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区域

2024-10-10

东北区域(共12篇)

东北区域 篇1

区域金融中心是指在某一区域内金融机构聚集、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交易活动频繁, 融通集散资金功能强, 且对区域经济能产生极化和扩散效应的中心城市。

我们利用SWOT分析方法, 对大连构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因素进行分析。

一、大连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

1. 环渤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

环渤海经济圈, 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 它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 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形成了发达便捷的交通优势, 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优势, 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 密集的骨干城市群等五大优势。大连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领头军, 其作用的发挥是显而易见的。

2. 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

大连作为中国北方地区外资银行最集中的城市。目前, 已有多家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大连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 大连金融机构已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结算网络, 大连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结算中心。大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三大期货交易所之一, 也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大豆期货市场, 塑料期货已成为世界最大交易市场。百年人寿——第一家总部设在大连的中资保险公司。它完善了大连市的金融结构, 也有力地增强了大连保险业的规模和实力。

作为大连金融业未来发展的有形载体, 星海湾金融城规划占地面积约52万平方米, 广泛聚集各类金融总部、区域管理总部、功能总部、国际财团总部、跨国公司资金结算中心、财务中心, 以及各类金融中介机构等, 成为资金流量巨大、辐射功能强劲、交易活跃的新兴开放型现代国际金融聚集区。而人民路国际金融区则借助改造的契机, 沿人民路延伸段至东部港区, 规划发展新的金融功能区, 拓展金融机构集聚空间, 整合金融资源, 强化服务功能。

3. 便利的交通

作为我国北方的交通枢纽, 大连的交通条件便利发达, 整个体系呈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式分布。享誉国内外的大连港与上百个国家有航运往来;迅速快捷的铁路和四通八达的公路遍布城区, 外可连接众多省市, 内可贯穿各个景点, 公交汽车、快轨、旅游巴士, 出租汽车多种方式可供选择;智能化管理的大连国际周水子机场, 每周数百条航班连通国内外等著名城市。

二、大连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劣势

1. 金融宏观环境不完善

目前我国人民币仅仅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还没有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 从而使货币自由兑换受到限制。另外, 我国信用制度体系不健全, 信贷资产质量不高和借款人资信状况有待完善, 不良资产率降低与金融风险防范任重而道远, 投资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这些都限制了大连市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

2. 金融人才相对较少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 人才是关键。虽然大连市高等学府云集, 为大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助。但缺少既懂国内金融又懂国际金融规范运作的银行家与金融家, 尤其缺少国际金融业务的经营与管理人才, 制约了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

三、大连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机遇

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发展

经济竞争的关键是金融竞争, 故振兴东北, 金融先行。从目前来看, 现行的金融体制已无法满足企业扩张带来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 努力调整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构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积极推进东北区域金融业的协调发展, 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现实选择。

2. 大连工商业门类齐全, 经济容量大

产业实力表现在:以造船业为代表的机遇大工业, 电子、轻纺近年来增长迅速。主导工业产业的发展, 对资金的需求将进一步促进大连成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四、大连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挑战

1. 东北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竞争激烈

黑龙江省会哈尔滨, 是地处连接俄罗斯的交通枢纽, 还是中国的大型重工业基地。但哈尔滨的对外开放度水平比较低, 对外资吸引能力也很低。

吉林省省会长春, 地处东北中部, 汽车产业特有的产业链条优势, 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但长春地理位置差, 而且吉林省没有港口城市, 不利于区域金融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发挥。

辽宁省省会沈阳, 在构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方面无疑是大连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背景下, 沈阳市提出以金融商贸开发区为平台, 建设东北地区金融中心。而沈阳市目前已有多家分行级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沈阳市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提供了新鲜“血液”。

2. 中国城市金融竞争力测评

日前, 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权威研究咨询机构——综合开发研究院首次推出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 (CDI CFCI) 公开发布, 大连在环渤海及东北地区位列第一, 被确认为第二级次, 即核心区域金融中心。而沈阳属于次级区域金融中心, 被确认为第三级次, 金融中心指数在30分以下。

可见, 大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目标十分明确, 就是要立足大连, 依托环渤海, 服务东北, 面向东北亚, 在建设东北地区金融中心的基础上, 逐步发展为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

摘要:金融是21世纪经济竞争的核心, 金融业的发展对于支持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构建区域金融中心, 就是通过区域金融中心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增强区域金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金融核心竞争力, 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对于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振兴东北的经济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大连是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首选。

关键词:大连,区域金融中心,振兴东北经济

参考文献

[1]黄解宇杨再斌:金融集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7-108

[2]韩龙: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8

[3]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4]陆红军: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估研究[J], 财经研究, 2007, 33 (3)

东北区域 篇2

崔闽

第二课时

课题范围:后两个框题。即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业发展方向 授课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东北作为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

2.能够分离并理解东北地区农业现在面临的问题和农业的发展方向。

授课重点: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和农业发展方向。

授课难点:农业专业化生产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

授课过程:

课间播放背景音乐《大东北》,以放松学生的紧张情绪和调动气氛。

[导入新课]

欢快的歌曲声中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东北地区农业的丰收景象。不仅歌曲在称赞,全国地人民对东北地区的农业也一直非常关注。那我们就了解一下。

[出示资料]张国宝:东北黑土地素来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这个作用越发明显,东北地区提供的商品粮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越来越高,现在已达到1/3。

[教师据材料提问]那东北地区粮食的商品率高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建设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影响?

[学生思考并回答]商品率高的原因:

1.产量高,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

2.地广人稀,人口少,人均占有量高。

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原因:

1、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耕地资源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而东北地区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且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较好。因此,在我国商品粮供给仍是一个比较紧张的格局下,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教师转折]通过这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那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出示图片(机械化)(东北商品粮基地分布)]

[学生得出结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与地区专业化生产

[学生分析原因]机械化──地形平坦,集中连片;耕地面积广

地区专业化生产──区域内部地理条件的差异

[教师解释]地区专业化生产概念:由于地区内部条件存在差异,因此根据国家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了不同农作物的集中产区,这就是地区专业化生产。

[学生看图,分析东北地区粮食作物的具体分布]

小麦: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作物种类以春小麦为主。

水稻:主要分布在东部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大型灌区。

玉米:中部松嫩平原。这里已经成为我国著名的“玉米带”。

[教师过渡]东北地区的玉米分布在我国著名的玉米带,美国的农业专业化十分典型,也形成了分布集中的玉米带,那两国玉米带在分布条件上有何异同点?

相同点: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的自然条件,例如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等。

且生产规模都较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

不同点:我国玉米带所处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较低。且经营方式不同,我国是国营农场,美国为家庭农场,而且美国玉米带的农业专业化和机械化、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

[转折]通过比较,我们得知,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并不是尽善尽美。

[设问]那现在东北地区面临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同时出示东北地区几幅图片的比较)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可以补充]

由于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例如,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

[问题跟上]那你认为政府该采取什么措施解决?

[学生继续回答]要实现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相结合,以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教师继续设问]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想靠继续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加之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条件不同,那么东北地区的不同区域的农业该如何继续发展?现在政府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要通过专家智囊团的充分讨论,假设你们就是东北政府请来的专家智囊团,每一组的专家所擅长的领域略有不同。平原、西部草原、山区,针对东北农业不同区域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你们将会给东北的行政长官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下面我们的智囊团就平原、西部草原以及山区农业的发展进行讨论,并用关键的词语和简短的句子把你们的讨论结果呈现出来(写在纸上),东北的农业是否能够发展起来就看各位专家的团体力量了。

参考答案如下:

[教师可适时解释和适时补充]

1.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

[说明]我国农产品面临国外农产品的威胁。

2.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以图4、13为例。以三江平原较为普遍的沼泽地为中心,实现了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栽培业等多种农业经营方式的良性共处。

3.西部草业和中部平原区,能够既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也能使中部产量区的粮食就地转化,中西部密切协作,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转折]通过专家智囊团的充分讨论,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发展重点。可见咱们团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小结]咱们学习东北的农业发展,不仅仅是局限于东北本地,更重要的是形成一个清晰的分析思路。也就是说我们要分析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首先要了解其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其发展的优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发挥优势,要解决问题,继而实现本地区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转折]东北地区虽然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可是与南方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低。那南方地区到底在发展农业方面有哪些有利条件呢?根据本节的思路,咱们专家智囊团再接再厉,课下讨论论证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南方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

[参考答案]基塘生产是生态农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为基塘生产将种植业(桑、蔗等)、养殖业(养蚕、养鱼)、手工业(丝厂、糖厂)等几种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此环节中,塘泥、蚕粪、蚕蛹、缫丝、滤泥、蔗叶等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的回收利用了。养蚕业、蔗糖加工业同塘鱼养殖业密切相结合,作为一种综合的经营,几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扬长补短,有机循环联系起来。基本上解决了桑、蔗的肥料和蚕、鱼的饲料问题,不仅养蚕、蔗糖加工和养鱼生产稳定,而且成本也大大降低。这样的连环性生产体系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其系统内部的养分基本循环是:塘基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桑废弃物和蚕蛹喂猪,蚕砂喂鱼,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基塘之间一环扣一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这样一种生产方式既克服了当地低洼地水涝之弊,而且前一环节的废弃物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成功地减少了环境污染,营造了较为理想的生态环境。

[结束本课]既然基塘农业这么好,那咱们当地也发展基塘农业,可以吗?(当然不可以)那既然不可以,那本地发展农业的条件是怎样的?你了解吗?如果不了解,那本地的农业该

如何发展?家乡的父老乡亲如何能够放心的将家乡的将来交给咱们呢?所以咱们就把了解家乡农业的发展作为咱们课下的实践作业。

东北区域 篇3

一是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周边外交和对外开放战略

当前,我国正处于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合作、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第十届东北亚博览会紧密结合国家面向周边国家开放的总体战略布局,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国际高端会议活动。(一)是配合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全面实施。本届博览会的主论坛——第八届东北亚合作高层论坛,拟邀请我国国家领导人作主旨演讲,东北亚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政要及商界领袖发表演讲,旨在通过高层对话达成共识,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东北亚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繁荣。此外,我们还将根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以通道建设和物流合作为切入点,策划举办东北亚现代物流合作论坛暨项目合作对接会,推动各国战略共识转化为积极的合作成果。(二)是推动长吉图战略深入实施。我们把加快实施长吉图战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精心融入每项会议活动的主题议题之中,有针对性地邀请周边国家经贸部门高官、地方政府首脑和国内外投资者参会,为推动长吉图战略深入实施搭建平台。

二是更好地服务于东北亚区域合作

“东北亚区域合作”是东北亚博览会的最大特色所在。我们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一些有特点的活动:(一)是着力推动区域内双边合作。今年将以推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为重点,与俄罗斯远东发展部合作举办“吉林省和远东地区合作高层论坛暨项目对接会”,邀请俄远东地区各地方政府和企业参会,发布当地对外合作政策和项目,组织企业与俄方对接。 (二)是积极推动区域内多边合作。 (三)是为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推动东北亚合作搭建平台。博览会期间,联合国“大图们江倡议”国际组织将举办“贸易便利化委员会会议”“东北亚旅游论坛”等活动,推动区域内各专业领域交流合作。中日韩合作三国秘书处与外交学院和吉林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将共同举办中日韩人文交流论坛,邀请中日韩三国政要及资深专家学者参会,深入探讨加强三国人文领域交流,建立三国文化合作机制,推动我国与日韩两国人文外交取得新的成果。

三是更好地服务于面向国际的经贸交流合作

本届博览会将进一步整合国内外客商和企业资源,重点搭建一系列面向世界开展经贸交流合作的实效性平台。(一)是搭建国际间商品贸易平台。继续举办世界采购商大会,突出国际间跨国采购,邀请国际知名采购商与各国参展商、供应商进行“一对一”定点定向洽谈,搭建东北亚区域面向世界的商品贸易平台。(二)是搭建国际间投资合作平台。继续举办世界产业领袖大会,邀请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高管参会,围绕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开展对话合作,携手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挖掘新的增长动力,有效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三)是突出拓展企业海外市场空间。举办吉林省“走出去”项目推介对接会、“走进非洲”合作论坛、俄白乌三国对外投资项目对接会等,通过搭建对接平台,开展境外投资、贸易合作、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项目洽谈,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加强投资合作开辟新的国际市场。

四是更好地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吉林代表团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就抓好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了重要指示。本届博览会,我们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主要筹备了以下活动:(一)是突出创新型产业发展,重点突出互联网经济。(二)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本届博览会还首次设立了科技馆,(四)是突出特色优势产业。

图们江区域合作加速东北振兴 篇4

从2003年起, 国家制定了振兴东北的各项方针政策, 吹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 东北地区经济重新焕发了活力,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推进大图们江区域合作, 将促进我国与东北亚五国资源互补合作, 挖掘对外开放合作的潜力, 将极大提高这一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 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进一步推动东中西联动发展, 在全国形成协调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中发挥重要作用。

现如今中央和整个东北地方各省都意识到了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的重要性。要是民营企业能够快速发展, 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有较大程度上升, 那么市场的有效性就会显著提高, 东北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市场的力量下自然就能够得到发挥, 产业结构也会在市场的力量下逐渐优化。民营企业还可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 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范围内, 民营企业解决了80%的就业, 因此在图们江区域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将为东北下岗工人的再就业作出贡献。

大图们江区域合作的提出正逢其时, 可谓具天时、地利、人和之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扩大东北地区招商引资的优势, 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吸引外资创造了条件。

首先, 现如今正处于珠江三角洲产业大幅转移的时代。二十多年前, 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珠三角搭上产业转移的顺风车, 率先承接了亚洲“四小龙”转移过来的大批加工制造业, 这几年经常出现的民工荒意味着珠三角传统的人力优势、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这里的制造业又面临被转移出去的命运。把资源消耗大、附加值低, 科技含量低的企业转移出去, 将一些优质环保的企业转移进来, 这是珠三角地区普遍实行的腾笼换鸟的做法。这无疑就留给了内陆地区迎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尽管金融危机下,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2009年更是下降了39%, 但是对中国的投资仅下降了2%。这意味着发达国家向着中国的产业转移仍在持续。

其次, 大图们江区域在地利上有着先天优势。一是原料成本低, 东北三省的煤、铁、石油、木材产量都在全国前列, 有着最肥沃的土壤、水量丰富。这意味着建厂所需要的农产品原料, 水, 电, 能源都能以较低的价格购买, 而且该区域毗邻资源充裕的俄罗斯、蒙古, 可以说为东北的资源供给提供了双保险。二是人力成本低, 东北的人民收入水平偏低。08年辽宁、吉林、黑龙江的人均收入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排名分别是第10、21、28。但是受教育程度很高, 仅仅辽宁省万人科学家工程师数就列全国第4位, 作为老工业制造基地的东北还有着大量的制造业熟练工人。三是物流成本低, 距离日本近。此项目将为黑, 吉两省物流运输真正打开出海通道, 把罗津港口直接与我国东北腹地连接。以前东北农产品要先火车运到大连港或青岛港, 再运往日本, 造成产品价格过高, 总共需要三四天时间, 缺乏市场竞争力, 通过罗津港运费可减少三分之一, 从罗津港到日本的新泻港口只有500多海里, 10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大大加强。

再次, 从联合国、党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 再到普通民众都对东北振兴充满期待。2010年伊始《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这份由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组织编制的“中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地区性发展规划提出, 未来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中国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 伴随着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图们江区域内一大批重点建设工程也在积极推进。如贯穿图们江区域的近400公里的长春至延吉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两地行程将缩短三个多小时;长春至吉林的城际铁路预计年底前建成通车, 届时长春和吉林两地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行程;吉林至图们的时速200公里以上快速铁路项目已列入省部合作建设协议;长春、吉林内陆港已基本完成;珲春口岸建设不断加快, 与俄方铁路合作也在深化。

从东北的资源优势, 地理位置, 以及减少环境破坏来看, 在图们江区域发展这几大产业将大有可为, 国家应该积极加以引导, 以增加产业集聚性和减少民营企业的盲目性。

一是木材加工。依托东北丰富森林资源以及靠近拥有更大森林资源俄罗斯的优势, 可以节省原材料开支, 而利用罗津港出海口出口到日本、美国, 既可以缩短时间, 也可以节约物流成本。

二是发展绿色农业。吉林依靠东北黑土地, 具有发展绿色农业的区位优势条件, 延边地区应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发展蔬菜、水果、山珍等绿色产业, 并积极进行绿色农产品深加工, 形成面对日本、韩国、俄罗斯市场的外向型绿色农业产业链。

三是物流业。这将改变东北铁路网网南北干线运力不足, 东西支线运货不多的旧格局, 对缓解铁路运输矛盾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 我国南方生产的日用品、电器、建材等等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可以通过罗津港进入黑龙江、吉林两省。另一方面, 东北的资源, 生产的重工业, 装备制造业产品可以通过罗津港走向国内其他地区或者国外, 使罗津港成为南北互补的汇集中心。而且地处亚洲腹地的蒙古正在积极筹建连接乔巴山到中国阿尔山的铁路, 届时罗津港也将成为蒙古的出海门户。物流业毋庸置疑将大有可为。

四是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图们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以林海雪原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有以防川省级风景名胜区为代表的防川“一眼望三国”边境自然风光和荷花、沙丘等生态旅游资源。发挥区域内民族风情和关东历史文化特色, 加强文化产业设施和基地建设, 打造东北区域动漫及创意产业中心。依托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集中力量建设影视、歌舞、汽车文化、出版印刷、艺术品流通、艺术创作、展览等多功能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五是服务外包。以长春软件园、吉林软件园和延边中韩软件园为依托, 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 不断扩大对日、韩服务外包, 并积极开拓欧美市场。延边地区拥有大量会朝鲜语的朝鲜族同胞将是发展对韩服务外包的一个极大的优势。

大图们江开发仍然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 从东三省这个局部来看, 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属于典型的“强政府”类型。要吸引广大民营企业在图们江地区落户, 首先就要解决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 既不能“不管”也不能“乱管”。政府要强化服务意识, 充分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经济环境。

(2) 加快金融体系建设, 构建完整的资本市场是发展民营企业的关键。东北的金融体系还不完善, 资本市场很不发达。因此, 为了更好帮助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应成立针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区域性银行。加快建设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3) 是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行清洁生产, 建立节能环保制度。不要重复以前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东北地区有丰富的湿地及森林资源, 任何经济发展在当今都不能也不应该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否则会得不偿失。

(4) 是制约东北亚各国合作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东北亚国家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 因此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很脆弱, 各国利益取向也大不相同。各国法律制度体系还缺乏统一性, 部分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缓慢。如俄罗斯边境检疫手续繁杂, 通关效率低下, 朝鲜等国家的做法不符合国际惯例。这将严重制约图们江区域运输通道的畅通。这就需要将图们江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以国家名义出面, 解决好国际合作存在的深层问题。

中蒙大通道贯穿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是将东北亚地区六国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也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向东联系日、韩, 向西连接俄、蒙, 并延伸至欧洲和北美的重要通道。这条大通道建成后, 对于我国来说, 又形成一条贯通东北乃至欧洲的大动脉, 能够彻底改变东北地区铁路运输紧张的局面, 进而促进图们江地区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东北亚其它国家来说, 不仅可以改善各国相应区域的交通条件, 也可以打通连接东北亚各国与欧洲、北美的最近通道, 从而使图们江区域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

东北区域 篇5

辽宁港口体系建设在东北区域经济开发中的作用

要建立辽宁沿海港口体系,树立港口大体系的观念,以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开发.该体系成为东北区对外开放的窗口.

作 者:王金虹 Wang Jinhong 作者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分类号:F213.2关键词:港口体系 东北区域 经济开发

东北区域户外服饰产品设计与应用 篇6

东北区域户外服饰产品设计

1.结构设计

我们所说的服装内部结构设计主要是指相对于服装外轮廓而言的,轮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形,因此,结构就主要是指较为更加具体的服装塑形方法,一般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法:裁剪和拼合。下面我们就以东北区域户外服饰比较常见的分割线为例来详细说明。

分割线又被人们称为结构线和开刀线,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根据衣服造型的需求,将服装分割成为几个部分,最后再缝合成衣,从而达到适体美观的地步。在服装造型设计过程中线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够形成各种各样的形态,另一方面还起装饰和分割形态的重要作用。当前东北区域户外服饰设计中的分割线主要有两大类即:起装饰、分割形态;另外还有六种基本形式即:(1)垂直分割,主要作用是给人产生错觉的感觉,达到修长的目的;(2)水平分割,主要作用是让人产生柔和、平衡的感觉;(3)曲线分割,主要作用是充分突显出女性的柔美;(4)斜线分割,主要作用是将传统形体的呆板打破;(5)横向的分割,主要作用是产生有律动感;(6)不对称分割。

2.细节设计

(1)领子的设汁

户外服装的领子非常靠近人的面部,因此,首先引人注意的服饰部位就是领子,领子设计的好与坏对衣服的装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东北区域户外运动服装的领子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翻领、立领、坦领。户外运动服的领子设计主要考虑三层着装原则,夏天以速干T恤为主;冬季的贴身层上衣主要以圆领的设计为主;中间保暖层抓线衣在设计时,为了达到保暖的效果,从而将冷风阻挡住就以立领为主;最外层羽线外套和冲锋衣在设计时主要以立领或者连帽为主,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使防风保暖的效果达到最佳,以上这些领子设计就是东北区域户外运动最常用的设计方法。

(2)袖子的设计

一般来说袖子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来设计:一是,袖山设计,主要是指装袖、无袖、插肩袖等这几部分的设计;二是,袖身设计,主要是指紧身袖、合体袖、宽松袖这三部分的设计;三是,袖口设计,主要是指合体袖口、收紧袖口和开放式袖口这三部分的设计。人们在进行户外运动时,很多动作都是比较大的,尤其是人的手臂是人活动幅度非常大的部位,所以对袖子的设计要求非常高,必须具有极高的舒适性,确保在满足极限运动的前提下,还能满足人们正常行走的要求。

(3) 口袋设计

东北区域户外运动服装细节设计中还对口袋设计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户外运动服的廓形无论是在那个地区都是非常相似的,所以为了能够跟其他地区体现出差异性,东北地区对口袋的设计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东北进行户外运动时,人们经常会装一些东西或者是插手,所以加强对口袋的设计,能够为人们的户外活动提供更多地便利。东北区域户外服饰口袋设计主要采用贴袋和暗袋设计,甚至有些品牌上还运用了高科技热封拉链口袋,这些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达到轻质、百分百防水的要求,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地便利。

3.色彩设计

色彩设计在东北区域服装设计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东北在色彩设计方面主要遵循着是安全的原则,一般选择的色彩都是高明度高纯度的,然后再用无彩色或互补色调进行调和点缀,从而能够使整个色彩搭配非常醒目和引人注意,这种色彩设计能够使人们在进行户外运动时对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保护作用,使同伴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主要到使用者,同时还增强视野比较差的人的识别,尤其是在东北雪地、深山野林等地活动时,一般有人迷路、走失,通信设备信号又不好的情况下,方便进行寻找和辨认。东北区域服装在色彩设计方面主要运用到的颜色有黄绿色、桃红色、橙黄色、橙红色。

东北区域户外运动服色彩的应用

东北区域户外运动服色彩应用具有非常独特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易辨识件

在东北进行的户外运动大多是登山、滑雪、攀岩等一些运动量非常大的运动,这些运动都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另外户外运动的环境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人们基本上是处于比较陌生的环境中,再加上运动本身的危险性,因此当在户外运动中出现意外情况时只能跟同伴求助获得外部救援,而在户外进行救援本身就会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东北区域户外运动服色彩应用对救援队发现搜救目标实施营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需要直升机进行救援时,遇难者所穿的衣服色彩跟周围环境形成巨大差距,会非常使救援者更加容易发现,从而大大缩短救援时间。

2.警示性

户外运动服色彩的警示性主要是指人们在进行户外运动时,比如在夜间骑车、探洞等类型的活动时,能够使人们快速避开目标从而避免碰撞的发生。比如,将银色反光材添加在骑行服上,虽然在白天是灰色,但是在夜间遇到车灯、路灯时会反射灯光颜色,从而给人以警示作用,这样就会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结论

东北区域户外服饰设计对结构、细节和色彩设计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这些设计在服饰上的应用能够使人穿着非常舒服,同时在运动过程中还能满足各种极限要求,又具有一定的美观,从而使人们在进行各种户外活动中更安全、更舒服。

东北区域 篇7

气象信息资料的处理、加工和共享是基本气象业务的重要内容, 是支撑基本气象业务、气象科研、公共气象服务、行业气象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经过多年的气象现代化建设, 辽宁省气象局已构建了包括地面气象站、高空气象站、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系统、GPS/MET、风廓线雷达、自动土壤水分站、大气成分等探测设备的大气探测网。每天通过CMACast接收大量的全球、全国范围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欧洲气象中心、日本气象厅、德国气象局、美国气象局发布的全球模式中期数值预报产品。这些资料已经在我省各级气象台站得到广泛应用, 在提高我省气象预测预报水平, 增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东北区域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以满足辽宁省气象防灾减灾业务应用为出发点, 依托现有气象业务系统和气象专用网络以及互联网络, 通过建设东北区域气象信息共享平台, 实现气象综合观测数据、公共服务产品、区域指导产品、业务管理信息以及业务监控信息等5类信息的共享, 为预报预测业务、气象服务、科研工作以及信息传输提供技术支撑。本系统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 以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大型网络数据库技术、Internet网络通讯技术开发建设统一规范、实用实时、安全可靠、灵活可扩充的共享平台。

2 关键技术

2.1 ASP.net

ASP.NET是创建动态Web页的一种强大的服务器端技术, 它是Microsoft.NET Framework中一套用于生成Web应用程序和Web服务的技术。ASP.NET页在服务器上执行, 并生成发送到桌面或浏览器的标记 (如HTML、XML或者WML) 。可以使用任何.NET兼容语言 (比如Visual Basic、C#) 编写Web服务文件中的服务器端 (而不是客户端) 逻辑。ASP.NET页使用一种由事件驱动的、已编译的编程模型, 这种模型可以提高性能并支持将用户界面层同应用程序逻辑层相隔离。

2.2 ADO.net

ADO.NET (ActiveX Data Object.NET) 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用于数据库连接的一套组件模型, 是ADO的升级版本。由于ADO.NET组件模型很好地融入了.NET Framework, 所以拥有.NET Framework的平台无关、高效等特性。程序员能使用ADO.NET组件模型, 方便高效地连接和访问数据库。

3 东北区域气象信息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

系统共分为后台数据库、服务程序、WEB显示三大部分。具体功能如下:

1) 数据库设计

后台数据库采用MS SQL Server 2008, 主要数据表如下:

(a) 表User Info用来存储用户信息。

(b) 表File Data用来存储共享信息元数据信息。

(c) 表Product Info用来存储管理策略信息。

(d) 表Product List用来存储用户定制栏目信息。

2) 服务程序

(a) 资料监控服务 (主要功能:监控平台数据传输目录的文件改变, 将文件元数据信息写入后台数据库。)

(b) 文件转储服务 (主要功能:根据平台用户自定的文件存储策略, 对历史文件进行存储管理。)

3) Web页面显示

(1) 数据展示页面

该系统框架的设计满足了气象信息的复杂展示需求。

(a) 气象信息分类、级别及名称的复杂性。

(b) 观测信息和预报信息的差异性。

(c) 气象信息在垂直方向的层次性。

(d) 同一气象信息数据格式的多样性。

(e) 气象信息在时间序列方面的连续性。

(2) 后台管理页面

共享平台业务系统由系统管理员实行统一管理;信息共享工作由各单位的数据管理员分别完成。系统管理员统一设置操作界面的信息栏目结构, 数据管理员分别设置气象信息的共享展示方式。

4 结束语

东北区域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充分考虑将来应用和管理中的技术需求;系统结构科学合理, 系统的可扩展性强;充分考虑气象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界面布局、设计要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气象信息分类合理、产品丰富、实时性强;可以满足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应用需要, 是一个服务于东北区域气象中心各级业务和管理人员的通用型综合业务平台。

参考文献

[1]邓莉, 王国复, 孙超, 等.基本气象资料共享系统建设[J].应用气象学报, 2004, 15 (增刊) .

[2]Dino Esposito.ASP.NET 2.0技术内幕[M].施平安,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胡勇辉, 曹倬瑝, 兰湘涛.ASP.NET开发实战详解:入门、模块、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东北区域 篇8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及竞争激烈化等广泛而又深刻的社会变革与影响,复杂性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备受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们的关注。协同论作为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门以研究完全不同学科中共同存在的本质特征为目的的系统理论,因而成为构造各类系统的理论基础和解决复杂性系统问题的方法。把协同论引入管理研究形成管理协同理论并进行系统研究,对于解决管理、乃至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出现的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为贯彻广东省提出的以珠三角带动粤东西北战略,广东电网公司制定了以省内五个标杆供电局带动四个协同发展区的区域联动计划,以点带面,推动三个梯队供电局协同发展,力争到2018年,基本实现公司协调发展、整体先进,推动公司率先实现深化创先工作目标。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公司区域联动相关要求,广东电网公司东北区基于协同学理论,立足东北区各项工作实际,开展了区域联动实施保障机制建设研究工作。

二、理论综述与研究现状

“协同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于20世纪70年代由联邦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enn·Haken)在吸收了平衡相变理论、激光理论、信息理论、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与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的交流而创立起来的。哈肯把协同定义为:系统的各部分之间互相协作,使整个系统形成微个体层次所不存在的新质的结构和特征。

协同概念在管理学中的最早出现是由英国学者伊戈尔·安索夫于1965年所著的《公司战略》一书中提出的。把协同论引入管理研究形成管理协同理论并进行系统研究,对于解决管理、乃至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出现的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为此,诸多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

(一)协同与协同效应

伊戈尔·安索夫(H.Igor.Ansoff)第一次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其解释比较强调经济学含义,即企业的整体价值有可能大于各部分价值的总和,亦即取得有形和无形利益的潜在机会以及这种潜在机会一与公司能力之间的紧密关系,可表述为2+2=5。迈克·波特(Michael Porter)指出,对公司各下属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管理是公司战略的本质内容。企业为追求协同效应会识别和挖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业务之间的关联,这就是跨越部门界线的横向战略,通过实施横向战略在集团、部门和公司等各个层面上进行协调。伊丹敬之(Itami Hir。yuki,1987)认为协同是一种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方法,并对协同进行了比较严格的界定,他把资源划分为实体资产和隐形资产两大类。他认为协同效应是靠品牌、商誉、管理经验等隐形资产来实现的。

罗伯特·巴泽尔和布拉德利·盖尔(Buzzell&Gale,1987)认为协同是相对于对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业务表现而言的企业群整体的业务表现。罗莎贝丝·莫斯·坎特〔Rosabeth MOSs Kanter)提到多元化公司存在的惟一理由就是协同,亦即通过奇妙的业务组合使公司的整体实力和盈利能力高于企业各自为政时的状况。加里·哈默和C.K普拉哈拉德(Harn,el&Prahalad,C.K.,1990)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不同下属企业可以共享的技术或其他方面的竞争力即协同是成功企业的主要战略目标。吻霍夫和斯卡奈德尔(Hofer&Schendel)认为,所谓协同就是各个独立组成部分汇总后产生的“共同效应”(Jointeffects)。查可若瓦泽和洛伦茨(Chakravarth&Lorange,1991)认为协同是指如何通过合作实体之间的共享能力来巩固合作者彼此之间的竞争地位。迈克尔·古尔德和安德鲁一坎贝尔(Miehael Goold&Andrew Campb ell,1998)认为协同在商业领域是指两个或多个部门或公司联合起来比各部分单独能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能力。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大多数业务协同可选择采取共享技术知识、协调战略、共享有形资源、纵向一体化、集中谈判力量、联合创建业务这六种形式。Eisenhardt,K.M.和Galunie,D.C.(2000)指出协同效应即通过资源共享或者资源的重新组合来创造新的竞争优势。马克·L·赛罗沃(Mark.L.Sirower,2000)从并购的角度研究了协同效应,他定义协同效应为竞争能力增强,导致现金流量超过两家公司各自预期达到的水平。Johnwens利用PIMs数据库对协同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资本、技术、营销或产业集中度方面具有相关性的公司的表现确实优于业务非相关的公司,但是那些处于高增长市场和极其重视新产品开发的公司的表现却不如业务非相关的公司。

以上学者对协同以及协同效应的概念界定、实现条件等作了重要的探索与拓展,总结以上关于协同效应的理论,得到母子公司协同效应的定义:母子公司通过母子公司间、子子公司问、职能部门间的联系、协作、整合,使得母子公司整体所取得的价值大于各部门所取得的价值,或是母子公司整体所付出的成本小于各部门所付出的成本,即取得整体2+2﹥5的效果。

(二)引入协同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管理研究引入协同论的可能性

(1)协同论具有普适性特征。由于协同论属于自组织理论的范畴,其使命并不仅仅是发现自然界中的一般规律,而且还在无生命自然界与有生命自然界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可见,协同学试图把无生命自然界和有生命自然界统一起来,发现它们存在的共同本质规律。这一理想已经被两个发现证明成为可能,其一是在有生命的自然界中,所有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其二是在系统演化的过程中,究竟哪种结构得以实现,取决于各个集体运动形式。由此可见,协同论所揭示的结构形成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不仅为我们研究自然现象,而且为我们研究生命起源、生物进化、人体功能乃至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这样一些复杂性事物的演化发展规律提供了新的原则和方法。协同论对揭示无生命界和生命界的演化发展具有普适性意义。另外,从协同论的应用范围来看,它正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系统的自组织现象的分析、建模、预测以及决策等过程中。如物理学领域中流体动力学模型的形成,大气湍流等问题;化学领域中的各种化学波和螺线的形成,化学钟的振荡及其他化学宏观模式;经济学领域中如城市发展、经济繁荣与衰退,技术革新和经济事态发展等方面的各种协同效应问题;社会学领域中的舆论形成模型,大众传媒的作用,社会体制以及社会革命等等问题。因此,协同论作为一门研究完全不同学科中共同存在的本质特征为目的的系统理论,其广泛的适用性或普适性是显而易见的。正是它的这种普适性,把协同论引入管理研究,必将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对解决现实管理领域中的问题具有启迪意义,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视角。

(2)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性开放系统。协同论的自组织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如果缺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其本身就会处于孤立或封闭状态。在这种封闭状态下,无论系统初始状态如何,最终其内部的任何有序结构都将被破坏,呈现出一片“死寂”的景象。因此,系统只有与外界通过不断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才能维持其生命,使系统向有序化方向发展。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性的开放系统,说它具有复杂性是因为管理系统一般由人、组织和环境三大要素组成,而每个要素又嵌套多个次级要素,其内部呈现非线性特征。而它又是开放系统,是因为它通过不断地接受各种信息,并经过加工整理后,将管理对象所需的信息输出。管理系统就是在不断地接收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过程中向有序化方向完善和发展。

2.管理研究引入协同论的必要性

(1)协同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协同论告诉我们,系统能否发挥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组分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就好。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人、组织、环境等各子系统内部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那么就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反之,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相互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就会造成整个管理系统内耗增加,系统内各子系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致使整个系统陷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系统要生存和发展,除了协同好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之外,还需协同一切可以协同的力量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2)序参量是现代管理发展的主导因素。序参量是协同论的核心概念,是指在系统演化过程中从无到有地变化,影响着系统各要素由一种相变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相变状态的集体协同行为,并能指示出新结构形成的参量。因此,在现代管理中,尽管影响管理系统的因素很多,但只要能够区分本质因素与非本质因素、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关键因素与次要因素,找出从中起决定作用的序参量,就能把握整个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3)自组织是管理系统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径。协同论的自组织原理旨在解释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系统内部进行自组织的过程,协同是自组织的形式和手段。由此可以认为,现代管理系统要想从无序的不稳定状态向有序的稳定状态发展,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自组织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根本途径。当然,管理系统要实现自组织过程,就必须具备自组织实现的条件。首先,管理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确保系统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活力;其次,管理系统必须具有非线性相干性,内部各子系统必须协调合作,减少内耗,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效应。

三、研究设计

本文主要研究广东电网公司东北区区域联动实施保障机制建设情况,以实现东北区域协同发展。在研究中用了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东北区区域联动实施保障机制为对象,依据战略协同学理论进行建模,建立东北区区域联动实施保障机制,为今后研究者提供实践和理论价值,达到战略协同学理论的升华。本文研究者对东北区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可获取性,尽可能地保证了案例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四、案例分析

(一)发展东北区区域联动实施保障机制建设背景

1.省公司“抓落实、见实效”的新要求

省公司将2014年定位为区域联动“抓落实、见成效”的关键之年,对区域联动的业务协同和具体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各区域的考核评价标准和方式也进行了优化、规范、细化等改变。中山局作为公司发展东北区区域联动工作推进实施主体,有责任率先根据省公司相关要求,探索优化区域联动发展联动常态工作机制并向区域联动其他单位进行推广,促进发展东北区形成常态区域联动提升机制。

2.东北区各地市局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2013年,发展东北区四局为实现区域联动做了不懈努力,制定了发展东北区区域联动工作方案及相关领域专项方案,签订了区域联动协议,并在安全、可靠、服务等维度进行了经验分享及交流等。但是与公司其他联动区域相比,东北区区域联动关键指标及综合排名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指标协调度方面,差距明显。因此需要全面分析原因,系统总结经验,针对各局管理现状及资源状况,组织制定针对性措施,以促进区域联动关键指标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推动发展东北区区域联动目标及公司整体先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3.中山局作为推进实施主体的责任

中山局作为发展东北区区域联动工作的推进实施主体,应积极争取网省公司给予第一梯队“五星”单位相应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凸显特色,典型示范,率先发展。并在保持自身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标杆作用,将自身的优秀实践和先进经验与韶关、梅州、河源局进行分享和交流,积极协商、深入探讨,创新观念与管理方法,锁定优势互补领域,借助资源支持、人才交流、工作互推等手段,探索局内部区域联动发展评估机制,着实推动区域联动发展计划的实施,带动韶关、河源和梅州局夯实管理基础,力促区域和电网协调发展。

(二)发展东北区区域联动实施保障机制建设思路

以省公司关于推动区域联动创先指导意见为指引,遵循局深化创先实施方案及发展东北区区域联动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依据战略协同学理论进行建模,建立“评现状、建机制、促提升”的模型,以现状诊断为起点,系统回顾2013年区域联动现状,明确区域联动工作成效及提升空间,为下一阶段区域联动工作指明方向;以机制建设为核心,遵循PDCA闭环管理理念,形成并固化一套符合东北区实际的区域联动工作计划、监控、评价、反馈等工具和模板,形成常态管控机制;以促提升为工作目标,通过开展管理对标活动,构建包括规划阶段、实施阶段、应用阶段、评估阶段的中山供电局管理对标闭环管控机制,吸收先进经验、提升管理水平,力争到2015年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详见图1)。

(三)发展东北区区域联动实施保障机制建设过程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进行区域联动现状诊断,二是建立区域联动常态机制,三是开展管理对标活动。

1.区域联动现状诊断

以省公司区域联动考核结果与发展东北区各局管理现状分析报告为基础,对发展东北区区域联动工作中的亮点和提升空间进行系统总结与提炼,深入挖掘区域联动工作关键影响因素,明确发展东北区区域联动工作起点及方向,并制定相应的提升建议及举措,形成发展东北区区域联动工作现状诊断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内各地市局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形成局层面区域联动管理现状分析模板,规范化区域内各地市局区域联动管理现状诊断工作。

2.区域联动机制建设

以现状诊断为基础,以PDCA闭环管理为原则,优化区域联动工作方案及计划,制定区域联动关键指标看板、季度工作简报等模板及工具,建立局内部区域联动考核体系,常态化推动区域联动工作有序开展。

(1)调整区域联动工作方案与计划。设计区域联动资料需求清单模板,在现状诊断及系统梳理各方资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省公司区域联动工作总体部署、局深化创先工作相关要求以及2014年度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本年度区域联动提升思路、目标及重点,重点优化完善各联动地市局区域联动关键指标目标值,促进指标协调度及发展度稳步提升。

(2)优化区域联动关键指标看板模板。以现有区域联动指标看板为基础,结合省公司关于区域联动指标协调度及提升度计算方式进行优化调整,形成便于各地市局自行统计、自行监控、自行分析的区域联动关键指标看板模板。

(3)完善区域联动季度工作管理报告。以现有区域联动季度工作简报为基础,结合现状诊断相关内容,以关键指标及重点任务为核心,监控区域联动关键指标及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制定提升措施或滚动修订工作计划,编制《东北区区域联动季度管理报告》,保障区域联动工作高效有序推进。(见图2)

(4)制定东北区及中山局区域联动评价考核方案。以省公司对区域联动考核要求为指导,结合东北区实际,遵循“既要有工作态度,又要有工作成效”和“体现整体进步”的原则,制定《东北区区域联动评价考核方案》。方案包括评价主体及对象、评价内容及标准、评价应用三部分。评价工作由东北区区域联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实施,评价对象为中山局、韶关局、梅州局、河源局。评价内容为机制建设、指标类、任务类,具体评价标准详见方案。

以《广东电网公司发展东北区深化创先区域联动工作方案》及《东北区区域联动评价考核方案》为指导,结合中山局实际,遵循“既要有工作态度,又要有工作成效”原则制定《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2014年度区域联动考核方案》。方案包括考核对象、考核内容及标准、考核应用三部分。考核对象为设备部、市场部、人资部,考核内容为机制建设、指标类、任务类,考核标准详见方案。

(5)形成区域联动结果反馈机制。一方面以年度区域联动现状诊断报告为手段,建立常态化反馈机制,对局内部和发展东北区区域联动工作整体效果进行反馈。另一方面,以管理论坛、年度班子研讨为平台,积极开展发展东北区区域联动结果应用展示工作,发动东北区联动四局共同总结、评价区域联动年度计划实施结果,定期根据过程监控和考核评价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原因,提出纠正措施,供区域内部各地市局掌握自身和东北区区域联动任务完成情况,优化调整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形成持续改进机制。

3.开展管理对标活动

为更好地发挥中山局作为东北区区域联动推进实施主体角色,开展管理对标活动,促进中山供电局管理水平提升,管理对标机制建设总体思路为:深入贯彻落实网省公司战略和创先要求,结合中山局各项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按照“计划-执行-检查-改进”(PDCA)原则,构建包括规划阶段、实施阶段、应用阶段、评估阶段的中山供电局管理对标闭环管控机制,以利于吸收先进经验、提升管理水平,力争到2015年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将管理对标活动与区域联动工作联系起来,相辅相成,促进东北区联动工作水平有效提升。(见图3)

(四)发展东北区区域联动实施保障机制建设总结

通过本次东北区区域联动实施保障机制建设研究,按照“评现状、建机制、促提升”的思路,遵循PDCA闭环管理理念,有效建立了常态化机制,形成并固化一套符合东北区实际的区域联动工作计划、监控、评价、反馈等工具和模板;通过开展管理对标活动,构建包括规划阶段、实施阶段、应用阶段、评估阶段的中山供电局管理对标闭环管控机制,吸收先进经验、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了中山局到2015年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作目标。

五、结果与讨论

本文以广东电网公司东北区供电局为研究对象,为了给企业的内部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措施,提出了“评现状、建机制、促提升”的东北区区域联动机制建设模型。在理论上基于原有企业管理协同学理论模型基础,结合企业的行业特征,对原有理论进行突破,其实用性和体系化均有所改善。在实践上,本案例研究成果具有普遍性和延伸性,可拓展到其他企业或行业,为企业协同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存在不可避免的研究局限性。研究结果依赖于对广东电网公司东北区供电局的相关资料,对象相对单一,所涉及的行业及地域也是有限的,但某种程度上也获得较深度的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德国.Hermenn·Haken.高等协同学[M]郭治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2]白列湖.协同论与管理协同理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7(5):228-230.

[3]H.lgor.AnsoeorporateSrrategy:AnAnalytieApproaehtoBusinessPolie yforGrowthandExpansion[M].NewYOrk.,NY:MeGraw-Hill,1965.

[4]美国.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322-332,336-349.

东北区域 篇9

1.1 产业发展条件优越, 但优势不断减弱

在东北工业基地形成初期,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铁矿石油资源和一定储量的煤炭资源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这些资源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主体优势, 并且主要矿产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较好。基于这样的资源优势, 在国家重点投资的建设下, 东北地区的重化工业体系逐渐建立起来, 并促进了相关城市的形成及区域发展。

80年代后期, 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的初始条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主导产业部门及工业结构所依托的区域优势在不断减弱。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大幅度下降, 质量降低, 开采条件日益恶劣。

1.2 产业结构体系初具规模,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4∶50.8∶36.9, 与全国产业结构水平基本一致, 尤其是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综合性第三产业结构体系初具规模。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与盲目竞争现象也较为严重。东北三省都将石油化工、玉米加工、医药等行业作为主导产业, 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数量扩张, 并没有在资源开发、产品结构上形成各自的特色, 各地区同类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 导致地区之间无序的市场竞争 (见表1) 。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5年) 。

1.3 区域产业空间体系初步建立, 但仍不合理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域产业空间体系一方面表现为沈阳市、哈尔滨市、长春市、大连市等大城市的产业结构体系相对较高, 新兴产业及现代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 同时也出现了以大庆油田为主体的石化工业体系、以鞍钢为主体的钢铁工业体系、以一汽集团为主体的汽车工业体系、以辽黑两省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体系等;并出现了一批边贸型、商贸型、交通型、农产品加工型、原料加工型等新型小城镇。如西柳、五大连池、同江等专门性职能小城镇的发展迅速。

从整体上来看, 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4方面:①特大城市职能结构层次虽然相对较高, 但新兴产业、现代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服务职能的范围十分有限, 大城市功能发展并没有由聚集转向扩散, 增长及功能并不明显, 传统工业型城市比重过高, 而新型城市发展缓慢。②产业空间体系在省区空间层面上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现象, 企业及产业之间存在盲目市场竞争及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等现象。③省区内部各城市地域之间的重复建设与城市功能的趋同。④中小城市与周围区域之间、新城区与老城区之间也存在着日益严重的产业空间非协调发展问题。

2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产业整合的发展机制

2.1 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

按照区域发展关系的形成机制和内容, 区域之间的产业协调发展关系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3种模式——产业互补模式、城市功能替代模式和一体化综合发展模式3种。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域产业整合还未产生明显的迹象, 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的选择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它涉及到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方向和最终目标, 目前, 从省一级的区域层面上看, 东北老工业基地各省的前10个优势产业中有6个产业东北三省完全相同, 有5个产业2省完全相同, 只有辽宁省的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和黑龙江省的煤炭开采诜选业是不同于其他省, 所以,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产业结构上还缺少协作关系。未来产业协调发展在模式选择上, 还应更多地考虑按照区域产业整合模式的递进关系, 当产业替代模式发展成熟以后, 按照城市整合模式的递进关系, 临近城市可以探索城市功能替代的发展模式, 目前, 研究较多的长吉市的整合发展就属于其中一例, 当城市之间的整合内容全面、整合关系稳定、整合机制合理就可以向近域城市整合关系演化的最终阶段即区域一体化综合模式迈进。

2.2 区域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形成

从产业发展关系来看,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已经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 我国纺织工业的生产中心已由解放初期的上海市、青岛市、天津市等地的国有企业演变为改革开放后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的民营纺织企业。从产业转移的深层次来看, 导致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区域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即生产同一类型产品的龙头企业、为龙头企业生产配套的企业、为这些生产企业提供服务的企业和组织以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方式, 高密度集聚在同一区域, 从而显著降低信息、技术开发、生产和交易成本, 使该区域的产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形成了很多对专业化分工协作有很高要求的产业, 如现代装备工业和原材料工业, 这些产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 使企业对上下游产业链的依赖性大大增强。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具有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 企业间是壁垒分割的产业组织结构, 形式上看是一个区域内集中了大批同行业企业, 但专业化组织程度很低。这种形态只是一种“企业集中”, 并未形成“产业集聚”。我国装备工业大发展的条件正在成熟, 但老工业基地能否更多地分享这种发展机遇, 是否会出现产业中心转移, 存在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关键取决于老工业基地能否加快重组和改革开放步伐, 尽快形成有利于产业集聚与集群的条件。

2.3 城市化发展的空间载体作用与支撑效应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也在不断增强, 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推动力量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城市化推进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提供空间支持。产业发展需要落实于一定的地理空间, 作为第二、三产业的主要空间载体, 一定规模的城市则成为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必要条件。另外, 各种类型的开发区设立与发展, 城市新区的建设、卫星城镇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 它们为疏散中心城区产业、城市 (区) 产业结构和城市职能的不断高级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城镇体系的完善支撑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合理化。区域内城市体系的形成, 不但是城市化需要, 也是产业协调发展所必需的。不同城市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 不但有利于产业的专门化、规模化、高级化的形成, 也有利于产业的合理转移, 减少不必要的竞争, 为区域产业与要素的整合提供基础, 为产业协调的广体化发展创造条件。

从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看,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空间扩展 (各类开发区城市新区的建设) 、中心城区“退二、进三”空间调整等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对新兴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变的作用都十分明显。不同产业地域空间的建设和优化是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3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对策

3.1 重视区域产业整体发展观及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

1) 基于入世及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东北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必须建立完善的区域合作基础, 否则东北地区将陷入新一轮的重复建设、结构趋同、盲目竞争的困境。

2) 应建立东北地区经济协作机构及区域性行业协会, 制定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总体规划及产业部门发展规划, 就东北区重大产业发展及产业布局问题进行协商, 解决“条块分割”、“块块分治”带来的东北区产业发展总体功能低下问题。

3) 东北地区经济合作既要发挥各级政府搭建经济合作操作平台及宏观调控的作用, 又要强调大企业在区域合作中“唱主角”的作用, 东北地区企业之间的协作方式、协作机制及协作组织的完善是东北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环节。

3.2 强调区域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的有效组合

1) 针对东北三省资源、产业、产品相似性状况, 组建玉米、食用油、化工、机电、钢铁等行业型集团, 以避免同类产业之间的重复建设及恶性竞争, 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合作奠定基础。

2) 强调轻重工业、原材料工业与制造业之间的整合。轻工业发展既要利用东北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又要突出对重化工业产品资源的多元利用。依托现有原材料工业, 提高制造业的结构比重, 拓宽制造业的部门领域, 工业结构及时地从原材料工业型转向现代化制造业类型, 建立以装备工业为主, 资源精深加工多元发展的产业结构。

3) 强调区际之间的资源与产业的合理配套和衔接, 形成密切的区域产业协作关系, 如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有色金属矿与辽宁省冶炼厂的合作, 黑龙江省的石油资源优势与吉林省的石化工业以及辽宁省的石油加工优势的配套协作等。

4) 强化区域内部产业分工, 建立区域统一的多个企业群和产业基地。东北地区的企业群和重点基地应该是区域性的产业中心, 是吸引国内外资源向这里集聚的地方, 发展和完善加强汽车工业基地, 装备工业基地、食品加工工业基地、石化工业基地等, 使之成为东北产业优势基础。

3.3 加速响应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进程

1) 加速城市化。提高城市化质量是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有序转变及促进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发挥城市化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有序演变的载体及动力推动作用。建立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互动系统的调控体系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主要方式。

2) 加强大城市地域中心城市职能的扩散, 依托中心城市周围地域, 构建以都市经济区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体系。通过都市区建设, 发挥城市地区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转换的载体作用和推动作用。增强大城市地域作为区域增长极核的空间集聚与扩散作用, 形成以沈阳市、哈尔滨市、长春市、大连市为主的东北地区都市化地域体系, 有效地促进以大都市圈为主体的产业空间协调体系。

3) 积极发挥周围中小城市的产业配套和承接能力。依托现有大城市的产业优势, 积极发挥周围中小城市的产业配套体系和承接能力, 通过产业链条构建优势产业空间。如构建以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为中心的电站成套设备、重型机械装备、重型数控机床为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 以长春市为中心的汽车、轨道车辆制造及配件产业集聚区, 以沈阳市—大连市为主体的原材料加工、装备制造石油精细化工、高端钢材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以及若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4) 加速小城镇建设。通过乡镇合并提高小城镇的规模水平。小城镇建设的重点由数量扩张转向产业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 推进工业化进程, 将小城镇作为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及乡村工业化的增长极。

5) 调整城市职能结构。特大城市的职能突出非生产性, 由目前的工业职能为主转向商贸、金融、信息、交通等现代第三产业职能, 发挥作为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中心的地域组织作用。而中小城市则主要承担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业化进程。

6) 加速城市整合进程。以城市密集区为载体, 促进近域大中城市的整合, 合理确定近域城市的整合带点及整合过程, 建立近域城市整合的产业结构与地域空间体系。近域城市整合的重点是辽中、长吉、哈大齐等城市密集区。在近域城市整合的基础上促进城市连绵区的发育。以省级综合经济区为载体, 实现广域城市整合, 促进区域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

3.4 整合产业发展的空间经济地域

1) 强调大城市地域经济类型区、生态环境整治区、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空间地域划分及结构体系建立, 区域功能定位, 运行机制与方式的选择, 不同经济地域的产业协调发展。大城市地域强调以商业发展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 生态环境整治区则需加强生态型产业的发展。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应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强调产业的拉动作用。

2) 重点建设中部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大连市轴带、北部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哈尔滨市—牡丹江市轴带、南部丹东市—大连市—营口市—锦州市—兴城市沿海城市轴带, 通过轴带城市产业扩张与结构转换, 城市经济区要素与职能的轴带扩散, 轴带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东北地区一级经济地带快速发展与功能增强。

3) 将大城市地域、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作为东北地区重点建设的经济地域, 增强大城市地域的增长极核空间扩散作用, 通过城市开发区的建设吸引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兴产业发展拉动作用, 边境经济合作区对外开放及国际经济合作增长极作用。

4) 强化煤炭、森林、石油、化工等资源型经济地域的产业结构转型, 后续产业建设及新经济增长点培育, 生态环境整治, 提高资源型经济地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摆脱东北地区多数资源型经济地域增长乏力、发展衰退的困境。

5) 加强东北西部、东部落后地区区域发展极的培育。落后地区中心城市建设突出极化作用, 中心城市产业体系的完善与城市功能的增强。

3.5 强化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支撑系统

1)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操作“平台”。基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其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快速通道建设, 即城际快速铁路, 区域高速公路, 城市轨道交通, 信息高速公路与信息港等多元快速交通运输信息网络的整体建设。

2) 建立产业发展与生态地域空间体系的良性互动, 根据生态环境的状况, 建设各类生态工业区、生态居住区、生态CBD等;编制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规划, 并作为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综合决策的重要手段, 实现生态环境对提高产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作用。

3) 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战略的有利时机, 更多争取国家的资金投入, 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建设;建设企业组织网络及市场网络, 制定区域合作规则, 为东北地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提供保障体系。

摘要: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提出把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模式选择、区域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形成、城市化发展空间载体与支撑效应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产业协调的主要机制和重要突破口, 建立区域产业整体发展观及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整合产业发展的空间经济地域, 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协调,区域协调

参考文献

[1]李诚固, 李培祥, 谭雪兰, 刘文秀.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趋势及对策研究[J].地理科学, 2006 (1) :8~12.

[2]东北亚研究中心“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课题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1) :14-25.

[3]李振泉, 石庆武.东北经济区经济地理总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陈才.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研究的几个问题[A].中国东北论坛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东北区域 篇10

关键词:GIS,东北区域,人口模型

1 基本理论基础

人口区划是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与其影响因素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而划分的人口区域。[1,2]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研究人口[3], 主要是通过自然、经济等因素与人口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筛选出与人口分布关系紧密的重要因素, 并建立人口数学模型和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格点生成法、复合面积内插法、分区建模法和多因子加权建模法等[4]。

2 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的研究范围是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提出的八大综合经济区中的东北综合经济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 [5]。

该区域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 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 积温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平原广阔分布, 交通较发达, 矿产资源丰富,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林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机械工业和医药工业基地。

3 研究材料

自然数据包括省级、县级行政区域数据 (来自中国2003年行政区域图) 、河流水系数据 (来自国家测绘科学数据共享网) 、DEM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 、气候数据 (来自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和地形地貌数据 (来自李炳元先生主编的1:100万形态地貌图) 。

经济数据包括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GDP数据、2000年非农业户口人口比重数据和第一、二、三产业人口占行业人口比重数据 (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制的《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1》) 、公路数据和铁路数据 (来自国家测绘科学数据共享网的1:400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

4 研究方法

4.1 基础数据处理

河流数据:合并三级、四级和五级河流数据, 再叠加县级行政区域数据计算各县的河流长度。

DEM数据:叠加县级行政区域数据计算各县的DEM平均值。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计算出各县的适宜人口居住和不适宜人口居住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

气候数据:采用克里金法 (Kriging) 插值方法计算气象站点数据的插值, 再计算各县的气候数据均值。

地形地貌数据:计算出各县的平原、丘陵和山地三大地貌类型的面积。

公路和铁路数据:与县级行政区域数据叠加计算各县的公路和铁路长度。

经济数据:校正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GDP、非农业户口人口比重数据和第

一、二、三产业人口占行业人口比重数据的统计口径。

4.2 后期处理分析

随机抽取85%的县域范围的数据做分析, 其余15%的数据作为后期的模型验证数据。

在SPSS软件中经数理统计分析得出该区域内各数据的散点矩阵图, 着重分析人口普查基础数据和其他数据间的散点图趋势。

剔除与人口普查数据相关性较差或无关的数据, 把与人口普查基础数据相关程度高的数据重新进行统计分析, 重新建立散点矩阵图和相关性矩阵, 选取与人口普查基础数据相关性大于等于0.6, 且无明显自相关性的因素作为关键指标[6]。

最后, 建立人口指标与各关键指标间的模型, 并对各子模型进行权重相加[7], 得出人口数学模型, 关键指标与人口普查数据的绝对系数R2决定模型的权重系数, 该区域模型的精度通过剩余的15%的数据进行检验。

5 研究结果

5.1 区域指标间的散点图矩阵

影响程度 (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较高的指标:GDP、aat (年均温) 、jw (大于0℃年积温) 、林地面积和居民区面积。

影响程度 (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偏低 (或不存在关系) 的指标:第一、二、三产业人口比重、非农业人口比重、DEM、水域面积、rail (铁路) 、aap (年降水) 、road (公路) 、river (河流) 、aah (相对湿度) 、aas (日照时数) 、耕地面积、草地面积、不适宜区面积、适宜区面积、未利用面积、平原面积、丘陵面积和山地面积。

5.2 提取各区域内关键性指标, 并建立人口模型

选择与人口普查数据间的决定系数 (包括线性和非线性相关) R2大于0.36的指标作为关键指标, 且如果该指标与人口普查数据的决定系数R2值都大于0.36, 那么选取决定系数R2较大的作为最终建模的依据。该区域选定的决定系数R2大于0.36的指标有:GDP、jw和居民区面积3个指标。同时对选定的指标进行散点矩阵图和相关性矩阵分析, 得出各指标间没有明显的自相关性。散点矩阵图如图5-2所示:

人口指标与GDP间的模型:y1=0.3521x1+362567, R2=0.6916

人口指标与jw间的模型:y2=2×10-6x23.2608, R2=0.3723

人口指标与居民区面积间的模型:y3=63.852x30.4796, R2=0.4018

根据三个指标与人口普查数据间的决定系数R2值确定三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是:GDP为0.47, jw为0.25, 居民区面积为0.28。

人口模型:y=0.47 y1+0.25 y2+0.28 y3

y=0.165x1+5×10-7x23.2608+17.495x30.4796+170406.49 (x1为GDP, x2为jw, x3为居民区面积)

6 结果及存在的不足

6.1 结果

T检验结论得出sig=0.362 (且>0.05) , F=0.846。说明该区域的人口模型中模拟的人口数据平均值与人口普查基础数据之间的均值差异不显著。

通过对模型中模拟的人口数据与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图6-1所示) , 得出决定系数R2=0.8427。

人口模型的3个关键指标包括GDP、jw (大于0℃年积温) 和居民区面积, 并且GDP是对人口分布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 其次分别是居民区面积和年均温因子。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气候适宜程度影响该区域人口的迁移和分布。

6.2 存在的不足

由于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程度和数据可否定量化等因素影响了数据的选择, 人口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是通过数理方法确定的, 客观性较强, 但在某些特殊区域不能完全体现决策者的意愿, 可能与实际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参考文献

[1]胡焕庸.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J].地理学报, 1990, 45 (2) :139-145.

[2]江东, 杨小唤, 王乃斌, 等.基于RS-GIS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 2002, 17 (5) :734-738.

[3]廖顺宝, 孙九林.基于GIS的青藏高原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J].地理学报, 2003, 58 (1) :25-33.

[4]Yue T.X., Wang Y.A., Chen S.P., etc al..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China[J].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2003, 25 (2) :141-163.

[5]高梅.中国区域新划分.地理教育, 2006 (4) .

[6]王春虎.GIS支持下的青海省县级人口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D].兰州大学, 2003.

东北区域 篇11

一、“十一五”以来蒙东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十一五”以来,蒙东地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主动与东北三省进行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对接,经济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加。2006年以来,蒙东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在17% 以上。地方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80.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04.8亿元,年均增长59%。2008年蒙东地区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据快报统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4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8.5%、33.7%、24.7%和49%,均超过全区平均增长水平,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亮点。

二是工业化、城镇化稳步推进。“十一五”以来,蒙东地区启动了一大批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农畜产品加工等项目,工业基础明显增强。2007年,蒙东地区工业增加值达到69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7.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7%,基本形成了农畜产品加工、能源、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工业化的带动下,蒙东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46.2%。

三是基础设施得到改善。2007年,蒙东地区公路运输线路总长度7.5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5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1.28公里/百平方公里,连接自治区东西部的公路大通道建成通车,东西铁路大通道建设全面启动。呼伦贝尔、兴安电网与蒙西电网实现联网,东西电力大通道基本形成。水资源供给能力进一步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8.53万公顷,占蒙东地区现有耕地面积的37.2%。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四是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2007年,蒙东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79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0.61亿美元,接待国际旅游人数132.82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69亿美元。随着口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蒙东地区口岸货运能力明显增强,2007年进出境货运量达到3400万吨,占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的90%以上。

二、对接东北三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蒙东地区资源优势突出,煤炭储量大,铜、铅、锌等多种金属和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等资源富集。民俗风情、北国风光、边境口岸和草原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极具特色和开发潜力。近年来,随着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不断强化,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的项目合作逐年增加,2007年东北三省在蒙东地区的投资项目达649项,实际投资额180.9亿元,一批煤、电、矿产资源、化工、食品加工、交通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随着《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和国家振兴东北相关政策的逐步实施,我区将充分利用蒙东地区资源富集的比较优势及特殊区位优势,进一步做好与东北三省在产业上的对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对接以及向北开放与东北三省沿海开放的对接工作,在东北经济区域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工业方面

将充分发挥蒙东地区资源优势,依托东北三省市场、人才、技术、出海口等优势,重点发展能源产业、煤化工产业、有色金属工业、加工制造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建材工业。力争“十一五”期末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到“十二五”期末成为国家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基地。

一是建设能源基地。以煤、电为主体,建设大型能源基地,构筑能源工业在东北地区的重要地位。到2010年,煤炭产能达到1.8亿吨,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外送电力达到1150万千瓦时。其中,煤炭工业重点建设呼伦贝尔煤炭基地、霍白平煤炭基地和胜利煤炭基地。电力工业继续加强电源点和电网建设,积极发展大型坑口和路口电厂。集中力量打造百万千瓦风电基地,继续推进赤峰、通辽、锡林郭勒、兴安盟和呼伦贝尔等百万千瓦风电前期工作。按照国家高压电网总体布局,配合蒙东地区煤电基地的开发,积极推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完成呼伦贝尔至辽宁直流500千伏输电线路建设,最大限度地向我国中东部地区输送电力。同时,继续实施赤峰、通辽向东北地区的500千伏送电通道建设。加强蒙西、蒙东地区的电网联接,达到既能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又能满足地区较大型电源接入的要求。

二是建设煤化工基地。按照“大型化、基地化、一体化”的原则,围绕呼伦贝尔、霍林河、锡林浩特三大煤化工基地,稳妥发展甲醇及其下游产品(包括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烯烃、化肥等产品;有序推进褐煤干燥示范工程,开辟褐煤开发利用新途径,使蒙东地区成为国家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加快开发海拉尔盆地石油资源,依托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优势,积极开展与俄罗斯的石油资源开发合作,发展烯烃等石化工业。

三是建设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加工基地。加大大兴安岭中南段、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主要成矿带有色金属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适度发展冶炼,大力发展电解铜及铜板带、精铝及铝型材、电子铝箔等深加工产品。到2020年,把蒙东地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加工基地。

四是建设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按照产业集聚、产业延伸、产业升级的思路,提高精深加工和规模经营水平。加快推动基地建设,培育和壮大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绿色品牌,切实提高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增殖能力,重点发展壮大乳、肉、粮油、中蒙制药等深加工产业。到2010年,主导产业原料基地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力争把蒙东地区建设成为面向东北、辐射全国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到2020年,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农畜产品深加工基地。

五是培育和发展加工制造业。围绕大产业、大园区的发展思路,抓住东北、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加工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非资源型加工制造业。重点在赤峰市、通辽市建设围绕大产业发展的较大规模中小企业集群,积极发展为汽车、重型机械、化工设备、发电和输变电设备、农用机械等装备制造业配套的零部件等加工制造业。发挥蒙东地区风力发电的比较优势,引进、培育大型风力发电整机生产企业,加快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及配套产品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力争把蒙东地区建设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配套生产零配件产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二)现代服务业方面

“十一五”期间及未来一个时期,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将突出抓好蒙东地区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与东北三省的对接。

现代物流业。将进一步完善联通黑、吉、辽等周边省区、京津唐城市圈及俄蒙等国家的物流网络,形成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重要的物流产业基地,重点建设通辽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赤峰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满洲里口岸物流中心、二连浩特口岸物流中心等四个物流中心,努力将通辽市建设成为蒙东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和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将赤峰市建设成为连接东北、华北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和蒙东地区出区达海的物流枢纽城市,将满洲里市建设成为我国东北地区区域性国际物流节点城市、将二连浩特市建设成为我国北部陆路国际物流节点城市。

旅游业。要与东北三省和京津冀地区建立旅游合作机制,跨区域整合旅游资源,构建旅游线路,联合促销,实现资源互补、线路共建、信息共享、客源互送、形象共建。精品旅游目的地重点进行海拉尔—额尔古纳—满洲里—阿尔山、锡林浩特—克什克腾—西乌珠穆沁两个核心旅游圈建设;精品旅游景区优先发展阿尔山—柴河旅游区、克什克腾旅游区、额尔古纳旅游区、呼伦贝尔两湖一湿地草原旅游区、大青沟旅游区、喀喇沁蒙古王府、赛汗乌拉生态旅游区、锡林浩特蒙元文化苑、元上都草原文化旅游区等重点旅游区,按照国家5A级旅游区的标准进行建设与管理;边境旅游线路重点开发满洲里—后贝加尔、红石一日游,满洲里—赤塔—伊尔库茨克—乌兰巴托—二连浩特环线游,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乔巴山跨境游,乌兰浩特—阿尔山—乔巴山跨境游等线路;跨区域旅游线路重点开发满洲里—海拉尔—扎兰屯—齐齐哈尔—哈尔滨,阿尔山—乌兰浩特—白城—长春,通辽—大青沟旅游区—沈阳等跨区域旅游线路。

(三)交通基础设施方面

“十一五”期间,我区将以运输通道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路网,加快形成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以及与俄罗斯、蒙古国联通的公路、铁路运输通道,基本建成能够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振兴东北地区需要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方面。主要打通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出口通道,重点建设齐齐哈尔(蒙黑界)—博克图—牙克石、乌兰浩特—白城(蒙吉界)、国道303线通辽—双辽(蒙吉界)、国道304线通辽—好力堡(蒙辽界)、赤峰—朝阳(蒙辽界)等高速公路。

铁路方面。重点建设巴彦乌拉—新丘、大虎山—齐齐哈尔复线、赤峰—锦州、通辽—沈阳等出区铁路以及海拉尔—满洲里复线、阿尔山—乔巴山、珠恩嘎达布其—巴彦乌拉、阿日哈沙特口岸—道劳杜、室韦口岸—莫尔道嘎、海拉尔—黑山头等对俄蒙国际通道。

(四)对外开放方面

将着力扩大蒙东地区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对俄蒙口岸的比较优势,发挥过货通关、物流贸易、落地加工“三大功能”,建设东北经济区对俄蒙开放的大门户、联结欧亚的大通道、东北亚产业集聚的大平台。

从投资视角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篇12

一、东北亚区域内各国投资合作现状

(一) 我国是日本在东北亚区域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 且日本有相当一部分投资流向韩国。首先, 从投资规模上看, 自1995年形成高峰后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趋势呈不平稳上升势态, 在对华投资国中位列前位。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 (JETRO) 2006年3月5日公布的数据, 2005年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为65.2977亿美元, 占日本海外投资的14.4%, 创历史最高记录。2006年减少到45.9806亿美元, 几乎减少了30%, 这是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的现象。据日方统计, 目前日本对中国投资又已经进入第三次高潮, 截至2007年10月底, 日本对华投资累计项目数为3.9万个, 实际到位金额607.8亿美元, 日本是中国利用外资的第二大来源。

1962~1988年期间, 外国对韩直接投资总计为41.56亿美元, 其中, 日本占50.8%, 为21.12亿美元, 居第1位。日本贸易振兴会白皮书 (2001年和2002年) 资料表明, 2000年度日本向韩国直接投资额为8.13亿美元, 至2002年, 日本对韩投资额达14.03亿美元, 占韩国引进外资额的15.4%。

日本对东北亚区域内其他国家的直接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据相关资料显示, 日本对俄罗斯的投资数量相对较少, 规模小, 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比例。日本企业由于朝鲜债务积压问题以及两国尚未建交等原因对向朝鲜投资持消极态度;对蒙古的投资主要面向中、长期的基础设施、能源电力等领域, 这为日蒙经济合作程度的加深和为蒙古有效地进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经济条件。

(二) 韩国对东北亚区域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从1992年中韩建交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 韩国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增长较快, 投资项目金额和层次逐步提高, 投资区域也逐渐由沿海向内陆延伸。受金融危机影响, 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金额都有较大幅度下降。从2001年开始, 中韩两国企业的经济合作又获得新发展, 2001年韩国对华投资额为19.7亿美元, 已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2002年以后, 投资进一步加快, 直接投资实际金额为27.21亿美元, 居外国对华投资第5位;2003年增至44.5亿美元, 上升到第四位。2004年韩国对华投资额突破62.5亿美元。2006年上半年,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额达35.2亿美元, 比2005年同期增长54.4%, 其投资金额首次超过日本和美国,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据中国商务部统计, 2007年韩对华投资3, 452个项目, 同比下降19.01%, 实际投资36.8亿美元, 同比下降7.89%, 韩对华投资占中国吸引外资的比重达到4.92%。韩对华投资件数、规模和比重都有所下降, 但韩国首次超过日本 (35.9亿美元) 成为仅次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的第三大投资来源。

韩国对日本的投资规模小, 投资数量不大。一直以来, 具有较高生产技术和经营能力的欧美企业在对日直接投资中占主导地位。到2003年, 日本FDI存量9.6万亿日元, 北美和欧盟15国合计占85.5%, 其中美国占40.8%, 是日本最大的投资来源地。其后依次为荷兰15.1%、法国13.7%和德国5.5%。亚洲仅占5.5%, 且主要来自中国香港2%、中国台湾1.8%和新加坡1.2%。韩国在日本投资数量显然要比这个比例还要小。

(三) 东北亚区域内其他国家相互直接投资现状。除了日本和韩国之外, 东北亚区域内其他国家之间只有规模很小的相互直接投资。从目前对蒙古直接投资的国别分布来看, 按投资多少排列分别是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等。据蒙方统计, 截至2004年底, 在蒙登记注册的中资企业达1, 640多家, 总投资额为4.6亿美元, 占蒙古国吸引外资总量的40%多。由于各种条件制约, 中国与朝鲜的互利合作规模一直不大, 2001年中国批准对朝投资两项, 协议投资金额395万美元, 其中中方投资260万美元。

二、制约东北亚区域投资合作的因素

(一) 历史、文化及社会制度因素。

首先, 历史遗留问题。领土、领海主权的争议问题以及日本政府对侵略东北亚有关国家的领土等历史问题缺乏反省, 使得东北亚各国政治互信难以建立, 对经济合作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其次, 民族发展史、文化和宗教背景不同。这一地区经济合作的主体—中国、日本和韩国都深受佛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但三国的民族意识和宗教信仰并不相同, 而与俄罗斯的斯拉夫文明相差更远———这和欧盟的单一基督教文化形成鲜明对比。文化上的差异加大了该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本, 并加剧了合作前景的不确定性。再次, 东北亚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转轨国家制度并存。各国经济的互补性与该地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非一致性相矛盾, 它不仅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区域内各国共同利益的形成和确定, 限制各国经济合作的紧密度, 而且将直接影响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和原则。

(二) 地缘政治因素。

东北亚是大国利益特别集中的地区。军事、能源大国俄罗斯, 政治、人口大国中国, 经济大国日本, 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 这四国关系因各自国家利益, 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 其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制约和影响着东北亚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美国尽管不是亚洲国家, 但它始终直接或间接插手亚洲事务。美国为维护和扩大其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 不愿意看到东北亚建立不受其约束的自由贸易区。美国通过拉拢日韩、打压朝鲜、遏制俄国、渗透中国等手段深入介入东北亚军事、安全与政治事务, 极力扩大在东北亚的利益范围, 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障碍之一。另外, 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尚未建立。在东北亚六国中, 日本、韩国与美国分别签订的排他性的以军事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安全保障协定, 使得东北亚各国难以建立真正的信任机制。朝核问题及其背后朝鲜与美国之间尖锐对峙的关系不解决, 东北亚地区的安全隐患就不会消除, 也就很难做到真正的合作和一体化。资本是向投资最安全、回报最高、最有市场的地方流动, 是按照市场规律来发展的。所以, 东北亚地区的投资, 安全问题是制约因素之一。

(三) 经济因素

1、日、韩、中、俄的经济重心和战略重点不在本地区。就目前东北亚区域内贸易总额来说, 仍低于区域外贸易总额。日本、韩国的经济利益重点在欧美。中国虽然非常重视发展同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关系, 但同欧美国家的经贸往来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俄罗斯在传统上和现实中都是所谓的欧洲国家, 俄罗斯东部又是人口稀少、资金缺乏的经济不发达地区。显然, 其战略重点不在东北亚。蒙古和朝鲜经济规模很小, 很难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2、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体制不同, 经济水平差异巨大。我们必须承认, 国与国之间经济体制的不同, 会导致经济政策的不同, 经济政策的不同必然会影响经济合作。但我们也应看到, 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中、朝, 在改革中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俄、蒙也在向市场经济过渡, 这就会使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逐步趋近, 向着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向迈进。

东北亚各国既有发展中国家, 也有发达国家, 还有新兴工业化国家乃至转型国家。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例, 2005年中、日、韩、俄、蒙这5国的名义GDP分别为22, 288亿美元、45, 059亿美元、7, 876亿美元、7, 637亿美元和11亿美元。悬殊差距最大者达到4, 096倍之多。而欧盟中差距较大的德国和葡萄牙不过13.6倍,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美在、墨两国差距也只有16.2倍。因为东北亚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悬殊, 它们通过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能够得到的经济利益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又由于这种经济力量对比的不平衡, 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政策也存在的差异, 各国对区域经济合作的热情与资金投入比例很难协调。虽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直接构成经济合作的障碍, 但如果没有实现共赢的经济合作方式或模式, 经济合作就难以向前推进。

3、东北亚地区尚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性区域合作机制。区域经济合作的直接原因是资源优化配置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率。但能否实现有效合作, 其深层次原因却是经济合作中各方竞争与合作博弈的制度规则问题。制度是降低风险并保证交易者稳定性预期的装置。从这个角度出发, 区域经济合作是需要制度保证的。由于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作为制度性保障, 导致这种松散经济合作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 影响了资本在本地区的流动。

三、加强东北亚区域投资合作的对策

如果说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以贸易合作为先导, 那么投资合作应该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向深层次发展的“助推器”。从某种意义上说, 东北亚区域投资合作进展缓慢是限制该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要想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向深层次推进, 区域内各国应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投资合作:

(一) 在投资互动力较强的两国之间开展直接投资活动。从直接投资的行为特征来看, 区域内各国之间直接投资活动只有互动起来, 才能形成活跃的经济联系。中日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 多年来两国直接投资的实际效果和双力合一的受益程度十分引人注目, 两国直接投资对韩、俄、朝、蒙各国的影响和拉动力也日益明显。九十年代以来, 韩、朝、蒙和俄已把中国和日本作为主要经济合作伙伴, 中日两国直接投资活动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这些国家。进入21世纪, 只要中日两国能够继续扩大直接投资, 就能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的凝聚力, 影响和带动东北亚其他国家积极参与地区间经济合作。

(二) 各国应加强政策建设, 为区域投资合作建立制度基础。由于各国政策的不透明和不稳定, 使本来可以在域内进行直接投资的项目改为贸易交易或转向了域外投资。日本虽然是该地区经济体制最为完善的国家, 但为了摆脱长期萧条状况, 国内也在进行着改革, 其政策还具有不稳定性和不透明性。韩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 经济还处于调整时期, 一些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俄、蒙三国都处于体制转轨时期, 各种政策、制度很不完善。朝鲜还是一个极其封闭的国家。我们在承认差别的前提下, 各国一定要加强其政策的稳定性与透明性, 为区域投资合作建立制度基础。

(三) 各国应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所谓次区域合作是相对于东北亚整个区域而言, 在该区域内相邻或相近的数国开展小范围经济合作。目前在东北亚地区内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中, 已经逐渐形成了环黄渤海经济区、图们江经济区、环日本海经济区和中、蒙、俄沿边经济合作带等几个不同的次区域。

环黄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主要是中、日、韩之间的经济合作。近年来, 三国的经济发展重点均不同程度地向环黄渤海沿岸地区转移;各国环黄渤海地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在不断扩大;各国环黄渤海沿岸城市的发展战略在面向环黄渤海、面向国际合作进行调整。要实现东北亚区域投资合作的突破, 必须加强中、日、韩三国的全方位经济合作。

图们江地区经济合作是另一个率先开展起来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图们江地区开发是东北亚6国都感兴趣的唯一项目, 并且也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政府的重视, 在21世纪最有可能成为东北亚地区次区域合作成功的范例, 进而决定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走向。各国应积极参与图们江三角地带的合作开发, 充分发挥在这一地区的当事国作用, 促进投资合作在该地区的长足进步与发展。

上一篇:特色城镇化下一篇:作文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