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文化的变迁

2024-12-08

满族文化的变迁(精选7篇)

满族文化的变迁 篇1

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民族文化的历史框架之中,它之所以影响重大是因为它的产生、发展及变化是随着整个民族文化的改造而进步的,所以它呈现出特有的意义和特征。就满族传统体育来说,满族体育形成和发展是随着满族自身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从某种意义来说社会文化的变迁也促进了满族体育的发展。下面,笔者从部分文化环境对满族传统体育进行分析。

一、满族传统体育的产生

满族体育是伴随着满族长期的生活环境和习惯而生的,满族属于狩猎民族,以狩猎、采集和捕鱼为主。自然环境的选择使满族先民创造了各式各类的传统体育项目。正因为满族传统体育源于人们的朴实生活,所以在历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体现了其自身应有的人文价值。

传统体育并不是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它是和其他社会文化活动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和进步的。

(1)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实践是我国传统体育的根源,例如,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该运动的雏形是从满族先民在东北的江河湖海中采摘珍珠应运而生的。

(2)“骑射”是满族特别重视的技能,因为这是他们在战争中生存的基础。所以满族把“骑射”列为“满族之根本”。随着时代的进步,满族人的生活方式以渔业为主,“骑射”便转为防卫的军事技能,而如今,骑射变为一种娱乐活动。

(3)许多宗教仪式和满族传统体育活动相联系。比如满族骑射中的“射柳”原本是祭天祈雨的仪式,后来融入到骑射中。那么可以得出的结论:传统体育源于生产和生活,却又高于生产,是提高人生存能力的捷径。

二、满族传统体育传承着民族文化

满族传统体育以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为背景,将民族、历史、地域的多样性呈现出来。社会文化功能的变迁,使民族传统体育竞相呼应,满族的传统体育也不例外。从作为生存的手段,到民族体育,最后被民族特征所替代,满族的传统体育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小展示,满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变迁及现代发展,反映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同时也承载着满族人民的思想意识。

三、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发展与传承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单一存在,只有将其放在整体的民族文化结构去分析和考究,才能对传统体育有一个相当正确的认识。

全球化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弊端,即文化的单一性,这将影响非主流文化的存在。文化的单一性会对民族文化产生影响,为此必须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样性,各个民族传统体育都彰显着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内涵。

从国家对传统体育的保护和重视程度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政治策略。民族传统体育是国家的一种符号,这就需要我们将民族体育推广出去,这也是为国家争荣誉。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把民族传统体育视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象征,从而达到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同时促进其发展。当然,民族传统体育在历史的变迁中本身就是一个既不断建构又不断解构的过程。

四、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从产生到发展再演变为极具文化内涵,经历了追逐潮流的过程,民族传统体育在不断变化的民族文化之中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是很可贵的,那么我们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就要从实际出发,让民族体育从具体实践中脱颖而出,又渐稀渐变地回到民族文化中去。

参考文献

[1]蒲玉宾,胡彪,姜娟.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07(01).

[2]胡艳霞,贾瑞光.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特性及其现代转型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07).

[3]栾桂芝,丁振宾,王敬英.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与发展[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10(06).

满族文化的变迁 篇2

一、对汉族礼乐制度的吸纳

满语中有关礼乐的词汇主要有乐器和乐曲两类:

从以上词汇来看, 满族的礼乐制度几乎完全来源于中原, 在汉族传统社会里, “礼”、“乐”均为统治者安邦治国的重要工具, 礼乐兴, 国家安。《汉书·礼乐志》“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 《乐记·乐论篇》“乐者为同, 礼者为异。同则相亲, 异则相敬。乐胜则流, 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 礼乐之事业也。礼仪立, 则贵贱等矣;乐文同, 则上下和矣。”因而“王者工成作乐, 治定治礼”。“terei dorolon be sabuha de, terei dasan be sambi, terei kumun be donjihe de, terei erdemu be sabumbi.” (见其礼而知其政, 闻其乐而知其德。) [2]中国古代宫廷音乐主要分雅乐和燕乐两部分。

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 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 经过汉、唐、宋、元几代发展, 逐步确立了“国乐”的地位。雅乐拥有自己的格律, 其风格是儒家所推崇的“中正平和”, 其听众往往不是普通的人, 而是天、地、日、月、星、辰。它所表现出来的意境通常是雅致、神圣、庄重和肃穆的。燕乐亦称“宴乐”, 顾名思义是宴会时吹奏的乐曲。规范化与体制化的燕乐始于隋唐, 是应宫廷贵族的娱乐需要发展起来的。它是宫廷俗乐的总称, 包括各种器乐、声乐、舞蹈及散乐百戏等。

满族入关前, 就已拥有了雅乐和燕乐。《李朝宣祖实录》记载:万历二十四 (1596) , 努尔哈赤在宴请朝鲜使节申忠一时“厅外吹打, 厅内弹琵琶 (fifan) 、吹铜箫、爬柳、余皆环立, 拍手歌唱, 以助酒兴”。照常理分析此处演奏的当为燕乐。因为雅乐使用的乐器均源自华夏中原, 其特点是重视钟 (jungken) 、磬 (king) 的使用, 突出古人“金声玉振”的音响理念。而琵琶、二胡、扬琴、唢呐等乐器, 因其皆从域外传入而被认为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 通常不能出现在雅乐乐队之中, 否则将被认为有违祖制。燕乐与雅乐的仪典、教化功能相反, 它体现的是娱乐消遣功能, 在乐器运用上以琵琶 (fifan) 为中心, 同时引用诸多从边疆和国外传入的乐器。满族这一时期音乐教化意识还比较薄弱, 对乐章乐器尚无明确规定。在其入主中原后, 意识到可以在马背上夺天下, 却不能在马背上治天下。要想国治民安必须吸收汉族文化并加以利用。因此乐章的使用也渐趋制度化:“世祖入关, 修明之旧, 有中和清乐 (dulimba hūliyasun bolgonggo kumun) , 郊庙朝会用之;有丹陛大乐 (dan bi amba kumun) , 王宫百僚庆贺用之;有中和清乐 (dulimba hūliyasun bolgonggo kumun) 、丹陛清乐 (celehen i bolgonggo kumun) , 宫中筵宴用之;有卤薄导迎乐 (yaruru okdoro kumun) , 巡跸用之。”[3]乐器方面也吸收汉族雅乐传统“八音” (jakūn mudan) 材料制成的乐器, 即金钟 (aisin jungken) 、石磬 (wehe king) 、土埙 (siowan) 、革鼓 (tungken) 、丝琴、瑟 (kin觢e) 、木匏/笙 (senggele) 、竹笛、箫、篪、排箫 (sihakūficakū/pai siyoo) 等乐器 (kumun i agura) 。表现了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肯定与认同。

二、对汉族礼乐制度的改造

1. 歌词及旋律的变通

康熙皇帝曾指出“向陛殿所奏中和乐章, 皆仍明代所攥, 句有长短, 体制类词, 后因文体不雅, 大学士陈廷敬等改攥。其章法皆以四字为句, 而奏乐人未习声调, 仍以长短句法凑合歌之”, 因此, “著南书房翰林同大学士等祥考定议, 务使章法与声调协和, 归于允当。”虽然章法与声调改变, 但仍然保留了先秦的四言诗结构, 保留了屈原的句末有“兮”骚体风格。以此来表现对汉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彰显其统治的正统。

2. 名目的更改

清宫礼乐承袭了周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四夷之乐”的传统, 但其名多有变更, 乾隆朝的官方文献采用了唐代已出现的“四方乐”的概念。《御制律吕正义后编》曰:“鞮鞻氏掌四方之乐, 燕则用之。历代之制, 沿替不同, 然其昭德象功之意则一也。”《钦定大清会典》 (嘉庆朝) 中又将“四夷之乐”更为“四裔之乐”。更“夷”为“方”, 再变为“裔”确有其精妙之处。夷的本意指边远未开化之人, 其贬义意味极为明显, 更“夷”为“方”便将其转化为中性词, 不具有感情色彩, 有利于削弱汉族的敌对情绪, 变“方”为“裔”更为高明, “裔”和“夷”声音相同, 而且又有两个义项:一是周边之民;二是后代。第二义项不仅将本族排出在外, 又具有居高临下之感, 其“昭德象功”的初衷与汉族统治者“礼乐之事, 以示天下也”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并无本质上差异。

3. 本族音乐的纳入

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一方面继承了历代汉族统治者的礼乐观念;另一方面又时刻不忘维护“国语骑射”的民族特性, 最典型的当属康熙与乾隆。康熙精研律制, 既认“黄钟”为大, 又在宫廷亲舞“莽式”;乾隆则一面“御制”充满汉族礼乐思想的《律吕正义后编》, 一面又“钦定”富含本族萨满信仰特色的《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祭祀场所堂子 (tangse) 的设立和《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的刊行, 标志着萨满祭祀音乐成为清代宫廷礼乐的有机组成部分。满洲皇族堂子祭的乐器编制为:琵琶 (fifan) 1, 三弦1, 哈尔马力 (harmari) 1, 嚓拉器 (carki) 10。“嚓拉器”又叫“拍板”,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卷三“堂子立杆大祭仪注”载:“奏三弦、琵琶之太监2人, 在飨殿外丹陛之西。鸣拍板之侍卫20员, 在丹陛两旁对坐鸣拍板 (carki) 、拊掌”。建堂子以及在寝宫行萨满祭祀, 是历代王朝宫廷礼乐中的独特现象。清朝设有专门学习满、蒙吹奏歌唱的地方, 满语作“corci ba” (绰尔齐衙门) 。

摘要:满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 曾先后与许多民族发生过不同程度的交往。敏而好学的满族人民在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广揽博吸、兼容并蓄, 取它山之石攻本土之玉, 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模式。

关键词:借词,满汉交流,礼乐,变迁

参考文献

[1][美]N.鲍培.阿尔泰语言学导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4:203.

[2]季永海, 刘景宪, 屈六生.满语语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6:126.

满族祭祀舞蹈中的文化 篇3

为此, 笔者将个人多年来对于满族祭祀舞蹈的文化研究整理成文, 以作引玉之砖。

具体而言, 满族祭祀舞蹈的文化, 可以分解为以下四大层面予以解读——

一、满族祭祀舞蹈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也是一个民族各种艺术的生命与灵魂。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任何艺术, 无不首先以民族文化为智力支撑与动力之源。对此, 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家、艺术家, 早就有十分清醒的认知。俄国19世纪作家赫尔岑明确指出:“诗人和艺术家们在他们的真正作品中总是充满民族性的。不问他们创作了什么, 不管在他的作品中目的和思想是什么, 不管他有意无意, 他总得表现出民族性的一些自然因素。总是把它们表现得比民族的历史本身还要深刻, 还要明朗。” (1) 我国现代文学巨将鲁迅也明确指出:“现在的文学也一样, 有地方色彩的, 到容易成为世界的, 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 即与中国之活动有利。” (2) 鲁迅所说的“地方色彩”, 也就是“民族色彩”, 因为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集合体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 地方文化特色愈浓郁, 民族文化特色就愈鲜明。

满族祭祀舞蹈是典型的满族舞蹈, 民族文化是其基因和支撑。这种民族祭祀舞蹈, 原是满族祭祀天神时所跳的满族舞。

满族向来信天、敬天、祭天, 把天神视作万物的主宰。除了敬天神以外, 满族还敬神树, 因此祭祀神树的舞蹈《野人舞》便同样充满满族民族特色。该舞为表现古代久居深山的满族先民巴拉人爱情婚俗的大型集体舞蹈, 已由祭祀舞向民间舞普及。全舞共分“开门红”、“满堂红”、“二鼓点”、“整阵容”、“喜火乐”五段, 以“举天抓地”、“捧乳”等舞蹈语汇和披发、豹皮裙、柳叶裙等野人服饰, 展现了氏族社会人们爱情生活的野风野味, 其民族文化特色, 十分鲜明。

二、满族祭祀舞蹈的宗教文化

萨满教是一种典型的宗教。“满族”一词系通古斯语的音译, 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 后成为萨满教巫师的通称。

满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族的民族宗教。

满族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 带有明显的氏族部落宗教特点。相信万物有灵和神灵不死, 认为世界为“三界”:上界为“天堂”, 诸神所居;中界为地面, 人类所居;下界为“地狱”, 鬼魔和祖先神所居。有全氏族参加的宗教仪式和宗教节日。满族为可以通神的氏族萨满神的代理人与化身。

因此, 满族祭祀舞本身, 就是满族的一种典型的宗教舞蹈, 具有丰厚的宗教文化内涵。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其历史与人类文化史一样悠久, 原始宗教与原始文化密不可分。当然, 宗教与艺术毕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 又是对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 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3) 因此, 满族祭祀舞蹈中的宗教文化, 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三、满族祭祀舞蹈的音乐文化

同我国古代“乐舞”一体一样, 满族祭祀舞也是“歌舞”合一的, 因此满族祭祀舞中的音乐文化含量, 也相当丰富。但是, 满族祭祀舞的特点是:“舞者不歌, 歌者不舞”, 即:“两个人相对而舞, 旁人拍手而歌。” (4)

这种音乐, 其实是一种“歌伴舞”, 歌词内容与舞蹈内容相一致, 其节奏也与舞蹈相吻合。可以说, 满族祭祀舞蹈中的音乐, 体现出与整体舞蹈的和谐一致性。其音乐又以满族民歌“朱春”为主体。

四、满族祭祀舞蹈的舞蹈文化

满族祭祀舞蹈作为满族的一种民族舞蹈, 以舞蹈文化内涵为其题中应有之义。这种舞蹈文化的内涵, 也是极其丰富的:

在舞蹈内容上, 融祀神、祭祖、狩猎、仿兽、婚恋、嫁娶、野合、生殖崇拜、战争等为一炉;在舞蹈形式上, 集独舞 (满族“跳神”) 、双人舞、组舞、群舞为一体;在舞蹈语汇上, 囊括人体各部位的舞姿;在演出场所上, 既有家庭祭祖场合, 又有民间祭祀仪式, 更有宫廷祭祀大典……

综上所述, 可见满族祭祀舞蹈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文化品位也相当之高。可以说, 它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亟待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①[俄]赫尔岑.往事与沉思[J].赫尔岑论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P27.

②鲁迅.致陈烟桥[J].鲁迅全集[M].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P391.

③[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P453.

浅谈满族服饰的文化特点 篇4

一、旗袍

旗袍, 满语称“衣介”, 分单、夹、皮、棉四种。满族人又称为“旗人”, 所以他们的衣着称为“旗装”、“旗袍”。一般提起旗袍我们脑海中呈现出来的便是女子服饰, 但是其实旗袍也有男袍、女袍之分, 它们的款式没有多大差异, 只是在此基础上, 女袍多了一些装饰, 更加精致美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男袍逐渐被废弃, 但是女袍则不断演化, 成为了满族女子的典型服饰。旗袍具有东方色彩, 能充分显示仪态雍容文雅。清代满族人都以穿旗装为贵为荣。女旗袍讲究装饰, 领口、袖头、衣襟都镶有不同颜色的花边, 多至十几道花边, 讲究色彩线条, 做工精细, 穿来匀称、婀娜多彩、摇曳生姿, 突显出女性的线条美, 显得非常得体又漂亮雅致。古旗袍有琵琶襟、斜襟、滚边等。旗袍的基本款式特点是圆领口, 窄袖, 左衽, 有口袢, 系腰带。从古至今, 旗袍经过一系列的改进, 二十年代时变成了便于行走、方便舒适的宽松款式;三十年代初, 又因为受到了西方短裙得影响长度缩短了很多;三十年代中期旗袍再次加长, 但是两边都开了高衩;到了四十年代旗袍又再次缩短, 袖子变为短袖或无袖。满族的旗袍经过不断的改良, 已经成为适合现代人穿着的服饰样式。中外各大品牌设计师也常常会在现代服饰中加入旗袍的元素。这端庄典雅, 富有东方神韵的特色, 不仅让其他民族的同胞喜爱接受, 更是具有国际知名度, 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服装。

二、旗鞋

旗鞋最著名的是靰鞡, 它是源自于当时长白山地区的农民穿所的一种叫作“绑”的鞋, 后来演变成为了靰鞡。在满族有“女履旗男穿靴”的习俗。男子喜欢穿“靰勒鞋”, 这种鞋一般都是用兽皮缝制成的, 里面絮着靰勒草, 适用于满族男子在冬季狩猎时穿用, 穿起来较为轻便、也十分的保暖。满族的先民所穿的鞋子一般都是采用木头做材料, 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妇女们穿的都是一种绣花“旗鞋”, 又叫“寸子”, 到了清朝初期已经发展成了高跟木底的女鞋, 它的款式十分独特, 在鞋底的正中间装着近三寸的木制高底, 中间比较细, 两头较宽, 上面宽下面窄呈现为梯状, 一般称作“马蹄底”, 又称“花盆底”, 满族女子以脚大为美, 女子穿上这种鞋, 走起路来姿态十分的优美。现如今满族人已经不穿这种鞋了, 一般只能在舞台上看见, 但是满族没有汉族妇女缠足的陋习, 在解放这一陋习上面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老年妇女由于年岁以高所以穿的是一种以平木为底的旗鞋, 也称“平底鞋”。满族最为受用的就是满族男女家居所穿的千层底鞋, 这种鞋子是将做衣服剩下的布头或者旧布裱成袼褙, 一层层重重叠叠合着粘起来, 然后使用麻线纳鞋底, 因为层多所以就叫做“千层底鞋”。这种鞋十分的轻便自如, 而且结实耐穿, 吸汗能力也很强, 甚至还可以养治脚病, 能够把废品利用到极致, 所以至今农村的妇女们在春种秋收之余仍然会做这种鞋。

三、坎肩

坎肩是由汉族的“半臂”演化而来的, 是一种没有袖子的短上衣, 亦称“马甲”、“搭护”和“背心”。满族人民非常的勤劳好学, 就坎肩而言, 就是吸纳汉族优秀成分糅入自身民俗中来的。满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坎肩也在包括在内。坎肩做工精致, 造型独特, 不仅可以在布料上面镶各色花边, 还可以绣不同的花卉图案, 十分美观。所以满族女子常把坎肩作为外套衣穿着, 有明显的装饰作用。坎肩的材质有很多种, 包括单、夹、棉、皮等, 猎户们因为时常在外狩猎所以多穿动物皮毛所制造的毛皮坎肩, 相对而言较为保暖, 以刮成白板的鹿皮坎肩最为尊贵贵。坎肩的种类也颇多, 包括有琵琶襟, 人字襟, 一字襟以及“巴图鲁”等。京师八旗的旗人认为最为时尚的坎肩款式就属“巴图鲁”了。“巴图鲁”的满语意思试纸“勇士”, 它的样式也很经典, 是在“一字形”的前襟上、两边腋下设计了纽扣, 前襟的纽扣呈排状。这种名叫“巴图鲁”的坎肩穿着起来十分便利, 外形也较为洒脱、英勇。当时的八旗子弟们还有一些别出心裁的设计, 在它两边的裤褴处加上两只袖子, 就称作为“鹰膀”, 当将士们在马上驰骋时穿上这种带着鹰膀的巴图鲁坎肩, 鹰膀便随之起舞, 就像真正的翅膀一样, 好像顷刻间就能把英武的将士们带到空中。目前, 坎肩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服饰, 现如今它已经融入到了不同的民族服饰中。

四、结语

2 1世纪, 中国文化必将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主流, 而我国的服饰深受满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可以说满族的服饰文化对于我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受到我国人民的接受及喜爱, 甚至对西方的现代服饰也有所影响, 成为世界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我国满族流传已久的服饰文化, 把中国的民族服饰文化发扬光大,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摘要:服饰作为人类物质文化水平发展的标志和体现,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之后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服饰体系, 其中满族高雅华丽的服装在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 对于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及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满族服饰,特点,文化

参考文献

[1]孟秀丽, 李辉;我国服饰文化改革中钮扣的历史演变[J];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曾武、杨丰陌主编:《满族民俗万象》, 第22-34页, 辽宁民族出版社, 沈阳, 2008。

[3]张佳生主编:《中国满族通论》, 第300页, 辽宁民族出版社, 沈阳, 2005年。

[4]刘正爱:《黑龙江省三家子村追踪调查》, 《满族研究》, 2009年01期。

[5]张晓琼、何晓芳主编:《满族——辽宁新宾县腰站村调查》,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

浅析满族文化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篇5

(一) 民族文化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对“民族文化”条目的解释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苑利博士认为, 民族文化分为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有形文化又可分为小型可移动文化和大型不可移动文化两大类。有形文化小到泥塑、雕刻、剪纸诸多民间工艺品, 大到民居、寺庙、村落、古镇甚至历史文化名城。无形文化的具体内容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节日与仪式活动、生产生活经验五大类。

(二) 民族文化资源

资源是经济学的术语, 意为“资财之源”, 是创造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到目前为止, 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概念认定尚不完善。笔者认为, 所谓民族文化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作为资产产生经济价值, 各民族人民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其主要表现为有形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无形的民族文化资源。有形的包括建筑文化资源、饮食文化资源、服饰文化资源、民间工艺品等;无形的包括婚俗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游艺文化资源、舞蹈文化资源、民间文学资源、音乐文化资源。

二、辽宁省有形的满族文化资源

所谓“有形民族文化资源”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具体形态的民族文化资源。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一) 建筑文化资源

满族建筑就一个建筑群而言, 其空间组织的要义, 正是在与通过恰当的建筑布局, 已求得天地和合于阴阳的协调, 而要达到这一点, 就要使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能够表征社会尊卑关系的等级顺序。满族的建筑受其原始宗教的影响, 再加之其他宗教的渗透, 特别是在征战和联络蒙古族的过程中, 吸收了藏传佛教———喇嘛教的诸多影响, 并融合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特色, 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建筑特点。

满族建筑文化种类和形式异彩纷呈。按照建筑使用者的不同, 可将满族建筑资源划分为民间建筑和宫廷贵族建筑;按照建筑用途不同, 可将满族建筑资源划分为古城池、城防建筑、宫寝、民居、祭祀庙宇、园林、陵寝等建筑种类。

(二) 饮食文化资源

满族的饮食习俗是随着满族历史年代、社会生产、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的。满族先民们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除了“多畜猪, 食其肉”外, 捕鱼、狩猎、采集是他们主要的生产方式, 鱼类、兽肉及野生植物、菌类则是他们的食物来源。猪肉在满族的食物构成中, 是和鱼、鹿肉等不相上下的肉食。

从饮食的具体内容角度将满族饮食划分为主食、副食和饮品。从饮食礼仪角度将满族饮食划分为祭祀饮食和嫁娶饮食。从饮食者的角度将满族饮食文化划分为民间饮食、贵族饮食及宫廷饮食。

(三) 服饰文化资源

满族服饰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点和民族性格的神韵, 这是满族在其民族形成过程中一种长期生活积淀的结果。首先, 它有着鲜明的历史特点, 即历史给它留下的深深痕迹。满族承袭女真族的旧俗, 其中也包括发式、服饰。其次, 满族服饰的地方性特点也十分突出。由于地处寒冷, 满族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有戴帽子的习惯, 这同汉族男子的“二十始冠”及束发绾髻、扎系布帻有着天壤之别。此外, 反映在服饰上的特点也比比皆是。对于一个骑射民族来说, 一切装束都要可体利落, 以利于马上奔驰。

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内容对满族服饰文化进行分类, 可以产生如下的种类与形式。满族衣服, 如旗袍、马褂、坎肩和套裤等;满族冠帽, 如礼帽、四喜帽、瓜皮帽、团秋帽等;满族鞋靴, 如男女式旗鞋;满族发式, 如旗头、一块瓦、前刘海、两把头等;满族首饰, 如扁方、簪子、头花、钗、流苏、勒子、珥、荷包、手串等。

(四) 民间工艺品

满族的民间工艺品主要包括民间剪纸、刺绣、皮影等种类。民间剪纸以医巫闾山剪纸较为有名。满族的萨满文化, 是医巫闾山文化的根基, 也是满族民间剪纸产生的基础。满族人的迁入带来了最本源的满族山林萨满文化, 融合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和农业社会习俗, 为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岫岩皮影与普通皮影的区别在于它是对满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更准确地说是满汉文化的融合。岫岩皮影的音乐、唱腔特别丰富, 大致有三赶七、硬唱、七言句子、五字锦、十字锦、答拉嘴等唱词类别;有大慢板、慢板、流水、快流水、快板五个板式。每种类别与板式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不仅影味浓纯, 而且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岫岩皮影演唱中旦角、青衣保留了男演员演唱的风格, 是岫岩皮影的主要特征。

满族刺绣主要包括锦州满族刺绣和岫岩满族刺绣。满族刺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 最初主要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 通常以家织布为底衬, 以红、黄、蓝、白为主调的各种彩色丝线, 用一根细小的钢针参照图案上下穿刺, 织绣出各种纹样。绣品包括服饰、日用品、喜庆节令等, 其题材广泛, 风格多样, 情趣盎然, 寓意深刻, 充分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其厚重文化的内涵。

三、辽宁省无形的满族文化资源

“无形民族文化资源”是指那些被各民族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活动经验、各种手工艺技能及其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

(一) 婚俗文化资源

满族婚嫁礼俗比较固定的形态是在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初年。一方面, 各满族阶层虽不同程度的汉化, 但八旗制度仍对满族人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 这一时期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满族在风俗方面差异不大, 在婚嫁礼仪处于承前启后的阶段, 并直接影响至现代。

满族有着丰富的婚俗文化资源, 并且这些婚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为婚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发展空间。采用适时适当的开发思路与方式, 可以使这种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并在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 宗教文化资源

满族信仰的宗教有萨满教、佛教、喇嘛教。其中萨满教最具代表性。萨满教是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满族崇拜的神灵很多, 大致可分为自然神祗, 动植物神祗, 英雄祖先神祗。清入主中原后, 比较正规和流行的祭祀仪式, 最主要的是祭祖祭神、立竿祭天、换锁祈福等几类, 其中又可以分为宫廷和民间两个体系。

在当代, 以萨满教为代表的满族宗教, 连同许多旧时代传统意识和生活方式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 萨满教与满族文化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诸如满族传统的住宅、饮食、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婚丧礼仪等, 无不留下萨满信仰的印记。

(三) 游艺文化资源

满族传统游艺文化是满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满族文化生态的文化范式之一。同时, 作为现代游艺文化的重要资源, 以其特有的民族性、传统性、体育性等特点, 在丰富民众生活、增强人民体质等方面有特殊的功能。除满族少数游艺活动项目得到推广并成为国家级、省级或地方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 绝大多数满族游艺活动仍只限于满族聚居的地方, 尤其是院历城市的乡村地区满族民众自娱自乐和作为孩童游戏的项目。

满族游艺的种类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满族民间讲述与演唱;满族民间音乐舞蹈表演, 如秧歌、满族萨满祭祀歌舞、清宫廷舞蹈庆隆舞、满族莽式舞等;满族的民间曲艺与戏曲表演;满族民间竞技;满族民间游戏等。

(四) 民间文学资源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满族民间文学已不仅仅是一宗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更突显为一种具有民族性与区域性特征的文化资源。从广义上看, 满族民间文学囊括满族民众创造和传承的所有的口头文学样式, 诸如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俗语、说唱等。在满族民间, 最为流行并有着广泛影响的民间文学形式是讲话类的“情节叙事”, 所以本文所指民间文学资源即为这种形式, 具体包括满族神话、满族民间传说和满族民间故事。

(五) 音乐文化资源

满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对中原音乐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文化内涵丰富, 是为今天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的人文资源, 满族音乐历史文化渊源和遗存构筑了开发的雄厚基础。满族音乐资源十分丰富, 虽然经过20世纪80年代“音乐集成”和正在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整理, 但是不要说满族民歌没有全部搜集上来, 至今在满族聚居的新宾、凤城仍有萨满祭祀活动, 尚无音乐工作者采录。

对满族音乐的研究, 最令人信服而没有争议的, 是用满语演唱的萨满神歌。虽然歌词发音多不准确, 但唱词的音阶划分却十分清楚。此外, 用满语演唱的萨满神歌有一个乐句反复吟唱、多为三与四声音阶、音域狭窄和曲调平稳等特点。

参考文献

[1]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

[2]欧军, 苑利.文化遗产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3]于富业.辽宁省满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渤海大学学报, 2012, (3) .

满族文化的变迁 篇6

一、满族谱牒形成初期的子孙绳

子孙绳又称“索绳”或“索线”, 是一种没有文字、图片记载的满族最原始谱牒形式, 也是满族内部各家族成员生长轨迹及人生习俗的具体表现。其形制结构是一条由白、蓝、红三色或者红、黄、蓝、绿、紫五色棉线拧成的绳子, 绳长一般为四五丈, 这些索绳的上面系有弓箭、噶拉哈、红布条等装饰物。吉林师范大学八旗谱牒馆就藏有一条子孙绳, 从图中能明显看到我们上面所描述的子孙绳的基本特征, 即以彩绳为主干, 以弓箭、噶拉哈、红布条为枝叶的树枝状。彩绳, 象征生活幸福快乐的子孙们。弓箭, 是男性生命的象征。噶拉哈, 一说是女性生命的象征;一说是隔代的象征。这里从谱牒的角度看, 我则认为它是隔代的象征物。就红布条的象征特征在下面我们将作论述, 在此就不作论述。为何, 我们把子孙绳定性为满族谱牒形成时的最原始形态呢?这要从谱牒与子孙绳的共同特征谈起, 人们普遍认为谱牒具有记载家族信息、传递家族文化、传承血脉的作用。在许多满族谱牒中都记有这样的词语, 如满族《洪氏谱书》载:“谱也者, 乃明宗辩支, 敦伦睦族之最要者。”[1]又如《满族镶蓝旗常氏族谱·序》载:“族谱之作, 所以别支派, 叙昭穆, 明亲疏, 睦宗族。使阖族之人尊祖敬宗, 慎终追远, 故为一世之重典也。”[2]而子孙绳的意义也是希望家族繁衍生息不断, 如“子孙绳绳累世不绝”[3]。“子孙绳绳, 子孙振振。”[4]195“子孙绳绳, 继继之相传于无穷。”[5]147

二、“索罗条子”———满族早期祖先谱

1.“索罗条子”的谱牒文化特征。

子孙绳上的红布条, 又称“索罗条子”, 一般研究者认为是女性生命的象征, 如果一家族内部有女性婴儿降临时, 就在该家族的子孙绳上拴一个红布条。长此以往, 绳子上所系布条渐渐增多, 在众多的布条中很难再分清该布条属于哪一代。且随着家庭记忆工具、手段以及意识的提高, 人们开始以布条记名的方式, 区分各代成员。此种家族记忆方式, 本文认为这是满族谱单的雏形。“索罗条子”具有谱牒文化特征, 还因为, 谱牒的主体结构是世系人名, 这是构成谱牒的基本特征, 也是谱牒档案与其他档案形式的根本区别。而记名“索罗条子”从谱牒的形制特征讲, 与成熟、完备的谱牒相区别的, 只不过是记载载体不同。也就是“索罗条子”用布条, 而完备的谱书或者谱单则用纸或布绸。就谱牒的主体特征, “索罗条子”已经具备。为何称其为满族早期祖先谱?在现今一些满族家族祭祀活动中, 常以七色彩布为家族原始祖先的象征, 如宁安关氏家族。而这七色彩布也应来源于子孙绳上的红布条, 即“索罗条子”。

2.“索罗条子”的象征意义。

在这里我们还应该谈论一下“索罗杆子”与“索罗条子”的关系。进而说明, 索伦条子所具有的谱牒文化意义。满族人在庭院中立“索罗杆子”和在子孙绳上系“索罗条子”都来源于满族崇柳的习俗。崇柳是满族古老的习俗, 是一种生殖崇拜, 柳叶象征女性生殖器, 它生长和繁衍人类, 柳在“满族的观念中, 与氏族繁衍有密切关系。可以推测, 满族早期的氏族树, 可能就是柳树”[6]。柳或柳枝在满语中称“佛托”, 满族人所崇拜的柳神被称为“佛托妈妈”, 是庇佑满族家族子孙繁衍、人丁兴旺的始祖神。满族人为什么选择柳作为祖先神呢?人们普遍认为“选择柳树作为神树, 可能因为柳为当地最普遍、最常见的树种, 也可能取其春日最早发芽, 且插到哪里都能成活的特性”[6];“由于柳树是最易存活生长的植物, 繁衍力极强, 满族的先人们对柳树的旺盛生命力和繁殖力, 很崇拜, 很迷信, 幻想自己能像柳树一样繁衍旺盛”[7]。就这一问题许多研究者都作过定论性的分析, 在这里我们就不再作过多的论述。

我们可以把子孙绳到谱单的转变看成是八旗谱牒形制演变的直接过程, 但是由于古代人们留存的东西并非都久远地埋没无存, 它在现实满族人的生活中的再现, 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乃至把“索罗条子”作为满族谱牒形成历史中的一过渡阶段, 事实上它确实具有过渡的性质。但是我们要想一言以蔽之, 准确描述这一阶段的形制特征绝非易事, 因为人们对其进行理解往往会笼统地将现在可以见到的大量与“索罗条子”相关的活动视作人们祭祀活动的独立过程。加之在不同家族内部祭祀过程与“索罗条子”结构上的共同态势, 使得很多人在认识上以偏概全。殊不知, 八旗谱牒形制在漫长历史长河的各个发展阶段均有独特的历史特征。它们代代传承, 风格独具。如今, 当我们透过历史的重重雾霭, 去探讨八旗谱牒的主流形制特征时, 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八旗谱牒最主要的形与最重要的制, 以及形的源流与制的特点;当如今, 我们把谱书作为八旗谱牒主体形制特征的时候, 会发现, 这一形制的最终被选择, 更是深深渗透着满族先民的精神与智慧的双重作用, 反映着他们在创造自身精神生活过程中的选择与取舍, 成功与艰辛。前面我们具体讲到“索罗条子”的结构特征, 现在一些家族中这类索罗条子依然存在, 我觉得这是八旗谱牒形制过渡阶段的文化残余, 而恰恰是这些残余活动, 则让我们认定了满族八旗谱牒形制在其演进的过程中还出现了特有的过渡形式和阶段。

摘要:谱牒作为记录性历史档案资料, 以其丰富的内容承载着不同家族世代族系的繁衍、变迁的历史经过。满族谱牒形制问题研究是满族谱牒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根据满族谱牒的历史演进中“索罗条子”谱的分析, 来确定其谱牒文化意义。

关键词:满族,索罗条子,谱牒

参考文献

[1]傅波.满族家谱研究[M].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 1996.

[2]满族镶蓝旗常氏族谱[M].吉林师范大学八旗谱牒馆藏本.馆藏号:K820.9/13/9-1.

[3]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 1972.

[4]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戊集) [M].北京:中华书局, 1989.

[5]明世宗宝训[M].嘉靖十七年九月辛巳条.

[6]定宜庄.神树崇拜与满族的神杆祭祀[J].北方民族, 1989, (1) .

满族服饰文化研究 篇7

传统的民间的民族服饰是历史的积累下的、就是在相对比较封闭的坏境里面发展出来的、产生出来的, 它的创作与传承就是靠着祖传的方法而进行, 由祖辈传到父辈这里、再通过父辈传承到子辈当中, 以此类推的这样循环下去, 并且在传承的过程中, 还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传说等, 加强其在我们心里面的牢固性, 它这样的形式与纹样相对比较稳定, 传承相比较之下要多于创新, 所以它必然存在一些原生态的文化。它所包含的潜在的文化内涵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中的文化意识完全是不一样的。当人们将民族元素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并且被人们所关注到它的时侯, 它也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历史的连贯性想象和文化的创新。仿佛进入了一个感官的世界。民族服饰文化作为服装设计设计者的基本修养, 将有助于设计的提高。

由于历史的文化的背景不同, 风俗习惯不同, 而使各自的服饰文化面貌繁琐而复杂, 但是它与我国历史服饰的形制和类型基本上是一致的, 即叫做袍衫与衣裳。

我国的少数民族的人口众多, 其分布在全国各地。由于气候条件、生产劳作模式、宗教礼仪与信仰方式等等的不同点。因此也会在服装的上面也会显示出各种不尽相同的特色。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中类型形态各异。

少数民族服饰其实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媒介, 作为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结晶, 它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动向。既取决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生产力等客观元素的制约与影响。这也要看在这个国家所拥有的历史, 文化的传统、礼仪和风俗、宗教和文化信仰等的人文环境因素的积淀与刻画3。

可以说很多的少数民族的服饰的表面现象之中, 都会隐藏着深刻的文化底蕴, 只所以只有真正了解和它的表面现象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后, 人们才能够了解民族服饰的文化。

一个民族服饰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的写照。然而的确是这个样子, 很多的民族服饰的结构与样式、装饰纹样、首饰配饰都有它们历史的特定的含义与历史的渊源, 然而它们有的是以形象、或者以含蓄的指引的方式在服饰上记录、介绍着一个民族多种多样的的历史文化, 鼓励和激励着后人。

在满族文化中, 满族刺绣纹样也是在民间最具有代表性特色的传统艺术文化之一, 实用性很强, 即使是在服饰中和日常用品里也是所处可见的。它不仅仅采纳了蜀绣、苏绣广绣等的汉族刺绣的所长, 并且还将它与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会形成自身的风韵和特点。满族刺绣的材料主要以纱或者缎织物为主, 布局上讲究左右对称, 或对等呼应;自织物和清白布为辅;内容丰和形式上面也会是风富多样, 个性各异的, 有飞禽走兽、有花鸟鱼虫、有人物故事等的一系列;同时也在构图中延续了中国的传统的技艺规则, 在整体中层剖析细节, 做到疏密相间以及做到“疏可跑马, 密不透风”之感。同时也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水准。

岫岩的满族民间刺绣距离今天已经有近四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它所用材料以缎、纱和粗布为主, 制品多为生活实用品, 主要包括绣花衣、绣花鞋、绣花帽及荷包、烟袋、披肩、桌围等。技法多样, 既有扎绣、锻绣、割绣、补绣、包绣、编绣等绣法, 又有套针、抢针、乱针、长针、锁针、花针、扎针、纳针等丰富的针法。在这当中, 割绣花纹厚实的面料紧贴在并且一起放在撑子上。是岫岩满族民间刺绣具有代表性的绣法。然后再用扎针的方法正反面走线, 同时还可以根据画面需要不断变换各色彩线, 针脚尽量紧靠一起, 并适当掌握彩线的松紧度, 扎好后, 用宽刀从两块刺绣中间将彩线均匀隔断, 即成左右对称的一对绣品。

锦州地区满族的民间刺绣, 又俗称扎花、针绣、绣花, 它们都主要流行于辽宁省的锦州满族聚居所在的田野乡村等地区。然而它们通常会取家织土布作为底衬, 寓意着以象征着八旗的红黄蓝白这四种色彩作为主要的色调, 绣品工艺主要是以虎头帽子、衣服、裙子、头帕巾, 鞋子帽子及荷包、香囊包、门帘、枕头顶等生活实用物体为主。同时也会有嫁衣、寿帐和戏曲的行头等的礼仪节庆时候的用品。在这里面包含了材料的选择和工具的选择, 绣布上绷、装裱、绣花、花样上布、和整理这五个步骤。

旗袍上最多用于刺绣品。旗袍是一个民族女人所穿着的服饰之一, 它来源于满族女人的传统式服装。早在20世纪上半叶的时候, 由民国的汉族女性的改进而来, 中华民国的政府早在1929年将旗袍服饰认定为国家的礼服其中之一。不再属于汉服, 即叫做华夏衣冠体系。

总之, 满族民间服装的展示, 绣花的配色也是相当的有看点, 即使是绿色一种单一的颜色, 也会有很多种色绿的分色系。明与暗的相互对比, 明暗色度的变化, 即细腻而又婉约, 没有过分浮夸的张扬, 也不同于现代搭配非黑即白的那种时尚经典。

一些事物在历经了千年万载地流传了下来, 作为我们所繁衍、传承、转化, 如同就像是乌龟的脊背里面繁衍而生的文字, 就好像是在手指间翻转而出的绳子, 还有就是那韵味无穷的民族民间的服装。对于穿衣打扮, 民族风早已经不再新鲜、陌生, 但是民族的推陈出新总会给人惊喜和无穷的韵味。

摘要:在满族文化中, 满族刺绣纹样也是在民间最具有代表性特色的传统艺术文化之一, 实用性很强, 即使是在服饰中和日常用品里也是所处可见的。它不仅仅采纳了蜀绣、苏绣广绣等的汉族刺绣的特长, 还将它与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自身的风韵和特点。满族刺绣的材料主要以纱或者缎织物为主, 布局上讲究左右对称, 或对等呼应;自织物和清白布为辅;内容丰和形式上面也会是风富多样, 个性各异的, 有飞禽走兽、有花鸟鱼虫、有人物故事等的一系列;同时也在构图中延续了中国的传统的技艺规则, 在整体中层剖析细节, 做到疏密相间以及做到“疏可跑马, 密不透风”之感。同时也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水准1。

关键词:满族,民间,服饰

注释

11 .民族服饰语言的时尚与运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2.

22 .民族服饰与言语创意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20.

上一篇:解读中央一号文件论文下一篇:自动喷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