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出路

2024-10-15

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出路(精选7篇)

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出路 篇1

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出路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有了长足发展,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高,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适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近年来高校扩招、普高升温,使中等职业教育面临一定的困难。

一、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

1、招生难。原因有:(1)由于传统意识和狭隘教育观的影响,和社会上客观存在着农业与非农业、城市与乡村、干部与工人的差别和身份界限,一些人总认为职业教育是低水平、低层次的教育。(2)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对象主要还是初中毕业生。由于初中毕业生数量减少,普高升温,留给职业学校的招生空间越来越小。(3)各种职业学校间出现了愈演愈烈的招生大战,买卖生源现象比较严重。一些根本不具备教学条件的民办学校,靠高额的生源组织费拉拢一些教师和班主任为他们输送学生,最终的培养质量可想而知。家长大呼上当,甚至把职业教育一概否定,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

2、教学管理难。由于招生难,生源严重不足,为维持正常办学,招生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基础及素质再差的学生还得招进来,致使生源整体素质较差。要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教育成为合格的中专毕业生,教学管理难度相当大。有的学生在中学就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没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入中专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学期三、四科不及格的现象很常见。学校严格管理,批评教育和处理违纪学生,流失学生比例高达10%。

3、优质就业率偏低。有些毕业生就业后,岗位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强度大、加班时间长,干不了多长时间就回家了。有的企业用工不规范,轮番招收新工人辞退老工人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能长期、稳定就业。家长有怨言,社会有意见。

二、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出路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适应市场,迎接挑战,走出困境,创造辉煌,其出路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市场竞争力。

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人才需求的数量和层次仍以中初级人才为主。中等职业教育则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技术人才的重任,发展前景广阔。中等职业学校要走出困境,要生存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树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职教新理念,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端正办学态度,以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创建全新的办学机制,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2、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面对教学难、管理难等新情况,中等职业学校更应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内部管理,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质量求生存。

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胆改革,走出一条面向市场、服务“三农”、服务企业,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新路子,稳定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

二要调整专业设置,突出办学特色。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好特色专业、拳头专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推行“校企合作,定单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

三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要以“特色、质量、就业、效益”相统一的思想为指导,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培养模式,实行弹性学分制,允许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突出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创业精神、团队精神、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强化“三育人”意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抓好学生的教育和常规管理,营造“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氛围和育人环境,着力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3、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全力抓好招生就业工作。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等职业学校要生存发展,必须把招生就业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

首先,扩大招生范围,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办学,落实温总理的“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的指示精神,着力抓好“两个结合”,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结合,抓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以缓解生源不足的矛盾。

其次,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每个学生都是家庭的希望,安置中出现1%的问题,对于家庭来说就是100%的打击。因此,要全力抓好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就业网络信息系统,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就业安置、跟踪服务,使毕业生有一个稳定适合的工作,消除其后顾之忧,增强学校信誉度和吸引力。

4、加大投入,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据2007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中等职业学校的多项办学基本指标仍然没有达到《教师法》、《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的要求。多数职业学校本身生源不足,能够保证学校 正常运转就已经是不错的了,仅依靠职业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来发展职教,依靠职业学校自己想办法去添置设施设备和培训师资又谈何容易?师资水平不高、设备缺乏,就不能保证学生学到职业技术,学生就不会到这样的学校去学习。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大力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使之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出路 篇2

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5年以来,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2009年招生规模达到873.6万人, 比2005年增加218万人, 年均增幅超过7%, 而同期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开始下降, 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扩大到800万人”的目标提前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踏上新台阶, 2009年达到2 178.7万人, 比2005年增加578.7万人, 年均增幅达8%。

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使高中阶段教育的普职结构明显优化, 中职招生所占比例快速提高, 2009年中职招生比例首次超过普通高中, 普职招生比为48.7︰51.3, 实现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基本相当的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据统计, 2006-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共向社会输送了1 800多万名毕业生, 极大地改变了劳动者队伍的素质结构和从业人员的技术结构,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面临的挑战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数量的大规模扩张为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育质量带来了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不足, 相关投入政策落实不到位

1. 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仍显不足

尽管近年来,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保持了较快增长, 2009年预算内教育拨款达到588.55亿元, 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 但与普通高中和其他各级教育比较, 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仍显不足。

按照我国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规模及其生均成本测算, 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占各级各类教育总投入的比例至少应超过10%, 而且国际上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通常要明显高于普通高中, 其投入也比普通高中高, 但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现状与这明显不符。2008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预算内教育拨款占各级各类教育预算内拨款总额的比例为6.05%, 比普通高中低2.6个百分点。2000-2006年,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预算内教育拨款占拨款总额的比例一直在不断下降, 虽然近两年来有所改善, 但与普通高中仍存在差距, 也不适应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的需要。

2. 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相关政策也没有完全落实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 “要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从2006年起, 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 一般地区不低于20%, 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但实际情况是, 2008年, 全国城市教育费附加总额为527.41亿元, 其中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为13.61%, 虽然比2005年提高了5个多百分点, 但明显没有达到要求。全国有三分之一的省份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低于10%, 最低的甚至不足2%, 有940个县城市教育费附加没有用于中等职业教育。

3. 预算内教育拨款占总投入的比例偏低

从国际经验来看, 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经费的成本分担中, 政府依然是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如新西兰来自于政府的职教经费占职教总经费的70%, 美国约为75% (其中45%来自地方税收) , 韩国也占到了50%以上, 德国达到55%, 丹麦达到67%-75%。 (1) 1998年以来, 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一直低于50%, 2007年以来, 随着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投入的增加, 这一比例才有所提高, 2008年为55.8%。单从比例来看, 政府拨款与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大体一致, 但由于我国政府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所以在教育整体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尽管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比例在50%左右, 同一些发达国家相似, 但政府对于职业教育投入的绝对量依然是不足的。为了弥补缺口, 各学校便将负担转嫁给学生家长。

(二) 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紧缺, 教师素质和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增长跟不上规模的增长, 生师比逐年提高。2005-2009年,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增长了34.4%, 而同期专任教师人数仅增长15.9%, 明显慢于在校生规模的增长, 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紧缺, 生师比从2005年的22.5︰1上升到2009年的26.1︰1, 与《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中提出的到2010年生师比达到16︰1的目标存在明显差距。中、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更高, 均超过27︰1, 其中宁夏、湖北、西藏、贵州、安徽、四川、重庆、青海、广西、陕西10个省份超过30︰1, 远不能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要求。按照《意见》要求的16︰1的生师比测算,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缺口 (不包括自然减员) 在43万人左右。

教师素质和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是保障教育教学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从目前来看,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和能力与国家发展目标都存在一定差距。2009年, 全国中职学校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1.3%, 中西部地区不足80%, 与《意见》中提出的“到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要达到90%”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

《意见》中还提出“到2010年, 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中持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的人数达到50%以上”。200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为34.9%, 虽然比2005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但与《意见》仍相差15个百分点。在全国8 808所中等职业学校中, 有3 411所学校没有双师型的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 占学校总数的38.7%。其中中部的山西和黑龙江、西部的西藏和甘肃有超过一半的学校没有双师型的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这说明中等职业学校的绝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还是从事理论教学, 他们缺乏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专业技能, 这不符合培养与经济建设相适应、动手能力强的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跟不上规模发展, 办学条件逐年下降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相关投入不足, 导致办学条件跟不上规模发展需要, 办学条件普遍下降。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11.7平方米, 比2005年下降1.9平方米, 比教育部颁布的最低控制标准16平方米还少4.3平方米。其中西部地区从2005年的15.1平方米下降到10.7平方米。全国有三分之二的省份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比2005年还少。如果再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 校舍建设不足的问题就会日益凸现, 成为中职规模发展的制约条件。

生均仪器设备值的下降速度更为明显。200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2 934元, 2009年减少到2 120元, 下降27.7%。全国有8个省份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仪器设备值没有达到1 500元, 他们都属于中西部地区。

三、对策与举措

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提出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需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改善与保障, 并通过制度建设和采取有效的政策举措, 加快扭转生均水平下降态势, 促进办学条件水平与规模的协调发展,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一) 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分担机制

《纲要》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政府、行业和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等多渠道依法筹集经费投入的机制”。因此, 在今后的发展中, 要按照《纲要》要求, 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和机制。

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社会、国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受益者, 需要政府加强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 增加财政性教育投资, 改变我国财政性教育投资总体不足的状况。如前所述, 尽管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中, 政府投入所占比例已经超过一半, 但由于教育经费总投入偏低, 所以经费仍显不足, 而且在各级教育的投入中, 政府投入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最低, 因此, 为满足中等职业教育战略发展需求, 实现《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 各级政府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力度, 大力改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尽快制定《教育投入法》, 通过立法, 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等公益性事业的投入力度。

同时, 各类企业也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受益者, 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教育给企业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根据“谁受益、谁分担”的成本分担理论, 企业也应该分担职业教育的培养经费。我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因此, 按照法律要求, 企业应按照接收员工的数量、专业、层次付给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的成本耗费。企业承担的职业教育成本费用的分担形式, 除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发展的决定》中规定的提取方式和比例外, 还应制定企业购买职业教育服务的政策。

其次, 要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监督和检查。好的政策必须有好的执行, 才能显示政策的效果。中央和地方部门要分别建立相应的机构, 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地方政府应定期向社会公布各县 (市、区) 教育经费预算的使用情况和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情况。对不能保证职业教育预算内经费增长和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经费的比例, 以及挪用职业教育经费的地区, 在中央专项资金的投入中和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方面要有所限制。

(二) 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重点

与普通教育相比,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实验实习为主的投入型教育, 其设施设备的多寡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 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原有办学条件和基础普遍较差, 加上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办学投资力度跟不上职教规模发展速度, 使办学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 职业教育质量受到影响。为此,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为提高办学水平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为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各级政府应该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 设立和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标准。我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 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省级政府应当制订本地区职业院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 但目前规定的生均经费标准在不少地方没有制定和落实。因此, 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积极探索, 加快制订和实施本地区的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各省级人民政府要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办学主体实际、区域办学特点、专业类型和院校类别差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制定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同时, 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经费拨款定额标准, 根据不同专业类型的生均办学成本需求划分出相应的等级, 并据此实际确定各中等职业学校定额标准的拨付金额。

(三)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师资的来源, 主要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的本科生及少数研究生, 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 但缺乏指导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技能。面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师资不足的问题, 要借鉴国际经验, 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 确保职业教育有一支质量优异、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我们可借鉴美国以各州为主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做法, 在我国各省 (市) 建立专业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 (职业训练) 中心, 也可在各省 (市) 较好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立职业教育师资班, 对职业院校现有师资队伍进行有计划的送培, 对在校职业教育师资班学习的学员可按照职业教育教师的特殊要求来进行培养;也可借鉴日本企业与职业教育的经验, 通过一定的法规, 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任务, 从而形成职前职后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系统。国家还可考虑设立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 借鉴国内工程硕士培养的办法, 专门为职业院校培养“职教硕士”。

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关键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随着市场经济和就业形势带来的新变化, 新专业、新课程的不断增加,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学历, 更要重视动手能力。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要通过多种措施,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方面, 建立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交流、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轮训制度, 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 借鉴国际经验, 制定和完善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聘用政策, 采取更加灵活的用人方式, 聘请一批企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学校兼职教师, 他们既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 又可以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 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同时, 政府财政部门要划拨经费, 给予兼职教师一定补贴。通过以上多种途径, 不断提高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今后两年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 到2012年达到50%左右, 实现《意见》提出的目标。

(四) 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

职业教育面临着质量的挑战, 职业教育还远没有形成靠质量来赢得社会理解, 靠质量去吸引生源这样一种良性的发展机制。职业教育发展至今, 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适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

国际经验表明, 许多国家都通过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 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教育效益等方面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评估。如英国官方的权威机构每年要通过听课、观摩教学和征求学员意见等方式考查学校的教学情况, 定期公布每个学校的综合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学校的拨款数量。我国也应借鉴国际经验, 尽快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机制, 定期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进行监督评估, 督促其改善, 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出路 篇3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对策

职业道德所指的是在某一职业领域里,职工所具备的职业品质、平时的工作作风和遵守的职业纪律等各项的综合。会计的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的时候,所遵守的职业规范。在我国的《会计法》第39条中明确指出:“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这是对于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一项强有力的规定,这也是在修订后的《会计法》中对于先前的《会计法》的一项重要的补充内容。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非常薄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恁多的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由于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缺少客观公正的态度及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所以经不住来自各界的不同的诱惑,不能把持住自己的准则,在进行相关的会计工作的时候,很容易被其他抱有目的的他人所支配,对待利益双方不能够公平处理,甚至会为违反乱纪的工作出谋划策,并且直接参与其中,例如:制造虚假的会计报表、对会计账薄造价、制造假的跨级资格证等。这些行为都已经使会计工作远离了自己原先制定的目标。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意识非常薄弱,这也是我国现阶段会计职业道德思想上的一个重大扭曲。

(二)有些单位处理账务杂乱无章

在一些单位里面,某些会计人员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非常明显,他们已经对法制观念全部丧失,通过各种欺骗手段,编造和伪造会计的多种资料,利用自身的职务之便,挪用公款、贪污受贿,把国家和集体的财产转移到了自己的个人腰包当中,这严重影响了和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他们已经丧失了会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利用工作之便来实现自己的犯罪行为。

(三)有些单位自身的内控执行力不够

近些年,财政部对于内部控制建设正在引起重视,已经先后发布了多项控制体系和规定。在财政部的大力引导下,有些单位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要求,已经陆续制定了适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可是,即使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如何完善,也会受到一部分会计人员的无视和冷落,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不够,还有待提高。

(四)法律意识不强,业务水平不高

在一些单位里,会计人员的工作中违法不究、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严重,有很大一部分会计人员做不到依法办事、遵纪守法,他们的法律意识十分淡薄,缺少会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对于会计的法律法规从来不重视、不学习,更不用说是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一些会计人员缺少专业的职业素质,业务知识十分匮乏,对于会计人员应遵守的准则和制度了解的少之又少,业务水平低下,在工作中缺乏上进精神,工作得过且过,不追求精益求精。

二、如何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一)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会计的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是会计职业道德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要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的跟踪监测系统,以此来判断会计职业道德意识所处的阶段,随时能够发现会计职业道德发展的新趋势;其次是在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同时,应该在会计师协会以及会计学会,这些权威的会计组织内部成立道德委员会,并由道德委员会来统一履行这一职责。所谓的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实际上就是对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等方面制订一套评价标准,选择一种适合的方法进行评价。对于评价的方法,包括社会评价法和自我评价法,社会评价法又包括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评价。对于道德评价结果,应该采取奖罚分明的方式,选出道德模范,并通过媒介进行宣传,使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会一直处在每个单位内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只有这样,“道德法庭”才可以显示出自身的强大优势。

(二)在造价的源头将其制止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在发生或者完成时候需要填写的,是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一项书面证明。在经济活动当中,非法伪造原始凭证,填入一些不真实的信息,将会导致会计信息全部是真,所以,对造价的尽快制止,要从原始凭证做起。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要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制度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于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及时入账,对于不真实的原始凭证,要退回经办人员,并要求其进行补充完善,改正之后重新办理正式的会计手续。

(三)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

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知法、懂法,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可以时刻用法律来约束自己。会计人员必须对《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做到十分了解,并且要对其内容做到严格执行。这些规定都是会计人员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十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保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法律法规陆续的出台,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更要不断地学习,为自己补充新的“能量”,以此来确保自己能够对自身专业技能有所发展,做到在日常的工作中,和相关方面发生利益上的冲突的时候,可以勇敢地依法办事。

参考文献:

[1]吕会荣.试论提升会计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1).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困境与出路 篇4

——基于湖北省某县的个案分析

2016-06-20 11:01:21 《当代教育科学》 吴亚林

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小规模学校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发展农村教育必须解决好小规模学校问题。农村小规模学校在今后若干年内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建设发展小规模学校是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城乡一体化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课题。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困境

2001年以来,农村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一直在持续进行,经过了几轮布局调整以后,全国各地区改变了“乡办高中、村办初中、自然村办小学”的学校布局格局。学校布局调整以后,在广大农村地区,初中和完全小学规模大幅度缩小,所谓的“必要存在”的教学点运行艰难,农村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几乎都成为小规模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由于人口减少、城镇化流动及打工外出等原因,学校规模普遍偏小,其生存与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新矛盾。小规模学校是指与常模相比,学校人数少、师资结构不合理的学校,主要分布在农村,大部分是人数少的中小学校和教学点,其基本特征是学校学生总数偏少,学校班级偏少,班级人数偏少,教师人数少且师资结构不合理,班师比不合理。也正是从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把农村教育放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义务教育投资新机制的实施,使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但是,现阶段的农村教育仍然存在难以解决的矛盾,主要体现为农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农村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

当前农村的学校大多为小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的生存状况如何呢?我在河南、湖南、贵州等省调查农村教育问题的基础上,采取田野调查方法调查了湖北省崇阳县的小规模学校。崇阳县是鄂南山区县,版图面积196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总人口47万余人,是湖北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验县及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样本监测县之一。我实地调查走访了60余所小规模学校,察看学校校园校舍、周边环境及教师工作和生活环境,访谈了多名校长和教师,观察了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调查发现,农村小规模学校有八大困境。

其一,小规模学校的存与亡的困惑。小规模学校学生人数少、教师人数少。教学点学生班级人数大多在3-10人之间,学生总人数为20人左右,完小学生人数大约在60人左右。很多小规模学校还存在着复式教学和包班教学现象,学校规模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没有规模,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发展与教学质量都是空话。那么,这些小规模学校是继续撤并还是必要保留呢?如果继续撤并,不利于山区群众子弟就近入学;如果必要保留,学校又是低效低质运转。当前小规模学校的存与亡的确是个问题。

其二,小规模学校的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小规模学校大多处于村落中,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周围文化环境差,学校信息化基础薄弱。我察看了校园校舍、运动场所、文体设施、图书资料等基础设施,大多数学校校舍破旧,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大多数学校没有远程教学设施,少数有设施的学校基本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运动场所缺乏,文艺体育设施差。学校缺乏图书资料或图书资料基本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其三,教师资源配置极不均衡。小规模学校的教师配备极不均衡。主要表现为编制规定上的绝对富裕与学校运行需要的绝对贫困。例如,我以崇阳县港口乡游家小学和油榨小学教学部2012年秋季学期的师生比分析,按照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农村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的编制标准是1∶23,分析两所学校的教师配备,游家小学的师生比为1∶9.66,油榨教学部师生比刚好合乎标准。但是,如果按照班师比,游家小学的班师比为1.17∶1;油榨教学部的班师比为1.5∶1。这就说明,这些小学还存在着复式教学和包班教学的现象,教师编制数字上的富裕掩盖不了学校运行需要的贫困,教师资源配置的浪费与教育发展现实需要的矛盾难以调和。

其四,教师队伍结构失衡。我调查的大多数小规模学校,即使教师人数配备比较充足的,也都存在着结构失衡问题。这种失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严重;第二,教师学历层次与职称层次偏低;第三,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失衡。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来说,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年龄老化和美术、音乐、体育、英语等学科教师的缺乏,教师队伍结构失衡导致学校基本运行困难,成为制约农村小规模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的关键问题。

其五,教师专业发展前景渺茫。小规模学校教师人数少,教师任教多个学科,半数教师任教学科在2门以上,教师包班教学甚至一人一校的现象大有存在。当前,教师的工资、绩效工资都得到了解决,多数教师表示愿意终身从教。但是,很多教师希望到好一点的学校任教,担任某一学科的专门教师,以促进专业发展,年轻教师希望有培训与进修学习机会,这说明大部分教师的关注点从生存问题转向发展问题,而很多老年教师则难以胜任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希望早点退休。教师的规模小人数少,任教学科不能专门化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年龄老化、能力素质差、工作乏力是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个主要因素。

其六,教师流动、退出与补充困难。当前全国各个县市由于编制的限制、财政困难等原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补充人数很少,这就造成小规模学校的教师流动难、教师补充难和教师退出难。调查表明,农村小规模学校在近些年几轮布局调整过程中,教师按照能力水平、学历与年龄优势及社会关系从村向乡镇及县城流动,不能流动的教师大多来自原来本乡本土的转正民办教师,少数是支教的特岗教师。当前小规模学校是该进来的教师进不来,该退出的教师退不出,师范毕业生就业难,年老乏力的教师不能退出。这就说明,当前亟需建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流动、补充与退出机制。

其七,教学质量缺乏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没有规模效益,教师任教专门化程度低,专业化发展就成为空谈,学生所学学科不齐,学时不足,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就是空谈。由于基础薄弱、教师结构本身不合理、学校分布地域广数量多等原因,小规模学校的课程与教学运行问题仍然严重。有些学校开不齐规定的课程,有些学校的课程开不足学时,很多学校课程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教师队伍结构失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缺乏保障的主要原因。

其八,小规模寄宿制学校运行艰难。在农村广袤的地域上,学校服务半径较大,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建设寄宿制学校,方便了人民群众子弟上学。但是,由于基础差、底子薄、扶持力度小等原因,许多小规模寄宿制学校的运行还是很艰难。寄宿制学校的主要困难有三:第一,寄宿制学校教职工编制不足,学校的生活教师、保安与校医严重缺乏,既加大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形成了粗放式的教育管理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第二,寄宿制学校的支持经费不足,学校经费压力大,靠种植、养猪等方式来改善食堂伙食,加大学校运行负担,学生伙食营养不足;第三,很多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差,投入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寄宿制学校的这些困难客观上给校长和教职员工增加了压力,也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存在价值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尤其是小学教学点,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一句空话。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小规模学校大多地处偏僻的农村,底子薄,基础差,数量大,多年以来的乡村办学、乡村管理的管理模式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社会的束缚,使农村小规模学校处于“合法合理”的受歧视之中。事实上,很多县市教育部门领导表示目前对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前景没有信心,很多小规模学校的校长、教师乃至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发展没有多大的要求和希望,他们改变现状的心情并不急切。我国有些地方采取了“一乡一校”的决策,[1]基本上一个乡只建一所学校,解决了学校规模效益问题,但是,“一乡一校”解决不了农村地广人稀、学生就近入学的问题。农村小规模学校在今后若干年内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更有其文化价值,建设发展小规模学校应该是当前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城乡一体化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课题。

首先,农村小规模学校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小规模学校的存在是保障农民权益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需要。

教育发展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各个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我赞同对教育发展进行嵌入性分析。“嵌入性视角将社会行动发生于其中的不同条件及这种条件的形成机制视为解释社会行动的优先条件,而不是脱离社会背景关系与机制孤立地分析个体行动及其生成的因果关系或机制。”[2]小规模学校在当今农村社会的基本格局中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它更主要的是个社会问题,是社会环境与社会结构及其机制整体博弈的产物。

学校是国家政治力量和政府公共服务的体现,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既是政治问题,又是民生问题。小规模学校负载着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需要与各种利益诉求,办好小规模学校是政府应尽的职责。新世纪以来,国家发展农村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在国家发展战略中,许多省市和地方也推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制度和措施。农村不管如何边远偏僻,农民无论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需要与权利,政府要从社会效果来考量,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而不是从经济效益来考量,关停转并小规模学校。

其次,小规模学校具有农村自然和文化保护价值,是彰显基于农村自然、社会与农村人的农村教育特质的需要。

我们今天所说的农村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指“城市教育在农村”,或者是“落后的城市教育”,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疏远了农村社会和农业文明,我国建国以来,教育的一元化设计与城乡二元结构社会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农村教育事实上成为弱化和落后的城市教育。当今农村教育基本上就体现为小规模学校,不能因为小规模学校之“小”和“弱”而忽略其承担的农村自然和文化保护价值。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保护乡村自然环境和乡土的价值,处理好城镇化建设与保护乡土和乡村自然环境的关系,要从生态与环境保护、水土资源保护、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等高度来看待农村学校的功能,要通过小规模学校传播先进的思想理念与培养新型农民。农村教育在现代社会的衰落不等于没有其价值,我们忽视了基于农村社会发展的农村教育,我们没有去发现和创造培养农村人的农村教育。小规模学校在保护自然价值、传承传统文化、促进生产生活方式进步、培养农村人等方面大有作为。

最后,小规模学校具有非常大的潜在经济价值,是保证农村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今我国正在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农村大量的土地需要人耕种,农业发展需要生产方式的转换,需要高素质的农民,需要大批稳定的农村人口。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当前很多农村村庄空心化,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三留守”问题严重,这多少与农村学校和文化设施建设缺乏有关,小规模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激活农村经济具有极大的现实作用,是保证农村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小规模学校建设发展的思考

建设好小规模学校,主要责任在各级政府。政府要从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解决民生问题来高度认识小规模学校建设,不能仅仅将小规模学校建设看作是财政负担,要从增加投资拉动经济的功能需要上决策,要从城镇化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来规划和决策,还要从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吸纳民间教育与社会资本存量等途径来促进小规模学校的建设。

首先,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是建设好小规模学校的关键因素。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上承政府及各个部门,下辖县域教育发展规划与实施,在我国实施“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与财政体制的情形下,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主体。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作为有三:第一,科学规划县域教育与学校建设发展,合理布局学校网点。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可以分类建设发展:如永久保留学校、寄宿与半寄宿的乡村学校和当前“必须保留的小学和教学点”。第二,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与物质资源,积极支持小规模学校的建设发展。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是县域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要根据工作需要而不是编制规定、根据发展需要而不是财政规定来支持小规模学校,不是无所作为的等、靠、要,要真正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第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有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整合多方力量,寻求打破部门分割的管理格局的策略,统筹小规模学校发展大计,鼓励和支持小规模学校的多样化发展和特色发展。

其次,小规模学校要走多样化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如果仅从教育的角度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缺乏保障,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小规模学校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学校在社会结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小规模学校地处农村村落之中,承续着农村文化命脉和农民的希冀,如果从学校的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小规模学校完全可以走多样化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所谓多样化发展,是指学校功能的多样化以及综合化,体现学校在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及农民培训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所谓特色发展,是指学校要立足三农问题,因地制宜,彰显农村学校的特质,成为地域文化传承及农村优秀乡俗文化的载体。

我们过去简单化地认识学校,有意识地把学校建在远离社会的地方,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造成了学校与社会的隔离。农村的发展不能离开学校,农村的学校要实现功能多样化和特色发展。其策略如下:第一,认识和发挥小规模学校在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和职业与继续教育中的功能,切实发挥其在农村教育中的作用,把学校办成所有农民受教育的场所。第二,认识和发挥小规模学校在乡村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中的功能,调动乡村各种力量和资源,把学校建成乡村的文化中心,统筹兼顾乡村学校教育发展与村民自治、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实现农村发展格局的整体提升。第三,小规模学校要在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进行课程与教学的同时,以继承和发扬地方的传统工艺、民间艺术等优秀文化为己任,把自然环境、地理标识资源、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融入学校教育之中,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

最后,要切实解决好农村小规模学校当前存在的迫切问题。农村小规模学校当前存在的迫切问题主要是教师资源与物质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合理。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大多是学校所在地的本地教师,他们分散在乡村,人数数量较少,学历普遍较低,年龄普遍较大,大多散居于地方,能够融入乡村但难以形成学校文化氛围。解决教师资源配置问题,有几点建议:第一,通过“联校走教”[3]或联校一体化管理方式,加强乡级教师的统筹,让所有小规模学校开齐课程;第二,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加速教师流动,尽快补充新教师,吸引师范生到小规模学校就业;第三,建设教师住宅小区,并与乡村公共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集中安排,解决教师没有住房或分散居住的状态,为教师提供后勤与文化融合保障。

关于小规模学校的物质资源配置问题,有如下几点建议:第一,在整体规划学校布局的前提下,对于必须保留的学校,参照《农村普通中小学学校标准》重新规划和建设;第二,县教育行政部门确保当前的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倾斜,扶持农村小规模学校;第三,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小规模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发动村民、企业主和社会团体及慈善机构投身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

原文参考文献:

[1]柴葳。办好农村学校,赢得百姓口碑[N].中国教育报,2011-12-27(1)。

网络问政发展的困境及出路 篇5

一、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是从 1994年的科研教育上 网开始的,到 1996年开始大众上网,但是真正的政府 上网是 1999年开始的。虽然我国网络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报 告显示,截止 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 31.8%。我国网民的互联 网应用表现出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娱乐化倾向继续 保持、沟通和信息工具价值加深的特点。

2008年6月 20日,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问候网友并同网友在线交流,成为“中国第一 网民”,实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网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将网络问政推向一个新高潮。2009年 2月 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次与网民进行了零距离的“亲密接触”,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民进行在 线交流。与网民两个小时的互动交流中,来自各省区 市及台湾、香港、澳门,乃至欧洲、非洲、澳洲、美洲的 全球网民纷纷向总理提问,相关帖文、留言多达数十 万之多。2010年 1 月 25 日,“网络问政”首次被写进政 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快参事参政咨询工作,发挥院 士专家等咨询研究机构和社会昕证、网络民意在决策 中的作用”02010年 2月 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 次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网友在线交流,回答了有关反腐、房价、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纵 观网络民意,不论是反腐倡廉、寻求社会公正,还是渴 求社会和谐,绝大多数网民所表达的恰恰是代表了底 层百姓的意见和呼声。

二、网络问政的现实意义

网络问政的重点在于询问和倾昕,主要功能是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快捷便利的信息交流渠道,应属于 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环节。网络问政作为我国公共管 理实践中的一种创新形式,对于行政管理改革具有重 要的意义。

(一)网络问政有利于公民参与政治 当前社会各阶层民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反映声音与表达意见,对国家的政策方针建言献策,甚至可以借助网络曝光社会问题。网络问政弥补了现实政治生活中公民直接参政方式的不足,提升了 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了政府与民众之间政治 信息互通的渠道

(二)网络问政有利于收集民意诉求

网络问政使各级政府官员能够通过网络以微服私访之式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网民所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虽是个人观点,但也来源于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代表着一个群体的心声,因而可以成为领导干部 征集民意,联系群众的一个窗口。与此同时,网络的便 利性和隐蔽性使得公众愿意在网上表达自己的真实 想法与意见,方便党和政府准确掌握社会信息,了解 人民群众的诉求。

(三)网络问政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存在,若没有适当的途径进行引导,极易引发社会冲突和突发性事件,不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方面,网络问政可以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一个简便的 利益诉求和情绪宣泄的渠道,客观上可以起到安抚情 绪、缓和矛盾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网络问 政主动联系群众,关注和关心公民的需求和各种呼 声,杜绝粗暴野蛮执法行为,纠正政策执行的偏差和 扭曲,减少政府与民众的矛盾与冲突。

三、网络问政发展困境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问政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取 得了一定实效。然而,总体说来,当前网络问政的发展 也还存在一些困境。

(一)、网络法律缺失,问政缺乏保障

我国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 定》、《新闻网站电子公告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计算 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尚存在一些不够完善之 处,刑法及知识产权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也不够清晰和明确,不能保证网络问政的顺利开展。我国目前仍 然没有一部网络问政方面的法律,存在不少法律上的漏洞与“空白”,比如说知情权与隐私权、政务公开与党政机密、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 击等,都没有明确的法规对其进行界定,就没有法律 上的保障。(二)网络监督缺位,问政信息不安全

网络问政要认识到网络媒体自身信息传播中信息失真、控制性差等不足,特别是当前网络上侵犯隐 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大等种种问题泛滥。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使得网民在网络信息发布上不受控制,畅所欲言,也导致了不少虚假信息风 靡,t昆淆视昕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给网络监督增加了 不少难度。区分信息真伪将是对网络公民的巨大挑 战,这种挑战“将对民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响。这种 信息的不可靠性,使得操纵信息扰乱民意成为可能,从而 破坏监督机制的运行。网络监督的技术和人才短板也限 制了政府对网络监督的力度。相对于传统大众媒体管理 以政策管理为主,网络媒体由于主体的多元化,网民成 分也十分复杂,监督管理困难,信息安全风险巨大。(三)网络社会虚拟,问政者身份识别缺失

互联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法识别谁是代表政府,还是代表个人或某些团体。若不能对网上当事人的身份进行有效识别,那么 就难以保证网络上问政信息处于稳定的状态。网络发 言人应对的是无数个现身的或是隐身的网民,是以一 应对元穷大的交流方式。网络发言人与网民交流顺畅 的关键在于身份验证,只有亮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交流才能顺畅,网络发言人才能够获取网民的信任,真正地融入到网友中去倾听民声获取民意。

四、网络问政发展的出路

”网络问政“作为信息时代的新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胡锦涛总书记于 2008 年 6 月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 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 设、运用、管理。“同因此,必须想千方百计地解决困境,寻找网络问政的出路。

(一)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网络问政法规

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结合实际,完善各项规章制 度,出台网络问政基本法,明确政府和网民在网络问政过程中各自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规范网络问 政程序,彻底肃清网络歪风邪气,使得网络问政真正 成为网络民意传达的平台。目前正在起草的《侵权责任法》对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会做出更详细、更完善的规定。另外,我国有关部门也在探讨制定《个人数据 保护法》。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文明上网自律公约》提出,”提倡互相尊重,摒弃造谣诽谤,促进网络和谐共处;提倡诚实守信,摒弃弄虚作假,促进网络安全 可信“[飞这需要广大网民共同行动起来,自觉践行公 约,遵守网络问政规章,促进绿色网络建设,做成熟、理性、负责的网民。

(二)力口强网络监督,科学管理网络问政

网络监督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网民的义务。首先,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部门,加强对网络监督的宣传 和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的网络监督意识,有针对性地应对网络问政,构建科学的网络监督工作机制。其次,要多种形式开展网络监督管理工作,除设置”网络虚拟警 察"之外,可聘请网络技术方面的专家创造维护网络问 政信息安全的软件,如反恶意广告和污蔑言论软件、反 不健康发言行为软件等。最后,要通过网络监督体制的 构建保证网络监督的落实,既要明确网络问政言论和 行为的法律界限,又要呵护民意。这样就要求同时抓好 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加强网络问政透明度建设,及时 公开法律允许的相关信息,为群众实现网络监督创造 条件;另一方面积极回应网民的疑问,及时调查和反馈 网上反映的问题,为民众的诉求。信息充分流动提供足 够的空间,督促有关部门快速反应,有始有终。(三)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优化网络问政机制

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出路 篇6

在这种新形势下, 煤炭企业必将面临一系列新的经营、管理、市场及技术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压力。如何正确应对、化解这些问题和压力, 从而一方面维持企业的有效运营和合理利润, 满足企业自身和员工的利益, 另一方面维持整个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 满足国民经济对能源的合理需求, 对每个煤炭企业来说, 都是不容回避的事情。笔者主要分析未来煤炭行业所面临的市场和政策方面的新形势, 并就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合理应对策略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1 宏观政策因素

1.1 取消双轨制, 煤炭价格全面市场化

国家发改委已经证实, 历时16年的电煤价格双轨制和历时数十年的煤炭订货会从2013年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煤炭价格将实现全面市场化[1]。电煤占煤炭总量的80%左右, 双轨制导致的大幅差价既阻碍了煤炭价格的市场化进程, 也使煤炭市场出现了很多问题;双轨制的取消, 对煤炭企业来说, 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价格的全面市场化将给予煤炭企业更大的市场主动权, 避免行政因素影响煤炭售价及煤炭企业的运营管理。然而, 市场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价格全面市场化之后, 煤炭企业自身也必须更加熟练地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形, 在经营管理决策等方面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 更加合理地协调企业生产与市场需求, 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1.2 煤炭消费总量将得到严格控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2年10月24日发表的《中国的能源政策 (2012) 》白皮书和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均明确指出:坚持节约优先,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加强节能降耗, 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而早在2011年1月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 国家能源局就已经明确指出, “十二五”期间要把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落到实处, 重点就是控制煤炭消费过快增长, 压缩不合理消费需求, 淘汰落后产能[2]。

自2012年以来, 煤炭的市场需求本已十分疲软, 价格大幅下降, 而未来煤炭的消费总量又将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严格控制, 对煤炭企业来说, 这是需要认真应对的一大现实[3]。

2 市场因素

2.1 市场需求疲软, 价格大幅下滑

煤炭的主要消费者是高耗能行业, 如电力、冶金、建材等。然而, 2013年以来, 整体经济形势持续低迷, 经济增长放慢, 全社会用电需求增长乏力, 同时水电发电量快速增长, 发电耗煤量将呈下降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工业生产增速明显下滑, 钢材需求增长乏力, 生铁、粗钢产量增速显著回落, 冶金行业对煤炭需求大幅下降;房地产投资放缓, 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增速也显著回落, 建材行业用煤需求也大幅放缓。而且,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之路, 已经成为共识。因此, 未来我国对煤炭能源的需求必然有个逐步减少的过程。

2.2 煤炭企业各自为战, 形成恶性竞争

2012年之前, 煤炭行业是一个公认的暴利行业, 暴利激发了巨大的扩张冲动。“十一五”期间, 国内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万亿元, 是“十五”期间的5.5倍, 并吸引了17个非煤行业进行投资。根据国家地矿部的数据, 现在登记的煤矿产能是40亿t/a, 但煤炭需求只有30亿t/a;另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在建煤矿还有17亿t/a产能规模。

在当前市场需求疲软、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 “限产保价”是煤炭企业唯一能够扭转行业命运的手段, 但煤炭企业下放到地方管理的今天, 大家早已习惯了各自为战, 在行情不好时, 恶性竞争就更加频繁, 大多煤炭企业都是希望别人减产而自己增产, 由此弥补价格下降带来损失。

3 应对措施

我国煤炭行业当前的基本环境是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 机遇与挑战并存。那么, 在宏观政策与市场因素的巨大影响之下, 煤炭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笔者认为, 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应该是, 结合国家宏观政策, 以取消双轨制、价格全面市场化为契机, 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探索更加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企业生存之道。

3.1 调整决策机制, 应对市场化改革

以前, 由于煤炭价格双轨制的存在, 行政因素对煤炭价格以及煤炭企业的一系列生产运营机制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而市场本身的影响则相对要小。随着煤炭价格全面市场化, 这一情况将发生逆转, 市场因素本身将成为影响煤炭价格以及煤炭企业生产运营机制的主要因素。

一个相对自由的市场, 市场信息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 这就要求煤炭企业要尽快改变双轨制下原有的企业决策与管理思维模式, 建立起一套与之对应的、高效率的、灵活的市场应对机制。只有做到这点, 才能保证企业做出的决策最大限度地符合市场需求, 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3.2 优化员工薪酬体系, 降低人力成本

当前市场需求疲软、煤炭价格大幅下滑, 很多煤炭企业利润降低甚至出现亏损, 不得不降低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 从而导致员工大量流失。如何留住员工, 尤其是那些在管理或者技术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 降低人力成本, 是多数煤炭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

优化员工薪酬体系是目前煤炭企业的唯一出路。所谓优化员工薪酬体系, 是指在当前企业效益欠佳的情况下, 在满足员工需求的基本待遇之外, 通过制度化的、能够取得员工信赖的方式, 提升员工的未来预期收益, 加强对员工的各项技能培训, 拓展员工的未来发展空间, 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 强化员工的荣誉感和对公司的归属感等, 力图留住每一个对企业有用的人才, 以降低员工的频繁流动所带来的成本。

3.3 强化行业协调机制, 杜绝恶性竞争

任何商业活动都是有周期性的, 煤炭行业也是如此, 所谓过去的“黄金十年”的说法只是经济人士对煤炭行业上升期的一个概括。虽然目前煤炭行业因为前述各种因素处于下行状态, 但不可否认的是, 煤炭仍然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 需要充分认识我国短期煤炭供应宽松与长期总量不足的客观形势, 实施煤炭总量控制措施, 提高全国煤炭长期稳定供应保障能力[4]。

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 强化行业协调机制以杜绝恶性竞争就显得尤为必要。如果企业各自为战, 大打价格战, 实行恶性竞争, 无异于行业整体自杀。因此, 各个企业要有自觉维护行业整体利益的意识, 同时, 以行业协会和政府主管部门为平台, 加强沟通交流, 共同应对当前的行业困境, 等待下一个机遇期的到来。

3.4 强化战略设计, 开辟转型之路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摒弃高污染高耗能的发展之路, 已经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基本政策。在此大背景之下, 煤炭行业也必须强化转型意识, 主动地、适时地做出战略调整以适应经济结构转型, 才是正确的出路[5]。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之下, 煤炭行业必将呈现出高科技化的发展趋势。

因此, 煤炭企业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更加注重煤炭清洁开采、加工以及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 注重行业的环保工作。同时, 可以考虑进一步深化产业链, 进军煤炭深加工行业, 加快发展精细煤化工等下游产业, 不断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 以达到清洁、高效利用煤炭资源的目的。煤炭企业转型之路, 必须符合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从而一方面提升自身竞争力, 另一方面为提升我国煤炭行业整体生产力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4 结语

针对目前煤炭企业面临的价格全面市场化、国家对煤炭消费总量严格控制、市场需求疲软、行业存在恶性竞争等一系列政策和市场因素的严峻考验, 笔者认为, 煤炭企业必须配合国家宏观政策, 以取消双轨制、价格全面市场化为契机, 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探索更加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企业生存之道。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调整决策机制以应对市场化改革、优化员工薪酬体系以降低人力成本、强化行业协调机制以杜绝恶性竞争、强化战略设计以开辟转型之路等应对策略, 希望能对煤炭企业走出“寒冬”提供参考。

摘要:目前, 煤炭企业面临着煤炭价格全面市场化、国家对煤炭消费总量严格控制、市场需求疲软、行业恶性竞争等一系列政策和市场因素的严峻考验。针对目前煤炭企业面临的困境, 提出了调整决策机制以应对市场化改革、优化员工薪酬体系以降低人力成本、强化行业协调机制以杜绝恶性竞争、强化战略设计以开辟转型之路四条应对策略, 比较符合当前煤炭企业的现实状态, 有助于煤炭企业应对当前困境。

关键词:煤炭企业,双轨制,市场化

参考文献

[1]云南信息报.发改委:将取消煤炭价格双轨制[EB/OL].[2012-11-12].http://news.chemnet.com/item/2012-11-12/1750915.html.

[2]侯秦涛.新形势下煤炭企业发展出路的探索[EB/OL].[2012-11-03].http://www.cwestc.com/newshtml/2012-11-3/266764.shtml.

[3]张青, 尹自胜, 王泉夫.煤炭企业退出战略决策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32 (3) :274-275.

[4]张明安.浅论煤炭企业面临的形式和对策[J].煤矿安全, 1998 (12) :29-23.

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出路 篇7

关键词:西部 落后地区 中职教育 困境 对策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情况更堪忧。

一、造成当今职业教育困局的原因

1.政府主管部门不够重视

近些年来,几乎所有的政府都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发展经济上而轻视了公共服务领域的工作,特别是教育方面的工作。中央政府从20世纪末就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从2003年就提出在政府财政预算草案中教育支出要占到GDP总量的4%,直到2012年中央政府才宣布达到这一支出比例,而发达国家2005年的教育支出百分比分别为:丹麦6.8%,法国5.6%,新西兰5.2%,瑞典5.0%。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2.当地群众不认可

在好多人的观念中,当公务员或在政府单位工作既轻松收入又好,而从事其他职业远不如在政府部门工作,而到政府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大学学历,所以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子女上普通中学,考普通大学,而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根本没有希望,这又直接导致中职教育的生源严重不足。

3.职业教育质量差

普通高中的教育主要以掌握理论知识为主,而实践性的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太大,但职业教育是以掌握技能操作为主的实践性教育,这就要求职业学校要有好的实习环境,但由于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很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学校实习条件差的问题,从而导致许多应该在实习室完成的操作只能通过书本在理论层面讲解,这对原本文化基础差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效果肯定不佳。试想一个每天拿着萝卜和土豆实习的烹饪专业的学生在岗位上遇到海鲜能做出好的菜品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4.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现在的职业学校,管理者绝大多数不是职业教育专业出身,所以对专业课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专业课教师也是从文化课教师转型而来的,这或多或少都对职业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由于学校经费紧张,除了很少的由政府全资培训的个别项目以外,很少有专业课教师能够到企业一线从事实践工作,这又导致仅有的专业课教师专业知识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突破当前中职教育困境的对策

李克强总理组织召开了专门研究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我们从中欣喜地看到,国家也正在制定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职业教育的利好政策不久将会出台,这对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才能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教育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但真正落实关键在市县一级的政府,所以要落实好中央的政策,首先要得到当地市县一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将职业教育作为政府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地对职业教育加大投入力度,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才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2.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政策,努力改变当地群众的就业观念

不仅要大力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更要从根本上改变家长更深蒂固的就业观念,只有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民间力量的支持。

3.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

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变职业学校的实习环境,并且加大技能实习课训练强度,让学生真正在实习的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同时要延长学生的实习时间,对技能测试不过关的学生不能颁发毕业证。只有努力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口碑,才能以出口拉动入口,扩大学校知名度,提高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4.加大对专业课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学校要重视职业教师的技能培训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让所有专业课教师都能有机会参加高层次的技能培训,并且让专业课教师能够在大型企业实习,这样既能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又能开阔眼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技能一流的技术工人。

尽管中职教育在经济落后的西部县区存在很多困难,但我们必须挑起这副重担,因为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更是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伟大“中国梦”的强有力保障。

上一篇:警营文化下一篇:2015学雷锋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