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文化变迁

2024-10-08

婚俗文化变迁(共9篇)

婚俗文化变迁 篇1

一、景颇族的传统婚礼习俗

以前景颇族的婚礼, 女方办酒席一般在晚上, 傍晚时分男方带着彩礼来到女方家, 彩礼一般不能少了硭、牛和到女方家办伙食的猪肉 (一头猪的一半) , 在女方家过夜, 第二天, 吃了午餐就回男方。回到男方后, 新娘不能直接进入新郎家, 首先要在男方媒人家落脚, 由两位经“董萨”打卦决定的敬酒人, 向在男方媒人家休息的新娘和陪送新娘的人敬四次酒, 敬完一次要返回新郎家一次, 每次要敬水酒、白酒各两筒。第一次敬酒表示欢迎新娘的到来;第二次敬酒表示请新娘好好休息;第三次表示请吃好饭;第四次敬酒时, 两位敬酒人, 各背一只背篓。同时, 由一个妇女把谷穗、高粱穗、黄豆、包谷的种子和两把刀放进装新娘衣裙的背篓里。待新娘的一切准备工作完毕后, 即由陪送新娘的妇女背着背篓, 女方媒人执矛带路走到男方媒人家, 寨里有威望的男女老人们跳起花样式的古老象脚鼓在半路迎接新娘, 这时, 新郎也带领寨里文蚌队的姑娘小伙们敲锣打鼓在门口迎接新娘。在众人的簇拥下, 新娘新郎双双来到早已妆扮好的婚礼仪式场地 (景颇语:棚摊) , 场地摆设两块, 第一块叫“摊咪”有新娘新郎入座, 第二块叫“摊坡”有女方家配送的人 (叫丈人方) 入座。场地中间摆放着一排新制作的木凳, 让新娘新郎做正中间, 面前摆放着竹酒筒、沙枝、槟榔、草烟等。男方媒人宣布婚礼仪式开始, 首先让新娘新郎相互敬酒、敬草烟, 然后向在场的所有人敬酒、敬草烟。新娘新郎入座“棚摊”后, 有寨子里的幽默老人穿着破烂的衣着, 装扮成瞎眼瘸子丑陋样自称是新郎, 从观赏的人群中挤到新娘傍边, 逗新娘, 逗观众欢笑, 这时新娘要为这位丑陋新郎敬酒、点烟, 意在一是让丑陋的人驱逐新娘来路上遇上的一些妖魔野鬼;二是新娘新郎不管对方健康与疾病、不管穷苦与富有, 都要永远爱对方、照顾对方。

按照景颇人家的婚俗, 要先举行婚礼仪式“过草桥”驱除新娘身上带来的野鬼后才能进入新郎家。举行婚礼时, 在新郎家门前搭好让新娘过的“草桥”。过完草桥, 有新娘的婆婆早等候在门口, 用右手接过新娘的手, 并把准备好的链子 (景颇语:欧顺) 挂到新娘的脖颈上, 牵着进屋。但是景颇族未婚先孕是不过草桥的。婚礼的第二天, 新娘一定要在男方家烧一锅酒, 作为新娘在男方家新生活的开始。景颇族姑娘出嫁的时候还要给外婆家牵一头牛 (叫门竲作) , 然后外婆家又给姑娘准备嫁妆作为还礼。

二、景颇族婚礼习俗的变迁

(一) 婚礼中的服饰

景颇族传统婚礼中新娘穿娘家准备的嫁妆 (盛装) :头戴红色织锦包头, 耳戴金制或银制耳环, 上身穿圆领黑色绒衣, 配以银饰, 脖颈上挂满了娘家陪嫁的银链子, 手上带上银手镯;下身着传统织锦统裙, 遮到胫部;胫部带有黑色细条圈圈 (琅玕) ;花统裙色泽鲜艳, 花纹繁杂而规范有序, 一般是菱形图案, 其中做工很讲究;小腿部还配有织锦护腿。新郎头戴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球的白色包头, 穿白色或红色对襟圆领上衣和黑色长裤, 佩戴腰刀和银饰筒帕。

现在新娘头上的红包头换成了西方式的婚纱头饰, 有些觉得盛装麻烦, 干脆传穿着方便的景颇族花纹的变装。新郎的服装变化主要表现在打领带上, 新郎配上了带有景颇风味的格花纹的领带, 新郎一般穿白色上衣和黑色长裤。

(二) 婚礼仪式的多样化

以前景颇族婚姻要提前请“董萨”打卦指定取谁或嫁谁, 有父母包办婚姻, 如“董萨”打卦后显示与谁家的姑娘命运八字相符, 就可以不经过姑娘家父母同意, 偷抱不到婚龄的姑娘回家, 然后举行简单的婚礼仪式, 第二天又把姑娘送回娘家, 让姑娘的父母没有反悔的余地, 这叫“抢婚”。

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 有些人家不再信仰原始宗教, 如婚前不再请“董萨”打卦决定娶谁家的女子, 许多人家举行婚礼不再祭鬼过草桥。目前, 景颇婚俗方式主要存在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传统结婚形式, 即男女双方到相关部门登记领结婚证后, 在家举行祭鬼过草桥仪式;第二种是新式结婚形式, 即男女双方到相关部门登记领结婚证后, 在家不祭鬼不过草桥, 其他内容与传统结婚方式相同;第三种是基督教教徒结婚形式, 在外来宗教活动影响下, 部分基督教教徒在家里或教堂里举行婚礼, 与西方的结婚方式大同小异。

(三) 景颇族婚礼民族风俗色彩慢慢淡化

为了准备婚礼的事宜, 寨子里的人们在几个月前就要进行准备, 包括定制新娘嫁衣、置办伙食等。这已成为当地人的一种义务。到婚礼当天, 寨里的老年妇女会主动参与到管理水酒、米酒的工作中。而姑娘小伙则会积极负责迎宾、碗筷的清洗和做菜传菜等工作。

三、如何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一) 唤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各民族群众珍重与保护、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唤起各民族人民对于民族文化的珍重与保护意识。

(二) 加强立法, 应尽快制定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地方法规, 做到保护和开发有法可依。

(三) 加强教育。一是普及教育。重视开展“双语”教育, 加强民问扫盲;二是着力培养继承人, 保护民间手工技艺、民族语言、土医土药、音乐舞蹈等。

参考文献

[1]王刚, 石锐, 张姣.景颇族文化习俗论.云南民族出版社.

[2]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景颇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

[3]郑晓云.日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其启示.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年第五期.

[4]何勒苗.实地调查:弯丹村拱母村民小组景颇族董萨 (祭司)

韩国婚俗文化一瞥 篇2

韩国在原始时期是没有婚姻制度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产生后,男女成亲要举行隆重的礼仪。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初期,婚礼形式也很简单,结婚的男女只要向他人宣布二人成亲结为夫妇即可。

到了公元 676年至935年的新罗时期,婚礼形式稍有变化,光是口头宣布就不够了,还必须请家人和族人来摆上酒席吃上一顿,“轻重随贫富”。后来有的韩国学者把这种婚礼形式概括为“祝宴”和“共食”。这种婚礼形式保持的时间很长,一直延续到公元918年至1392年的整个高丽王朝时代。

高丽王朝的婚娶有其独特的方式。结婚时男家向女家只送酒和肉,不送彩礼。结婚的当天晚上,亲戚们聚在一堂贺喜,只喝三杯喜酒便散。这就是固有的祖传婚礼习俗。另一方面,实行“入赘婚”,韩语又叫“男归女第”或“婿留妇家”,也是朝鲜半岛的传统婚俗。这种简单的婚俗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念,也同佛教在新罗时代得到极大的普及,以及高丽王朝将佛教定为国教有关。因为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公元1392年,韩国建立了朝鲜王朝,又称李朝。李朝把中国的儒教作为新的理念备加推崇,使之成为国教。此后 500年间,儒学思想在韩国得到空前普及,浸染了其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韩国的传统婚俗。

儒教文化传播开来之时愈加强调冠婚丧礼等礼仪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规范。在婚姻上儒教崇尚父母包办,嫁娶礼俗的模式是既周到又烦琐的“六礼”。

李朝时期的韩国据此进行婚姻制度改革,制定了一些具体规定。在实际婚礼中,从做媒开始到觐亲,一共分为6个程序:1.媒人搭桥,相当于六礼的纳彩; 2.提亲圣物“四柱单”,也就是决定婚姻成败的“宫合四柱”(“四柱”指生年、月、日、时辰,“宫合”是根据“四柱”合“八字”,等同于汉族的“合八字”,这相当于六礼的问名),3.婚礼上新郎新娘首次见面;4.在新娘家度过大礼后两天;5.币帛礼,即新娘首次正式地向男方家长及亲属长辈行礼的风俗;6.觐亲,指新娘回娘家拜见双亲。有了这些程序,新郎新娘就成为“行过六礼的人了”。

韩国在借鉴和吸收中国婚俗礼仪外,在婚礼制度中仍然保留了一些自己的特色:一种是“半亲迎”。即“男归女家”,与亲迎礼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婚礼形式,先是新郎在新娘家举行婚礼,并留宿新娘家。第二天接新娘到新郎的家,拜见公婆。另一种叫做“三日于归”或叫“三日对盘”,即新郎在新娘家留宿三天之后,再把新娘迎到新郎家中。李朝社会除了王室和一些士大夫家族在新郎家举行婚礼(“真亲迎”)外,大多数的婚礼还是以“半亲迎”或“三日对盘”为主。

李朝是韩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到19世纪,日本将朝鲜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儒家思想丧失了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与西方文明发生了激烈冲突。在社会变革浪潮的冲击下,婚姻习俗也必然发生变革。韩国进入了新式婚礼时代。

现代韩国青年抛弃了包办婚姻的旧俗,男女都是自由恋爱。不少青年男女结婚以个人感受为准绳,强调“只要我们幸福就可以”。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儒教传统的影响,重礼仪的韩国民族并没有在婚俗中完全放弃一些重要的传统礼节。他们在民族传统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习借鉴西方基督教婚礼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韩国式的新式婚礼。

现代韩国的婚姻习俗是传统婚俗、新式婚姻和宗教婚礼并存,东西方文化交融,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韩国的婚姻习俗发展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一是结婚年龄从低渐高,过去13~14岁甚至更小的男孩就要娶一个比自己大几岁的妻子,目的在于早抱孙子,并由妻子把丈夫侍养成人。现在法律规定男子20岁,女子18岁才能结婚,但在实际生活中,男女都致力于工作和学习,结婚比法定年龄还要晚。二是婚礼从繁变简,以西式的教堂婚礼为主,费用大大减少。无论是结婚程序、宾客人数或是庆贺延续的时间和方式等等都日趋简化,使人们从沉重的精神、经济负担中解放出来。三是新式婚姻是自由恋爱,订婚仪式可有可无,结婚仪式各地虽不尽相同,但大体有如下程序:婚礼一般在专门的婚礼厅或礼仪厅举行。举行婚礼的当天,新郎新娘在家或到美容院梳洗打扮,新郎穿上西服(燕尾服),新娘穿上白色婚纱,然后同家人一起来到婚礼场所。新郎和他的父母站在右侧迎接来宾,新娘的父母则站在左侧迎接来宾。来宾都到场后,主婚人整理座位,并请两家的母亲走到台前点燃蜡烛。新郎的母亲点红色蜡烛,新娘的母亲点蓝色蜡烛。婚礼开始时,新郎随着音乐慢慢走到台前,给主婚人行礼,再向来宾行礼,之后站在右边准备迎接新娘。新娘随着音乐把自己的手放在父亲的左手上慢慢走过来。新郎上前走几步,给新娘的父母行礼,然后跟新娘一起来到台前。两个人互相对着行礼,转身。主婚人宣读婚姻誓约时新郎新娘要回答“是”。主婚人宣布二人结为夫妻之后,两个人转身向来宾行礼,再伴随音乐慢慢走出去。然后,双方的家人带领来宾到宴请的地方。新郎新娘换上华丽的传统服装,举行传统婚礼中的币帛礼。旁人把新娘家准备的币帛饮食摆在公婆面前。新娘新郎一起向公婆磕头,公婆把大枣扔在新娘的裙子上,祝福他们早生贵子。接着他们向亲戚家人磕头,人们把为新郎新娘准备的红包送给他们。新郎新娘一起拍照,在照片中留下甜蜜的吻。婚宴结束后,在亲友的祝福中,新郎新娘以旅游的方式外出度蜜月,开始新的人生。

虽然传统婚礼不适应现代生活而被新式婚礼所取代,但对重礼仪的韩民族来说,还是保留了某些重要的传统礼节,如币帛礼和觐亲,这两项是最能体现新人对两家父母亲的孝道。

在韩国,数医生(自己开业的)、律师、教授三者地位最高。而这三种职业女性很少,多是男性,如果能嫁给这三种职业的男子,女方则要预先为男方准备好三把钥匙:汽车钥匙、房子钥匙、医院或律师事务所钥匙(即为男方开业做好准备)。这有点像印度妇女出嫁要给婆家厚重嫁妆的味道。

浅析中西婚俗吉祥文化 篇3

1中国婚俗吉祥文化

《礼记·昏义》对中国古代的“昏礼”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从中归纳出古代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三书六礼”,其中“三书”是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则内涵于从求婚到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传统仪式还包括拜天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说到礼仪除了“三书六礼”,我们还不得不提到“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其中“三纲”出自于西汉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但追其溯源起源于孔子的《礼纬·含文嘉》中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白虎通·三纲六纪》中提到的“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随后,后人将其归纳总结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出自于汉代王充《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也。”“三从四德”作为一种针对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标准,是汉族古代习俗之一。“三从”来源于《仪礼·丧服·子夏传》中提到的“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则归纳于《周礼·天官·九嫔》中“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至于中国婚俗吉祥文化更是包罗万象,如:喜婆会在新房的被子上洒满“枣生桂子”(红枣、花生、桂圆、栗子)谐音为“早生贵子”;有的地方在给新人布置新房时会摆一些鲜花,如百合,期许新人婚后婚姻“百年好合”;古时丫鬟或女仆为了增添新房喜庆,会贴画有喜鹊站立在腊梅枝头的窗花,预示“喜上眉梢”;另外还有的南方地方,会在桌上摆石榴等瓜果,预示多子多福,子孙绵延等。

2西方婚俗吉祥文化

多数西方婚礼是在教堂举行,其大致婚礼流程为来宾入席、奏结婚进行曲、新娘父亲执新娘进场、唱歌班吟唱圣歌、祷告与献诗、牧师(神父)证婚、新郎新娘互戴戒指、宣誓、揭纱、谢恩、茶会或晚宴。

对我们来说,说到西方婚礼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白色婚纱、香槟酒以及婚礼誓词,新人在神父或牧师的主持下许诺一生,“无论富贵还是贫穷、疾病还是死亡,你都爱他、敬他、忠诚于他,直到永远吗?”而如今的中式婚礼逐渐借鉴并融合西方婚礼仪式,成为西化的中式婚礼。“新旧借蓝”被视为西方婚礼习俗一直沿用至今。“新”要求在婚礼当天,新娘需穿崭新的礼服,预示着女生告别母家,成为女人,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开始新生活;“旧”是说需要新娘佩戴母亲或其他已婚女性亲属的旧吊袜带,希望将幸福婚姻的福气传递给新娘;“借”告诉新娘需要借一枚象征着太阳的金币,预示着未来光明灿烂的生活;“蓝”则表明在婚纱穿着中需配有蓝色的彩带或一件象征着女人保护神——月亮女神黛安娜的蓝色物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好运降临。

西方国家的婚俗吉祥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比较著名的有威尔士爱匙、白纱、六便士、马蹄铁等。威尔士爱匙是一个具有历史溯源的吉祥文化象征。据说在过去,威尔士男子都在海上度过大部分时间,因此在空暇之余他们都会精心挑选一块上乘的木料亲手雕刻一把象征着甜蜜爱情、丰厚财富、绝对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爱匙”作为定情信物。其次,白色婚纱作为一种吉祥文化,盛行于维多利亚时代。在维多利亚女王之前,对于新娘服的颜色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自己觉得赏心悦目就可以。白纱起源于当年维多利亚女王身穿漂亮的白色婚纱嫁给心上人,寓意着纯洁和忠贞。最后,马蹄铁也是西方婚礼一个独特的吉祥典范。在一些西方国家,新娘常用绸带将一小块马蹄铁拴在自己的手腕上,认为有辟邪的功效。关于这个吉祥品有这样一个传说:圣师邓斯坦曾在马蹄铁上施加魔力,将其套在了魔鬼的脚上,避免再去破坏基督教信徒的房屋,在马蹄铁的控制下魔鬼求饶,许诺今后再也不会踏入有马蹄铁的房子,也不会再去打扰基督教信徒。于是马蹄铁作为一种辟邪的物品就这样被保存下来。这种吉祥文化类似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用放鞭炮驱赶怪物年的传说。

3总结

回首看西方传统婚礼对中国内地20多年的影响,从西式燕尾服成为男式婚礼的正装开始,到大红色的凤冠霞帔、浅色婚纱再到白色婚纱作为女式礼服的出现,从拜天地、跨火盆、挑盖头再到新人携手走进教堂、走进装饰豪华的酒店婚礼现场,渐渐地西方婚俗文化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在中国,由于人们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大多数人只会尊崇来自儒家“道德”的约束。而西方,人们推崇基督教文化,其婚礼也按照宗教信仰的教条来举办。随着全球化背景的影响,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中西方两种文化开始了更为广泛的碰撞和交融。婚俗吉祥文化,作为一个小小的缩影,体现了中西婚礼间文化的碰撞,如中式婚礼的西方化,西方婚礼的中方化现象都表明婚礼的形式不断变迁与演变。但无论怎样,对于吉祥的向往和憧憬都是相同的。每个人都希望幸福与美满,每种文化也都有其长处。在全球化生态背景下,有很多年轻人选择出国深造或出国工作,这样就增加了缔结出跨国婚姻的可能性。总之多了解西方的婚礼仪式和历史溯源有助于我们应对跨国婚姻中的文化冲突,更能理解西方人为人处世的做法。对待文化,我们要树立理性的心态,避免“拿来主义”,应求同存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

摘要:儒家创始人孔子在《易传》中把婚姻描述为人伦之首,婚姻的缔结被称为人生大事。婚礼作为人类缔结婚姻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其习俗展现出了民族群体的社会生活风貌、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婚俗文化是人类民俗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吉祥文化作为一个分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植根于整个婚俗文化之中。吉祥文化用最通俗的语言和最质朴的形式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祝福、希望、颂扬等美好心愿和趋吉心理。本文通过探寻中西不同的婚俗规约,涉猎中西婚礼流程设计,对比中西趋吉做法差异,探析中西文化差异。

关键词:婚俗文化,吉祥文化,趋吉心理

参考文献

[1]Davis,L.Doing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

[2]Ye,Shengnian.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A course of Comparative Stud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0.

[3]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丛书编委会编纂.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5]张艺芬.中英婚俗中的吉祥文化对比[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7):52-63.

婚俗文化变迁 篇4

关键词:婚俗;《诗经》;婚恋;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10-03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①从民俗学的研究中得知,人类之所以重视婚姻,是因为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婚姻是人类社会和两性之好的基本制度。

婚姻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会呈现出不同的习俗,因此成为当时当地文化的一面镜子。先秦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源头,本文将从民俗学视角来探讨《诗经》中所体现出先秦时代的婚俗。

一、婚姻的产生和观念

《昏义》载:“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②《易经》载“天地姻媪,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人承天地,施阴阳,故设嫁娶之礼者,重人伦,广继嗣也。”③由此可见,婚姻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祭祀宗庙和繁衍后代。“合二姓之好”,说明婚姻的结合是两性用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这在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上层统治者中极其常见。伴随婚姻的产生,就一定会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被大众所认可的婚姻观念。

(一)婚龄观

《周官》记:“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扩张统治范围而提倡穷兵黩武,鼓励生育成了国家政策之一。男女到了一定年龄而仍未嫁娶,便会有官方组织他们自由结合。《周礼·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会之。”④《诗经》中也表现了统治者对适婚男女的交往实行较为自由的鼓励政策,如《郑风·溱洧》《郑风·野有蔓草》等。

至于“大龄”未嫁女,也勇于抒发多愁善感之情,如《召南·摽有梅》:初章说及吉而嫁,次章言及今而嫁,卒章言语之即嫁。诗歌三章章四句,用梅子逐渐零落的过程——(“其实七兮”“其实三兮”“顷筐塈之”)来比喻女子的青春渐消。“吉”“今”“谓”三字则把女子的心里活动变化展现的形象生动,写其对于出嫁越来越急迫的心情,这是一位多么善感的女子!

(二)“门当户对”的婚姻观

由于“和二姓之好”,婚姻成为一种多用来交换“政治”和“经济”的工具,诸如帝王只与诸侯国通婚,诸侯国也只在异姓的诸侯国之间联姻,这种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

《诗经》中如贺新娘出嫁的诗篇《周南·桃夭》:“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诗歌连用三个“宜其”,道出这场婚姻对女方的夫家、娘家、家人都是有利有益的。再如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卫风·硕人》,诗歌第一章章三句,所说的“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都讲述了“硕人”的身份足以和卫侯相匹配。

(三)贞操观

在古代社会,贞操强调的是女性操守和品行的正当性。贞操观念在婚俗上约束了妇女的性道德,这种贞操观不仅贯穿了女子出嫁前后的一生,甚至还涵盖于一些不合理的制度之内,如:殉葬制。

(四)生育观

婚姻承载着“下以继后世”的使命,生育观念成了婚姻极其重要的,这一观念包括“多生子和生儿子”两个意思。如《周南·螽斯》:螽斯是蝗虫的一类,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的昆虫,一生可产九十九子,所以在传统社会,多以“螽斯”来比喻,作为吉语祝其多子多孙。另外,《大雅·思齐》,对周文王善于修身和治国之性情进行赞扬,同时用“大拟嗣徽音,则百斯男”来歌颂文王之妻太似用多子多孙来兴旺王室。

不仅如此,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中,生男生女存在很大的差别。“乃生男子,载寝之床”,并且“载衣之裳,载弄之璋”;然而“乃生女子,载寝之地”,甚至是“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小雅·斯干》的记载体现了这种差别。从男女出生所处之地来看,《郑笺》言:“男子生而卧于床,尊之也”;⑤“(女子生而)卧于地,卑之也。”⑥再看两者之间玩耍的玩具,男子是“璋”(一种玉),女子为“瓦”(纺砖),仅在价值上两者差别便一目了然。

二、婚前嫁娶之礼

“古视婚姻意义深远,礼仪遂以庄重为尚,故意纤其进行之程序,藉示民情之不读,于是六礼兴也”。⑦可见,婚姻嫁娶有一定的礼数可循。《卫风·氓》就载“匪我愆期”的原因是“子无良媒”,并且提出了婚时,称“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一)纳采

纳采,用雁。《白虎通义·嫁娶》载:“贽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⑧雁往来有信、顺乎阴阳,可借以表示媒人对信用的注重;另一方面,有能力捕雁,也显示了提亲男子的勇猛能干,因此在男方提亲之时多用雁。

(二)问名

《仪礼·士昏礼》载:“摈者出请。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纳釆当日,问名礼在完成纳采之后举行,问名仍然以雁为礼。问名的目的是为避免男女同姓,从而恪守同姓不婚的制度,加上询问女字的生辰八字以占卜吉凶。

(三)纳吉

婚礼举行前,为了测吉凶,男方要进行占卜。如是吉兆,男方便派媒人以雁为礼去女方家告吉,婚事将继续进行;如是凶兆,婚事至此告破。《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说的便是纳吉,因“无咎言”才有婚礼的继续。

(四)纳征

如今,男方给女方的聘礼就是古代的“征”。“其实六礼唯纳征用幣,余皆用雁也”,⑨可见纳征时不再用雁,取而代之的是钱币。自纳征礼完成后,男女双方还需订下婚约。

(五)请期

郑注:“主人辞者,阳倡阴和,期日宜由夫家来也。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辞,即告之。”媒人将男方早已占卜好的嫁娶吉日告知给女方,因为告知时需要用请示的口气来表示不敢独自裁断,故称为请期。

(六)亲迎

作为“六礼”之中举足轻重的仪式,亲迎指男方前往女家进行的迎娶仪式,这在如今仍然通用。“文定厥祥,亲迎于渭”,《大雅·大明》记录了周文王前往渭水亲迎太姒的事件。此外,《诗经》中描写亲迎之礼的还有:《大雅·韩奕》,写“韩候迎止,于蹶之里”;《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等。

由此可见,“六礼”在《诗经》时期已经普及,主要在上层社会通行,但即便平民百姓的婚礼相对简单,“六礼”的程序也基本得以通行。早在周代就出现了“六礼”,至今已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或因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交通不便、风俗差异,婚俗文化也表现出些许不同。

三、婚后生活

“合二姓之好”是结成婚姻的目的,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达成的约定,并未顾及到新婚男女的婚后生活是否和谐。在婚前没有接触和了解的夫妇双方,与现在的自由恋爱因爱而结合的婚姻相比,更像是一场赌局中被跑出去的赌注。

(一)融洽

《郑风·女曰鸡鸣》是新婚夫妇之间对话形式的联句诗,“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对早起、禽射、烧菜、对饮、相期偕老的叙述,体现出的是和睦欢乐的新婚生活。再有《齐风·鸡鸣》写女子催丈夫早起,以免耽误正事。此二者所歌的都是婚后的幸福生活,是融洽生活的典范。

婚姻生活中的这种融洽,体现了男女之间矢志不渝的爱情。如《邶风·击鼓》及《王风·大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对融洽生活的最好诠释。

(二)矛盾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卫风·氓》写女子婚后承担一切家务,没日没夜的劳作却换来丈夫的粗暴对待、兄弟的咥笑,只留下自己悲悯哀怨。

《召南·江有汜》《邶风·谷风》等也属于《诗经》中表达弃妇之情的诗作,这类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和抒发抒情主体被抛弃的苦痛,叙述婚前、婚后的对比,刻画了一系列天真多情、勤劳善良却遭到抛弃的传统封建女性,她们是社会生活的牺牲品。

这类矛盾的存在并非偶然,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矛盾必然存在与封建礼教和妇女家庭幸福的愿望之中,当矛盾不可避免地爆发时,处于弱势的一方必遭受破坏。或因无法育子、或因年老色驰、或因男子喜新厌旧用情不专,即便没有违背“出妻”规定,有着纯朴、善良、忠贞性情的女子也不能完全避免遭受压迫和损害而沦为弃妇的境况。

四、结语

由一夫多妻制到如今的一夫一妻制,由父母之命到婚姻自由,婚俗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它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而变化。婚俗文化是行走中的画卷,它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是价值观、审美观和性意识的体现,为研究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总体来说,《诗经》是我国文化源头的一部代表作品,其存在的形式不仅仅是诗歌,价值及意义也绝非仅限于传统文学成就。从民俗学角度看,《诗经》所体现的这种接近原始的婚俗,是婚俗文化的源头,读者在领略到婚恋诗歌文学艺术魅力的同时,对早期民族的爱情婚姻观也有所了解。正是基于这一婚俗文化,随着社会发展一次又一次的补充纠正,才形成了我们而今较为成熟完善的婚姻观念。

注 释:

①③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4.724,652-653.

②朱彬撰.礼记训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6.877.

④杨天宇.[十三经译注]《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05.

⑤⑥程俊英.诗经注析(下)[M].北京:中华书局,1991.547,548.

⑦陈顾远.中国婚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99.

⑧班固.白虎通德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70.

⑨[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96.

参考文献:

〔1〕汪玢玲.中国婚姻史[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2〕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M].广西:广西大学出版社,2006.

〔3〕岳娟娟.嫁娶[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4〕陈鹏.中国婚姻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陈顾远.中国婚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6〕扬之水.诗经别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朱熹注,赵长征点校.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9〕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0〕夏传才.《诗经》讲座[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周满江.诗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2〕陈子展.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13〕杨天宇.[十三经译注]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4〕[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5〕班固.白虎通德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6〕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18.

〔18〕朱彬撰.礼记训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6.

《诗经》中周代婚俗文化解读 篇5

一、“匪媒不得”与“仲春之月, 令会男女”

俗谚有:天上无云不下雨, 地下无媒不成亲。就是说男婚女嫁要有“媒”, 媒即媒人, 又叫媒妁。谋合二姓称媒, 斟酌二姓称妁。媒有官媒、私媒之分, 私媒在周代后期开始流行。在《齐风·南山》中唱的“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豳风·伐柯》中的“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的诗句, 不难发现在古代婚俗中“媒”的重要性;两情相悦, 只是找不到合适的媒人, 甚至推迟了婚期, 如《卫风·氓》云:“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可见“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已经成为社会普遍遵守的礼俗。父母包办婚姻历时数千年, 直到现在, 在一些偏远的地区, 父母之命不可违的说法还有很大的影响。男女的婚配需要“媒妁之言”这种风俗从周代一直延续至今, 作为一种婚俗文化观念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在现代社会, 虽然自由恋爱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 婚配也有很多方式的介入, 但还有很多男女婚姻仍需要有媒人上门提亲。

周礼是贵族成员严格遵守的道德伦理规范, 而对民间的庶民百姓的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如《周礼·地官·媒氏》记载有“仲春之月, 令会男女, 于是时也, 奔者不禁”[1]95。这样, 《诗经》时代的男女, 就可以自由交往, 追求自己心爱的异性, 进行自由恋爱。实行这种宽松婚配政策, 其主要目的是从繁衍人口, 增加生产和国力的角度来制定的, 但客观上也为民间的自由恋爱创造了条件。在《诗经》的很多诗篇中, 随处可以听到那些歌唱至真至纯情感的天籁之音, 随处可以见到帅哥和美女的自由约会和恋爱的情景。《郑风·溱洧》:“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 赠之以勺药。”描绘了青年男女的呢喃私语, 俏皮调笑, 自由定情的情景。《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 白茅包之。有女怀春, 吉士诱之。”一位打猎的男子遇到一位如花似玉、情窦初开的女子, 以小鹿为赠, 以言语挑逗, 终于赢得女孩儿的芳心。《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 清扬婉兮。邂逅相遇, 适我愿兮。”写的是一青年与一美丽女子在田野邂逅的情景。这种男女交往与恋爱的自由开放, 充满了浓厚的乡土风情, 表现了相爱自由的民风民俗, 让人顿生对诗经时代真挚美丽自由爱情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二、采草占筮与赠物定情的习俗

翻开《诗经》, 描写采草的作品很多。但人们所采草的种类很多, 有卷耳、薇、苹、芹、藻、荇菜等等。其用途各异, 或用来祭祀、食用或药用, 更多的却是以采这些植物的行为来寄托采摘者的相思之情。我们也发现古人占卜不仅用龟, 也有用草来占卜的民俗。《卫风·氓》中女主人公就曾说过:“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卜”, 即在龟甲上钻孔, 用火炙烤, 根据龟甲上烧出的裂纹来判断吉凶;“筮”, 即用蓍草来占卦。这两句诗描绘的是氓这个青年用龟甲和蓍草来占卜, 卦体上都是吉利的言辞, 神灵暗示这桩婚姻是幸福美满的, 于是女子就迫不及待地让男子拉走自己的嫁妆, 他们的婚姻就是通过占卜决定的, 可见占卜决定婚姻成败是当时普遍流行的习俗。殷商时代占卜风俗一直延续到《诗经》时代, 占卜习俗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到国家的政事, 小到个人的日常生活琐事都要占卜, 当然婚姻嫁娶也要占卜。后来逐渐演变, 婚前占卜就演变成后世婚姻“六礼”中的“纳吉”一礼。

最美不过是《诗经》, 《诗经》中的青年男女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是那么地具有诗意。他们往往以绚丽芬芳的花草表达柔情蜜意;以投赠累累果实寄寓自己的浓浓情感;以互赠美玉来表明自己对爱的忠贞。《郑风·溱洧》:“士与女, 方秉蕑兮……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 赠之以芍药。”描述郑国的上巳节风俗, 即“仲春之月会男女”的遗俗。古人在离别的时候常以芍药相赠, 芍药除为信约之外, 尚有“结思情”之意。《邶风·静女》:“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彤管和荑草都是大自然中的寻常之物, 之所以它富有光彩, 是因为此乃“美人之贻”, 蕴含了对方炽热的恋情和火热的爱。这种借花草来传情的示爱方式朴素而富有情趣, 为芬芳的爱情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现在的情人节送玫瑰花大概就是这一习俗演变而成的。《诗经·王风·木瓜》中“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木瓜、木李、木桃都是男女恋爱相赠的礼物。礼物的互赠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礼尚往来, 而是男女主人公坚贞于爱情的誓言:“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即长久的相爱。《王风·丘中有麻》中“丘中有李, 彼留之子。彼留之子, 贻我佩玖”, 男女相爱, 以美玉赠答, 以示心心相印和情意恒久。美玉可鉴, 美玉传递的是温润的情感、不变的操守, 也是男女坚贞爱情的信物, 以示爱情的永恒。

三、贺婚成俗

在我们现在的婚礼中, 参加婚礼庆典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用多种吉祥语向新郎新娘以表庆贺和祝福。与今天一样, 古代的婚礼也是从喧闹的乐曲中拉开序幕的。《诗经》时代也要在“亲迎”的时候, 宾客唱诵歌曲来赞美祝贺新人的习俗。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诗中从灿烂繁盛的桃花和浓密的桃叶联想到桃树的果实累累, 比喻颜如桃花的新娘, 并祝福新娘婚后会早生贵子、儿孙满堂。同样在《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也是用桃花和李花的艳丽来赞美新娘的容颜, 人们对她们礼赞是人们对自己劳动创造力的一种积极肯定。由这两首诗衍化的成语“艳如桃李”的赞美语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婚礼赞, 可见这种婚俗强大的生命力。清代经学家姚际衡认为:“桃花色最艳, 故取以喻女子, 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2]自《桃夭》诗之后, 桃花与美女、婚爱已似乎结成不解之缘。如唐朝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孔尚仁写的《桃花扇》及俗语“桃花运”等, 都与三千年前的《桃夭》有一定的渊源。

《诗经》里颂嫁的诗, 都写到了对儿孙满堂的祝福和多子多孙的热烈向往, 《诗经》里这样的诗比比皆是。《大雅·假乐》“千禄百福, 子孙千亿”的诗句典型地反映了“多子多福”的家庭伦理观。《卫风·硕人》里高大丰美的“硕人”屡屡成为被歌颂赞美的对象, 这是古人对生命、力量和生殖崇拜所决定的。《诗经》里还有一首婚礼祝福曲《周南·螽斯》唱出了人们的心声:“螽斯羽, 诜诜兮, 宜尔子孙, 振振兮。”螽斯这种昆虫繁殖力极强, 一生可以产99子, 年生两代或三代。所以, 民歌手才把螽斯编进唱词, 再三祝颂“宜尔子孙”。在古代中国的婚庆祝词中, 常有“螽斯衍庆”的词句, 就是从这首诗提炼出来的。

周代的婚姻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合二姓之好, 建立宗族的同盟的政治目的;二是事宗庙, 繁育子孙, 传宗接代的生育目的。因此, 在新婚庆典时, 时人的贺婚之辞也就自然地要突出并强化这一主题。祝贺《周南·桃夭》的人们反复吟唱“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婚配双方的责任和目的, 就是传宗接代, 子嗣昌盛, 家人和睦相处, 宜其室家。“宜其室家”作为妇德, 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千百年来, 这种观念逐渐渗入人心, 潜移默化地左右、支配着人们。所以, 人们在贺婚时反复强调, 期望新妇一定要明于妇德, 婚后和顺无违, 宜其室家。

周代以农业兴国, 生产条件低下, 人口极度匮乏。他们还认识不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却片面地认为人是最主要的生产力, 人多了力量大;而且由于人类部族之间的战争, 也需要扩大自身人口规模, 因而, 生殖就成为社会的头等大事, “多子多福,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的观念, 就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影响了人们几千年。因此, 娶妻生子, 多子多孙, 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自然也就成了新婚贺词的主旋律。像这种期望人多子的心态和由此形成的文化习俗, 是与古老的农业文化分不开的。这种思想甚至影响至今, 在今天的婚礼上我们还可以听到如此的祝福。

四、丰富多样的亲迎民俗

亲迎, 是新郎必须亲自到女方家里迎娶。它是婚礼的核心, 是最庄严、热闹的时刻, 也是婚礼中最重要的礼仪。《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行, 颜如舜英。将翱将翔, 佩玉将将。彼美孟姜, 德音不忘。”描写新郎亲迎新娘, 同乘一辆车, 将她迎回家中。婚礼中男子到女方家亲迎女子, 这在当时有很严格的规定。古代的亲迎礼, 新郎到女方家, 先在门庭之间等候, 主人揖让贵客进中庭后, 再三揖三让, 主客一起走上西阶, 再拜稽首, 等新娘出来。新娘伸手给新郎, 新郎引新娘下西阶, 主人不再下西阶相送, 意思是将新娘交付给新郎。然后, 新郎便携新娘同车而到婆家。《召南·鹊巢》:“维鹊有巢, 维鸠居之;之子于归, 百两御之。维鹊有巢, 维鸠方之;之子于归, 百两将之。维鹊有巢, 维鸠盈之;之子于归, 百两成之。”描写了周代贵族用百辆车子亲迎的热闹壮观的场面。《大雅·韩奕》写了韩侯亲自率上百辆车子迎亲的辉煌隆重场面, 随嫁的媵妾众多。而下层平民的迎娶是比较简单的, 如在《卫风·氓》中的弃妇回忆自己出嫁时的情景, “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场面是较为简单冷清的。

诗经中大量的婚恋诗, 描绘出那个时代婚恋生活的多姿多彩, 再现了中华民族淳朴、古老的婚礼习俗的源远流长, 它是观照西周到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也是研究周代婚俗的宝贵材料。

参考文献

[1]阮元刻.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 1979.

黔東南苗族婚俗文化探析 篇6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婚俗文化

一、苗族的婚恋

1.恋爱方式

(1)自主婚。

苗族提倡早婚,女孩15岁就允许参加游方(青年男女谈情择偶的活动),25岁没结婚或没有男子提亲的会遭耻笑。游方回家后,来提亲的越多越说明姑娘贤惠,家人为此而骄傲。游方一般在农闲、赶场或节庆时进行,多在公开地方。其时,男子以口哨、夜箫或芦笙等为号,[1]女孩听到后,便换上新装成群结队来到空旷地方以对歌交流感情,一旦有好感便互赠小礼物表示爱慕,女子趁机暗示男子来提亲,并告自家住址。显而易见,这是自由恋爱的婚姻方式。

(2)包办婚。

邻里间或父辈感情若好,便希望亲上加亲。父母做主的一般要通过“看鸡眼”(类似汉族“看八字”)来决定,说亲时,媒人抱一只大公鸡到女家,说来找酒喝(隐语),女家心领神会。若对男方人品及家庭满意,便把那只鸡杀了,煮熟放在桌上,请媒人一起查看鸡眼。若两眼都睁开,就认定是祖先神灵赞许;如若闭着,就有忤天意;若一眼开一眼闭,就是祖宗或别的神祗不赞成,这门亲事就不能开。[2]经父母允许的婚事称“放口”,这样的女子,一般不再允许参加游方之类的。

2.结婚仪式

(1)提亲。

男子提亲通常邀同村同龄人和名望较高的长辈同去。要带自家酿酒、腊肉与画着图案的糍粑,礼物越丰盛,表明家境越富足。在女家吃饭特别讲究,主座须留给长辈,吃饭要比别人多吃一碗,让未来岳父知道自己不但孝敬长辈,而且身体健壮,有能力让媳妇过好日子。提亲成功的男子会被留下来住几天,同去的长辈则与女方家长谈聘礼、彩礼钱,一切安排妥当后,便和青年回村报喜,并准备迎亲。

(2)拔苦发。

是姑娘成人仪式,去夫家前,须请寨里已婚妇女给自己拔掉苦发:把搓上烟灰的麻线贴紧姑娘额头来回拉动,把额头、双鬓、后颈所有短细发绞去,再敷上细灰以减轻疼痛。只有完成成人礼才可以婚嫁,否则将缺乏神灵庇佑。

(3)抢婚。

完成成人礼后,便选吉日着新嫁衣随夫往婆家,到寨口找借口停下,有的还假意呼救,要男方家长及姑娘来对歌,连推带拉才进门。有学者认为:这种习俗源自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阶段,女子对从夫居强烈反抗的婚姻遗俗。[3]

(4)拜堂。

苗族的拜堂在晚十二点后。进门晚上,男家请出族里长辈与新娘相认,夫妇拜祖宗、父母毕,父母宰肥鸡煮熟撒食盐拌米酒请各长辈享用,称“白蘸鸡”,意味新娘已认祖,属男家之人。

(5)定亲。

从拜堂到十三天后的喜宴称定亲,取天长地久、不离不弃之意。期间新娘不与丈夫同房,不能洗头、洗澡、洗衣服,只做刺绣或家务,有的要在清晨前去井边“挑新水”。每天男方族里长辈轮流宴请新娘,家族庞大的一天要走五六家。

(6)摆喜宴。

苗人热情好客,逢喜事大摆酒席,婚礼喜宴更是如此。赴宴者必喝“拦路酒”,在门口用两条红绳将盛满酒的牛角挂起来,每位客人都要喝,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据说喝完拦路酒,会被主人用刻有小花的木制品蘸上红药水在脸两旁或额头打上印记,暗示祖先蚩尤已知客人的到来及保佑这位客人。傍晚青年围篝火跳板凳舞,吹芦笙;老人则唱迎客歌,划拳给客人敬酒。席罢,男家把备好的红蛋用笼装好,挂在客人脖子上,让他们尽兴而归。至此,结婚整个仪式结束。苗族青年在婚礼后也要“回门”,以示对岳父母尊重和孝顺,回门后,妻子便可与丈夫住在一起。

3.婚后祭祀

婚后半年夫妇没有喜讯,会乞求桥神显灵,以求家族人丁兴旺。学者周相卿认为,敬桥就是求助桥神保佑生育和保佑儿童健康成长。[4]祭品有一只大公鸡、糯米饭团、猪肉片、染红的鸭蛋和酒,还有香、纸、烛。祭桥要选吉日,在巫婆指挥下把祭品放桥上,巫婆杀大公鸡,用血洒在桥周围并拔鸡毛粘在桥身上,双目紧闭,口中念念有词,双眼睁开,祭祀就算完成。这时召唤附近玩耍、凑热闹的小孩把贡品吃掉,小孩越多越好,因为“阴孩”会和小孩们一起抢东西吃,可趁机将“阴孩”领回家。小孩们吃完贡品,就帮巫婆寻宝(“阴孩”),即在桥周围搜寻一种类似蜘蛛的小虫子,然后由巫婆挑出最有灵性的一只用布包好,放在背篼里,说:“你们家的客到了。”此后,要常敬桥神。

4.离婚方式

传统离婚是“破竹筒”,由“娄方”(村里有名望长者)办理,提出离婚一方请娄方吃一餐酒。吃酒前后,娄方给他们“破竹”,即用小竹一节,比男女中指长度,在竹筒表面刻痕,然后将竹筒破为两半,原告和娄方各执一半。赔偿费在这时交付。受者从中抽出1/10给娄方作酬劳。[4]提出离婚者必须给另一方赔偿,若男的先提,除不能向女方索取“彩礼钱”外,还要另交一笔“赔礼钱”。若女方先提,则须偿男家“财礼钱”和结婚费用。双方都同意离婚,则不用给对方赔偿,由双方寨里寨老念离婚词。破竹筒后,丢掉破竹筒的刀,把劈开的竹片分别送给离婚男女,以示此后再没有任何关系。离婚后,男孩由父抚养,女孩由母抚养。现在苗族人离婚需经法院审理。

二、苗族的通婚准则

1.姑舅表婚

姑舅表婚指母舅家有优先娶外甥女的权利。若外甥女要嫁别家,甥婿要给女方舅家一块猪肉、一坛米酒,有的还要给许多钱。《蛮峒竹枝词》载:“清江(今凯里一带)苗婚嫁,姑之女定为舅媳,倘舅无子必重献于舅,谓之外甥钱,否则终身不得嫁或召少年往来,谓之阿妹居。”[5]这种婚姻制度带有强迫性,解放后被废除。

2.叔嫂婚

又叫“转房婚”,哥哥去世,嫂嫂可嫁未婚小叔子,但须两厢情愿,否则不能勉强。这是财产继承和转移的有效形式,既继承了亲人的亲族系统,也维护了两个家族的友好关系。通常族人都较支持转房婚,以保证死者子女有所依靠。晚辈与长辈、年老和年少的不许通婚,族人认为这是乱伦。

3.同宗不婚

同姓、同宗不能开亲,否则也会被视为乱伦。有的地方苗姓失传,就按汉姓,汉姓字辈相同的为同宗;有的地方按木鼓样式、花纹来分宗族,台江、剑河一带以鼓社为准,“同鼓不婚”。[6]

三、苗族的婚俗文化特色

其一,苗族婚俗文化是美的象征。苗族最富有象征性意义的文化是唱歌与跳舞,在婚礼中,两者都贯穿始终,体现了苗族婚俗文化中社会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是极具浪漫色彩的。

其二,苗族婚俗文化由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决定。苗族自古生活在条件较艰苦的西部地区,交通不便,山多林密,人们过着大小村落聚族而居的生活,共同的地域环境、民族语言、民族心理素质促成了共同的民族婚俗文化。

其三,苗族婚俗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苗族的婚俗文化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婚礼仪式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但始终是在祖先规矩的基础上变化的,形变而神不变。

其四,苗族宗法观念较严格,非常注重子嗣传承,各家大多数长辈都倾向于鼓励年轻夫妇多生孩子,赞同多子多福的观念,结婚半年没怀孕的,都要进行婚后求子祭祀活动。

其五,苗族人婚姻相当注重信誉,对女孩子名誉也看得很重。凡有婚约的女孩子都不许参加游方之类的社交活动,否则会被人耻笑。

其六、苗族婚恋重礼轻爱的成分较轻。很多时候婚姻缔结讲究门当户对,而苗族人更看重的是婚姻神定,大多数苗族人认为两个新人的结合是上天注定的,家庭背景与婚姻并没有多大关系,关键是两人是否相爱、是否得到神灵庇佑。

参考文献

[1]严汝娴,许秀玉.中国少数民族婚俗[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85.

[2]吴荣臻,吴曙光.苗族通史:5[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49.

[3]何积全,石朝江.苗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164.

[4]周相卿.台江反排村当代苗族习惯法民族志[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11).

[5]翁家烈,姬安龙.中国苗族风情录[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204.

壮英民族传统婚俗文化比较研究 篇7

一、壮英民族婚俗文化中的共同点

1.具有恋爱自由的择偶观念。

《嘹歌》创作的年代属于中国封建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在此时期, 壮民族多分散在山地耕种, 过着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人们的思想比较稳定。壮族人民具有爱唱山歌、善唱山歌的传统。古代壮族青年通过赶歌圩、唱山歌这种形式, 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从而找到自己的意中人。比如, 男方要试探女方是否对自己有情意时, 唱到“想种楠竹在屋角, 又怕水牛啋一脚, 想同阿妹结情义, 怕妹后尾情人多”。如果女方回应“楠竹放心种屋角, 不让水牛踩一脚, 放心同妹结情义, 我俩单秤配单砣”[1]55, 则清楚地表明了女方愿意与男方交往。西方国家受宗教思想影响较深, 基督教对婚姻自由的主张为个体婚姻自主权奠定了基础, 对英语民族的择偶观、婚姻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会法关于婚姻自由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法律所接受, 影响至今。”[2]455英语民族追求婚姻自由、选择对象自由的婚姻观念, 在英语民族中占主导地位。

2.婚姻的决定受父母制约。

“ (男) 我俩首次来谈情, 还要先问父母亲, 堂上两老都同意, 哥才放胆下定金。 (女) 我俩首次来谈情, 还要先问父母亲, 堂上两老都开口, 妹才有胆领定金。”[1]60这说明壮族青年在自由择偶后, 不敢决定自己的婚姻, 他们必需告知父母, 托人说媒聘娶。壮族青年在双方父母同意, 道公“合八字”, 认为二人适合做夫妻后, 才能下聘订婚。这是壮族文化受中国传统宗法社会道德伦理思想桎梏的体现。英语民族在20世纪之前, 子女结婚也需征求父母的意见, 不能擅自决定自己的婚姻。让—克洛德·布洛涅在《西方婚姻史》中提到:“至于父母的许可, 直至到达结婚年龄, 一直都是必须的。”[3]215-216在《傲慢与偏见》中, 伊丽莎白同意达西的求婚后, 他们“两人决定当天下午就去征求贝内特先生的同意, 至于母亲那儿, 伊丽莎白决定自己去说”。此外, 伊丽莎白还“竭力向其父亲列举了他的种种优秀品质, 这才彻底打消了父亲的疑虑, 完全赞成了这门婚事”[4]427。

3.举行订婚仪式。

男方家庭择黄道吉日, 举行订婚仪式。当天, 男方送鸡、鸭、肉、糖、染成红色的糯米饭等聘礼到女方家。女方当天请自家亲戚来共进晚餐, 并分给他们男方带来的聘礼。女方送给男方一套衣服或一双鞋子作为回礼。从此, 两家即可进入谈婚论嫁阶段, 为日后的成亲作好准备。英语民族举行订婚仪式的日子由女方家庭选择, 邀请男方家庭和自己的亲朋好友参加女方举办的宴会。男方送给女方订婚戒指, 交换礼物。作为爱情的信物, 戒指象征着忠诚, 从此两人的关系就可以昭示天下, 已是“名花有主”。

4.在结婚仪式中宴请宾客。

结婚当天, 壮族新娘在道师、伴娘、朋友的陪伴下, 坐着花轿, 头盖红绸, 一路上鸣放鞭炮, 在欢快的唢呐声中, 被接到新郎家中, 举行结婚仪式。仪式主要包括新郎新娘跪拜家族中长辈、父母, 为长辈敬茶敬酒, 最后进入洞房。“拜佛拜灶拜亲戚”[1]141-142, “外孙喜酒喜气重, 头杯先敬老人家”, 展示了壮族婚礼喜庆、热闹的场面, 体现了壮族人尊敬祖先、敬重长辈的风俗习惯。参加婚宴的亲朋好友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送新人礼物, 可送大米或礼金等, 体现了稻作民族的特点。英语民族大多信仰基督教, 婚礼一般在教堂举行, 并由神父主持。在结婚仪式中, 神父询问新人是否愿意做对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头偕老, 两人当众宣誓并交换戒指, 接吻, 意为认同对方, 愿意遵守这份神圣的相守终生的合约。礼毕, 人们向新人撒五彩缤纷的纸屑, 以示祝贺。之后, 宾客们一起参加喜宴, 新郎新娘切开巨大的蛋糕与宾客分享, 婚礼场面欢乐、喜庆[5]95。

二、壮英民族婚俗文化的差异性

1.择偶的方式不同。

壮族青年多在歌圩中通过对歌达到交友的目的。壮族普遍盛行“歌圩”习俗。“歌圩”于每年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等节日期间举行, 青年人通过唱歌、对歌等活动, 展示各自的聪明才智, 交流思想, 披露心声。男女青年在歌中互相试探, 互相了解对方, 以至于相识、相知、相恋。20世纪之前, 英语民族的青年虽然可以在社交场合相会, 但未婚女青年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必须由年长的女士陪同。参加的活动主要有家庭聚会、各种舞会、集体劳动等, 人们通过参加社交活动, 互相认识, 互相了解。

2.举行婚礼的时间不同。

作为稻作民族, 壮族一般从农历“立春”开始, 就开始了田间的劳作, 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番薯等。“二三月里种苞谷, 大家找地进山麓”, “四月初一播种天, 谷种拿去撒秧田”, 等等, 直到农历“九月里来到霜降, 肩膀时时挑箩筐, 红薯芋头要收好, 稻谷玉米要登场”, 才迎来了收获的季节。故壮族结婚的时间一般选择在秋收后, 农历十月至正月是结婚的高峰期。英语民族忌讳在大斋节期间或在五月间结婚。英语民族认为6月是“吉月”, 总体上说, 他们认为夏季是结婚的好时间, 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夏天阳光充足, 会让人联想到丰收、多子多孙[6]55。

3.对婚神的信仰不同。

壮民族由于受到中国宗法制度的影响, 信奉祖先, 祭拜祖先。他们在传统的节日及各种重大活动中, 都有祭祖的习俗。在春节时, “腊月三十更忙碌, 家家都做新香炉, 不论穷门与富户, 总盼祖先送新福”。在各种大大小小的节日中, 都要祭拜祖先。在结婚如此重大的活动中, 祭祖仪式必不可少, “拜佛拜祖保平安”、“拜佛拜灶拜亲戚”这些诗句描述了婚礼中新人跪拜祖先、长辈的场面, 体现了壮民族的信仰。

三、壮英民族独特的婚俗文化

1.壮族独有的婚俗文化。

(1) 聘礼具有壮民族原生态文化特色。《嘹歌》中的“人生在世望什么, 就望那片糯稻花, 客人就望主家酒, 我望同妹结亲家”, “媒婆早已帮提亲, 糖果早已送别人”, 指壮族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有鸡、鸭、糖、饼或红色的糯米饭等, 女方送给男方的聘礼有姑娘亲手缝制的衣服、鞋子等, 具有鲜明的壮民族特色。聘礼中的糯米制品, 体现了壮民族农耕社会中原生态性质的文化特质。 (2) 不落夫家的婚俗为壮民族特有。古时候, 壮族有“不落夫家”的婚俗, 即婚后生育前不住在夫家。清《南越笔记》曰:“壮人当娶日, 其女即还母家, 与邻女作处, 间与其夫野合, 既有身, 乃潜告其夫作栏, 以待生子后, 始称为妇。”[7]102壮族女青年举行结婚典礼后, 一般在婚后第三天同丈夫一起回娘家, 俗称“回门”。“回门”后, 女方留在娘家居住, 到了节日或农忙时节, 男方前往亲家接媳妇来过节或干农活, 之后, 女子便又回到娘家。这种情况可延续一二年, 有的甚至长达七八年, 直到怀孕生育才到夫家长住。《嘹歌》中记载了姑娘结婚后共往返夫家13次, 直到“第十三次去婆家, 杀头斑牛安仔名”, 才到夫家居住。

2.度蜜月的婚俗为英语民族特有。

英语民族在举行结婚典礼、宴请宾客后, 便开始了他们的蜜月旅游, 这也是英语民族青年结婚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把积蓄下来的钱用于旅游, 而结婚后去旅游便称作“度蜜月”。这原是古代的习俗, 在新婚之时一定要饮用一种用蜂蜜特制的饮料, 用来象征家庭美满、爱情甜蜜和生活幸福。而这种饮料从结婚开始要喝30天, 因此就把新婚第一个月称作蜜月了[8]。

由于壮英民族的生态环境、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婚姻习俗文化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现今壮英民族对外交流的机会日益增多, 研究壮英婚俗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1]农敏坚, 谭志表.平果嘹歌 (长歌集) [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4.

[2]金眉.唐代婚姻家庭继承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

[3]赵克菲, 译.西方婚姻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4]简·奥斯汀.盛世教育西方名著翻译委员会.傲慢与偏见[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5]杜学增.中英 (英语国家) 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6]张艺芬.中英婚俗中的吉祥文化对比[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 (7) .

[7]李富强.人类学视野中的壮族传统文化[M].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9.

宁波婚俗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构想 篇8

婚俗文化从始到终都包裹着铺天盖地的红, 大红双喜、窗花、红灯红花轿、红鞭炮红锣鼓、红喜衣……红色在中国一直象征着吉祥喜庆、创造力、生命、光明和快乐, 从古到今, 红色始终是汉民族婚礼中永恒的主色。这是一种约定俗成, 是人民大众内心的一种无形力量的驱使。“红”字是一个形容词, 它本无所实指, “红事”包含了某时某刻的环境色彩, 人的心境, 甚至是各类红物汇聚所形成的共同的一个象征, 红创造了人的心与环境、事件合一的氛围。这就是一个在着共同信念与崇尚的族群所承续的活态文化的范例之一, 是非物质的。

婚俗文化也可以说是由不同的非物质的行为仪式组成的, 内具深刻含义。“红线拴糕鱼面兔”、“搭弓虚射”、“抓富贵”、“守喜灯”等都是非物质的活态的充满艺术趣味的婚礼仪式, 而这些婚礼仪式中的崇尚与禁忌的唯一目的就是祈愿生育繁衍的顺利与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婚姻是人生存发展的根本, 婚俗是为生存的艺术, 生存发展又是催生文明发展的文化基因要素。

二、宁波婚俗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宁波婚俗文化资源开发条件俱全, 这种俱全不仅体现在宁波丰富的婚俗文化资源, 还体现在宁波优美的自然风光、明显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旺盛的旅游市场需求等方面。

(一) 宁波地区婚俗文化资源的丰富性。

宁波是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的“梁祝”文化的发源地, 有“中国梁祝之乡”的美誉;有着保存完好的规格最高的花轿;有着极具江南婚俗人文历史特点的十里红妆;同时还有着许多独具宁波风韵的婚俗民歌及习俗礼仪。

(二) 自然风光优美。

宁波是一座美丽的港口城市, 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 更是有着丰富资源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宁波有着现代港口城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双重特点, 东方大港、河姆文化、名人故里、儒商摇篮、佛教胜地, 具有复合型旅游资源优势。在宁波有着极为丰富水景观资源, 在中国是不多的, 相关城市如:大连以滨海、桂林以水秀、绍兴以水乡、杭州以西湖闻名。宁波的水资源不仅仅是某一个湖、河或者海景, 宁波是一个水之都市, 是各种水景观的集大成者:江、河、湖、海、溪、潭、温泉、瀑布在宁波一应俱全。在未来的游客心目中, 宁波有岛屿、有瀑布、有沙滩、有江, 有河、有温泉、有峡谷……宁波将是一个让游客可以领略江南水乡;可以来漂流;可以感受都市澎湃激情;可以品尝美味海鲜;可以感受活力, 传奇, 浪漫的文化都市。

(三) 区位条件优越。

宁波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 依托长三角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和我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 东连普陀、西接杭州、南通雁荡、北倚上海, 初步形成以港口为中心, 以“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为骨架, 铁、公、空、水四路并进的现代化大交通格局。宁波地处中国面向世界开放的前沿, 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 宁波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港, 旅游网络区位优势明显。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陆桥连岛工程、甬舟港口一体化等大项目的推进, 将使宁波成为区域网络枢纽中心。

(四) 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宁波的旅游大开发,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 “大桥经济”、“对岸商机”正逐步显现出来, 而最先抢占这一商机的是宁波旅游业。据有关资料获悉, 2007年宁波总体接待游客3, 000万人次, 其中入境游客68万人次。“2008年的宁波旅游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今后宁波的游客数量还会呈爆炸式的增长, 游客数量的激增将会营造出巨大的市场赢利机会。婚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宁波婚俗风情展示, 婚俗文化活动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休闲体验活动, 这也将为宁波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动, 成为吸引大量游客的一大亮点。

三、宁波婚俗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设想

(一) 婚俗文化遗产的静态开发。

通过建立宁波婚俗博物馆和婚俗文化展览馆等形式“原貌复现”宁波旧婚俗文化旅游产品、展示其演化, 开发一个宁波婚俗历史寻访游, 销售高水准的导游服务、专家讲解和纪念品。宁波婚俗博物馆、展览馆, 基于陈列式展示的形式较单调, 同时可辅以现代动漫展示技术, 会有一定效果。充实梁祝主题公园的内容, 开发梁祝故事寻迹游等旅游产品, 举办各类婚俗节庆活动。利用现代旅游会展这一平台, 展示宁波旧婚俗嫁妆、用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提高宁波物质型旅游产品附加值。

(二) 婚俗文化遗产的艺术开发。

将宁波婚俗文化通过艺术改编给游客一种视觉冲激。对宁波婚俗文化在艺术文化的开发上可采用以下形式:

1. 实景舞台剧。

实景舞台剧, 以天然的真实景观作为舞台或者背景, 以民族民俗文化、历史、传说等主题, 音乐、舞蹈、服装、演出和景观通常融为一体的文艺演出剧目, 效果宏大, 震撼人心。近几年实景舞台剧的发展搭上旅游业这列快行车, 依托旅游目的地平台, 其舞台逐渐由剧场转入旅游景区、景点, 转型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而宁波婚俗文化遗产也同样可采取此种手段来加以展示, 例如可仿照中国实景舞台剧的代表作《印象·西湖》, 利用鄞州高桥梁祝公园创造编排出例《印象梁祝》等。以此来提升旅游景区品位、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播并转型为具体旅游产品的一种有效模式。

2. 舞蹈形式表现。

舞蹈工作者创作一个舞蹈作品首先要寻找一个表现题材, 题材就是可以构成舞蹈作品的原始材料, 宁波婚俗舞蹈的创编就是特定的舞蹈题材, 它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如现实题材, 反映当代人的婚俗习惯和婚俗变化, 表现时代精神面貌;传统题材, 以婚俗六礼为主要题材, 结合宁波地区的特色婚俗, 表现历史上宁波人的婚俗习惯;传说民间故事题材, 把宁波地区的婚俗故事以舞蹈的形式表现。但无论是何种形式, 都应以创作当代人喜欢的舞蹈作品为出发点。同时在舞蹈形象上, 创编宁波婚俗舞蹈可以从宁波民间舞蹈或宁波戏曲、杂艺中捕捉动态动律形成舞蹈形象。在如何突出宁波文化特色方面要用足心思, 创作一个地方特色的舞蹈,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营造出地方的文化氛围, 这一部分属于舞蹈表现形式的范畴, 宁波婚俗舞蹈的文化氛围依存于舞蹈编导对宁波历史文化的认识, 对宁波婚俗文化的掌握和理解。历史上宁波闺女出嫁均坐花轿, 同时婚俗过程中迎嫁妆队伍浩浩荡荡, 绵延十里, 十分气派。十里红妆规模声势之大, 数量之多, 门类之齐全, 制作工艺之精湛, 艺术价值之高, 耗费之昂贵, 并伴有热闹的乐队表演, 如放铳、放炮仗, 大红灯笼开路, 沿途吹吹打打等, 这都可在舞蹈中着重体现。

(三) 婚俗文化遗产的活动开发。

把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融为一体, 随着旅游群体的扩大, 旅游知识的增长, 识别能力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要求旅游生活能有文化的吸引、运动的内容乃至冒险的趣味, 要求参与其中而不是从旁观赏, 旅游者来到宁波可以看到时尚之都, 可以体验婚俗文化, 参与一把宁波婚俗。例如建立“婚俗文化示范村”;设立系列主题活动, 如“当一回宁波新娘 (新郎) ”, “感受一回十里红妆”等。婚俗风情村可通过集锦式、复古再现式、原地浓缩式、主题附会式四种模式根据资源情况综合运用。

(四) 婚俗文化遗产的商品开发。

商品开发是传统旅游产业衍生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各式各样的婚俗商品, 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传统性、观赏性以及很高的纪念价值。购买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是游客们出游的重要需求之一, 所以婚俗旅游商品同样拥有广阔的市场, 对旅游创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婚俗商品开发包括富有地方特色的婚礼食品、工艺美术品、婚俗用品和旅游纪念品。具体可以请专业方面的设计专家来做, 方向是地方特色, 爱情特色, 民族特色。例如可将宁波的花轿、十里红妆等, 按比例开发成浓缩型的艺术品。

同时也可以增加人们的参与性和娱乐性, 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如十里红妆酒楼以十里红妆博物馆的展览文化为中心, 将江南婚俗中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作为各个厅房的名字, 借助空间的关联, 将部分展示空间延伸到酒楼的营业空间, 不仅给食客们提供美味享受, 还提供了江南人文风情文化的视觉享受。它把水乡婚嫁文化渗透到酒楼的各个地方, 装修、装饰、装帧都独具江南特色, 从整体装饰、局部布景、器物点缀, 甚至名字雅号, 都与博物馆充分融合, 达到“博物馆和酒楼一体化”。“情”、“景”的穿插, 让观众体会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在休闲的过程中享受消费的愉快, 享受如漫步在长廊、广场, 庭院、展览馆般的悠闲。

(五) 宁波婚俗文化资源的酒楼开发。

在餐饮上必须讲究几个特色, 给游客带来多重感受, 讲究民族特色。仅仅是给游客吃饱肚子不是明智之举, 努力方向是使得游客吃中有回味, 吃出独特, 能够在吃当中吃出文化内涵这个才是高明的。通过设立以婚俗文化为主题的酒楼, 将江南文化和博物馆概念进行全新的策划和创新。婚俗文化型酒楼的设计上可把婚俗文化渗透到整体装饰、局部布景、器物点缀, 服务, 甚至名字雅号, 达到“博物馆和酒楼一体化。”“情”、“景”的穿插, 让游客体会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在休闲的过程中享受消费的愉快, 享受如漫步在长廊、广场、庭院、展览馆般悠闲。例如可以设立一个以诠释十里红妆婚俗文化作为主线的酒楼, 在设置上复原旧时宁波地方生活片断和十里红妆婚嫁盛况的博物馆, 用宁波生活具代表性的多个场景讲述江南女子故事, 再现历史上宁波人的生活方式, 将人们带进自然、带进历史、带进传统。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 传统的旅游产品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 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源, 只要能够开发出特色, 别人是很难拿走仿造的。宁波婚俗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独特的地域性, 对游客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本文通过对宁波婚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分析, 提出宁波婚俗文化资源开发设想及保障机制。

关键词:婚俗文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 .沈祖祥.旅游文化学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2] .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6

婚俗文化变迁 篇9

一、传统婚俗文化分类

婚俗文化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产生的, 与人类的繁衍和社会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 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特定的礼义、礼仪与习俗。婚礼不但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 同时也深刻地反映并影响着中国人的各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以及消费心理。

(一) 生命、生殖文化

传统婚俗文化中, 婚姻的根本目的在于传宗接代, 即“上以事宗庙, 下以继后世。”[1]受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 传统婚礼习俗的内容多为祈求多子多福, 尤其是多生男孩。因为在中国的男权社会体系下, 多生儿子才能达到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目的。婚俗中出现的许多用品, 都被赋予了预祝生子的期望。如筷子、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 都成为了人们用于祈子的婚庆用品。

(二) 吉祥、辟邪文化

吉祥的解释, 就是“吉利”与“祥和”。《说文》中说:“吉, 善也”;“祥, 福也。”[2]现代人认为, 吉祥就是好兆头, 就是一切顺心、如意、美满。尤其在中国人非常重视的婚姻大事上, 人们更是希望生活能够吉祥美满。所以在婚礼上, 出现了许多诸如宝瓶、盘长结、鸳鸯、铜镜等寓义吉祥的婚庆用品。

为了达到吉祥的目的, 需要趋吉避凶, 防止一切邪魔的侵入。因此在婚俗活动中, 除了吉祥用品以外, 又出现了许多辟邪的婚庆用品, 比如花烛、红盖头、铜镜等物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 许多辟邪的婚庆用品已经失去了其辟邪的本义, 最终演变为增添喜庆气氛的工具。

(三) 幸福美满文化

在我国传统的婚姻制度中, 男女婚姻关系的缔结, 意味着两人在今后的生活中将融为一体, 并共同走完未来的人生道路。所以婚俗中多有祝福新婚夫妇未来生活的婚庆用品, 如象征夫妻和谐、互敬互爱的鸳鸯及双喜字, 象征夫妻天长地久的女儿酒及盘长结, 表达夫妻永不分离的团圆饭及生死树等等。

二、传统婚俗文化在现代婚庆用品设计中的运用

(一) 形与意的结合

在婚俗文化中, 人们常常将象征吉祥寓意的词汇与图形并用, 如“龙凤呈祥、万事如意”与牡丹、桃花等相结合, 直观形象地表达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此外, 采用谐音字也是婚庆用品设计常用的表现手法, 如“枣”同“早”、“桂”同“贵”、“芙”通“富”以及“莲花鲤鱼”表示“连年有余”等。

现代婚庆用品“团团圆圆”喜帖 (如图1) 的设计方案, 灵感来自传统习俗中汤圆的形象, 表达圆圆满满之意, 用“圆圆满满杯交玉液飞鹦鹉, 乐奏摇笙饮凤凰”, 来形容婚宴时新人的欢愉与富足, 祈求夫妻永不分离、美满幸福的生活。整个设计反映出东方婚庆文化简约典雅的特色。

在传统婚俗文化中, 有许多表达夫妻永结同心、恩爱情深的诗词, 比如唐代女子晁采的“侬既剪云鬟, 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 绾作同心结。”[3]这首诗描述了古时的新婚夫妻饮交杯洒时的场景, 他们在饮交杯酒前会各剪下一缕发丝, 绾在一起表示同心。“百年结发誓同心”喜帖就是台湾设计师根据这首诗设计而成的。喜帖使用了现代高品质的纸张与印刷技术, 充分表达出其文化内涵, 使宾客们共同感受到新人柔情似水却又坚如磐石的珍贵情意。

(二) 音与意转用

采用谐音字来表达对婚礼的祝福, 是传统婚庆用品常用的表现手法, 如“枣”同“早”、“桂”同“贵”、“花生”通“生”, 以“莲花”和“鲤鱼”表示“连年有余”等。再如莲花, 莲花在中国有多种含义, 除了“莲”与“连”谐音, 莲的“华实齐生”、莲蓬多子、一蒂两花的特点, 也被演绎成“连生贵子”、“连中三元”、“喜得连科”、“一路连科”、“一品清廉”等意象。因此, 婚礼中也诞生了众多与“莲”有关的婚庆用品。

自古以来, 人们都把花生视为吉祥之物, 它是对新婚夫妻幸福美满生活的祝福, 伴随着早生贵子、儿女双全的祝愿。如今, 花生的形象被巧妙地应用到蜡烛的设计之上, 花生喜蜡的包装设计, 就是传统婚庆习俗与现代婚庆用品一个很好的结合范例。整个设计既具有文化寓意, 同时实用而富有个性。 (如图2)

(三) 形态的转化

形态的转化, 是指将传统婚庆中的元素转移到现代婚庆用品的设计上。这种形态上的转化, 要做到既能体现传统婚俗文化的特点, 又要满足现代婚庆消费的需要。这是一种巧妙的转化, 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转移。

传统婚庆用品形式多样, 种类繁多, 由于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多数被现代时尚流行的婚庆用品所取代, 比如汽车代替花轿, 婚庆礼花、气球、喜庆拱门、蜡烛台、香槟塔代替传统的喜联、喜幛、红烛、女儿酒等。然而, 形式的改变却没有抹去新人们对传统婚俗用品的向往。将传统婚庆用品形象用于现代婚庆用品设计的设计师正是抓住这一心理, 设计出“红木金箱喜糖盒”, 将传统婚庆用品巧妙地和现代糖果包装结合, 满足了人们对传统婚俗文化的喜爱之情。当曾被当作聘礼箱的“红木金箱”糖盒摆在婚礼现场时, 不仅给来宾们带来了视觉上的惊喜, 同时也传递出了万福金安的祝愿。 (如图3)

传统婚俗文化中, 新郎新娘的服饰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文化寓意, 而将传统新人们的形象用在现代婚庆用品中, 则是一种大胆而富有创意的尝试,

“龙凤呈祥”喜糖包装的设计, 创意思路就源于传统的新郎和新娘形象 (如图4) 。但是设计中加入了现代审美元素, 将人物的面孔用现代青年人喜欢的卡通人物面部形象来表现, 新郎服饰的正面和反面分别选用祥云和龙纹喜花剪纸纹样, 新娘的服饰则选用吉祥团花和凤凰纹图形, 寓意“龙凤呈祥、美满姻缘” (如图4) 。包装盒的内部为圆筒形, 可装入喜糖, 整个包装活泼可爱, 时尚而有寓意, 让人印象深刻。虽然现代的人们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热衷于喜糖, 但是包装精致的小小的喜糖里, 却满含新人与亲朋好友分享的幸福与快乐。

传统的婚庆宣传形式, 大多是通过喜帖来告知喜讯。现代婚庆活动中, 除了喜帖以外, 婚庆广告也成为现代婚礼上的宣传手段。“爱的宣告”婚庆广告, 将传统的剪纸红双喜字和休闲鞋的鞋带巧妙地结合起来, 附上“走在一起是缘, 一起走是幸福”的广告语, 进一步诠释出现代人对婚姻生活的理解。 (如图5)

三、现代婚庆用品设计发展趋势

中国婚庆文化产业正面临“创新经济”、“体验经济”、“服务经济”和“注意力经济”的消费新概念时期, 婚庆产业已成为我国一个充满无限商机和前景光明的产业。现代婚庆用品设计也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一) 时尚与功能并存

时尚是一种时间概念, 代表一个时代的流行趋势, 这种流行趋势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功能则是商品的实用性。时尚与功能的结合代表了现代人的消费观。未来婚庆用品的设计, 趋向于将时尚的、变化的、个性的现代元素融入到庄重神圣的婚礼仪式中, 形成提升婚礼品质与趣味性的设计理念。同时, 婚庆用品的设计不只要满足婚礼一时的需要, 还要考虑其婚后的再利用价值。

(二) 注重情感设计

中国传统婚俗文化, 重视“家庭”理念,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以及由家庭成员所带来的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同甘共苦、和谐相处, 是人们所追寻的生活法则。受此影响, 现代中国的婚庆消费者, 也希望通过婚庆用品来传递人与人和谐友爱的心愿, 同时, 他们还希望通过婚礼的形式, 让宾客们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祈求自己的婚姻生活能吉祥如意、从一而终。

(三) 个性化设计

随着市场的成熟、西方文化的深入、以及消费者自身素质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等一系列消费环境的改善, 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时尚青年和爱美一族都对个性化的婚礼形式青睐有加, 个性化的婚庆婚礼用品也因此而大受欢迎。新人们希望通过与众不同的婚庆用品, 给来宾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 有的新人的结婚喜报, 就是一种报刊杂志的形式, 其中来记载了新人的成长恋爱经历等各种各样的资料信息, 使新人自己担当这种报刊杂志的主角。

(四) 融入环保理念

现代经济的发展致使资源因大量消耗而匮乏, 使婚庆用品既能满足婚庆需要, 又能节省资源, 是现代婚庆用品设计的发展方向。

比如, 现在流行的网络环保电子婚庆喜帖, 已经融入到婚庆用品的使用中, 并且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追捧。这种喜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纸质材料, 既节省了婚庆所用的资金, 同时也节约了自然资源, 而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数字化的传播和视觉上的冲击力。它不仅体现了新人的身份和素质, 也更是对其婚礼的美好诠释, 同时也方便了婚贴的保留和存放。

结论

纵观传统和现代的婚庆用品, 我们能看到其中的不同点和相似点, 深入研究, 不难发现“对传统的重新诠释”是现代婚庆用品设计中最为常用的方式。一方面, 设计者并没有抛弃传统, 在新的设计中延伸了传统的婚俗文化, 同时也提升了传统婚俗文化的时代价值;另一方面, 设计师也没有固守成规, 而是积极吸收新的设计理念, 在新的设计形式中融入传统文化, 并引导消费者对婚庆用品的选择。

摘要:传统婚俗文化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产生的, 并与人类的繁衍和社会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 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礼义、礼仪与习俗, 同时衍生出相应的婚庆用品。现代婚庆用品设计积极吸收新的设计理念, 在新的设计中融入传统婚俗文化, 提升了传统婚俗文化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盛义.中国婚俗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4

[3]向勇、赵艳红.吉祥物与传统婚俗[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7 (02) :14-17页

上一篇:单向比较法下一篇:城市道路施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