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诉讼请求范文

2024-08-23

变更诉讼请求范文(通用10篇)

变更诉讼请求范文 篇1

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

申请人:黄中楠,女,1955年2月10日出生,汉族,住南漳县武安镇马家营村八组。电话:***

请求事项:

请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被告襄阳广结缘制箱有限责任公司、被告郭和新在交强险、商业险范围内赔偿原告各项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115019.77元。

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在本案交通事故发生后,与被告广结缘制箱有限公司达成交通事故调解协议,但因被告一直不履行调解协议,现申请人请求依据申请人实际损失计算交通事故赔偿。申请人的请求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变更诉讼请求的申请,恳请人民法院予以准许。

此致

襄阳市襄州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

二〇一三年七月九日

赔偿明细

医疗费:464.77元

误工费:23624元/年÷365天×185天=12025元 护理费:23624元/年÷365天×50天=3250元 住院伙食补助:50元×24天=1200元

营养费:20元×24天=480元

伤残赔偿金:20840元/年×20年×20%=83360元 后期治疗费:9000元

交通费:10元×24天=240元

精神抚慰金:5000元

以上共计:115019.77元

变更诉讼请求范文 篇2

关于《证据规则》35条的适用, 在人民法院在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后, 当事人拒不变更, 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有人主张裁定驳回起诉, 也有人认为应当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关于这个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释义》对《证据规则》三十五条做如下释义:

“本条是对人民法院告知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以及重新指定举证责任期限的规定。

在开庭审理案件过程中, 人民法院发现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 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如果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 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如果法律关系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那么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诉讼证据就得作出相应的修改, 否则当事人的权利就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 相当于重新起诉, 案件的争点则需要重新确定, 人民法院也就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

从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立场来看, 最高人民法院将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后重新起诉的案件作为新的案件处理, 进一步推论即将原案件撤回, 或者进一步说应当是裁定驳回起诉。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又没有作出明确的解释, 所以关于此案件的处理也会陷入法律适用的困境。

笔者认为:人民法院将案件全部采用裁定驳回诉讼的方式欠缺合理性。

一、该规定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证据规定》第34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做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该规定架空与虚化了《证据规定》34条的关于举证期限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证据的意见》第156条, 将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 第三人提出独立之诉, 限定在法庭辩论结束后。因此, 《证据规定》35条与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具有体系上的冲突。

二、该规定违反了意思自治与私权保护原则。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条和第13条分别规定了平等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平等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法官应当诚实、善意、客观中立。民事诉讼的基础是当事人的私权, 即当事人有权对自己的权利进行处分。法官应当中立, 就现有事实与证据进行审查与认定, 不得作出倾向性裁判行为。《证据规定》35条第一款中, 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 格局案件事实告知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行为也就是告知当事人败诉的结果, 是对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的侵犯, 违背了诚实信用与不告不理的原则。笔者认为, 人民法院应当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就既有证据与案件事实进行审理, 当事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应当自己控制诉讼风险与承担诉讼结果。

三、该规定容易引起诉权与审判权的冲突。

程序正义要求法官的客观、公平与中立。在民事诉讼中, 当事人基于诉权,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官应当居中裁判, 不能有所偏倚。在《证据规定》35条中, 人民法院主动介入当事人之间事实与诉讼请求的选择, 这样是对方当事人程序性权利的侵犯并且可可能丧失去法律权威的信任。这种行为无疑也侮辱了正义之源, 造成了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对立, 并不利于更好的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甚至可能导致新的社会矛盾, 并且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加之, 该规定仅限于一审程序, 基于我国两审终审的审判制度, 一审判决并不能绝对具有最终效力。

四、该规定不符合相关纪律的基本要求并且违背了法官职业道德。

我国《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一条和第十一条要求, 法官应当在中立、客观、公正的审理案件, 并且避免以自身行为使民众产生对司法公正产生不合理的怀疑。这里的公正除了实体的公正外, 当然还应该包括程序公正, 而程序公正重要的和主要的又是程序的中立性, 即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当事人双方均要保持形式上和实体上的中立。同时, 在审判纪律方面, 也有类似的规定。我国《法官法》规定, 未经宣判, 法官或合议庭应当对当事人保守秘密, 不能向他人 (包括当事人) 泄露。

笔者认为解决现实情况下诉讼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有利于缓解当事人诉权与法官审判权之间的矛盾, 将决定权交给理性的当事人, 同时诉讼风险由当事人承担, 又保持了人民法院中立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赵钢.论法官对诉讼请求变更事项的告知义务[J].法商研究, 2005 (6) .

[2]江伟, 刘敏.论民事诉讼模式的转换与法官的释明权[A].陈光忠、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论丛[C].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 篇3

申请书范文一

申请人:叶ⅹⅹ,女,1981年ⅹⅹ月ⅹⅹ日出生,汉族,住址:ⅹⅹ市ⅹⅹ巷20号,联系电话:

申请事项:

请求将本案诉讼请求变更为:

1、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连带赔偿原告各项损失69670.01元(包括医疗费15059.45元、误工费14078.04元、护理费3344元、住院伙食补助费420元、营养费420元、交通费671元、残疾赔偿金23517.52元、后续治疗费6000元、精神抚慰金5000元、鉴定费1160元);

2、请求法院依法判决第三人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直接将以上费用赔偿给原告;

3、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及理由:

申请人诉张ⅹⅹ、蔡ⅹⅹ和第三人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一案,ⅹⅹ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将案件发回贵院重审。现申请人特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向贵院提出如上变更诉讼请求的申请,恳请贵院批准!

此致

ⅹⅹ市ⅹⅹ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叶ⅹⅹ

申请时间:

申请书范文二

申请人:秦某,男,1975年出生,汉族,住山东省。

被申请人:王某某,男,1961年出生,汉族,住济南。

被申请人:xxxx有限公司 住所:济阳县XX镇

法定代表人:王某某

申请人诉被申请人技术转让及销售合同纠纷一案,贵院已经受理,现变更诉讼请求如下:

一、依法解除申请人与被申请人2009年12月11日签定的《废橡胶、废塑料油化设备生产线技术转让及销售合同》;

二、判令两被申请人共同返还货款人民币45000元并赔偿相应损失。

变更理由如下:

2009年12月11日申请人与济南恒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废橡胶、废塑料油化设备生产线技术转让及销售合同》。签订合同当日,申请人依约给付被申请人王某某定金20万元。2010年2月27日申请人给付被申请人王某某合同款125万元。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申请人发现,被申请人要提供给申请人的设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生产燃料油的标准,根本实现不了合同的目的。特此申请!

此致

济南市天桥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

申请书范文三

申请人:(基本情况)

委托代理人:(简要情况)

申请人与纠纷案件已于年月在贵院立案。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即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特向贵院提出增加诉讼请求申请。

变更诉讼请求为: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请人:

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 篇4

申请人:,男,汉族旗人,个体户,现。身份证号码:、申请事项

请将本案诉讼请求变更为:

1、请依法判令二被告赔偿因暖气漏水给原告造成的装修损失、停业损失、货物损失等72699元。

2、被告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事实和理由

因本案原告诉讼请求明确赔偿数额以鉴定意见为准,现鉴定意见已出具,依据内蒙古衡正通价格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内衡正通(鄂)字[2017]第06号价格评估报告书,各类损失共计柒万贰仟陆佰玖拾玖元整(72699元),故特此依法申请变更诉讼请求。

此 致

东胜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

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 篇5

被申请人:王某某,男,1961年5月21日出生,汉族,住济南市天桥区XX巷12号。联系电话:1386745633。

被申请人:济南恒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住所:济阳县XX镇

法定代表人:王某某

申请人诉被申请人技术转让及销售合同纠纷一案,贵院已经受理,现变更诉讼请求如下:

一、依法解除申请人与被申请人12月11日签定的《废橡胶、废塑料油化设备生产线技术转让及销售合同》;

二、判令两被申请人共同返还货款人民币45000元并赔偿相应损失。

变更理由如下:

月11日申请人与济南恒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废橡胶、废塑料油化设备生产线技术转让及销售合同》。签订合同当日,申请人依约给付被申请人王某某定金20万元。2月27日申请人给付被申请人王某某合同款125万元。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申请人发现,被申请人要提供给申请人的设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生产燃料油的标准,根本实现不了合同的目的。特此申请!

此致

济南市天桥区人民法院

变更诉讼请求范文 篇6

申请人:北京XXXX股份有限公司

住所地:北京市XX区XX路XX大厦X座X层 法定代表人:XXXX,董事长,010-XXXXXXXX 委托诉讼代理人:XXX,联系方式XXXXXXXXXXX 被申请人:辽宁XXXX有限公司

住所:辽宁省XXX市XXX区XXX街XXX号 法定代表人:XXX,联系方式XXXXXXXXXXX 请求事项:

1、判令被申请人立即给付XXX款XXXX元;

2、判令被申请人承担诉讼费。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买卖合同纠纷一案,贵院已经受理,申请人起诉后被申请人给付了部分材料款,申请人特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向贵院提出如上变更诉讼请求的申请,恳请贵院批准。

此致

XXX市XXX区人民法院

变更与增加诉讼请求的理论探究 篇7

一、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法理分析

(一)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含义所谓诉讼请求,是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当事人提出的,要求人民法院予以确认或保护的民事权益的内容和范围,即当事人一方通过人民法院向相对方提出实体权利之请求。②“增加”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多。③增加诉讼请求,就是指在起诉,反诉时的诉讼请求的基础上再加多一些其它的诉讼请求事项。包括两种情况:第一是诉讼请求事项的增加。如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起诉时的诉讼请求是要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归还借款本金。在诉讼过程中,原告增加要求被告支付从借款时至借款本金还清时的利息。这要求支付利息的请求属事项的增加。第二是诉讼请求量的增加。如在侵犯名誉权案件中,原告起诉时的诉讼请求是:

1、停止侵害;

2、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3、赔偿其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在诉讼过程中,原告在诉讼请求项目不变的情况下,将精神损害抚慰金提高到10000元。这提高的5000元,就是增加的诉讼请求,属量的增加。

变更诉讼请求,是指当事人将先前提出的诉讼请求更换为新的诉讼请求,包括原告诉讼请求的变更、被告反诉请求的变更、第三人参加诉讼的诉讼请求的变更。④变更诉讼请求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当事人要求相对方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的更换;第二种是当事人认为提出诉讼时其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发生变化,需要变更诉讼请求。增加诉讼请求和变更诉讼请求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改变了先前提出的诉讼请求,他们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是一种量的变化,后者属于质的变化。

(二)限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时限的必要性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时限,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法律规定或者法院指定的当事人能够有效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①(以下简称《证据规定》)规定了当事人的举证期限,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材料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丧失提出证据的权利,就丧失了证明权。丧失了证明权,也就意味着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权利主张和事实主张失去实际存在的意义。在丧失证明权后,当事人再增加、变更诉讼请求也毫无现实意义。因此,从时限上来完善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1、限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时限,可以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和减少当事人与人民法院的对抗。法律对该项制度作了规定,但又规定的不严谨。因此,有的当事人以法律有规定为由,滥用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权利,不仅加深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还使当事人与人民法院产生对抗。如笔者审理的某一人身损害赔偿案。在起诉时,原告的诉讼请求是要求被告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法院受理后,在审理过程中,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要求被告再赔偿其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第一次庭审结束后,原告又增加诉讼请求,要求被告再赔偿其伤残补助费。第二次庭审结束后,原告又要求被告赔偿其精神损失费。因此,法院一次又一次地开庭,被告一次又一次地应诉。造成被告对法院的误解,认为原告怎么讲,法院就怎么审,法院偏袒原告,对法院产生抵触情绪,本可调解结案的造成了判决后双方上诉。案件解决了,可双方的矛盾反而加深了。而有的法官以有权指定期间为由,随意指定一个期间,变相驳夺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使当事人双方与法官产生对抗心理。由于各个法官的指定期间的随意性大,影响了人民法院执法的严肃性。为此,有必要从法律上来限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

2、限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时限,可以提高办案效率。效率,也称为效益,一般是指从一个给定的投入量中获得最大的产出,具体表现为以最少的资源耗费取得同样多的效果,或以同样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②首席大法官肖扬院长在2001年1月2日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指出:“公正与效率是 1

21世纪法院工作的主题”。也正如西谚所说:“迟到的正义为不正义。”形象地说明了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相互关系。可见,提高办案效率,在法院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当事人无期限地一次又一次地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对方当事人一次又一次地应诉。对于某些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情况,还必须给对方当事人的答辩期限,使法院的审理期限一再拖延。既影响了对方当事人正当权利的行使,增加讼累,又影响人民法院的正常工作安排,使有限资源得不到合理发挥,更严重影响了办案效率。很多案件审理期限的拖延,就是因为当事人不断地变更、增加诉讼请求造成的。为减轻当事人负担,减少诉讼成本,提高办案效率,有必要限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

3、限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时限,是严肃执法的要求。诉是民事权利主体认为自己的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按照民事诉讼程序向人民法院对一定的人提出权益主张,并要求人民法院予以解决和保护的请求。是当事人获得司法保护的一种手段,也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前提和起点。起诉的条件就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具体”的含义指的是:细节方面很明确的,不抽象的,不笼统的;特定的。③就是说,原告在起诉时就必须把诉讼请求具体化、明确化、特定化。在一般情况下,原告是不能随意增加或变更的。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遵循的是一种被动的不告不理的诉讼原则。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又提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事实上,在同一案件中,法院受理了当事人的多次告诉。如当事人随意变更或者增加诉讼请求,既不严肃,违反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又将严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程序。既然法律允许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增加、变更诉讼请求,那就必须对当事人如何行使这项权利,进行严格规范。

4、限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时限,可以倡导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确立安定原则。诉讼,虽然是为了解决存在于当事人之间的争论,但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仍应在民事诉讼中加以体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程序安定,使诉讼保持有条不紊的稳定状态。列宁曾经说过:法庭是教育人民遵守纪律的工具。①我国民事诉讼的根本任务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倘若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皆有权随时提出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的话,将导致程序动荡不定,始终处于不确定性状态,就违背了民事诉讼的根本任务,更谈不上教育公民遵守纪律。因此,必须限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

二、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对增加、变更诉讼请求问题的规定及缺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②(以下简称《民诉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③(以下简称《民诉意见》)第156条规定,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证据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第三十五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的限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笔者认为,现行的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制度的规定存在以下缺陷:

1、增加诉讼请求与变更诉讼请求的条件不明确。《民诉法》规定原告可以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民诉意见》规定原告可以增加诉讼请求,《证据规定》规定当事人可以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但未规定,在何种情况下,当事人有权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如原告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后是否还可以再增加、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对提出的反诉,第三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是否可以增加或者变更?被告提出反诉后,原告对先前提出的诉讼请求是否可以增加或者变更?规范不清或者没有规定必然导致有的当事人

在诉讼过程中滥用该项权利,法庭无法制止,从而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及时审判。

2、人民法院对案件的认定,只能通过判决、裁定或者决定。而《证据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也就是说人民法院认为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其的认定不一致,应当在判决前将自己的认定告知当事人。且不讲告知的合法性,但告知应采取什么形式,当事人对此不服是否可以上诉?一审的告知结论是否正确?如果当事人跟随人民法院告知的认定而变更诉讼请求,最终这个告知结论是错误的,造成的损失由谁承担?在《证据规定》中没有反映。显然,本条的规定有很大的缺陷。

3、法律的规定应当明确、规范。现行法律对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期限的规定不明确。《民诉法》只规定原告可以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但未规定期限。《民诉意见》只规定在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可以增加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提出反诉,第三人可以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但是对原告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被告以及第三人是否可以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及其期限又未作规定。《证据规定》中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未规定被告提出反诉后,其他当事人是否还可以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及其期限。况且该条内容本身的“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脱离现实。笔者认为,通常情况下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是在发现自己的诉讼请求有必要增加或变更时才提出的,这个“必要”是在对方提出了新的证据时才会发现的。而该规定与《民诉意见》规定在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可以增加诉讼请求相矛盾。以上种种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无法处理。可见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存在着缺陷与不足。

三、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时限制度的完善

(一)、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条件

1、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只能是基于先前提出的民事法律关系或者民事行为。《民诉法》规定:起诉的条件必须有具体的事实、理由。因此,对于当事人要求增加或者变更的诉讼请求与先前提出的民事法律关系或者民事行为无关的,人民法院不应准许。符合起诉条件的可另行起诉。

2、增加的诉讼请求,必须与先前提出的诉讼请求有联系,并且只能是事项的增加,而不能是单独的数量的增加。如原告今天要求被告赔偿10000元,明天增加为100000元。这种儿戏现象如果允许在民事诉讼中存在,有损司法的权威性。当然,在司法实践中应允许当事人有计算错误的存在,这属于数额的更正,不能认为是诉讼请求的增加。

3、当事人享有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的次数一般应加以明确。民事诉讼是极其严肃的活动,不能允许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随意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应当对他们的这项诉讼权利进行限制。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司法的严肃性,尽快解决当事人的纠纷,从而减少当事人的讼累。至于具体的次数则应由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全国的实际情况作出规定。在超出了法定的请求次数后,如果当事人有足够证据证明的,其仍享有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的权利。当然这是一个例外原则。

4、原告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只能在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案件有关的诉讼请求之前提出。如果在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案件有关的诉讼请求之后,原告可以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那么当事人之间的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就会循环进行,严重影响审理期限。

(二)、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时限规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民诉法》未规定,但《民诉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法定期间是指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指定期间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审理案件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依职权决定当事人、有关单位和个人为一定诉讼行为的期限。①有些指定期间,可以由承办法官根据案情的具体情况临时个别指定。如限定当事人履行判决、裁定的期限,通知银行协助人民法院执行划拔存款的期限等。指定期间虽然是可变期间,但一经指定不应任意改变。实践证明,随意改变指定期间,对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对人民

法院的审判工作都是不利的,不仅会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而且也有损于人民法院执法的严肃性。②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权利,既涉及当事人实体权利的实现,又涉及整个案件程序的进行,必须由法律统一规定,或者由最高人民法院就该问题作出实施规定。从目前来看,《民诉意见》和《证据规定》对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作了规定,但这些规定存在着相互矛盾又不具有可操作性的缺陷。因此,笔者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有必要重新统一规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当事人增加和变更诉讼请求的原因不同,确定的期限也因有不同的规定。笔者以为可作如下规定:

1、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应当在人民法院决定的开庭审理日之前提出。

2、当事人以先前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的认定不一致为由,要求变更诉讼请求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理由如下:

1、《证据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可见,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以其提供的证据所依托的,当事人举证不能,其诉讼请求就难以成立,就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限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期限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尽早固定自己的诉讼请求,使法官能尽早明白当事人之间的争议点,使得开庭审理能有的放矢。虽然二者有区别,证据不等于诉讼请求,提出证据不等于确定诉讼请求;但二者的联系是密切的。如诉讼请求的确定是建立在事实和证据基础上的。因此,当事人首先是考虑证据,然后才能确定诉讼请求。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有权查阅对方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也只有在举证期限届满,当事人才能完全查阅到相对方向人民法院提供了哪些证据。为此,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应规定在举证期限届满之后。可见,《证据规定》将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规定在举证期限届满之前提出是不适当的。开庭审理的目的是查清当事人双方争议的事实。法庭辩论是当事人围绕自己的诉讼请求相互进行辩驳的过程。《民诉意见》将增加诉讼请求规定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的规定与《证据规定》的基本精神不符。理论上,通常强调诉讼请求的增加、变更和反诉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理由是一旦法庭辩论终结,法院将以辩论终结前的诉讼标的和诉讼材料作为裁判的对象和依据。事实上,诉讼请求的增加、变更以及提起反诉都将影响诉讼的效率,尤其是影响开庭审理的效率。①因此,笔者认为,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及争议点,必须在开庭审理日之前固定,否则,庭审无重点,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双方争议的事实,主要是依据当事人所举的证据加以确认的。可见,开庭审理必须在举证期限届满日之后,而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应在开庭审理日之前。举证期限届满之日到人民法院确定的开庭审理之日之间有一段期限。这段期限留给当事人查阅相对方证据以及用来修正先前提出的诉讼请求,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也完全符合有关规定。从司法实践看,人民法院决定的开庭审理日,当事人双方都到庭,如在此前一方当事人变更了诉讼请求,对方不要求延长继续举证期限,人民法院仍可直接决定开庭审理。如对方对增加、变更诉讼请求,要求延长举证期限,人民法院可另行确定举证期限及开庭审理日期。既方便了当事人,又不会使人民法院的工作发生冲突。当然,对“弱势群体”中的未委托代理律师或者支付不起代理律师费用的当事人,人民法院要给予司法救助,向他们说明诉讼中的权利及所涉及法律关系的有关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以便他们及时修正、固定诉讼请求。所以,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的时限,确定在人民法院决定的开庭审理日之前是非常恰当的。

2、案件经当事人双方举证、查阅对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或者经开庭审理、举证、质证、认证,当事人对自己先前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才会有新的认识。案件再经过法庭辩论,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围绕自己的诉讼请求发表自己的观

点,相互进行辩驳。当事人对自己先前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的认识将更加明确。当当事人认为经法庭辩论对自己先前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的认识不一致时。当事人可以此为由变更诉讼请求。如当事人以合同纠纷起诉,在诉讼过程中,法庭辩论终结前,认为合同无效,系无效民事行为。当事人要求按无效民事行为的处理原则变更诉讼请求,为了减少诉讼成本,人民法院当然应当准许。因此,在这种特定情况下,当事人以自己先前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的认定不一致为由,要求变更诉讼请求,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变更诉讼请求范文 篇8

一、第三人制度的确立及存在的 问题

(一)第三人制度的确立 第三人制度的确立不是偶然的,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逐渐萌芽、确立、完善的。很早以前,就有法承认对他人的诉讼有利益的第三人,可以独立申请参加诉讼,可以上诉或申诉。第三人制度的产生背后一定有它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传统因素。具体而言,第三人 法律 制度的确立有以下两方面根据:

1、社会经济关系的纷繁复杂是第三人制度确立的基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关系远远突破了两个相向主体间一次性交往的传统模式,涉及多个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当民事主体双方之间发生纠纷时,如果仍按照传统的原、被告之间进行诉讼,不允许第三人参加,则势必不利于纠纷的彻底解决和第三人的权益保护。在这种情况下,第三人制度应运而生。

2、诉讼制度本身的发展以及诉讼 规律 的要求也导致了第三人制度在各国的确立。在 现代 社会,民事经济纠纷大量增加,投入诉讼的社会成本也越来越大,诉讼经济越来越成为民事经济诉讼不得不考虑的价值取向,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查明案件事实和彻底解决纠纷成为诉讼制度发展的内在客观要求。第三人制度的确立使得在一个程序中,合并审理有一定关联的法律关系,这可以简化诉讼程序,减轻当事人诉累,同时避免对相关联案件做出矛盾判决。

(二)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存在的问题 对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其诉讼权利地位比较确定,他是当然的当事人,享有相当于原告的诉讼权利,承担相应的诉讼义务。他有权提起并参加诉讼,如果未起诉时法院可告知其诉讼情况,但无权强制其参加。即使因为法院对其身份认定有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仍可通过另行起诉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对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则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比较严重,不少地 方法 院滥用、错用第三人制度,片面追求诉讼经济而导致对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损害,甚至随意将案外人确定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并强制参加诉讼,判决承担义务,随之带来司法上的地方保护主义。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存在缺陷:

1、如果法院是以调解方式而非判决方式结案,并且在调解书中确定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那该第三人在诉讼中地位又如何呢?

2、现行立法仅仅确认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享有上诉的权利以及在以后的 诉讼阶段中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至于在判决前的诉讼阶段以及法院未在判决中确定其承担民事责任时,该第三人诉讼地位又如何呢?从逻辑上讲,判决下达之前还不是当事人的话,只能针对当事人而作的判决,又怎么能够去判定尚不是当事人的第三人的义务呢?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实际上处于一种尴尬状态,未被立法予以明确肯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在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提出上诉。但该第三人在一审中无权对案件的管辖权提出异议,无权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或者申请撤诉。就这一解释本身而言,无论从诉讼 理论 上和实践上都更具合理性。但仔细分析起来,适用意见的解释与现行立法实际是相抵触的,并且自身仍有其不足之处。

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依据及诉讼地位

(一)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主要有:一是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二是案件的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1、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一般认为这是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明显特征,把他和有关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共同诉讼人区别开来,但并非其本质特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必要共同诉讼人对诉讼标的也无独立请求权,但对诉讼标的是共同的,即对诉讼标的有共同的请求权,这是与第三人的最重要区别。笔者认为,诉讼标的是诉讼法上的概念,因此诉讼标的既与实体上当事人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相关,也与诉讼上当事人诉的声明以及原因事实相关。据此,所谓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当事人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客体享有权利,在同原当事人间存在的另一民事法律关系中,他有权以独立权利主体资格提出诉的声明和原因事实,成为当事人。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没有这种独立请求权,在当事人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不享有民事权利也不承担民事义务,不能独立提出诉的声明和事实、理由。

2、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对于这一条件,主要有以下观点:(1)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是指,作为当事人争议诉讼标的的法律关系,与第三人参加的另一法律关系有牵连。在后一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是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对前一法律关系中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有直接、间接的 影响。具体包括三种形式:义务性关系、权利性关系、权利义务性关系。(2)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是指与本诉争议的法律关系存在牵连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这种牵连包括:主体牵连、权利义务牵连、法律事实或标的物牵连。(3)只承认义务性关系,认为根据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与当事人一方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如果这方当事人败诉,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4)认为把同案件 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解释为“当事人争议的法律关系同第三人与当事人一方存在的法律关系有牵连”是不妥的,应理解为诉讼的判决或调解书认定的事实或结果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第三人的民事权益或法律地位。

5、“对案件 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真正含义是本诉案件处理结果对第三人有法律上的利害及其 内容 起着决定作用。笔者认为以上几种观点都有其道理,但都有不尽完善之处。第一,这种利害关系应是一种内在的牵连关系,而不是一般的相互影响,即第三人权利义务是否成立存在,与案件处理结果(当事人之间诉讼标的的权利关系存否的判断)有直接关 联。有人将连环购销合同纠纷中涉及的案外人视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这其实是不正确的。甲乙和乙丙之间各存在一个买卖合同关系,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都是确定的,乙丙之间的法律关系与甲乙之间的法律关系只有事实上的牵连,而非内在牵连。案外人甲的权利义务并不因乙丙之间权利义务的存在与否而受影响,因此甲不具有第三人特征,不能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而且,甲也不能有效辅助任何一方当事人,勉强进入诉讼合并审理在诉讼投入上也并不见少。另外,甲作为第三人而非被告参加诉讼,其诉讼权利享有也不充分。因此,无论从诉讼理念还是从诉讼经济和公正角度,连环购销合同纠纷中的案外人均不宜成为第三人。第二,这种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应是指民事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实践中,在因职务行 为引起的法人、其他民事组织之间的争议案件中将工作人员或法定代表人列为第三人的做法是不妥当的,这会导致滥用第三人制度,推行地方保护主义,片面追求诉讼经济而损害诉讼公正,破坏诉讼制度和规律。在民事诉讼法学界,对于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传统通说是只指私法(是狭义民事责任)上的利害关系,不包括公法(是指狭义刑事责任)上的利害关系。这是值的商榷的,虽然在个别情况下,这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但并不能彻底解决案件,因为不可能在民事程序中一并解决公法问题(如犯罪),如果被告败诉,则可能由检察机关来追诉案外人的公法责任。因此,笔者认为在这种个别情况下,案外人应作为证人而不是第三人参加诉讼,这样既可以帮助查明案件事实,又不至于扩大从参加人的范围,引起不必要的理论混乱。笔者认为这几种观点均未能较完善地概括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依据和情形。应该说将“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理解为“当事人争议的法律关系与第三人和当事人一方的法律关系有牵连性,当事人一方对第三人或第三人对当事人一方有可能的返还请求权或赔偿请求权”,这只是问题的 一方面,是第三人参加诉讼的一种依据和情形。最典型的例子是在损害赔偿、代位求偿及违反担保等情形中,如顾客在餐厅吃饭后中毒生病,向该餐厅提起赔偿请求,该餐厅认为是由于肉类供应商提供了变质肉,这时肉类供应商就可以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笔者称这类第三人为“引入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这种情形,正是国内学者们长期以来一直认可和肯定的类型。

追加诉讼请求申请书 篇9

公 民 身 份 证 号码:

,电话:

被申请人:,男,汉族,****年**月**日出生,住 址 :

公 民 身 份 证 号码:

,电话:

请求事项:请求依法追加原告经济损失至

元。

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年**月**日下午

时左右,申请人受雇于被申请人,在因安装

时,申请人接受被申请人指派在被告承揽的 工程施工中,致申请人受伤,被申请人将其送往

医院抢救治疗,后转

民医院住院治疗。现经司法鉴定申请人之伤构成级伤残,故依法追加诉讼请求

元,望予准许。

此致 XX 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月**日

损失明细

一、医疗费:

(已扣除保险理赔款

元)

(一)XX 区人民医院住院费:

元(二)XX 区人民医院门诊费:

元(三)XX 医院住院费::

元(四)XX 医院门诊费::

元(五)医院司法鉴定检查费::

元 二、误工费:

日*

元=

元(手术)

三、护理费:

日*

元=元 四、伙食补助费:

天*

元=

元 五、伤残鉴定费:

元 六、十级伤残补偿金:

元*

年*

=

七、交通费:

元 八、营养费:

日*

元/天=

元 九、二次手术费:

元()

共计:

元,扣除已垫付的 元 现诉

增加诉讼请求申请书 篇10

申请人(原告):XXXXX有限公司

被申请人(被告):XXXXXXX工程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 申请事项:增加一项诉讼请求,即确认申请人解除与被申请人签订的《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同》合法有效。

申请理由:申请人诉被申请人装饰装修合同纠纷一案,贵院已受理。

本案中,因被申请人所施工装饰工程,不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和重大安全隐患,被申请人迟迟不能整改修复,且严重延误工期,构成违约,申请人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九十七条、第二百八十一条的规定,解除与被申请人签订的《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同》。

为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申请人特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之规定,增加前述诉讼请求,请贵院依法合并审理。

此致

XX市中级人民法院

申请人:

上一篇:关于天等县房地产测绘市场情况报告下一篇:家乡的大树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