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创新分析(精选12篇)
文化产业的创新分析 篇1
摘要:文化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部分。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 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改革开放以来, 苏州经济实现了腾飞, 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发展文化产业势在必行。依托传统文化资源, 融合现代高新科技, 创新发展模式, 苏州努力从文化资源大市走向文化产业强市。
关键词:文化产业,现状,创新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髓和灵魂, 是构成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是一座具有25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也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太湖山水、古镇幽巷、姑苏遗址、苏州园林等自然景观得天独厚, 宋锦刺绣、苏作玉工、昆区评弹等特色鲜明的吴文化奠定了苏州传统文化产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苏州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 雄厚的物质基础助推了文化产业的稳健发展, 文化产业积累了一定的规模和比较优势。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苏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不足, 总结经验, 探索路径, 为实现苏州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的跨越发展提供参考。
1 苏州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1.1 产业规模
苏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近年来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文化产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 逐步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发展体系和自身特色,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 2014年苏州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74.07亿元, 占全市GDP的5.6%, 与2010年相比, 苏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了1.6个百分点。2014年在江苏省文化发展绩效考核综合评价比较中, 苏州保持江苏省第二位, 仅次于南京。
1.2 载体建设
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能有效地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推动文化产业向集群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是提升文化产业运行质量的重要支撑。目前, 苏州已形成“苏绣文化产业群”“、苏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胥口书画全国文化 (美术) 产业示范基地”“、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阳澄湖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昆山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 (张家港) ”以及“吴江静思园”国家级产业基地8个, 省级文化产业园区 (基地) 15个, 市级文化产业园区 (基地) 39个。
1.3 新兴业态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迅速普及, 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的生产、销售、推广、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 新兴文化业态不断涌现, 数字动漫、网络游戏在苏州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2014年苏州通过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14家, 原创电视动画产量为22部9136分钟, 其中苏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7部3009分钟, 张家港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3部1742分钟, 昆山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10部3345分钟[2], 列全省第一。多部动画作品获奖, 天润安鼎的《小狐狸发明记》荣获第23届“星光奖·电视动画片大奖”并入选文化部2014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漫扶持计划;昆山合谷的《粉墨宝贝·舞动巴城》与金蟹动漫的《飞天螃蟹的中国梦》分获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最具潜力动画形象奖、最具潜力动画形象奖提名奖;舞之数码的《怪物山》和士奥动画的《强军梦——铸就新时代国防钢铁长城》获江苏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2012~2014年) 入选作品奖。
1.4 资金扶持
在产业的发展初期, 政府的资金扶持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09年《关于加快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提出设立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 当年安排1500万元, 2010年起每年在财政预算内安排不低于3000万元;对省级以上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园区的公共设施服务平台建设给予10万~30万元的补助。2015年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共扶持48个项目, 总计2650万元。完成往年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项目兑现, 共54个项目, 总计1730万元。23个项目获得2015年度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 共计2260万元。
1.5 政策引领
2 015年苏州出台了《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目录 (2015) 》《、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促进文化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州市重点文化科技企业管理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文化金融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等文件;研究起草了《关于提升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行动计划》《、关于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等政策意见, 着力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1.6 重点项目
2015年度苏州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44个, 总投资418亿元, 其中新建项目20个, 续建项目24个, 当年计划投资104.67亿元。苏州新闻大厦、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复合式诚品书店文化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创博会”。促成各类项目合作签约、交易总额为50.44亿元, 是上届的2.93倍。激发万众创新热情, 举办各类专题活动87项, 参观人数22.8万人。
1.7 人才建设
为了营造文化创意人才成长环境, 苏州举办了“全国大学生设计作品大赛”“、青年创意作品征集”、第四届“苏州·江南十大创意策划师、江南十大创意策划案例”等活动。在苏州市首届姑苏宣传文化人才评选中, 吴坤、吴景贤、鲁永泉分别获得了“姑苏宣传文化领军人才”称号, 杨小天、吴建华分别获得了“姑苏宣传文化重点人才”称号。光福工艺文化城的陈辉进入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候选名单。
2 苏州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总量比重偏低, 对经济贡献不大
尽管苏州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 文化产业总量仍然不高, 对经济总量的支撑不大。2014年苏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6%, 低于深圳 (7.6%) 和南京 (5.8%) , 与文化产业领先城市相比, 苏州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2 文化消费占比不高, 消费结构不平衡
文化消费作为文化产业链上的终端环节, 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14年, 苏州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 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504.04元, 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8.6%, 占比远低于食品 (17.1%) , 交通 (14.8%) 等生活消费支出。文化消费需求不足, 制约了苏州文化产业的发展。
2.3 缺乏龙头企业, 示范带动作用不强
龙头企业对区域中小企业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 苏州着力培育了一批上规模的品牌文化企业集团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但文化产业领域总体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市场竞争力强, 叫得响品牌, 上得了规模的文化产业重点企业和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企业相对较少, 目前文化产业领域仅有上市企业2家。苏州龙头文化产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偏低。
2.4 科技创新活力不够, 发展后劲有待增强
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 文化创意+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苏州总体科技实力显著增强, 但创新活力仍不够, 发展后劲、创新的能力有待加强。2015年苏州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比为43.8%和16.8%, 尽管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7%, 但授权量占比仍低于全国22.5%。
3 推进苏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苏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争创文化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辈出的文化强市。
3.1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强化载体支撑作用
以大项目带动资源整合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苏州要重点依托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及54个省、市级文化产业园区, 积极吸引和投建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项目, 优先落户一些科技领先, 市场空缺的精品项目和企业, 辐射带动周边中小企业, 打造一批整体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突出、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3.2 培育居民文化消费, 加快区域文化建设
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挖掘培育居民文化消费新热点, 推动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首先要有效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增加文化消费支出水平, 激发居民文化消费热情;其次要创新文化活动内容、形式和方法, 延伸文化产业链, 推出体现时代精神、地方特色和精神的文化产品,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面、多元化的需求;最后要扶植文化公益事业, 改善市场服务水平和层次, 形成公益性和商业性文化良性互动。
3.3 打造产业龙头企业, 推进集群化发展
当前苏州文化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通过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促进产业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方面, 通过整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资源优势, 形成核心优势, 逐步培育发展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 鼓励上市融资, 辐射影响区域中小文化企业;另一方面, 重点打造区域文化特色, 唱响一些如刺绣、玉器、核雕、丝绸等传统文化品牌, 创新发展动漫、网游等新兴文化消费品牌, 聚集一批文化企业集群, 提升苏州整体文化产业竞争力。
3.4 紧密结合新兴产业,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发展文化产业要紧密联系科技发展, 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一方面, 将传统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等高新技术融合发展, 开拓研发新模式, 培育“互联网+”企业, 实现传统文化企业的转型升级, 大力支持新闻、广播、出版等传统文化行业引入数字技术, 催生3D、高清、手机电视、网络音乐、网络小说等文化新业态;另一方面, 拓宽传统销售模式, 利用网络、微信、支付宝等开拓文化营销新模式, 鼓励支持文化产品网络推广, 利用互联网全球性, 努力将苏州区域特色的丝绸刺绣、昆区评弹、苏作工艺等打造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面旗帜。
参考文献
[1]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统计数据[Z].
[2]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突破[EB/OL].互联网中国苏州www.suzhou.gov.cn.
文化产业的创新分析 篇2
摘要:协同创新是当前南阳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南阳文化资源条件及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南阳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区域内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资源协同发展,形成文化特色,提高文化产业的文化含量,实现文化产品的价值增值;二是解放思想,树立开放意识和协同创新观念,凝聚文化、科技、信息、金融、人才等要素的力量,促进文化与产业各个要素之间的深度融合;三是破除行业之间的壁垒,促进文化与产业之间的行业组织协同发展,拓宽文化产业之间的渠道,促进文化产业做强做大。
关键词:南阳文化产业;协同创新;文化要素;行业壁垒
一、文化资源协同发展,形成文化特色,提高文化产业的文化含量,促进产品的审美功能和精神价值增值
“协同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彼得葛洛提出,认为协同创新是由自我激励人员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合作实现共同目标[1]。文化产业协同创新的有效执行关键在于平台的搭建、主体的解放和资源的整合,而其中资源整合是基础。资源整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是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选择、汲取、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之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对原有的资源体系进行重组,摒弃无价值的资源以形成新的核心资源体系的过程[2]。
南阳文化产业要实现协同创新,首先就要对其区域内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南阳文化资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遗存种类多,数量大,品位高。南阳境内既有被誉为“长城之父”的中国最早的楚长城,又有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恐龙化石群”;既有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官署———内乡县衙,又有汉代冶铁遗址、武侯祠、医圣祠、张衡墓、汉画馆等汉代历史文化遗存;既有旧石器时代文化缔造者的生存之地———南召杏花山猿人遗址,又有以夏王岗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远有楚墓楚鼎、编钟等精美文物遗存享誉海外,近有南水北调渠首工程闻名全国。二是人杰地灵,名人效应突出。南阳境内既有五羊大夫百里奚,“四圣”范蠡、张衡、张仲景、诸葛亮等历史名人,又有冯友兰、张炳熹、丁声树、杨廷宝、杨士莪、董作宾等近代专家;南阳刘秀运筹帷幄,柔道治国,创造了历史上“光武之治”的兴盛局面;一代名将彭雪枫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古有范晔、庾信等文化巨人,今有以姚雪垠、二月河为代表的南阳作家群。三是文化资源分布广泛,规模大,关联性较强,但也存在区域雷同现象。由于历史相近、地形构造和气候相似,导致同质的文化资源分布零散,各县区都有雷同的文化资源。如南阳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楚文化、汉文化在南阳下辖的各个县区基本都有文化遗存。再如,南阳很多县区都在伏牛山山脉和白河流域范围内,有不少县市区内,其自然景观和城镇发展模式以及历史文化遗存都有相似之处。四是学术研究价值高,但个别资源审美价值不高。南阳的石器时代文化、楚文化、汉文化、古代官署文化、商业文化、三国文化、曲艺文化、乐舞文化、山水文化等,学术研究价值都很高,深受学术界和文化界的推崇,但是个别资源的审美价值却并不高,市场开发上还有难度。五是南阳文化特色鲜明,具有转化为文化资本的优势。南阳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和汉文化的荟萃之地,“楚风汉韵”已成为南阳文化的特色符号。楚氏部落最早就活跃在南阳的丹淅流域,在楚国的扩张和兴盛的历史轨迹中,南阳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楚国的军事、文化、人才基地,当前的南阳境内还发现了大量的以楚长城、青铜器、乐器等为代表的楚文化遗存,成为楚文化发展的文物标本。
汉代的南阳号称“南都”“帝乡”,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富冠天下,名人辈出。今天南阳境内有丰富的遗迹遗物,如在南阳的市区、桐柏、鲁山、南召等地发掘了大型汉代冶铁遗址,著名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和汉代陶狗,被称为“南阳汉文化三绝”,还被誉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南阳发掘的汉画像石、汉画像砖为全国之最。在史学界和文化界盛传一句话说:“观盛唐到西安,游北宋下开封,元明清看北京,寻汉风当属南阳。”南阳的伏牛山文化也是南阳独特的文化资源之一,绵延八百里的`伏牛山自西向东贯穿南阳的西峡、内乡、镇平、南召、方城等县境内,区域内自然景观秀美,人文资源丰富,融合旅游、生态、地理、历史、生物、语言、风俗等诸多领域,是南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阳的白河文化源远流长,风韵独特,是孕育南阳文化的摇篮。白河贯穿南阳全境,两岸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历史传说、商业气息无不丰富了南阳文化的内涵;白河文化连接中原和荆楚大地,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互为碰撞交融的结果;白河文化多元、兼容和开放的特质,影响着南阳文化的发展,为南阳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上述特点,既有优势又有劣势,再加上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上缺乏协作观念,各自为政,缺乏创新,导致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布局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根据现有的南阳文化优势资源分布的地域性特征和产业基础,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紧紧围绕南阳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开展协同创新,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整合文化要素,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文化资源的区域优势与整体优势的协同发展,形成特色。突出南阳汉文化、伏牛山文化、白河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特色构建,着力打造以汉文化带、中医药文化、工艺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为支撑点的优势产业格局,在文化旅游、科技文化、文化艺术、文化产品等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和品牌。二是打造文化品牌,架起文化与产业之间的桥梁,增加产业的文化含量,促进产品的审美功能和精神价值。文化产业的灵魂是文化内涵,文化元素的加入,可以提高产业的文化品位,增强市场竞争力。如通过张仲景开创的中医药文化提升医药产品的内涵;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玉雕产业的品牌创建;将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有机融合打造品牌旅游业;将楚汉文化风韵引入文化创意产业。
二、文化与产业要素之间协同发展,促进产业融合与深度合作
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是一个开放、复杂、动态的系统,包括的诸要素较多,要求在文化与产业诸要素之间做好全体性、全局性规划,从而使诸要素之间实现阶跃式的整体放大效应[3]。文化产业诸要素包括文化、科技、信息、创意、资本、市场、人才等诸方面,还包括各个要素之间进行资源整合的能力。协同创新实际上就是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
一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融合文化、科技、金融、信息、教育等部门一并协同创新,要打破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之间的壁垒,破除自我封闭、分散重复的传统,科学地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二是要紧紧围绕目标,以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凝聚协同创新的各方力量,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
三是随着创意文化的蓬勃发展,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再是孤军奋战。文化产业既要和科技融合,又要与旅游嫁接,还与信息、创意、资本、人才等有所关联,从而实现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就当前南阳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来讲,南阳文化与产业要素之间还缺乏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土围子”思想已经成为南阳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障碍。如:各协同主体缺乏服务创新意识,文化产业系统创新发展的系列配套政策不完善;信息、资本、科技、人才等产业诸要素之间整合能力不够;各产业协同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协同创新精神;文化产业机制不健全,竞争环境和市场秩序还有待改善;市场开发主体性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紧缺,创新能力不足。要改变上述状况,首先要解放思想,树立开放意识和协同创新的观念;其次要明确各方定位,创建合适的协同结构。各级政府是推动文化产业各要素协同创新发展的责任主体,在协同创新的模式下,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的创新,创造良好的协同创新政策、制度环境。既要改革传统的区域合作模式,又要深入开展文化科技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创意人才培养,强化产业发展的科技与人才支撑;既要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协同,突破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又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政策的扶持力度,完善公共技术支撑、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形成集科技体系、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公共服务体系等多维度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4],有效推进协同主体各要素之间的深度融合。
三、促进文化与产业之间的行业组织协同发展,打破文化行业之间壁垒,拓宽文化产业之间的渠道,促进文化产业做强做大
文化具有强关联、强渗透的特点,在文化产业协同创新的框架下,文化可以加上各种创新发展的元素。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中,文化及相关产业被分为10个大类,涉及文化与制造业、文化与旅游业、文化与服务业、文化与信息传播业、文化与农业等多个领域。文化与门类较多的相关行业之间具有较高的关联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文化与经济、科技、信息、教育不断走向深度融合,出现了强大的行业融合的关联趋势,“文化+”已成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比如,文化+教育业。人才是文化产业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是支撑文化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以提升国民素质为己任的教育行业,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带动了文化产业对教育的投入,而反过来,教育业也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人才。再如,文化+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有文化的内涵支撑,无论是以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还是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旅游项目的开发,都要加入文化的元素来提升内涵。文化+制造业,就是文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制造业的产品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价值可以加入文化创意的元素。同时,文化作品要转化为文化产品也离不开制造业的积极参与。由此可见,行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既有利于产业发展各要素的深度融合,又利于打造优势文化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实际上就是一场“拆墙运动”,即打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互惠共享,提升产业竞争力。
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南阳文化产业行业之间协同创新的动力不足,这导致南阳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文化产业结构比重很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各行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不够,条块分割的文化管理体制制约了整个大文化产业市场的整体协调发展。要实现行业间的协同作业拓宽文化产业之间的渠道,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市场,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更新观念,发挥行政服务功能,统筹兼顾,为行业协作组织搭建统一平台,加强引导,协调构筑统一、开放、高效的文化产业发展信息和电子商务平台,降低行业之间流通及业务扩张的门槛,提高文化产业政策执行力。
二是推进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努力形成协调推进、多元发展的南阳文化产业格局。鼓励兴办新兴文化产业,推动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
三是行业之间加强合作,互通有无,通过创办统一的技术平台的机会,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在文化资源上共享,在信息资源上互补、人力资源上合理流动,降低生产成本。尤其是对于一些传统行业,通过资源整合挖掘新的价值,避免了重复建设,实现了资源共享,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同时,行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得行业组织具备了更为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能迅速地组织生产和销售。
四是加强市场导向的作用,优化服务平台,完善文化产品要素市场,支持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利用产业集聚效应,引导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实现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市场利益共享的大好局面。五是促进业态融合,推动综合创新。通过文化产业行业组织协同研究找准传统文化与产业的契合点,实现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与生态业界的整合和开发,特色文化产品的协同打造,文化与科技和艺术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珩,朱英明.从协同创新理念到协同创新实践:国内基于高校的协同创新研究动态[J].华东经济管理,(7).
[2]饶扬德,宋红霞.基于资源整合的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机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12).
[3]汪秀婷,程斌斌.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与企业动态能力的耦合机理[J].科研管理,2014(4).
中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篇3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文化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通过构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链条,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知识产权;企业家;品牌;规模经济;创新发展
文化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全社会新的消费热点,文化产业涵盖面广、发展速度快、低污染、低能耗的特点将会使其最终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偏小,质量偏低,市场化程度不高,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还比较低。中国文化产业要加强创新,走可持续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激励
科斯定理表明产权明晰不仅可以引导人们做出合理的资源优化配置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形成人们的创新动力。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的基本制度:首先,知识产权制度以法律形式保障知识发明人在一定时期内拥有排他的独占权,使知识发明人通过经营其独占资源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促使他继续发明创造,形成激励创新的良性循环。其次,知识产权制度的市场化可充分使资产流动,交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创新成果在相关产业的应用,激励各产业自主创新。我国的“搜狐”、“方正”和许多影视集团等企业就是在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下不断创新发展的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还不完善,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创新激励奠定基础。
(一)提高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很多文化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强,常常导致企业原创内容被其他企业或个人无偿利用,使企业遭受巨大损失,以至于企业缺乏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动力。企业应该对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形成一种以文化创新为主的企业精神。国家需要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保护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法律保障体系
1.立法。我国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很欠缺,如对服务行业的产权问题、文化产业与高科技集合的新业态产权问题等还没有涉及,立法进程远远落后于实践需要。为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需建立专门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形成以基础产权保护法为主、以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为补充,并不断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步完善相关法律的保障体系。如根据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需建立有关行为规范、服务产权保护、执行渠道与方式保障等方面的相关法律,保护各文化产业的创新成果。
2.完善管理体制。我国应具有上下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国家可以建立统一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事务,并根据产业发展及时研究新的保护方案,为企业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方便,及时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文化企业内部可以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有责任的管理人员,重视对知识产权实行科学管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最大效益。
3.建立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综合平台。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综合平台包括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和服务平台。信息平台将形成专业化、资源共享的信息网,为企业提供国内外最新信息。交易平台是将知识产权市场化,使得资产流动和交易。交易平台不仅能激励产权所有人不断创新,也使利用该创新成果的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促进该企业的创新意识,最终形成全社会的文化产业创新链。服务平台将培养一批熟悉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代理人和律师,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方便。
二、企业家激励与创新概念
(一)建立人才市场体系
1.建立企业内部人才市场。文化企业一方面要着重吸纳有创意的人才,并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培养他们成为企业家后备军;另一方面企业可通过类似于“项目竞标”的方式让有创意的工作人员参与某一项目创新概念的构思,形成自己的一系列创新概念,企业最终对符合项目需要的创新概念的团队或个人进行奖励。这种方式打破了以往一个项目由指定工作人员完成的缺乏激励、缺少效率的模式,不仅能够发掘更多的创意人才,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2.建立与社会人才市场相衔接的平台。国家可以建立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并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为文化企业提供国内外的人才信息并帮助文化企业引进人才。中介机构还可以对企业所需要的一些人才进行专项培训,文化企业自身也可以和设置了相关专业的高校合作,广泛吸纳专业人才。
(二)完善企业家激励机制
1.企业家控制权的激励。对企业家而言,控制权非常重要。首先,控制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家施展才华、自我实现的需要。其次,控制权可以满足企业家控制他人、处于负责地位的需要。再次,控制权使企业家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较多的自由满足其创造力的完美展现。文化企业应给予企业家一定的控制权,促使企业家为了企业的发展不断地形成创新概念。
2.企业家薪酬激励。文化企业可以实行股票期权、购股权计划、效益奖金、年薪制度等收入制度模式,将企业家的个人收入更大程度地与企业经营绩效挂钩。把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结合起来,有利于稳定人心,激励企业家的能动性,促进文化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三)打造精英团队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文化产业中,企业要想在市场上求得生存、发展,只凭借单个的企业家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形成以企业家为首,上下一心、勇往直前的精英团队。企业家要凭借自己的领导魅力和工作精神,将大批有才能的创新人才吸引在自己周围,共同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打造出精英团队。
三、品牌建立与创新链
品牌是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在企业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培育的,它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重大战略决策,诸如产品质量、技术开发、经营规模、品牌设计、广告策划、市场营销、人才战略设计等各个方面,品牌建立的过程即产业创新链的形成过程。创新链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将是科技与创意进行整合,其次是经过商业模式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品牌内涵
品牌蕴含着丰富的经济文化,因为品牌中包括产品的品质、性能、满足效用的程度等。当企业建立品牌时,不仅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要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融入品牌中,包括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等,以此增加品牌的附加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品牌的文化内涵表现为品牌的特色和核心,能充分展现出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文化产业品牌要充分吸收民族文化的养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将民族文化发扬广大。
(二)品牌差异化
文化产业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地创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特殊化的需求。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推出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首先被消费者知晓的就是该产品或服务的品牌。只有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才能吸引广大消费者。
1.产品质量。为塑造差异化品牌,文化企业要严格管理产品质量,包括保证产品的健康安全和提供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质服务。企业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来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并赢得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和忠诚。
2.创意广告。品牌不只是实力的较量,也是宣传的较量,近年来,广告对企业品牌传播的影响越来越大,独特、新颖的创意广告不仅能够增加创新链的价值,而且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主流电视剧播放,在市场上运作时都采用了品牌和广告造势,创意广告是品牌形象的传播之魂,凭借创意打造民族品牌,是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点。
(三)品牌延伸
品牌延伸是将已经成功产品的品牌用在新产品上的过程,品牌延伸一方面实现了品牌资产向新产品的转移,加速新产品的市场化,另一方面以新产品的形象给品牌注入了新的元素,延续了品牌寿命。如“蓝猫”创造出卡通形象品牌,通过文化的产业化运作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把形象品牌转化为商业品牌。文化产业品牌要不断与新产品结合,延伸其内涵,强化品牌美誉。
四、规模经济与创新效应
企业要采用创新技术至少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如果企业规模过小,该种创新技术的采用就可能使产品成本提高,盈利减少。企业的品牌要在市场上取得一定的影响,就必须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这也要求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文化企业要发展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不仅能使生产一种产品的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能够促进企业不断创新,形成一种创新效应。我国文化产品的产量很高,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是我国文化产业规模太小,高度分散,发展文化产业要从产量经济向规模经济转变,走创新发展之路。
(一)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自愿组成的一种企业之间松散、以契约形式为纽带,追求长期、共同、互惠利益的战略伙伴关系。战略联盟能很好地将合作文化企业的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业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加深分工,强化创新与技术,使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各种资本,技术,人力,信息资源得以有效、灵活整合,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经济。
文化企业之间可以达成联合开发销售战略协议,以研究开发某一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为共同目标,扩展各自的创新理念,然后通过自己现有的销售渠道和区域销售彼此企业的产品,增加销售品牌,形成规模经济。要“走出去”,我国的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要善于利用发达国家文化企业的技术、品牌、管理等资源优势,提高自身的市场优势。如与发达国家合作合拍,联合生产,联合发行,不仅能扩大我国文化企业规模,促使我国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而且能激励我国企业不断创新。
(二)产业集群
文化产业集群,是众多相互关联的文化企业或机构共处一个文化区域,构成该区域内的文化产品生产、服务链条,形成产业组合、互补和合作,以产生共生效应和整体辐射力的文化企业聚集。如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产业就是一个文化产业集群,聚集着美国600多家影视公司,还有上海的以动漫和网络游戏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提高市场集中度,也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文化产业集群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需要形成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结构和价值,不被其他产业集群复制或替代;另一方面要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善于把握和开发新的市场机会,进行持续的自我创造和再创造,使产业集群成为一种特殊的创新系统,形成创新效应。
参考文献
[1]邱爽.产权、创新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蔡尚伟,温洪泉.文化产业导论朱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文化产业的创新分析 篇4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 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机构汇聚, 文化企业众多, 文化人才荟萃。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之际, 北京应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 打造全国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文化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新兴文化业态的领航者。北京市宣传部长、副市长鲁炜曾在讲话中表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 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也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
一、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下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首都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 在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也有了较大提升。北京市文资办主任周茂非在报告中提到:2011年, 北京文化创意总收入突破9000亿, 实现增加值已达到1989.9亿元, 占GDP的12.2%。在北京市的服务业当中,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产业的第二大产业。然而, 从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需求来看, 北京市的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传统的优势行业还面临着转型升级, 特别是需要提高文化产业中的科技含量。同时, 像设计创意、动漫网游、数字新媒体等新型的业态总体规模也偏小。这就要求必须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步伐, 以先进科技为支撑促进文化产业的顺利转型。北京科技资源最丰富、科研能力最强、科研人才最集中、科研成果最丰硕, 具有明显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优势。其中, 各级科研机构213所, 两院院士人数在全国的比例为36%, 各类高校北京有80余家, 申请专利、授权总量都居全国省市前列, 特别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已经达到了5.8%, 这个数字已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充分利用北京优势, 促进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新形势下北京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融合, 北京着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以数字出版引领未来阅读方式的变革, 用创意驱动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设, 构建文化创新战略, 提升文化影响力。同时, 科学创新还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复兴、文化的跨界融合等提供了新路径。具体来说, 这些年北京十分注重研发与文化的密切结合,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徐徐展开的画卷, 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清明上河图》, 再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独家数字内容供应商, 这些重大科技项目是北京文化创新与科技团队的完美体现。
“十一五”期间, 北京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0%。“201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 比上年增加近200亿元, 占全市GDP比重的12.3%。2011年,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突破9000亿元, 实现增加值1938.6亿元, 现价增速14.2%。”[1]具体来说, 在出版领域, 具有零污染、低成本的纳米绿色制版技术研发获得重大突破, 纳米绿色制版技术已在怀柔产业化、报刊等领域应用。在数字电视发展上, 率先攻克了交互式多媒体服务软硬件系统和基于有线线缆回传的双向机顶盒。此外, 喷墨数字印刷技术、三网融合关键技术、文物保护监测技术等一大批项目, 展现着北京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繁荣景象。
“十二五”时期, 北京将全面推进“双轮驱动”战略, 力促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2012年5月, 在第八届文博会上, 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北京市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为核心, 联合石景山区石景山园、东城区雍和园、西城区德胜园共同建设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12年1月至8月, 示范基地所在的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超过2200亿元, 占整个北京的42.8%。
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成以来,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 坚持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开放交流原则, 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努力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按照规划, “到2015年, 示范基地力争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100亿元, 年均增速15%。”[3]2020年, 基地将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4000亿元, 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7000家以上, 力争在20年内将北京建设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著名文化中心城市。
二、北京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主要特点与不足
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不断改变着文化的业态。一方面, 文化和科技互相驱动, 促进产业升级驱动经济发展。文化因素提升科技产品的文化内涵与商业价值, 技术手段变革改变了文化内容制造与传播的方式与途径。另一方面, 科技与文化融合带来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一) 主要特点
目前, 北京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知识产权是科技与文化融合新业态的核心;二是中关村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三是创意产业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四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1. 知识产权是科技与文化融合新业态的核心
文化产业领域的科技与文化融合以数字化技术为主, 即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创新产品形态, 掌握关键专利技术, 以内容为制胜的根本。例如, 北京市中关村石景山近年来的发展非常迅速, 主要得益于一批文化创意企业以及其技术创新和版权内容为主的运营模式。2012年石景山区的文化创意企业实现收入超过240亿美元, 同比增长了将近20%。
2. 中关村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
2009年3月以来, 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关村国家示范园区, 并相继出台“1+6”系列先行先试政策, 推荐人才特区建设和服务业综合改革等系列创新试点工作, 并取得显著效果。使得中关村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促进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2011年, 示范区文化创意企业6201家, 总收入4600亿元, 示范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34.4%。2012年上半年, 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延续良好发展势头, 总收入、利润、实缴税费和出口总额等指标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
3. 创意产业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对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而言, 融合高新技术, 已经成为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10年,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为12%, 居全国第一 (详见表1) 。2011年,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约1989.9亿元, 同比增长14.2%,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2%;全年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达到9012.2亿元, 增速超过21.1%。2012年仅前8个月, 北京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收入达5203.5亿元, 同比增长12.9%。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首都的支柱性产业。与此同时, 一些由科技直接推动的高端的文化业态, 比如动漫网游、数字出版等, 这些新兴业态代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已逐渐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 (2003-2011) .http://www.bjstats.gov.cn/sjfb/bssj/ndsj/
4.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由单纯注重研发走向产学研结合这是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所呈现出的重要特点。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以及市场需求的强力带动下, 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并已经转换成为许多地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企业推动自身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而主管部门的引导、地方政府与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也使得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层次与水平不断提升。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也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由单纯注重研发走向产学研结合。比如, 《文化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文化演出网络化协同服务及应用示范》两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研发团队, 就整合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国家图书馆、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广州大剧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相关产、学、研机构的研究力量, 针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 展开协同攻关, 并在第一时间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在2011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和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申报中, 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 他们联合相关的科技研究机构, 组成产学研结合的团队, 以联合申报的方式承担了项目。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正在初步形成。
2011年初, 中央歌剧院就与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共同成立了数字化舞台工程联合实验室, 承担了文化部“数字化舞美科技应用研究”项目, 2012年中央歌剧院又承担了国家科技提升计划项目《模块化舞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该研究实现高新技术和文化艺术完美结合, 突破学科、领域、行业的壁垒, 充分利用国防现代化的技术优势, 融合军用高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内容, 从智能创意、虚拟世界、高效实时交互等技术体系入手, 整合、提升传统人工操作、人力生产的文化产业发展能力。将数字化高新技术在舞美领域大胆运用, 并加快与大企业的全面合作, 构建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为核心特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是中央歌剧院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 不足之处
当前, 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1. 科技对文化发展支撑不够, 仍需建立和完善支撑、引领文化发展的科技体系
特别是在文化产品的创作力、表现力、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还有待进一步借助科技的引领和支撑, 实现整体提升。科技与文化融合意识有待加强, 融合深度和广度有所欠缺。目前, 文化创意与科技成果结合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丰富,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空间更为广阔。文化与科技融合也必须化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求结合点。同时,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方式应当更加丰富多元, 要有基础技术推动文化发展的一面, 更要有文化创意促进技术研发的一面。
2.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工作机制不完善、驱动力不足
目前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工作机制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政策机制都存在问题。
(1) 就市场层面而言,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市场机制还未完全建立, 在当前文化与科技融合条件下, 亟需构建适合自身要求的自主创新市场激励机制和体系;发挥政府主导功能,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需求导向相结合的动力机制;综合现有的自主创新具体模式, 在文化内容、文化传达、文化演化等领域, 从技术层面分类培育和形成多元化的自主创新模式。
(2) 就政策层面而言, 形成文化与科技融合自主创新发展的有效激励, 需要加强具体政策措施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为我国文化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提供动态、多元的政策体系, 不断完善和优化政策供给体系, 实施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战略。建立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机制, 需要在以下方面给予足够的注意:有效结合自主创新生产力与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的疏通和引导作用;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保障和激励作用;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转化平台建设;针对重大创新领域提供专有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文化创新人才队伍的政策激励。
(3) 就体制层面而言, 文化系统和科技系统长期以来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 文化体系的科技意识不强、科技体系对文化不精通, 导致多年来我国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互不往来。因此, 需要在体制改革上做足文章, 打破两个系统长期分隔的局面, 尤其是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 要实施柔性人才政策, 以智力服务为核心, 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 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打破体制性障碍。
3.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效率不高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效率低下的状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导致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创意”, 文化科技难融合。用现代科技传承文化, 技术在其中并非最重要的因素, 传承正确与否才是关键。而传承文化这座摩天大厦的地基则是创意。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文化产业的经济魔方。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创意则是中间的媒介。创意为媒的根本是人才, 而人才的匮乏成为了直接的制约因素。
(2) “少资金”, 自发对接有难度。除了缺少创意, 资金不足也成为了令不少文化企业头疼的难题。成立于2008年的北京前门文化有限公司, 设计的所有产品都带有浓厚的前门地域文化符号, 目前开发了40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商品。由于缺少资金, 企业的研发投入小, 产品的开发深度不够, 反而影响到市场。
(3) 科技环境存在不足。关键技术支撑作用尚待挖掘, 科技应用仍显不足。以动漫行业为例, 由于电脑绘图技术、渲染技术等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 国内应用水平不高, 使得我国动漫行业活动始终处于产业链低端, 即使有好的创意, 但无法通过先进科技手段成为优质的可视化产品, 故无法与DISNEY等国外力量竞争。2009年全国原创电视动画片, 北京市为9357分钟, 杭州市为27409分钟,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应用明显不足。
(4) 创意产业人才不足, 人才结构失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急需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 一批兼具创意与技术背景、实现创意内容产业化的高级经理人。以动漫游戏产业为例, 2009年, 我国仅影视动画和影视特效人才缺口就达15万人。2010年以来, 平均每月的动漫招聘岗位约1000个, 这其中, “动漫美工、程序开发”相关岗位占到85%。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优势资源应该向企业流动, 而现在的优秀毕业生都去考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了。如何形成优势资源的企业化流动机制也值得我们思考。[5]
(5) 品牌意识缺乏,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待增强。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难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国际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就北京影视行业而言, 规模较小, 目前仅有歌华等少数具有影响力的传媒集团, 还没有形成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传媒集团。
三、北京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双轮驱动战略核心与具体措施
为了适应当前北京文化发展形势, 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需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和文化的融合, 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这“符合首都作为国家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发展定位, 是对过去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化和拓展。”[6]
(一) 战略核心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核心在于多层面、全方位实现北京科技与文化的协同创新与深度融合。主要体现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一方面, 科技对文化有着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在物质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在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对文化制度变迁的驱动作用;在精神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实践对文化内涵的丰富以及文化价值观的演变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 文化对科技的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在物质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引领下科技形态的演变;在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制约下科技制度及科学管理的完善;在精神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驱动下科技文化的繁荣与渗透。
北京科技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不是简单的科技加文化, 而是通过科技来实现支撑文化和生产力发展, 通过文化的创新发展来引领科技的进步和应用, 将科技创新渗透于经济发展的各个产业和环节, 文化创新致力于探索发展精神动力和提升软实力, 从而形成了双向互动、协同创新的过程。
(二) 具体措施
北京深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需要在战略和实践两个层面具体落实。
1. 从战略层面, 要加强顶层设计, 着重打造4个平台
把文化与科技融合与协同创新作为首都文化和科技发展的整体战略, 着重打造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4个平台。
(1) 科技文化创新项目研发平台。以中关村海淀园等科技园为龙头, 联合科技共同成立研发公关团队, 对当前文化企业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科技难题进行研发。抓好重大项目, 紧紧围绕文化需求, 加大数字电视、数字出版、三网融合、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攻关, 推动科技成果运用。
(2) 科技文化创新企业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成立北京市文资办, 统筹协调全市文化资源整合、重大项目投资等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放大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 吸引社会资本的全面加入, 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3) 科技文化创新产品交易和中介平台。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各要素的优化配制, 培育和发展面向社会从事文化科技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文化科技中介服务, 让科技与文化创新成果快速进入市场的同时有效降低文化科技创新风险。
(4) 科技文化创新知识产权平台。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 加强文化科技融合的知识产权管理、创新、保护和运用。凡进入北京市场的文化与科技的制度创新产品, 一定要事先确立知识产权, 唯有如此, 才能切实保护科技与文化创新的智力成果, 为二者的融合和可持续创新提供保障。
2. 从实践层面, 加强成果转化应用, 着力打造4 大体系
要加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科技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着力打造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新与发展的4大体系。
(1) 文化科技资源整合体系。通过建立多层面、立体的网状联系, 促进文化与科技全方位交融, 通过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制作、包装、传播及成果应用催生出全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产品,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 如移动多媒体电视、手机广播电视、数字出版、数字广告等。
(2) 文化科技成果应用体系。北京将继续坚持研发与转化并重的宗旨, 加强文化科技成果的中介服务, 完善交易市场, 为成果转化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支撑, 将先进成果应用到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新兴业态、保护文化名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 不断提高技术成果应用和转化。
(3) 文化科技融合的承载体系。近年来北京市重点实施高清数字电视交换推广工程、数字文化社区、云计算和云服务平台等一大批重点项目, 北京将充分利用首都在区位、文化、科技和资本方面的优势, 着力建设中关村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支持文化科技园与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推进一批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科技含量高的重大文化科技项目, 实现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项目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4) 文化科技融合的支撑体系。在体制机制上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建立和完善都市合作机制, 整合各方力量, 推动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政策上要完善认定标准, 在项目、用地、资金等方面先行先试。在人才培养上建好人才发展平台, 引进和培养文化科技领军人才, 把首都建成文化、科技的人才高地。
参考文献
[1]蔡灵, 沈哲彦.2013-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M].中投顾问, 2012.
[2]石丹.2012中国文化产业30人高端峰会举行[N].朝阳报, 2012-9-24.
[3]李苑, 韩业庭.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N].光明日报, 2012-5-21.
[4]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队.北京统计年鉴 (2003-2011) [EB/OL].[2013-2-1.[http://www.bjstats.gov.cn/sjfb/bssj/ndsj/.
[5]王一鸣.201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盘点及调整策略[J].中国市场, 2012, (50) .
文化产业的创新分析 篇5
正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地区,自古以来,都拥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沿海的迅速崛起与发展,国家又相继提出了西北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战略方针,从而导致素有能源原材料和农产品基地之称的中原地区陷入了中部塌陷的焦虑之中。
为了推进中原地区的崛起与发展,中原经济区在历代政府的支持下逐渐成形,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胡锦涛主席在视察河南时,对河南省委提出了“实现河南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走在前列”的目标,因此河南省委于2003年7月召开的七届五次全会作出“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河南的发展要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快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 至此,中部人民孜孜以求的中部崛起的期望进入中央决策,中国区域发展政策进入第四次调整阶段。中原人民关注的“中原崛起”的百年梦想也历史性地迎来奋力实现的希望。终于在2011年十一国庆前夕,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国中心地带,是指以河南省为主体,包含山东、山西、湖北、安徽省部分地区的综合性经济区。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京广通道纵轴的交会处,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之后,于2010年由豫鲁苏皖冀晋鄂7省28市组成的经济区域,该区域定位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其中,中原经济区的主体省份——河南省,在整体经济区的指导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目标要求,大力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支撑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不断增强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十一五”时期,全省二三产业比重由82.1%提高到85.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新兴工业大省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文化是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三中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中原经济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横跨经济和文化的综合性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于经济和文化的共同繁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旅游是人们离开家门,求新、求知、求乐的一种社会活动,而文化则伴随着旅游的全过程。通过旅游,既能满足人们精神与物质的享受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自有旅游活动以来,旅游与文化就从未分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少活力。旅游的优势体现在市场,文化的优势体现在内涵。站在旅游的角度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抓住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市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自古以来,河南就享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美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先天的区位优势和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民航等便捷的交通条件,为河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河南位于南北自然过渡带,地跨黄淮江海四大水系,自然景观兼具北雄南秀之特色。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河南地下文物、馆藏文物、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全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其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河南开发高品质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安阳红旗渠、信阳新县等众多红色旅游资源为游客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曾说过:“我们过去旅游开发所走过的历程,主要是依托我们比较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开发来发展的。中国旅游看三南,一个是海南,一个是云南,再一个就是河南。河南主要是文化旅游。”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河南就犹如一饱读诗书的文人,由于文化的厚重,河南在以自然旅游、休闲旅游为主的今天并不占很大优势。所以如何使厚重的文化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吸引游客,则是我们河南以及中原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和不断发展,便产生了旅游文化产业这一新的业态。而旅游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对于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旅游管理博士生导师孙根年曾强调过,河南在中国历史的龙脉中,是含在龙口之中的龙珠,是中华地缘政治的心脏。他建议河南旅游在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中,应坚持“美化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大力开发体验型产品”的发展战略。
河南的旅游企业本来体量就不大,文化旅游企业更是大块头不多,很多专业一致认为:文化旅游大发展,必须推进大型文旅集团建设。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系主任李峰博士就促进文化旅游大发展提出五项对策:放松产业管制,完善跨界治理机制;进行深层次融合,构建利益传导机制;树立“创意为主”理念,实现“中原表达”目的;借力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实现多元产业融合;推进大型文旅集团建设,实现高效产业融合。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张金岭教授认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应该注意从重视开发旅游产品转向重视打造旅游产业链;从重视文物、遗址的静态观光产品,转向重视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
近年来,襄樊隆中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项目、隋唐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总
体规划等文化旅游园区的发展给中原经济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郑泰森也曾说过:“在旅游文化创意方面,我们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像我们的禅宗音乐大典,像我们的大宋东京梦华,像这样的代表未来旅游发展趋势的与其他产业相融合发展的新的业态,我们河南走在了全国前列。”
综上,可以看出,中原经济区旅游文化产业的主要依靠的是大型文旅集团的整体实力,相当于通过大型文旅集团之间的大的合作、大的投资来推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并不能仅仅依靠产业中的大型企业资产的运作来推动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应该是产品的创新。创新在旅游文化产业中尤为重要。
我认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创新可以从观念创新、产品创新、运作创新三个方面来讲。
首先是观念的创新。中原经济区由于悠久的历史,往往会使人们感觉中原的旅游文化产业应该从历史的厚重感出发,体现出壮美。但我以为,这样一来是大大限制了中原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因为,旅游不仅仅是一个求知的过程,更是一个放飞心灵、体味轻松愉悦的过程。虽然,历史的厚重会使人们沉浸于中原的文化底蕴之中,感受到中原文化的魅力,但是厚重的历史往往会使人们感觉到压抑,心里会更加的沉重。所以,我认为,中原经济区的旅游文化产业应该换一个主题,或者说不应该依赖历史的悠久、文物古迹的众多来体现壮美,而是应该以文化的多姿多彩、多种多样,以其灿烂的文化来诠释出壮美。
其次是产品的创新。现在旅游文化产业的产品大多以演出为主,如少林寺的禅宗音乐大典,如大宋东京梦华等等。但毕竟,这样的演出投资成本太大,而且,它还有时间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游客都有机会欣赏到。所以,我以为应该把少林寺、安阳殷墟、龙门石窟等文化氛围浓厚的旅游景区与现代的游艺设施、休闲设施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文化的包容。比如,可以将少林寺与主题游乐场结合在一起,就像迪尼斯乐园一样,把电影上所呈现的一些少林寺的东西搬到现实生活中,如少林寺的十八铜人阵等。或者推广以禅宗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村等等。
最后是运作的创新。娱乐圈之所以能够成为街头小巷热议的话题,不仅是因为名人效应,更是因为媒体大力的推广。所以,我以为,中原经济区旅游文化产业便可以与媒体公司进行合作,通过媒体来运作旅游文化产业。可以凭借媒体公司强大的财力拍一些电影,推广景区的影响力,也可以以某一景区为主题创作一栏娱乐节目,可以用一些明星艺人来作为形象大使进行广告宣传等等。
旅游文化产业是结合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为一体的重要产业,我们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艰苦创新,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从而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推进中原崛起的步伐。
《中国城市规划与旅游》
中原经济区
旅游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学院名称:社会发展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年级班别:2009级
指导老师:汤洁娟
姓名:王明森
学号:0911324047
浅议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策略 篇6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新策略;产业发展
我国文化企业与国外的文化企业相比,不仅规模小,而且竞争力不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文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机遇和挑战并存。开发、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刻不容缓。
一、文化企业存在的问题
1.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资源配置机制混乱
文化企业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改革难度大,导致民营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文化经济的平稳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化产业传统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很尖锐,这是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大难题。
2.政府自我定位不准、职能不清
一些地方以党代政,对文化市场微观主体的经营活动干预过多。这不仅导致了市场微观主体的交易成本过高,而且以行政资金为主要手段和行政推进为主要方式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配置资源的传统体制,导致了管办不分、资助覆盖面窄、监管缺失等一系列弊端。
3.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整
由于受传统体制制约,我国文化企事业单位普遍对文化市场的重视和研究不够,市场开拓意识不强,营销能力较低,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导致文化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即使是优质产品也难以形成产业链,产品的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
4.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缺乏体制保障
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地区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存在一定障碍。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缺乏体制保障,投资主体比较单一,各级政府财政紧张,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
二、文化企业的改革策略
1.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1)政府职能要转变。推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促进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的转变。改进文化管理模式,创新文化管理手段,鼓励文化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公有经济向私有或股份制方向发展,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投资集资引资,发展多种渠道,鼓励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扩大影响力。
(2)加快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改革文化体制,对文化企业的运行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坚持以文化企业发展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发展模式。通过政企改制建立规范化的公司制文化企业,确立市场的主体地位;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努力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的文化企业。
2.拓宽渠道,开拓市场
文化产业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是阻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要广开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努力做到社会事业社会办。在经营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提高文化企业的影响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向消费者或其他企业推销自己,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在保持内涵和底蕴的同时增添新鲜感,做好市场调研,及时调整产品方向,满足不同人的喜好与需求。
3.创造有个性的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品牌
在进行产品的前期设计时,必须根据消费者的喜好来定位和设计,将自身的文化特色展现出来。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做好产品的定位,创造出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
文化企业想要拥有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所收获,就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让大家去熟悉它、接受它、认可它,发展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站在文化企业的顶峰,与知名的文化企业多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将新想法、新观念引进来。通过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逐步发展壮大,增强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打破行业、部门等所属界限,整合文化资源,培育有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创新是文化资源开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创意和特色取胜,才能扩大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使文化产业保持一定的后劲,必须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专门人才。同时,注重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策划人才、外向型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占领文化产业的人才高地。
文化产业的竞争集中在创新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上。通过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文化人才,完善用人机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加强培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等手段,充分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人力资源管理,尽快培养出具备文化产业知识,掌握现代科技、懂经营、会管理、能创新的专业文化人才。
5.明确社会责任,提高服务质量
作为文化企业,其产品不单单是供人们使用,还会影响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低俗文化造成的精神污染,比环境污染的危害还要大。因此,文化企业在注重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的同时,也要肩负起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优秀文化的重要责任。
辽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 篇7
起初, 文化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由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共同创作的《启蒙的辩证法》的书中, 其指出, “文化工业”是凭借传播媒介技术和商品化的推动, 面向人民大众消费的一种文化生产。此后, 此概念逐渐演变成了“文化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 国内外开始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研究。总而言之, 文化产业就是运用市场运作的方法, 产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和模式, 挖掘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为人类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各行业门类的总称。
为了适应全球化的整体环境, 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文化创新俨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文化产业的本质要求必然是文化创新。文化产业只有发展创新, 才能创造出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然而, 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偏小, 市场化程度较低,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高。中国文化产业必须要加强创新, 走可持续的创新发展之路。
二、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成就
辽宁作为文化大省,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加快建设
注:本文系《辽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研究》课题项目 (课题编号:2015lslktjjx-24)
文化强省的步伐。目前, 辽宁省委、省政府, 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打造不同特色、不同内涵的文化产业区域。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多区域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加快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1. 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辽宁省文化产业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 已达到一定的规模。杂技、话剧、美术等艺术门类在全国享有盛誉;出版、旅游、广播电视等主导产业在全国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辽宁体育事业亦是发展壮大, 屡创佳绩。辽宁演艺市场日益活跃, 文化产品创作显现出巨大活力, 精品力作迭出。
2. 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辽宁文化产品出口成绩显著, 辽宁芭蕾舞团、沈阳杂技演艺集团等演艺单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演出大获成功。北方联合出版传媒 (集团) 有限公司重点打造“走出去”品牌产品线, 相继创作《稻草人》《寄小读者》十余部优秀童书, 并成功输出到韩国市场。
3. 文化旅游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 辽宁文化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各地区结合当地特色和资源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促进了辽宁文化产业的多样发展。沈阳市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旅游资源丰富。大连市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优美的海洋自然风光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辽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1. 资源配置不完善、挖掘力度不够。
近年来, 辽宁各地区的文化资源整合不完善, 成果不显著。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资源, 如资本、信息等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配置和整合, 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受短期利益的影响, 一些文化产业缺少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 出现了一大批低俗、庸俗的文化产品。
2. 科技含量不高、技术水平低。
辽宁文化产业规模数量大, 但是质量上有待提高。一些新兴产业如网络服务业等发展速度缓慢, 技术水平低, 科技含量不高, 产品附加值低。广播电视等产业缺乏自身特色, 科技创新能力低, 制作水平低, 模仿痕迹严重, 呈现的节目产品质量不高等。
3. 区域发展不均衡。
辽宁文化产业呈现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首先, 城乡发展不均衡, 农村文化生活环境差, 设施不健全, 发展缓慢。其次, 经济发展的好坏影响着文化产业发展的快慢。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从而制约着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要解决辽宁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应深入挖掘各地丰富的文化资源, 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区域。
4. 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辽宁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经营管理人才。自我培养能力不足, 缺乏吸引优秀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动力, 导致辽宁优秀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大量缺失, 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一定消极影响。从辽宁省来看, 大学生占绝对优势的城市是沈阳市、大连市, 其他城市的大学生数量较小。
5. 相关政策需要完善。
政策因素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 各部门对出台的文化产业政策宣传力度重视程度低, 人们对政策普遍认知较低, 使投资文化产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出台政策并不能及时解决相关配套问题, 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亟需完善相关政策。
四、辽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
1. 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 就是要在全社会加强对文化产业重要作用的充分认识。社会各部门各成员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弘扬中华文化,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文化观念还要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发展观。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有力支撑。
2. 政策与制度创新。
当前, 文化政策和制度的落实及实施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 我们要加强政策指导, 改革旧的管理体制, 开创新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为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坚持以市场为主体,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加快推动文化资源多元化整合, 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3. 内容与形式创新。
加快文化产业的内容与形式创新, 积极开创文化国内、国际两大市场,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加快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 提升文化竞争实力。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开发出具有本国文化特色和品位的文化产品, 不能一味地效仿, 而是要推陈出新。相对辽宁省而言, 应充分挖掘辽宁的特色文化资源, 发挥辽宁的比较优势, 培育文化品牌和文化基地, 促使文化产业成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4. 人才管理创新。
人才是文化创新战略的根本, 发展文化产业目前最短缺的要素就是人力资本。吸引、培养掌握先进技术和方法的高级人才, 是短期内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是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重要保障。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样离不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在高等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 培养策划、经营管理等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
文化产业的创新分析 篇8
一、创新文化观念
首先,要结合我国国情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解放思想,摆脱一般狭隘的乡土意识,将我国文化产业自觉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积极地与国内外文化体系不断磨合,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不断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主导地位。其次,要坚持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提升民族文化品格,创造出一种既反映我国文化积极成果又具有本土特色的新文化。第三,要积极推动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沟通,加强文化产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尽快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第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切不可重复虚无和妄自菲薄的思潮,而犯下简单模仿西方文化产品的错误;也不可盲目认同西方的流行原则和话语逻辑,而损害本土的国家利益、社会特征和民族文化传统。我们要积极预防和抵制西方国家文化中的糟粕,对一些不健康的文化,要坚决给予取缔,要高度警惕西方的文化渗透。
二、创新文化体制
首先,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调整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的机构设置,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完善文化政策,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出口;继续完善符合WTO体制的法律制度,切实保护和促进我国民族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规范化。其次,制定灵活多样的运营机制,允许和鼓励文化服务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联合与协作,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代理和中介服务,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第三,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尽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相关的投资融资政策,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政府文化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建立和发展文化产业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和资本市场融资等多元投资主体,尤其是民间资本的参与;积极探索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模式,鼓励国内文化企业集团与国外文化企业的兼并收购或非股权联系的跨国战略联盟。第四,扶持具有市场领导地位的文化企业以及潜力型的企业,鼓励这些企业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品,鼓励企业参与竞争,减少行业部门垄断和行政性垄断,摆脱各类国有和民营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第五,制定保护与开发的政策,加大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力度,尤其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创新产业经营体系
首先,进一步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建设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组建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治理与淘汰一批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经济社会效益差、风险抵御能力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组织。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繁荣规范的文化市场,使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实现合理流动,培育一批大型现代流通组织和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其次,合理布局文化产业区域。要促进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完善文化产业交易平台,推动产权交易市场和资本运作市场建设,最终构建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第三,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集团,打造一批竞争能力强劲的跨国公司、跨区公司。第四,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加大产业输出转移能力,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领域的数字与网络技术,努力开拓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出口渠道,通过直销、代理、合作经销等多种方式,迅速扩大文化产品传播的渠道网络。第五,加强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建设,从战略的高度来规划、管理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强势品牌,品牌个性既要体现出一种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也要体现出一种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力求创造出被国内外观众所接受、所喜爱的具有知名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第六,抓好文化产品的创作与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以群众需求和文化消费为出发点,使题材多样、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民族风情浓郁的产业精品占领国内外市场。大力支持本土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缩小文化产品进出口的贸易逆差,逐步使我国变为文化产品出口国。第七,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优先培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文化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文化民俗产业,做大做强数字娱乐产业、旅游业、会展业、出版业、广告业等媒体产业,利用不断累积的资源和管理经验,逐步走向国际化。
四、创新资源整合体系
首先,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整合,要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培育、开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在全国范围采购、以全国甚至全球为市场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以及销售。 其次,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打破对文化资源的不合理垄断,以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三,有效地对我国宝贵的各类文化资源进行系统调研,科学地认知我国历史、地理、民俗民风,特别是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从而统筹规划,联动开发。第四,遵循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项目,进一步整合和精心提炼各种资源,尤其是吸引世人眼球的原生态宝贵资源,对其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宏扬,强势包装、宣传和运作,使其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最佳看点、亮点和卖点。
五、创新科技支撑体系
要加快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运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业态更新,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层次, 促进文化产品创新。首先,在文化产业科技发展政策环境和支撑条件上有所突破。重点解决文化科技投入的增长和保障机制、配套的基础条件、政策措施等,确保科技规划任务的顺利实施。其次,确定文化产业中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项目,开发研制引进使用高新技术,推进艺术生产、流通与高新技术结合,推动文化产品的多层次开发和网络化服务,改造传统文化,开发新兴文化产业,积极鼓励具有我国优秀文化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打入国内与国际市场。
六、创新人才建设体系
人才是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人才是根本,要以人为本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工程。首先,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高等学校文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造就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与专门人才。第二,要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的广度,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业务学习和专业培训。第三,要运用艺术和经济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引进急需的各类文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包括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和文化经纪人才。第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专项基金,对科研上有重大突破、创作上有重大成果、经营管理上实现较高经济社会效益的人才和团队实施重奖,用政策留住人才、引导人才成长。
我国文化产业的培育与拓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同样,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也是一项庞大而渐进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建设既能全面汲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又能充分体现我国文化的创新精神;既能充分反映我国人民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又能体现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特色的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只有通过完善“资源变产业、作品变产品、剧目变项目”的产业催化机制,才能培育出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只有通过构建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实现文化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统一,我们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才能够大发展。
关于南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思考 篇9
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与趋势。对于当下调结构、转形态的我国来说,这种发展显得更为迫切与重要,故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地方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遵循地方文化特色,必须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很好地融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中,必须要有项目与活动来支撑,必须要面向市场,必须强化政府的规划与引导,创立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与机制,形成文化发展的活力与合力,才能做好做活文化这篇文章。南岳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五岳独秀,三教合一,是其显著的特色,历届政府也围绕这一特色做了不少的文章,诸如九届南岳国际寿文化节,“心愿之旅”等,虽产生了不少影响和一定的效应,但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呈现“L”形的发展状况。是什么制约了南岳文化产业的发展?其破解之道在哪里?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现状与问题
总体说来,南岳文化事业与产业还处在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基本建设还不到位,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能产生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项目与品牌不多,尤其在文化产业这块还是停留在吃附加值极低的资源饭,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发展优势。门票经济依然是大头,游客多是香客,主要消费为祭祀和还愿的香烛、纸钱等用品,平均消费在3~400元左右。拜了菩萨就走,有时连饭都不吃,留不住客。这与国内旅游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平均消费在2 000元消费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症结为创新开发能力极为不足,虽有许多活动与项目,但落地落实不够,深度融合不够,能产生实际需求和效益的项目与服务太少,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多而不特
南岳文化多彩多样,主要有:山水文化,有四季可观的自然胜景,即春花、夏云、秋日、冬雪;寿文化,中华寿岳赏誉海内外;佛道文化,根深叶茂、和谐共处,佛教有“一花五叶”(南岳为南禅的祖庭,是佛家天台宗和禅宗南岳、青原两系的发源地,禅宗的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等支派都发源于南岳,许多海外支派如日本、东南亚等都来南岳寻根问祖),道教有洞天福地(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称,其中南岳占了四处,分别为第三洞天朱陵洞天,第二十四福地青玉坛,第二十五福地光天坛,第二十六福地洞灵源,同时,魔镜台被誉为道教的“祖源”,福严寺和南台寺分别有“天下法院”和“天下法源”美誉,黄庭观更是道教上清派的祖师),使南岳成为“宗教圣地”;儒家文化,以李泌、胡宏父子、王船山为代表,是湖湘文化重要的发源与推广地;抗战文化,南岳曾是抗战时期的军事指挥中心,许多重要的军事会议与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较重要的有忠烈祠、游干班、圣经学校等;民俗文化,有南岳庙会,南岳八大怪,岳北山歌等;火文化,有祝融神的传说;茶文化,有南岳云雾茶,茶禅一味,春茶祭祀等。虽说文化资源众多,但未形成知名的品牌与影响,特色与亮点并未打造出来。五岳独秀,不知秀在何处。对比其他四岳,南岳之秀还笼罩在薄雾当中。东岳泰山以其雄伟之势和历代帝皇封禅而居尊位;西岳华山以险闻名;中岳嵩山借少林寺武术扬名四海;北岳恒山以悬空寺招揽四方。更何况,周边的张家界、桂林、黄山等自然景观早就以秀美称雄天下。再则,佛道寺院虽多,但成名成圣较难。现今的佛教的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和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的齐云山,四川的青城山)早已蜚声海内外。因而,南岳的文化主题与特色到底在哪里?该如何打造?这就成了南岳人苦苦思索,不断探究、悬而未决又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特而不强
从已有的实践来看,衡阳市和南岳区政府曾举办了许多活动,为文化造势和品牌的打造尽心竭力,如成功举办了九届南岳衡山国际寿文化节、“五岳迎五环”“名车登名山”“千年佛教论坛”“抗战英烈公祭大典”“幸运香火法会”“中华炎黄圣火采集活动”“国际道教论坛”等诸多重要文化主题活动,并让“心愿之旅,南岳衡山”通过央视传播全国。这些活动无疑较大地增加了南岳文化的热度与厚度,同时也把寿文化节打造成为全国十大节庆知名品牌、中国十大旅游类节庆活动。遗憾的是,文化造势并未转化为发展大势,文化与产业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相关的项目与合适的产品的缺乏,使其难以深度、高度地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之中,难以产生较大和较好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难以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文化的影响、辐射与带动作用。有如滂泼大雨落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之上,难以滋润万物,开花结果,最终还是陷入原地打圈、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寿文化节办了九届、登山节办了几届,最后无法再办下去,而不了了之。游客依然多是香客,消费仍是香火纸钱为主。文化产业涛声依旧。南岳缺的不是文化,不是文化活动与宣传,缺的是不能落地落实的好项目与好产品。市场是硬道理,消费是硬道理。
三、对策与建议
面向市场,贴近实际,不断寻找、开发新的需求,用好的项目和产品创造和拉动需求,让文化落地,用好用活资源,强化规划,创新体制与机制,是南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与根本。
(一)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资源,丰富内涵,增强功能,把成熟的产品做强做大,把新产品做实做特
1.用好宗教文化资源,打造好宗教产品。南岳神庙朝拜文化和寿文化是目前南岳较为成熟产品。祈福祈寿、求财求官、消灾弥难是朝拜者的基本心理与需求。这部分人群远近都有,是一股较稳定的客源。如要将这把香火烧得更旺,可把几个重要的宗教节日活动拉入进来。除传统的庙会和新年烧香外,应把各类宗教特有的节日办起来,如佛教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出家,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道教的“三元节”(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等。
另外,要把寿文化的衍生品开发出系列产品来,要让寿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吃得着,用得着。如将南岳寿草黄精、雁鹅菌、观音笋、云雾茶、素食、天然氧吧等开发出来,这些都是有益健康的长寿产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黄精进行了一番释名:“黄精为服食要药,故别录于草部之首,仙家以为芝草之类,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之黄精。”[1]《五符经》云:“黄精获天地之淳精,故名之戊己芝……”又引《神仙芝草经》的说法:“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倍增,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根为精气,花为飞黄,皆可服食。”
与此同时,要把宗教体验活动搞起来。面向各个层次,吸纳更多受众。不仅要满足其感官享受,更要把他们的人生修养与佛道的教化结合起来,解决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不同需求。目前已开发的新产品有面向高端的“禅意人生”,针对低端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以及面对青少年的“禅文化夏令营”“瑜伽文化夏令营”“慈悲文化夏令营”等活动。活动的创意很好,但需要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创新,切实适合顾客的需要,满足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需求,发挥宗教的“向善”“和谐”“智慧”等有助于人生修养的功能与价值。如针对高端的项目,则通过高僧大德与佛道名家的讲经与布道,让他们在“禅意”中悟到人生与事业的真谛与智慧。在低端的项目中,可在专项活动中,如“静心”“入定”“慈悲”等,来培养他们的定力、控制力和爱心。像有些独生子女的性格缺陷,如狂躁、自私、偏激、懒惰,特别是迷恋网吧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一些专项活动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增强项目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才能有生命力。
之外,还要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主打佛道祖庭牌,积极组织和参与重大的宗教活动,尤其要加大与东南亚和日本朝鲜韩国等国的宗教交流与合作,扩大海外影响,吸纳海外客源。南岳南禅宗福严寺为日本、朝鲜两国曹洞宗与临济宗的祖庭,同时,它的信徒遍及东南亚、新加坡和港澳。除2007年4月17日,以韩国“曹溪宗释宗寺”释楚国大和尚为团长的20位高僧和百余名信众组成的礼佛团来岳朝拜旅游处,更无大规模的境外旅游团队。据近年统计数据显示,南岳衡山每年接待的世界各地旅游者约200万余人,其中国际旅游者不足2万人,不到游客总人数的1%。这一块是有文章可做的,我们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主动加强与海外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宗教平台,推介南岳,把海外游客吸引过来。
2.充分利用山水资源,做好休闲、养生养老产业。南岳是国家五A级景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充足,建度假村和养老养生基地,得天独厚。只要把硬件与软件建设搞好,把服务做好,是不愁客源的。度假村可选择一些景观独特的山谷坡面建一批小型的别墅和森林酒店。除了在建造中采用仿自然石材或木质材料,营造自然野趣的意境外,还要有一些项目和活动提供给顾客消费,如森林浴、露营、垂钓、烧烤、射箭、健步、拓展、定向越野、野战、生态休闲、丛林探险游等,这些对高端游客和年轻人有一定的吸引力。养老养生,也是一个前景十分看好的产业与项目。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养生养老是老年人消费的主项,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南岳有着优厚的环境与条件,只要把配套设施与服务搞好,绝对会成为一个支柱产业。
3.实行内联外合,以“南岳+”的形式,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和辐射作用,做强旅游产业和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南岳是国内五大名山之一,以山水秀美和三教合一闻名全国,在文化和山水游方面可以实现与国内相关行业的强强联合。更为重要的是,要以南岳为支撑,通过区域内的资源整合与开发,形成联合发展和共同发展。其中主要把周边的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文化古镇、节庆活动、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很好地开发和结合起来,才能让南岳的文化产业变得丰满和生机勃勃。目前农业休闲与观光正成为县域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选项。要做好这一产业,则要突出特色与规模,突出观赏与体验,强调规划与统一。做到一地一品,品品交错。花卉瓜果、飞禽走兽、水产、珍贵植物等都是可开采的资源。既可以因地制宜,也可以无中生有。如南岳的云雾茶相当有名,可因此围绕茶叶来做文章。搞一片成规模的茶园,把观赏、采摘、品尝、购买,以及茶文化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如南岳有很多天然的山珍,如雁鹅菌、观音笋等,也可以季节性通过相关活动,让游客来采摘与品尝。至于花卉与瓜果、飞禽走兽,水产等则可刻意打造。与此同时,还要把当地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与美食纳入其中,丰富它的内涵与情趣,以此来增加南岳文化产业的厚度与宽度。
4.用一台大戏作为南岳文化产业升级版的支点。从目前的旅游产业来看,一台高水平制作的大戏,能非常吸引眼球,创造出极大的经济效益。《宋城千古情》《印象刘三姐》《华清池的长恨歌》等都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岳也可以借用这一发展方式,搞一台有震撼力和观赏性的文化大餐,来吸引和留住游客。为此,可以组织衡阳市的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这样的创作之中,为他们提供全方位保障,甚至可以面向全省和全国征集南岳特色文化作品,再重金聘请高水平的导演和演艺公司,着力打造出这台文化大戏。
(二)做好规划、理顺体制与机制,做好政府的主导、引导、调控和服务工作
南岳目前的文化产业同其他县域一样,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业态主要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显得单一和单薄;运行上存在着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如管理上的多头与交叉,市场化、集约化低、产业链不完整,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没有形成,资金来源缺乏体制保障,创新能力不强,文化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极缺。这都是政府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为此:
1.要做好文化产业规划。这是个文化产业发展的总纲,涉及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对上述问题有个很好的研究和解决。要做好这个工作,必须把前期的调研和论证工作做好,要把方向与突破口找准,尤其要在销对路的产品上做文章,要在资源整合和产业链的延伸上做文章,要将文化产业有机地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之中,避免为文化而文化,为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努力做到定位准确,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其中几个重要的问题有,创新南岳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南岳文化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如以南岳文化旅游产业为平台,带动周边农民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围绕“吃购娱”积极开发与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打造若干个农业文化产业集群,扩大文化产业内涵;打造重点项目,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等。
2.实施小项目与重点项目相结合的战略,力争中心开花和全面突破。重点项目要在围绕南岳文化产业区和圈上做文章,即要在文化产业布局上做文章,要在文化产业龙头上做文章。突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同时要引导和鼓励与大局和规划相一致的小项目的自主发展,让小项目连城串和片,最终形成集聚和规模。
3.重视和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发挥他们的智力与人才优势的作用。政府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咨询、合作、外包等方式,积极开展一些横向合作,充分发挥在衡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有必要,也可将这种合作扩展到省内外。
4.重视和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人才是包括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在内的各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政府的重要抓手之一。要实施人才强市、强县战略工程。要营造好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良好的环境与氛围,要出台一系列措施,创新体制与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总之,要做好南岳的文化产业,必须在文化特色的精准提炼,适销对路的项目与产品,区域文化产业的整体规划,体制、机制的转型与创新等方面做足文章。
参考文献
[1]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
[2]博雅特产网,shop.bytravel.cn/.
解析农村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的思路 篇10
一、农村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也是全面实现生态文明必由之路。农村文化产业主要指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 由县、乡 (镇) 、村提供的带有传统文化内涵, 包括思想观念与物质载体, 并通过标准化与规模化的生产以及市场化的经营, 来满足广大人们群众精神消费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在当前文化产业是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的重要途径, 也是推进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农村文化产业业态创新是将当地有特色的资源, 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 有选择地运用独特的经营手段, 提供特色行销和服务的类型化服务形态。业态创新是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 解决行销, 改善服务
从外部来看,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我们面临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一方面原有文化产业需要进一步扩张, 城市的文化企业会向农村拓展管道、开发市场;另一方面其他的产业部门也有可能会将注意力转向文化产业, 谋求新的机遇与发展。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 我国将取消各种非关税壁垒、政策性保护、国家补贴, 文化市场将无所依靠, 赤裸裸地面对国际竞争角斗场。因此, 农村文化产业面临的对手增多, 发展的压力加剧。
从内部来看, 农村文化产业的提出是新农村建设思路的发展与延续。它基于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启示, 以及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希望我们总结过去的经验与教训,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保持农村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的发展。只有发展文化产业, 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才能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
当然,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备一些有利条件。首先, 农村存在着巨大的潜在文化需求, 有专家预言, 这个市场的规模可能超过1万亿。其次, 农村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在农村。再次, 国家推行的新农村建设方针, 加之城市文化产业对农村的渗透, 有利于文化碰撞, 形成新的文化产业, 这些都保证了农村文化产业业态创新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二、农村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的路径选择
目前我国农村的文化产业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从经营主体来看, 各类民办文化产业实体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市场气息十分浓厚。从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原材料”上看, 民间文化, 特别是民间传统文化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路径选择上我们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农村文化产业业态创新要走一条政府扶持的道路。文化政策是文化产业存在的制度基础, 也是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 它具有产业与文化的双重特征, 具有保护与发展的双重任务。其次, 农村文化产业业态创新也要走一条自身资源创新的道路。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是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业态。在当前不考虑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 注定是短命的、被动的和不可持续的。再次, 农村文化产业业态创新还必须走一条农民积极参与的道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实现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 农民群众既是文化产业的主人翁, 又是受益者, 因此必须充分保障农民的利益。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不同于国外文化产业的道路, 农村文化产业亦有不同于城市文化产业的特点。因此, 农村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绝不能复制、照搬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而应该充分消化、吸收各方面的经验, 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发展现状, 调试其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同时, 制定农村文化产业规划时, 还必须考虑各农村地区文化产业的区别。
三、农村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的基本思路
在我国一些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文化资源并不匮乏, 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但是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并不完全相同, 在当前文化产业有没有竞争力似乎并不直接取决于它的文化资源, 而取决于它的文化吸引力, 也就是说其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大不大, 价值观能不能被当代人接受。因此, 现代文化产业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借壳上市。
当然如果某个乡村具有良好的文化资源, 如世界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么它在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中肯定具有优势, 但并不是所有的乡村都具有这样的优势的, 所以说发挥比较优势, 创造文化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目前农村的现状, 探讨创新农村文化产业业态的方式方法。
(一) 传统文化的再挖掘
借申遗之势, 开展“一乡一品”的文化产业工程, 就是要形成比较、善于比较。传统的商品型“一村一品”受资源和市场因素的制约, 有些村通过发展某一产品农民致富了, 其他村的农民跟着学, 后搞的不一定能致富, 而且原先的村子也有可能受到冲击。同时, “一村一品”的效益也不一定是高效农业,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规模效益。但对于文化产业而言, 这种形式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特色, 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 它有利于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及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因此, 农村文化产业“一村一品”运动的核心, 是在全国文化资源的统摄下, 将当地的优势和特色的文化产品, 进行注册保护, 通过政府的宣传成为全国和世界都知名的文化产品。
(二) 城市文化产业的转移
我国农村其经济文化的差别非常大, 像大城市周边的一些乡镇, 由于交通便捷, 乡镇企业发达, 其现代化程度也相应比较高, 农村文化的特色已不明显, 很多传统习俗已经丢失或城市化了, 那么在这样的一些农村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呢?是让它们补课, 显然不适时宜, 农村文化也和文物一样, 来不得造假, 保持修旧如旧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 刻意地恢复还不如好好地保持。近郊的农村, 由于交通便捷, 环境优美, 配套完善, 地价低廉近来吸引了大量文化企业的进驻。对于他们而言, 发展文化产业, 就不是发掘农村传统文化的产业了, 而是鼓励城市的文化产业向农村转移, 如新闻出版、动画基地、影视传播、广告等, 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 协调农副业生产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并不是简单地否定当地的农副业生产, 而是要借助当地农副业开发特色文化产业。一方面农业生产是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这几年兴起的农家乐一样, 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拉动当地农副产品的生产、销售与流通。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可以内含到农副业生产中去, 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 提升当地农副产品的知名度, 使之从简单的品类商品成为具有一定美誉度的品牌商品。
(四) 打造有特色的乡镇企业文化
一些具有特色与影响力的乡镇企业也可以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 如义乌小商品城。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 我国大多数企业都缺乏企业文化, 乡镇企业更是如此, 企业形象的塑造者是企业, 但企业文化的评价者是大众。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否有吸引力、号召力, 不在于口号喊得多么响, 而在于大家对该文化的认同度, 当大多数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都在高呼“科技”、“创新”、“以人为本”时, 乡镇企业能否从本地的文化资源出发, 发掘出一些有生命、有内涵的概念, 使用一些实实在在的语汇, 是否更能够打动消费者, 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乡镇企业打造企业文化的过程, 本身也促进和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现代传媒产业。同时, 鼓励有实力的乡镇企业投资农村文化产业, 不但可以就地取材, 形成优势, 而且有利于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
(五) 农村文化事业的改革
农村文化分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个部分, 文化事业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切入点, 也是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具有特殊作用, 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基础的文化需求, 启发文化消费的欲望, 搭建文化消费的平台;另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行业规范、舆论监督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解决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协调问题、目标问题, 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导向与规范生产者的生产行为。农村文化事业改革有利于形成新的文化产业业态, 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一方面部分文化事业功能的分解, 缓解政府资金的不足;另一方面市场更具有敏锐度, 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 喜欢什么样的文化产品, 在市场上可以直接、快速、准确的反映出来, 而单纯的事业机制往往消极、滞后、有偏差。
(六) 新农村建设的契机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 农村媒体资源处于快速膨胀阶段, 为农村现代传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特别是农村广告业。利用农村交通网络“村村通工程”的建设, 建立站台媒体广告;利用农村流通网络“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建设, 建立售点媒体广告;利用农村新社区的建设, 建立社区媒体广告等等。通过政府工程的带动, 打造农村广告媒体资源的新平台, 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可见, 农村文化产业业态的创新是动态的, 也是全方位的。在资源上, 我们可以发掘民间的也可以引进城市的;在产品上, 我们可以依托农副产品也可以瞄准乡镇企业;在政策上, 我们可以借助文化事业改革也可以依靠新农村建设。只要充分处理好引进、消化、吸收与深入挖潜的关系, 就能走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创新农村文化产业。
四、结论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 发展承载着我国本土文化基因的文化产业既是发展经济的需要, 也是抵御文化入侵的有效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战略的实施, 给农村文化产业业态创新带来了重大机遇。我们要建立一个农民素质高、社会稳定、邻里和睦的和谐农村, 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的意识形态起着重要作用, 文化产业业态作为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更要着力发展创新, 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有力支持。我们不仅要看到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 更应看到文化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 使文化产业新业态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内生力”。
摘要:文章从农村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入手, 分析了农村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的路径选择, 强调了我国农村文化产业业态发展的独特性, 并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农村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业态
参考文献
[1]、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2]、卫欣, 王全权.文化产业业态创新中的困境与抉择[J].中国市场, 2009 (4) .
文化产业的创新分析 篇11
摘要:围绕如何实现本溪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利润目标,实证分析了文化产业创新与利润、产业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新可以带来高额利润率,产业创新可以影响市场竞争和市场结构,市场规模与市场竞争出现强负相关关系。围绕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三点创新对策以促进本溪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新;市场结构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37-02
本溪文化产业如:旅游、辽砚、剪纸等对于本溪经济发展和辽东传统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溪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纲要指出:“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9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3%。按照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到“十二五”末期,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要达到5%,实现增加值100亿元。实现这一目标,未来五年全市文化产业占GDP比重的增速必须实现25%,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必须实现50%。”围绕着如何实现本溪文化产业利润增长的目标,本文探讨文化产业创新与利润、市场结构的关系。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市场竞争程度与创新关系研究是经济学古老而复杂的问题。Arrow(1962)通过比较完全竞争和垄断两种市场结构,认为竞争更有利于创新。Hart(2000)、Aghion等(2005)认为创新可以带来额外利润,但竞争会削弱落后者的创新激励。Delbono等(1990)在同质产品假设下证明价格竞争对创新的激励高于数量竞争对创新的激励。Bester等(1993)通过考察横向差异化市场,得出结论:如果产品差异化程度大,数量竞争下减少成本的研发激励大,如果产品差异化程度低,价格竞争下减少成本的研发激励高。Bonanno等(1998)在一个纵向差异化框架中考察同样的问题,发现减少成本的研发激励不依赖产品差异化水平,在数量竞争下创新带来的利润比在价格竞争下带来的利润高。根据以上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文化产业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利于产业创新。
假设2:文化产业创新能够提升利润水平。
关于创新对市场结构的作用机制及效果的研究很少。Levin(1978)认为技术产生进入壁垒。Roxon(2002)论述了技术和机构锁定对技术壁垒的作用。李平等(2007)通过奈克尔模型分析中国35个行业1995-2005的面板数据,认为创新加剧了市场竞争程度。余东华(2006)比较了在不对称信息情况下在位企业与潜在进入者的研发投入,用投入量的多少判定在位企业的垄断能否被打破。在确定条件下,在位垄断企业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保持垄断地位;在不确定条件下,在位企业实现技术自我替代的成本增加,创新动力减弱,潜在进入者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投入打破垄断市场结构。根据以上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文化产业创新加剧市场竞争,改变市场结构。
二、指标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创新可以分为产品或服务创新、生产制造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人员创新(Knight,1967)。产业创新是指产业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Schumpeter,1943)。产业创新的衡量方法最常用的是按照创新的种类进行因素分析:如欧洲创新记分牌法1。国内的很多学者用类似的方法衡量产业创新。为了更好地衡量各类创新的转化能力,用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表示产业创新水平。
考虑到数据收集的可能性和指标的适用性,用Cheung和Pascual(2004)提出测量行业创新的勒纳指数L=(产业增加值-劳动力成本)/总产值。
考虑到创新的其它影响因素,Schumpeter(1943)提出著名的假说:企业规模越大,技术创新就越有效率;技术创新与市场集中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要素生产率反映企业的管理能力。增加三个控制变量:市场规模、企业规模、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管理能力。市场规模用主用业务收入表示,企业规模用资本存量2表示,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用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表示。数据来自于2009-201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全部上市公司年报和《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
根据前面的相关研究,设定以下多元回归方程:
C t+n =α+β1△N+β2△N2+β3M+β4K+β5P+ε(t =年份,n=1、2…)
C=市场结构,N=创新,M=市场规模,K=产业规模,P=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三、实证分析结果
利用SPSS22.0进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通过验证膨胀因子和容忍度,无多重共线性存在。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创新变量△N2与当年和第二年的市场结构显著负相关,说明创新可以加剧竞争。但是到第三年影响开始不显著,第四年开始出现正弱相关。△N对市场结构前三年弱负相关,第四年出现弱正相关。说明创新对市场结构可能是倒U型关系。表2的回归结果中,C+1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验证了创新对市场结构是倒U型关系。创新出现的第一年和第二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但2年后这种竞争出现减弱的情况。
市场规模与市场竞争出现强负相关关系。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与市场竞争显著正相关,这也说明行业利润越大,市场越趋于垄断。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与△N2显著负相关,说明创新可以带来高额利润率。产业规模与创新关系不显著。
假设1“文化产业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利于产业创新”没有得到验证。假设2“文化产业创新能够提升利润水平”得到验证。假设3“文化产业创新加剧市场竞争,改变市场结构”得到验证。
四、文化产业创新对策
创新的结果是传统文化产业利润率的上升和形成规模效应。创新可以加剧市场竞争,市场竞争使许多企业走上兼并、收购的道路,竞争使企业形成规模效应,行业集中趋势突出。围绕如何创新传统文化产业,形成传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本文提出以下文化产业创新对策:
(一)以合作方式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创新。
文化产业可以通过吸纳风险投资、吸纳民营资本、其他社会资本、外资进入等方式进行合资或合作。政府制定专门文化贸易政策,鼓励传统文化产业“走出去”,通过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等方式,提升文化产业创新水平。
(二)规范文化市场。
理顺传统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反不正当竞争和垄断、打击走私、盗版、保护知识产权、建立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行业标准和专业认证体系,为传统文化市场提供公平竞争环境,促进传统文化市场创新,提升传统文化组织道德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三)提升文化产业组织创新水平。
政府可以对文化产业组织管理方法如组织创新机制、团队建设、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培养方法、激励制度等进行指导。鼓励文化产业自主创新。
注释:
1.衡量创新的三个维度:企业行为和创新产出:百万人口拥有的三方(欧洲、美国、日本三年平均值)专利,商业性研发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人力资源:新科学和工程学科入学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每百万人口研究人员的比例,每百万人口的科学文章数量;基础建设和吸收能力:每人信息通信技术的支出比重,每百万人宽带接入数量,公共研发支出占GDP的比。
2.基期的资本存量Ki=Ii/(5%+g),Ii表示第i个产业投资,g表示投资的评价增长率。Kit=(1-5%)Kit-1+Iit[6]。i表示产业,t表示年份。
参考文献:
[1]李思屈。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文化产业的创新分析 篇12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创新发展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论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 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文化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在对策分析中, 有一点是“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本文则重点对此点展开深入研究。
一、新时期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1.政治环境
在新时期,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文化产业的扶持, 相继出台了一些指导、扶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 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 也提出了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党的十八大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专门部署, 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十八大对于文化建设做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 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经济环境
当前, 我国GDP不断增长, 国家整体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高, 社会资本对于文化产业的关注度也大大提升, 这就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近些年, 诸如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网络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涌现, 使得文化产业逐步拓展领域, 呈欣欣向荣的发展之势。
此外, 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源远流长, 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这些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文化产业创新的必要性
虽然新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十分有利, 发展势头良好, 但是文化产业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同质化, 陈腐化。从体制上来看, 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陈旧, 缺乏活力, 缺乏创新;从内容上来看, 无论是影视文化, 还是旅游文化, 抑或其他, 几乎千篇一律。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生命力, 文化产业需要创新, 也必须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 才能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三、如何促进新时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1.加强政策指导, 优化创新环境
前文提到, 文化产业之所以欣欣向荣, 离不开政治环境, 也就是政策支持。因此在文化产业创新方面, 我们也应加强政策指导, 这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 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保障。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把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因此, 加强政策指导, 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优越条件, 已经成为全社会重要共识。
2.改革管理体制, 实现创新保障
文化要创新, 要发展, 管理体制要跟上, 要适应文化的发展, 才能促进文化的繁荣。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迅速的21世纪, 我们更是要规范管理制度, 改革管理体制, 以此保障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比如,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繁盛, 网络越来越鱼龙混杂, 尤其是其中很大一部分负面的消极文化 (如暴力、色情等) 不仅给受众带来了不良影响, 也对整体的文化环境产生了错误的导向。文化产业要良性发展, 创新发展, 就要从源头把控, 改革旧的管理体制, 健全制度保障, 努力营造健康环境。此外, 改革管理体制, 还需要完善激励机制。文化产业要想更好地发展, 不能没有激励, 无论是人才, 还是企业, 亦或是行业, 都需要不断的、有效的激励, 无论是在物质上, 还是精神上, 都要对好项目、好作品给予鼓励与褒奖, 树立典型, 引领文化的创新潮流。
3.加入科技要素, 拓展创新渠道
前文所述皆为外因, 是政府和管理部门为文化产业创造的外部条件, 而以创新为代表的内因才是决定性因素。要想切实做到创新, 笔者认为在理念创新、方法创新的基础上, “科技创新”与“集合创新”将是下一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所谓科技创新指的是通过不断的科技投入, 逐步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而集合创新则是指整合、聚合产业链中各关联要素, 化零为整, 形成新的营创模式。以广负盛名的盛大网络和阿里巴巴为例, 前者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 已成为国内网游企业第一品牌, 目前拥有国内最丰富的自主知识产权网游产品线, 2013年仅网络游戏单项营收已超过40亿元人民币;后者则是不断通过集合创新, 成功的将电商、物流、金融、媒介等关联要素集为一体, 从而成为世界性知名企业, 目前其业务已逐步扩展至娱乐、动漫、影视、演绎等文化产业领域。
此外, 要充分理解创新的本质是人才的创新, 人的因素是所有要素中的核心与根本。因此文化企业应不惜余力, 把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将科技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作为重点培养方向,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提升增进和丰富文化企业内涵, 从而推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结语
文化产业涵盖万千, 其发展关系重大, 创新文化产业, 将其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不仅需要我们每一位从事者的坚持, 更需要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龙莉, 蔡尚伟.科技政策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我国文化科技政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6) :185-189.
[2]蒋冬青.文化产业的制度变迁及其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 2013, (3) :88-94.
【文化产业的创新分析】推荐阅读:
中国文化产业创新08-29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10-12
创新驱动文化创意产业11-13
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07-11
发展长沙歌厅文化产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08-15
杭州文化产业分析12-31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李长春)07-20
文化产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07-24
文化产业的春天09-03
文化产业的金融市场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