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体系(精选12篇)
产业创新体系 篇1
创新绝不应该只停留在纯语言的层面, 实践才是实现创新的唯一途径。作为当今现代信息社会的一种发展的需求, 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理念, 如果没有创新就不会有进步, 如果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有所发展, 如果没有创新人类就不会有所进步。创新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以及产业结构的升华提供了可能性。数字出版产业是以提供出版物产品和知识产物为主要服务对象的, 它一定会成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环境下出版产业一个发展最迅猛的领域。在网络发展迅猛的时代, 数字产业带动着新闻出版产业的方向, 它一定会成为我国现代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导火索。今天看来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事实,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追求, 带领我国的数字化出版产业走向顶峰
一、产业创新与创新体系
在哈佛大学熊波特教授的著作《经济发展概论》中, 提出了创新这一理论。创新是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全球所认同, 是发展里程碑中所必须的一个要素, 创新的成功意味着一个国家整体素质的进步, 创新的转变意味着一个国家人才的不断增加, 也意味着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一种表现。它指的是, 把生产要素以及生产条件引入生产体系, 创造新的生产价值, 创造出一个新的市场、创造新的供应源泉去构建一个新的组织形式。它的成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 在熊波特的创新理论发表之后,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索罗先生的研究, 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由经济学家弗里曼先生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从此以后就构建起一套非常完美的理论。对于创新, 我们所倡导的创新应该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努力, 在更替传统的模式下进行探索和研究一种新型的平台, 在创新的过程中, 最主要的还是要讲究它的时效性。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出版产业正在脱胎换骨地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无论是从服务平台、技术手段还是内容形式上都进行着改革和创新, 它深刻地影响着出版企业运行机制的改革。然而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就一定会演变出以数字出版为前进目标的创新格局。所谓的数字出版创新就是指在新闻界、学术界、科研界以及各个企业方面加以不断的修改, 把传统的陋习和不完善的地方都进行一定的改进。
二、数字出版创新模式
常规创新模式, 其所针对的主要是企业在开展创新市场、技术不确定性所采取的一种方式, 它极大地反映出了企业的组织能力。创新模式体现了创新的总体特征, 是动力、方向还有组织形式以及关键创新要素等要素的一个集合体。我国目前关于创新模式的研究非常多, 它可以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开展分类。比如说自主创新、合作创新以及模仿创新等, 它是以企业以及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类的。另外, 我们所知道的依托企业、依托科研院所和依托高校, 它依据产业创新的重点将产业创新进行一定的规划。我们可以依据产业的创新内容对产业创新分类和规划, 其中包括技术创新, 产业链、应用与政策创新, 运营商的服务模式, 内容提供商的产品创新模式, 技术服务商的技术创新模式, 以及终端设备提供商所主导的体验创新模式, 均是由创新主体分类的。总体来说, 创新技术可以分为四种, 即以商业模式创新、以技术模式创新、以组织创新和以管理创新为主。
三、浅析数字出版产业创新模式
通过以上的分析, 数字出版创新模式可以主要分为几大类, 分别是以知识增值服务为主导的一种新的创新模式、是以内容产品为首要任务的一种创新题材, 其创新模式分别针对的是版权运营、设备生产商。以下我就对知识增值服务主导的创新模式进行分析。
1. 知识增值服务主导的创新模式
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 企业凭借优势整合各项资源, 同时开展数字化和结构化, 针对不同的用户, 通过对它的内容质量有效管理就可以提供不同产品形式的高度结构完美服务。下面我来说一下知识增值服务主导的创新模式。创新主体, 作为一个内容集成商, 其所产生的创新服务, 是借助技术、产品创新而完成的。
2. 内容产品主导的创新模式
作为传统机构的创新主体, 对提供内容到提供的转型中, 以成立专门的数字出版和运营公司, 与此同时引入一定的社会资本, 从而建立起全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进一步地实现企业组织革命的改革。编辑方式、排版手段、印刷产品被数字出版企业所利用, 这些企业利用现代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用户的新特点, 勇于创新服务理念, 开拓新的渠道, 实现了从产品提供到产品服务的一个转型, 最终可以实现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 使得企业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产品主导的创新模式可以这样概括, 创新主体是内容提供商, 创新过程是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还有服务创新, 它所生成的创新结果就是产品创新。
3. 设备生产商主导的创新
终端设备提供商是以技术为代表, 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来加强集成研究与开发, 对数字地品防盗技术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使得数字内容可以统一地编码处理, 实现了出版产物一体化。而且它广泛地结合内容资源, 将内容和终端绑定, 将读者的吸引力全部聚集起来, 让读者对于数字产品以及书的阅读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摆脱了以往看书难, 求书难, 找书难的尴尬局面。生产商利用技术、产品、服务的创新演变了终端创新。这种创新将带领我们的数字产品走向一个新的里程碑, 不再是单调的、枯燥的、繁琐的以及缓慢的一种模式, 而是多元化的、兴趣盎然的、简单的以及快速有效的一种新型的创新数字模式。它带来的效益不仅仅只是一小部分, 而是将我们的数字平台创新技术引领到全球, 这种技术给我国在教育方面、科研方面带来了质的飞跃。
4. 版权运营主导的创新模式
新媒体企业是以数字出版商为代表的, 这一创新模式以读者为中心, 充分发挥着特性化定制, 一次创建可以多次重复性使用, 强大的搜索能力、链接以及交互等不同的性能, 利用渠道, 例如手机平台、终端、阅读器等各种数字设备, 构建起读者与媒体之间的平台, 使得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更加频繁, 构建了立体的营销渠道。版权运营商利用产品、技术的创新升华到版权创新。
四、数字出版产业创新
面对层出不穷的数字出版产品, 日新月异的出版业态不断地创新数字模式和不断扩大的出版队伍, 我国的法律和相关法规对于这方面的监管已显漏洞百出。应该在法律上加强这一数字产业的要求, 使得数字版权的保护和数字资源的共享成为一种互补的状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 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出版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构建以数字出版内容为主体的平台。大部分企业将开放、共享的观点贯彻到数字出版中, 在网络中实施数字资源共享, 构建和其他网络服务互联互通的数字出版平台。也有很多企业通过“云服务数字平台”对站内的资源进行权限的控制、选择性的发放渠道以此赚取一定的利润, 这也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平台的创新模式, 运营商可以通过“云服务数字平台”这一渠道去挖掘和分析客户的购买以及查询, 还有点击率等行为。综上所述, 数字出版平台一定会演变成数字出版产业的一种新型的模式。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构建必然是一个多元合作的过程, 扬长避短、合纵连横的竞合关系必然会成为将来数字出版产业即将到来的一种完美的模式。
五、结语
现代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是我国现代经济的主要体现, 在我国数字产业当中, 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 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字产业的发展, 我们就应该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上作更多地探索和研发, 更好地为我国的科研以及教育还有文化做出一定的贡献。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成功会给我们以后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的情况下, 我们应该牢牢地掌握政策, 把握好一切机遇, 坚定信念把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推向一个全面的、完善的、没有任何纰漏的阶段。为实现我国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提升我国软实力而不懈地开拓创新数字出版产业。
参考文献
[1]陈丹, 张志林.数字出版产业创新模式分析与展望[J].中国出版, 2011 (13) .
[2]王明明, 党志刚, 钱坤.产业创新系统模型的构建研究[J].科学研究, 2009 (2) .
产业创新体系 篇2
一、技术创新体系的有关理论
技术创新体系,就是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一般由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及配置相关、与利用创新资源相关的各种机构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主要包括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技术创新活动参与者、它们的相互联系,以及其运作机制构成的系统。有系统性、经济性、创新性等基本特性。基本要素包括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其中,参与者是构成技术创新体系的要素,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利于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行、有利于形成核心技术能力,是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的原则。
二、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产业的界定。产业经济学认为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经济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或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专业化社会分工体系。这一界定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 产业作为经济单位, 是一个“集合概念”, 产业的主体是企业或组织的集合, 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这里的“集合”可从两方面来理解: 从需求角度来说, 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从供应角度来说, 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第二, 产业的核心是商品和服务。第三, 产业是有投入产出效益的活动单位。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行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产业不仅包括生产领域的行业和部门, 也包括流通领域的行业和部门;不仅包括物质资料部门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 也包括非物质资料部门(服务、知识、信息等)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不仅包括生产部门, 也包括流通部门、服务部门甚至文化教育等部门。第四, 产业(Industry)与“行业”(Industry)、“部门”(Sector)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就“集合”范围而言, 产业较行业与部门的范围更大。
因此,从产业化的内涵来看,公共安全产业化是指形成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的产品、服务或活动以及支撑这些产品、服务、活动的过程。社会公共安全产业化的实质是要打破社会公共安全行业非产业化运行的传统模式, 以产业的理念来经营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的产品、服务等,将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集成化等,使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真正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产业。
近年来,安徽省从事公共安全技术、产品研发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目这些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分布于合肥、安庆等地,已涉及反恐、交通、煤矿、食品、电力、火灾、信息等公共安全领域。2011年,合肥市公共安全产业的骨干企业已超过百户,他们凭借着具有规模的品牌产品和优势技术,占据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以中电38所、四创电子、科大立安、工大高科为代表,在防灾减灾领域竞展风采。中电38所从事的厚、薄膜混合集成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水平全国领先,2011年产值超13亿元;四创电子开发的雷达产品,2011年产值突破10亿元。在交通安全领域,三联交通开发的驾驶人培训与考试技术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皖通科技2011年产值超3亿元;美亚光电稳占食品安全领域先机,其研发的“SS-型数字化色选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1年8月9日,安徽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直接参股基金集中揭牌,包括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基金等在内的5支创业投资基金集体亮相,并与一批创新项目对接洽谈。由合肥高新区和安徽省投资集团合作组建的“安徽公共安全创业投资基金”,成为首批入选国家级创业投资基金。根据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发展规划,到2012年,全市公共安全产业实现产值将达400亿元,培育若干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形成若干个产业集群。到2017年,全市实现产值1000亿元,力争达到1200亿元,培育若干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全
面建成全国重要的公共安全产业基地。
三、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分析
1.创新体系架构构成要素
2.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影响因素
3.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架构的目标
四、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1.目标定位
建设合肥国家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在公共安全产业领域,合肥将紧紧抓住产业发展机遇,把合肥打造成国家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到2012 年,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实现产值240亿元,建设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150多万平方米,公共安全产业企业达到130 个。到2015 年,基地产值500 亿元,企业达到300 个。在实现这一产业目标的过程中,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必将遵循产业化的标准,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集成化。要打破企业分割局面,建立社会公共安全行业的专业化分工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集中度,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规模效应。在社会公共安全产业内部各种资本、技术、资源以及其他要素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把分散的生产要素整合到统一的生产体系中去。同时,除了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去考虑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的发展与运行外,也要从经济政策的角度去考虑公共安全产业的发展与运行,提高公共安全产业的经济效益,利用市场机制将更多的社会资源吸引到公共安全产业当中来。
2.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模式
3.培育路径
五、政策建议
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是国家的重大需求.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商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公共安全产业,培育创新型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共安全产业是一个新概念,目前产业整体特征并不明晰,涉及领域相对较多、支撑技术较为散乱、产业聚集明显不足、产业链条未见端倪、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产业体系。目前,就安徽省而言,火灾安全、反恐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基础相对较好。要进一步深入开展调研,摸清相关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和基础,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全省公共安全产业发展的重点技术领域和产业主攻方向,借助安徽省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打造合肥市公共安全产业基地。推进公共安全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以期重点突破,加快形成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光机电技术集成为主体、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大中小企业布局合理、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的公共安全产业体系。
促进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平台是基础。要选择产业基础较好、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挥骨干企业的行业辐射与带动作用,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促进公共安全科研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和配套化。瞄准公共安全重点技术领域和产业方向。建立一批专业孵化器,促进市场前景良好、技水平较高的研发成果迅速转化.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成长性企业.加速成熟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步伐,催生具有爆发性增长潜力的产业集群。
促进公共安全产业发展,服务是保障。公共安全技术领域及其应用对象具备一些固有属性,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涉及军工或部分产品面向军工开发和应用,技术资料或用户需要保密,申报专利有限制,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可通过积极开展宣传动员、主动进行贴近服务,培育一批公共安全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帮助企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提供科技金融推介服务。同时,利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局在肥建立代办处的优势,开辟专利申报的绿色通道.建立“直通车”制度,在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与正常商业机密的同时,拓展企业的外向度,大力营造
产业创新体系 篇3
关键词:集群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政策建议
一、云南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分析
建设生物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提高生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参与国内国际激烈竞争的需要,也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需要。在这一阶段主要依靠的不再是物质资源,而是掌握先进知识、先进技术、先进技能的高素质人力资源,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谁就能取得创新的主动权。
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具备了一定的生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拥有一批植物、动物、医学、微生物等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全省9名院士中有4名从事生物产业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目前,云南的烟、糖、茶、胶等12类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其总产值达到2300多亿元,占全省生物总产值的84%,而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等现代生物产业正在兴起。从2008年云南医药工业数据来看,中成药占了73%。云南医药产业有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但大型企业较少,主要是以云南白药为主的6家企业组成的企业群。云南省医药工业产值在西南地区发展情况较为落后,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云南是中国乃至地球为数不多的生物宝库,拥有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优势,拥有了发展生物产业宝贵的物质基础,研究开发潜力巨大。“但只有自然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研发人才和企业家。”中国企业家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冯并说,发展生物产业不仅要搞企业,更需要抓住各种人才,要抓住产学研的链条,保证产业初始阶段就能有较高的起点,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和跨越性发展。为此,冯并建议云南省不仅要与本地的大学、科研机构紧密结合,更要和全国乃全球的科研机构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云南省140个科研机构中有76个从事生物资源研发工作、研究人员3700多人。目前,在生物科技创新领域,云南省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在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个;建设和认定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4个,占省级重点实验室总数的70%,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工业微生物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已成為生物产业研发基地。相对我国生物产业较发达的区域的研究机构数量和研究人员数量相比差距还很大。北京、天津、上海、长春、深圳等地是中国生物人才密集区,都分别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生物科技研究队伍。以北京为例,该地区有“四院四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个,占全国生命科学领域的41%;863等重大的国家计划项目经费每年约有1/3以上投在北京。
二、云南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设计
(一)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的层次分析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的功能主要是为了调动、挖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对其进行合理开发、使用并保持持续增值。云南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为云南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员保障和智力支持。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根据集群创新的层次关系,云南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构建:第一层次是核心(主体)层,由集群中核心企业及相关企业的互动关系组成。核心企业与上游的供应商协作开发,可以获得最新的原材料与生产技术;与下游客户、经销商的信息互动,企业可以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从而在研发及生产、销售环节上作出调整。一些宏观战略发展规划和战略设计都要落实到企业层面来实现,并最终为企业服务。在人力资源规划领域,所有的战略构想都必然要通过企业的微观人力资源机制来实现,如果微观机制失灵,任何宏观或中观层面的努力都将无效。第二层次是辅助层,由大学及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组成。大学及科研机构是专业化的知识创造、传播机构,除为集群中的企业提供最新的知识与技术外,还可以为企业直接输送创新型人才,或增加集群区域创新型企业的数量,提供整个区域显性知识的存量和流量。中介服务机构,尤其是行业协会、咨询公司,促进集群内知识的整合和创新成果的扩散。任何产业集群的成长与高速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在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的集聚与流动为产业带来了丰富的智力资源,产业之间及内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产业的高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第三层次是宏观环境层,指集群所在区域的政策法规、文化特质、习惯及规范等无形资源。在集群创新系统中,政府根据创新目标,对各个创新行为组织进行引导和协调,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充分激发各创新行为组织的积极性,促进他们之间的协作、交流和联合,以提高集群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通过提供教育与培训资源,以及制定并贯彻执行各项人力资源政策与措施为人力资源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人力资源支持体系整体框架设计
根据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的层次和《云南省生物产业规划纲要(2006-2020)》的总体规划,设计云南省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如图1所示:
1、核心人力资源支持体系。企业是集群创新的主体,任何政策和辅助活动最终都要通过企业的活动来实现。宏观环境和辅助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最终都是为核心组织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核心组织有了人力资源基础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及合理使用,才能最终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科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日趋复杂和多变,这就要求企业以全新的管理方式迎接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的挑战,而知识管理就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发展起来的有效的管理模式。云南生物产业要想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就有必要具备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率先在生物企业中实施知识管理,建立良好的知识管理体系。科学的考评体系和薪酬福利制度是调动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方式,而充足的培训是保证人力资源价值提高和持续增值的基本条件。
2、辅助人力资源支持体系。大学和研究机构是知识生产、应用和传播的重要基地,是各个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形成的知识源头,大学和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开发技术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供给和培训高技术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是沟通知识流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是沟通科研部门与知识流动的纽带和桥梁。按照发展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的要求,重点培养生物技术原始性创新、工程化开发、高级经营管理、产业技工等各类高技能人才;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为生物产业提供优质的学历或非学历教育资源,鼓励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生物产业人才培养;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优化人才使用环境,为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建设一支规模适当、质量上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3、政策环境人力资源支持体系。宏观人力资源支持体系是支撑云南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发展的基础,为集群创新人力资源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具体主要包括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吸引人才三个方面。集群人力资源的培养是集群创新能力提高和集群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建设创新型省份,就必须要有大量的人力和智力支撑,就必须大力培养本土人才。为了实现创新型省份的目标,有必要在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引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人力和智力资源。培养和引进人才的目的是为了能最终为我所用,为云南生物产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这就必须要留住人才,否则就会造成人才的大量外流,引进的人才资源也可能重新流出本省,因此,留才支持体系的构建显得也十分重要。
三、政策建议
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作为提升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整体水平的关键和突破口,逐步建立一支以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和高级实验操作人员为主体的研发队伍,打造一支既具备科技知识又了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科技型企业家队伍。依托现有大学、国家生物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加强生物技术工程人才、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的培养。
建立生物产业创新体系,以集群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为主,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重点支持战略技术、共性技术、技术工程、技术标准等类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支持生物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战略性技术联盟,加大“产、学、研”联合攻关力度,重点扶持、创建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发展一批生物资源开发高新技术企业,加速生物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外国企业独立或联合设立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转化中心,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生物技术研究成果,加大对生物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和执行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职业经理人,吸引国外技术、管理人员到云南创办生物企业。
参考文献:
1、邵云飞,唐小我等.基于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创新[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周翠红.黑龙江省区域创新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
3、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生物产业规划纲要(2006-2020)[Z].
产业创新体系 篇4
一、创新文化观念
首先,要结合我国国情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解放思想,摆脱一般狭隘的乡土意识,将我国文化产业自觉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积极地与国内外文化体系不断磨合,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不断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主导地位。其次,要坚持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提升民族文化品格,创造出一种既反映我国文化积极成果又具有本土特色的新文化。第三,要积极推动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沟通,加强文化产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尽快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第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切不可重复虚无和妄自菲薄的思潮,而犯下简单模仿西方文化产品的错误;也不可盲目认同西方的流行原则和话语逻辑,而损害本土的国家利益、社会特征和民族文化传统。我们要积极预防和抵制西方国家文化中的糟粕,对一些不健康的文化,要坚决给予取缔,要高度警惕西方的文化渗透。
二、创新文化体制
首先,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调整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的机构设置,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完善文化政策,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出口;继续完善符合WTO体制的法律制度,切实保护和促进我国民族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规范化。其次,制定灵活多样的运营机制,允许和鼓励文化服务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联合与协作,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代理和中介服务,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第三,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尽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相关的投资融资政策,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政府文化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建立和发展文化产业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和资本市场融资等多元投资主体,尤其是民间资本的参与;积极探索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模式,鼓励国内文化企业集团与国外文化企业的兼并收购或非股权联系的跨国战略联盟。第四,扶持具有市场领导地位的文化企业以及潜力型的企业,鼓励这些企业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品,鼓励企业参与竞争,减少行业部门垄断和行政性垄断,摆脱各类国有和民营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第五,制定保护与开发的政策,加大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力度,尤其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创新产业经营体系
首先,进一步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建设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组建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治理与淘汰一批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经济社会效益差、风险抵御能力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组织。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繁荣规范的文化市场,使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实现合理流动,培育一批大型现代流通组织和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其次,合理布局文化产业区域。要促进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完善文化产业交易平台,推动产权交易市场和资本运作市场建设,最终构建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第三,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集团,打造一批竞争能力强劲的跨国公司、跨区公司。第四,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加大产业输出转移能力,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领域的数字与网络技术,努力开拓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出口渠道,通过直销、代理、合作经销等多种方式,迅速扩大文化产品传播的渠道网络。第五,加强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建设,从战略的高度来规划、管理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强势品牌,品牌个性既要体现出一种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也要体现出一种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力求创造出被国内外观众所接受、所喜爱的具有知名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第六,抓好文化产品的创作与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以群众需求和文化消费为出发点,使题材多样、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民族风情浓郁的产业精品占领国内外市场。大力支持本土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缩小文化产品进出口的贸易逆差,逐步使我国变为文化产品出口国。第七,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优先培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文化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文化民俗产业,做大做强数字娱乐产业、旅游业、会展业、出版业、广告业等媒体产业,利用不断累积的资源和管理经验,逐步走向国际化。
四、创新资源整合体系
首先,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整合,要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培育、开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在全国范围采购、以全国甚至全球为市场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以及销售。 其次,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打破对文化资源的不合理垄断,以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三,有效地对我国宝贵的各类文化资源进行系统调研,科学地认知我国历史、地理、民俗民风,特别是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从而统筹规划,联动开发。第四,遵循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项目,进一步整合和精心提炼各种资源,尤其是吸引世人眼球的原生态宝贵资源,对其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宏扬,强势包装、宣传和运作,使其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最佳看点、亮点和卖点。
五、创新科技支撑体系
要加快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运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业态更新,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层次, 促进文化产品创新。首先,在文化产业科技发展政策环境和支撑条件上有所突破。重点解决文化科技投入的增长和保障机制、配套的基础条件、政策措施等,确保科技规划任务的顺利实施。其次,确定文化产业中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项目,开发研制引进使用高新技术,推进艺术生产、流通与高新技术结合,推动文化产品的多层次开发和网络化服务,改造传统文化,开发新兴文化产业,积极鼓励具有我国优秀文化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打入国内与国际市场。
六、创新人才建设体系
人才是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人才是根本,要以人为本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工程。首先,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高等学校文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造就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与专门人才。第二,要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的广度,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业务学习和专业培训。第三,要运用艺术和经济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引进急需的各类文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包括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和文化经纪人才。第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专项基金,对科研上有重大突破、创作上有重大成果、经营管理上实现较高经济社会效益的人才和团队实施重奖,用政策留住人才、引导人才成长。
我国文化产业的培育与拓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同样,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也是一项庞大而渐进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建设既能全面汲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又能充分体现我国文化的创新精神;既能充分反映我国人民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又能体现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特色的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只有通过完善“资源变产业、作品变产品、剧目变项目”的产业催化机制,才能培育出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只有通过构建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实现文化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统一,我们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才能够大发展。
产业创新体系 篇5
四川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 到2020年智慧供应链体系将覆盖重点产业
制造业:推动制造企业完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流通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供应链体系服务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慧商店、智慧商圈、智慧物流金融: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构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互信互惠、协同发展的.生态环境本报讯(记者寇敏芳)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四川省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适合四川省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盖省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全面提升四川造产品和服务质量,推进四川相关产业进入全球供应链。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通过供应链整合与优化,使整个经济运行更加高效、便利、有序、协同,使成本显著下降,提升产业集成和协同水平,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体现。根据《实施方案》,我省供应链创新将以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为路径,以信息化、标准化、信用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支撑,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力争培育3家以上企业成为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6家以上企业成为全国供应链领先企业,重点产业的供应链竞争力进入全国前列,四川成为中西部供应链创新应用中心,为供应链创新应用探索新路径。《实施方案》部署了六大重点任务,对全产业协同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农业方面,将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等于一体的“川”字号特色农业供应链体系。制造业方面,将发挥制造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推动制造企业完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流通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供应链体系。服务业方面,将以提升流通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慧商店、智慧商圈、智慧物流。金融方面,将鼓励在川金融机构全面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新模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构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互信互惠、协同发展的生态环境。此外,任务还包括积极倡导绿色供应链、参与构建全球供应链等。我省将鼓励社会资本设立供应链创新基金,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提供融资支持;将指导各地创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试点,鼓励试点城市制定供应链发展支持政策,完善本地区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原标题:智慧供应链体系将覆盖重点产业
产业创新体系 篇6
关键词: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升级;啤酒大麦
中图分类号:F3233;F3261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2-0476-02
江苏省是我国三大啤酒大麦主产区之一,啤酒大麦常年种植面积为1733万hm2左右。近年来,江苏省坚持以创新为抓手,在种质资源引进、品种改良与应用、产业布局、加工体系配套、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极大地提升啤酒大麦产业的技术水平,产品附加值、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强。啤酒大麦发展受国际行情影响较大,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啤酒产量增长速度仍然较快,这将大幅带动啤酒大麦生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做大做强啤酒大麦特色产业显得尤为迫切。
1啤酒大麦产业发展新特点
11啤酒大麦适宜种植范围广
啤酒大麦耐盐性较好,能够在含盐量低于03%的土壤上生长,江苏沿海地区滩涂面积约7333万hm2,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还有近百万亩的低效盐碱田可供开发利用。种植啤酒大麦有利于改善盐渍土壤生态环境,提高盐碱地的生产潜能,保障国家粮食及食品安全。
12新近育成品种综合性状优异
近年来选育的苏啤3号、苏啤4号、苏啤6号、扬农啤5号、扬农啤7号均具有高产、优质、抗逆等特点,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已成为江苏省啤酒大麦主产区的当家品种。与其他农作物相比,啤酒大麦肥料、农药使用量少,推广啤酒大麦安全生产技术,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节约资源的同时,能够大大减轻农药、肥料残留对环境的污染,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3啤麦生产茬口布局安排灵活
啤酒大麦具有迟播早熟的特点,江苏沿海地区秋季降温快,粳稻成熟期偏迟,有一定数量的水稻在每年11月底到12月初收获,小麦无法适期播种,而大麦播期弹性大,通过适当增加播种量仍可获得高产,并比正常小麦早熟5~7 d,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种植安排。近年来,受土地适度规模种植的影响,水稻机插秧技术迅速推广普及,对于早茬的需求十分迫切。
14上下游企业联手结盟谋求发展
为建立科学的原料渠道战略,江苏省将农户、交易商、麦芽厂、啤酒厂及饲料厂连接起来,已探索建立共存共荣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着力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实现从田间到厂房的全链条信息共享、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从优良品种到优质商品啤麦、优质麦芽、优质啤酒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啤酒大麦科研单位贯穿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科研与生产有机结合,为提升啤酒大麦产业科技竞争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2存在问题
江苏省啤酒大麦产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转型升级较慢。江苏省啤酒大麦种植品种混杂,严重制约了当地制麦技术、麦芽质量,啤酒大麦生产多年在低水平徘徊,产业带动能力、示范辐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认识误区仍未突破。啤酒大麦一直被视为小杂粮、小品种,受重视程度远不及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不能享受国家良种补贴、最低保护收购价等惠农政策。三是产业体系不完善。分工不合理,技术支撑能力得不到保障,原料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及服务水平跟不上,对农业的增产增收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四是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偏少。产品附加值不高,整体利用水平较低,除部分国营农场集中连片种植,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标准外,其商品性得不到保障。与国外相比,我国啤酒大麥生产存在技术较落后、品质不稳定、生产成本偏高、信息不对称、生产方式及购销市场较混乱等问题,未形成完备的产业化经营模式[1]。
3对策
依据沿海地区啤酒大麦生产特点,坚持“创新驱动、集成示范、综合利用、扩大影响”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及生产要素,对已有技术进行深度开发、集成,通过科技示范、科技培训、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产业链建设及延伸,着重提升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啤酒大麦产业可持续发展。
31目标任务
通过强化品种导向、注重技术集成、优先完善体系、夯实服务基础,集中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形成适合当地啤酒大麦产业发展的配套技术,着重提升地产啤麦的品质,缩小与进口啤麦的差距。组织开展共性技术攻关,集中展示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培大育强龙头加工企业,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建立紧密协作的产业链,严格品种选育机制,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改良啤酒大麦品种,完善优质啤酒大麦栽培技术体系,降低对国外进口啤酒大麦依赖度。通过啤酒大麦品种改良与筛选,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啤酒大麦主栽品种,研发啤酒大麦主栽品种标准化栽培技术,大力推广良种配良法,地产啤酒大麦原料商品率达95%以上。通过新品开发、深加工工艺流程革新、企业扩能升级,啤酒大麦产业水平显著提升。以沿海丰富的原料基地为依托,利用品种改良提高麦芽浸出率,通过标准化生产促进优质啤酒大麦规模化种植,引进外加酶技术不断改良麦芽品质,完善固态发酵工艺提高副产品利用水平,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啤酒大麦加工利用水平显著增强。推进啤酒大麦生产向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带动沿海地区规模化种植,打造产业技术创新、加工利用增值、专业化发展的特色优势。啤酒大麦生产面积稳定在20万hm2左右,附产品综合利用率提高10%。农民在种植、收获、贮藏及购销环节均可增加收益。
产业创新体系 篇7
在对国家创新体系展开研究的同时, 很多学者并没有忽视对产业创新体系的研究。肖德云等人在《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课题中的协同学习机制》一文中强调了官产学是汽车产业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李春燕 (2006) [2]认为产业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认为产业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体系的桥梁;刘世锦等 (2002) [3]从全球价值角度阐述了汽车产业发展离不开全球价值链体系, 其结论是在一国框架内, 已经越来越难以建立起完整的、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体系;徐小钦等 (2007) [4]从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出发, 认为制约重庆汽车发展因素有政策、未建立起完善的自主开发创新体系、投入不够、人才缺失和没有建立汽车产业配套体系。虽然以上的相关研究都是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汽车产业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但是随着节能及环保汽车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 如何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汽车产业创新体系, 并结合汽车发展趋势, 从推动知识、技术转移不同主体及动因角度, 刻画出汽车产业创新体系的相互关系及功能等, 目前还是空白。
1 我国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背景
从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历程来看, 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及市场的可接近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与跨国公司全球化布局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经历过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封闭发展时期, 是指解放后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 这个阶段是以低水平自主开发为主, 产品单一, 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技术能力都很落后。第二阶段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中后期, 在这个阶段, 我国花了10多年时间, 通过大量引进技术和零部件国产化的办法, 实现了轿车的规模化生产, 结束了我国不能大量生产轿车、零部件不能国产化的历史;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导向来看, 这个阶段是市场换技术时期, 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浪潮中逐渐被纳入到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布局时期。第三阶段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到现在, 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是一方面跨国公司把我国汽车产业纳入到其主导的全球化价值链中, 另一方面我国民族汽车工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整个汽车产业呈现加速分化和重组。
与整个汽车产业呈现的加速分化和重组相对应的是价值链环节有序性转移被打破。汽车产业价值链环节包括信息收集和分类、研究和开发、生产试销、引进、装配、市场开发等。从跨国公司全球化布局和市场可接近程度来看, 信息收集和分类、研究和开发等高价值部分一般分布在智力和资金资本比较密集的国家, 而引进、装配和市场开发等一般分布于劳动力比较密集的国家;随着市场接近程度难易不同, 生产试销、引进、装配和市场开发等价值活动有序由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转移[5]。但是另一方面, 人才回流[6]、当地市场激励和压力[7]、所在国支持[8]等, 这种按价值链有序转移格局将逐渐被打破。特别是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协调成本的上升, 将进一步要求价值链各个环节趋向于地理上集中[8]。目前以节能和环保为主体的汽车的研发、制造如火如荼, 如何在节能及环保汽车领域打造技术先发优势, 已经成为美国、日本及欧洲国家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基本策略。而一个国家一个完整的汽车产业创新体系, 将是赢得未来汽车发展的基本保证, 也是快速把技术转化为产品的基本通道。建国后, 我国就开始从事汽车的生产制造, 但是在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等方面,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何发挥我国在汽车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及资源上的综合能力, 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汽车产业创新体系, 对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 美国节能及环保汽车产业创新
由于受日本汽车的强劲挑战, 美国汽车产业界深深认识到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不是整个汽车产业本身的问题, 而是美国与其它国家在围绕着汽车制造背后的知识贮备、知识再加工、技术开发、技术合成、产品研制、产业政策等产业创新体系内的深层次问题。美国政府开始实施“新一代汽车合作” (Partnership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Vehicles) , 简称PNGV。为组织实施PNGV, 美国政府每年拨款3亿美元, 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每年投入10亿美元。“新一代汽车合作”由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戈尔直接分管, 总体协调;参加的政府机构有:能源部、交通部、国际部、商业部、航空航天局、环保总署等, 还有地方州和市政府;参加的研究机构:美国47个州的21个联邦实验室和51所大学。PNGV已使美国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 包括大学、系统供货商在内多个研究主体共同参与的汽车产业创新的国家行动, 并形成了围绕研发环境友好型汽车的产业创新体系基本框架 (见图1) 。PNGV的目标是开发环境友好型汽车, 减少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降低废料和废物的产生, 将汽车燃烧效率提高3倍, 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 加强美国汽车工业在汽车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
美国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地推动PNGV的同时, 没有忽略可替代技术发展, 并作为技术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PNGV的重要内容。1993年, 美国政府把燃料电池汽车开发作为PNGV创新行动的一部分, 并为此开展了巨额资金资助。PNGV开展10年之后, 美国能源部和汽车产业界认为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发应该继续, 但合作研发的方向需要调整。到了2002年9月, 布什政府又制定了新的“Freedom CAR”来取代PNGV, 其中CAR是 Cooperative Automotive Research (合作汽车开发) 的缩写, 转而将研究方向调整为支持氢燃料电池开发, 进一步推动清洁汽车的开发。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在2003年1月28日发表讲话公开支持Freedom CAR和氢燃料创新行动研究, 并建议投入12亿美元研发经费。同时, 布什还进一步建议针对以氢为燃料的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先进车辆技术为中心的研发, 在未来的5年内将投入17亿美元研发费用。
Freedom CAR创新行动的战略目标是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及相应的氢基础设施, 降低美国对国外石油的依赖性, 增强美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但由于氢燃料电池还需要10~20 年的知识贮备和技术研发, 才能进行商业化推广。为了实现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统一, Freedom CAR创新行动包含继续支持一些能见效快的可降低汽车油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技术的研发及市场化。
3 美国汽车产业创新的特点
3.1 政府大力支持汽车产业创新
不论是PNGV还是Freedom CAR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PNGV中, 当时由担任副总统的戈尔主管, 自实施以来, 美国政府在财政上共投入了50多亿美元。在整个实施过程中, 包括名牌大学、国家研究机构、国家实验室在内的453个单位参与了该行动, 在实施过程中所动用的力量不啻于美国的阿婆罗计划。在配套政策中, 美国为了促进汽车产业创新, 通过完善汽车产业的法律法规,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采取鼓励创新的税收制度, 对汽车产业技术进行推广等措施, 创造了 “既推又拉”创新环境。
3.2 大企业为创新体系的核心
在整个产业创新实施过程中, 改变了过去的控制关系为合作关系;研发主要由产业界主三大巨头牵头组成企业联合理事会, 同时吸收价值链企业, 包括供应商在内的企业参与。整个研发活动范围很广, 包括传统的技术领域和新技术领域;政府资金引导企业资金投入,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的数据, 仅2002和2003年度福特汽车公司的研发经费为152亿美元, 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研发经费为139亿美元, 通用汽车公司的研发经费为115亿美元。
3.3 产业创新目标明确
早期的创新目标是如何减少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获取产业竞争力是美国整个汽车产业创新的核心目标, 具体目标可以分解为提高燃油效率和加强美国汽车在整个汽车产业界的领导地位等。围绕着这些目标, 形成了由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联邦政府实验室及三大汽车巨头组成组织共同体, 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整个产业创新发展, 又建立了整车和零部件供应商合作研究关系。
3.4 适时地修改产业创新路径
在美国汽车产业创新执行过程中, 布伦特世界国际原油价格从1992年跌破10美元每桶逐渐爬升到2008年5月份133.17美元至高, 原油价格的剧烈变化深深影响了汽车产业发展, 也直接改变了汽车产业创新的技术路线设计。美国的汽车产业创新也毫不例外地由提高石油利用效率逐渐修改为如何取代石油的方向发展。
3.5 积极跟踪和支持相关技术的发展
美国在加大资助力度研究节油及环保技术, 同时支持以燃料电池为核心新技术新产品研究, 积极支持相关大学和部门参与燃料电池为驱动源的知识、技术及产品开发计划, 并为此提供了巨额资金资助。这为2002年9月制定的“Freedom CAR”奠定了基础, 也为美国汽车产业在该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
4 我国汽车创新体系结构及功能
从汽车产业创新过程及结果来看, 汽车产业创新体系 (Automobile Industrial Innovation System, AIIS) 指的是以汽车产业各组成企业为创新主体, 构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用户和供应商、金融机构、政府之间的联系网络, 实现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从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行动中可以看出, 一个完整的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应该包含四个部分: (1) 汽车产业创新目标体系 (2) 汽车产业创新政策体系; (3) 汽车产业创新环境; (4) 汽车产业创新的技术体系。
4.1 汽车产业创新目标体系
有研究发现, 明确的目标比只要求人们尽力去做会有更高的业绩, 而且高水平的业绩是和高水平的意向有关联的。中国汽车产业是一个比较国际化的产业, 既要在目标体系制定中考虑到传统汽车制造中如何利用比较优势, 又要着眼于在未来如何占领产业制高点。因此在目标体系设置过程中, 既要考虑到眼前发展目标, 也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目标。目前, 发达各国已经在实施二氧化碳减排战略, 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方面达成共识, 如何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战略目标, 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4.2 汽车产业创新政策体系
我国汽车产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技术发展力量明显不足, 产业创新能力欠佳, 而有效产业创新政策体系, 是获取产业现有和未来比较优势的重要保证。
首先, 汽车产业创新政策的制定, 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规划, 体现出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从2004年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2009年1月份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公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意见稿中, 可以明显看出我国政府在产业政策制定目标上, 已经注意到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从一系列产业发展目标来看,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主要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 但是并没有排除以传统技术平台为基础的节油型技术的研究及产品开发。
其次, 汽车产业创新政策是一个体系, 包含政策的供给、政策的需求和政策评价及监管措施等实施环境。依据Rothwell和Zegveld的创新政策分类体系, 具体内容为:供给政策, 包括公共事业、科学与技术开发、教育与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政府所提供的支持;需求政策, 包括政府采购、公共服务、贸易管制、海外机构等方面政府所提供的队技术和产品的需求;环境政策, 包括财务金融、租税优惠、法规及管制等[9,10]。
再次, 汽车产业创新政策本身要具有诱导性和政策的连贯性。企业领导人总是趋向于进入获得国家创新系统支持的技术领域和相关产品市场[7]。汽车产业的创新, 受到技术轨迹及市场发展的阶段性影响, 如何有效地把企业家的眼前创新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有效结合起来, 产业创新政策的诱导性和连贯性至关重要, 例如日本企业在电子产品和汽车工业方面的优势地位与国家整个创新导向是分不开的。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开展以节油技术为中心的产品开发, 另一方面要通过产业扶持和项目资助的方式加大新能源汽车研究为中心的知识贮备、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
4.3 汽车产业创新环境
汽车产业创新环境主要指促进汽车产业创新的软硬件环境, 汽车产业创新的硬环境是指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合理的产业结构、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组织网络等;软环境是指促进产业创新运行所必须的创新氛围, 包括法律制度、企业家精神等等。具体来讲包含以下三方面因素:
首先是要有利于创新的产业结构。从客车制造来看, 在1955年美国汽车三大主要客车制造商市场份额是95.4%, 而我国客车制造行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 行业集中度仅从45.2%上升为目前的78.9%。行业集中不够, 一方面难以达到显著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建立在众多中小企业之上的创新活动的制度化建设成本、产业研发实验室维护成本、不同企业与组织发展协调成本等等都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其次, 支持创新的商业环境。支持创新的商业环境, 要打破过去条块分割的商业发展模式和技术管制模式, 要允许不同产权主体、不同所有制形式企业之间跨地区跨国界地开展合作和交流, 要鼓励汽车产业主体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技术研发、产品研制、市场销售和原材料采购等商业活动, 同时要鼓励产业之间、产业内外的联合。
再次, 在制度上要培育企业家创新环境。创新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商业机会需要企业家的参与和创造, 而企业家的创新和创造离不开一定的创新环境, 例如大学、机构和实体沟通渠道, 这些机构的存在及发展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智力资源和知识源泉。
最后, 加强地方创新网络组织的建设。Mansfield (1995) 选取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学术研究对产业创新的影响至关重要, 认为相当比例的高科技产业的产业创新, 如制药业、仪器制造业等, 均与近期的学术研究有关, 同时特别指出比起学校的知名度, 高科技产业的产业创新更关注地理因素, 他们选择合作伙伴时, 会选择与他们地理位置接近的科研院所。另外, 政府扶持的科研部门对产业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Agrawal (2002) 指出, 科研院所的成果为知识外溢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在企业之间的建立的战略联盟、业务合作关系可以进一步提供互补性资源;与政府的联系, 可以带来更多的制度保护、政府合同等方面的机会。因此, 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加大与当地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 是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创新所不可忽略的, 特别是在目前我国有些名校科研目标多重化、科研合作壁垒较高的情况下, 与当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展开合作, 积极加强当地创新网络建设, 不妨是一种明智的选择[7]。
4.4 汽车产业创新技术体系
汽车产业创新技术体系是以关键技术为核心, 多种生产技术与之匹配, 包括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特定结构的技术体系。汽车产业共性技术是指在汽车产业各分支领域已经或未来可能被广泛应用的技术, 例如汽车总成综合控制技术、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等[11], 这些技术及其共享程度将对整个汽车产业或未来新产业将产生深度的影响。汽车产业共性技术作为整个国家产业共性技术在汽车产业技术中的体现, 是与其它产业技术, 例如电子、信息等产业交叉融合、跨产业的创新趋势密切相关的。汽车产业关键技术是指汽车产业发展、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技术, 关键技术突破及其进展, 将会直接影响了汽车产业升级及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走向, 例如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中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突破, 将会对整个产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从功能上看, 汽车产业创新技术体系是汽车产业创新体系的核心, 是建立于一定的产业创新环境, 受到汽车产业创新政策体系的影响, 包含技术识别体系、技术评价体系、技术吸收体系、技术标准体系、技术组织与控制体系等。同时在整个汽车产业创新技术体系中, 围绕着关键技术突破、技术产品实现, 必须建立包括利益驱动机制、社会激励机制、运营机制、扩散机制、保障机制和优化机制等等。
任何技术发展都有自己的范式, 共享技术和关键技术决定产业发展的水平及技术产品可实现的程度, 但技术产品实现的水平、质量、性能和成本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 而且取决于与其配套资源和能力, 否则制约于“创新度”[12], 故作为一个产业创新技术体系, 产业发展的社会系统方面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在西方国家, 包括美国汽车产业出现的问题, 并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 而是与社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等社会系统方面的缺失存在必然的联系。
5 结论与展望
汽车产业创新作为国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促进经济发展, 实现经济增长, 提高我国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构建汽车产业创新体系, 有利于我们认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不足, 便于我们在节能及新能源汽车创新过程中, 系统思考发展目标、创新环境、政策体系及技术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 进而为改变和提高我国汽车在全球化汽车产业布局中的地位, 这也是创新型国家战略规划基本内容。
汽车产业发展目标和政策体系是联系在一起的, 在加强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并没有否定发展以传统技术为平台的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故目前的政策设计中, 既要体现出鼓励和扶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导向, 也要涵盖如何在传统技术平台上, 加快节能技术的推广使用, 只有这样才能在目前的产业分工体系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 在未来获得先机。
汽车产业创新环境离不开合理的产业结构, 离不开提供和改善企业家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创新氛围, 故加强地方网络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既受到技术发展本身的制约, 也受到我国知识贮备、技术积累等因素的影响, 如何在节能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突破, 要求我国在汽车技术发展中要加强共性知识、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协作开发和联合攻关。
摘要:认为人才回流、当地市场激励和压力、所在国支持等因素是引起和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发展, 改变和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获取竞争力动因。在回顾美国节能及环保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过程和评述其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构建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包含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创新环境和技术体系四个部分, 并认为这四个部分作为一个体系结构, 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
关键词:创新体系,节能及新能源汽车,汽车产业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2]李春艳, 刘力臻.产业创新系统生成机理与结构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1) 45-47.
[3]刘世锦, 冯飞.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及其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6) 36-38.
[4]徐小钦, 谭利华.汽车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究——以重庆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67-69.
[5]芮明杰.企业战略转型的根本选择:产业创新[M]//复旦产业评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6]拉辛, 沙卡.劳动力、资本和金融要素的国际流动[M].康以同, 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7]笛德, 等.创新管理———技术、市场与组织变革的继承[M].陈劲, 等,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8]格兰多里.企业网络:组织和产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9]ROTHWELL, ZEGVELD.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Public Policy, Preparing for the 1980s and the 1990s[M].1981.
[10]张治河, 胡树华, 等.产业创新系统模型构建和分析[J].科研管理, 2006 (3) 78-79.
[11]章国政, 等.电动汽车产业共性技术共享的风险评估及防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7 (4) :45-47.
产业创新体系 篇8
2008年, 在纪念国家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大会上, 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先进服务机构”称号, 2009~2011年, 连续获得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评选的“生产力促进 (服务贡献) 奖”。
一、核心业务及服务特色
近年来, 中心按照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的战略部署, 深入贯彻实施“两服务行动”, 积极参加“科技援疆援藏”, 面向决策主体、创新主体, 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服务, 逐渐形成核心业务及特色服务。
(一) 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围绕全省经济、科技发展, 提供决策性、全局性、战略性和时效性的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为政府部门科技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 产业集群服务。
以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载体, 整合政府、企业、科研院所资源, 通过组织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工程、产学研合作、开辟俄罗斯市场、开展对外交流、建设照明检测平台、新产品推广等, 服务于我省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
(三)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发挥中心的科技中介桥梁作用, 以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主线, 以科技型企业培育与服务为重点, 深入科技园区、产业集群, 组织科技成果对接活动,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四) TRIZ理论推广应用。
围绕全省创新方法试点工作, 面向企业、科研机构、教育系统三个群体, 采取“培训先行、试点推动、典型引路”等方法, 组织开展TRIZ理论宣传、培训、学术交流、企业示范应用和创新设计大赛一系列工作。
二、服务绩效
(一) 强化战略研究, 为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 中心相继承担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规划纲要的研究和起草、承担了《黑龙江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对策研究》、《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黑龙江省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黑龙江省科技发展优先领域技术路线图研究报告》等多项重大、重点研究课题, 为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 推广应用TRIZ理论, 助力企业自主创新。
中心80%人员参加过TRIZ理论专业培训、专题报告会, 初步培养出一支18人的TRIZ理论培训师队伍, 形成了5人的核心服务团队, 其中1人获得MATRIZ协会三级TRIZ师资, 5人待认证3级师资, 2人获得TRIZ协会二级认证, 2人获得创新工程师认证。中心编辑出版TRIZ基础教程, 奠定了国内领先地位。先后承担国家创新方法专项项目3个, 省级创新方法科技攻关项目3个, 创新方法成果转化两项;举办省级TRIZ杯大赛2届, 国家级TRIZ杯大赛2届;专业培训班7期, 学员2400人次, 培训报告会12场;主办TRIZ专题网站访问量65万人次, 列全国同类网站之首。
(三) 服务LED产业集群, 提高创新与产业升级
为推动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 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举办了多届“国际LED冰雪景观照明创新设计大赛”, 吸引了全国各地数十家LED企业参赛。为推动我省LED产业发展, 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 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科技金融紧密结合
通过开展对接会, 每年均有约20余项签约, 共达成合作意向50余项。2013年已有15个项目申请了省内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中心组织20家高新技术企业参加赴俄参加滨海边疆区交流合作对接会和开展科技招商活动, 已有4家取得了良好对接效果。中心还积极走入大庆、双鸭山、伊春、密山等地市, 联合当地科技园区、产业基地共同推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如推动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与大庆恒通公司对接, 双方达成合作开发“罐体探伤机器人”项目, 签约金额预算100万元。
中心结合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创新创业大赛举办、科技成果招商等工作, 征集到130家企业的融资需求, 涉及融资需求资金额度11亿元, 向26家金融、投资、担保机构进行了推介。今年已有151家企业贷款265笔, 贷款总额22.51亿元, 贷款利息总额为2.09亿元, 其中2012-2013年贷款利息为1.47亿元。
(五) 服务创新创业, 探索科技服务新模式和新途径
近两年, 中心累计培训科技管理和企业人员3000余人, 服务中小企业1500余家, 培训40余次;已获国家创新基金立项184项, 支持金额11417万元, 连续两年超亿元;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0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1763家。
为深入落实科技部生产力促进中心“两服务行动”和我省“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专项行动”, 中心与伊春市科技局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 双方将围绕伊春市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和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 共建科技服务示范基地, 面向区域内科技园区、科技型企业, 合作开展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申报咨询、科技培训、企业诊断、科技成果对接、科技文献资源共享等服务。
创新箴言
产业创新体系 篇9
当今世界,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两大潮流推动,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变化出现了三个重要趋向:一是美欧发达国家掌控了产业高端竞争的主动权, 主导着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流向, 低端竞争的发展中国家产业依附性日益被强化;二是现代服务业和知识产业成为价值链的高端产业, 左右着全球经济态势, 主宰着一国一地的国际竞争力;三是信息化推动先进制造业走向“微笑曲线”两端, 掌控先进制造业的国家和跨国企业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支配地位, 而发展中国家的加工制造业日益被边缘化, 甚至产业“空洞化”。因此,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各国参与全球高端竞争、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 是国际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 概莫能外。
改革开放30年来, 广东产业经历了快速起步——加速发展——调整转型——优化升级四个发展阶段, 从主动承接港澳产业转移、以加工贸易起步并快速发展, 形成了轻型外向的产业结构;又经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调整转型, 至今已形成了适度重型化和高级化的产业体系。产业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 产业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2007年, 全省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6%,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9%;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2%和42.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均突破1.3万亿,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呈现出高新技术化、适度重型化, 产业集聚化、支柱信息化、循环节能化等特征, 企业和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总体上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仍存在相当差距, 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 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加工制造业比重较大;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超过50%;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大的企业为数不少, 产业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大多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对外依赖性强。既面临国内外产业竞争的严峻挑战, 又遭遇着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能源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因此,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有利于破解广东发展难题, 实现从“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和“广东服务”的转型, 抢占国际产业分工制高点, 提升广东在国内外产业中的战略地位。
省委、省政府不断解放思想, 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工作, 把它作为实现广东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汪洋书记反复强调广东第一个要补的短就是产业的优化升级,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最近在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上又进一步指出, “建设好现代产业体系, 我们就能实现从参与国际低端竞争向参与国际高端竞争的历史性转变, 实现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的历史性转变”。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重要部署, 配套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进一步确定了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目前广东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工作中具有五大创新与突破:
第一, 厘清了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模糊认识, 提出了现代产业体系的科学定义
现代产业体系是相对于传统产业体系而言的, 是在国际产业发展大趋势和发展规律中应运而生的。党的十七大在新的发展阶段第一次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命题, 但未对现代产业体系定义作出明确表述, 迄今国内外理论学术界、各省份对此均无统一定义。省委在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 经过专题调研和反复论证, 提出了与时俱进的科学定义:现代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有自主创新性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 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 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 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这样的定义开了全国先河, 充分体现出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进步和发展要求, 从而较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前提, 使全省各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实践有了现实指导性和明确的参照性, 为建设怎样的现代产业体系奠定了基础。
第二, 打破了产业发展的传统路径依赖, 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
国际产业发展实践表明, 伴随工业化推进, 产业结构由第一、二、三产业排序发展为第三、二、一产业排序;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最终成为高端主导产业。而我们传统的产业发展路径则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和比较优势进行产业扩张, 靠低价格和拼数量开拓产品市场, 参与国际低端竞争的粗放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是支撑广东未来发展的竞争优势所在;而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则是壮大现代服务业的强有力保障。因此, 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定位, 把它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 打破了传统的路径依赖, 完全符合广东的实际。既体现了遵循国际产业发展大势与普遍规律的世界眼光, 以及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心;又传承了广东业已形成的制造中心地位、产业基础和特色, 是既与世界接轨又有广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我们按照正确的定位, 瞄准产业发展的国际水平, 全力打造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协调性、集约性和可持续性显著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 就一定能快速推动广东产业走上“微笑典线”的高端, 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和产业竞争力高端化。
第三, 突出扬长补短, 构建优势集聚的主体产业群
建设现代产业不仅要发展新兴产业, 更要着力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广东产业体系之“长”在于:门类齐全、规模相当;高新技术迅猛发展, 传统产业优势突出, 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电子信息产业独占国内鳌头。产业体系之“短”在于: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 先进制造业不强, 现代农业和基础产业仍然薄弱。鉴此, 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发展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六大产业, 充分体现了扬长补短、狠抓关键的战略思维。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的现代服务业, 重点要补金融、物流、创意、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高端产业“短板”;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 要通过发展以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为主的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汽车、特种钢和炼化一体化等, 推动“中场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要突出发展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新兴产业, 并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弘扬“长处”;大力发展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农业及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产业“短板”, 有助于根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顾之忧。这是产业建设中以“非均衡”发展促进均衡发展的重要思路。
第四, 敢闯敢试敢创新, 打造“广东创造”的产业支撑系统
适应国际产业分工新格局、新变化,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必须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大胆创新, 走广东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省委、省政府经过充分调研提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八大重要载体, 弘扬了“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 是广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创新成果, 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落到实处的重要抓手。大力建设珠三角现代产业核心区、数字广东、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 有利于广东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提升产业价值链, 参与国际高端竞争, 抢占战略制高点;大力建设东西两翼及山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广东现代流通大商圈, 有利于实现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 缩小其与珠三角的发展差距,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建设广东循环经济系统工程, 有利于破解资源环境难题压力,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建设粤港澳金融合作平台、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 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贸易市场的风险和变化, 实现内外需联动的开放型经济战略转型, 为全国改革开放作出新的贡献。建设这八大载体既考虑到发挥珠三角地区的龙头辐射带头作用, 又有利于推动东西北地区跨越式发展;既涵盖到全省, 又突出了新兴产业;既服务港澳, 又服务全国。把这些实实在在的“广东创造”落到实处, 抓出成效, 广东解放思想的重大举措就真正转化为实践成果, 现代产业体系就有了强大的支撑。
第五, 强化自主创新和节能节地减排“硬约束”, 推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广东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 正迈向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 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增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一方面广东节能减排指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下降的空间有限;另方面广东自主创新能力还跟不上, 产业发展方式仍粗放, 节能减排的技术含量不高, 加上重化工业快速发展所增加的结构性节能减排量, 广东必须完成的万元GDP能耗、污染物排放的约束性指标远不止下降16%和15%, 形势不容乐观。鉴此, 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保障措施中, 省委、省政府不仅提出了有效的政策、资金、人才和组织领导方面的制度保障, 而且突出强调了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节约集约用地。围绕建设创新型广东, 突出抓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 通过实施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 集中力量完成一批产业关键技术专项, 提高广东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拥有量, 增强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 通过推行节能节地减排工作排名制度, 实行节能减排责任追究制和问责制, 严格实行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 推行“三旧”改造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等, 强化行政法律手段的约束力;通过加快建立资源产品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 实行合同能源管理, 推行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等, 强化市场经济手段的约束力。多种方式“多管齐下”, 真正把节能减排和节约集约用地的“软约束”变成了“硬约束”。这必将有力推动广东形成节约型、清洁型的产业结构, 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新设计与构建河南现代产业体系 篇10
基本架构
河南省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区位交通和文化旅游四个方面, 根据河南省的资源禀赋优势、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及新时期发展战略规划要求, 基于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架构可分为四个层次:基于物产资源优势的产业、基于人力资源优势的产业、基于地理资源优势的产业和基于人文资源优势的产业。整个产业体系四层构架呈现金字塔型, 充分体现现代产业体系的延续性、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性和动态适应性等特征, 并呈现出鲜明的河南特色。
一层是基于物产资源优势的产业, 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化、农副产品加工、采矿、冶炼及原材料加工等诸多产业, 依托河南丰富的粮、棉、油、果、菜、茶、肉、蛋、奶等农副产品和自然矿藏资源推动加工产业向专业化、精深化、高科技化的高附加值转化, 加快产业转型, 实现产业链的下延和价值链的上移。
二层是基于人力资源优势的产业, 主要涉及河南的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 依托河南的人力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结合的高科技产业、劳动密集型与外包服务型结合的新兴产业, 推动河南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服务业的更新换代。
三层是基于地理资源优势的产业, 主要依托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以此发展商贸流通、现代物流、专业市场、专业会展和加工组装等产业。
四层是基于人文资源优势的产业, 主要涉及第三产业, 基本依托厚重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及具有行业优势的创意产业, 全面提升旅游、创意、文化等产业的层次。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必须抓住当前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时机, 加快构建基于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争取用5-10年的时间, 初步搭建起具有河南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框架, 也就是要在“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逐步实现河南产业结构的战略转型, 推动河南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基本思路
在初步构架了基于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框架的基础上, 河南应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 明确发展目标, 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1. 依托物产资源优势, 推动加工产业
向专业化、精深化、高科技化的高附加值转化, 提升传统产业层次, 加快产业转型
河南的农林牧渔产品丰富, 食品加工企业众多, 但河南从作为国人“大粮仓”到“大厨房”的地位和形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加快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把以食品加工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成为河南省的一个特色产业。同时把现代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密切结合起来, 使现代农业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坚实基石。
在大力发掘河南丰富的矿产资源, 发展采矿、冶炼及原材料加工工业的同时, 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快淘汰高耗能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备和产品, 提升科技含量, 推行集约化开采和清洁生产, 由粗加工转向精细加工, 把产业链向下游延伸, 把价值链向上游拓展, 推动加工业向专业化、精深化、高科技化的高附加值转化。
2.依托人力资源优势, 加快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结合产业、劳动密集型与服务型结合产业的发展, 快速发展现代生产服务业
河南是人口大省, 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从产业发展的前景来看, 发展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结合产业、劳动密集生产型与外包服务型结合的现代生产服务性产业是产业优化的合理选择。近年来河南已经成为国内国际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以食品工业等为代表的轻工业发展迅速, 迫切需要加快发展会展、金融、研发和咨询等生产服务业, 以支撑全省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生产服务业应当成为河南服务业发展的重点。
3.依托地理资源优势, 加快商贸、物流、会展、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和加工组装产业的发展
河南具有明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 这既是发达地区产业的理想输入地, 也是发展物流、会展等产业的最大优势。加快物流产业园、物流中心的建设, 推动商贸发展, 把河南建设成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地和分流地。借鉴国外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 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 大力发展物流、会展、金融、研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卫生、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 推动包括生产服务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4.依托人文资源优势, 加快构建基于厚重的人文、历史资源、具有行业优势的创意产业, 全面发展旅游、创意、文化
等产业的提升层次
相比其他优势, 河南更具文化、历史资源优势。在这样的一个巨大优势上, 应着力开发旅游资源, 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保持创意产业的行业领先地位, 并跟踪国
际先进制作理念和经营模式, 依托深厚的文化土壤, 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盈利水平;制作和生产一批极具中原特色的戏曲、歌舞等文化产品, 借助中原文化的强盛的影响力快速占领国内外文化市场, 并为河南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全面提升旅游、创意、文化等产业层次是河南构架基于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重点
全球经济已进入充满不确定性的后危机时期,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将转向促内需、调结构。在此宏观经济形势下, 未来一个时期河南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突破“路径依赖”, 规划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蓝图
所谓突破传统产业体系的“路径依赖”, 就是要突破传统产业体系的观念束缚, 就是要突破以往的产业发展习惯, 向产业链的下游和价值链的高端挺进, 扩张产业发展版图。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就是一次大突围, 而突出重围就要以产业规划和产业体系规划设计为突破口。首先要在《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基础上, 按照创新的规划设计理念, 统一规划设计出产业可持续发展、可不断扩大的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蓝图纲要。
2. 借助经济危机, 加快瓦解传统产业体系
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是对全球所有产业的检验和遴选。未来一个时期, 就是要借助经济危机的影响, 迅速展开产业结构调整, 瓦解传统产业体系, 加快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变。一方面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关停或改造“三高一低”企业, 另一方面按照河南现代产业体系主体框架要求, 引进 (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低耗能、低污染、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项目或企业。) 加快形成产业链完整、高附加值环节比重明显提高的现代产业体系。
3.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打破第三产业发展的僵局
河南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经在30%上下徘徊了十几年, 列全国倒数第一。今后要借助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打破这个僵局。
河南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经在30%上下徘徊了十几年, 列全国倒数第一。今后要借助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打破这个僵局, 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突破
口, 以信息化为基础, 以大型服务企业集团为载体, 依托人力资源优势, 集聚高端人才, 全面提升服务业的规模与能级。金融业、物流业、旅游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重点产业要有明显的突破性发展。
4. 扶持先进制造业做强做大, 带动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
做强做大先进制造业就是做强做大现代产业体系。一要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 努力促进和扶持一批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发展, 抢占产业制高点。例如, 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生物制药、新型机械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二要带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 转型升级, 大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变。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机械装备、纺织服装、食品、有色、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 促使传统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制造业方向发展。
5. 培育产业骨干企业, 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要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步伐, 提升产业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就应该大力培育产业骨干企业和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集群。一要培育更多在产业链中起领导和决定作用, 并拥有较强核心技术或核心能力的骨干企业;二要培育大量中小型企业, 在生产制造产业链中形成与骨干企业分工合作的配套企业群;三要培育骨干企业和众多中小型企业分工合作构成的集聚效应突出的特色产业集群。
要求和举措
当前是河南在未来的区域经济竞争格局中能否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时期, 加快构建基于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竞争优势的重中之重。
1.以三个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第一产业发挥比较优势, 通过规模种植、产业化经营、品牌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是推进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二产业以技术创新为动力, 通过集约式发展, 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 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实现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嬗变。第三产业以生产服务业为重点, 扩大消费性服务业, 促进服务业由小变大。推动三个产业协同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力促实现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三轮驱动”, 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2.以中原城市群为中心优化产业布局
产业扩散和集聚强调利用交通网络设施进行产业发展能量的转移, 利用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区域而形成的网格状交通网络体系, 可以有效推动全省产业由点状分布向线状和片状分布转变。以高速公路为纽带, 以郑州为中心, 以中原城市群为重心, 借助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发散式地构筑相应的产业带, 带动周边县市产业快速发展。同时, 要充分利用已有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优势, 大力延伸产业链, 优化产业布局, 推动产业集聚区产业的融合式发展。
3.通过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管理新机制
建立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管理新机制, 必须打破产业发展的区域分割问题。应该按照产业关联程度高、地域联系紧密、容易带动的原则, 继续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 并以此为核心推动中原城市群在交通一体、市场统一、产业链接、社会公共资源共享、生态环保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4.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政策
产业创新体系 篇11
摘 要:动画与游戏产业的迅速发展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动漫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如何培养动漫人才,采用创新型体系教学不失为一条捷径。
关键词:动画;游戏;创新型教学
一、动画与游戏产业的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进步和完善,动画与游戏产业也是如此。调查显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动漫游戏产业,在中国市场具有1000亿元的潜在价值空间。中国力争在未来5至10年内,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动漫游戏行业已显示出诱人前景。
目前,动漫游戏不只是局限于一些大型的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手机游戏也发展迅速并不断完善。动漫游戏产业化、基地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专业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专业人才来源于专业教育。就目前国内专业教育的状况而言,远远不能满足对动漫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概述
1.课堂学习和在校实践
若要进步,就要创新。在目前国内的高校中,虽然有与动画游戏产业相关的专业,但是都没有自己的特色,所以一些学生甚至到毕业后都不知道自己大学四年学了什么,导致在就业中处处碰壁。学生日常接触到的许多有关动画和游戏专业的课程,虽然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与实际相偏离,对自身的能力提升并未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联系实际来学习课程内容。学校可以通过科研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研究,并不断完善自己。这样学生不仅认真地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作业,也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和对此行业的了解。以发展眼光看,大力发展和完善教师实践教学应该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校外实践
很多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并未结合自己的专业去实习,大多数只是等待着大三的实习。其实这是一种对自己极不负责的表现。每个学期的假期加起来大约是六个月的时间,这六个月中可以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学校应该倡导学生在假期中到校外去实践,学生通过校外实践可以更好地掌握和熟练专业技能,在实践中也能更好地与人交流和合作。假期结束后,学生可以把自己在校外实践的作品带回学校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有助于在今后学习中补缺补差,更快地成长。
3.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它不仅仅是学生毕业考核中的一项内容,更是对学生这四年专业学习的总结。在毕业设计环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参加跟专业相关的比赛,引起学生对专业学习的重视。学生通过比赛规定的内容并结合学校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作,可以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而且,如果学生在比赛中获奖,就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今后到工作单位参加面试时也可以为自己加分。
三、将动画与游戏产业应用到创新型教学体系中的方法
1.在项目中分步实施教学
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教师可以布置相关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积极探索课程之外的知识和技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结合课程特点,引入有一定创新和创作空间的项目。对于动画与游戏教学来说,最有效的方法是以案例带动教学。在案例中穿插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并解决相关问题。教师可以在实践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并时刻注意在项目中融合课堂外的一些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动画与游戏产业应用到创新型教学体系中主要分为六个阶段:阶段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项目设计;阶段二,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研究项目的可行性;阶段三,教师通过案例演示,强调其中的知识点,提供有助于项目的资源等;阶段四,学生运用所学技能分工进行专业创作;阶段五,督促学生寒暑假到公司进行实习,并合理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阶段六,对项目进行评估,教师与学生互评,学生交流经验,巩固专业技能。
2.在项目中实施分组分工教学
项目要贴近就业,符合实际需要。通过发布课程要求,可将题目布置下去,让学生自主选择。项目组由学生自发组成,分析项目的难度并进行分工,使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将分工后的名单交给教师,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能力进行微调。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沟通,听取学生对项目的设计,帮助学生完善项目方案,保证项目的可行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新方法,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和应对能力。学生要积极对待项目方案,查阅资料,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在项目进行中可以尝试用不同的风格进行创作,从中选取最优方案。项目完成后,需要做一个成果汇报,并以PPT的形式汇报项目的过程,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最后,教师对其进行评分。
四、结语
国家创新体系与美国信息产业发展 篇12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美国信息产业,企业,政府,大学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创新体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调节型, 政府很少颁布法律性的创新政策, 而有限的政策只在于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让市场去调节企业的创新活动;二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 政府直接介入创新活动, 又制定许多创新政策、创新战略;三是美国和日本之间的欧洲国家的创新体系。下面笔者从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院所三者之间关系的角度, 探讨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及其在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最大的特点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政府仅进行必要的弱干预。
第一, 企业。美国经济是在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土壤上发展起来的, 市场是企业间进行交往和协调的主要机制。由于美国各届政府信奉自由主义的立场, 它很少制定正式的技术创新政策, 市场从来是决定其国内企业应该从事何种创新活动, 应该投入多少资本和人力的决定力量。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 市场对企业有巨大的自组织功能, 从而使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
第二, 联邦政府。美国在联邦政府层次上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措施, 从供给、需求和环境保障几个方面上来促进美国国内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近年来, 面对日本、西欧日益增强的科技与工业竞争, 也面对国内技术创新活动日趋复杂的新局面, 美国联邦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本国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与干预。美国政府还在加强研究与开发国际合作、制定鼓励技术创新的税收法律制度、改革教育体制等方面做出了许多的努力。
第三, 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美国, 大学的科学研究、工程研究与基础科学一直是共同发展的。大学为工业提供了技术人员, 为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想。近年来, 大学及其他一些专门科研机构开始与企业密切合作, 联合建立科技研究中心。事实证明, 由企业出资和大学提供人才二者相结合的方式, 容易出科研成果, 又由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使科研成果易于应用于生产。美国在基础科学上的绝对领先地位和美国在高新技术上的创新活力反映出美国的以市场为主导, 政府弱干预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国家创新体系在美国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变化导致了美国技术供应的来源多样化, 国内与国内外知识流动的加速, 技术扩散能力得到大幅度加强。美国创新体系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巨大规模———这不仅表现在战后大部分时期内, 美国的国家研究开发支出较所有其他OECD国家的总和都要大, 而且也表现在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庞大密切的经济技术交流上。美国创新体系中三个关键部门———企业、大学和联邦政府, 作为研究开发的承担者和资助者, 它们的相对重要性也与它们在其他国家创新体系中那些机构的作用有所不同。
第二, 促成了美国大量高技术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 扩大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 创造了更多的技术创新主体。应该说, 有许多因素助长了小型新企业在战后美国创新体系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位于大学、政府和许多私营企业中的巨型基础研究机构对于创新发展起着重要的孵化器作用, 那些离开这些机构的个人创办的企业使这些创新商品化。
第三, 导致美国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美国企业间关系, 大体上只有两种:一是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供求关系, 二是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或者合作关系。但是, 进入80年代以后, 美国企业之间的关系开始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 企业发展战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迅速发展。
第四, 美国经济活动的地理区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兴起了像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以及华盛顿特区等新的经济活动中心。从19世纪50年代起, 硅谷从一个从事农业的谷地转变为当时刚刚出现的半导体工业的诞生地, 那里的公司就一直是对高技术产业进行多样化投资的先锋。进入70年代下半期后, 地区经济灵活地适应着快速变化的市场, 当地一代又一代的生产厂商成为高水平技术领域的成功者———从半导体设备、个人电脑和手提电脑、网络硬件和软件, 到生物技术、多媒体软件以及互联网的基础设施等等, 对整个世界的计算机设计和制造技术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
第五, 促进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有资料表明, 从1983-1993年, 美国GDP年均增长率为2.8%, 而包括设备和厂房在内的总净资木存量年均增长率为2.3%, IT设备的实际净存量价值却从1983年的3390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7480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为8.2%。其中, 办公、计算与会计机器增加2070亿美元, 占到在这11年中IT业流动资本增量的50%以上, 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1%以上, 远远高于通讯设备存量年均增长5.6%和科学与工程仪器年均增长5.7%的水平。
第六, 促进了美国社会的信息化, 改变了美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美国政府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监管方式。互联网原本是出于为美国军方服务而发明的,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互联网的迅速商业化使美国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从而使美国企业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利用更加有效。从企业的角度看, 信息技术会极大地促进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 减少管理层级, 降低在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的成木, 而企业管理者也能够更好地计划和协调各种生产和销售活动, 包括及时生产和零库存等。这是因为, 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能够有效地校正信息不对称现象, 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合同协商, 监督合同的签署和履行, 最终降低企业外购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