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文化

2024-06-17

彝族文化(精选8篇)

彝族文化 篇1

浅析彝族火塘文化

彝族是个崇火的民族,自视为火的子孙,认为是火给他们带来了光明、温暖、熟食,摆脱了野兽的攻击„„因而把火视为驱邪消灾和带来吉祥幸福的神圣之物。在节日里,人们烧起篝火,围火弹琴唱歌,踏歌起舞,尽情欢乐;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依靠火来占卜吉凶。活着时他们以火为友,离开人世时,也要有火为伴。按照彝族人的观念,人是火造就的,没有火就不会有人。有了火,才有世界。人生下来第一眼看到的是火塘里的火光,最后人死的时候还是交给了火,人的一生中都有火的陪伴,所以,彝族人把生死存亡都视为是火的作用。在历史长河中,彝族人对火的发明、火的运用、火的崇拜,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火文化。火塘是彝族火文化的集中体现,他们对火的崇拜,多是围绕着火塘展开的。祖祖辈辈崇火、尚火,认为火是生命的开始也是生命的终结。大量民俗资料也表明,早期人类居所的中间部位都是火塘,人们在火塘边煮饭、议事、取暖、睡觉,形成环火而居的习俗。彝族谚语说:“生于火塘边,死于火堆上。”他们对火有特殊的认识和感情,于是有了敬火、护火的各种民俗。

一、火塘的设置与来历

火塘和彝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出现与彝族的居住形式及其居住环境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可以说,火塘是彝民在适应自然、合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发明的极富特色的民俗。我们知道彝族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群峰耸立、江河纵横、气候寒冷。火塘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生存生活工具。彝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火塘就设在堂屋中靠左的地方。它在彝族居住民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每一户彝族家庭生活的中心,是饮食、取暖、照明、会客、议事乃至宗教活动的场所,既是家庭成员聚会之处,亦为接待客人之所。彝族人大都把火塘视为家庭的象征,认为与家人的命运祸福密切相关。尤其是火塘中的火的熄与燃,同家人的命运休戚相关。所以,火塘里的火长年不能熄灭,称为“万年火”。

火塘作为中外许多民族都有过的一种主要生活方式,它与各民族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紧密的联系,因不同地域,不同民族而呈现出各种形式。彝族火塘也因不同的地域呈现出各种形态。彝族火塘结构简单,这里以峨山彝族地区的彝族火塘为例,简要谈谈其设置过程:挖一个边长约2尺半,深7寸的土坑,四周用加工过的石条镶成,称作“火坑”。直接把木钩或铁钩悬于火塘上方,把煮水壶,或铁锅挂在钩上,烧水做饭。旧时,火坑中置有三个经过加工过的石头做火砖,汉族称为“三锅”,彝族称为“果倮”。“果”为“烤”,“倮”为石砖之意,意思是烤石。彝族火塘的锅庄石一旦埋下后,除非房屋需要拆迁,否则祖祖 辈辈都不能移动,有些彝族家庭中的锅庄石往往说不清已经传了多少代。在有的锅庄石上还刻有一些图案,它不仅具有装饰的作用,有的还含有宗教意义,显得精美而神秘。用石块围成火塘,不仅有助于保留火种,方便于支锅,而且可以在用火时使火力集中。因此,彝民即使在野外或田间地头临时用火,也习惯用石头围成火塘的形状。在铁器广泛使用后,铁三脚逐渐取代了锅庄石,这与铁三脚更方便于支锅和烧煮食物有关。铁三脚即在一个铁圈上安三只脚作为铁圆圈的支撑柱,而圈内有三根铁角斜伸向圈心,用来支锅或壶。铁三脚在彝民心中也和锅庄石一样具有神圣地位。

流行于凉山彝族的“祭锅庄石”中说:“山上有山鬼,石崖是山魂;彝家的锅庄,锅庄是家魂。”彝族认为火塘是火神居住的地方,彝族的“火神” 各地传说不一,其中比较普遍的认为“火神”就是彝族英雄“阿衣迭古”。相传“阿衣迭古”是“雷神”的儿子,他出生时很奇异:“生时风猛刮,生时雷声响。迭古是雷火,迭古雷生儿。”据说迭古是彝族第一个训狗打猎的人,也是第一个带兵打仗的人。迭古是彝族人中的英雄,“他活捉毒蛇猛兽,他铲除贪官污吏,他专门为好人办事,他专门跟坏人作对。迭古活着时,“不恶的不杀,不坏的不打,不弱的不扶,不穷的不帮。”在他死后,“尸体烧成灰,灵魂变成火,一千年不灭,一万年不熄!”就变成了彝族的“火神”。这个“火神”亦是彝人的保护神:“人有迭古火,成为万灵主。同火来做伴,如人和影子。黑夜走山路,山路多明亮。猎人带身上,山鬼不近人;妇女带身上,保佑一家人。烧火祭家神,邪恶驱杀尽。污秽不近人,鬼怪恶魔都怕火。”相传三块锅庄石就是迭古的骨髓,“三块白石来支锅,三块白石立火塘。”彝族认为火塘不仅是火神居住的地方,同时祖先的灵魂也时常在火塘四周取暖。因此,火塘也成为彝族进行祖先崇拜活动的主要场所。正如陈永香在《论彝族的火崇拜》一文中所说:“彝族是一个特别崇拜祖先的民族,祖先崇拜在他们的信仰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鬼魂观念和血缘观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首先是氏族集团共同的祖先崇拜,然后是部族的共同祖先崇拜。随着个体家庭的产生,家庭的祖先崇拜也应运而生,彝族的祖先崇拜与人们朝夕与共的火塘密切相联,祖先仍在火塘边与在世的子嗣亲属在精神上沟通,活着的人与逝去的祖先以火为媒介,沟通情感,后代通过火而向祖先祭祀,祖先也通过火而了解后代的祈求,保佑后代子孙.他们以锅庄石象征祖先,后代以火塘上方的锅庄石代表祖先的神灵。”也正是这种观念引申出了一系列与火塘相关的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火塘禁忌”。

二、彝族关于“火塘”的各种禁忌

火塘最初是人把自然火引进居室的产物,它的基本功能是在物质生活上施惠于人,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变化而逐渐有了丰富的文化内 2 涵。彝人把它看成是火神居住之地,是祖先神灵取暖的地方。他们把自己的愿望、祈求倾诉给火塘中肉眼看不到的神灵以及各种看不见的精灵们,并怀着惶恐的敬畏心灵祭祀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取悦鬼神,能够得到神灵的回报,得到自己向往的幸福。于是火塘在他们的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中便有了重要的作用,彝人对它怀有崇敬之情、崇拜之意、信赖之心,并通过它来寻求自我安慰和获取信心,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火塘的神秘色彩和神圣性的日益浓厚,人们对象征着火神及祖先的火塘、锅庄石、铁三脚等更加顶礼膜拜,惟恐不慎触怒神灵而失去他们的庇护,于是便生出了许多禁忌。

彝族认为,“汉人敬官,彝人敬火”,因此他们对火极度尊崇,绝不容许玷污、亵渎。家中的火塘从点燃那天起就从不熄灭,而且也是家庭里其他用火的取火来源,彝人认为常盛不灭的塘火,预示和象征着家庭生活的红火。家中老幼常围火而坐,共叙天伦之乐。民族历史和口头文学常在火塘边传播,所以火塘也成了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火塘也是接待亲戚朋友的地方,客人的饮食起居,都在这里。围坐火塘,尊卑长幼各有其位置,靠墙壁一方,正中为客座,最长者居中,其余的则依次排列左右;靠堂屋一侧为下方,位最卑,一般为小孩位;客人入室让上座,主人坐在客人左边,小辈坐在客人对面,不能相混。否则会认为是对主人的不恭,并会使主人家招致不吉利。在彝民心中,火塘是尊贵而神圣的,他们通过火塘来显示自己在家庭及社会中的尊严与地位。这种禁忌与彝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社会等级制度有关。仅仅从火塘边的坐序,便可清楚的看出彝族的社会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可以说,在这里火塘既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一个中心,同时又是社会文化的—个缩影。

彝人认为自己是在火神的庇佑下生活的,地位远远在火塘神之下,如果跨越火塘,就意味着以下犯上,冒犯了高高在上的神灵,认为会得罪神灵。基于这种不能犯上、得罪神灵的观念,火塘的锅庄石被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的。因而火塘的锅庄石或三脚架,禁止随便挪动和不能用脚去踩;禁止用刀、镰敲打三脚架;如果要搬动锅庄石,就要择吉日,祭火神,然后才可以搬动。禁止随意跨越火塘和朝火塘方向扫地,甚币禁止将脚伸向火塘烘烤和在火塘边放屁、骂人、说脏话、说不吉利的话。否则便被看成是对祖先的不敬不孝,会给家庭带来不幸,必须向神灵祈求宽恕。

在彝族的信仰中,神圣与洁净是统一的,污秽则被看成与鬼怪和邪恶有关。火塘是神灵及祖先的集聚之地,忌讳污秽不洁的东西,因而他们禁忌不干净的物品弄脏火塘,冒犯神灵。禁止往火塘里烧烤不洁之物,扔脏物,吐唾沫、擤鼻涕,并禁忌在火塘边裸露身体。禁止在火塘上方烤鞋、袜、衣、裤和在火塘周围放置污物;禁止将沾有粪便或脏物的柴火放在火塘里烧。他们认为如果发生这种行为,3 是对神灵的不敬和亵渎,会引起神灵的气愤和惩罚,会肚子痛或生疮。

旧时火塘边的座位和方位禁忌还突出地反映了彝族妇女地位的低下,他们把产妇和孕妇看成是不洁的象征,禁忌孕妇坐在火塘边,认为孕妇坐在火塘边是对祖先的不敬和亵渎,祖先将不会给出生的婴儿给予庇佑。

对于火塘的种种禁忌,不仅反映了彝族人民对于被神灵化的火塘的敬畏,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生计安康的渴望。尽管这些禁忌,有的实属迷信,更有的还暗含着对妇女的轻视。但是其中也不乏符合科学的地方,还有些是良好社会道德的反映。而所有这些,又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彝族人民对作为家庭之象征的火塘的虔诚崇拜,也反映了他们对家庭繁荣昌盛的殷切期望,同时,也由此衍生出丰富多彩、内涵深邃的火塘禁忌文化。

三、与火塘相关的各种仪式活动

火塘伴随着人们从远古走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由简单的火堆发展为多样的火塘,由单纯的烹煮取暖照明发展为闪烁着宗教信仰色彩和饱含社会文化内容的灵域。“火被引进人类家居火塘,浓缩进一个小小的空间,几缕火苗,几蝼青烟,伴以几块石头,或一个铁三脚,看去平平常常,远远没有它燃烧于莽原高山时的壮观。但它从此却与人朝夕相处,患难与共,与人的社会、文化融为一体.在火与人之关系发展的历程中,进入了一个更为奇幻瑰丽,内涵丰富,充溢着人文气息,闪烁着灵性之光的阶段。”彝民对火塘的感情不再仅仅是出于对它给予人们饱暖等物质性恩惠的感激,而是日益浓厚地渗进了各种神秘复杂的信仰思想。在他们眼中,火塘已不再仅仅是那几缕飘动的火焰,几块沉默的锅庄石,而是一个浓缩了的神灵世界。从生下来在火塘边进行的命名仪式,到死时举行的火葬,每个彝人的一生都与火结下不解之缘。他们对火的崇拜,衍生出许多仪式活动。

在彝族地区,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莫过于火把节了。火把节是由古代火崇拜发展而成的民族节日,人们把火视为吉祥的象征。云南的各民族都有关于火把节起源的不同传说,但颂扬火,把火视为光明、幸福和吉祥的象征,视为能驱邪镇恶的神奇力量,这一点是共同的。彝族火把节的传说因地域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方式,但所表达的内容大多反映彝族先民勤劳勇敢、热爱生活、敢于同自然灾祸作斗争、敢于反抗剥削和压迫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这其中,他们在进行斗争的时候,不约而同地和火扯上了联系,如,用火消灭害虫、点火把纪念、火烧财主宅、火把斗天神等等。彝民认为是“火”保住了彝族人的家园,带来了彝族地区的年年丰收,因而年年过“火把节”庆祝,以此表达消灭害虫,祝祈风调雨顺,确保五谷丰收,人丁平安,六畜兴旺的心愿。如今的“火把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彝族人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又有浓郁的地域民俗风情。在四川凉山彝族地区,节日到来之前,人们从山上砍回箭竹或割回蒿草,晒干扎成火把。火把节 4 头一天傍晚,父亲在自己的火塘为长子或长女点燃火把后,让其带出家门,为等候在坝子上的弟妹们点火。各村寨有约定俗成的草场、坝子,那里有许多堆好的柴禾,人们点燃火把在村寨田野山坡上游行后就来到这里,点燃篝火,举着火把,围着篝火唱歌、跳舞、饮酒„„尽情欢乐,通宵达旦。远远望去,火把游曳,篝火闪烁,笑声、歌声、鼓点声融在一起,正如元代诗人文璋甫诗所描绘:“云披红日怡含山,列炬参差竞往还;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

彝族每年正月初一早上和六月二十四日都要在各家火塘边举行祭火神的仪式,咏诵祭火词。祭火词首先颂扬火的功德:“春天来开荒,荒地你烧熟;夏天虫吃苗,恶虫你烧死。火伴行人走,火伴家人坐;火是衣食火,火光多热乎,火是人魂窝。”然后追述火的来历,最后表示对火的殷切祝愿:“今天来祭火,火光永不灭,火光像日月;火神藏家中,从畜得安宁。”从彝族的祭火词中,可以看到火在野外和人们的居住空间生活中的诸种功用,特别是与刀耕火种生产方式的密切联系,看到火在人们居家生活中那种神秘的灵性。彝人相信通过火可以将不洁的东西消除,获得心灵的平安。

云南禄劝一带的彝族在播种之前要举行“出汤”仪式。仪式由男人们在火塘边举行:选择一块晶莹光滑的鹅卵石,将之放在火塘中用蒿枝燃着的火上烧烤,待卵石发烫时取出,由一名有地位的男子举起一盆清水泼在卵石上,让其散发出水蒸气,随后,将当年要播种的谷种放在水蒸气上绕绕,同时众人口中念念有词祈求获得丰收。通过这一仪式,人们认为谷种已经得了火塘的灵气,定能顺利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实粒。同时,他们认为火塘也具有生殖繁衍的象征意义,认为火塘中不熄之火,预示着家中“香火”不断,每逢年节要祭祀火塘,以祈求人丁兴旺。

有的地区的彝族还有送火神的习俗,反映出人们对这既能赐福于人又能为祸于人的自然力神灵的畏惧心理。云南弥勒彝族支系阿细人在正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举行隆重的送火神仪式,由祭师“阿吉苏”领着几个戴着面具象征鬼神的人,抬着纸马边走边舞。先绕房屋一周,然后进入各户家中,用木棍敲击反挂于中堂的神龛几下,表示将火神逐出屋外,同时把盛于瓦罐里的清水,洒于各户门口或是街心,表示灭除火灾。在某些村寨,送火神时要把灶火、火塘火熄灭,严禁妇女出门。每户家长手持一块破瓦片,上面放一点猪板油,旁边放栗炭火,将板油烤焦,使之发出臭味。同时,用蒿枝叶作扫火神状,口中念道:“火神!火神!你别留在家里,现在用火来烤你,用蒿枝来扫走你,你快出去。”然后众人集中在寨子的中央,由数人抬着盛水的瓦罐,纸马和戴假面具的鬼神,组成一支送火神的队伍。他们绕村而行,边走边用蒿枝叶蘸水洒向各户门口,表示灭火。各户家长和老人都边走边念咒语,表示将火神送出村外。他们在祭火当天都要举行隆重 5 而精彩的祭火活动,回归自然,如癫似狂,视火为万物之灵的神秘庆典,堪称“东方狂欢节”。他们用粗狂的跳动和呐喊,挥洒心灵的欲望,释放原始的激情,用近乎虔诚的传统方式,来表现古代先民生产生活过程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同时用各种千奇百怪的不同姿式和体态语言来表达祭火的含意。

还有的地区的彝族把火灾归于火神作祟。云南富民县的彝族如碰到村里接连发生火灾,村民们就凑钱请巫师毕摩寻找“火星”。他们认为住房、畜棚等着火是因为得罪了火神,火神埋了火星进行惩罚.毕摩先在村中念《火神》、《灶神经》、《雷神经》等。次日,各家准备一碗米,一个鸡蛋,以及盛有一些钱币和清水的碗供在灶上,毕摩先到各家把火神咒贴在堂屋正墙上,然后在一只红公鸡脚上系上麻绳,驱赶公鸡到各处寻找火星,并边走边念《火神经》每到一家,看鸡会不会到地上去啄。如果鸡不啄,说明家中没有火星,反之则说火星在地下,毕摩立即在鸡啄的地方画圈,挖地尺余取出所谓的“火星”,它或是木炭,或是未经修整的火镰石(一种可以击打起火的黑石)。毕摩将“火星”拿给大家看,宣布“火星已找到”。然后用红布把火星包好,如果是木炭,则系于鸟脚上,让鸟带往他乡;如果是火镰,则埋到村口岔路上。事后,毕摩将各家供在灶上的米、鸡蛋和用来拽“火星”的公鸡一并带走,表示将灾祸彻底消除。

在云南玉溪峨山彝族地区,人们习惯观察火焰燃烧情况来占卜吉凶:如果火塘里的火焰旺盛,火星迸溅,就象征吉祥兴旺,并预示贵客来临或财富丰裕。在有重大节日、贵客来临或是家中有病人的时候,彝族家庭都习惯在吃饭前由一位年老的妇女“泼姜水饭”,将刚做好的饭食摆在桌上,桌边放好为祖先准备的碗筷,盛一碗白米饭,一碗清酒,取一碗清洁的冷水,一边把桌上的食物都夹放在清水中,用来祭祀祖先神灵,一边向祖先念叨着心中的愿望。彝民认为这样做可以消灾解难,庇护家庭平安,人畜兴旺。整个祭祀过程中,所有人都要回避,尤其严禁让狗进入房间。在把“姜水饭”抬出门时,要选一块烧得通红的炭火放在水里,认为这样可以除去食物中不干净的东西,给祖先享受最诚挚的心意。桌上的所有食物只有祭祀过祖先后,大家才能享用,如果有谁在祭祀之前偷吃,便会受家人责骂,认为是对祖先的不敬,会遭受祖先的惩罚,给家人带来不幸。

以上种种火塘文化活动,是彝族拜火的一个个片段的展示,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彝族对火的尊祟、依恋、敬畏及感激的种种心理,展示了彝民一生的火神膜拜情结。其深邃意义正如弗雷泽在其《金枝》中所说:“民间认为篝火与火炬能够消除一切灾害和不幸。篝火是用来驱除严重邪恶的。因而是一种巫术,这一点有重大意义。人民再三告诉我们,点燃篝火的意图是要烧掉或驱除邪恶,有时在火中烧化妖恶的偶像,更是形象地表明了这种意图。”

四、小 结

火塘,乍看去不过几缕或明或暗的火焰,一个乌黑的铁三脚,或几块经烟薰火燎的石头,毫无眩目的色彩和吸引人的特征,而正是这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方寸之地,在彝族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却是他们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的一个中心,在他们的心灵世界中具有奇特的凝聚力。这闪烁着火光和性灵的方寸之地,饱含着充满智慧的光芒和热情。不论从物质方面或是从精神世界发面来看,复杂的彝族人民生活,都被浓缩于小小火塘之内,被赋予社会精神文化、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功能文化寓意的载体。彝族火塘文化的形成、发展,可以称为是彝族人民生活的镜子。透过火光的折射,可以看到他们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现象。火塘,可以说是彝族“没有用文字书写的民族社会发展史和百科全书”。

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彝族的生活方式有了变化,火塘文化产生了变迁。灶这种在火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烹煮形式已经进入很多彝民的居家生活。在一些坝区,火塘正在逐渐消失,灶已经取代了火塘。但在很多居住在山区的彝民家,火塘仍然很普遍,有些已用灶的,仍然没有放弃火塘,在他们的生活中灶与火塘并存。他们在岁月的沧桑中经历着风雨的冲刷,守护着彝族火塘文化的延续。

参考文献

[1]张建华主编.《彝族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9月 [2]张福.《彝族古代文化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 [3]陶立璠.《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8 [4]唐楚尘.《彝族火神话与中华火文化》,载《彝族文化》,1985年刊 [5]何琼.《西部民族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6月 [6]王天玺.《宇宙源流论》,云南人民出版杜,1999年6月 [7]黄龙光.《彝族火文化》

彝族文化 篇2

一、“文化类型”概念的界定

要界定彝族文化类型,首先我们要对“文化类型”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才能对彝族文化类型的研究有清晰认识。

什么是文化类型?最早提出“文化类型”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R.林顿。林顿在1936年写的《人类研究》一书中,所使用的“文化类型”的含义与文化区的概念差不多。在西方文化学理论的发展史上,德国哲学家施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对文化类型有过比较集中的理论研究。他们都对别类的基本单位和定型的基本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粱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书中,他将中国、印度、西方作为别类的基本单位,认为西洋、中国和印度是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还有冯友兰,李宗桂,冯天瑜认为中国的文化类型都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等等。

以上的观点都从不同的层面对文化类型的定型标准进行了阐明,对文化类型的学术探讨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不够全面。

文化的类型不该归只限于单一的或某一层面的标准来定型,这个定型的标准应该具有“整合性”或“全面性”,由此我们认为文化类型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特有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由一个民族价值观所决定,并在整个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综合文化表现方式。

二、彝族文化类型的界定

1、经典彝文文献中的彝族伦理观

在《中国知网》输入彝族文化这个关键词,显示的是有19965条结果,主要集中在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开发,产业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可以说研究成果显著。再输入“彝族文化类型”这一关键词,发现没有任何一篇文章对此进行探讨过,可以说是一个空白区,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彝族任命用自己的智慧留下了众多经典的彝文文献。在这些经典的彝文文献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观,彝族伦理道德思想主要有:尊敬长辈、团结友爱、勤俭节约、注重孝道等。如在《梅葛.农事》:“山坡杂树多,根本不能盘庄稼,人类拿刀子,要把树砍完。兔子争了先,先去砍树枝,砍也砍不倒。。。。百兽都砍了,百兽砍不倒。百鸟都砍了,百鸟砍不倒。人类砍杂树,先把刀磨好,拿刀来砍树,几刀便砍倒。。。。要放火烧荞地了。野兽来烧火,还是烧不着,鸟类来烧火,还是烧不着,最后来决定,还是人来烧。”[1]他们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的本质,能认识到这一点,难能可贵。《西南彝志》阐述了天地万物及人类起源的看法,是一首人类的赞歌,歌颂了彝族先民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的精神与品格。《勒俄特依》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重情重义,智慧与勇敢,坚强不屈的支格阿龙形象。《查姆》中说道;“独眼睛这代人,道理也不讲,长幼也不分:儿子不养爹妈,爹妈不管儿孙。饿了就相互撕吃,吵嘴又打架,时时起纠纷,。。。。。。独眼睛这代人心不好,要换掉这代人。要找好心人,重新繁衍子孙。”楚雄州文联编。①p254页。于是发生了干旱,将独眼睛这代人毁灭,于是由独眼睛时代向直眼睛时代发展。“直眼睛这代人啊,他们不懂道理,他们经常吵嘴打架。各吃各的饭,各烧各的汤。一不管亲友,二不管爹妈。爹死了拴着脖子丢在山里,妈死了拴着脚杆抛进沟洼。”②p277页.这样的话,直眼睛也得到了毁灭,于是由直眼睛时代向横眼睛时代发展。

可见,彝族人民把伦理道德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把它作为人之为人的根据。

同时,彝族人也非常重视孝,把它分为生孝和死孝。彝族人又有这样的谚语:“父母欠下儿子的帐,就是为儿子成亲安家。儿子欠下父亲的帐,就是要为父亲做帛超度。”彝族史诗《玛牧特依》(道德经)是一部影响力较大的经典之作。它阐述了人一生各个阶段索要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流传于大小凉山彝族主要聚居地。其中蕴涵了不少的生命哲学、家族伦理以及社会秩序观念等。在《玛牧特依》就这样提到:

这里着重强调家庭间的伦理道德规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敬互爱。由韦安多主编的《凉山彝族文化艺术研究中有马勤写的题为《浅议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从鲜明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见彝族传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型文化,人本位的立场成为人们看待一切事物的出发点。

2、解读彝族伦理道德观,界定彝族文化类型:家支(家族)伦理--政治型文化

我们纵观整个彝族的伦理道德思想,发现其最大的特点是以家支为本位,其背后所蕴的其实是对家支的认可与维护。家支是彝族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彝族文化的基本单位。彝族传统社会中,一切社会组织都以家支为中心,人和人的关系亦由家支关系扩大而成。每一个家支成员都有互相帮助的义务。彝族人在如何处理个人与群体关系问题是伦理道德范畴的这一基本问题时,表现出鲜明的家支利益为其基本价值取向的特征。他们以维护家支利益作为善恶的标准,只要能维护家支的名誉的行为则是善的,反之则为恶。

正如彝族谚语说:“想家支想得流泪,怕家支怕得发抖。”“亲家听到就跑,家支听到就来。”“不能不吃是粮食,不能不要是家支。”“猴子靠树林,彝人靠家支”。在彝族教育经典《玛牧特依》中这样说道:“笃慕子孙们:所有的女人,莫伤娘家人,保护靠娘家:所有的男人,莫对家族做坏事,争理还需靠家族。”③88

这里提到了家支的重要性,可见其在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笃幕子孙们:”

等也表明家支的重要位置。总之,家族的伦理道德和尊严在整个社会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并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的一切言行,如果谁违背伦理道德,便将用彝族习惯法惩罚之。所以也可以这样说,彝族伦理道德主要是在血亲文化中得到发扬,在彝族习惯法中得到规范。

三、结语

彝族文化类型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在经典的彝文文献中形成彝族特有的伦理观,彝族社会是一个伦理之上的社会。对其伦理观进行解读,得出彝族文化类型是家族伦理--政治性的文化类型。

摘要:纵观彝族文化的研究史: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历史文献的考证;二是对文化民俗的描写,对彝族文化类型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还未对彝族文化类型的界定有清晰认识。本文首先对“文化类型”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其次通过对经典彝文文献中的彝族独有的伦理观进行解读,解析彝族伦理道德观背后的彝族类型:家族(家支)伦理--政治型。

关键词:彝族,文化类型,家族,伦理

参考文献

[1]彝族史诗:梅葛农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2]《查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3]阿育几破.彝汉英对照本《勒俄特依》[M],彝博通讯

[4]沙马拉毅《彝族文化研究纵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8

[5]本尼迪克特王炜等译《文化模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沙马拉毅《论彝族民间长诗》[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1

[7]杨海文:文化类型与文化模式简论[J],中州学刊,1996年第2期。P133—138。

彝族咂酒与彝族饮食文化 篇3

一 、基本情况

(一) 历史渊源

彝族是我国各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的远祖古夷人对于创造中国古代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咂酒”,即用“吸管饮用的酒”。“直侯数”(彝语《献酒经》)上称起源于“哎哺时代”(原始社会),是彝族早期的精神产物,相传用十二种酒药花制成。十二种酒药花,六种生在高山,是被猪人发现的;六种生在平地,是放牧人发现的。长在高山上的花呈白色,酿制的是白酒,祭祀用;长在平地的花是黄色,酿制的是咂酒,喜庆事宜用。按彝族传统,咂酒是彝族人民用来供奉神灵的:喝咂酒时,第一杯敬天、地、人,说“君喝君施政,臣喝臣施政,师喝师尼木(辅助施政或编纂史料之意),人喝人聪明”。直到现在,黔西北境内的彝族逢喜事必上咂酒,旨在庆祝祈求丰衣足食、国泰民安。《西南彝志》、《陈英彝学研究文集》等都对彝族咂酒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二) 基本内容

在黔西北境内,彝族主要是以玉米为主食,猪、牛、羊、鸡肉为主要肉食。彝族人喜饮酒,有饮“转转酒”的习惯。每逢节日、赶集时,几人或者十余人甚至数十人围坐而饮,由长者先饮,依次递饮,来人随时加入,尽兴而散。特别是对咂酒情有独钟。

“咂酒”是彝族的传统饮品,原料为玉米、高粱、荞麦、毛稗等。制作方法:把玉米磨成颗粒蒸熟或将荞麦、高粱、毛稗等蒸熟,拌上特制的酒药发酵,把发酵好的酒装入瓮中密封后,或窖于有较高温度的厩肥里,或置于炕楼上用微火熏炕,时间在30天左右;在密封时还要用竹子制成的导管插入瓮中,导管插入的一端要加三个过滤层:第一层用两层以上的纱布;第二层用两层以上的棕皮;第三层装厚度为15公分左右的哑子爆米花;待时间到了,再加冷开水浸泡。饮用时,从竹导管中导出酒液饮用,或直接对着竹导管吮吸。其味有糊味、甜味,略带酸味,颜色呈黄色。

二、地域文化类型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的西北部,地处东经105°36′-106°43′,北纬26°21′-27°46′之间,东邻省会贵阳和遵义市,南接安顺市和六盘水市,西与云南交界,北与四川接壤,有着较好的区位优势;是一个资源富集的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和旅游资源。全区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全区生活着汉、彝 、苗、回、仡佬、布衣、白族等三十多个民族。镜内地形西高东低,属黔西高原中山峡谷区,处于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开始过渡的倾斜地带,山高坡陡、峰峦重叠、峡谷深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除主产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外,还盛产烤烟、生漆、大蒜、芸豆、蚕桑等经济作物和天麻、杜仲、丹参等100余种中药材等。

毕节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块神秘的土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活动,据《彝族文献》记载:赫章可乐是夜郎古国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考古成果也印证了这一记载。

这里有古朴的民族风情习俗,彝族文化渊源流长,民族风情习俗别具特色。

三、分布区域及使用范围

(一)分布区域

彝族“咂酒”主要分布于黔西北地区、滇东北地区、川南等地区。

(二)使用范围

“咂酒”是彝族饮食文化的精萃,作为彝族特有的传统饮品,“咂酒”高度集中了彝族的生活习性,人生礼仪以及对未来的向往等内容,是彝族婚嫁及其它喜庆事宜的必备品,凡黔西北地区、滇东北地区、川南等地区彝族逢年过节遇喜事家家户户必备,主要是靠长辈以言传身教和喜庆事宜饮用的方式传承。

目前在这些区域居住的彝族和在彝族村寨内居住的其它民族都会酿制咂酒。

四、基本特征

1、酒精度数低,一般只有20%的酒精浓度。

2、味道独特,有糊味、甜味、略带酸味。

3、色彩浑浊,有少量的杂质,一般呈黄色。

五、价值分析

“咂酒”是彝族古老的传统饮料,具有较强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科学价值

彝族砸酒用优质山泉水和五谷杂粮制作的酒酿混兑而成,保持了多种对人体有利的维生素,具有疏筋活血,护肝滤胆,滋阴壮阳,清心悦目等功效,是目前最受当地人们欢迎的饮料之一。

(二)文化价值

咂酒充分体现了彝族地区彝族同胞的生活状况和处世礼仪,婚嫁时喝咂酒除了代表吉祥外,还有祝福男女双方白头偕老,美满幸福的意思;喜庆时节饮用是庆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传递着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表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体现了古老民族的饮食文化,其文化内涵中传送着仁、礼。

(三)经济价值

由于咂酒制作工艺复杂,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罐装咂酒出售,如果采用科学的制作工艺,延长保鲜期限,用易拉罐装存,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而且还可以长途运输,拓展市场空间。如果全国每天有两千万人饮用咂酒,每人饮用一斤,每斤按1.5元计算,全国每天就有三千万的市场份额,一年的销售收入就有一百零八亿元,为国家创造税收十亿元左右,咂酒的市场化推广,不但具有极为可观的经济价值,而且能让这一自然古朴、具有民风情、口味独特的饮料得到更好的推广、传承和保护。

六、濒危状况

面对当今时代变迁和强势文化的冲击,“咂酒”这一古老的民间饮食文化正面临逐渐消逝的危机。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黔西北彝族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改变;加上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社会成员流动性的增强,使得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彝族饮食文化不能处于主导地位。长期以来,彝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急剧变化,传统的饮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咂酒的适用空间越来越小,这一古老的彝族饮食文化将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危机。

七、保护措施和保护计划

(一) 保护内容

全面系统、完善地保护“咂酒”的饮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具体地说,就是保护“咂酒”的制作工艺和其文化的表现形式。

随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导致咂酒的生产和适用空间发生了许多变化,重要的是要继承其制作工艺和传承文化。也可以在诸多方面赋予它新的意义。

我们当前应采取可行的措施,突出彝族饮食文化,发现和奖励有突出制作成果的继承人,充分肯定民族饮食文化的价值,加强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促进工艺创新,不断提高酿制水平。

(二)建立机制

彝族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4

实施方案

彝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员,拥有渊远的历史、古老迷人的彝族风情。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养成了能歌善舞的特性,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民族节目灿烂多姿。桂花中心完小位于楚雄州第一高峰百草岭山脚下,是较为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彝族学生占90%。桂花中心完小所在的桂花乡是核桃文化之乡、是彝族文化之乡、是文明和谐之乡。这里丰厚而独特的彝族族文化环境,为我校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彝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桂花乡中心学校工作部署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彝族文化进校园工作。

二、领导组成员和职责

组长:杨从云

全面负责学校彝族文化进校园工作

副组长:邓从虎

负责学校彝族文化进校园的具体落实及检查督导及考核。

李世军

负责彝族文化进课堂的具体工作 成员:全校教师

桂花中心完小彝族文化进校园领导组下设办公室,邓从虎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彝族文化进校园资料的收集、下发,督导检查和考核等工作。

三、彝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目标

1、传承、弘扬彝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创建一所带有浓厚彝族文化特色的农村现代化小学。

2、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一定的彝族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民族技能,增强民族自豪感!

3、充分挖掘彝族本土艺术资源,促进我校彝族特色教育长足发展。

四、实施内容

经讨论研究,我校决定选择以下几方面作为我校的实施内容:

1、彝族歌舞;

2、彝族体育运动;

3、彝族知识、历史、习俗、节日、故事等。

四、分阶段推进彝族文化进校园工作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校把彝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分为五个阶段进行推进。

(一)第一阶段:彝族文化进校园 时间:2012年2月份

实施主体:以各班级的教室、宿舍为装饰主体

内容及要求:涉及到彝族文化的图片、文字、手工作品等,根据各班文化建设的主体,把他们美观地展示在班级文化专栏内,已破损的要在2月份之内修补完成;学生宿舍的彝族文化氛围装饰,由各宿管教师在2月份自行完成。学校于3月初统一检查。各班文化主题如下: 六(1)班:火把节

六(2)班:虎文化节 六(3)班:孔子文化节

五(1)班:赛装节 五(2)班:

红军节

四(1)班: 三月会 四(2)班:牡丹花节

三(1)班:禄丰恐龙节 三(2)班:彝族歌曲

二(1)班: 百草岭登山节

二(2)班:插花节

一(1)班:核桃文化节

一(2)班:彝族十月年

(二)第二阶段:彝族歌舞进校园 时间:2012年3月份 实施主体:全校教师和学生

内容及要求:在3月份之内,全体教师和学生必须学会彝族圆形舞;教师会唱20首酒歌,学生会唱规定的10首酒歌。教师的圆形舞和酒歌按工会小组活动的时间来开展;学生的圆形舞由体育课教师在体育课上教授,学生的酒歌由音乐教师在音乐课上教授。

(三)第三阶段:彝族文体运动进课堂 时间:2012年3月份至4月份 实施主体:全校学生

内容及要求:按照学校彝族特色体育活动计划的要求,我校根据年级不同设定不同的活动内容,开辟以第一课堂为主阵地的彝族特色体育运动:一年级踢毽子;二年级打陀螺;三年级玩溜溜球;四年级玩跳棋;五年级玩象棋;六年级玩足球。由各班在体育课上教学,在大课间活动时间进行展示。为弥补课堂上学生发展的不足,我校在课外活动上也加强彝族文化的普及推广工作,有民族刺绣小组、彝歌小组、舞蹈小组等。

(四)第四阶段:彝族文化展示

展示时间:2012年6月1日(桂花中心完小“第二届校园彝族文化艺术节”上)

展示对象:各课外活动小组,各班级

展示要求:各班至少出一个与班级文化主题相关的文艺节目;各女教师辅导的课外活动小组至少出一个文艺节目参加展示评比。

(五)第五阶段:总结经验,整改提高 时间:2012年6月

内容:以会议形式,集中反馈我校在实施彝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广泛征求大家意见,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进一步丰富彝族特色教育内涵,进一步提升彝族特色教育质量,创彝族特色教育示范学校。

五、工作要求

我全面贯彻落实桂花中心学校关于彝族文化进校园的相关要求,为使我校彝族文化进校园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对此项工作要求如下:

1、各位教师严格遵守学校拟定的排练时间,严格按排练时间打好教师的考勤。

2、各位教师,各位班主任必须严格完成学校规定的彝族文化进校园的工作要求,在推进此项工作不完成工作任务,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将按失职论处。

3、在彝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中表现积极,工作实绩突出的,在绩效考核中将给予适当奖励。

凉山彝族火把节宗教文化解读论文 篇5

一、阈限与通过

阿诺尔德?范热内普(ArnoldVanGennep)使用“阈限”这名词将仪式模型化研究,所谓阈限就是“从正常状态下的社会行为模式之中分离出来的一段时间和空间”,因此,阈限既是过程也是状态。凉山彝人对于火把节,也有过渡仪式的痕迹。彝族过火把节,按理来讲家里的每个人都得参加。如果由于一些特别的特殊的原因,没有办法回家与家人一起过火把节,错过了火把节,怎么办呢?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在自己所在的地方与当地亲戚朋友一起过一个火把节,参加了当地的火把节也就不算错过火把节了。第二种,如果自己所在的地方,没有亲戚朋友,无法参加他们的火把节,或者是当地不过火把节,那么家里面父母也有办法解决这种情况的。父母会把过火把节时准备的食物,比如,鸡肉、猪肉等象征性地拿一点点腌制好并保存下来,等在外的人回家后给他品尝,就算是不小心,没保存好,孩子回来的时候肉已经坏了,也要象征性地尝一下,这样就表示过了火把节了。如果没有过火把节,发生了一些不顺的事,不快的事或者是身体上出点小毛病啊生病什么的,那么发生的这一切就会被认为是活该。只有过了火把节,这一年才得以平安。

很明显的,离家在夕卜工作的人,得想办法从他所处的工作环境中分离出来,回家过那三天的火把节,谁也不敢去试没有过火把节有什么样的后果发生。火把节三天时间里是不能下地耕作的,火把节在这里明显地具有通过仪式的作用,只有通过这个仪式才會旨寻求到心灵的归宿与认同。

二、火把节选日子的内部涵义

凉山彝族有关火把节的古i彦语说:“猪月朔九夜,日子不用选”。其意思是说,每年的猪月也就是农历的六月,朔九夜就是初十五后的第九个晚上,这一天的日子是最好的,不管属什么都可以过火把节。据介绍,普格县乡村中火把节较热闹的中心一一日都地迪撒一带所选的日子,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那个属“龙”的日子。据说这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日子,龙日路卧饱龙,年底会有一个丰收饱肚子的好曰子。

过火把节的日子,凉山彝族自治州官方定的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但民间并不按照官方的要求去过,凉山几个方言区的人所过火把节的日子都不一样。

凉山民间每年举行火把节的日子具体在某一天,这是没有固定的。每年当地人发现地里面有荞麦粒变黑的时候,就会请来这个地区最有威望的毕摩或者会择算的德古占卜择算吉日,看哪一天开始过火把节是最好的。“仪式是关于重大性事务的形态,而不是人类社会劳动的平常形态”。火把节整个节日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仪式,这选日子的事情当然不能马虎。

仪式是具有强烈的目的性的,“仪式行为本身就是其目的”。通过祭祀仪式行为的表演来帮助实现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办不到的、无法取得的结果。从逻辑上说,仪式行为是建立在一种信仰之上的。火把节的目的.,在前文所述的祭祀祖先、点火把仪式和送火把仪式中所念的祈语以可以得知实为达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安康,驱邪避寒”等这些目的。对于山地耕作的彝族人来讲,这一切都是关乎着这一年能否过上好日子,所以谁也不敢马虎。选日子得慎重,山地气候,每个地方物候条件是不一样的,正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根据“有荞籽粒已变黑”的物候现象来择选火把节这个祈愿的日子,每个地方当然就不一样了。行政的手段帮规定不了火把节举行的日子,因为人们不愿意去冒那个风险去在当地不合适的日子里举行,如果在政府规定的日子里过火把节,恰巧这一年遇着不顺的话,没人给他们买单。对于山地农耕民族来讲,没有什么比六畜兴旺,人丁安康,庄稼丰收更重要的了,这关系到他们的生计。四川彝族“依诺”地区不过火把节,古代本来是要过的,传说有一年火把节期间下了一场红雪,庄稼颗粒无收,大家都认为这是因为火把节的原因,故“依诺”地区以后不再举行火把节。

三、神圣与世俗二元对立的调和

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认为,宗教可以分解为两个基本范畴:信仰和仪式。仪式属于信仰的物质形式和行为模式,信仰则属于主张和见解。他还认为,世界划分为两大领域,一个是神圣的,另一个则是世俗的。彝族是一#分崇尚祖灵信仰的民族,对祖先灵魂抱有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尊敬感。在彝人的宗教信仰世界中,祖灵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和权能,它们关注着后代的事务,能从多方面影响、操纵现世生活。凉山彝族人常常把吉祥福禄的获得视为祖灵的仁慈与关爱,把灾难和不幸的降临看作是祖灵惩罚所致。在心理上,凉山彝人对祖灵是一种崇敬、仰赖、敬畏的心理。在凉山,无论大凡小事,祭祀祖先是必须做的一件事情,祭祖先时如果家里某人不在无法参加,那么得把一件他平时穿过的衣服放在仪式现场以代表他。

祭祀祖先是非常重要的,火把节第一天,如果去亲戚家窜门去了,无论如何都得回家把祭祀仪式做了。祭祀完成后,祭品都是分食了的。如果有客人在,上供的祭品必须是主人家先吃了,客人才能吃。彝人的待客之道平时都是先让客人吃饱了主人才再吃,只有这火把节的祭品必须得主人家先吃。但彝人是好客的,主人家并不会吃多少,只是象征性地先吃一点点,然后给客人吃。主人家每个人都得分食献祭过后的肉,还不能吃东西的小娃娃,大人就撕一点点肉在小孩的嘴上抹一下,算是小娃娃吃过了。

在整个祭祖仪式中用于祭祀的牺牲是与祖灵交往的纟某介,通过献祭,祭品的分食,用牺牲从祖灵那里换得庇佑达到神圣与世俗的交融。

四、结语

彝族文化 篇6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保障和促进彝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凉山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凉山彝族自治州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彝族语言文字是彝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的一种主要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和发展彝族语言文字是自治州的一项重要的自治权。

第三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坚持语言文字平等原则,保障各少数民族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中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

自治州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学习、使用、发展彝族语言文字工作,积极推广双语教学。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彝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

第四条 自治州内通用彝族语言文字和汉族语言文字。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公民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提倡彝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习、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文;鼓励汉族干部学习、使用彝族语言文字或者当地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自治州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政府办公室、信访、民族事务、民政、工商、公安、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应当配备彝族语言文字专业人员。

自治州企事业单位可以配备彝族语言文字专业人员。

第五条 自治州内的单位和个人,使用彝文应当遵守国务院批准的《彝文规范方案》。

第六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开展彝族语言文字工作,要为促进自治州的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第七条 自治州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彝族语言文字工作,把彝族语言文字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彝族语言文字工作的实际需要,逐步增加投入。

第八条 自治机关重视和加强彝族语言文字专业人才的管理和培养,有计划地做好彝文翻译和彝文古籍整理等专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提高彝族语言文字专业队伍的素质。

第九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把执行本条例作为考核国家机关工作的一项内容;各级人民政府对认真执行本条例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自治州人民政府每三年举行一次彝族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第二章 彝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十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使用彝、汉两种语言文字;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使用其中一种。

自治州国家机关公布法规和重要文告,应当同时使用彝文和汉文,下发文件和宣传学习材料,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同时或者分别使用彝文和汉文。

第十一条 自治州召开重要会议、举行重大集会时应当同时使用彝、汉两种语言文字;一般会议,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同时或者分别使用彝族语言文字和汉族语言文字。

自治州和各县(市)以及彝族聚居乡(镇)举行人民代表大会,应当同时或者分别使用彝族语言文字和汉族语言文字。

自治州内以彝族群众为主的各种会议,主要使用彝族语言文字,同时做好汉语文翻译工作。

第十二条 自治州内制定或者公布的选举文件、选民名单、选民证、代表候选人名单和代表当选证书等,应当同时使用彝、汉两种文字。

第十三条 自治州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同时或者分别使用彝、汉两种语言文字审理和检察案件,应当为不通晓彝、汉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法律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

第十四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在受理和接待彝族公民的来信来访时,应当使用来信来访者所使用的语言文字。

第十五条 自治州各级档案部门,应当做好彝文文书的立卷存档和彝文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利用和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将彝族语言文字列入考录国家公务员、聘用工作人员、招生考试等的内容,具体办法由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七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考录国家公务员、聘用工作人员或者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优先录用或者晋聘能够熟练使用彝、汉两种语言文字的人员。

自治州在考录国家公务员、教师等人员时,应当按比例录用各级各类学校彝族语言文字专业的毕业生。

第十八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重视开展彝族语言文字教学。以招收彝族学生为主的中、小学校和班级实行彝、汉双语教学,完善两类模式并重并举的双语教学体制;州内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中小学校等彝族学生占一定比例的学校,应当开设彝族语言文字课或者彝语会话课。

自治州重视和加强彝文教材建设,满足双语教学发展的需要。

第十九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重视在成人教育中开展彝族语言文字教育。州内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要对彝族职工进行彝族语言文字教育;在彝族村民和居民中,首先用彝文扫除文盲,并加以巩固提高;彝族领导干部要提高自己使用彝族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能力。

第二十条 自治州国家机关重视彝族文化事业,加强彝文报刊、图书编译出版工作,发展彝语广播、电视、电影、电子政务和网络建设,鼓励和支持使用彝族语言文字进行文学创作。

第二十一条 自治州各级文化、广播、影视机构应当开办彝语广播影视频道、频率,制作和编播满足公众需求、内容丰富健康的彝语节目和影视作品,加强彝语演职人员队伍建设。

第二十二条 自治州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组织,要有计划地收集、整理、编译、出版彝文纸质、镌刻、口碑等典籍作品。

第二十三条 自治州新华书店、邮政和电信部门应当做好彝文图书、报刊的征订发行工作;开设彝族语言文字电报、电话、书信和邮件的传送业务。

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应当同时或者分别使用彝、汉两种语言文字提供服务。

第二十四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的公章、单位名牌、会标、文件版头、证照、奖状、公告、公益性广告、永久性标语、个体工商户招牌、公共活动场所的牌匾、灯箱、交通标识、城市建设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物名称、明确行政区域界线走向的界桩、街路巷地名标牌、有重要意义的碑文、汽车门徽等社会用字应当同时使用彝、汉两种文字。

驻州中央、省属行政单位和民航、铁路、邮政、通讯、金融、保险、连锁店等服务机构的单位名牌、证照、广告、灯箱等社会用字应当同时使用彝、汉两种文字;提倡使用彝族语言服务。

自治州内生产的工农业产品的商品名称和商品说明书,可以同时或者分别使用彝、汉两种文字。

第二十五条 自治州内的彝文社会用字使用标准:

(一)以国务院1980年批准的《彝文规范方案》为准;

(二)彝文用字规范、工整、易于辨认;

(三)彝文翻译准确;

(四)彝汉文字大小相当,字体协调美观;

(五)横写彝文在上,汉文在下;竖写彝文在右,汉文在左;环写彝文在外环,汉文在内环或者彝文在左半环,汉文在右半环。

第二十六条 自治州内的广告、美工、装璜制作商制作面向社会的彝汉文对照的各类招牌、证照等,应当符合第二十五条的规定。

第三章 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七条 自治州各级人民政府的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主管汉族语言文字、彝族语言文字和其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彝族语言文字工作的规划、指导、监督和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党和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督促检查本条例的贯彻实施;

(二)负责组织和推广规范彝文工作;

(三)负责彝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编译和出版工作;

(四)翻译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的公文、会议材料和有关资料,承担同级机关召开的各种重要会议文件的翻译工作,组织实用科普读物的编译和出版工作;

(五)协调彝族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组织业务协作;

(六)管理彝族语言文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

(七)履行其它语言文字工作职责。

第二十八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各部门监督和管理本系统的彝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一)报纸、刊物、图书等出版物、印刷行业和电影、电视的用语用字,分别由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和管理;

(二)标语、牌匾和宣传栏、橱窗等用字,由城市管理部门监督和管理;

(三)企业名称、个体工商户名称、广告、商品商标、包装、说明、证照等用字,分别由工商行政、技术监督部门监督和管理;

(四)街路巷地名标志牌、明确行政区域界线走向的界桩、城市建筑物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物名称的用字,由民政部门监督和管理;

(五)交通标识、大中型汽车、出租汽车门徽的用字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监督和管理;

(六)旅行社、宾馆、酒店、旅游景区景点的招牌、标识牌、宣传广告用字由旅游和有关部门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九条 自治州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辖区内彝、汉双语教学的规划与发展,加强双语教学工作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双语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

第三十条 自治州加强彝族语言文字的翻译工作。辖区内使用彝族语言文字由各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翻译或者核准。

第四章 彝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研究

第三十一条 自治州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遵照彝族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彝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促进彝族语言文字的发展。

第三十二条 自治州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应当加强彝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工作。

第三十三条 自治州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应当加强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和新词术语翻译的规范化工作,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开展审定和推行使用工作。

第三十四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加强彝族语言文字科学研究工作,支持学术团体开展彝族语言文字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彝族语言文字科研事业的发展。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可按每日50元以上1000元以下处以罚款;逾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依照前款规定所处的罚款总额,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不得超过1000元,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不得超过5000元。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拒不整改和改正的,由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提请有关主管部门对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应当使用彝族语言文字而没有使用,或者妨碍公民使用,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八条 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第三十九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条 木里藏族自治县依照法律规定自主制定使用藏族语言文字的单行条例。

自治州内的民族乡,可以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

探究凉山彝族宗族制度文化 篇7

关键词:凉山彝族,家支,社会新体制

对于凉山彝族来说,宗族理念早已渗入其民族精神。随着彝族先民在历史中不断迁徙于神州大地之上,于是在地理形式上逐渐和周围的汉族以及藏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进行杂居,文化理念也互相渗透,其地理格局逐渐凸显出来的特点就是大分散小聚居,其支系也不断分化扩大并拥有自己的社会文化。

一、凉山彝族宗族制度的渊源与分布格局

彝族众多支系的产生是有多种历史因素的,其中不仅包括了自古以来彝族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的部落内外之间的战争或者迁徙,民族融合以及文化分歧图腾认知的不同等发展因素,还包括了自彝族形成以来就不断传承的祭祖大典分支习俗这一重要因素。在彝族的民族文化中,祖灵崇拜意识最为厚重,祭祖大典在彝族的家支宗教活动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并且紧密连接着彝族最高级别的祭祀活动。彝族的祭祖大典仪式,是以氏族为单位展开的对全氏族宗支祖先进行祭祀,在所有的宗族活动中,场面和范围是最大的集体共祭礼。进行祭祖活动最重要的目的是进行氏族之间的分支记明,对氏谱族谱进行续写,祭祖分支和彝族是共存发展的。

在分支命名时,所有的氏族名称并不是随意而取,而是具有一定的规则,一般多是出自远古族称进行延续,或是根据山川草木为名,或是以具有代表性的先辈之名进行命名。其成立过程还需要通过祭祖大典进行宣读,并且载入族谱,简建立家谱,谱入彝族谱系书之中,最后完工的家谱需要由毕摩亲自颁发,一一进过这些过程才可以真正被承认和存在。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每年都会有新的支系出现和命名,氏族自称也就逐渐跟随该氏族统领,最后渐渐成为居住点的称谓标志。

对凉山彝族先祖的研究可以以史学界做出的研究为依据进行判断,同时还有彝族民间普遍传颂的传说,大致上可以认为是古候和曲涅这两个原始部落发展而来的,距今大致有两千多年。沿着凉山彝族的谱系记载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中记录的家谱系族一般都是在五十代以上,古候和曲涅这两大系中记录的最长家谱达到了七十五六代这样的庞大支系。在凉山彝族的传说以及《送魂经》等书籍中记载这两大系进入凉山的路线,依次是云南永善县的大屋基,再渡过金沙江,最后沿河而上,即美姑河,到达凉山中心地带——利美莫姑(今美姑县)。在到达凉山后确定常住地,古候和曲涅这两大系便分道扬镳,古候带领自己的族系迁往东边,而曲涅迁往西边,两大家支就此别过。后来进过了多年的历史发展,这两大家支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再是当初东西隔离的居住形态,而是彼此混合,但是其原始轮廓依旧可以区分。后世将古候和曲涅这两个名字命名为新氏族的民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发展繁衍壮大。

二、家支制度文化的构成和特点

由古候、曲涅两大氏族率领进入凉山地区居住的彝族宗族之中具有早就制定好的宗族家支制度,其间互相以血缘关系为链接纽带。凉山彝族依据“宗族链”即父子联名制度为规则对家谱进行谱写记载,血缘关系理念非常浓厚。根据文献记载,目前为止所有的凉山彝族宗族家支庞大,总数量超过了370个。彝族家训严格,自古以来就已经规定家支内部禁止通婚和发生两性关系,否则以乱伦施以严惩。其中宗族规则明确,互相关系明确,家支成员中的人要互相帮助,以此为己身责任义务,如有的成员生活不好,家庭穷困,其他的家支成员要伸以援手,给予经济上的救助。凉山彝族非常看重家支体系及其中关系成员,民间有彝族谚语为:“少不得的是牛羊,缺不得的是粮食,离不开的是家支”,从中可以看出彝族人民对家支的依恋和在意,在其民族文化中,家支不仅仅代表的是一种血缘关系网,更是一种基础的社会组织单位,一般而言在家庭事务的处理顺序上,能够由“德古”和“苏依”独自解决的事务能够独自解决,不能的就必须通过召开家支会议共同讨论处理办法。彝语称家支会议为“此威蒙格”,一般是在出现家支成员被杀、被卖或者土地问题这些情况下而召开的大会,由统领进行主持,共同听取家支其他成员的看法和意见,并且进行协调和同一处理办法,其中统领或者社会地位高的经验老人所提出来的意见所包含的分量很重。

三、宗族制度的社会作用

从彝族的发展来看,传统的凉山家族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有利于促进氏族的团结,是整个氏族获得进步的重要保障,并能深入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大多数氏族成员对传统家族十分看重。在长久的发展中,该家族形成了很多规范,比如同家支中的男女不能婚配、老人和弱小应当得到照顾等,这些规范促进了传统美德的形成。在任何一个家族中,如果有人违背了这些规范,那么在氏族户主的共同商议下决定对他们的惩罚措施。中国解放之前,凉山彝族地区处于混乱状态,没有得到政权组织的统筹安排,各户人家的生存依赖于家支。家支在彝族中的地位是崇高的,能够对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产生关键影响。家支头人是家支中最为重要的成员,社会交往活动均由他作为代表,对所有成员负责,保障自家家支的整体利益。受到犯罪的惩戒被家支开除后,由家支提供的保护和帮助也不复存在,被家支抛弃对当时的彝人而言是最可怕的惩戒措施。同时,家支头人是聚会活动的牵头人,并且需要组织各类内部事务的商议活动。如果遭遇大事,那么聚会活动的参与人员包括所有分支的成员。如今,凉山彝族还会开展一些聚会活动,这是对传统的继承。中国解放之后,彝族地区成立了配套的政治体系,不过父系血缘制度并没有完全消失,仍在民间继续使用。虽然从表面上观察,彝族地区已经不再选取家支头人,各类聚会活动也不再进行,不过这其实并非为真实情形,而是受到政治影响而展示出来的表象。改革开放的政策出台后,各大家支开始在农村地区积极组织活动,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社会控制。在凉山地区,由于社会外在控制力有所降低,家族开办聚会其实是实现互帮互助的一种形式,既表现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也符合政策的要求。在开放政策的指导下,更多的城镇彝人能够自由回归传统。现阶段,彝族家支仍然在举办聚会,这是出于维护感情的需要,同时也能够对家支的制度提出规范,促进家支的团结,保障成员的遵纪守法,对所有成员应当遵守的义务进行强调。在面对严峻的贩毒局面时,家支成员应当不做违法之事,并加强对彼此的监督;在任何成员遇到难题时,应当主动提供帮助,从家支整体的角度出发,实现共同进步;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家庭应当保证子女上学的需求;在社会道德方面,不偷盗、不打架,同时不参与门徒会。家支聚会对于道德、法律的强调有利于社会的平稳,存在积极的影响。不过由于家支的规模较大,如果整个群体发生不法行为,那么带来的后果也是十分恶劣的。因此,政府应当对家支的发展进行合理的引导,保证彝族地区的和谐共进。

彝族酒歌文化及其保护与传承探析 篇8

关键词:彝族酒歌;武定;传承;保护

一、武定彝族酒歌及其发展历史

武定彝族酒歌,泛指武定境内居住的彝族人民传唱并将之记载的各种歌谣,它是一种粗犷、古老的民族传统歌曲艺术。当然,武定彝族酒歌并不仅仅是武定境内彝族人民才特有的文化产物。武定境内居住的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互相影响、互相融合、且通婚,生产生活方式也大有相似之处,因此,从宏观看,武定彝族酒歌可以说是武定各族人民独特的艺术精神产物。

彝族人民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饮酒,从而使得其家家户户均会酿酒。而彝家自酿的酒多以大麦、小麦、玉米、荞、高粱为酿酒原料,通过蒸煮原料、发酵、过滤、贮酒等近乎严格的工序,酿制出令人馋涎欲滴的美酒。然而此习俗,在《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也曾有过侧面记载。128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茶马古道进入云南省武定境内,无意间看到人们用小麦和稻米,玉米等酿酒时,感到非常奇怪。似乎在马可波罗的印象中,认为酿酒的原料只能是葡萄,而当他亲自尝到武定彝族人民用粮食酿造的酒时,竟觉得是那么甘醇可口,多么的令人难以忘怀。

武定地区有着其悠久的酿酒歷史,武定彝族人民大多饮酒而歌,一唱百应。无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祈福祭祀等各种活动都要呼朋饮酒高歌,这种风俗似乎已被当地彝族人民所认可。而武定彝族饮酒放歌这种习俗,最早见于景泰《云南图经志》,其中有详细记载。明朝汉族官员顾起纶曾在昆明碧鸡关偶遇武定女土司翟氏,惊讶于翟氏土官兵威仪地踏歌而行,稍事停留帐下时,摆出壮观的酒筵排场,作《武定歌》,云:前军后军齐踏歌,帐里币嘛呼美酒叵罗之记载。(注:彝语,币嘛:美酒,叵罗:葫芦式金杯)。

每至冬春时节,武定彝族无论男女老少都围篝火而坐,以酒为媒,对就放歌;婚宴酒席,把酒言欢,且歌唱形式还多样哩。有歌唱历史、地理,及个人的,也有盘问鸟兽、草木等来源的,更有歌唱幸福生活、予人以祝福的……每当有人至那,当地人民便摆上山珍野味菜肴,以酒歌为引,敬上祝福的美酒并交流着彼此间的话语,增进着彼此间的感情和友谊。

武定彝族凭借当族的酒歌走入历史长廊,酒歌是一种浸润在民族历史文化之中的产物,倍受民族元素滋养,并显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其生命力是无与伦比的。

二、武定彝族酒歌现状

究其基本内容,武定酒歌作为一种浸润在民族历史中的产物,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了彝族社会的方方面面。主要表现为:挪衣、道嘎、起初挪衣八、命熬、起除、早除、南嘎、所稳汁嗒叨。挪衣,以为古代流传的歌,其内容古老,题材多为历史、传说故事等,词句为五言诗,曲调只有一首,为商调形式,节奏舒缓,工整押韵;道嘎,也称道诺嘎,即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唱小调,其内容多为格言警句以及为人处世之词;起除挪衣八,把“嫁调”和“挪衣”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曲调和谐极尽优美;命熬,是一种叙事诗,使人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内容多样,包括开天辟地、天文地理、山川河流、婚丧嫁娶等;起除,就是嫁调,一首歌词可以用多种方式传唱;早除,就是歌颂的调子,内容多为祝贺、赞美、恭维、歌颂某事物或某人,词句较为古老;南嘎,酒酒歌中的小调,常见形式为对酒歌;所稳汁嗒叨,此调是对贵宾的敬酒调,在门外迎客和席上唱,有特定歌词,词句较短,曲调优美流畅,予人以热情之感。

从武定辖区内的彝族酒歌来看,其习俗活动主要有:祭祀、探亲访友、占卜、婚丧嫁娶、火塘酒歌、唱宗族家谱、赞颂和留客等。而彝族酒歌无论从来源方面还是内容方面看都十分的丰富。如:从其传唱的来源分,可分为源于历史传唱酒歌、生活传唱酒歌以及临场发挥酒歌;从酒歌传唱的内容来分,大致又可分为祭祀酒歌、迎宾酒歌、祝福酒歌、行酒酒歌、留客酒歌五类;最后,从传唱载体来分,又可分为口头相传酒歌以及书面记载酒歌。

而现如今,武定彝族酒歌大致可分为迎客调、劝酒调、留客调三种:

一是迎客调,也叫彝山拦门酒,是宾朋来的时候设在家门外的用牛角杯喝的一道酒。进门的宾朋首先要得喝一口甘甜的彝山小灶酒,以表示彝族人对来宾的尊敬和祝福。客人的到来以及彝家人因客至而高兴是迎客调的主题。其具代表性的作品有《迎客调》、《绕山绕水到彝家》《客人就到家门口》、《彝家客人今天来》等。

二是劝酒调,劝酒调也叫敬酒歌,是彝家人邀约客人喝酒时唱的酒歌。代表作品有《美酒敬宾朋》、《喝杯彝家祝福的酒》、《喜欢不喜欢你要喝》、《远方的客人请你喝》、《就等这一天》、《酒不醉人人自醉》、《阿老表你要喝呢噶》等。无论为哪作品都极尽表现了彝家人对客人的祝福和想表达的话语,当然,客人喝下装满彝家人祝福的酒同样也是对彝家人的尊重。

三是留客调,留客调是在客人要离去时唱的歌。代表作品有《亲亲的阿老表/阿表妹》、《武定小锅酒》、《难相难聚》、《彝家山寨高又远》等。酒歌里是充满着彝家人对客人情谊的表达,“走一步来望两眼,哪个舍得你,走是要走了,舍是舍不得”是感情是主题,又是彝家人对客人的美好愿望。

武定彝族酒歌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一种民间艺术,其表现的是彝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中一种无畏的精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名族的特色。中共武定县委、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弘扬民族文化,并意图通过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政治的持续健康发展。自1979年11月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县文化馆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全县各个彝族地区,走访70多位彝族酒歌手,录制了418首不同风格的酒歌,随后,又抽调许多乐曲。并在大普查的基础上,于1988年底终于编成《武定民间歌谣集成》一书。此外,武定县委、县政府积极倡导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以生活为题材,创造了多首脍炙人口的彝族敬酒歌,使彝家敬酒歌与时俱进。并与1991年3月15起,每年春暖花开时节,在狮子山举办一年一度的民族民间文艺展演活动,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活动便是彝族酒歌演唱。在2006年,为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挖掘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宣传武定、推介武定,武定县委、县政府特别投入大量资金,向民间搜集、整理彝族酒歌,并拍成光碟,使得武定彝族酒歌得到弘扬、传承和更好展示。同年,给一批民间酒歌歌手命名为“民间艺人”。2007年,云南彝族著名歌手李怀秀、李怀福,把武定彝族酒歌带到了北京,参加了央视春晚,使武定彝族酒歌长上了腾飞的翅膀,飞向全国,乃至飞向了世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武定彝族酒歌。2008年底,在县委、县政府的努力下,国家文化部把颇具酒歌文化的白路乡列为“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之乡”,同时,武定酒歌要也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武定酒歌习俗的濒危性

武定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环境,有文化底蕴、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尽管县委、县政府和武定人民对彝族酒歌文化的保护十分之重视,但是彝族酒歌民俗活动还是发生了迅速地变化。

而政府主导的酒歌活动,一方面扩大了武定的对外影响,另一方面,也促使酒歌这一彝族习俗迅速地变成了都市化、商业化,同时也致使传统酒歌习俗频临消亡的危险。造成这种濒危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冲击。

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极大丰富和改善了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但在另一方面也使得彝族酒歌商业化,彝族酒歌文化内涵变异,传统彝族酒歌正在逐渐消亡。武定彝族酒歌是一朵生长在武定彝山野地里的花儿,它是活的,伴随着风雨茁壮的成长。但今天都市里的许多场合,实施商业运作时,利用其迎合行,丧失了其传统性,异化了酒歌文化习俗的传统本质。然而,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谁还指望听到神圣的祭祀酒歌和节日酒歌呢?即便听到,那歌声再也不是天籁,也不是人与自然本真的交流。

第二,农村城市化,同化了不同的彝族酒歌习俗传统。

现在的彝族青年,从小受到漢文化的影响,服饰、语言、习俗与汉族相差无异。唱酒歌也用汉语唱,不单单只是曲调不同而已,用汉语唱的酒歌总是没有那种用彝语唱出的韵味,同时也不能表达彝族酒歌那充满无限激情的心灵。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各民族相互通婚,相互融合,风俗简化,同样也使得传统的彝族风俗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

第三,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并忽视民族文化的长足发展,使得彝族酒歌的传承人减少,而懂得传唱酒歌的大多数一些中、老年人,又使得其不能被更好的继承。

在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下,生活方式的逐渐变化,社会流动性也在不断增强,使酒歌文化的生存、传承空间越来越小,更是加剧了酒歌活动的简化和消亡的速度。

四、对武定彝族酒歌的保护措施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的加快等等各种因素,使得武定彝族酒歌的传承空间越来越小,如果不采取得当的措施对其加以保护,假以时日,武定彝族酒歌这门璀璨的民间文化艺术将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因此,保护武定彝族酒歌迫在眉睫。

同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武定彝族酒歌加以保护:

(一)在原有的普查调查基础上,对武定彝族酒歌和其他彝族文化加以搜集、整理、研究,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编辑,从而再出版一些具有彝族特色的彝族酒歌,让更多的人了解武定彝族的酒歌,会唱朗朗上口的彝族酒歌。

(二)政府部门、社会各界、辖内居民应更重视武定彝族酒歌,要加大宣传保护武定彝族酒歌的力度,让人们真正明了保护武定彝族酒歌的意义,并自觉的投身于保护彝族酒歌文化的行列中来。

(三)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保在保护过程中所需资金,并积极争取各方面上的资金及建立彝族酒歌保护的相关基金会,最终使得在保护武定酒歌方面有经济上的保障。

(四)认定和命名具有代表性的彝族酒歌传承人,设立酒歌艺人名录,并鼓励彝族青年人向一族酒歌传承人学习,传承人自觉带头,建立武定彝族酒歌的专门传习所,让更多的人学习武定彝族酒歌。

(五)依托一年一度的武定牡丹节这个平台,注重开展有关彝族酒歌的比赛,让各地游客更好的了解武定酒歌及了解彝家风俗,并喜欢彝家酒歌和宣传彝族酒歌。

五、武定彝族酒歌保护的意义

武定酒歌是生长在罗婺故郡的一朵花,长期受到民族元素的浸润,茁壮成长,它是研究彝族人民文化、生活、社会各方面的“活化石”。彝族酒歌像金沙江水一样源远流长,又如金沙江水一般充满活力。彝族酒歌是彝族人民热爱生活,赞美生活的真实写照。把彝族酒歌挖掘出来并继承下去,对武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着深远意义。

首先,彝族酒歌不仅仅是彝族人民特有的,还是各民族长期生活在一起共同创造出来的,经过长期发展,在各民族间广为传唱,并得到更多人民的广泛认同。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积极保护好弘扬好彝族酒歌文化去形成一种民族向心力,并最终促进各民族和睦共处,共同和谐发展。

其次,武定彝族酒歌展示了武定人民勤劳、热情、好客、淳朴的赤诚情怀,武定酒歌是彝族文化的象征,也是为人们更好了解武定的名片。要让武定以全新的风貌展示在其他地区面前,便可以从这点入手,热情好客的武定人民欢迎外界人民认识及融合武定。

第三,结合武定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武定精神”,中国要实现跨越发展,就应该弘扬民族精神,弘扬彝乡人民不畏艰辛、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弘扬凝心聚力务实创新的罗婺风格,充分展示坚韧执着跨越赶超的雄狮气魄,最终实现彝乡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第四,武定彝族酒歌文化是武定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的结晶,保护好、传承好武定彝族酒歌,是罗婺故地武定打造文化艺术品牌,让经济充满活力,文化富有特色的一大方法。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彝族酒歌文化是彝族人民区分于其他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关键,民族文化的传承,关乎民族历史与发展。尽管民族融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继承是民族发展之根本,保护彝族酒歌文化,符合国家兼容并蓄的文化发展政策,同时,也是武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上一篇:对政府部门的感谢信下一篇:作文我心中的风景记叙文小学六年级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