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设施黑土

2024-10-18

东北设施黑土(共6篇)

东北设施黑土 篇1

0 引言

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分析土壤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1]。传统方法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分子生物学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中。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是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多样性分析的成败。DNA提取方法的优异受土壤类型的影响[2],同一种DNA的提取方法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土壤。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方法[3,4,5],多侧重于一般裸露地土壤类型,较少关注于设施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方法及其提取后的纯化,尤其适合东北设施黑土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方法尚未见报导。东北设施黑土具有酸化、盐渍化程度大、有机质含量高的特点,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相对于其它裸露土壤更加困难。虽然国外已有用于黑土DNA的提取试剂盒,但试剂盒价格普遍都很高,并不适合多数实验室和大批量样品的提取。因此寻找一种适合于东北设施黑土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试验以一般裸露黑土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方法为对照,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选择出一种经济实用、适合东北设施高有机质含量黑土的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材料

以东北农业大学园艺站温室内多年连续种植的黄瓜的土壤为材料,用土钻取0~10 cm的表层土,过筛后存储于-20℃。土壤理化性状见表1。

1.1.2 试剂

溶菌酶、PVPP购于Solarbio公司;CTAB、EB购于Amresco公司;蛋白酶K购于MERCK公司;SDS购于Sigma公司;细菌16S rDNA引物由博士生物合成;dNTPs、Pfu酶均购于MBI Fermentas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或进口分装。

1.1.3 仪器

水浴锅、离心机、电泳仪、紫外投射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PCR仪。

1.2 方法

1.2.1 东北设施黑土总DNA的提取

1.2.1.1 方法A:

以常用黑土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方法[6]为对照。称取土壤样品1 g,加3 ml DNA提取缓冲液(100 mmol/L Tris-HCl、100 mmol/L EDTA、100 mmol/L Na3PO4、1.5 mol/L NaCl、3% CTAB,pH 8.0),加入0.5 ml 20%SDS,65℃水浴2 h,在室温9 000 r/min下离心15 min后,将上层液移至一个新的离心管中。DNA抽提,向其中加入等体积酚-氯仿-异戊醇(25:24:1),于9 000 r/min下离心15 min,上清液于一新离心管中,向其中加入等体积氯仿-异戊醇(24:1),于9 000 r/min下离心15 min,取上清液加入0.6体积异丙醇,混匀室温静置1 h。于12 000 r/min离心20 min,倒掉上清液,用70%预冷的乙醇吹散洗涤,再用12 000 r/min离心2 min,倒掉上清液彻底晾干至无乙醇味。重悬于灭菌ddH2O中,最终体积为50 μl。

1.2.1.2 方法B:

在方法A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将DNA提取缓冲液中3%的CTAB更改为1%,加入20 μl蛋白酶K(20 mg/ml)和30 μl溶菌酶(100 mg/ml), 涡旋振荡混匀。37℃下,振荡30 min[2],后面的步骤与方法A相同。

1.2.1.3 方法C:

以方法B为基础加入前期预处理,预处理为在1 g土壤样品中加1%无菌焦磷酸钠溶液2 ml。在室温温预30 min,每隔10 min颠倒混匀一次,10 000 r/min室温离心10 min.弃上清液[7]。后面的步骤与方法B相同。

1.2.1.4 方法D:

以方法C为基础更改前期预处理液,用120mmol/L pH 8.0的磷酸缓冲液做预处理液。在1 g土壤样品中加入4 ml预处理液,漩涡振荡15 min, 6 000 r/min室温离心10 min。后面的步骤与方法B相同。

1.2.1.5 方法E:

以方法D为基础,使用两种前期预处理液进行预处理。在预处理液中加入了EDTA、PVPP做土壤微生物裂解前的去腐预处理。在1 g土壤样品中加入3 ml TENP buffer(50 mmol/L Tris、100 mmol/L NaCl、20 mmol/L EDTA、0.01g/ml PVPP,pH 10) 漩涡振荡2 min,静置2 min,反复3次后,9 000 r/min室温离心5 min,弃上清,重复洗涤2次。最后加3 ml PBS buffer(8 g NaCl,0.2 g KCl,1.44 g Na2HPO4,0.24 g KH2PO4,溶于1 L水,pH 7.4) 洗涤1次[6]。后面的步骤与方法B相同。

注:表中同一栏中不同大写字母表示不同方法见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n=3。

Note:Different upp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represent mos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f the different methods (P<0.01), and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represen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n=3。

1.2.1.6 粗提DNA的纯化

用海基公司的胶回收试剂盒(玻璃奶珠)进行纯化,具体步骤见说明书。

1.2.1.7 DNA的浓度和纯度检测

取未经纯化和稀释的2 μl DNA在0.8%的琼脂糖凝胶中检测,用EB染色、拍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直接测定5种方法提取的DNA在230nm、260nm和280nm处的OD值,计算DNA含量、OD260/OD280和OD260/OD230的比值[6]。

1.2.2 细菌16S rDNA的PCR扩增

PCR引物使用细菌通用引物16S rDNA V3区的F388、R518[8]。反应体系:10×PCR buffer 5 μl,dNTP 4 μl,模板DNA 2 μl,上、下游引物分别为1 μl(10 pmol/μl),Pfu酶 1 μl,加ddH2O 36 μl。PCR的反应程序:94℃ 5 min,94℃ 1 min,61℃ 1 min,72℃ 1 min,94℃ 10 min,30个循环。用1.5%的琼脂糖凝胶进行PCR产物检测,EB染色并拍照。

2 结果与分析

2.1 粗提总DNA纯度与产量的比较

注:M:λ-HindⅢ DNA Marker Note:M:λ-HindⅢ DNA Marker

5种提取方法所提取的结果如图1和表2所示。5种方法均能提取出总DNA。对照方法A提取的DNA弥散较严重,有明显的降解现象。改进的方法B-E提取的DNA长度差异不大,均在23kb左右,完整性很好,没有明显的降解现象。未经预处理的方法B提取DNA的产量为14.45μg/g是方法A的2.1倍。方法C、D、E加了不同的前期预处理,其DNA产量和纯度均显著高于方法B,且方法E提取的DNA含量最高,分别为方法C和方法D的1.51倍和1.90倍。方法E提取粗DNA的OD260/OD280和OD260/OD230的数值均略高于预处理方法C和D,说明加入经改进的预处理后的方法E对东北设施黑土去除蛋白质和腐殖质的效果比较好。

2.2 DNA纯化及PCR扩增

土壤中腐殖质等物质能够明显地抑制PCR扩增,可用PCR扩增好坏检测DNA纯度。以5种提取方法提取的粗提DNA为模板进行细菌16S rDNA V3可变区的PCR扩增检测,均未得到目的条带,表明5种方法均没有达到直接进行后续实验的要求,还需进行纯化后才可进行PCR。经过纯化后的DNA模板进行的PCR结果如图2所示,均可扩增出230kb的目的条带,对照方法A扩增出的目的条带非常暗。加入预处理方法的C、D、E扩增出的目的条带均要好于未加预处理的方法A和B,且方法E扩增出的目的条带最亮,方法C和D的扩增条带宽,有弥散。说明方法E提取的DNA的质量较好,能较好地得出PCR扩增效果。

3 讨论

注:M:DL 2 000 marker。

Note:M:DL 2 000 marker.

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基础依赖于高质量的DNA模板,DNA的提取效果根据DNA产量、DNA纯度和DNA的大小来评价的[9]。本研究中对照方法A是用最常用的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与方法B提取东北设施黑土DNA进行比较,两种方法提取DNA过程相似,但产量差异很大。其原因是方法B加入了蛋白酶K和溶菌酶,蛋白酶K能够破坏细胞结构,提高DNA的产量,溶菌酶也可提高DNA产量和浓度,减少腐植酸的影响[10]。方法C、D、E是在方法B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增加了不同的预处理,目的是在细胞破裂前去除腐殖质,降低纯化困难[11],从而进一步提高DNA的质量和含量。预处理预裂解液的作用是促进土壤的分散性和均匀性,减少土壤成分对DNA的吸附作用,能够去除掉土壤中一些有机质,有助于提高DNA质量[12]。因此加入预处理的方法C、D、E提取的DNA的产量均高于未经预处理的方法A和B,与前人研究相符[12,13]。在本研究中方法C预处理中磷酸盐的阴离子能与DNA竞争,减少DNA与共价阳离子和微量金属的结合[13],使得DNA提取含量增加;方法D预处理中焦磷酸钠的作用是能够与金属离子生成络合物,并且能够溶解土壤中钙、镁等不溶性盐类;方法E的预处理是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6]进行改进,将其中的PVP改用为PVPP,PVPP可去除部分腐殖质等杂质[2,14],将涡旋时间降低能够减少涡旋对细胞的破碎,涡旋后静置能够让PVPP充分与腐植质等杂质结合,加大腐殖质的去除力度,这可能是方法E提取的DNA的质量较好的原因。有研究表明[15],应用PVPP纯化土壤DNA时,土壤DNA产量会略微下降,但DNA提取质量会升高,其是将PVPP加入到提取缓冲液中,而本研究与其不同的是将PVPP加入到预处理缓冲液中,能够有效地去除土壤腐殖质,进一步提高了土壤DNA提取质量。说明对于高腐殖质含量的设施土壤,在DNA预处理缓冲液中加入PVPP能够起到很好的去腐作用,这也是本研究方法的创新之处。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方法E能够提高东北设施黑土土壤DNA的提取品质,该方法简单、经济、易操作,可用于东北设施高腐殖质含量黑土土壤微生物总DNA的大批量提取。

东北黑土资源现状与保护策略 篇2

1 东北黑土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1 种植结构单一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下降

大豆重迎茬使根部病虫害严重。根系分泌物,根茬腐解物、根际微生物的变化,养分的单一消耗,导致根际环境恶化,有害微生物增加,加剧了重迎茬大豆的减产。同时由于根的活力下降,土壤酶的变化,使根的吸收能力降低,植株生理代谢失调,致使大豆生育不良,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1.2 水土流失加剧

黑土区由于季节性冻融作用和漫川漫岗的地形地貌特点,开垦后导致水土流失加剧[6,7,8,9,10]。典型黑土区地形多为地势平坦的波状平原和台地低丘区,坡度虽缓,但坡长较长,一般为500~2 000m。由于该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加之集雨面积大,故径流集中,冲刷能力大,水蚀严重,春季土壤解冻时,表层土壤疏松,容易被积雪融化的融雪径流冲刷,促进侵蚀沟的蔓延与发展。水蚀主要发生在坡状耕地上,占80%左右。黑土由于质地松散,又发生在平川慢岗上,加之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区,每年4-5月正值黑土区干旱大风期再加之人类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剧了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据统计,目前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0%[11]。

据2013年水土普查公报显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总面积为25.88万km2,占总土地面积的25.13%。 内蒙占10.75 万km2,黑龙江占8.78万km2,吉林4.83万km2,辽宁1.51万km2;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面积为16.48万km2,风蚀占8.81 万km2,冻融面积占7.01万km2。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结果,东北黑土区有侵蚀沟29.57 万条。各省区都有分布,以黑龙江最多11.6 万条,内蒙7 万条,吉林6.3万条,辽宁4.7 万条;各地貌类型区均有分布,以漫川漫岗区和低山丘陵区最多。

1.3 土壤有机质下降

黑土是我国农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土壤,开垦前,黑土有机质含量高达8%~10%;据测算、开垦20a的黑土地有机质含量下降1/3;开垦40a的有机质下降1/2左右;开垦70~80a的有机质下降2/3左右,下降趋势显著。目前,东北土壤有机质缓慢下降,为每10a下降0.6~1.4g·kg-1。《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主要性状数据集》2013-2015年东北测土施肥的大数据,34 652个点位土壤有机质为1.1~287.0g·kg-1,平均为34.66g·kg-1。黑龙江省13 249 个土壤样本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在5.6~125.3g·kg-1,有机质平均值为35.63g·kg-1,5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6.4~42.1g·kg-1。黑龙江垦区2 831个样本: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为10.1~99.8g·kg-1,有机质平均值为43.2g·kg-1,50%以上土壤样本有机质含量为32.6~52.1g·kg-1。吉林省5 772个点次,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1.4~287.0g·kg-1,平均25.2g·kg-1;辽宁省7 825个点次,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为7.3~49.9g·kg-1,平均17.5g·kg-1;内蒙东四蒙4 975个点次,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为1.1~133.8 g·kg-1,平均34.3g·kg-1。

1.4 黑土耕层变薄

由于多年的耕种和土壤侵蚀的发展,黑土层已渐浅薄。初垦时黑土层在80~100cm[12],开垦70~80a只剩下20~30cm。《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主要性状数据集》2013-2015年东北测土施肥的大数据,34 652个土壤点位,黑土耕层厚度平均22.1cm。黑龙江土壤耕层有效厚度范围在20.0~100.0cm,平均有效土层厚度32.7cm;耕层厚度在10.0~25.0cm,平均耕层厚度在18.7cm。黑龙江农垦土壤耕层有效厚度范围为22.0~98.0cm,平均有效土层厚度50.8cm;耕层厚度14.0~42.0 cm,平均耕层厚度为25.2cm;吉林耕层厚度平均19.5cm,辽宁耕层厚度平均25.4cm,内蒙东四蒙平均22.0cm。

结构变差,地力等级下降:黑土土壤物理性能逆向发展,旱时板结僵硬,涝时朽粘,蓄渗水和供肥能力大大下降,《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主要性状数据集》2013-2015年东北测土施肥的大数据,34 652个土壤点位,表明土壤板结,耕层容重增加,黑龙江平均为1.15g·cm-3、黑龙江垦区为1.17g·cm-3、内蒙古为1.24g·cm-3、吉林省为1.37g·cm-3,从北到南耕层容重增加了0.22g·cm-3。.

1.5 土壤养分库容偏低

尽管无机肥料的投入已达到300kg·hm-2水平,但是,由于黑土的保肥、保水性能变差,肥料的利用率偏低,造成了黑土不同养分库容偏低的局面。黑龙江省主要农田土壤氮的临界值为18.0mg·kg-1、磷的临界值为12.5mg·kg-1、钾的临界值为120.0mg·kg-1、硫为10.0mg·kg-1、锌为2.0mg·kg-1、锰为7.5mg·kg-1、铜为2.2mg·kg-1、硼为0.55mg·kg-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13]:黑龙江省黑土氮素库容100% 处于亏缺状态,磷素库容57.7%处于亏缺状态,钾素库容42.0%处于亏缺状态,61.5%的黑土缺锌,38.5%的土壤缺硫,此外,缺铜、铁和锰的土壤分别占26.9%、23.1%和19.2%。黑土养分的限制因子是氮、磷、钾三种元素,而潜在限制因子则为硫和锌。

1.6 土壤酸化现象日趋严重

黑土的酸化现象集中表现在黑龙江省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草甸黑土和白浆化黑土地带。该地域土壤矿物质的强烈风化和大量的盐基淋溶现象,导致了土壤的钾、钙、镁、磷元素大量淋析,出现了缺乏症状。同时,由于土壤酸性较强,导致了土壤铁、铝、锰离子的过于活化和毒害作用,其它重金属(Pb、Cr、Cd)的活性与毒性也会相应增加。白浆化黑土水浸pH变异幅度一般为5.77±0.35,盐浸pH变异幅度一般为4.86±0.45(n=12);水解酸9.11±3.56cmol·kg-1,盐基饱和度84.13±12.5%(n=12)。潜在酸和盐基饱和度较高是白浆化黑土的特征之一。该种类型土壤施用石灰等碱性物质,可以对土壤酸性起到明显的改良效果[14,15]。

2 黑土保护现状

黑土的退化现象得到了国家的重视。近年来,农业部、科技部、国土部等有关部门和东北四省区积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土保持、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保护性耕作等项目,形成了深松整地、少耕免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一系列适合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的增加有机质含量,控制黑土流失,保水保肥,黑土保育的“可推广、可复制、能落地、接地气”的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技术模式和运行机制。2015 年国家投入5 亿资金实施“黑土地保护试点工程”。黑龙江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黑土综合生产能力,先后启动了“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松嫩、三江两大平原综合治理配套改革工程”和“亿亩高标准良田建设工程”。但是,在大范围实施中技术集成优化、农机农艺有效结合、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等环节还亟待加强,以尽快改变单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断链现象,使科研成果能够更高效地转化为土地生产力。

3 黑土保护策略

黑土恢复与保护是一个长期过程,更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全社会对黑土保护负有共同责任。以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为目标,倡导以政府为主导,调动企业、科研院所、广大农民和社会多方之力量,共同参与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行动。科学谋划,综合施治,统筹推进。全面解决黑土退化问题。

3.1 建立黑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长效机制

制定法律法规,设立黑土保护利用试验示范区。遵循科学规律,正确处理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在利用中保护的原则。保护黑土资源对农业生产的优质立地生态条件[16,17]:通过水分平衡、水保治理、作物配置、耕制调整、栽培管理等措施,使“水、土、气、生”条件得到保护与持续;提高黑土资源的生产能力:通过有机培肥、秸秆还田、碳氮平衡、水热协调、平衡施肥等措施,不断促进黑土耕地质量的稳定与提升。黑土资源在培育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通过建立各种综合利用模式,如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小麦标准化生产模式;建立良好的轮作体系,不断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在保护黑土资源在持续利用中,构建现代化大农业的产业体系:通过现代化大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支撑,以保障民生改善和经济持续发展。

3.2 结合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

通过四大黑土带国际合作,开展黑土国际联网研究,构建我国与国际黑土资源联盟的综合组织机构。打造世界黑土研究平台,建立中国东北黑土保护与研究中心,进一步推动我国以东北为主体的黑土资源的保护与战略发展。进一步面向国际(俄罗斯),不断拓展黑土资源国际规模化开发与利用基地,进一步推动我国以东北为主体的黑土资源的保护与战略发展。

3.3 “十三五”黑土保护总体思路

启动国家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农业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针对黑土开发、利用与保育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开展长期系统研究,加强黑土演化过程与机理、退化黑土恢复与作物结构调整、耕作制度优化、化肥农药减施与粮食增产等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集成,形成有利于黑土保护的关键技术体系与综合配套政策。完善和开放黑土研究平台和研究网络,围绕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重点在黑土科学基础研究、监测监控、应用技术推广等方面开展边研发、边示范、边推广应用的科技策略;面向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立有效合作机制,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形成相互支持、紧密合作的有效机制;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共享黑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人才与成果等资源,加快黑土资源保护和利用知识的社会普及,唤起全社会保护黑土的自觉行动,共同促进黑土保护工作,实现东北黑土保护与永续利用之目标。

3.4 制定黑土资源保护中长期规划

东北设施黑土 篇3

近几年, 以《刘老根》、《马大帅》、《圣水湖畔》、《美丽的田野》、《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等为代表的东北农村题材系列电视剧热播。据调查显示, 《圣水湖畔》曾以5.8%的收视率创造了央视2005年最高的收视率;《刘老根Ⅱ》的首播也曾创下全国平均收视率10.34%的好成绩;在辽宁电视台影视频道热播的电视剧《马大帅Ⅲ》收视成绩创造了新的纪录。 (1)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是指表现东北特有的乡土风情和农民普通生活的电视艺术作品。贴近现实, 以农村的发展作为切入口, 讲述的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事情, 体现出农村的和谐与安宁, 给人以美的享受, 反映了新农村的风貌。并且, 与东北的人文、地域特色密切关联, 具有浓郁的黑土地情怀。

二、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情怀

在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东北的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浇铸的“关东文化”使东北的文化形成为统一体。在农耕文化, 渔猎文化、草原文化的不断撞击中, 造就了东北人粗犷、泼辣、自然、质朴的性格, 也使东北人和他们所生活的那片黑土地融合在一起。

(一) 东北历史文化造就黑土地人

东北一直是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域, 在广袤无垠的中国大地上形成它自己独特的一方水土。东北文化的形成有自然条件和历史人文环境的影响。土地辽阔、人口稀少、气候恶劣、大风大雪的环境自然要影响到东北文化的形态风貌。再是人文环境的历史构成——从东夷人到渤海国, 从秦汉时期的移民迁入到契丹族和女真族两次入主中原, 再到明清时代的移民, 由入关到出关的回流。冀鲁晋流民齐闯关东和日伪时期长达十余年的奴化教育和殖民地文化的影响, 构成了东北文化结构的复杂性和独特性。虽说这种解读是对其几千年下来的总结, 但无可否认的是, 长久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造就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二) 黑土地人的认同情结

东北人被称做是生活在黑土地上的人, 成长于东北大地的人们身上具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无比深厚的地域情结。与其它地域不同的是, 东北三省的居民首先认同的是“东北人”这个身份, 而不是对辽宁, 吉林, 黑龙江三省的认同, 大多数的黑土地人对“东北”都有很强的认同感。由于这种概念的存在, 也造成了黑土地上的人们分外团结的局面。

三、黑土地情怀在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表现

简单来讲, 黑土地情怀就是一种东北风情, 它的独特魅力使得东北电视艺术成为整个电视领域不可忽视的“奇葩”。这种情怀从东北电视小品的诞生到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得到贯穿体现。东北题材电视剧中包含着一种黑土地人特有的乡土生活元素, 有幽默直率的语言, 个性鲜明的角色, 真实而富有人生意味的故事。这种本色表演让电视剧作品充满着原汁原味的东北味。

(一) 东北人性格的突出体现

提到东北题材电视剧就不能不提及一个人, 那就是赵本山。在两部由赵本山指导的电视剧《刘老根》、《马大帅》中, 对人物性格的塑造都十分鲜明, 人物形象贴近生活, 刻画了东北人的豪爽、坚毅、勤劳、善良性格, 同时还兼顾描绘了东北人的一些性格弱点, 使得整个剧集饱满, 全面地表现了群体中的各个侧面, 把农民的朴实和小农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剧中人物刘老根、丁香、药匣子、大辣椒、范德彪、马大帅等角色性格各不相同, 设计造型上符合农民形象的本色, 真切、如实地展现了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的东北人民在普通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喜怒哀乐。在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 每个角色都具有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

1.刘老根——思想进步、勤劳致富的东北农民形象

东北长白山区老农刘老根带着“岁数不大, 还想干点事”的简单意愿从省城回到家乡, 利用天然的旅游资源办起了农民度假村。在创业的过程中, 刘老根不断遭到来自生活、事业和情感的冲击, 使这位在生活面前一向从容不迫的人, 不得不一次次地重新审视自己。他承受了来自外部、内部的双重压力, 还被胡科诬陷, 被冯元设计骗走3000万元, 以致不堪重压, 精神分裂。从某种意义上说, 《刘老根》剧揭示了东北人或者说是东北文化在改革开放的现今所遭遇的尴尬和挑战。最后刘老根终于将龙泉山庄发展建设成为一个集旅游度假、餐饮娱乐和产业化农业于一体的龙泉企业集团。但成功的贴近却让刘老根的内心变得不再平静。在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中, 刘老根在应对各种挑战的同时, 不断地审视自己, 完善自己。也正是因为赵本山没有把刘老根刻画成一个永远正确的英雄, 而是在矛盾冲突中逐步展现出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所以这个人物才更加鲜活, 更加典型。

2.药匣子李宝库——酸腐、狡黠的赤脚大夫

在两部《刘老根》剧中, 最出彩的一个角色, 就是范伟扮演的药匣子。范伟对药匣子这个人物的把握十分准确。药匣子——李宝库, 游医出身, “文化人”, 他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 没事时找事、惹事, 惹出事来又怕事。也正是因为酸腐的文人心理和农民的狡黠融于一身, 才使这个人物浑身充满了喜剧效果。观众在笑他的同时, 也在这面“镜子”中看到了我们自身存在的人性弱点。因此, 这一角色也具有非同一般的典型意义。

3.大辣椒——火辣的东北妇女形象

大辣椒是性格外化的东北妇女形象, 她心直口快, 热情泼辣。她和丁香之间既是亲密姐妹, 又不时发生一些摩擦;她和药匣子之间, 既是恩爱夫妻, 又不断发生着冲突。她知错就改, 改了再错。但是, 在刘老根创办旅游山庄遇到各种磨难时, 她旗帜鲜明地站在刘老根一边, 坚定不移地捍卫着山庄的利益。尤其在刘老根得病之后, 她坚决要求药匣子去向刘老根赔礼道歉, 表现出了她的坦荡。值得一提的是, 演员李静在《刘老根》剧中虽然分量不重, 但她却能把有限的戏份发挥得极为出色, 角色刻画的非常鲜明, 引人入目。

东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造就了东北人鲜明的性格特征, 直至如今, 东北人的豪爽, 和他们对这片黑土地的护卫, 还体现在每个生活在这片黑土地的人的身上。而这些性格上的共性和特点, 在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得到了生动地体现。

(二) 突出东北地域特点和语言特征

1.环境场景——乡土风情, 黑土味十足

几乎所有的东北题材电视剧的发生地点都是在东北的农村。例如《马大帅》、《圣水湖畔》、《乡村爱情》这些耳熟能详的电视作品, 都充分运用优美的场景展现出清新朴实的乡土风情:小河、流水、绿色的田野、田间小路、蓝天、无边的土地、人们在河边洗衣服、在地里种庄稼, 自然而然地抒写了农村的美景。农家事被作为剧情的主线, 人与人之间的简单相处、不经意摩擦都是冲突的体现, 而就是这种简单真实的故事真真切切的把东北题材电视剧中的这种黑土情怀表现得恰到好处。

2.东北话——一种亲切的黑土地情怀

东北语言极具亲和力, 从来都是直白和直通人心的, 犹如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辽阔的黑土地, 质朴纯真, 不矫揉造作。这也造就了东北题材电视剧中独特的语言风格。以热播的《乡村爱情》为例, 该剧通过大学生谢永强与农村女青年王小蒙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 展现了一幅富有时代气息的农村爱情生活画卷。该剧在人物对白的设计上可谓是独具匠心。浓郁的东北风情渗透到《乡村爱情》人物的语言中, 个性化的对白使观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东北人特有的豪迈、幽默, 憨实和狡黠更是一览无余。

《乡村爱情》中的语言突出人物个性, 具有生活味的原生态语言, 写透了东北农村老百姓鲜活丰满的灵魂。甚至创造出了相当多的时尚流行语, 让人回味无穷。如“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这是村长长贵的一句口头禅。 (2)

(三) 黑土地的“俗”、“土”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俗”。正是因为这种“俗”, 使地故事讲述的更加真实和贴近生活, “俗”但并不是俗气, 是内容平实而被大众接受。余秋雨认为:世俗文化是全部文化构架的根基, 也是推动精雅文化不断演革的动力, 它比精雅文化更天然, 更贴近民族的生态, 因此也更长久、更深入人心。 (3)

再进一步讲, 与其说黑土地的“俗”, 不如说是“土”。在人物生活化、乡土化的对白中, 流露出一种农民式的自得其乐, 传递的是自然、质朴, 而不是“俗气”。不可否认的是, “土”也是东北文化显著地特点之一。况且这种“土气”本身与黑土地域文化密不可分。乡土本色, 这正是东北题材电视剧中的鲜明特征。

东北人的文化人格带有明显的本土化内容和本土化的趋势。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 东北题材电视剧中浓郁的东北情怀、黑土情愫, 深深地吸引着观众。在退去繁华的短暂宁静中, 大众更想感受一份真情, 而这份感情在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集中表现在这份黑土情怀上, 这也是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陶玲.《东北文化为啥火遍全国》.长春日报, 2006年3月6日第008版.

[2]许丙泉王宇.《论东北人性格与二人转艺术》.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2008年12月;第15卷第4期.

[3]金景辉.《笑星赵本山》.书摘, 2000年第3期.

[4]王霈.《中国电视市场上的“东北现象”》.经济, 2008年;05期.

[5]张淑丽.《试析东北语言的亲和力》.新闻传播, 2004年;05期.

[6]徐旭.《央视刮起乡土风》.东南传播, 2007年;08期.

[7]李绍群.《电视剧中的语言解读》.电影评论, 2007年;06期:P34, P55.

东北设施黑土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区概况

研究地点位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N47°27′,E126°56′),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水量530 mm左右。

1.2 试验设计

按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设5个试验处理,分别为108.9 g/kg(黑龙江北安,SOM11)、58.8 g/kg(黑龙江嫩江,SOM6)、50.6 g/kg(黑龙江海伦,SOM5)、32.0g/kg(吉林德惠,SOM3)、16.6 g/kg(吉林梨树,SOM1.7)的黑土。利用土壤空间移位的方法将上述5个地点相差7个纬度1m深的黑土运至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按原容重原层次回填到已经用水泥隔成微区建好的黑土生产力田间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1.4 m×1.2 m。2因子3次重复随机排列,因子1为5种不同有机质含量黑土;因子2为不施肥、施肥(N 138 kg/hm2,P 30 kg/hm2,K 11.3kg/hm2)。种植作物为玉米,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海玉6号,每小区种植8株。2006年5月8日播种,2006年10月6日收获。

1.3 试验观测项目及方法

(1)土壤p H:将土样以1:2.5的土、水比例浸泡振荡过滤,取澄清液,用土壤酸度计(METTLER 320型p H计)测定。(2)土壤含水量:用烘干法测定玉米全生育期垄台5cm深度处的土壤含水量。

1.4 数据分析方法

所得结果采用Sigma Plot 8.0进行相关分析,采用SPSS 13.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肥对农田黑土p H的影响

通过对玉米全生育期土壤p H的观测,可以看出黑土p H随着生育期而波动,施肥显著的影响着黑土p H,5种有机质含量的黑土均表现出施肥降低了土壤p H(图1)。SOM11与SOM1.7土壤p H在整个生育期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且以SOM11土壤p H波幅最大,达到0.4,但受施肥影响最小,施肥与不施肥间差异仅为0.1-0.3;SOM5土壤p H受施肥影响最大,差异高达0.3-1.2;SOM6土壤p H在全生育期的前2个时期变化不大,而在后4个时期变化较大。

整体而言,施肥可降低土壤p H,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p H受施肥影响幅度为0.1-1.2,并且在不同生育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这与作物本身的生理特性有关。各处理土壤p H从拔节期到喇叭口期都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在不同的生育时期,植物所处的生理阶段不同,所分泌的有机物质也不同,这一阶段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植物根系分泌较多有机酸,因此导致土壤p H值下降[6]。从完熟期到收获期,各处理(除SOM6外)土壤p H值都呈上升态势,这与此时期作物接近成熟,随着肥料的耗尽,土壤p H趋近于中性有很大关系。而此时SOM6即嫩江黑土p H与其他4种不同,呈下降趋势,可以判断的原因为嫩江是东北黑土区最北部也是最冷凉的地区,经过土壤空间移位后,温度提高,加速了土壤矿化作用,进而加速了养分的释放[7];还与其成土母质有很大的关系,嫩江黑土母质为黏底页岩,而其它4种黑土母质为黄土状母质[8]。由此上可以看出,施肥导致了土壤酸化,它是影响不同有机质含量黑土p H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有机质含量对黑土p H的影响

依据不施肥和施肥两种情况对玉米全生育期p H进行观测结果(图1),5种有机质含量黑土p H的高低顺序都为:SOM11>SOM1.7>SOM3>SOM5>SOM6。在这5种黑土中当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60g/kg时,土壤p H随有机质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60 g/kg时,土壤p H却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该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农田黑土p H密切相关。SOM11之所以表现出与其他4种不同的趋势在于其有机质含量最高,对肥料具有缓冲作用从而导致其p H偏高[9]。

2.3 土壤含水量对黑土p H的影响

将不施肥与施肥两种条件下的土壤含水量与黑土p H进行相关分析(图2),结果显示:在不施肥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与黑土p H呈显著性负相关(R=-0.4048,n=30),在施肥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也与黑土p H呈显著性负相关(R=-0.4341,n=30),这表明土壤含水量能很大程度的影响黑土的p H值。由此可见即使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致使土壤的保水持水性能力差异,进而导致土壤含水量不同,对黑土p H产生影响。

2.4 降雨对黑土p H的影响

将不施肥与施肥两种条件下的黑土p H与降雨量、降雨p H利用SPSS13.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采用Enter模型得到下列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2.4.1 不施肥条件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Y为因变量黑土p H,X1为自变量降雨量,X2为自变量降雨p H),此时可决系数R2=0.842,说明该方程是可靠的;偏回归系数X1(降雨量)、X2(降雨p H值)对应的t检验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042<0.05,p2=0.061>0.05,因此可以看出偏回归系数X1显著、X2不显著,说明在不施肥条件下降雨量对黑土p H影响显著。

2.4.2 施肥条件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Y为因变量黑土p H,X1为自变量降雨量,X2为自变量降雨p H值,此时可决系数R2=0.873,说明该方程是可靠的;偏回归系数X1(降雨量)、X2(降雨p H)对应的t检验显著性概率分别为p1=0046<0.05,p2=0.099>0.05,因此可以看出偏回归系数X1显著,X2不显著,说明在施肥条件下降雨量对黑土p H值影响也是显著的。

尽管在全生育期内降雨p H变化较大,其中3次还出现了酸雨(见图3),但是结合上面两个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分析发现,降雨p H对黑土p H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受降雨量的显著影响。这表明降雨量改变了土壤含水量,进而改变土壤中缓冲溶液的浓度,对黑土p H的影响远大于雨水p H。

3 小结

通过空间移位的方法,把5种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的黑土,处于外界环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研究土壤p H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3.1黑土p H在玉米全生育期呈波动变化,这种动态变化受施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量、降雨的共同影响。由于土壤p H能够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和转化有效性,因此准确掌握黑土p H的动态变化对于研究土壤环境质量、合理施肥、提高粮食产量、实现黑土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2 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与黑土p H呈显著性负相关,降雨因素对农田黑土p H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这种影响水平上的差异也反映了土壤肥力的差异。施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对黑土p H也有很大的影响。

摘要:土壤pH是反映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土壤空间移位的方法将东北黑土区由南向北5个不同有机质含量的黑土移至黑龙江省海伦市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建成长期定位试验小区,对在相同外界环境条件下影响不同有机质含量黑土pH的因素进行了试验测定。结果表明:黑土pH在玉米全生育期呈波动变化的趋势,变幅达0.1-1.2;施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对黑土pH有很大的影响,土壤含水量与农田黑土pH呈显著性负相关,黑土pH受降雨强度影响显著,受雨水pH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黑土,有机质,土壤pH,土壤含水量,降雨

参考文献

[1]黄昌勇.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77-178.

[2]Russell AE,Laird DA,MallarinoAP,et al.Nitrogen fertilization and cropping system impacts on soil quality in midwestern mollisols[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2006,70(1):249-256.

[3]张兴义.黑龙江省黑土养分空间异质性研究[D].沈阳: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5.

[4]邵学新,黄标,顾志权,等.长三角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土壤pH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6,25(2):143-149.

[5]李婷,张世熔,干文芝.成都平原土壤pH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6,24(3):313-318.

[6]陈龙池,廖利平,汪思龙,等.根际分泌物生态学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2,21(6):57-62.

[7]赵少华,宇万太,张璐,等.东北黑土土壤磷的纬向分异[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4):34-37.

[8]张兴义,隋跃宇,王其存,等.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玉米生产力的关系[J].土壤通报,2007,38(4):657-660.

东北设施黑土 篇5

牡丹江市三溪一河中上游项目区位于牡丹江市中部爱民区境内, 面积40.86 km2, 区内坡耕地集中, 耕地坡度大, 坡面长, 沟壑分布广。垦殖以来, 区内坡耕地由于缺乏有效、高标准水土保持措施的保护, 导致黑土层流失严重, 许多地块砂石掺杂, 耕地产出率低[4,5]。近些年, 水保等部门在牡丹江市其他地区修筑的梯田等, 获得了稳产高产, 推动了农民对建设高标准梯田的认识, 提高了群众参与修筑梯田的积极性[6]。因此, 在该项目区, 开展以保护坡耕地为主的的试点工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以起到实例示范、辐射周边、同类地区推广的积极作用。据此, 选定三溪一河中上游项目区作为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典型治理区是很正确和必要的。

1 项目区概况

1.1 自然概况

1.1.1 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牡丹江市爱民区境内, 距离牡丹江市城区15 km, 土地总面积40.86 km2, 地处东经129°30′10″~129°35′29″, 北纬44°35′01″~44°40′03″, 大地构造属兴凯湖和老爷岭地块, 佳木斯隆起带及第四系地层, 属松花江水系的牡丹江流域, 低山丘陵地貌, 波状起伏地势, 为中度水蚀类型区。

1.1.2 坡度组成。

该项目区地形呈缓岗阶地, 地势中部低两侧高, 呈“V”字型, 项目区海拔高度为310~545 m, 相对高差为235 m, 地处佳木斯隆起带及第四系地层。项目区长8.8km、宽6.5 km, 呈不规则长方状, 全项目区主沟道平均比降为2.7%, 共有大小发展或半稳定侵蚀沟44条, 沟系总长度为7.42 km, 沟壑密度为0.18 km/km2。项目土地面积为4 085.7hm2, 地面坡度组成:≤3°的261.6 hm2, 3°~5°的566.08 hm2, 5°~8°的1 865.38 hm2, 8°~15°的1 364.9 hm2, >15°的27.81 hm2 (图1) 。坡耕地总面积为1 662.77 hm2, 坡耕地坡度组成为:≤3°的165.67 hm2, 3°~5°的405.2 hm2, 5°~8°的586.74 hm2, 8°~15°的478.65 hm2, >15°的26.51 hm2 (图2) 。

1.1.3 气象水文。

项目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 寒冷干燥, 夏季短暂, 温热湿润, 降水集中, 多年平均降水量485 mm, 多集中在7—9月, 降雨量占全年的70%左右。该区≥10℃有效积温2 400℃, 多年平均气温3.5℃, 年均风速2.2 m/s, 平均日照时数2 568 h。

1.1.4 土壤植被。

地面坡度组成物质为古代片麻状花岗岩, 土壤类型以暗棕壤为主, 有小面积的草甸土和白浆土, 垦殖之初有机质含量逾6%, 随开垦年限增长, 水土流失加重, 现在坡耕地有机质含量为2%~3%, 大部分坡耕地表土层厚度10~20 cm。植被属小兴安岭植物类型, 森林覆盖率53.6%。

1.2 社会经济情况

1.2.1 农村人口及产值。

项目区内现有户数3 605户, 总人口12 246人, 其中农业人口10 277人, 农业劳力7 081人, 人口密度300人/km2。农村年均产值13 130万元, 其中农业产值8 200万元, 林果业产值200万元, 牧业产值3 500万元, 副业产值1 200万元, 渔业产值30万元, 年人均产值10 722万元, 年人均纯收入8 325元, 该项目区的土壤侵蚀类型以面蚀为主, 沟蚀发生强度很高。全项目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 (占53.60%) 和耕地 (占40.86%) 为主, 水土流失面积占1 548.69 hm2, 占项目区总面积的37.90%, 沟壑直接占地面积26.69 hm2。沟壑密度为0.18 km/km2。

1.2.2 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为:总土地面积4 085.77 hm2, 其中耕地1 669.16 hm2 (>0.25°坡耕地1 662.77hm2) , 园地面积12.58 hm2, 林地面积2 189.95 hm2, 草地面积18.76 hm2, 荒沟面积26.69 hm2, 水域面积18.62 hm2, 城镇村庄面积为150.01 hm2, 农、林、草、荒、水和城镇村庄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40.86%、53.60%、0.46%、0.65%、0.46%和3.67%。人均土地0.33 hm2, 农村人均耕地0.14 hm2/人, 人均基本农田0.05 hm2/人。土地结构:土地资源丰富, 宜农地多, 在时空分布和组合类型上都基本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水土流失严重, 岗坡地力较薄, 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二是农作物布局不尽合理, 土地利用率低, 影响项目区生态环境;三是水土流失源地面积大, 土地生产潜力难以充分发挥。

2 水土流失灾害和水土流失程度

2.1 水土流失灾害

2.1.1 沟壑发育, 切割蚕食农田。

项目区内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侵蚀沟发育, 沟壑密度大, 沟长且宽。据调查, 项目区有较大侵蚀沟44条, 沟系总长7.42 km, 直接占用农田26.69hm2, 严重影响机耕作业。

2.1.2 黑土层变薄, 地力下降使得粮食产量下降, 农民收入降低, 农民深受水土流失之害。

在坡地上, 大量径流顺坡而下, 造成超渗产流, 跑土, 跑肥, 跑水, 地力减退, 土壤被长期冲刷, 土壤肥力大大下降。据调查和资料表明, 初垦期耕作土层厚60 cm左右, 现在仅剩30 cm左右, 变成黄沙土, 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初垦期的6%下降到现在的2%~3%, 致使土壤保水保土能力降低, 通透性差, 最终导致粮食减产。

2.1.3坡水流失, 上冲下淤。

项目区地势起伏, 坡耕地缺乏植被庇护, 上游坡面降水径流不能有效蓄滞入渗。一遇大暴雨, 坡水下泻, 泥沙俱下, 严重破坏桥涵、道路等设施。

2.1.4 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繁。

由于水土流失加剧, 使生态系统自我平衡受损, 适度功能失调, 春旱、秋涝、早霜、冻害时有发生。

2.1.5 对市区人口生命财产及安全造成威胁。

项目区是牡丹江市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 每遇暴雨极易产生高强度汇流, 形成山洪, 冲毁房屋, 冲断桥涵, 淤堵铁路。1998年7月, 区内发生洪灾, 牡丹江市内多处街道被山洪泥沙淤埋, 给几十万市民的财产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2 水土流失程度

水土流失面积为1 498.16 hm2, 占项目区总土地面积的36.67%, 其中:轻度侵蚀面积为169.21 hm2, 中度侵蚀面积为823.79 hm2, 强度侵蚀面积为505.16 hm2。沟壑密度0.18km/km2, 侵蚀模数2 300 t/ (km2·a) , 侵蚀类型主要是水蚀。按照牡丹江市水土保持十年规划, 项目区属中部低山丘陵中度水蚀治理区。截至2010年, 项目区已累计治理面积420.26hm2, 治理程度为27.14%, 其中保土耕作3.20 hm2, 旱改水田1.60 hm2, 营造水保林 (乔木) 16.63 hm2, 水保林 (灌木) 398.83hm2, 沟头防护1处。

3 措施布局

3.1 措施配置原则

工程建设以坡耕地治理为主, 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全面治理项目区内坡耕地和切割坡耕地的侵蚀沟, 配套布设截流沟、作业路及涵等保证工程施工及耕作顺利进行。

3.2 措施规模

该项工程措施建设规模确定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122.70 hm2。其中, 梯田面积1 107.52 hm2。项目区坡耕地治理采取修坡式梯田和水平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 控制水土流失。新增坡式梯田和水平梯田合计1 107.52 hm2, 具体措施布设如下:坡度3°~8°黑土层厚度为30 cm的坡耕地实施土坎坡式梯田, 面积830.11 hm2;坡度8°~15°黑土层厚度为30 cm的坡耕地实施土坎水平梯田, 面积为277.41 hm2。

根据各类侵蚀沟的不同特点, 对于小型发展沟和较活跃的半稳定沟及人型支毛沟, 布设了沟头防护工程, 修跌水17处, 沟头埂3.20 km, 削坡工程2.31万m3, 修建土柳谷坊123座, 干砌石谷坊58座。

该项目区农道多为土路, 路基为土质垫面, 路面凹凸不平, 局部地段受沟蚀侵害难通行, 直接影响生产作业, 设计整修农道 (风化砾石铺筑路向, 挖设排水沟, 营造护路林稳定路肩18 km, 过水处砌筑有机基涵连通, 共设基础涵6处。

项目区新增治理面积1 122.70 hm2,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修土坎水平梯田277.41 hm2, 土坎坡式梯田830.11 hm2, 截流沟5 km;沟壑营造水保防护林15.18 hm2。土柳谷坊123座, 干砌石谷坊58座, 跌水17处, 沟头埂320 km, 削坡造林工程土方2.31万m3;修筑基础涵6处, 整治作业路18.0 km, 砌筑项目宣传碑1座。

4 投资概算资金筹措

该项目静态总投资1 667.00万元, 其中工程措施投资1 227.88万元, 林草措施投资242.73万元, 独立费用147.84万元, 预备费48.55万元。单位治理面积投资为148.48万元/km2。资金筹措方案:中央和地方投资比按6∶4的比例分配, 中央投资1 000万元, 地方匹配解决667万元。

5 效益评估

工程实施至各项治理措施全部生效时, 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综合程度由27.1%增加到99.6%, 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54.06%增加到54.79%, 可拦蓄径流总量达4 415万m3, 保土总量达318万t, 治理区蓄水效益70%, 保土效益65%。到措施全部生效时, 各项工程年增经济效益202.97万元, 其中新增产粮149.52万元, 新增果类53.45万元。计算得经济净现值312.32万元, 经济内部收益率为9.5%。投资回收年限7年。工程措施、林草措施与耕作措施有机结合, 可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 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使农田土壤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 提高了项目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付道华, 杜喜军.黑土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 12 (6) :385-386.

[2]李立新.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模式及效益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 2009 (3) :225-228.

[3]李立新, 陈英智.东北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评价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黑龙江省东部红旗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 2004, 24 (4) :85-87.

[4]景国臣.黑土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1 (2) :6-7.

[5]李国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9.

东北设施黑土 篇6

寒露刚过, 冬意渐浓, 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的松辽平原腹地, 吉林省公主岭市大榆树镇的玉米田里却热闹非凡。联合收割机的阵阵轰鸣不绝于耳, “东风E518”、“凯斯4088”和“约翰迪尔C110”每样3台共9台玉米籽粒直收机排成一排同时作业, 玉米秸秆被粉碎后洒在田间的同时, 如同金色喷泉一样的玉米粒也从收割机的卸粮口涌出, 直接流入运粮车内。

这是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中国种子协会主办、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承办的适宜东北地区机收粒玉米品种推广及产销模式创新现场观摩活动, 2 000多名专家、学者、官员、合作社负责人、种粮大户和玉米种子经销商到场见证了此次活动。

历时一个玉米生长周期———打通东北地区机收粒玉米产业链

近年来,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与进口量的不断增加, 玉米价格下降, 夹在“天花板”和“地板”之间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规模小、成本高、模式旧成为我国玉米产业乃至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针对新的挑战和问题, 国家把‘转方式、调结构’列为当前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种业信息与技术处副处长宁明宇告诉记者, “开展适宜东北地区机收粒玉米品种推广及产销模式创新项目, 是以东北地区为试点逐步摸索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以种子为核心的农技服务新模式。”

从2015年3月初征集东北地区机收粒玉米品种开始, 这一项目一直在以机收粒玉米品种为突破口, 通过为农户提供经营决策、种植技术、田间生产、产品销售与金融支持等全套服务, 来培育和壮大规模种植农户, 同时, 通过模拟操作和证实研究籽粒机收、干燥、储销技术体系, 来打通制约瓶颈。

“机收粒玉米品种能有效推进规模化生产, 大幅减少劳动投入, 有利于集约化经营管理, 顺应了农业现代化的大趋势, 将引领我国玉米生产方式大变革”,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种业信息与技术处处长王玉玺告诉记者, “这个项目目的在于使机械粒收玉米品种成为加速玉米生产方式转变的引擎。现代农业必须以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种子的性能和品质为核心, 以‘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 来统筹土肥水、农机、土地资源及资金、劳动力等元素的介入, 并统筹生产决策与销售服务, 最终实现单位土地上可持续发展的产能最大化和种子潜能最大化。”

多环节成本核算———收获之后直接卖粮

收益与成本核算, 成了观摩会上最受农民和各级种子经销商关注的内容。“玉米收获是农活当中最繁重繁琐的劳动之一, 很多农民都深有体会”, 公主岭市黑林子镇众营合作社负责人焦成山告诉记者, “秋收时绝大多数劳动力外出打工, 劳动力短缺, 雇工价格上涨;玉米棒收虽然能满足省工的需求, 但后续的运输、脱粒和晾晒等工序, 更是耗时、费工、增加成本。”

在东北地区, 秋收后玉米存储环节的损失不能忽视, 霉变粒很难保证低于2%, 特别是农民收获玉米果穗后, 从田头运回家, 还需要将其堆放在露天玉米篓中存放, 大约在1月水分才能降到可以脱粒。

多次搬运不仅费劳力, 存储时粮食损耗也不能忽视。玉米棒子堆成垛后, “狗刨鸡蹬、鼠嗑霉变”都会导致粮食损耗, 一般在8%左右。在使用相同收割机的情况下, 观摩现场的9个品种, 损失率在2%~5%之间, 主要由于籽粒破碎、落穗等原因, 如此算来, 籽粒直收比传统收获方式减少损失3%~6%左右。“机械收获替代了人工扒玉米和掰棒, 籽粒直收机械替代掰棒机, 这是势在必行的”, 公主岭万欣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耀辉在观摩会现场感慨道。

种植机收粒玉米与常规杂交玉米相比, 在产前阶段, 规模化种植机收粒玉米带来的收益仍具有较大潜力。据项目专家组测算, 合作社、农场等自主购置所需农机具或统一租赁管理, 成本投入可下降10%~20%;集中采购种子、化肥等农资, 可显著降低经营者的生产成本, 通常情况下种子零批差价可达30%以上, 化肥零批差价可达10%以上。

产后阶段主要为收获工作, 观摩会示范田采用籽粒直收作业方式, 仅收获和运输两项费用支出, 每公顷成本2 300元。周边农民采用机收穗作业方式, 费用支出包括机收穗、运费、脱粒费, 合计每公顷成本为2 875元。纯人工收获的成本就更高了, 剥、割、装车费、运费、脱粒费等, 每公顷投入5 575元, 籽粒直收比人工每公顷节本59%。此外, 使用籽粒收割机的工作效率是人工收获的100倍以上。

“机收粒玉米的规模化生产, 可为用粮企业创造稳定的原料供应环境, 同时保障了公司产品原料的可追溯性, 可有效保证产品和原料的质量控制”, 中粮生化能源 (公主岭) 有限公司采购总监赵小纲说, “我们公司更喜欢用机收粒玉米这样的潮粮, 可以简化湿润干粮的环节。如果机收粒玉米在10月就能上市, 对于工厂提高效率有很大帮助。”

已审品种与待审品种同台展示———专家破解机收粒玉米特性

观摩现场这9台玉米籽粒直收机收获的是9个完全不同的玉米品种。其中, 有审定品种, 也有待审品种。“此次观摩会, 一方面从已审定玉米品种中寻找适宜东北地区机收粒品种, 另一方面对于新品种培育也提供了一个方向”,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马淑萍说。

收割机一开过, 参加观摩会的农民、大户和各级玉米种子经销商就迫不及待地冲进田里查看各个品种的收获情况, 有的还把收割机里的玉米籽粒倒出来翻看。“品种的株型结构、植株长势、株高、穗位高低及整齐度、抗倒性、品种成熟性、苞叶性状等, 成为此次机收粒玉米品种农艺性状调查分析的关键”, 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副站长陈学军解释说, “而针对品种的机收性状, 除了调查分析籽粒含水量、穗轴坚硬性、穗轴破损率、籽粒破损率外, 还要分析杂质率和落粒数等。”

陈学军提到的这些性状都直接关系到农民收获时的最终产量, 德育919和翔玉998两个品种产量超过950 kg/667 m2, 成为此次观摩会上的翘楚。“经过一年的摸索, 发现9个参展品种都较为适合籽粒机收, 并且了解到各自的特性, 同时还发现通过有效降水等配套技术, 可以大大提升品种的机收性能”, 陈学军告诉记者, “此外, 通过研究和测定, 发现熟期适宜、抗倒伏、耐密植、脱水快等是玉米机收粒的关键性状。同时还发现, 品种苞叶多少、苞叶松散性与脱水性相关, 但对于机收籽粒影响不大, 只对机收果穗有较大影响。”

上一篇:猪场人工授精技术下一篇:全过程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