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思考

2024-10-08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思考(精选12篇)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思考 篇1

十八大对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与十七大相比, 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改革更加深化。

1 我国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文化领域经营活动越来越多, 不少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管理, 业界开始围绕“文化艺术生产”、“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等进行研讨, 少数地方使用文化产业概念。文化部针对当时文化经营活动迅速增加、文化企业逐步与行政机关脱钩、亟需加强统筹规划指导的实际情况, 与1998年成立文化产业司, 并与10月在调研基础上首次提出有关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 但主要是针对文化系统的文化经营活动。总体上看, 这一时期文化产业的主体定位、具体范围、指标体系、财税政策等, 还没有在国家政策的层面上予以明确, 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并没有确定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研究制定“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 第一次在党的中央全会文件中使用文化产业概念, 提出要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此后文化产业逐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并有了较大发展。在此基础上, 党的十六大在部署文化体制改革时明确划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强调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把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单独鲜明地提了出来, 在文化建设思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2003年, 中宣部会同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文化产业统计课题调研, 第一次明确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以及与这些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并于2004年正式编制出台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和《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 确定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

随着文化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和高新技术对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文化产业的具体内涵也不断丰富和调整。2012年7月中宣部、国家统计局正式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12) 》, 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 统计范围包括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等十个方面, 不再保留三个层次的划分。并明确今后正式文件、正式活动中将统一使用文化产业概念。

2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2.1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 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 国际经验表明, 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时, 文化消费开始进入明显提高阶段;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 居民消费将进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时期。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5400美元, 少数地方突破10000美元, 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 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喷”之势。相比之下, 文化产品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短缺”突出, 满足广大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压力很大。据有关方面测算, 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 每年文化消费可达4万亿元, 但2010年实际消费才刚过1万亿元, 文化领域成为我国少数几个总供给不能满足总需求的领域之一, 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

2.2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文化产业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 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当今世界, 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趋势更加明显,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更加注重通过文化产业输出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扭转文化贸易逆差,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就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影响的日益提升, 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更加关注, 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3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

3.1 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

没有科技的发展, 就没有文化发展的今天, 科技越来越成为撬动文化发展的强大杠杆, 谁拥有了高新技术优势, 谁的融合步伐快, 谁就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谁就在文化竞争中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这就需要我们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3.2 进一步促进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

加强文化部门与旅游、体育、科技、信息、金融、发改等部门的合作, 消除行业管理壁垒, 推进产业融合。积极发展文化旅游, 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重现文化产业与科技、信息、金融的深度融合, 催生新业态, 促进文化创意、动漫等新兴产业发展, 支持数字化内容生产以及通讯融合、传输服务、信息集成、装备制造等, 支持金融、保险、经纪、版权交易等为文化提供专门性服务的行业快速成长。

3.3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中国文化产业最大的软肋是不成规模, 文化产业所有者太多, 都是分散经营、缺乏整合, 大家都是各自为战, 无法形成一个能够托举优秀作品的生成机制, 更缺乏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因此, 要打破这种旧体制, 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在文化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 文化资源的调整和整合就不是以谁的意志为转移的, 而是市场和资本的力量在推动它整合。推动文化产业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重组。

3.4 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

加强传播能力建设, 必须大力发展新兴媒体, 抢占网络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快速发展, 已经成为覆盖广泛、影响巨大的大众传媒。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必须把握新媒体发展主动权。要大力开发和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 运用高新技术手段, 提高文化传播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 加大文化传播表现力和吸引力, 增强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打破西方国家信息壁垒, 掌握国际话语权, 抢占国际传播制高点。

参考文献

[1]《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系列评论之六[N].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2-12-18.

[2]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EB/OL].中央政府网, 2012-2-7.

[3]张建民.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J].行政管理改革.2011-12.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思考 篇2

凃华君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它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反映着一定时期的经济状况,并以巨大的作用推动或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今世界,文化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基于此,如何构建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是一个十分重大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㈠文化机构情况

我县文化发展及管理机构为县文体广播电视局。局机关行政编制7名,事业参公编制5名,事业编制24名。下设办公室、文化广播电视管理股、文化稽查队(事业参公)和余庆广播电视台(事业)。

县内文化机构和组织主要分三类:一是文体广播电视局管理的下属事业单位和企业,有有线电视台、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电影公司(国有企业)、新华书店(上挂企业)。二是县文联和《今日余庆》报社,分别拥有《构皮滩文艺》和《今日余庆》两种出版物。三是各种文化协会组织。如县内各种文化培训、棋类协会等组织。

㈡文化设施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我县开展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活动以来,全县上下把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建成了一批文化设施。一是修建了占地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97平方米的县城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了2087平方米的县文化馆和图书馆。同时县体育场、河滨广场及白土坎广场、县医院休闲广场等一批标志性文化体育工程崛地而起,成为青少年和县城居民的重要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二是以农村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建成一批村级文化图书室、文化娱乐室、蓝球场等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三是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中心、乡镇服务点和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已基本完成,为文化的传输提供了有效平台;四是实施西部文化建设“一号工程”,即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成一批农村广播电视接收设施,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村看电视难、听广播难的问题。

㈢文化市场情况

全县共有文化经营户97户,其中个人独资企业25户,股份合作制企业1户,国有企业1户,个体户70户。

1、音像制品经营户22户,其中县城区26户,松烟7户,敖溪8户,龙家1户,龙溪10户;

2、书报刊经营户26户,其中县城区11户,松烟4户,敖溪4户,龙溪5户,构皮滩2户;

3、印刷企业4户;

4、打字复印经营户24户,其中县城区12户,龙溪5户,构皮滩5户,敖溪2户;

5、互联网上网服务业16户,其中县城区6户(两个集中经营点),构皮滩4户,龙溪2户,敖溪2户,松烟2户;

6、歌舞娱乐经营户7户,其中县城区3户,构皮滩3户,敖溪1户;

7、电子游戏经营户2户。

㈣文化活动情况

一是农村文化演出队伍活跃。多个乡镇已建立由乡镇、社区资助的业余文艺演出队,如敖溪花灯队、白泥龙灯队、松烟夕阳红文艺队等。同时,由个体自己投入组建的声乐队、文艺演出队和文艺培训团体在全县非常活跃,如万成乐队、阳光艺术、博艺学校。二是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组织文艺队伍巡回演出,使农民群众和居民有戏有节目看;实施“2131”工程,送电影下乡,解决农村看电影难的问题;实施“万村千乡”书库建设,解决农村看书报刊难的问题。三是乡镇、村以“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组织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实现自娱自乐;四是在重大庆典和节日开展大型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生活;五是结合县情实际,贴近现实生活,积极开展文艺节目创作,使群众能够看到既反映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又反映农村实际的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这些文化经营项目为丰富和活跃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对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广开财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

我县文化市场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仍然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都难以与其它产业相提并论。虽然我县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数量多,但由于起步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具有强大实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很多文化经营单位没有形成产业化运作,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总体战略和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对文化的产业属性认识不清,对文化的产业化存在错误的认识,对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过分强调,没有把文化真正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导致文化产业的政策长期处于摇摆之中。而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受政策影响很大的产业,没有好的政策支持,很难获得长远发展。同时,文化市场治理婆婆多,有利益多头治理,无利益没人治理,文化法规侧重于规范、控制,强调“禁止性”、“惩罚性”,缺乏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条款。㈡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产业布局不合理。到目前为止,我县还没有正式规划的娱乐区域或文化产业区域,市场相对分散零乱,文化产业发展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没有上规模的综合性经营场所,绝大部分经营项目规模小,市

场整体档次不高,许多经营者因管理不善、方法不多,经营项目单一,消费者光顾少,导致经营情况差,时开时停,造成了文化资源极大的浪费。

㈢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严重滞后。财政投入力度不大,国办文化没有发挥主导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的办法不多,金融政策与资本市场的支持不够,文化企业形不成规模,文化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

㈣缺乏各类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文化产业是高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产业。文化生产的巨额投资以及文化产品销售的不确定性,一般经营者很难把握。因此,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高素质的经营管理、策划、营销等人才。目前我县文化市场经营从业人员主要来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个体经营人员,缺乏专业化人才,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㈤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还有待规范。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展示城市精神面貌的一个重要标志。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县文化市场混乱的状况已有好转,但尚未得到根本的改变,表现在:一是演出市场发育不健全,低层次、低质量的演出多,扰乱了演出市场秩序;二是保护知识产权力度不大,盗版书刊、盗版音像制品、盗版软件屡禁不绝,严重冲击了正版书刊、正版音像制品、正版软件的经营秩序,扼杀了原创精神;三是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现象未得到彻底的治理;四是少数文化经营单位违法经营现象突出,娱乐场所超时经营现象严重存在,造成了不正当竞争。

㈥居民文化消费主导地位尚未确立,社会平均文化消费水平偏低,拉动作用不大,也严重制约了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㈦广播电视设备陈旧,网络混乱,有线电视覆盖率低,内部体制不合理。

三、对策建议

随着我县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跨越,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我县发展文化产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文化产业要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现实、顺应潮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自身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我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有效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以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音像业、美术装璜业、广告宣传网络文化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文化为主题或核心行业,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特色品牌,重点扶持主导文化产业,构建国办文化为主导,多种结构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采取县办好文化事业单位文化馆、图书馆、电影治理站、广播电视事业及乡(镇)办好文化站的同时,加大事业单位的投入,在现行编制、现行财政供给经费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自收自支编制,增编后扩大文化经营项目,逐步实现全县每个文化事业单位创办1至2个文化项目。吸引社会资金创办文化企业,把大量的文化经营项目交由社会承担。通过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实现我县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到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不断加强,逐步将我县建设成为文化创新能力强、文化传播范围广、文化产业程度高、文化消费市场活跃,具有鲜

明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重要基地,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县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要实现以上目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㈠制定并落实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产业在我县是一个新兴产业,又是一个不同寻常产业,需要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手段来支持发展,要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用地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政策,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规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股份制企业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要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治理监督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

㈡加强总体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循序渐进。在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治理、协调、引导等功能。发改部门要会同文化部门加强对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和领导,要在制定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各个门类的专项发展规划基础上,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纲要和规划,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发展纲要和规划要具有前瞻性、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包括文化产业的保护以及如何与国际接轨等。

㈢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文化投资的总量和规模是决定文化增长的最基本因素,一个时期文化投入量的多少,不仅决定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而且决定文化对经济作用的大小。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肯定包括文化建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文化产业必然也在开发范围之中。要拓展投融资渠道,为文化产业的迅速扩张提供资金支持。资金投入不足,是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当前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应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吸收业外资金和社会资金创办文化产业,采取支持国有非文化企业兴办文化项目,吸引股份制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形式,形成文化产业的多元投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还可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充分利用项目合作的形式,积极尝试在硬件设施建设、技术更新改造等领域引进外资,共同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㈣实施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战略。文化产业与任何产业一样,有一个逐步发展的渐进过程。文化产品也有一个从开发期到上升期到兴盛期,然后逐步衰弱的过程。既要研制高品位、高附加值、高文化含量、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品,也要培育、开发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由于文化消费者的经济状况、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发展文化产业也应该多样化、多层次,以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既要实施集团战略、名牌战略,又要实施多路出击,充分占领市场的战略。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乡(镇)文化生活贫乏,与县城反差极大,这也可以称为一种“文化二元结构”。农村的看戏难、看书难、看电影难,没有文化娱乐设施等问题,说明农村有一个潜力极大的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因此,应该瞄准这一市场,用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赢得巨大的消费群体,把产业做强做大。

㈤造就一大批“文化商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构筑人才高地。我县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归根到底是人才。分析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文化产业要发展,就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有开拓能力又有经营能力,既懂文化又懂市场,善于运作企业的文化经营者。从目前我县情况看,当务之急是营造一个能使高水平的文化经纪人不断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经纪人队伍。

庆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调查与思考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新的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是代表全球未来发展趋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一“绿色产业”、“黄金产业”、“朝阳产业”,是庆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举措,也是完善城市功能、优化投资环境、丰富群众生活、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一、庆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发挥优势、挖掘潜能,全力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近年来,庆阳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坚强领导,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干部群众不懈努力,全市文化产业开发全面按照“四个一”总体要求,充分挖掘和发挥全市文化资源优势和深厚文化潜力,积极建办龙头企业,兴建创意产业园区,精心建设对外营销窗口,加快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加强对外宣传交流,全面提升人才培训。有力推动香包民俗等文化产业的全面、科学发展。 全市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区、各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软环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全市8大文化产业年产值达6.30亿。形成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休闲娱乐、软件网络、文化产品、用品等8大文化产业门类,逐步建成了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潜能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

但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传统行业仍然是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力量,而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产业结构分布不均衡。据统计,演艺、文化旅游、新闻出版、文化娱乐等传统文化和低端文化产业仍占据全市文化产业总收入80%以上。而新兴行业发展滞后,尤其是高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严重不足。全市依托丰厚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和发展文化产业,进行了许多有效的探索,但总体来看,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依然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调查的情况看,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的共识已初步形成,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事业的产业化转变认识统一,但对推动文化产业的规划、目标、措施还尚未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文化产业总量偏小,竞争力不强:现有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力量分散,缺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主要表现为经营单位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和规模没有真正上去;文化企业融资能力弱,商业运作程度较低,市场综合竞争力不强,有规模效应的大型文化产业项目较少。发展相对失衡,事业发展较快,产业发展较慢,与拥有的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不太相称。

(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现有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产业分类体系中偏重于“传统型”,产业主体在经营上基本局限于传统主业,在发展上主要靠内容的复制、模仿与传播,缺少创意型、带头型文化资源配置特色,缺少有能力进行跨行业、多领域经营的企业,高科技动漫产业还未真正起步。

(四)工作机制不够顺畅,市场发育不够成熟:政府工作机制尚未理顺,文化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职能划分尚未清晰,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在现有分级管理体制下,未能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形成合力;文化市场尚未成熟,不能有效形成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消费循环,上下游各个环节尚未形成产业链式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间层,如行业协会、民间机构建设等还存在缺失,在产业发展信息交流、市场咨询等辅助性服务方面存在不足。

(五)配套政策措施尚未落实:虽然国家和市委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多政策的实施细则还未出台,文化产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没有建立,政府扶持、政策倾斜、税收及土地优惠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文化市场、行业规范和投融资等体系还不健全;在为文化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还没形成完整、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平台。

二、提高认识、强化领导、科学谋划、多元发展、人才支撑,努力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門应进一步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以及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责任,为全面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科学规划、配套政策: 文化主管部门应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和《庆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振兴规划》要求,深入开展文化产业调研,进一步加强统一管理,制订完善全市文化产业政策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使各项扶持政策措施真正落实。

(三)拓展领域、多元发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积极引导非国有经济成分以独资、合资、股份合作、联营等方式投资文化产业。鼓励和扶持文化中介机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策划咨询、演出、展览、艺术品销售拍卖、影视、演艺制作等方面的中介机构,引导他们按照文化艺术的规律和市场经济的规律,积极拓展文化营销服务,向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四)引进人才、进军高端,培养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和创业团队:在文化产业人才奇缺、各地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面向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业界知名、实绩突出”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富有创意、勇于创业”的文化创意拔尖人才,“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设计创意、市场营销、投融资等方面的紧缺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依托陇东学院、理工中专等资源,增设文化产业新专业,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文化人才。依托专业机构和文化产业基地,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实训基地,开发一系列文化产业范畴内的职业资质、职业认证及职业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陈泽.“三足”鼎立滇西大文化产业园云南政协报本报记者; 5.1.2013-10-16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思考 篇4

一、甘肃省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 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

甘肃省各县 (市) 都有各类旅游资源。但整体上看, 呈相对集中分布的特点。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丝绸之路”沿线。例如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临夏炳灵寺石窟、榆林石窟等都是丝绸之路沿线散布的著名景点。自然类旅游资源多分布在陇东、陇南等气候湿热地区。反映现代文明建设的旅游资源多分布在中部兰州等地区。

(二) 文物古迹知名度高

甘肃省有丝绸之路文化、敦煌莫高窟文化、天水伏羲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陇东黄土地文化为一体。全省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有10处。例如“东方艺术明珠”莫高窟, 天下雄关嘉峪关, 铜奔马的出土地武威雷台, 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址, 拉卜楞寺等, 它们都已成为旅游热点。

(三) 少数民族风情浓郁

甘肃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 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萨拉、哈萨克、满等16个少数民族。多民族的共同生活给甘肃创造了风情各异的民俗景观, 如锅庄舞, 花儿盛会等。

近几年来, 甘肃省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业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开始密切融合。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 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障碍。例如: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高。文化旅游资源只是局部开发, 景区景点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够。旅游基础设施有点加强。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没有形成,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散、小、差现象突出, 缺乏吸引力与竞争力。因此, 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并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索, 则成为当务之急。

二、提升对旅游与文化产业整合发展的认识

树立融合即发展的理念。通过对文化资源、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 融入到旅游产品和服务当中, 推动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交流, 扩大文化影响力, 强化文化软实力。同时, 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产业的整合, 实现景点外观和文化内涵的统一, 使旅游产业更富有生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世界各国实践证明, 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是文化旅游业兴旺发展并使文化旅游业成为蜘蛛产业的成功做法。

本文在借鉴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整合发展经的基础上, 根据甘肃省的实际情况, 提出甘肃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有利于提升人们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整合发展的思想认识, 增强甘肃各类旅游文化企业的实力, 努力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在甘肃经济发展的份额, 并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公司企业提供咨询、决策的参考意见。

三、甘肃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 制订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

产业发展, 规划先行。要实现文化资源旅游化, 必须制定规划, 找准优势, 明确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充分发挥甘肃省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 在现有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梳理、分类、甄别、演绎等, 明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思路, 规定发展的目标和各阶段的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制订出符合甘肃实际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 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科学指导。

(二) 制定修改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旅游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因此抓紧进行旅游文化产业立法势在必行。首先对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使之适合新时代需求。其次, 要填补立法的空白区域, 尤其是已出台的全国性法律法规而甘肃尚未配套的要抓紧出台。同时可出台想配套地方性的相关法规, 为甘肃省省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三) 甘肃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的模式

1. 创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

根据甘肃旅游文化产业融合的实际情况, 在适当的地区建立国家一流水准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 培养、引进文化旅游创意的科技人才, 鼓励在产业园区开发文化旅游方面的创意设计和产品研发, 孵化和应用推介创意设计和产品等, 使创意产业园区成为甘肃乃至西北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基地。

2. 建立文化旅游龙头企业

实施多元化战略, 由优质企业牵头, 按照“平等自愿、优势互补、各得其所”的原则, 加强旅游、文化企业间的合作, 打造甘肃省各类文化旅游企业, 使它们成为引领甘肃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领头羊,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打造节庆、赛事、会展旅游品牌

甘肃各地举行的冠以文化名称的活动共19项, 包括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金昌骊靬文化国际旅游节、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等、敦煌飞天文化旅游节。借助这些活动, 我省各地旅游业蓬勃发展。除此以外, 我省还应当依托文化开发各类旅游项目, 培育提升热门旅游线路, 打造文化旅游的驰名品牌,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融合。

4. 区域合作发展模式

树立大旅游的概念, 大力加强对于区域旅游的宣传与共同开发、联合开发的工作, 以丝路文化产业带和中华古老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典型示范区建设为重点, 通过整合文化旅游方方面面, 实现“景区建设—景区服务—旅游服务—旅游产业—文化旅游大产业—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层层推进, 创出一条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路子, 以实现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目的。

(四) 引进和培育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人才

南江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篇5

青理东

近年来,南江县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施“文化兴县”战略的重要内容,积极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进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同步发展。

发展现状

依托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开拓文化市场,逐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文化产业群。

1、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十五”以来,通过向上争取、地方配套、金融支持、民间捐助等方式,在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培育等方面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文化设施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对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进行整理修缮,完成了布展和陈列工作;恢复修葺“赵明恩烈士墓”,培植了红军林,新增了广场雕塑,在光雾山景区形成了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自筹资金建起了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骨灰撒播区纪念碑。二是运用政策优势,建起了川东北首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站”,实现了西部地区和老边穷地区群众在文化资源获取上享有同发达地区平等的权利。三是按照统一部署和规划,积极进行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的建设规划、设计及土地的争取和定点。文化馆、图书馆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截止目前,全县文化系统国办文化机构总数达到9个,其中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4个、文化稽查大队1个、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个。

2、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在培育文化市场体系上狠下功夫,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了以演出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和艺术教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文化娱乐经营企业100多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200万元,实现营业税50余万元。这些文化企业和单位不仅丰富、活跃了全县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促进南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3、国办文化发展成效明显。在艺术教育、文化娱乐、演出策划等领域,国办文化单位占有明显优势。截止目前,全县国办文化单位从业人员近100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26人。2001年创办的南江县艺体幼儿园,招生人数达500余人,教室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配备了新型桌凳和磁性黑板,硬件设施和环境条件居全市前列,“十五”国家级科研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评为现代幼儿英语示范园,被深圳新知识ERP系统选定为幼儿园网络数字化实验基地。2003年7月成立的南江县光雾山歌舞团,采取主动为当地企业、部门提供演出策划、商业演出,灯光音响租赁服务,不仅拓展了业务范围,提高了团队服务水平,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解决了经费来源,推动了团队健康发展。

4、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加强。近三年投资4000多万元,扩建、新建校舍面积61383平方米;投资5000多万元,改造危房10万多平方米,其中村校改造占应改造学校的85%;按标准配备计算机学校90多所;在400多所村校建起了小伙房,96%的村校学生能享受午餐热饮、热汤、热水服务;积极争取社会捐资办学,新建、改建“爱心学校”12所,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整合学生少于20人的边远村校91所,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乡镇学校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大力调整县城学校布局,进一步扩充总量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南江中学分校建成投入使用,实验小学简家坝分校建设启动实施,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随着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全县教育品牌优势更加突出。2008年,全县高考本科上线1053人,较上年增加48人。

5、广播电视业发展迅猛。先后投资460多万元建成广电综合大楼,投资200多万元新购

摄像机20台、编辑设备10套、硬盘播出系统1套,建有新闻演播室1个,电视台实现了摄、录、制、播数字化。目前,我县光纤电视总户数达3.5万户,光纤联网主干线980杆公里、12350芯公里,全县46个乡镇实现了广播电视光纤联网,218个行政村、218个自然村通光纤电视,通村覆盖率达42%,通乡覆盖率达96%、综合覆盖率达98%。

主要措施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及发展步骤。突出“红军文化”、“民俗文化”和休闲旅游文化特色,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相对集中、功能互补”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鼓励民间资金、社会资金投资兴办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进一步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

2、调整结构、突出特色。以厚重的红军文化、历史文化和光雾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载体,大力拓展,精心包装,努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增强旅游文化内涵,带动饮食、旅游、交通、商业、娱乐等相关产业发展;以建设民俗风情村、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为突破口,打造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精品,发展民间民俗文化产业,以艺术团体为依托,精心创造具有民俗民间特色的文艺精品,与旅游业相连接,形成专门的旅游演展文化;以广播电视为依托,做大做强县广电网络公司,大力发展传媒业;以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假日休闲文化产业。

3、集团经营、壮大实力。鼓励文化产业以资产为纽带,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兼并、联合、参股、重组等方式,向相关行业延伸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网络,做大产业规模,构建和发展一批主业突出、兼营多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集团,实现以大集团带动大产业,推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4、多方培育、多元发展。鼓励民营资本及个人投资兴办文化企业,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参与国办文化单位的改组、改制和兼并、重组。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参与民间民俗文化保护;鼓励民营资本兴建公益性文化设施,在税收、社会保障、产业经营、投资融资、资产处置、市场准入等政策上给予优惠。

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南江县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但尚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的文化产业,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1、文化产业还不能适应多层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南江文化产业发展还处在一个原始粗放状态,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不够丰富,文化产业门类还不够齐全,文化产业的结构还不够合理,缺少经营高雅文化、经典文化的经纪机构和经纪人。

2、文化产业不能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格局,投入渠道单一严重不足。投资体制和机制的单一严重约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亟待建立多渠道的投资体制,让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文化领域。

3、文化产业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顺畅。政府缺乏对文化产业强有力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手段。在产业机制上还没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一些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条块分割、行业壁垒束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

4、文化产业还不能适应自身内在发展需求,人才培养和集聚机制不甚健全。目前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大多为事业单位编制,缺乏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有效交流,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不能及时引进,而不需要的富裕人员又不能尽快地分流出去,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对策与建议

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努力构建以国办文化为主导,多种结构和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机遇,抓住建设文化兴县、旅游名县的有利条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把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区分开来,进行分类管理;从文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对立的陈旧观念中解放出来,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前提下,实现二者的默契与平衡;认识到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未必就先进,文化产业未必就发达,只有当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整合,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一要按照扶持一批、转制一批、重组一批、剥离一批的思路,分类分步推进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要进一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建立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制度。加快经营性文化企业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增强活力。二要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积极探索政府投入为主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的途径和办法,保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确保基层文化建设的需要。重塑国有文化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同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不断扩大文化产业领域的开放水平,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落实完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投资环境。尽快落实完善文化产业管理的政策和法规,规范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各类文化企业的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合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权益,改变文化产业发展中各地、各行业条块分割、自行开发的状况。要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和法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参与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实力和社会影响力。逗硬执行鼓励文化产品创新的政策法规,加强文化产品创新。

4、培养文化经营和管理人才。发挥现有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使他们的知识、技术、艺术才能有效地成为文化产品生产的基本要素,并使他们能够以知识产权为股本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加强文化产业中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吸收,运用高新技术,提高文化产品科技含量,满足市场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民俗民间艺人的作用,使民俗民间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文化产品;以教育为依托,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教育部门把文化初级人才培养纳入各级职业培训范围,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的人才培训机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关于军工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篇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部署。如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文化和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在我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辞海》(1989年版)中的解释为:“广义是指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还有比较常用的文化的定义:一是把文化与文明等同起来,这是一个泛文化的概念。二是在政治、经济与文化对立的统一体中去理解文化,认为经济相当于物质文明,文化就相当于精神文明,这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三是特指广电、音像、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单向文化的概念。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军工文化的内涵,属于大文化的范畴。

关于“产业”,在英文中,产业和工业是同一个词,即Industry,它既可以作为一个名词使用,表明是某类产业,也可以作为动词,表示某种对象的工业化或产业化的过程。

关于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尽管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但文化产品的精神性、娱乐性等基本特征不变,因此,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通俗地讲,是将一种理念、想法、需求、价值、观念转化为一种产品,然后进入市场,拥有买方市场,进入营销体系,实现利润的过程。

军工文化和军工文化产业

关于军工文化。它是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在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以某些特有的精神为核心内涵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是渗透到全行业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法规体系和行为规范等的集中反应;也是军工领域在某一个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反应;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在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生动体现,需要全体军工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继承、创新和发展。军工文化是军工领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走向以及精神风貌的概括,并对军工领域经济发展、精神风貌的形成起到引导和影响作用。

关于军工文化产业。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人类的消费结构、需求结构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这个时代有两大基本潮流,即产业的文化化和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化一改过去接受者和被施舍者的面貌,迅速成长、欣然转身,成为一支新兴的支柱产业。随着文化的产业化,产业文化也正在潜移默化地改造了我们的传统工业。长期以来,军工系统一直高度重视军工产业文化的建设,从国防科技工业领导机关到各大军工集团,从各军工企业到各军工院所都投入大量的人、财、物,打造发展军工产业文化,形成了今天辉煌的军工文化。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军工产业的转型,国家“军民融合”、“寓军于民”军品生产战略的落实,社会以及军工人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攀升,军工领域单纯依靠拨款、“输血”来建设军工文化,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军工产业的需要。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使部分军工文化的载体成为产品,部分从事军工文化的业务形成产业;部分军工文化的品牌产业化,部分军工文化人成为军工文化产业人,形成军工文化与军工文化产业相互交融,相互激荡的崭新局面。

推进军工文化产业化的路径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文化建设地位和作用的把握和整体部署,开启了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序幕。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其本身也存在着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为此,我以为,推进军工文化产业化的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是在军工主业产品中融入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做军工文化产业,不是要转变我们的军工主业,把军工主业中的人、财、物转向单纯的文化产业,而是根据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溶介态的理论,在军工主业产品之中注入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文化元素,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提升军工人的精神风貌和核心价值观念。如我们的太空空间站叫“天宫”,我们的飞船叫“神舟”,我们的月球探测器叫“嫦娥”,我们的战机叫“飞豹”、“枭龙”,我们的海洋卫星测控船叫“远望”,中船人再造精神上的“诺亚方舟”等,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样全国人民都理解、都认同的文化元素,嵌入军工产品,不仅赢得广大纳税人的大力支持,从而形成了国家的意志,而且,这些产品将会带着更深刻的文化元素,形成更大的更具有二元价值溶介态的产业占领更大的国际市场。

二是将军工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取向融入社会文化产业链。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国家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军工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的组成部分,是最优秀、最精华的部分。要做好军工文化元素的输出,不断将军工人的价值观,军工产品生产服务的精华过程,输入到社会文化产业链之中。如过去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之中,较多见的是战争军人的题材,较少见的是军工人的题材,过去有《吴运铎》,现在开始有《吴大观》、《歼十出击》,但是我觉得这还是远远不够。文化产业属于高附加值、高回报产业,一个故事、一个人物形象可以转化为出版物、影视作品、动漫游戏、舞台演出等系列衍生品,只要消费者认可,就能在经济收益上产生叠加效应,实现一次投入、多次转化、持续回报。所以,应该下大力气把军工人的价值观推向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影视等各个领域,使军工人的作品更多地进入《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能够争取获得茅盾文学奖,奥斯卡金奖;能上新闻联播,上春晚,形成一批以军工文化内容为主流的文化产品,丰富繁荣我国的文化产业。

三是将军工文化与工业旅游相融合。工业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和产品新形式。中国近年来发展的工业旅游主要是依托运营中的工厂、企业、工程等开展参观、游览、体验、购物等活动。工业旅游在发达国家由来已久,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像德国的西门子、美国的通用等,他们利用自己的品牌效应吸引游客,同时也使自己的产品家喻户晓。在我国,也有像四川长虹、广州本田这样的现代化企业,已经兴办起工业旅游,并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企业开始注重工业旅游。中国著名的工业企业如青岛海尔、上海宝钢、广东美的等也相继向游人开放,许多项目获得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军工文化与工业旅游相融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撩开了神秘的面纱后,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其展示产品的过程,既对游客广泛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又激励游客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具体行动;人们在熟悉了解卫星基本知识的同时,也会对军工文化有所认知,也会对从事航天工业的科技人员肃然起敬。

四是将军工先进科技元素与社会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文化产业是以“内容为王”的产业,以创意为动力、以内容为核心,其发展主要依靠精神成果、智力和科技投入,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是典型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具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特性。文化原创力是文化产业的生命线。将军工先进科技元素与社会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就是要充分利用军工技术的科研成果、手段、方法、思路,将其融入到社会文化产业之中,突出高技术、高智能特征,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在数字化装备、网络化系统、多媒体技术等领域,与有关部门协同攻关,发挥军工人才技术优势,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支持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供科技创新后盾。

五是军工文化人要承担发展军工文化产业的重任。要逐步实现从军工文化发展向军工文化人创建军工文化产业方面转变。以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和国资委、国防工业工会领导机关为引领的军工各大集团文化建设工作,都有自己的一批军工文化人,从事着军工领域的报纸、期刊、出版、广告、会展、影视、艺术团等各个方面的军工文化工作,这些工作应积极创造条件,按照文化产业的定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部分实现产业化。如《军工文化》,就应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业化,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军工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思考 篇7

1、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保守僵化思想观念的制约

长时间以来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之下, 在高度集中的行政体制的影响下,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便显得过于保守, 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其传播与发展呈现出了滞后性。因而, 在其传播与发展的道路上, 亟需改变传统的传播观念, 要能够较好地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是我国社会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积极运用各种传播手段, 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及相关赛事来对其进行广泛的传播。

1.2、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 当前, 其发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没有很好地做到从产业的整体角度作为出发点, 来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及优化, 从而使其在竞争当中的优势以及特色没有凸显出来, 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持续、全面的发展。为了改善这一问题, 就应该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形式, 要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 对其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融合, 以当前市场取向为指引以优化各项资源配置, 使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能够得到延伸, 能够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而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精神价值以及经济价值。

1.3、缺乏健全的产业管理体制

在举国体制以及计划经济的影响之下,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也是在政府的调控指引下发展的。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 就应制定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首先在加强政府监督的前提下, 还需根据该产业当中各个层面以及意识形态关联度的不同, 对其进行分类指导;其次, 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 制定一些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产业传播与发展的政策, 从而使其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最后, 应该建立一个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产业管理体制, 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朝着市场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1.4、缺乏完善的产业政策

在完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政策方面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 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应该做到积极保护、合理开发并且有效利用;其次, 要不断促进开放, 除政府参与传播之外, 还应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其中, 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力量, 广泛地吸引社会资金, 使其实现双赢;最后, 还必须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体育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经验, 走上一条外向型产业发展之路。

1.5、特色体育文化产品有待开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人文差异, 不同民族也表现出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在宏观上全面把握以及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前提下, 还必须要在微观上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进行挖掘、开发、宣传, 使其作为一种微观力量, 来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

1.6、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

毋庸置疑, 专业人才资源对于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 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却存在着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因此, 为了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人才的培养, 培养出一批既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又熟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 同时还能够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创新型人才。

2、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传播与发展的对策分析

2.1、有效运用现代传播媒介进行传播

现如今, 随着大众传播的不断发展, 传播媒介也在不断丰富, 因而首先必须做好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 然后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传播媒介对其信息进行广泛传播。通过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指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正确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

2.2、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大众传播的融合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产物,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也必须遵循大众传播学的社会功能。 当前大众传播学主要具有四大功能, 分别为社会协调、环境监测、文化传播以及娱乐四个方面。在推动二者融合的进程中, 应该从社会整体以及宏观的角度出发, 综合运用多项学科理论、充分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信息进行传播, 从而构建出一个跨学科、跨产业、跨媒介、跨地区的综合性体育文化产业集团, 在此背景之下来促进其经营理念、运作机制、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改革, 使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能够朝着一个科学、有效、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

2.3、培养出国际化的专业人才

当前的国际竞争, 最根本的便在于人才的竞争, 为了改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 我们不但需要努力培养人才, 还需要大力引起人才, 并且努力留住人才, 要防止人才的流失。因而我们需为这些专业人才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因而需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机制, 并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条件。首先, 需建立一个合理的人才评估机制, 要通过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的方式来留住人才, 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人才的社会地位;其次, 还需加强对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以培养出既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信息, 又善于经营管理, 同时还能够处理相关法律事务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传播与发展得以顺利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总而言之, 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当中, 人才因素是一大关键性因素。

2.4、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 任何社会行为有法律法规的约束才能够得到更为有序地开展, 因而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与发展道路上也必须要建立并且健全同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 要以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实际为基准, 还需同国际体育产业、 国际体育服务业以及国际体育市场的规则相接轨, 在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时, 在开展国际性体育服务的时候遵守国际惯例。

2.5、加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生产企业的改革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生产企业, 在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压力的时候, 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及时转变生产经营思路, 做到科学管理, 加大科学技术含量, 做到规模化经营, 对产业结构以及产品结构进行合理地调整, 努力缩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产品与国际体育产品之间在技术标准、质量、营销等多个方面的差异, 不断扩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 并且积极向外出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

3、结语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 它是同人类社会文明共同衍进与发展的“新兴产业”, 它也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 它是以民族传统体育无形资产作为产业核心,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当中所蕴含的体育精神以及物质产品进行传播及开发, 从而创造出相应的精神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加强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 不但能够更好地传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信息, 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 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也有重要作用。

摘要:本文首先从保守僵化思想观念的制约、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缺乏健全的产业管理体制、缺乏完善的产业政策、特色体育文化产品有待开发、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六个方面对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产业,传播

参考文献

[1]王海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与发展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02) .

[2]麻江利.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审视[J].搏击·武术科学, 2010 (01) .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思考 篇8

旅游产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市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方, 地貌多样, 自然风光绮丽, 民族文化丰富。抓住国家建设武陵山连片扶贫开发区机遇, 通过整体规划、区域合作、政策扶持等措施, 繁荣民族文化, 唤醒沉睡的旅游资源, 形成大旅游、大配套、大线路、大产业的旅游发展格局,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 生态经济产业化, 促进武陵山民族地区连片扶贫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文化及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渝东南秀山、酉阳、彭水、石柱自治县及黔江区为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区, 幅员面积1.69万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20.6%, 少数民族人口183万人, 占该地区人口的59%, 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2.7%。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鳞次栉比。原生态的青山绿水孕育了风景如画的乌江画廊、桃花源, 有保存完好的世界地震遗址黔江小南海、幽深逶迤的阿蓬江、阿依河, 举目苍翠, 步步成景。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宗教圣地, 如黔江的山阳岭恐龙化石遗址、红土湾旧石器时代遗址、仰头山佛教道教文化遗址、石钟山天然巨佛等;石柱的三教寺、秦良玉陵园、西沱云梯街、龙河崖棺、太白岩碑刻、沿溪明朝摩崖造像等;彭水的郁山开元寺、蚩尤庙遗址、张飞岍古石刻、乱石坝苗族传统民居群等;酉阳的大车湾墓碑石刻、摆手堂等;秀山的扁口洞新石器时代遗址、石堤古城、打妖洞故城遗址、清溪古地道、宋龙土王庙等, 文化源远流长, 极具开发价值。民族风情绚丽多彩。有丰富多彩的民族礼仪、民间工艺、民俗民居、民族歌舞、民族服饰和说唱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罗尔调、南溪号子、秀山花灯、土家摆手舞等11个项目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旅游资源众多。渝东南民族地区均为革命老区, 有黔江区黎水、水市、濯水、冯家、马喇等十余处重点革命遗址;武隆的坨田红军战斗遗址和苏维埃政府遗址;酉阳的龙潭古镇赵世炎烈士故居、南腰界红三军旧址、红二军和六军团会师纪念亭;秀山县城南郊红军二野司令部旧址和刘邓大军入川洪茶渡口旧址;彭水红三军司令部汉葭镇旧址、南渡沱红军渡口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

1.1 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种类多, 数量大。文化遗产方面, 有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处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29处区县 (自治县) 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柱西沱、酉阳龙潭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有口头传说、节日文化、表演艺术、饮食文化、古建筑技术和民族手工艺等。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达69个, 黔江板夹溪十三寨、石柱冷水—黄水民族文化旅游带、酉阳河湾山寨、彭水鞍子苗寨等一批发展旅游产业的特色村寨初步形成了以“村”带“游”、以“游”促“村”的格局。

一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发展成果丰硕。有序推进重庆民族歌舞团、民族博物馆、石柱民族文化演艺中心、秀山花灯博物馆、酉阳摆手舞博物馆、彭水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改造, 编辑出版了一批重庆少数民族文化丛书, 支持《大美桃源》《娇阿依》《天上黄水》等少数民族题材文艺作品的策划和制作。协调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华民族一家亲”下基层活动走进彭水、酉阳。组织民族地区五区县在美国洛杉机成功举办了“中国·重庆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展”等。

二是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2005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 组织有关专家收集整理民族文化精品, 实景、实地、原生态地拍摄了少数民族歌曲、舞蹈、器乐、建筑、民俗等五大类122个传统民俗文化项目, 印制了民族文化典藏画册, 开通了民族文化网站。渝东南民族地区有11个项目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58个项目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3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包括口头传说、节日文化、表演艺术、饮食文化及土家吊脚楼、土家族西南卡普、苗族蜡染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口头传说包括土家族、苗族的神话传说、历史传说、人物传说、民间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民间故事等;节日文化有土家族的“舍巴日”“族年”“赶年”;苗族的“过苗年”“七月七”“羊马节”等;表演艺术主要有花灯戏、摆手舞、土戏、傩戏、薅草锣鼓、三棒鼓、竹琴 (酉阳) 、苗族芦笙舞及木叶吹奏艺术等;饮食文化主要有土家族糯米粑、养面羹、火炕腊肉、菜豆腐、酿豆腐、血豆腐、豆腐鱼、咂酒、灌灌茶等, 苗族的油茶汤、酸鱼、酸肉、酸汤、辣椒骨等;另外还有土家吊脚楼、土家族西南卡普和苗族蜡染手工艺等。

三是精心打造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品牌。挖掘和开发了一批极具民族特色、浓郁表现少数民族地区风情的文化产品。如酉阳的土家摆手舞、秀山花灯、彭水《娇阿依》等民族歌舞多次进入重庆主城演出, 并代表重庆市参加国际、国内的展演、比赛, 获得国际国内多项大奖, 《合川钓鱼城》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金奖, 黔江区少数民族作家何炬学撰写的中篇小说《摩围寨》获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彭水自治县文化宫原生态表演唱《诸佛盘歌》在第六届中国西部民歌比赛中获金奖。同时, 重庆民族歌舞团打造的“云上太阳”在巴西巡演倍受观众欢迎。渝东南民族地区还举办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民族节会活动, 如黔江区的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中国酉阳土家摆手节、石柱土家民俗文化节等。

1.2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把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定位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把旅游作为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重要产业。“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三大战略, 在渝怀 (沪) 铁路、渝湘 (沪) 高速路、黔江舟白机场的带动下,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成为重庆旅游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

一是旅游项目有序推进。市政府组织编制了《渝东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拟将渝东南民族地区建成国内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 截至2014年, 区域内仙女山、桃花源、乌江三峡、小南海、濯水古镇、龚滩古镇、西沱古镇、黄水名镇、太阳湖等大项目已完成投资达100亿元。

二是旅游接待能力逐年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初步形成以“食、住、行、游、购、乐”等要素为主体, 关联产业为支撑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截至2014年底, 渝东南民族地区拥有旅行社近30家, 星级宾馆饭店40余家, 分别占全市的6%和13%左右。

三是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显著。随着武隆的芙蓉洞、仙女山, 黔江的小南海、濯水古镇、阿蓬江, 酉阳的桃花源、龚滩古镇、龙坛古镇, 彭水的阿依河, 石柱的黄水、西沱古镇, 秀山的石堤古镇开发, 一批初具规模, 展示乌江画廊、武陵风光、民族风情的景区已成为中外旅客游览的重点项目。

2 渝东南民族地区文化及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委会通过“五大功能区发展规划”以前, 受保守落后思想影响, 对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认识不足, 把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作为软指标, 导致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欠帐多, 对旅游产业带动小。

2.1 缺乏财政投入长效机制

渝东南民族地区财政实力薄弱, 投入文化建设的经费较少;市级财政未设立民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 按规定需要配套的项目资金也很难到位;缺乏项目资金整合机制, 有限资金使用效果不佳,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运转十分困难;旅游交通条件差, 断头路多;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接待能力弱。

2.2 缺乏大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支撑

一是缺乏跨区域总体发展规划。重庆市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属武陵山地区, 区内旅游资源丰富, 但分散于不同的行政单元内。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 缺乏牵头部门, 没有总体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难以形成整体优势。二是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撑。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 又缺乏高层指导, 虽然各地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 但由于口径不一, 强度各异, 有的甚至相互抵触, 难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武陵山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2.3 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缓慢

民族文化人才匮乏, 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编制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旅游产业发展缺乏高层次规划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导游人才。虽然举办了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 如黔江区的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中国酉阳土家摆手节、石柱森林文化节等, 但缺乏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深度融合, 未能形成协调推进格局, 特色、亮点和品牌不多, 对旅游产业带动不大。

2.4 对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不够, 开发不力

渝怀铁路、“渝张常长”铁路、渝湘高速公路建设开挖和弃土对乌江画廊造成严重影响;对体现重庆民族特征的南溪号子、傩戏、罗尔调、土家摆手舞、秀山花灯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利用不够;对土家族传统手工织锦——西兰卡普、藤编、油纸伞、竹编、挑花、刺绣、花烛、傩戏面具、民族服饰及民族特色饮食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

3 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扶贫攻坚顶层政策设计,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一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渝鄂湘黔政府联合争取国家设立和增加武陵山区产业发展基金、生态补偿基金、少数民族发展基金及扩大信贷规模等扶持, 重点支持武陵山区生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工、民俗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争取国家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争取中央财政对生态保护发展区、长防林、天然林、石漠化治理区抚育等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补偿力度, 逐步提高补偿额度;争取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专项, 在武陵山连片扶贫开发区开展与生态效益挂钩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试点。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扶持, 提高招商引资竞争力。对武陵山贫困地区生态旅游产业产生的税收全部留存地方使用, 逐步取消专项资金项目地方配套要求。争取国家支持在武陵山片区各区县 (自治县) 生态旅游产业实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一定年限全免政策, 在国家政策没有下达之前, 可先由市级财政进行补贴, 在武陵山片区形成招商引资洼地, 提高生态旅游产业招商引资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产业发展, 提高地区经济发展造血功能效果。三是整合扶贫项目资源, 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将财政、发改、交通、水利、扶贫、国土、电力、农业、林业、畜牧、教育、卫生、民族等部门资金集中设立“渝东南产业发展基金”, 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粘合计”和杠杆作用, 专门用于该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奖励、企业银行贷款贴息, 撬动社会资金的投资, 促进旅游、种植、养殖、加工四大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

3.2 加强政策引导, 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一是建立武陵山区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武陵山区区域合作政策法规机制, 打破行政区划, 整合力量, 从更大的空间谋划文化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抓住国家对武陵山连片扶贫开发机遇, 突破武陵山地区行政区划分割障碍, 加快推进国家对武陵山区文化、旅游协作立法工作。二是加强渝鄂湘黔四省市区域规划合作, 促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通过国家民委牵头, 统一协调武陵山区各地文化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提升民族文化内涵, 规范旅游市场, 共同打造武陵山旅游品牌, 促进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三是渝鄂湘黔四省市共同推进国家出台武陵山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四省 (市) 边区地方政府分别争取当地省 (市) 级政府的支持, 联合向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报告, 争取把促进武陵山地区民族文化开发、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 出台有利于促进武陵山地区民族文化发掘、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如《武陵山地区土家族文化保护与开发意见》《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交通发展意见》《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区域旅游发展意见》等。

3.3 发掘文化内涵, 科学编制民族文化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一是打破区域界线, 推进武陵山旅游整体规划建设。避免单纯的景观规划, 把秀丽的自然风景与优美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 丰富旅游资源, 提高文化内涵。由武陵山少数民族区连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 编制武陵山地区文化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打破武陵山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界线, 强化大整合、大合作、大市场意识, 统筹开发、合理布局旅游资源, 实现武陵山旅游产业整体推进。二是优化资源布局, 推进渝东南民族文化与旅游规划融合。开展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普查, 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纳入重庆市“十三五”发展规划, 实现文化和旅游资源按地域相近、文脉相承、内涵相关、业态互补、特色各异的原则规划布局。做好文化旅游发展用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相衔接, 依法保障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用地需求。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纳入强区强县、强乡名镇、美丽乡村、民族村寨保护建设统筹规划。三是按照武陵山区域总体规划, 完善渝东南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紧密结合重庆实际, 确立以民族文化为主线, 特色自然景观为支撑的旅游业发展指导方针, 突出重点, 加快芙蓉洞、仙女山、天生三桥、乌江画廊、桃花源、黄水森林公园、小南海等著名景区, 西沱、濯水、黄水、龙潭、龚滩古镇建设,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推进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民族文化产品及其艺人的认证工作, 对通过认证的民族文化产品, 发放专用商标, 保护知识产权;对通过认证的民间艺人, 授予称号, 颁发证书, 鼓励其领衔创办民族文化企业。

3.4 创新营销模式、优化合作机制, 推进旅游精品线路建设

一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平台手段, 推进“智慧旅游”工程建设。建立区域旅游信息库和旅游电子商务平台, 构建区域旅游营销网络, 联合发布信息, 统筹旅游宣传促销, 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信息化、现代化。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文化旅游商业模式, 深入实施“智慧旅游”工程, 重视科技创新对文化旅游消费内容的启发效应和消费方式的创新带动, 支持企业将高科技手段融入主题乐园、情景体验、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影视再现、建筑景观及特色演艺中, 增强文化旅游产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二是建立营销合作机制, 争取宣传最佳效果。市内宣传媒体、文化部门、旅游部门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做好宣传造势、产品和项目展示、纳入国内外旅游项目推广计划。广泛运用新兴媒体、大数据和创意策划创新宣传营销方式, 根据不同客源地、年龄段、收入群体的游客偏好, 精准投放广告信息, 精细开发和培育市场。引导民族文化旅游企业围绕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目的地创作影视、动漫、图书、演出等文艺作品, 实现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三是做强旅游产业基础, 培育壮大旅游精品线路。发挥重庆主城、张家界、三峡、乌江画廊、芙蓉洞、仙女山、桃花源等知名品牌的作用, 以旖旎的自然风光为载体, 以丰富的民族文化为主线, 科学构建旅游精品线。以重庆和张家界为基地, 形成张家界—恩施—黔江—彭水—武隆—重庆, 张家界—怀化—吉首—铜仁—酉阳—黔江—重庆旅游线;以石柱旅游为中介, 形成三峡—张家界、三峡—梵净山等旅游热线, 重庆—万盛—南川—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旅游线。

3.5 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 助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一是加强旅游产品创新。自觉将旅游建设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 把抽象的土家、苗家文化品牌商品化, 创造出具有市场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旅游产品, 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异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二是推进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建设。依托鲜明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以国家民委组织的民族文化、民族团结、生态旅游特色村寨建设为突破口, 开发集自然风光、民俗活动、民族饮食、民族风情等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 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三是开发民族特色餐饮文化。依托武陵山区绿色食品资源优势, 结合独特的土家、苗家饮食文化, 开发地方名特食品、风味小吃等, 通过定期组织民族地区名特美食展、烹饪技艺表演活动, 建立民族餐饮开发基地, 优化民族餐饮结构, 打造民族餐饮品牌, 发挥特色饮食对游客的吸引力,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3.6 创新融资服务, 突破旅游相关产业资金瓶颈

一是拓展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建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库, 促成文化旅游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通过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设立政策性开发银行, 推行小额贷款, 提高生态旅游、农村特色产业贷款贴息标准, 延长贷款时限等;实行差异化金融政策, 扩大对区域银行的业务授权范围和额度, 放宽区域内中小金融机构准入门槛, 允许多样化资金进入县域金融体系, 解决武陵山片区旅游相关产业发展投融资需求, 破解旅游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过程融资难问题;旅游企业贷款在确认第一还款来源不足时, 可采取差额部分由公司担保、仓储、应收账款、采矿权、商标权、股权、农村承包土地及森林经营权等多种担保方式和有效手段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进行补充, 扩大有效担保范围。同时, 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担保公司及行业协会, 形成相互联保的信用共同体, 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企业融资能力。二是推进旅游企业诚信建设。结合大多数生态旅游企业“短、频、小”的贷款需求, 创新服务手段, 开辟“绿色通道”, 提高服务效率, 向企业做好标准化服务流程及优惠政策宣传, 银行信贷人员深入企业宣传信贷产品、信贷流程、办贷条件、结算程序、利率定价及服务承诺, 帮助企业掌握金融业务知识, 为银企构建合作平台。帮助企业健全财务制度, 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指导企业提高信用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 使企业树立起守信用、重管理的模式,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完善旅游企业利率定价机制。根据区域企业特点和差异, 制定符合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级制度, 对企业的纳税情况、销售收入、经营管理及法人道德等情况评定信用等级及信誉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潜力、守信程度等建立企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 在授信范围内允许循环使用、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充分利用国家利率杠杆作用, 促进生态旅游企业稳步发展。根据国家利率政策、企业风险程度、信用等级、市场利率水平、贷款效益目标及信用合作等因素确定和调节贷款利率水平, 对优质客户在覆盖风险的情况下实行利率优惠。

摘要:笔者按照中央对重庆市发展的“314”总体部署, 根据“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及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要求, 针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交通大变革、产业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实际, 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 分析武陵山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就如何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 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突破旅游产业发展瓶颈, 促进城乡统筹及连片扶贫开发, 提出加快推进渝东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及思考。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思考 篇9

海洋文化产业既属于海洋文化范畴, 又属于海洋经济范畴, 它具有文化产业中的创新性、可持续性、非物质性等特征, 也具有海洋经济区域性、资源性、综合性等特点。海洋文化产业可以运用海洋文化资源和现有科学技术成果无限的创作出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突破了传统经济在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极限,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能够促进广东现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为广东下一次经济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一、广东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必要性

(一) 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需要

广东是人口大省, 据《2010年广东统计年鉴》统计, 2010年广东人口达到8365.98万, 而粮食作物总产量只有1314.50万吨, 耕地面积仅为284.14万公顷, 全省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 按照粮食作物产量, 人均粮食产量只有1.57吨, 表明广东陆地资源、粮食资源极其短缺。据统计, 在2010年, 广东城镇失业人数已达到395093人, 其中还不包括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且失业人口呈上升趋势, 人口众多随之导致严峻的就业问题以及各种环境压力。说明现阶段广东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资源的短缺, 广东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稳定和持续性发展, 就应该突破原有的发展模式与发展观念, 把经济发展目光投向海洋经济, 发挥海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性特征, 减少对资源的依赖。海洋文化资源具有可重复利用、用不枯竭的特点, 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不会消耗原有的资源, 反而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再生积累, 且不以自然资源的利用与掠夺为代价, 减少了广东经济发展时对陆地资源的开发和需求, 让更多的陆地资源用于人民基本生存。其次, 海洋文化产业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不断创新, 在运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和科学技术成果的前提下, 能够无限的创作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这将会是缓解广东人口压力, 新增就业的好途径, 开拓出广东人民生存和生产的新空间。

(二) 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部署。这是中国应对全球和亚太战略格局新变化,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着眼培育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的一个重大决策。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的始发港——徐闻, 唐代市舶只管理条例, 宋代“南海一号”沉船, 明代贡舶、商舶贸易与海禁, 潮汕“红头船”, “南澳一号沉船”, 清代一口通商与“天子南库”——广州等等。这些无不见证了广东两千多年来在中国海上贸易取得的非凡成就, 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身份。今后, 广东应该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抓住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国际经济格局调整的机遇, 大力参与21世纪海洋丝绸之路的建设, 推进广东与沿线国家在贸易、交通设施、文化交流、旅游和海洋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在“海上丝绸之路”大背景下, 广东应该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商贸物流大通道, 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建设, 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

(三)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

广东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30余年一直都是中国的经济强省, 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标杆, 在国际上享有“世界工厂”的盛誉。随着时间的推移,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 国际经济市场剧烈动荡, 波及广东中小型的加工制造企业, 导致加工订单减少。在这次金融危机中, 因大批量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损失严重, 甚至是倒闭。广东引以为豪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廉价土地成本优势反而成为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禁锢。当然, 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 在金融危机冲击广东加工制造业的同时, 对于广东来说, 这也是调整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好机会, 可以借着危机, 将产业结构“重新洗牌”。而隶属于第三产业的海洋文化产业, 能够在土地资源、环境压力等方面的发展限制上突破了原来传统经济发展的禁锢。发展海洋文化产业, 是广东突破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限制, 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推动经济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明智之举。

二、广东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优势

(一) 天时—国家政策、海洋发展时机契合

海洋开发是进入21世纪以来声音最强的时代主题, 在国际上, 海洋强国战略已经成为共识。中国洞悉到这个时代契机, 开始高度重视海洋事业的发展, “十八大”正式提出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各级海洋行政部门和广大海洋工作者也积极进取, 使海洋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响应国家号召, 广东提出了“海洋强省”战略建设, 而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海洋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将会获得更多的支持。其次,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在改革开放的建设道路上积累了丰富的创新经验。如今, 广东省再一次成为了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建设的重点实验区, 无论在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还是海洋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上, 国家都会给予广东”先行先试“的政策, 让广东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有足够的独立创新空间, 能够充分发挥广东人民的创新精神, 推动广东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性发展, 开拓出更适合广东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发展的发展模式。最后,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 让广东又一次成为国家级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位置。广东省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省, 两千多年以来一直不间断的与沿线各国保持着密切的商贸往来, 广东也作为一个对外交流的窗口, 把世界文明带入到中国, 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 为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开拓了广阔前景。

(二) 地利--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优势明显

广东省地处亚欧大陆东南部, 坐落于南海之滨, 成为中国跟菲律宾、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 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其次, 广东的深圳特区、珠海特区分别与经济发达的香港、澳门隔江相望, 更是与宝岛台湾一衣带水, 广东与港澳台之间无论是在资金、技术, 还是在劳动力、土地、消费市场等生产要素上, 都能够与港澳台实现优势互补, 在海洋经济合作上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最后, 广东与广西、福建、海南等海洋资源大省是邻居, 在海域位置上有相互交接的领域,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资源共享, 共同开发。目前, 三省正在积极打造“粤桂琼海洋经济合作团”, 希望通过这一合作项目构建一个常规的合作机制, 共同建设跨海通道, 共享旅游资源, 共同促进三方的海洋经济发展。

广东海岸线长达3368千米, 所辖海域面积辽阔, 有面积较大的岛屿800多个, 为广东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提供了场地支持。适合建海港的海湾有200多个, 为船只停泊靠岸和货物装卸等海上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广东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远洋与近海捕捞技术都相对成熟。珠江口外海域和北部湾的油气田已经有多口出油井被打出, 沿海的风能、波浪能和潮汐能都具有不可小觑的开发潜力。自然资源优势为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具备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绝对优势条件。

(三) 人和—文化浓郁、海洋经济实力支持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建设源源不断的提供浑然天成的文化素材。广东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也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随着港口贸易的发展, 广东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 其中以潮汕文化和雷州文化为标志。广东还是中国海上贸易和移民出洋最早且最多的省份, 是远近闻名的侨乡。众多的广东籍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素来有着强烈的爱国之心, 时刻关注和支持着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 这不仅使广东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加充足的资金, 也为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国际性的市场和平台, 让广东海洋文化产品更容易被全世界所接受。

广东从1992年开始, 在全国经济总量一直处于榜首。2013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1.23万亿元, 占省国民生产总值的19.8%, 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0.8%。2013年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的总支出预算达到了1.9亿元, 其中有7438.6万元为项目支出预算。在有如此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的支撑下, 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海洋建设的发展事业中, 促进广东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 也为广东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发展广东海洋文化产业的建议

(一) 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广东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因此要逐步加强产业扶持政策的实施, 对于一些主导产品突出、发展前景良好、资产规模较大、实现利润高的企业, 要在财政税收、科技、规划、土地等方面给予优先政策支持, 保证海洋文化产业在产业政策上不落后。财政作为政府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在培育海洋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海洋集聚等领域, 提供财力保障和支持。为海洋文化产业建设量身建立相应的财政政策, 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者税收优惠。不断完善符合海洋文化产业建设的投资融资政策, 创新信贷模式。通过建立海洋文化产业专项基金等金融方式为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对资质良好, 有发展前景的海洋文化产业给予利率上的减免, 保证资金的后备充足。培育创新型人才, 根据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打造一支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大规模、高素质、高层次、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加大对人才的培养, 引进和扶持力度, 优化人才队伍整体结构, 加强高层次科技研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和水平。加强海洋综合管理能力, 制定海洋执法建设规划, 提高海洋执法水平, 完善相关的海洋法律体系, 使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保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稳定有序。

(二) 打造广东“蓝色硅谷”

美国“硅谷”的巨大成就, 让世界看到了高新科技的力量, 原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能够让经济飞越发展, 继美国硅谷之后, 世界各地陆续产生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如日本的筑波科技城、以色列的“硅溪”、英国的剑桥科学园等, 且都取得了不菲的成果。“蓝色硅谷”是一个具有区域创新模式的区域创新体, 它以海洋为特色, 是海洋高科技研发和高科技产业的集聚。我国最早提出“蓝色硅谷”这一概念的地方是山东青岛, 目前正在建设当中。广东作为一个经济强省, 又是海洋大省, 且省内拥有中国科学院南海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暨南大学等高级海洋研究机构和海洋类高等院校。又是濒临港澳台, 是对外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 更有建立深圳这种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型城市的成功经验。因此广东有能力也有必要建立广东的“蓝色硅谷”, 建立一个有海洋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通过“蓝色硅谷”的建立, 使国内外海洋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 引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技术和高资质企业。改造广东当前传统的海洋文化产业, 整合产业内各种资源, 孵化出符合现代发展需要的高科技海洋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是创新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突破传统发展理念的禁锢与思维框架的约束。使资本制度、产业组合、人才模式和投资模式得到创新, 加快将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海洋文化产业资源, 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 大数据+蓝色+互联网+物联网

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数据处理技术, 是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发展趋势, 被誉为21世纪新型“石油”或“黄金”, 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和引擎。“蓝色+”战略利用海洋资源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将各类创新成果融合于海洋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 提升海洋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互联网+”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 提升创新力和生产力。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 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 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

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的结合体, 离不开时代经济发展机遇。我们要学会用智慧的眼睛洞察出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 把握住新一代科技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机遇。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各类数据, 让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前景更清晰, 改善发展环境。以“蓝色+”战略为鉴, 把海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 实现共同发展和利益共享。借助互联网与物联网, 采用新型媒介手段推广和宣传广东海洋文化产业, 将广东的、中国的、世界的海洋文化产业要素相互联系, 融合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海洋文化产业最优生产要素, 汲取最好的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素材为我所用, 打造出国内领先的、甚至是能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海洋文化产业。

(四) 参与国际海洋文化产业市场

各国的文化在国际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断相互交融, 也导致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 广东处于对外交流的前沿位置, 而海洋文化产业具有经济、文化双重属性, 契合“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发展要求。此时广东海洋文化产业应当借势国家级战略发展的东风,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产业之间的交流,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为我所用”。打造有广东特色的海洋文化产业, 培育一批有资质的、敢于走出去, 敢于在国际文化产业市场上与其他国家竞争的外向型龙头文化企业, 提高广东海洋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的知名度, 为今后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不断加强国际海洋文化产业之间的交流, 与世界接轨, 了解世界市场的文化需求, 知悉国际文化市场运作秩序, 认识广东在海洋文化产业的缺点与不足。加大研究力度和资金投入, 各个击破, 不断提升广东海洋文化的发展水平, 向国际水平靠拢。将广东建设成一个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的海洋文化产业大省, 更好的服务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服务于广东海洋强省建设, 服务于国家的“海洋强国”建设。

摘要: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题非海洋经济莫属。海洋文化产业是海洋经济产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壮大海洋经济的一大助力。它还是海洋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 为海洋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物质性基础。广东省想要实现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变的跨越性目标, 就应该建设有鲜明特色的海洋文化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 以促进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文化传播。

关键词: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海洋强省建设

参考文献

[1]吴向红.对发展广东海洋文化产业的思考[J].探求, 2014 (06) .

[2]晋保平.广东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和作用[J].新经济, 2014 (31) .

[4]彭亮, 高维新.广东海洋经济发展SWOT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 2013 (05) .

[5]钱玉娟.“互联网+”产业转型新坐标[J].中国经济信息, 2015 (06) .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思考 篇10

一、信阳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的自身内涵与内在特点

1.信阳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

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赋予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潜质。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东临安徽,南接湖北,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80万,辖八县两区。信阳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中等城市,除具有中部地区的共性外,还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古、红、绿、要”四个方面。“古”即古的厚重。商周之际,这里建了申、息、黄、蓼、赖等诸侯国,春秋战国时为楚,东汉设义阳县,三国时设义阳郡,盛唐时这里是中央的粮食、兵源基地,北宋改信阳至今,信阳是“陈、黄、蓼、赖、蒋”等13个姓氏的寻根地。“红”即红的鲜艳。信阳是国家明确确定的全国12个红色文化旅游区之一。共和国初期的两大主力,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分别从这里走向全国。这里还是鄂豫皖苏区的首府、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要地、将军的故里。“绿”即绿的诱人。信阳市森林覆盖率达31.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5个百分点。信阳市是八个全国生态示范地级市之一。尤其是信阳的绿茶“毛尖”,绿遍了中国、绿遍了世界。“要”即要的集中。过去,信阳多是南北东西的险隘关口,武胜关、九里关、平靖关等都扼据要点,是往来必经之处。京广、京九、宁西三条国铁,京港澳、大广、沪陕三条高速,106、107、312三条国道和京广高铁在信阳境内形成多个十字交叉,全市铁路、公路、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通车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使信阳成为全国45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信阳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文化,将会成为信阳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发展提供潜力。

2.信阳历史文化的理念传承和自然特质

(1)信阳历史文化璀璨。信阳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8000多年前,境内淮河两岸就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原始农业,保存着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址20多处。西周时期,信阳分别是弦、黄、蒋、息、蓼、番、申等诸侯国的国都、封地,战国时期曾为楚国的别都。春秋战国时期,楚灭申、息等诸侯国,建申、息、期思等县,属全国建县较早的地方之一。三国及东晋末分别为弋阳郡、义阳郡的郡治所在地,唐代为申州、光州之州治。盛唐时期,义阳是中央王朝重要的粮食、兵源和财源基地,北宋初年改称信阳州,一直延用至今。战国时期,信阳是楚国的疆域中心,并简称为“申”;细腻浪漫的楚文化与绵密柔美的中原文化在这里交汇溶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淮上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2)信阳根亲文化繁荣。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信息学遗产。中华民族一向具有厚德载物、报本返始、依恋本源、尊祖敬宗的传统,这种品性是一种民族认同感和归宿感的体现,根文化正是出于这种民族品性,是中原历史文化的特质。信阳是中华姓氏之根,汉姓100大姓中,黄、赖、罗、蒋等13个姓氏都源于此,地处江淮之间,是历代中原人南迁的始发地和集散地。也是中华众多姓氏的发源地。固始县素有“中原第一侨乡”之称,历史上有四次大规模移民南迁,其后裔又渐次播迁到台港澳地区和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欧美等地,形成了“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亲文化现象。符合“和平、和解、和谐”的精神,具有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以良好的形象、丰厚的文化积淀,将根亲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3)信阳文化底蕴丰厚多姿。信阳自然山水钟灵毓秀,地灵人杰,这一方土地可谓英雄辈出。楚国一代名相孙叔敖、三国蜀相费袆、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开闽圣王”王审知、宋代史学泰斗司马光、元代“中原硕儒”马祖常、明代文坛领袖何景明、清末植物学家吴其濬等,像一颗颗星辰在信阳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把历史的天空装点得多彩多姿。孔子周游列国的终点、子路问津处在信阳、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的故事也发生在信阳。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播出的《东方红》乐曲,是用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编钟演奏而成。信阳地处中原,土地富饶,历来是国家的粮仓。唐朝中叶,信阳再次成为中央王朝粮食、兵源和财源的重地。明清时期,信阳的经济、文化已经相当优越,粮食充裕、商业繁荣、名士荟萃,且人文底蕴浓厚,进士、举子辈出。民国时期,信阳辖豫南大部分地区。闽南人把开发福建有重大贡献的陈元光、王审知及其家人被神化,为其建庙祭祀。此外,福建木偶戏、竹马舞等艺术,也都是由信阳移民所创。

3.信阳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的内在特点和价值功能

(1)红色资源的内在特点:自然环境独特、人文交相辉映、旅游文化魅力无限。①红色自然资源文化独具特色。在自然地理上,中国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线———秦岭一淮河线横贯信阳东西,赋予了独特的自然魅力:过渡带的气象条件和气候类型。四季分明,上游淮河及其支流时刻滋润着大地,中山、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山间盆地等多样的地貌和土壤类型使大地生物多样性突出,蕴含多种珍稀物种。②红色历史文化资源颇具名气。信阳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鄂豫边抗日根据地和大别山解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块土地上相继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一支支红军主力部队。这里还是将军的故乡,走出了百余名共和国将军,涌现出许世友、李德生、尤太忠等一批名将;这里是华中地区敌后抗战的桥头堡,为鄂豫边抗日根据地和新四军五师的发展壮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③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发展呈现魅力。信阳境内革命遗址、纪念地有400余处,已被确定立为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178个(处),其中,有一批已被列为省级以上乃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确立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信阳光辉历史的重要象征。信阳自然风光、历史人文资源和红色资源兼而有之的旅游资源非常难得,能够形成纵横交织,循环贯通的红色旅游线路,可以与山水风光旅游、历史文物游、宗教文化游、风俗民情游、寻根问祖游等紧密融合,使信阳市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围绕“山、水、林、泉、寺、茶、红”等资源发展“一红一绿”特色旅游,以大手笔、大气魄运筹信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以红带绿,以红促绿,积极培育红色文化品牌,把信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以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信阳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2)红色文化的价值功能:历史文化厚重、教育传承深远、影响潜力巨大。①文明传承的价值功能。信阳的历史文化可分为四类,即民俗文化、根亲文化、红色文化和绿色文化。而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了解过去,目的是启迪和指导未来。红色文化的文明传承价值功能表现在:一是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二是红色文化提炼和凝聚了革命精神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以传承。中国革命的征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包括大别山精神,都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励人们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弘扬这些红色精神。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功能,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②引导教育的价值功能。红色文化倡导的是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传播其理念、彰显其精神有利于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一是红色文化是开展德育的有效载体。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堂传统课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的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二是红色文化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们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红色资源正是彰显革命历史的新平台、新课堂。③追求人生的价值功能。红色文化关于人生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观点,构成了相互联系的统一的人生观价值。正确对待自己是正确对待他人、民族和国家的基础,而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圆满实现,又是通过正确处理他人、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体现出来的,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是统一的,而对于人员健全人格和社会担当,无疑是教育矫治的重点。

(3)信阳文化与产业经济的关联度。在以上所叙的四类文化当中,由民俗文化和由地理山川,以及产业本身组成的绿色文化,也是信阳市地方的传统文化,是其他文化的支撑和基础。从研究文化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当中可以发现,信阳市的民俗文化和绿色文化是基础,对其他文化具有滋养作用。但就对产业发生直接影响,构成产业的外部环境和发展动力方面,以及在今后发展产业当中,如何利用文化资源促进产业发展,主要取决于信阳市的根亲文化和红色资源。对此,就需要详细研究根亲文化和红色文化在全市文化发展当中的功能。通过确立建设“魅力信阳”的发展目标,在探索和发展中寻找着力点和支撑点,从信阳的产业发展方面开拓新的途径。第一产业,大力开发信阳茶,举办茶文化节,绿茶已系列化,红茶开发初具雏形,拓宽市场,扩大影响,茶叶的质和量都上一个新档次,为信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提供良好的商机;第二产业,以羚锐、华英等工业为龙头,不断拓展开发空间,把产品推向农村,与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随着第三产业的繁荣,旅游业的兴起已成为信阳市发展的一大亮点。特别是根亲文化和红色旅游地位的确立,进一步带动招商引资,为信阳产业的开发打开一条新通道。因此,信阳产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于这些年来信阳历史文化的挖掘,特别是历史文化当中的根亲文化,以及历史进程当中在豫南形成的红色资源,红色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历史文化,在实践当中探寻信阳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的影响,对信阳产业经济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信阳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对其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潜在影响

1.在文化的挖掘上:经济与文化共融

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活动与精神文明活动相因共生的过程和成果。挖掘整理根亲文化,是当前精神追求达到一定历史高度的必然选择。(1)经济与文化发展并重。寻根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决定了寻根旅游开发必须抓住历史联系,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将无形的文化有形化,这样旅游者才能获取内心深处的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这是发展根亲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同时,在挖掘上,要特别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不能开发过度而影响人居环境的生存质量。(2)联合与竞争共荣。在发展根亲文化,开展寻根旅游之时,防止出现开发混乱、单打独斗、互相拆台、恶意竞争等现象,结果导致很多区域的根亲文化旅游开发没有亮点,集体平庸。(3)发展与保护共享。发展根亲文化必有一定的物质载体来承载,也就是文物。在发展寻根旅游的时候必须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坚持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进行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在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的过程中注重文物保护,努力实现文物保护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2.开发文化资源的利用上:资源与发展相随

信阳在开发利用根亲文化资源过程中,各县区因资源不一,存在发展不够平衡。一是认识不够,定位不清。有的县区、部门领导对开发根亲文化资源的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没有把寻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导致对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在本地全面发展中的定位不清。全市根亲文化的研究开发不够系统,缺少长远的工作规划及目标。二是投入不够、结合不紧。根亲文化资源的研究、宣传、开发和保护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开发启动阶段,需要政府部门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目前开发资金投入显然不够,而且没有把寻根文化活动的开展与招商引资、对外经贸、科技交流、发展旅游、文化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三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倾向严重,缺少战略眼光,急于见成效的思想影响了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根亲文化是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要成份,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协作、奋斗精神,它的作用的发挥是逐渐的、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四是各自为阵,缺乏配合。目前,市县根亲文化资源研究开发利用相关部门各自为阵,缺乏相互合作与配合,整体效果需要有一个提升的过程。

3.在文化资源的保护上: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1)确立文化理念的系统化。“根亲文化”资源在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着显著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姓氏寻根、客家人寻根、人文初祖拜谒为龙头,对特定的地域文化、语言文化、民俗文化、政治文化、农耕文化都有积极的保护和开发作用,促使寻根华人回乡投资、旅游,推动了合作开发,带动了旅游、商贸、文化活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打造文化品牌的多元化。三皇五帝文化、姓氏根亲文化、历史名人文化、佛道儒家文化、黄河文化、少林武术与太极文化为核心内涵的“根亲文化”品牌项目建设和文化基地建设,拓展中原“根亲文化”对华夏文明历史传承创新区的建设视野。(3)定位文化战略的产业化。“根在河洛”、“寻根的起点是闽南,终点是河南”已成为海内外华人的共识。中华文化标志城就选址山东济宁,中华始祖园落户甘肃天水,中华孝道园建在江苏常州。此外,“根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提供行之有效的系统支持,以中原为平台依托的整体性规划。(4)品位文化资源的形象化。文学作品与文化作品打造还有待于提升,主要原因是对文化的理念缺失。从文学、艺术等基础的角度去创作,使红色资源的开发具有厚度和张力。从文学作品具体内容创作来讲,反映红军时期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戏剧等,需要适应大众文化的需求。

三、信阳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对其产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1.以文化为圆点,在中部崛起中寻求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文化的着力点在“化”字上,文化的力量也体现在“化”字上,要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事、以文化世。寻根认祖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姓氏寻根是人们以姓氏为纽带所进行的文化寻源,包括多种文化元素。核心是以儒、道、释相结合的追求仁爱、统一、和谐为主的文化,包含姓氏文化、农耕文化、政治文化和民俗文化等丰富的内容,有着地缘特征、情感特征、开放特征与和谐特征等显著特点:切切实实搞好姓氏研究,真正摸清姓氏“家底”;在高等院校开设“中华姓氏学”课程,培养姓氏研究人才;利用各种手段,如图书、影视等广泛宣传信阳的姓氏资源优势;实现中原崛起,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助推器,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人与民营企业家到信阳创业,将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培育寻根文化战略与产业。通过建立完善的寻根文化资源开发性的研究体系、系统的寻根文化资源的保护体系、特点鲜明的寻根文化对外宣传体系、全面系统的网络性的海内外华裔联谊体系和紧密配套的寻根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体系,打造姓氏文化的品牌与基地。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承载历史、传承人类文明,提供动力、振奋民族精神,创造价值、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素质、塑造良好形象,增进共识、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使“根亲文化”更具活力,拓宽寻根问祖的社会效益。

2.以文化为支点,在中部崛起中寻求超越

(1)发挥区位优势,把优势做强。信阳的优势很多,但最突出的就是信阳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一是强力加快城市化进程。信阳北距郑州313公里,南距武汉200公里,东距合肥360公里。已经形成具有很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经济中心。二是强力发展物流经济。将发挥武汉、郑州两个区域物流中心的优势,当好支点。重点发展与物流配套的仓储业和信息技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强力发展生态经济。立足于信阳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有信阳特色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提升特色内质,把特色做特。一是特色农业。信阳毛尖茶是最值得信阳人民自豪的特色农产品。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宋时苏轼即有“淮南茶,信阳第一”之誉。一方面建设茶基地,发展茶产业,打造中国茶都。二是举办茶文化节,以茶为媒促发展。吸引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众多商客前来投资合作。二是特色旅游。一方面是生态旅游。信阳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山、水、林、泉、寺”俱全,鸡公山是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南湾湖面积70多平方公里,是西湖的12倍,被誉为“豫南明珠”;新建出山店水库总库容12.51亿立方米,被誉为第二个“南湾湖”;灵山寺、汤泉池闻名遐迩,为生态旅游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是红色旅游。信阳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新县是当年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罗山何家冲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新县是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老将军的故乡,光山县诞生了邓颖超、万海峰、尤太忠等一大批革命名人。红色旅游资源遍布信阳各地,为信阳崛起带来新的希望。三是特色劳务。信阳是劳动力资源大市,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令人瞩目的“信阳现象”。通过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拓展劳务输出空间、提升劳务输出质量,全力打造信阳的劳务品牌。

(3)持续支农强工,把产业做大。不断调整农业结构,继续实施优质农产品产业工程,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及水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和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按照工业立市的观念,重点发展食品加工、非金属矿物采选及制品业、木竹等材料加工、冶金、化工、医药制造等“八大支柱行业”。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优势区域集中。以信钢、华豫、华英、羚锐、金鼎、世纪金源、木工机械等重点企业为基础,鼓励引导企业购并、联合、重组,打造名优产品和强势企业,努力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超10亿、30亿、50亿元,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外处于先进地位、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

3.以文化为起点,在中部崛起中寻求空间

(1)繁荣寻根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①统筹规划。把根亲文化放在文化事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中统筹考虑。把根亲文化资源的开发同生态旅游、红色资源的开发有机地结合,建立起研究、开发、建设、保护、宣传、联谊的有机共同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②整合资源。加大研究的力度,整合根亲文化资源。加强与闽粤台地区姓氏文化研究机构和民间宗亲社团的交流与合作,与省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取得联系,实现强强联合,强力开发根亲文化产业。③打造品牌。一是发展根亲文化产业。开发启动资金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鼓励私营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参与根亲文化基地建设。加大对根亲文化相关标志性建筑的建设和保护力度,将固始、潢川、信阳市区作为根亲文化品牌基地,开发建设根亲文化系列景点,形成根亲文化园。根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和景观建设要溶于城市化建设、城镇改造之中,溶于文化教育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之中,体现出城市的根亲文化特色。二是注重寻根产业的开发。围绕根亲文化资源,根据市场、社会的需求开发根亲文化产品,提供寻根服务。以吸引寻根资金建设家乡为主,开发促进旅游市场发展为辅,扩展根亲文化产业的发展外延,形成寻根产业体系。三是打造寻根旅游品牌。结合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开发寻根旅游项目,使寻根谒祖和观光旅游、商贸合作有机地融合,叫响寻根文化旅游的特色品牌。

(2)突出文化内涵,形成特色体系。不管是历史文化、还是红色资源,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依赖是血缘关系,有道是血浓于水。①突出文化优先的原则。不管是联谊活动还是招商引资,必须以文化认同为核心,发挥和谐长久的效力。②打造文化品牌的厚重。把文化品牌作为战略研究,不管是根亲文化还是红色资源,都应该作为品牌打造。根亲文化形成思想载体,用历史故事和历史传承来认同,形成和谐建设的氛围。红色旅游更应该找准品牌,突出革命历史的文化内涵,营造信阳独特的文化品牌。③搞好文化体系的开发。从文化宣传,文艺作品,到文化产品,形成系列,倾注旅游和招商引资两大领域,用品牌带动信阳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

4.以文化为聚点,在中部崛起中寻求支撑

(1)凭借信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丰富其产业的文化内涵。建议通过带动旅游、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一批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品牌培植成叫得响的经济品牌;建立和完善整个红色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政府牵头,专家献策,群众参与,建立和完善一整套促进红色文化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2)开发利用好强大的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议建立红色文化培训基地,与上级政府部门合作共建,建立红色文化培训学校,作为培养干部、教育干部、当好干部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努力使这些教育基地形成一定的规模,构成一条旅游产业链,产生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围绕拓展信阳红色文化做文章,拉长红色文化的产业链。建议把信阳的红色文化与茶文化、根亲文化、干校文化、民俗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等有机融合,努力打造出集传统教育、寻根祭祖、休闲度假、娱乐观光等为一体的红色文化产业新格局。(4)成立各种红色文化传播机构,形成较为完备的红色文化传播创新体制。建议与高等院校、各地优秀传播机构和优秀文化人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把红色文化产业链做大做强,使其具有持续竞争力、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持续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和拓展空间。

摘要:信阳历史文化悠久厚重,其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根亲文化等多元文化资源的特质,从不同层面上构成信阳文化资源的重要内涵。开发和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根亲文化资源,是支撑信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通过对信阳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根亲文化等多元文化资源的挖掘,分析其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影响因素,寻找老区发展潜力和原动力,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并提出与之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信阳历史文化,红色资源,价值功能,资源整合,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新斌.河南寻根文化资源的战略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3).

[2]赵菊敏.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的多重转型及其思考[J].特区经济,2012,(2).

[3]曹树武.关于全面构建先进税收文化的理性思考[J].税收研究资料,2010,(5).

[4]闫喜琴.论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中原旅游的区域合作[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关于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文化产业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目前已形成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门类。它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被誉为“朝阳产业”、“黄金产业”。

一、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文化产业是全面和深入实施文化“兴国”、“兴省”战略的重大举措

文化产业是“五位一体”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伟大事业。文化是五位之一,文化产业又是文化建设的两大内容之一,它对文化建设乃至全局成败均具重要影响,是推进全局的重要支点,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文化产业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发展全局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目标,又是手段,只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共同振兴,才能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承载者,没有文化产业的振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能的。

文化产业是提高国家和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是文化“兴国”、“兴省”的内容,也是文化“兴国”、“兴省”的动力。它具有经济社会双重属性与功效,发展文化产业既能提升文化软实力,又能增强经济硬实力,可以全面提高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

(二)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丰富和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及质量的迫切需要

按照国际通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是文化消费高涨的临界点,人们消费结构会出现明显变化,即物质消费比重逐渐减少,精神文化消费比重会不断增加,而人均GDP到4000美元时则是爆发期。我国人均GDP2007年底已达3000美元,黑龙江省到2009年底也已达到,正处于文化消费快速增长期。面对广大城乡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涨的新态势,我国、黑龙江省提供的文化产品总量、质量还远不能适应,需要极大提高文化生产力、供给力,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

品及服务。发展文化产业是破解供需矛盾并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丰富多彩、品位优质的文化产品及服务,陶冶人们情操,规范人们价值取向,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不仅使人们文化权益得到良好保障,而且极大推动现代国民的塑造,其意义现实而又深远。

(三)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

国际国内成功经验表明,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驱动轮。2002年以来,全球文化产业年增长率是同期全球GDP增速的两倍,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如美国文化产业占经济总量的1/4,日本占1/5。2005年以来,文化产业我国年均增长17%以上,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湖南等省市已上升为支柱产业。在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必将大有作为。文化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吸纳劳动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对构建生态主导的发展方式极具带动作用。同时,文化产业还有逆势上扬、反周期调解等特性,也将有利于我国、黑龙江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如美国就是在好莱坞、迪斯尼、时代华纳等文化产业带领下,从1929年—1937年经济大萧条中走向繁荣的,日本、韩国也是通过文化产业大发展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重新振兴起来的。可见,发展文化产业,也必将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成绩。截止2008年底,全省共有文化单位5.9万个,从业人员32万人,总资产622.9亿元,实现总收入477.7亿元,占全省GDP1.60%,初步形成了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民间工艺、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信息等产业体系,以及广播影视、图书报刊、动漫游戏、文化节会、民间民俗工艺等系列品牌,总体实力居全国第20位,在8个陆疆省份中居第2位。

从整体上看,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省市相比差距较大。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发展速度和效益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对经济拉动作用较弱,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文化产业意识普遍淡薄,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二是“龙头”、“品牌”等建设力度不够,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竞争能力较弱;三是各类专业人才匮乏,创意、领军型人才严重不足,接受过市场残酷洗礼的经营型人才更是廖廖无己;四是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文化生产力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文化产业缺少活力;五是相关扶持和保障政策不够完善,落实不到位,支撑力度有待加强。

三、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自觉树立和践行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观

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上来,提升到文化“兴国”、“兴省”战略高度上来,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重要作用、发展特点及规律,在具体实践上,把文化产业摆上经济社会全局的战略位置,创造条件,发挥优势,努力作强作大,使其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二)突出重点,大力实施六项工程

实施品牌打造工程,扩大黑龙江省文化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走品牌之路,否则,文化产品就没有生命力,更谈不上影响力。在现有基础上,黑龙江省要广泛和深入挖掘及利用民族历史源流、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外文化交流、红色历程、文化名人、流寓文化、重大历史事件、开发建设、历史文献,地域风情十大系列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打造具有龙江特色与风格的历史文化品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品牌、现代文化艺术产品品牌、广播影视品牌、出版品牌、动漫和会展品牌,力求新精奇特优,形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系列品牌,努力扩大黑龙江省文化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实施重点园区和基地建设工程,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推进哈尔滨平房区等出版、新闻、影视制作、现代文化艺术等文化产业园建设,加强省广播影视、创意策划、动漫产品研发、民族民间工艺品研发销售等基地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力争成为高起点、规模化、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为社会提供高端服务的平台。

实施重点集团培育工程,发挥骨干文化企业的市场主导作用。重点推进龙江传媒集团、黑龙江出版集团建设;支持省龙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多媒体经营、跨地区发展;鼓励和扶持松雷集团、同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民营文化企业集团化发展,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使它们成为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打造成具有国家水准、能够与国内外同行竞争的主力军和“龙江队”,努力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黑龙江的“百老汇”、“好莱坞”、“迪士尼”,引领和带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

实施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提升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文学、舞台艺术、广播影视、造型艺术、民间民俗工艺、出版、动漫、网络游戏、旅游八个创意中心建设。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抢占文化科技发展制高点,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文化外向拓展工程,扩大文化产品的内外影响。扩大冰雕、冰上杂技等冰雪文化产品国际知名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文化产品出口基地”。把文化“走出省门”与外贸、科技、旅游、体育、会展等对外交流结合起来,做好文化产品的推广与营销,最大限度地扩大黑龙江文化的传播范围和黑龙江省文化产品及服务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工程,增强优势行业和主导产业的竞争实力。重点加强图书报刊、广播电视、艺术演出等传统产业的内容生产能力,大力提升动漫游戏、会展博览等新兴产业的创意能力,努力打造民问民俗文化产业优势,用大项目带动相关领域跨越式发展。

(三)完善政策,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

加大政府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及跨区域整合,支持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支持大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大幅增加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规模,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

落实税收政策。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研究确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具体范围,加大税收扶持力度,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加大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倡导鼓励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大力开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企业“走出去”的贷款担保业务品种。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迅速做大做强。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四)构筑支撑体系,保证科学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文化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加强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依法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范管理。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厉打击各类盗版侵权行为,促进文化创新能力建设。

深入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深入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紧紧抓住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这个中心环节,加快推进出版发行单位转企改制和兼并重组,加快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和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抓好党报党刊发行体制和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改革。大力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培养文化专业人才。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吸引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秀人才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注重国内外文化创意、研发、管理等高端人才的引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思考 篇12

产业融合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可以理解为不同产业或者同一产业不同行业通过优势互补、联合营销、延展产业链条进行有效的融合和相互渗透,最终通过合作来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产业融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可以进一步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革和升级,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理念,促使市场结构趋于合理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国家相关政策也体现出促进和提倡产业融合的倾向,如国务院颁布的《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 “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众多的发展实践也证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融入,通过将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与旅游产业自身特点深度融合,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传统产业创新,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加快文化资源的产业化,促使市场结构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趋于合理化,促进国家和地区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软实力的提升。

二、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效应

文化创意产业是“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于现代精神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借助高科技手段,创新传播方式,充分体现出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科技全面结合的主要特征,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广告、演艺娱乐、数字动漫、工艺美术、旅游休闲、商务会展等是其主要涉及的行业和领域。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 “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201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提出: “切实提高我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整体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政策的连续性体现了国家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决心与信心。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体验需求,促进旅游休闲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产业有助于推动旅游业向纵深发展

从旅游主体( 旅游者) 来看,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动机; 从旅游客体( 旅游资源) 来看,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内涵; 从旅游媒介( 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等) 来看,文化是旅游业的依托。依靠文化创意深刻认识和挖掘旅游资源,将旅游业向纵深发展,是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条件。

(二)旅游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催生了新的旅游吸引物,有效激发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创新了旅游企业的经营模式,为旅游产业的整体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速了旅游产业内企业间的横向与纵向一体化建设,推动旅游产业链不断完善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

凭借着关联度高、带动力强、辐射范围广的特点,文化创意产业一直被看作具有引领作用的代表性产业。因此,坚实旅游产业生存的土壤和传承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其向纵深方向发展,使文化遗产保持原有的生机和活力, 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以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融合为前提。

三、辽宁省海岛旅游开发中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路径的思考

近年来,辽宁省海岛旅游开发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辽宁省海岛旅游的众多相关研究中,始终缺乏有一定支撑力度的研究工具,研究视角及切入点亟待更新,以促进辽宁省海岛旅游发展实现新的突破。本文尝试从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视角对辽宁省海岛旅游发展路径进行研究。

在未来的海岛旅游发展中,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沿着“产业互动→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创造旅游产品、营造旅游环境、拓展旅游渠道,从而引领旅游消费,最终实现资源、文化、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辽宁省海岛旅游开发中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可以选择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延伸旅游产业链

一方面,把文化创意产业融入海岛旅游发展全过程, 提高海岛旅游的文化附加值。另一方面,激发政府管理者、旅游经营者、服务者和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者加快内容、形式和手段方式创新的积极性,进而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二)加强旅游产品设计中的文化创意

在海岛旅游产品设计方面,游客反映最多的问题是: 海岛文化旅游商品缺少创意。市场上的很多文化创意旅游商品,是把景观、图片、纹饰直接体现在某种产品上,缺少有创意的设计,或有些创意的实用性很差或使用范围很小,还有很多产品只是对传统工艺品的改造。这些旅游产品在造型、颜色、功能等方面都与人们希望看到的文化创意旅游商品相差甚远。

旅游商品市场需要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能够提高生活品质的文化创意旅游商品。在海岛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方面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以表演的形式向游客展现海岛地方特色工艺、民俗、节事活动,表演人员最好是当地艺人,充分体现产品特色,切记盲目照搬和模仿。二是整合利用戏剧、曲艺、音乐、电影、电视剪纸等不同艺术表现手法,将海岛文化和民俗文化开发成内容独特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表演艺术旅游产品,如菊花岛、大连周边的海岛都可以根据各自特色进行深入开发,在此基础上来改变传统的海岛旅游产品严重雷同的现象。三是根据区域条件现状,建立旅游扶持资金,建设影视基地,整合影视体验和海岛旅游资源,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四是打造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节庆品牌。五是根据海岛条件建设海岛文化主题博物馆,要充分考虑“陆岛一体化”建设,与陆地旅游结合,延展产业链条,同时为 “陆岛一体化”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便利条件。

(三)营造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环境

首先,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的文化创意服务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其次,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和推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重点放在市场准入、财税调节、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第三,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与行业管理,使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和完善,旅游载体及吸引物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具体来说,要全面加快海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高档文化酒店建设;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游客集散中心; 建立多语种海岛旅游标识系统和旅游咨询服务系统,使硬件设施能够满足海岛旅游的发展需求。同时,建设海岛旅游商品专属品牌,开发出新颖独特、设计精美、实用性强的旅游商品; 增加旅游商品的科技含量,拓宽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渠道; 加快建设商贸中心,推进旅游商品市场标准化; 加大信息技术的推广力度,支持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发展。

(四)加快培养文化旅游人才

上一篇:民间声乐下一篇:品种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