础。很多地方平台“空壳化”现象相当严重, 融资平台没有实体业务, 一方面导致融资时没有还款来源, 另一方面平台对自身的财务风险无法进行化解。此外, 地方平台基本为政府出资, 兼具国企和政府的特性, 高管人员由政府委派或实际决策权由官员把持的情况屡见不鲜, 使得平台很难有效地进行市场化运转。

政企不分的天然特性导致地方融资平台运作效率低下, 要提高平台的经营效率,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国务院在2014年43号文中明确, 地方政府对外借债不得通过企事业平台进行。因此需要弱化平台政府特质, 还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职能, 以公用事业收费权等吸引民资注入, 尝试PPP公私合营模式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造, 使政府逐步从融资平台股东的角色转变为政策护航者, 以达到降低融资平台经营压力和财务 (财政) 风险的目的。2促进平台实体化运作, 让融资平台有明确的投入产出链条, 使“政府线”和“企业线”完全独立开来。定期评估平台资金使用效益, 并形成制度化, 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型投资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 融资渠道与方式转变

审计署公开的报告内容反映, 银行贷款特别是商业银行贷款是地方平台乃至所有政府债务举债的主要方式。在所有融资方式中, 银行贷款以其成本低, 操作简便成为首选渠道, 作为政府控制的商业银行看中了政府信用为平台贷款担保, 也乐于放贷。由于大多数平台自身难以形成稳定可靠的还款现金流, 导致银行放贷收益与实际财务风险严重不匹配;另外, 平台贷款往往数额巨大, 成为商业银行体系数次“钱荒”的推手之一, 同时使得中小实体企业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BT和信托是除银行贷款以外常用的融资手段, 其财务成本一般都在10% 以上, 还本付息的压力较贷款更大。

国务院43号文指出, 经国务院批准, 省一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行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方式对外举债, 融资平台不再为政府进行负债。如此一来, 地方融资平台将实现与政府的概念切割, 使用政府信用 (或国资委、国资公司) 进行担保, 也不再像过去一样行得通。中央的政策将倒逼地方平台转型, 从为政府融资的纯平台, 逐步转变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企业, 可以主动进行信用评级工作, 发行企业债券或项目收益债券, 将目光从关注社会效益转移到经济效益上来, 政府只做公益性项目, 平台公司只做有收益的项目。

四、结语

无论是从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进程, 还是从中央政府的监管出发点来看, 严格划分政府与企业平台间的职能, 逐步过渡到市场化, 应该是地方平台的发展方向。同时, 希望通过将政府债务纳入地方预算管理, 以及对财税体制乃至政治体制的适度改革, 疏导与堵漏相结合, 实现地方平台的“软着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S].国发[2014]43号, 2014.

[2]审计署.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S].2013年第32号公告, 2013.

当前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困境 篇11

一、存在问题概述 (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1.缺乏专业领军人物。部分院校各院系专业均缺少在国家、省一级学术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大家。富有较强专业能力、工作经验丰富、具有“双师”素质的骨干人才担纲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比例偏低。 2.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部分院校教学系专业教师数量缺口大,师生比偏高,与教育部1∶16的规定差距较大,影响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结构普遍有待优化,一些系年轻教师偏多,教学经验欠缺;一些系中老年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大部分精力被分散到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之中,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搞好教学科研;一些系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副高以上职称教师人数偏少,初级职称人数居多。

3.兼职和外聘教师管理有待加强。个别系兼职和外聘教师教学工作量过大,无暇顾及教学以外的学术科研活动;部分外聘教师在外兼课较多,工作投入不够,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4.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辅导员队伍数量偏少,特别是专职辅导员普遍紧缺。 (二)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单一。部分院校由于历史原因,专业系部只开设有2到3个专业,专业数量过少,结构单一,不利于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群。

2.专业建设不深入。部分学校的少数已设专业缺乏深入的调研论证和牢靠的市场基础,导致专业一上马就出现生源短缺甚至无人问津的现象。相当一部分专业存在企业参与度不高、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实践教学计划落实不够、实训建设对应性不高等情况。个别专业存在课程体系重叠、专业界限不清、培养方向模糊等问题。 (三)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没有完全凸显职教特点,一些学校的工科类专业,还没有形成针对企业生产实际、凸显理实一体的院本教材体系。

2.普遍存在实践和理论教学学时分配合理问题。比如:课时计划执行存在脱节现象,延长或缩短课时的随意性很强,特别是大部分院校对思政类公共课重视程度不够,这种随意删减问题教突出。 3.大部分院校课程建设的层次和水平急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丞需优化和完善。

(四)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生源激增,造成了实训设备紧张,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还存在一些系部专业由于生源减少,实训设施利用率较低,存在院外实习单位联系困难等问题。 (五)教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科研的定位不够明晰。存在比项目、比论文、比各类奖项的倾向,忽视了学院在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科研应用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二是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与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还停留在比较浮浅的层次,行业、企业的技术需求与学院的科研优势难以有效对接。三是校企合作基本呈现“一头热”的情况,这是普遍现象,企业的主动性不强,层次不高,合作缺少实质性成果。 (六)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许多院校存在管理层次过多,普遍存在二级教学部门缺乏足够的自主权;人员编制不足,工作压力大,影响整体工作;存在管理不到位,程序不规范,工作效能滞后等问题。

二、对影响因素简要分析及建议 1、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地市高职院校建设负债压力巨大。高校债务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近几年来,省属高校债务问题基本化解完毕,而市属高职院校债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严重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将市属高职院校建设债务化解纳入全省高校债务化解的总盘子,由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有效推动各市政府尽快完成市属高职院校建设债务化解任务。 2、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一是职称结构不尽合理,中高级以上职称人数偏少,建议将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下放给学校,实行评聘合一;二是高水平学术科研人员数量不足,在人员编制方面,各高职院校可在编制总额和年度用人计划内,自主负责招聘录用专职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综上所述,要使高职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核心是从整体上要更新观念,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不断整合职教资源,加强各级各类分类管理;要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打造职业教育特色,走出影响和制约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所遇到困境。

发展战略困境论文 篇12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困境

1988年, 从北京开始, 陆续出现了以城市名命名的商业银行。它们是由各城市原来的城市合作银行更名而成, 而原合作银行则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 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自1995年国务院决定在大中城市组建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商业银行以来,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即在产权安排、机制运行、机构设置等方面比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有效性和竞争优势。在自身取得极大发展的同时, 城市商业银行的存在也促进了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完善了金融体系结构, 提高了金融市场配置资金的效率, 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范围持续扩大,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未消退, 美国在就业率、经济增长率等方面仍未见起色,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也被一再调低, 全球金融业整体仍未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霾。中国银行业在2010年外部国际环境欠佳,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相对从紧的情况下, 积极地应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 努力探索新的经营模式, 在支持实体经济, 促进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保持持续稳健增长方面的同时, 自身经营运行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一、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截至2010年末, 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存款规模达6.1万亿元, 贷款规模达3.6万亿元, 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1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44.4%。同时, 城市商业银行不断加强风险管理, 主要监管指标持续向好。截至2010年末, 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25.6亿元, 较年初减少了51.3亿元;不良贷款率0.9%, 较年初下降0.4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达到257.1%;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12.8%, 流动性指标普遍较好, 杠杆率处于安全可控范围内。

城市商业银行在取得自身发展的同时, 也为民营经济中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金融服务需求旺盛, 是银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客户群体, 而城市商业银行正是以中小企业作为最主要的目标客户群。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 中小企业户数目前大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 占GDP的60%, 占税收的50%, 占就业的75%,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和活跃的地区之一。2005年民营经济对宁波市GDP贡献率达到84%, 在宁波市制造业的占比近75%, 在出口企业中占比近70%;2006年南京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965.35亿元, 同比增长16.5%, 比全市GDP增速高出1.4个百分点, 占全市GDP比重由2005年的百分之34%提高到了34.8%。

截至2012年11月, 全国现有城市商业银行138家。营业网点近万个, 遍及全国各个省 (市、自治区) 。其中, 更是出现了上海银行这样发展迅速, 已经跻身于全球银行500强行列的优秀银行。

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化解城市信用社风险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 在经历了1995年至2002年的艰难起步、2003年至2006年的风险化解和充实资本后, 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城市商业银行相比较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 存在着诸多问题。资本金不足, 资产质量低下、群体经营地域集中, 抵御经济波动能力弱, 流动性管理难度大, 管理水平不高等方面的发展困境不断凸显。尤其是在目前金融业改革深入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过程中, 城市商业银行既有机遇, 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 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国有银行的改革增强了自身竞争力, 股份制银行的渗透率也逐渐提高, 这些都将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客户中小企业作为重要的目标市场, 特别是现在国有银行网点覆盖率高, 经营历史久, 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直接抢占了城市商业银行的核心客户群。

《2011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报告》特别指出, 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带来的结构性调整影响。而适应利率市场化和金融监管变革趋势的国内外大背景, 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增加风险定价能力, 并进而转向集约型经营增长模式, 是未来中国银行业应对新一轮改革转型、奠定未来长远发展根植的必然选择。同时, 牌照管制政策的未来走向成为影响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重大外部变量, 有可能造成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两难困境”。

《2013~2017年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前瞻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数据显示, 2011年, 城市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85.2%, 高于大型商业银行的76.9%, 而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4%, 远远低于大型商业银行的19.3%。这样来看, 金融深化改革的冲击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冲击要远远大于大型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面临的困境也变得越来越严峻。

(二) 资产与负债配置的地域和客户过于集中, 抵御经济波动能力差, 资本金要求高

一般来说, 城市商业银行经营范围主要集中于一个城市, 因此其资产组合缺乏分散性, 贷款集中度都比较高:南京银行最大十家贷款客户占到了贷款总额的8.38%;宁波银行最大十名贷款人占同期贷款总额的6.27%, 而且6.5%的存款只来自于两个客户, 20亿邮政储汇总局, 十亿元来自中国人寿。

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组合同时也反映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 因此对本地经济以及支柱产业的波动也较为敏感:宁波银行公司贷款中, 56.1%是制造业, 而这些企业主要是以出口为主, 因此人民币升值速度和出口退税政策将会间接影响宁波银行的资产质量, 其银行公司类贷款组合中19.7%是公用事业企业 (12.42%) 和交通运输业 (4.84%) , 而商业贸易企业占比21.7%, 特别是对教育行业的贷款占比为9.7%, 前十大借款人中有五个为当地大专院校。

经营地域的集中加大了城市商业银行内在的经营风险, 从而加大了对资本金的需求。而从美国银行业的经验看, 小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是高于大型银行的, 这样从而降低了股东回报。自A股发行后, 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07年核心资本率将分别达到接近25%和17%, 这在A股上市银行中处于较高的水平。

(三) 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客户基础内涵风险大

由于资本金和服务能力的限制, 城市商业银行的客户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虽然能够通过风险定价来追求合理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但这些企业内涵风险较大, 主要表现为城市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比例较高:南京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从2004年的约7.59亿上升到2006年的23.85亿, 关注类贷款占比从4.85%上升到9.35%;宁波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虽然呈下降趋势, 但2006年底关注类贷款占比仍有8.1%。

(四) 流动性管理难度大, 贷存比较低

一般来看, 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较小, 存款的沉淀效应要弱于大中型银行, 这对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挑战, 因此贷存比较低: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的贷存比只有57.2%和58.2%, 均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这表现在生息资产构成中, 债券投资的比例较高:宁波银行债券投资占比约为26%, 而南京银行由于资金资本市场业务突出, 债券投资比高达39%, 这都明显高于中型股份制银行。较低的贷存比增加了城市商业银行提高净息差的难度, 从而不利于提高资产收益率。

三、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路径

(一) 依托本地经济发展, 引进战略投资者, 增强核心竞争力

经济发达, 增长速度快的地区, 能够为城市商业银行内生增长提供充裕的空间。经营绩效好地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集中于那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特别是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地方中小民营企业数量众多, 且盈利能力强, 城市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意愿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充裕, 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消极影响较小;地方政府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意识较高;居民人均收入高, 信用文化发达等等。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土壤, 而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地处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 经济活跃, 面对的是城市中最有价值的客户, 这些优势为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根基。

城市商业银行成立时间不长, 人员素质不高, 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对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得到了监管机构的鼓励。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分别引进了法国巴黎银行和新加坡大华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 上市前分别持有19.2%和12.2%的股权。两家银行与战略投资者在经营上都开展了业务合作, 有利于其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例如南京银行2006年通过实施巴黎银行提供的各项技术援助, 利用信息化, 改善业务管理流程, 加强产品创新, 推出了“信贷易”个人授信产品。

城市商业银行应当利用自身的创新优势, 广泛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开发的业务经验, 立足于创立自己的核心产品, 抓住机会, 在这方面形成竞争优势。

(二) 坚持以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服务为主的市场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在服务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具有比较优势。从国际经验来看, 由于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固有的一些特点, 很难单独承担对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一方面, 城市商业银行对地方市场比较熟悉, 与地方经济联系紧密, 而且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 同时其管理层级较少、信息反馈灵活、交易成本低等特点, 决定了其更易于为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提供服务。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本身巨大的金融需求, 迅速的发展过程,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中小企业无法通过直接融资途径筹资, 同时, 由于其存、贷款规模和资金流量一般都不大, 信誉水平较低, 风险较大等特点, 决定了大型商业银行不愿意为其提供金融服务, 这对正处在发展中的城市商业银行提供了的市场基础。

兰州银行自1997年成立之后, 一直经营不力, 在2000年转变经营思路, 定位于“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民营、服务市民”, 建立了与地方经济良性互动的机制, 树立“市民银行”的品牌, 同时自身也走出了一条由“小”到“精”的发展之路。到2003年, 兰州银行提前一年半实现了董事会确定的“一年减亏、两年持平、三年盈利”的经营目标。江苏银行是由江苏省内十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成立的新银行, 自2007年正式开业以来, 传承城市商业银行“服务中小企业、服务民营经济、服务城市市民”的市场定位, 贷款规模向中小企业倾斜, 在满足中小企业老客户信贷需求的基础上, 还积极为全省范围内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通过对城市商业银行成功经营经验的总结, 城市商业银行应主要依托地方政府及地方人民银行;为地方中小企业和市民当家理财;参与地方经济改革, 为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简而言之:服务地方、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

(三) 通过重组并购其他金融机构和开设异地分支机构等方式, 适当开展跨区经营

城市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将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城市商业银行面临两种选择, 要么发展壮大成为区域性商业银行, 要么被兼并收购。这也是银监会鼓励优质的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或合并、鼓励其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的监管意图。

随着银行业市场的成熟, 规模经济在银行业发挥着的重要作用将更加明显。从美国的经验看, 虽然曾经对跨州经营的限制为小型银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但是管制放松后, 由于小型银行经营的内在缺陷, 要么因为经营不善被大银行收购, 要么通过联合壮大规模, 小型银行在行业整合中数目不断减少。不过, 也有些小型银行通过兼并收购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性银行。

通过重组并购其他金融机构和开设异地分支机构等方式, 适当开展跨区经营, 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客户过于集中, 资产与负债配置的地域抵御经济波动能力差的发展困境, 也可以追求或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首先, 可以由地方省政府牵头, 将省内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通过合并重组成为一家独立法人银行, 借此实现省内的跨市经营。江苏银行, 徽商银行等已经挂牌成立, 而其他省市地方也在酝酿成立;其次, 通过并购外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从而间接实现跨区域经营。如西安市银行通过换股并购汉中城市信用社, 哈尔滨市商业银行收购双鸭山市城市信用社等;最后, 还可以通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达到或超过监管部门的标准, 报银监会审查批准, 实现跨区域经营。例如杭州银行, 先在市内的余杭、桐庐等地建立支行, 然后在舟山等地建立省内分行, 接下来跨出了浙江省在长三角中心城市建立了分行, 不借助外力, 依靠自身努力完成了区域性银行的转身。

(四) 寻求成立城市商业银行策略联盟

国外的许多城市商业银行, 主要是许多中小型的商业银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参加多种策略联盟的方式, 与大型银行展开错位竞争, 找到了自己发展的生存空间, 也为大型银行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城市商业银行战策联盟的成立, 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发挥自身最强的优势, 通过与银行或者企业的策略联盟来解决其自身对某些资源质和量的需求, 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集约化的经营目标。同时, 成立策略联盟, 在财务, 管理, 经营的协同效应上的作用, 能够为城市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有效配置, 高效的领导团队, 较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从而分散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欧明刚, 刘煜辉等.2011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报告[R].银行家, 2011.

[2]前瞻产业研究.2013~2017年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前瞻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前瞻产业研究院, 2013.

[3]陈科.地方性商业银行夹缝中求生存.金融&科技[J].价值中国推荐, 1998, 6 (1) .

[4]梁清华, 刘天罡.地方性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测度及培育[J].上海经济研究, 2006 (3) :91-94.

[5]周海.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选择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6 (232) :201

上一篇:国外投资下一篇:卫生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