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困境(共8篇)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困境 篇1
《我国动漫产业当前发展的困境》
(教育科学学院 康承玥)
[摘要]动漫产业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作为一个综合型、现代型的工业,它可以带动艺术、科技、出版、玩具制造等多个产业共同发展。在欧美、日本等地,动漫产业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在中国动漫产业却迟迟得不到良好发展,前途虽然光明,但道路十分曲折。本文主要就我国动漫产业现状、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做出阐述。
[关键词]动漫产业 创新 原创 人才 产业链
“动漫”是指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泛指所有的动画、漫画作品。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和漫画之间联系日趋紧密,两者常被合而为“动漫”。动漫是目前年轻人最喜爱的多媒体影像形式之一。动漫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发源于日本,作为一种大众文化载体,其含义更加广泛,不仅包括静态的漫画杂志、书籍、卡片,还包括动态的漫画音像制品。
动漫产业是以创作者的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或者漫画为载体,包含各种影音杂志、舞台剧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同时带动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因为涉及的范围广泛,带动的相关产业较多,因此被称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与偶美、日韩相比,我国动漫产业的诸多方面和他们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振兴我国动漫产业、让我国在全世界的动漫产业中能站稳脚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动漫产业现状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动漫作品曾有一段相当辉煌的时期,水墨 动画和布塑动画是当时一绝,《大闹天宫》更是被英国《电影与摄影》杂志誉为“最活泼、优美生动、叙述方法简洁流畅、具有中国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动画电影。但由于当时国内对动漫领域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七十年代后期,我国的动漫行业技术停滞不前,最终远远落后于国外的水平。
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又有回升之势。2004年4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政府以行政手段大力发展动漫产业,为动漫企业免费打造一个一流的工作科研平台,这是我国动漫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而这一系列扶持动漫产业的相关政策,使我国的动漫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与此同时,专家学者纷纷撰文,畅谈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对中国产业的重要意义,如中国动画学会秘书长张松林先生的《落实政策措施,推进动画产业全面繁荣》、《动员起来,为振兴中国动画产业创建新工》,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的《创造中国自己的动画产业》等等。
经过国家政策的推动、社会各界的关注,动漫产业一时间发展的如火如荼,截至2007年底,我国国内已有30多个动漫产业园区,5400多家动漫机构,450多所高校开设动漫专业。面对广阔的动漫市场,各地的动漫产业纷纷制定发展计划、打造自己的“动漫之都”。
但我国的动漫产业要想进入良性的轨道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首先,我国动漫产业的技术相对还比较薄弱,但是市场对动漫的需求量远远大于供给量。其次,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外来文化对我国动漫市场起到了强力的冲击作用,动漫市场长期被国外占据,在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影响了当代青少年对动漫的审美取向,对中国动漫在市场上站稳脚步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二、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动漫制作理念过于保守
中国的一些动漫作品过于强调教育意义,忽略了漫画作品本身应有的娱乐元素。动漫形象造型平庸,人物刻画草率;许多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对日本动漫的翻版;有些作品的内容基本一样,只是换了角色的样子;甚至是把其他国家的作品搬上银幕后对制作人员“改头换面”美其名曰“中国制造”。种种的原因导致中国的动漫并不能被广大儿童和青少年完全接受。
2.动漫制作低龄化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动画片是“小孩子的东西”,因此,中国的动漫大多只针对幼儿和小学生制作,忽略了青少年对动漫的需求。日本作为一个动漫大国,无论是小孩子、青少年、上班族,甚至是中老年人,都有适合他们欣赏的动漫作品。全民都热爱动漫,全民都支持动漫产业的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对于日本来说,动漫产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中国动漫制作低龄化的现象导致青少年及更年长的人在中国市场中找不到自己可以欣赏的动漫作品,只能将眼光放在国外市场上,这在无形之中为中国的动漫市场减少了很多消费人群,为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失。
3.动漫人才缺乏
一方面,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长期以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形成了顺从、统一的传统文化心理,缺乏创新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的动漫制作人不可缺少的品质。另一方面,由于早期我国并未对动漫领域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对专业的动漫人才的培养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要远远落后于欧美、日韩等以动漫产业为重要经济来源的国家。动漫人才的缺乏,是我国动漫产业迟迟无法进入正轨的重要原因之一。
4.市场环境不成熟
在中国,很多家长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动漫,认为创作漫画是不务正业,观看动漫会影响孩子学习,因此对动漫持反对态度。这种观念在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将动漫视为非正统的东西,学校、书店中往往只有大量的参考书,找不到动漫作品的一席之地,导致中国许多优秀的动漫作品在中国没有市场,只能卖给国外的动漫创作公司。
5.动漫产业链不完整
动漫产业链包括三个方面:动画片播出市场、动漫图书和音响制品市场、动漫形象衍生品市场。在日本,一部漫画作品的推出,会首先在杂志上连载,如果出版了到一定的数量并且受到群众的欢迎,就会出版专门的漫画书;再累积到一定数量和人气,会投资制作成动画片和电影;最后,因为这部动漫已经广为人知,所以开始推出动漫衍生品及品牌授权服务。这样,在各个反面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动漫相关的各个领域共同发展。反观中国,只重视动画在荧幕上的播出,忽视了动漫图书的出版发行,对动漫衍生品的开发更是十分欠缺,因此我国的动漫产业链处于极不均衡的发展状态,这也大大制约了动漫产业化的发展速度。
三、加快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
1.注重原创,注重创新
原创是一部动漫作品的价值体现,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地大物博,因此我们应该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吸收国外先进理念的同时,一定要摒弃对他国作品的盲目模仿和抄袭。此外,制作过程的粗糙、生动感的缺乏,尤其是剧本与题材俗套也都是制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不只要原创,更要创新。
2.拓宽消费群体的范围
想要奠定动漫产业的支柱地位,必须扩大动漫作品的消费市场,改变动漫只只对幼儿和小学生制作的现状,拓宽消费群体的范围,将中国动漫引导向青少年、成年人乃至中老年身上,制作出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欣赏的动漫作品。尤其要重视青年和成年消费群体,因为他们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是我国动漫市场发展的主力军。
3.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动漫产业人才包括三个方面,即:创意研发人才、加工制作人才和经营开发人才。动漫产业人才的匮乏和培养动漫人才模式的落后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必须建立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政府应充分使用其行政手段,加大对动漫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的力度,同时增加对动漫企业的投资以调动其积极性;动漫企业则可以定时对员工进行培训,与高等院校合作以掌握更加及时有效的信息和技术。
4.积极在市场上对动漫产业进行宣传
中国家长不买动漫的账,主要是因为中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根深
蒂固的传统思想造成的,要克服这种传统观念,就必须多向社会进行宣传。如果宣传的力度和思想都能达到标准,让世人认同,那么中国的动漫在市场上的发展也就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支持。
5.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动漫作品可以通过电影电视来获取一定利润,相比之下,游戏、服装、玩具模型等动漫衍生品带来的利润更大,主题公园旅游业则是衍生产品以形象授权的方式产生的更大利润的更广泛领域。动漫作品的创作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衍生品所带来的利润可以使企业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动漫产业链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只有这样运作我们的动漫产业,才能使它逐步走入正轨。
参考文献: [1]《中国市场》,2008年第48期
[2] 孙立军,《浅谈中国动画的创作现状》,《电影艺术》,2004年1月
[3] 李家国,《中国动漫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第92页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困境 篇2
1.我国动漫起源早进程慢
碍于中国历史国情, 我国大部分的艺术产业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都比较晚, 可是动漫产业在起源上, 却没有落后于其他国家, 我国第一部长篇动漫作品在1939年问世后, 《铁扇公主》也在1940年诞生了。在此之后的几十年里, 我国的动画片还在国际上夺得许多的奖项, 其在动漫的发展史上发挥十分重大的作用。由于当时的经济模式, 造成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停滞不前, 但是国外的动漫产业却迅猛发展, 从起步阶段纵身飞跃到了目前成熟动漫产业。
2.我国动漫业仍是起步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人民的生活质量出现了质的飞跃, 我国也逐步变成了世界最大的消费大国, 从而使得中国动漫产业的消费景象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与国家的关注。这之后, 中国动漫业的相关单位, 结合了实际的情况出台了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鼓动企业更新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 向动漫产业迈进。
二、我国动漫产业出现的问题
1.我国动漫业产业链不完善
动漫产业的正常运营模式是制作——销售——播出——买入产品形象生产衍生物——销售产品, 这些过程是先经过制作人, 再次是代理商, 影视系统, 企业, 上架销售等环节。但是我国的动漫产业还处于没进入投资和回报的良性循环的路线, 尤其是动漫播出以后, 与动漫产品形象相关的衍生物没有在市场上进行上架销售, 出现十分严重的断裂与缺失情况。在动漫发展中能够真正取得利益的便是在于动漫形象的的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 适当的生产相关的产品, 对延长动画片盈利时长, 并且为动漫的再此创作与制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达成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我国应当加大动漫衍生品的开发力度, 促进动漫产业的更进一步的发展。
2.我国动漫管理体系僵化
虽然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历史悠长, 但是进程比较慢。整个动漫产业的管理体系不完善。国内大部分的动漫企业采用的管理体系都是行政管理体系, 这不只是市场发展所需脱离, 还对动漫业的创新造成了阻碍, 并且优先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动漫产业集团的管理制度无法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即使政府已经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动漫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但是因为动漫集团的内部管理体系不灵活, 这些措施真正作用根本得不到发挥。
三、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解决措施
1.注重动漫产品的开发研究
原创是每个行业长久发展、获取最高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 企业应当对动漫作品的原创性保护体系进行完善, 大力发展中国的原则动漫作品。行业竞争力的存在和持续发展的源泉是原创的作品。靠模仿与抄袭来保持作品的创造, 大大的打击了创造的积极性与创造的欲望, 从而削弱了动漫产业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并且延缓了行业的发展速度。
2.增大动漫产业资金的投入
动漫产业是一种融合了资金、技术、知识、劳动力的聚集型文化创意产业, 它的在制作过程中, 需要通过丰厚的资金作为支撑, 因此强制要求行业与国家政府对动漫业, 在扶持决策上颁布的政治策略对其产业发展是确实有效的, 结合多方经验, 达成对多元化的动漫业投资方式、主体, 不断更新投资机制。归纳为几个方面:一是政府进行资金引导, 强化资金引入的力度;二是集团对动漫在设计、创作上进行资金投入, 三是公司可以改变制作方式, 与国外技术好的企业联名制作, 不仅资金、技术可以支持, 还可以学习国外的经营、制作方式;四是企业与政府齐心合力, 加强动漫后期制作、宣传与好的动漫形象的相关产品的开发。
3.加强动漫制作人才的培育
高等院校是动漫人才培育方面的重要阶段, 加强建设与高校合作的动漫人才培育基地。严重不相符动漫人才需求和人才结构是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 动漫市场的需求复合型的人才, 他们要懂艺术更懂技术。国家需要依靠高校与动漫基地培养复合型人才, 提供大量的技术、人才作为动漫产业的发展依据, 使动漫产业能够快速的发展。
结语
动漫产业是一项十分具有发展深度的文化创意产业。动漫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儿童的消费力度。动漫产业的发展价值, 促进了动漫发展的积极性, 这些有力的条件, 能够有效促进中国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乾, 陈华珍.我国动漫产业现状和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03) .
[2]王静.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新模式探究[J].商业时代, 2012 (03) .
[3]夏博.我国动漫产业的形势及发展对策[J].艺术教育, 2015 (02) .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困境 篇3
关键词:困境;产业定位;产业链;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4-0000-02
Difficulties Faced Domestic Animation Industry&Solutions
Zeng Yanchun
(Huang-Huai College,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Zhumadian463000,China)
Abstract:The animation industry today hailed as the most promising sunrise industry.However,the animation industry in many problems: industrial location is not appropriate chain imperfections,lack of related support,lack of high-quality cartoon animation talent and resources between regions are separate issues hampe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cess,so in order to achieve animation industry,health,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long process, I believe must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so that the animation industry re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Keywords:Difficult;Industry positioning;Industrial chain;Development proposal
一、目前国内动漫产业面临的困境
(一)国内动漫产业定位不恰当
动漫产业是个新兴的产业,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目前有关管理部门对动漫产品实行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将其按照新闻、出版、宣传的口径进行管理,这必将阻挠未来动漫产业发展。
(二)国内动漫产业没有形成专业的产业链
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必然离不开一条完整产业链的支持。动漫产业一般由动画前期市场调研和策划,动画生产制作,动画片营销,动画片的播放,动画片的衍生产品开发经营五个部分组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的运作质量都直接影响到下一个环节的成败是一个相互交叉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而在我国动漫产业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是“漫画毫无目的”、“动画我行我素”、“玩具铺天盖地”……各环节相互脱离、分割,毫无完整性、连续性可言。尤其是对于一些衍生品的制作,一些急于求成的商家在其动画人物根本未被市场认可的情况下就大量推出玩具等衍生品,以期早日收回成本。但实际后果只会是整个投资行为的彻底失败和供给资源的重复浪费。
(三)国内动漫产业缺少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
在我国国家没有制定出一个良好支持漫画的政策。在日漫泛滥的国内动漫市场,国漫的生存状态另人担忧,国家没有良好的政策扶持,一味的偏重动画的发展使的国漫发展举步为坚,而国内动画发展也是进展缓慢。目前,全国对动漫制作企业普遍缺乏产业政策扶持。较高的门槛,降低了产业投资的活跃度,使本来就很难赚钱的国产动画公司面临巨大经营压力。
(四)国内动漫产业缺乏高素质的动漫人才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尖端的人才。同样在国内的动漫产业领域也是,中国动漫产业链的搭建缺少优秀的人才包括创意、研发、市场营销,管理等各类人才。与传统的动漫强国相比还相差甚远,现有的动漫产业团队如何做到不“缺角”已经成为中国动漫企业的发展之痛。主要表现一方面动漫人才相对不足。现有动漫产业人才不足1万人,而且,目前国内一流的网游动漫人才多数供职于国外企业,虽然我国已有200多所院校设立动画专业,但很多人培养出来后从事的都是中期制作环节,前期的规划和创作人才凤毛麟角。原创能力不足,就难以生产自主产品,企业也就难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动漫人才素质不高。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动漫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动漫产业所缺少的,但糟糕的是国内动漫界人才的现状是,懂动漫艺术的不熟悉电脑制作技术,熟悉电脑技术的,艺术素养的功底又很薄弱;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二、关于国内动漫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要明确对动漫产业的定位
我们应该更新认识,动漫产品是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和教育属性,但更多的是娱乐性、休闲性和消费性,是一种大众娱乐商品;相应的,动漫产业是市场化运作下的一个独立的新兴产业,并不附属于教育产业和新闻出版业。高科技是动漫产业的实现工具,文化是动漫产业的表现形式,娱乐才是动漫产业最核心的内容,也正是因为其娱乐大众、促进消费的属性才使其成为一个可以创造巨大收益的产业。所以,我们对于动漫产业的管理应借鉴对娱乐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办法,以“杜绝色情”为原则,从政府行业管理的角度为动漫产业松绑,支持动漫产业的发展。
(二)要建立动漫产业链,打造动漫产业特色集群
目前国内动漫企业布局分散,制作力量不集中,形不成生产规模与聚合力。因此,建议要建设一个动漫产业园区。对园区内的企业在用地、资金、技术、人才和税收方面实行扶持政策,吸引资金和人才在园区内设立企业,将影视动漫、网络动漫、动漫游戏、动画广告、动漫软件设计、动画图书出版、动漫影像制作、卡通玩具等动漫及其衍生产品创作的关联企业都吸引进来,起到孵化、培育动漫企业的功能。并最终形成动漫产业生态圈和产业集群。做为一个创意产业的集群,学习和交流与集群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动漫展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动漫展应在梳理内容提供者和产业链条方面做工作。一方面是针对企业和动漫创作者的商业展览,可以借助展览这个平台,做一些动画经纪、动画代理,可以和国内买方接触、做磨合,促进产业的正向互动。另一方面,在商业性展览的前后,与市场大众交织,培育和扩大动漫受众,利用市场大众和客户接触的机会,给企业一个直接观察市场反映的机会。
(三)政府应对动漫产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经营上的保护
首先,要加强引导,利用现有资源,探索动漫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模式,不断加强动漫产业公共服务(技术)平台的建设,加强对动漫作品原创以及动漫企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其次,明确重点扶持方向。在制定扶持政策之前,需要明确设立一个较现实的重点扶持方向,以便更好地起到推动的效果。再次,对从事国产动画片原创和生产的机构,凡符合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鼓励其申请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各个地方应根据自己实际制定自己的针对动漫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第三,同时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打击盗版动漫商品,加强对动漫原创知识产权和原创动漫形象的保护。
(四)加强对现有动漫人才的培训,引进专业人才
积极培养我国动漫产业专业人才,需要充分发挥现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例如在高校开设动漫制作相关专业,吸引有志于动画片设计、开发、制作的年轻人从事相关科研开发工作;适时组织卡通设计制作专业竞赛,评选优秀动漫作品如导演、设计、制作等奖项,引导有志者从事动漫产业开发经营,逐渐形成一支创业性强、业务精通的专业人才队伍。另外,采用“请进来”、“派出去”的形式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养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请进来”即针对当前中国动漫业开发人员经验不足的问题,请国外知名的动漫业高级开发人员来中国举办短期培训班,就动漫开发进行系统的讲座,让中国动漫开发人员方便地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派出去〞是分批选派中国动漫业骨干人员,到国外著名动漫开发企业进行中短期的学习和业务训练。
总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动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动漫必须吸取国外的经验,尽早着手消除动漫产业中不利于发展的各个瓶颈,尽快形成适应全球化经济的体制,形成政府与业界、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找到中国动漫发展滞后的根源和发展出路,并针对问题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扫清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参考文献:
[1]章莉.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6,11
[2]李子蓉.美、日、韩动漫产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12
[3]周惠来.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之路[J].光盘技术,2007,3
作者简介: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困境 篇4
论文关键词:动漫产业;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动漫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其面临的四大问题:人才供需失衡、产品原创力不足、产业链缺失和市场环境有待改善。因此,探讨解决上述问题的举措,是当前进一步推进我国动漫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动漫产业由于具有消费群体广、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高成本、高投入、高附加值等特点,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人才供需失衡、产品原创力不足、产业链缺失和市场环境不佳等,是当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供需失衡。动漫创新人才供需的失衡已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人才供需失衡不仅体现在人才数量上,更体现在人才素质上。
1、动漫人才相对不足。目前,我国动漫人才的需求总量约15万人。其中,游戏动画人才需求总量约10万人。但现有动漫产业人才不足1万人。而且,目前国内一流的网游动漫人才多数供职于国外企业,虽然我国已有200多所院校设立动画专业,但很多人培养出来后从事的都是中期制作环节,前期的规划和创作人才凤毛麟角。原创能力不足,就难以生产自主产品,企业也就难以做大做强。正因为如此,造成国内大量动画、网游、卡通产品、漫画等市场都被国外品牌占据的局面。
2、动漫人才素质不高。21世纪所需的动漫人才是富于创新、勇于开拓、兼具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动漫行业人才主要包括动漫美术人才和动漫技术人才。这两种人才并不是绝对分离的,搞技术的人要懂美术,搞艺术创作的人也要懂技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动漫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从事动漫编导的人才基本是从美术、计算机 1
等专业转化过来的,他们在影视动态形象、影视语言、影视编辑等的影视艺术方面的素质相对不高。另一方面,我国还缺乏运作和营销动漫产业链的人才。总之,故事原创人才、动画软件开发人才、二维三维动画制作人才、动画产品设计人才、网络和手机游戏开发人才和动画游戏营销人才等的缺乏。也是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产品原创力不足。有资料显示: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明显落后于国外动漫产业的发展步伐。这说明,我国动漫产品原创力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动漫产品原创力不足主要表现在:
1、产品创新力不强。动漫作品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没有独具匠心的想象和创造,就没有动漫艺术的魅力。我国动漫产品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典型的“动漫是给儿童看”的观念,情节老套,娱乐性不足。二是局限于历史题材,且多停留在表象,没有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髓。原因在于:从动漫的剧本看,国内大多数动漫生产企业的产品在选题创意、形象造型、故事内容、技术手段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普遍还存在制作粗糙、手法单一等问题;从动漫产业的市场需求看,动漫衍生产品要得到市场的认可,不但要在人物语言上、行为上、动作上、表情上等更贴近现实生活,更要结合人们需求的复杂性、多样性来不断创新产品。而我国动漫产业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从动漫产品看,缺少属于民族文化的动漫创意,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画面质感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仿照等现象。
2、文化渗透力不够。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的背后有着厚重的人文内涵,只有处理好人文与技术的关系,动漫才会充满生命力。脱离文化的动漫,必然注定生命的短暂。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动漫创作有直接的借鉴作用,但需要创新的理念,使动漫产品赋予时代内涵和现代元素。
(三)产业链缺失。一般来说,动漫产品市场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平面视角,即漫画刊载市场。第二个层次是立体视角,即漫画的动画化及电影化市场。第三个层次是动漫衍生品市场,包括音像制品、动漫周边产品等。实现这三个层次的有机统一过程也就是产业链形成与运作的过程。目前,我国动漫产业还处在一个缺环断链、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怪圈里。
(四)市场环境有待改善。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一是政策滞后。一方面,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把动漫产业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发展规划等。特别是国家广电总局对电视台国产动画与进口动画设置的播出比例作出相关规定。这些举措产生了较大影响,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动漫制作经营的积极性,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必须清楚意识到,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滞后或远远滞后于动漫产业的发展。就政策的内容看,加大扶持力度固然无可非议,问题在于政策还必须同时具有扶持、引导、激励和保障之功能。如果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激励,那么滞后的政策就不会有效地推动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企业行为不规范。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产权意识不强,二是盗版现象严重。特别是由于网络的存在,很难对动漫作品的传播设置有效的壁垒。国内市场上的盗版动漫数量已远超过正版动漫。由于存在庞大的市场需求,出现许多专业或半专业的盗版商,他们通过网络下载国外动漫并组织专业队伍进行翻译,刻录成光盘销售。由于熟悉市场需求。盗版商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引进国外最流行的动漫。因此,销路极好,屡禁不绝。这些都严重破坏动漫市场的运作程序,影响我国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注重动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发达国家近10年的经验看,各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无不得益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游戏产业为例,到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其中政府指定赞助的大学及研究院游戏专业就有106个。目前,我国在动漫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在设计、艺术、软件等专业方面培养较多
人才,但缺乏高端人才。因此,必须创造留住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的良好机制。另外,应加大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力度,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建立动漫创意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端动漫人才和既懂文化规律又懂文化经营的管理人才;加强与国外的人才交流和合作,培养具有“世界水准、本土文化”的专业人才;启动“文化创意梯队工程”,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各类“文化创意设计”活动等。
(二)加大动漫产品文化力的渗透。以动漫游戏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文化内容资源的产业,它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占有和开发基础上。为此,动漫产品在剧本创作上必须创意独特、故事精彩、思想丰富、幽默夸张。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品牌。在思想内涵上要有人性化。在艺术创作上要有生命力,在人物造型上要有个体化。所以,必须立足国内市场,瞄准国际市场,深入挖掘我国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的市场效应;鼓励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去”,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促进文化贸易出口,扩大我国动漫产品的国际影响;积极举办和参与国际性展销活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文化产品交易和出口的“窗口”,建立文化产品出口基地;要搭建动漫文化交流平台,举办以“创意产业”为主题的国际创意文化节、博览会、高层论坛、专家研讨会和设计比赛等,从而加强创意产业与国内外大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三)推进动漫产业链的形成。按照国际动漫产业发展的规律,动漫产业一般由动画前期市场调研和策划、动画片生产、动画片营销(发行)、动画片播放、动画片衍生产品营销五个部分组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在这一链条中,每一环节的运作质量都直接影响下一个环节的成败,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而这其中的每个环节又牵扯众多行业。所以。推进我国动漫产业链的形成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集中政府、企业、研究和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强化产学研之间的互动机制,实现动漫产业的研究开发、技术训练、信息交流、生产制作、包装展示、产品销售等链条的一体化运作。集中兴办一批动漫产业园区和基地,重点支持一批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尤其需要深入挖掘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通过政策推动和对原创的支持,打造动漫产业品牌,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文化品位,努力让既有自主价值取向又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原创、健康向上的动漫产品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并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走出一条动漫产业健康发展的道路。
我国NGO发展的法律困境分析 篇5
□ 山西省委党校 陈艳珍
NGO(非政府组织)一般是指那些非政府的、非营利的、志愿的、致力于公益事业的民间社会组织,亦被称之为在政府——国家体系(治理的第一部门)和企业——市场体系(营利的第二部门)之外的“第三部门”或“非营利组织”(NPO)的社会组织体系。近十多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渐趋成熟和社会转型的全面展开,社会各阶层公民的结社热情以各种方式、在各个层面和领域越来越充分地表达出来,中国的NGO已经逐步走出发展的起步阶段,开始步入更加多层面、多体系、多样化、多影响的新的发展阶段,无论在数量上、体系上、活动上和影响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现代国际上通行意义的NGO由于在我国发展历史不长,社会资源不足,社会公益文化氛围不浓,政策环境尚有欠缺,相关法制建设滞后,现行法规和管理体制在总体上不利于NGO,导致NGO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法律困境。
一、“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的社团管理体制不适合中国NGO发展
我国现行的社会团体管理体制是“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归口登记,指的是社会团体统一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地方县级以上各级民政部门负责登记,颁发《社会团体法人登记书》,其他任何部门无权登记社会团体。双重管理,指的是每一个社会团体都要接受两个机关: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登记主管机关的职能是负责社会团体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或者备案;对社会团体实施年检;对社会团体违反《条例》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并给予行政处分。业务主管机关的职责是负责社会团体上述行为前的审查;监督、指导社会团体的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负责社会团体检查的初审;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等事宜。分级管理,指的是全国性社会团体由民政部登记,地方性社会团体由县级以上各级地方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由相应的部门做业务主管单位。
双重管理体制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简化成为一种政治把关和共担责任的分权机制。无论登记管理机关还是业务主管单位,首要的目标都是如何减低政治风
险和规避责任, NGO的发展则被置于次要的目标上。由于相关法规只是划定了业务主管单位的范围却并未明确规定其义务,所以对NGO来说,找到愿意承担责任的业务主管单位就成为能否获准登记的首要条件。而业务主管单位批准NGO合法登记的条件,不仅要看其业务范围是否相关,更重要的则是要看NGO能否被置于其有效的控制范围内,要看NGO的发展会不会带来过大的政治风险和责任,以及NGO的发展能否增大业务主管单位所在的部门利益。要满足这样的条件,业务主管单位对NGO的行政干预就在所难免。
二、NGO成立的法律和政策门槛过高,致使其发展受到制约
西方国家对NGO的管理一般实行注册制或登记制管理,只要NGO符合政府规定的关于组织资产、会员数量、发展规模等一系列标准,就可以到相应的政府部门注册,经审查即获得合法地位,此后NGO的一系列活动由本组织自行负责,出现问题则视情况提交司法部门解决。西方的注册制或登记制将NGO的生存权交给了社会,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社会自主性;而我国的审批登记制本质上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制式,政府牢牢掌握着NGO的生存包办权,其严厉的准入制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NGO成立及发展,公民成立社会团体的权利受到限制,公民根据自身的目标与愿望成立社会团体的难度较大。
首先,对NGO的成立规定了比较苛刻的条件。如《社团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成立社团在会员方面,必须要有50人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人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在物质条件方面,要有合法的经费来源,全国性社团有10万元以上的活动资金,地方性的社团要有3万元以上的活动资金。关于会员数量和物质条件方面的上述标准,显然,对于一些特殊领域的NGO来说,完全达到上述标准可能有些困难。
其次,在审批和年检方面也显得过于严格。一般而言,一旦法律对社会组织和公民的行为做出了某种规定后,政府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应当受到该法律法规的约束,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但是政府在对社会团体管理实践活动中,往往考虑政治的需要,审批上体现从严的精神,有疑问的不批,明显有问题的坚决予以制止,对一些特殊的社会团体如下岗女工再就业协会、外地人口就业协会、股民协会等不予登记。这样,社会团体的登记机关就拥有了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在社会团体审批中可能会存在过多偏重于管理机关对该组织成立主观意图的认识,使审
批活动有较强的随意性。由于获得合法身份的门槛太高,越来越多的NGO转而采取工商注册的形式,或者在其他党政部门的支持下取得各种变相的合法形式,或者甘冒不登记注册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中国NGO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合法体系之外的原因。大量涌现的NGO纷纷绕开现行法规的结果,使得现行法规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不仅对于各种形式的NGO起不到应有的约束和监管作用,而且降低了法律应有的尊严并激励了公民不守法的群体行为,这在法治社会是一种危害性的现象。同时,在法律给定的合法性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各种形式的社会合法性便大行其道,部门挂靠、媒体报道、领导出席、名人挂帅等,都成为一些组织获得合法性支持的重要渠道。
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所确立的限制分支和非竞争性原则,阻碍了NGO的充分发展
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所确立的限制分支和非竞争性原则看,中国对NGO的管理策略上总体上呈现限制竞争、抑制发展的基本导向。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政府的控制与管理,防止由于竞争导致各个NGO为了生存和发展主动采取各种措施,进而偏离政府所希望的方向。从政府的角度考虑有一定道理。然而,从NGO的长期发展来看,这种人为造成NGO的垄断局面,具有极大的消极影响。《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13条规定,在同一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相似的民间组织,没有必要成立的,对于民间组织的成立申请不予批准。第19条规定,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而且社团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设立和分支机构的设立一般也应当限制在其登记地或会址所在地。不仅如此,有关机关还主动将其认为业务上有重复或没有必要存在的社团要实行撤销和合并。这些法律和政策的规定,从管理的角度看有正面作用,因为限制民间组织的竞争,一方面可以消解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民间组织的数量过大,也会给政府的控制增加难度,同时竞争会导致民间组织之间为了生存和获取资源采取各种措施,容易偏离政府为民间组织所设定的方向。但从管理的消极角度看,解决一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源头上连问题本身都给消灭掉,但是这种做法对于社团开展活动和发展则是不利的。限制组织的扩张直接影响了社团开展活动,社团活动范围和能力的扩大与社团组织的扩大密切相关。
“限制分支原则和非竞争性原则”的确立,意味着在NGO成立上存在着明显的“先发优势”,谁先在法律上取得合法地位,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本领域的合法代言人,进而使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得到体现。并要求后加入的会员遵守这些规章制度,从而在无形中与市场自由竞争的原则相左。NGO自身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强有力的竞争。由于缺乏竞争,不少NGO疏于改进管理,得过且过,影响力自然降低,造成社会公信度差等。应该承认,缺乏竞争是NGO进入这种不良循环状态的源头。NGO向社会提供的是非垄断性公共物品,这意味着它不应该居于垄断地位。然而,限制竞争必然导致垄断发生,而垄断对NGO的生存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将是巨大的,这必将会不利于NGO的充分发展。
四、现行有关NGO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不健全,成为制约NGO发展的又一瓶颈
NGO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政府税收政策上的优惠。按照国际惯例,NGO具有非营利性、志愿性和公益性,所以税收上一般体现“减免”政策,强调对NGO的积极方面进行鼓励和促进,以此更好地发挥其提供公共物品、保障社会公益的“替代效应”。
但至今为止,我国民政部门与税务部门由于对NGO在认识上存在分歧,因此未能在税收政策上形成统一的规定,没有出台一部系统的NGO税法,也没有一套适用于NGO的独特制度,甚而对于NGO的纳税主体地位的界定都含糊不清。
具体来讲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税收立法的层次性不高。目前,我国对于NGO的税收问题并不重视,并未确立一套适用于NGO的独特制度,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主要是依据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的几个文件,对于捐赠方的优惠主要见于1999年颁布的《公益事业捐赠法》。总体来说,立法的层次性不高,也不够系统、具体、明确。
第二,NGO的税收主体地位不突出。在现行的有关税收法律、法规中,并没有象许多国家一样,突出NGO的特有地位,仍然是将NGO按照营利性组织来定性进行征税,这种纳税主体的地位是不妥当的。在财产税、商品税中,也缺乏对NGO的专门规定,尤其缺乏对民间成立的NGO的优惠措施。同时,对于一些借非营利之名行营利之实的行为,没有在税法上给予准确的鉴别。
第三,对捐赠人的法律制度性鼓励不足。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捐赠行为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一些原则性规定,有待具体落实和细化。同时对捐赠人的税收优惠标准还不够统一、规范,就我国税法的规定而言,并非所有捐赠支出都可以从应税所得额中扣除,而往往是限定捐赠的性质和数额的。例如,捐赠必须是公益、救济性的,并且,在内资企业所得税中还要求必须是间接捐赠,才能限额扣除。比如企业所得税对捐赠有免税的规定,实际上不管捐多少,只能免应纳税款的3%。如果企业收入100万元,捐款了50万元,也只能免3万元的税。对于个人捐款的减税鼓励,《公益事业捐赠法》中规定比较含糊,在实际操作中就算拿着个人捐助的证明,税务部门也不会承认。捐赠减免税的许多优惠政策仍然有待明晰,如现在物资捐赠的比重很大,几乎占到总捐助额的1/3,对此能否减免税收,以什么标准进行折价,政策上尚没有明确规定;不通过中介组织进行的直接捐赠也大多得不到税收优惠。
由此可见,我国对于NGO的税收法规相当模糊和分散,可操作性差,这样使得一些具有政府背景的NGO能够开展“游说”活动寻求税收优惠。相对于政府来说,NGO处于弱势地位。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关于NGO发展的“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审批核准的登记成立制度、限制分支和非竞争性原则的确立以及相关的现行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NGO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渐趋完善的今天,我国NGO发展所面临的法律困境,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在充分借鉴国外成功发展NGO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NGO法律制度框架,促进NGO的发展,发挥其和谐社会“稳定器”作用。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困境 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但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滞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不足,以致于他们极少将个人可支配收入花费到体育本体产业产品的购买中。例如,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人次占总人口的比例极低,大多数观众的可支配收入决定了他们只能选择通过电视转播观看比赛。再如健身娱乐业,人们健康理念的提升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将部分收入投入到健身娱乐来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使得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也仅限于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城市。
2. 2 改革不彻底,体育本体产业内部管理混乱
以我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发展历程为例,在 年,我国足球职业联赛经历了初步改革,但是改革还未完成就被终止,所有深入改革的计划和设想戛然而止。同年底,国家体委出台了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制度,足球运动管理中心集决策与执行机构于一身,实质上取代了中国足协会员代表大会和执行委员会的职能。这一改革产生的结果具体表现在足球管理者急功近利地片面维护极具争议的国字号球队长期集训制度,随意改变联赛赛制、升降级制度和竞赛日程,极大地影响了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正常发展。由此可见,深入的改革和完善的管理在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在改革的过程中要以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为主导,机构设置更要权责明确,避免重复管理和盲目的行政化干预,做到政策执行的连贯与接续。
2. 3 体育本体产业中各行业忽视内部建设 在竞赛表演业
中,产业的经营者只重视当前利益,只看重某个体育明星为集团带来的眼前利益,忽视整个竞赛表演运动员的梯队建设,忽视青少年运动员体系建设、经营等长远性、基础性的工作。其次是对裁判的监督和管理,始终是中国职业联赛的软肋。 “黑哨”在一定时期泛滥成灾,裁判吹 “黑哨”实际上损害的是职业联盟的共同利益。
在健身娱乐业的内部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健身教练的专业化程度和健身器材的安全可靠性。许多健身房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经营成本,聘请的健身教练都是非专业的社会人员,健身器材也存在安全隐患,并且高昂的费用也让消费者望而止步。
体育培训业是目前发展较为健康的产业,但是由于家庭经济限制,大部分体育培训的对象都是青少年,所以体育培训业的内部建设在于如何合理设置招生结构方案,扩大消费群体。其次,体育培训业的培训人员较为分散,流动性较大,有技术的培训人员更愿意自己建立培训中心,自主经营,因此很难形成规模效益。
2. 4 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产业经营运作人才和团队
我国体育本体产业发展较晚,其发展模式大多效仿发达国家,如开设体育经纪公司,组建各种体育俱乐部,为“贵族运动”与社交建设高档健身会所等。然而我国体育赛事经营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其中重要原因在于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经营运作人才和团队。资料显示,中国职业联赛中发展较快的 CBA 和中超足球,与美国 NBA 和日本 J 联赛相比,不论从球队数还是场次数,我国均弱势明显。CBA 经营的收益远远低于 NBA 的收益,而且收益方式过于单一。中国足球联赛从球队数、场次和观众人数方面与日本 J 联赛具有较高的可比性,但其收益差距更加明显,两者相差近8 倍。在收益项目中,日本 J 联赛电视转播权收益 3. 9 亿元,广告赞助收益 3. 5 亿元。这表明,日本在经营体育赛事方面已经比较成熟,而我国职业联赛的收益大部分来自门票收益和赞助收益,尚处在较低的产业经营水平。
2. 5 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与相关产业间的发展隔裂
我国体育本体产业 ( 如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体育培训业等) 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之间的关联度非常低,各自形成发展的阵地,既降低了自身的发展空间,也加大了自身发展的难度。例如,竞赛表演业与体育运动服装生产企业的相互合作往往是在每年一次甚至几年一次举办大型赛事时,由体育运动服装生产企业提供赞助,赛事的举办者以赞助提供者的要求对该企业进行宣传。这种合作方式使得竞赛表演业与运动服装生产业都处于被动的合作方式,对双方的发展都不利。如果竞赛表演业与服装生产企业共同主动合作,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中、小型竞技比赛,那么对于这两个产业的发展将会起到相互的带动作用。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是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只有相互的长期合作才能为双方带来效益的最大化。
3 我国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对策
3. 1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可支配收入
大力发展经济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提高人民的可支配收入,控制通货膨胀,才能使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低层次需求之后,寻求满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我国大部分青年群体面临的主要经济压力是工作、买房和房贷,使得他们在生活方面捉襟见肘,可支配收入极为有限,降低了生活水平,对我国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也极为不利。青年群体是观看体育赛事、参加健身娱乐、参加体育培训的重要群体,在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中占有绝对地位; 老年人亦是健身娱乐、体育培训的重要发展对象; 提高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对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 2 继续推进体育本体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改革进程
体育本体产业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各种社会现象反映出了体育本体产业内部各行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复杂性。在改革的过程中,肯定会使部分利益集团的利益受到损失,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半途而废,只有将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手段坚持到底,才能使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得到长足的发展。 年 1 月 21 日 - 22日召开的足代会已经显现出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端倪,管办分离的进程加快,作为同样具有市场化基础的篮球也将继续进一步的改革。体现了我国重视体育本体产业发展并将体育本体产业的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
3. 3 加快西部地区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提高体育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西部地区体育产业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东部地区经常举办各种赛事,西部地区的赛事非常少,而且大部分是围绕自身地理环境开展的竞赛,例如,青海环湖自行车赛、兰州环河国际马拉松赛等。西部地区一些大型运动场馆或改作它用或闲置,造成部分体育资源的浪费。因此,西部地区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空间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充分挖掘利用西部地区天然体育竞赛资源和现有的场馆资源,加快西部地区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体育本体产业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而且将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3. 4 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本体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团队
我国体育本体产业发展的水平相对落后,部分原因在于许多经营体育本体产业的人员不具备专业的赛事经营管理水平,使得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难以取得长足的进步和持续的发展。美国在 19 世纪就涌现出大批体育赛事经纪公司,这些经纪公司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教授马斯特莱希思将美国体育赛事经纪公司的业务认定为以下业务领域: 代理客户 ( 指赛事主办者或赛事管理机构---下同) 权益; 为客户推广赛事; 培育与发展新的体育赛事; 替客户运作赛事; 制作与发行体育电视节目;替客户 “拉赞助”; 帮助客户开展基层体育活动; 为客户进行市场研究及为客户提供财务咨询等。这为美国职业赛事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国在效仿发达国家体育本体产业发展模式的同时,不能只学习表面的发展方式,应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重视人才的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本体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组建高效的管理团队。
4 结语
在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的推动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但是,体育本体产业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和支撑,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中着重探讨了如下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 第一,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滞后,阻碍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 第二,改革不彻底,体育本体产业内部管理混乱; 第三,体育本体产业中各产业忽视内部的建设; 第四,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经营运作人才和团队; 第五,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与相关产业间的发展相断裂。依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较为重要的是改革的继续推进和经营管理人才、团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Z] . 国发 ( 2014) 46 号,2014 - 10 -2.
[2] 吴超林,杨晓生 . 体育产业经济学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6: 19 -20.
[3] 阮伟,钟秉枢 .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 ( 2014) [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7.
[4] 杨铁黎,孙凯 . 北京市体育竞赛市场运作环境与对象[J]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32 ( 5) : 14 -16.
[5] 殷平. 应该提倡体育本体研究 [J] . 体育与科学,1993,16 ( 5) : 19 - 20.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困境 篇7
一、当前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
三年前, 国务院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并提出了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几年来, 许多企业据此调整了发展战略和计划, 纷纷推出新动画和新漫画举措, 使动画和漫画制做产量出现了高速增长。摆脱模仿痕迹的新漫画期刊、图书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一批新老漫画作品走出国门赢得国际市场。动漫教育和人才培养、动漫产业基地建设、动漫国际交流等都驶入快车道。但是, 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与真正的建立动漫经济产业链还有很大的距离, 在原创能力、人才、技术、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体制等方面, 还没有出现根本改观,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问题。事实上, 在政府大力扶植国内动漫产业的今天, 我国的动漫产业依然是一种“边缘产业”。这与长年以来社会对于动漫约定俗成的看法息息相关。从而造成今天在中国的动漫市场上, 一是给孩子们看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国产优秀健康动漫少之又少, 二是对青少年成长具有危害作用的动漫大量占据我国青少年消费市场, 甚至成人消费市场。使得中国的动漫产业一直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 中国动漫产品市场分析
动漫产品市场线的延伸是否能获得成功, 首先要取决于产品线上游的动漫产品, 在消费者心中的忠诚度与信任度。不论我们要如何进行产业拓展, 都必须要以产品为核心, 以市场为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之上, 品牌的延伸战略才得以实施, 才能在动漫产品基础之上进行多元化的产业开发, 从而能在多个市场中获利。
1. 我国动漫产品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过去, 我国的动漫产品主要是针对低幼儿童的, 在内容和形式上属于纯儿童的展现, 凸现的是动漫产品的教育功能, 从而致使动漫创作的视野非常狭小, 题材选择亦受到诸种限制。强调文艺的教化作用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 而强调动漫的教育意义是中国动漫很长一段时间中的制作理念。对教育功能的过分强调, 使得中国动漫创作者视说教为必然, 并逐步习惯了自己的教育者角色, 使得生产出来的动漫产品, 缺乏艺术性, 趣味性和隐含的韵味。在故事情节的编排上国内的动漫产品普遍缺乏现实的描写。而且形象塑造过于脸谱化, 缺乏性格依据, 导致人物平淡, 不够生动。正是因为动漫创作者没有更多地考虑观众需求, 与生活实际相脱离, 使得创作者与受众脱节, 而漠视观众需求, 其必然结果就是观众对它的漠视与冷落。
2. 中国动漫产品形象创意中存在的问题
与动漫产业强国的产品相比, 中国原创的动漫产品的力量要显得比前者薄弱得多。近20年来, 我国的动漫产品主要是对美国和日本的风格模仿。如果《宝莲灯》是在尝试借鉴迪斯尼动漫模式和特征来讲述中国神话故事, 《我为歌狂》则完全不存在这类意义, 而只是单纯以风格模仿来迎合观众口味, 甚至在某些情节和动作形象上与日产有些雷同。
(二) 我国动漫产业链的分析
从产业的发展来看, 无非是通过规模经济来获得利润。一般来说, 动漫产业的收人来自产业链的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播出环节, 通过播放营利, 这是动漫最原始的营利方式;二是衍生品环节, 通过动漫衍生产品营利;三是综合开发环节, 如动漫主题公园、酒店、度假村等。
1. 播出环节存在的问题
对于大部分国内的动漫制作企业来说, 由于资金技术等诸多限制, 很少有能力生产动漫电影, 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于动漫电视片的生产上, 因此, 它们现阶段的生存与发展与电视台休戚相关。我国动漫产品在电视台的播出费极低, 因此, 造成国内电视台却大量购买国外的动漫电视片而不愿意购买国内的动漫电视片, 这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这些动漫产品质量比国内的高, 价格却更便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 一个电视台是否愿意购买动漫产品, 主要在于该产品能否为其电视台带来较高的收益, 如果能够使频道保持一个较高的收视率, 其带来的收益不仅仅只是单个时段的收入的提高, 更是整个频道广告单位价格的提高。因此, 是否能带来较高的收视率, 这才是电视台选择动漫产品的一个重要标准。
2. 衍生产品环节存在的问题
按照国外的经验, 衍生产品环节的确是动漫产业盈利最丰厚的环节。但在中国, 这个市场显然更不行, 即使是以当下产业化程度较高的“蓝猫”来看, 其销售利润率也很低。衍生产品的开发遵循着“金字塔”规律, 只有那些经过播映市场检验, 证明具有高关注度的动漫产品和形象才可以大规模投放衍生产品市场, 衍生出利润极高的周边产品系列。由于中国的动漫企业缺乏强力粘合剂, 动漫产业各个领域、部分之间的相关性、融合度不高。
二、国外动漫产业的发展状况
在世界动漫市场日益广阔的今天, 西方世界和东方国家的动漫竞争非常激烈。以西方世界首推的美国动漫产业一直处于稳步发展之中。日本则通过动漫、漫画和电子游戏三者的产业组合, 成为全球产量最大的动漫大国。
(一) 美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
美国动漫产业历史悠久, 从1907年出现第一部动画片开始, 到2002年为止, 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
1937~1949年是美国动画片的初步发展时期。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动画长片。
1950—1966年是美国动画片第一次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经典动画片, 如《仙履奇缘》《爱丽斯梦游仙境》《小姐与流氓》《睡美人》, 等等。
1967~1988年是美国动画的蛰伏时期。1966年伟大的华·迪斯尼去世, 美国动画业也进入萧条时期。
1989年, 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鱼》, 获得了极大成功, 标志着美国动画片又一次进入繁荣时期, 一直持续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
美国依靠自身成熟的市场体制、先进的科学技术、发达的资本市场、强大的经济基础、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完善的法律环境, 建立立体多元化的动漫产业链, 提高美国动美国动漫产业漫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美国动漫产业向高层次发展, 而迪斯尼公司就是美国动漫产业集中体现。
(二)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的历程及基石
1.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历程
日本的动漫产业经过了50年的发展才步入成熟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除了传统动画技法的进步与文化内涵的深入外,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为动画产业和动画产业艺术状况的转变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2.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的基石
经由多年的积累, 日本的漫画出版量已经占据世界第一位, 漫画出版业大约占全国出版销售总数的40%, 销售总额的20%。而与之息息相关的动画产业, 迅速而全面地发展起来。漫画题材被改编成动画电视连续剧后, 人们已经在心理上接受其人物形象和情节模式。最后, 改编成“剧场版”电影公映。从日本人的民族特性和民族心理上来说, 日本人不管男女老少, 都痴迷于动漫及相关文化。日本动漫文化的定位也非常准确而广泛, 绝非单纯面向儿童的说教作品。日本人能将任何事情都画成漫画, 并改编成动画电视或电影。近年来的动画片中, 不但有面向儿童的《小魔女特快专递》, 也有解构权威话语的古典文学名著《平家物语》, 甚至还有《资本论》等经济学、哲学领域的著作。而这类系列动画电影的文学/漫画脚本流行多年, 当年看着它们长大的儿童尽管已成人, 但仍未改变重温儿时乐趣的情愫, 甚至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观看陪伴自己成长的动画人物。这一部分观众也占据了票房的很大份额。
三、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模式与展望
当前, 我国动漫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资金不足、技术相对落后、制播体系不完善, 这些是影响动漫发展的瓶颈。我国动漫产业要想获得飞速发展, 重新夺被日美所占领的国内市场, 就要从内容出发, 选择更新的发展模式, 通过资源整合利用并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 开发出更新并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产品, 铸就一个成熟健康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动漫产业市场。
(一) 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的首选
生产制作是动漫的基础, 是动漫产业链的最前端, 而内容是前端的前端, 如今是以“内容为王”的时代, 动漫产品是动漫产业的核心, 是动漫产业发展的灵魂。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来说, 悠远深厚的文化积淀, 相对于西方国家有最大的优势, 我们要将这种优势以雅俗共赏的表现形式作用于动漫产品, 使其能够真正将“民族的”变为“世界的”。
1. 结合民族文化确立独特的艺术风格
动漫创作中应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和民族特点, 大胆创新, 它不仅是对一种形式和形象的开发, 也是对一种精神内涵的开掘, 更是一种运作与组合的创新。我国动漫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 动漫当中也弥漫着浓郁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在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时代在召唤创作共同语言的同时, 更注重动漫艺术创作上本民族文化的表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动漫创作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将会为动漫产品注入更强大的生命力。
2. 重在文化创意打造本土动漫明星
动漫是一个形象化很强的文化产业整体, 因此培育本土动漫明星对于我国动漫产业化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短期效果看, 由对动漫形象的喜欢, 而产生对相关形象授权产品的喜好。从中长期效果来看, 对动漫企业的系列产品产生兴趣与偏好, 从而推动了企业品牌的推广。从长期来看, 动漫做到极致实际上就是做一种文化, 衍生产品、主题公园等。
3. 拓宽受众定位扩展动漫故事题材
动漫在中国长期被定位为儿童的教育工具, 而忽略了青少年的观赏趣味和需求。这些青少年对日美动画的推崇证明了青少年完全可以作为动漫市场的重要主体, 他们不但思想上比较成熟, 有自己的判断力, 更重要的是, 这一群体有自主消费能力, 是动漫周边产品的主要市场。从全球范围看, 动漫产品的成人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中国动画产品要增强竞争力, 首先必须从观念上拓宽动漫的受众定位, 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制作适合其需求及观赏品味的动漫故事产品。
4. 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发挥两个积极性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发展文化产业, 政府和政策扶持的确很重要, 但前提是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应该是政府起推动和引导作用, 企业和市场起主导作用。地方政府可以立足地方产业资源优势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吸引和扶持企业创业、发展和创新。
5. 构建相互支撑的动漫产业链, 鼓励支持原创
对动漫产业的定义是:以“创意”为核心, 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 包含图书、报刊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综合起来看, 动漫产业链大体上有四个环节, 漫画、动画、舞台剧和网络动漫。漫画创作是产业的基础, 影视动漫是产业的主体, 动漫舞台剧是产业的延展和提升, 网络动漫是产业的前锋, 具有拉动和整合作用。美日等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我国由于发展晚, 以及受认识问题和行政分割等影响, 动漫产业还未形成完整和良好的产业链, 面临不少困难, 其它环节资金明显不足。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应当尽快解决漫画期刊严重不足的瓶颈问题, 为漫画家的成长创造市场环境;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从业人员文化艺术素养;加大国家资金对漫画创作和推广的投入, 扶持若干个漫画产业龙头企业, 夯实原创基础, 大力支持网络动漫的发展, 拓展产业空间, 将国家政策的好处落实到原创企业头上, 落实到原创产品上。
(二) 打造和培育中国动漫产业链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的根本
我国动漫产业如果要真正得到发展, 必须遵从市场的规律, 整合企业资源, 实现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形成完整的利润增值体系, 加强动漫产业链各环节的交流和衔接, 培育完善中国的动漫产业链。
1. 搞好动漫生产企业资源整合
目前, 国内的动画产业规模小、数量多, 资金与技术都不足, 还缺乏承担大型的、高成本与高技术动画产品的投资与衍生产品市场的开拓能力。因而, 有必要加大国内企业之间的合作, 以促进整个动画业的集中与集聚。通过资源的整合, 可以使企业获得足够的资金和规模经济。最后, 可以使企业经受风险的能力更强。
2. 积极鼓力与新媒体的结合和发展
当下正处在新媒体革命的时代, 数字电视、网络、手机、电子图书等层出不穷, 它们给动漫产业又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和机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我国的动漫企业所获得的资金是有限的, 而且市场营销经验不足、播出管道瓶颈受多种因素的限制, 要获得竞争优势, 就必须在比较优势上下功夫。新媒体技术不但可以极大地降低制作成本、让动漫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并与三维技术有机地结合, 而且可以跨媒体传播, 扩大了动漫产业的播放平台, 规避了播出管道的资源垄断, 也扩大了动漫产业传播的范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三网合一”技术的发展将逐步成为新闻、信息、娱乐的主流传播媒介, 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鼓力与新媒体的结合和发展。
3. 大力拓展滚动式的市场开发模式
动漫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由于资源条件、发展阶段及经济社会环境的不同, 决定了动漫产业化的市场开发模式的不同。我国动漫产业的市场开发既要考虑目前国际动漫的发展趋势与经验, 也要考虑我国的条件和现实可行性。在市场开发模式方面, 日本的“滚动式开发”模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可借鉴性比较大。这种模式中, 动漫生产企业要先设计出适合商业销售的形象产品, 利用形象产品的商业价值取得商业机构的资金支持完成动漫片的制作, 再由播出带动形象产品的销售取得利润。
中国是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优秀动漫传统的伟大民族, 这些都是国产动漫能够与美日动漫分庭抗礼的优势资源。本文从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开始, 并与美日动漫产业进行比较, 通过对国外动漫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研究, 从中寻找去我国动漫产业与国外动漫产业的不足之处, 以及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从而为在今后的发展模式上力图找到一个结合点, 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动漫产业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在全球化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并且己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中国动漫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解决动漫产业发展中问题,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产业发展道路和模式, 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振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文化产业视角考察和剖析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并借鉴国外动漫产业发展成功经验, 从产品角度提出新的思路和切入点, 对产业化运营提出新的解决办法和发展模式淡一点个人见解。
黄尧与我国早期的动漫产业发展 篇8
在没有观看本次的展览之前,笔者一直肤浅的认为,黄尧先生与张光宇、叶浅予、张乐平等大师一样,是一位著名的漫画家。然而,当近距离面对大师的不同时期的作品时,才知道这种简单的称谓实在是非常的片面。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义务总秘书潘庆松先生说:“当年,黄尧先生旅居马来西亚以后,当时马来西亚的社会形势不适应进行漫画创作,‘牛鼻子’的艺术形象逐渐淡出他的创作重心。”定居南洋,对于黄尧先生的艺术生涯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的更多的艺术才情转到了书法与国画的创作中来。年复一年,黄尧先生创作了数量之巨的艺术作品,对海外而言,他是才华横溢的书法家、画家、学者,对国内而言,更多的依然认为他是我国漫画艺术的先驱者。通过本次的黄尧回顾展,这位曾经的艺术大师,以他幽默的、睿智的叙事手法,给这个沉闷、多雨的上海八月,带来了一丝惬意、一点诙谐,他以精湛的、时代的、传统的、文化的笔墨技巧重新点燃了上海漫画界人士的创作激情,也让每一位关心动漫艺术的人重新面对那个特殊的历史,发掘他们在我国艺术长河中曾经掀起的壮阔波澜,重拾动漫艺术的振兴之路。
认识黄尧,要先从“牛鼻子”开始。在健在的老一辈艺术家记忆中,“牛鼻子”的形象都不会陌生,它的名气甚至盖过了其作者黄尧先生。近年来,在我整理早期动漫文献资料时,经常从漫画杂志,报刊图集中看见这位“圆头、圆脑、圆耳、圆眼镜”的“牛鼻子”形象,细阅其作品的内容,才深知其“圆滑”的背后所隐含的对抗与隐喻,小人物虽小,却亦能“描写人性的善良,也暴露人性的丑恶。作家陈纪滢说:“他常常假借小人物之口,来评论大人物的是非,使‘大人物’无所遁形;他用被人瞧不起的社会琐事,以与宇宙间顶天立地之大举措相比拟,使它的真价值显现;无论他所表现的方法怎样千变万化,但有一项主题则不可少,那就是中华民族再不是东亚病夫!”
有关“牛鼻子”这个漫画人物的诞生,可以说众说纷纭。作品中的“牛鼻子”与生活中的黄尧,二者相互假借,状物言志,浑然一体。为此,黄尧还有了“牛公”这个敬称,有的甚至直呼他“牛鼻子”,实够发噱。然而,从黄尧创作“牛鼻子”的意图、过程、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意义而言,笔者认为,其艺术创作与同时期其他漫画家相比有更为可圈可点之处。概括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塑造本土漫画明星形象。黄尧先生在《牛鼻子三讲》一文曾谈及牛鼻子这个人物创作的缘起:因其不满于外国列强对我国的鲸吞蚕食,侮辱中国人为“东亚病夫”不绝于耳!更何况在旧中国的30年代,民族危机空前之际,租界内洋货泛滥,米老鼠、唐老鸭、大力水手等舶来品充斥市场。黄尧作为一名爱国文人,在任《新闻报》编辑期间,深感“洋动漫明星”的文化入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于是,就有了创造出一个“本土”的漫画明星形象的想法,希望能与洋明星对抗一搏,以壮民族之威。鉴于此,“牛鼻子”应运而生。
创造本土的漫画明星形象,早在20世纪30年代之旧中国已是明星云集。鲁少飞的“改造博士”、“淘哥儿”刚刚落幕,走进尾声,而叶浅予先生创造的“王先生”与“小陈”可谓风头正盛,黄尧之“牛鼻子”、张乐平之“三毛”、梁白波之“蜜蜂小姐”、高龙生之“阿斗”及万籁鸣之“陆小姐”则陆续登场,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名噪当时,历久不衰。
谈及动漫明星的话题,时至今日,我们所能枚列并津津乐道的仍然是孙悟空、哪吒、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等!然而放眼今天所塑造的诸明星角色,却无一堪与西方“功夫熊猫”等相媲美,更难以说一竞高下。全国各地大力扶植的动漫作品,不是“胎死腹中”就是“见光死”,其生命力着实令人堪忧。然黄尧所塑造的“牛鼻子”漫像,一经面世,则令大江南北10余万读者为之痴迷,知名度与三毛、王先生等齐名。就这样,“牛鼻子”漫画一画就是十余载,寒暑易节,从未间断。至今虽距八十余载,然而先辈们的创作经历,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同样也让今天的我们汗颜不已。
早期的“牛鼻子”漫画注重幽默情趣,常表现生活中的趣闻趣事。后来战事爆发,“牛鼻子”漫画开始强调讽刺寓意,更让阅者激情澎湃,醍醐灌顶。惜抗战胜利以后,黄尧辗转去越南、泰国谋生,至1956年定居马来西亚。从此,黄尧人在异邦,独留“牛鼻子”精神于国内,致使漫画界知有“牛鼻子”唯独不知黄尧的人大有人在!
其二,是为启民众之智,教育国人爱国爱家之大体。
分析旧中国时期所塑造的漫画明星,如从诞生之日算起,“牛鼻子”要比“王先生”晚,比“三毛”、“蜜蜂小姐”早一年光景。三毛、蜜蜂小姐、王先生等人物,皆代表了特定的某一群体,用以讥讽、隐喻社会市井现象,阅览之余,如同观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然牛公的作品,“牛鼻子”就如同一知名演员,于不同作品中饰演不同角色,如关公、如武松、如纳粹、如军阀、如张飞、如清帝、如导演、如老虎、如如来、或悟空等等,凡有角色,皆可为“牛鼻子”所用,无不能演。饰来演去,万变不离其宗,都不会脱离“牛鼻子”的造型。
黄尧自语:“无论他所表现的方法怎样千变万化,但有一项主题则不可少,那就是中华民族再不是东亚病夫!”
启民众之智,警醒世人心态,树后世之师,这是黄尧创作“牛鼻子”漫画人物的初衷,也是“牛鼻子”这个人物的内在品格和人文精神!王六一先生这样评价“在中国艺术家所塑造的著名动漫形象中,也许‘牛鼻子’是至今唯一以知识分子为原型来创作的动漫形象……他感受到了人间的世态炎凉,诉说着‘老百姓的故事’……”
牛公不仅自己画“牛鼻子”,他还请来万氏兄弟撰写《剖解牛鼻子》、《怎样创造牛鼻子的》、《为什么要创造这个牛鼻子》等书目,将绘画技法公布于众。因其画法极简,易为成人或儿童摹画,人人沿其画法、风格,皆可成为“牛鼻子”。据言,当时仿效之人竟达数百余众。有趣的是,在抗战期间,日寇也曾假借“牛鼻子”形象画了大量的美化战争的“伪漫画”,并在《北平时事新报》上伪造了一个“牛鼻子曰”专栏,以期散布卖国言论,混淆视听。我方曾为此在重庆专门召开记者招待会,澄清事实,揭露丑恶!
塑造漫画明星形象,赋予其特殊时代使命,所谓成教化,助人伦,是为“牛鼻子”作为漫画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及缩影。然在这一点上,在旧中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牛鼻子” “王先生”、“小陈”、“蜜蜂小姐”、“三毛”、“陆小姐”等同族无异,但是“牛鼻子”相比之下更有先见之明,用今天的话来表述,就是产业发展思路。
通过前面两点我们可以看出,“牛鼻子”先有明星形象,继有广大民众的喜爱及推崇,产业的基础可谓大局已定,发展动漫产业可以说水到渠成。事实证明,《牛鼻子》系列图书发行有九种之多,首期出版两月之内销量足有八千册有余。1937年5月1日牛头漫画社在上海成立,并创立《牛头漫画》月刊,由黄尧独自主编兼编辑,杂志还专设了 “小朋友牛鼻子展览会”栏目,用以刊登全国小朋友所创作的“牛鼻子”画作,作品纷呈。惜《牛头漫画》仅出第一期就被迫停刊,实为漫画界一憾事耳!
今天,我国的动漫作品分钟产量居世界之首,各类杂志、产业基地、院线媒体、企业行业遍布各地,然精品力作却踪迹寥寥,就经典漫画改编成电影的作品可谓鲜而有之。而放眼当今影坛,根据知名漫画改编成电影的基本都是欧美大片,《蝙蝠侠》、《蜘蛛侠》、《铁臂阿童木》等可谓大行院线其道。如果我们把时间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民众的娱乐环境较为单一的境况下,就有将老一辈漫画家的漫画作品搬上银幕的创举:张乐平之《三毛流浪记》、叶浅予之《王先生》皆取得瞩目业绩。1938年,有人建议将 “牛鼻子”拍摄成卡通片,以配合抗日宣传的需要。
中国卡通电影的先驱者万氏兄弟与黄尧之间的友谊甚是密切,合作拟将“牛鼻子”搬上银幕这一事实也绝非一时兴趣。《时代漫画》第29期(1936年8月20日版)中由黄尧设计、万氏兄弟摄影的作品“恋爱进行曲”,就是比较有特色的“偶动画”。
在今天,我们一般的都认为万氏兄弟中的万超尘是我国最早从事木偶动画的先驱,早期记载的木偶片《上前线》就是他在1939年拍摄的一部作品。然而,早在1936年黄尧出版的《牛鼻子》第二集中,就已经把牛鼻子的三维立体形象设计作为封面,这应该也算是我国最早的根据动漫形象开发设计的“公仔’形象了吧。所有这些经历都为黄尧与万氏兄弟合作拍摄动画片带来了前期的尝试和准备。牛鼻子的模型做好了,待准备工作完毕,因抗战爆发,国民党当局推行消极抗战政策,相关抗日内容之故事片亦被限制,更何谈万氏兄弟与黄尧的《牛鼻子》卡通之类。试想如果当年两人合作成功,牛鼻子也许是中国动画史上的第一部木偶片,牛鼻子无疑也是中国最有 “型”的卡通明星了。
30年代末期,万氏兄弟返回上海,故与黄尧之合作终未能实现。抗战胜利,黄尧离昆明去香港,有望与黎民伟合作拍摄电影,后因移居泰国、马来西亚,改编“牛鼻子”拍摄成国产卡通片的计划再次放弃,此之可谓又一憾事也!
乱世之中,树立动漫产业意识,确立文化品牌策略,在旧中国的动漫明星之中,非“牛鼻子”莫属!黄尧,亦可堪称我国最早推行动漫产业的第一人!在“牛鼻子”形象产生不久,即被黄尧以商标形式注册,注册号为8716,时间为 1937年6月16日。综观当今的动漫形象的版权注册,无非是为了防止市场的盗版行为,而“牛鼻子”的注册,对外除了防止日本的文化侵略行为,对内则是为推广而为之。除此之外,黄尧还计划开发相关“牛鼻子玩具”、“牛鼻子信笺”之类的衍生产品。“他想在实用工艺开辟出一条途径,把那些专到中国来骗钱的东西抵制出去。同时,制造出许多许多东西,舶到外国去,去卖给外国人,赚外国人的钱回来才是!”(万氏兄弟语)
尽管此举最终还是因战事祸乱而未能实现,但“牛鼻子”还是在旧上海的广告界风光了一把。《中国漫画》第6期中刊登的嘉宝牌香烟就是启用了“牛鼻子”作为产品的形象代言,这在月份牌美女风行的广告界还是比较少见的。更有趣的是黄尧在西南边陲旅行时创作的“牛鼻子”还作为昆明旅游大使,出现在当时的昆明旅游手册中。仅此一点,“牛鼻子”星途经历可谓大红大紫,是同时期其他漫画明星所未能企及的。黄尧与“牛鼻子”的品牌意识,率开我国动漫产业之先河,个中经验,仍深值我们好好地研究与借鉴!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困境】推荐阅读: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综述06-27
我国的动漫策划设计08-27
动漫产业链的发展模式06-18
手机动漫的发展历史07-18
动漫的发展与现实运用06-07
培养优秀动漫人才,推动动漫产业发展09-12
日本动漫的发展及启示09-03
中国动漫产业的调查报告05-22
解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困境与对策08-11
教育动漫产业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