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文化产业发展

2024-09-30

东北文化产业发展(精选9篇)

东北文化产业发展 篇1

我国东北地区主要是指赤峰市、哲里木盟、兴安盟、呼伦贝尔盟等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区, 这些地区基本是都是广阔的平原, 非常适合农耕, 主要出产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往往被认为俗称“白山黑水”。由于东北地区的纬度较高, 夏短冬长, 冬季天气比较寒冷, 因此无法耕种, 这段时间人们就会开展扭秧歌、高跷、二人转等休闲娱乐活动, 这样可以丰富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以及生存哲学, 也为画家们提供了很多体验民生、体验生活的机会。东北地区聚集了鄂伦春、朝鲜、汉族、蒙族、满族、达斡尔等多个民族,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在长年累月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多样化的民族文化风格以及丰富的色彩元素为广大画家提供了很多创作灵感以及创作题材, 因此而促进了东北乡土油画的发展。

一、东北乡土油画的发展背景

我国东北地区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地理面貌, 由于人文环境以及民族历史的独特性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点, 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充分展现了东北地区个性化的文化生长形态, 这样会对本地区的艺术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也正是在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影响下产生了独具东北地区艺术风格的乡土油画。易英——著名的艺术批评家曾经这样说过, 实际上, 东北地区乡土油画主要基于现代主义风格的立场上发展并提炼了乡土题材, 也就是说东北地区乡土油画实际上介于现代主义以及现实主义之间存在的一种风格。这种变体的现实主义不仅延续了现实主义风格, 同时也很好的补充了现代前卫艺术思想, 也很好的反映了现代艺术观念。

产生东北地区乡土油画的背景最早可以追溯到90年代初期, 当时本土思想逐渐复苏并发展, 和其他地区乡土油画发展相较而言, 东北乡土油画发展有一定的共同点, 但是在本质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地域文化比较独特, 慢慢具有自己独立的语言样式所致。我国油画在九十年代初期, 慢慢的从“人文”“人道”关怀发展到“人态”关怀, 而那个时代的画家们也慢慢的从研究历史事件或者歌颂英雄人物, 转换到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日常生活, 主要希望能够将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生存价值挖掘出来, 反思、思考民族的命运, 而且画家自己也非常注重自己的生活态度以及人生态度。因此自主性、现实性的影响, 大部分艺术家已经没有一味的追求艺术思潮, 而是更加现实、理性的观察、分析人和现实的关系。在东北地区, 大多数油画家面对自己时都非常的理性、冷静, 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强调实践体验, 也喜欢追求独特的自我艺术精神, 非常热衷于自己生活的地方, 其实这也充分体现了东北地区非常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人文传统。在乡土写实主义的理念下, 东北乡土油画具有乡土自然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等多种艺术表现风格。

二、东北乡土油画的表现方式

东北乡土油画自从改革开放后表现出一片非常繁荣的发展景象, 不管是其表现内容方面, 还是表现形式方面, 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创作者更加倾向于表达现实的社会生活, 而且油画的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东北地区乡土油画创作在不同的时期, 其发展特色以及发展样貌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 在80年代, 乡土主要带有批判性色彩;在90年代, 东北乡土更加多样化。因为不同画家的人生阅历导致他们对地域性文化的感悟也有所不同, 经过画家自己的总结、提炼后, 就会形成不同的情感基调, 比如有民间“戏曲乡土”, 还有叙事性的“田野乡土”, 也有体现民间乡情的“民俗乡土”, 当然也有童心未泯的“乐园乡土”等等。东北地区乡土油画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一) 写实主义

这种油画表现方式的代表人物有薛志国 (《百财》《白菜与远方的云》是代表作) 、郑艺 (《驰骋的心》《眺望新世纪》《多思季节》等是其代表作) 等, 他们通过写手的手法, 以真诚的态度描绘了东北地区的乡民, 他们的作品非常和谐、质朴。因为自改革开放以后, 关于“三农”问题的矛盾越来越多, 很多艺术家也关注到这个问题, 也有很多画家通过“三农”问题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 体现自己的艺术方式。由于东北地区独特的乡村文化的深刻影响, 画家们一直都非常关心当地乡民的生活状态以及思想发展动态, 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东北这片大土地的喜爱, 深入挖掘生活的原生态美, 进而体现出生活的现实, 还有画家对于未来的希望。

(二) 浪漫主义

周卫 (《第一声妈妈》) 、陈树中 (《野草滩物语系列》) 等乡土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们主要是要表达自己对于田园风光以及东北乡村生活的赞美。画家们主要是通过乡土生活来反思当时社会的发展以及当时社会的政治局面, 体现了一种幻梦、歌颂以及满足。乡土浪漫主义往往表达了画家对于理想生活的依恋、向往和追求。在超越现实的情况下, 画家描述的乡土不仅表达了现实的真实感, 也刻画了对于人、物的一种超现实感, 还有强化了自己的理想思维。乡土浪漫主义画家描绘的语言不仅具备现实特征, 也具备超现实特征, 画家没有虚假的精神, 也没有伪装的崇高, 在观察东北乡土生活的过程中营造了自身的理想主义构图, 也学会采用浪漫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有机结合的这种新方式来处理乡土生活。

(三) 表现主义

王文江 (《收成》) 、宫立龙 (《大地舞蹈》《探戈》等) 都是乡土表现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这种乡土表现方式的画家一直以来都非常关系本地乡民得到物质文明满足后的精神文明发展。因为自我国改革开放后,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 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变化, 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思想因为外来文化的深刻影响逐渐的有了西方思想气息。因此乡土表现主义画家描绘的农民形象主要是展现农民在接收外来思想后的一种改变, 反映了画家对于改革开放的思考, 这种思考并非挖苦, 而是体现了对农民的尊重和关怀, 画家希望农民能够有自己的选择, 能够坚持自我个性, 希望他们不要随波逐流。

综上所述, 我国乡土油画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虽然油画是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 但是因为一开始就和乡土紧密联系, 也使得我国油画具有非常浓厚的乡土气息。东北地区正因为具有灿烂、悠久的历史, 也有丰富的民族风俗文化, 才滋养出具有独特个性的东北乡土油画, 多样、独特的东北乡土油画我国油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孟德鸿.当代东北冰雪山水画作的审美特点与艺术风格[J].大家, 2012.

东北文化产业发展 篇2

东北文化的起源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同样也是多元一体的.大量考古发掘的物文化无可争辩地充分证明了东北地区同样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东北文化是固有的、久远的.、绚丽多彩的,它是中华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它以其雄健豪放、清新自然、质实贞刚的格调,为北雄南秀、异彩纷呈的中华文化增加了新的因子,注入了新的活力,共同创造了中国的远古文化.

作 者:李路华 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吉林,长春,130010刊 名:长白学刊 PKU英文刊名:CHANGBAI JOURNAL年,卷(期):“”(1)分类号:G0 K89关键词:东北文化 中华文化 文化起源

东北文化产业发展 篇3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经济的形成与它的漫长历史息息相关。其中一些思想内涵及精神的积淀, 会受到当时经济政治的影响, 而经济政治又受到地理环境影响。东北地处东亚大陆腹地的北边, 它与俄罗斯, 朝鲜相邻;邻近渤海, 黄海;与内蒙古, 河北省份相接壤, 这块区域范围包括黑龙江, 吉林, 辽宁, 面积78.8万平方千米, 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可谓“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这块富饶的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之一, 其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非常多。首先, 在这片广阔的黑土地上, 有机物质蕴含丰富, 地表黑土深厚肥沃, 黑土钙质含量高, 使得农业产量收获颇丰;其次, 地广人稀, 人均耕地多, 森林资源丰富, 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面积居全国之首。与此同时, 东北地区地处温带, 气候湿润, 雨热同季, 有充足的热量和水分。东北的冰雪也可以算作是得天独厚的资源, 冬季积雪厚, 夏季日照长,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东北早期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产业经济就是农耕文化。早期在人们迁移的过程中, 如:中原文化, 齐鲁文化, 儒家文化及其他宗教文化, 这些不同的文化产业经济在东北地区汇聚融合, 让东北有了新的文化产业经济气象, 在生产劳作和生活上有了新的文化产业经济面貌。1921年在东北辽宁西部发现的红山文化产业经济遗址, 主要遗存有彩陶, 彩塑女神像等, 这种红山文化产业经济就是一种多元文化产业经济的汇聚。同时, 东北是淡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 也有着悠久的渔猎文化产业经济, 东北地区的江河流域分布较多, 如: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黑龙江、牡丹江等, 这里水力资源及渔业资源丰富, 原始先民通过捕鱼谋生, 一到汛期就出去捕鱼, 靠江的这些渔猎民族, 有赫哲族, 女真族, 鄂温克族等, 这些渔猎民族所用的工具品种繁多, 技艺熟练, 他们时常通过捕鱼来招待客人, 这种渔猎文化产业经济也一直延续到至今, 带动着其经济的发展。

总得来说, 早期的农耕文化产业经济, 渔猎文化产业经济涵盖了东北的一切民族, 这也是他们根本的生计方式, 他们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开发创造, 进行着衣、食、住、行及其技术工具等这些物质化的生活, 传播着多种的社会文化产业经济, 不断推进经济的发展。

二、东北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阶段

《汉书》里说:“安土重迁, 黎民之性;骨肉相附, 人情所愿也”。人口的迁徙有生存发展的因素, 而迁徙的原因大抵有天灾、、战乱, 国都变迁等。

每一次的社会动荡, 人口都要进行大规模地迁移。回归历史, 我们看到从先秦到近代以前, 大多都是由北向南迁移, 经济重心如此, 艺术文化产业经济重心也逐渐转向南方。由此得知, 政治经济的大步向前也引领着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 这三方面紧密联系,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 是政治文化产业经济的基础, 文化产业经济也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在唐代安史之乱之后, 人民迁徙流离以希望找到安居乐业之所。这期间东北地区民族分割鼎立, 其中女真族先后两次从东北走出, 成为舞动中国历史的主角。他们在东北地区开始发展经济和文化产业经济, 当时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部落分布众多, 女真族基本形成了一种民族形态。12世纪初, 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 建立了金朝, 同时在宋金的联合下打败了辽国, 在完颜阿骨打的统治时期, 发展了黑龙江的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 还创立了女真文字, 女真文字一直被沿用到了明代。女真族灭辽之后, 有的中原人被迫迁移东北, 这使东北的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当时金朝的女真文化产业经济受到中原文化产业经济的影响较深, 比如在先进制度上的效仿和儒家文化产业经济的传承上, 以及乐曲和乐器方面等。金国女真人另外还接受到了佛教和道教, 因此当时出现了许多的寺庙和佛塔建筑。

从上面叙述可以看出, 人口迁移给迁入地带来了很多的新元素, 各个地区的文化产业经济交流使得各种文化产业经济形态增生出许多新的文化产业经济因子, 这些不断的繁衍出的新文化产业经济有着不同的文化产业经济类型, 也形成了不同的交流状态, 他们带着独有奇特的文化产业经济底蕴冲击着本土文化产业经济, 虽然这样的外来文化产业经济不一定具有先进性, 但它却潜移默化地将一股新的文化产业经济血液融入于那些已有的文化产业经济中, 并创造出新的格局, 使得东北文化产业经济更加博大精深。

三、东北文化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

清末到新中国成立, 这个阶段我们经常谈到的半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 这个阶段战争不断, 民族矛盾冲突不断。晚晴以来, 沙俄侵占了我国大片东北地区, 日俄战争以后, “闯关东”浪潮迭起, 大量的山东, 山西, 河南等地的逃荒者涌入东北地区, 使中原文化产业经济与关东文化产业经济互相交融, 中原文化产业经济迅速在关东扩散, 文化产业经济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清末民初, 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 中国的国门被打开, 外来文化产业经济的思想传入中国, 同时在生产方式, 生活习俗, 文化产业经济思想, 以及学技术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文化产业经济元素, 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新事物和新文化产业经济的影响, 使得人们在日常交流和穿戴生活上都焕然一新。

20世纪初中华民国的东北的文化产业经济产业也有着不一样的发展。东北地区物产丰富, 人烟稀少, 开发这些丰富的资源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 被称作“东北王”的奉系军阀张作霖, 出于发展东北经济, 扩张自身实力的主观目的, 开始了大规模地吸引关内人民, 鼓励向东北移民, 并推行经济发展新政, 促进了东北地区人口及工商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 日本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伪满洲国, 持续长达十四年的殖民统治, 给东北留下了独有的殖民历史遗迹, 如:现在长春的伪满皇宫, 沈阳故宫, 高句丽古遗迹, 黄龙古塔等等。在日本统治期间, 东北地区很大一部分人逃荒到关内, 文化产业经济产业很难向前发展, 而这时的东北在工业上十分占优势, 其他日本财阀对伪满洲国提供了很大的资金支持, 使日本在东北地区工业上形成一种垄断性的模式。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同胞进行疯狂的侵略, 在政治上压迫控制, 经济上烧杀抢夺, 在文化产业经济上实行奴化教育, 这给东北人民带来了心灵上的创伤, 这期间日本将自己的文化产业经济机械地强加在东北民众文化产业经济中, 一定程度上使得东北文化产业经济呈现多元性, 但是东北的总得趋势也是比较稳定的, 经济也在不断发展, 这就为文化产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在抗日战争时期, 由于东北沦陷, 出现了许多的抗日英雄, 他们顽强地抵抗了日本侵略者, 竭尽全力地援助抗日战争, 同时他们在解放东北的战斗中也起到了至关作用。解放战争期间, 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先后进入东北, 由于处境艰难, 共产党实行一定的方针政策, 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动群众, 在建设东北巩固其根据地上, 他们艰苦卓绝, 最终使东北地区全面解放, 使全国在军事形式上有了新的突飞猛进, 东北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四、建国以后的东北文化产业经济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传统的工业和农业基地, 其产业结构的变化不仅是全国的缩影, 也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新的科技革命及工业技术迅速发展的带动下, 东北地区快速实现了工业化的起步, 各个范围内实现了竞争与协作相结合的良好共存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中重点将东北地区定为建设地区, 从而使东北地区重工业生产方式产生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变化, 它初步改变了伪满洲时期殖民地战争基地的军事工业结构, 转向了面向全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轨道使东北快速地实现了工业化的起飞, 并为以后的区域化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组织大批的干部进入东北地区搞建设, 由于东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使东北地区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的工业基地, 劳动人们在铁路、公路运输, 煤炭石油资源, 动力机械设备上不断创造, 同时还在农业林业上进行调整开发, 使东北产能合理的量化发展, 这也是东北地区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人民大刀阔斧的发展东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产业经济, 从20世纪初以来, 随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展开, 东北地区不断进行产业的调整, 同时加大开放力度, 注重发展第三产业, 形成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格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技术创新力的不断提高, 使得东北地区逐步走向国际化。所以说, 建国以来对中国做出最大贡献的是东北, 东北的文化产业经济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五、改革开放以来的东北文化产业经济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化基地, 能源基地, 有利地带动了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 但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慢慢出现了一系列“老化”问题, 如:传统的产业分工方式, 工厂的技术设备不先进, 生产结构单一等问题。与此同时, 人们也存在思想观念滞后, 创新意识不强, 思维方式和行动能力不一致, 盲目的一味向前发展, 因而, 要深度有效的拓展东北文化产业经济, 就要不断开发新思维, 走新型的创业化道路, 这既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内容, 也是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强大动力。要高度重视文化经济产业的发展, 不断的拓展自己的文化产业经济, 不能固步自封,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中, 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下, 东北地区的文化产业经济更需要劳动追求精细, 同时增加新的开拓意识, 新的进取意识, 通过文化产业经济产业进一步拉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经济也称显现出了繁荣有序的局面, 东北的文化经济产业也开始快速发展, 东北地区的历史遗迹的保护, 新文化产业经济的兴起, 以及环境资源的开发, 使东北地区出现了很多森林公园;影视基地;历史古迹等, 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部门也在更加注重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 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经济活动, 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随着文化产业经济的不断提升, 也带动着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 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产业经济, 饮食文化产业经济也日渐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如:东北地区的“二人转”“小品”各类民俗文化产业经济节目, 他们具有浓郁地方性色彩的民间艺术, 这类民俗节目以幽默的语言, 丰富的肢体舞蹈动作和流行的口头文字和歌唱结合, 让观众捧腹大笑, 传达出更多的喜剧色彩和娱乐精神。这样喜闻乐见的娱乐文化产业经济也慢慢促使文化经济产业发展迈向国际化。如今, 我们国家政局的稳定, 经济的繁荣, 为东北文化产业经济也带来新气象, 文化经济产业更加多元化, 也为中西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经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汉书》.中华书局, 1990.01.

[2]吴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聚的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2006.

[3]张志刚.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文化因素分析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4]衣保中.建国以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J].长白学刊, 2002.

[5]胡萍.东北地区体育文化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

[6]石建国.东北工业化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 2006.

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文化创新 篇4

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文化创新

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的形成是各种移入文化整合的结果.以“铁人精神”为代表的文化精神曾对东北地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文化已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障碍.文章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应当倡导文化创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文化进行整合与重塑,包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纳先进文化、改变落后文化、塑造新型文化,等等.

作 者:郭远红 张志刚 GUO Yuan-hong ZHANG Zhi-gang  作者单位:郭远红,GUO Yuan-hong(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政法系,辽宁,阜新,123000)

张志刚,ZHANG Zhi-gang(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刊 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5 24(1) 分类号:F127.3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   文化整合与重塑   文化创新  

东北文化产业发展 篇5

一、辽西地域特点对秧歌文化的影响

(一)满族文化。

辽西秧歌反映了八旗制度、民族文化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多年来,有些抚顺市的老一辈文艺工作者致力于研究和传承辽西秧歌,例如,某舞蹈艺术导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深入抚顺偏远农村,采访了许多民间老艺术家,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秧歌舞照片,发表在《满族民间舞蹈》及《辽宁抚顺民族舞蹈》上,这些珍贵的材料为辽西秧歌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作用。辽西秧歌作为满族舞蹈的一种,为抚顺的满族文化研究增添了价值。多年来,当地一些艺术团体,如八旗风艺术剧团、民间艺术剧团、满族新宾民间艺术团等,多次参加省级和国家级舞蹈比赛和表演,每次都载誉而归。

如今,“辽西秧歌”已被列为抚顺文化遗产名录,如何尽早将抚顺木偶戏、抚顺雕刻、满族歌舞、满族婚俗、满族服装、满族剪纸、萨满舞蹈、萨满仪式等当地特色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如何将这些资源以及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是我们如今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闯关东”的民族大融合文化。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杂聚的地域,汉族人占据多数,随着历史发展,各民族文化融合,在节庆习俗上也是汉族的节庆日居多。当东北秧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解放区发展起来的时候,这种简单的艺术形式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的形式,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更多是因为民间的艺术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有自身的隐蔽性以及自然性,因为这样两种因素的存在使得意识形态被公众共享。

“闯关东”使得东北人民共同的情感和群体意识刻在了东北秧歌的民间艺术载体上,形成了一种比较强大的团结和凝聚的力量,将东北的“闯关东”文化加在了“秧歌”这一载体之上,同时传承了下来,慢慢融进秧歌文化之中。对于东北秧歌来说,因为其具有鲜明以及丰满的东北人民特性,能够激起东北人民自身的强烈情感。

二、辽西习俗对辽西秧歌表演风格形成的影响

(一)服饰道具。

辽西秧歌的服装多为满族的骑马装,体现了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女装上身为镶边的夹袄,下身大多为褶皱长裙,长至足踝。女士头上的装饰漂亮华贵。女装肩部有绣花披肩,头饰和坎肩颜色耀眼。由于男士们表演的动作幅度大,因此男装是镶边的夹袄加上镶边的长裤,有的夹袄外披一件深色对襟的坎肩,头上多为艳色的毡帽。男女服装上都有图案花纹衬托节日的喜庆氛围。

辽西秧歌是古老又传统的民间舞蹈,自然也是反映民间风俗文化的载体。其曾经是中华大地普遍存在的舞蹈,加上地理与自然条件,使得其成为东北地方文化。虽然这些只是传说,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认识到文化与舞蹈对于旅游的重要性。辽西秧歌是当地节庆活动的重要精神支柱,它以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动作特色。

辽西秧歌表演起来自由性较强,动作灵巧多变,左右肩头上下交替耸肩,手臂伸直上扭,双肩前后摆动,双肩也可以前后连续微动或抖动,表演的时候,舞姿连贯娴熟。这是辽西秧歌表达、抒发感情最主要的方式。表演者无论男女,手中必备的道具就是扇子和多边形手绢,表演者手中的扇子,颜色也是多彩的,它的作用等同于腰间彩绸。表演者手持扇子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兰花指握扇;另一种是右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用虎口外抓住扇子中股。左手拿绢,右手拿扇,这是辽西秧歌传统的表演方式。

辽西秧歌继承了女真人、清代满洲人的民间歌舞,舞蹈中的大摆大浪、盘旋作势等动作,再现了八旗子弟的劳作、骑射、狩猎的传统生活。辽西秧歌以上身晃动、下身屈膝、双脚交错、大起大落为基本造型,其中大场、走阵、小场表演生动,形成独具特色的秧歌文化。

(三)东北曲调。老百姓以自娱自乐的方式来创造、

表演东北曲调,用这种方式来讲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给予这种艺术很强的平民化特点。这种特点体现在辽西秧歌通常由大众化的鼓、唢、锣呐等乐器进行伴奏,具备了很强的节奏性和色彩性,继承了萨满舞中的基本调式。在辽西秧歌的音乐当中,很有“逗哏”的风格。在表现手法上还加上独唱对白等多种表现方式。

三、辽西的旅游文化传承与发展

东北秧歌在很大程度上与汉人自身的信仰有很大的关系,其活动目的主要就是节日中的祈福。辽西文化是民族独特的文化。其中投射着深深的民族情怀。秧歌和民间艺术息息相关。辽西秧歌是一种具有地域性以及艺术性的民间舞蹈,舞蹈动作本身特点也体现了现实生活中东北地区的节庆文化以及秧歌中的“乡土”文化,反映了东北秧歌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蕴。辽西秧歌无论是从表演上还是从音乐上,都体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这样的表演气氛其实是因为辽西秧歌是一种民间自娱自乐的舞蹈表演,不同于取悦他人的宫廷舞蹈,因此,秧歌是一种群众文化,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由于辽西秧歌是东北地区的一种民间性舞蹈,因此也就在民间文化所研究的范畴之中,其在民族的进程之中,主要是由民众自己进行创作,是民间最为朴素、最为直接,同时又最具生命活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样一种年轻而又古老的艺术形式,不仅有着久远的文化,同时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面,成为东北地区人民生活相对重要的部分。

四、结语

辽西秧歌从民俗历史的角度深入探究,分析了辽西满族文化的传承机制,探讨了辽西秧歌在继承东北秧歌优秀内涵的同时,如何推陈出新,树立起独具特色并且符合舞蹈美学的文化品牌,实现辽西秧歌的创新。辽西秧歌发展到现在,对民间艺术的审美属性也做到了一种传承,为了保护、传承传统的民族文化,无论是政策上的维护、乡间的采风,还是现代科技手段的保护,都必须从东北节庆习俗出发,探寻其对辽西秧歌的影响,

辽西秧歌作为东北独特的文化风貌,发展了东北当地的民间传统的艺术元素,保护了东北的风情村、秧歌的节庆文化等原生态文化,展示东北的热情与活力。开创舞蹈旅游文化这一宝贵资源,将开创出一个有竞争力的旅游胜地。

参考文献

[1]丛坤.东北地域文化与节庆习俗[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

东北文化产业发展 篇6

关键词:东北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先辈们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 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 其中既有与体育活动相关的身体运动内容, 又有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现象, 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然而, 随着当前“文化生态”的剧烈变化, 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日益加剧的冲击, 传统武术的当代流失, 甚至是不可再现, 已经到了使我们极度恐慌的时期。如何使东北民族传统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 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1、东北传统武术及其传承的意义

来源于民间的东北传统武术, 与南方的传统武术相比有自己的特点, 南方的传统拳法注重手上功夫, 腿上功夫较少, 出手主要以短拳手法为多;东北拳法以腿上功夫为多, 以弹法、踢法、扫法以及飞腿等动作为主, 再配合手上功夫, 他的杀伤力就大了。东北传统武术文化更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腿的技法有很多种形式, 可高可低、可近可远、可左可右、可直可屈、可转可旋, 是实用制敌的有效方法。

开展中国东北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与繁荣相关问题研究, 能够在东北地区武术史学领域的理论、史实与方法上有所突破, 有所创新为东北地区武术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念与视角, 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2、东北民族传统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现状

东北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孕育了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 近年来,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中国传统武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不过, 大多数的研究地域集中在中国的南方地区而且是把焦点定在武术传统特性的流失上。

周伟良在《传统武术———你将何去何从》中指出: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 不能离开它传统的哲学理念和整体观, 不能离开他的技击本质, 不能离开它传统文化的背景和渊源。程大力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大战略:保护与改革》指出:散手等竞技武术, 失去了武术的真实面貌, 不能作为中国武术的代表, 只能是时代的产物。王岗教授在《关注武术传承的主体:人》一文中指出:当今武术文化的流失, 不管是自然流失、必然流失, 还是人为流失, 关键是我们只关注了原来武术文化的文本, 没有关注影响这些文本今后存在的关键———“人”。邱丕相先生在《关于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中呼吁:在文化碰撞和冲击的时代, 西方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逐渐向中国渗透的时刻,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 当然也包括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和精神的中国武术。

对于传统武术拳种的失传、文化内涵的削弱、技击功能的弱化等等, 这些都涉及到传统武术文化的“流失”问题,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可以发现, 类似的研究在许多专著、论文中都有涉及。

3、东北民族传统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对策

3.1、传统武术应从历史角色转变为时代角色

传统武术要发展, 必须要跟上现代化进程, 成为现代社会的时代性角色。为此, 传统武术传承者应主动进入社会, 去探讨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经济起伏、生活节奏乃至流行时尚等对武术的需求, 才可能合着时代前进的步伐, 在为当今社会作出奉献的过程中展示出传统武术的风采, 迎来传统武术的新发展。

3.2、东北传统武术应从民族地域走向全球化的舞台

传统武术的国际化程度都还不高。不用说跟奥运会项目相比, 就是与崛起于近邻的柔道、跆拳道相比, 也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别人先行了一步, 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不如人意的“教训”亦值引以为戒。

东北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也像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 属于无形文化范畴, “作为口传身授的武术文化, 作为活态人所展示的文化, 其传承与传播方式除了借助某些物化的、形象的媒介外, 大多是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心领神会的非物质形态, 而这些非物质的文化形式有别于物态的、静止的、有形的文化形态, 武术是“活”文化, 是活在人民当中的文化。保护活态文化较保护静态文化更为艰难。这不仅需要静态保护;更需要注重保护传承人,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营造、保留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动态保护。

4、结语

在全球化浪潮中, 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对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十分必要。开展东北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与繁荣相关问题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 也具有现实意义。这不仅能为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服务, 而且起到了真正保护东北地区传统武术文化的作用。总之, 东北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 要从发掘、挽救、保护、传承以及繁荣民族文化遗产着眼, 注重传统武术的文化承载价值, 民族精神价值、道德修养价值、审美娱乐价值, 让传统武术为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志新, 韩亚军.试论中华武术文化的内涵[J].青年文学家, 2012, (09) .

[2]杨连芳.全球化背景下浙江省高校武术的传承现状[J].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12, (08) .

东北文化产业发展 篇7

中国地域辽阔, 各地城市的发展特点表现出极大的区域差异性。沿海城市群、中部省份的城镇密集区、西部的边境城市和散落其中的各种资源 (工业) 型城市成为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也是当前重要的科学前沿之一[1,2]。其中, 以资源型城市为主的老工业基地始终是地方兴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与均衡发展政策关注的热点区域。自2003年我国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思路, 并开始实施《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以来, 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代表的中国资源型城市、独立工矿区等的全面振兴成为政府区域协调的首要任务和学界研讨的重点领

域。掌握老工业基地的演化规律和接续产业选择、培育路径及政策调控机制, 对中国多种类型成因的老工业城市复兴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3,4,5,6]。

20世纪60年代, 欧美一些工业城市面临资源枯竭、产业衰退、失业人口剧增等问题, 工业城市的复兴与重建便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关注的日常议题[7]。20世纪70—80年代, 西方学者重点探究了老工业基地复兴路径、模式与政策[8];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成为西方老工业城市再次崛起的优先选择[9]。近年来, 国内学界主要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全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探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资源环境与区域背景、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老工业区改造、接续产业选择与城市社会融合发展等[1]。本文回顾与梳理了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践历程, 评估了老工业基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禀赋与政策优势, 阐明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作用机制, 重点探讨解决以下两大问题: (1) 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2)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互促路径、模式等。

2 老工业基地复兴在中国东北实践

2.1 老工业基地与东北发展窘境

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及其发展:老工业基地是指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国家布局, 以重工业骨干企业为依托集聚形成的工业基地, 以老工业城市为基本单元。“一五”时期, 国家在东北三省投资了全国34%的重点项目, 随后又围绕重点项目配套近千个项目, 奠定了其共和国工业“长子”的地位。经过19世纪60—80年代的进一步发展, 东北三省形成以能源、原材料、机械装备、森工、军工和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10]。1950—1990年, 黑龙江累计生产的石油、木材、铁路货车、大重型机械与电站成套设备分别占全国的50%、40%、50%、34%以上;辽宁省累计上缴中央财政税收占同期地方财税收入的71.5%;吉林省累计汽车产量占全国的20%以上。但在经济总量上, 随着东南沿海改革开放的深入, 东北三省地方生产总值占全国比例从1980年的13.4%开始逐渐下降, 历经了11.27% (1990年) 、11.33% (2002年) 、9.71% (2012年) 。这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虽然为东北区域和全国发展创造了历史性贡献和奇迹, 但是随着资源枯竭、东南沿海引进新技术和新管理, 东北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逐渐衰落。虽然我国自2003年开始实施“振兴东北”战略, 但仍然未能减缓老工业基地城市的衰退趋势。因此, 在《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 (2013—2022年) 》中, 东北三省仍有23个地级老工业城市、4个省会城市市辖区 (表1) , 分别占相应总量的24.21%、16%, 占东北三省地级市、省会城市辖区的63.89%、17.39%。经过10年的老工业区改造, 东北三省老工业城市数仍占有较高比重, 老工业城市振兴任务依然繁重。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窘境:东北三省36个地级城市中, 14个属于资源型城市, 22个属于资源加工型城市, 其中资源型城市中有6个人口超过50万人。历经60多年的资源开采, 目前这些城市赖以发展的主导资源型产业多步入资源开采的后期, 面临资源难以为继、产业结构单一、环境破坏严重、民生问题突出、体制机制不活等区域发展综合症[4]。如黑、吉、辽三省采煤沉陷区面积分别达530 km2、156.76 km2、378km2, 涉及受损住房户分别为618万户、517万户、12.5万户;大庆油田从2003年开始原油产量逐年递减120—150万t;沈阳铁西区鼎盛时期有国企1000余家, 而今不足100家。总体而言,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面临经济发展的路径惯性和沿海其他区域迅速崛起的发展空间挤压, 必须转型发展和尝试探索新模式, 以化解区域发展的综合衰退症。

2.2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基础与实践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基础: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为国民经济体系的建设、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做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全国大部分工业资产存量和大中型骨干企业、众多战略产业在此集聚, 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目前, 东北三省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占有较大比重, 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分别占全国的8.3%、9.71%、10.2%、14.9%, 形成了装备制造业 (电站成套设备) 、石油化工业、冶金工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主导的较完备的工业产业体系。经过近70年的发展, 东北三省的科技教育优势显著, 技术人才众多, 普通高校、本科院校、专业技术人才分别占全国的11.3%、12.4%、10%。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实践: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复兴主要围绕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及其配套政策展开。本文以2003年以来我国针对东北出台的相关区域政策为主线, 梳理了政策演进特征及其实施成效。2004—2012年国家层面批复或实施的东北地区重要政策共有65项 (表2) , 内容为: (1) 财税与金融政策, 主要包括税收豁免、免征、优惠, 增加中央投资计划和专项财政扶持计划; (2) 企业改革与产业发展政策, 主要包括传统产业技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农业扶持、企业体制改革, 综合性产业指导政策; (3) 资源型城市或独立工矿区转型政策; (4) 以棚户区、采煤沉陷区改造等为主的社会保障追加投入; (5) 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政策[12]。这些政策的实施使东北三省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加快。2004—2012年地方生产总值增速比2000—2003年速度提高了1.7倍;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与优化, 显著体现在装备制造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利润快速增长, 产业结构从2003年的12.4∶50.7∶36.9演化为2012年的11.27∶51.89∶36.84;社会民生尤其是棚户区改造和社会保障等显著改善。然而, 兼具输血与造血功能的政策仍存在对扩大区域开放、科技支撑关注不够;中央的政策企业指向性和重点项目指向明显, 但缺乏系统的问题区域化解决政策等[12]。

注:参照文献[11]和2010年、2011年、2012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进展情况 (发改委东北[2011]1534号、[2012]1779号、[2013]1242号) 梳理。

3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现实基础与市场契机

3.1 东北三省工业遗产利用的可能途径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利用其丰富的产业建筑遗产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禀赋发展接续产业是形势必然。目前学界和政府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可发展以下接续产业: (1) 利用工业遗产保护性发展工业旅游[12,13,14,15,16]。 (2) 不同类型的城市可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资源深加工产业、轻工产业、煤—电—气一体化产业、非资源型产业[17] (图1) 。 (3) 利用产业建筑遗产发展创意产业[18,19,20]。若从产业能耗、技术要求、地方居民参与性等视角综合考虑, 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遗产旅游业无疑最具有综合竞争优势, 但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仅在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特大城市较受政府的关注, 其发展受到东北地区众多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的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亟待通过接续产业选择与培育, 全方位推进城市的产业、生态、民生和城市4大要素 (图2) 的协调与系统转型[21]。

3.2 东北三省发展创意产业的要素支撑

东北三省利用工业遗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既能节约资源环境, 又能利用民间创意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以改造传统产业,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优势。东北三省利用产业建筑遗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在空间载体、文化地方性、创意人群及文化企业、产业政策等要素均有较好的支撑条件与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东北地区是旧中国沿海和东部地区工业较集中的地区, 也是我国解放后最早重点建设的全国重要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工业建筑遗产分布具有沿河、沿 (铁) 路、沿海轴线规律, 如辽河干流沿岸的停船码头187处、中小城镇30余座、工厂1266家 (到1918年) [22]。1903年中东铁路 (包括滨州线、滨绥线和哈大线) 全线通车后, 成为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一条轴线, 形成了这样一条带状工业区域。中华民国后东北工业布局沿海岸线的营口、丹东和大连、葫芦岛等港口城市展开。东北三省的工业遗产以机械、兵器制造业、钢铁工业、采煤、铝业、机车、船舶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动力工具、冶金设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为主, 以沈阳、鞍山、抚顺、本溪、大连、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城市最为集中[22]。这些典型的的工业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产业特色, 为发展创意产业和工业旅游奠定了基础。 (2) 受多元民族和计划经济影响, 东北文化具有国企文化和制度依赖、外来性及官本位文化特征[23,24]。国企文化特征表现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以义制利”的价值观、“诚实守信”的无形资产;地域文化中的制度性依赖是指东北地区理性的制度安排成为调整人与人社会关系的主要规则;外来性促进是指东北文化产生的基础较中原农耕文化属于低位文化;官本位是指东北承受的文化积淀浅等使之对关系、人情和官位的向往和依赖。东北文化的显著地方性, 使东北工业遗产再开发利用面临博弈式的利用决策, 显著体现为积极、乐观与勇敢的相对于消极、等待、无所作为的发展策略。 (3) 东三省拥有满族、朝鲜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 他们的民间艺术及其创造能力备受东北亚关注。此外, 东北地区的“二人转、抚顺秧歌、东北大鼓”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当下中国老百姓娱乐的主流曲目。不但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民间艺术土壤肥沃, 而且以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一批现代高等艺术院校和东北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等综合院校的艺术、设计、文传等专业已成为东北地区创意人才的集聚地。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各类创意企业, 东北三省的报业集团、长影集团、歌舞剧院、出版集团、东软集团等领导型企业成为现代东北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军者。如2010年东北地区艺术表演团体有396个、艺术表演场馆134个、博物馆194个、公共图书馆300个, 分别占全国的5.8%、6.3%、8.0%、10.4%。 (4) 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方面, 国家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后, 辽宁省也相继发布了《辽宁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 明确了发展目标, 进行了区域布局;吉林省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意见》, 明确了发展措施。结合文化资源优势, 东三省需要因地制宜, 实施品牌策略, 如开展“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哈夏音乐会、大连国际时装周、中国国际软件与信息交易会”等节庆会展活动。近年来, 有关东北地区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也有较大的影响力, 受到全国很多观众的喜爱, 成为东北文化创意产业的样板。

3.3 东三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契机

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风, 东三省经济和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迅速提高, 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区内消费群体。此外, 近年中国其他省份和日、韩等国对中国东北文化、软件、自然风光的向往度日益上升, 拓展了东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国内消费群体和国际消费市场。如东北三省冰雪旅游节, 近五年游客人数都保持15%—21%的增速;东北众多的城市节事活动, 由政府主办逐渐演变为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积极参加, 如“大连时装周”、“大连国际软件与信息交易会”, 日本、韩国、俄罗斯的参会企业均呈现良性发展势头。

4 文化创意产业促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影响机理

4.1 创意衍生接续产业和拓展传统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链是以“创意”为龙头, 以内容为核心, 通过驱动产品制造、拉动批发营销、带动后续产品开发, 从而形成的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链条[25]。因此, 一旦“创意”形成, 后续市场将成几何级数式增长。此外, 文化创意产业理念和策源地多源于老工业城市, 既能克服落后制造业能耗大、污染大、附加值低, 又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老工业城市亟待发展更有活力的产业时代诉求。

经过近十年的振兴规划推进, 在东北三省GDP贡献中, 制造业步入稳态, 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 在东北地区第三产业中, 传统商业和低附加值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较高, 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所占的比重较小。创意产业以智能化、知识化、高附加值为显著特色, 因此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作用意义重大。创意产业不仅能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优化第三产业的结构, 还可以提高传统制造业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提升东北地区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东北传统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部分的就业压力, 也是地方竞争优势的基础组成部分, 如能基于创意产业进行提升, 集发明、设计、制造、售后体验等环节于一身, 将是东北制造业转型和产业链衍生的必由之路。制造业的创意提升, 既有产品功能和性能的时代要求、人群要求, 又有产品的外观艺术性和创造性诉求。

4.2 创意利用产业建筑优化城市环境

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 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代表的一些城市积极利用产业遗存的旧仓库厂房建设创意产业园, 形成了一批极具特色的园区。这既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创新, 又是延续城市文脉、拓展社区就业和彰显地域文化的理性规划实践。因此,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利用产业建筑遗产的行之有效的首选方式。城市更新为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群集发展提供了契机。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旧城更新的动力和健康新形象。利用废弃陈旧闲置不用的厂房发展创意产业, 不仅可保持老工业基地的历史面貌, 还可保护和继承东北独特的工业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 有利于创建独特优秀的城市文化。现代大都市呈现消费的个性化、生活的创意化等新特点和趋势, 这也是大都市吸引、集聚各种有创造力的创意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城市“三旧”区域, 并辅以金融财税、政策、市场传播等措施, 推进东北民间创意人群的创业进程, 转化创意为社会财富, 塑造融就业、生活与休闲为一体的创意街区, 将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更新的一条新路。

4.3 创意集群与创意城区提升竞争力

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特征是创意以群集态势集聚发展[26]。我国东北地区创意产业园建设将成为推动老工业基地新兴产业形成的重要载体。发展新兴的替代产业是振兴和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途径。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 需要适宜的发展环境。东北地区必须加强创意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使之成为该区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部门。通过创意产业园建设, 培育创意产业集群,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社区居民、创意园区和地方政府的网络式多向协作与信息联动, 构建创意城区, 激发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力, 提升城市竞争力。如果城市内部多个创意集群能辐射和带动周边, 并且互动发展, 对推动老工业基地的市场体制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要不断增强完善城市硬环境建设, 优化城市软环境, 大力发展创意产业集群。若能在不同城市间充分利用现有制造业基础, 并与建筑遗产保护有机结合, 推动东北城镇密集区的创意集群发育和创意城市的成长, 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镇体系向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5 结论与讨论

5.1 重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引领作用

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产业建筑遗产, 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场域氛围, 且国家与地方的产业或城市规划政策都鲜明地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在于培育适宜的接续产业, 增加就业机会, 培育多样性城市功能, 建设现代社区, 提升城市形象、社会活力与人居环境竞争力, 全面振兴资源型城市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因其在增加就业、复兴城市景观、传承城市文脉和提升街区活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示范价值和广袤前景, 成为老工业基地城市政府近十年规划实践的热点。因此, 东北老工业城市要重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对其振兴的引领作用。

5.2 培育创意集群事关创意产业成效

老工业基地复兴过程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对接续产业培育、人居环境优化与城市空间竞争力提升具有溢出效应, 但必须慎重处理产业建筑遗产利用的文化符号经济价值与地方性保护、东北民间艺术与艺人的群集生境和城市草根创意市集培育、政策区域绩效优化或一体化实践等。处理好地方性传承、创意集群培育和城市文化功能定位事关创意产业加速作用的成效。

东北文化产业发展 篇8

东北作家群的三个代表作家, 萧军, 萧红和端木蕻良, 用具有东北特色的语言与文化心理, 构筑了东北文化独特的文化精神。他们创作的主题与题材主要集中于三方面:面对现实、转向历史、面向自己。从文化的外部制度与道德的层面, 表现为习武尚义的生命强力;从文化的内在心理与性格层面, 表现为乐天豪迈的生命精神;从文化的追求与目标上看, 表现为自由奔放的生命追求。

1 习武尚义的生命强力

东北作家群的作家多受关外风气影响, 较少受到关内规矩的约束, 因此他们的天性比关内的作家更为自由。作家在创作中, 着力捕捉、开掘和展示东北旷野大地的丰饶。强悍人民的粗犷豪放的性格, 在遥远的边塞风沙中, 呼唤古老民族的原始的生命强力, 在壮丽雄奇的自然景观中, 寻找人文变迁和民族的血脉。更由于他们最早地接触了日本侵华的事实, 最早承受了故乡沦陷的悲痛, 因此在他们的创作中, 反抗或起义成为最常见的情景, 侠义与匪气的纵横交错之下, 是对生命不屈不挠地追求。

萧军作为东北作家的代表之一, 其性格也富有东北汉子的特征:刚烈, 颇有侠义之气。他的代表作《八月的乡村》被乔木称为“带给了中国文坛一个全新的场面”。它较早并杰出地反映了东三省抗战的事实。萧军的这本书中并没有像日后的抗战文学那样, 将主人公塑造成有崇高理想与觉悟的英雄, 而是真实地描写了最初的抗战中那种鱼龙混杂的局面。各形各色, 因为各种原因走到一起, 进行抗战的男男女女, 怀着对现实绝望之后的果断与绝决举起手中的武器, 侠义与匪气在这血与火的年代凝结为一个个不屈的魂魄, 既对生命抱有希望, 又能慨然赴义。

端木蕻良《鹭湖的忧郁》和女性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以成熟的艺术笔触, 写出了作者记忆中的故乡以及那里人民的善良与愚昧, 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与散文及诗之间的新型小说样式。他们善于捕捉人、景的细节, 并融进作者强烈的感情气质, 风格明丽、凄婉, 又内含英武之气, 表现出对古典爱情的赞颂, 将生命的意识赋予了生殖的力量。人的进化和前进, 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事情, 而是一种生命的力的赞歌。对动物的爱, 也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 人, 不再仅仅是生命的主宰者, 而是自然中平等生存的主体, 不再是一种情感的载体, 而是个体生命的超越者。从这个角度讲, 东北作家们群和生命的和谐与超越, 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体现出了对生命的尊重, 重视承诺在人生价值方面的作用。

2 黑色幽默式的自我解构

在东北文化中, 幽默是其文化的核心特质。东北地域, 冬季漫长严寒, 生存条件极为恶劣, 人们习惯将各种见闻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 以对抗自然的严寒和环境的相对封闭, 对历史和人物也做出了东北人特有的评价。作家们在对主题, 题材的开掘中, 由于有了探讨民族命运这样一个总的思想背景, 因此都自觉追求历史感:现实的黑暗、民族的痼疾, 在“历史”的俯视下显出它的全部荒诞性, 又以其滞后的历史惰性力量给人以重压。一面向民族现实与历史土壤的深层深入, 一面显示出特定历史时代所特具的沉郁、凝重的风采, 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黑暗的诅咒与对腐朽现实政治的否定。因为“这也是用以排遣内心屈辱感与挫折感的心理防御手段” (1)

东北作家群敏锐地感受到东北农村生活的沉滞、闭塞, 以及由此造成的对民族活力的窒息, 并用不乏幽默的笔法进行批判揭露, 同时也不吝啬于指出解决这种现状的方法与途径。

端木蕻良用似冷眼旁观的态度描写着一个个充满丑角与戏谑的场景。《大地之海》中的“三少爷”, 奴颜婢膝, 行为滑稽, 他对欺压他的日本小孩子“热情地招呼着, 如对一个小小的恋人”;而对小乞丐则连踢带骂。小乞丐说他踢得太疼了, 他则哈哈笑:“有踢的不疼的吗?要踢得不疼, 谁都让踢了!来, 给你一块糖!”而被称作“贱骨头”的小乞丐在一片“拍拍拍的剧烈机关枪响声”中嘴里“有着一块糖了”。作者在这里用近似冷幽默的笔触描写着“三少爷”汉奸姿态, 同时又通过其他人对日本人的顺从, 对“三少爷”的附和, 揭露顺民的心态:以为安分守己, 交粮纳税, 日子就仍然能够过得下去。但事实是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 压迫一天比一天沉重, 很多人在沉默中灭亡。作者建构了这种“新的苦闷和抑郁”, 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民族的、时代的, 是抛掉廉价乐观之后的清醒, 是对战争前途, 民族命运的忧虑, 具体来说, 则又包含着对于中国社会痼疾的正视与思考, 本质上反映了民族精神的觉醒。

将熟悉的场景转化为陌生化情境, 这种情境不一定是自己亲身经历的, 而是一种陌生化的幻象, 充满了黑色幽默与荒诞, 它与悲剧强调现实的批判力量不同, 它更多关注的更多是自我的生命体验和自我的生命表达的批评, 这种生命批评是一种超越历史和现实的自我观照。

3 自由奔放的生命追求

这是一种生命力的赞歌, 对文明秩序的反叛与抗争;同时也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 从困境中发掘美和自由的存在。

萧红的《生死场》是一部关于死亡的心灵炼狱与灵魂独白:在这里, 我们看不到生活的乐趣和生存的意义, 只有猪狗牛羊一样的觅食、哀吟;这里没有爱情这样高尚的字眼, 只有赤裸裸的生殖、泄欲。鲁迅先生对《生死场》评价说:“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 对于死的挣扎, 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 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萧红用敏锐的生命直觉加以观照, 将人的生存环境与动物的求生本能加以混同、类比。将人的生命价值与死亡意识加以对照、反思。

显然, 我们无法用抗日文学、现实主义等批评范畴去解读《生死场》, 但可以用生命哲学中求生意志与非人境地的对立、爱欲冲动与死亡恐惧的联结来探询文本的阐释空间。

《生死场》的主线人物是三组家庭, 分别隐喻了人的生存状态的三个层面:生存本能需要、性爱生殖需要、创造叛逆需要。奴隶、庸人、愚民, 他们的归宿无一例外是埋葬野鬼和野兽的乱坟岗子, 也许只有在那里才会获得所谓的平等与自由。但作家并不是一味的将人们推向死亡, 她指出了只有反抗, 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柔弱邋遢的王婆变成最坚定的反抗者, 以千疮百孔的肉体与精神, 向人们展示了女性生命的坚韧。另外, 有的人向死而生, 如李青山组织“镰刀会”、投奔抗日军队, 虽然在全文中只占不到三分之一的篇幅, 而且因为作者对材料的陌生而显得叙事笨拙、语言生硬, 但毕竟指出了一条生路--自我拯救, 也给读者“坚强和挣扎的力气”。

之后的《呼兰河传》虽然延续了《生死场》的主题, 但萧红的笔触变得“明丽”了。人们虽然在苦难中挣扎, 但这并不能降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随时会塌掉的房屋, 被称为“会走的房子”;因过于破败而在屋顶生出的蘑菇, 被当作珍宝一样四处炫耀……人们在作者看来是近似绝望的境况中, 苦中作乐, 或是悠然地安享每一点快乐, 现实虽然是痛苦的, 但生命却因乐观而变得执著。

在“二萧”和端木蕻良之外, 东北作家群中其人的作家骆宾基、李辉英等作家也都在各自的作品中展示了沦陷之下, 东北人民, 尤其是东北农民的觉醒与反抗。浓厚的地域特色, 浓郁的民族意识, 浓重的反抗色彩使得东北作家的明显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 科学与民主并不是他们追求的重点, 对侵略的反抗, 对生命的执著, 对命运的抗挣, 对生活的追求才是他们的初衷。随着民族危亡时刻的到来, 东北作家群创作的侧重点从自然生态景观转移到社会文化景观, 讽刺犀利而格调沉郁慷慨。走向了更为深邃的生命本体命题的挖掘。而生命强力和自由意志, 一直是他们为东北文化旗帜书写的主旋律。

注释

东北文化产业发展 篇9

在近代工业出现之前,人类社会大体上存在农业、畜牧业、渔猎业三种经济形态。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每种经济所占的比重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是单一模式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在明清之前,东北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直是以渔猎、游牧经济为主。直至明清时期,随着东北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接触的增多,农耕经济迅速发展。东北地区的经济生产模式由单一的渔猎、游牧经济向渔猎、游牧和农耕相结合的过渡型经济生产模式转变,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东北地区一直以这种过渡性经济生产模式为主,而没有像中原地区完成由渔猎、游牧经济生产方式向农耕经济的彻底转变。对此,笔者拟从地域文化视角出发阐释其原因。

二、明清时期东北地区经济生产模式转变原因

(一)地理环境因素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对经济形态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地理环境。东北地区土地广袤、肥沃,处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大山系的包围中。围绕三大山系,也形成了三大水系,分别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水系、图们江和鸭绿江水系、辽河水系,三大水系也对东北地区形成怀抱之势。“三山三水”环抱之内的土地就是以土壤肥美著称的东北平原。可以说,东北的地理环境是山水相依、贯通无阻。这种没有天然屏障的地形有利于各民族自由出入,为东北地区各民族文化和经济交流提供便利条件,使得东北地区的文化具有高度相似性,各少数民族之间经济关系密切相依。此外,南有山海关扼守东北地区入关之路,这就阻碍了东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自由交流,导致东北地域文化内流趋向明显。同时,东北地区经济生产模式也没有受到中原经济生产模式影响成为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经济模式,仍维持着渔猎、游牧和农耕相结合的态势。因此,东北丰富的自然资源,贯通无阻的地势以及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虽然有利于东北各地经济的交流融合,但同时也限制了交流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二)东北地域文化因素

东北地域文化作为整个东北地区的文化共同体,相较于单一行政地域的文化,其生命力更强。如在当今社会上,“东北”和“东北人”是作为整体概念出现的,无论是辽宁人、吉林人还是黑龙江人在全国其他地域人看来是无差别的,具有整体的地域认同性。甚至生活在东北地区的黑、吉、辽人民也会把“东北人”这一标签放在具体的行政地域之前来称呼自己。这样的地域文化整体认同感在全国范围内非常少见。由此可见,东北地域文化的认同感是十分深刻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共同体。

东北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也可以在东北地区经济形态以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的演变上觅得踪迹。东北“三山三水”的地形非常有利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渔猎、游牧经济形态的发展。一些东北方言,如“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水过千层网,网网还有鱼”“一只羊也是赶,两只也是放”“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等等都可以证明东北靠山、沿水区域的居民的确是以渔猎、游牧为生。而如今的辽宁中西部地区,处于广阔、肥沃的东北平原且汉人相对较多,就形成了经济形态相对高级的农耕经济。“顺垄沟找豆包”“哪打滑哪住犁”“二八月庄稼人”等等方言俗语也可以提供佐证,证明农耕经济的存在。东北地区三种不同的经济形态以地域为界平行发展。

如前文所述,东北无山川阻隔、贯通无阻的地理环境,为不同族群人们的交流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推动了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形态之间的接触以及演变,这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单一的经济形态逐渐消失,出现了半农半牧、半农半渔的过渡型经济形态,且这样的过渡型经济状态长期持续。事实上,就生产方式来说,从采集、渔猎、游牧过渡到农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中原地区很早就从渔猎经济过渡到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而东北地区经济形态演变的进程拉长到具有典型意义的程度,渔猎、畜牧、农业经济长期并存、混杂,迟迟无法完全转变为农耕经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方面在于东北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同时这也和满清政府出于维护政权统治的需要,封禁“龙兴之地”—东北,使得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无法顺利传播到东北地区不无关系。另一方面在于东北地域文化明显的包容性和碎片性。首先,东北地域文化包容性的形成是由于东北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历史上,满、蒙、鄂伦春、女真等少数民族均在此生活过。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不断融合、杂糅成独具多元民族特色的东北地域文化。因此,东北地域文化天然具有包容性,其天生就是由各种文化汇聚而成的。与此相应,东北文化的包容性推动了东北地域文化深刻的认同感,增强了各民族的凝聚力,改变了社会模式的僵化倾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灵活性。其次,之所以说东北地域文化具有碎片性,是因为东北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众多少数民族文化因素杂糅而成的。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处于满汉两种文化不断冲突和交融状态之下,并没有像中原文化那样占据主导地位的强势文化。这种特性会使得东北文化稳定性趋弱,易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属于被动接受型文化,其特点直观地体现在东北经济模式的演变——渔猎、游牧和农耕经济相互融合且长期并存。文化相对论学者赫斯科维茨认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来自互相尊重、强调多元及对每个文化价值的肯定。东北地域文化则是此观点忠实的践行者。

(三)移民因素

明清时期,东北过渡型的半渔半农、半牧半农经济生产方式的长期存在,除了归因于地理环境以及东北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之外,还由于汉人的不断涌入和统治者的政策。其实自商周以来,就有汉人向关东迁徙,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至明清时期已成为大潮流。另外,还有统治者相关政策的推动作用,如满清抢夺汉人以充实关外,《清太宗实录》卷五十九载:崇德七年(1642年)三月壬午,皇太极谕诸王曰:“原在锦州居民并商贾人等,可悉予保全,归顺官军尽令剃发”。三月乙酉,谕旨称:“所获明国官民,不啻数百万”。结合两份谕旨可知,当时满清政府确实掠夺数百万汉人安置在了东北并主要安置在了辽东;皇太极入关后鼓励汉人开垦边疆;康乾时期的清代“流人”政策。无论是自发的迁徙,还是官方被动迁徙都给东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汉人,汉族人口的不断增加势必会促使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加速“汉化”,在中原地区早已成熟的农耕文化也会不断影响、改变着东北地区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

三、结论

上一篇:我国酒店下一篇:现代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