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满族(共5篇)
东北满族 篇1
满族是我国的第二大少数民族, 满族文化也有着它特殊的魅力和特点, 其民居建筑也具有非常大的特点, 在现代民居建筑的设计中, 我们仍然能看到满族民居建筑结构的痕迹, 比如在现代的居住空间设计中, 人们所偏爱的正房, 即是满族民居中讲究的坐北朝南的民居建筑。满族除了清朝时期居住在北京地区外, 大多数聚居在东北三省。现在沈阳的东陵区、本溪地区, 还有很多乡镇以满族居民为主, 那里或多或少延续着满族人的生活习惯, 承载着满族传统的文化与风俗。
一、传统满族民居建筑特点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各民族的交往与学习, 满族人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居住习俗。不再住在以前简陋而原始的“地印子” (“地印子”, 是满族人冬天居住, 一般建在向阳山坡, 向下挖土为墙, 上面盖上树皮、山草。室内有锅灶、火炕。保温、取暖效果好。) 、“马架子” (“马架子”是满族人夏季居住的场所, 一般建在林内, 借用一些树桩, 在树桩上用木铺地, 上面搭上人字型架子, 再覆盖以树皮、山草防雨。) 里, 他们以当地的建筑材料, 修建了泥坯草房、青砖瓦房和夹用石料的房屋。通常把面朝南的房子称为正房, 一般有3间或5间, 东西厢房各2间或3间。富裕的人家还设有门房 (三间, 中间为过道) 、影壁墙等。民间有俗语称“口袋房, 万字炕, 烟囱出在地面上”。这句俗语形象、集中的反映了满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
1. 口袋房
“口袋房”又称“斗室”, 因为房子的形、状像个口袋和斗形而得此名。一般是3间或5间, 坐北朝南, 房顶用草苫, 周围墙多用土垒成。进门是伙房, 又称外屋, 从伙房两墙之间开门设为卧室, 也称里屋。有的伙房东西两墙都开门, 成对称布局, 称为“对面屋”。口袋房卧室的南、北、西三面设置火炕, 这是满族卧室的最大特点。有的满族人家把卧室隔为两间, 北间靠炕头的叫暖阁, 这是为家中老人开设的专房, 那里暖和、安静, 利于老人怡养天年。
2. 万字炕
又称“转圈炕”“拐子炕”等, 满语叫“土瓦”。一般南、北为大炕, 东端接伙房炕灶, 西炕是窄炕, 下通烟道。按满族的习俗, 西炕上一般不摆设杂物, 因为那里是供奉神圣的“窝撒库”棗祖宗板的地方, 就连贵客至友也不能坐西炕。南炕温暖、向阳, 一般由长辈居住, 晚辈则住北炕。火炕既住人又取暖, 深得满族群众的喜爱。
3. 神奇的门窗
满族建筑的门窗很有特点, 门是独扇的木板门, 有木制的插销;内门是双扇木板门。外屋靠门的一侧有一个小窗, 俗称“马窗”。每个窗户分上下两层, 上层糊纸, 可向内吊起;下层为竖着的二三格, 装在窗框的榫槽, 平时不开, 但可随时摘下。窗棂格一般有方格型, 梅花型, 棱型等多种几何图案。糊窗所用的窗纸是一种叫“豁山”的纸, 满语称为“摊他哈花上”, 汉译为麻布纸或窗户纸, 是用破衣败絮经水沤成毳绒, 再在致密的芦帘上过沥摊匀, 经日晒而成的。这种纸糊在窗户的外边, 一方面可以避免窗档中积沙, 另一方面可避免窗纸因冷热不均而脱落。窗纸糊上后, 还要淋以油, 这样, 既可增加室内的亮度, 又可以使窗纸坚久耐用。
4. 地烟囱
当你进入满族老宅时, 还会发现, 烟囱不在房上, 而是建在屋侧, 高过屋檐数尺, 通过孔道与炕相通。烟囱, 满语称“呼兰”, 早期多用空心整木, 后来用木板围成, 也有的用砖瓦砌成。这种建法, 烟囱底部有窝风巢, 以回挡逆风, 使烟道通畅, 又不易倒塌。烟囱修在地面上是满族住宅的一大特点。
5. 壁影
一般的满族人家, 一进大门, 便可见一段墙形建筑, 称“影壁”。影壁是满族传统住宅的一部分, 亦称影壁墙。其形式多为一字型, 高约5尺, 宽6尺, 厚1尺有余。一般为石、砖结构 (亦有土墙外镶砖者) , 以石为基, 用大青砖砌壁身, 壁顶多呈马鞍型瓦顶。正面壁心平面, 画以吉祥纹饰, 亦有雕刻如意彩绘者。反面壁心多设有佛龛, 为供奉土地爷之用。影壁均置以庭院大门里3米左右处。
无论贫富, 往昔满族人家的院门内都设影壁。影壁, 或砖砌, 或木栅, 有的富贵人家, 在影壁上塑有日出云海、龙凤呈祥等美丽图案。影壁是满族先民居室门外掩体的演化。
6. 四合院
四合院, 是清中叶以后的满族住宅。一般有四方形的宽敞院落, 其中坐北向南的住宅为正房, 通常为间三, 或有五间, 每间长四米左右, 中间开门, 进门为堂屋, 内置锅、灶、饮食用具。西间为尊, 称上屋, 一般由家中长辈居住, 东屋为晚辈居住。院子的左右筑有东西厢房, 西厢房多碾为磨房和放零杂物品的仓库, 东厢房一般存粮。同时, 砖墙大院, 还要砌上门楼。这种院子, 在东北农村多用柞木细杆围成, 俗称“障子”, 大门只有两根竖柱, 两道横梁, 两扇大门, 俗称“门楼子”。
满族人认为, “四世同堂”或“三世同堂”是件大喜事, 同堂的辈行越多越光荣。因此, 随着人口的增加, 除正房外, 又建有东西厢房和南向而中间留有门洞的门房, 这种建筑及布局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四合院”。其特点是:院内靠门洞的地方建一矮墙, 称为“影壁”。影壁后竖一根八尺高左右、碗口粗的神杆, 杆顶端挂有一锡制或木制的斗子。两厢南端是牲畜栏圈。正房后中间空地是菜圃, 四周栽植果树或花卉。房屋四周围以横墙, 自成院落, 大户用砖石, 小户用木栅。这样院连院, 户连户, 很自然地形成了堡子、营子和屯子。
二、满族民居建筑结构的传承与发展
在现代的居住空间设计中, 有很多空间特点仍然传承着满族民居建筑的特点, 可以说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将传统的建筑结构特点进行现代的技术处理, 材质的变化, 结构的改良。
1. 标准户型的优势
我们所说的标准户型, 是实用性极强, 且不浪费空间的一种户型设计, 现在多以正方形和矩形的户型结构最为标准, 这与满族人所住的“口袋房”有些类似。
这种户型不论是从采光还是通风方面, 都占有极大的优势。与其他户型相比它的空间布局较为合理, 功能分区。“口袋房”中所讲的“对面屋”就是我们在标准户型中经常看到的两个卧室的门相互对应的结构, 有些风水书中讲, 门对门容易犯口舌, 但是从通风角度上看, 这样的设计有助于空间的流通, 对人的身体是有益无害的设计。
2. 暖气的设置
满族人的设计很神奇, 他们设计的“万字炕”可以取暖, 而且使整个房间受热均匀, 在东北严寒地区格外受欢迎。沿用至今, “万字炕”一直在发生着改变, 从我们靠墙而立的暖气, 发展到现在的地热, 无不体现出满族民居建筑的特点。在东北的现代室内设计中, 我们通常把暖气靠墙而立。因为考虑到受热, 所以往往设置在墙体下部靠近地面的部分, 这也是受了满族的“万字炕”的启发而进行发展变化的。
3. 玄关的处理
家居环境中, 玄关的设计必不可少, 它是一个居住空间的门面, 同时也起到了遮挡作用。它的形式有很多种, 最初的雏形是基于满族人院落中的影壁墙的设置。古时候从影壁墙的设计上, 我们能够看出这户人家的生活水平, 一般富贵一些的人家用砖砌墙, 而且在墙面上带有吉祥的图案, 贫穷一些的人家也会设置影壁, 他们会选用木栅作为影壁的主要材料。在现代的家居设计中, 主人都希望一推开门, 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明亮的环境, 玄关的设计也在影壁的基础上发生了一些改变, 在设计中不但要考虑业主的贫富状况, 同时也让玄关变得更加的实用。玄关的空间虽然不大, 但其收纳功能却是一点也不少。墙上的粘钩、衣帽, 下方储物搁架, 可移动式家具, 带有滚轮的活动收纳篮以及可自由搭配的收纳小用具, 都展示了玄关最大程度的便利。
三、结论
满族的民居建筑是适应北方自然环境的产物, 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并融入到传统的文化之中。长期以来的不断积累和交流, 使得满族人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建筑文化特点, 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一面。现代的住宅设计中, 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很多满族民居建筑结构的痕迹, 它们极大的影响着现代民居建筑结构。我们也应在先人的基础上继续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民居特点, 在我们今后的设计中, 发挥它们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富有光.《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8.8.
[2]韩晓时.《满族民居民俗》, 沈阳出版社, 2004.8.
[3]蒋肖云.《满族》,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4.
东北民俗满族剪纸的艺术特色 篇2
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满族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自己特定的剪纸语言和风格。而本文主要介绍了满族剪纸的艺术特色,其风格简洁生动,表现形式大胆夸张,主题自然纯朴,与其他民族剪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键词:
满族剪纸 艺术特点 民间艺术
中图分类号:J 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084-02
满族民俗剪纸根据其独有的文化,生活背景,造就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每一个剪纸代表着一个故事,呼唤起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念和对幸福的祈盼。
一 满族剪纸的历史渊源
满族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辽宁省内就有五个地方的满族剪纸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这是劳动人民伟大智慧的结晶。五千年历史的删繁就简沉积下来的重要民族文化信息与其特殊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造就了古朴、粗狂、彪悍、大气的剪纸风格。
满族剪纸艺术的真正源头是原始宗教——萨满教。原始萨满教的哲学基础是“万物有灵论”,在他们看来,世界万物皆有主宰,“灵”支配一切,一切皆有灵魂。万物摧毁,但灵魂永存。而灵魂可以依附在某些物体上在生。满族剪纸在其特定的人文背景、生活环境下,逐步拥有了属于自我特征的民俗剪纸艺术。时至今日,满族剪纸风格和大胆夸张的设计意念,不但在国内,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
二 满族剪纸的分类
满族剪纸主要围绕生存、繁衍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用剪刀在纸张上随意地舞动创造出一幅幅神秘、浪漫、栩栩如生的民俗剪纸。
满族民俗剪纸来自于民间妇女们在闲暇时间的消遣和生活需要,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会用剪纸作为装饰,借剪纸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所以,满族剪纸题材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十二生肖”剪纸、“吉祥”剪纸、“萨满”剪纸。
1“十二生肖”剪纸,其中以动物纪年、记时的生肖历法。而在十二生肖中牛、马、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被驯化为“六畜”。“六畜”在传统观念中寓意家族儿孙满堂、吉祥美好,寄托了人们衷心的祝福。鼠、虎、兔、蛇、猴,这五种野生动物是人们熟悉的,这里有被人敬畏的虎、蛇:被人避忌却依附人类存活的鼠;被人们喜欢的兔、猴,这些动物都是与人类密不可分的。龙,却不同于其他动物,它是“灵物”,是人们幻想出来的,它寓意富贵吉祥,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人类赋予了十二生肖深刻的寓意,这也是为什么在剪纸艺术中十二生肖剪纸能独具一格的原因。
2“吉祥”剪纸,是人民把向往美好的故事、人物、动物、植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创造性的材料剪刻成图样。一般是送与他人作为祝福,或是在自家显眼的地方张贴,希望生活富贵美满、仕途顺畅、夫妻和睦、多子多福、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等,包含了人们对生活的所有美好愿望。
3“萨满”剪纸,线条细腻婉约,构图对称,手法奇特,豪放粗狂,烘托出神秘、灵异、庄严的宗教气氛,刻意强化和推崇对神的崇拜。人们祈盼萨满与诸神沟通保佑家族人丁兴旺、子嗣平安、逢凶化吉。
三 满族剪纸的具体用途
1 宗教祭祀
在祭祀仪式或祈福纳祥时的剪纸,如挂笺、佛头、灵头幡、替身纸人等:如图所示“挂笺”,最早作为装饰品用于祭祖场所,通常挂单数。传闻自家宗族是从长白山几道沟来的就挂几张。无论它的起源还是它的发展始终演绎着崇尚神灵、避痕驱邪、纳福求祥的内容。 (图1,图2)
2 装饰张贴
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灯彩、彩扎之上以为装饰。如窗花、墙花、顶棚花、烟格子、灯笼花、纸扎花、门笺:如图所示窗花,用于在窗户上张贴装饰。在北方比较常见,北方农户家多是木格窗,在窗户上糊一层白色的“皮质”,逢年过节就会换一次窗纸和窗花,以示除旧迎新。(图3,图4)
3 摆衬
用于点缀礼品、嫁妆、祭品、供品。如图喜花、供花、礼花、烛台花、斗香花、重阳旗;如图所示喜花,婚嫁喜庆时装点各种器物用品和室内陈设用的剪纸。通常将剪纸摆衬在皂盒、茶具、脸盆、梳妆镜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上。喜花图案多是寓意吉祥如意、喜气洋洋。色彩鲜明多为大红。外形样式有圆形、方形、菱花形、桃形、石榴形等,配置各种吉祥图案如龙凤、鸳鸯、喜鹊、花草、牡丹等。构图布局有“花中套花”的方法。 (图5)
4 刺绣底样
用于衣饰、鞋帽、枕头。如鞋花、枕头花、帽花、衣袖花、背带花;如图所示鞋花,用作布鞋鞋面刺绣底样的剪纸。通常有三种形式,一是剪成小团花或小散花,绣于鞋头,称“鞋头花”,二是适合着鞋面的形状剪成月牙形,称“鞋头花”,三是由鞋头花的两端延伸而至鞋帮,称“鞋帮花”。另外还有一种“鞋底花”,旧时多用于“寿鞋”。或绣于布袜底上。鞋花布局一般多疏朗,题材有花草、小鸟等。有的鞋花在局部剪开而不镂空,此称“暗刀”,是绣花时套针换色的依据所在。(图6,图7)
四 满族剪纸的艺术特色
民俗剪纸在各个不同的民族,地区之间总会存在差异,也是因为这样的差异,才能拥有属于自己艺术特色的剪纸。在这些民俗剪纸中满族剪纸与其他地区剪纸就存在截然不同的艺术特色。
1 构图形式上
其他民族剪纸讲究整体构图,上下均衡,左右对称,要求画面饱满均称富有美感。而满族剪纸源起于萨满巫术。因此满族剪纸以原始的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满族习俗为题材,保留了最原始的剪纸艺术形态,内容神秘多变,记录了大量的古代文化符号,风格简洁,纹样古朴。追求神似,内涵丰富,高度概括图案,简化成符号,由这些符号组成一张张具有魅力的民俗剪纸,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2 表现形式上
其他民族剪纸主要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阴刻见色彩,阳刻见刀功,素以刀工精细,色彩浓艳驰名。在造型上深入刻画,务求传神妙处,给人以生动优美的感觉。而满族剪纸是根据大自然的自然形态美,大胆且随意地进行夸张与变形。把具象的图形抛开,无限延伸想象,把客观事物中的形态进行提升。满族剪纸大都以二维空间为主,抓住外廓的主要特征和动态,夸大主要特征,并选择适当的角度进行夸张,以剪影表现情态动势轮廓,省略行体内的一切细节,进行高度概括,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图形变化中,只追求生动,不注重逼真,物象的变形视需要而定。需要的大小、圆方看自己喜好,一切不受任何自然形态的影响。
3 主题选择上
其他民族剪纸题材广泛,意寓深长,生活气息浓郁在剪纸的品种上,剪纸有表达农村生活内容的飞禽走兽、珍奇动物、花鸟虫鱼,也有农村人喜闻乐见的戏剧人物、京剧脸谱、神话传说人物等。染色时将点染、涂染、晕染、套染、渲染等技法有机地结合运用,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给人以和谐大方的乡土气息感。
满族民俗剪纸继承了游牧民族和山林民族的萨满文化内容和神奇的造像艺术,它们形式凝重、古朴、粗狂,祭祀符号明确、固定,手法写意、写形、写心。
女人们用手中的剪刀剪出了副乳如山的媳妇人、头上长着柳枝的嬷嬷人、半人半兽的神人、三层枝干的参天大树……正是这些看起来神秘奇特的图案,执着地记录着东北大地上古老民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萨满信仰,记录着人类的祖先是如何把自己与这山林草木、乌兽鱼虫融为一体,与万物分享自然的精神状态。这是人类不可再生的情感。而这永恒的情感记忆,是通过母亲们的双手,经历风雨,代代相传,才把这些民俗剪纸宝贵地储存下来。
满族民俗剪纸经过了历史浓厚的文化积淀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剪纸艺术,成为中国民间剪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满族民俗剪纸留有东北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满族的人文特色以及丰富的萨满文化。我们会发扬这一灿烂、辉煌的传统艺术,让它在世界舞台上展现瑰丽的风姿。
东北满族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研究 篇3
一、东北满族民间艺术的现状
东北满族民间艺术发源地之一是长白山, 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特色之一。根据记载, 从肃慎至勿吉、邑娄、女真, 满族的祖先们在长白山地区繁衍生息了三千多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 人们创造了独特的艺术语言、艺术作品与艺术表现形式, 主要有剪纸、绘画、服饰、刺绣、建筑、木雕以及家居艺术等。
随着历史的发展, 满族民间艺术在满族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扎下了深深的根, 并且一直延续着, 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造就了异样的艺术表现, 更是满族民间艺术文化的精髓。满族的先人们采用了不同的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 运用不同的色彩与不同的艺术造型方法, 创造出各种精彩绝伦的满族民间艺术作品。其主要的民间艺术剪纸是以纸作为载体, 亦有使用皮革、鱼皮、金属薄片、树皮、树叶、玉米叶子等材料作为剪纸载体;刺绣则是以布、绸、缎、麻线等为载体。这些载体一般都是随手可得, 方便自然和可再生的素材。随着时间的推移, 造就了异样的艺术文化。
二、满族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
满族民间艺术的造型之美。从造型方面来看, 满族民间艺术的造型方法有对称与通感联想、散点透视等。
对称与通感联想之美。满族民间艺术的作品有很多都具有对称之美。这种造型方法在中国古代民间艺术中均有体现。东北满族民间艺术中对称运用得行云流水一般。
散点透视之美。散点透视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的画家以自己的眼睛为透视点, 随着自己的运动而运动的绘画方式, 是典型的散点透视绘画, 区别于欧洲的一点透视法。这种绘画方式可以自由地组织画面结构与物体结构, 不限于客观世界的一点,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种自由的组织方法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 也深深影响着满族民间的创作艺人。
满族民间艺术的色彩之美。东北满族民间艺术的色彩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从色彩方面来看, 满族民间艺术的色彩主要有三种形式, 如下所示。
1. 高纯度色彩之美。
运用高纯度的互补色进行色彩对比作为色彩应用的原则, 是满族民间艺术的主要色彩倾向。如满族的八旗色, 采用的色彩都是极其高纯度的色彩, 这正是满族民间艺术的色彩特点。满族人们还用风干了的玉米叶子、桦树叶子、桦树皮、鱼皮等天然材料剪纸, 这种天然的色彩具有无比的自然色彩美感。然而在入关后,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沿袭了汉族的审美观, 多色彩的剪纸作品应运而生。
2. 色相对比色彩之美。
在色相对比中, 任何一个色相都可以构成主色相, 并与其他色相组成类似、对比、互补的关系。正确把握色相的关系, 才能把色彩的情感和内容表达得更加丰富, 效果对比才能更加突出。
3. 主观性与观念性的色彩之美。
满族民间艺术的色彩比较简单自由。通常运用普通易得的缎子、纱、麻、棉、粗布等作为主要底布, 用中棉线、麻线、绒线等进行刺绣。色彩既具主观性又具观念性。其次是以客观物象的颜色为依据, 图案中色与色的搭配主要取决于绣者的喜好与配色经验, 也有传统观念、传习经验的影响。
三、满族民间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在现代设计中, 不管是哪一门学科的设计, 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材料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设计作品的质感与美感。在满族民间艺术中, 满族人民在创作作品时选择的材料一般都是比较天然的材料。如剪纸时, 会采用天然的鱼皮、桦树皮等作为素材进行创作。此法在现代的设计中可以运用。
综上所述, 如果长白山地区的设计采用满族特有的刺绣工艺与绸缎作为装饰, 不仅能够突出长白山土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还能够弘扬东北满族文化。将以上几个优点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 充分发挥满族民间艺术色彩的魅力, 把这些色彩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 不仅具有民间意义, 还具有创新意义。满族民间刺绣中还利用互补色和明度的强对比之法进行绣作, 以达到效果鲜艳大方而不刺眼, 图案主次分明的效果, 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方法。采用满族民间艺术的配色方法, 设计出来的作品不仅色彩斑斓, 美丽诱人, 还富有独特的艺术感与民族特色感。
四、结语
东北满族 篇4
满族从肃慎时期开始, 世代生息繁衍于我国“白山黑水”一带, 满族及其先民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直接影响着满族人民的生存与活动状态。“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 一个民族如果获得了生存与发展, 则说明其适应了本身所处的特殊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 选择了相适应的生存方式。”[1]14本文试从词汇学角度分析满族及其先民所处的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 进而分析清初统治者制定东北人口政策的缘由。
东北地区山河众多, 山脉连绵起伏, 密林覆盖, 满族先民的生存与山紧密相连, 满语中关于山的词汇多达70个, 例如:alin (山) 、 buten (山根) 、antu (山阳) 、boso (山阴) 、hada (山峰) 等[2]170。在满语词汇中, 关于江河水流形态的词语多达130个, 例如:iren (鱼形水纹) 、biltembi (水泛滥) 、bisarambi (水散流) 、delishembi (水满晃动) 、 calgibumbi (被风吹河水推岸) 、yorseme (细水长流貌) 等[2]196。满语中关于山和水的词汇很多, 分类也很细致, 由此可见, 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江河在满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东北地区气候环境恶劣, 和中原地区不同, 满语中可以考证的有关冰雪的词汇就有60余个, 例如:juhe (冰) 、gecembi (冻) 、 juhenembi (成冰) 、golonohobi (中流未冻) 、shakanaha (冰冻裂) 、 seterinehebi (冰化碎孔) 、wembi (融化) 、mukenembi (化成水) 、 nisumbi (溜冰) 、nimanggi (雪) 、labsan (雪片) 、undan (春雪凝冻) 、 shatumahabi (雪上微冻) 、shurgambi (风搅沙雪) 等[2]138。东北地区长期处在冰雪严寒的气候状态中, 人们便使用大量词汇来描述冰雪的各种形态。
满语中还有大量与动植物有关的词汇。其中, 关于树木形态的词汇就有25个之多, 例如:weji (丛林) 、bujan (平地树林) 、sidan (小树) 、fik (丛茂) 、jira (挤蔟) 、lukuken (略厚密) 、seri (稀) 、 gubulehebi (草木丛杂) 等[2]4049;有关采集类植物的词语包括orho da (人参) 、hibsu (蜂蜜) 、indahuun soro (酸枣) 、bigani mucu (野葡萄) 、umpu (山楂) 、mase usiha (核桃) 、sisi (榛子) 、huuri (松子) 、 latukuu sogi (刺儿菜) 、sanca (木耳) 等;有关动物类的词语, “野猪的专有名词至少有11种, 鹿的专有名词多达29种, 雕类的专门词汇16种, 鼠类的专用词汇竟达30种”[1]42。例如:giyahuun (鹰) 、 silmen (雀鹰) 、shongkoro (海东青) 、isuka (白雕) 、yolo (狗头雕) 、 nasin (马熊) 、najihiyan (白熊) 、mihacan (野猪崽) 、iren (白肚鳟鱼) 、 niomoshon (细鳞鱼) 、horo (黑鱼) 等。大量动植物类词语的出现和使用, 充分说明这些山珍和禽鸟野兽遍布山林, 是满族先民基本的生活来源。
二、满族的社会经济形态
广袤的“白山黑水”物产丰饶, 得天独厚, 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渔猎场, 为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满族及其先民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源。传统的渔猎、狩猎和采集经济, 在满族的先民经济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为满族人民提供最基本的食物和穿着。在满语中, 有大量关于野兽动物的词汇, 狩猎工具的词汇也不胜枚举, 例如: 《五体清文鉴》 卷二二关于狩猎工具的词汇就有cecike tatara asu (拉雀网) 、gūlmahūn i asu (兔网) 、tusihiya (鹰网) 、oholjon (野鸡活套子) 、gofoho (树上雀套子) 等。满语中还有大量鱼类、渔具方面的专门词汇, 如girin efulembi (敲冰打鱼) 、tungke tembi (凿冰叉鱼) 、hūrhan (大围网) 等。不仅关于渔猎、狩猎工具的词汇丰富, 满语中还有大量关于渔猎、狩猎的动词, 其词义范围非常广泛, 构词能力很强, 使用频率也很高, 足以证明早期的渔猎、狩猎经济在满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例如:butambi在《大清全书》 中的释义为:打渔捕禽兽之类;挣钱之挣。在《御制增订清文鉴》中的释义为:yayagurgugashanimahanisihaijergijaka beasuwěsenhūrhanfejilentulefibaharabe butambi sembi[3]。译作:用网、大围网, 打鸟的套子得到各种野兽、 飞禽、虫、鱼等动物称之为捕猎。在《清文总汇》中的释义为:禽兽之捕;打渔之打。
很明显, butambi的原型义项是“捕 (兽) 、打 (渔) ”, 因为对于以渔猎、狩猎经济为主的满族先民来说, 捕兽和打渔是他们赖以为生的手段。满族先民的渔猎、狩猎和商品经济下的挣钱是完全相同的概念, 满族人民吃不了的野兽和鱼类可以作为剩余产品用来商品交换, 可以说是养家糊口的手段。所以, 满语直接用butambi (捕猎、打渔) 来表示“挣 (钱) ”, 也只有深受渔猎、狩猎经济影响的民族才会出现这种词义引申方式。
不仅如此, 有些词最初的意思和围猎、狩猎没有直接联系, 后来通过满族先民的灵活运用, 增添了许多与狩猎和骑射相关的新义项。例如, meiren在《大清全书》中释义为:副;肩。在《新满汉大词典》中释义为:肩膀;副囊, 围肩;弓的把手两边;佛肩;副。sulfa在 《大清全书》中释义为:宽裕;松;地方广阔;心安之安, 例如:angga sulfa糊口, mujilen sulfa oci beye tuljembi心广体胖。在《新满汉大词典》中释义为:安逸;宽裕, 富裕;宽绰;箭射得充满, 舒展; 封谥:舒。jabdumbi在《大清全书》中释义为:得暇;济了。在《新满汉大词典》中释义为:妥当, 停当, 就绪;得空, 得机会, 来得及;骑射时来得及放箭;业已, 已经。jorimbi在《大清全书》中释义为:指示; 指引;指着之指。在《新满汉大词典》中释义为: (用手) 指;瞄准;指示, 提示;故意, 有意等。
农业生产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 也在不断发展。清太祖努尔哈赤崛起之际, 满族开始迅速向农业经济过渡。满族早期的农业经济中, 生产工具落后、技术落后, 明末清初, 满族在汉民族的影响下, 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在满语中, 有大量关于开垦田地的词语, 可见满族人民对农业的重视。例如:usin (田地) 、iri (畦子) 、ujan (地头) 、yalo (地边) 、dooran (未开垦地) 、suksan (新开地) 、buksa (未割净地) 、funtuhu (苗不全处) 、huweki (壮地) 、hingke (薄地) 、sunehe (荒地) 、suksalambi (开垦) 、ubashambi (耕) 、secimbi (开垅) 、tarimbi (种) 、huhun (粪土) 、use (籽粒) 、usembi (下种) 、 tebumbi (栽) 、dukduhun (苗拱土) 等[2]2903。不仅如此, 农业的发展还集中表现在新作物的推广与技术的提高上, 例如:hife (稗) 、ira (大黄米) 、fisihe (小黄米) 、muji (大麦) 、je (谷) 、sasu (荞麦) 、arfa (铃铛麦) 、ajirgan (鸡肠菜) 、niyahara (小根菜) 等。这些词汇都是满语词汇, 不是汉语借词, 由此可见, 农业经济虽然发展缓慢, 但是也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 成为渔猎、狩猎和采集经济的有益补充。
三、清初东北地区的人口政策
清初东北地区的自然情况以及连年征战、人口稀少的社会情况, 致使清初统治者实行的基本都是增加人口的政策。特别是1644年 (顺治元年) 清廷迁都北京, 几乎全部臣民都从辽沈地区迁往京津地区, 历史上习惯称这次迁徙为“从龙入关”。据后人推算, 迁移人口超过90万人, 辽沈地区人口锐减, 这使得本来就人口稀少的东北地区变得更为荒凉。为了增加人口, 清政府采取以下几方面政策。
第一, 从其他部落和中原地区劫掠战俘。明末清初, 努尔哈赤经常以“民缺少”为恨[4]。永平之役后, 皇太极也十分关注俘获战俘的情况, 得知俘获人口“较先为多”时, 感叹曰:“金银财帛, 虽多得不足喜, 惟多得人为可喜耳!夫金银财帛, 用之有尽, 而人可尽乎?得其一二, 乃为我国民, 其所生诸子, 皆为我之诸申也。”[5]以后多次战争都能看到掠夺战俘、补充人口的做法。可见, 清兵入关前发动的战争, 始终把获取战俘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经过三十年的战争和招抚,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不仅壮大了力量, 而且从中原劫掠大批人口, 降者被编为自由民, 非降者分给官兵为奴仆。
第二, 奖励生产、生育, 减少新增人口赋税。明清之交, 土地荒芜, 人口锐减, 百废待兴, 清王朝采取奖励生产, 鼓励生育, “与民休息”的措施。鼓励早婚, 清朝政府规定, 男子16岁, 女子14岁就可以结婚。还给那些无偶人丁配给妻室, 进而增加生育人口。早在清天聪二年 (1628) , 清太宗就下旨:“国人贫乏无妻室者, 可给银, 令娶。”[6]对辽河所俘的捕鱼男丁, 给尚阳堡富裕之民及善阳者为奴, 并“给予妻室抚养之”[7]。清天聪六年 (1632) , 将汉民女子或寡妇许配给明朝降兵, 并赐给衣服。对穷困无妻室的满洲、蒙古、汉人归附者“配以妻室”[8], 使其各有所归。在满语中, 关于生产生育的词语有很多, 例如:beye jursu (双身子) 、fejilen bi (有孕) 、dedure biya (临月) 、ange sonjombi (害口) 、jui bajiha (生产了) 、beyeisihiha (分娩了) 、dodo (胎) 、tepo (胎包) 、 niyarhūlahabi (坐月子) 、biya fakuhe (过了月) 、huhun hagahabi (乳结住了) 、labi (接子) 等[2]1684。康熙五十六年 (1717) , 更有“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的政策, 即新增人丁不再承担赋税, 即人丁税。 至雍正初年, 清世祖更是将人丁税摊入田亩, 即“摊丁入亩”, 这无疑是一项有利于无地少地贫民的政策, 他们不用再担心家庭人口的增加而增添沉重的赋税, 从而提高了生存能力, 为人口的生息繁衍打下基础。
第三, 鼓励移民开荒垦田。“吉、江两省, 荒凉尤甚。东南、东北沿边数千里, 毗连俄、韩, 有土地, 无人民, 犹自弃也。俄人于沿海岁移民数十万, 分屯开垦, 以荒废之区, 经营十余年, 遂成繁盛。一入我境, 荒芜满目。弱肉强食, 何以图存。近者日、俄两国皆设拓殖局, 以大臣领之, 权重力宏。有鉴于此, 亟应设垦务局, 特简大员督办, 派员前往内地, 招垦移民”, “岁以若千万人为率, 分段垦辟, 按年进行”。通过移民实边后“, 内力渐充, 乃可制外”[9]。1649年 (顺治六年) 清廷谕令:“自兴兵以来, 地多荒芜, 民多逃亡, 流离无告, 深可悯恻。着户部都察院传谕各抚按, 转行道府州县有司, 凡各处逃亡民人, 不论原籍别籍, 必广加招徕, 编入保甲, 稗之安居乐业。察本地无主荒田, 州县官给以印信执照, 开垦耕种, 永准为业。”[10]2331651年 (顺治八年) , 明确提出, “民人愿出关垦地者, 山海关造册报部, 分地居住”[10]233。其中, 最能充分体现清廷充实东北的是辽东招民开垦令的出台。不仅如此, 为了招徕更多汉人, 清廷还采取了降低赋税的办法, 这对移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清朝初年鼓励民人开垦的政策, 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促进了东北的复苏, 荒芜的土地得以垦殖, 人口增加, 民户增多。
第四, 以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官员的基础。皇太极要求诸王大臣及各级官员体恤民情疾苦, 以人口的增减作为提升职务的标准。1653年 (顺治十年) , 清廷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 按招民的多寡, 授以大小官职, 并发给移民耕地、种子、口粮等, 以破格奖励和优待的办法, 鼓励关内人民出关开垦。顺治十年定例:“辽东招民开垦至百名者, 文授知县, 武授守备;六十名以上, 文授州同州判, 武授千总;五十名以上, 文授县垂主簿, 武授百总;招民数多者, 每百名加一级。所招民每名口给月粮一斗, 每地一炯给种六升, 每百名给牛二十只。”[11]
东北满族 篇5
本文主要研究满族、蒙古族以及朝鲜族传统婚礼造型,将民族学、民俗学等相关理论运用其中,通过对服装、头饰以及首饰的描述,全面地阐释这三个民族的传统婚礼造型。
1、研究目的
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各民族均有其自身的文化特点。本文主要以满族、蒙古族和朝鲜族为例,研究这三个民族在传统婚礼中的造型设计,从而为其自身的传承提供一定的帮助。
2、研究内容及方法
笔者主要是对满族、蒙古族以及朝鲜族的传统婚礼造型进行研究,包括头饰、服饰和首饰。采用文献研读法、定性研究、实证调查等研究方式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
二、东北三省少数民族传统婚礼造型
满族、蒙古族以及朝鲜族是聚居于我国东三省主要的少数民族,她们有自身的传统婚礼造型,且这些传统的婚礼造型为众多人所喜爱。
1、满族
在满族的婚礼中,新娘的婚礼服饰特点与传统的满族服饰较为相似(见图一、图二)。长及脚面的旗袍或者坎肩是该民族群众较为喜爱的。通常服装底色以红色为主,面料多为色彩绚丽、图案丰富的丝绸、罗纱或者是棉麻等等。在旗袍上面,多会绣上一些图案,主要分布在袖口、领口、衣襟以及下摆之上,并镶嵌上许多层精巧细致的花边或者彩牙儿,使得缝制出来的衣服更加的完美。在裤腿之上,会系上腿带,颜色各异,例如红色、粉色等等。脚上穿上白色的袜子,并穿上花盆底样式的绣花鞋。
满族婚礼造型中的头饰也是非常有讲究的。首先新娘配有红盖头,这个红盖头的布料选择样式繁多,图案各异,在盖头的边缘会有一些碎条垂下。其次,新娘通常会将头发盘起,产生翘起来的效果,梳两把头或旗髻。最后,在进行装扮的过程中,耳环、头簪、大绒花、鬓花、手镯和戒指等饰品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新娘来说,她们喜欢在腰间或者衣服的大襟上戴上挂饰,例如荷包或者香囊等。这些挂饰通常使用绸缎进行缝制,它们的花色和种类较多,制作十分精致美丽。
2、蒙古族
蒙古族部落的服饰样式多种多样,好似天空中的繁星,婚礼服饰作为最为重要场合下的着装,可称之为天空中最亮的那一颗。在蒙古新娘的婚礼服饰中,各种样式均可以充分反映出蒙古族服饰的特点。(见图三、图四)
首先,蒙古族婚礼中新娘的头饰原料名贵,工艺精湛,通常采用珊瑚、银链、银环、玛瑙等串制而成。出嫁新娘的帽子为翻檐尖顶帽,后面有丝带垂下;帽子周围会垂下许多由各式各样的玛瑙等串成的余坠,看上去颇有富丽之感。
其次,蒙古族新娘服装设计多为收腰紧身长袍的类型,在袖口、腰间以及领口处绣上精美的花边,且袖口宽松,以方便新娘活动。通常蒙古族的婚礼服装的面料多种多样,主要有丝绸、棉麻等材料。总之,蒙古族的婚礼服装整理看上去干净、整洁、不繁琐,颇具民族特色。
3、朝鲜族
朝鲜族是一个十分讲究的民族,他们重礼节,讲规矩,对于着装要求比较高。朝鲜族传统的婚礼造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图五、图六)
首先是头饰方面。在举行婚礼当天,新娘的发髻是由直系亲属梳成的。发髻梳好之后,要带上簇头里或者花冠,这是新娘的象征性装饰。与此同时,还要点上朱砂点,是指将红色的布或者纸剪成圆形贴于额前,寓意为新娘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对自我的言行进行注意。
其次是服装方面。新娘的服装十分宽松,以红色为衣服的主色调,袖口呈现出彩色样式,包括蓝、黄、粉、绿以及白色,新娘的腰间要同时系上红带。衣服的布料由绸缎等制成。在没有穿上圆衫时,要穿裙子和上衣进行婚礼,裙子下摆呈现蓬松的样式,具有饱满之感。新娘所穿的内衣是含有内衬的,采用单层的白布或是粗布缝制,下衣内有衬裤、套裤和衬裙,衬裤主要是由棉布制成,套裤由丝绸缝制。最后是首饰方面。簇头作为婚礼服饰中最为重要的首饰,亦可称之为簇儿,或是簇冠。它是由红色的丝绸制成,底部呈圆形,上面有六个部分,里面放有棉花,中间为空,前方有吊坠。它用于顶在头前方,吊坠垂于额前,由玛瑙、珍珠等串成;其次簪子也是必不可少的配饰,它用于固定头发。男子送新娘簪子,含有求婚之意。后簪则用于盘头或者插于发髻之后用于修饰,其形状各异,主要有金达莱花、梅花、莲花、菊花等形状,其采用珊瑚、玛瑙、翡翠等制成,使头发显得更为美丽。发带具有整理或是装饰头发之用,其种类很多,有的是可在婚礼中直接使用的大带,还有用于挂在簪子上向前垂的前带,上面绣有凤凰、蝴蝶、牡丹、鸳鸯、寿福等样式。大带与前带是同时使用的,使得新娘看上去更为庄重、贤淑、美丽。
三、结语
民俗风俗的差异成就了服饰的差异。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不同民族的服饰使这个家庭绚丽多彩。成婚对于一个人来说无疑是人生中一件重大的事情,采用本民族传统的婚礼造型进行婚礼,是对自己民族礼仪最好的尊重与传承。东三省三个少数民族的传统婚礼造型应在不断改进中继续流传下去,以此促进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参考文献
[1]王勇勇.少数民族服饰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2(03).
[2]谢本书等主编.历史文化资源研究[M].云南教育出版社,1994.
【东北满族】推荐阅读:
满族剪纸09-01
满族习俗07-07
满族文化遗产08-14
北京满族文化08-31
伊通满族自治县09-29
新宾满族剪纸介绍07-14
满族服饰的文化内涵06-28
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08-14
满族文化非遗保护传承08-11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实现东北振兴发展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