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服务体系发展困境

2024-07-31

产业服务体系发展困境(共8篇)

产业服务体系发展困境 篇1

《我国动漫产业当前发展的困境》

(教育科学学院 康承玥)

[摘要]动漫产业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作为一个综合型、现代型的工业,它可以带动艺术、科技、出版、玩具制造等多个产业共同发展。在欧美、日本等地,动漫产业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在中国动漫产业却迟迟得不到良好发展,前途虽然光明,但道路十分曲折。本文主要就我国动漫产业现状、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做出阐述。

[关键词]动漫产业 创新 原创 人才 产业链

“动漫”是指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泛指所有的动画、漫画作品。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和漫画之间联系日趋紧密,两者常被合而为“动漫”。动漫是目前年轻人最喜爱的多媒体影像形式之一。动漫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发源于日本,作为一种大众文化载体,其含义更加广泛,不仅包括静态的漫画杂志、书籍、卡片,还包括动态的漫画音像制品。

动漫产业是以创作者的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或者漫画为载体,包含各种影音杂志、舞台剧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同时带动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因为涉及的范围广泛,带动的相关产业较多,因此被称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与偶美、日韩相比,我国动漫产业的诸多方面和他们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振兴我国动漫产业、让我国在全世界的动漫产业中能站稳脚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动漫产业现状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动漫作品曾有一段相当辉煌的时期,水墨 动画和布塑动画是当时一绝,《大闹天宫》更是被英国《电影与摄影》杂志誉为“最活泼、优美生动、叙述方法简洁流畅、具有中国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动画电影。但由于当时国内对动漫领域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七十年代后期,我国的动漫行业技术停滞不前,最终远远落后于国外的水平。

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又有回升之势。2004年4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政府以行政手段大力发展动漫产业,为动漫企业免费打造一个一流的工作科研平台,这是我国动漫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而这一系列扶持动漫产业的相关政策,使我国的动漫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与此同时,专家学者纷纷撰文,畅谈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对中国产业的重要意义,如中国动画学会秘书长张松林先生的《落实政策措施,推进动画产业全面繁荣》、《动员起来,为振兴中国动画产业创建新工》,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的《创造中国自己的动画产业》等等。

经过国家政策的推动、社会各界的关注,动漫产业一时间发展的如火如荼,截至2007年底,我国国内已有30多个动漫产业园区,5400多家动漫机构,450多所高校开设动漫专业。面对广阔的动漫市场,各地的动漫产业纷纷制定发展计划、打造自己的“动漫之都”。

但我国的动漫产业要想进入良性的轨道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首先,我国动漫产业的技术相对还比较薄弱,但是市场对动漫的需求量远远大于供给量。其次,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外来文化对我国动漫市场起到了强力的冲击作用,动漫市场长期被国外占据,在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影响了当代青少年对动漫的审美取向,对中国动漫在市场上站稳脚步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二、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动漫制作理念过于保守

中国的一些动漫作品过于强调教育意义,忽略了漫画作品本身应有的娱乐元素。动漫形象造型平庸,人物刻画草率;许多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对日本动漫的翻版;有些作品的内容基本一样,只是换了角色的样子;甚至是把其他国家的作品搬上银幕后对制作人员“改头换面”美其名曰“中国制造”。种种的原因导致中国的动漫并不能被广大儿童和青少年完全接受。

2.动漫制作低龄化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动画片是“小孩子的东西”,因此,中国的动漫大多只针对幼儿和小学生制作,忽略了青少年对动漫的需求。日本作为一个动漫大国,无论是小孩子、青少年、上班族,甚至是中老年人,都有适合他们欣赏的动漫作品。全民都热爱动漫,全民都支持动漫产业的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对于日本来说,动漫产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中国动漫制作低龄化的现象导致青少年及更年长的人在中国市场中找不到自己可以欣赏的动漫作品,只能将眼光放在国外市场上,这在无形之中为中国的动漫市场减少了很多消费人群,为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失。

3.动漫人才缺乏

一方面,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长期以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形成了顺从、统一的传统文化心理,缺乏创新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的动漫制作人不可缺少的品质。另一方面,由于早期我国并未对动漫领域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对专业的动漫人才的培养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要远远落后于欧美、日韩等以动漫产业为重要经济来源的国家。动漫人才的缺乏,是我国动漫产业迟迟无法进入正轨的重要原因之一。

4.市场环境不成熟

在中国,很多家长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动漫,认为创作漫画是不务正业,观看动漫会影响孩子学习,因此对动漫持反对态度。这种观念在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将动漫视为非正统的东西,学校、书店中往往只有大量的参考书,找不到动漫作品的一席之地,导致中国许多优秀的动漫作品在中国没有市场,只能卖给国外的动漫创作公司。

5.动漫产业链不完整

动漫产业链包括三个方面:动画片播出市场、动漫图书和音响制品市场、动漫形象衍生品市场。在日本,一部漫画作品的推出,会首先在杂志上连载,如果出版了到一定的数量并且受到群众的欢迎,就会出版专门的漫画书;再累积到一定数量和人气,会投资制作成动画片和电影;最后,因为这部动漫已经广为人知,所以开始推出动漫衍生品及品牌授权服务。这样,在各个反面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动漫相关的各个领域共同发展。反观中国,只重视动画在荧幕上的播出,忽视了动漫图书的出版发行,对动漫衍生品的开发更是十分欠缺,因此我国的动漫产业链处于极不均衡的发展状态,这也大大制约了动漫产业化的发展速度。

三、加快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

1.注重原创,注重创新

原创是一部动漫作品的价值体现,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地大物博,因此我们应该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吸收国外先进理念的同时,一定要摒弃对他国作品的盲目模仿和抄袭。此外,制作过程的粗糙、生动感的缺乏,尤其是剧本与题材俗套也都是制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不只要原创,更要创新。

2.拓宽消费群体的范围

想要奠定动漫产业的支柱地位,必须扩大动漫作品的消费市场,改变动漫只只对幼儿和小学生制作的现状,拓宽消费群体的范围,将中国动漫引导向青少年、成年人乃至中老年身上,制作出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欣赏的动漫作品。尤其要重视青年和成年消费群体,因为他们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是我国动漫市场发展的主力军。

3.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动漫产业人才包括三个方面,即:创意研发人才、加工制作人才和经营开发人才。动漫产业人才的匮乏和培养动漫人才模式的落后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必须建立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政府应充分使用其行政手段,加大对动漫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的力度,同时增加对动漫企业的投资以调动其积极性;动漫企业则可以定时对员工进行培训,与高等院校合作以掌握更加及时有效的信息和技术。

4.积极在市场上对动漫产业进行宣传

中国家长不买动漫的账,主要是因为中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根深

蒂固的传统思想造成的,要克服这种传统观念,就必须多向社会进行宣传。如果宣传的力度和思想都能达到标准,让世人认同,那么中国的动漫在市场上的发展也就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支持。

5.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动漫作品可以通过电影电视来获取一定利润,相比之下,游戏、服装、玩具模型等动漫衍生品带来的利润更大,主题公园旅游业则是衍生产品以形象授权的方式产生的更大利润的更广泛领域。动漫作品的创作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衍生品所带来的利润可以使企业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动漫产业链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只有这样运作我们的动漫产业,才能使它逐步走入正轨。

参考文献: [1]《中国市场》,2008年第48期

[2] 孙立军,《浅谈中国动画的创作现状》,《电影艺术》,2004年1月

[3] 李家国,《中国动漫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第92页

产业服务体系发展困境 篇2

一、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针对性政策出台少

1.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支持力度仍显不足。表现在:缺乏完整的制度设计和法律法规保障;很多文件和政策看上去面面俱到, 但实际效果有限;对小微企业政策力度不够, 针对性不强, 重点不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备, 对中小企业缺乏完备的征信体系和贷款的统计体系, 导致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缺少可资参考的信用记录、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状况把握不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存在使用分散、交叉重复、方式单一等问题;部门之间协调不够, 导致中小企业配套实施标准迟迟没有出台;对商业银行等机构缺少强制性的社会责任要求。

2.金融政策指引性的多、可操作性的少, 政策落实不到位, 效果不明显。比如, 银监会明确提出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和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两项措施, 但由于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存在较高风险而难以推行。一些风险补偿政策在操作中往往只有政府系统设立的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公司能够得到补偿。有村镇银行反映, 申请财政补贴要磨破嘴、跑断腿, 还不一定能办下来。

(二) 金融体系存在缺陷, 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

1.间接融资体系的缺陷。现有银行体系具有大中型银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特点, 尽管小型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数量在逐渐增加, 但在银行体系中仍处于非主流地位, 地方性小型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在20%以下。加之银行出于利润最大化考虑和传统的贷款歧视眼光, 大中型银行自然首选收益大、风险小的大型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 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步履维艰”。中小企业即便经过努力, 争取到了银行贷款, 由于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大幅上浮, 还要支付贷款保证金、担保费、评估费、中介费等诸多费用, 中小企业的实际借贷利率高达13%—15%, 超出大企业贷款利率的两倍以上。

2.直接融资体系的缺陷。突出表现在对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不够重视, 法律法规界定不清。具体体现在:股票及债券市场门槛高, 能够挂牌的基本上是偏大型的企业;非法集资的界限不够清晰, 难以区分合理的民间融资行为和欺诈活动, 导致一方面民间融资盛行, 而欺诈性集资活动往往混迹于民间, 另一方面在打击非法集资时, 又可能误伤企业的合理行为;非公开发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流通渠道不够畅通, 现有产权交易机构、交易制度不统一、不规范, 交易效率较低;对风险 (创业) 投资机构存在一定的政策约束, 同时, 支持早期企业的政策导向力度不够。

从交易成本看, 二板市场上市门槛虽然比主板市场低, 但是上市的评估费用较高, 加上公司规模小、盈利水平偏低等因素, 导致上市融资成本高。

3.信用担保体制不完善。信用担保体制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抵押担保的问题, 但从调查情况看, 这种设计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担保公司普遍实力不强、资本金偏小, 银行不会信赖担保公司而加大自身的贷款风险;担保公司收费标准过高导致中小企业“望而却步”;银行与担保公司之间的风险及责任没有一个行为标准, 致使担保公司风险很小、银行贷款风险相对较大, 抑制了银行与担保公司的合作。更为严重的是, 部分信用担保机构运作不规范, 偏离了服务的宗旨, 转向从事对个人房地产贷款的担保;有的担保公司用于投资的资金大大超过了用于担保业务的资金。

(三) 金融监管政策不完善, 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的金融监管政策尚不能适应中小银行的发展需要, 出于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过度担心, 监管部门在市场准入、运行规则等方面设置了过高甚至是不合理的门槛。例如, 在对村镇银行的市场准入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 其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0%, 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 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 (或企业) 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可问题在于, 一些大银行对设立村镇银行并无兴趣, 而有意从事此投资的又因不能控股而踌躇不前。现有小贷公司若要改制为村镇银行, 就必须将控股权转让给体制内的金融机构, 对很多民营资本来说这是很困难的。

二、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破解中小企业发展困境

(一) 加强政府服务力度, 政府与企业共克时艰

国际金融危机是一块“试金石”, 是对政府和企业的自信心及应对能力的重大考验, 是对管理者管理智慧与艺术的考验。面对挑战, 企业在练好内功、“抱团过冬”的同时, 作为政府也要进一步加大服务中小企业的力度, 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 超前对接, 积极服务, 特别是对一些骨干企业要采取一企一策、一企多策的办法, 研究具体帮扶措施。笔者认为, 江苏省政府应在认真分析、深入研究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同时, 根据我省中小企业现状, 制定并推行符合我省特色的金融政策, 构建金融服务体系, 推进金融工具创新与金融体制创新, 引导金融机构把资金投向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 并配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专设风险资本、加强监管等措施, 促进我省中小企业提升抗击金融风险的能力。如镇江市政府开展的“银企对接”活动很值得借鉴。中小企业需要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一的政府, 运用“看得见的手”助其一臂之力。

(二) 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从根本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1.加强担保公司与银行的联动, 为中小企业搭建融资平台。政府注入资金创建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减少审批程序, 为中小企业融资打开便捷通道;推进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以财政杠杆撬动金融资金, 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贷款。

2.放宽准入, 适度放松社区银行和村镇银行的设立条件。放宽准入, 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进入, 使其能正大光明服务于中小企业;完善差别化监管政策, 允许小银行提高存贷比的容忍度;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对小型金融机构适当减免所得税, 完善担保补贴制度和发展政策性担保机构;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建立独立核算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 允许银行对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控制率提高1至3个百分点;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具有天然的共生关系, 所以“草根金融”支持“草根企业”是个双赢的举措。扶持“草根金融”不仅有利于为“草根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资服务, 而且有利于引导民间借贷利率下调, 减轻中小企业融资负担。

3.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多样化、专业化。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可以是自筹资金、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政府扶持资金等, 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小型金融机构的专业化、独立化能直接导致中小融资机构的建立。比如国外一些中小银行, 它没有多大资本, 但专业化分工非常细, 细到有专门给服装企业贷款的银行, 因为专业化了, 它就非常了解债务人, 贷出去的钱都是安全的, 可以稳定赚钱。这在我省尚属空白。

4.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应有的作用。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监管制度, 中国上市公司和证券中介机构的基本状况总体上是好的, 在此有利条件下, 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难以替代的巨大杠杆推动作用, 能以较小的代价, 取得更大的成功, 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成长的创业企业创造出更好的生存、成长和发展环境。因此, 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 必须以资本市场为纽带, 最大限度地发挥杠杆效应和示范效应。创业板是支持代表中国经济未来的创新型企业的重要途径, 应把握有利时机。短期资金只能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 中小企业更需要资本市场来解决其成长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金问题, 更需要充分发挥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的全面支撑作用。当然, 要科学认识资本市场发展中稳定与风险的辩证关系, 准确把握好控制风险与健康发展的平衡点, 在发展进程中不断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5.完善各项配套机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诚信体系、信息体系, 将中小企业在不同机构的经营信息、产品信息、融资信息、交易信息、违约记录等整合、共享, 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监督社会化;完善信用担保、贷款贴息、风险补偿、引导基金等制度, 帮助中小企业“做精、做强、做稳、做大”;构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援助, 使其少走弯路、减少损失、降低风险等等。以完善金融服务这项系统工程。

(三) 鼓励大中型银行的商业模式创新, 加快形成对中小企业的专业化服务

产业服务体系发展困境 篇3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枣庄市社区居民的调查,对枣庄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困难进行汇总,并对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发展出路做出总结,为枣庄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社区体育 服务 居民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枣庄市社区居民进行调查针对社区体育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从而健全枣庄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关于社区体育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及做了相应的技术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遵循体育科研方法中关于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二、枣庄市社区体育服务发展困境

(一)社区领导体育观念淡薄,社区体育经费紧张

部分社区对体育工作不重视,社区体育组织形式还比较单一。社区体育经费没有固定的来源渠道,主要依靠区、街道两级拨款,在扣除硬件投入后,活动经费很少。现在社区体育所有的经费都是政府投入,商家处于经济利益考虑看不上这一块。

(二)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匮乏,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调研中发现,大部分社区的体育活动场所都在室外,社内体育场所与设施缺乏。部分社区的露天体育设施偏离社区群众集中居住区,很多已建成或者在建社区由于当初规划不配套、规划不落实等方面的原因没有地方建体育场地。

(三)社区体育管理者、指导者队伍薄弱,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现阶段江苏社会体育指导员大都兼职,年龄偏大。社会体育指导员没有相应的报酬,基本没有工资收入,工作积极性不高。大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凭借兴趣爱好在为社区义务服务,工作中还经常受到小区居民的冷嘲热讽。

(四)居民健身人群比例不高,社区体育项目开发有待加强

目前社区全民健身项目推广活动还只是调动社区一小部分人的锻炼积极性,大部分人仍然无法长期坚持。参加者以中老年为主,社区体育活动缺少好的项目,对于中老年体育项目和男性活动项目开发不够。

三、枣庄市社区体育服务的发展出路

(一)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建设

场地设施系统是人们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最基本空间条件或物质条件,是构成社区体育服务的第一要素。没有多样化的配套的体育场地设施,就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其具体内容包括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和非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两类。枣庄市要利用和创造良好的健身设施并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如:场地设施、器材的使用指导;这方面的研究多为调查研究,如枣庄市的两次群众体育调查,研究表明,由于社区发展在枣庄市相对滞后,因而形成社区体育的场地设施缺乏的局面,条块分割又导致了社区内的体育场地设施利用率不高。

(二)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和制度服务建设

社区体育组织指导服务主要是建立健全社区社会体育组织,扩大覆盖面,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枣庄市社区体育服务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系统,但目前枣庄市的社会发展阶段仍需要政府具有较强的社会管理职能,另外社区体育服务组织尚处在培育阶段,利用行政力量来推动社区体育发展,是适合枣庄市基本现实的重要方式。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政府的外力推动,采用政府参与的纵向社区体育管理组织体系与横向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协调发展的纵横相接的社区体育服务组织模式较为可行。在行政体系中,插入中间层次(中介组织),使组织功能出现分化,可以形成“管办分离”的局面,为社区体育组织的自治和活性化发展,为实现社会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社区体质监测服务和体育保健指导

社区体质监测服务让居民准确地了解自身的体质状况。体育保健指导服务的内容有:健身指导和康复指导两个方面,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运动处方和医学监督;使体育与卫生的密切结合,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等常见慢性疾病,采取适当的体育干预,降低发病率。各个社区應尽量获得体质监测和疾病预防控制的准确数据资料,充实和完善市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咨询和运动处方服务,引导居民实行健康管理,为市民提供健康信息服务,为各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咨询。

(四)社区体育信息服务

社区体育信息是很重要的体育服务,它能够使社区居民了解社区体育资源;使体育锻炼者了解时新的体育健身理论和方法,进行体育活动及各种身体练习指导,及时地纠正一些锻炼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专项技术指导、树立正确的健身观;通过信息宣传来强化社区体育服务。

社区体育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人的身体发展,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民群众往往通过社区体育整体服务看该地区经济发展成果,看政府管理能力,看党风政风建设,看社会和谐公平。深入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纲要》,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枣庄市的体育事业,保障人民得到体育锻炼的权利,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枣庄市整体体制水平,是摆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广大体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这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共同来努力。

参考文献:

发展中介服务体系. 篇4

发展中介服务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平台

长沙国家高新区管委会

长沙高新区以实现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宗旨,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优化环境为手段,依托省会城市优良的发展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综合改革、园区建设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93年、1998年、2001年、2003年四次被科技部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

截至2002年底,全区累计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206亿元,工业总产值1077亿元,实现利润113亿元,上缴国家税收65亿元,出口7亿美元,年均增长都在60%左右。2002年,全区技工贸总收入完成321.9亿元,同比增长30.4%;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277亿元,增长26。6%;实现利税43.3亿元,增长57.3%,分别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量指标的42%、37%、29.3%和32.5%。区内规模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8%,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7%,新形成的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使长沙市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的比重由35.9%增加到41.5%,并带动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在全国53个国家高新区的排位中稳中有进,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实现利润继续保持在第14位和第8位,工业增加值由第15位上升到14位,上缴税收由15位上升到13位,出口由第25位上升到24位。

长沙高新区多年来按照“以服务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以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市场运行机制为动力,以政府推动为支撑,重点引进培育一批功能强劲,特色

湖南省科技中介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鲜明的中介服务机构,从而构建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为高新区实现持续高速发展提供服务支撑”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构筑我区创新创业平台使市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为目标,积极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引导企业提升原始性技术创新水平,已有一批企业的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省级技术中心。设立了博士后工作总站和11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全市23所大学和70多个科研院所全部与高新区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397个联合研发机构。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开发了一大批具有一定特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化成果。十多年来,累计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和项目1246个,其中113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占总数的90%以上。创新孵化网络进一步拓展,已有省、市、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园、留学人员和博士、博士后创业园、岳麓山大学科技园等综合性孵化器和长沙软件园、新材料基地等专业孵化器,民间资本投资的金荣、橡树园等孵化器也已投入使用,长沙高新区创业中心已通过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评审答辩,有望于年内批准为我市第一家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

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重视硬件建设,以中介服务大楼建设为契机,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中介企业及中介服务机构办事处,同时与国内外中介机构建立广泛联系,基本形成了服务方式、方法齐全,信息顺畅的一个中介服务网络。

当前我区现阶段将重点放在引进中介机构入区,共计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经济签证中介服务机构;法律与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证券与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咨询,第三方认证中介服务机构;人才交流中介服务机构;企业行政后 2

湖南省科技中介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勤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等九大类组织机构42家,此外还与国内外近70多家中介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为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一个具有一百多家中介机构的中介服务网络。

管委会投入近4000万元,建立了近4000平方米的中介服务大楼,不久将投入使用,为进一步形成中介市场及聚集效应打下了基础,为中介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2002年中介机构共计收入达8369.8万元。现将我们正在推进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制定了中介体系建设中长期发展目标及发展思路。建立和发展长沙高新区中介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指导,围绕高新区“二次创业”,以服务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以加入WTO后外资中介机构的进入为发展契机和压力,以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市场运行机制为动力,以政府推动为支撑,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功能强劲、特色鲜明”的中介服务机构,从而构建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为高新区实现持续、高速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高新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是高新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向政府支持、市场主导发展,在发展壮大中介服务机构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提升服务职能,使中介机构从初级阶段进入高级发展阶段。按照这种思路,构建高新区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阶段和战略目标如下:

第一阶段(2003-2005年):以发展为主线,完善服务体 3

湖南省科技中介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系内各类机构,培育骨干力量。全面发展科技中介、经济鉴证、法律与知识产权、证券与风险投资、管理咨询、人才交流、企业行政后勤社会化、行业协会等八大类中介行业。在具有基础的中介服务领域培育骨干力量,针对产业发展需要的薄弱领域,完善相关机构。同时,建立机构孵化园,选择30家左右中介机构进入高新区管委会中介机构大楼,构建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平台。

第二阶段(2006-2007年):集成整合,整体提升,形成中介服务链。继续增加机构数量的同进,着力培养20家左右高水准、实力强、有知名度的品牌机构。加强对中介机构发展和业务发展的引导,促进中介机构间形成紧密的合作与联系,形成中介服务链,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同时,建立中介机构的定期评估制度,制订鼓励高新区中介机构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促进中介机构规模与实力上台阶。

第三阶段(2008-2010年):培育龙头,形成品牌,实现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服务产业化的目标。在科技中介、法律与知识产权、风险投资、管理咨询四大类中介行业,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品牌知名度的龙头企业,并带动相关机构的发展壮大。争取到2010年,基本建成功能健全、结构合理、信誉良好、运作规范,中介机构与高新技术产业良性互动,服务水平和手段初步与国际接轨的中介服务体系。建立起有利于各类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环境,为中介机构发展提供支撑平台。

二、采取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积极引导的方式,促进中介市场的快速发展。中介企业跟其它产业一样,也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发展初期,政府的扶持及引导十分重要,4

湖南省科技中介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我们通过提供中介市场平台(投资建中介大楼及出台扶持引导政策等)方式,引导中介企业向高新区聚集,同时通过让中介参与调研、预测、决策、评估等方式,为中介机构发展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三、在中介体系建设中,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同时对中介市场的构建制定了基本原则,逐步加大市场监督的力度,鼓励符合市场经济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自由竞争。

对进入园区的中介服务机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考核评价制度,统一市场游戏规则,防止不正当竞争和有损中介形象的行为。同时,管委会也应为中介机构执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入区中介企业执行国家、省、市优惠政策:

1、场地租赁优惠。综合租赁费(房屋、电力能源、物业)每天每平方米不高于1元,第一年减半。

2、对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中介机构,实行国家、省、市以及麓谷的有关扶持政策。

3、以成本价或者低于成本价向中介机构收取公共设施(会议室、公共设备等)的使用费,中介服务大楼配套小型会议室免费使用。

五、完善管理体制:

管委会为中介机构提供优良的服务,实现管委会与中介机构以及中介机构之间的互知、互动,促进中介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1、高新区明确了一个职能部门管理中介机构,帮助中介机构解决入区和运营过程式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成立中介机构协会,加强中介机构的交流,配合高新区管理中介服务机构的工作。

湖南省科技中介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3、建立和完善高新区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和市场游戏规则,实行优胜劣汰等。

长沙高新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有很多工作还需我们进一步深化。下一步将在整合资源,扶持重点骨干企业等方面下功夫,使中介企业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促进以中介业、服务业为主的三产业发展。预计到2010年,力争使三产业占到全区技工贸总收入100亿元,提高高新区综合实力和整体竟争力。

产业服务体系发展困境 篇5

一、医院管理会计现状

现阶段,中国医院的内部管理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迹象,医院的管理观念比较落后,经济效益不高。从现在的医院服务与发展上来看,各个医院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市场竞争理念。医院的财务管理基本上仅局限于报账型的财务工作,财务工作人员没有以一个独立管理者的身份参加到医院的经营与管理当中,大多数的财务工作人员只是简单的记账和算账,缺少对财务的分析与控制,这直接会影响应用管理会计的进展速度,财务管理T作尚未上升到综合性的管理高度。所以,引进科学的医院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利用管理会计组织机制的平稳运行以及管理会计方法的有效实施,把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扩展到具有预测与评价等多种职能上,这是医院构建医院管理会计体系,服务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医院管理会计的构建

(一)管理意识的准备

医院的领导要支持并参加医院管理会计的构建,这是顺利推进医院管理会计T作的重要基础,只有让医院的领导以及管理人员意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才能加强医院内部的经营管理,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才能让管理会计得以有效推广,在医院被普遍应用。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组织医院的领导进行培训,培养医院领导的管理会计能力。

(二)组织机构及人员的准备

在医院的内部建立和财务会计部门相平行的管理会计部门,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及任务,配备专业会计人员,这些专业的会计人员可以是熟悉医疗卫生业务的人员,也可以是具有管理会计业务能力的会计人员。这样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的准备,可以方便医院在具体的决策与控制中能更加精确。

三、医院管理会计的作用

医院管理会计利用组织与评价等手段,帮助了医院运用管理会计的分析方法,对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确定了医院的服务于发展目标,制定一系列的计划,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并且通过比较以及评价,找出医院发展的薄弱环节,促进医院能够更好的发展。

构建医院管理会计体系,有助于促进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高。能够在完成财务会计的`各项功能基础上,核算并衡量出医院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制定出医院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指标。例如固定资产收益率与平均床位周转率等等,为医院进行准确判断效益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借助变动成本计算,医院还可以对盈亏平衡进行分析,对边际贡献法加以定量分析,做好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能够实现医院科学规划和控制经营活动,充分的利用医院的机器设备。

构建医院管理会计体系,有助于医院内部的经营决策,现代的医疗服务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为了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掉,医院的领导需要构建完整的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它不仅仅可以提供出财务核算的内容,还能为医院的经营与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信息。依照财务会计所提供的历史成本以及实际业务量的数据,可以进行特定的计量与分析;依照成本份额与同业务量的比较,把全部的成本划分成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用来揭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建立起特定的数学模型,为开展成本预测以及制定短期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地依据,为编制经营预算提供重要的决策数据。从而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当中的实力。

四、医院管理会计创新

医院财务的发展要靠创新管理会计去实现,创新医院的管理会计理论也是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在未来的医院管理会计发展中,要解决怎么样把管理会计的研究和财务会计的研究结合起来,研究怎么样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化背景出发,充分地利用医院的财务数据,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 解决我国医院在服务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与此看来,我国医院不仅仅要从技术创新上,还要从医院管理会计体系上不断的创新。

五、结束语

总言而之,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的学科,具有参与和决策的作用。医院管理会计体系为医院的服务与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各个医院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应用,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经验教训,让管理会计在医院的服务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只有建立起具有医院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才能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创新发展;才能更好的实现医院服务与发展体系,使医院的服务与发展更加科学、高效。医院管理会计体系是对医院管理会计学这一学科内容总的理论概括。随着中国医院不断进行改革与实践,医院管理会计的建设与发展也在进步,医院管理会计学将会在基础性管理会计之上,逐渐诞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级医院管理会计学。

参考文献:

产业服务体系发展困境 篇6

——在赤峰市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梁素华 2010年2月24日

同志们:

全市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今天开幕。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上级纪委和卫生部、卫生厅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全市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局党组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孟昭均局长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一、2009年主要工作回顾

2009年,我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紧紧围绕全市卫生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反腐倡廉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在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为推进卫生改革和各项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责任制进一步落实。

市卫生局年初召开了全市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9年工作的主要任务指标和具体措施,各旗县区卫生局和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相继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全市上下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步调一致、责任落实。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各级党委《实施办法》、《实施细则》,卫生局制定了《中共赤峰市卫生局党组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0年工作规划>的实施方案》和《责任分工方案》,建立了《惩防体系建设2008-2012年重点工作任务台帐》,提出了《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责任分解意见》。重新调整充实了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把手负总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要求明确了党组成员在分管工作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强化了责任追究,增强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旗县区卫生局和各医疗卫生单位在责任制落实中,把纠风工作纳入到整体工作中,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按“一岗双责”要求进行了逐级责任分解,层层进行了目标责任考核。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了监督检查和组织协调力度,把上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与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了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围绕中心,强化监督,保驾护航作用进一步发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构把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决议作为首要任务,针对2009年工作重点,加大了对卫生项目 2 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工作的监管。在项目建设上,市和旗县区两级卫生局积极把握国家拉动内需政策机遇,争取并落实建设项目213个,总投资2.3亿元,在项目的立项到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了公开透明、集体研究、科学论证、群众监督等工作程序。为了加强监督监管,市卫生局制定并下发了《卫生系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和工程质量。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各地从提高补助标准、方便农牧民就医和报销、费用管理公开透明等几个方面加强监管,建立了“四公开、一公示”的阳光操作制度,有效防止了骗保、套取合作医疗资金等问题的产生。在2009年赤峰地区连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新城区水污染、氨气泄露和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一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全力以赴,积极应对,另一方面加强了对资金管理、医疗费用等情况的监管。市卫生局抽调专人对新城区水污染中免费治疗的医药费进行了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为新城区水污染问题的妥善处理、为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以人为本,强化教育,卫生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2009年,各地区、各单位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全面加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德医风、法律法规、形势任务、新医改政策和文明礼仪规范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干部和职工教育。市卫生局组织了学习培训会,特别邀请了自治区卫生厅、市检察院、市 3 委党校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就“国内外形势及当前主要任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内涵”、“预防职务犯罪,树立良好党风政风”以及新医改政策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讲座。市医院等市直单位聘请了市纪委、市委党校领导进行了专题讲座。在学习和讲解中紧密结合卫生工作实际,把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贯穿始终,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反腐倡廉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卫生事业发展方向;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各旗县区卫生局普遍组织了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市卫生局组织了全市卫生系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演讲比赛,组织了有市直和三区医疗卫生单位参加的以“歌唱祖国、播散健康”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汇演,翁旗医院举办了“如何做一名好医生”、“做人民群众健康卫士”等为主题的讲座。各项活动主题鲜明、寓教于乐,从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上规范了广大医务人员的行为,从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觉性上发挥了引导和激励作用。在整个教育中,加强了典型示范和正反两方面教育。继续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了“白求恩式”卫生工作者和行风建设先进集体评选活动,经过层层推荐,评选出15个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在这次会议上表彰,并准备通过新闻媒体对拟推选的“白求恩式”卫生工作者进行公示,确保评选出的先进典型在全系统真正产生示范带动作用。与此同时,加强反面和警示教育,各地各单位通过典型案例等教材对职工进行教育,市卫生监督所组织全体卫生执法人员到市劳教所进行现场警 4 示教育。通过教育,进一步树立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遵守职业纪律、廉洁从政、廉洁行医的自觉性。

(四)惩防并举,标本兼治,反腐倡廉各项工作进一步推进。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全市卫生系统开展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市卫生局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共375名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及各级干部纳入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所有人员围绕岗位职责,查找了思想作风、岗位职责和制度机制风险,制订了防控措施,优化了重点工作流程,把廉政风险的预防和监督细化到权力行使的每个具体环节,进一步规范了权力运行。

加强领导干部监督。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免谈话等制度。市卫生局2009年在局机关实行了干部岗位轮换制度,并对选拔任用的17名副科级以上行政事业干部进行了岗前任职和廉政谈话。按要求继续开展了治理领导干部收送礼金专项工作和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八项要求自查清理工作,重新建立并完善了局机关和市直单位科级以上干部廉政档案。

加强制度和长效机制建设。随着卫生管理和纠风工作的不断规范化,各地各单位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2009年市卫生局修改完善了领导班子建设、纪检监察、政务管理、卫生执法监督等79项规章制度。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执法监督队伍建设的通知》等4个政策性和规范性文件。在卫生行政执法工作中,修改完善了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卫生执法投诉举报受理制度、卫生执法人员廉洁自律等制度。5 松山区卫生局修订了《医患沟通制度》、《廉洁行医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各级医疗单位围绕医疗服务工作完善了医疗质量、病人投诉、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收费价格公示等制度。在各项制度的实施中,更加注重政务、院务、医务公开制度的执行,增加透明度,强化群众和社会监督,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各类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起到了源头治理的作用。

(五)纠建并举,突出重点,卫生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2009年,市卫生局坚持卫生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两手抓、两手硬”,政风行风一起抓,全面推进的工作格局,实现了相互促进。

围绕解决政风行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抓了专项治理和专项活动。

一是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根据市里统一部署,结合卫生工作实际,突出抓了服务效能、工作效率、工作作风和窗口服务工作。市疾控中心围绕争创“三大优质服务品牌”目标,与北京CDC合作实施人才培养交流活动,改扩建了预防接种门诊,增加了留观厅和服务设施,有效应对了甲流疫苗接种等重大疫情的防控。市中心血站以无偿献血的“两个转移、一个延伸”为重点,大力加强献血服务体系建设。市妇幼保健院强化了院内管理和基层服务工作。各单位在窗口服务中,从人员配备、制度建设、工作流程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工作水平。较好的落实“四公开、一监督”和超时默认、限时办结等制度。6 在准入管理方面,严格审核、严格程序、严把质量关,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二是开展政风行风评议。下发了《关于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方案》,重新调整充实了行风监督员队伍,制定了行风监督员职责和监督员联系办法。各地、各单位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多层次召开各类人员座谈会,并通过测评票、意见箱、行风热线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据不完全统计,全系统共发放行风征求意见表和测评票11000余张,征求意见、建议580条,梳理群众反映问题184个,各相关单位对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了整改,并抓好落实。在内部监督方面,各级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等单位建立了医疗质量考评结果快速反馈机制,定期进行医疗质量分析。左旗医院对医德医风实行综合和单项双重考核,对考核结果予以全院通报,对存在问题的人员进行100-300元不等的罚款,有效规范了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通过市纠风办2009年组织的政风行风评议情况看,虽然各地情况不尽一致,但总体上,全市卫生系统的群众满意率都在保持稳定和上升趋势。

三是开展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工作。根据卫生部《关于实行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卫生厅《实施办法》,制定下发了《实施细则》,各地、各单位普遍成立了领导组织,制定了方案,细化了考核标准,建立了医德档案,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进一步规范了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赤峰二院结合医德考评,制 7 定了“服务规范标准”,细化了奖惩量化指标,增强了全体医务人员廉洁行医自觉性。

四是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市卫生局转发了卫生部等六部委下发的《2009年纠正医药购销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制定了《赤峰市卫生局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和治贿工作,进一步落实完善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各项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继续实行《药品动态监测》、《超常预警》等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加强了对医疗收费的管理,并公开公示收费标准。根据卫生部和卫生厅的统一部署,适时推出对普通外科、神经内科、产科等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的临床路径。认真落实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各项制度,全市集中招标采购药品47428.98万元,占医院用药总金额的98%。

五是开展优质服务,改善医患关系。市卫生局积极协调司法、保险、仲裁等部门,对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建立进行研究和探讨,拟定了相关文件。各医院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惠民服务、送医送药下乡等活动。市医院组织开展了12次大型义诊活动,义诊2000多人次,向基层赠送1.8万元药品,投资7万元为敖汉旗克力代乡大哈布齐拉村建立了卫生所。各级医院不断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市医院通过新病房楼的使用,全面规范了医护质量管理,推行了电子病历,从挂号、检查到用药、治疗的各个环节实行一条龙服务。赤峰学院附属二院的社区服务中心免费为社区居 8 民进行B超、血脂、血糖检测,建立健康档案。红山区中医院继续开设“济困病房”,住院费用减免10-40%,实行化验套餐制度,部分医院对危重症病人实行了先救治后交费等人性化服务。各项惠民措施,进一步拉近了医患关系,提升了群众满意度。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收到表扬信、锦旗等476件。医务人员拒收“红包”、回扣达141人次,金额3.45万元。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赤峰二院等部分医疗机构的一些医务人员将无法拒收的“红包”作为患者住院押金主动退回。

(六)协调各方,慎重查办,群众来信来访及各种案件得到认真处理

市和各旗县区卫生局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对上级交办案件、群众信访、电话投诉以及行风热线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市卫生局2009年通过纪检监察受理群众举报16件,全部进行了调查处理,做到了件件有落实。在具体工作中,林西县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市医院等单位对上级交办的案件和群众投诉高度负责任,及时组织调查,认真研究处理意见并按要求上报调查结果,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案件查处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个别地区和单位对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责任制落实还不到位,工作停留在表面上;个别医务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差、责任心不强,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一些医疗机构管理制度不落实,多年治理的红包、回扣、开单提成、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 9 决,群众意见仍然很强烈;有的地方和单位出现了商业贿赂反弹,而且手法和形式更趋隐蔽多样,需要继续保持治理工作的力度和强度;卫生纪检监察机构和干部队伍以及工作方法措施等与新的形势和任务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面对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扎实工作,推动反腐纠风工作不断深入,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顺利完成卫生改革的各项任务,让改革成果真正惠及百姓。

二、2010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0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确保完成五项重点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反腐倡廉和纠风工作意义重大。根据各级纪委和卫生部、卫生厅的部署和赤峰卫生工作实际,今年全市卫生系统纪检监察和纠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上级纪委和卫生行政部门会议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着力加强以保持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着力推进卫生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卫生系统损害群众的利益的突出问题,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新成效。

(一)强化思想教育,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和纠风工作。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决定因素。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靠的是各级干部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需要建设一支思想过硬、技术精良、清正廉洁、态度端正、作风扎实、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精神的医疗卫 10 生队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把教育放在首位。要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要巩固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各项规定,发挥干部表率作用。要结合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加大廉政教育力度,提高风险意识,增强廉政理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努力建设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实现机关作风、医德医风、行业作风的根本好转。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对全体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职业纪律教育,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要结合反腐倡廉、治理商业贿赂等工作,继续开展法律法规和警示教育,增强法律观念,坚持依法执业,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广大医务人员,突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要通过下基层锻炼、对口支援、送医送药下乡等各种形式,让医务人员更多、更直接的接触最基层的群众,更深刻地了解群众的疾苦,增加同情心、责任心、正义感。要继续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今年要通过适当形式对评选出的“白求恩式”卫生工作者和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发掘培养更多的先进典型,发挥身边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学习贵在坚持,要相信“木鱼常敲,毛毛雨常下”的道理,意思是只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就能积少成多达到目的。因此要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抓学习教育,在全系 11 统形成学习风气,使整个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二)加强监督和制度建设,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工作领域。

扎实推进卫生系统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要认真落实中央《工作规划》各级党委《实施办法》、《实施细则》,并按市卫生局《实施方案》和《责任分工方案》的要求,扎实做好教育、制度、监督以及纠风、惩处等各项工作,按照职责分工和所承担的牵头部门责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坚持条块结合,分工协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把惩防体系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要以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卫生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理清权力底数,优化工作流程,健全监督制约制度,加强权力运行风险预防和控制,有效预防腐败。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进一步贯彻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审批程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探索实行党务公开,促使权力在阳光下进行。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对新任职的领导干部加强廉洁自律教育。

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严格各项卫生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重点加强对新农合基金、重大科技专项以及疾病防控、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等基础投资资金使用、拨付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

(三)突出工作重点,继续抓好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

卫生行业作风问题是群众反映的热点,也是卫生部门工作的难点,虽然我们下了很大力气,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但仍然与群众的要求差距很大。2月初,市卫生局召开了行风监督员座谈会,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员们用事实例举了医疗工作中存在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药品价格、大型医疗器械检查、收费、社区卫生机构发展与布局以及医院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当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有些问题是由于我们自身不认真执行制度、规定或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说明我们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纠风工作任重道远、任务仍然很艰巨,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面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一定要下大力气,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落实。要在2009年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已确定和下发的考核标准和细则抓好落实。各医疗机构要把医务人员医德考评作为加强医务人员教育与管理的有力抓手,与绩效工资以及人员聘任等医务人员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以此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和服务质量。按照要求,这项工作要作为今年纠风工作重点,市卫生局将在适当时候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同时要组织抽查或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在全市通报。

二是继续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是实践证明了的卫生纠风工作比较有效的监督办法和途径,通过运用行风热线、意见箱、公开电话、民意测评等监督平台,加强对卫生 13 行业作风的监督,及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在医疗卫生单位内部要充分发挥各种监管组织的作用,围绕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建立科学的评价和监督检查机制,推进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各单位的考核评价组织要切实发挥作用,切忌流于形式。特别强调的是一年来网上举报的投诉越来越多,这一方面要告诫我们所有的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一定要尽职尽责,自警、自省,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宣传卫生工作,通报信息,加强沟通,直接听取各方面意见。

三是规范诊疗服务行为。要逐步推进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制度改革,按照自治区安排,市医院担负了自治区普通外科、胸外科、产科、耳鼻咽喉科的临床路径试点任务,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担负了口腔科、泌尿外科和神经内科的临床路径试点任务。这两个试点医院要扎实开展试点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认真探索好的做法和经验。要继续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提高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尤其要加强医院内部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防止发生重大医疗差错。要结合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探索完善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加强医疗机构领导班子建设。要认真落实处方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不当处方院内公示点评制度、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机制、同级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制度,积极探索实行医疗机构阳光用药。要以公开群众关心的医疗服务和药品、耗材价格为重点,进一步提升院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学习借鉴包头市诊疗收费、“一 14 日清单”的经验,认真落实费用清单制和费用查询制,严格执行医院财务制度和物价收费制度,严禁任何形式的乱收费。要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认真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进一步研究探讨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建立。要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放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整体布局当中,加强源头治理。切实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要严格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强化对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和使用,医保定点机构、新农合基金等项重点工作的监管,防止违规违纪问题发生,确保资金安全。

四是继续深入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防止反弹。要把治理商业贿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体制体系,强化源头治理。要加大对处方管理办法、不良行为记录、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五是切实加强监督和规范,扎实推进网上药品采购工作。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以及会议要求,完善各项工作措施。各地要尽快成立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合理分工,重点抓好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在本地区的贯彻落实和监督检查工作。自治区已将药品集中采购管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按要求我们市和各旗县区同样要将药品集中采购管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各地要做好药品集中采购与基本药物制度的衔接,将基本药物纳入集中 15 采购、统一配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卫生投入力度,建立药品实行零差价的补偿机制;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医疗机构签订和履行药品购销合同。按照要求,凡纳入网上药品集中采购的单位,其药品必须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药品器械网上集中采购平台实行网上采购,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擅自网外采购;市和各旗县区药品集中采购管理机构要准确把握药品集中采购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要着力抓好本地区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实施、管理和监督工作,尤其要对处方管理、药品选择、采购过程、临床用药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卫生系统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今年,中纪委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纠风工作重点,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指示,卫生部、卫生厅也把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卫生系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总体目标和工作要求明确提出。今年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完成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任务。

(一)全面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继续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参与的行风建设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各级班子党政一把手 16 和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坚决扭转领导干部只抓业务不管行风的错误做法。2010年要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疏于抓行风造成影响的地区、单位要追究责任。切实把各项责任和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保证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做到政令畅通。要协调各部门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督查制度,及时跟进,全程参与,防止发生腐败问题。二是进一步强化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监督检查。要针对医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严肃查处妨碍医改顺利进行的违纪违法问题,为深化医改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三是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前一阶段,市卫生局下发了治理工作方案,并将在适当时机组织检查。各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要抓好由卫生部门负责的政府投资和使用的国有资金项目特别是扩大内需项目的实施和监督检查,重点对2008年以来的投资项目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检查在项目规划审批、工程招投标、资金拨付和使用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加以解决。四是继续扎实开展治理“小金库”等问题。要加强财务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和长效机制建设,抓好源头治理。

要认真抓好案件查处工作。对群众反映并核准查实的违纪违法问题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风案件要严肃查处,做到不护短、17 不姑息、不迁就,依法依纪认真处理,发挥纪律和法规的威慑作用,维护卫生部门良好形象。

(三)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加强对外宣传,利用当地的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报道卫生工作、卫生改革成就以及行业作风建设的典型事例,消除误解,争取谅解、理解。要加强与社会各部门的协调和沟通,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在内部宣传上,我们要抓好主题教育,加大特色文化建设,培育起具有人文特点、积极向上核心精神的文化体系,调动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四、切实加强纪检监察机构自身建设,为完成2010年各项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2010年,全市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求更高。卫生系统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全面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为完成今年各项任务提供坚强保证。一是要切实加强能力建设,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在加强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实践锻炼,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提高工作能力。坚持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确保任务落实。二是要切实加强组织建设,铸造一支优秀的纪检监察队伍。受客观因素制约,卫生纪检监察机构普遍存在人手少、任务重、人员编制不够用的问题,在增加编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要切实加强纪检监察机构的组织建设,按照卫生部和卫生厅的要求,尤其是大型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构,配齐配强领导和 18 工作人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的党政领导同志都要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工作,支持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关心爱护纪检监察干部。从事纪检监察干部要自觉加强作风建设,努力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三是要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卫生系统反腐倡廉和纠风工作是事关卫生事业发展改革成败的重要工作,是整个卫生行业的工作,需要全行业都来参与、支持。因此,切实加强组织协调,不仅是纪检监察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纪检监察机构履行职责的一个有效办法。要紧紧扭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个龙头,抓好年初任务分解、年中督促检查和总结考核三个环节,协助党组(委)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安排部署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有关业务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全行业齐心协力干事业的良好局面。

产业服务体系发展困境 篇7

1 我国传统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2009 年11 月, 国务院批准并印发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 ~ 2020 年) 》提出要把油茶产业培育成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按照规划, 到2020 年我国油茶种植总规模要达到466.67 万hm2, 茶油产量达到250 万t。2014 年我国油茶产业油茶籽产量约182.2 万t。油茶主要生长在南方的山地、丘陵地区, 依据“全国油茶林区划”的结果, 主要发展省区在湖南省和江西省。以江西省为例, 2010 年省政府编制下发了相关促进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文件, 并成立了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产业办公室, 加大了油茶产业的投资等等。近年来全国累计完成新造油茶林90.67 万hm2, 改造低产林89.47 万hm2, 茶油产量由2008 年的20 多万t增加到2014 年的51.8 万t, 产值由110 亿元增加到420 亿元。

从以上数据足以看出国家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支持, 但虽然发展势头良好, 但由于认知不足、产品单一、管理不到位、扶持有限等问题, 传统油茶产业仍然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

2 传统油茶产业的发展困境

2.1认知不足

很多农民对油茶的经济价值认识不到位, 觉得油茶低产又低效, 因此缺乏种植热情。由于油茶种植周期较长, 一般4a后才开始有收益, 因此如果商家缺乏对油茶潜力的认识, 就缺乏投资的积极性。对茶油的保健功能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不甚了解, 因此占市场比重小。部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缺乏对油茶政策的重视, 没有纳入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之中, 宣传工作不到位, 效果不佳。

2.2产品单一

我国目前油茶加工产品主要还是以食用油为主, 能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企业还很少, 关于炼制高等保健茶油、开发茶油化妆品、提取茶皂素等项目产业都未进行深入研究, 不仅造成油茶的利用率低, 对比发达国家还缺乏国际竞争力。另外由于市场缺少有效的产品监管和监测, 导致产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隐患, 致使品种良莠不齐。

2.3管理不到位

我国许多农民的种田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人种天养, 广种薄收”阶段, 对油茶品种的好坏没有概念, 种植规模过于分散, 不够合理, 加工时也常见小作坊, 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划, 虽然也有种植大户和大型加工企业, 但相互之间并没有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2.4扶持有限

虽然政府为油茶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 但由于油茶是高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树种, 前期投资较多, 尤其是新造林在第4 年后才有部分收益, 因此资金的需求离实际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政府无法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和融资渠道, 很多农民和企业会有所顾忌, 从而影响到油茶产业的发展。

2.5缺乏科学指导

很多种植户不了解油茶的种植方法, 也不懂油茶的培育及经营等技术, 油茶得不到科学有效地栽培, 使资源不能高效利用, 产业升级依旧缺乏科技支撑。

3 传统油茶产业的突破路径

3.1加强宣传教育

利用电视、网络媒体等多方平台加强对油茶产业各方面的宣传, 包括油茶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政府扶持政策等等, 让农户、商家、消费者都能对油茶产业有全面的了解, 有利于油茶产业的积极发展。

3.2培育油茶品牌

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合作, 对油茶的种植到管理一切从优, 加快对茶树副产业的科技研发, 提高油茶的利用率、延长油茶的产业链, 创造更大收益。加强对油茶市场的监管力度, 增加市场占有率。

3.3加强油茶产业管理建设

应确保种苗的品质, 加强宣传, 提高农户选择茶树良种的意识, 指导农户对油茶进行科学规范地栽培和经营, 使用嫁接苗, 另外应加强“企业-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 更加规模化、产业化, 确保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3.4强化政策扶持

政府应继续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建立多种融资渠道, 扩大投资, 帮助促进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5促进油茶产业科技创新

联合国内高校、研究所或其他优势资源对油茶产业科技进行创新升级, 在指导农户进行科学有效地繁育、栽培的同时, 不断研发新工艺、新技术, 与时俱进, 做好推广。

4 结论

传统油茶产业的发展还有待政府、农户、商家等的共同努力, 希望笔者能对解决油茶产业的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摘要:油茶作为一种价值很高的经济树种广泛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从当前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着手, 分析传统油茶产业的发展困境并给出一些突破路径, 最终希望为油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产业服务体系发展困境 篇8

关键词:数字出版;产业集群;虚拟集群

数字出版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空间区域内,数字出版企业以及与其发展相关联的信息、技术、渠道、金融、监管、教育等机构和组织通过产业分工、协作、竞争关系构建的有机集合体。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具有鲜明的政府主导型特性,政策引导和财政扶持等配套机制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产业环境,但产业集群的运行机制更需要市场主导,以市场力量自发驱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发展动力的表现形式

数字出版产业集群既是内容提供商、平台服务商、网络运营商、硬件生产商等产业链角色的内部集中,也是数字出版产业外部的衍生企业或组织的组群行为。

产业集群一经形成就会刺激集群内企业资源集聚速率、节约空间交易成本以及共享集群信誉品牌等,后者也同步作用于产业集群本身的发展。从产业集群形成机制来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发展动力主要依赖于技术和资本双重要素,具体表现为数字技术研发能力、新兴成果转化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四方面的动力源泉。①

1.数字技术研发能力

新出版业态的形成和数字出版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与扩散。数字技术研发扎根于产业集群的土壤,能便捷获取共同业务目标的企业群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进取的信心保障,技术研发成果也能在众多相关联的数字出版企业间迅速传播扩散与修正完善,推动集群发展形成规模庞大的数字技术创新孵化基地。集群的空间特性也会自然地转化为竞争环境,激励数字出版企业技术创新和比较优势积累,使集群发展成为企业间继出版集团之外的新型技术合作生命体。数字技术研发能力除了来自集群的独立自主创新外,产学研协作也是有效的补充途径,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科技园、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即是很好的范例。

2.新兴成果转化能力

新兴成果转化可以改造传统出版产业形态,将旧有资源优势传承至数字出版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中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增强数字出版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说数字技术研发是以企业为主体,新兴成果转化则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将数字技术接地气,与出版行业完美融合。由于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和市场敏感性,新兴成果的转化会带动催生一批新的数字出版企业成长起来,因地制宜地与集群内企业建立资源优势互补关系,以查漏补缺的形式细化产业链分工,实现数字出版产业集群资源利用的外向型机制。

3.协同创新能力

数字出版产业链角色的多元化使集群内部企业的市场定位各有差异,单一企业难以垄断全产业链,且成本代价过高,依托集群优势实现内容和数字技术的共享与协同创新成为最优选择。集群企业间的协同创新能在竞争与合作间寻求有效的平衡点,形成企业主动规划准确的竞争区间和产业定位,内容提供商、平台服务商等各司其职,集群企业在自身的优势领域侧重有序的发展态势。协同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稳健发展的动力保障,若集群内企业盲目研发、恶性竞争,最终陷入隔离状态,产业集群就会名存实亡。

4.资本运营能力

产业集群相比游离在集群外的单个企业更具有融资优势。数字出版产业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均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而产业集群依靠其规模和品牌效应,能显著提升集群内企业的信誉度、信贷风险等优势,削弱信贷约束并降低融资成本。数字出版产业市场主体资本积累的速度也与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调整的速度呈现正相关关系。②资本运营成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做强做大的重要路径,其能力决定了集群企业间各类资本流动与配置的动力,最终影响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资本增值、产业结构的动态重组以及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

上述四种能力作为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关系到产业集群战略实施的效能;同时四种能力也可作为衡量数字出版产业集群绩效的指标体系,评价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二、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数量上的规模化,表现为国家部委和各地方政府的产业基地建设浪潮。截至2014年3月21日青岛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正式挂牌,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的数量已经达到13个,加上原新闻出版总署建设的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等21个产业基地,原国家广电总局建设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共28个基地,以及文化部建设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280个基地,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相关的国家级基地或园区总量达到340多家。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发展并不均衡,迅速崛起的产业基地或园区建设仅从空间布局的硬件层面改善了产业的集聚状态,但涉及配套资源集聚、产业链优化等质的层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集群除了面临产业链不完善、区域特色指向性不强、竞合关系不成熟等发展基础性问题外,还存在着表现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缺陷。

1.产业集群效益与前期投入不匹配

数字出版产业集群效益不能单纯依靠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的营业收入统计规模来评价,数字出版龙头企业的陆续入驻必然带动这片产业高地经济规模的膨胀。产业集群效益需要用集群发展层面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如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集群由产业外力驱动而形成,但集群效益与政府前期投入并不匹配,具体表现为三方面:首先,专项资金扶持的预期成效不高。多数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年均投入5000万元的扶持资金显示出整齐划一的盲目,其并没有考虑地区产业发展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异性,部分传统业态的转型、企业孵化与关键技术研发亟需解决项目资金到位不力、杯水车薪等问题;其次,政策投入的结构指向模糊与偏离。数字出版产业覆盖面广,符合入驻条件的企业被“请”进产业基地后,在税收、补贴等优惠条件下依赖政策保护伞,开展的却只是与数字出版沾边的相关业务,与政策投入期望的主流数字出版业务渐行渐远。再次,政府评估、干预的投入不够。最早建立的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距今已六年,成熟的考核评估体系却迟迟未见,“扶持”“挂牌”成为产业基地发展的关键词,“退出机制”“解散”等字眼处于绝缘状态,产业基地发展是市场问题,但也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标准来检验或干预产业集群的发展。

2.产业集群职责界限不清晰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集群较鲜明的特点是同一基地或园区归属不同的产业基地类别,各产业基地间的职责界限模糊不清,形成“企业是实的、集群是虚的”的错觉,挂牌部门难免陷入重复建设、资源低效利用的困境,加上数字出版产业界限本身的复杂性,产业基地内的企业压力也不轻。集群归属类别太多,企业对多重身份的驾驭能力和协调能力跻身为主要矛盾,稍有不慎就会干扰影响企业正常的发展思路决策,陷入多方资源浪费或均衡发展导致缺乏特色的两难境地。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发展的经济数据统计也是多头申报,一项成绩多项渠道汇报邀功,干扰了集群效益的客观评价,也阻碍了集群的良性发展。

3.监督与协调中间机构监管不到位

政府主导形成的产业集群容易陷进虎头蛇尾的泥潭。集群建立初期政府话语权偏大,集群发展期政府又过早放手,自由放任市场力量来主导集群,明显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发展缺乏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发挥监督与协调作用的中间机构,产业基地管理机构设置存在明显盲点,岗位设置面临事业单位缺编、企业“政企分离、管办分离”体制要求的难题。一旦弱化产业集群的监督和协调,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局面就无法兑现良好的舞台效果,且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需要中间机构牵线搭桥,协调产学研关系。监督与协调中间机构的缺位稀释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

4.虚拟产业集群协同补充关系不明朗

产业集群的空间区域不仅是物理空间,也包括虚拟空间,前者在工业时代生产中作用明显。数字出版产业与虚拟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数字出版产业集群不仅包括数字出版基地等物理性的产业集群,也包括以互联网等业务平台构建的虚拟产业集群。数字出版虚拟产业集群是产权独立、地域分散、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或生产同一价值链上不同产品的数字出版相关企业的集合。③虚拟产业集群是以产业“组织行为接近”的关系来取代“地理位置接近”的空间限制,有助于数字出版产业的跨地区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字出版产业的虚拟集群比物理集群更具有接近性,更具有资源利用、优势整合的迫切意愿,虚拟集群内合作企业没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顾虑,只是少了政府层面对虚拟环境下的数字出版企业发展的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优惠。目前学界对数字出版产业虚拟集群的研究尚属空白,业界对数字出版虚拟产业集群的内涵和本质也未有涉猎,对虚拟产业集群和物理产业集群的协同补充关系与其说是不明朗不如说是茫然。但数字出版产业虚拟集群对建立新型市场秩序、优化产业链效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以及适应我国现阶段出版企业布局分散的特点等方面具有重大且紧迫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三、数字出版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发展已晋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集群战略被认为是以空间约束的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优化数字出版产业资源配置、缩减市场流通资本、提升产业效能转化的辐射规模以及短期内形成强大竞争优势共同体的有效战略途径。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在数量攀升的同时,亟需解决均衡投入产出效益、规范集群职责、完善监管协调机构和科学应对虚拟集群协同关系等问题,其关键措施和途径在于:

1.明确政府职能,确立企业主体地位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决定了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政府不宜过早放权对产业集群“无为而治”。相反,政府的职能应该随着产业集群发展的成熟程度分阶段转变,由集群初期的引导转换到中期的控制,再到后期的服务职能。

集群发展初期需重点处理好扶持资金和政策倾斜的差异化实施和干预,根据企业对政府投入的需求程度的评估结果来增减资源扶持力度;发展中期重点解决集群企业的考核和控制集群内恶性竞争问题,对偏离主业的企业予以警示整改直至驱逐出群,同时对产业集群整体建立评价和退出机制;集群发展后期重点关注公共服务配置和基础环境维系,将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回归到“市场为主导”的核心理念。政府在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发展全程中要积极、科学地作为,遵循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规律,适时引导、控制和服务,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的生长环境,这是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国情和数字出版产业特色所决定的。

2.梳理差异化功能,实施退出机制

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原本是数字出版企业聚集和出版市场经济功能的叠加与优化,但政府主导作用的叠加会形成一定的副作用。同一园区多次挂牌弱化了集群发展的特色,干扰了企业发展的市场决策,也必然造成部分挂牌资源的浪费。如一个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就汇集了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上海张江动漫谷、上海市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等十余个与数字出版相关的产业集群头衔。

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发展迫切需要梳理集群的差异化功能定位,从顶层设计上进行组织协调,应对集群功能重叠的现象。不同集群如果确实需要作用于一个企业,各集群挂牌部门应协商划分集群的作用边界,包括资源投入和评价体系等标准和界限,为企业减负,避免将多重身份适应的压力全部强加给企业。对于经科学论证确需撤销的产业集群坚决予以撤销,完善产业集群的退出机制。

3.成立监管组织,协调产业合作对接

产业集群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监管服务体系,既要防止政府过度直接介入经济活动,又要避免市场随波逐流,行业协会等中间机构是理想的选择。英国伦敦西区间接监管集群治理的模式是较典型的范式,④伦敦西区作为英国表演艺术产业的剧场群,英格兰艺术委员会、伦敦剧院协会、大英演员工会等中间组织对集群的发展至关重要,既监管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又克服了过度监管导致市场失去活力与创新能动性的弊端。

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内应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等组织,借助中间机构的功能加强对市场要素的投入和监管,以非盈利组织的视角建立有效的行业准则,加强行业自律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等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对接,并建立与学研机构的沟通渠道,保障人才渠道的畅通,推动产业集群的稳健发展。

4.产学研联合发展虚拟产业集群

虚拟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能突破传统产业集群的地理限制,在虚拟空间整合更多资源,并能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企业的机会主义等问题。⑤我国数字出版虚拟产业集群的研究和实践较为落后,产学研机构亟需高度重视并联手攻关,在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的背景下规划虚拟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解决当前数字出版企业规模偏小、地域分散等客观现实与产业集群建设相对立的问题,以新维度的虚拟产业集群协同补充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等传统形态的产业集群体系。

政府一方面需要根据数字出版产业链特点因势利导,营造虚拟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的内外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构筑完善的信任体系和网络公共政策,消除虚拟空间中企业沟通、交易的不确定性。数字出版企业自身则需要规范技术和行业标准,并推动物流体系、支付平台等虚拟保障服务的完善。系列问题的前沿性和复杂度充分表明产学研机构对数字出版虚拟产业集群的研究与实践之路任重而道远。

(肖洋,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编辑出版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数字出版十年研究(2000-2010年)”(项目编号:11YJC860050)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金镭.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动力分析——以中关村高科技产业群为例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6):45-49.

② 肖洋.数字出版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中国出 版.2014(2):6-10.

③ 李运强,吴秋明.虚拟产业集群——一种新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J].华 东经济管理.2006(12):42-45.

④ 齐骥.国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借鉴与思考[J].城市观察.2013(3):102- 110.

上一篇:【实用】生活的烦恼作文下一篇:搞笑游戏集锦常用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