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服饰文化论文

2025-01-14

满族服饰文化论文(通用12篇)

满族服饰文化论文 篇1

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朵灿烂的奇葩。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 满族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民族, 她在自身发展繁荣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充分展示了这个民族所具有的优秀品质。现如今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 其余散居在河北、内蒙、北京、天津、新疆、甘肃等地, 几乎遍及全国, 总人口至今已愈千万, 是我国第二大少数民族。满族的族源可以上溯到3000多年前先秦时代的肃慎, 以及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北魏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北宋至明时的女真, 其统治时间之久远, 统治范围之广大, 统治程度之稳定, 足矣令历史上其他少数民族望尘莫及。满族长期生活在寒冷的地域, 面对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 满族人民不倦地探索着生存发展的方式和方法, 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满族文化。满族入关前是以渔猎为主的游牧民族, 立马弯弓, 崇尚骑射, 具有草原民族狂野的风貌, 入关以后满族人凭借自身独具的聪明才智很快便适应了农耕文化, 在保持原有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又充分溶入了汉族文化, 因而成为统治中国长久而稳固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岁月的流逝, 我国现阶段能够认识看懂并且会说满语的人真的是寥寥无几, 仅是东北农村个别村庄的少数老人才能做到, 这些老人又多数会说而不会写, 不夸张地说, 这些满族文化可能在一夜之间就会消失得无影无综, 因此说抢救满族文化迫在眉睫。由于满俗满语文化的特殊性, 要想做好满族文化研究, 就要做到多方收集、深入田野调查, 动用一切抢救手段。吉林省是满族人的聚集地, 特别是四平叶赫更是满族发祥地之一。叶赫历史悠久, 是清初开国皇帝皇太极生母孝慈皇后的出生地, 也是清末慈禧太后和隆裕皇后的祖籍地。吉林师范大学就座落于这块充满民族特色与学术氛围的土地上, 在满族文化的研究和抢救上, 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1年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被省社科规划办确立为省哲学社会科学满族文化重点研究基地, 以于鹏翔教授为首的一支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 为满族文化研究开辟了具有划时代的先河创举, 他们提出“以文化抢救为先, 以人才培养为要, 以科学研究为主, 以服务社会为宗”的多维并举的工作方针, 在学科建设上开辟了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满族文化研究方式, 通过征集、抄录、复印、拍照、摄录等方式把濒临灭绝的满语口语和满族民俗物品保存下来, 形成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其中满族谱牒堪称文化瑰宝。“古礼求诸野”, 了解满族民俗或者会说满族语言的人一般年龄都较大, 且居住于十分偏远的山沟里, 山路崎岖, 交通条件差,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腐朽有幸化神奇,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忘我的工作精神热情, 研究所共抢救录制影音资料2000多GB, 时长达400多小时;征集、抢救了以满族为主的东北民间谱牒1200余部, 东北皮影2箱, 影辞68部280卷, 民俗文物5800余件, 萨满祭祀神词16部, 东北民间契约文书300余件, 整理孤本书近200本;组织申报旗袍制作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项。抢救萨满文化、满族皇家祭祖习俗、民间巫俗、关东大鼓、柞蚕文化、吉林单鼓、满族民间歌曲等濒危文化遗产。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 这些珍贵的文物经过集中、分类、整理、修复, 建成了“六馆五室”和“六个研究基地”。“六馆”为满族民俗馆、满族佟佳氏博物馆、东北谱牒馆、福文化博物馆、八旗谱牒馆、历史文物馆;“五室”为东北满族文物室、叶赫旅游开发展室、谱牒整理实验室、谱牒电化展室、满族资料室;六个研究分支基地包括伊通、叶赫、乌拉街、九台、宁安 (黑龙江) 、本溪 (辽宁) 。其中, 满族民俗馆收藏满族生产生活用具、服饰、萨满祭祀神器和扈伦四部遗址出土的清代民俗文物5000余件, 展品主要有:关于满族及其先民生产生活的渔猎用具, 如弓、箭、马具等;展现农耕习俗的各种生产工具和手工业工具, 如镰刀、二齿钩、三齿叉、墨斗、破篾刀等;反映满族家居生活的满族四合院、筒子房、万字炕的模型;清代具有“国服”地位的宽腰身直筒式的旗袍和旗头等其他有代表性的服饰;既有装饰性又有实用性的满族佩饰, 像搬指、如意、扁方、银钗等;独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满族刺绣, 以花样繁多的枕头顶、幔帐套、荷包为主;丰富多彩的满族饮食, 如苏子叶粘豆包和各类各样的家居日用器物;具有浓郁东北地方特色的狗拉爬犁模型、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和关东四大怪———吊悠车、摇蓝、大烟袋、窗户纸等的展示;神秘的满族祭祀法器———萨满神服、神帽、神鼓和腰铃等, 以及威武雄壮的八旗士兵的复原模型, 充分展现了满族及其先民的生产生活和衣食住行等不同侧面。八旗谱牒馆是国内外惟一一所收藏、展示满族谱牒资料的专馆, 珍藏以《爱新觉罗宗谱》为代表的皇族谱牒, 以佟、关、索、马、齐、富、那、郎满族八大姓氏为代表的民间谱牒1200余份, 现已成为满族谱牒研究和满族民众寻根问祖的重要资料库。满族佟佳氏博物馆是全国第一所满族家族博物馆, 馆内珍藏满族佟氏家族契约文书、家族文献、家居陈设等文物3000余件, 为研究清代满族家族史提供了珍贵资料。东北谱牒馆自建立以来, 先后从满族的主要聚居地东北三省, 以及相邻的北京、河北等地抢救、收集各类谱牒1200余份 (包括谱单和谱书) , 如清皇室《爱新觉罗氏谱书》、满族名人后裔杨家将《杨氏家谱》、常遇春后裔《常氏家谱》、叶赫东城城主《金台石家谱》等;此外, 还收集抢救了大量与旗人生产、生活习俗、家庭祭祀密切相关的重要物件, 并以图片、文字、幻灯等多种形式, 分类、分区陈列、展示, 力图把八旗族人的生活习惯、社会风俗、祭祀观念、祖先观念、伦理观念、生活禁忌等以立体、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满族资料室收藏《乾隆朝宫中档》、《明清档案》、《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等珍贵图书资料4万余册。近几年, 研究所于鹏祥教授通过对满族文化的抢救、整理和研究, 编著了《满文形体学原理》一书首次破解满文形体结构密码, 是满文及其所在形族、形系、甚至整个表音文字形体学研究的第一本专著,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及应用价值, 他主编的《满族石姓萨满祭祀神歌比较研究》一书是此领域的拓荒之作, 开辟了满语口语文化抢救与研究的新领域, 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5年该团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大清史工程项目1项, 合作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 主持省部级项目48项, 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 发表论文270余篇, 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 形成了满语文、满族文化、谱牒文化三大系列丛书, 其中《满语句法学》、《满语语言学》、《满语词法学》、《满文形体学》等著作, 形成了语音、词法、句法、形体学的完备体系, 撰写出版第一套满语语言学系列专著, 于鹏祥教授及其团队还承担了吉林乌拉街、四平叶赫等满族旅游区的规划、设计与开发, 与白山、珲春等地合作进行了满族特色文化产品的研发, 推动了地方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多年来, 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始终以“文化抢救、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为理念, 形成了以收藏、展示、研究、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构, 在东北地方文献的抢救、整理、研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目前, 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民俗馆以成为吉林省地方文化对外展示满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东北谱牒馆已经成为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东北谱牒重点研究基地, 以八旗谱牒为主的东北谱牒收藏和整理的中心, 地方家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中心, 地方家族文化和社会生活展示中心, 地方家族历史, 文化研究中心, 地方文化交流、普及、传播基地。相信在“国际有影响、国内有特色、省内属一流”的既定目标指引下, 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定能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促进民族事业发展, 振兴东北经济注入强劲的文化推力。

满族服饰文化论文 篇2

满族的袍服或旗袍是满族的传统服饰。满族又称旗人,故有旗袍之称。旗袍,男女老少皆穿。但是男女名异有贵贱之分。旗袍款式高雅,清新大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至今仍在流行,深受欢迎。

满族妇女的服饰原为宽松肥大型,服长掩足,并镶有不同纹样大花边。在布料选择上,贵夫人或新妇多先用朱红、大红颜色,中年妇女多为藕荷色,中青少女喜欢粉、绿、月白颜色,长辈尊者多用深紫色,老年或婆妇惟兰、灰素色。旗袍布料多为绸缎,农家妇女多用棉麻布料。

满族妇女的旗袍,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略开瘦小”。从民国时期,由宽松肥大变为窄瘦,并有长短袖之分。一般款式为紧贴腰式,直领开右大襟,两开衩,钉扣绊,长至膝下略掩足,至今仍盛行。

男士袍服镶有花边。有身份者所用布料皆为绸缎。清初多为天青色,后来流行玫瑰紫色,谓之“福色”。一般男士多用蓝、灰色的棉麻布料。袍服外皆套褂,俗称马褂,多为对襟,圆领、平袖、两旁开衩、褂长仅及于脐。男士穿袍服时,袍外系扎腰带。腰带上配有腰配,系有解食刀、烟荷包、眼镜盒袋等,格外显得端庄文雅。

满族男女早年流行穿“套裤”,套裤用皮制作,后来改用布。这种服饰,仅有两条单腿裤筒,不连接一起,用时分别套在腿上。干农活时穿套裤不磨裤腿,对老年男女来说又可防风寒。

早期满族男女老幼皆戴布“兜兜”,紧系腰腹,贴在胸前。制做兜兜十分讲究,兜嘴按本旗属的那种颜色,镶一寸宽彩色布,绣上吉祥字和图案。小孩绣“长命百岁”成年男人绣“吉祥如意,青年妇女绣花卉。老年妇女绣“盘长”。如遇本历年一律穿戴红兜兜。

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大傻鞋”。到秋东季节,农家男人多穿“}B”。妇女皆穿平底鞋、“千层底鞋”,还有一种旗鞋,又称“寸子”。“大傻鞋”是满族男人家常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

“平底鞋”是满族妇女的坤鞋。鞋面的材料一般是用布或缎,色泽不一。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云头”,也属家常便鞋。

“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

“}B”是男人在秋东季穿的一种鞋,用猪、牛皮缝合而成。前脸手工作出二十多道小皱褶,样式独特。穿时必备}B带、}B腰子。内絮捶好的}B草,穿起行走轻便,保温耐寒。

“寸子”是满族妇女的绣花“旗鞋”。鞋底为二三寸,长度约占全鞋的二分之一。两头宽,中间细,俗称“马蹄底”。上宽下窄呈梯形,又称“花盆底”,也称为“寸子”。旗鞋,多在庆典祭祀时穿用,俗称踩“寸子”。现今仅在舞台上可见。

春秋季节,满族农民多戴“毡帽头”。帽呈罐状,左右两侧有帽耳朵,平时反折向上。有身份者,皆戴青绸缎“六合帽”,帽面以六块绸缎拼合而成,俗称六块瓦帽。帽下沿镶有寸宽绣边,前端钉有一个玉后翠的饰物,帽顶钉一个大红绊疙疸。入夏时,农家男子在劳动中戴用秫秸皮子编的草帽,既遮阳又可挡雨。冬季男人戴大耳扇皮帽子。耳扇多用羊、兔、狐狸等毛皮,忌用狗皮。

秋东满族幼儿多戴猫头、虎头帽子,俗称吉祥帽。帽面多用不同颜色绸缎或布料,帽子上面刺绣猫、虎等动物脸谱,左右两侧上端钉有两个“动物耳朵”。帽分为夹、棉两种。

浅析《红楼梦》服饰中的满族文化 篇3

关键词:服饰;满族文化;阶级;贵族

自古至今,人类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分不开,而人类在每个时期之所以有不同的习俗和衣着,便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决定的,那么能影响社会环境的关键因素即各个时代不同的政治。

服装和配饰是政治的一部分,它不仅是象征着时代,同时还是时代的符号,不是简单的代表个人的社会和政治地位,也警示着那个时代的人的各自的地位,需要安守本分,切不可越位。

一、时代背景

研究《红楼梦》中的服饰及其文化,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背景。《红楼梦》这样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是我国四大名著中最经典的一部。曹雪芹的生平用八字总结便是“生于繁华,终于沦落”。他的家庭从富贵显赫之盛,一下子掉入衰颓的地步,人世的变化无常他都经历了一遍,也就没有了原来的阶级的世俗以及狭隘,预见到了封建贵族一脉不可避免的败落的趋势,同时也带来了幻灭感伤的情绪。曹雪芹通过自己生活上的感触和出类拔萃的文笔,向后人讲述了一个封建大家族从繁荣到衰落的故事,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没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书中所描写的社会的风俗习惯,更是细腻地反映出了清代的真实情况。

二、红楼服饰

如果说《红楼梦》是一部反映清代贵族的小说,跟清代贵族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那其中对于文化内涵时代特征的描述也就一定会跟满族文化有关。

(一)红楼衣着

在《红楼梦》里面,衣着配饰的文化特征就是显而易见的例证。

袍褂

对凤姐着装的描述突出在前十句,“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这一句所描写的袍褂是乾隆初年盛世时期流行的时髦样式。另外,在服装的纹饰上,刺绣的纹样是“百蝶穿花”,这种纹样表达的寓意是“蝴蝶翻飞春满园”的意思,是在清代的贵族阶级中受欢迎的一种纹样。

百蝶穿花纹样

再看颜色,清朝礼制决定了不同的阶级可以使用的颜色也大不相同,如从皇帝至大臣,在正式场合一律要求用蓝色或者石青色。因此,除黄色之外,蓝和石青色是贵族阶层里面能够使用的高规格的颜色。其中,均以石青色为贵,否则其他颜色在正式场合才能显示出与众不同,否则只能逊色于人。

(二)红楼鞋履

另一能够体现出的《红楼梦》中的满族文化内容的形容,可以从小说中描写的女眷的脚以及鞋子来证明。

小说中多次提到皮裙、棉裙,这是满清入关以前的服装,与汉裙不同,穿这样裙子的满族人当然是天足(大脚)了,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期间就有过文章例证,题目是《红楼梦脚的研究》。在这篇文中,作者有力的证明《红楼梦》中的女性角色皆为大脚。那么,在《红楼梦》中究竟有没有被称为“三寸金莲”的小脚呢?

三寸金莲

小说中第六十五回提到尤三姐的装扮是:“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众所周知,“金莲”是古代对于妇女缠足裹小脚的美称,而到了第七十回中作者又对晴雯的描写是:“葱绿花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徐珂曾写道“睡鞋,缠足妇女所著以就寝者。盖非此,则行缠必驰,且借其恶臭不外泄也。”由此可见,晴雯当然是缠足成小脚了。

贾宝玉的第一次亮相是在小说第三回出现的,譬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反观第二次宝玉的着装却变成了“厚底大红鞋”。不过作者在第四十五回又写到了宝玉的一双“底下是掐金满绣的棉纱袜子,着蝴蝶落花鞋。”蝴蝶落花鞋,是一种薄底,用蓝、黑绒堆绣云贴花,鞋头上还装上了能够灵活活动的绒剪蝴蝶作饰物的双梁布鞋。这种鞋子原是庄生所穿的鞋,故因此得名,在清代的乾隆年间社会上曾流行过。

三、结语

通过对《红楼梦》中的人物的衣着、鞋履的描写的研究,以及对曹雪芹的背景的研究,将这两者结合思考,不难推敲出当时的社会环境、衣着习惯,根据一些纹样、面料、色彩、款式的搭配的对比,举例论证了那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清朝年间流行的服饰文化,从而进一步了解《红楼梦》服饰中所体现出来的满族文化和其要表达的清朝所存在的阶级文化的内涵,进一步认识《红楼梦》中满族文化对小说内容的影响,能够认识到《红楼梦》的成功是因为它不是空洞的,而是因为其有着强烈的背景和文化内涵的。

【参考文献】

[1]陈东生,甘应进,周丽艳,覃蕊 .解读《红楼梦》服饰的社会制约因素[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0.

[2]陈慧.红楼梦文化元素的设计研究——红楼元素的艺术语言特征在现代设计中的延展探索[D].上海:东华大学,2010.

[3]张海涛,陈恒新.王熙凤形象探析及其典型意义[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6.

[4]中华文史网.《红楼梦》中的满族服饰文化[EB/OL].

http://nation.chinaso.com/detail/20150511/10002000327581614313354867023

51807_1.html,2015-05-11 .

[5]中华文史网.《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浅析[EB/OL].

http://www.qb5200.com/content/2016-01-14/196278.html.

[6]殷优娜,解读《论杨译《红楼梦》中女性服饰之英译》[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0,06.

[7]管骍.试论明清“时世妆”与昆剧服饰的相互影响[J].丝绸,2005,10.

满族服饰文化研究 篇4

传统的民间的民族服饰是历史的积累下的、就是在相对比较封闭的坏境里面发展出来的、产生出来的, 它的创作与传承就是靠着祖传的方法而进行, 由祖辈传到父辈这里、再通过父辈传承到子辈当中, 以此类推的这样循环下去, 并且在传承的过程中, 还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传说等, 加强其在我们心里面的牢固性, 它这样的形式与纹样相对比较稳定, 传承相比较之下要多于创新, 所以它必然存在一些原生态的文化。它所包含的潜在的文化内涵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中的文化意识完全是不一样的。当人们将民族元素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并且被人们所关注到它的时侯, 它也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历史的连贯性想象和文化的创新。仿佛进入了一个感官的世界。民族服饰文化作为服装设计设计者的基本修养, 将有助于设计的提高。

由于历史的文化的背景不同, 风俗习惯不同, 而使各自的服饰文化面貌繁琐而复杂, 但是它与我国历史服饰的形制和类型基本上是一致的, 即叫做袍衫与衣裳。

我国的少数民族的人口众多, 其分布在全国各地。由于气候条件、生产劳作模式、宗教礼仪与信仰方式等等的不同点。因此也会在服装的上面也会显示出各种不尽相同的特色。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中类型形态各异。

少数民族服饰其实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媒介, 作为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结晶, 它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动向。既取决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生产力等客观元素的制约与影响。这也要看在这个国家所拥有的历史, 文化的传统、礼仪和风俗、宗教和文化信仰等的人文环境因素的积淀与刻画3。

可以说很多的少数民族的服饰的表面现象之中, 都会隐藏着深刻的文化底蕴, 只所以只有真正了解和它的表面现象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后, 人们才能够了解民族服饰的文化。

一个民族服饰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的写照。然而的确是这个样子, 很多的民族服饰的结构与样式、装饰纹样、首饰配饰都有它们历史的特定的含义与历史的渊源, 然而它们有的是以形象、或者以含蓄的指引的方式在服饰上记录、介绍着一个民族多种多样的的历史文化, 鼓励和激励着后人。

在满族文化中, 满族刺绣纹样也是在民间最具有代表性特色的传统艺术文化之一, 实用性很强, 即使是在服饰中和日常用品里也是所处可见的。它不仅仅采纳了蜀绣、苏绣广绣等的汉族刺绣的所长, 并且还将它与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会形成自身的风韵和特点。满族刺绣的材料主要以纱或者缎织物为主, 布局上讲究左右对称, 或对等呼应;自织物和清白布为辅;内容丰和形式上面也会是风富多样, 个性各异的, 有飞禽走兽、有花鸟鱼虫、有人物故事等的一系列;同时也在构图中延续了中国的传统的技艺规则, 在整体中层剖析细节, 做到疏密相间以及做到“疏可跑马, 密不透风”之感。同时也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水准。

岫岩的满族民间刺绣距离今天已经有近四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它所用材料以缎、纱和粗布为主, 制品多为生活实用品, 主要包括绣花衣、绣花鞋、绣花帽及荷包、烟袋、披肩、桌围等。技法多样, 既有扎绣、锻绣、割绣、补绣、包绣、编绣等绣法, 又有套针、抢针、乱针、长针、锁针、花针、扎针、纳针等丰富的针法。在这当中, 割绣花纹厚实的面料紧贴在并且一起放在撑子上。是岫岩满族民间刺绣具有代表性的绣法。然后再用扎针的方法正反面走线, 同时还可以根据画面需要不断变换各色彩线, 针脚尽量紧靠一起, 并适当掌握彩线的松紧度, 扎好后, 用宽刀从两块刺绣中间将彩线均匀隔断, 即成左右对称的一对绣品。

锦州地区满族的民间刺绣, 又俗称扎花、针绣、绣花, 它们都主要流行于辽宁省的锦州满族聚居所在的田野乡村等地区。然而它们通常会取家织土布作为底衬, 寓意着以象征着八旗的红黄蓝白这四种色彩作为主要的色调, 绣品工艺主要是以虎头帽子、衣服、裙子、头帕巾, 鞋子帽子及荷包、香囊包、门帘、枕头顶等生活实用物体为主。同时也会有嫁衣、寿帐和戏曲的行头等的礼仪节庆时候的用品。在这里面包含了材料的选择和工具的选择, 绣布上绷、装裱、绣花、花样上布、和整理这五个步骤。

旗袍上最多用于刺绣品。旗袍是一个民族女人所穿着的服饰之一, 它来源于满族女人的传统式服装。早在20世纪上半叶的时候, 由民国的汉族女性的改进而来, 中华民国的政府早在1929年将旗袍服饰认定为国家的礼服其中之一。不再属于汉服, 即叫做华夏衣冠体系。

总之, 满族民间服装的展示, 绣花的配色也是相当的有看点, 即使是绿色一种单一的颜色, 也会有很多种色绿的分色系。明与暗的相互对比, 明暗色度的变化, 即细腻而又婉约, 没有过分浮夸的张扬, 也不同于现代搭配非黑即白的那种时尚经典。

一些事物在历经了千年万载地流传了下来, 作为我们所繁衍、传承、转化, 如同就像是乌龟的脊背里面繁衍而生的文字, 就好像是在手指间翻转而出的绳子, 还有就是那韵味无穷的民族民间的服装。对于穿衣打扮, 民族风早已经不再新鲜、陌生, 但是民族的推陈出新总会给人惊喜和无穷的韵味。

摘要:在满族文化中, 满族刺绣纹样也是在民间最具有代表性特色的传统艺术文化之一, 实用性很强, 即使是在服饰中和日常用品里也是所处可见的。它不仅仅采纳了蜀绣、苏绣广绣等的汉族刺绣的特长, 还将它与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自身的风韵和特点。满族刺绣的材料主要以纱或者缎织物为主, 布局上讲究左右对称, 或对等呼应;自织物和清白布为辅;内容丰和形式上面也会是风富多样, 个性各异的, 有飞禽走兽、有花鸟鱼虫、有人物故事等的一系列;同时也在构图中延续了中国的传统的技艺规则, 在整体中层剖析细节, 做到疏密相间以及做到“疏可跑马, 密不透风”之感。同时也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水准1。

关键词:满族,民间,服饰

注释

11 .民族服饰语言的时尚与运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2.

22 .民族服饰与言语创意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20.

满族饮食文化礼仪 篇5

朱酒是满族人家自制的一种米酒,又称之为米儿酒、黄酒、芦酒等。米儿酒就是使用大黄米、小黄米制的酒,大黄米、东北人亦称之为糜子,是一种粘性的粮食,是东北的特产,早被满族人认识,并且耕种,用来食用,也可用来制酒。芦酒是指制酒的原粮用芦粟,又称之为粘高粱。另外还有人称之为秋酒、黄酒,秋酒是指季节,秋天新粮下来之后制酒,有资料说满族春秋都制酒,仅称为秋酒并不准确,而黄酒则指的是酒的颜色,百姓自制米酒,没有过滤的办法,酒呈淡黄色,并显得很浊,现在也是这样。

满族先民很早就会制酒(米儿酒),据说勿吉人就开始制酒。到金代,女真人制酒已经十分普遍,有文献记载女真人“嚼米为酒”,我以为这是制作酒曲的一种办法,而《金国志》记载,金人“嗜酒好杀,酿米为酒,醉则缚之,倏其醒,不尔杀人”。金代对酒与盐、茶、铁等都是严格管理并收税,女真人制酒的传统流传下来。到了清代,宁古塔地面上的酒不仅有传统的米儿酒,还有关内流人带来的烧酒(白酒),当地人称之为汤子酒。流人的着述中多处记载,如杨宾《柳边纪略》中有“满洲烧酒曰汤子酒,斤银四分,黄酒斤银三分。烧酒家为之,黄酒多沽饮”。据有满族传统的黄酒(米酒),不仅自制自饮,还拿到市场去流通出售,宁古塔地面上不仅有烧锅生产蒸馏酒---烧酒(白酒),还有很多的酒铺。有资料记载,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城北卡伦屯就有义兴烧锅开张,并存续到1820x年(道光八年)。清末的大德永、义发源烧锅都很有名气。

酒对于北方民族来说是饮品中不可缺少之物。无论节庆、祭祀、亲友相聚等都少不了酒的陪伴,这是北方的特殊气候及北方民族豪爽的性格所致,酒到兴致还要歌之舞之,甚至在满族人的喜宴时“客饮至半酣时,妇女俱出敬酒,以大碗满斟,跪于地奉劝,俟饮尽乃起。”

唐代以前茶已从各种渠道传入东北。13前的唐代渤海国与中原有贸易往来,因此有茶叶输入。唐代对茶叶的管理十分严格,国家设置官员来管理茶叶的流通。金代、女真人与中原的联系较多,因此有茶叶输入,一是“宋人岁供”(《金史·志第三十》食货志);二是与内地贸易,后来由于需求量大,许多都是私贩;金章宗承安三年起设官管理,并认为茶叶是“饮食之余,非必用之物”(《金史·卷四十九》),认为茶叶交易所用银钱有资助敌国之嫌,甚至不许制贩茶叶,河南等地砍倒茶树。由于金代对茶的限制,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很少饮茶,清代流人方拱乾的《绝域纪略》“饮食”一章中说当地人“不饮茶”。

虽然女真人不饮茶,但也有自己的饮品近似于茶叶,每家每户都饮用。

饮食习俗

饽饽是满语,是由黏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黏糕饽饽等。根据不同的季节制作不同的饽饽,一般春天做豆面饽饽,夏日做苏叶饽饽,秋冬做黏糕饽饽。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这种饽饽颜色呈金黄,有黏性,味香可口。苏叶饽饽是用黏高梁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这种饽饽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味,别具风味。黏糕饽饽是用大黄米和小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制成的。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沾着糖吃,既香又甜。

酸汤子是满族的一种普通食品。它是用玉米面经过发酵后做成的。它的制作方法一般是和好面后,先将水烧开,然后在手上扎一个包米叶,把面团放在手心,两手一合,向外一挤,从小手指缝挤出一条条筷子粗细的扁形面条。放上各种调料和白菜等食用。

萨其玛是满族传统风味糕点。“萨其玛”是满语,汉语叫金丝糕、蛋条糕。它用精粉、鸡蛋、糖、芝麻、瓜子仁、青红丝等做成。它的做法是将鸡蛋去壳后加适量的水,搅打起泡后倒入和好的面中,揉成面团,然后擀成薄片、切成细条,用油炸成黄白色捞出,再将糖和水放进锅内烧开,制成糖稀,再将炸好的细面条用糖稀拌匀,倒进铺以芝麻、瓜子仁、青红丝的一只木框内压平,用刀切成方块制成。这种食品色、香、味、形俱佳。

满族人还喜欢吃火锅。火锅这种吃法在满族先民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古时,女真人在狩猎时,常用篝火烧陶壶来煮食物吃,塞外天寒,往往边烧边吃,这是火锅的雏形。后来随着金属器皿的广泛使用,使火锅正式诞生。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吃法进一步发展,内容也大大丰富起来。在满族历史上出现过雀火锅、天上锅(飞禽锅)、地上锅(走兽锅)、水中锅(鲜鱼锅)、渍菜白肉火锅等。火锅在全国流行以后,各地居民把本地佳肴食俗融进了火锅,出现了许多新品种,风味各异,使火锅食品呈现出百花纷呈的局面。

浅析文化资本视角下的满族音乐 篇6

关键词:文化资本;发展视角;满族音乐

文化发展是历史进步的体现。在多元化经济发展潮流下,文化资本应运而生,基于文化资本视角分析各种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音乐的形成以及成果,能够更好地做到保持客观态度、进行冷静分析。文化资本角度下的满族音乐是历史发展的结晶,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对音乐进行传承与教育,能够更好地实现文化的发展与延续。满族音乐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其自身具有独特的特点;同时,满族音乐对我国音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满族音乐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熟练地掌握其文化内涵。

1 满族音乐概述

1.1 满族音乐简介

满族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形式之一,源于东北地区,是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一种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根据满族音乐相关的历史记载,我国满族音乐是在皇太极建立满洲期间形成的,该音乐形式广为流传,成为专业音乐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文艺发展途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北地区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音乐与东北满族音乐进行了融合,这对我国满族音乐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然,由于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的进步,民族文化之间发展与交流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满族音乐在形式以及发展途径上产生了很多变化。当下发展的满族音乐,主要发展形式包含民歌、萨满音乐等,这些都是满族音乐至今为止保存得最好、最具代表的形式。文章基于文化资本发展视角来看待满族音乐文化;利用客观、全面的发展眼光来全面认识满族音乐;同时,结合历史记录资料全面分析、探索满族音乐文化。在分析满族音乐发展期间时,笔者发现,其中非常具有代表形式的民歌包含《青春歌》《空齐曲》《豆叶黄》等。对于满族传统音乐来讲,其主要分为两种形式:莽式与萨满式。在过去的宫廷表演期间,这两种形式最受欢迎,同时也是经常表演的方式。满族音乐虽然表演形式主要以音乐为主,但是其中也涉及很多经济与生产结构。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变化,满族音乐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文化多元化发展形式促进了满族音乐与其他民族音乐之间更多的沟通与交流,它们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当然在特殊的发展背景下,满族音乐存在特殊的发展属性,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具有特殊的发展性质与经历。

1.2 满族音乐文化背景

在对满族音乐发展的研究中,首先,需要了解满族音乐发展的文化背景。满族音乐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基于政治变化与经济发展。在中国封建统治期间,人们非常崇拜音乐表述形式,特别是汉代,非常重视礼乐仁义。于是,在随后朝代变更中,重视礼乐仁义这方面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其表现形式在不断完善与进步。在这样的发展背景的推动下,满族音乐不仅表现形式得到了优化,其各种音乐属性更是得到了升级,形成了一种非常完善的音乐表现形式。其次,在文化改善和发展期间,由于汉代文化的发展形式多样并且知识内容丰富,后期形成的女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与影响,这段时期的女真文化内容被进行了改善,如常见的汉字取缔;时代不断变迁、发展之后,这方面的文化逐渐被人遗忘。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当下很多年轻人基本不了解满族音乐,其对于这方面的文化掌握更是少之又少。

满族音乐是一种非常显著的民族文化,其不仅是民族发展的重要产物,更是时代进步的必然成果。[1]民族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不仅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还具有极高的继承价值。满族音乐涉及多种生活习俗,与人们的基本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将朝代变换以及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等全面地展现出来,是我国民族文化乃至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族音乐的教育与传承,对于满族音乐本身来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文化价值对于传统文化研究来讲,更是锦上添花。

2 文化资本简述

文化资本的表现形式在现在民族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资本是资本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文化资本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文化发展产生着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在满族音乐方面更是效果显著。不管是在怎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针对社会环境基础上产生了显著影响的文化,对其在时代发展变迁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很好地增加文化价值,形成一种文化资本。这种文化资本无实体概念,但其不仅能够表现出文化自身的发展途径,还能够很好地推动社会发展变化。满族音乐是文化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文化资本形式,这种文化资本形式存在很高的文化价值,并通过具体的文化发展形态展开文化传递。

3 文化资本视角下的满族音乐

满族音乐是一种专业形式的文化资本,其包含巨大的文化价值,是文化资本中具有再生产资本使用价值的展现。满族音乐在文化资本视角下怎样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的升值与创新,最明显的文化价值传承途径在于教育;利用教育的手段将文化知识蕴含的巨大价值进行传播。[2]教师作为传播的主体,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識对学生言传身教,传授其满族音乐中巨大的音乐价值,让其能够在平时的学习中感受到文化的存在,并利用这些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涵养。通过这种知识的传播,不断促使满族音乐进行创新与完善。基于文化的资本视角可知,满族音乐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文化资产,而这些文化资产属于文化资本。利用文化资本的角度进行满族音乐的教育与学习,能够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发展的中心与主题,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资产的价值与意义。知识的传播在于无限循环,利用这种无限循环的形式将其中产生的文化资本进行充实与完善,而完善的过程主要包含对满族音乐本身表现形式的优化以及对其价值的传承。文化资本传承是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能够很好地保证文化发展的价值,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文化自身价值的传承、创新以及发展,并选择适当的发展与传播时机进行恰当的传承。

与其他音乐相比较来讲,满族音乐不仅是一种非常显著的文化资本,同时这种文化资本在发展期间更是经历了时代的发展与历史的变迁。满族音乐从社会层面、经济发展层面以及语言、习俗等方面,对音乐文化都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影响。这种文化影响不仅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音乐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还存在很多共性,是一种非常具有文化价值的音乐形式。[3]当然,在满族音乐产生与成熟的发展期间,其经历了文化的改革与时代的变迁;因此,满族音乐自身存在一种特殊性。虽然满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但是在时代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需要更好地创新与完善满族音乐,促使其与各种文化进行接触,形成自身的很多独特属性。虽然其在与大汉文化进行接触期间形成了多种表现形式,但是其内部也出现了很多不完善、不平衡的问题。在与汉文化接触期间,满族音乐出现多种表现形式。由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包含很多民族文化,满族音乐与其他民族音乐相比存在很多不同,在表现形式以及自身价值上存在很多差异。正因为这些差别的存在,导致满族音乐在发展基础上出现多次停滞,很多价值被埋没,不能与其他民族音乐一样,在文化长河中完美呈现。民族音乐在种类上非常丰富,特别是蒙族音乐、藏族音乐以及朝鲜族音乐等在文化发展长河中的表现形式多样,其文化价值更是显著。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发展基础上,满族音乐面临多方位的挑战,特别是中国动荡时期出现多种文化交融现象,在这样多种文化共存的环境下,满族音乐需要以自身中心主题为根本寻求发展。但是,文化环境对文化自身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特殊发展期间,满族音乐形成了不同的发展形式;各种发展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轨道,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发展途径。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上,满族音乐虽然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手段与方向,但就其自身的特殊性来讲,并没有出现任何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满族音乐自身文化价值没有受到影响,其自身更是在原有文化价值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与优化;同时在文化资本影响下,满族音乐不仅形成了一定的探索价值,其对于音乐的发展来讲,也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推动力,为音乐发展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其祭祀形式更是成为经典,为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宝贵机会。

4 文化资本视角下满族音乐的发展

4.1 提高文化影响力

满族音乐具有丰富的文化探索价值,其音乐发展与变换形式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音乐形式。相关人员可根据满族音乐自身特殊性进行发展与完善,更好地提升其在文化发展中的影响力;结合满族音乐的发展方向与音乐内容,选取特殊、优秀的音乐形式进行音乐宣传与表演,利用现在多媒体发展手段进行演出,提高满族音乐自身辨认度。[4]在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多种产业发展中经常会涉及民族文化宣传,如当下的旅游产业、包装产业等非常重视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相关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有利途径进行优化与创新,更好地将满族音乐融入其中,形成一种满族音乐与文化资本相连接方式,充分体现出满族音乐特点;在这些经济手段下,也可以将满族音乐融入教育,利用书本知识形式来进行深化,从而逐渐实现满族音乐的创新与升华。

4.2 提升传承价值

经济化发展形式下,所有文化资产与经济都需要紧密挂钩,利用资本转换形式将满族音乐文化形式进行转换,提升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价值;建立坚实的文化发展基础,加大对满族音乐的投资与改善;提升满族音乐教育课程安排,更好地投入专业师资力量,加强文化传播力度,提升满族音乐自身文化的传承价值,从而实现满族音乐的传播与学习;坚持做到满族音乐与其他民族音乐之间的文化交流,并结合自身发展形式从其他民族音乐中吸取优秀的发展途径,以更好地做到文化资本结合,实现民族音乐之间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5 结语

文化形成包含多种形式,满族音乐具有非常丰厚的文化价值,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上,怎样更好地实现满族音乐的发展成为问题。基于文化资本视角,满族音乐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提升自身传承价值以及在文化中的影响力,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J].全国新书目,2014(12):73-200.

[2]《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总目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2):155-165.

[3]《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1-6期目录索引[J].贵州民族研究,2015(01):235-240.

浅析北京满族文化特点 篇7

一、北京满族文化概述

随着清入关定都北京, 部分满族人迁居至北京, 促进了新的群体—北京满族的形成。北京满族与汉族等各个民族进行交流和互动, 对自身文化加以改造与传承, 积极与汉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进行融合, 有效形成了具有复合性质的北京满族文化。目前, 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部分学者对北京满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北京满族文化已经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北京满族文化作为“老北京文化”, 其是由物质 (表层) 文化、制度 (中层) 文化、 观念 (深层) 文化共同构成的复合体系[2]。同时北京满族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变迁、北京满族身份的改变以及民族意识的变化等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但是在其界定方面还难以进行细化。

二、北京满族文化的特点

(一) 开放性。北京满族以开放的姿态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并坚持自身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 促使北京满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北京满族将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进行融合, 从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衣食住行等方面有效吸收两者文化的元素与理念。如汉族皇权的重要表现是以黄为尊, 清朝对服饰的颜色与图案具有明确的规定, 皇太极要求官员与百姓不得擅自穿带五爪龙的黄色衣服, 并且清朝官服为胸前对襟、后为整片, 结合了满族服饰便于骑射的特征。此外, 北京满族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是其开放性的又一重要体现。

(二) 创造性。对于北京满族文化的创造性而言, 其一方面表现在满文的创制上。满语作为北京满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是由女真语发展而来, 金代女真人创制的女真文字发展到元代中期后被蒙古文字所取代, 导致女真人在语言和文字方面存在冲突。而满族在对各种信函和文书进行书写时, 需要借助蒙古文字, 但是女真人难以理解蒙古文字,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满族文化的发展[3]。因此满族人民将蒙古字母和女真语言进行有效融合, 创制了属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字即满文, 用于政令的下达、历史的编写、政事的记载以及公文的书写。此外, 北京满族人民还利用满文对汉族的名著与经典进行了翻译, 有效推动了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吸收创新以及广纳博彩上。北京满族的官服是以明朝汉族礼服为依据, 增添了马蹄袖与披肩, 并且为了满族服饰的保暖效果, 有效融入了汉族的袄式服装, 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旗袍”。此外在物态文化方面也具有创新, 如以牛录为基础创新八旗制度、由渔猎采集经济转变为农业经济等。北京满族能够对本民族文化的差距加以正视, 并始终坚持本民族文化的特点, 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自身民族文化, 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

(三) 兼容性。北京满族作为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其积极吸收和兼容优秀先进的文化, 以此来促进本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北京满族文化既具有满族文化的特点, 又带有汉族文化的特征, 北京满族将两种文化加以兼容, 从而促使本民族文化更为丰富, 促进自身文化层次的提高。在清代的八旗子弟教育中, 其将儒家学说作为重要的内容, 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改造了满族的文化, 有效提高了满族的文化修养。如皇太极时期对汉族文化加以学习, 重视《资治通鉴》、《孟子》、《三国志》以及《刑部会典》等汉文书籍的翻译, 并实行科学制度, 将优秀的中举人才委派到各级政权机构中。北京满族在自身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积极融合和借鉴各族优秀文化, 有利于消除民族之间的心理障碍, 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 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实现各民族的和谐共处。

(四) 民族性。北京满族文化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骑射方面, 北京满族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骑射, 并将其作为立国之本, 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与明王朝的战争中, 满族大量任用俘获的明朝官兵, 使得满族文化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满族人们为了保证自身文化不被汉文化所淡化, 始终坚持骑射传统, 并将骑射作为满族的核心文化, 而北京满族文化则是对满族文化的继承[4]。同时, 皇北京满族统治者将坚持骑射作为衡量国家兴亡的重要标准, 并在出猎、阅兵以及大典的举行过程中积极推行骑射, 使骑射文化成为北京满族的重要精神力量, 能够产生一定的凝聚力和独立性。此外, 北京满族文化在伦理道德、丧葬祭祀、婚嫁生育、起居娱乐、服饰饮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语言文字等方面也具有自身鲜明的民族性, 其在吸收汉族文化和满族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继承和发展, 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和民族性。

结束语

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受社会经济政治局限性的影响, 其文化会存在一定的痼疾与陋弊。对于北京满族文化而言,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创造性、兼容性和民族性, 其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 从而实现了本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摘要:北京满族作为清朝时代统治民族的核心, 其对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 随着对满族民族意识变动情况的深入研究, 了解到其对北京满族的影响最为明显, 不仅使得大部分北京满族“消失”, 还对满族的民族识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北京满族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北京满族文化,特点

参考文献

[1]张丽, 韩福文, 卜长青.基于资源整合的满族文化遗产旅游品牌建设[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 05:74-76.

[2]黄新亮.论满族文化的发展特点[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1, 02:75-77.

[3]孙虹.满族文化特点初探[J].艺术评论, 2014, 08:140-144.

满族鸟文化探微 篇8

1. 满语人名与鸟

满族人们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别具特色, 早期的时候大多以动物命名, 意思是皮实好养活一类的寓意, 努尔哈赤的名字汉文译出就是“野猪皮”的含义。不仅如此, 满族人还常以鸟的名字命名。

例如:“尼玛善”表示芝麻雕、“噶兽”表示鸟、“噶斯哈”表示天鹅、“巴布罕”表示架鹰五指皮巴掌、“布勒亨”表示鹤、“蕯克蕯哈”表示喜鹊、“酥完”表示鹭莺、“逹敏”表示雕、“圜奇纳”表示鹄子之红心、“齊斌”表示紫色的燕子、“吉倫岱”表示焦明 (鸟名) 、“雅逹纳”表示鹄、“托津”表示孔雀、“库谭”表示淘河 (鸟名) 、“库尔禅”表示灰鹤、“代普恩”表示雕、“昆都津”表示孔都護 (鸟名) 。[1]以上这些就充分的体现了满族人名中丰富的鸟文化。

2. 满语赐号与鸟

在清代, 满族统治阶级喜欢按其性格和行为习惯赐给部下一个美名。用以表彰部下的功绩或者才能, 这种赐号就作为奖赏的一种而存在。在满语中, 极具民族特色的巴图鲁称号也处处彰显着满族的鸟文化。通过与鸟类的长期接触, 鸟类特有的灵性就被满族先民神化了。在清朝就出现了很多以鸟命名的巴图鲁封号。如:cecik baturu (车齐博巴图鲁) 则译为像雀鸟一样的英雄;gasha baturu (噶思哈巴图鲁) 可译为像鸟一样的巴图鲁。这些“以这些鸟类为喻体, 充分表明了鸟崇拜思想在满族古老的信仰体系中有着突出的地位”。[2]

二、满族的信仰与鸟

满族人信仰多神教的萨满教。鸟神是萨满教祭祀的重要崇拜对象, 更是备受人们尊崇的图腾神、自然神和守护神。

1. 鹰信仰

在萨满祭祀中, 鹰神是所有野神中的首神。在萨满神话之中, 鹰神与萨满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有神话说, 天地初开之时, 人世间无病灾亦无死亡。但不久之后, 恶魔带来了病灾和死亡, 人们开始受苦。众神就派鹰来相助人间, 由于凡人听不懂鹰的语言, 神只能让鹰传授萨满的本领给最早遇到的人类, 然后通过萨满来帮人们。鹰来到人间与一女子交媾。女人足月生下的男孩, 为最早的萨满。这一神话的表述不一, 也有表述为:鹰神最早从水中叼出一个石蛋, 生产了一个女萨满, 后来成为东海九十九个部落的“七叉鹿角罕王”, 也就是东海人最早的女祖。

2. 乌鸦信仰

在我国很多地区, 乌鸦被视为不详之鸟, 然而敬奉乌鸦却是满族族崇拜的古老习俗。满族人崇敬乌鸦主要原因有二:第一, 传说乌鸦对清太祖努尔哈赤有过救命之恩。其次, 从满族先民的生产方式、生活环境, 乌鸦的生活习性来看。乌鸦天生的警觉性使它具有某种预测能力, 具有先知先觉的能力。它们好像比人类更清楚的知道人类要找的东西在哪里。

3. 喜鹊信仰

满族人对于喜鹊的崇拜, 是因为喜鹊的警觉性而使满族赋予它的神性, 还有喜鹊外形的美观、体态的轻捷和声音的响亮、对于人对于畜均无害等方面的原因, 并结合了其他民族, 特别是汉族对喜鹊的喜爱。在汉族人民的思想里, 喜鹊不仅有报喜的功能, 还有能促使两性相结合的民俗功能。这一点主要体现为喜鹊为牛郎和织女在七夕相会中搭桥的传说。从此可以看出, 在满族人民的传统观念里, 喜鹊在生殖方面和两性的结合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喜鹊不仅是人与神相通的中间媒介, 而且还是两性相结合的媒介。

4. 天鹅信仰

天鹅神备受满族人民崇拜。天鹅高高翱翔在天空之中, 羽毛洁白如雪, 声音类似苦呖, 群居互相之间友爱, 更富有牺牲精神, 每当遇到敌人之时, 母天鹅通常会让幼子吸净自己的鲜血, 使其飞走逃生。天鹅的本性与其洁白的形象、赤色的心灵一样美好, 深深受到满族先民的敬爱。天鹅神便是吉祥的守护神, 满语称其为“嗄喽妈妈”, 当她显灵时, 萨满们走鸟步、跳鸟舞、表演鸟技, 一会展开翅膀旋转, 一会潜下水追鱼, 一会又凌空驾风, 展现天鹅神的雄姿形象。

三、满族民俗与鸟

1. 谚语与鸟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 “是流传于民间的现成而固定的语句, 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认识作用的民间传言, 是民间文学中最短小精悍的特殊的体裁”。[3]满族谚语从不同角度给我们展现了满族人民日常农业生产的生活情景。满族在入关之前, 因为世代居住在东北地区, 以渔猎生活为主, 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猎物习性, 日常生活中的内容就自然反射到语言中来的, 这其中就必然有很多跟鸟有密切的联系。

如:damin yali akbade aburak.译为:山鹰不会盘旋在无肉的地方。

kesi akniyalma kekuhe feye.译为:无福之人斑鸠伤。

从以上谚语中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满族社会中浓厚的骑射狩猎气息, 生动地反映出满族社会早期狩猎经济生产生活之中无处不在的鸟的身影。

2. 服饰与鸟

满族的鸟饰文化也是很发达的, 满族人会用鸟美丽的羽毛做成漂亮的装饰品。过去满族青年男女定情时就会用鸟的羽毛表达一起飞向未来美好的生活。在他们眼里鸟是吉祥的象征, 鸟更是最懂人情、最珍惜感情和爱情的神灵。

在满族人看来, 山鸡尾羽是安宁、和平、光明和自由的象征, 故常在头上插山鸡尾羽做头饰。满族人结婚之时常用山鸡羽毛编织羽披肩, 花样非常漂亮、花纹有各种鸟形, 特别好看。有些满族女人成婚后会专门梳成表示新媳妇的抓髻, 还要插上用山鸡羽毛制成的花。鸟在满族的民间习俗中成为不能忽略的角色。

四、满族文学艺术与鸟

1. 神话传说

(1) 天宫大战

研究满族神话有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天宫大战》。它主要讲述的是天宇中善神对战恶神的故事, 善神阿布卡赫赫的周围聚集着许多的神兽、灵禽、英雄神, 在和魔鬼首领耶鲁里的殊死作战后, 创造了这个生机盎然的美丽世界, 故事中讲到宇宙初开之时, 神鹊是阿布卡赫赫的侍女, 阿布卡赫赫在与耶鲁里争斗时, 需要吃能生力气的东海石, 故神鹊天天去东海采石, 飞累了便歇落在神树上, 由于灵禽在“神战”中的功劳, 灵禽崇拜就成了满族神话中的一个特色。其中喜鹊的崇拜最为突出。

(2) 三仙女传说

还有一则非常重要的传说就是“三仙女传说”相传在长白山的东侧有一座山, 名叫布库里山, 有个湖叫布勒湖在山下。传说中有恩古伦、正古伦、佛库伦三位仙女飞下凡间来到池子里沐浴。当沐浴结束后上岸, 看见口衔一枚红果放在佛库伦衣服上的神鹊, 佛库伦特别喜欢这红果, 便放入嘴中, 无意中吞食了果子, 竟然有了身孕。不久, 佛库伦生产了一个男孩, 即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 告诉他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平战乱、保平安, 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满族人民敬爱喜鹊的习俗就是由喜鹊救主和三仙女的传说的故事发展而来的。

2. 民间故事

在满族的民间文学里还有很多关于鸟的故事, 像《多龙格格》《女镇定水》《打画墨儿》《乌布西奔妈妈》《白云格格》等。

在《多龙格格》中多龙格格要找能够制服妖鹏的人, 这时候一只雪白的喜鹊口吐人言为多龙格格指点了迷津。[4]

在《女镇定水》中, 完达、女真夫妇历尽千难万险夺回被孽龙盗去的定水珠以消除水患。完达在战斗中死去, 变成了一座山。他的两只眼珠化作两只喜鹊, 带领女真娘儿仨找到了完达的宝斧并叼来碎珠片告诉女真宝珠已碎。[5]

参考文献

[1]亦庚.清语人名译汉[C]//佳梦轩丛.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4:60-111.

[2]綦中明.清代“巴图鲁”封号及其文化内涵[J].山西师大学报, 2011 (6) :126.

[3]谭阔.满族谚语纵横谈[J].满族研究, 1992 (3) .

[4]傅英仁.满族神话故事[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10-17.

满族服饰文化论文 篇9

一、满族服饰的基本文化特点

服饰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适应自然的一种文化创造物, 由于本身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和独特的审美功用, 而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参照物。满族服饰作为一种物质文化, 满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是高寒森林环境, 采用渔猎的经济方式, 使得满族服饰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满族服饰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御寒和便于骑射狩猎。

首先是御寒性。人类发展过程中, 逐渐对地理环境适应而形成一种文化形态。人类所穿着的服饰也就成了文化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 而服饰的基本特点是具有实用性, 满族祖先主要居住在气候寒冷的东北森林地区, 其主要的经济方式是狩猎、采集和捕鱼, 由于气候寒冷, 御寒的衣物主要是动物的皮毛缝制的, 服装主要是以袍式为主, 配以鞋、靴、袜、帽等。满族的传统服饰突出特点是御寒。历史文献记载, “化外不毛之地, 非皮不可御寒, 所以无论贫富皆服之。” (选自《大金国志》) 因此, 满族人为适应长期寒冷的气候环境选择保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

其次是便于骑射狩猎。满族的先祖生活在东北的森林地区, 其主要以狩猎为主, 因此满族的服饰便于骑射狩猎, 具有无领、箭袖、左衽、四开衩、束腰的特点, 有利于盘弓射箭、骑乘并具有保暖作用。

二、满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满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一方面受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客观因素影响, 同时也受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满族服饰文化也具有宗教性, 政治性的特点, 而随时代的不断发展, 满族服饰也体现出时代性和创新性。

(一) 满族服饰中的宗教特点

萨满教是满族信奉的原始宗教。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 萨满教的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论, 而满族的服饰文化也受到了萨满文化的影响而具有浓郁的宗教特征和独特审美观念。例如满族妇女绾髻于头顶部的发式, 满族男女佩戴的耳饰。文献中记载“男子辫发垂后, 耳垂金银。” (选自《三朝北盟会编》) , 都是受萨满教的影响。

(二) 满族服饰中的政治性特点

捷克美学家彼得·波格达列夫曾说:“较之语言由说话者决定, 民族服饰更是由穿着者所决定。通过注意他的服装, 经常违反其穿着者的意愿, 我们更容易确定它的穿着者的社会地位, 他们的文化水平以及他们的趣味。”满族是清朝的统治民族, 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满族的服饰也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专制的鼎盛时期, 随着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这个封建王朝逐减走向没落, 其服饰的发展也具有鲜明的特点, 清朝装束以满族服饰为主, 具有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特色, 由于森严的等级制度, 清朝服饰具有庞杂、繁缛的条文规章制度约束, 因此清朝盛行的旗装具有用料节省、制作简便、穿着便利的特点, 形成了满族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装饰风格, 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政治特点。

历史记载努尔哈赤在1601年开始推行八旗制度, 满族人均在八旗之内, 而所穿着的袍服也被称为“旗袍”。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了后金政权, “衣服则杂乱无章, 虽至下贱, 亦有衣龙蟒之绣者”仍具有汉人服饰的特点, 努尔哈赤曾下令推行“披肩领”, 而在1621年效仿明朝官员的补服制, “贝子穿四爪蟒子之补服, 督堂、总兵官、副将穿麒麟补服, 参将、游击穿狮补服, 备御、千总穿带彪之补服”, 为维持清朝统治者的民族标志, 而建立了服饰制度。到了皇太极时期下谕“国家服式之制, 所以辩等威, 定民志, 朝野各有遵守”并且“永为定制”, 制定和完善了清朝的衣冠制。在清朝统一全国后, 又颁布了《顺治二年定官员士庶冠服制》、《顺治十八年准戴翎制》、《康熙元年题准服饰制》、《康熙三年题准补子制》等, 在封建统治中把服饰形式与政治制度相结合。以政治手段强令推行清朝服饰制度, 虽然在推行过程中引起了民族矛盾,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具有满族特色的服饰中优秀的部分也得到了弘扬, 为后世的服饰发展提供借鉴的经验。

(三) 满族服饰文化中的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服饰追求的基本功能之一。满族服饰能够以独特的姿态存在于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之列, 是因为满族服饰具有丰富的样式, 精湛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这也是满族审美观念的独特体现。满族服饰审美价值的体现如下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自然美。满族服饰特点是追求自然美, 例如利用大自然的美丽花朵装扮自己是满族妇女的一种喜好, 展现了满族服饰中崇尚自然的审美意识。

其次是对称美。满族服饰的对称美主要表现在服装式样的对称, 服饰的镶嵌、绣制的纹样、图形的对称, 饰物的佩戴对称, 体现了满族服饰的协调美。

第三是以穿着兽皮为美。由于渔猎经济是满族人的传统生活方式, 而狩猎所得兽皮, 则是制作服饰的最好材料, 因此满族人穿着兽皮制作的衣物, 也成了满族服饰独特的审美情趣。

第四是以窄小紧瘦为美。传统的汉服多是以肥衣肥袖为美, 而满族的服饰特点是“瘦小的鞭式”。例如最具代表性的满族服饰旗袍, 紧鞋紧袜子配以宽瘦适度的旗袍, 展现了满族妇女的优美身姿, 也使得旗袍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满族服饰, 登上了世界的舞台。

(四) 满族服饰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随着历史的发展, 满族服饰的鲜明民族风格, 由先世的骑射遗风逐渐与其他民族的优点相融合,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族服饰。满族服饰近百年来的发展变化, 从传统到现代, 继承中又有创新。满族服饰发展过程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大的时间跨度之内服饰的形式受严格的规范制约, 即具有满族民族传统特点的服饰成为清朝不变的服制, 二是在不同的较小时间内服饰形式的变化。

以满族最具代表性的服饰旗袍为例。自1911年起至1949年, 旗袍是近代中国女装的典型服饰, 而旗袍是由满族旗袍发展而来的, 在民国初期, 旗袍仍然保留着满族旗袍原来的样式, 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 旗袍的面料有所改良, 样式也由西式装袖替代中式的接袖, 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 旗袍有了更多的变化, 主要集中在领、袖和长度。到了20世纪40年代旗袍更加轻便、适体。而到了现代, 旗袍更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 旗袍能够衬托出女性的典雅娴静、美丽大方, 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使满族的传统服装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也使极具民族特色的服装在世界上普及和流行。

三、总结

任何文化的传承都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 满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的服饰文化具有诸多的特点, 是民族服饰发展和改进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继续发扬满族服饰的时代性和流行性特点, 能够更好地让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

摘要:满族的文化历史悠久, 满族的传统服饰也具有高雅华丽的特点, 在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 满族服饰作为满族文化的载体,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主要针对满族服饰的历史发展, 探讨满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满族服饰,历史,文化特点

参考文献

[1]曾慧.满族服饰文化的变迁[J].辽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2]余梓东.鄢莹.论满族服饰的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服饰发展的贡献[J].满族研究, 2007, (3)

[3]徐万邦.研究满族服饰应关照的文化视角[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7, (1)

满族祭祀舞蹈中的文化 篇10

为此, 笔者将个人多年来对于满族祭祀舞蹈的文化研究整理成文, 以作引玉之砖。

具体而言, 满族祭祀舞蹈的文化, 可以分解为以下四大层面予以解读——

一、满族祭祀舞蹈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也是一个民族各种艺术的生命与灵魂。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任何艺术, 无不首先以民族文化为智力支撑与动力之源。对此, 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家、艺术家, 早就有十分清醒的认知。俄国19世纪作家赫尔岑明确指出:“诗人和艺术家们在他们的真正作品中总是充满民族性的。不问他们创作了什么, 不管在他的作品中目的和思想是什么, 不管他有意无意, 他总得表现出民族性的一些自然因素。总是把它们表现得比民族的历史本身还要深刻, 还要明朗。” (1) 我国现代文学巨将鲁迅也明确指出:“现在的文学也一样, 有地方色彩的, 到容易成为世界的, 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 即与中国之活动有利。” (2) 鲁迅所说的“地方色彩”, 也就是“民族色彩”, 因为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集合体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 地方文化特色愈浓郁, 民族文化特色就愈鲜明。

满族祭祀舞蹈是典型的满族舞蹈, 民族文化是其基因和支撑。这种民族祭祀舞蹈, 原是满族祭祀天神时所跳的满族舞。

满族向来信天、敬天、祭天, 把天神视作万物的主宰。除了敬天神以外, 满族还敬神树, 因此祭祀神树的舞蹈《野人舞》便同样充满满族民族特色。该舞为表现古代久居深山的满族先民巴拉人爱情婚俗的大型集体舞蹈, 已由祭祀舞向民间舞普及。全舞共分“开门红”、“满堂红”、“二鼓点”、“整阵容”、“喜火乐”五段, 以“举天抓地”、“捧乳”等舞蹈语汇和披发、豹皮裙、柳叶裙等野人服饰, 展现了氏族社会人们爱情生活的野风野味, 其民族文化特色, 十分鲜明。

二、满族祭祀舞蹈的宗教文化

萨满教是一种典型的宗教。“满族”一词系通古斯语的音译, 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 后成为萨满教巫师的通称。

满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族的民族宗教。

满族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 带有明显的氏族部落宗教特点。相信万物有灵和神灵不死, 认为世界为“三界”:上界为“天堂”, 诸神所居;中界为地面, 人类所居;下界为“地狱”, 鬼魔和祖先神所居。有全氏族参加的宗教仪式和宗教节日。满族为可以通神的氏族萨满神的代理人与化身。

因此, 满族祭祀舞本身, 就是满族的一种典型的宗教舞蹈, 具有丰厚的宗教文化内涵。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其历史与人类文化史一样悠久, 原始宗教与原始文化密不可分。当然, 宗教与艺术毕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 又是对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 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3) 因此, 满族祭祀舞蹈中的宗教文化, 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三、满族祭祀舞蹈的音乐文化

同我国古代“乐舞”一体一样, 满族祭祀舞也是“歌舞”合一的, 因此满族祭祀舞中的音乐文化含量, 也相当丰富。但是, 满族祭祀舞的特点是:“舞者不歌, 歌者不舞”, 即:“两个人相对而舞, 旁人拍手而歌。” (4)

这种音乐, 其实是一种“歌伴舞”, 歌词内容与舞蹈内容相一致, 其节奏也与舞蹈相吻合。可以说, 满族祭祀舞蹈中的音乐, 体现出与整体舞蹈的和谐一致性。其音乐又以满族民歌“朱春”为主体。

四、满族祭祀舞蹈的舞蹈文化

满族祭祀舞蹈作为满族的一种民族舞蹈, 以舞蹈文化内涵为其题中应有之义。这种舞蹈文化的内涵, 也是极其丰富的:

在舞蹈内容上, 融祀神、祭祖、狩猎、仿兽、婚恋、嫁娶、野合、生殖崇拜、战争等为一炉;在舞蹈形式上, 集独舞 (满族“跳神”) 、双人舞、组舞、群舞为一体;在舞蹈语汇上, 囊括人体各部位的舞姿;在演出场所上, 既有家庭祭祖场合, 又有民间祭祀仪式, 更有宫廷祭祀大典……

综上所述, 可见满族祭祀舞蹈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文化品位也相当之高。可以说, 它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亟待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①[俄]赫尔岑.往事与沉思[J].赫尔岑论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P27.

②鲁迅.致陈烟桥[J].鲁迅全集[M].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P391.

③[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P453.

满族服饰文化论文 篇11

摘要:本溪满族剪纸历史悠久,在满族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本溪满族剪纸作为剪纸的成员之一,在满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始终做到独树一帜,尤其是在2012年建立本溪文化产业园上更是取得来了一定的成绩,发展状态良好,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根据本溪满族剪纸的艺术现状深入研究本溪文化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满族剪纸 民俗文化 艺术现状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2-0078-02

一 本溪剪纸的历史渊源

本溪满族剪纸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追溯到明代,满族剪纸早期的作品主要是嬷嬷人和动物剪纸,通常贴在窗户上,以表达美好的愿望和对神灵的崇拜。后至清朝满族剪纸得以发展,品味本溪满族剪纸,能感受到它浓厚强烈的风俗特点。剪纸的造型淳朴豪放,技法简单清晰,它所展现的是满族人民生活在原始自然风貌中的美丽图卷。

社会的发展,满、汉人民生活的相互交流,让满族剪纸文化与汉族剪纸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简洁粗犷的手法开始发生转变,变得开始追求精准与细腻,在满族剪纸中,汉族剪纸的影子也依稀可见,

欣赏本溪满族剪纸,仿佛看见了满族人民在传统社会中的生活、生产、起居、节令等风俗场面,感受着满族人民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奇异特别夸张的造型被熟练运用到本溪满族剪纸中,镂空、成片为主要变现手法,写形、写心、写神、写意为特点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 本溪满族剪纸的文化产业园的现状

本溪辽宁东部的一座城市,是满族人民的主要居住地之一。随着满族剪纸不断的成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中,本溪满族剪纸也成功列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是本溪满族剪纸一直处于“小作坊”生产、“地毯式”经营,并没有让满族剪纸真正的走进大众的视野。

剪纸艺术是我国古老的民俗文化之一,如何使它能在当今社会得以真正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首要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溪市决定先从自身做起,把满族剪纸文化良好的传承和发张下去,建立满族剪纸产业园,把本溪打造成“中国剪纸之都”(图1)。本溪市政府联合各职能单位,从2012年8月起,本着打造本溪市剪纸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齐心协力,仅用50天,本溪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正式完工,这座占地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园区就好似一台发动机,源源不断的为本溪满族剪纸事业输送出强大的动力。

为扩大本溪剪纸园的影响力,举办各类剪纸比赛、展览、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使得剪纸园的知名度迅速上升。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秀生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满族剪纸是传统文化和工艺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具有低碳环保、视觉冲击力高、创意附加值高等优点。然而这些优势却在作品样式简单划一、传承技艺的形式分散等缺点中隐没了自己的光芒。所以,本溪剪纸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建立本溪创业园的目的是有一个正规的场所扶持本溪满族剪纸有专业才华的剪纸艺术家,给他们一个进行交流、沟通、相互学习的场所,并且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他们发展和传承满族剪纸这门艺术。同时,本溪剪纸园可以创意、展示、生产和销售满族剪纸,为满族剪纸的开发带来多种的途径。”

三 本溪满族文化产业园代表人物

本溪市满族剪纸代表性人物人目前有三人,他们是传统派代表性人物刘桂芝(图2),创新派代表人物马娇,民俗派代表人物王晓红。其中传统派的代表人物刘桂芝最为突出,同时刘桂芝也是本溪文化产业园的园长。

刘桂芝,传统派的“掌门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会员、辽宁省剪纸学会常务理事、本溪民间工艺家协会剪纸分会会长、十大工艺家。我崇敬她在剪纸艺术事业中的丰功伟绩,曾走访过刘桂枝老前辈。我们进行了融洽的交流,提起剪纸她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她说,自己热爱剪纸一辈子,自幼受到了祖母和母亲的熏陶,也正因为如此,她才踏上了艺术的道路。从此就跟随外祖母学习剪纸,自幼练就了一双巧手。2004年退休的她,更是专心致志的开始研究剪纸作品,通过购买大量的书籍,与剪纸艺人相互交流、切磋,在这些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同时受政府,街道要求担任剪纸老师,给对剪纸有兴趣的人们授课,让更多的人热爱上剪纸这门艺术。一直致力于满族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的剪纸艺术家刘桂芝,虽然竭尽全力的扩大剪纸的影响力,但是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主流”的地位。大部分的人还是表示剪纸艺术作为业余活动中的消遣还是不错的,但是做生意怎么可能,也不能赚大钱。

但是,从本溪市建立本溪剪纸园开始一切变化了'像刘桂芝一样的剪纸艺人们开始受到关注。她们从民间“小路”走了出来,进入了官方“殿堂”,地位由边缘走向主流的变化。这些剪纸艺人们第—次有了自己的剪纸工作室,不但工作条件优越,省里更是根据产业园的扶持政策给予f电{门三内免收一切费用的优惠政策,这对本溪剪纸艺人们是最大的鼓舞。设立剪纸企业注册“绿色通道”,在限额内免征增值税,对符合剪纸从业人员进行的专业培训等一系列优惠,是本溪剪纸产业园对符合要求的剪纸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大力支持与鼓励。

在剪纸园里的小型展览馆,展出了很多的剪纸作品,有一些剪纸作品中已经开始把传统的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开始把剪纸艺术发展地更为宽广使其不单单是传统继承,而是真正的继承与发展,图3、4。

浓郁的北方满族民俗风味在刘桂芝老前辈的作品里随处都有体现。已有五十多年剪龄的她,多次在省、市民间剪纸大赛中获奖。其中《满族三大怪》让笔者记忆犹新。作品中表现了满族人特有的生活习俗,“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养孩子吊起来”这句妇孺皆知的歌谣,就是对该作品的真实写照。精湛的技术、高超的方法,让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四 本溪满族文化产业园存在的问题endprint

本溪满族剪纸文化产业园至今已有3个年头了I整体发展状态良好,具备了一定的管理基础,但是如果要把产业园发展壮大,目前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1 剪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略显不足。目前本溪满族剪纸产业园只针对专业技能上进行了培训,而授课内容叉比较的单一,培训时间少,技能传授有限,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全面的培训课程。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还带加强。剪纸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如研发、生产、销售等都是至关重要的,每一环节都需要科学的规范、标准化的作业、熟练的技能技巧及对企业的认同与信念。这一切都需要合格乃至优秀的员工去实现。

2 满族剪纸缺乏特色品牌。—方面,区域品牌知晓度不高。辽宁剪纸远没有知名度,调研结果表明来扬的大众旅游者中知道辽宁剪纸的仅占15.8%。另—方面,个人品牌尚未形成。当前辽宁剪纸主要通过综合纪念品商铺和景区单设的销售点出售,很少通过产品专营店进行产品销售和品牌打造。辽宁的满族剪纸被推向旅游纪念品市场的时间并不长,其营销的方式单一,销售意识薄弱、销售体系不健全是造成满族剪纸没有形成特色品牌的重要原因。

3 剪纸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以观当下各地辽宁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其营销相对落后,尤其是在我国民间手工艺的发展没有受到很好重视的大环境之下,这也就造成剪纸产业的发展和销售范围狭窄,没有能够使剪纸产业大力发展的渠道。而目前的剪纸销售情况来看,主要用于节庆日当中来增添节日气氛,过年是剪纸最畅销的时候,每到农忙结束的时候,各家各户开始了为年庆增加气氛而忙碌,红红火火的节日祝福图、辟邪图幅,挂于门窗之上的五颜六色的过门笺是剪纸艺术中的重头戏。酒香怕巷深,这些只有在喜庆之日才可以更多见识到的艺术之作,却仅限于自己及其周边很小的覆盖区域销售,受到时空的限制,使其销路也很狭窄,市场占有率很低。

4 资金来源单一。剪纸文法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自寻资金来源,学会自力更生,以多种渠道来创造剪纸的发展途径,不能被动地等待,这样的剪纸艺术很难有所发成与成就,最后总将被市场淘汰。我们也要以多元化、持续化为资金来源,这样才能真正发展创造满族剪纸的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会促使剪纸艺人竭尽所能发展自己的剪纸艺术,进行手艺的创新,资金来源的开拓与投入、继承人才的培养等等。而剪纸艺人可以寻求更多的剪纸艺人,形成艺人的联盟,增强市场运作的活力,区域剪纸艺人联盟的形成必定能为剪纸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辽宁剪纸艺术的持续发展,找寻资金诸如的新途径,可以形成自己的战略同盟,更可以与企业相结合,走市场化的发展模式,摆脱单一的人力量的缺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的匾乏,久而久之对剪纸业的发展很不利。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还是各自为门户,各自发展着自己的独门艺术,没有畅通的对外交流和进行资金技术的融合,投资者关注的是地区内的艺术,而地区间的差异和特色没有很好地发挥。

五 小结

本溪满族剪纸作为辽宁省满族剪纸艺术的其中一员,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本次调查、走访的过程中了解辽本溪满族剪纸艺术特色、传承方式、具有代表性的剪纸艺术家以及发展情况。同时本溪率先建立起了满族剪纸文化产业园,虽发展状态良好,但是要想带动经济发展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传承方式的单一,多以家庭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发展形式的单一,多数剪纸艺术家还是采用传统的剪纸方式进行创作,虽保留了最原始的满族剪纸的民俗文化,但是在当下现代化的社会不免显得单一,市场竞争力度小,难以大肆发展;产业文化单一,没有更为正规和现代的管理方式,带动其大力的发展。

传承满族舞蹈及弘扬吉林文化 篇12

一、满族舞蹈的介绍

满族舞蹈是在满族烧香和萨满跳神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舞蹈文化。满族舞蹈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种类型:一是满族的民俗舞蹈, 二是满族的祭祀舞蹈, 三为满族宫庭舞蹈。满族萨满舞蹈即属于祭祀舞蹈。同时, 满族人民为了表达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图腾的崇拜和氏祖的崇拜, 便以萨满跳神舞蹈为手段, 描述和表现这种古老艺术的风采。而从这种古老的艺术中便可以窥视到在历史的进程中, 一个民族原始先民的精神蕴涵, 并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景观, 使我们从中看到一种文化形成的实际背景[2]。

另外, 满族人民信奉萨满教渊源已久, 其影响深远, 这些萨满在进行祭神、祭天、祭祖等重要祭奠时, 均以歌舞的形式进行。满族舞蹈大多将祭祀与演戏、庄重与诙谐、文化与舞蹈、美丽与丑恶、高雅与民俗、歌唱与舞蹈、动与静等众多艺术形式合为一体, 这些则是满族舞蹈的重要特色。从萨满文化研究中心和博物馆遗留的服饰和照片中, 可以体现当年萨满舞者的神韵及独到的道具的质感, 同时神鼓、铃、刀和镜等, 又显现出其惟妙惟肖, 独具匠心的创作风格, 虽然时代变迁, 仍未受改变, 于是使满族舞蹈服装与饰品保持了原生态的风貌, 同时也由此凝集成满族舞蹈区别于其他民俗舞蹈的第三特征, 综上所述, 满族舞蹈不失为一种含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地域特色的舞蹈形式[3]。

二、吉林地区满族萨满舞蹈的发展际遇

近年来, 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都在不断走向现代化、国际化, 满族舞蹈得以复苏, 再次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满族舞蹈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外来文化和汉文化面前, 它是一种“弱势文化”。为了抓紧对民族舞蹈文化遗产的抢救, 只有动态研究才能够真正留住舞蹈的“根”。如果我们要想牢牢地根植于本民族的历史以及传统文化丰沃而坚实的土壤里, 如果我们要想使民族舞蹈能够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就要在现代潮流中抓住“根”[3]。为了更好地对吉林地区满族舞蹈进行挖掘整理, 为发展吉林当地经济、文化建设之用, 应当注重:在民族文化复兴中传承满族舞蹈艺术, 加强吉林当地文化馆对地方性满族舞蹈原生形态进行收集整理, 加强图像摄制以及文字记录工作。此外, 让满族舞蹈这种民族文化逐步走向产业化, 是使其成为吉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中最直接和亮丽的表现形式。吉林地区文化管理部门, 也应该从根本上重视本土民间特色文化的保护, 发掘并传承满族舞蹈, 这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也是社会和当地文化发展的需要[2]。

回顾整个满族舞蹈经历的历史进程, 至今约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4]。和所有艺术种类一样, 舞蹈也同样强调着民族的“形式”“风格”和“特色”, 因为只有包含了纯正的民族性才能为当地的群众所接受, 所理解与喜爱, 这种原本是由人民自行创造、传承与发展的舞蹈, 既能反映当时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 且能够随着当地的发展而不断地推陈出新, 是民族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研究满族舞蹈对传承满族舞蹈文化遗产以及发扬吉林当地的文化传统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诺.《论满族舞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0, 第1期.

[2].李清洁, 王海.《绥化地区满族萨满舞的历史变革及其现代际遇》[J]基金项目:2010年绥化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项目编号:RQ1003014

[3].刘莉.《关于满族舞蹈传承与创新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28 (2)

[4].刘卓.满族舞蹈历史演变及其发展.中国校外教育.2011, 09

上一篇:碳排放权管理制度下一篇:司法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