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区域服饰文化

2024-09-02

彝族区域服饰文化(通用8篇)

彝族区域服饰文化 篇1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 琳琅满目, 且不同居住区域的服饰呈现不同的风格面貌。

1 大小凉山型

大小凉山包括四川省西昌地区, 云南省的宁蒗、永胜、华坪、永仁和元谋一带。这些地区服饰总的特点是厚重、朴实、保暖、耐穿和尊崇黑色, 并保持着男椎髻、女着裙、披毡和跣足的旧俗[1]。服饰形制基本上保持着传统风格。传统服装面料以自织自染的毛、麻织品为主, 喜黑、红和黄等色, 服饰纹样包括动物纹样、植物纹样以及几何型纹样。服饰工艺有盘花、贴花和镶嵌等。

1.1 凉山男式服饰特征

大小凉山彝族男子保留着先民的优良传统, 勤劳、朴实、勇敢。因限于社会地理环境, 男子服饰基本上沿袭旧制。现代的彝族男子装束与东晋时期云南昭通霍氏墓壁画所绘椎髻、跣足和身着披毡的部曲形象完全相同[2]。

凉山彝族男性也普遍蓄“天菩萨”, 它作为彝族男子汉的一特有发式, 无论从彝族自身的宗教信仰或是美学意义上讲, 都具有其鲜明的个性[1]。凉山男子双耳常戴蜜蜡珠、银耳圈、珊瑚、玉和贝等饰物;上身外罩羊皮披毡, 形似汉族的外套, 但无领无袖, 呈钟形, 彝语称“擦尔瓦”;内穿右衽青色土布或麻布短衣。凉山彝族男子上衣以紧身为美, 多为黑色或蓝色, 两袖及胸襟着意绣花, 绣饰工艺精美, 以盘花为主, 挑绣并置, 多用火镰、羊角、波形、涡形和回纹等纹样, 色彩多用红、黄、绿和蓝等。凉山男子下着长裤, 裤脚因地域和方言的不同而有大、中、小之分, 大裤脚最宽达170cm, 乍一看似裙装, 而小裤脚仅能伸进腿脚;裤子一般为深蓝色, 立裆宽大, 裤脚内侧经常绣一传统图案, 裹绑腿, 套毡袜, 平时跣足, 严冬穿麻鞋[3]。凉山彝族男子服饰见图1。

1.2 凉山女式服饰特征

大小凉山彝族妇女一般妇女戴头帕, 不同方言区裹式相异。生育后的妇女戴帽或缠帕, 双耳配饰, 颈部多挂银领牌。上穿右衽大襟衣或对襟大袖的短衣。短衣的衣领较高, 领口配有银质或金质领花, 袖口通常镶有三四节色彩不同的布边。青年妇女上衣以细条盘花为主, 配以贴花和刺绣[4]。中年妇女的上衣环肩, 襟、袖等处贴青布宽边, 并加镶红、黄和绿色细条纹为饰。老年妇女在寒冬季节, 彝族妇女经常外披一件黑色单层或双层披毡。彝族女子不分等级和年长年幼, 皆穿拖地的百褶裙。童裙为两节, 成年后举行换裙仪式, 改穿成年女裙, 成年女裙分上、中、下三节, 上节为裙腰, 中节为筒状, 下节多皱褶, 未婚女子着红、黑和白三色;已婚女子着黑、红和白三色。凉山彝族女子服饰见图2。

2 滇西型

滇西以云南省巍山为中心, 包括大理、巍山、宝山、临沧、思茅和景东等地。滇西型彝族服装主要流行于云南西部哀牢山、无量山区及大理等地[5]。这一地区因受白族文化的影响较大, 历史上又是南诏的发祥地, 所以服饰色彩比较丰富, 款式变化很多, 制作工艺也非常精细, 而且有较多的银制品和刺绣纹样。

2.1 滇西男子服饰特征

滇西彝族男子服饰相对女子比较简单, 早年穿右衽大襟长衫, 宽脚裤, 头包青帕, 束腰带, 有的戴皮肚兜。现多穿对襟上衣, 前短后长, 着长裤, 外披羊皮领褂[6]。思茅、宝山部分地区彝族男子穿黑色土布对襟短上衣, 外套羊皮坎肩, 下着长裤, 缠布包头[6]。参见图3。

2.2 滇西女子服饰特征

滇西年轻姑娘通常头戴银鼓帽, 配戴银耳环;女子结婚后, 将不再戴帽子, 而改为结发髻, 裹包头, 发髻一般呈宝塔形, 外裹黑纱或黑布头巾[7]。上衣为右衽大襟衫, 前短后长, 领、袖及襟边镶层次不同的金银丝瓣或宽窄不同的自绣花边。腰系花围腰, 腰间前方系围腰布一块, 布上镶滚多层金银丝瓣或绣图案作为花边。其图案包括柿子花、牡丹花、太阳花和狗牙花等。背挂毡裹背, 下着青色宽脚裤, 脚穿绣花鞋。全套装饰花团锦簇, 令人眼花缭乱, 美不胜收。参见图4。

3 乌蒙山型

乌蒙山自古就是西南彝族文化的发祥地, 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南的交通要道。乌蒙山型服饰过去与凉山服饰极为相似, 明清以后服装款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服饰尚黑, 长衫大襟右衽, 下穿长裤;女子服装的盘肩、领口、襟边和下摆处均有花饰。乌蒙山彝族服饰过去多以毛、麻织品为主, 现服饰面料呈多样化。乌蒙山型彝族服饰流行于黔、滇和川的乌蒙山区以及广西的隆林地区。

3.1 乌蒙山型男子服饰特征

乌蒙山型一带服饰, 男子缠青色、黑色或白色的头帕, 中青年彝族男子早年用青布缠头结园髻。穿右衽大襟长衫多对襟短上衣, 下着宽裤管灯笼裤 (俗称“八副裤子”) , 系腰带, 服装没有花纹, 出门披羊毛披毡。整个着装形象显得朴素、大方, 体现了乌蒙山彝族男子勤劳、朴实、含蓄和富有内涵的民族性格。

3.2 乌蒙山女子服饰特征

乌蒙山女子服饰较男子服饰而言, 款式较多、变化较大。以威宁马街的彝族服饰为代表, 妇女头饰美观而复杂, 先将一条上有白色小扣的三角形窄布, 在前额上方整齐地缠绕几圈, 再用一条宽两寸左右的长布层层缠头, 使其呈盘状, 外加一条印花布条, 最后用四条绣花红色飘带, 分别在两耳处向上呈“人”字形缠绕经过前额, 烫后别在头部的盘状头帕上, 显得古朴俊俏。上装着右衽衣, 领口、肩部、前襟、胸部和袖口均镶花边;妇女长衫在领口、袖口、门襟、下摆和裤口均绣有花纹加以装饰, 衣服开衩延伸到下摆的卷草纹花边, 形同四根柱子, 汉语称为“吊四柱”[8]。下摆及卷角处有三组螺旋状的图案形同虎头, 表达乌蒙山彝族对虎的崇拜。下装系青、蓝和乳白相间的中长裙, 扎白色腰带。广西隆林妇女缠青布头帕, 穿右衽大襟镶边短上衣, 下着深色长裤或四副长裙, 系黑色围腰, 少花饰, 穿绣花鹰头鞋, 整个服装素净朴实。乌蒙山男子服饰和女子男子服饰见图5、图6。

4 红河型

红河彝族服饰主要流行在云南省南部, 东至开远、蒙自, 南至金平、江城, 西至普洱、双柏, 北至昆明, 红河流域的广大哀牢山彝族地区, 大部分使用南部语言。由于这些地区生态环境变化丰富, 其服饰呈现纷繁复杂且多花饰的特点。

4.1 红河型男子服饰特征

红河流域彝族男子皆穿立领对襟短衣, 外套坎肩, 衣扣多用银币做成, 密密麻麻地排布于衣服门襟的两边, 下着宽裆长裤, 穿绣花布凉鞋。服装色彩以黑色和蓝色为主, 男子服饰有时候也“烙通一个洞, 绣上一朵花”, 因而有“花腰彝, 花屁股彝”之称。麻粟坡等地男子在节日期间穿蜡染衣, 一般为3件, 衣袖由里到外, 逐一短而宽, 前后衣襟呈角状。红河型男子上衣见图7。

4.2 红河型女子服饰特征

红河流域女子服饰相对男装来说比较花哨, 色彩对比强烈, 华贵艳丽, 多用色彩艳丽的大红、桃红、湖蓝和翠绿等色布为面料, 并且以银泡、银链作为装饰, 具有明丽华美的视觉效果。纹样来自对自然的模仿, 很少用几何型纹样。

红河流域地区的姑娘多戴银泡的鸡冠帽或包头帕。该地区彝族女子一般穿两件衣服, 内衣为花饰长袖、开高衩的大襟衣, 外套半臂。金平等地还有上穿绣花坎肩, 下着长裤, 束大腰带, 妇女宽大的腰带头用银泡嵌花, 因而被称之为“花腰彝”。女装为大襟衣、长裤, 套坎肩或系围腰。围腰小巧, 中心绣扇形或菱形巾等纹样, 年轻的姑娘们喜欢在胸前戴一个大银盘, 成为“火拔母 (月亮) ”。从而使得这一地区的服饰显得非常的精美。红河型“花腰彜”服装见图8。

5 滇东南型

滇东南型彝族服饰流行于云南的广南、富宁、马关、麻粟坡、米勒、师宗以及广西的那坡等地。处在边缘地带的滇东南彝族服饰部分沿袭了古老的贯头衣形制。滇东南地区的服饰形制多种多样, 异彩纷呈, 且地区差异化较为明显。

5.1 滇东南型男子服饰特征

流行于路南、米勒、丘北和昆明等地的滇东南型彝族男子服饰是火草布或麻布做成的对襟上衣, 外套坎肩。该地区火草衣历史久远, 《南诏通记》记载“有火草布, 草叶三四寸, 踏地而生, 叶背有棉, 取其端而抽之, 成丝, 织为布, 宽七寸许[9]。“以为可以为燧取火, 故曰火草”。火草叶背面有白绒毛, 至今撒尼彝族人还将其捻线织成火草布。而流行于文山、西畴和富宁等地的男子服饰, 尤其是男子的盛装, 服饰纹样多用蜡染、补花工艺, 这种服装被蜡染出细腻的几何纹样, 并且3件配套而成, 即内为对襟长袖衣、半袖衣, 外为坎肩, 内长外短, 两侧和后襟开高衩。

5.2 滇东南型女子服饰特征

滇东南地区的女子服饰形制可以细分为路南式、弥勒式和文西式。路南石林、圭山等部分地区未婚姑娘的头箍在双耳部上下各有一对三角形的绣花布片, 脑后悬挂一垂于胸前的串珠。布箍由红、白和黑条布相间而成, 以象征彩虹, 据说是为纪念投火殉情的姑娘。已婚妇女的头箍则无三角形修片, 头箍以黑色为主, 少有花饰, 背上斜挎一件长方形的羊皮背披。路南彝族女子擅长挑花技艺, 绣满桃花的手帕常作为他们的定情之物。同时, 这一地区的彝族姑娘穿蓝色、白色或黑色与白色拼接相间的上衣, 前短后长, 系红色挑花腰带。

6 楚雄型

楚雄型彝族服饰流行于楚雄彝族自治州以及相邻的地区。楚雄地区地处滇池、洱海之间, 东接乌蒙, 北临金沙, 南靠哀牢, 这是古代彝族各部落辗转迁移的必经之地, 也是彝族几大方言区交汇的地方, 故此, 楚雄彝族服饰多姿多彩。

6.1 楚雄彝族男子服饰特征

这一地区彝族早年“不分男女, 具披羊皮”, 披“火草衣”, 穿贯头衣。男子上衣宽大而较短, 对襟、无扣, 多以自织自染的青色毛布为料。下装为白色麻布长裤, 裤脚宽约60cm, 外出时, 披无扣、对襟麻布长衫, 以青色头帕缠头。

6.2 楚雄彝族女子服饰特征

楚雄彝族女服款式较多, 异彩纷呈, 尤其是头饰, 多达40余种。楚雄彝族妇女服饰艳丽, 多有刺绣装饰。大多穿右衽大襟短上衣, 有的外套绣花坎肩。胸前、盘肩等部位均装饰传统云纹、马缨花等各种图案。下着长裤, 头包布帕、缠头或戴绣花帽。盛装头帕上面缀有海贝、银花、银泡或装饰五彩长穂。这一地区彝族女服可细分为龙川江式、大姚式和武定式3种形制[10]。

龙川江式彝族服饰流行于龙川江流域的牟定、楚雄、南华和双柏等地。牟定、楚雄妇女头缠青帕, 呈圆盘状, 直径30多cm, 用布数丈, 周围装饰银花、银须或彩色绒球等。女装上为右衽大襟短衣、袖窄。外套绣花坎肩, 多为深色。系银链绣花胸围腰。龙川江式服饰见图9。

大姚式服饰主要流行于楚雄州西北部的大姚、姚安和永仁等县。女装款式不一, 既有大襟衣、长裤, 又有对襟衣、中长裙。大姚昙华、三台等地的女装色彩艳丽, 上衣多用红、蓝色绸缎, 喜镶黑、黄和红等色花边。同时系三层花围腰, 头罩彩穗绣花帕。中、老年妇女, 盛装时亦穿花衣;常装则多为青衣, 且喜披羊皮褂。姑娘戴银耳坠。姚安苴门、光禄一带, 女装短小素净, 唯右襟的一组云纹图案, 十分醒目。大姚桂花妇女, 上穿前短后长对襟衣, 下着镶花腿套, 罩黑底花裙。上衣胸背皆用彩布镶以各种几何图案, 裙体亦用彩布镶数道横向条纹, 风格粗犷、古朴, 为其他各型所少见。大姚式服饰见图10。

武定式彝族服装主要流行于武定、禄丰、永仁、元谋和禄劝等地。不同的地区佩戴的绣花帽也有所不同, 如武定的鹉嘴帽, 元谋的樱花帽, 禄丰的缠满红绒线的蝴蝶帽, 永仁的鸡冠帽, 禄劝、武定的妇女则戴红毛绒帽, 各地区的帽式成为地域服饰特征的重要标志。这些地区的青年女子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 系围腰。禄劝妇女善于将补绣、平针绣和钉金结合运用于服装和围腰上, 做成精巧的图案。盛装时衣服绣花颇多, 有的地方喜欢用丝穂或银穂装饰在托肩、下摆, 并饰有传统纹样的火草披风。其绣工精巧, 风格朴素。武定式服装见图11。

7 结语

因地理环境因素, 彝族服饰基本上沿袭旧制、古风犹存。同时, 历经时代的变迁以及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与影响, 彝族文化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化, 这使得彝族服饰在款式、面料、色彩和图案等方面呈现鲜明的地域特征, 各居住区域的彝族服饰形制各异、各具特色。本研究基于彝族居住区域、方言以及服饰风貌本身的差异化特征, 鉴于前人的区域服饰分类原则, 将彝族服饰分为大小凉山型、滇西型、乌蒙山型、红河型、滇东南型和楚雄型。然后, 对各大区域服饰的形制特征进行比较研究, 以形成对彝族服饰风貌的差异化认识。

参考文献

[1]钟仕民, 周文林.中国彝族服饰[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6.1-22.

[2]缪良云.中国衣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9.523-531.

[3]王辅世.中国民族服饰[M].香港:和平图书出版社, 1986.128-130.

[4]冯敏.凉山彝族服饰[J].贵州民族研究, 1998, (4) :116-117.

[5]冯敏.彝族服饰考[J].思想战线, 1990, (1) :45-46.

[6]杨忠秀, 阿古扎摩.浅析凉山彝族服饰特征[J].凉山大学学报, 2004, (4) :226-227.

[7]钟茂兰, 范朴.中国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103-121.

[8]许天侠.彝族的黑包头巾[J].贵州民族研究, 2002, (5) :95-96.

[9]梁旭.关于弃族服饰的几个问题[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2, (4) :42-43.

[10]黄瑾.浅谈彝族的服饰与民族心理[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4 (3) :72-74.

彝族区域服饰文化 篇2

彝族土司建筑,包括庄园、衙门、墓葬等。彝族先民属于氐羌系统,长期从事牧业生产,主要放养羊群。牧羊人最担心的是豺狼虎豹伤害羊群,为了羊群不受伤害,牧羊人从敬畏老虎、崇拜老虎、亲近老虎直至驯服老虎,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

民间相传,明代彝族女杰、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坐镇“九重衙门”时,曾以老虎把门。奢香墓地曾出土一个石雕虎头,与其一同出土的还有一块巨型石门斗,表明石虎是守门之物。

彝族土司及其后裔,在明清时代修建了许多富丽堂皇的庄园。至今,贵州省毕节市还保留有大屯土司庄园、安山土司庄园、湾溪土司庄园、海嘎土司庄园等;金沙县保留有契默土司庄园;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保留有牛棚土目庄园、大观寨土目庄园等等,其中尤以大屯土司庄园保存最好。

大屯土司庄园坐落于毕节市大屯彝族乡,横宽50余米、纵深60余米、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依山就势,次第升高,为三层台。整座庄园,三路三进,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中路为其核心,由面阔五间的大堂、二堂、正堂组成中轴线。左路主要建筑有轿厅、客厅、鱼池、花桥、书房和家祠。右路主要建筑有花园、客房、绣楼、厨房和仓库。四周筑有2米多高的砖石垣墙。沿墙建有6座碉楼,每座高8米-12米不等。

彝族区域服饰文化 篇3

关键词:凉山彝族自治州,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

一、凉山州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一) 区域经济差异衡量的相关指标

1. 绝对差异的测度指标

⑴极差

极差又称全距, 是指区域内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与人均GDP最低的地区之间的差值, 反映了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绝对差距, 是区域经济差异中最简单、最直观的测度方法。

R=Ymax-Ymin

式中, R为极差, Ymax为区域内最高的人均GDP, Ymin为同期区域内最低的人均GDP。极值越大, 表明实际差距越大。

⑵标准差

标准差是反映各样本远离总体均值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式中, S为标准差, Yi为地区i的人均GDP, i=1, 2, …, n;为N个地区人均GDP的均值, N为区域个数。标准差越大, 区域绝对差异越大。

2. 相对差异的测度指标

(1) 极值比率

极值比率是区域内最高人均GDP与最低人均GDP的比率, 反映了区域内相对差异的比较情况。

式中, I为极值比率, 其他字母含义同上。

(2) 变异系数

当两个不同系列的数值单位不同、均值相差较大, 或它们的标准差相同时, 就不能简单地用标准差的绝对值来比较不同均值系列的离散程度。这时, 用标准差和均值的比值即变异系数来消除均值的影响, 这个比值可以用来对比不同时期的差异程度, 而不会受到原来变量水平高低的影响。

其中, CV为变异系数, 其他字母含义同上。

(二) 经济总量的差异分析

“十一五”时期, 凉山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地区生产总值由四川省第8位上升到第7位, 年均增长15.5%, 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8个百分点, 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州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2011年凉山州GDP突破1000亿, 占全省GDP的比重由上年的4.5%提高到4.6%。但是, 对经济总量差异的分析会看到, 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区域经济差距导致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由表1凉山州各县市2006年至2010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可以看出, 凉山州“十一五”规划期间经济总量的人均绝对值是在逐年增长的。全州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8331元增长到2007年的10393元, 比上年增加2062元, 突破一万元大关。2008年为人均12896元, 2009年继而达到14306元, 比上年14.9%的增长, 2010年人均GDP比上年又增长了15.3%, 为17564元。

根据《四川统计年鉴》 (2007-2011) , 采用2006-2010年凉山州各县市人均GDP, 通过极差以及标准差的计算度量其经济总量绝对差异的变化情况。测算具体结果详见表2, 极差及标准差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从表2、图1也可以看出凉山州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呈逐年扩大趋势。由于极差是根据域内人均GDP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差值计算得到, 其绝对量的差异程度尤为明显, 极差的折线图比标准差的折线图所呈现的逐年递增趋势更胜之, 表明凉山州境内各地区之间发展极其不平衡。2006年测算的标准差为3426元, 2007年扩大到4130元, 2008年则升至5210元, 是2007年的1.26倍, 到2009年为5999元后, 2010年继续升至7507元。5年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一直在不断拉大。

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年鉴》 (2007-2011)

(三) 增长速度的差异分析

根据《四川统计年鉴》 (2007-2011) , 采用2006-2010年凉山州各县市人均GDP, 通过极值比率以及变异系数的计算度量其经济总量相对差异的变化情况。测算具体结果详见表2, 极值比率及变异系数的变化趋势分别如图2、图3所示。

从图2极值比率折线图可以看出, 极值比率从2006年4.8703的小幅增长至2007年的4.8896后, 2008年出现下降, 也就是说凉山州人均GDP最高与最低地区的差距有过短期的缩小态势, 而2009年与2010年的极值比率又由2008年的最低点急剧扩大到5.1888, 直至5.6373。凉山州区内经济发达的县市与贫困落后的县域之间的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对差异总体是呈扩大的趋势。

从图3变异系数折线图, 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相对差异呈波浪式发展。虽然2006年至2007年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 由0.4999降至0.4783, 而后2008年又开始出现上升趋势, 2009年的变异系数为0.513, 大幅超过了2006年0.4999, 直到2010年继续扩大为0.5243, 显然相对差异扩大的趋势未出现根本性改变, 呈现波浪式发展。

(四) 经济结构的现状分析

经济结构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1978年以前, 农业是凉山的主要收入来源, 也是支柱产业, 直至1993年全州工业总产值总量才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下文通过对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的具体分析, 发现现阶段凉山州工业化水平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 城镇化发展缓慢, 经济布局不合理, 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协调。

1. 产业结构分析

由表3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到, 凉山州三大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29.3:31.1:39.6优化为2011年的19.5:52.3:28.2, 结构类型由“三二一”调整为“二三一”, 第二产业对经济的主导作用明显增强,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但是降幅不大, 第二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以2011年凉山州三大产业结构比重19.5:52.3:28.2为例, 对照表4:西蒙·库兹涅茨三大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看到, 全州第一产业比重虽已降到20%左右, 但高于16.1的标准值, 且第三产比重低于45.5的标准值, 由此判断凉山州工业化水平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

2. 城乡结构分析

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反过来, 通过城市的外部经济效应和集聚经济效应, 城镇化又将反作用于工业化, 促进工业的大发展。钱纳里等经济学家曾这样概括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对比关系, 当比例在20%以下时, 被认为是非城镇化;城镇化率低于32%时为工业化准备期;超过32%低于36%为工业化初期阶段;超过36%低于50%为工业化中期阶段;超过50%低于65%为工业化成熟阶段;在工业化后期, 即经济稳定增长阶段, 城镇化率在65%以上;当比例超过70%时, 被称作高度城镇化, 此时经济大体处于后工业化阶段。2010年凉山州城镇化率仅为28.6%, 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 城镇化正处于缓慢发展阶段, 相对应工业化处于准备阶段。

3. 地区结构分析

考察凉山州经济布局的合理性, 运用集中度指标来进行分析。

式中, C为集中程度指数, H为占全州经济总量半数的地区面积, T为全州总面积。集中度指数在0-100之间波动。一般来说:C≤50代表相对分散;50

凉山州总面积60423平方千米, 2011年占凉山州经济总量将近半数的州府西昌市面积为2654平方千米, 代入公式可得:

集中程度指数达到95.6, 表明凉山州经济布局极不合理。

二、凉山州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 自然禀赋

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差异, 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渐发达的情况下, 虽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但它仍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凉山州的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 平均海拔超过2500米, 而丘陵、冲击平原、河谷和断陷盆地仅占全州总面积的10%。其中, 安宁河谷平原是四川省仅次于成都平原的第二大平原。这里土壤肥沃, 农业自然条件优越, 又有安宁河的灌溉便利, 加之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是四川省农业发展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安宁河谷流域的五县一市 (即州府西昌市、冕宁、德昌、宁南、会理、会东) 地区发展迅速, 除此之外的其余11个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自然条件相对较差, 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二) 区位条件

传统的区域经济成本-产业理论认为, 由于各地区之间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条件存在较大差异, 生产要素的流动会因为距离的远近而导致各地发展各类产业的成本高低不同。凉山州各县市交通发达程度差异较大, 直接影响到各县市的经济发展快慢。安宁河流域因其地处凉山州的主要交通干线-成昆铁路和108公路国道, 具有便利的交通优势, 成为了凉山州点轴开发的核心经济地区。除此以外的其余各县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 大凉山彝区个别乡村还存在公路未通的落后现象, 已通公路的地区公路等级也不高、大部分地区城乡公路网络还处于尚未建立的状态, 充分说明了区位地理条件本身的限制以及基础设施的不完善难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 经济基础

凉山彝族人民自1956年进行民主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 废除延续两千多年的奴隶制度以来, 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 开创了凉山历史的新纪元。追溯其可谓“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 从客观上决定了大凉山彝族地区具有居民市场经济意识缺乏、传统观念陈旧, 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层次低、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各区内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县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等特征。

(四) 政策倾斜

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除了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的天然差异外, 外部推动即通过国家的大规模投资和资源开发推动解决社会的发展, 才是发展的主要动因。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的昭觉县曾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1952年10月7日,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区 (后改为自治州) 在昭觉成立。1955年, 凉山彝族自治州由西康省划归四川省, 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昭觉县。与现为凉山州州府的西昌市相比, 从2010年人均GDP分别为5876元和33125元可看到, 经过数十载的发展, 不同的地区会因为政府发展政策导向的不同, 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资源要素的投入也就相差甚远, 政府发展规划以及政策扶持的倾斜就会导致地区差异逐渐扩大。

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基于《凉山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针对前文对凉山州经济结构分析发现的问题, 提出推进凉山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建议。

(一) 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成都·凉山工业园区、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川渝 (西昌) 高新技术开发区等西昌重点产业布局工业园区的建设, 突出“工业强州”的战略主导地位, 培育壮大水电、钒钛钢铁、稀土、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 打造产业集群, 加快构建现代工业发展体系, 推进资源大州向工业强州跨越, 以工业振兴带动经济全面发展。

(二)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根据“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即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 《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总体规划》、《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总体思路》,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高质量、高起点规划“西昌新区”, 继续致力于把西昌建设成为集川滇综合枢纽中心城市和国际山水名城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 充分发挥“西昌经济圈”对全州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打造“攀西城市群”构建以西昌为中心, 其他县城为骨干、重点集镇为基础的新型城镇体系。

(三) 统筹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一个意见、两个规划”, 加大统筹推进安宁河谷地区、大凉山彝区和木里藏区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力度。“西昌经济圈”和“两会” (会东、会理两县) 应继续发挥作为安宁河谷地区增长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利用大凉山彝区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 积极培育水电、矿冶、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 发展地区特色经济, 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木里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推进藏区“三大民生工程” (即牧民定居行动计划、“9+3”免费教育计划、卫生事业发展计划) , 不断改善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收入水平, 实现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 最终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张建平.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

[3]张爱儒.青海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8 (16)

[4]郑长德.发展经济学与地区经济发展:以四川省为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5]郑长德.凉山彝族自治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8 (3)

浅析彝族文化类型 篇4

一、“文化类型”概念的界定

要界定彝族文化类型,首先我们要对“文化类型”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才能对彝族文化类型的研究有清晰认识。

什么是文化类型?最早提出“文化类型”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R.林顿。林顿在1936年写的《人类研究》一书中,所使用的“文化类型”的含义与文化区的概念差不多。在西方文化学理论的发展史上,德国哲学家施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对文化类型有过比较集中的理论研究。他们都对别类的基本单位和定型的基本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粱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书中,他将中国、印度、西方作为别类的基本单位,认为西洋、中国和印度是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还有冯友兰,李宗桂,冯天瑜认为中国的文化类型都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等等。

以上的观点都从不同的层面对文化类型的定型标准进行了阐明,对文化类型的学术探讨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不够全面。

文化的类型不该归只限于单一的或某一层面的标准来定型,这个定型的标准应该具有“整合性”或“全面性”,由此我们认为文化类型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特有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由一个民族价值观所决定,并在整个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综合文化表现方式。

二、彝族文化类型的界定

1、经典彝文文献中的彝族伦理观

在《中国知网》输入彝族文化这个关键词,显示的是有19965条结果,主要集中在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开发,产业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可以说研究成果显著。再输入“彝族文化类型”这一关键词,发现没有任何一篇文章对此进行探讨过,可以说是一个空白区,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彝族任命用自己的智慧留下了众多经典的彝文文献。在这些经典的彝文文献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观,彝族伦理道德思想主要有:尊敬长辈、团结友爱、勤俭节约、注重孝道等。如在《梅葛.农事》:“山坡杂树多,根本不能盘庄稼,人类拿刀子,要把树砍完。兔子争了先,先去砍树枝,砍也砍不倒。。。。百兽都砍了,百兽砍不倒。百鸟都砍了,百鸟砍不倒。人类砍杂树,先把刀磨好,拿刀来砍树,几刀便砍倒。。。。要放火烧荞地了。野兽来烧火,还是烧不着,鸟类来烧火,还是烧不着,最后来决定,还是人来烧。”[1]他们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的本质,能认识到这一点,难能可贵。《西南彝志》阐述了天地万物及人类起源的看法,是一首人类的赞歌,歌颂了彝族先民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的精神与品格。《勒俄特依》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重情重义,智慧与勇敢,坚强不屈的支格阿龙形象。《查姆》中说道;“独眼睛这代人,道理也不讲,长幼也不分:儿子不养爹妈,爹妈不管儿孙。饿了就相互撕吃,吵嘴又打架,时时起纠纷,。。。。。。独眼睛这代人心不好,要换掉这代人。要找好心人,重新繁衍子孙。”楚雄州文联编。①p254页。于是发生了干旱,将独眼睛这代人毁灭,于是由独眼睛时代向直眼睛时代发展。“直眼睛这代人啊,他们不懂道理,他们经常吵嘴打架。各吃各的饭,各烧各的汤。一不管亲友,二不管爹妈。爹死了拴着脖子丢在山里,妈死了拴着脚杆抛进沟洼。”②p277页.这样的话,直眼睛也得到了毁灭,于是由直眼睛时代向横眼睛时代发展。

可见,彝族人民把伦理道德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把它作为人之为人的根据。

同时,彝族人也非常重视孝,把它分为生孝和死孝。彝族人又有这样的谚语:“父母欠下儿子的帐,就是为儿子成亲安家。儿子欠下父亲的帐,就是要为父亲做帛超度。”彝族史诗《玛牧特依》(道德经)是一部影响力较大的经典之作。它阐述了人一生各个阶段索要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流传于大小凉山彝族主要聚居地。其中蕴涵了不少的生命哲学、家族伦理以及社会秩序观念等。在《玛牧特依》就这样提到:

这里着重强调家庭间的伦理道德规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敬互爱。由韦安多主编的《凉山彝族文化艺术研究中有马勤写的题为《浅议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从鲜明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见彝族传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型文化,人本位的立场成为人们看待一切事物的出发点。

2、解读彝族伦理道德观,界定彝族文化类型:家支(家族)伦理--政治型文化

我们纵观整个彝族的伦理道德思想,发现其最大的特点是以家支为本位,其背后所蕴的其实是对家支的认可与维护。家支是彝族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彝族文化的基本单位。彝族传统社会中,一切社会组织都以家支为中心,人和人的关系亦由家支关系扩大而成。每一个家支成员都有互相帮助的义务。彝族人在如何处理个人与群体关系问题是伦理道德范畴的这一基本问题时,表现出鲜明的家支利益为其基本价值取向的特征。他们以维护家支利益作为善恶的标准,只要能维护家支的名誉的行为则是善的,反之则为恶。

正如彝族谚语说:“想家支想得流泪,怕家支怕得发抖。”“亲家听到就跑,家支听到就来。”“不能不吃是粮食,不能不要是家支。”“猴子靠树林,彝人靠家支”。在彝族教育经典《玛牧特依》中这样说道:“笃慕子孙们:所有的女人,莫伤娘家人,保护靠娘家:所有的男人,莫对家族做坏事,争理还需靠家族。”③88

这里提到了家支的重要性,可见其在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笃幕子孙们:”

等也表明家支的重要位置。总之,家族的伦理道德和尊严在整个社会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并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的一切言行,如果谁违背伦理道德,便将用彝族习惯法惩罚之。所以也可以这样说,彝族伦理道德主要是在血亲文化中得到发扬,在彝族习惯法中得到规范。

三、结语

彝族文化类型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在经典的彝文文献中形成彝族特有的伦理观,彝族社会是一个伦理之上的社会。对其伦理观进行解读,得出彝族文化类型是家族伦理--政治性的文化类型。

摘要:纵观彝族文化的研究史: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历史文献的考证;二是对文化民俗的描写,对彝族文化类型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还未对彝族文化类型的界定有清晰认识。本文首先对“文化类型”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其次通过对经典彝文文献中的彝族独有的伦理观进行解读,解析彝族伦理道德观背后的彝族类型:家族(家支)伦理--政治型。

关键词:彝族,文化类型,家族,伦理

参考文献

[1]彝族史诗:梅葛农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2]《查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3]阿育几破.彝汉英对照本《勒俄特依》[M],彝博通讯

[4]沙马拉毅《彝族文化研究纵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8

[5]本尼迪克特王炜等译《文化模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沙马拉毅《论彝族民间长诗》[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1

[7]杨海文:文化类型与文化模式简论[J],中州学刊,1996年第2期。P133—138。

凉山彝族服饰色彩研究 篇5

关键词:凉山彝族,尚黑民族,民族信仰,服饰色彩

1 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介绍

凉山州地处中国西南, 位于四川省南部, 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 凉山彝族千百年来在这片富有古老的土地上, 繁衍生息, 传承着中国彝族最古朴与独特的文化传统, 创造了凉山州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自然封闭形态下产生的这种独特文化包括天文、星相、历法以及彝族服饰。彝族服饰色彩与自然崇拜和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形成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依据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 经济生产的发展程度、交通的便利程度、人们的审美心理、习俗文化所决定的。彝族服饰种类繁多, 包括婚服、丧服、祭司服, 首服等各种用途不同的服饰, 也有性别, 年龄, 盛装, 日常装的区别。因此, 彝族服饰可以说是穿在身上的文化, 是彝族人民的文化历史与智慧的结晶。

2 凉山彝族尚色文化

2.1 尚色文化。

凉山彝族服饰中的色彩充分体现了彝族人独特的审美观念以及文化底蕴, 这与彝族的历史文化, 生活环境以及宗教信仰息息相关。黑、红、黄是彝族人服饰中最主要的三种颜色, 通过颜色来表达自身的信仰与观念。在彝族人的色彩观里, 黑色最为尊贵也最受欢迎, 黑色象征着土地与丰收;而红色源于彝族人对火的依赖, 火塘是彝族人的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黄色, 代表着生命力。尚黑、喜红, 爱黄是彝族人主要的色彩倾向。另外, 不同的色彩也区分出彝族的不同阶层, 彝族人以黑为贵, 在过去等级森严、贫富悬殊的奴隶社会, 只有贵族才能穿黑色服装, 以显示身份尊贵。其次, 在服饰的质料、色彩、款式的运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 用颜色区分的身份等级是彝族人民一种独特的生活习惯, 也对当代彝族人民的服装观产生极大影响。

2.2 尚黑, 尚火民族。

在彝族的民族文化中, 有崇尚黑色的习俗, 这跟彝族人的生存环境, 历史根源, 以及宗教信仰是不可区分的。黑色被赋予了尊贵权利的象征。现今凉山州地区彝族的传统服饰多以自染黑布为地料, 男女服装均以黑色或青黑为主, 以花边为修饰。彝族从古至今以黑为贵, 黑彝为贵族, 以白彝为平民, 血统混杂不纯者谓之花骨头、黄骨头的观念盛行。至今凉山彝族自称“诺苏”, 乌蒙、哀牢山的族自称“纳苏”、“聂苏”, 皆意为“黑人”, 因此称彝族为尚黑民族。凉山彝族因其特殊的生存条件, 对火的依赖性较强, 在意识形态上, 火对彝族人的影响就更大。自然界的电闪雷鸣为先民所不理解, 他们认为冥冥中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主宰这一切, 在彝族史诗《俄勒伊特》中记载道:“天上掉下祖灵来, 掉在恩接介列山, 变成熊火在燃烧, 九天烧到晚, 九夜烧到亮。白天烧到黑烟滚滚, 晚上烧到火光闪闪, 天是这样燃, 地是这样烧, 为了创造人类燃, 为了诞生祖先烧。”他们认为火是雷引燃的, 火和雷是一样的东西, 雷就是天上的火, 其敬畏之意不言而喻, 因此彝族人每年举行三天的火把节表示对火的崇拜。

3 彝族服中的色彩运用

3.1 红色。

凉山彝族有“四方色”的概念。“五色”和“四方色”中均有两对阴阳, 即“五色”中相对的东方青为阳, 西方白为阴;南方赤为阳, 北方黑为阴;“四方色”中的东方赤即为阳, 也就是红色。由于彝族人对火的崇拜, 而火的代表色即是红色, 因此彝族服饰上大都会有红色。在彝族人的观念中, 火能驱除一切邪灵污秽以及不好的东西。此外, 在彝族史诗《勒俄特依》中也曾记载彝族祖先是由天火降落大地而出生, 因此, 彝族人对红色的敬仰不言而喻。在彝族服饰中裙摆中也多见红色作为装饰, 这正正表示了彝族人民对红色的喜爱。

3.2 黑色。

“尚黑”习俗与凉山族历史文化紧密相连。凉山彝族自古存在黑彝, 白彝之分黑彝以黑色着装显示身份的尊贵;白彝以白色表示身份平凡。在火把节祭祀活动上的毕摩也以黑色为主, 以表示身份尊贵有, 法术强大以及威望。在彝族本民族的语言中, 黑有高大深重意思。因此, 现今凉山州彝族着装也多以黑色或青黑为主。而白色, 由于时代演变, 彝族社会由奴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人们的观念也逐渐改变, 因此, 彝族人民除了在丧事活动中身着白色服装以示对死者以及生命的尊重外, 在日常生活中身着便服时也少有白色出现。

3.3 黄色。

在凉山州彝族人民的心目中, 黄色代表美丽, 鲜活, 生命力, 诱惑。在彝族的法事活动中, 毕摩招魂时, 以黄色祭牲物吸引邪灵污秽的注意力, 引导它们走它们应该走的道路, 远离生者, 以保证事主的平安。在传统的丧事活动中, 为了悼念已经逝去的先人, 男子需要在腰间系上黄色把網带, 而妇女则需在头发后面系一条黄調:此外, 小孩的庆生活动中也取黄色为吉, 选则黄色牲口进行祭祀, 以求孩子健康平安, 无忧无虑的成长。

4 总结

彝族色彩文化反映出了彝族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及个性的审美取向。彝族色彩延续至今, 传统的五色观色彩体系其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凝结了无数彝族先民的智慧与审美思想, 从五种主色搭配的丰富变换, 既有以一贯之的脉络和传承, 又有变幻多姿的创新, 它以其独立又统一的风格, 丰富的思想内涵、浓郁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了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视觉文化, 成为彝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千年凉山》.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 2004.

[2]杨晶.凉山彝族服饰审美文化研究[J].书画长廊, 2012

[3]鲍丽.凉山彝族色彩象征分析[J].黑河学刊, 2015

[4]张岚.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研究[J].轻工科技, 2014

昭觉彝族服饰纹样的生成 篇6

然而, 空洞的大背景罗列不能直观和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下面笔者就从现存纹样标本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简练孤独的舞者:彝族服饰与地理自然关联

凉山彝族地区地处高山耸立、地形复杂的西南蜀地。山川与外界相隔, 交通闭塞, 因此形成了彝族分散居住、支系庞杂的生存状态。彝族聚居的凉山州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干湿迥异, 加之高山地形的海拔差异,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显著。在中国西南一隅, 彝族的舞者孤独而纯真, 服饰是肢体的伴奏和心灵的吟唱。自然环境和生产劳作的影响是彝族服饰纹样能够时代传承的重要因素。彝族的不同时代的人之间受环境制约的稳定因素使由功能衍生出的文化审美和心理倾向有了相似的经验支撑。举例来说, 由于彝族人长期从事农牧业, 服装上很多服饰和纹样都与动植物有关, 那些花草虫兽是养活着彝族世代人的共同的物质根基, 那种心理倾向自然可以共通、流传。

二、心灵彼岸的憧憬:昭觉服饰纹样与原始的崇拜

古老原始的人类社会产生之初, 各个地区和不同时期的人都有着相似的崇拜模式:对自然的崇拜、对祖先灵魂不灭的笃信、对彼岸世界的模糊向往。与成熟的宗教信仰不同, 原始的崇拜没有固定的人格化形象, 反而自然中的万物皆可寄情。宽泛流动的各种实体中, 往往像火、水等。总体来讲, 凉山彝族宗教观念以祖先崇拜为核心, 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为一体, 影响着彝族人的生产生活, 并制约诸多的民俗现象。凉山彝族的宗教信仰至今仍然处于原始朴素阶段, 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处于主导地位。虽然有宗教活动的程式化仪式, 却没有统一的宗教。

三、乡土世俗的浸润:服饰纹样与彝族生活

彝族人将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的元素进行抽象, 因而获得了符号化的信仰对象。

因为火将生食烤为熟食, 让黑夜点亮光明, 于是他们便崇尚火。他们将火和火镶绣于服装上。在他们心中, 火镰就是火的象征, 能够给人类带来温暖, 是任何事物无法取代的。在服装上对应有大量的火纹、火镰纹以及喜爱红色装饰。因为万物有灵的信仰, 在生活中崇拜的鸡、马、羊、虎等动物都纷纷出现在服饰的绣片上。凉山彝族服饰亦体现了对雄鸡的崇拜, 事实上, 这种崇拜来源于对鸟的理想化解读, 彝人认为雄鸡是最有智慧的禽鸟, 人们崇拜雄鸡是认为雄鸡是光明和正义的象征正义力量的代表。能战胜邪恶势力, 能驱魔避邪, 能以光明代替黑暗, 因此他们在服饰上绣大量的鸡冠纹。当地的幼儿都戴有鸡冠帽.父母通过给孩子戴上鸡冠帽的方式, 以祈求孩子美好的将来。除此之外,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布托、昭觉等地的女子服饰上绣有大量的羊角纹, 这体现了凉山彝族对羊的崇拜, 其根源在于凉山彝族的远古先民是甘青高原的以羊图腾的游牧民族。凉山彝族长期以来处于半耕半牧文化, 羊是凉山彝族人民的衣食来源.在其万物有灵的宗教崇拜中, 羊也是其崇拜的对象。此外凉山彝族服饰上的马牙纹、牛眼纹等体现了也凉山彝族人们对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动物的崇拜。

在彝族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 他们还创造了富有鲜明特色的民居习俗。他们的居住环境与建筑与凉山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凉山彝族民居的建筑有一种有趣的分类:即是按照屋顶的防水用料上分, 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便是瓦板房。防水的屋顶用一种木板铺盖而成, 从远处看, 这种架设在房顶上自然形成错落有致的多角几何形最终定格为黑色布底上的一道道瓦楞形纹样。

四、视觉符号的博弈:世俗权力与纹样的符号象征

在已有的羁縻政策的基础上, 元朝统治者建立了土官制度, 也被称之为土司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在元朝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在元朝, 对土司的任命逐渐形成制度, 朝廷赏赐给土司的印章、虎符等信物, 以及对土司承袭、外迁、惩罚都有了相应的规定。土司对政府还承担一定的朝贡和纳赋义务。

土司制度作为一种较为宽松的政治统治制度, 在元朝中央对凉山彝族的统一方面有显著成效, 四分五裂的部落社会被顺利的纳入中央统一集权的管理之下。明代作为土司制度分水岭, 这一制度受到各方挑战后逐渐走向衰落。

实际上, 最初他们作为祖先崇拜仪式的祭司, 虽然对“毕”“摩”存在几种不同的解释, 但在学术界较为一致的认为他们的主要职能是赞颂经文, 祭拜祖先, 掌握天命神权。毕摩在彝族社会中虽然是极为重要的社会阶层, 从服饰纹样上却没有像土司那样有具体的对应显现。然而, 我们通过昭觉地区与云贵两地毕摩受汉族等其他文化的影响程度比较可以帮助理解昭觉地区服饰纹样所处的较为封闭的文化语料库。现在在彝族北方方言区, 语言仍可作为区分各种文化样式的参照系和区分标志。毕摩文献占了这一地区彝文文献的很大一部分。断续的偶然性的儒道佛、天主等宗教传入和政治制度 (解放前) 沿革都未能对毕摩文化造成根本性的颠覆和冲击。外来文化的一厢情愿的独奏没有引起昭觉人的共鸣。

所以, 毕摩文化的重要性远胜过有直接对应纹样的土司制度。因为这是与彝族人始终共生的祖先流传下来的原生态文化使者。在毕摩黑色服饰与其它花哨纹样不同:具有一种承载文化底蕴的自信和朴素。

小结

昭觉彝族人是大自然的子民, 是火的子孙, 神圣的日月星辰、山河虫鱼被他们珍视崇仰。世俗的纷争打破了众多少数民族自足的藩篱, 让各民族的面貌变成统一的程式化, 却未能让彝族人的血脉、信仰、文化、服饰失去民族的魂魄。正是上述分析的种种因素, 给我们今天的设计留存了珍贵的文化和视觉财产。每种纹样都是一种符号化的文化载体, 在彝族自足的文化语境中传播。

参考文献

[1]张作哈, 朱德齐主编.《凉山彝族民间美术》.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2年, 第一版.

[2]易谋远著.《彝族史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 第二版.

[3]四川省昭觉县志编撰委员会编著.《昭觉县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9年.第一版.

彝族区域服饰文化 篇7

关键词:新媒体,少数民族网站,文化传播

新媒体时代下,城乡发展比例不协调,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忽视以及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使民族文化传播深受影响,如何利用网站传播这一新兴媒介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值得思考。可以说媒介技术更新换代越快,文化传播的规模和速度也越大。彝族作为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古老民族,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更需要借助网站这一新兴的媒介,亦让其他民族、地方的人了解彝族的文化及其传统。以彝族人网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网站不仅能够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继承民族文化传统,而且也利于构建现代民族文化特色。因此,在结合信息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把彝族人网视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去分析彝族文化传播的新空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主要是针对彝族人网进行定性研究和文本分析,并试图站在新媒体的角度下探讨彝族利用少数民族文化网站传播过程中所体现新的传播模式和特点,为少数民族文化网站能够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1 彝族文化传播的方式

1.1 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彝族文化传播通常以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为主,在通讯不发达的彝族社会中,人际传播是最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因为彝族内部家族的等级、血缘观念浓厚,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一定的等级。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传播多集中在家族和家庭这个范围内进行。例如:火塘,彝族人把火塘视为家庭的象征,他们认为火塘中火的熄与燃与家庭的命运紧密相连,所以火塘里的火也被称为“万年火”。人际传播通常在火塘边进行的,而且火塘还充当村寨信息传播的角色。

除了在火塘边进行信息传播外,作为传播者的毕摩对彝族文化的传播也作了巨大的贡献,在网络信息不发达的彝族社会中,认识彝文的毕摩不仅充当着彝族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民族信息的传播者、组织彝族民间文化的交流者。通常人类学、民族学的学者在进行实地考察时都会拜访当地的毕摩向他们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毕摩在彝族文化传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算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传播和继承的一个重要的纽带。

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彝文来记录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也是彝族文化传播的方式。彝文作为彝族文化的瑰宝,涉及宗教、历史、哲学、文学、语言文字、医药、天文、地理和农技等各个方面。例如:《西南彝志》有三十七万八千余字,内容丰富,涉及的范围广泛,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巨著”(1)。依托彝文作为传播媒介,让彝族文化的传播得以更好的保存下来。

1.2 网络传播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整合口头传播、印刷传播等优势为一体的网络传播迅猛发展下,面临文化的多元化以及少数民族边缘化的情境,彝族人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民族文化传播方式以及文化传承的有力工具,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彝族人网利用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与本民族和外界进行一种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即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特质的理解,也使得彝族人网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民族文化全方位的展现出来,使用户能够从视、听等方面全面了解民族文化,也是弥补少数民族文化报道和传播方面的劣势,扩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空间。彝族人网是彝族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仅是展示、传播彝族文化的平台,也是网络用户进行个体思想交流和互动的空间。彝族人网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和文化的空间,不同用户在这一虚拟的空间进行聚集、分享、沟通、碰撞摩擦出新的观点,从而影响现实世界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增值。

2 彝族人网的传播特色

彝族人网成立于2001年7月19日,网站聚知识性、学术性、大众性于一体,利用数字化技术,展现彝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风土人情。彝族人网不仅是彝族文化的第一门户,也是彝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2.1 彝族人网的页面设计

网站首页的传播信息主要通过网页的标识、色彩、语言等共同塑造,彝族人网的页面设计体现了版面设计的总体原则,既有实用性,又兼具审美性。进入彝族人网,最明显的当属标识(logo),网站的标识充当一种传播符号,可以传播多层含义,是一个网站的“网眼”。彝族人网的标识充满着民族特色,一位中年男性身穿体现本民族色彩的彝族服饰,上衣为大襟衣,头顶留一缕三寸左右的头发,四周缠头帕,头帕前端缠成一根长髻,高高翘起,彝语称“茲贴”,汉语又叫“英雄髻”。彝族人网的标识给网民留下了最初的民族印象,而且彝族人网是以汉文、彝文和英语为网页制作语言,可以看出其不仅利用网站向外界传播彝族独特的文化,同时注重本民族自我身份的建构和认同,也维护了彝族的文化语言。

网页的设计也离不开色彩的搭配,不同的色彩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氛围。彝族人网整体的色彩搭配不仅增强了视觉效果而且融入了本民族的色彩文化,红、黑、黄是彝族人民所喜爱的传统色彩,在彝族人眼中红色是一种神圣的颜色,能够驱除黑暗带来和平;黄色寓意着太阳,给人们带来阳光是人类生存之本,同时也象征着丰收;黑色给人一种尊敬高贵、坚强隐忍之感,所以彝族人网在页面设计中,尤其是在以彝文为网页制作语言的页面中,利用红、黑、黄为网页基色,传达了彝族的色彩信息,连接了彝族群体之间对本民族文化认同和共鸣的色彩符号。

2.2 彝族人网的栏目特色

彝族人网作为外界了解彝族文化和传统习俗的窗口,对于彝族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重塑作用。彝族人网的栏目版块之多,主要有彝族概况、传统文化、彝学、人物、旅游、摄影等多个板块,各个版块内容丰富,利用彝族人网的传播,能够更好的汇集、整合、保存彝族的民族文化,这种类似于百科全书式的介绍,不仅保存了彝族文化的民族性和本土性,也为想要了解彝族文化的网上用户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网上空间。以往彝族多分布在西南高原地区,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由于受交通、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的影响,彝族在民族文化传播和学术建设等方面呈现出信息传播不对称、传播渠道单一化等特征,彝族人网的建立能够打破原有的民族文化传播格局,揭开少数民族神秘的面纱。

彝族人网不仅传播民族文化,也向外界提供了一个展示民族文化的窗口,使得彝族的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彝族人网中有一个民族坊的版块,版块下设各种跟彝族风土人情相关的产品购买介绍,例如土特产品、民族工艺品、民族服装等,这使得彝族的传统文化转换成为了一种文化资本,按照网络用户的个人需求投入资本化运营,生产出网络用户需要的产品,并以此获得经济收入用于网站维护传播等建设,即促进了彝族文化多样性,也促进经济的循环利用,为彝族文化传播提供必要的经济技术手段。通过彝族人网全面整合介绍彝族的传统文化、影视视频、旅游景点等版块,让彝族本土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资源融为一体,即富有经济价值有具有文化价值,使得彝族人网利用网站传播开发出更多的传播资源,丰富彝族文化传播的层次。

2.3 彝族人网的文本特点

彝族人网具有很强烈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文本的呈现有两个特点:

一是更多的关注对本民族有影响的彝人、彝事。彝族人民本身是最合适的彝族文化的传播者,他们从小就在本民族的文化环境氛围中生活,熟知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是受本民族文化影响最深的群体,彝族人网就是彝族精英们筹资建立和发展的,网站的大量内容介绍了彝族的传统文化、彝学、人物、音乐等多个版块,彝族人本身利用网站传播在自我建构表述本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更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二是关注彝族群体,能够利用网站传播进行建言献策。彝族人网形成了一个关心彝族群体的公共讨论平台,是网上虚拟社区和文化传承的有力载体,不仅加强了少数民族内部之间的联系,而且形成了一种群族的网络空间,只要与本民族相关的话题都能够在网站上发表和传播,从而在网站上形成网络个体用户的讨论。既发挥了彝族人民本土的主体性,也使彝族人网呈现出多元化、互动性等特点,促进了彝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彝族人网的传播意义

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网站日益增多,这与其自身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不可分割。彝族人网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信息手段的一种新的结合传播方式,构成了新的民族文化再生产的过程,尤其在民族文化传播格局日益失衡、民族文化媒介话语权式微的背景下更具有传播意义。

彝族人网的传播呈现出交互性、便捷性、互动性等特点,这些新的特点让彝族民族文化在网站传播中被赋予新的传播符号,也使得民族文化重新得到文化资源配置,不仅扩大了彝族文化的传播空间,也让个体用户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能够在这种新的网站平台上抒发传播本民族文化的热情以及加强传承文化的保护意识,在新媒体语境下,改变了以往的传播者的角色定位。

彝族人网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播方式和范围也发生着改变,其利用了网络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的广泛性、检索的便捷性、受众基数大等特点,使得彝族文化由过去比较小范围的人际传播变成更广泛的大众传播。彝族人网呈现的整体板块利用数字化技术把彝族文化全方位的展现出来,也改变了以往简单的介绍民族文化和传统,从而转向超文本、图像的写作模式,使得文本图像信息呈即时滚动的特点,极大的增强了受众的可观性,扩大受众的面积。彝族人网利用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与本民族和外界进行一种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即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特质的理解,使用户能够从视、听等方面全面了解民族文化,也是弥补彝族文化报道和传播方面的劣势,扩大彝族文化传播的空间。

4 结束语

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文化认同的过程,伴随着信息的冗余充斥着网络空间,民族文化的信息传播也日益在纷乱复杂的网络信息中销声匿迹,这无疑是彝族文化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中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对其原有的民族文化传播方式的一种冲击。彝族文化通过彝族人网这一站点利用网站的数字化技术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使其所塑造的彝族文化或传统习俗成为人们心中特定的语言文字符号,但这容易使彝族人网在传播彝族文化时,其民族文化精髓被简之的符号所替代。民族文化传播如何在网络中继续以新的形式得以延续,并在这种新的形式中,民族文化意识、民族认同感是否会渐弱也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普罗瑟.文化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陈峻俊.网络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与特点[J].当代传播,2014(3):110-112.

彝族民俗文化的景观再现 篇8

(一) 对传统文化挖掘不深

在彝族文化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传统文化的没落现象。人们在关注彝族物质形态的同时却没有关注到意识形态的文化遗存。对传统彝族文化研究不够深入, 难以从深层次去挖掘彝族文化的实质, 表现在:1.只关注彝族建筑形象而忽略了彝族人民的生活习俗。2.只了解到彝族的工艺美术类型却不了解其采用的题材和更深层次的自然崇拜。3.熟悉彝族传统体育竞技文化却无法将其应用到景观规划中去。

(二) 景观趋同、缺乏特色

在彝族景观规划中, 由于设计师对于彝族传统文化缺少了解, 使得景观建筑缺乏彝族自身的乡土特色, 一味的模仿著名旅游地区的建筑和装饰, 忽略了彝族本身粗犷豪放的个性, 造成了景观建筑形象的趋同。

(三) 景观丧失趣味性

当游客在彝族景区游览时, 大多只能观看到当地物质层面的文化, 却没有机会真正参与到当地民俗中去, 游客依然不了解彝族民俗文化的本质。大多彝族景观设计并未使游人与彝族传统习俗有更多的互动,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专门提供与民俗主题活动相匹配的空间, 忽略了彝族嫁娶、饮食等真正的意识形态层面的文化。

二、“批判的地域主义”对景观创作的启示

“批判的地域主义”是在抵抗现代文化全球泛滥的同时对地域文化自身的再创造。它抵抗全球化但又吸收其合理的技术和思想, 立足于自身传统但又对之采取“陌生化”的处理。弗兰普顿在《现代建筑及其批判的现实》和《走向批判的地域主义:抵抗建筑学的六要点》中进一步阐述了“批判的地域主义”的观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思想理念对于景观创作也有很大的启示。

(一) 重视场所文化

“批判的地域主义”在承认现实生活、技术发展的基础上, 强调文脉、历史和文化以及对环境的敏感程度, 旨在创造出使人感到有亲和力和熟悉的“地方”环境, 它采用特殊的地方设计要素, 反对普遍通用的设计规范。

(二) 强调触觉感知

“批判的地域主义”观念认为, 人对环境的体验并不限于视觉, 触觉对环境的创造也相当的重要, 同时也反对信息代替经验的倾向。在景观设计中对材料的选择应该引起重视。地方材料的选用是当地人多年经验的选择, 是符合当地人生活习惯的。因此, 应从深层次挖掘应用地方性材料来迎合使用者的触觉感知。

(三) 反映地方特点

“批判的地域主义”作为一种尊重地方特点的设计思想, 努力在文化的间隙中成长兴盛, 这些间隙能在各个方面避免雷同现象的极度蔓延。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有着丰富的地方文化, 因此“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思想理念十分符合我国的地域文化建设现状, 故逐渐为我国所接受。它指引我们在景观创作中应从趋同的全球文化转变到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上来。

三、以彝族“传统文化”为导向的环境景观设计

我们要根据彝族风俗习惯选择出比较适合在景观规划中体现彝族民俗文化的元素, 对其进行分析, 提炼出在彝族景观设计中通用的原则和方法。

(来源:网络)

(一) 以彝族民俗文化为主题

民俗, 从来都是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它所包含的层面是极其丰富的, 既有物质的因素, 也有精神的因素。物质的因素是表层的, 精神的因素则是深层的。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历史文化风俗。彝族的民俗习惯内容十分丰富, 它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 民间文学和艺术的传承等。

1. 节日庆典与体育竞技

彝族人居住地比较分散, 自然条件差异也比较大, 因此节日地域特征就比较强。有的节日多流传在某一地区, 有的则为全民族共同庆贺的节日。彝族节日大体上可以分为农事节日、社交游乐性节日、纪念性节日、祭祀性节日和庆贺性节日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为彝族的火把节 (见图1) 。

彝族民间传统的各种体育竞技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民族乡土气息。彝族竞技项目展现了彝族的历史、伦理道德等内容, 同时也表现了彝族的尚武精神。彝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摔跤、设计、磨秋、赛马等 (见图2)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传统体育文化作为设计的元素。

2. 工艺美术与色彩纹样

彝族绘画和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且种类繁多。绘画有岩画、传统绘画、木刻画、现代民间绘画等, 雕塑则有金属雕塑、泥塑、石雕、木雕等。彝族人喜欢红、黄、黑这三种色彩。红色象征勇敢热情, 黄色代表光明美丽, 而黑色则是为了显示尊贵庄重 (见图3) 。题材都源自于对自然的感悟、宗教的信仰和生活的体会。飞禽走兽、植物花鸟、生活用具和自然神像等都经常被作为绘画的对象。

3. 文物保护与自然崇拜

任何一件文物, 都是一定时代的物质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以需要保护的文物作为一种景观设计的元素, 不仅可以更好的弘扬彝族文化, 还可以把彝族一些即将消失的文物发掘重现, 还原不同时期彝族人的生活状态。例如其中的犁、锄、弓、弩、火枪等都可以作为小品的选择对象 (见图4) 。

彝族人对自然界有着特殊的理解和情感, 尽管各地区的彝族支系有着不同的自然崇拜, 但大部分的彝族人都有对火、山体、植物的崇拜。彝族人对火这种自然元素尤为崇拜, 节日有专门祭祀火的“火把节”。植物中的竹子、松树、葫芦和马缨花则常作为崇拜的对象。

(二) 以景观规划构成元素为立足点

景观规划从美学的角度可以将构成景观的元素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点”元素更多地体现在空间设施上。“线”元素主要有园林道路的造型、起伏及地面铺设的变化。“面”元素主要是空间立面的变化。

1. 空间地面

彝族地面铺装应强调体现彝族的文化和个性。在铺装风格雷同的今天, 应选取彝族中适用于铺装的、个性化较强的材料来体现彝族民俗特性和民俗风貌。如何使周围环境与铺装相协调是首要问题。首先在材料选择时必须选用彝族地区常见的材料。其次在色彩和图案等方面, 彝族人有很多本族专有的图案和色彩可供选择。

2. 空间立面

空间立面一般是由建筑立面的延展为主。在彝族景观规划中, 建筑立面的控制应以彝族建筑原型瓦草房、土掌房和垛木房为主, 结合现代的建筑工艺来反映彝族地区粗犷的乡土气息。彝族土掌房形制的建筑立面, 尽管使用了现代的工艺技术和表现手法, 但依然能够表现出彝族人原始农耕文化的生活气息和原汁原味的彝族风情 (见图5) 。

3. 空间设施

环境设施是景观中不可少的内容, 它们对美化城镇环境和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实用性还是观赏性设施, 都应体现彝族独有的民俗特征。比如在色彩上可以运用红、黑、黄, 在雕塑选择上以体现彝族的历史事件、名人轶事、英雄人物、图腾崇拜等为题材。还有其它比如体育竞技项目和需要保护的彝族文物都可以作为广场小品的题材。同时, 对于一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空间设施的设计, 设计者要不失时机地向使用者传达出人文的关怀,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为表现彝族所崇拜的虎的图腾柱 (见图6) 。

(三) 以营造彝族文化氛围为目的

环境氛围的营造离不开人。因此, 景观创作也越来越多的关注到当地居民的参与。彝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为了更好地营造彝族民族氛围, 可使传统民俗活动作为景观规划设计元素。例如在周围都是彝族建筑的环境中发扬彝族的婚嫁、对歌、毕摩文化等, 就会形成彝族建筑为底、游客为图并担当主角的画卷模式, 使更多的游人在民俗文化视觉审美的组合过程中, 亲身体验别具一格的彝族文化。

四、结语

对彝族来说, 彝族民俗文化是经历了历史的积淀和时代的洗礼的。如果我们的设计失去了地方文化根基, 无论设计如何遵循美学原则, 也只能是冷漠和不具亲和力的。因此, 在景观设计中利用彝族留给我们的文化精髓, 将其转化为设计者的表述语言, 对其进行加工和完善, 最终作为一种实体或虚体形态呈现给世人, 不仅可以增加人们对彝族人民的认知和认同感, 也可以弘扬彝族传统文化, 同时设计者也能起到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 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增添一份力量。

摘要:传统文化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基本的思想理念, 更多地给我们指出了一些创作法则。本文以彝族地区环境景观创作为例, 分析和研究彝族民俗文化的特点, 借鉴“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思想理念, 提出在景观创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并探索出彝族环境景观创作的原则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白兴发.彝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陈曦.云南26个民族的经典节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3].张志云.浅析小城镇景观规划与设计.小城镇建设.2005/7

[4].陈开森.浅析园林绿地硬质景观设计.阂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9

[5].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0

上一篇:谷物干燥机下一篇:市场经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