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党校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调研报告

2024-10-13

县级党校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调研报告(共8篇)

县级党校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调研报告 篇1

走出发展困境 开创美好未来 县级党校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内容摘要】:县级党校是党校系统中的基层党校,承担着培养基层党员干部及各类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素质能力的主阵地和大熔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以县级党校为代表的基层党校职能弱化,运转艰难,面临发展困境。按照十七大的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校的地位和作用不能淡化,党校的发展不容忽视。要真正发挥好“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必须寻求走出困境的对策。本文以县级党校为例,拟对基层党校的发展现状作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求基层党校的发展创新之路。

【关键词】:县级党校 发展困境 改革 出路

一、县级党校的现状分析

在全国党校系统中,县委党校处于最低层次,属于基层党校。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多数县级党校的发展都面临同样的困境:办学方向越来越模糊,培训资源越来越少,办学规模越来越小,师资力量越来越弱,办学条件越来越差。

以岚皋县委党校为例,我认为当前县级党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资不足,素质不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党校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由于培训轮训的学员即干部队伍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高学历、年轻化、专业化已经成为党校学员的特点,教师面临着能否教得了、能否教得好的严峻挑战。同

与县上的一些重大调研活动。

(三)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

受地方财力所限,本级政府对同级党校的投入十分有限,基层党校自我发展能力相对薄弱,办学条件相对落后。没有现代化信息化教学设施,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形成学、食、宿一体化。绝大多数县级党校都存在经费保障难、阵地建设难、设备更新难、教改推进难等问题。

二、县级党校陷入发展困境的原因

(一)体制机制的原因

党校系统纵向的管理没有建设好。基层党校自我封闭,各自为阵,缺少本系统内的管理。省市党校对县级党校不是领导关系,而是兄弟关系,没有具体的指导内容、程序,也无帮助更无管理。

(二)思想不重视的原因

1、经费不足。一方面受地方财政收入的制约影响。财政拨付和保障比较困难。党校不像国民教育,没有专项资金,只有地方财政拨款这一条路,在落后地区的县级党校,除人员工资外,每年地方财政安排预算经费仅5到6万元,随着各种学历班的停办,几乎没有创收渠道,维持正常办公费用都非常困难。水、电、通讯等费用更是难以支付,改善教学设施和对教师培养的投入更是纸上谈兵。

2、基础实施落后。目前,许多县级党校的基础设施落后,一些党校设施设备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水平。校园狭小,设备陈旧,没有现代化信息化教学设施,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形成学、食、宿一体

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保证党校学员来源,把学员在党校的表现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健全县党政领导到党校调研讲课,作报告和同学员座谈制度。县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党校工作汇报,并研究解决党校发展和改革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二)加强党校领导班子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有一流的领导,才能创造一流的事业。要按照“党性最强、观念最新、业务最精、效果最优”的要求,建设一支“复合型、业务型、创新型”干事创业的党校领导队伍。要不断增强班子的影响力、战斗力、凝聚力,不断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和传、帮、带水平。

(三)改革创新党校管理体制

造成党校特别是县级党校目前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解决党校问题、发展党校,必须创新党校管理体制。

1、中央党校要成为管理全国党校的“龙头”和“主管部门”。中央、省、市、县级党校应该是上下级关系,而不是“兄弟”关系、业务指导关系,下级党校必须接受上级党校和同级党委的双重领导。上级党校应有计划地对下级党校教师、行政人员进行必要的免费业务培训。做到统一工作计划、招生计划、教学计划。上下级党校之间,应拧成一股力量,凝成一种合力。

2、党委要强化党校“重要部门”作用,党委要定期召开党校工作会议,分析形势,研究问题,部署工作。明确授权党校对参训学员的培训考察考核职能。严格规定干部参加培训任务和学习制度。由组

县级党校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调研报告 篇2

对于我国的党政事业发展而言, 党校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从《党校工作条例》来看, 它是培养我国党政干部的一个主要阵地, 对我国理论骨感及领导干部起着轮训和培训的作用。长久以来, 县级党校为我国的党政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党政机关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向前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当前我国党校尤其是县级党校, 正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困境, 我们必须要对现状及其原因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 并针对性的探寻出对策、出路, 确保我国党校能够回到理想的发展道路上来, 继续有效的推动我国党政事业向前发展。

2 县级党校现状及困境

2.1 重视力度不到位

首先是部分地方领导对党校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未能将党校所开展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到促进党政事业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高度上来看待。比如对于事先所拟定的培训计划, 由于工作任务紧等原因便一直搁置, 或是对于正常的培训教育工作随意的中断、缩短培训时间, 也并不在后期将未能完成的培训任务完成;再者就是经费紧张, 很多地方的县级党校未能将“六项经费”落实, 更没有硬性的常年增长的文件规定。由于经费紧张, 所以只能挤占其他单位的经费来维持党校培训工作, 造成了一种“找米下锅”的局面。

2.2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大多数基层县级党校的师资力量都还不尽如人意, 同时校内各学科相互孤立, 整个党校内部系统未能形成一种相互沟通, 彼此优化、整合的运行机制, 这对于党校培训工作的有效性起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客观来看, 我国县级党校师资薄弱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 人数少且年龄资质结构分散。以作者对6所县级党校的调查为例, 其中仅有1所党校的专职教师人数超过了10人, 有2所党校的专职教师人数仅在5人以下, 另有3所党校的专职教师人数在5人到10人。再者就是这些教师的年龄多在50岁以上, 不然就是今年来的毕业生, 教师年龄资质结构分散。

第二, 教师素质较低。在作者的调查中, 因为许多党校教师是从地方中小学直接调选的, 所以他们的专业都在中文、政治或是历史这些学科上。其他专业的教师人数极为稀缺, 比如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法学专业等。同时, 在众多的县级党教专职教师中, 属于高级讲师的人数也极低, 而且在这里高级讲师中有一部分在从事着党校的管理工作, 很难直接参与培训。

第三, 党校内部的系统性运作不合理。站在当前的培训及管理角度上来看, 党校的存在应当具备系统性, 但在实际的党校运作中, 各方却是各居一隅。比如同级间的交流减少, 甚至是不交流, 还有上下级除了必要的上、下行沟通之外, 也不做相互间的交流。最重要的是上级党校对基层的县级党校也缺乏必要的指导与管理, 使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培训资源配置能能有效的进行, 使党校的教学力量进一步削弱。

2.3 教学方式不完善

由于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以及培训经费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限制, 大多数的县级党校在培训工作的教学方式上都还不够完善, 明显的滞后, 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培训特征, 致使调研少、学习多, 研究少、教学多等等现象出现。还有就是很多县级党校培训的时效性、针对性过低, 往往忽略了培训对象的个体特征, 而“大锅”式的一起教育培训, 没有针对不同对象群体的培训需要, 始终提高不了培训的有效性。最后是在培训工作的管理上还不够健全, 在很多管理的细节过于粗放, 基本上都是在强调培训对象进行自我管理, 而很少将实质性的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或是一味的追求培训面积, 仅争取培训更多的人员, 不注重培训的质量及有效性。在培训工作结束后, 也很少进行总结、反思, 忽略了教学方式的改进过程。

3 县级党校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增强县级党校自身发展动力

来自身的内部影响是导致当前县级党校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县级党校想要在当前的困境当中寻求出路, 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增强自身的发展动力, 将自身的应有作用发挥出来, 比如干党政干部培训, 党政研究、宣传等等。在党政干部的培训上, 党校方面应当进行自主教学功能革新, 要在教师选配、培训方式、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时间上争取到主动权, 并形成自身的一套特有体系。而在正式的培训工作展开前, 教师应当针对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搞好培训前的备课、调研、科研, 增强培训内容的科学性、时效性、针对性以及理论性, 提高党校培训教育质量, 增强自身的发展动力及影响力, 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3.2 争取各方部门支持

要想走出困境, 寻求发展道路, 除了增强自身的发展动力之外, 还应当尽可能争取到各方部门的支持与重视, 为县级党校的发展“拉拢人气”。要以“两条例一纲要”为基本的要求, 认清党校的一切责任、一切工作的重要性, 并将其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不断强化自身的规划与研究工作, 同时使县级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调控更加具备科学性、操作性。在干好党政培训、完善师资力量、丰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 搞好其他方面的党政工作, 为党委、党政府在各个基层的部署起到促进与推动作用。地方的县级党校应当在上级机构的直接指挥与代领下, 完善自身的财政管理体系与人事管理体系, 并尽可能的多获得财政支持, 在实际上将地方县级党校作为党委的关键分支, 在党校的物力、人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纳入县级政府与党委的管理体系当中。尤其要将地方县级党校的各种经费, 比如培训经费、维护经费、办公经费以及科研经费等纳入到地方财政预算当中, 对县级党校的各种财务状况进行统筹的安排与考虑, 在保证了地方县级党校财政支持的基础上, 使其可以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调研、科研、培训以及质询服务上来, 增强地方县级党校在党政事业方面的专攻性。

3.3 实施人才兴校战略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是实现县级党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通过人才流动, 优化全员结构, 特别是教师队伍结构。笔者认为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分两方面:一是在党校系统内部, 大力加强和统筹市、县两级党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打通职称、打通专业培训、打通骨干教师培养、打通课题专题, 尽快突破县级党校教师业务发展上的“天花板”现象, 实现人才流动;二是可以根据中央高层推动事业改革部署以及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 尝试争取重新定位党校人员性质, 以拓宽党校人才的流动渠道。通过重新定性, 可以解决党校领导干部、教师与同级部门领导干部交叉任职身份不兼容的问题, 解决党校青年教师、管理人才的前途问题, 激发党校人才活力。同时, 也便于选派基层优秀党政干部充实到党校队伍中, 这样的党校教师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 更能适应新时期党校干部教育工作。这样的双向人才交流, 让县级党校既培养了人才, 自身也输出了人才, 更能彰显党校的理论“阵地”和干部“摇篮”魅力。这不但是一种激励党校领导干部和教师的机制, 更是强化党校队伍长远建设的举措。

3.4 改革、完善教学方法

在深化教学内容的同时, 还应当站在当前的教学、培训理念上来对县级党校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完善。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 肯定能使教师的主导性同教学对象的主体性相互积极配合、调动, 能够使教学、培训过程始终处于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下。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传统的党校教学、培训方式多以单方向的灌输为主, 教师往往是自己讲自己的, 对于学员的感受不管不顾, 只要自己讲完了, 培训就结束, 这种教学、培训方式方法的有效性极低, 也满足不了当前的党校教学、培训需求。所以, 要使党校能够在当前的形式下找到发展出路, 必须要改革、完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这是县级发展出路的一条根本途径。第一, 要鼓励、支持甚至是要求党校教师进行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 对各种社会资料进行充分的收集, 并在相互间展开沟通、交流, 不断丰富培训内容, 提高培训内容的质量;第二, 在彻底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 注重调动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能动性;第三, 就是要注重课后的总结, 要及时收集学员的意见反馈, 听取众多的意见, 并根据实际条件进行改进, 使地方县级党校的教学方式可以不断的改进、完善, 能够时刻贴合时代发展对党教教育、培训工作所提出新要求。

3.5 强化教学管理

当前很多地方县级党校在教学的管理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所以, 应当强化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教学这一块的管理主要应当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规范, 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教师的进行予以充分的支持, 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完善予以相应的标准与要求, 同时对教师培训前的教案编写进行规范, 要求教师在教学、培训工作开始前必须要进行完备的课前准备。加强教学评估、考核, 时刻掌握各个教师的教学情况, 如果有不足的地方由上级亲自予以指正。

4 结束语

长久以来, 党校在我国一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它为我国的干部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它也为我国党政思想交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为党政府的各项决策、方针制定提供了基本依据, 是我国党委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部门。但在当前的形势下,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使我国的党校尤其是基层的县级党校陷入了种种发展困境, 比如本文中所提到的重视力度不到位、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以及教学方式不完善等, 因此, 我们必须要采取适当的对策寻, 增强县级党校自身发展动力、争取各方部门支持、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来寻求发展出路。确保我国党校能够回到理想的发展道路上来, 继续有效的推动我国党政事业向前发展。

摘要:长久以来, 党校在我国一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它为我国的干部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它也为我国党政思想交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为党政府的各项决策、方针制定提供了基本依据, 是我国党委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部门。但在当前的形势下,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使我国的党校尤其是基层的县级党校陷入了种种发展困境。文章对我国县级党校所面临的困境做出了简单的分析, 并探讨性的提出了部分出路建议, 以不断推进我国党校事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县级党校,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陈莲凤.党校教育作用及当前困境[J].长春大学学报, 2011, 21 (06) :104-110.

县级党校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党校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290-02

党校从1933年诞生以来,高举“实事求是” 的旗帜,在思想大解放,在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各级干部的整体素质方面,功不可没。2008年9月,胡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充分发挥党校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阵地作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生力军作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积极推动作用和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这“五个作用”明确了党校的使命和职责,提出了党校工作的主攻方向。但是,近些年来,一些县级党校却是如履薄冰,步履维艰,陷入了发展困境。县级党校如何适应新形势,建立新机制,开拓新局面,走出发展困境,都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县级党校面临的困境

(一)现行体制运行问题。《条例》明确规定上下级党校是业务指导关系。由于现行体制机制等问题,上下级党校之间的业务指导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得到具体落实,出现“两张皮”现象,导致上下级党校的业务指导显得无力。另外,《条例》明确规定党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但实际上这个重要部门的职能未能得以真正实现和发挥。存在着党校的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的流动冻结,许多人终生在党校工作。另外,在实行分类管理中,导致单位内出现同工不同酬现象,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淡出学历教育后县级党校难以生存。以前,在党校正规化发展时期,党校教育在社会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为基层培养和轮训了大批的干部队伍,可以说,党校的正规化建设带来了党校发展史上的辉煌。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党校学历班次的生源受到严重影响。

(三)主体培训少。党校作为党的重要工作部门,培养党的干部的学校,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具有其他任何教育和培训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现实当中,党校在干部培训的主阵地所占份额是越来越小。一方面干部培训计划是由组织部门和具体单位定夺,党校没有权利参与具体计划的安排实施;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各部门的一些具体实际情况的限制,很多本来已经列入主体办班的培训计划实际上多是落空。有的部门为了减少经费开支,大多以会代训;有的部门即使按培训计划实施,也多是借用外单位的场地或会场。这样一来使党校不再是干部培训的主阵地。

(四)经费保障难。一是投入渠道狭窄, “科教兴国的‘教’,包括党校教育”,但党校不象国民教育,没有上级财政、计划部门和党校系统的专项资金,只有地方财政拨款这一条路,却又没有硬性规定,除人员工资外,财政几乎没有其他拨款。二是创收难以为继,过去创收如函授教育等,收入也只能勉强维持水、电等费用。随着生源的枯竭和停办,县级党校的生存面临着空前的困难。

(五)参与课题研究少。结合《新条例》要求,县级党校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对具体的县情进行调查研究,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教学和社会实践提供服务。然而现实中,党校很少有机会参与县上的一些重大调研活动。

二、县级党校陷入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外因分析

第一个外因是体制机制的原因。一是党校系统纵向的管理没有建设好。基层党校自我封闭,各自为阵,缺少本系统内的管理。省市党校对县级党校不是领导关系,而是兄弟关系。没有具体的指导内容、程序,也无帮助更无管理。二是党委对本县党校的工作机制建立还不够健全。党委办好党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党校怎么办,办的好不好,许多地方还存在规范性意见和监督检查落实机制;年度考核,提拔选用干部,对党校的考评意见有所忽视,甚至是一带而过。

第二个外因是思想不重视的原因。一是经费不足。一方面受地方财政收入的制约影响,财政拨付和保障比较困难。在一些县级党校,除人员工资外,几乎没有创收渠道,维持正常办公费用都非常困难,改善教学设施和对教师培养的投入更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党委、政府对县级党校在项目、资金上的支持力度,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党校几乎没有投资项目和专项资金。二是基础实施落后。目前,许多县级党校的基础设施落后,一些党校设施设备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水平,没有现代化信息化教学设施,没有形成学、食、宿一体化,功能不齐,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三是部门之间支持力度不够。党委管党校但不管钱,政府管钱不管党校。在干部力量配备上,没有把党校看成是组、纪、宣这样的党委重要部门。党校作为干部培训主阵地和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在使用提拔干部上应该听取党校对干部的考查考核意见建议,但实际上党校既无发言权,也无建议权。

(二)内因分析

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不强。一方面知识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在选配教师和培训教师上不到位,致使师资力量总体上不完全适应干部培训需要。面对着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要求,单一知识结构的教员很难胜任。再加之很多老师都是从中小学校调入,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有待于大幅提升和加深。另一方面是学习提高机会少。党校教师很少有机会走出去学习考察,接受新鲜血液,又很少有机会到上级党校高校充电,一两个星期的短期培训,难于快速实现知识更新。

多种原因必然导致党校难作为,党校“难作为”又必然导致领导和部门对党校有“看法”,恶性循环,这就导致党校陷入发展困境,而其根源又产生于机制不健全。

三、振兴县级党校事业的对策思考

(一)党委重视是县级党校发展的关键。党校既是“学校”,又是党委的“重要部门”。党校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党校区别于一般的学校和党委其它工作部门的本质特点,也决定了党校的地位和作用。各级党委一是应该把党校的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严格按照中央颁布的新《工作条例》指导党校工作,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二是要协调好有关部门支持党校工作。建立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保证党校学员来源,把学员在党校的表现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健全县党政领导到党校调研讲课,作报告和同学员座谈制度。县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党校工作汇报,并研究解决党校发展和改革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二)改革体制是县级党校发展的根本。造成党校特别是县级党校目前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解决党校问题、发展党校,必须创新党校管理体制。一是中央党校要成为管理全国党校的“龙头”和“主管部门”。中央、省、市、县级党校应该是上下级关系,而不仅是“兄弟”关系、业务指导关系。提升和扩大中央党校和省市党校地方办的职能,对县级党校的领导指导协调管理和督办职能。上级党校应有计划地对下级党校教师、行政人员进行必要的免费业务培训。做到统一工作计划、招生计划、教学计划。上下级党校之间,应拧成一股力量,凝成一种合力。二是党委要强化党校“重要部门”作用,党委要定期召开党校工作会议,分析形势,研究问题,部署工作。明确授权党校对参训学员的培训考察考核职能。严格规定干部参加培训任务和学习制度。由组织部门负责,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措施,进行点名调训。严肃整治干部培训不到课的问题,整顿教学秩序,真正体现干训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党校培训的权威性。三是规范党校经费拨付制度。党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县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确保党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培训和行政后勤等方面工作的需要。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县级党校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干部培训质量的关键取决于党校教师的素质高低,县级党校要在积极争取外部条件的同时,把办好党校的立足点放在创造内部条件上。要按照“忠诚、敏感、敬业、法治”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培养教师“三坚一能”的素质,即,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坚实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有探索研究改革开放新问题的能力,打造一支“作风正、业务精、敢争先”的教师队伍。

(四)拓宽办学路子是县级党校发展的核心。县级党校要解放思想,更新思路,科学发展,多方联系,多方争取,力争形成主体班次常年不断,培训班次形式多样的格局,造就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创新培训形式,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品味。可在县级党校设立干部培训中心,这样,县级党校既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主渠道,又是行政干部公务员培训的主渠道。同时,在县级党校探索开辟其他方面的培训,如一些短期性的技能培训和农民致富、养殖培训,拓宽县级党校的办学路子,增强县级党校的办学活力。

浅谈县级党校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篇4

□ 孝义市委党校 尚小琴

自从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以来,笔者作为党校一名骨干教师,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县级党校如何科学发展。笔者认为党校要科学发展,首先要解决党校往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其次要解决党校的发展依靠谁的问题,还要解决党校发展什么的问题,最终要解决党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以贯彻落实《党校工作条例》为契机,坚定党校发展的方向

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我们首先要在“办什么样的党校”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党校工作条例》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的法规性文献,它科学地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办什么样的党校、怎样办党校”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简言之,就是“三个适应、三个促进”,即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和国家大局的要求,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落实;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的干部教育的要求,促进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要求,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三个适应、三个促进”,可以说是党校工作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的总结,也可以说是对党校工作的性质和任务的规律性认识,集中地回答了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党校”这个最为基本的问题。

二、以尊重教师主体地位为核心,浇铸党校发展的中流砥柱

广义来讲,党校应以“学员为本、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行政后勤为保障”的格局来建设。但就党校内部讲,事业单位就应以干事业的人为本。学校的职能是培养学生,要依靠教师建设学校,因此要以教师为本。要办好大学,培养拔尖人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流的教师。清华大学终身校长梅贻琦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上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对一所大学来说,有了好的老师,就像一座大厦有了支撑的柱子一样;如果没有“大师”,楼盖得再多也没有用。党校发展的成果要由学员和职工共享,但是前提是要依靠党校职工建设党校、发展党校。因此,党校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必须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发挥教师首创精神,保障教师各种权益。

三、全面完成党校的基本任务才是党校的全面发展

又好又快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要求。那么党校的发展怎样才算好?从全面发展的视阈来看,要软件硬件都建设好才是好。特别是党校的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阵地作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生力军作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积极推动作用和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这五个方面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六项任务都圆满完成才算好。《党校工作条例》明确了党校六项基本任务,要求我们全面完成,只强调哪一项都是不全面的,并且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认可。作为县级党校,我们要认真完成以下四项任务。第一,根据同级党委确定的干部培训轮训计划,大力培训轮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培养理论干部;第二,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积极承办党委和政府举办的专题研讨班;第三,围绕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应用研究,主动承担党委和政府下达的调研任务,建立长效机制,把党校建设成为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和思想库;第四,发挥优势,针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

四、以打造名师名课为目标,保证党校可持续发展

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学科建设是加强党校教学工作、提升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建设。队伍建设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党校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党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党校建设可以在一两年内建设一座大厦,但是要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正所谓“十年磨一剑”。基层党校教师队伍建设,要立足挖掘现有教师潜力,通过鼓励教师继续学习深造,选派骨干教师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修,选送青年教师赴基层锻炼、参加业务培训等措施,大力提高师资整体素质。要着力完善学习进修、实践锻炼、激励竞争、考核评价等培养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教研人员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符合党校特点并与社会接轨的人才评价机制,逐步推出有较大影响的“党校名师”。要充分发挥教研部门及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在理论研究、专题开发和教学方式方法上积极探索、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宽松环境,打造品牌课程,不求大而全,但求特而优,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并在经费上予以保证。要增加教学班次,为本校教师提供更多的施展聪明才智的平台。

企办幼儿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篇5

程秀兰、陈晖、刘冬雨、王玉娇

2013-2-28 16:17:49来源:学前教育研究

一、私立幼儿园的发展困境

1.财政支持缺乏

学前教育在我国不属于义务教育,所以政府目前只对部分公办幼儿园有财政拨款,而对私立幼儿园没有任何资金投入。尽管不乏高投入、高档次、高收费的私立幼儿园,但总体而言,私立幼儿园的办园条件较差,其原因主要是办园经费不足。私立幼儿园多数是自筹资金办园,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幼儿的保育费,相对于幼儿园庞大的支出,这点经费可以说是非常有限。经费不足使私立幼儿园很难改善办园条件,由此必然带来幼儿园硬件设施简陋、教师福利很低、教育质量欠佳等一系列问题,使私立幼儿园的发展举步维艰。„

如果不考虑我国幼儿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从理论上讲,私立幼儿园就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规定设立的幼儿园和其他幼儿教育机构。“私立” 与“公立”相对应,私立幼儿园办学主体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法人和公民个人,其办园经费由办园者筹集.幼儿园由办园者或其被委托者经营,所有权归办园者所有。显而易见,私立幼儿园缺乏政府的财政支持,没有公办幼儿园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公办幼儿园相比,私立幼儿园各方面承受的压力要大一些。首当其冲的是生源压力,家长一般倾向于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公办幼儿园。其次,私立幼儿园除了要购置教学设备,承担幼儿园日常开支和教师工资之外,还得负担房租等,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在访谈时,一位私立幼儿园园长提到:

私立幼儿园没有财政支撑,各方面承受的压力都很大,如生源压力大、经济压力大、师资队伍流动性大等。

2.教师队伍不稳定

私立幼儿园教师的福利待遇、进修机会等各方面都明显逊色于公办幼儿园。一般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大多不愿意去私立幼儿园,少数毕业生即使去了私立幼

儿园也是把它当作跳板,目的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以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即便是一些中专、中职毕业生也不会长期留在私立幼儿园。上述种种,造成了私立幼儿园的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较大。而且高收费的私立幼儿园教师面临着来自家长、社会和领导更高的要求,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总的来说,与公办幼儿园相比,私立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工资待遇较低、稳定性差、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大多数幼儿园不为教师缴纳各种社会保险)、无法进行教师职称评定,因此教师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巨大的压力。私立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收入与所付出的劳动相比是非常低的。在访谈时,一位私立幼儿园的教师说到自己的工资水平:

工资较低,一个月900元,如果要买保险就在900元里扣除。

低工资、低学历、低水平是私立幼儿园师资队伍的普遍状况。与之相应的是教师的高流动率。[

下面是一些私立幼儿园园长对于目前私立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看法:

一名幼儿园教师要真正成熟起来需要有3—5年的工作经验,所以我们幼儿园既要培养小小孩,也要培养大小孩。中职、中专培养的幼儿园教师素质整体下降,80后的幼儿园教师责任意识比较弱,说走就走,有的工作不到一年,教师流动性比较大,整个幼儿园靠一些老教师在支撑,这不利于幼儿园长远发展。

私立幼儿园教师的生活保障、福利待遇等都不如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教师有编制,至少有一份期待;公办幼儿园有财政支持,教师工资待遇相对好些,能够吸引人、留住人。但私立幼儿园没有财政支持,教师没有编制,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相对低些。

要提高竞争力,那么对教师的要求就会高些,在管理方面就会严些,80后的教师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或抵触情绪,有时候会“轻松地”走掉,完全不顾幼儿园的整体利益,造成的影响很不好,如家长会问“怎么又换老师了”,频繁更换教师对孩子的发展也不好。

二、私立幼儿园的发展出路

1.政府引导、支持私立幼儿园发展

政府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私立幼儿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政府对私立幼儿教育的发展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私立幼儿园的申办,私立幼儿园必须符合各项指标才能注册。正如一位私立幼儿园园长所说:

政策引导,规范私立幼儿园申办,对私立幼儿园办园的条件要严格,要从各方面提出具体的标准。

其次,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扶助私立幼儿园发展,如政策鼓励,加强宣传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私立幼儿园的生存压力。在访谈时,一位私立幼儿园园长谈了自己的看法:

政府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私立幼儿园;加强宣传,如公开表扬某某私立幼儿园,加强园与园之间的公平竞争;政府对私立幼儿园应适当拨款、提供资源,如场地等。

另外,私立幼儿园满足了部分家长的教育需求,分担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促进了保教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前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为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所以政府应适,当拨款支持私立幼儿园的发展。

2.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

私立幼儿园要健康稳步地发展,提高保教质量是关键。而要提高保教质量,教师队伍的素质尤其重要。因此,针对私立幼儿园师资队伍不稳定、素质较低等现状,采取各种措施稳定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迫在眉睫。

为了稳定私立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当前急需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私立幼儿园的管理,要求各私立幼儿园参加社会保险,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私立幼儿园纳入正常的管理轨道,特别是

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将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纳入正常的管理轨道,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要改革幼师毕业生分配制度,凡进入私立幼儿园的幼师毕业生,一切待遇应与公办幼儿园教师一样.其人事关系可以挂靠在人才交流中心,以利改善和提高私立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素质,稳定教师队伍;成立私立幼儿园协会,以便各园交流办园经验,加强私立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之间的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使私立幼儿园真正成为学前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访谈时,一位私立幼儿园园长谈到:

稳定教师队伍,提高他们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外出参加培训、撰写观察记录、拟订各种计划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彰显特色,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

私立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相比虽然处于一定的竞争弱势,但是应该彰显自己的特色,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样才能赢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铺垫坚实的基础。现在不少私立幼儿园滥用“特色”教育,如:开设双语、钢琴、蒙台梭利教学等特色课程,甚至把幼儿园常规教学中的舞蹈、美术、体育等课程也作为特色课程来牟取利益,侵犯了幼儿的受教育权利,严重影响了幼儿在园的正常学习活动。有些私立幼儿园在创办“特色班”方面存在盲目跟风现象,正如一位私立幼儿园园长在访谈时所说:

不少私立幼儿园看到别人在搞什么,自己就搞什么;今天搞这个,明天搞那个,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教育者应该明确,办园特色不应仅仅是幼儿园管理与教学中的某些表象,更应当是通过管理者、教育者理念到行为的转换所形成的隐性竞争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对特色办园的界定,也是拥有市场的条件。所以,私立幼儿园应沉着冷静地加强特色建设,发掘自身的教育优势,最终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访谈时,一位私立幼儿园园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县级党校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调研报告 篇6

论文摘要:地方性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它在发展中却难以避免地遇到部属、省属高校难以想象的困境,如何在新形势下突破困境,化弊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论文关键词:地方性高校 发展过程 困境 出路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我国有不少地级市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建起了大学。在这里把这些大学称为地方性高校。地方性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其独特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也有其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为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它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甚至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能否顺利实现转型,也会对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我国的地方性高校在发展中面临着重重困境。面对这些困境,地方高校如何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下面笔者作一些探讨。

一、地方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1 多数地方性高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性高校的财政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可以使用、调度的资金远不如国家部属大学和省会城市的大学。

2 管理模式比较陈旧,离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管理体制有较大差异,存在某些明显的不适应大学管理的观念和制度,低级管理体制与高水平要求的矛盾比较突出。

3 在学科结构建设方面缺乏对高层次师资力量的吸引力,或者留不住逐渐成长的有一定影响的人才,师资队伍包括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不太合理。

4 来校进行学术交流的高水准学者少,真正具有价值的学术交流则更低,学术信息的流通相对滞后。缺乏大学本来应该具有的探讨学问之类的`各种学术活动,学生的校际交流少,具有价值的校园文化氛围不足。

5 生源差,素质低。同样的教师付出同样的努力,却达不到在其他大学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与大学本身应有的尺度和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二、地方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的原因分析

1 地方性高校在地理空间上基本远离省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缺乏地区优势。交通、配套设施比较落后,很难吸引高水平师资队伍。

2 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市经济建设刚起步,工业相对落后,政府财税收入少,需要政府投资的项目多,地方性高校在发展中难免遇到资金瓶颈。

3 多数地方性高校建校历史短,积淀浅,精神资源稀缺,优秀人才和生源缺乏,无法具备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大学所具有的那种特殊号召力和吸引力。

三、地方性高校的发展出路

1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搞活人才流动体制,建立起“能引进”、“能留住”、“能培养”的人才管理机制。

进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重点要转变管理观念,重视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将人才强校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两架马车齐头并进,既要制定优惠政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又要注重对在校教师的培养。

(1)正确处理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的关系

高校既要创造条件留住原有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又要根据需要,引进一定数量优秀的拔尖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开辟新的学科,带动和促进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高校没有处理好“引进的人才”与“现有的人才”的待遇和工作条件等问题,在政策上一味地向引进人才倾斜,而忽视对学校原有的人才尤其是骨干人才的扶持、培养,往往是“引进了女婿”、“气走了儿子”。因此在重视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善待现有人才,在学校的一些政策待遇上,兼顾现有人才与引进人才两者间的关系,采取措施积极扶持、培养有发展前途的现有人才,设法留住骨干人才。对于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应一视同仁,让他们同时挑重担,给他们同时施加压力。同台竞争,实行能本管理,能者上庸者下,为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才能搭建平台,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

(2)正确处理人才流动与留住人才的关系

人才流动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激发人才的巨大潜能,可以使人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实现人的才能与工作需要的最大程度契合。人才外流造成高校人才匮乏,严重制约高校的发展。因此要正确处理人才流动与留住人才的矛盾。面对人才流动,高校仅靠防止人才外流是不行的,而应提高认识,正确处理人才流动问题,积极参与人才流动,在流动中将自己需要的人才吸引过来。同时淘汰一批不适合当教师或无发展前途的人,优化教师队伍。高校应根据本校情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人才流动管理办法,改变对人才终生拥有的观念,对出资培养和引进的人才,签订合法有效的聘用合同,规定适当的服务年限,服务期满后,可以允许流动,不必强留;对于原有人才,也要科学管理,合理、恰当地进行人才交流,这样能促使高校惜才、爱才和用才,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有效解决人才供求矛盾,有利于消除“近亲繁殖”的负面影响。

2 着眼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努力提升优势学科竞争力。

学科水平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首要标志。一流的学科可以吸引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学生。学科齐全,拥有一大批举世公认的高水平学科是每一所高校的梦想,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地方性高校难以达到此目标。所以,地方性高校必须把学科建设放在不脱离实际、具有可行性的平台上进行谋划。学科建设坚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要认清学校的优势所在,认清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需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计划。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引进“少而精”、“切合实际”的学科专业,具体做法如下:

(1)按照规模、效益、质量、需求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考虑专业的独特性和集群性,避免盲目追求学科专业的增加,争取实现学科专业之间的互补、互通、相融、共生。学校目前须对现有专业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重组,合并相近专业。

(2)着力建立一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统一融合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按照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特色,拓宽人才培养的专业口径,调整、改造现有专业,加强相邻学科知识的教学,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实现人才的宽口径培养。

3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与“农民工”成为当今社会两大就业难群体,大学生就业难几乎成为众人普遍的观点。大学生就业难有各方面复杂的原因,大概说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自各高校进行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就业大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而就业岗位数量的增长相对缓慢。另一方面是各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趋同,严重缺乏个性,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在这种大环境下,地方性高校应该着眼自身特点,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1)学校提供更有利的教育条件和更好的教育方法。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适应就业竞争的需要,学校应不断地完善学分制和教育制度改革,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把握住教育的大方向。同时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美化校园,增加各类图书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图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多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给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舞台。

(2)提高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学校的教书育人工作分为两个部分,即教学育人和环境育人,环境育人就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高校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受到陶冶,获得新知识,增长才干,培养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增强团队意识,使学生个性和社会相协调,更好地发展个人的特长和兴趣。

(3)采取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其中心理上存在障碍的学生人数大约有lO%以上,这个数字应该说是很高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很大一方面是要靠学校的教育,学校应该开设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成立心理协会,对大学生提供咨询。

(4)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就业十分困难。但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却十分匮乏。国内很少有高校从新生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指导。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不少大学生直到毕业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有不少学生还把择业当作父母的事,并受社会劳动价值观念的影响,把择业范围集中在少数地区、行业和岗位。“面子就业”思想极重,更加重了就业竞争。因此需要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1]倪国玉.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煤炭高等教育,2009,3,2.(第27卷).

县级党校体制改革探究 篇7

[摘 要]县级党校在很多方面存在诸多的矛盾和困难,尤其是近年来,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县级党校建设已凸显出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加快县级党校体制改革。

[关键词]兴县级; 党校 ; 体制 ; 改革

一、当前县级党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缺乏自主权

目前县级党校校长大多由县(市、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兼任,组织部设有分管干部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的副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实际上是在组织部的领导下,具体落实、完成县级党委下达的干部培训任务。这种领导体制虽能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干训监管职责,强化主管者(组织部)和实施者(党校)的协调联动效应,但在实际工作中明显存在不足:一是培训什么人、什么时候培训、怎么培训都要按照组织部门的意见去办,县级党校难以根据工作实际、学员需求和干部教育规律实施培训,缺乏工作主动权;二是组织部门工作繁忙,有时顾不上干部培训,党校便成了无所事事的机构,干部培训规划往往难以全部完成;三是县级党校的培训资源本来不多,不少部门还“借”党校的教室和教师直接办班,使本就趋向边缘化的党校更加边缘化。

2.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缺乏保障

据调查,除党校承办的少量主体班外,县(市、区)各部门每年均向县级党委申报了较多的其它培训班次,这些班次由各部门主办,培训经费由县财政统一划拨到相关部门。但在组织实施中,不少部门出现了工作偏差:一是培训经费划拨到部门后,随意压缩培训时间和教学内容,组织管理松散,很难完成培训目标和任务;二是用党校教师讲课,抽调党校职工协助组织管理,每次培训结束后党校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培训经费并未掌握在党校手中,学校仅靠某些部门事后划拨的少量费用抵消投入花销,致使县级党校内部运转和干训工作开展受到较大影响。

3.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科学性

教师队伍建设是党校建设的重点工程,无名师便无名校。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全面提高党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在省内外和当地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因此,县级党校的办学效度主要来源于精良的师资队伍,尤其来源于大批的名优专家团队。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各县级党校在教师队伍建设“内生”培育机制上做足了功夫,他们既制定了教师发展规划,完善了学科体系,明确了培养目标,也细化了工作措施和办法,为教师成长提供了较多的平台,但时至今日,相当多的县级党校并未“孵化”出一批响当当的名优教师,原因就在于党校的“外化”培育机制不健全不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县级党校进什么教师、进多少教师、怎样进教师,自身没有规划权和决策实施权,靠“天”(即县级党委政府)定夺;二是一些县级党校人事制度改革并没落实,单位性质和办学规格仍未界定,教师在职务晋升、岗位设置、工资待遇等方面无法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影响了整个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意识。

4.绩效考核落实难,内部管理缺乏激励机制

激励性绩效管理是调动员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管理模式。但从考察情况看,不少县级党校目前在内部人员管理上,除了制度约束、精神奖励外,对运用经济手段激发教职工积极进取,显得束手无策,乏善可陈,校园昂扬向上、砥砺奋进的人文情怀有所缺失。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造成:一是党校队伍结构特殊,既有参公管理人员,又有事业身份教师,还有工勤人员,学校难以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绩效管理办法;二是内部制度建设有待健全和完善,岗位职责不明,目标任务不清,刚性约束不力,机关风气浓厚,激励效应难形成;三是党校尤其是边穷地区的县级党校,人均绩效津贴本来就少,若进行校内第二次分配,不但不能激励教职工,反而影响队伍团结稳定。

二、破解困局的现实思考及对策建议

1.完善领导机制,增强县级党校工作效能

学习借鉴重庆、遂宁等省市基本做法,推行组织部门领导与党校领导班子交叉任职管理机制,建议县级党校常务副校长兼任县(市、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直接分管干部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主持党校工作。这样做可形成三大良性效应:一是使干部培训的管理体系与组织实施体系结合得更加紧密,组织部和党校统一协调力度增强,可推动干部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二是强化了党校在干部培训工作中的决策权和实施权,提高了干训工作效率和党校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三是进一步增强了县级党校与同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紧密联系,工作中协调沟通、合作推动的力度加大,有利于提高干部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改革干训经费投入机制,发挥县级党校主阵地作用

每年凡经县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批准的所有培训班次,尤其是各业务部门申报的、由县级财政统一支付培训经费的班次,建议全部纳入党校培训,由党校作为承办机构全面组织实施,所有培训经费直接预算、划拨到党校,让有关部门配合党校抓好组织调训、质量监管等工作即可。这样,可充分运用和发挥好党校干部培训的宝贵经验和资源优势,明确责任主体,保证培训质量,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干训经费管理,加大干训经费使用监督检查力度”等政策规定,同时为解决县级党校培训资源萎缩、培训渠道不畅、资金运转困难等问题提供坚强支持。

3.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县级党校教师队伍素质

首先,应严格按照大中专学校规格及标准,加快推进县级党校人事制度改革,厘清党校单位性质,明确参公、事业、工勤三类人员结构比例及编制职数,重点倾斜专业技术人员即教师比例和职数,逐渐削弱党校政务机关属性,增强党校教育科研机构即学校属性,在资格认证、职务评聘、带薪休假、教学科研、学习进修等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师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的有关待遇标准,使党校教师也切实感受到“人民教师的光荣”;其次,县级党校应根据教师编制实际,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制定科学的中长期的名优师资培育计划,切实启动“树名师创名校”活动,以雄厚的师资力量展现办学实力和业务水平。

4.以人为本强化职责,打造县级党校励志奋进人文环境

一要推进党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和完善学校岗位职责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个人岗位职责、目标任务,以目标考核为手段增强内部管理效能,强化教职工“职责本分”意识,解决“必须干”“干什么”和“干得好”的问题;二要用好非经济激励手段,如运用述职报告、评优选先、学习进修、职务晋升、情感交流等各种手段,积极营造励志奋进、凝聚力强、暖情感人的校园人文环境;三要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探索通过财务预算或多渠道筹措建立党校工作专项基金,制定教学科研和服务管理绩效考核办法,以资(补)助方式表彰激励业绩突出的优秀教职工,切实形成内部激励管理效应。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县级党校改革发展面临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事关党的事业特别是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全局,它的发展建设亟需县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扶持,需要上级党校的科学指导,更需要县级党校自身直面问题的勇气以及创造性解决这些困局的智慧。改革是必由之路,创新是活力所在,自强是前进的根本,愿县级党校在改革发展中实现“凤凰涅磐”,道路越走越宽阔,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篇8

林其强

[摘 要] 信息化建设是党校发展的大事。本文阐述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探讨县级党校信息化的基本任务,对发挥远程教育作用这个重点工作提出了对策意见。

[关键词] 党校;信息化;基本任务;重点工作

人们才刚跨入新的世纪,信息时代的气息就扑面而来。人们都说:‚大有大的名胜,小有小的景致。‛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开播五年了,它强有力地推动地方党校的信息化进程,给县区党校融入信息高速公路提供了机会和经验。它对党校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提出变革要求的同时,叠现出党校信息化道路的光明前景。

一、指导思想

县级党校信息化,需要有厚实的土壤为它的实践提供伸展的平台,又要有科学的思想引领它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党校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三坚持‛: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邓小平同志带领拨乱反正,是从教育科技领域率先突破的。邓小平文章言简意赅,大多是他会见幕僚、外宾时的即席讲话、插话,一看就知道不是由秘书或其他人代笔的长篇大论,因此更真实地表现了邓小平本人的思想、气派与风格。我们今天重温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和信息思想,仍为他那深邃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所折服:一是邓小平难能可贵。他在1975年9月就开始引领我们走出 ‚姓‘社’姓‘资’‛这个传统意识形态的羁绊。他强调说:‚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体力劳动,世界上发达国家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都是走这个道路。‛二是邓小平眼界宽广。他在融入世界文明多样化方面讲了许多新话:比如在1978年3月听取有关计算机发展问题汇报时,他提出‚要建立国家计算机网,迅速建立大区的计算中心。‛1983年10月为景山学校题词中,他发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1989年3月,他在会见乌干达共和国总统穆塞韦尼时的谈话中总结说:‚不要关起门来,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否则就会信息不灵,睡大觉,而世界技术革命却在蓬勃发展。‛ 三是邓小平雄才大略。他的教育观是同人才观、科技观和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和世界化思想互为前提、互动产生和发展的。他在1984年9月为《经济参考报》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在1988年10月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邓小平呼吁:‚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邓小平上述重要思想,为党校教育和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坚持以学员能力建设为核心。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这四个方面构成的总目标,同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统揽全国各行各业包括各级党校的大发展观。中共中央在1995年9月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中,规范地提出党校‚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职能作用。曾庆红同志今年6月在福建省委党校考察期间,对党校这个职能作了具体阐述:各级党校要在教育培训党的中高级执政骨干、不断提高他们的执政能力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要在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重要阵地的作用,要在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笔者学习之后体会有三:其一,我们党历来重视执政能力建设。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认真探讨过历代王朝兴亡的‚周期率‛问题,他形象地把进城执政比作‚进京赶考‛,他提出了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这‚两个务必‛思想。我们党十三大以后,学界开展提高执政水平问题研究,中共十六大后侧重于执政能力建设。实际上,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等同于政党职能与政党作用的关系:职能是作用的实质内涵,作用是职能的外在表现,二者是同一东西的两种说法。其二,党校以人为本,就是以学员能力建设为核心。执政能力建设与提高干部素质二者辨证统一,党校职能是培养跨世纪领导人才,提高他们的执政能力,这是关系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战略课题。其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执政能力系统由各方面的骨干架构和运行,基础不牢大厦就不稳。因此,县级党校作用同样不可替代。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党校现代化。我们知道,教育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清华大学在1979年就开始筹建远程教学,现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已具备播出8套电视、8套语音、20套以上IP数据广播的能力,并实现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高速连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具有交互功能的现代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网络平台。相比之下,中央党校远程教学在1999年才开通,我们福州各县区党校今年刚接入使用,党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迎头赶上。其一,深化党校教学、科研改革,有赖于教育设施、设备、手段的现代化。要用现代化的、信息化的、高科技的教学科研设施设备手段武装各级党校。信息时代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我们初级党校信息化起步晚、不配套,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势在必行。其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是一种新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新的生产力。所谓党校信息化建设,主要指党校教学、科研及其他党群、行政、后勤系统工作的计算机化、网络化、自动化和现代化,主要包括系统建设、远程教学工作、校园网络建设等。党校信息化的发展潜力巨大。其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关系到党校性质、职能的建设和发展大局,将改变多年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份讲稿、一杯茶水‛的授课方式,促进党校教学工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的转换,使党校教学方式、科研方式、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党校信息化建设意义深远。

二、基本任务

中共中央2000年6月颁发的《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提出:‚加强党校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包括积极推进各级党校信息化建设,逐步在全国党校系统建成远程教学体系。‛县级党校是地方初级党校,实际是基层党校,主要特点是:教学设施简陋、手段单一,缺乏人才缺少钱,也缺乏信息化标准和规划。从发展趋势看,县级党校的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第一步是接入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包括接收设备、多功能展示台、投影机的购臵、安装等,各校已基本实现。第二步是校园网建设,包括购臵安装微机、交换机,宽带接入,网络调试运行等,涉及教研、行政、后勤系统办公的硬件平台、安全平台和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利用。这一步,我市各校正着手做,预期2-3年可初步建成。第三步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包括图书资料数据库、特色专题数据库、学科课件库等。这一步工作预期要长些,在2010年前基本实现。到那时,县区党校可以构建在同一时间对县域不同空间的受众,进行点播式、交互式和现场直播教育的远程教学网,人们普遍分享信息化的成果。

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三个一‛:

㈠,通过多种渠道多样整合,组建一个开放、动态、丰富和适用的县级党校教学信息资源库

有些人把党校信息化建设看成只是提高信息技术装备水平,似乎接入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就够了。结果,由于课程设臵、作息时间不同步,实时收看效果不好;而采集数据后没有录相、没有刻录,远程教学的好处就得不到长期、充分体现。县级党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多样整合教学信息资源:一是通过协议有偿使用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的教学资源,采集、录相并刻录成教学光盘。二是订立协议与福建省委党校信息中心联网,有偿使用该网络的共享资源。三是从农村党员干部教育频道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等,采集适用的内容,整合成教学光盘。四是要求本校教师把自己专题授课内容制成计算机课件,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听课、评课,在集体评课和充实讲稿后,整合成精品课件入库。五是参与所在县(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农业、广电、环保、科协等部门联合开发,制作适合的教学多媒体。六是向有关音像出版发行部门购买一部分适用的音象制品。七是从互联网、内域网等采集部分教学资源和素材资料。同时,要强调信息化技术积累和管理。这是党校信息化的保障和发展动力。一是把远程教学的机构、队伍建设好。要科学调配,合理分工,对远程教学网站、党校网站、校园网、电脑教室等设备使用维护落实到人,保障各网络正常运行。二是要以远程教学网、校园网建设为平台,积极开展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技术研究,特别是大量软件开发利用的技术研究,为应用和经营信息资源创设条件。三是制定相关职责制度。要强化岗位责任制,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建立设备添臵或故障维修申报制度,抓好检查工作。四是对教学资源库的制品进行分类建档、分类管理、协调使用,并保护知识产权。

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锻造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的师资和管理队伍 首先要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断深化,县级党校缺少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党校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一些教师和行政后勤人员应用信息设施的能力跟不上需要,这是制约县级党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把教师素质作为党校教育信息化的第一要件,按照“培训先行、分级负责、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基本思路,加强全员信息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总的包括远程教学网络管理使用培训、局域网管理和维护培训、软件开发、多媒体技术、网页制作培训等,不同岗位人员的培训项目不尽相同。培训目的是使全校职工基本掌握与岗位工作相适应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远程教学技术等。通过自学和接受其它信息技术再教育的渠道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信息技术等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其次要提高教学信息资源应用水平。目前市、区(县)高效率的内域网(INTRANET)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县级党校应用信息资源方面的着力点在三方面:一是更新校园建设观念,想方设法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设施引入党校、引进课堂,而不能搞了‚花园式‛长廊,忘了多媒体讲坛。这是深化教学、科研改革的基本途径和前提条件。二是增强共建共享理念,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水平。现有部分教师自建教学资源的通用性和共享性较低,一些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应用水平不高。要继续加快党校系统网和校园网的建设步伐,逐步完善网络和装备建设,按照课程改革和能力教育要求来完善机制,提高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层次。三是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关注软件应用,将普及应用放在教学信息化的重要位臵,扩大党校教学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在条件成熟时,从现在远程教学网接受的C级站升级为B级站或A级站。其

三、全面尝试信息化教学手段。要把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络建好、管好、用好,让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的内容进课堂、进头脑,以此作为党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提高课堂授课质量的同时,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党校教育观念。要从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着手,进入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在“用”字上狠下功夫,逐步提高信息技术手段授课的学科覆盖率、教师覆盖率和课时覆盖率。现在,县级党校不要再建什么计算机教室了。要逐步建立覆盖全校基本信息的大型数据库,构建党校行政业务流程,职能科室业务管理流程,逐步实现各办公环节的网络化,开展教育管理一站式服务,提高党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㈢、明确教学改革方向,开展一项以教育信息化为基础的党校教学规律科研活动 要明确深化党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中央党校提出今年深化党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办学,从满足学员获得岗位培训学历要求为主,向满足学员能力提高需求为主转变;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学用结合为突破口,以学员为本,大力推进研究式教学和教师学员良性互动教学。党校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行。因此,党校改革主要是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主要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与此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上的改革。上述这个指导思想,还可以细化为若干个专题加以研究,以发挥科研在党校的先导和基础作用。

要研究党校教学规律性的东西。坚持以教学科研带动党校教育信息化应用,这是推动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积极开展信息化网络资源、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作用和意义研究;积极开展目标教学课题研究,各学科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信息化背景下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积极开展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型学习”的研究,党校教育内容与学员实践所必须的基本知识相一致的研究,教学方法与学员生理、心理特点相适应的研究,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相照应的研究,党校教育过程与学员党性锻炼要求相融合的研究等。通过加强教学科研课题立项和项目管理,加大应用研究的比重,及时转化科研成果,服务于一线教学和领导机关决策,不断提高学员的系统能力和综合素质。

要研究党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党校‚九五‛发展规划的检查和促进,这些年县级党校的管理方式逐步进入规范化轨道。要建成校园宽带网(或ADSL局域网),为全体教师和员工配备微机,把学校教学、科研、办公等部门的计算机,通过网、线联结组成校园局域网,实现校内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和Internet资源共享,为实现办公自动化创造条件。要继续探索县级党校办公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信息安全保障问题,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与对策,努力实现办公、管理工作的网络化、自动化和现代化。

三、重点工作

胡锦涛同志在1999年9月出席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暨校园信息网开通仪式上的谈话中指出:‚中央远程教学网暨校园网络是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将会有力地促进干部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站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是地方党校实现与中央党校资源共享传输最便捷、投入最节约、规模最大化、成效最明显的方式,既是县级党校信息化的高起点,又是推进信息化、提高学员执政能力过程的工作重点。随着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广泛运用,提高远程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选择性。今后,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最经常、最大量的工作,还是用好、用足党校远程教学网,这是实现信息化的重点工作和首要途径。要突出‚五个抓‛:

㈠抓领导到位这个关键。县级党校难的不在于‚党校姓‘党’‛,而在于‚党校姓‘校’‛。所谓领导重视,首先是主持党校领导工作的副校长要重视,特别是担任党校校长的县(区)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对党校信息化建设能否做到思想认识、资金支持、协调关系‚三个到位‛:一是校长要‚常回家看看‛,过问过问‚校计大事‛,而县级层次的党校大事又往往只是些许琐事。二是校长要加紧学习一些信息化知识,学会用新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用新的观点来表述党校信息化工作。三是校长要善于理顺关系,集中全区域的力量办党校,有很多事情需要大校长出面调停梳理才能办好。由于县区领导工作很忙、精力有限,他们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做到这‚三个到位‛。无论如何,领导重视总是党校实现信息化目标的关键因素。

㈡抓资源库建设这个保障。县级党校可以减少订阅印刷版的书报和期刊杂志,充分利用党校远程教学网和英特网教学资源库,日积月累把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建好、管好、用好,实现跨时空的资源共享。根据今年以来播放资料分析: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大约每周六天时间播送12个课:即在周末双休日,分别在1频道播送‚在职研究生课程‛和‚函授本科班课程‛各2次课,其中部分‚函授本科班课程‛内容在周二、周三下午经2频道重播;在周一至周四上午,主要在1频道播送中央党校主体班‚基本理论课程‛、‚五当代‛课程(或‚当代世界‛报告)、专题讲座、选听讲座;在周一上午和周四上午,由2频道播送以县委书记班为对象的‚地县级党校课程‛各1课。每月第一周(或第二周)周五上午,在1频道播送‚形势与任务‛1课;在周三下午由1频道播送‚党委中心学习组讲座‛1-2课;另外,每月在1频道播送‚理论前沿与热点问题专题讲座‛1-2次,播送《党校信息》2次。每天上午11时和下午17时,分别重播当天上午8:30和下午14:30开播的课程,但‚形势与任务‛报告和现场直播课程除外。在剔除近期(如1 年内)重播的课程外,其它课程都可以及时采集、录相,并刻录成VCD碟盘入库。

㈢抓课程设臵这个前提。远程教学的成功,依赖于校方精心设计和编制课程。一是坚持以学员能力建设为核心,根据科级干部、后备干部、村(社区)支部书记等主体班次办班计划,根据不同学制、不同培训目标实际要求,围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这个重心,增加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方面内容,精心搞好各个班次的课程设臵,并按设臵选用好优质的教材和资源。二是把远程教学网课程与本校教师课程结合安排,可根据课程安排播放远程网录相的课程,也可以参照课表少部分组织学员实时收看远程网课程;可尝试‚重点课程辅导制‛,以远程网播送的名师课程为轴心,由本校教师为学员作辅导、答疑,谈听课体会;也可以发挥远程网 ‚大报告‛的优势,邀请有关部门干部参加听课,以扩大远程网的影响。三是实施指令制与‚点课制‛相结合,基本理论课由校方指定设臵;‚五当代‛课程、专题讲座和选听讲座由学员选择;将远程教学网课程与本校教师课程列表公布,均按多数学员的选择设臵课程。四是及时了解和掌握的前沿及发展动态,把党校课程做新、做实、做深,提高课程设臵的实效性。凡国情战略、大政方针和基本理论课程,侧重由远程教学网进行授课,以提高权威性、准确性和说服力;本校教师主要讲授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并试行‚两个不能教‛的做法:没有开展地方调研的课题不能上台教;没有把调研内容与大政方针联系对照起来的也不能上台教,以此巩固科研的先行和基础地位。

㈣抓学员管理这个基础。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是党校教育的一大特色。党校远程教学带给学员一片崭新的天地,但远程教学是一种间接的、缺少表情沟通和场景交流的教学方式,需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学员,依靠学员良好的学习支援。要引导学员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认真读书。县级党校学制短,读书时间少,学员学习有无收获,读书是基础。不要太浮躁,要排除干扰、潜心读书。二是勤于思考。在读书、听课过程中,要认真做笔记,经常给自己提问题,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加强研究性学习,多思才能出智慧。三是互相学习。党校为学员相互学习提供了机会,学员之间要取长补短,教务、班部要认真组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学员论坛、班级考察等活动,发掘和应用好学员的实践资源。学员管理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学员到课出勤。出勤率低是‚老大难‛问题。远程教学要通过课前周密组织、课间认真听课、课后辅导答疑,并辅以评教评学等反馈调查和追踪评价,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因此,对学员出勤、到课率低的问题,要做到拉下面子、公开监督、处理上一视同仁。二是学员党性锻炼。可开展学员入学闭卷测试,检查学员对党的理论、路线、纲领、经验‚四基本‛的掌握情况,并在党建课教学中解剖薄弱环节;要开展针对性党课教育,以案例式、对比式、实践式教学为主要形式,增强学员的党性修养;要发挥学员党支部在全过程的教育、管理职能,要结合学员学习总结开展党性锻炼方面的考评。三是学员学籍管理。要尽快实现学籍管理和办公的信息化,对学员试卷、论文、作业、文字表格等,都要分门别类管理、筛选,重要学籍资料应归入电子档案。

㈤抓学业检查这个保证。考试是党校教育的重要手段。由于县级党校学制很短,尤其要加强学业检查,严格考试、考核。第一,把播放的远程教学网课程和本校教师授课的主要内容,一起列入学员课外作业和期末考试范围,引导学员读书、听课、做作业、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罗源县委党校这个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第二,学员党性锻炼(包括出勤)要同理论考试成绩和论文成绩一起考评,引导学员全面发展。马尾区委党校今年试行三者按4:3:3比例综合评定学员成绩,对单项成绩前三名的给予口头表扬,对综合评定成绩前三名的颁发‚优秀学员‛、‚优秀班干部‛奖励证书和奖金。第三,加强学员论文指导和评审工作。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课程开通后,县级党校学员开阔了眼界,加强了重大现实问题研讨。开学初学员自报课题,学校指定指导教师,期末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有利于巩固教学科研成果,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层次和水平。

信息革命基本是和平的革命,中国在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郑必坚同志在去年底博鳌亚洲论坛的讲演中先声夺人:改革开放25年来,我们党已经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而又适合时代特征,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和平崛起的新道路。千禧年夜前他在全国党校信息网络建设现场会上同样精彩的话,至今仍时常萦绕在我们耳旁,仿佛是在那信息化胜利的彼岸亲切的召唤:‚党校信息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党校教育大思路的实现。我们要通过信息化促进干部适应时代潮流,保证我们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上一篇:诉讼请求变更的认定与处理下一篇: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