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区域合作(共12篇)
东北亚区域合作 篇1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 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加强和巩固的态势。东北亚地区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 虽然开发较晚, 但却是当代最有发展前途的地区之一。因此, 应加强东北亚区域的投资合作, 把全方位经济合作推向前进。
一、东北亚区域内各国投资合作现状
(一) 我国是日本在东北亚区域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 且日本有相当一部分投资流向韩国。首先, 从投资规模上看, 自1995年形成高峰后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趋势呈不平稳上升势态, 在对华投资国中位列前位。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 (JETRO) 2006年3月5日公布的数据, 2005年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为65.2977亿美元, 占日本海外投资的14.4%, 创历史最高记录。2006年减少到45.9806亿美元, 几乎减少了30%, 这是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的现象。据日方统计, 目前日本对中国投资又已经进入第三次高潮, 截至2007年10月底, 日本对华投资累计项目数为3.9万个, 实际到位金额607.8亿美元, 日本是中国利用外资的第二大来源。
1962~1988年期间, 外国对韩直接投资总计为41.56亿美元, 其中, 日本占50.8%, 为21.12亿美元, 居第1位。日本贸易振兴会白皮书 (2001年和2002年) 资料表明, 2000年度日本向韩国直接投资额为8.13亿美元, 至2002年, 日本对韩投资额达14.03亿美元, 占韩国引进外资额的15.4%。
日本对东北亚区域内其他国家的直接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据相关资料显示, 日本对俄罗斯的投资数量相对较少, 规模小, 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比例。日本企业由于朝鲜债务积压问题以及两国尚未建交等原因对向朝鲜投资持消极态度;对蒙古的投资主要面向中、长期的基础设施、能源电力等领域, 这为日蒙经济合作程度的加深和为蒙古有效地进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经济条件。
(二) 韩国对东北亚区域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从1992年中韩建交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 韩国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增长较快, 投资项目金额和层次逐步提高, 投资区域也逐渐由沿海向内陆延伸。受金融危机影响, 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金额都有较大幅度下降。从2001年开始, 中韩两国企业的经济合作又获得新发展, 2001年韩国对华投资额为19.7亿美元, 已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2002年以后, 投资进一步加快, 直接投资实际金额为27.21亿美元, 居外国对华投资第5位;2003年增至44.5亿美元, 上升到第四位。2004年韩国对华投资额突破62.5亿美元。2006年上半年,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额达35.2亿美元, 比2005年同期增长54.4%, 其投资金额首次超过日本和美国,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据中国商务部统计, 2007年韩对华投资3, 452个项目, 同比下降19.01%, 实际投资36.8亿美元, 同比下降7.89%, 韩对华投资占中国吸引外资的比重达到4.92%。韩对华投资件数、规模和比重都有所下降, 但韩国首次超过日本 (35.9亿美元) 成为仅次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的第三大投资来源。
韩国对日本的投资规模小, 投资数量不大。一直以来, 具有较高生产技术和经营能力的欧美企业在对日直接投资中占主导地位。到2003年, 日本FDI存量9.6万亿日元, 北美和欧盟15国合计占85.5%, 其中美国占40.8%, 是日本最大的投资来源地。其后依次为荷兰15.1%、法国13.7%和德国5.5%。亚洲仅占5.5%, 且主要来自中国香港2%、中国台湾1.8%和新加坡1.2%。韩国在日本投资数量显然要比这个比例还要小。
(三) 东北亚区域内其他国家相互直接投资现状。除了日本和韩国之外, 东北亚区域内其他国家之间只有规模很小的相互直接投资。从目前对蒙古直接投资的国别分布来看, 按投资多少排列分别是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等。据蒙方统计, 截至2004年底, 在蒙登记注册的中资企业达1, 640多家, 总投资额为4.6亿美元, 占蒙古国吸引外资总量的40%多。由于各种条件制约, 中国与朝鲜的互利合作规模一直不大, 2001年中国批准对朝投资两项, 协议投资金额395万美元, 其中中方投资260万美元。
二、制约东北亚区域投资合作的因素
(一) 历史、文化及社会制度因素。
首先, 历史遗留问题。领土、领海主权的争议问题以及日本政府对侵略东北亚有关国家的领土等历史问题缺乏反省, 使得东北亚各国政治互信难以建立, 对经济合作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其次, 民族发展史、文化和宗教背景不同。这一地区经济合作的主体—中国、日本和韩国都深受佛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但三国的民族意识和宗教信仰并不相同, 而与俄罗斯的斯拉夫文明相差更远———这和欧盟的单一基督教文化形成鲜明对比。文化上的差异加大了该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本, 并加剧了合作前景的不确定性。再次, 东北亚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转轨国家制度并存。各国经济的互补性与该地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非一致性相矛盾, 它不仅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区域内各国共同利益的形成和确定, 限制各国经济合作的紧密度, 而且将直接影响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和原则。
(二) 地缘政治因素。
东北亚是大国利益特别集中的地区。军事、能源大国俄罗斯, 政治、人口大国中国, 经济大国日本, 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 这四国关系因各自国家利益, 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 其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制约和影响着东北亚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美国尽管不是亚洲国家, 但它始终直接或间接插手亚洲事务。美国为维护和扩大其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 不愿意看到东北亚建立不受其约束的自由贸易区。美国通过拉拢日韩、打压朝鲜、遏制俄国、渗透中国等手段深入介入东北亚军事、安全与政治事务, 极力扩大在东北亚的利益范围, 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障碍之一。另外, 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尚未建立。在东北亚六国中, 日本、韩国与美国分别签订的排他性的以军事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安全保障协定, 使得东北亚各国难以建立真正的信任机制。朝核问题及其背后朝鲜与美国之间尖锐对峙的关系不解决, 东北亚地区的安全隐患就不会消除, 也就很难做到真正的合作和一体化。资本是向投资最安全、回报最高、最有市场的地方流动, 是按照市场规律来发展的。所以, 东北亚地区的投资, 安全问题是制约因素之一。
(三) 经济因素
1、日、韩、中、俄的经济重心和战略重点不在本地区。就目前东北亚区域内贸易总额来说, 仍低于区域外贸易总额。日本、韩国的经济利益重点在欧美。中国虽然非常重视发展同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关系, 但同欧美国家的经贸往来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俄罗斯在传统上和现实中都是所谓的欧洲国家, 俄罗斯东部又是人口稀少、资金缺乏的经济不发达地区。显然, 其战略重点不在东北亚。蒙古和朝鲜经济规模很小, 很难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2、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体制不同, 经济水平差异巨大。我们必须承认, 国与国之间经济体制的不同, 会导致经济政策的不同, 经济政策的不同必然会影响经济合作。但我们也应看到, 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中、朝, 在改革中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俄、蒙也在向市场经济过渡, 这就会使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逐步趋近, 向着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向迈进。
东北亚各国既有发展中国家, 也有发达国家, 还有新兴工业化国家乃至转型国家。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例, 2005年中、日、韩、俄、蒙这5国的名义GDP分别为22, 288亿美元、45, 059亿美元、7, 876亿美元、7, 637亿美元和11亿美元。悬殊差距最大者达到4, 096倍之多。而欧盟中差距较大的德国和葡萄牙不过13.6倍,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美在、墨两国差距也只有16.2倍。因为东北亚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悬殊, 它们通过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能够得到的经济利益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又由于这种经济力量对比的不平衡, 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政策也存在的差异, 各国对区域经济合作的热情与资金投入比例很难协调。虽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直接构成经济合作的障碍, 但如果没有实现共赢的经济合作方式或模式, 经济合作就难以向前推进。
3、东北亚地区尚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性区域合作机制。区域经济合作的直接原因是资源优化配置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率。但能否实现有效合作, 其深层次原因却是经济合作中各方竞争与合作博弈的制度规则问题。制度是降低风险并保证交易者稳定性预期的装置。从这个角度出发, 区域经济合作是需要制度保证的。由于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作为制度性保障, 导致这种松散经济合作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 影响了资本在本地区的流动。
三、加强东北亚区域投资合作的对策
如果说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以贸易合作为先导, 那么投资合作应该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向深层次发展的“助推器”。从某种意义上说, 东北亚区域投资合作进展缓慢是限制该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要想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向深层次推进, 区域内各国应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投资合作:
(一) 在投资互动力较强的两国之间开展直接投资活动。从直接投资的行为特征来看, 区域内各国之间直接投资活动只有互动起来, 才能形成活跃的经济联系。中日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 多年来两国直接投资的实际效果和双力合一的受益程度十分引人注目, 两国直接投资对韩、俄、朝、蒙各国的影响和拉动力也日益明显。九十年代以来, 韩、朝、蒙和俄已把中国和日本作为主要经济合作伙伴, 中日两国直接投资活动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这些国家。进入21世纪, 只要中日两国能够继续扩大直接投资, 就能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的凝聚力, 影响和带动东北亚其他国家积极参与地区间经济合作。
(二) 各国应加强政策建设, 为区域投资合作建立制度基础。由于各国政策的不透明和不稳定, 使本来可以在域内进行直接投资的项目改为贸易交易或转向了域外投资。日本虽然是该地区经济体制最为完善的国家, 但为了摆脱长期萧条状况, 国内也在进行着改革, 其政策还具有不稳定性和不透明性。韩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 经济还处于调整时期, 一些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俄、蒙三国都处于体制转轨时期, 各种政策、制度很不完善。朝鲜还是一个极其封闭的国家。我们在承认差别的前提下, 各国一定要加强其政策的稳定性与透明性, 为区域投资合作建立制度基础。
(三) 各国应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所谓次区域合作是相对于东北亚整个区域而言, 在该区域内相邻或相近的数国开展小范围经济合作。目前在东北亚地区内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中, 已经逐渐形成了环黄渤海经济区、图们江经济区、环日本海经济区和中、蒙、俄沿边经济合作带等几个不同的次区域。
环黄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主要是中、日、韩之间的经济合作。近年来, 三国的经济发展重点均不同程度地向环黄渤海沿岸地区转移;各国环黄渤海地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在不断扩大;各国环黄渤海沿岸城市的发展战略在面向环黄渤海、面向国际合作进行调整。要实现东北亚区域投资合作的突破, 必须加强中、日、韩三国的全方位经济合作。
图们江地区经济合作是另一个率先开展起来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图们江地区开发是东北亚6国都感兴趣的唯一项目, 并且也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政府的重视, 在21世纪最有可能成为东北亚地区次区域合作成功的范例, 进而决定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走向。各国应积极参与图们江三角地带的合作开发, 充分发挥在这一地区的当事国作用, 促进投资合作在该地区的长足进步与发展。
(四) 各国应共同采取一系列支持东北亚区域投资合作的措施。首先, 加强信息技术支持:由三国有关部门提供数据, 构建内容广泛的投资数据库;成立合作组织, 对符合区域发展目标的投资提供技术支持;合作开发区域内投资项目。其次, 提供金融支持, 建立东北亚投资合作基金;建立投资银行或东北亚开发银行, 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再次, 投资鼓励和投资保险支持, 建立投资鼓励机制, 改善投资引进国的投资环境, 如取消各种双重征税和改善劳资关系等。提供投资保护, 为有关投资提供保险支持, 提高国内对外商投资的保护水平, 签署东北亚投资保护协议。最后, 放松管制以促进投资自由化。
东北亚区域合作 篇2
东北亚能源安全形势与多边能源合作
21世纪将是东北亚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保障区域能源安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参照国际经验,解决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区域多边能源合作机制.目前,建立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机制的有利条件和现实障碍共存.未来推动东北亚多边能源合作的有效路径应包括:东北亚国家积极协调能源政策,寻求共同利益;将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油气开发纳入东北亚多边能源合作的大框架,并以此为突破口,确定和拓展东北亚国家的共同利益;成立东北亚能源合作组织,共同解决东北亚能源安全问题.
作 者:徐向梅 作者单位:河北宣化工程机械集团公司研究所刊 名:国际石油经济英文刊名: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年,卷(期):200412(10)分类号:关键词:东北亚 能源安全 能源形势 多边能源合作
东北亚区域合作 篇3
关键词: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建设;东北亚区域合作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整体向前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在中国开始新一轮的对外开放中必须要加大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沿边地区的经济建设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透视沿边开发开放战略的总体布局与发展目标,着重分析沿边开发开放战略与东北亚区域合作,黑龙江独有的沿边区位优势与东北亚国家进行贸易合作的地位作用得以展现,黑龙江在沿边创新开放模式中占据突出地位。
一、沿边开发开放战略的总体布局与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国际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改革开放初期,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使得经济突飞猛进,而在落后的边境地区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相差甚大。目前,我国逐渐形成三个主要沿边对外开放区域,同时对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发展目标进行概述。
1.总体布局。不同形式、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边境贸易和转口贸易、技术交流开展频繁,逐渐形成了三个主要沿边对外开放区域。分别为中国北部与蒙古、俄罗斯的沿边地区;西部与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西亚国家的沿边地区;南部与印度、缅甸、泰国、老挝的沿边地区。这一格局的形成使得我国沿边开发开放战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形成我国沿边开发开放战略的总体布局。
2.发展目标。中国沿边开发开放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中国相对落后的沿边地区可以联合内地比较发达的省市,相互促进加强同邻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技术合作,例如贸易加工区、自由贸易区等等。通过两国或者多个国家的联系协作,能源、资金和技术的支持,逐渐形成跨国产业,形成更高层次的产业结构,进而有利于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二、沿边开发开放战略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互动机理分析
中国沿边开放之后,与相邻的国家俄罗斯、蒙古、日本、朝鲜、韩国的经济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总体较好,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07年俄罗斯远东联邦区对华贸易额达42.69亿美元,同比增长4.9%,占远东外贸总额的23.3%,中国已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继日本和韩国之后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近些年来,中俄两国政府不断提出促进双方经济技术合作方面的建议,其中包括吸引中国资本共同开发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使得黑龙江享有国家相关政策为深化沿边开发开放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有助于解决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开放层次不高等问题,可以使得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规模的提升。
三、黑龙江在沿边开放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作用
《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使得黑龙江在沿边开放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黑龙江省与东北亚国家之间进行经济贸易合作,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口岸经济拉动,在经济合作中充分发挥构建周边和谐环境,形成产业互补,扩展能源资源战略方式等重要作用。
1.区位优势。黑龙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处于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战略位置。黑龙江没有黄金海岸,却拥有25个黄金口岸,其中有15个对俄邊境口岸。黑龙江省对俄边境线长2981公里,占全国对俄边境线的74%,黑龙江铁路网途经内蒙古满洲里与欧亚大陆桥北线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全线贯通,与欧洲大陆铁路网相连接,止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
2.有利于构建周边和谐环境。沿边地区地理位置特殊,黑龙江省沿边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各国发展的差异容易触发沿边民族宗教稳定,扩大沿边开放有利于黑龙江与东北亚国家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战略互信,实现与东北亚国家的经济互利共赢关系,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沿边地区的经济稳定和民族团结。
3.有利于形成产业互补。黑龙江省煤、石油、森林、土地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了以化学、石油、木材、机械为主的工业结构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结构。而位于黑龙江省相邻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俄罗斯国家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但是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相比黑龙江省来说更具有优势,由于该地区气候条件相对恶劣,农业不够发达,日用消费品生产水平相对较低,这就需要大量进口,黑龙江省就此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一系列经济贸易合作。
四、黑龙江在创新开放模式中发挥其桥头堡和核心区作用
《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是黑龙江省进行对外开放的强大动力,是国家为黑龙江省创造的重大发展机遇,黑龙江省在创新开放模式中抓住沿边开发开放契机,构建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开放型模式发挥重要作用。
1.区位优势。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黑龙江与俄罗斯相邻,地处于东北亚区域的核心位置,在与俄罗斯以及东北亚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方面具有及其便利条件。独特的区位和地缘条件,使黑龙江省具有连接俄、蒙、朝、韩、日东北亚国家的便捷的贸易通道,江海联运、陆海联运、边境铁路运输使得黑龙江省在沿边开发开放中的区位优势不断上升,区位优势使得黑龙江在创新开放模式中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桥头堡”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2.合作优势明显。黑龙江省与东北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历史久远,在中苏关系缓解后,黑龙江与苏联的经济贸易恢复开来,在后来的沿边对外开放中,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一度繁荣,并且有被誉为百年口岸的绥芬河口岸,有许多俄罗斯人选择在黑龙江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目前,俄语成为黑龙江省的一大外语优势,对俄交往人才济济。同时,黑龙江省拥有着40万朝鲜族人民,他们与朝鲜、韩国人民语言相通、文化有相近之处,这就为黑龙江省与东北亚国家间开展经济贸易合作提供强劲基础。
3.产业实力较强。在沿边开发开放创新模式中,黑龙江的产业发展相对比较强,逐步形成以工业为主体、三次产业全面发展。食品、医药、石化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黑龙江省的主导产业。近些年来,黑龙江省逐步打造对俄经济贸易合作平台,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的东北亚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唯一以对俄为主、多国参与的国际合作示范区,这为中俄经济贸易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在国际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突飞猛涨,而中国沿边地区经济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相差甚大,为促进沿边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改善沿边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沿边地区的开发开放显得尤为重要,有了相应政策的支持,我国沿边地区与东北亚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显得尤为突出,同时,黑龙江在沿边开发开放战略中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态势,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只要沿边地区抓住沿边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全面提升与东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我国沿边地区的经济必将迈出坚实一步。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靖学青.论中国主要沿边省区地域开发战略的调整[J].对外经贸.2007(6):43~44
[2] 李桂芹.深入挖掘哈尔滨在沿边开放中的区域发展潜力[J].地理研究.2014(5):16~18
东北亚区域合作 篇4
东北老工业基地泛指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四盟。近年来, 伴随着俄罗斯经济强势复苏和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 东北亚经济圈 (中、俄、日、韩、朝、蒙等六国) 呈现出提速发展、稳定繁荣的良好态势, 经济圈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额逐年递增, 合作领域不断扩展, 经济关联度大幅提高, 在世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给地处东北亚区域中心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经贸合作, 抢占我国在推进经济贸易开发区中的战略制高点带来新的契机。黑龙江省要抓住契机, 建成以哈大齐工业走廊等经济板块为依托, 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撑, 以边境口岸为节点, 面向东北亚, 辐射亚欧大陆的经济贸易开发区。
二、东北三省对外开放现状以及与东北亚地区主要国家的贸易状况比较
(一) 东北三省2008年进出口贸易指标比较分析
由表1可知, 在2008年东北三省的进出口贸易额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特别是辽宁省进出口贸易总量庞大, 居三省之首, 而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虽然在贸易总量上同辽宁有一定的差距, 但增长速度都高于辽宁省, 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东北三省从总体上看, 其进出口贸易状况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趋势。
虽然纵向来看, 东北三省进出口贸易增幅较快, 但横向比较可以看出 (见图1) , 东北三省占全国的比重只有4%, 而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分别占全国的36%和26%。东北三省对外贸易总量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发达地区比较, 尚有不小的差距。
相对于进出口贸易总量而言, 东北三省在出口方面的差距更加明显。如表2显示, 2008年东北三省的出口额仅占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出口额的1/14;在出口增长率方面, 东北三省出口比上年增长23.6%, 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但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贸易基数较大, 对外出口额分别达到5306.33亿美元和3871亿美元。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依靠外贸快速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相比, 东北三省最大差距就在于开放度不够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这是东北经济发展缓慢的关键原因所在。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
注: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珠三角地区指广东;其他地区包括除了上述三个地区以外的其他省、区、市。资料来源:根据商务部2008年有关统计数据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商务部2008年有关数据计算而得
(二) 东北三省与东北亚主要国家贸易发展现状比较
1.以辽宁省为龙头稳步发展对日、韩贸易。
日本、韩国一直是辽宁省的重要贸易伙伴, 对日本、韩国的贸易额也一直居于三省首位。2007年, 辽宁省对日本进出口总额为121.4569亿美元, 分别是黑龙江、吉林对日进出口总额的20倍、8倍;对韩国进出口总额为71.21亿美元, 分别是黑龙江、吉林对韩进出口总额的17倍、10倍 (见表3) 。
2.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增长创同期新高, 居主导地位。
由于地缘接近、本地结算等有利因素, 2007年黑龙江对俄进出口总额为107.2789亿美元, 同期增长60.4%, 分别为吉林、辽宁对俄进出口总额的15倍、19倍, 但其对日、韩贸易额出现了负增长 (见表3) 。
资料来源:2007年《黑龙江统计年鉴》、《吉林统计年鉴》、《辽宁统计年鉴》
三、黑龙江省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有利条件
(一) 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 使黑龙江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具有优势
黑龙江省优越的地理位置, 为其商品低出口成本、高比较利益、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条件。东北地区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地带, 位于欧亚大陆桥的东段, 北太平洋西缘, 是环太平洋地带的重要环节。其北部和东部与俄罗斯相邻, 西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东南部靠近朝鲜半岛和日本, 南邻黄海、渤海, 地处东北亚经济合作的中心位置, 具有边疆、临江、近海的特点。边界线总长约7500公里, 海岸线长达2178公里, 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2%。在地理位置上比其他国家和国内一些地区具有绝对优势, 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是中国对外拓展国际空间, 参与东北亚经济贸易合作、交流与竞争的主要基地。
(二) 丰富的经济资源, 能够保证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中的地位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为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创造了物质基础。黑龙江省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等比较丰富。从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角度分析, 这些资源禀赋条件, 可使黑龙江省在资源互补中构成以自然资源、农业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为物质基础, 实现向国外引入资金、技术和设备等资源的“引力”效应, 从而沟通国内外经济交往渠道, 形成东北亚地区的整体性资源供需网, 为黑龙江扩大经济贸易提供重要的物质来源。
(三) 具备良好的工业基础, 为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提供了可能
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完备, 交通运输便利, 形成了以港口为门户、以铁路为动脉、以公路干线为骨架、民用航空和管道运输相配合的纵横交错的立体运输网络。遍布城乡的通讯网络、电力网络覆盖率居全国前列。它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 在装备制造业、重化工业等方面具有技术、人力资源、生产规模等比较优势, 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 轻纺等工业协调发展、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其中钢铁、冶金、机械 (汽车、船舶、机床) 、能源 (石油、天然气、煤炭) 、电子、石油化工等产业, 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全国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工业设备和工业制成品。庞大工业基础可以构成从国外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等的“引力”效应, 成为开展经贸合作的物质支撑。
四、扩大黑龙江对外开放发展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对策
(一) 创新对外开放优势, 加速营造投资环境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加强统筹协调, 发挥比较优势,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要不断加强投资环境的建设。首先要制定和落实各种优惠政策:一是抓好严格履行合同、协定的问题, 增强外商对东北地区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的信赖感;二是抓好优惠政策的配套工作, 让外商真正有利可图;三是抓好重大项目的“投保”工作, 与外国投资者签订投资保证协定, 由国家银行实行担保, 使外商增加安全感, 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集中力量加快解决通讯、电力和交通运输的建设改造, 如打造哈尔滨—佳木斯—哈巴罗夫斯克—日本海的亿吨黄金水道, 修建哈尔滨—佳木斯—同江—哈巴高速铁路, 从空间上缩短哈尔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距离。
(二) 把黑龙江省建成东北亚经贸合作的核心区、示范区和先导区
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中心腹地, 拥有25个国家一类口岸, 是全国口岸数量最多的沿边省区, 水路、陆路和航空口岸通畅快捷, 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 可直达欧洲。黑龙江农业资源富集, 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 拥有全国1/10的优质耕地, 是全国第一商品粮大省, 第二畜牧业大省, 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全国第一, 黑龙江是能源大省, 也是全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和现代化装备制造基地之一。从产业结构看, 与俄、日、韩三国产业互补性强, 具有承接产业转移, 实施产业合作和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的众多优势和有利条件。把黑龙江省建成东北亚经贸合作的核心区、示范区和先导区, 要着力提升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聚能力, 打造哈尔滨作为东北亚经贸合作门户城市, 提升其作为大型物流中心和主要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 充分发挥哈尔滨的龙头带动和集聚辐射功能, 提升哈大齐工业走廊等经济板块的产业集聚功能, 利用哈大齐工业走廊地处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前沿地带的区位优势, 工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优势, 积极发展“飞地工业”, 主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 鼓励支持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把引入的资金和项目摆在哈大齐走廊内的工业园区, 实现互利共赢。
(三) 把大图们江区域开发作为东北亚经贸合作核心示范区的侧翼
图们江下游地区地处中、俄、朝三国的交界点, 也是东北亚大陆与海洋的交界点, 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与蒙古铁路相通, 主要承担沟通国际交往的“通道”作用和带动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作用。2005—2008年三年间中、俄、朝三国边境交易增加了10倍。当前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条件。在交通、能源、电信、环境、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旅游、贸易便利化与投资等诸多领域可以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政府已将图们江区域开发列入国家发展规划。韩国和日本在2008年与俄罗斯和中国商定, 俄罗斯扎鲁比诺港与日本新■港、韩国的束草港相连的往返航线的运行, 图们江下游地区的开发将改变中国吉林省的内陆省形象, 朝鲜的罗津港将能直接延伸到中国东北腹地, 以实现吉林省借港出海。有关各方应加强沟通与协调, 促进图们江地区“路港区一体化”建设方案的实施, 加快建立“中俄珲春—哈桑跨境经济合作区”、“中朝珲春—罗先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
(四)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北亚经贸合作核心示范区的后方基地
“环渤海经济圈”所涉及的地区, 基本上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一地区的次区域合作应该以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为主要内容, 加快相互间在通关、检验检疫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积极推动产业的国际转移, 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山东省和河北省以生产加工和发展对东北亚的国际贸易作为实现核心示范区的重要支持力量, 逐步形成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国际采购中心和以IT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品制造中心, 向世界先进的自由贸易区目标发展。将其发展定位为立足东北亚城市合作群, 服务东北地区, 辐射全中国, 形成五省两市一区紧密的合作体, 构筑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根据东北亚各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东北亚地区周边国家双边及多边合作所具备的条件, 在东北亚老工业基地建立跨国经济合作区, 通过双边合作推动多边合作。在中俄、中朝、中蒙建立双边及多边跨国经济合作区的基础之上, 逐步发展成为“中、俄、日、韩、朝、蒙经济组织合作体”, 从而实现东北亚国家间的整体合作。
参考文献
[1]陈才.东北地区资源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J].东北亚论坛, 2003 (4) .
[2]陈乔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富燕妮.关于东北沿边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的若干思考[J].东北亚论坛, 2002 (1) .
[4]耿丽华.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佳路径选择[J].辽宁大学学报 (社科版) .
东北亚区域合作 篇5
崔闽
第二课时
课题范围:后两个框题。即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业发展方向 授课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东北作为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
2.能够分离并理解东北地区农业现在面临的问题和农业的发展方向。
授课重点: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和农业发展方向。
授课难点:农业专业化生产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
授课过程:
课间播放背景音乐《大东北》,以放松学生的紧张情绪和调动气氛。
[导入新课]
欢快的歌曲声中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东北地区农业的丰收景象。不仅歌曲在称赞,全国地人民对东北地区的农业也一直非常关注。那我们就了解一下。
[出示资料]张国宝:东北黑土地素来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这个作用越发明显,东北地区提供的商品粮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越来越高,现在已达到1/3。
[教师据材料提问]那东北地区粮食的商品率高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建设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影响?
[学生思考并回答]商品率高的原因:
1.产量高,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
2.地广人稀,人口少,人均占有量高。
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原因:
1、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耕地资源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而东北地区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且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较好。因此,在我国商品粮供给仍是一个比较紧张的格局下,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教师转折]通过这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那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出示图片(机械化)(东北商品粮基地分布)]
[学生得出结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与地区专业化生产
[学生分析原因]机械化──地形平坦,集中连片;耕地面积广
地区专业化生产──区域内部地理条件的差异
[教师解释]地区专业化生产概念:由于地区内部条件存在差异,因此根据国家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了不同农作物的集中产区,这就是地区专业化生产。
[学生看图,分析东北地区粮食作物的具体分布]
小麦: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作物种类以春小麦为主。
水稻:主要分布在东部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大型灌区。
玉米:中部松嫩平原。这里已经成为我国著名的“玉米带”。
[教师过渡]东北地区的玉米分布在我国著名的玉米带,美国的农业专业化十分典型,也形成了分布集中的玉米带,那两国玉米带在分布条件上有何异同点?
相同点: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的自然条件,例如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等。
且生产规模都较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
不同点:我国玉米带所处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较低。且经营方式不同,我国是国营农场,美国为家庭农场,而且美国玉米带的农业专业化和机械化、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
[转折]通过比较,我们得知,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并不是尽善尽美。
[设问]那现在东北地区面临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同时出示东北地区几幅图片的比较)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可以补充]
由于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例如,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
[问题跟上]那你认为政府该采取什么措施解决?
[学生继续回答]要实现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相结合,以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教师继续设问]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想靠继续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加之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条件不同,那么东北地区的不同区域的农业该如何继续发展?现在政府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要通过专家智囊团的充分讨论,假设你们就是东北政府请来的专家智囊团,每一组的专家所擅长的领域略有不同。平原、西部草原、山区,针对东北农业不同区域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你们将会给东北的行政长官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下面我们的智囊团就平原、西部草原以及山区农业的发展进行讨论,并用关键的词语和简短的句子把你们的讨论结果呈现出来(写在纸上),东北的农业是否能够发展起来就看各位专家的团体力量了。
参考答案如下:
[教师可适时解释和适时补充]
1.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
[说明]我国农产品面临国外农产品的威胁。
2.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以图4、13为例。以三江平原较为普遍的沼泽地为中心,实现了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栽培业等多种农业经营方式的良性共处。
3.西部草业和中部平原区,能够既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也能使中部产量区的粮食就地转化,中西部密切协作,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转折]通过专家智囊团的充分讨论,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发展重点。可见咱们团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小结]咱们学习东北的农业发展,不仅仅是局限于东北本地,更重要的是形成一个清晰的分析思路。也就是说我们要分析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首先要了解其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其发展的优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发挥优势,要解决问题,继而实现本地区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转折]东北地区虽然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可是与南方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低。那南方地区到底在发展农业方面有哪些有利条件呢?根据本节的思路,咱们专家智囊团再接再厉,课下讨论论证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南方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
[参考答案]基塘生产是生态农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为基塘生产将种植业(桑、蔗等)、养殖业(养蚕、养鱼)、手工业(丝厂、糖厂)等几种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此环节中,塘泥、蚕粪、蚕蛹、缫丝、滤泥、蔗叶等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的回收利用了。养蚕业、蔗糖加工业同塘鱼养殖业密切相结合,作为一种综合的经营,几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扬长补短,有机循环联系起来。基本上解决了桑、蔗的肥料和蚕、鱼的饲料问题,不仅养蚕、蔗糖加工和养鱼生产稳定,而且成本也大大降低。这样的连环性生产体系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其系统内部的养分基本循环是:塘基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桑废弃物和蚕蛹喂猪,蚕砂喂鱼,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基塘之间一环扣一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这样一种生产方式既克服了当地低洼地水涝之弊,而且前一环节的废弃物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成功地减少了环境污染,营造了较为理想的生态环境。
[结束本课]既然基塘农业这么好,那咱们当地也发展基塘农业,可以吗?(当然不可以)那既然不可以,那本地发展农业的条件是怎样的?你了解吗?如果不了解,那本地的农业该
如何发展?家乡的父老乡亲如何能够放心的将家乡的将来交给咱们呢?所以咱们就把了解家乡农业的发展作为咱们课下的实践作业。
东北亚区域合作 篇6
【关键词】东北东部;区域合作;机制
一、扩大宣传,争取东北东部区域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东北东部区域合作已从民间交流走向政府推动,东北四省区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已开了两届,东北东部区域合作圆桌会议历经三届,也从开始的形成框架期。虽然东北东部区域合作组织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宣传力度,走出东三省,走向全国,争取让东北东部区域合作早日上升为国家战略。丹东在推进这个过程中,应从这几个方面切人:第一,组建东北东部区域合作信息平台。一是筹划组建东北东部区域合作网站。二是创办东北东部区域合作的相关刊物。三是加强媒体联动。继续推动平面媒体和广电媒体的联动宣传,形成网站、媒体和刊物多重宣传的强劲势头。第二,协助举办东北东部区域合作圆桌会议。丹东刚协助牡丹江筹办了第三届圆桌会议,在鹤岗市举行的下一届圆桌会议上,还将积极地协助鹤岗办好第四届圆桌会议。第三,编制规划,申报同家战略。积极协调市发改委编制东北东部区域合作发展规划,并向省发改委、国家发改委申报国家战略,争取国家对东北东部区域合作的重视和相关政策上的倾斜。
二、合理分工,加强同东北东部各城市的产业合作
1.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方面
丹东在汽车产业及零配件方面与东北东部各市州进行产业合作时应根据各自不同的产业优势,进行产业的错位发展。与本溪和通化的钢铁产业整合,让本钢和通钢为我市的汽车零配件提供原材;再与牡丹江、白山的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协商,避免因产业重复造成的不必要竞争,同时这两市的汽车零配件可以为我市的汽车产业做配件牛产;最后丹东的汽车零部件为鹤岗、佳木斯、七台河延边等市(州)的矿山机械、农业机械做零部件的配套牛产。这样整个东北东部会形成一个以汽车及汽车配件行业的完整产业链,且各市之间避免了产业重复,各市产业明确分丁,产业错位发展,有利丁各市根据各白的资源禀赋形成各白的产业优势。
2.仪器仪表产业方面
丹东“十二五”规划将重点发展流量表、智能仪表、医疗设备及器械、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备和光学仪器等,建立国家级检测中心。在仪器仪表方面与东北东部各市的合作中,应积极承接大连的产业转移,同时其他各市(州)提供支持。比如“十二五”期间东北东部各城市都将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丹东的医疗设备及器械方面將重点发展钼靶X射线乳腺机、医用超声波诊断机、等离子体灭菌器等产品,可以为各城市的医药发展提供支持。
3.牛物制药产业方面方面
独特的地理气候使丹东拥有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近年来,丹东中药材种植发展迅猛,大梨树的五味子、振江的石柱参、农科院的短梗五加、宽甸和风城的细辛天麻等产量都十分可观。“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以野牛动植物资源为主的牛物制品,开发新型药用包装材料。“东北东部各城市在“十二五”期间几乎都把牛物制药、牛物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重点产业,这为丹东的医药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生产的药材资源可为东北东部各城市供给原材料资源。
4.硼及其硼深加工产业方面
丹东素有“中国硼海”的美誉,硼铁资源储量丰富,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在硼及硼深加工方面可与东北东部进行产业合作。以牡丹江为例,“十二五”时期牡丹江将打造“中国硅硼类超细微粉及工程陶瓷牛产基地”。但牡丹江却缺乏硼资源,其牛产所需的原材料硼砂主要从俄岁斯进口。随着东北东部区域合作的不但深化,两市可在硼原料及硼深加工方面进行合作,我市为牡丹江市的硅硼基地提供硼砂、硼酸等原材料,同时丹东也可借助牡丹江市在硼深加工方面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拉长“硼”产业链。
三、港口管理,畅通东北东部物流集散通道
丹东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加快发展物流业,逐步建设成为东北东部区域性物流中心和东北亚物流中心主要节点之一。在与东北东部城市进行物流合作时,要从这几个方面做起:第一,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东北东部铁路通道“通化一灌水”、“庄河一前阳”段还在修建中,尤其是“通化一灌水”段铁路,修好后,东北东部铁路到丹东这一段将全线贯通,“铁海联运”将大大降低东北东部区域城市的物流运输成本。第二,编制区域物流合作专项规划。东北东部区域合作应依据此规划编制东北东部区域物流合作规划,以推进区域物流“无缝”对接。第三,继续加强丹东港管理。东北东部各城市的物流合作日益密切,这考验着丹东港的运输承载能力,因此加强港口管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繁荣港口经济,为东北东部区域大物流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第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传统的物流业无法满足东北东部物流一体化的发展需要,这要求丹东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首先,树立现代物流观念,增加现代物流产业意识;其次,科学规划和建设现代物流同区和物流中心;然后,整合港口资源,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并致力丁第四方物流研究;最后,推进电子商务物流,建立东北东部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韩同宽.推进区域经济联合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J].中国财政,2010(5)
东北亚区域合作 篇7
1 从分工与合作的关系视角分析
分工与合作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两者互为前提与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的一体化, 东北亚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竞争更加激烈。由于东北亚地区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资源条件, 决定了每个国家具有不同的禀赋优势, 这是各国之间形成分工的基础, 也是形成合作的动力。例如中国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肥沃的土地资源以及良好的制造业基础等;俄罗斯具有丰富的矿产、石油资源等优势;日本、韩国拥有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大量的资金资源等[5]。因此, 每个国家都会借助自己的禀赋优势来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 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更多地占据市场份额 (分工的依据是绝对优势、比较优势) 。在这一过程中, 各国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和生产专业化, 达到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经济收益的目的;通过技术、原料等内部经济和产业集聚等外部经济使报酬递增。这种分工和专业化一直伴随着竞争的加剧、利益的增加、产业依赖性的增强;而合作正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具可行性的方法之一, 合作应时而生。同时, 随着禀赋优势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秩序的变革等各种外部环境的改变, 这个上升过程并不能一直持续下去。而且分工在创造利益的同时也存在潜在的问题, 一是会受到市场容量的制约[6]。由杨格定理可以发现, 市场与分工相互作用, 它们之间存在的正反馈作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二是过度的专业化分工将会降低生产效率, 导致协调成本上升, 从而减少报酬, 经济利益下降, 不利于东北亚区域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增加了国际贸易成本, 减少了贸易额、贸易量, 抑制了经济的发展, 从而使得合作逐渐取代过度的专业分工。因此, 具有地域优势的东北亚各国为了占据市场份额, 取得经济效益, 会充分利用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产业结构等方面呈现出的明显的经济优势, 进行资源、技术、劳动力之间的交换、合作, 以此来提高专业化分工的效率和效益, 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的自由流动和跨国优化配置, 从而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因此, 分工与合作是互为前提条件的, 分工的前提条件是它们之间进行的交换;交换又是合作的手段, 它的实质也是一种合作。而且随着资源地位的不断变化, 两者交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 从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视角分析
合作与竞争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在合作中竞争, 在竞争中合作, 不存在单独的合作或竞争。并且, 有时竞争起主导作用, 有时合作起决定性作用,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7]。
区域经济合作以及次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竞争形式, 是各国或地区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中获得生存, 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利益冲突与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 竞争与合作是共存的, 并始终存在于这个过程。同一时期, 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在某些活动中是相互合作的, 其实质是创造利益, 获得双赢或多赢。而在另一些活动中又是相互竞争的, 其实质是获取价值, 争夺市场利益。例如, 中国与蒙古国之间的合作重点应放在资源开发、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这一举措在充分利用两者经济互补性的同时, 既能促进蒙古本国的经济发展, 也能使我国开发新的市场, 提高国际竞争力, 一举两得。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合作主要在边境贸易、合资建厂、资源合作开发等方面, 这样我国的劳动力不仅可以得到充分就业, 而且还可以获取石油、矿产等战略性资源, 促进边境经济发展。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 两国或三国之间已经签订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 为商品、技术、资本、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国优化配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进一步实现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8]。在这些相互合作过程中, 竞争也无处不在, 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同产业对于不同国家也具有不同的竞争力。如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韩国、中国与日本在农产品的出口问题上, 俄罗斯土地幅员辽阔, 农业资源丰富, 农产品的产量大, 出口量大, 对于同样是农业大国的我国而言, 在一定程度上是东北亚市场农产品贸易出口的竞争者;而我国对于日本、韩国在农产品出口贸易方面就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两者之间的竞争处于弱势, 更多的是存在经济贸易互补性, 倾向于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随着当今国际经济秩序的不断变革, 外部环境的动态发展以及竞争形式的多元化, 大多数的国家逐渐认识到单独的竞争或合作已经不足以应对现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 这时, 逐渐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竞合关系”, 并且, 这种 “竞合关系”具有过去合作和竞争规则的优势特点, 不再是简单的合作或竞争。它们既可以通过合作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源, 达到双赢或多赢, 也可以通过竞争争取市场份额, 促进开发关键产业的创新能力。
3 从分工与竞争及合作的关系视角分析
竞争无处不在。竞争是一种自发的秩序, 能自发地促进分工的出现, 分工又反过来加剧竞争;分工与合作互为前提条件, 两者可相互转化;合作与竞争同时共存, 相互作用, 相互渗透。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具有地缘优势的东北亚各国之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要素之间自由流动、贸易跨境分配, 从而形成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技术的趋同性、资金的国际性、商品的标准化, 促使各国或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同样, 作为东北亚区域的俄罗斯, 它凭借自己有利的资源禀赋优势大量出口具有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的战略性资源, 力压东北亚区域的其他国家, 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东北亚地区的其他国家也会发挥自己的禀赋优势, 用相同的方式在东北亚市场上争夺自己的 “一席之地”, 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这样一来, 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工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因此, 竞争与分工一样, 只要存在交易、贸易, 基于利益的诉求, 竞争、分工就不可避免。并且, 各国在资源禀赋方面的竞争会促使不同的国家做出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行为选择, 而分工就是这种行为选择的结果。
竞争以合作为基础。东北亚区域各国之间的竞争都是把它们划在同一区域内, 将相类似的活动相对集中, 从而进行对抗。也就是说, 如果没有各国相互配合, 也不可能存在竞争。竞争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 没有合作就没有竞争, 两者相互依赖, 共同存在。同样, 如果各个国家之间在资源、技术等方面不存在竞争, 每个国家都只依赖自己的资源生存, 与其他国家没有交集或联系, 那根本就没有合作可言。没有竞争, 就不会促进技术的创新和知识的外溢, 这样同样会失去合作的动力。
合作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之上, 与竞争相互作用, 三者同时存在。加快要素的配置与流动对促进东北亚区域各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而言, 日本和东北的劳动力较多, 但由于东北亚区域地域面积的广大, 劳动力的短缺和不足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高科技人才的不足。同样, 日本和中国的资金充裕, 是主要的资金提供者, 资金的有利支持不仅可以加快输入国经济的发展, 促进经贸合作, 而且也有利于资金输出国可以充分利用各国资源优势, 以谋取共同的利益。各国劳动力、高新技术、资金资源流动不足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受制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有通过国与国之间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的流动才能有效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开发与发展, 这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的演化格局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分工逐渐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 出现了国际分工更加专业化, 生产过程更加细化的大趋势[9,10]。分工明确的同时, 对于合作的需求更加强烈。专业化的分工加剧彼此竞争, 合作是解决竞争进一步加剧、获得生存、获取共同利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3 结束语
东北亚区域的发展作为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发展形式, 可以有效规避贸易中出现的很多问题, 也有利于促进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笔者从分工、竞争和合作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 深层次地了解、研究东北亚区域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动向, 分析东北亚区域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优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促进东北亚区域的良好发展[11,12,13,14,15,16]。
摘要:文章在借鉴相关学者研究基础上, 从分工、竞争、合作关系的角度对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 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 探讨当前国际竞争形势如何对东北亚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 为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东北亚区域合作 篇8
一、从美、日、韩、新加坡模式看东北亚区域的文化产业
美国是世界上文化产业最具影响力, 也是文化产业基础和实力最雄厚的国家, 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世界性的引领作用和很强的感召力;日本是发展文化产业较为成功的国家, 日本文明和文化对东北亚周边和世界的影响不断显现, 其《文化产业立国战略》对我们具有深刻启示;韩国是利用文化产业为本国提升国家形象, 赢得经贸利益最成功的国家, “韩流”曾大行其道, “新韩流”方兴未艾;新加坡则是发展文化产业高端模式创意产业较早且较为成型的国家, 其创意产业使其正在逐渐成为亚洲的创意中心。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成功历程看, 发展区域文化产业, 需要正视文化与商业、商业与文化融合等要素。
(一) 树立文化商业化的理念
文化的生存除了传统的自然传承外, 要想在信息纷杂时代保护好传统文化, 弘扬新兴文化, 最好的选择就是文化商业化, 商业化也是文化得以长久生存的最有效率的生产模式。美国好莱坞和百老汇就是文化商业化集大成的典范。文化的商业化不仅使好莱坞和百老汇经久不衰, 还直接导致美国出台新的艺术文化政策, 使文化自由度大增。文化的商业化还极大地强化了美国向世界推广美国式民主、美国综合国力和输出软实力的资本。电影《公民凯恩》《卡萨布兰卡》及迪斯尼乐园都是商业化运作下的流行, 文化商业化的结果催生了使用卡通形象的创意产业、授权商业模式。
(二) 高举商业文化化的旗帜
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 过度的商业化使很多传统文化面目全非, 一些甚至遭遇灭顶之灾。发展文化产业当然要反对那种不顾文化精神属性, 一味追求商业价值的唯商业而商业化的做法。但是, 给商业披上文化的外衣则是扩大商业转化为文化产业, 扩大其外延和丰富其内涵的重要内容。至今影响力不减的巴黎高级时装店联盟, 使人们生理需求的穿衣戴帽形成一种服饰文化, 通过穿着必需品的衣料+样式=服饰模式, 推出各种款式的高级成衣, 引导了世界服装革命, 涌现了众多的世界级服饰和时尚大师。日本后来能出现森英惠、三宅一生等世界级设计师也是商业文化化的结果。
(三) 缔造产业与文化融合的成功范例
文化产业的成功其实就是文化与产业的完美结合, 现在美国出口的最大宗商品不是钢铁和汽车, 而是批量复制的美国文化。日本早在2004年动漫的出口就已超过钢铁成为第三大出口行业。日本资生堂之所以成为世界化妆品畅销品牌, 与其有效地发掘融合东洋和西洋的混合文化, 在国产的基础上选择了全球化之路相关, 资生堂模式也因此成为很多化妆品厂家梦寐以求的成功模式。同样, 日本的三得利酒业虽然面向国内消费者, 但其将洋酒文化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艺术社会化的尝试也堪称是产业与文化结合的典范。此外, 宫崎骏与日本漫画和动漫电影、宝冢歌剧团·剧团四季的娱乐商业, 韩国《冬日恋语》连续剧的巨大产业拉动效果, 无不凸显了产业促进文化、文化促进投资、投资发展文化的良性循环理念 (参见表1) 。
资料来源:韩国经济, 2004—11—26
二、东北亚区域发展文化产业合作面临的问题
(一) 对相互输出文化产业的排斥
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 由于冷战后遗症等影响, 区域内双边和多边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民众与民众之间存在着政治外交舆论等引导下的文化理解上的温度差, 这种相互理解上的不确定性、艰巨性和缺乏互信性, 使地缘和区位优势明显的东北亚区域合作总是受到民族情绪、国民感情交恶等人为干扰。在文化产业合作与出口方面, 还存在“经济第一主义”、文化沙文主义等意识, 文化归属和文化冲突不时出现, 文化霸权和文化安全还在困扰相关合作。一些国家民众反对兴办孔子学院与我国部分反韩流和反日剧行为就是最直接佐证。同时也印证了文化产业的合作不能像经贸合作一样只讲究互利互惠, 还需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交流, 需要双向认知交流, 而不是一方的文化电波轰炸。东北亚各国在文化产业合作上各有优势, 都有为世界称颂的悠久文明、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风格迥异的民情风俗、与时俱进的文化感召力, 这些使区域内各国在提升文化产业合作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现在东北亚区域文化产业合作上更多体现的是竞争大于合作, 由于对文化产业理念和输出方式缺乏认知, 区域内双边或多边之间对对方的文化产业输出既有合作愿望又有猜疑、排斥和担心。
(二) 创意产业没有占领文化产业制高点
纵观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及展望未来趋势, 不难看出, 创意产业是现代文化产业的前沿和高端, 全球创意产业每天以近300亿美元产值发展, 其年增速超过6%, 创意产业的高端特点使其成为21世纪最有前途和各国普遍追求的支柱产业, 没有创意产业就没有真正的文化产业大发展, 创意产业是体现文化产业优势的制高点。现在欧美日新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引领世界文化产业的重点。新加坡1998年就提出“创意新加坡”设想, 2002年9月又提出“新亚洲创意中心”的目标。2011年9月23日, 日本与新加坡签署设计和创意为中心的创造相关的文化产业合作框架协议, 也是日本与外国关于文化产业实质合作的第一个协议。东北亚区域日韩在创意产业遥遥领先, 日韩的动漫、网游、服饰和艺术创意产品占据区域市场大部份额, 中朝蒙三国则普遍面临文化产业滞后, 创意产业落后的局面。
(三) 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融合不够
现在全球文化产业出现了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民间资金进入文化产业、国内文化生产与国际文化产品生产日益一体化趋势, 这些都促使各国文化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东北亚区域除日韩外, 中俄蒙朝都面临文化产业商品化能力和商品文化化水平较低、文化资源商品转化率不高、文化产业嫁接产业手段缺失、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升级割离等问题, 日韩还面临老龄化加剧, 文化产业发展面临需求萎缩等现实问题。由于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融合不畅, 技术等制约使很多文化资源和优势被欧美利用, 形成别人的竞争优势。加上宣传推广等综合能力的薄弱、文化政策缺失连续性、封闭心态和小规模取向、局限于亚洲本土的竞争等原因, 东北亚区域的文化产业无法和欧美, 甚至无法与东南亚相匹敌。
三、对东北亚区域文化产业合作的建议对策
(一) 设立东北亚文化产业共同体
近年关于东北亚经济共同体、环境共同体及安全共同体等的议论不绝于耳, 作为东亚文化圈的一部分, 东北亚国家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 从古代开始就有频繁的经济和文化往来, 随着经贸相互依赖加深, 关于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学术探讨开始出现并逐渐开始引领实践。不言而喻, 成立东北亚文化共同体有利于该地区的安全稳定与繁荣, 可以最大限度拉动经济增长, 那么成立以文化认知和互信为基础的东北亚文化产业共同体则有利于增强该区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 提升区域竞争水平, 有利于形成世界性区域文化产业中心。东北亚区域文化产业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既能制造输出瞄准欧美的中高端文化产品, 也有制造以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为对象的文化产业集群, 既有日本这样创意产业强国, 也有韩国这样注重与商品消费挂钩, 扩散文化产业影响的较发达国家, 还有中国这样拥有巨大文化产业消费潜力和市场的国家, 也有类似朝蒙这样的文化产业落后国家。当务之急, 东北亚各国需要克服围绕建立文化共同体的历史、主导权、民族主义情绪等负面影响, 树立历史恩怨不影响文化产业, 深化交流不辩论主导权的大局意识, 建立中日韩多国主导、开放融合的区域文化产业共同体, 为更高层次的中日韩自贸区开创条件。
(二) 强化区域内文化产业人才交流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的根本, 也是东北亚各国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最大瓶颈。由于文化产业发端于传统文化, 又与信息、高科技等新兴产业密不可分, 新的文化业态与创意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要求越来越高, 使文化产业的人才需求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文化产业每年需要动漫人才15万人以上, 但国内只能满足5万人以内, 培养动漫人才的教师也严重不足。而在文化产业尤其是动漫人才方面, 日韩具有人才培养、储备和引进人才等诸多领先优势, 三国互补性很强, 这也是我国承接日韩的软件和动漫外包产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现在日本已经形成了服饰、创意、设计、食品、生活用品、观光等具有文化产业魅力的软实力, 开始全方位向世界提供具有日本创意和创造的商品和服务。韩国也在上海、新加坡、曼谷及河内等亚洲范围内形成了服饰和创意潮流, 并刺激韩国化妆品、服装、食品、家电和汽车等各种商品热销。上述领域的人才优势形成日韩提升未来高端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对人才的重视与培养, 除了文化产业的一般从业人员, 制造文化产业轰动效应的影视明星、创意高端人才、导演和制片人等专门人才和特殊人才交流也至关重要。2003年4月日本NHK卫星频道播放《冬日恋语》, 给日本创造至少50亿日元的附加价值, 裴勇俊和崔智友等肖像权出售最低取得10亿日元收益。上述事例说明在文化产业合作上, 既要重视一般从业人才的交流和培训, 也要注重对特殊人才的支持与维权。吉林东北亚博览会的东北亚文化艺术周拉开了区域文化艺术人才交流的序幕, 希望能为我国深度参与东北亚区域文化产业合作提供人才交流平台。
(三) 设立区域创意产业海外拓展基金
由于东北亚区域已经初步形成了创意产业的雁型模式, 日本作为创意文化产业的领头羊, 极欲拓展中国等亚洲市场, 为支持本国的“酷战略推进事业”的海外拓展项目, 日本还在全球选定了13个政府支持项目, 其中涉及动漫、服饰、创意等文化产业。韩国作为创意产业后来居上者, 官民并举已经开始在亚洲范围内制造不亚于“韩流”的“酷韩国”的韩式创意风潮, 曼谷街头韩国CD/DVD电视剧碟片占据主流, 并已在亚洲年青一代中树立韩式消费文化观念。中国也开始将文化产业与软实力输出, 尤其是与创意产业对接, 欲使中国从世界制造转身为世界创造, 向通过文化产业输出软实力和发挥文化大国影响力目标迈进。上述背景下, 中日韩可以各自发挥创意、资金、市场开拓、潜在后备人才等优势, 联手创立区域创意产业海外拓展基金, 注重保护知识产权, 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支撑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长久动力。该基金要鼓励有环保理念和低碳理念的艺术创作并市场化, 合作开拓欧美市场。关于中日韩联手投资欧美的经贸案例已有很多, 地缘相连、文化相通的三国的文化产业合作将给三国改善并提升国家形象带来机遇, 带来新的产业活力和竞争优势。
(四)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路径选择
地处东北亚腹地的黑龙江省具有成为文化大省的地缘、资源和人文等诸多有利条件, 在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过程中, 要扬长避短, 发挥沿边和对外开放的优势, 以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内外兼修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突破。黑龙江省地处边疆, 有漫长的边境线和众多口岸, 既要利用沿边地缘和资源优势开展对俄等东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 实现黑龙江省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与改革开放的相互促进, 同时还要以沿边口岸为依托, 构筑坚实的文化安全屏障和精神桥头堡, 实现文化繁荣与文化安全的双轮驱动和良性互动。在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路径选择上, 黑龙江省要依托得天独厚、丰富多彩且独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 确立一个战略和具有地域特点的“三特”文化品牌予以推进。一个战略就是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为文化对外交流及文化产业全面开放服务的地域特色品牌战略, 以此发掘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并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推动文化产业及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地域文化特色含量双提高。“三特”文化品牌:一是历史旅游品牌。黑龙江省拥有金上京遗址, 渤海国遗址及日军侵华遗址等具有厚重历史价值和不可复制的独特资源, 可以将其作为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满足游客学习和踏访的双重需要。二是民族文化品牌。黑龙江省粗犷、张扬、坚韧的地域民族性格形成了独特的东北二人转、大秧歌舞、龙江剧及少数民族说唱文学等, 这些是支撑特色文化产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部分。三是边境特色开放带。黑龙江省边境线漫长, 大界江和大界河及陆上口岸众多, 要重点打造口岸和通道为依托的中俄国际文化交流圈和东北亚跨境旅游圈等具有边境特色和异域风情的边境特色文化旅游带, 使黑龙江省成为输出区域民族特色文化和兼收俄罗斯、日韩及犹太等异域文明的融汇中外的交流窗口。为此, 黑龙江省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加快发展对外文化产业合作, 增强在东北亚区域合作和对沿边边境带上的文化话语权, 减少文化贸易逆差, 使文化产业实力与经贸发展相匹配。二是大力支持文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通过走出去主动展现本省的各种文明文化, 以区域特色文化的感召力、亲和力形成吸引力, 化解周边地区对黑龙江省深化周边合作经贸战略的误读和误判。三是要通过主流媒体和教育渠道, 引导民众尤其是年青一代正视文化传统,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培养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意识, 提高他们的国家文化保护意识及保护能力。
摘要:近年来东北亚区域合作领域不断深化, 地位不断上升, 影响日益扩大, 潜力不断凸显, 但是围绕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战略取向等方面还存在歧见, 还没有形成区域核心竞争优势。如何借鉴美、日、韩及新加坡等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熟理念及经验, 强化区域创新和创造能力, 将东北亚区域打造成未来多边文化产业合作的先进区域, 促进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早日进入国际文化产业合作高端市场, 形成打造文化支柱产业的开放氛围, 将成为未来黑龙江省进一步深化与东北亚区域文化产业合作的重要路径选择。
关键词:东北亚区域,文化产业,黑龙江省,产业合作,产业商业化,商业产业化
参考文献
[1]产业结构视觉2010摘录[J].国家文化产业, 2010 (119) .
[2]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根本[N].湖南日报, 2010-11-24.
[3]ヨン様経済効果[N].韩国经济, 2004-11-26.
东北亚区域合作 篇9
关键词: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选择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继续实现稳定增长, 东北亚各国经济好转, 位于东北亚经贸合作中心地带的黑龙江也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 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实现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 必然要求黑龙江省在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中做出战略选择。充分发挥其在东北亚经贸合作中的各种优势, 灵活审慎地选择各种合作方式, 应放眼世界, 以战略思维提升黑龙江的整体优势。黑龙江位于东北亚中心, 面对不断深化的东北亚区经贸合作, 应该高度重视和充分把握好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现实特点与总体趋势, 积极参与并推动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 在合作中求发展, 并且应该在东北亚经贸合作中赢得话语权、主动权, 全面加快关于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
二、黑龙江省参与东北亚经贸合作的基础和条件
1.区位优势。黑龙江省是东北亚各国开展合作潜力最大的区域, 地处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地带, 便于推进各国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受到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的限制, 发展水平差距大, 各国在黑龙江省参与区域合作进程较为缓慢。但是, 在新时期下东北亚各国对于参与经贸合作态度积极, 东北亚各国交流紧密, 与中、日、韩、俄签订了一系列关于强化经贸合作的协定, 指出了各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方向和主要合作的领域, 为黑龙江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产业优势。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区域中心, 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经过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逐步形成了能源工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承接海内外产业转移的新工业体系。中国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 使黑龙江的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GDP增长速度较快, 进入了较为良好的发展时期。中国黑龙江与俄罗斯接壤, 沿边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与日本、韩国之间具有互补的产业优势, 其利用外资不断增长。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升沿边开放”战略, 为黑龙江省全面推进东北亚经贸合作带来了机遇, 而技术、生产规模等比较优势, 使黑龙江获得了参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新优势。
3.资源优势。黑龙江省拥有二十五个国家一类口岸, 是我国沿边对外开放口岸数量最多的省区, 具有较为发达完善的现代交通和物流网络, 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 可直达欧洲。黑龙江省农业资源丰富, 土地肥沃, 拥有优质耕地, 是我国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大省、绿色食品产销大省、能源大省。
三、黑龙江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1.在2008年黑龙江省进出口贸易额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较快, 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实现进出口总额为228.9亿美元, 其中出口总额为165.7亿美元, 出口总额为63.2亿美元。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增长创同期新高, 居主导地位。由于地缘接近、本地结算等有利因素, 2007年黑龙江对俄进出口总额为107.2789亿美元, 同期增长60.4%, 黑龙江省对韩国进出口总额总体呈上升趋势, 但是也有低谷。黑龙江省与韩国贸易额由1998年的2.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5.2亿美元, 2006、2007分别为4.7和4.1亿美元, 08年为9.6亿美元, 增长129.8%。黑龙江省经贸持续增长对韩国的经贸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韩国已经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 黑龙江省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但其对日、韩贸易额出现了负增长 (见表一) 。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2008年《黑龙江统计年鉴》
2.黑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与韩国和日本联系密切。2008年黑龙江省加工贸易对韩国和日本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分别为5898.73万美元和5026.12万美元, 分别占到黑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份额的10.67%和9.09%。
黑龙江省充分利用了中俄边境的地缘优势, 进口俄罗斯原材料从事加工贸易, 俄罗斯成为全省加工贸易最大原料供应基地。2008年来自俄罗斯加工贸易进口额有1.02亿美元, 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口总额的40%, 成为黑龙江省拓展对外贸易的重要途径。
3.黑龙江与日韩贸易的增加, 促进了黑龙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日本具有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优势, 已经开始拓展到了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韩国具有资本密集型产业优势, 也逐步在黑龙江省投资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黑龙江在展开自身产业优势的同时正在推进技术密集型产业跟进。
4.黑龙江省充分利用了韩国、日本等具有重工业优势的国家的地缘经济因素参与到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中, 促进了黑龙江省的低廉劳动力与东北亚重工业技术、资本的融合, 提高了黑龙江重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改变了东北亚地区的产业分工体系。
5.东北亚地区贸易环境改善, 经贸合作渠道已经拓宽。近几年来, 东北亚各国高层领导高度重视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 并作了的很大的努力, 黑龙江省与东北亚各国经贸合作有了较快的发展, 贸易量的大幅度增加, 合作领域的加深。当前东北亚地区政局稳定、各国经济形势好转, 各国具有合作成本较低的机会, 便于调动各方积极性, 不断提高东北亚各国经济合作水平。
四、黑龙江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战略选择
1.转变吸引外资思维。东北亚各国对于加强吸引外资, 促进各方发展的已基本达成共识。黑龙江应该逐步把招商引资的态度确实转变为竞相吸引、鼓励东北亚各国在黑龙江投资, 利用外资为黑龙江经济服务。黑龙江也应该抓住国家加大力度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时机, 力争吸取更多高质量的国内外投资。黑龙江也应该努力接触和吸引欧美各国的跨国公司投资, 积极引入能够适应本地区生产, 可以促进本地区企业技术变迁的设备和管理方式, 或者加大对BOT投资模式的支持力度, 并给与更多的政策空间, 创造一种吸引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内外环境, 巩固和发展自身的竞争地位及实际利益。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黑龙江是国家重工业地区, 而在东北亚地区俄、日产业技术层次较高, 各个领域技术较为成熟, 黑龙江应该借鉴并实现传统产业改造, 提高引进吸收力度并且能够创新, 可以吸引外部资金兴办与产业基础相衔接的新企业, 打造新产业链条,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群, 造就新的产业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黑龙江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必须培养加强区域人才、拓展劳务合作, 推动黑龙江地区劳动力向东北亚各国的流动, 实施人才“走出去”战略。另外, 在积极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中有利于黑龙江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解决就业问题。
4.抓住重点合作领域。黑龙江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必须结合本省实际情况, 结合中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 坚持先易后难, 实施渐进式的推进重点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如农业领域要推动农产品贸易便利化, 同时也要引进适合本土化的现代农业技术;能源领域需要在加快能源开发力度, 学习节能减排新技术;产业领域应该巩固和推进贸易成果, 扩大多边合作范围。重视生态保护及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合作。致力于改善与提升投资环境, 完善黑龙江市场经济体制, 提高城市文明开放程度, 使黑龙江成为中国在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前沿地带。
五、结论
从产业结构角度看由于黑龙江省与俄、日、韩三国产业互补性强, 因此在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中黑龙江省的战略选择, 可以承接产业转移, 加强产业合作和通过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培养和引进人才的众多优势创造有利条件。把黑龙江省建成东北亚经贸合作的核心区、示范区, 要着力提升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聚能力, 并且利用八大经济区的有利优势, 把打造哈尔滨作为东北亚经贸合作门户城市, 提升黑龙江省整体的物流实力。在黑龙江省各地级市相应的建立各种主要商品集散中心, 充分发挥哈尔滨的龙头带动作用和产业集聚辐射功能, 提升黑龙江省哈大齐工业走廊等经济板块的产业集聚功能, 凭借哈大齐工业走廊地处俄经贸科技合作前沿地带的区位优势, 工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优势, 积极发展“飞地工业”, 主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 鼓励支持全国各发达省份和地区把资金和新项目摆在哈大齐走廊内重点工业园区或示范园内, 实现互利共赢。可以设立东北亚区域经贸互动工业园, 也可分别组织设立针对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产业园, 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 积极引入俄罗斯的能源、日本的先进技术和韩国的资金, 创造性的打造和提升黑龙江的整体产业优势, 加快推进黑龙江作为东北亚重要经贸合作中心和夯实黑龙江对俄、日、韩进出口贸易桥头堡地位。
参考文献
[1]曲振涛, 李海舰, 赵德海, 郭振.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 2004
[2]陈乔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3]富燕妮.关于东北沿边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的若干思考[J].东北亚论坛, 2002 (1)
东北亚区域合作 篇10
一、大连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一)大连已经初步形成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平台
大连是中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东北地区对外贸易量和吸引外资最集中的城市。是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境外公司和金融机构设立常设机构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大连有全国第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有东北唯一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对外开放先导区,形成较强的对外开放综合服务功能。近十年来,大连市GDP保持了两位数字的增长幅度。2007年,全市实现GDP3131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7.5%,2008年,全市实现GDP3858.2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6.5%。2007年大连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值387.5亿美元,占整个辽宁省2007年对外贸易总值的65.16%。在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上,大连发挥服务和牵动的作用空间很大。
(二)区位口岸的地缘优势
大连市位于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东北亚经济区三区相叠的交会处,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大连港是天然的深水良港,既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和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转运枢纽港,也是东北亚地区进入太平洋最便捷的海上门户,已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和航运往来,是欧亚“陆桥”运输的理想中转港;还与国内外300多个港口通航,拥有集装箱远洋干线9条和近海航线32条,承担了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货物和9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任务,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已开通上百条国际、国内航线,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空运基地。由于大连位于东北亚、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乃至环黄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海运、空运、铁路、公路、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交通发达,辐射面广。这为打造大连成为东北亚经济区域的中心城市创造了一定的基础。
(三)产业方面的优势
1. 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大连具有较强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
大连的装备制造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装备制造业产值年均递增29%,具有较强的承载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能力。大连市在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大型化工设备、铁路和城轨交通车辆、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及数控系统、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装备、重大装备配套6个领域取得新进展,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研发成功并投入生产。同时,在大型船舶、内燃机车、散料输送和冶金设备、组合机床及自动线、风电整机、工业制冷设备、轴承等十多个重要领域中,均居国内同行业第一。
2. 在金融业方面,大连已经成为东北地区金融业的中心城市。
大连的金融业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各业并举,中、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功能完备,运行稳健的金融体系,已成为东北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全、密度最大、开放度最高的城市。随着大连金融开放逐步深化,从1984年第一家外资银行在大连设立代表处起,至2007年有兴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哈尔滨银行3家分行,平安养老保险、民生人寿保险、阳光财险、人保人寿4家分公司在大连开业,花旗银行大连分行等4家金融机构获准筹建。目前,全市分行(分公司)以上金融机构达75家,外资金融机构33个,金融营业网点1762个,资产规模6308亿元,从业人员5万余人,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
3. 在信息产业方面,大连被作为中国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基地。
在国际合作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地域临近以及历史上的交往频繁,大连尤其受到日本、韩国企业的青睐,大连的日资企业占据了整个城市吸引外资的半壁江山。在大连软件园,Genpact、IBM、HP、松下、索尼、SAP、埃森哲等32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其在中国和东北亚的软件研发中心、呼叫中心或业务流程外包处理中心,欧姆龙、CSK、阿尔派、古野电器、FTS、日中技研等众多日资软件企业设立了其在中国或亚洲地区的研发中心,东软、中软、信雅达等一批国内知名软件企业在这里设立了面向日韩等北亚地区市场的出口基地,大连本地一大批软件企业迅速成长并积累了丰富的外包业务经验,其中东软、华信、海辉3家企业软件出口居中国服务外包出口前3甲。按照对日韩发包商提供外包服务收入规模分类如表1所示,大连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服务外包市场最好的城市之一。
二、大连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一)大连港口业发展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1. 大连港口与环渤海港口间的竞争形势依旧严峻。
大连、天津、青岛是中国北方三大港口城市,均处于环渤海经济圈内。近年来京津塘和山东地区经济增势迅猛,天津、青岛港口发展迅速,在港口发展状况和规划上与大连港口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港口间共同的发展趋势,使港际间的层次性与互补性逐渐减弱。随着环渤海主要港口规模升级、功能趋同,大连、青岛、天津三大港口竞争日益激烈。
2. 大连港与省内周边港口的竞争也日益加剧。
2007年,全市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2亿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240万吨,增长11.2%,增幅低于营口、丹东和锦州,占辽宁省沿海货物吞吐量的53.65%,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随着营口、丹东、锦州等靠近东北腹地港口企业的迅速崛起,处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港口在区位与货源方面面临挑战。
3. 东北亚其他国家港口竞争实力不可小觑。
先期发展起来的韩国、日本港口具有码头设施先进、航线密集、管理科学、口岸环境宽松等较好的港口条件,釜山、横滨以及正在投巨资建设的韩国光阳港和中国港口共同竞争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竞争潜力不可小觑。
4. 东北腹地经济增长相对缓慢,制约大连港口业发展。
在腹地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带动方面,天津港依托的京、津、冀和青岛港依托的山东地区相比,大连港腹地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经济总量较小,增长速度较慢,集装箱特别是外贸集装箱箱源有限,在货源方面对大连港口业发展形成一定制约。
(二)吸引外商投资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1. 产业配套能力不强。
大连零部件、元器件产业薄弱,服务不发达,竞争意识差,没有形成以主机制造厂为核心、上下延伸的强大产业链。大连开发区机电类15家整机和45家半整机生产企业,年需外购零部件总值50亿元中,由国内配套的仅8亿元左右,占总量的16%。全市电子行业整机配套率仅为5%。由于零部件配套不全,采购难,价格高,致使大批外商投资企业不得不到华东、华南采购,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有些外商考虑到成本因素将新企业直接建在南方。这已成为制约外商投资乃至经济发展的“瓶颈”。
2. 市场容量有限。
大连人口600万,自身市场需求量小,由于位于辽东半岛的南端,三面环海,周边不能形成城市群,虽然背负1亿人口的东北腹地,但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期处于产业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之中,经济活力不足,经济总量上不去,需求有限,致使大连的市场辐射功能发挥不出来,对欲占领国内市场的外资项目缺乏吸引力。
(三)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大连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冲击
大连是一个外向型城市,外贸依存度非常高。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大连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冲击,将直接表现为外贸出口和外资进入的下降,接下来会影响到消费需求和就业。尽管2008年前1-10月大连对日韩和新型经济体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对日本出口60.88亿美元,同比增长25.21%,对韩国出口20.29亿美元,同比增长36.93%,保持了增长势头。但由于金融危机对韩国、日本、俄罗斯的经济冲击作用力较大,进而可能使东北亚区域内国际资本流动性降低,影响到大连接受国外资本投资,进而影响到大连市接受产业转移的进度。与此同时,东北亚区域内国际需求的降低将导致大连出口的降低,进而使大连出口企业的经营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大连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临港产业
临港产业是国际航运中心的强大依托和重要基础。要抓住制造业特别资金、技术密集型重化工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扩大先导区、金州区和北三市利用外资的步伐,建设一批特色工业园区、国际配套产业基地和临港产业带。要紧紧围绕四个基地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外资,有针对性引导和推动优势企业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思路,促进产业升级,在石油化工、机车造船、机械制造、精制钢材、电子信息、粮食加工、服装食品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二)加强区港联动区功能建设,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先导区
从国外成功经验看,港口及港口经济与国际物流和自由贸易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互相促进、交替发展的良性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了一种唇齿相依、伴生发展的经济共同体。保税区的功能与港口的作用结合起来,形成区港联动则会极大地促进自由贸易的开展。进一步整合保税区的功能优势和港口的资源优势,将保税区的特殊功能覆盖到港区,形成保税区与港口良性互动功能、管理服务、物流运作、经济利益的一体化。大连的大孤山半岛具有保税区的功能优势和大连港的资源优势。充分整合二者优势,打造国际物流港,发展国际物流,建设中韩日自由贸易区先行区是可行的。
(三)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
1. 以振兴东北为契机,扩大对朝经贸合作。
朝鲜经济处在物质极度缺乏状态中,不仅食品短缺,能源不足,而且化工产品、建材产品如油漆、玻璃等也严重不足。大连的企业应积极研究并开发朝鲜市场,扩大对朝贸易,为产品打开新的渠道,如油漆化工、玻璃建材等。应在充分的市场调研下,创造条件,将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缺少优势的产业,转移到朝鲜发展,并占领当地市场。
2. 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与日、韩国家的合作。
日本、韩国的产业技术层次较高,在机械、钢铁、化工等产业领域较为成熟,并且处于进一步升级当中,所以在此过程中大连应努力发挥自身的地缘优势吸引日本、韩国的直接投资,承接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传统产业改造的步伐。大连还应加强与日本、韩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互补型合作生产,如电子、通讯、环保领域的合作,促进大连产业结构的调整。大连作为中国的一个经济发达、环保宜居城市,发展环保产业是未来的重点,大连已经与日本300多家企业和机构组成的九州环保产业集群签署了《关于加强环保产业合作备忘录》。日本的环保产业的技术将弥补中国在环保产业发展滞后、技术欠缺的空白。
(四)面向东北亚,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化危机为转机
1. 利用金融危机的时机,引入经济重点发展行业的国际人才。
日本、韩国很多知名大企业大量的裁员,大连应利用这样的时机,引进国际人才,解决城市经济建设中高级人才匮乏的现象,尤其是在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软件产业等方面大连重点需要发展的行业上,作为重点引进人才的方向。高级职业经理人、高级技术人员都是目前大连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通过高级职业经理人的引进,引入日本、韩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验,提高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高级技术人才的引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把产、学、研能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2. 鼓励大连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并购重组,进行跨国经营。
随着大连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调整,已经培育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尽管世界经济处于低迷时期,但对于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却是很好的契机,进行海外的“抄底”,到海外进行并购重组,是把这些企业集团发展成为世界顶尖级的跨国公司的有利时机。尤其是大连的软件知名企业,可以到日本、韩国并购受冲击较重的中小软件企业,借此降低企业成本,扩大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作为大连的支柱产业,大连软件产业或许可以在此次重新洗牌中占领先机,化“危”为“机”,借此完成软件业的升级。
参考文献
[1]王宁,张耀光.大连港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展望[J].港口建设,2007,(1).
[2]庄美男.大连在东北亚合作与竞争中的定位及发展策略[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7,(2).
[3]大连市人民政府.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N].大连日报,2006-05-16.
东北亚区域合作 篇11
内在需要与客观要求
东北的重工业曾是中国的骄傲,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基础。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工业的发展迟缓,整体经济占中国GDP的比重不断降低,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长率在全国来说名列倒数几位。其主要问题一是东北的资源几近枯竭,二是制造业总体水平趋于落后,设备老化情况严重,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当前,东北的失业问题比较严重,东北地区仅辽宁一省的失业人口就有大约130万。这样庞大的失业人口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稳定都形成一定威胁。另外,随着我国轻工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对机械设备、装备等重工业的发展也提出了要求。目前,我国机械装备工业发展水平的落后已经制约了轻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速发展我国的重工业,进一步发展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从外部环境来看,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已经提上日程,温总理表示中国要对其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如果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落到实处,将为我国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提出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韩国和中国分别提出环黄海和环渤海经济合作的设想,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只有图们江流域的开发。图们江地区的合作涉及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该项目当时受到了UNDP(联合国发展署)的重视。UNDP除了在资金上给予一定支持外,还积极促进了合作各方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即便如此,由于各种原因,图们江地区的经济合作也仅仅停留在诸如铁路等基础设施一些具体的合作项目上,没有能形成自由贸易区。
随着东亚经济合作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做实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形成东北亚经济圈,就成为推动东亚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当前东北亚的经济合作主要指的是中日韩三方的合作,但是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包括俄罗斯、朝鲜、蒙古在内的属于东北亚地区的国家都有可能参与进来,并从中获益。当前,东北亚地区的GDP已经占到世界的20%,如果在东北亚形成自由贸易区,东北亚地区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中韩之间的贸易额达到440亿美元,中韩两国已经互为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对外投资国,韩国在中国的累计投资已经达到100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东北的振兴已经不再单纯是中国的内在要求,也是整个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的要求。
优势与互补
无论从地缘因素还是从经济因素考虑,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都存在着许多优势,主要表现在:
地缘上的优势。中国东北地区毗邻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蒙古等诸多国家,这是东北亚经济合作的中心地带。中国的东北地区在历史和文化方面与这些国家有着深厚的渊源,具有一定合作的基础。
经济上的互补。中日韩之间的互补性很强。日本与韩国都属于发达或相对发达的国家,资金与技术实力雄厚,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却相对不足。中国是一个成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朝鲜、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自然资源却非常丰富。从日本的角度来说,大量丰富的资金以及相对先进的技术都有待于输出,匮乏短缺的各种工业资源与农业资源都需要进口。劳动力资源也严重不足。韩国的情况与日本类似。对于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有着30年工业发展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工业经验,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都非常好。中国的劣势则主要集中在资金、技术与管理方面,而这些劣势恰恰是日韩两国的优势。
从具体合作的产业来讲,在农业领域,可以在农产品的加工出口方面进行合作。中国的农业发展虽然具有地理环境等先天方面的优势,但是总体的技术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另外在绿色、生态等具有高科技的农产品生产方面仍然滞后。而日韩的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农民组织也比较发达,如果适当引进他们的管理和技术,以中国的东北为农产品加工基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再返销日韩,这既可以提高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又有助于促进中日韩农产品的贸易,打破日韩在农业领域存在的壁垒,减少贸易纠纷。在工业领域,随着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加快,日韩也不断需要将他们已经成熟的技术转移出来。如果中国东北能够利用其老工业基地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再加上中央政府辅以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它完全可以在日韩不断传递的产业链条中获得机遇。在服务业方面,目前,日韩在中国服务业方面的投资较少。日本在金融、保险、基础电信方面的服务水平与中国相比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因此在服务业的合作方面,可以挖掘的潜力还很大。
积极条件与消极因素
随着全球网络分工链条的形成,中国东北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参与到全球网络分工体系里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可谓是顺应全球化发展的潮流。这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另外,日韩民间对参与东北亚合作的态度非常积极,这是推动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有力因素。一份对日韩企业的调查显示,有70%的日韩企业都表示要在中国追加投资或者新建企业。2002年,日本官方发布的“制造业白皮书”中指出,日本对华的战略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过去日本主要把中国作为生产基地,现在是既把中国作为生产基地,又把中国作为销售市场,这个战略调整对于提升日本对华投资的积极性有很大作用。再有,在制度方面,东北亚经济合作也存在着许多积极因素。就中国而言,中国对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态度非常积极,中央政府已经决定拟将重振中国东北地区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这与中国参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战略的考虑不无关系。根据这个指导方针,中国政府有可能在东北地区实行一些优惠政策,并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韩国政府对参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态度也非常积极。韩国总统卢武铉上台后,多次提到要推动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韩国政府意识到,韩国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地区范围存在一个大的市场依托。
东北亚区域合作 篇12
1 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中日韩三国都是土地稀缺型国家, 人均耕地分别为0.11hm2、0.3hm2、0.3hm2, 农业生产均为小农户经营模式, 生产成本高, 国际竞争力较弱, 因此三国对于农产品市场的开放都比较谨慎, 农产品贸易活动也经常出现纠纷。中日韩三国之间, 日本是最大的农产品市场, 中国是最大的农产品供应国。三国农产品贸易最典型的特征是中国对韩日保持贸易顺差、韩国对日本保持贸易顺差, 在韩日不断扩大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同时, 韩日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呈减少趋势。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3。2005年, 中国对日出口农产品79.4亿美元, 同比增长7.2%;进口28.5亿美元, 同比增长20.8%。但是2006年中国对日出口增幅明显下降, 因为自2005年5月29日“肯定列表制度”实施以来, 日本已对我农产品实施了15项命令检查措施, 全年对日农产品出口82.1亿美元, 同比只增长3.6%, 比2005年减少一半, 日本市场在我国出口总额中占比重已降至26.5%, 为近年来最低。7年来, 日本市场的比重已从36.8%下降到26.5%, 减少了10.3%。中国对日本出口的主要产品有水生动物及其产品、蔬菜及其制品、畜禽及其制品、水果、坚果及其制品、谷物及其制品、茶及调味品等。水海、畜禽产品出口稳定发展, 园艺产品出口增幅减少, 深加工农产品出口比重进一步上升。
中国是韩国的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 也是韩国的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 是韩国农产品的新兴市场。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持续增加, 由2000年的14.6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8.6亿美元, 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份额的9.1%, 主要出口产品有玉米、大米、鸡肉、豆粕、中药材、虾等。1999~2006年韩国对中国农产品的进口以每年16.1%的平均速度增长, 这使得中国在韩国农产品进口总额中占的比例得到较大提高。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谷物、蔬菜及豆类等初级农产品。韩国农产品的最大出口对象国是日本, 出口额约7亿美元, 主要出口产品有烧酒、泡菜、辣椒、栗子、松茸等。近年来韩国对日本的新鲜农产品出口减少, 加工农产品比重呈增长趋势, 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 韩国对日本的出口依存度逐渐下降, 对美国、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依存度逐渐提高。
2 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的商品结构特性
2.1 互补性。
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的商品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我们可以从贸易结合度和比较优势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 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中日韩之间的双边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贸易结合度指数是指对贸易对象国出口集中的程度, 出口与特定市场的紧密程度。把相关国家的贸易规模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标准化后, 可以直接比较各国的贸易结合度。两国的贸易结合度越大, 贸易关系越密切, 贸易结构互补性越强, 地理位置越近, 两国缔结互惠性贸易协定的可能性越高。通过2005年相关数据测算显示, 中日韩的双边农产品市场的贸易结合度都大于1, 说明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比其他地区强。但韩国对日本市场的贸易结合度指数最高, 为6.1, 日本对韩国市场的贸易结合度指数为5.8, 说明韩日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相当高。而韩国和日本对中国市场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平均仅有1.9和2.8, 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低。相反, 中国对韩国和日本市场的贸易结合度都达到了5.0, 体现出中国对韩日出口专门化程度较高。因此三国农产品贸易主要表现为中国对韩日的出口专门化、韩日相互间的出口专门化以及韩日对中国的进口专门化。其次是利用比较优势指数来分析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比较优势指数最早是由巴拉萨在1965年提出的, 它用经验数据来衡量一国出口总额中某类商品的出口比例相对于世界出口总额中某类商品的出口比例的大小。从理论上讲, 一国出口的比较优势与他国进口的比较劣势共同促成了两国开展互补性贸易。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公式本文分别测算了2005年中国与日本、韩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指数。结果显示, 中日之间、中韩之间已经形成了农产品贸易互补的格局, 2005年贸易互补指数分别为1.7和2.1, 中韩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高于中日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
2.2 竞争性。
分析贸易对象国之间的出口竞争性时, 可以比较各国商品的出口结构。即根据适当的商品分类标准, 按出口比重高低顺序选择相同数量的商品, 比较重复品种在各国出口额中所占比重。在这里, 根据HS2单位编码24个分类, 选出三国前10位出口商品, 并在这些商品中选出三国的重复品种, 比较其比重, 以分析三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程度。2006年中韩重复出口品种有鱼肉类制品、饮料与酒等6个。中国和日本农产品出口中10大商品出口重复品种只有鱼肉类制品、油籽、饮料与酒等3种。韩日10大出口农产品占农产品出口重复品种主要有谷物制品、鱼肉类制品、烟草等共7个。可见, 韩日农产品出口竞争最强, 中日农产品出口竞争最弱。
通常情况下, 两国贸易互补性高, 则贸易稳定;竞争性强, 则贸易变动较大。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都较强, 贸易规模呈稳定增长趋势;韩日农产品互补性比竞争性强得多, 贸易也呈稳定状态;而中日农产品贸易因日本日益增设的贸易壁垒呈不稳定状态。
3 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
中国、日本和韩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大国, 而且目前全部都是农产品净进口国, 但是在东北亚地区市场呈现出中国对日韩净出口农产品的格局。中国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农产品品种多样, 又与日本、韩国地理相邻、文化相近、消费相似, 因此中日韩三国具备扩大农产品贸易的潜力。但是日韩长久以来一直实行农业保护政策, 在OECD中, 日韩属于农业支持水平最高的国家。而中国在加入WTO后, 农业是在相对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参与国际竞争。鉴于以上情况, 在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方面, 中日韩三国既有冲突, 也有利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宏观背景下, 中日韩三国农业的小农户经营模式都面临着土地、劳动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以及国际价格低迷的市场竞争压力, 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促进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是三国政府都要考虑的政策问题。
从现实看, 中日韩三国农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大, 即中国在资本节约型、劳动密集型品种方面, 日本在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品种方面, 韩国在资本密集型、土地节约型品种方面各自占有生产优势。如果东北亚实现经济一体化, 农产品贸易实现自由化, 将会进一步扩大区域内农产品市场和贸易规模。中国农产品与韩日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但资本密集型品种不具备比较优势, 而且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 并没有控制东北亚的农产品市场;韩日农业虽然相对处于劣势, 但区域内贸易占有相当比重。从发展前景来看, 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格局仍将继续维持, 但是随着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或者直接成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农产品贸易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这对三个国家都是发展机会。三国有必要通过改革和结构调整, 加大投资开发力度, 提高农业合作水平, 促进区域内农产品贸易的稳步发展。对中国而言, 要想扩大农产品出口, 应当有效建立适合参与国际竞争的农产品产业链以及做好农产品卫生质量工作;而韩国、日本则可通过利用其技术和管理优势对中国农业提供技术服务来扩大合作, 从而实现共赢的局面。
4 建议
4.1 加强农业合作, 促进区域内贸易的发展。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通过产业内分工、区域贸易转换及区域内贸易创造促进三国农产品贸易发展。三国不仅应相互承认各国有优势的产品, 而且应扩大互补性产品的区域内贸易, 提高对抗区域外国家农业的竞争力。由于中日韩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通过农业合作的形式, 日韩可以从中国稳定地获得国内市场短缺的农产品, 而且可以利用其技术方面的优势做到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符合本国消费者的需求。
4.2 从宏观经济角度重新定位农业。
从全球范围看, 完成工业化的国家, 农业已经基本退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行列。根据世界银行 (2006) 的资料, 日本农业劳动力仅占全部劳动力的5%, 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仅为1%;韩国农业劳动力仅占全部劳动力的9%, 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仅为4%;而中国农业劳动力仅占全部劳动力的45%, 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13%。中日韩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后, 韩日两国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的竞争优势足以弥补其农业劣势。韩日两国的农业保护政策不仅无法满足其国内农产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缺口, 加重了消费者和国家财政负担, 而且使其农业生产越来越缺乏国际竞争力。韩日只有积极参与区域内分工, 利用中国丰裕的自然资源, 克服国内资源紧缺的瓶颈, 才能有效解决国内农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从宏观经济角度重新定位农业, 才可以实现三国农业的共存共生, 促进区域内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摘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盛行的大背景下, 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前景是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而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最关注的则是农产品贸易。本文旨在通过对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互补性、竞争性进行分析, 指出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可以三国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分析
参考文献
[1]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http://news.sina.com.cn/w/2003-10-07/1927873503s.shtml.
[2]安志达, 中国应积极推动东亚共同体建设[N].中国经济时报, 2004-05-24.
[3]张慧智,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产品贸易问题分析[J], 现代日本经济, 2006 (4) .
[4]姚海华, 中国与东北亚主要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9) .
[5]陈志恒、金京淑,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与难题[J], 现代日本经济, 2004 (6) .
【东北亚区域合作】推荐阅读:
东北区域10-10
中国东北区域07-26
东北亚文化05-21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实现东北振兴发展06-21
东北亚博览会总结09-13
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10-01
东北大豆05-24
东北秧歌06-04
东北满族07-13
东北林区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