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看文化

2024-10-17

变迁看文化(精选8篇)

变迁看文化 篇1

从中国人的姓名看文化变迁

爱思想 2014年7月29日 邓敬雷

通过对某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取名的基本方法、择字风尚及忌讳要点等现象的观察、思考与分析,可在探寻当时政治形势、时代精神、社会习俗和文化水准诸方面获得宝贵的启迪和资源。

中国人的姓名体现辈分、渊源、传承、期盼、情感、思想,讲出处、有典故、通伦理、求蕴藉,避讳之礼博大深厚,礼义廉耻尽在其中,从特定的角度反映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某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取名的基本方法、择字风尚及忌讳要点等现象的观察、思考与分析,可在探寻当时政治形势、时代精神、社会习俗和文化水准诸方面获得宝贵的启迪和资源。

中华民族的姓名起源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母系氏族社会起源的姓遗传下来的姓只有任、姚、姜三姓,其他的不是消失就是人口极少。而父系氏族时的姓却大都保留了下来。据统计到今天我们中国的姓氏已达到了11939个,其中单字姓5313个,双字姓4311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71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

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关于中国姓氏的立法起源于秦朝,当时规定所有山川河流,百姓姓名都不能与皇帝姓名重合,而谱名的规定也从那时开始。西汉以后以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王莽篡权,为了强调自己革新的作用,要求百姓全部使用两字名,中国两字名开始兴起。到了唐代谱名才又重新被人们重视,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

中国人的姓名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五千多个姓氏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姓名与历史文化密不可分。可惜,姓名文化现今已经明显衰落,原本蕴涵的情怀和格调荡然无存。虽然孔、孟、曾这几大姓迄今仍然严谨地遵循着谱名的要求,但是广大中国人的名字早已没有文化品位,仅仅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符号,而且高度一致、大面积雷同。

中国人的姓名都是姓在前,名在后,名有一个字的,也有两个字的。古代中国人的姓名比现代人的更复杂,除了姓、名以外,还有字、号。有地位、有文化的人还往往以自己的住地或志趣为自己取号,如唐代诗人李白幼年居住在四川的青莲乡,故给自己取号青莲居士。除了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

中国人名字由姓、谱名、名,三个成分构成。谱名有其固定顺序,可以是一首诗,例如江西九江某地的吴姓家族字辈谱排列:“伦常呈瑞家,敦厚作英雄,孝友祯祥集,熙康治理通。书香延祖泽,华耀正兴丰,信义胡钦敬,亲爱东咸雍”,或者是家族老人认为压韵的话语,然后按照辈分,在名字中加入谱名,而最后的名则可自行随意确定。中国人大多按照家谱或族谱来起名字,经常会在名字中用

一些方法来区别同一个家族的不同辈分,比如在名字中用一个字表示辈分,而用另一个字表示取名所标示的含义。也有的在名字中用相同的偏旁来表示同一辈分。这类名字突出的是家族纵向血脉传承功能。

中国人的姓名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当然也有嫌名不讳、二名不偏讳、已祧不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等不予避讳的规则。家讳显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直至近几十年,有人专以祖辈父辈的名字为名,才使这一传统彻底消泯。

汉字有多义性、隐喻性、同音异义性的特点,从而使中国人的姓名含意变化万千。有的名字包含着出生时的地点、时间或自然现象,如“京、晨、冬、雪”等。有的名字人示希望具有某种美德,如“忠、义、礼、信”等。有的名字表示希望健康、长寿、幸福,如“健、寿、松、福”等。以《红楼梦》中人物的名字作为例证:开篇和收尾的贾雨村、甄士隐;贾府的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四位小姐的丫鬟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琴棋书画”)。小说中重要姓氏的来历、取法、隐喻,用心奇巧,取义精妙。清人张新之谈及《红楼梦》人物姓名字号时评价道:“是书名姓,无大无小,无巨无细,皆有寓言。甄士隐、贾雨村自揭出矣,其余令读者自得之。有正用,有反用;有庄言,有戏言;有照应全部,有隐括本回;有即此一事,而信手拈来。从无有随口杂凑者。可谓妙手灵心,指挥如意。”

中国人有很多好名字,比如元济、斯年、相伯、寅恪、平伯、寅初、廷黻、用彤、实秋、语堂、云

五、右任,看这些文化名流的名字就可知文化含量以及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所具备的文化。民国初年“四张”张作霖、张宗昌、张敬尧、张勋都是贫苦出身,上一代也没读过书,但除了勋字以外,其他名字都有一定文化层次。事实上,民国许多绿林出身的行伍将领、军阀,名字都挺有文化内蕴。

再如孟浩然,这个名字大气恢弘,来自《孟子》:“吾养吾浩然之气”的意思。又比如老舍,原来叫舒舍予,那是把舒字拆开了,意思是牺牲自我,有佛家的思想在里面。金庸小说里面有很多很妙的名字,如王语嫣,语笑嫣然,一听就是美女的名字,得了中国文学的神韵。又如郭靖,杨康,是“靖康耻,尤未雪”的意思,寄予了国仇家恨。传说李白7岁能作诗,父亲作一首七绝诗,前两句:“春风送暖等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他母亲接了一句:“火烧杏林红霞落”,小李马上就接上:“李花怒放一树白”。此即李白名字来由,李花当然是白的。这个名字既富于诗意,又简洁明快,象征着皎洁的人格,还蕴涵了道家空静无为,飘然出世的文化色彩。宋朝有“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父亲苏洵写文章解释如何给儿子起名。“轼”是古代车上的一个横栏杆,若要登高远望,包括作战时要站立起来,就必须扶着它才能保障安全,所以苏轼字子瞻,即瞻望、望远之意。“辙”是车轮碾出来的印。前有车,后有辙,它如同轨道保证车不颠簸、不偏离,因此苏辙字子由,“由”即有规矩,但是又能行动自由之意。

王朝闻(出自《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

孟浩然(出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张中行(出自《论语》:“汪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平!”)

朱自清(出自《楚辞·卜居》:“宁静洁正直以自清乎?”)

郑板桥(出自《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周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三纲五常”,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要求,所以中国人的名字多“仁”(如刘仁、高修仁等)、“义”(如卢俊义、蔡义)、“礼”(如周学礼、王恭礼)、“智”(如王智、贺智慧)、“信”(如李信、李信义)等字,女性名字多含有“贞”、“端”、“惠”、“芳”等,用“德”字的名人如于谦、龚自珍、张自忠、沈德潜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向往和追求。

中国人的姓名有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名以正体,字以表德”,中国人的名字既是家族血脉传承的符号,表达了父母的愿望,承载着长辈的期许,是中国人理想志向、审美情趣、信仰观念的具体化,是中国人利用汉字形音义的韵味传承中华文化的独特方式,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记录仪,与时代和政治紧密相关,留存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从带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名字中大致可以做出年龄判断。

在中国广大乡村,人们认为名字越随便孩子越好养,狗娃、狗子这种名字常见,孩子的名字常常与生活有关,比如富贵、有才、招弟,乡土气息浓郁的名字也不少见,水生、根发、满囤、来旺、春妮、银翠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人名与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有关。一家四姐弟,老大叫卫国、老二叫国庆、老三叫新华、老四叫光荣,这些名字都有政治意义,抗生、解放、建国、援朝、跃进、向东、继红„„叫建国、国昌、国强、建华的孩子,大多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叫张建国、李建国、王建国分别有7万多人;叫张国强、李国强的也各有4万多人;叫抗美、援朝、反帝、卫国的人与抗美援朝有着直接联系,有近千上万的人;叫红、专、跃进、卫星、卫红、卫兵、文革、卫东、继红的人大多出生于1966年之后的“文化大革命”时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名字开始更多地表达个人的感情和希望。家长们越来越多地给孩子起两个字的名字,男孩子常叫勇、伟、飞、鹏等,女孩子常叫娜、丽、雪、佳等,这些名字都极有男性或女性色彩。仿照英文名字发音起名开始在城市流行,出现了查理、文迪、罗斯、安妮等一批带着洋味儿的名字。

二十世纪末,读着金庸、琼瑶的小说长大的一代人成为父母,给孩子起依云、雨寒、若宣、紫君等名字。有些还喜欢用一些既不常见又难读的字,像鑫、淼等,依琳、文博、天逸、嘉怡、梦洁、睿聪、珺瑶、昊天„„这些充满美好寓意和鲜明个性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80后”、“90后”、“00后”身上。

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后出生的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婚育年龄,成为父母,为了让自己孩子的名字和别人不同,给孩子起四、五个字的名字。孩子名字常常由父母双方的姓再加上两个字构成,比如田陆浩宇、陈康一铭、马李文博、孙富亚雄、杨吴依雪等,既体现男女平等,也彰显个性。甚至“@”这种符号也开始出现在名字中,让人觉得越来越不像中国人的名字。

据统计,中国人常用的名字当中6个字,1949年9月30号以前是:英、秀、玉、珍、华、兰;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是:华、英、玉、明、秀;1966年6月到1976年文革十年是:红、华、军、文、英和明;1976年11月至1982年6月是:华、丽、春、小、燕、红。

中国人的名字具有地域特点,江苏人比较喜欢多用英,比如秀英、贵英、凤英;北京人喜欢用荣;上海人比较喜欢用宝、妹;辽宁人喜欢用树、凤、珍;陕西人喜欢用剑、军;四川人则喜欢起青、琼、德、成;广东人喜欢用雅;福建人喜欢用志、美、水等。

有媒体进行“姓名与时代”的调查,共有1075人参加调查。在“你是否满意自己的姓名”问题项中,642人选择了“不满意”,占59.72%。近六成人不满意自己的名字,有453人认为自己的名字“俗气”,人数比例占到42.14%,其他原因依次为:

一、重名重姓现象严重(32.56%)。根据粗略统计,中国叫刘波的最多,达到130余万人,叫李刚的排名第二,有105万人,叫李海的有90万人,叫张勇的有81万人,其后的王军、王勇、张伟、刘伟、王伟、李伟也都各达70余万人。重复最多的名字应是“王涛”,10万王涛中不乏名人。乒乓世界冠军当然声名远播,足球界还有大小王涛。同是艺术家,有书法王涛,画家王涛和摄影师王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是一女性,为林业专家。宁夏的一位王涛是舍己救人的小英雄。湖北还有一位“专家型工人”。一位1925年入党的33岁新四军烈士也叫王涛。

二、使用冷僻字起名字(45.49%)。不少人喜欢在名字中用生僻字、异体字,甚至是废弃字,如公式、緈、砀、蓪等字,常被念错、难听、有歧义,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麻烦。首先,因为电脑字库里没有这些冷僻字、异体字、废弃字,在户口登记、身份证输入、银行开户时会大费周折;其次,孩子上学后首先要学会写自己的名字,而冷僻字、异体字、废弃字往往笔画繁多,孩子掌握起来十分困难;第三,别人读不出或读不对自己的名字,造成双方的尴尬。

三、缺少文化内涵和底蕴(20.09%)。单字叫青、丹、维、云、聪、方、宁、平、江、琴、洋;或者辉、燕、梅、华、阳、纲、东、庆、明、英、健;或者军、红、兵、斌。双字也是国庆、卫华、建国、建军、胜利、卫星、跃进、四清、文革、红卫、治国,或者里面加个小字,小纲、小军、小伟、小华、小红、小东、小庆,文雅点的不过是将小改为晓而已。还有反其道而行之加个大字,即大庆、大军、大明。一个简单的字再重叠,什么冬冬、方方、亭亭、圆圆,现在大学教授、校长、作家、名流,也是兵、军、钢、明、国庆、胜利。只有当文化丧失,当父母的根本没有文化,名字才高度一致,看不见有什么文化意韵和内涵。

中国人的名字涵蕴丰富,颇有讲究,在某种意义上,名字之于中国人除了标识与符号的价值之外,更被寄予了深厚的文化意义,体现了一种文化修养,起名字是一门学问。

一、数理选择:

1、避开凶数。

2、排出取名者的八字,找出五行喜忌,取名时要补偏救弊。

二、字音选择:

1、避免姓和名的声母、韵母相同,如“汪文微”,“包波邦”。

2、避免姓名的字音与不雅之词语谐音。如李思、韩渊、史诗、杜子达等名字,看字义都很文雅,但容易在口语里读成你死、喊冤、死尸、肚子大等。

3、避免姓名的四声相同,如“柳景选”,全是三声,“张湘霜”,全是一声,读起来不顺口。

三、字义选择:

1、不要用太俗的字,如“李二”,“胡平娃”等。

2、不要取太洋化的名字,如“玛利”,“亨利”,“约翰”等。

3、不要用太冷僻的字,“周鞫”。

四、字形选择:

1、笔画不宜太多。

2、名字的部首、偏旁要避免相同,如“江波澜”,“佟信修”。

3、注意字型的肥、瘦、长、短、强、弱、虚、实。

肥:施、圆、丰、赐、态、备等。

瘦:

七、小、干、卜、子、于、卡、千。

长:草、芥、申、奇、平、辛、竹、芽。

短:

四、土、正、也、山、丘、生、女。

强:奋、成、泰、威、兴、猛、武、飞。

弱:穿、意、美、梦、花、苗、姿。

虚:幽、亢、已、门、口、空。

实:国、福、昌、室、宜、凤、凰、尊。

字同人一样,也可以分为强壮型、瘦弱型、实在型、虚弱型等种类。如炎、成、威、豪、容等字,给人的感觉是强壮、向上、旺盛的,富有生气和活力。而斗、平、年、市、帛、科等字却像是瘦弱的孩子,给人轻柔、消极、少决断的印象。

强壮型的字如同青壮年男子一般结实丰厚、坚强有力并且咄咄逼人,如衢、露、穗、凤、基、泰。虚弱型的字给人的感觉是空洞、空虚,甚至还有说不清的神秘色彩。这些字有时显得象骨格清新的林黛玉一样给人奇妙的感觉,如几、口、门、方、行、弓。

起名时要注意强、弱、实、虚型字的搭配。如“成威豪”、“午平科”、“傅基泰”、“门几田”这些名字,或是由三个强壮字连在一起,显得过于丰满;或是三个瘦弱字或虚弱字连在一起,显得先天不足,虚张声势或过于空洞在起名时应尽力避免。

起名讲究字形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名字写出来要好认,如前所述,尽量不用那些生僻字;其二,名字要讲究结构,写出来好看。

姓名的整体结构和形体,不仅要从字的笔划入手,还要着眼于字形的变化,要注意字形的协调与美观。姓名中的每个字的笔划应该相对均等,这样才能给人以稳定感和平衡感。否则,就会看起来不美,写起来不舒服,姓名整体上应该讲求一些“建筑美”。

如,“来”字是一个穿插结构的字。如果取名为“来申吾”。单就字形讲,其整体结构和形体看起来尚可,不足的是姓与名的三个字,从整体来看过于一致,显得单调。

“丁”是一个独体结构的字,笔划少。这就要求与之配合的名字,最好也是笔划比较少的。如:丁小兰,从整体来看,给人的感觉比较匀整、和谐、舒服;丁繁森,就会给人以头小身子重的感觉,不和谐;丁一微,则给人前轻后重的感觉,不和谐。

“燕”字笔划较多,与之配合的字最好也是笔划较多的。如:燕紫蕾,比较匀称;燕一乎,就显得头重脚轻;燕紫一,则使人感觉失衡。燕一赢,感觉像是一条担子挑两只筐,左右乎稳,看上去协调。

如“国团圆”这个名字,三个字都是全包围结构,且不说语音如何,仅从字形讲,给人的感觉是单调缺变化,完全是封闭式的。这就是名字的整体不协调带给人的不良印象。

再如“丁一一”这个看起来很朴素的名字。先不说语音,仅从字形讲,给人的感觉也是孤零零、太苍白,不但单调,而且缺乏想象力。

单字名也如此。如“丁平”,整体结构和形体和谐;“燕紫”,整体结构匀称,形体饱满;而“丁赢”,却头小身子重,“燕一”则头重脚轻。

每个汉字都蕴涵着不同的含义,不止字面上,还有非字面的五行属相等含义。姓与名组成的字意、词意含有独特的义理解释,还需要字意、音韵、字形结构等诸多方面配合,要起个特殊、响亮、出色、好写、好听、好记、有所寓意而又符合中国文化的好名字,确实很不容易,这与个体文化水平休戚相关。

变迁看文化 篇2

俚语是用来交际的, 从俚语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文化的变化, 俚语的语音变化从另一侧面来看, 是民间的文化改革, 学习语言就要了解接受民间最真实的语言, 学习语言着需要运用地道的当地语言就要掌握俚语。该文简单的从俚语的产生、俚语的实用性、美国俚语、英国俚语、俚语对文化的影响五个方面来探讨俚语对英美文化变迁的影响。

1 俚语概述

1.1 俚语的产生

英文单词slang是“俚语”的意思, 据调查, 美国人认为slang是日常生活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在一些非正式谈话和场合中时常用到的语言, 例如电视、电影、报刊、杂志、非正式谈话。而中国人对其的理解为土话、黑话, 因此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对俚语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英语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自字典里查找slang的不同定义会发现会有很大的不同, 《牛津英语词典》 (1989年版) 的定义是:一类其通俗的用语, 是低受过教育的人的标准用语。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 (1996年版) 中对slang的定义为:一般用于朋友或同事之间的谈话, 不适用正式场合的谈话。从以上不同词典的解释变化看出, 人们从一开始对俚语的粗俗、低下的解释逐渐发生变化, 随着社会的变化, 俚语被更多的人接受, 现在人们提到slang, 虽然还是会翻译为俚语, 但是并不是人们第一印象下的黑话, 而是某些文化群体为体现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职务所使用的一种语言。俚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 在与人们交流中并不是自己成立一个体系的, 大部分是以词汇的形式出现, 但是也不会脱离所从属的语法系统。

俚语是老百姓的语言, 老百姓的语言就是简单明了, 不会拐弯抹角、顾左右而言他, 俚语之所以在英语语言中广泛的流传、使人们接受和欢迎, 一方面就是因为它的变现力和富有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的实用性。生动形象, 俚语中的大部分都具有生动形象的特征, 使话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kick ass了不起, kick ass除了字面上“踢屁股”外, 还有“厉害、打败”的意思。如果有人跟你赴约但是并没有到达时, 你就可以说:“I am going to kick his ass”。kick ass还有“拍马屁”的意思。Cheat除了“作弊”外, 还有“不忠实”的意思等等, 举不胜举;通俗易懂, 俚语为非正式用语, 但是其通俗性和实用性在人们日常生活交流中发挥着重要性作用。Concentrate on the big picture for now.Do not worry about the minor details.先把精神集中在重点上, 不要担心次要的细节。Marcy is noting but bad news around here.Marcy真是这一地方的讨厌鬼。以上的两个句子中形象又富有幽默感,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单凝练, 俚语拨那个没有形成自己的用语言体系, 只是通过词汇来表达相应的意思, 只用几个词汇就可以表达出相应的意思, 可以看出俚语的简单凝练的特点。Chill out“缓和情绪”out in left field“疯了”out of it“迷迷糊糊”out of luck“运气不好”从短短的几个词语里就可以看出俚语的简单凝练特点。

1.2 英美俚语简介

英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 其语言形式也必定会多种多样, 俚语就是在英国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英国俚语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语言形式, 同一个词在不同国家的不同的含义, 在英国和美国中就会有很显著的差距, moke是“驴”, 但是在美国中这个词就会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在英国就没有这个色彩含义。又如, guy翻译为“家伙”, 对于很多英国人来说, a regular guy是“怪人”, 但是美国人对于这个词汇则是截然相反的, 美国将之翻译为“正派的人”。We should probably hit the road.It’s going to take us two hours to get home.“我们应该上路了, 到家需要花费两个小时。”俚语是世界文化的结晶, 每一种俚语都有其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踪迹, 英国的俚语也必定跟随着其发展变化而变化, 同时英国的文化也会相应的受到俚语变化的影响。

美国俚语反映美国人的特征, 美国俚语形成于美国的社会底层, 是众多国家中占据词汇的最多的语言, 可以反映出美国人的创新意识和来自生活的幽默感。美国人与其他民族的人们相比较, 他们不拘泥于固有思维, 比较自由, 对自己的生活有创新意识, 其乐于接受新的语言形式和词汇, 所以俚语在美国的发展就会更为之迅速。Off the top of one’s head“不假思索”bow out“不干了”, “火上浇油”被形象的翻译为rub it in.这些俚语都反映了美国人的幽默、机智的特点。

美国俚语还反映了美国人的社会性, 俚语来自不同行业, 不同的社会群体又会有不同的语言特点, 俚语的主要创造群体是新一代青年人, 他们带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创造能力, Don’t have a cow“别大惊小怪”push around“欺骗”, 还有很多新创造的词汇, “废话”duh、“父母”folks、“赚钱”make a killing等等, 充分反映了美国人的独立自主和创新意识。

2 从俚语变化看英美文化变迁

2.1 俚语反应了英美口语语音的变化

俚语丰富了语言, 也就必然会丰富语音, 使得语音千变万化, 语言不再是呆板的, 而是富有生命力的, 俚语大多都是来自于生活, 同时又要服务于生活, 俚语从刚开始产生到现在的发展经历了很大的挑战和改善, 俚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逐渐进入到了一些相对公众并且正式的场合, 电影的台词、报刊上的字眼、书籍上的字词等等。英美文化也从开始的不接受到后来的自我改良, 英美文化也从固步自封到越来越开放, 文化的多样性就会使民众之间产生很多的创新意识,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文化的建设。

英美文化的变迁可以从俚语变化中体现出来, 同时俚语的变化也会影响英美文化的变迁, 两者不能隔离开来, 相辅相成, 互相起作用。俚语的多样性可以充分体现出文化的开放性, 不能在固有的范围内僵化, 还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诸多方面。俚语的变换速度快, 那么就是这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很迅速, 文化软实力就会相应的增强, 综合国力就会显著提高。

2.2 俚语反映着英美文化的社会性

笼统的说,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但是确切的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念、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等。俚语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正确的、精确的英语。通过学习俚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英美的文化, 如:dish用在不同的句子里就会是不同的意思, You are such a dish.是你真是一个美人的意思, 并不是别的意思, 俚语的广泛使用使得社会上的各个阶层的人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2.3 俚语变化下英美文化的变迁基本模式

俚语首先是社会的底层或者非正式的一类人或大部分人发展起来的, 这就使得英美文化的变迁的基本模式是由下层往上层发展的, 从而使得整个社会适应它, 俚语出于大众之中, 它帮助语言和人们平时的言语跳出了限制性的框框, 人们能够不拘一格、自由发挥, 正是由于俚语有这样的很多的优点和特点, 所以才会被更为多的人接受, 才会逐渐的被社会的上层人士接受, 逐渐的成为英美文化变迁的基本模式。

2.4 俚语变化下英美文化变迁的机制

俚语的出现是应广大的社会的要求, 它的出现解决了社会上的很多问题, 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用于交流的有效语言形式, 俚语是人们富有创新意识的体现, 是老百姓发明的一种新型的语言形式, 由于创造性的发生变化, 所以就体现出了英美文化的变迁机制, 英美文化的变迁也是富有创造性的。俚语也是有传播性的, 是从老百姓中传播到很多的人口中, 其中涉及很多领域, 如电影、书籍、政治领域等等。另外。英美文化的变迁并不是突变, 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而来, 这中间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文化冲击才能够进化成现在的文化形式, 英美文化的变迁机制是复杂的, 并不是单一的, 是经过人们直接传播、一般演变、富有创造力的。

3 结束语

俚语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 反映着文化的变迁, 英美文化的变迁可以从很多方面表现出来, 其中俚语便是一项, 俚语反映着文化的社会性, 可以决定文化变迁的基本模式和机制, 文化的变迁并不是简单的往前推进后往后倒退, 综合多方面因素可以分析文化的变迁, 从俚语变化看出英美文化的变迁, 俚语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来把英美文化的变迁阐述的很确切。

摘要:语言和文化作为社会的两个载体,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 体现着地道的本土文化风格, 同时也反映着当地的社会文化。随着英语的发展与变化, 俚语作为一种非传统、非正式的语言, 以其独特的变现力和生存方式, 逐渐在一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发展起来。同时, 俚语与国家的本土语言结合, 产生了很多具有鲜明特点的俚语, 该文简要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俚语变化对英美文化变迁的作用。

关键词:俚语,美国俚语,英美文化

参考文献

[1]孙淼.俚语——历史与文化的精髓[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 (5) .

[2]付筱娜.美国俚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技巧[J].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0 (1) .

从春节看回族文化变迁 篇3

关键词:春节;回族;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48-01

一、问题的提出

春节是人们以敬神和祭祖的名义在春节期间进行的种种仪式活动,借以协调和联系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这些仪式之所以能够长期传承,是因为人们在其中寄寓着常在常新的生命情感与生活愿望,并在千百年间凝聚为一种群体意志,成为我国传统乡土社会中的某种整体性文化诉求。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以来被华夏民族所继承,同时在各民族的相互融合中,春节也被其它民族所接受,真正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

回族对于春节是较为淡漠的,甚至在西北地区对于春节是较为抵触的。回族大都认为春节是汉族的,这一观念的形成原因在于春节被赋予了太多的宗教色彩。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认为真主安拉是世界唯一的主宰,所以只能叩拜真主,任何真主以外的人和物都不能进行叩拜,任何以物配主的言行都是严格禁止的。春节期间汉族的各种宗教活动是回族对春节抵触的真正原因所在。文化作為一种人们适应自然和社会的生活方式,在不断的变迁过程中,回族文化也不例外。

本研究选取了云南省昆明市X县作为研究的实地调查地点,主要通过访谈对回族春节文化的变迁过程和原因进行探究。云南省昆明市X县是回族彝族自治县,据2010年数据,X县回族人口48892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10.70%。X县回族与其他民族杂居形态,使得回族文化大大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文化不断的碰撞与交融。本文姑且将回族在春节这一节日上的文化变迁称为回族春节文化变迁。

二、研究回顾

当前学者对于回族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回族文化的内涵以及文化变迁模式的理解两个方面。对于回族文化的概念界定方面,众多学者无不涉及到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碰撞、交流、渗透、吸收和融合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回族文化的形成条件导致其必将具有高适应性和自我调试性,以及时代性、大文化属性等,这些属性可以更好的为回族文化的不断变迁做出解释。

大多学者在研究回族文化的变迁时都指出了保守与创新两个方面,这是回族文化变迁最明显也是最为重要的特点。回族因其构成的多样异质性,对于其他文化的接受和适应性也较高,加之回族本来就是一个善于学习创新的民族,所以回族文化正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但我们不能否认回族文化的变迁变的是外在的文化形式,回族的本体文化是较为稳定的,这也是回族文化保守性的一方面。

三、回族春节文化变迁过程

通过对当地不同年龄段的回族进行访谈的结果,我们得出,回族春节文化经历了“衰—兴—衰”的变迁过程。据一位年长的回族老人的亲身经历,改革开放之前,村子里的回族都是不过春节的,一方面是因为那时候的回族“教门”很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时候的人们经济状况不佳,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以及外出打工、上学的人员的增多,回族渐渐开始过春节,但回族的“春节”仅仅是像汉族对元旦之类节日一样,是一个时间的节点,而且习俗方面也有许多不同,回族不会在除夕夜放鞭炮、不会守夜祭拜祖先等。老人也提到近五年来回族文化的复兴,清真寺开始限制回族过春节,大年二十八左右开始清真寺就会通过各种形式向本村回族宣讲回族过春节的不恰当性,并且直到大年初五阿訇们都不会为村内的回族宰牲畜,这位年长老人的论述很好的论述了回族春节文化的变迁过程,我们也从对其他人的访谈中得到了论证。

回族春节文化的变迁更好的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观点,文化行为的产生与经济水平有着根本的联系。在回族春节文化“衰—兴—衰”的变迁过程中,经济的作用是较为明显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排除其他的因素。

四、回族春节文化变迁原因

(一)社会变迁下文化保持和延续的需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临生存困境和文化危机的少数族群为争取文化传统延续和社会发展,正在积极进行文化重构,谋求与主流社会的良性互动,回族也不例外。这一方面的原因很好的论证了回族春节文化由衰及兴的变迁过程,在改革开放浪潮下,文化也在剧烈的变化中,作为中国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的回族文化不可能独善其身,所以在回族文化前进的道路上,他们选择了继承与创新并存的方式,既保存了回族的本体文化,也接受了其他民族文化,更好的适应了文化潮流。

(二)主流文化下的不自觉适应。中国现行的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联系更加的密切。民族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的与社会环境和政治、经济相适应。在访谈中,许多受访者都说到自己并没有刻意学习汉族的文化,总是在与汉族相处中不自觉的学会了。

(三)春节寓意下的渴望团圆。回族人跟汉族人一样,都是希望家人能够团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一切顺顺利利,有个好兆头。春节正好处于岁交之时,这就给了人们一个很好的理由。在访谈过程中向回族问及过春节时,许多人都说辛苦一年了,过春节刚好大家聚在一起可以团团圆圆。

(四)民族文化认同。无论是改革开放后回族对春节的接受还是近几年来回族文化的复兴,我们都可以看到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回族在接受春节的同时对汉民族传统思想里的原始宗教观念的抵触,便是回族骨子里的民族文化认同在起作用。毕竟回族是一个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体,那种渗透到骨子里的文化传统是根深蒂固的。

五、讨论与结论

本次以云南省昆明市X县为例的回族文化变迁探究调查,得出的结论主要是回族春节文化经历了“衰—兴—衰”的变迁过程,变迁的原因主要是文化保持和延续的需要、主流文化下的不自觉适应、渴望团圆以及民族文化认同。同时研究也使得笔者对回族文化与中国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本研究也希望通过对回族春节文化变迁的过程和原因的探究,从而探讨少数民族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大环境下是如何改变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为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提供可参考的资料,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1]张浩春.从春节习俗看回汉两个民族文化差异[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1,(1):97-99.

[2]骆桂花.社会变迁中的回族文化模式及文化走向[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21(3):97-100.

[3]马奎.改革开放中回族社会文化的变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46-49.

从满族变迁看民族融合 篇4

满族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具有巨大影响的民族之一,与蒙古族一样曾经是整个中华大地上的最高统帅。作文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满族在经历着数千年的沧桑变化的同时,也形成了她独特的文化魅力。但是随着清王朝的建立,她固有的文化也与另一种具有数千年历史文明的,强大而先进的,并截然不同的文化发生了强烈的碰撞,那就是汉族文化。历史的实践证明,满族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汉族文化的改造,融合了汉文化的精华,在以民族融合为重要特征的中华文化中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一、入关以前的满族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述到6000-7000千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洲,都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不同时代的典籍对这一民族均有记载:商周称肃慎,秦汉称挹娄、扶余,南北朝称勿吉,隋唐称靺鞨,辽宋元明称女真。

金亡后,经历了元明两代数百年的发展,女真族在十七世纪进入了一个空前强大的时代。1616年,其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后金政权并统一女真各部。1635年,爱新觉罗·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国号为“清”,正式确定了“满”作为民族名称。通过战争方式统一的满族在征服了蒙古、索伦、朝鲜各部后,替代腐朽的明王朝统治中国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虽然进行了数千年的交流,关外满族的文化仍然与汉族文化截然不同。入关前的满族使用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的满语。这种语言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参照汉文创制的女真文。努尔哈赤时满族知识分子仿照蒙古文创造了满文,皇太极加以修改定型。在宗教信仰上满族人普遍信奉喇嘛教和带有浓重巫卜色彩的萨满教。在日常生活诸如服饰、饮食、礼节等方面也体现出游牧渔猎民族的种种特点。可以预见,这样一个民族入主中原后,必将与汉族发生激烈的文化碰撞。

二、入关后的汉化

1644年李自成推翻明朝统治,清兵以“为明报仇”的名义入关,先后夺取了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在此统一中国。在政权刚刚稳定的初期,多尔衮采取一中排斥汉族、试图建立完全满族化的国家,这一政策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顺治亲政以后,满族才开始逐渐学习汉族文化。与此同时,汉族知识分子大量进入社会管理阶层,满汉两种文化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大一统年代中展开了全面的接触与对话,这样的交流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代表意义。

最初的改变在于语言。

汉语发展到清王朝时,已经是一种十分成熟、具有其深刻独到内涵的一种语言文明,而相比之下,当时的满语词汇量较小,内容也相对比较狭窄,并且身在关内的满族旗人都面临着与汉人交流的问题。因此,一方面大量的汉语词汇涌入满语,另一方面很多满人又直接以汉语为第一语言。满族在语言方面的改良,形成了一种全民族自发实现语言转变的现象,这一罕见的现象有力的验证了满汉两个民族的历史融合。

语言上的交流和沟通,同样必然引起了文学上的对话。满族人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也在日渐深刻地了解并接纳着汉族的思想。例如,清初的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文字清新婉约,生动自然足以与朱彝尊和陈维崧媲美;后又有老舍先生,创造出了很多杰出的作品,被赞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崇尚理学,满族大儒曾将四书五经等书译成满文,教给旗人。从皇帝、王公到一般满族文人有大批人寄情于绘事,出现了许多著名画家,像瑶华道人、唐岱、布颜图、麟庆的夫人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画家。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的书法,至今为书家称道。

北京满族汉化的另一大表现是信仰的改变。

满族所固有的信仰本是带有巫术色彩很浓的萨满教,其上层也信奉自蒙古族传入的喇嘛教(藏传佛教)。大量的神话、传说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萨满教的精神核心及概括性展示。既有口耳相传的,又有经文记载的。按内容,满族神话可分为:

1、起源神话。包括人类起源、万物起源、文化事物起源等。

2、宇宙关系神话。在萨满族神话中,宇宙是一个喧嚣的多层的立体世界,即所谓“登天云,九九层,层层都住几铺神”,每层天中都有人和动、植物、有恶魔和善神,各层间互通。

3、③灵魂神话。满族神话的特点,是动、植物神话、祖先神话,自然神话共融一处,并有图腾崇拜的遗迹。

入关后,清朝统治者接受儒学,因而孔孟思想也逐渐成为大部分满族人的正统信仰。同时,在汉族地区传播以久的佛教、道教也吸收了大量满族信徒。另外,不可忽视的是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和鸦片战争后外国势力的渗透,部分满族人也加入了天主教、基督教。

三、对于北京地域文化的影响

北京作为清朝的都城,是全国满族,尤其是满族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城市。而这样一座城市同时又是明朝的京师,是汉族文化的中心。汉族文化的一大特点是包容性强,因此满族文化也在北京作为清朝首都的三百六十八年间渗透到每一个北京人的生活中,形成了北京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北京的地域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拥有多种文化的汇聚,容纳了国内各民族的文化,也容纳了中西方的文化;

2、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

3、具有浓厚的皇家色彩。

其中,民族文化融合,特别是满族文化的影响,在其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语言上。北京方言是由明朝的北京话糅和满洲“官话”形成的,其中夹杂了许多满语词汇。如“爸爸”、“哈喇”(油脂类食品变质)、“各色”(形容人的脾气古怪,不合群)、“咕咚”(象声词)、“妞妞”(小女孩)、“关饷”(发工资)等等,以成为今天北京生活中常用的词语。

其次,满族的许多饮食习惯也进入了汉族人的生活。北京传统菜肴中多牛羊肉,正是受到了游牧民族的影响。至今为北京人喜爱的甜点“萨琪玛”也是满语译词。

另外,满族的服饰、礼节,甚至“老鹰捉小鸡”等游戏也被汉族广泛地接受,这些事实有力地说明了的文化交流往往是互动的,而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的输送。

1912年清朝覆灭,八旗制度解体。北京的满族人最终脱离了旧王朝,融入了由汉族和其他民族共同组成的社会有机体中。这是一种文化的消亡,也是一种文化的新生。

四、满族文化的现状

今天的满族已经全面地吸收了汉族文化,而其自身的文化却在许多方面趋于消亡。

就从满族的语言文字方面来看,满语来源于古代女真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典型的黏着语。满文是1599年清太祖命满族语言学者额尔德尼,借用蒙古字母创制的新型文字,起初这种文字只是单纯模仿蒙古语音拼写满语,被称为“老满文”“无圈点满文”或“额氏满文”。后来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又命另一位学者达海对这种文字加以改进。又字母右侧上加“圈”加“点”,以更加方便读写。后来被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新满文”或“达氏满文”。满族人在入主中原之后,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与汉族交往密切,逐渐学习汉族年代久远的语言、文字。对汉字学习和应用的普遍性,使提高书写艺术性成为必然趋势,一批满族书画爱好者随之出现。到了康、乾盛世,直至嘉庆年间,满族上层社会书法家以群体规模登上文坛。后经辛亥革命、新中国建立至今,满族书法作为中国多民族大家庭文化的一部分,长盛不衰。

可喜的是,近些年来通过互联网的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年轻的满族人开始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并且正在逐步扩大范围和影响,同时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满族村,也建立了全国第一所满语学校、哈尔滨阿城区的公办学校组建了满文中专,黑龙江大学也建立了满文专业等。哈尔滨工程大学也成立了满通古斯语言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满族文化交流协会,拯救推广满语满文。

变迁看文化 篇5

为了从杭州人休闲生活变化来反应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这次调查我们共发了50份调查问卷。通过对比杭州各个年龄层的曾经和现在的休闲生活的对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最后统计数据,得出社会生活发生巨大的变迁。这次实践调查更好的认识到社会变迁带给人们物质、精神的双重享受,更好的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1世纪的今天,随着小康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的提高。从要求饮食能够简单的填饱肚子到追求高档品味,再到讲究自然营养;从要求服饰能够单一保暖到时尚潮流、个性有品位;从要求住房能够挡风遮雨到豪华气派、舒适大方。人们现在追求的不是满足基本需要的品质生活,而是能够获得基本的需求之上的内在享受,是精神生活的升华。

关于消费观念和方式的变迁,感触最多。

以前的消费观念跟现今的变化是十分巨大。这个根据我们得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现在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老年人的消费观还是停留在改革开放前的状态。经过网上一些资料分析,得出这样的消费观的主要原因:价值观和制度因素。传统封建社会的消费观念:“黜奢崇俭”,《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许多封建社会的思想家如老子等都视节俭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奢侈看作万恶之首。建国初期物资短缺、生活资料匮乏,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则进一步强化了人们“黜奢崇俭”的消费观。量入为出、计划消费是当时中国人推崇的持家之道,政府长期实行低收入政策和不鼓励消费的政策,强化了人们节衣缩食、“攒够钱再花”的消费习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相继对住房、医疗和教育等制度进行了改革,消费者对未来风险预期水平明显提高,进而导致尽管消费者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即期消费支出增长却相对滞后。

而现在随着改革开放,外来消费观的影响以及经济的发展,我们社会的消费观大致上已经处于温饱型转向享受型的状态。关于消费,已经不只是以前那样单单的物质上的消费和精神消费,还有一种叫做视觉消费。2005年9月13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从现在到2008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年增长率达20%;预计2008年至2015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0%左右。到2015年中国将登上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巅峰。2006年1月,来自高盛公司的关于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研究报告又称,除私人飞机、豪华游艇外,2004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额已达60亿美元,在全球奢侈品消费中的份额已增长至12%。这种热衷于奢侈品消费的就是属于典型的视觉消费,不再是对物品的消费,还是对品牌所形成的视觉效应的消费。

但是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消费行为,当然杭州也是不例外的。中国人独特消费行为其中包括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面子消费。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面子”是指个人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而获得的社会地位或声望;所谓面子工夫,其实就是一种“印象整饰”的行为,是个人为了让别人对自己产生某些特定印象,而故意做给别人看的行为。戈夫曼进一步用戏剧理论的观点,将面子行为比拟为在舞台上演出的戏剧。“面子功夫”就像是做给关系网内其他人看的“前台行为”。个人对关系网内其他人做“面子功夫”,就像在舞台上演戏一样,他会刻意地安排他和别人交往时的情况背景,修饰他在别人面前的服装仪表和行为举止,期望在别人心目中塑造出某种特定的形象。

面子消费的表现形式:坐奔驰比坐奥迪有面子、坐奥迪比坐桑塔纳有面子;住山水别墅比住都市独楼有面子、住都市独楼比住大杂院有面子;不动用工资袋比动用工资袋有面子;打高尔夫球比卖煤球有面子;公款消费比自掏腰包有面子,在客厅里悬挂名人字画,身上佩戴要人送的装饰品等等。

面子消费的其他表现形式:攀比消费、炫耀消费和象征消费。攀比消费的重要前题是消费者购买某项商品并非出于物质满足的需要,它的发生更多地来源于攀比而形成的心理落

差。炫耀消费是指购买并突出显示奢侈品,以证明其支付昂贵商品能力的消费行为。象征消费指的是消费具有的符号象征性。即消费不仅是物理或物质的消费,而且也是象征的消费。这里的象征消费就如同之前所提到的视觉消费,都是关于“面子”的。

面子消费的现象在社会上是很普及的,大学也不能被排除在外。A上月消费318元,而B上月消费为4630元,同是一个班级的两名大一男生,月消费相差如此之大,后者几乎是前者的15倍。这是某某大学的两张有着天壤之别的月生活费清单:“为争„面子‟买名牌服装”,B说他上月买衣物花了1850元,其中有350元的阿迪达斯T恤,400元的耐克外衣,600元的阿迪达斯运动鞋和500元的休闲鞋。B穿的都是名牌服装,虽然这些衣物贵了点,但是无形中给他打了个高高的“面子分”,他有一个月买了一双1000元的篮球鞋,就引来好多同学羡慕的眼光,他觉得自己特别有“面子”。而B的同班同学A在本月买了一件外套和一双普通的鞋子,总共花了90元。

从休闲生活变化看社会变迁,我们还调查了其他方面。比如饮食方面的变化、休闲娱乐方面的变化等等。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家家户户可吃的东西极为有限,在十岁左右的孩子眼里,吃无疑是最有诱惑的,玩只能屈居第二位,与现在孩子的心理需求刚好相反。在30年的记忆中,自然会与吃有关,与一些词有关。第一个与吃有关的词非“过年”莫属。在儿时的记忆中,“过年”简直可以与“好吃好喝”之间画等号的。家家户户,不管平时的日子多么忙碌,多么清贫,一到年关,大人、小孩都积蓄了足够的时间来消遣,都准备了相对丰盛的物品来享用。在小孩子的眼里,过年有新衣穿,有平时吃不到的白面馒头、猪肉和其它父母力所能及提供的稀罕东西。而对大多数父母来说,过年可算得上一种甜蜜或幸福的苦恼和负担。当初最让每个小孩眼谗、嘴馋的莫过于如今已逐渐销声匿迹的各式瓶装的水果罐头。在广大农村,逢年过节,罐头、白砂糖或古巴黑糖、手工挂面几乎成了人们走亲访友必不可少的礼品当中的主角。往往一瓶罐头,一包糖在亲朋好友之间转了个圈又回到了起点,只是,这时候罐头瓶上的商标要么已残缺不全,要么已去向不明,糖外面的包装由一层变成了多层而已。当初城镇居民过年前的集体大采购风暴,如今已渐渐降温。因为,交通的四面八达,加速了商品流通的节奏和频率,人们过年的吃、喝、用已与平常生活没有多大区别。第二个与吃有关的词当属“下馆子”。“下馆子”当初的含义应该是到饭馆吃一顿,后来渐渐演化为曾很流行的“搓一顿”。时至今日,在我心灵深处依然保存着对“下馆子”的种种难忘记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到城镇的那些零星而简陋的国营食堂或个人小餐馆,吃一碗面,几两饺子或几个包子,就算“下了一次馆子”,对大人小孩来说,那都绝对可以算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和炫耀的资本。而今,中华民族传统的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在一些大小城市里,已悄悄地从家里转移到了酒店,而且一年比一年火。与此同时,每年高、中考结束后,各大酒店就会适时推出一些不同档次的“谢师宴”,颇受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欢迎。就连农村人过红白喜事,也由原来自备原料、请人加工的模式,变成了到酒店包席宴请亲朋好友,既省却了主人操办酒席的奔波和艰辛,又提高了宴请的质量和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变迁看文化 篇6

搬家前的少年宫与景山相隔一墙,一进大门就有一种古典的意蕴,大家欢乐的笑声,给古老的宫殿一缕生机。在艺术院内,古老的教室,甚至一棵大树都比我们的年龄大上不少,而同学们就是在这一棵棵大树的看护下成长。

春天百花盛开,大家在校园内聊天,做游戏,十分快乐。夏天烈日炎炎,大家要么待在凉爽的教室里,要么在树下乘凉,还有的同学到一棵极低的松树下摘松果。秋天落叶纷纷,一进入校园你会经常看见几个同学凑在一起,一个同学说:“你看我这一根,绝对赢!”

另一个同学看了看,说:“绝对不行,你那根太嫩了。”而另一个同学兴致勃勃地炫耀:“你看我这根,绝对是老根,不信你来比比!”原来,这是同学们在玩“拔根”的游戏,它就是一人拿一片杨树叶,用它的茎来与另一个人手中拿的茎来拉,看哪个人手中的茎先断,则那个人就输了。而在银杏树下,一些同学则玩起了“打树叶仗”,将树上落下的银杏叶抛向对方。值得一提的是银杏树上落下过银杏果,有人就去捡那些果子,有人可以捡上一篮子。冬天只要一下雪,大家就都跑到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

那时的合唱团,老师经常说:“在屋里安静地坐会吧!屋顶都要被你们掀开了。”而我们却还是在外面玩耍,跑步。

可是,当少年宫搬家后,似乎一切都变了。

少年宫由大楼组成,不像以前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要走路,而是要爬楼梯了。合唱团在3楼,课间休息时,大家只是到3楼的平台上活动一下,极少有人会跑到楼下去——如果跑到楼下的草坪上不停歇再跑回来早就上课了。我们似乎更加便利了,我们有一个电视来看演出的光盘,同时我们丢掉的是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听说少年宫里有植物园,可是我还没有见过一眼,似乎它只是给来少年宫参观的学校开放,而忽略了少年宫里面的学员。还有就是少年宫这个大楼内就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地下一层是冬季,一至二层是春季和秋季,三至五层是夏季。原因就是因为空调。在暑假时,在地下一层的人恨不得穿上冬装去,而三层却很热,穿着短袖还需要带把扇子,到了10月教室里还是穿着一件衬衣就可以了。

现在的合唱团,老师常说:“别光看手机了,出去运动会儿吧!”

变迁看文化 篇7

云南凤庆县地处滇西纵谷南部, 在春秋战国以前, 人类便在这里繁衍生息, 最早在这里居住的人被称为百濮, 也是今天佤族和布朗族的祖先, 其次是傣族、彝族和白族、回族。在明清时期, 由于汉族大量入迁, 其它少数民族也大量来此定居, 例如苗族、拉祜族等。因此, 凤庆的少数民族较多, 凤庆县的民族文化也更加深远悠长, 这里不仅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也有丰富多彩的音乐和歌舞, 并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凤庆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滇红茶正是起源于此地。

凤庆茶道文化具有丰富的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 最早的表演艺术起源于1950年, 当时的茶道活动主要是为了开展政治宣传和文艺创作而进行的。随着茶道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 1990年进入一个繁荣时期, 这时的凤庆茶文化艺术被广泛宣传开来, 凤庆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也被不断改编, 形成了茶道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 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也使茶道文化艺术得到积极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少数民族在汉文化的融合下不断被汉化, 凤庆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失去了原有的生态特色。

1 凤庆茶道文化中的音乐发展概述

音乐与文化都属于艺术的范畴, 二者彼此联系, 相互促进。凤庆茶道文化中的民族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可以说, 人类在改变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都属于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文学、艺术、科学等精神财富。茶道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茶道文化是指在茶道发展中所展现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道文化是指其精神财富。

凤庆茶道文化表演在早期并没有专职队伍, 只是一些喜爱茶道表演的人组织起来进行表演, 尤其是在节日期间, 表演更加丰富多样, 茶道文化表演逐渐发展起来。随着茶道表演队伍的不断壮大, 茶道表演也越来越规范, 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茶与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 也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茶文化表演。

茶俗是茶道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将精心采摘的茶叶放入土陶罐放在红炭上边烤边抖, 直到茶叶发出清香, 即为烤茶。在茶道文化表演中, 这一民族习俗也以歌舞的形式展现出来, 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和感染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变迁, 凤庆茶道文化中的音乐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茶成为音乐的主要表现主题。但是由于经济目的越来越明显, 相应的民族文化音乐在逐渐减少, 主要以舞台表演为主, 表演的频率也越来越低, 人们对凤庆茶道的民族音乐认识与了解也越来越少。如今, 茶道文化中的民族特色音乐已经越来越现代化。

2 凤庆茶道文化中的音乐表现力

2.1 凤庆茶道文化中的音乐地位

2.1.1 突出民间表演形式

民间表演艺术主要包括音乐、舞蹈、美术等, 民间表演艺术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展现, 也体现了民间艺术对民族的重要性。凤庆茶道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主要以佤族音乐为主, 人们通过这种独特的民族音乐舞蹈形式, 使人们对凤庆茶道的歌舞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对传统音乐有积极的主导和影响作用。

2.1.2 突显民族音乐风格

凤庆茶道文化中的佤族音乐, 具有较丰富的特征,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突出了本民族的音乐风格。佤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民族的音乐风格, 通过对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的分析与欣赏, 能够对该民族的社会生活方式有更清晰的认识。在凤庆茶道文化表演中, 佤族的音乐风格独特, 不仅舞姿优美、歌声嘹亮, 而且乐器配合和谐动听, 从自然简单的音乐旋律中, 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感知这里人民生活的纯朴与善良。

2.2 凤庆茶道文化中的音乐价值

2.2.1 民族音乐的影响作用

民族民间音乐是一门特殊的文化艺术, 是民族心理面貌及特点的真实反映, 民族民间音乐也是茶道文化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民族用他们的文化来展现不同的民族风格, 表达独特的民族情感, 最终产生情感共鸣, 使民族民间音乐得到积极的推广和传播。凤庆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有着独特的民族特性, 它吸取了当时少数民族的音乐特性, 在不断地改编和表演过程中, 将茶道与表演艺术融合起来, 人们不仅从中欣赏了茶道, 也聆听了优美的民族民间音乐, 这也是民间艺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所体现出的生存方式。

在凤庆茶道文化表演中, 一段舞蹈、一段音乐, 都流露出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 这是音乐对民族的价值体现。在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不仅表现出了民族的心声, 而且对整个民族的社会发展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 凤庆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其存在的重要性, 以此作为基础的凤庆茶道文化表演更推动了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与传承。

2.2.2 民族音乐的社会价值

音乐是艺术的体现, 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将情感融入到艺术中, 使人们在聆听中获得愉悦的体验和精神的升华, 这也正是音乐艺术的价值所在。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要与各种困难不断地作斗争, 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团体, 而这个团体需要一根纽带, 使其拥有团结的力量和智慧。从现代社会来看, 一个企业或是一所学校, 都有属于自己的音乐歌曲, 由此说明这些团体也需要音乐来提升凝聚力, 团结大家一起努力向上, 发展事业。正是如此, 凤庆茶道文化表演中的民族民间音乐也使其发挥了强大的影响力, 使本民族的人民在不断的劳动和进步过程中, 通过音乐来凝聚力量, 增强信息, 共同克服困难。由此可见, 民族民间音乐在社会发展及茶道表演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激励着人们不断努力, 创造美好的生活。

3 凤庆茶道文化中的音乐变迁

凤庆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 不同的音乐表现出不同的民族风貌和特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佤族音乐, 从佤族音乐的前后变迁来了解茶道文化中的音乐表演方式。

3.1 早期的佤族音乐

凤庆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最早是以佤族音乐为主的, 佤族歌舞常被引用到各种茶道表演中, 使佤族音乐得以传播, 其中的主要表演形式有佤族山歌、佤族木鼓舞等, 单调简单、风格粗犷是佤族歌舞的主要特点。佤族歌舞的主要乐器有佤族小葫芦笙和中葫芦笙。小葫芦笙单色清丽悦耳, 外形更小巧。在茶道文化表演中, 将茶叶和茶具放在演出场地的中间, 表演艺人坐在中间进行演奏, 常用的乐曲有《小半翻》。这首曲子是佤族音乐的代表, 旋律鲜明易记, 充分展现了佤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早期的民族民间音乐构成为茶道文化的主体,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3.2 佤族音乐变迁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 佤族民族民间音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音乐形态更加清晰, 而且节奏也更简单, 尤其是电子音乐的加入, 使音乐更具有现代气息。如今的凤庆茶文化中的音乐也吸取了白族等多个民族的成分, 但是却很难突出各个民族的风俗特点, 凤庆茶道文化的艺术特色也难以体现。尽管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文化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但是许多民族传统特色也在逐渐失去, 例如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的韵律、音阶形态等都发生了变化, 无法体现出传统的民族音乐特色。佤族的民族民间音乐虽然在乐器、乐曲上都没有变化, 但是音乐形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使传统音乐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近二十年来, 佤族的音乐形态从最初的封闭状态到后来的开放状态, 对音乐必然产生了重大影响。相比汉文化的发展, 佤族文化存在较大差距, 在彼此不断的融合和交流中, 佤族文化吸取了许多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成分, 使其民族音乐发生了一些改变。此外, 新时代、新观念以及新思想也给本民族的艺术工作者带来较大冲击, 使他们的音乐创作理念发生变化, 音乐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曾经受到地理因素制约的人们通过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渠道感受到了各种文化的魅力, 尤其受到汉文化的音乐影响, 对佤族音乐文化也造成一定影响。此外, 茶道文化有固定的音乐艺术团体, 这些音乐工作者对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有积极的导向和传播作用, 随着不同民族音乐的融合, 他们在进行音乐组合时也被其它形态的音乐所影响, 这就使本民族的音乐形态发生了变化。因此, 在将佤族音乐与汉民族等其它民族音乐进行融合比较时, 要对不同的音乐形态进行细致区分, 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注重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形态, 以突出民族音乐的艺术特色。

从凤庆茶道文化中的音乐变迁可以看出, 保护民族传统音乐不仅是保护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内容, 也是促进传统民族音乐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首先要加大对传统民族音乐的研究力度, 更好地收集整理民族音乐。其次要加强对民间艺人的保护, 并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 使他们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到传统音乐的整理研究工作, 努力把传统音乐的精华融入到音乐创作中, 使凤庆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摘要: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云南凤庆茶道文化入手, 通过对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茶道文化中的音乐进行比较分析, 对凤庆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变迁进行梳理, 提出自己的思考, 以期对云南茶道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所促进。

关键词:云南凤庆茶道,茶道文化,民间音乐

参考文献

[1]冯文慈《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 《音乐研究》1986年第1期.

[2]王玲:《中国茶文化》, 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第87页.

[3]田真、吴明放:《浅谈艺术教育审美功能的开发》, 《中国音乐教育》2001年第4期.

[4]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第85页.

[5]项阳《论制度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关系》, 《音乐研究》2004年第一期.

数据看《规划》前后变迁 篇8

2009年,24家汽车生产企业的47个型号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列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制订和实施新能源汽车标准39项。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等23项标准制订工作取得新进展,部分标准已经通过评审。

来源:工信部《2009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2010年6月1日起,国家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五个城市启动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与试点工作。

2010年7月,国家又将十城千辆示范推广城市由20个增加到25个,6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

截至2010年年底,共有54家汽车生产企业的190个车型列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2010年,以上车型年产量为7181辆车。进入目录的54家车企,2010年生产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平均不足133辆,每个车型的产量则平均不到38台。(来源:2011年1月工信部网站数据)

2009年1月?2012年6月这42个月期间销售了4800万辆汽车(不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其中仅有7834辆电动汽车,占比不过0.02%。至2017年,中国电动车的产量可能会达到273150辆,也仅为汽车总量的1%。

2012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仅售出578辆,其中第二季度仅售出235辆,较上一季度的343辆大幅下降31%。

来源:2012年10月23日,麦肯锡全球电动汽车指数

截至2011年10月,全国累计投入9268辆新能源客车,距离2012年末全国共投入24220辆的目标仅完成38%。而且已经投入运营的大部分是混合动力公交车,纯电动公交所占比例很低。

25个城市参与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工程,完成率超过50%的城市共有10个,仅占城市总数的40%,完成率在30%以下的城市多达14个。完成率在50%以上的城市只有北京、杭州、大连、厦门、广州、上海、合肥、济南等城市。

来源:《2011年新能源客车示范运营调研报告》

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只有8368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为5655辆、混合动力2713辆;销售新能源汽车8159辆,其中纯电动汽车5579辆、混合动力2580辆。另外,2011年生产代用燃料汽车3.11万辆,销售3.13万辆。

2012年1 ~9月国内主要乘用车企业已销售新能源汽车6982辆,其中纯电动车3009辆,混合动力车3973辆。9月份,国内主要新能源乘用车共售出963辆,较8月份(1065辆)减少了102辆,其中纯电动车348辆、混合动力车615辆,如果加上江淮汽车本月交付的510辆第三代同悦“爱意为”的话,电动汽车将是自5月份以来首次在销量上超过了混合动力车。

上一篇:年教师观看央视榜样观后感下一篇:关于简单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