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彝族(精选11篇)
云南彝族 篇1
云南简称滇, 这是由于历史上在云南这片土地上曾建立过古滇王国而得名的。在云南这个多少数民族的省份中, 彝族是其中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在这里, 彝族人民创造了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 传统体育就是其中的瑰丽宝石。
1 云南彝族传统体育的种类
1.1 竞技体育类
在各彝族地区, 摔跤和赛马都是广泛流行的竞技体育活动。摔跤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传统体育运动, 其中云南东南部的路南和弥勒彝区都有“摔跤之乡”的美称。另一项传统竞技体育类运动赛马是开展最为普遍的运动。因为不分男女老少, 都可以参加这个运动。不分时间不分季节, 只要有大型的集会, 比如说婚丧和节日庆典等, 都会举行比较隆重的赛马运动。
在过去的楚雄州大姚县一带, 摔跤活动还可以作为解决争端的一种裁决方法。由于当地的彝族人民出现地盘或者是水源的纠纷时, 矛盾的解决方法就是摔跤, 胜负一分, 便不再有争执。
1.2 传统舞蹈类
少数民族一般都是能歌善舞的, 彝族也不例外, 而且彝族人民的传统舞蹈内容更是丰富。舞蹈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 有反映征战的大刀舞, 也有是从宗教祭祀活动中演变出来的铃铛舞, 还有反映生产活动的铜鼓舞等。
其中反映宗教祭祀活动的老虎笙或是跳虎舞是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舞蹈之一。宗教活动中常常会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在云南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绝大部分彝族人民是以图腾崇拜为主的。从跳的舞蹈来看, 当时的人们是将虎看作是万物之源, 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崇拜。一般是在正月, 这个被称为虎节的月份, 人们模仿虎来到人间施法, 保佑人们无疾无灾, 五谷丰登。曾经跳虎舞还作为彝族传统体育项目代表云南省出访日本, 与日本民间体育组织进行了文化交流。
1.3 娱乐游戏类活动
彝族有很多丰富的娱乐游戏类的传统体育活动。其中广为认知而且流传的也非常广的就有斗牛、跳高脚马、跳火绳、打陀螺、磨秋、蹲斗等。其中的斗牛和磨秋这两项运动应该是最为有趣和吸引人的。每逢节日庆典, 必要进行的娱乐活动就是斗牛, 尤其是在火把节上。虽然彝族的斗牛是牛与牛之间的角斗, 但是作为欣赏者的人们也在其中感受到了巨大的乐趣。不像是西班牙斗牛的那种刺激热血, 彝族的斗牛更是一种欣赏性的娱乐活动, 观赏性更强。另外一种运动磨秋则是我国少数民族创造的适合青少年参与的有趣运动之一。除了彝族, 还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这项娱乐活动, 比如说哈尼族和壮族。难以确定是起源于那个少数民族, 因为这几个少数民族对于这项娱乐活动的玩法和规则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2 云南彝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因为云南的地形原因, 少数民族多数生活在山区之中, 交通的闭塞导致了经济和文化的基础薄弱。也正因为此, 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才表现出很多与现代体育活动不同的特点。
2.1 独特和普及性
由于彝族处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之中, 不能像在平原地区中开辟出很大的一片空地作为运动的场所。而且由于交通的闭塞和经济的落后, 体育活动和器材在这方面就受到了很大一部分的限制。如果要在山区中布置出一个篮球场都是十分困难的, 即便是没有标准的体育器材, 随便安放一个篮球架也难以实现, 说不定投篮的时候一个不慎就投到了山崖下面。因此, 彝族人民就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现有的地理环境, 即便是没有正规标准的场地和体育器材, 依然是创造出了很多适合开展的娱乐游戏和体育活动。有时候在山头, 田地间都可以进行的活动。既没有场地和器材的限制, 而且不分男女老少, 普及性很强, 大家都积极的参与其中, 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增强了人们的民族团结。
2.2 原始和宗教性
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于很多神奇的自然现象还没能有科学的解释, 所以将很多自然现象和无法解释的事情归结为鬼神等超自然的力量。当时的生产力十分低下, 彝族人们无法预测和控制自然灾害, 所以就将大自然的喜怒哀乐、天灾人祸、疾病瘟疫等等都归结为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所以每当节日庆典或者是遇到自然灾害而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时候, 人们都会进行宗教祭祀的活动, 向他们在思维中幻化成的神和图腾祈福献祭, 来保佑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在这些祭祀活动中, 也总是会贯穿着各种各样的传统体育活动和舞蹈内容, 因为他们认为传统体育活动和舞蹈能使人与神相通。这样的表现形式不仅仅能达到祈求神灵庇佑的目的, 还可以使人们求得心灵上的慰藉, 给予人们精神上的力量, 增加了人们战胜灾害疾病的信心, 同时还具有驱恶除邪的作用。
2.3 继承和发展性
作为彝族先民的文化遗产之一, 彝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从彝族先民的生产劳动和宗教祭祀中发展形成的。虽然在远古时期, 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是作为征服自然的一种表现, 也作为人和人之间出现矛盾纠纷是的调解纠纷的手段的一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文明的进步, 原来的传统体育活动有了新的意义和生命力。从原来传统的环境中走出了大山, 走向了广阔的世界, 以后还会走向国际的舞台。
3 彝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变迁, 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又有了新的功能和作用。
3.1 民族团结功能
体育活动向来是一种效果良好的拓展人际交往、维系人们之间的关系、消除人与人之间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同带来隔阂的好方式。只要遵守一定的体育道德和规范, 体育活动就能成为一种很好的群体性社会互动场所。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 荣辱与共, 患难并存, 都对祖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2 健身娱乐功能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生活中, 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娱神同时娱己的氛围。在开展无论是宗教祭祀活动中的舞蹈活动或者是节日庆典是的体育竞技赛事, 人们都在娱乐自己, 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释放内心的压力。“阿细跳月”就是现代彝族人民经常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在这项活动中, 不仅仅可以增强体质, 还可以陶冶情操, 给人们带来精神上和心灵上的洗礼。
3.3 教育学习功能
古代时候, 由于语言文字的不发达, 造成很多技能和技术都需要身体语言来传授。所以很多流传下来的传统舞蹈也是反映生产技能和生产技术的舞蹈。比如说彝族的“纺棉舞”就是一种向后代传授纺织棉布技艺的教育手段。所以现在的彝族传统体育中也有一部分是含有教育下一代的目的的。这样的传统体育活动有利于下一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诚实勇敢坚强的道德品格和强大的民族品质。
4 结语
云南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多元化功能的文化现象。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彝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鲜明的民族特征在现代社会中有了充分的体现, 并在传统的节日庆典中稳定的传承了下去。它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功能是极具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郑朝沙, 刘亚.论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时形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3 (4) .
[2]邓以华.探究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以回族武术为例[J].少林与太极 (中州体育) , 2011 (10) .
[3]袁泽民, 季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态探讨——以云南彝族传统体育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 2011 (3) .
[4]阿桂婷, 白文婷, 尹金萍, 等.南诏国时期军事活动与彝族传统体育的关系研究[J].科技信息, 2010 (30) .
[5]卢元镇.希望在于东方体育文化的复兴——兼论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向东方运动会转型[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10) .
[6]饶远, 许惠玲, 许仲槐.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开发理念的新认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 (3) .
云南彝族 篇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和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水利条件,发展农村经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村小型水利是指乡、镇及其以下集体、农户单独或联合兴修和管理的小型蓄水、引水、提水、打井、疏通整治河道及用于农业灌溉、防洪抗旱、水土保持、集镇和企业供水、人畜饮水等水利工程设施。
第三条 自治州鼓励和支持按批准的规划修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实行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集体兴建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中的水属于集体所有。农户单独或联合兴建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中的水,属农户或合伙人所有。
第四条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应当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注重效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第五条 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实行民办公助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要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扶持资金应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农村小型水利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第七条 州、县、市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小型水利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㈠宣传贯彻水资源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教育;
㈡统一规划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㈢指导和帮助乡、镇抗旱、防洪、蓄水、排涝、抢险等工作;
㈣编制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及经营管理规划,并组织实施;
㈤依法调处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水事纠纷;
㈥推广运用新技术,促进科技兴水;
㈦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作队伍建设,逐步改善工作条件;
㈧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水政监察工作,依法查处违反水法规的行为;
㈨上级赋予的其它职责。
第八条
乡、镇水利水保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小型水利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受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其主要职责是:
㈠宣传贯彻水资源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教育; ㈡保护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
㈢编制上报农村小型水利的年茺计划,做好农村水利水保统计工作;
㈣负责农村小型水利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并组织施工、质量监督、安全保障、竣工验收和劳动积累工的安排使用;
㈤落实本辖区内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承包责任制,并进行检查、考核和奖惩;
㈥组织群众进行抗旱、防洪、蓄水、排涝、抢险;
㈦协调水利物资的供应和管理工作;
㈧利用当地水利工程设施和管护范围内水土资源,积极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修理等综合经营和水费收缴管理工作;
㈨及时制止破坏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和违反水法规行为,调解水事纠纷;
㈩上级赋予的其它职责。
第九条 村公所、办事处、农业合作社负责管理范围内的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㈠认真执行水资源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教育;
㈡保护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
㈢落实本地小型水利建设发展计划,组织新建工程的实施;
㈣落实水利建设的劳动积累工; ㈤组织群众进行抗旱、防洪、蓄水、排涝、抢险、清淤除障等工作;
㈥落实水利设施的管理责任制;
㈦调解水事纠纷;
㈧上级布置的其它有关工作。
第三章 规划和建设
第十条
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应当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山、水、田、林、路、电、村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十一条 农村小型水利建设规划的审批程序:
㈠乡、镇的规划报县、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㈡村公所、办事处的规划经乡、镇水利水保工作机构审查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批;
㈢农业合作社的规划由村公所、办事处审查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批;
㈣跨地区的规划由有关各方的共同上一级进行编制,并按有关规定报批。
经批准的规划是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基本依据,修改规划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二条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
㈠小㈠型工程由县、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州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㈡小㈡型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县、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㈢小㈡型以下的水利工程由乡、镇水利水保工作机构审查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批;
㈣农户自建的塘、池、窖、井、沟、渠、闸、泵站工程,由农业合作社报村公所、办事处审批;
㈤在河道上修建永久性拦水工程,由乡、镇报县、市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三条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占用的土地,按土地管理法规办理用地手续。
第十四条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由具有相应资格的勘测设计单位承担。
勘测设计单位对工程规模、工程量、经费、效益、物资材料、劳动工日、渡汛措施、施工组织、管理设施等进行论证,提出勘测设计报告。
第十五条
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坚持自愿、互利、量力而行,认受益谁出资投劳和多受益多负担的原则。
第十六条 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应当建立完善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制度,每年的投工数量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用工计划,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第十七条 在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下,提倡村、社团结治水,换工集资修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
第十八条 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凡是涉及毗邻地区和他人权益的,应当事先与对方协商,双方应本着互助互利的原则签定协议,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或批准。
第十九条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应当按设计组织施工,保证质量和安全。
工程技术人员应当现场指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工程竣工后,审批单位要组织有关单位和工程的技术人员验收。对不合格的工程部位,要采取补救措施或返工,并做好记录和工程验收报告与设计资料一并归档备查。
第二十条 建设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需要移民搬迁的,应当按有关规定妥善安排搬迁户的生产生活。
第四章 保护与管理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治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
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有偿供水。
第二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及村公所、办事处、农业合作社,应当对管理范围内的水源涵养地和水源林及其管辖的水利工程划定保护范围,涉及毗邻地区的,在上一级领导下协商划定。
禁止在保护范围内进行开垦、伐木、打井、爆破、取土、取沙、采石、兴修建筑物等破坏植被或有损工程安全的活动。造成水资源枯竭,影响水工程效益的当事人,应当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
第二十三条 因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取土、采石、修路造成施工现场土壤植被破坏的,建设单位应当做好复垦、植树、种草等恢复植被工作。
第二十四条 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不得任意占用,确实需要占用的,应当给予补偿。补偿费应当专款专用。
第二十五条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成后,应按工程大小、受益面积、管理难易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进行管理。
小㈡型以上的水利工程或相当的涵、闸、渠、泵站等工程应当设立管理单位。
管理单位应当按规定对水位、水量、出流、降雨及沉陷位移等项目进行观没测、做好记录,年终整理归档。
第二十六条
跨地区兴建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可由受益各方共同组成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也可经各方协商签订合同,由主要受益方进行管理。
第二十七条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日常维修由管理人员负责,岁修和整修工作由受益区组织实施。农户自建自管的工程应搞好维修养护。
第二十八条 由集体兴建和管理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应当按受益面积征收水费,或者计量供水,按方量收费。水费标准可以按供水成本核定计收。收取的水费主要用于支付管理人员报酬和工程维修,结余部分作为水利建设基金专户存储。
农户单独或联合兴建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向他方供水的,水费由双方商定。
第二十九条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立管理单位或专兼职管理人员的,工程所有者应当与管理单位或管理人员签订管理承包合同。对工程维修养护、水量、效益、综合经营、工程安全、奖惩办法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
第三十条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和管理人员,应当利用工程管护士范围内的水土资源开展综合经营。
第三十一条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在开闸放水前召开受益单位或户长代表会,报告工程管理、水费收支等情况,明确放水时间、水量分配、工程整修等事项。
第三十二条 发生水事纠纷时,当事人应当本着互助互利的原则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上一级调解处理,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在纠纷未解决前,不得擅自改变水的现状。
第三十三条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应做好经常性的安全检查、管护工作,防洪抗灾的物资储备、应急队伍等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四条
在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镇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成绩特别突出的可报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㈠保护水资源,造林绿化,防止水土流失成绩显著的;
㈡水利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工作中成绩显著的;
㈢组织安全施工成绩突出的;
㈣投劳投资成绩显著的;
㈤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管好用好资金成绩突出的;
㈥做好工程维修养护,保持工程完好,发挥工程效益,成绩显著的;
㈦保证工程安全渡汛或在抗灾抢险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
㈧勇于同破坏、盗窃水利工程设施的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
第三十五条
州、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年水利资金的投入数额,提出取千分之一作为奖励基金,用于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奖励。
第三十六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水工程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贪污挪用水利经费,侵占抢险、救灾、防汛物资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不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轻微的,由乡、镇、村、社或者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情 节较严惩的由县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赔偿损失,可以并处2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㈠扰乱水工程管理单位正常工作秩序,致使保护管理工作不能政党进行的;
㈡在水源涵养地、水源林和水工程保护范围内开垦、伐木、采石、取土、取沙、爆破、打井、兴修建筑物及其它破坏植被危害水工程安全的;
㈢在水事纠纷及其处理过程中煽动闹事、结伙斗殴,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㈣拒绝、阻碍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的;
㈤损坏水利工程设施的;
㈥盗窃或者抢夺防汛物资、水利工程设施器材的;
㈦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三款之规定,拒不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的;
㈧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之规定,拒不补偿的。
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 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的具体应用由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云南彝族 篇3
关键词:彝族;艺术文化;左脚舞;保护;传承
前言:中国是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和众多民族的国家,在这漫长的时间长河里中国的每一个民族都共同创造与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于发展。从各个民族的分部情况来看,中国的西南部应当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区域。在西南部地区,云南是中国最多的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云南省共有26个民族,其中25个都是少数民族。正是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繁衍在这里汇聚交织在这里,才使云南具有了其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和的独特文化历史,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倍受世人所青睐。不言而喻,在如此丰富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孕育出的云南地区的舞蹈文化无疑也是最具规模最具特色最具悠久的。
“左脚舞”是云南楚雄地域至今流行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彝族舞蹈,是彝族艺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已经荣幸被评为我国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的艺术文化拥有很强的民族性,其中象征性舞蹈就是左脚舞,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其同时也是影响最深远、流行程度最深的文化活动。在左脚舞的独特脚步中,凝聚着彝族人民的生活习惯,这在过去的千年中描绘了彝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生活艺术。左腿舞舞步简单、易学,旋律优美的音乐和舞蹈表达了勤劳认真的工作态度,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优美的音乐和轻松的舞步也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他们追求简单、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整个舞蹈表达出了人们情感的真挚美好。
左脚舞是牟定彝族的传统舞蹈,是牟定彝族艺术文化的重要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近30年的时间里,原来只是在牟定县流行的“左脚舞”,现在已经扩张到十个县,成为楚雄州规模较大的少数民族舞种,在楚雄州的经济建设中起了积极的作用。楚雄彝族左脚舞的快速发展,是决定于其特点和价值。牟定县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以左脚舞文化为主的旅游产业,就一定要把把左脚舞独特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彝族艺术文化能不断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下去。
一、牟定彝族左脚舞文化概述
(一)左脚舞简介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舞蹈有两大支系,分别是“倮倮颇”和“俚颇”,左脚舞就是起源于其中一个。这个舞蹈的动作简单而优雅,舞蹈步伐移动的幅度较大。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彝族人民根据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为背景,把彝族的传统音乐舞蹈文化,融入了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内容,与特定的表演时间、环境、礼仪、服饰、乐器等具有代表性符号和象征意义,展现出民族精神及其与世界事物的紧密关系是一种风格奇特的民俗风情舞蹈。牟定县腊湾镇的彝族就属于“俚颇”支系,在腊湾镇“左脚舞”也叫“玛咕舞”,“玛咕舞”代表的意思就是彝族老人跳的舞,同时“玛咕舞”被称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
左脚舞是目前楚雄彝族自治州最受欢迎,影响力最深,舞蹈水平最高的舞种,被大部分民众所接受,每年的4月21日到23日,彝族左脚舞文化节都会在楚雄牟定县举行。那时,数以万计的彝族和汉族,苗族和其他民族的人穿上节日盛装来到县城参加盛会,万人跳左足舞共度传统节日“三月三”。这项活动已被牟定县政府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二、彝族左脚舞保护与传承
(一)在发展过程中,要突出左脚舞的地方文化特色
左脚舞具有丰富的内涵,浓厚的审美情场,动作讲究各方位的变化方位角的变化,和身体难度动作、步法和动作变换,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要领才能掌握得了。经过持续传承,腊湾镇跳左脚舞的队伍越来越稳定,越来越熟练极具观赏性。
风格独特的左脚舞,为了让它的艺术形式持续受到保护并传承下去,在2006年,牟定县政府在腊湾镇开办了第一期左脚舞培训班,历时22天,共培训26名舞蹈苗子,他们都来自腊湾村中有一定左脚舞动作基础和经验的村民,培训结束后给他们颁发了合格证书。目前少数民族原生态的舞种,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认知和熟悉。在牟定县举办的首届左脚舞民族文化节上,老人舞大放异彩。如今,国内外电台电视台、文学作家、画家、舞蹈家等一些艺术家和学者经常到凤屯腊湾地区进行采风和调研,去领略彝族左脚舞独特的民族魅力和浓重的民族韵味。
(二)左脚舞在由独创文化向多元文化发展
左脚舞在开始创作时,歌曲的内容是非常单一的,而作为一种传统的歌曲舞蹈结合形式,只有在逢年过节等重要日子时,是关系亲近的本地村民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欢快愉悦的跳左脚舞。现在是演变成了每到节日和嫁娶的时候,附近的各个村落的男女老少都会欢聚一堂跳属于自己民族的舞蹈
左脚舞,这样各村落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也就多了,也使得左脚舞文化受到了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不断交融,彝族人继续进行开拓创新,从音乐和歌词、曲调、舞步动作、队形、服饰等都有新变化,不断与时俱进,加快民族文化进步的步伐。
(三)左脚舞逐步转向政府引导
被誉为彝族文化活化石的彝族左脚舞早在2000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有了雏形。长期以来,牟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左脚舞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牟定县共整理出了广泛流传300多首左脚调。从1997年开始有关部门对牟定县境内左脚舞歌、舞、乐等数据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收集整理,出版发行《火热的三月》左脚调录音磁带,该录音带已纳入中国音乐领域。并开办了左脚舞传承人培训班,使濒危传统彝族左脚舞整套24跺脚得以传承:在腊湾村开展汉彝双语教学,创作和汇编了左脚调元素的课间操音乐,在全县中小学普及推广左脚舞。
nlc202309090901
2004年以来,通过顺利举办了第一届彝族左脚舞文化节,牟定彝族左脚舞文化开始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持续发展,不断突破耳口相传、自产自销的简单层面,逐步得到较好发展,经济、文化效益和社会效应得到迅速提升。目前全县已发展彝族手工服饰刺绣户、四弦琴手工制作户,与之相应的油乳腐、化佛茶、玫瑰汁、喜鹊窝白酒等特色产业不断的发展壮大。
三、牟定彝族左脚舞文化与旅游开发
(一)打造一批精品力作
牟定县彝族左脚舞《高山头上茶花开》等一批精品作品为宣传牟定彝族传统文化,提升牟定县的知名度、美誉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牟定旅游业发展带来了积极效应。为了做好文化旅游产业的工作,需要积极组织一批受教育层次较高并且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对彝族左脚舞文化进行地毯式全面系统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在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再创作出一批左脚舞文化经典作品。
(二)办好一批以左脚舞文化节为主的节庆
历届牟定彝族左脚舞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表明该文化节凭借本身文化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创新而成为一个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结合的成功实例。今后牟定左脚舞文化节要不断创新办节模式,不断丰富文化节活动的内容,应该包括自然景色观赏、少数民族歌舞展演、民族风情文化展示、民族风味小吃品尝、招商引资及物资交流会等。对于这些活动的安排必须做到充分合理,方便参与活动的民众,互相呼应和配合。在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大型活动等方面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要确定每一天的活动主题,做到天天有精彩,既不浪费每一个旅游资源,同时又不使游客感到厌倦和相似,突出活动的独特性。此外,还要办好正月十五赶猫街,二月八、立秋会、火把节等民]唳节日,丰富牟定县的节日文化旅游。
(三)建设一批以左脚舞文化剧院为代表的标志性建筑
民族文化标志性景观景点对于民族文化旅游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景观景点。就从牟定县城条件来说,目前这样的景观景点太匮乏,缺少历史感和独特性,还很难吸引游客。应该在旅游交通沿线的酒店、乡村等建筑,在建筑风格、店铺名称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彝族左脚舞文化创新点,成为游客心中一道亮丽的彝族左脚舞文化风景线。
四、结语
现如今在西方文化巨大的影响力下,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在全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竞争的舞台上,人们逐渐地认识到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是民族之魂精神之根。就像传统艺术文化一样,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区最重要的象征和体现。因为它是千百年来人们物质生活的缩影同样也是精神文化的符号。如何在当下急剧竞争力的世界古今中外文化大舞台上保护和传承发展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都是我们大家应当面对和思考的。现在的人们一提到节日,想到的多是吃喝玩乐想到的是西方的一些节日。却少有人去关注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也不会去研究那些具有强烈的仪式感的传统民俗节日和艺术文化在我们民族的发展中占据了什么样的重要地位,所以也就更谈不上保护与传承和发展。
彝族左脚舞是彝族人民的传统文化表现,也表达了彝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遺产。我们现在都过着西方人的各种各样的节日、跳着各种优雅的舞蹈这是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注重保护和传承沿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和艺术文化,这才是我们应当值得珍视的瑰宝。因为只有本民族传统文化才能代表中国,只有保护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并且输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才能使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屹立在世界文化之巅。
云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 篇4
云南彝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无论是对其民族本身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如此重要又特色鲜明的传统体育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才是我们追根到底要探求的内容。
1、云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内涵
要了解云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 我们应该从其文化的内涵入手。民族体育文化是指世界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以满足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身心发展所需要的体育活动方式。当然彝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也不例外, 彝族传统的体育活动彝族传统体育是彝族文化的一部分, 在生活单调, 生活趣味性比较缺乏的彝族生活中, 传统体育活动是彝族人民创造的唯一的趣味性活动。所以彝族传统体育活动受到广大彝族人民的喜爱。它是彝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来说, 云南彝族人口众多, 幅员辽阔, 为了满足众多彝族人民身心的要求, 在其发展过程中, 民间便形成了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这种体育文化在发展形成的过程中不仅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同时也是具有人类体育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云南彝族丰富的体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竞技体育活动 (包括摔跤、赛马等等) 、彝族传统舞蹈和娱乐游戏活动, 而这些不同种类的活动又有着其不同的文化起源, 因此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的文化起源也是多种多样的。
2、云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
2.1、满足彝族人民生存的需要, 来源于彝族人名的生产活动中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彝族人民分布呈大杂居, 小聚居的特点社会物质生活的条件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不同,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与众多的其他民族一样, 彝族人民的发展经历了几大时代的变迁, 为了生存,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寻找食物, 如何建造居所, 甚至如何来解决矛盾等等每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云南又有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 其地处位置特殊, 气候复杂, 多为山区, 因而云南彝族形成了独特的山区文化, 他们狩猎、射箭、投掷、征战、划船、舞蹈、放牧等等。
根据各民族体育发展的普遍规律, 同意地域环境中, 即使是不同的民族也往往会进行相同的活动, 体育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地理环境、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等的影响。在一个地方, 有什么样的文化环境, 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活动, 而云南地区独特的山区文化, 必然会形成与山区文化想适应的传统体育活动。为了满足云南地区彝族人民的生存需要, 从彝族人原始的攀爬、射击等等活动中便形成了其特有的体育项目, 例如射箭、摔跤、赛马。棍术等等。这些体育活动中所蕴含的体育文化也正好体现了彝族人民与大自然做斗争的生存方式, 体现了他们骁勇、强悍民族特征。
2.2、满足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而产生的体育文化
云南彝族地处在云南的山区之中, 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封闭, 在这种环境之下, 依旧保留了许多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其众多的节庆、婚俗、建筑风格、服饰风格和自己特有的禁忌都保持得比较完整。在彝族的众多节庆中尤其以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最为隆重, 同性家族一起祭祀, 在平坦的地方燃起篝火欢歌欢舞, 男女谈情说爱, 各家各户“灭灾驱鬼”。春节期间, 青年喜欢进行丢包、打陀螺、荡秋千、打磨担秋等娱乐活动。这些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也随即产生了相应的体育文化。彝族的祖先们在传统的祭祀中, 为了更好地进行节日的祭祀而创造了难度动作较大的体育游戏和舞蹈, 例如摔跤、斗牛、虎舞、响铃舞、爬油杆等等, 这些体育活动便是产生于传统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另一个与风俗有关的体育活动要数秋千, 荡秋千这一活动追其根源是由云南昆明西山区谷律一代的黑彝创造, 这些黑彝每年正月十五都要祭祀星辰, 这种活动还有另一种称呼叫祭秋千, 祭祀完成后, 人们会踏上秋千荡秋千, 随着这种传统风俗的不断流传, 荡秋千便成为彝族的一项重要体育活动……彝族的这些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其生活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些风俗和信仰也对彝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许多重要的体育文化都是由此产生, 又从某种意义上加固了这种传统。
2.3、满足彝族人民的精神和娱乐需求而产生的体育文化
人类是一种群居的生物, 而之所以要群居不仅仅是为了要生存下去, 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 人们便会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而正如前面所说, 云南的彝族人民生活在相对闭塞的高寒山区, 与外界的交流较少, 在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以后, 他们也会需要各种娱乐活动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因而彝族人民创造了一大批的娱乐性体育活动, 例如摔跤、舞狮、跳火绳、陀螺、跳月、跳歌等等活动, 这些活动也极大地丰富了彝族的传统体育文化, 成为其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彝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大致有以上三个来源, 作为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 其内部的各种文化, 例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体育文化等等都是在相互影响的, 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推动。而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有其独特而重要的功能和价值, 如民族团结功能、健身娱乐功能、教育学习功能、竞技表演功能等等。同时这些传统体育文化也有其独特的特征, 例如独特和普及性、原始和宗教性。这些功能和特征体现了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丰富多彩, 也是我们探寻云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所在。
3、结语
显然, 传统体育文化并不是人们特意去发明的, 它的来源多种多样, 融于云南彝族的渊源的历史长河中, 是彝族的各种文化的撞击和融合的结果。而其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去适应这些文化, 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些体育文化充分体现了彝族浓郁的山区文化, 也体现了彝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它们不仅在这个现代体育盛行的时代保持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也给现代体育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云南彝族 篇5
初中作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语文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作文决定。现在的初中生学习任务紧张,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很紧张,而且大家都形成一种共识:作文是写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忽视了写作训练。而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两节课的时间都写不满600字,而且错别字病句较多。教师辛辛苦苦批改、讲评,作文本发下去学生看一眼分数就丢在一边。作文教学的方法和讲评都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才能让作文教学课生动有效呢?
一、作文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感悟生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写作都离不开积累。然而初中生在众多的学业水平考试可目前,大量的阅读积累是很难的,这就使得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没法下笔。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有限的阅读量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
教师就要竭尽所能把学生从有限的课堂中走出来,走进大自然和社会去观察、体验,丰富人生的阅历,让他们多观察、多思考。以周记的形式写下自己的收获、感悟,积累作文素材。
每周留出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课,让学生学生有时间走进图书馆,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摘抄不同主题的第一手材料或评论。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读名家名著,摘抄经典句子,写批注。鼓励学生每天抽出五分钟读一篇名家作品,鼓励他们利用每个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读一部名著,关注一个热点,引导学生在每堂课前五分钟做演讲,表述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见解。
让学生的写作源于平凡的生活却又立足于如名家作品而高于生活!
二、激励是学生的创作的动力
在有了大量的积累后,如何才能让学生有写作的欲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成绩的取得乃是学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和求知兴趣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让学生逐渐对作文本身产生兴趣,让写作本身的乐趣成为学生写好作文的“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努力写好每一篇作文。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最权威的评论家,如果学生能够在作文中不断地得到老师的热情洋溢的赞许,这种赞许就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写好作文的动力。因此老师一定要对学生的作文多加肯定与鼓励,每次都让学生发现自己在作文中的亮点及进步。教师要多在课堂上朗读学生的作文,即使差的作文也要顾及到,哪怕读一句好句或一个词语的妙用等,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在作文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三、作文教学要循序渐进
作文训练要有计划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一回定型。作文的教学要从初一时就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制定每学期要达成的目标。
训练中要从字数到质量到时量都要有严格的要求。比如质量方面要从书写,卷面整洁到片段描写到叙事完整,中心突出,立意深刻,构思巧妙等都要有步骤的教学。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把好每一关,对每一关的困难户,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教学生让会的学生更有自信,让不会的学生更有兴趣。作文要当堂完成,绝不允许学生学生迟交或不交。
四、批改是学生作文的自我完善 人天生有种表达的欲望。因此写作课上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情境,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束缚,增强自由活跃的氛围,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让学生把写作当成一种需要与乐趣。
1、每周的作文批改由学生小组完成,根据学业水平考试作文阅卷标准,学生评出分数。每篇作文都要找出亮点,写上评语和建议。再评选出优秀的作文,由小组成员重点朗读并讲评,其他作文也要简单点评。
2、每月组织一次推荐评选最佳作品的活动,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参选的作品要有真情 1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实感和个性特色。当月末选上的作品允许继续修改,参加下个月的推荐评选活动,被选中的作品可以直接参加每学期两次的作品展览。
3、每学期组织两次大型作品展览活动,包括课外阅读心得、小组合作优秀作品展、个性化作品展等。借这两次展览活动,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一个自我完善的作品,真实表达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珍视自己的写作思维过程,因为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认识的深化、思想的完善;每一次回首都是一次自我发现、自我提升。
4、每年在班上进行一次优秀作文欣赏会、作文经验交流会,鼓励学生模仿作家的文笔把自己的作文集结,并给集子命名、配图、定序,另外精选全班学生的优秀作文装订成册,参加期末的展览活动。
云南彝族 篇6
关键词:花腰彝族;服饰图案;包装
花腰是云南彝族尼苏支系的一部分,花腰并非自称,是他称。花腰彝服饰结构比较复杂,图案花饰繁多,刺绣工艺精细,色彩鲜艳夺目,充分反映出花腰妇女热情奔放、乐观开朗的性格。从中不难发现花腰彝族人对自然界的细心观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拜,汇集了花腰彝族历史、文化和民族崇拜等多方面的信息。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花腰彝族服饰图案这个切入点来吸收它的内涵和观念从而运用于产品包装设计。
一、云南花腰彝族服饰的概述
这类服饰主要流行于滇南红河地区,以建水、石屏、元阳等县最为典型。妇女服饰多彩多姿,既有大襟右衽长衫,也有中长衣和短装,普遍着长裤,衣罩外套坎肩,系围裙;头饰琳琅满目,多以银泡或绒线作装饰;服饰色调极浓,并贯用配套的对比色,鲜艳夺目,装饰性很强;图案以自然纹形为多,几何纹次之。男子服饰与其他地方相差不大。
例如,在服饰色彩上,花腰彝服饰炫彩夺目、五彩斑斓,纯粹的红黄白黑绿紫等纯度极高的原色,被花腰彝人大面积应用在服饰上,这种大胆直接的应用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很难想象。此外,服饰中的色彩搭配也别具一格,将红橙黄绿青蓝紫这种色相反差极大的颜色进行任意的组合。
二、花腰彝族服饰图案元素及其文化寓意
从服饰图案这些艺术符号上也可以看出花腰彝人在心理上对居住环境无限热爱的情怀。花腰彝妇女将自己身边所熟知的各种事物或抽象或具象的图案素材应用在服饰上。例如在花腰彝妇女小坎肩的领口处,装饰的纹样是圆圈形的呈放射状太阳纹,小坎肩的前胸部位装饰的是密密麻麻的银币或银泡,小坎肩的后背装饰的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布条拼接的彩虹纹样。
1.花腰彝族服饰图案的类型
民族服饰之所以各具特色,除了受本民族的自然条件、地域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外,还取决于其自身悠久的民族历史、丰富的文化传统、神圣的宗教信仰等各种人文因素,而深深浸染于这种人文因素中的民族服饰便是其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和外在表象。作为花腰彝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服饰上的各种装饰语言都充分印证了这些观点。
(1)火纹样:彝族女性是火的象征,火纹样作为一种装饰图案,通常以夸张变形的形式,妙趣横生地装饰在花腰彝服饰中的肩膀部位、袖口部位和大襟衫的下摆等部位,以此来祈求火神给自己带来吉祥。现今在花腰彝村寨,仍旧保留着这一彝族古老的习俗——“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每个村寨的人都会聚集在一起,举行盛大的“崇火拜火”仪式,目的是祈求丰收,扑灭虫害。
(2)马缨花纹:彝族的服饰色泽鲜艳,层次丰富无不与自然风光相联。马缨花是彝族人的花王,对于彝族人而言马缨花是神灵和祖先的象征。其花娇艳欲滴,像火一样热烈奔放的色彩,把彝族的浓烈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以及在大自然中耐旱耐寒的特性,都象征着坚韧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花腰妇女将它转化为图案纹样绣于服饰上以寄托希望、祈求强大与平安。
(3)太阳纹:在彝族人民心中,太阳纹是沟通神祇的文化符号,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在花腰彝服饰中,太阳纹多集中于小坎肩领口部位,一个个小三角形围绕成一个大圆圈来象征太阳耀眼的光芒向四周辐射,照耀在大地的四面八方。花腰彝人将它应用于服饰上,最初是作为一种原始崇拜,祈求保护和庇佑,但随着时代演变,太阳纹的实用价值已慢慢淡化,具装饰价值已逐渐居于主要地位。
总之,花腰彝服饰是花腰彝人内心情感与自然生活的智慧结晶,这种结晶,融入了花腰彝人一种拙朴天真、粗矿豪放、贴近自然的原生态意识。就是这种意识赋予了花腰彝服饰生命,使服饰变得灵动而富有韵味。
三、花腰彝族服饰图案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包装设计除了在最基本的保护功能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之外,更要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心理需要,它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我们深信包装是建立产品与消费者亲和力的有力手段。在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包装设计不能只停留于 保护功能和视觉审美上,还要赋予其更高的文化内涵,让文化融入设计之中。
现代包装设计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讲究创新,但应该如何去创新呢?是孤立于民族之外,还是采纳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创新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创新不等于摒弃传统,而应该是推陈出新,在新的设计形式下赋予传统新的形式。包装设计的民族化,可以提升商品的文化价值,使其设计更具有地域特色,使包装设计更加有文化底蕴。
花腰彝族服饰作为传统文化的遗产之一,有着很深的历史痕迹,对其文化的崇尚和传承,可以借助产品包装这一载体得以实现。那么,彝族服饰视觉元素要如何与特色产品包装设计合理的结合,这就要与现代人的审美理念、生活方式相适应,达到和谐的境界。将花腰彝族服饰元素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让彝族服饰文化在现代设计之间找到契合,在设计中用视觉符号表明商品的属性,同时也能通过对花腰彝族服饰视觉元素的演绎来表征其民族文化。
有些传统图案无法很好地和现代包装融合为一体,不能为现代设计所用,可是有些图案经组合、创新可以被现代设计运用。所以在对花腰彝族服饰图案元素运用到包装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1.使用的面积不要太大,否则会影响其形式美感。2.运用图案时不要太复杂,这样更具有几何美感,也易于与现代设计相结合。3.图形元素的形式不同,在设计时要根据商品的特性来选择图形。
在设计运用的时候,要结合产品自身的特点和性质决定采用怎样的图案元素和色彩,在寓意上要形成一种内在切合。其次,各种图案元素组合在一起应该强化其设计的形式美感,并注意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
四、结语
花腰彝族以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对自然和生活认真观察、提取加工,创造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图案,为中华服饰图案注入了新的灵气。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文化多元化的社会,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固步自封的看问题,对传统民族文化,加以发扬势在必行,我们应以推陈出新的方式加以对待。将花腰彝族服饰的典型纹样进行设计创造并应用到包装设计上,既可以普及花腰彝族的文化,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特色设计的装饰纹样。
参考文献:
[1] 彭晓.云南民族民间艺术下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2.
[2] 李朝旺.彝族花腰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从云南彝族的生态伦理看消费主义 篇7
彝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多, 支系较多, 分布地区较广的少数民族。人口为502.8万, 占全省总人口的10.94%; (1) 全省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 其分布的生态幅度十分广泛, 其中金沙江、元江与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地区较为集中, 绝大部分都居住在海拔1 500米以上的山区或半山区。从行政区域看, 主要集中分布在楚雄、宁蒗、巍山、南涧、禄劝、寻甸、路南、峨山、红河、元江、新平、景东、景谷、江城、普洱等民族自治州县。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 几乎每个民族都有一些与现代环保理念有关的习俗、禁忌乃至习惯法。尽管他们的出发点、目的不尽相同, 他们的哲学、宗教观点不同于我们理解的西方文化, 但它的确体现了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态伦理智慧。与近代工业文明以来的消费观相比, 彝族的消费方式具有可持续性。
1. 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价值观。
现代科技的发展, 使人们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一种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 强调自然是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和客体, 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大都是建立在使自然遭到严重破坏为代价的基础上来实现的。云南彝族对人与环境的认识和处理方式, 有着自身特有的价值。在彝族人的思想观念里, 自然是至高无上的, 特别是天、地、水、火等非生命的系统, 他们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但也会对人类造成灾难。在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的支配下, 产生了对自然物的各种祭祀活动, 这些祭祀活动就是彝族先民讨好自然, 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例如在云南富宁等彝族村寨, 普遍流行对竹、杉树或栗树的崇拜, 有彝族从竹而生的传说。还有些彝族以松树和栗树为始祖, 这些彝族村寨一般都有一块神圣的山林, 每年定期到此举行祭祀、祈福活动。通过保持对自然生态的敬畏, 有效约束了人们有损自然的不良行为, 使自然生态始终保持在一种可自我恢复的平衡状态。
2. 善待自然的生态消费观。
在云南彝族的诗歌、神话和传说中, 都劝诫人们不要贪婪, 以免遭到自然的惩罚。生活在高山密林的云南彝族先民对山和森林有着极为特殊、复杂的感情, 由此而产生了许多对神山的禁忌, 如不能随意进入山神山, 不能砍山神山上的树, 不能在山神山里丢不洁之物;鸟类、野猪、岩羊、獐子等皆是山神豢养之物, 不能随意捕杀等等。山神的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改变自然的欲望, 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生活在西南边疆的彝族, 形成了一套禁伐、禁猎的禁律, 不仅以习俗的形式, 甚至以神灵的名义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这种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生存方式, 体现了彝族的生态消费观。他们的技术手段较为落后, 对自然的需求也很有限, 总是出于一种敬意来感谢大自然。
3. 绿色的生活方式。
同与工业文明相伴而生的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相比, 与耗费大量自然资源, 追求享乐价值的诉求相比, 云南彝族的生活方式实用而简单, 淳朴而不张扬。人际关系的和谐纯真, 自然崇拜宗教观念下动植物受到的保护, 为现代工业下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样本:简单、充实、节用, 不要贪婪, 对自然要心存感激和敬畏。从表层来看, 它表现为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万物共存、较少破坏自然及野生动植物等等方面;从深层来看, 则是体现在人类如何处理自身同自然的关系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 云南彝族的生活方式的确是一种合理的生存观, 理应成为现代科学生活方式的价值源泉, 它一方面应最大限度地限制了生产工具的进步对自然环境的灾难性污染和破坏, 另一方面这样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
二、消费主义的影响
1. 对价值伦理观的影响。
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 作为企业借助广告等大众传媒手段而传播的意识形态, 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消费生活中的主流价值观。随着信用或信贷消费的出现, 花未来钱, 及时行乐和享受, 成为二战后西方大众消费者时髦的消费生活方式。幸福被等同于消费, 幸福的“大小”取决于物品的“大小”。在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 商品成为消费者展现某种社会关系, 向社会公众传递自我信息的窗口, 如身份认同、社会地位、个性表达等。商品消费被视为人生价值的体现和生活目标的实现, 人生的意义简化为物欲的满足。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里, 体验到了生存、发展和享受这三个阶段的消费, 奢侈品消费和内需不足并存、小农社会消费观和后现代消费观并存, 多种矛盾盘根错节, 未来势必面临社会深层结构、文化价值观念等诸多新挑战。
2. 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在消费社会, 商品被赋予了全新形象, 充分激发起人们的感觉联想和拥有欲望。满足需要的消费之外, 更有满足欲求的消费。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和偏好呈现出主观的、快速多变的特征。这在客观上导致了一次性使用品的增加、用过就扔习惯的养成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的加快, 形成了过度消费和浪费。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在消费主义影响下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们越来越多地把消费兴趣转移到商品的符号意义方面, 而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奢侈品被曲解为没有精神的极品物质, 一些年轻消费者超越自身实际、无节制地追逐名牌。
3. 对环境资源产生的影响。
消费主义具有环境意义上的不可持续性, 它鼓励人们大量消费来刺激经济的发展, 却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是由商业集团的利益以及大众传媒通过广告或各种商业文化和促销艺术形式推销给甚至强加给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 存在对能源、材料、资源、技术以及劳动的高消耗, 通常对环境生态构成破坏。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一种现代物质消费模式的结果。正是这种消费主义模式, 它藐视“公正原则”和“自我实现原则”, 使得消费不仅不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生活需要, 反而使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公平问题日益显化。例如, 消费主义强调对消费时尚和流行产品的追逐, 从而导致了包装过度与广告成本飙升, 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三、彝族生态伦理对现代消费观的启示
随着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对环境和能源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 要求改变消费主义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唯物史观认为, 理想的消费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 以人的享受和发展需要为中心, 不断提高在满足人类需求的消费品、消费环境和消费生活中的文化含量, 不断提高消费文化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消费主义产生的问题, 仅从传统的生产环节入手解决是行不通的。目前, 无论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看, 还是从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公平效率上看, 变革消费主义观念, 构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消费观势在必行。
1. 建立以自然承载力为限度生态消费观。
生态消费观是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 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的文明消费观。消费是人类从自然界摄取物质和能量, 以满足自身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 同时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的过程, 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制约着消费水平的发展。自然界是维持和延续人类生命的前提, 又是人类追求更高发展和超越的基础。人类的消费活动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式必然会产生重大的生态效应和环境效应, 并进而对整个人类的长远生存和生产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 生态消费观要求人们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 不能无限夸大人类对自然的超越性, 而是人类应当约束自己, 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 正确对待自然, 将消费纳入到生态系统之内,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 不突破生态平衡所要求的质的限度, 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
2. 建立以消费公平为原则生态消费观。
生态消费观要求人类代内之间以及代际之间的消费公平, 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 应该公平地分享资源的利用效益和承担生态成本, 富裕者需求的满足不应限制中等收入者和贫困者需求的满足, 应该优先考虑贫困者维持生存的基本需求。当代人自觉承担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与消费资源的责任。代际公平消费要求当代人自觉担当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与消费资源的责任, 多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想想, 为他们留下一片蓝天碧水。这就要求, 我们的消费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 这种消费又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 要给后代人留下更多的自然财富, 以满足后代人能进一步发展。
3. 积极开展生态消费教育, 培育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生态文明消费观。
将生态消费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 充分利用传播媒介, 教育、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政策并不意味着鼓励乱消费、挥霍性消费、奢侈浪费, 而是鼓励居民改变过度节俭的消费方式, 通过正常的消费增加或带动产出。在正常消费中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减少对环境、资源的人为浪费或破坏。同时还可开展创建绿色政府活动, 发挥政府组织在节约资源、能源方面的示范作用, 引导健康的消费观念。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促进消费主义文化产生并蔓延, 这种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云南彝族特有的民族生存方式和生态伦理意识对引导人们走出消费主义的困境, 构建新的可持续消费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彝族,生态伦理,消费主义,可持续消费
参考文献
[1]樊小贤.试论消费主义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 2006, (4) .
[2]王爱红, 李委委.天物之忧:基于消费主义的设计批判[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9, (4) .
[3]王永莉.试论西南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 (2) .
云南彝族 篇8
一、云南红河彝族舞蹈中江外、江内的舞蹈特征
1. 江内彝族的舞蹈特征
元江是红河境内彝族居住区域的划分界限, 元江东部的石屏、建水等一带作为彝族的居住区被称为“江内”彝族。江内彝族最突出的舞蹈特点就是诙谐、活泼、而且充满活力。每当到了喜庆、收获的日子甚至是平常吃饭闲聊, 江内彝族人都要跳一段烟盒舞。烟盒舞基本步子统称“三步弦”, 其中有“杂弦”和“正弦”之分, 舞蹈内容大多是模仿动物或者是人们劳动生产的动作, 例如“蚂蚁搬家”“鸟儿啄木”“松鼠上树”“青蛙跳”等, 建水、石屏两个县差不多收集了一百二十多个舞蹈套路。烟盒舞是江内彝族的主要舞蹈, 其舞蹈的特征是手里拿着烟盒, 舞蹈动作清新活泼, 有很强的节奏感。相传, 烟盒舞最早的起源是男人用来为水烟筒装烟丝的方盒, 当人们在抽烟起兴的时候, 就会将烟盒里面的烟丝倒掉, 两手分别拿起烟盒的盖和盒, 手指在上面敲出各种欢快的节奏, 并且能够跟着自己敲出的节奏舞蹈。直到后来, 烟盒舞者们有了专门的竹制乐器, 烟盒舞开始在大范围流传起来。烟盒舞可以说是古老的民族舞蹈, 对于它的来源说法不一, 除了上面的关于烟盒的传说, 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传说, 说是彝族人在狩猎的时候, 为了方便猎取猎物, 他们经常身披野兽皮, 混进野兽群中, 所以后来才有了的模仿野兽动作的舞蹈, 由此有了“三弦步”的说法。关于三弦步, 同时也有另一种说法, 人们觉得“三弦步”像是人挑着秧苗走在路上, 颇有上坡下坡的形态。总而言之, 上面这些都说明了烟盒舞是关于红河彝族人们生活劳作的舞蹈形式。目前, 烟盒舞已经成为当地人茶余饭后和庆祝丰收时必须进行的活动和娱乐手段。
2. 江外彝族的舞蹈特征
元江西部的元阳一带, 属于“江外”彝族区域。在这个区域里, 乐作舞是极具代表性的舞蹈。这种舞蹈在红河南岸非常流行, 因此又被叫做“江外”彝族舞蹈, 其寓意在彝族语言中为“材比”, 有成双成对舞蹈的意思。江外彝族也有汉族人, 当地汉族人将这种舞蹈称作“龙纵”, 是舞蹈动作欢乐的意思, 所以也可以叫做“乐作”。江外彝族舞蹈有其独特的风格, 舞蹈动作优美、洒脱且富有韧性。用他们的理念来说, 是大山蕴育了这里的文化, 蕴育了他们的舞蹈和音乐。性格活跃的外江彝族十分喜好对歌、吹树叶, 发出的声音调子婉转悠扬, 十分动听, 因此他们所跳出的舞蹈也和音乐的调子一样美丽动人。因为他们的舞蹈和音乐大多源于年轻人之间谈情说爱时候的“撵山”和“对歌”, 所以他们的舞蹈大多是男女一起跳, 基本上都是男子或者女子四人一组进行穿插跳。例如, “撸草”“踩荞”等, 表演目的性强。其中的“踩荞”是最典型江外彝族的主要动作, 据说, 这个动作是由当地人在劳动时收割荞麦和踩荞麦的动作衍生而来的。“反弦”“拖步”“拧弦”以及“跳弦”这些动作大多都是男女插队跳, 娱乐性质较强。舞者一边跳一边唱, 期间或者跟着拍手, 或者与人对穿, 甚至翻身自转。每到节日和农忙过后, 外江彝族人们都会在草坪上、大树下、院子里聚众跳舞。或许因为大自然给人欢快向上感受, 江外彝族人跳舞的种类几乎都是重拍向上, 不论是节奏较慢的“踩荞”, 还是节奏欢快的“跳弦”。
二、江内、江外舞蹈特点间的区别
首先, 从节奏上来谈论两者之间区别。江内舞蹈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重拍的时候, 律动是向下的, 与江外舞蹈在节奏上的欢快向上形成非常大的对比。江外的舞蹈整体节奏向上, 律动较为明显的贯穿在舞蹈始末, 此种舞蹈将本身特有的舞蹈韵律展露出来, 风格特点具有起伏连贯的特点, 上身在随着舞蹈动作倾斜、俯仰的时候, 手腕和手臂配合着整体舞蹈, 动作轻快流畅, 协调自然。“翻盖手”在彝族舞蹈中应用广泛, 不过在和江内、外彝族舞蹈融合的时候, 两个支系之间在动作上还是有一些区别。江外舞蹈代表舞蹈动作是手拿烟盒, “翻盖手”的动作要领在绕腕上;江内舞蹈的“翻盖手”则是手腕提起自然翻盖。彝族舞蹈江内、外地域的舞蹈特点在进行舞蹈表演的时候特别突出。
三、结语
红河彝族舞蹈不断的延伸、演化, 它的发展进程适应了人们的需要, 符合舞蹈艺术的进化规律, 舞蹈表现形式是人们愿意见到和易于接受、理解的方式, 这种方式促进了彝族舞蹈的发展, 同时也将原有的舞蹈动作韵律和风格特点保持完整。彝族舞蹈在发展的时候, 既要创作大胆, 也要小心严谨, 不然可能导致舞蹈脱离原来的民族舞蹈韵味。保护好本土的舞蹈文化, 对云南红河彝族舞蹈内、外江舞蹈风格的保存和延伸变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成, 杨会芳.彝族大型风情歌舞《太阳女》彰显较大艺术和市场潜力[N].楚雄日报 (汉) , 2007, 21 (02) .
[2]郭建兵.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课程建设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 2010, 13 (01) .
[3]熊云, 孟姣.古朴典雅的生命律动——巍山县大仓镇啄木郎村彝族打歌文化初探[J].保山学院学报, 2011, 32 (03) .
云南彝族 篇9
“张力” (tension) 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张力是指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力的运动所造成的紧张状态。它与拉力、牵力、膨胀力、压力有时混在一起——相互间达成部分“借代”。在宽泛条件下, 其中有一些是可以视为张力的, 这种宽泛性正好为张力后来被延展倒是学领域奠定了“基础”。1937年“新批评派”理论家阿仑﹒退特将这一概念引入了文学艺术领域。现在, 一般认为, “凡是存在着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 冲动或有意义的地方, 都存在着张力”。从本质上说, 张力是两种以上的力量的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而形成某种动态平衡。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学中一个重要范畴, 它的涵义大致有“表意之象”、“意中之象”、“意与象契合”、“意境”、“艺术形象”等五种。20世纪初期出现的英美意象派诗论接收了中国古代意象诗论的影响。根据退特的理论, 文学作品的张力存在于文学作品的外延和内涵之中, “外延作为诗的意象之间概念上的联系, 迫使诗意具有一定的明晰性, 内涵指的是感情色彩、联想意义等, 使诗具有多重性, 在两者之间, 诗歌获得其辩正意义结构即张力结构”。意象本身主体与客体、内涵与外延, 也就是外在的象与内蕴的意之间普遍存在着既矛盾冲突又和谐平衡的张力关系。意象张力并非只是存在于意象内部, 它同时还存在于意象与意象间的并置或对峙之中。这样意象之间通过对比、映衬或冲撞、对立, 产生出更为强大的张力语境。意象是一种富裕张力的微型结构, 往往带有寻找对象的对应性亲和力, 这样的微型“格式塔”, 会在局部中带来一种审美期待。
二、云南彝族汉语诗歌发展历程概述
20世纪初期, 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了新诗的诞生。此后, 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丰富而宏大的诗歌景观, 云南彝族汉语诗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诗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最初开始诗歌创作的诗人们出生于40年代前后, 其中涅努巴西的作品汲取了民间文学的土壤, 以史诗般的叙述对本民族历史进行了诗性的重构。六、七十年代以后在全国诗歌潮的汹涌兴起的背景下, 云南的彝族诗人们开始进行了“拓荒者的写作”。在此后的八、九十年代诗人们的诗歌创作, 是云南彝族汉语诗歌创作的高峰期, 他们的诗歌基于对地域文化的沉挚情怀, 进行了对处于边缘化态势的本民族生存现状的反思。
三、意象张力在当代云南彝族汉语诗歌中的表征
意象作为诗歌的基本构件, 同时体现为一种张力的微型结构, 它的意与象之间的紧张、舒缓、隐显所形成的冲突与平衡, 以及意象本身丰厚的内涵和不断延伸的外延, 都是的意象的生发一直处于增值状态。
1、当代云南彝族汉语诗歌中的意象张力表征一:“陌生化”
张力的神奇在于把诗意印象最大化, 诗意的成立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陌生化, 而陌生化的获取厂要凭借张力的运作。当代云南彝族汉语诗歌通过构建与传统汉文化不同的意象, 形成对比、对立等形式的陌生化效果, 从而形成审美张力。
云南彝族诗人李蹇在他的诗歌《彝王》里, 立足异于主流汉文化的彝族文化背景, 以出色的想象以及通过想象将主观和客观综合而加以意象化, 使诗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其中, “阳光蹲在岩上/蹲在扛大旗者的手上/渴饮乌蒙厚土的草鞋/挂在悬崖/眺望那放牧太阳的彝王”几节诗里, 作者以“阳光”和“草鞋”为意象, 以想象为基础, 用夸张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彝王”辉宏的气势和彝民族开辟历史进程中的艰难。诗人以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超自然般的意识, 创构出了“彝王”这一来自心灵深处的, 从神话中灿灿发光地走出来的英雄, 同时也创造出了一个鲜活、新奇的“陌生化”形象——“彝王”。
2、当代云南彝族汉语诗歌中的意象张力表征二:“悖论”
悖论一词源于希腊文, 原意是“无路可走”, 转义是“四处碰壁, 无法解决问题”。按西方哲学解释, 悖论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 即由对某一命题的肯定可以推出该命题的否定, 而由该命题的否定又可以推出其肯定。克林斯﹒布鲁克斯开宗明义就认定:诗歌语言是悖论的语言。悖论是一种诡辩难当、巧妙机智的语言。
云南彝族诗人阿卓务林的诗歌是基于对本民族存在和生命现代哲学意味的体验和感受后, 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下的反思与坚守, 从而得到了一种诗意的悖论。比如, 阿卓务林在诗集《耳朵里的天堂》中写到:“故乡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习惯了苦和痛/无论穷到何等可怜的境地/照样谈笑风生/你很难从他们身上/体验到生活的艰辛”。诗人生活在小凉山彝区, 作为一个彝人, 阿卓对自己的母族文化有着深深的依恋, 诗人在其诗集的后记中说:“我所存在着的这片土地, 太为苍凉了, 苍凉得富有诗意, 就连她的名字, 也叫凉山;我所接触到的这些同胞, 太为辽源了, 辽源得让人心疼, 就连他们的对话, 也用谚语和格言……尽管她是那么苍凉, 但她的山, 有山的雄伟;她的水, 有水的灵秀;她的天空, 也有天空的质感。”诗人正是通过诸如“苦和痛”中的“谈笑风生”、“苍凉”中的“诗意”这些形成悖论的意象, 形成了一种来自彝族文化的审美张力和感受。
3、当代云南彝族汉语诗歌中的意象张力表征三:“戏剧性”
布鲁克斯和沃伦合著的《理解诗歌》中宣称, 所有的诗歌都具有戏剧性特点:“一切诗歌的表现方式最终都是戏剧性的。事实上, 我们说在所有的诗中——即使是在最建党、最浓缩的抒情诗中——我们也会发现某人对某人讲述, 而讲述着的言语出自一个具体的情境。”从某种意义上讲, 所有的诗都是一部小小的戏剧。
在彝族诗人李蹇的《彝王》中, 诗人通过幻想, 对时间、空间及人物原型对其进行了富有戏剧性、哲理性的诗意改造。如“人群身陷囹圄/你伸出长长的大手/拉住日渐西沉的黑色田野”。又如, “你是黑暗的先行者/口吐圣火/手持神符骑在虎背上”, “九个太阳无法将你烤醒/红色的云与火与激情/在你的手臂上刻下深深的岁月。”在这里, 诗人运用抽象的夸张手法, 将“彝王”这一神奇无比的高大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从而使作品产生了动人心魄的艺术张力和戏剧性效果。
四、结语
意象张力是云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歌诗意构建与审美期待的主要动力, 它产生于与中国主流文化、现代性进程的交会、碰撞中, 并通过陌生化、悖论、戏剧性等文学特性得以实现。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歌意象张力的考察, 将形成对云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歌审美、鉴赏、评论理论的一种构建意见, 从而实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评论的多元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骆寒超, 主编.现代诗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0:123.
[2][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 2002:16.
云南彝族 篇10
一、民国政府对西南彝族地区的治理
(一) 提倡民主法治
1.地方自治
民主权力要在彝族地区顺利运行, 必须把地方自治和民主选举放在首位。 自1930年开始, 云南省重点改进内政治理, 在民政厅内专门增设了云南省各地区自治筹备处, 通过开办训政讲习所来训练县长及自治公安, 首先将自治的思想灌输在基层政府的主要执行者身上, 先后开办了十一班。这轮培训初步制定了自治系统, 培养储备了自治人才, 同时在经费、警政及地方户籍管理方面进行了认真准备。 此外, 培育广大彝族人民的自治素质也是重中之重。 省政府强调, 要真正实现自治, 必须在彝族大众中加强四治宣传, 加强民众的培育而不是形式的注重, 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自治。因此, 政府把培育彝族民众放在首位, 贯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意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治。 但是在地方自治的推进中由于土豪劣绅迂腐难治, 各级自治机关人员受到影响和束缚, 真正意义上的自治仍无法实现。
2.整顿吏治
龙云、卢汉选拔彝族政府官员时, 不看你是否入了党还是入了哪种党, 不是以此标准选拔, 而像汉朝一样坚持“唯才是举”。 各级管理选拔都有严格规定, 尤其是县长录用, 按要求应试人员为在国内外大学或专门学校修习法律、政治、经济、文哲、社会学科三年以上毕业并持有毕业证者, 同时在党校持有证书者, 并受各种官员考验合格的人, 《条例》还特别强调有犯罪前科及思想迂腐的人不得参加应试。 官吏选拔必须考试, 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 难度颇大。
卢汉负责云南政务时期, 创办“云南省地方行政人员训练团”, 下设教务、训育、总务三个组及军训大队, 分设县长班、自治班和财政班, 其授课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水利及彝族发展问题等。 他非常重视实训效果, 经常到训练团视察, 检查学员的知识掌握情况。
为整顿吏治、严惩腐败, 云南省于民国二十年 (1931) 九月成立了反腐反贪控制地方的委员会, 要求本省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各厅接受委员会检查。 对于各县人民控告地方官吏案, 由各主管机关落实调查, 如认为有应查办者, 呈省府核实批准, 交相应机关依法办理。 这一机构运行五年, 所办案件近百件。 同时, 政府, 还特别制定彝族官吏的奖罚惩戒制度, 通过视察和巡游考查彝族边疆政策的推进及阻碍因素, 关注并改善彝族百姓的生存状况。
(二) 发展文化事业
1.发展教育事业
为了推进地方文化建设, 云南省积极争取教育经费独立, 民国十八年 (1929) 获准, 政府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和民众教育, 完善并推广全省中学、师范、职业、少数民族教育, 甚至还涉及国内外留学教育。 经过两年努力, 全省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发展很快, 义务教育和民众教育人数也大为增加。 省政府还颁布了《云南省实施边疆教育计划》, 积极推动在教育落后的彝族聚居区和语言文字不统一的地区设立供人们学习的场所, 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地方官吏劝导就学, 使彝族地区人民素质逐步提高。 但是, 在后期的具体实践过程中, 由于统治集团的盲目性和尚未彻底蜕去的封建体制的封建消极性影响不断体现, 最终近代云南没有完成旧经济社会体制的嬗变, 预想的教育计划也无法完成。
2.发展体育运动
自“七七事变”以后, 云南省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关卡, 肩负着国家存亡的重任, 而人民的身体素质关乎着抗日大业的完成。 这一时期, 云南各级学校的体育教育经费短缺, 设备简陋, 师资不足的现象严重。 省教育厅除贯彻部分“中小学体育实施方案”等法规政策外, 特别加强了学校强健学生体魄的责任, 并拨付一定款项。 省政府通过举办全省运动会、修建公共体育场所等方式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大大强健人们的体魄。
3.丰富文艺生活
为丰富人民生活, 推进文艺宣传, 民国二十四年 (1935) , 省政府专项投资, 购进教育电影放映机、轻便发电机、幻灯机各1部, 购进教育影片40部及多种先进设备巡回放映。 至抗战胜利前夕, 全省播音教育收音机达到149台, 其中用于社会教育6台。民国二十五年 (1936) , 教育厅筹建省立艺术师范学校, 招收专门人才, 培育戏剧、音乐、电影等专业人才。 同时还组织了话剧社、救亡花灯队, 加强抗战宣传, 以抗战为题材, 演出水平高超而且通俗浅近, 备受民众的欢迎。
(三) 创办近代企业
抗战期间,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 西南地区变成为全国抗战的大后方, 军品需要大幅增加, 沦陷区的资金人才涌入西南地区, 各项事业呈现出兴旺发达的态势。 云南省政府加强财税治理和金融整顿, 同步大力发展官营事业, 鼓励各项民营企业扩张。 到抗战结束, 滇东彝族官僚资本创办了大量企业, 其中大型企业25个, 累计资金达上万亿元。 缪嘉铭出任云南省经委主任后, 主办的云南炼锡公司冶炼的精锡在大幅提高产量的同时质量也有所提高, 成色率达到99%, 畅销国内外市场。 又于民国二十四 (1935) 年, 购进全国最现代化的棉纺机器, 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抗战爆发后, 缪嘉铭积极与国家资本密切合作, 扩张个人资产并投入大量资本用来支持抗战, 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二、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对西南彝族地区的治理效果
政治方面, 民国时期云南的统治集团以滇川黔地区的彝族上层人士为主, 一定程度上从大汉族主义的民族歧视和压迫下解脱出来, 民族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首先, 龙云政权成为彝族高层统治者。 其次, 龙云、卢汉等彝族上层主要是彝族统治阶级土司、土目和黑彝地主的后代, 他们掌握政权后, 进一步加强了白彝农民和农奴的剥削和压迫, 白彝族受到了阶级压迫。 因此, 加深了民族自身内部的两极分化。
经济方面, 民国时期依然存在大量的商号及马帮等, 它们仍然属于中国近代经济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吸引了各级军政官员的投资。 在社会转型期, 彝族上层利用自己手中的财富, 肆意兼并土地, 纷纷向近代工商企业投资入股, 改变过去单一的农牧业经济结构。 例如安恩溥创办的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基层彝族土目、地主兴办的各类工厂, 都逐步发展成为官僚私人资本。
文化方面, 为巩固统治, 发展教育, 使广大彝族子弟得接受学校教育。 他们还鼓励彝族青年外出求学, 提高自身素质,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彝族人民的文化修养, 增强彝族人民对各类先进文化的认同感, 也带动彝族地区的文化氛围。 同时, 彝族上层也非常重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 成立“竹王会”、“怯卢学会”等民族社团, 在民族文化认同及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此外, 还有专门研究民族历史和文字的专家学者不断涌现, 进而创办彝文学校, 延请毕摩教学。 这些都体现了彝族上层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 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的责任感。
社会生活方面, 随着新思想、新文化和新习惯的冲击, 进入各类城市生活的彝族人士接受了新的生活习俗, 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 滇川黔边彝族的衣、食、住、行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汉化程度逐步加深, 而且掺杂部分西方因素。 比如服饰, 彝族男子与汉族相差不远, 长衫马褂和洋毡帽, 绸缎裙子和穿绣花鞋都是常见的搭配。 至于住居, 汉族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彝族上层人士所接受。 此外还有西式建筑的影响, 龙云、陆崇仁在昆明修建了大量别墅。 在昭通等地一些公馆采用法国式建筑。 至于普通彝族人民, 他们的住宅与当地汉族居民没有太大区别, 如宣威河东营彝族的住房有瓦屋和草屋两种, 屋内挖一个火坑, 另外砌一个炉灶, 慢慢形成乡村彝族人的特色。
总体看来, 以龙云、卢汉为首的彝族上层统治集团在滇川黔边彝族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和促进作用。 但是, 由于地主或领主阶级的出身及利益争夺, 他们仍然大量参与彝族上层的冤家械斗和鸦片种植、贩卖。 如龙志祯率云南正规部队进攻大凉山彝族地区, 龙绳曾与巧家陆介藩、永善龙奎垣、昭通安纯三者长期不和, 枪支大量进入彝区, 直接促成了频繁的冤家械斗, 使彝区社会内生命财产以及农牧业生产遭到极大的摧残。 迫使大量彝汉农民为其无辜送死, 耽误了农时, 荒芜了田地, 恶化了彝族人民之间和彝汉之间的关系。 同时, 大量鸦片的种植和运销也使经济畸形繁荣发展, 导致土质变硬, 农作物普遍减产。 吸食鸦片的人体力下降, 有的倾家荡产, 有的妻离子散, 有的家破人亡,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彝族社会的发展。 从这一点上来说, 本地区彝族的传统社会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凌纯声.中国边政改革刍议[M].边政公论第六卷1期, 1947.
[2]中国国民党历次会议宣言决议案汇编 (二) .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编印.
云南彝族 篇11
1 楚雄彝族火把节的起源及节日习俗
火把节是西南彝族的传统节日, 因为彝族有众多支系, 各支系都有着各自的过节方式, 这里就楚雄彝族的火把节做一个表浅的探讨。
火把节的日期, 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 此日期是古代星回节的日期, “只不过由于星回节发展演变为火把节, 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很自然地成为火把节活动的时间”。 (1) 楚雄府志《风俗志》中说:“六月二十五为星回节, 燃松炬于街衙、酸饮, 屯落照田占岁。”
在楚雄市彝族聚居区大过口, 过六月节是从六月初一 (杨梅节) 开始, 然后初六、十六都过节, 一直到六月二十四方才结束。罗武人六月二十四祭祖以后, 从六月二十五开始, 有两个人戴上假面具, 后面跟着一起敲八面大锣的队伍, 村里各家各户都要去到, 到哪家哪家要酒肉相待。二十七日上山, 在山上烧起大火烤羊肉分吃。取掉假面具, 分吃羊肉后, 众人用脚把火堆踩熄, 然后各自回家, 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才算结束。他们认为这样就把祸祟送上山烧掉了, 从此人畜不再受难, 庄稼不再受灾, 太平日子就要到来, 所以又叫“太平会”。
关于楚雄彝族火把节的起源, 还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 在楚雄州大姚县赵家店红山脚下彝族寨子有个聪明美丽贤惠善良的姑娘诺娜和打苴基地方英俊勇敢的彝族小伙阿查倾心相爱。可一个叫魔哈的阴险狠毒的山官头人一心妄想霸占山茶般秀美的诺娜为妾。在魔哈的淫威下, 英勇的阿查以弱胜强, 以精湛的技艺战胜了险恶的魔哈老爷, 魔哈恼羞成怒, 便用巫术轰裂了土猪梁子, 阿查不幸堕落深渊。后经众乡亲搭救才脱险。在阿查遇难的时候, 诺娜为免遭贱踏, 便越悬崖绝壁, 离家逃走, 寻找阿查, 终因气力耗尽累死在红山悬崖之下, 诺娜的身影永远显映在悬崖上, 故有“白人崖”之称。阿查得知这一消息后, 痛不欲生, 找遍了丛山峻岭, 最后才发现诺娜留在红崖上的白色身影。想跳崖与诺娜同归。众乡亲前往劝阻, 从崖边拉回了阿查, 并和他一起商量复仇的办法。次日 (六月二十五日) , 阿查和四山八里的乡亲们高举着上千火把直奔魔哈家, 焚烧了魔哈宫殿, 烧死了魔哈, 为诺娜报了仇, 也为众乡亲解了恨。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 每年六月二十五日这天下午, 彝族村寨的人们都要点燃松明火把, 用这熊熊燃烧的火把去照耀四壁, 烧死蚊虫, 驱邪除恶, 以示吉祥幸福、清洁平安。然后举着火把到田间地头, 挥舞引蛾, 扑灭害虫。巡游之后, 将火把插在田头地角, 村前开阔地带, 男女青年就围着火把跳起欢快的“左脚”, 老人们围坐火塘, 打开醇香的白酒, 互相敬酒, 互祝吉祥。人们还早早将出嫁的女儿接回家来。节日这天杀猪宰羊, 同吃同住以示亲人团聚。这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2 楚雄彝族火把节的文化内涵
火把节之所以能家喻户晓、历久不衰, 必然有其伦理道德的社会价值。火把节倡扬忠爱、追求光明, 正如许印芳《星回节考》所云:“火把之兴, 原于服忠武之威, 表贞烈之德;历久不废, 而逐疫、祈年、祭先、讲武诸事, 乘乎其间。”[1]
2.1 火把节具有火崇拜的文化底蕴
彝族史诗《梅葛》说:“地上没有火, 天上龙王想办法, 三串小火镰, 一打两头着, 从此人类有了火。”大部分彝族都居住在高山地区, 刀耕火种, 防寒和御兽都离不开火, 所以在彝族文化中强烈地表现出浓郁的火文化特点。这种现象表现在过火把节、祭祀火、火禁忌等行为上。[2]
2.2火把节反映了楚雄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
在火把节期间, 许多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集中进行, 使彝族文化和彝族风情得到了集中展示。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以祭神祭天、祈年丰收、送邪恶为主要风俗内容。在彝区的各家各户门前都竖一个火把, 当夜幕降临时, 全村男女老少便端着自己准备的瓜果、酿制的米酒汇集广场, 点燃火把, 并用松香粉扑撒火把, 顿时光焰冲天。大家举杯畅饮, 谈古论今;围着火把翩翩起舞, 纵情歌唱。例如, 在楚雄每年都会有政府组织举办的火把节。在节日期间, 楚雄州九县一市的彝族都会聚集在这里, 载歌载舞。
2.3 楚雄彝族火把节节具有传承民族文化代的教育实践活动
火把节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 它是一种不同于学校教育, 又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实践活动。集中的、系统的、正规的学校教育虽然能促进民族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无法顾及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相对而言, 在火把节期间都要举行歌舞竞技比赛等活动, 而在准备、表演、宣传的过程中, 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达到了教育功能, 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为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过程。
2.4
火把节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火把节是一种由彝族先民创造, 并不断传承到今天的重要习俗, 历史上, 它是彝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 它无疑已成了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在以民族文化为内涵, 旅游业为依托的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进程中, 火把节在许多彝区以文化资源形态, 积极进入旅游业市场, 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形式和载体, 促进了当地旅游业乃至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红.浅谈彝族火把节及其文化内涵[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9) .
【云南彝族】推荐阅读:
云南彝族服饰文化研究论文08-29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化念中学初中教师论文 现阶段农村中学德育现状08-27
彝族文化06-06
彝族语言08-09
四川彝族10-03
彝族文化06-17
彝族传统舞蹈06-08
彝族的介绍11-03
楚雄彝族自治州07-20
马边彝族自治县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