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请求变更的认定与处理

2024-10-13

诉讼请求变更的认定与处理(通用12篇)

诉讼请求变更的认定与处理 篇1

诉讼请求变更的认定与处理

律博园

百家号08-0414:10

网络用图,与本文无关

(一)何为诉讼请求,诉讼请求能否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明确规定,合格的起诉应包括适格原告、明确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对何为诉讼请求,法律、司法解释均未作出明确的界定,学界对于诉讼请求的概念亦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笔者认为,诉讼请求是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主张的法律上的权利以及请求法院做出具体判决的要求,是当事人希望获得何种范围和方式的救济的意思表示,既可能是实体权利主张,又可能是程序权利主张。诉讼请求的提起不是任意的,而是通过一系列民事诉讼行为来表达。从程序上看,诉讼请求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得以主张,是起诉权的外在表达,是一方当事人依据自己的意志而将其认准的基本事实和理由交由人民法院进行裁判,是其主观的判断;从实体上看,诉讼请求系以存在争议的实体法律关系或实体权利为基础以及范围,是客观确实存在的,是胜诉权得以实现的前提。不管是程序还是实体,诉讼请求都是案件的起点,裁判的落点,人民法院只得依据中立以及不告不理的原则,在一方当事人起诉时的诉讼请求范围内进行审理,不得超出。诉讼请求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某种法律关系或者法律事实,比如请求确认双方的收养关系,请求确认某自然人失踪或者死亡;二是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给付义务,比如请求对方赔偿损失,请求对方偿还贷款本息,请求对方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三是请求变更或者消灭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比如请求离婚,请求变更或者撤销合同。诉讼程序的推进,包括举证、质证以及证据的认定均应围绕人民法院确认的法律关系和争点进行,若当事人对法律关系性质或民事行为效力认识错误,将导致其举证质证等诉讼行为不当,影响其权利的行使,以及可能承担诉讼请求不能成立的不利后果。而我国素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实用主义的法律传统,诉讼请求变更的规则亦以此为源。学理上,民事诉讼以民事实体权利为基础,以当事人意思自治、自由处分为原则,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自主决定并自由处分其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人民法院的审判行为包括释明的义务亦应尊重该意思自治、自由处分的行为。法律规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 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因不同的主体限于其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对法律关系性质和民事行为的效力的认识容易产生偏差,进而影响人民法院对事实的认定,对案件的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的限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因此在符合程序要求的情况下,诉讼请求可依当事人请求或经人民法院释明后由当事人决定变更,诉讼请求变更后,法律关系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其法律后果相当于重新起诉,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确定案件的争点。

诉讼请求的变更包括两类,一类是诉讼请求的增加或减少,即量的变更。另一种是诉讼请求质的变化,即性质的变更。

(二)诉讼请求变更的程序要求

首先,诉讼请求的变更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法发〔2008〕42号)第七条“关于增加、变更诉讼请求以及提出反诉时的举证期限问题。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内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或者人民法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后,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重新指定举证期限。当事人对举证期限有约定的,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从以上几处规定看来,对变更诉讼请求期限的规定和表述不统一,包括“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一审举证期限内”和“举证期限届满前”,因一般认为举证期限应在法庭辩论结束前,因此,当事人应在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诉讼请求变更的申请。

其次,二审程序中能否变更诉讼请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二十八条“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原审被告提出反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者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双方当事人同意由第二审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裁判”的规定,当事人二审中不能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否则该主张将未经一审审理而直接二审审理后进行判决,违反了审级管理,损害当事人审级利益。同理,二审阶段不得变更诉讼请求。

再次,诉讼请求的变更所涉及的新的诉讼请求应属于同一人民法院管辖,不违反专属管辖,属于人民法院主管范围,否则将不符合起诉条件。

(三)诉讼请求变更的实质要求

民事诉讼法及其解释未明确规定何种情况下应变更诉讼请求,何种不应,司法实践对此亦存争议。从诉讼请求的概念和一般理论分析,法律关系性质,民事行为的效力,事实与理由,责任的承担应是一项完整的诉讼请求应有的内涵,确定诉讼请求应否以及是否变更应以此为据。

第一、诉请的法律关系性质、民事行为效力变更的,应变更诉讼请求。首先,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在诉讼中的反映即诉讼标的,是审判权所指向的对象,是法院裁判的客体。诉讼请求建立在法律关系、诉讼标的的基础上,是其外在表现,民事行为效力是确定法律关系性质以及民事责任承担的依据。当事人起诉时往往主张对其有利的法律关系性质、民事行为效力, 但当事人本身的认识会随案件的审理、事态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其可以主张法律关系性质、民事行为效力的变更,并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诉讼请求。其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五条所规定的变更诉讼请求,建立在法官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与当事人所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不一致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所为的诉讼请求变更,实质上等同于诉的变更,并不是对在同一诉讼标的范围内增加赔偿的数额或者对原因事实作出补正,或对已经表明原因事实而错误地以他项权利作为诉讼标的,发生法律观点认识上的错误。人民法院依当事人起诉主张以及提交的相应证据对案件进行审理,在人民法院认定的法律关系性质、民事行为效力与当事人起诉主张的不一致时,不能违反处分原则对当事人未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进行认定,对诉讼标的、诉讼请求作出裁判,人民法院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五条向当事人释明,询问其是否变更诉讼请求,此时当事人应变更诉讼请求,否则将导致败诉的后果。第二、仅诉讼事实和理由的变更,不导致诉讼请求必须变更的法律后果。事实与理由和诉讼标的是诉的两要素,如前所述,诉讼标的变更,诉讼请求应相应变化,但事实和理由的变更,并不要求必须变更诉讼请求。诉讼理由与诉讼请求具有因果关系并以当事人之间存在的法律关系为前提和基础,包括争议的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事实以及当事人的民事权利或合法利益是否确实受到侵害或者发生争议的事实两类。当事人在诉讼过程可随时变更或追加诉讼理由,人民法院也不能仅以当事人的诉讼理由不当而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而应基于人民法院查明的事实进行认定和判决。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上诉主张变更的是一审的诉讼请求,还是一审的诉讼理由还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因此,诉讼理由的变更不要求必须变更诉讼请求。至于当事人对事实或法律上的陈述等主张的补充更正,属于当事人举证责任和举证能力的范畴,不属于必须变更诉讼请求的情形。

第三、诉请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方法的明确以及诉讼中对责任承担提出的补充表述,不是诉讼请求的变更。诉讼请求的增加或减少,即诉讼请求量的变化,当然属于诉讼请求的变更,但责任承担的具体计算方法的进一步明确、相关数额的连续计算,不属于诉讼请求的变更。如民间借贷纠纷产生的利息,合同纠纷产生的违约金,自当事人起诉、开庭审理到审结,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在此期间,利息、违约金是持续变化的,当事人诉讼中提出的计算方式的变更、补充或者具体的数额明确,不属于诉讼请求的变更。关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特别规定“权利人对同一债权中的部分债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当事人可以对同一债权中的部分债权主张权利,且对剩余债权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即债权人起诉时仅主张本金,未主张利息或未主张全部利息的,不构成对全部或者部分利息债权的实体权利的放弃,而允许其另行起诉。这是否违反一事不再理的原则构成重复起诉?笔者认为,因前后两诉的诉讼请求不同,后诉的诉讼请求并未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因此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关于重复诉讼的规定,不违背一事不再理原则,不属于重复诉讼。

第四、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陈述不确定,需要进行推理的变更主张,不能认定为变更了诉讼请求。如表述“即使是融资合同,诉讼请求也是要求被告返还货款,赔偿损失”、“法庭若认定本案系融资合同则原告方同意变更相关诉讼请求”,不能得出其明白无误的同意变更诉讼请求的结论,而需要人民法院对其表述进行梳理、推理后才能得出逻辑关系上的结论,非当事人本身直接作出的变更诉讼请求的意思表示,不能产生变更诉讼请求的法律效果。

(四)判决驳回诉讼请求还是裁定驳回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规定》第三十五条意在为当事人平等而充分地参与民事诉讼,避免因当事人诉讼技巧和能力影响案件审判结果,影响公平与正义的实现,而分配给法官可在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时,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的释明义务。该规定本意是为了提高司法效率、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避免当事人被驳回原诉讼请求而不得不重新起诉,既可提高诉讼效率,确保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得到落实,又能启发当事人致其主张更符合诉讼目的,保障实体权益。因人民法院仅在当事人起诉缺乏诉的实质构成要件、违反了人民法院主管范围的规定或者一事不再理原则的情形下,不进行实体审理而裁定驳回当事人的起诉。当事人被驳回起诉后,就同一法律事实、法律关系引起的纠纷,除出现了新的事实或者当事人有新的证据符合起诉条件的外,将不得重新起诉。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则是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实体上缺乏证据证明,其主张无法获得法院支持,但在被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后,仍可以另一法律关系再行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后诉应审查与前诉是否属于同一诉讼,是否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即是否同时满足当事人、诉讼请求、争议事项以及法律关系一致的情况。因当事人后诉所主张的法律关系不同,争议事项不同,诉讼请求不同,与前诉不属于同一诉讼,不违背一事不再理原则,当事人的起诉权将获人民法院认可。裁定驳回起诉与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均不影响当事人以另一法律关系再次起诉,但因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所主张的法律关系纠纷的处理,需要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争议以及依据的事实或理由通过实体审理进行认定后方能作出裁判,故不能以裁定的方式驳回当事人的起诉。

诉讼请求变更的认定与处理 篇2

关于《证据规则》35条的适用, 在人民法院在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后, 当事人拒不变更, 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有人主张裁定驳回起诉, 也有人认为应当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关于这个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释义》对《证据规则》三十五条做如下释义:

“本条是对人民法院告知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以及重新指定举证责任期限的规定。

在开庭审理案件过程中, 人民法院发现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 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如果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 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如果法律关系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那么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诉讼证据就得作出相应的修改, 否则当事人的权利就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 相当于重新起诉, 案件的争点则需要重新确定, 人民法院也就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

从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立场来看, 最高人民法院将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后重新起诉的案件作为新的案件处理, 进一步推论即将原案件撤回, 或者进一步说应当是裁定驳回起诉。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又没有作出明确的解释, 所以关于此案件的处理也会陷入法律适用的困境。

笔者认为:人民法院将案件全部采用裁定驳回诉讼的方式欠缺合理性。

一、该规定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证据规定》第34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做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该规定架空与虚化了《证据规定》34条的关于举证期限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证据的意见》第156条, 将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 第三人提出独立之诉, 限定在法庭辩论结束后。因此, 《证据规定》35条与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具有体系上的冲突。

二、该规定违反了意思自治与私权保护原则。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条和第13条分别规定了平等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平等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法官应当诚实、善意、客观中立。民事诉讼的基础是当事人的私权, 即当事人有权对自己的权利进行处分。法官应当中立, 就现有事实与证据进行审查与认定, 不得作出倾向性裁判行为。《证据规定》35条第一款中, 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 格局案件事实告知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行为也就是告知当事人败诉的结果, 是对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的侵犯, 违背了诚实信用与不告不理的原则。笔者认为, 人民法院应当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就既有证据与案件事实进行审理, 当事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应当自己控制诉讼风险与承担诉讼结果。

三、该规定容易引起诉权与审判权的冲突。

程序正义要求法官的客观、公平与中立。在民事诉讼中, 当事人基于诉权,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官应当居中裁判, 不能有所偏倚。在《证据规定》35条中, 人民法院主动介入当事人之间事实与诉讼请求的选择, 这样是对方当事人程序性权利的侵犯并且可可能丧失去法律权威的信任。这种行为无疑也侮辱了正义之源, 造成了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对立, 并不利于更好的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甚至可能导致新的社会矛盾, 并且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加之, 该规定仅限于一审程序, 基于我国两审终审的审判制度, 一审判决并不能绝对具有最终效力。

四、该规定不符合相关纪律的基本要求并且违背了法官职业道德。

我国《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一条和第十一条要求, 法官应当在中立、客观、公正的审理案件, 并且避免以自身行为使民众产生对司法公正产生不合理的怀疑。这里的公正除了实体的公正外, 当然还应该包括程序公正, 而程序公正重要的和主要的又是程序的中立性, 即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当事人双方均要保持形式上和实体上的中立。同时, 在审判纪律方面, 也有类似的规定。我国《法官法》规定, 未经宣判, 法官或合议庭应当对当事人保守秘密, 不能向他人 (包括当事人) 泄露。

笔者认为解决现实情况下诉讼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有利于缓解当事人诉权与法官审判权之间的矛盾, 将决定权交给理性的当事人, 同时诉讼风险由当事人承担, 又保持了人民法院中立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赵钢.论法官对诉讼请求变更事项的告知义务[J].法商研究, 2005 (6) .

[2]江伟, 刘敏.论民事诉讼模式的转换与法官的释明权[A].陈光忠、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论丛[C].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诉讼请求变更的认定与处理 篇3

所谓诉讼请求,是指原告在起诉状中提出的要求法院解决的某个具体问题(具体纠纷)。可以这样说,诉讼请求如同在走路之前先确定到达的目的地,如果目的地确定错了,随后与此有关的一切努力则都是无用功,即使在中途发现错误后纠正,也要事倍功半。

诉讼请求的选择要考虑是否有法律根据

只凭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有理而并不清楚自己的这一请求是否有法律根据,即贸然提出诉讼请求,其结果只能是以官司的败诉而告终。如报纸上刊登过这样一个案例:王某在2006年10月与赵某订立一份房屋买卖合同,双方约定王某以15万元的价格买下赵某的一套房屋,并约定在王某交付房款取得房屋后,赵某在一个月内办理好房屋产权证和土地证过户手续。在王某按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取得房屋后一个月内,赵某办好了房屋产权证却未办土地证,赵某以种种理由推托迟迟不办。在这种情况下,王某将赵某告到法院,要求法院确认买卖合同无效,被告返还购房款和利息并赔偿因被告的这一行为给自己造成的损失。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的房屋买卖合同没有约定办理土地证为合同生效条件,办理土地证只能认定是合同约定的随附义务,而随附义务不履行,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因而驳回了王某的诉讼请求。败诉后的王某在明白人的提醒下,以解除与赵某的房屋买卖合同,要求退还购房款和利息并赔偿经济损失为诉讼请求再次起诉,这次法院支持了他的诉讼请求。

法官点评:同样的事实仅仅因为诉讼请求不同,结果便迥然不同。因为合同有效,你要法院确认无效就没有法律根据:而要求解除合同则有法律根据,自然会得到法律的支持。类似的情况还有:男女青年恋爱分手后,一方向另一方讨要青春损失费的:患者听信了包治某病的医疗广告后前去治疗,因治疗未达到广告宣传的效果,以医疗侵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的,等等。因为青春损失费并不是法律所确认的损失:而包治某病属于医疗合同的内容(未治好是违约行为),在不能证明医方在具体治疗中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医疗常规的情况下,要求医方承担侵权责任就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诉讼请求是选择侵权还是违约至关重要

有时原告既可以提起侵权之诉也可以提起违约之诉,但原告在没有认真分析其中的法律关系和具体事实的情况下,想当然地提出自己的诉讼请求,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还是举一个实例来说明吧:中央电视台在2005年11月26日的《今日说法》节目中播出这样一个案例:杭州一女乘客晶晶在乘坐出租车时,因车费问题和出租车司机发生争执,被出租车司机勾海峰杀死。勾海峰因犯故意杀人罪被法院判处死刑。晶晶的父亲以出租车的车主倪德华侵权为由诉讼到杭州市人民法院,要求车主赔偿损失66万元。法院经审理后,驳回了晶晶父亲的诉讼请求。节目主持人撒贝宁引用法律专家的话说:“如果原告不是以侵权为由,而是以与被告之间存在运输合同、被告违约为由提起诉讼,向被告提出赔偿,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了。”主持人撒贝宁所说的实际上是这样一种情况:原告如果以被告违反运输合同给其造成损失为由提起诉讼的话,就可以要求雇佣出租车司机的车主进行赔偿,因为车主显然是运输合同的一方(车主雇佣驾驶员勾海峰)并且车主也是有赔偿能力的。但原告却错误地选择了侵权的诉讼请求,因为该案的侵权行为人已经构成了犯罪,犯罪行为显然不能认为是属于职务行为,只能是犯罪人本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其犯罪行为和雇佣其开车的车主没有关系;而本案的被告人因犯罪已经被法院判处了死刑,又没有赔偿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原告要求车主赔偿的诉讼请求自然就得不到法院的支持了。

法官点评:在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法律关系时,一方当事人违约同时又违法,给对方当事人造成人身或者财产损失,受害人都会面临选择违约之诉还是侵权之诉的问题,这就要学会如何选择有法律根据、有证据支持等请求,以最终使被损害的权利得以补偿。

诉讼请求的选择要考虑证据证明的难易程度、胜诉后权利实现的难易程度等因素

如果有多种诉讼请求可供选择,就要考虑自己在证据方面是否能予以充分的证明,因为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再好的诉讼请求你证明不了都无济于事;在可选择的诉讼请求都可以胜诉的情况下,则要考虑胜诉后其权利实现的难易程度,等等。举一个自己经办过的案件:青年农民李某(男,24岁)到某医院开设的特色门诊治疗痤疮,该医院的广告承诺:治疗两个疗程(一个月)后,60%的人可治愈,40%的人会明显好转,如果没有明显好转则退还医疗费及往返交通费。李某在该门诊部治疗两个疗程后,其病症不仅没有明显的好转,而且脸上的痤疮比以前还多了,并有痛痒的感觉(以前没有)。李某找到医院负责人要求其履行承诺,即退还李某已支付的医疗费及往返交通费。医院则认为李某的情况属于特异体质所致,只同意半价再给李某治疗两个疗程。根据李某提供的案件情况,我向他指出,本案可以提起违约诉讼,也可以提起侵权之诉,提起侵权之诉时才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但提起侵权之诉,我方证据不足,对方恐怕也能够证明自己在治疗过程中没有违法行为,或者病情没有好转与其治疗没有因果关系,这样,我方就得不到任何赔偿;而如果提起违约之诉,我方则可以证明对方有违约行为,有把握要求对方要承担违约责任,即履行承诺。原告听从了我的意见,向被告医院提起了违约之诉,结果在法庭调解之下,最后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对方当庭返还了1200元医疗费。

有时在两个以上的诉讼请求中都有证据证明,也就是说其诉讼请求都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这时要考虑哪一项请求更有把握实现或者说更容易实现一些。例如,居民王某家住二楼,一楼是商业用房,房主将该房租给一李姓个体户开饭店用,李某制作了一个大牌匾安装在饭店门厅的上方,挡住了王某家窗户的一半,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王某因此曾多次找市容管理部门,市容管理部门不但未予解决,最后还给李某颁发了悬挂牌匾的合法手续。作者在对此案进行分析后向王某指出,本案可以通过行政诉讼解决,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如果选择行政诉讼,最终解决还要靠行政机关(王某说李某在市容管理部门有关系),解决起来可能会有一些麻烦,要慢一些。最后,王某听从了作者的建议,选择通过民事诉讼来实现其权利,法院以相邻权案件立案后,判决被告李某在判决生效后七日内排除妨碍一拆除遮挡王某窗户的牌匾。判决书生效的第五天,李某就自行拆除了遮挡王某窗户的牌匾。

法官点评:原告提起诉讼的目的,是要实现自己的权利,这不但取决于法院能否判决自己胜诉,还取决于被告方是否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以及承担法律责任的诚意等因素,这都是在诉讼请求选择中应当考虑的。

在诉讼请求中提出的赔偿数额要适当

在赔偿数额的请求中,尤其是在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中,请求人往往以为精神损害没有具体数额上的限制,就尽量多写一些,总以为是多多益善。根据作者多年办理法律实务的体会认为,这样做是不明智的。这不仅不利于诉讼请求的顺利实现,反而会带来不利后果:一是要多交诉讼费用,二是可能引起法官和对方的反感,给人以“狮子大开口”、甚至无理取闹的印象。就精神损害赔偿诉讼来说,正确的做法是比通常应当得到的数额略高一点,以利于在调解中进行适当的让步。

总之,诉讼请求是民事诉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这是原告处分权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法院只能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审理和判决,既不能遗漏原告的诉讼请求,也不能超出原告的诉讼请求。诉讼请求既是一个写作诉状的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提起诉讼的原告应当在认真分析和把握争议的法律关系、能收集到的证据和对方当事人赔偿能力等基础上,审慎地作出选择。

变更增加诉讼请求丁 篇4

申请人:丁萍、女、1984年11月30日出生。住址:金凤区五里水乡30-3-601.电话:***.被申请人(投保人):周小云,男、1977年5月3日出生、汉族、地址:宁夏吴忠市陈沅滩乡沅滩村六队。电话:***.被申请人(保险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银川市西门支公司。

变更增加请求:

1、伤残赔偿金增加为30710元;误工费变更为13944元、营养费变更为1120元、护理费变更1820元、交通费70元,后续医疗费用由被申请人承担。

2、增加费用由被申请人承担

事实和理由:

2012年2月22日、通过委托,申请人被宁夏证泰司法鉴定所鉴定八级伤残并同时作了三期鉴定。为此,申请人根据此鉴定对原诉讼请求部分事项予以变更增加。请求法庭核准。

此致

西夏区人民法院

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 篇5

申请人:杨正大,男,1977年6月19日出生,土家族,住湖南省龙山县三元乡南北村13组2号。

杨正大诉方琦峰、吴丽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的案号为(2010)温瑞民初字第2753号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法院已受理,现在原告变更诉讼请求如下:变更后的诉讼请求为:

原告的损失为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财产损失共计267546.12元,被告方琦峰已经垫付75964.62元。

1、判令三被告赔偿原告191581.5元;

2、其中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3、剩余部分由被告方琦峰、被告吴丽嫚承担赔偿责任;

4、本案诉讼费由三被告承担。

此致

瑞安市人民法院

申请人:

2011年10月26日

赔偿清单

1、医疗费: 73040.62元

2、护理费:10875元(住院55天,出院后卧床90天,共145天,每天75元)

3、误工费:19505元(住院55天,出院后休息180天,共235天,每天83元)

4、住院伙食补助费:825元(住院55天每天15元)

5、营养费:3000元

6、交通费:3503.5元

7、残疾赔偿金:141597元(其中被抚养人生活费为32161元; 27359×20年×20%=109436元;109436+32161=141597元)

8、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元

9、伤残鉴定费:1200元

10、摩托车损失:4000元

合计:267546.12元

被告方琦峰已垫付医疗费75964.62元,三被告还需要赔偿191581.5元

被抚养人生活费计算清单

1、父亲:杨国旺,1951年5月20日出生。60岁(截止到原告伤残鉴定2011年6月30日)。赔偿年限为20年。有3个抚养人。

2、大女儿:杨淑茗,2002年10月3日出生。赔偿年限为9年。有2个抚养人。

3、小女儿:杨莉,2009年12月24日。赔偿年限为16年。有2个抚养人。

浙江省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8390元。

父亲:8390×1/3×20年×20%=11186元

大女儿:8390×1/2×9年×20%=7551元

小女儿: 8390×1/2×16年×20%=13424元

他的诉讼请求为何被驳回 篇6

2016年9月19日,南昌市西湖區人民法院一审审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原告程某通过宣传单购买了打折促销彩电,后发现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构成欺诈,遂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某销售公司进行赔偿。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程某的诉讼请求。

2015年6月27日,原告在被告某销售公司处购买了一台电视,价值3599元(该公司出具的发票为2015年4月24日)。2015年7月6日,原告以购买的商品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且涉嫌虚假宣传,向南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投诉。南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15年9月10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被告某销售公司在销售上述诉争商品过程中,未按照宣传单页上的6.5-8.5折扣给予原告优惠,存在虚假宣传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二十四条规定,责令被告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处以罚款10000元。现原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五条之规定,要求被告赔偿原告3599元,增加赔偿10797元请求,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另查明,原告家住武汉,无固定工作,经常往返南昌。在南昌期间,原告频繁向省、市、区工商税务等国家机关举报众多企业以及销售公司的不法不当行为。自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原告就购买的商品举报企业和公司后向法院起诉相关行政机关的行政案件8起,索赔赔偿的民事诉讼案件3起。

法院经审理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保护范围为“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消费者应该是“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这一方是为了个人或者家庭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生产经营活动或者职业活动的需要来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原告对购买到存在瑕疵的物品或服务进行举报,协助行政机关履行监督管理行政职责应予鼓励,但举报诉讼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利,通过法律的手段获取赔偿已经背离法律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本意。纵观原告近年来的行为,原告不断举报的目的是为了不断获取赔偿,已经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消费者。被告为了销售商品抢占市场份额使用了“品牌第一……”虚假宣传用语,相关部门已对被告的违法行为予以行政处罚10000元。原告为诉讼而“消费”再索取三倍赔偿的请求不予支持。原告购买的彩电尚在正常使用未提交质量有问题的证据,原告要求返还购买电视机款的请求不予支持。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点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 篇7

三被抚养人生活费:11186+7551+13424 =32161元

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二: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488字)

申请人:叶,女,1981年月日出生,汉族,

住址:市巷20号,

联系电话:

申请事项:

请求将本案诉讼请求变更为:

1、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连带赔偿原告各项损失69670.01元(包括医疗费15059.45元、误工费14078.04元、护理费3344元、住院伙食补助费420元、营养费420元、交通费671元、残疾赔偿金23517.52元、后续治疗费6000元、精神抚慰金5000元、鉴定费1160元);

2、请求法院依法判决第三人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直接将以上费用赔偿给原告;

3、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及理由:

申请人诉张、蔡和第三人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一案,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将案件发回贵院重审。现申请人特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向贵院提出如上变更诉讼请求的申请,恳请贵院批准!

XXX

关于增加和变更诉讼请求的申请书 篇8

申请人:李小强,男,汉族,1972年11月1日出生,住四川省双流县西航港锦华路三段13号2栋4单元5号。身份证号***76.请求事项:

申请人请求增加支付星期六星期天双休日和法定假日的加班工资31902元;申请人请求增加支付未休年休假的300%工资12136元; 申请人放弃被告支付长河坝电站施工期供水工程项目的安全和绩效奖金30000元的诉讼请求。

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在被告长河坝水电站生活区供水工程施工项目及其运行管理与维护项目工作期间,由于水电施工企业的特点在休息日节假日不能停工,该项目部人员少(一直保持在3到5人),休息日和法定假日工作和往常一样,有事随叫随到,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尤其是在该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期间,一旦生活区停水,一刻不可耽误,不管是生活区业主还是物业公司来电话逗得及时去处理,能立即处理的立即处理好,处理不好的需查明原因想法尽快解决。而公司始终没有安排本人轮休,仅按实际出勤情况只在每个休息日法定假日和平常一样支付生活补贴30元,工地补贴40元。2008年累计休息日加班80天*1860/21.75*200%=13683元,法定假日6天*1860/21.75*300%=1539元;2009年累计休息日加班88天*1870/21.75*200%=15132元,法定假日6天*1870/21.75*300%=1548

元。合计31902元。

另外,申请人在被告工作17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之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故原告依法享有带薪年休假的权利,另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第一款之规定,原告从2008年起至今享有每年10天的年休假(按两年零七个月,共应享有26天年休假)。因此,被告应依法向原告支付年休假工资:26天*(3384/21.75)日工资*300%=12136元。

申请人基于放弃被告支付长河坝电站施工期间供水工程项目的安全的绩效奖金30000元的诉讼请求。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的,如该诉讼请求与讼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应当合并审理”,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三款之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申请人认为,申请人此次增加的前两项诉讼请求与讼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不是独立的诉讼请求,同时申请人提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在举证期限内(2010年11月17日前),故申请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以上三项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申请,恳请人民法院予以增加和变更。

此致

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

诉讼请求变更的认定与处理 篇9

申请人:钟成选,男,1976年9月8日生,住安徽省肥东县店埠镇唐杨居委会塘头组,建筑工地安全员,电话:***。

被申请人:福建省华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住所地:安徽省合肥市史河路颐和花园H组团2幢; 法定代表人:林友明,电话:65568282。申请事项:

1、请求依法解除双方的事实劳动关系,裁决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经济补偿金10000元,并自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为申请人补缴社会保险;

2、裁决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55000元。

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2012年3月1日与被申请人建立事实劳动关系,进入其位于合肥新站区新蚌埠路与天水路交叉口的“金辉·悦府”建筑工地任安全员,月工资收入为5000元(现金发放),双方未签书面劳动合同,被申请人至今也没有为申请人办理相关社会保险。申请人认为,依法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及为劳动者办理缴交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也是对劳动者合法权利的保障。现双方为此发生争议,故此,申请人依法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裁如所请!此致

合肥新站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申请人:

****年**月**日

变更减少诉讼请求申请书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贵院受理王健诉范路路、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中心支公司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因申请人体内存有首次手术时的内固定,将来仍需二次手术取出,对其本次交通事故所产生的直接损失费用目前尚难以精准确定;故此,申请人请求对诉讼请求予以变更(减少)。即只主张2013年2月22日至3月18日的住院费用34621.61元及2013年5月17日的门诊医疗费79元,合计34700.61元;其余损失待二次手术结束后再行起诉。恳请法院予以准许!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年**月**日

赔 偿 清 单

1、经济补偿金:10000元(5000元/月×2个月)。

2、自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为申请人补办社会保险。

3、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55000元(5000元/月×11个月)。适用法律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案例》等

证 据 目 录

1、身份证,1页,证明申请人合法身份,主体适格;

2、企业注册信息,1页,证明被申请人合法身份,主体适格;

3、《任命通知》,1页,证明双方的事实劳动关系

4、资格证,2页,证明申请人安全员资格,职业、工作性质。

以上证据均为复印件

举证人: 年

变更请求申请书 篇10

原告邹诉被告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中心支公司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已在贵院审理之中,因之前原告向贵院提出司法鉴定,现司法鉴定报告已出具,故原告申请变更诉讼请求,变更后的诉讼请求如下:

一、请求贵院判令被告承担医疗费119904.35元、司法鉴定费1500元、残疾赔偿金373600元、护理费219000元、交通费100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4131元、营养费3900元、被扶养人生活费11978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0元。以上合计892815.35元。其中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承担12万元,余款772815.35元,扣除被告(一)已支付的47500元,即为725315.35元,由被告(一)承担80%的赔偿责任,即580252.28元。合计要求被告承担700252.28元。

二、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以上申请望贵院裁准。

申请人:邹

变更仲裁请求申请书 篇11

申请人:

被申请人:

请求事项:

1、请求增加裁决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XX年XX月至XX年XX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的差额工资共计人民币10000元;

2、请求增加裁决被申请人为申请人补缴XX年XX月至XX年XX月期间的社会保险费。事实和理由:

1、申请人XX年入职被申请人单位,担任XX一职,直至XX年XX月XX日解除劳动关系。申请人入职后,签订了一份自XX年X月X日至XX年XX月XX日为期X年的劳动合同(证据X),劳动合同期满后,申请人继续在被申请人单位担任保安,而被申请人亦一直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直至双方劳动关系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被申请人应支付申请人XX年XX月至XX年X月的双倍工资的差额工资,共计人民币10000元。

2、申请人XX年X月XX日入职被申请人单位后,被申请人一直未给申请人办理相关社会保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七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等相关规定,被申请人XX公司应当给申请人XXX补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社会保险费。

此致

XX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诉讼请求变更的认定与处理 篇12

毕玉谦

有关诉的变更的内容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上显得过于粗疏与零散,实务界常感困惑。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行法所存在问题加以阐述,并提出修订之管见。

一、关于适用范畴与内涵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

所谓诉的变更,是指在诉讼系属之后,原告采用以变更诉状记载事项的请求旨意(具体内容)和原因的方式来变更审判事项的同一性和范围。

应当注意的是,在有些情形下,诉的变更甚至将会导致诉讼标的的变更,以至于从总体上动摇裁判的基础。可见,对于诉的变更的确定,会对诉讼程序乃至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在立法上,对诉的变更所涉及的范畴应当予以适当加以界定,既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如果界定得过于宽泛,将不利于保障诉讼程序的安定性与效益性;如果界定得过于狭窄,将不利于保障当事人充分地行使诉权,亦会有违设置民事诉讼这种公力救济途径的旨意。

需要强调的是,如将诉讼主体的变更与诉的变更相区别,使得诉的变更不包含诉讼主体的变更,则有助于使得立法技术显得简练、易行。

另外,在我国,虽然诉讼请求通常被理解为原告通过法院向被告提出的实体上的权利要求,这种权利要求由诉讼标的决定。但实质上,为我国理论界所诠释的“诉讼请求”,包含诉的声明和请求原因事实两个方面。笔者认为,在对我国民事诉讼法进行修订时,应将诉讼请求的变更界定为诉的声明与请求原因事实的变更。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诉的变更的有关适用范畴显得模糊不清。例如,“增加诉讼请求”与“变更诉讼请求”两者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系并无明确界定,实务上法官通常会按照表面理解将两者视为并行的关系。但是,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当我们套用诉的变更的基本原理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既可表现为并行的关系,又可表现为相互包容的关系,因为,诉讼请求包括诉的声明与请求原因事实两方面。如从增加诉讼请求来理解就可能包括:其一,诉的声明的增加。它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实质上增加,例如,由原先的确认之诉后又增加了给付之诉;另一种是形式上增加,例如,因人身损害赔偿由原来的1万元增加到2万元。它是简单的数量增加。再如,基于同一损害赔偿,除原要求5000元医疗费之外,因伤情恶化又追加5000元医疗费,同时又增加2000元误工费。它是原因与数量的同时增加。其二,请求原因事实的增加。例如,因被告合同违约,原告先是按照合同约定要求被告支付违约金,后因该合同未能全面履行而给第三人造成实际损害,形成使原告承担相应责任的原因事实,原告为此增加该原因事实而追加赔偿金。

如从变更诉讼请求来理解就可能包括:其一,诉的声明的变更。主要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原告请求法院在权利保护形式上的变更。如原告在诉的声明中,由原先请求法院确认对某一特定物享有所有权,变更为请求判令对方给付该特定物。另一种是,诉的声明内容发生变更。如原告先是声明请求判令被告给付特定物,后又变更声明内容为请求判令被告给付一定金额钱款。其二,请求原因事实的变更。依据新诉讼标的理论,除金钱或代替物的给付诉讼外,请求原因事实的变更,即实体法上法律关系的变更,并不影响诉讼标的,故不引起诉的变更。而旧诉讼标的理论则认为,即使在给付之诉或形成之诉中,如原告在请求原因事实上提出新发生的请求权或形成权,或形成原因的事实时,属于诉讼标的的变更,由此造成诉的变更。新旧诉讼标的理论对请求原因事实的变更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影响并决定诉讼方向与进程的思维定式。

在我国实务界,因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对“增加诉讼请求”和“变更诉讼请求”的粗疏界定,导致法官通常将“增加诉讼请求”机械地理解为在起诉、反诉时的诉讼请求的基础上再多加一些其他的诉讼请求事项;而将“变更诉讼请求”简单地理解为当事人将先前提出的诉讼请求更换为新的诉讼请求。可见,这种观念将诉讼请求的增加仅分为“事项”和“量”的增加,而诉讼请求的变更又分为“民事责任方式的更换”和基于“法律关系性质或民事行为效力发生变化”产生的变更。

笔者认为,这些划分和变更仅停留在表面的形态上,因为,按照诉的变更的基本原理,增加诉讼请求应当分为诉的声明增加与请求原因事实增加两种基本类型;诉讼请求的变更应当细化为诉的声明变更和请求原因事实变更,并且诉的声明变更还应再细化为请求权利保护形式和内容的变更,前者能够引起诉讼标的的变更,而后者有可能是情势变更所导致的,因而在诉讼上很有可能会适用不同的程序规则与规制标准。另外,也不宜简单地认为因法律关系性质或民事行为效力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诉的变更。从原理上讲,这种情形不属于诉的变更,而是导致发生诉讼程序上中间确认之诉的原因,故应准许原告利用本诉讼程序一并提起中间确认之诉,以便法院就此作出中间确认判决。

二、关于适用要件与程序的缺失问题

现行立法未对诉的变更所适用的要件与程序加以明确规定,使得实务界在遇到有关情形时显得无所适从。对此,笔者认为,在修订民事诉讼法时,可作以下考虑:

(一)关于诉的变更所适用的要件,应规定如下内容:其一,在诉状送达被告之后,原告如对诉进行变更,应征得被告的同意。诉状送达被告之前,原告仍享有对诉进行变更或追加的权利。其二,当法院认为诉的变更对被告的防御并未造成相当妨碍或对诉讼的终结并非造成显著迟延时,应当予以准许。其三,变更后的请求不应属于其他法院专属管辖之范畴。其四,诉的变更不得违反适用诉讼程序的同一性原则。

(二)关于诉的变更所适用的程序,应规定如下内容:其一,在诉讼中,对于原告所诉有无变更或追加的,法院应当依职权进行调查,并当发现有变更、追加情形时,应当据情对是否准许作出决定。根据调查取得的结果,当法院认为原告的变更请求或请求的原因并无不当时,应当予以准许。凡经准许的,应就变更的新诉进行辩论并作出裁判。其二,当诉的变更是以新诉替代原有之诉,而原有之诉已不复存在时,法院便无需对此加以辩论并作出裁判;当诉的追加是以新诉加入原有之诉而使两者并存时,法院必须一并进

行辩论并作出裁决。其三,如发现当事人提出的诉的变更欠缺有关要件时,法院应以裁定禁止其变更。对此裁定,当事人不得声明不服,但对终局判决提出上诉后,则由上诉审法院进行判断。当上诉审认为第一审关于不准变更诉的处理不当时,可以准许变更并对新的请求进行审判。其四,当法院认为诉的变更系合法时,应当对新诉进行审判,如当事人对此存在争议,法院应以裁定作出明确判断。对在第一审法院所允许的诉的变更并己对新诉作出的终局判决,当事人对此不得声明不服。其五,请求事项属于诉状中必须记载的内容,对它进行变更应当以书面形式进行,这种书面形式相当于一份新的诉状,应当依法向被告进行送达。其六,当出现某些不应准许原告作出诉的变更、追加或者因新诉由其他法院专属管辖或不得适用同种诉讼程序的情形时,则应仅就原有之诉进行辩论并作出裁判,而对新诉则应以裁定予以驳回。但当诉的变更时,如原告已明确表示撤回其原有之诉而仅请求就新诉作出裁判的,除其撤回不产生效力外,不必再就原有之诉进行辩论并作出裁判。

三、关于如何认识诉的变更基本动因问题

现行民事诉讼法对在何种情形下允许、禁止或者限制诉的变更未作出相应规定,从而无法保障实现诉讼的公正性与效率性的和谐统一。对此,实务界反映相当强烈。

笔者认为,在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修订时,应当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诉的变更这一诉讼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不应当根据一些表象和个别情形来看待诉的变更可能对相对一方当事人以及审判的进行所产生的影响。因为,诉的变更主要包括诉的声明与请求事实原因的增加或变更,随着诉讼的进行,现实生活当中与争议有关的情形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之间围绕事实争点与法律争点的对抗会导致发现和查明新的请求理由、事实原因或者证据材料,并且它们之间也会发生一种互动关系,这种客观上所发生的情形还有可能导致原告就其诉讼诉的声明进行变更或增加,以便更有利于主张其权益。而对请求事实原因的变更或增加也是基于从实体法角度来论证、证明其诉讼主张的凭信度,对于被告在反诉当中所提出的诉的变更,则亦然。从技术上而论,诉讼是由原告启动的,“无原告则无法官”是发动程序的前提条件,并且,在被告并无反诉的情况下,原告的诉求是牵引诉讼方向与进程的驱动器,被告的答辩具有被动性与

上一篇:我喜欢的装扮500字作文下一篇:县级党校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