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民间幽默故事

2024-08-17

彝族民间幽默故事(精选3篇)

彝族民间幽默故事 篇1

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金沙彝族人民同其他地区的彝族同胞一样喜歌善舞,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和传承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艺术。尽管由于社会历史的变迁和汉化程度的加剧,相当多的民歌、器乐曲和民间舞已经消失或面临失传,但从现在可以追溯和收集到的部分内容中可以窥见其悠远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风格迥异的艺术魅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彝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和斗争的方方面面,是彝族同胞世代精神和智慧的结晶。具体内容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舞蹈等。

一、民间歌曲

金沙彝族民间歌曲从歌唱内容看,可谓包罗万象。无论生产、生活、爱情、礼俗、战争、历史等皆有涉及。

从民俗背景和社会功能可分为:1、情歌。是彝族青年男女在爱情生活中所唱的歌曲。这类歌多是未婚男女在野外演唱,因此也被狭义地称为“山歌”,但也有一些已婚男女在某些聚会场合为了逗趣或开玩笑而对唱情歌。2、婚俗歌曲,也称“酒礼歌”,是彝族传统婚嫁礼仪中所唱的歌曲。如“哭嫁歌”、’拦路歌”、“敬酒歌”、“夜宴歌”等。3、丧葬歌曲。彝族因历来崇尚祖先崇拜,在给仙逝老人办丧事时,其传统的做法是必须请“布摩”(彝家先生,即专司祭事的很有彝文化学问的长老师人)为其超度。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有一位“骂卸”(即“统兵元帅”,协助布摩并根据布摩的指令去具体操作各程序的人),除布摩要念唱如“指路经”、“献牲经”、“献药经”、“宴祭经”、“献酒经”等众多经文外,“骂卸”和在场的亲朋还要唱“啃哄”(悼念歌),以表对亡故老人的追思。4、劳动歌。彝族人民生性勤劳,在各种劳动场合都有表现和反映与其内容相应的各种劳动情景的歌曲,除了在劳动现场边劳作边歌唱外,还在某些娱乐场合模拟劳动动作边歌边舞,形成淳朴而独具情趣的劳动歌(舞)。如:点荞歌(舞)、撒麻歌(舞)等。5、生活歌。指在日常闲暇时所唱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各种歌曲,有时还唱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或对先祖的追忆。如“六祖起源”等。6、儿歌。彝家少年儿童在嬉戏、玩耍或劳动放牧过程中往往要唱一些简短明快的歌曲,有时还伴以某种手势、动作或舞蹈,富有天真烂漫的童趣,体现了他们对生活和某些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二、民间器乐

金沙彝族民间器乐内容丰富,曲谱成套而独特,而且乐器多为民间乐手自己制作。外形古朴,发音优良,至今传承较好。包括:“呣亨”音乐、月琴音乐、打击乐三类。

1)“呣亨”音乐:“呣亨”(因各地方言不同又有“莫轰”、“姆齁(hou)”、“马哈”等叫法),是一种由彝族祖先发明制作的古老的双簧吹管乐器,历史悠远,伴随着彝族丧葬习俗沿袭至今。

呣亨的发音原理与演奏技法跟普通唢呐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吹奏技巧包括:(1)循环换气。(2)连奏(不换气不另舌奏)。(3)舌奏(单吐、双吐、三吐、弹音、花舌音等)。(4)箫音。(5)滑音。(6)颤音。(7)叠音(打音)。(8)垫音。此外,吹奏转调是呣亨演奏的一大特色,尤其往属或下属方向的转调更为自然。

2)月琴音乐:多数弹奏者一般凭手(用指甲)就弹,也有的用拨子弹,技法包括“弹、挑、扫、滚、撇”等,既弹单音,又弹双音(和声音程),还可弹出滑音及很多装饰音。

由于月琴过去在彝家社会生活中极为普及,有的弹着弹着把琴顶在头上去弹;有的弹着弹着把琴背在背上去弹;有的弹着弹着又扛在肩上去弹,……可谓丰姿绰约,仪态万千,伴着美妙动听的琴声,让人目不转睛,失魂落魄。

金沙彝族月琴曲谱很多,过去有的乐手可弹上百首,但多数都伴随着老乐手们的辞世而消失。总体可分为:(1)专门的彝族月琴谱。(2)各种古曲谱。(3)各历史时期流行的歌(乐)曲曲谱。目前,仅能采集到的有:“大年调、三鞠躬、莲花闹、九连环、十月飘、半年春、母狗歌、三合谱、筷子舞曲、呣亨调、虞美人、遇饿男、赌钱歌、公公赶场(正弹与反弹)、嬢嬢赶场、寡妇上坟、寡妇唱、刮地风、九板十三腔、孟姜女、英台花鼓、手把锄头、岩板上栽花”等,以及各种彝歌调子(在弹奏时作很多月琴器乐化处理)。

3、打击乐:金沙彝族打击乐包括伴奏打击乐和三人响器

1)伴奏打击乐:包括牛皮木鼓一个,小钹(俗称“铰铰”)一付。凡吹奏呣亨都离不开这两件乐器为之打击伴奏。其伴奏方式主要根据不同呣亨曲调给以即兴配奏。在强拍位置往往加以强调,其它节拍位置可自由加花。当呣亨奏至强烈的长音时,以碎打的

方式给以烘托。一般情况下,凡会吹呣亨的乐手都会打击伴奏。但很多不会吹奏呣亨的爱好者也常加入到打击伴奏中来,由于长期耳濡目染,往往都能心领神会地为呣亨伴奏。

2)三人响器(彝语称“司约嘣嚓”):乐器包括小逗锣、大锣、钹三件,由三人一起配合演奏。常用于婚丧嫁娶、祝寿等场合,以增添热闹气氛。

打小逗锣的人为指挥,另两位要根据他的动作手势找到点子才能配合默契。打小逗锣的人往往边打边玩些花样,以吸引观众。如:有时把小逗锣抛向空中,有时在手中旋转。通过不同的打法,再加力度、速度的变化,可以摹拟人说话或动物吼叫,甚至表现野兽打斗及人类的各种劳动生活情景。过去的打法和形成的曲牌很多,由于社会生活状态的变化,会打的老前辈渐渐辞世,年轻人也多外出务工,学的人越来越少。目前,仅少部分人还会的打法和曲牌有:“软八锤”、“硬八锤”、“八大锤”、“新剪刀”、“老剪刀”、“坐台谱”、“欢迎谱”、“三响声”、“三山猴”、“猛虎下山”等。

三、民间舞蹈

彝族人民不仅喜欢歌唱,也善于舞蹈。他们或模拟各种生产劳动动作,并进行艺术提炼和加工,形成表现各种劳动情景的舞蹈。如“点荞舞”、“撒麻舞”等;或将日常生活和礼仪活动中某些富有动感的姿态、步伐、手势加以美化提升,形成生活情趣浓郁的舞蹈。如“衣角舞”、“手帕舞”、“披风舞”、“筷子舞”等;有的舞蹈还蕴含古朴的图腾崇拜。如通过披风舞对所崇尚的山鹰、黑虎等动物及英雄人物进行活态的再现,极富内在神韵和个性张扬;有的舞蹈则高度浓缩和综合提炼,根据所表现的内容,或缓或急,或快或慢,或内在生动,或粗犷豪放。如“月琴舞”、“火舞”、“祭祀舞”等。不仅乐在其中,更是美在其中。

彝族民间幽默故事 篇2

近年来,我县少数民族民间组织积极发挥防范和化解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的作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民间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努力化解矛盾、调解纠纷,为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了党委、政府和广大基层少数民族同胞的一致好评。但是彝族民间调解沿用彝族传统的习惯法等作为调解依据,在一定的程度上习惯法和国家法律法规是相互冲突的,不利于国家的法制建设,同时在调解矛盾纠纷时,往往聚集家支成员成百上千人以上,民间协调组织稍微处理不慎,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等。近日,县民宗局就我县彝族民间组织协调纠纷情况

进行调研并完成了调研报告。

一、当前彝族内部协调纠纷采取的主要方法。

(一)请德古按彝族习惯法进行协调。从古至今,在彝族社区里,善于处理纠纷、办事公道,或为彝族群众所公认德高望重的人,被尊称为“德古”,也就是彝族社会民间纠纷的调解者。德古产生和被承认的方式,是自生自灭的,不经任何选举或任命,也不用罢免。有人调解了几个复杂的纠纷,就会闻名整个家支而成为德古,以后就会有人继续上门求助。德古调解纠纷,或主动前去,或被邀而至,一般按照当地人熟知的习惯法,靠说服、沟通、舆论、谈判及家支内外的“力学”关系解决问题,同时充分考虑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过程、情节、类别、及事件在社区里的意义和影响等因素。

彝族有自己的习惯法,称为“简伟”,是在彝族社会中享有最高权威的法律。彝族谚语讲:“祖宗制定法,子孙遵循;前辈‘简伟’有道理,后辈赓继‘简伟’不迷路。”这句谚语说明了子孙后代以习惯法作为准则,整个社会要按照传统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和疏导关系。彝族的习惯法叫做“木赫略赫接维”,虽然历史上没有形成文字记载,但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世代相传,被人们公认为调解纠纷时必须遵循的准则。习惯法包括关于土地财产所有权、土地财产继承权、等级关系、租佃关系、债务、投保制、刑法、婚姻、司法等内容,共分9部分,113条,它受彝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维护彝

族整体利益,保护彝族文化,促进彝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彝族民间纠纷一但发生,当事双方便各自聘请一个德古担任主要责任人,同时还要各自聘请一个本家支中较有威信和能力的男性长辈担任监护人。当时双方叫“莫知”,主要调解人叫“莫博”,监护人叫“莫达”,具有全权处理该纠纷的权利。如遇到重大复杂纠纷,在调解过程中,还会更多的德古参加到调解中来,形成一个达二、三十人的松散调解团。德古在判案时依据的是“祖上留下的规矩”,用口耳相传的法律条款分析案情,按照犯罪程度对法律条款进行判决。纠纷一般按照习惯法调解成功,纠纷调解成功后,就不能翻案,因为有担保人。大案杀牛,中案杀羊,小案杀猪,结案时要分给大家吃,最后打一只鸡,咒一咒,表示反悔者如此下场。打鸡以后,无论对错都结束,彝族谚语说:“打一只鸡,管九代人”。其他调解签字按手印后,有可能反悔,按照习惯法调解成功打鸡后则

很少有反悔的,也很少有发牢骚的。

(二)请县、乡、村组干部配合协调。虽然我县彝族群众调节纠纷主要还是依靠德古根据彝族习惯法进行调解矛盾。但也有彝族群众找县、乡、村组各级干部进行调解。据调查,我县彝族群众内部产生纠纷时,有60%的人愿意找家支和德古解决,20%的人愿意找乡村干部解决,20%的人愿意两者都找;当家庭与别人发生纠纷时,37.5%的人愿意找家支,17.5%的人愿意找基层干部,45%的人两者都找;当社区发生违法事件,42.5%的人

愿找家支,17.5%的人愿意找干部,40%左右的人两者都找。

从以上调查情况看,在彝族社工,民间调解工作主要是依靠德古,其次是我们的各级

干部,因此彝族的德古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彝族社会内部稳定。

二、彝族民间协调纠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复仇心态失调。彝族习惯法允许血亲复仇,并鼓励报几代人的冤仇,允许通过打砸抢等行为进行复仇,而且认为这是是一种英勇的行为,值得家族和世人的赞赏,因此,这种复仇心态在彝族地区形成了一种潜在的社会治安隐患。

(二)调解过程中耗费大量的钱财。彝族民间调解对当事双方都是劳民伤财,当事人邀请自己的家支和民间德古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要杀猪宰羊款待德古和亲戚,等纠纷调解好以后,还要给予德古一部分调解费用。有些纠纷一调解就是十几天,甚至几个月,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耗费的金钱有可能比结案后赔偿金额还要多。加之彝族同胞大多居住在生存环境比较恶劣中高山地区,家庭经济都比较贫寒,有很多家庭因为陷入纠纷的漩涡而

导致一贫如洗。

(三)虽然彝族民间调解为民族地区为公、检、法等部门减轻了工作压力,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是一种民间自发行为,多数调解人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义务的,没有什么报酬可言。德古只有在调解重大疑难纠纷的时候才收取一定的调解费用,但这些报酬对于他们耗费的大量精力来说也是杯水车薪,由于没有政府的经费

支持,彝族的民间调解功能也逐渐在减弱。

(四)习惯法中神判的弊端。彝族民间调解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又拒绝承认犯罪事实的疑难案件,如果经过德古经过多次调解都不能结案的,当事人大多愿意通过向神灵诅咒发誓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清白,祈求神灵来判定、鉴别真伪和是非曲直。审判的方式有:打鸡、诅咒、发誓、端铧口、捧烫石、捞油锅等方式。虽然神判在维护彝族社区稳定具有很大的作用,但这种迷信的方式显然和我们“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

绳”的法制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三、我县针对以上问题的一些做法。

一是于2007年7月挂牌成立了“石棉县少数民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并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其中彝数民族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由彝族德高望重的德古和彝族退休干部担任

委员,为彝族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对彝族群众进行普法教育,特别是加强对德古的普法教育。通过广播、电视、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刑法》、《婚姻法》和《民法》等法律知识,特别是加强对德古们的普法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规范他们的调解工作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

围内开展。有的德古在调解实践中,能新旧变通,对国家法律和彝族习惯法规矩相互引用,相互论证,能达到很好的调解效果。2007年7月,石棉县回隆彝族乡联合村村民王贵全的妻子服毒身亡。死者家属沙马家支200余人从凉山州冕宁县赶来吊唁,死者家支(家族)找到死者丈夫,责问其妻为何而死?考虑到人员众多,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县信访办、县民宗局和乡村干部会同民间德古前往调解。调解组根据男方平时省吃简用,打工挣钱给妻子治病,因为妻子久病不愈已负债累累,夫妻感情也不错的情况进行案情分析,并按照彝族习惯法的相关条款和国家法规进行了协调处理。通过原告、被告一天一夜的辩论后,最终由男方家支赔偿女方家支17500.00元,双方达成协议,并同意永不翻案。

三是逐级参与,由下至上化解。我县彝族每个家支都有自己的头人,家支头人大概100多人,较为出名的德古有10多人。一般的民事纠纷由当地村组的家支头人出面协调,乡村协调不了的纠纷,就邀请全县比较著名的德古参与协调。如擦罗彝族乡海洋村阿富沙沙,公安局退休干部朱正华等都是比较有名的德古,德古解决不了的民事纠纷上报政府后,政府委托县民宗局协调处理,民宗局处理不了才交给政府通过法律途径处理,刑事纠纷一般由政府出面解决。少数民族地方形成了调处矛盾纠纷的层层网络体系,切实做到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有效的防范和化解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2006年以来,彝族民间协调组织共调解婚姻纠纷102件,债务纠纷73件、土地纠纷45件,其他纠纷120件。民间协调组织始终站在稳定的高度,耐心细致的做疏导、调解工作,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如2006年9月8日,田湾彝族乡跃进村牛大坪组苟家与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星星乡吕家因婚姻纠纷在泸定县星星乡调解时产生打斗事件,泸定吕家立即召集了家支成员50余人连夜赶到田湾乡牛大坪,天一亮,就赶走了苟家的山羊和绵羊共计102只,当听到吕家不听招呼打家劫舍的消息后,苟家人异常气愤,也召集了家支成员60多人,抄近路挡住了吕家的必经之路,正当两家人剑拔弩张,一场血雨腥风的家支械斗在所难免之时,当地村组干部立即向乡政府汇报情况,当天正是星期六,值班人员立即赶到了现场,对两家人进行了劝说,暂时制止了事态的恶性发展。同时乡政府向县委、政府进行了汇报,县委、县政府立即安排公安、民宗等部门在6小时内赶到事发地点。县政府介入后,先做工作要求吕家人先把羊归还给苟家,但是苟家说家里的银子48块和现金1万元掉了,要求政府部门调查清楚了再说,于是乡上工作人员又派人上山核实了相关情况,这时已经接近了下午5点钟,天上开始下雨,苟家人在公路上搭起了帐篷,准备把吕家人困在山上。由于事态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我们又向县上汇报,县委政法委书记带领部份警力连夜赶到事发现场,并对双方又进行了协调和劝说,吕家同意后撤到了半山的一户农户家,防止了事态扩大。第二天一早,工作人员把羊子清点了还给苟家,把两家人召集到两河口进行调解。当时因为双方意见不统一,没有当场协调处理好。后来,我们经过两县有名的德古参与协调,花

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调解了纠纷,防止了事态的发展。

四、我县彝族调解会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一)需要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在多重的权利、影响力和约束力相互交织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状态中,彝族群众的选择也逐渐出现多元化。当家庭出现麻烦事,可能有多种选择:即去报案,又依靠家支;丢了东西,为破案发出悬赏告示、打鸡赌咒,然后向政府部门报案。虽然选择余地大了,但协调功能紊乱的情况在所难免。

(二)彝族习惯法和现行法律中的冲突存在不可调和性。

彝族的德古、家支和习惯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和国家法律法规是相互冲突的,不利于国家的法制建设。彝族在调解矛盾纠纷时,往往聚集家支成员成百上千人以上,民间德古等协调组织稍微处理不慎,很容易发生群体性事件。如:

1、家支复仇。为家支成员复仇,是彝族习惯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家支复仇虽然减少,但酿成了刑事和治安案件事情也屡有发生。

2、不同等级的男女禁婚。不同等级间严禁通婚,原是彝族习惯法中的一条重要规定。据了解,近年在我县彝族的农村,大多数婚姻还是在同等级内缔结的。等级和经济状况不同但相近的,在议定身价钱时要有所区别,以示血统贵贱为依据。有些等级相差较大的要通婚,当事人所属家支就会出面干涉,加以禁止。虽然这与国家婚姻法规定的自愿平等原则有所冲突,但目前由此引发的冲突并不多。

3、订娃娃亲及议交身价钱违反婚姻法。彝族人嫁娶仍要议交身价钱,也不能违背家长的意见婚姻缔结,要收聘礼,议交身价钱,这是彝族习惯法中所肯定的内容。我县彝区议交身价钱作为一种手续,还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女方身价钱一般在5000—40000元之间,而且有上涨趋势。男方出不起钱,就由其家支摊派凑齐,或经双方协商,降男方一等级收钱,但降级后男方要受歧视。同时父母包办子女婚姻的现象很多,不少父母为子女订娃娃亲。有的青年不同意家长包办的婚姻,但因双方家长已互通财货,怕退钱受到阻止,也多所屈从,少数不从者,往往会造成不幸后果。

(三)习惯法与国家法律有所冲突的原因

我县彝族民间调解和彝族习惯法对民族地区现实社会生活影响尚多,据我们初步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传统习惯法赖于存在的社会基础是家支组织,而家支组织还带有较多的旧的痕迹。我县彝区的农村,在目前基本上还是以家支组织为单位而分散居住。家支组织中旧的血统观念、等级观念、复仇观念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家支组织间的经济支援和救助对家支成员的维系还起着较大的作用。

二是我县民族地区的商品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尚不足以完全冲破传统习惯法的种种网络,尚不足以完全克服传统习惯法留在人们头脑中的旧的观念。

三是我县的农村,交通还不够发达,有的地方还相当闭塞,这限制了当地群众的眼界,一般是越闭塞的村落,传统习惯法的影响越大。

四是传统习惯法中包含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如家支成员在生产上要互相支持,在生活上要互相帮助,救危扶困等,这些内容得到彝族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教育在我县的民族地区还仅仅是开头,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完全消除传统习惯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的。

四、对今后如何做好彝族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建议。

(一)彝族习惯法是彝族人民积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大多数是彝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切实加强对这些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研究如何将习惯法与现代法律相融合的问题。把真正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现实生产、生活的,且与现行国家宪法、法律不相抵触的内容保存下来,吸收入当地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规范之中。

(二)少数民族民间调解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彝族民间调解组织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地开展工作,并给予彝族民间协调组织一定的调解经费,建立少数民族民间调解长效机制。

(三)继续加强在彝族地区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法制扫盲培训、推广先进典型,开展民族法律法规咨询、民族宗教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等,积极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形象、生动地宣传民族法律法规。同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发展水平,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

(审签领导:周天奋)

四川大凉山彝族民间乐器制作研究 篇3

关键词:四川大凉山 月琴 口弦 笛子

四川大凉山彝族民间乐器主要有竹笛、马布、马支、唢呐、葫芦笙、月琴、胡琴、羊皮鼓、大锣、小锣、口弦等。

一、月琴、口弦、笛子的形制

1、月琴

月琴作为一种拨弦乐器,在美姑彝族地区倍受人民喜爱。相传在很久以前,彝族的生活很清苦,没有乐器和娱乐。后来一个彝族小伙子在高粱杆上跳起一段皮当弦,在皮和杆的两端穿上细木绷弦,用竹片弹,就发出了声音,逐渐发展成了月琴。美姑彝族的月琴其共鸣器分为圆形、六棱形、八棱形三种,琴身选用轻巧、共鸣效果好的核桃木精制而成,琴柄则用黄杨木,装饰华美,雕刻着龙凤或镂空的民族图案,有的还镶上镜子。上颈部弯曲,长约三十厘米,装饰着一定的图案,头顶多制成心形或太阳形状,常雕刻着龙头含珠。弹奏时一般不用拨子,二用右手指弹奏即可弹出优美动人的乐曲。现代的彝族月琴有了一定的改进,一是弦增加,更易于弹奏比较复杂的曲谱,二是琴身制作更为精巧。

2、口弦

口弦是彝族各支系都拥有的乐器,比较独特而简易,口弦是一种独特而简易的乐器,有竹制和铜制两种。竹制者一般长为5-10厘米,宽1厘米多,形如短剑;铜制者长约6厘米,形如小树叶。一般口弦多为二至三片,也有少至一片多至5片的。通常在簧片的中央剜切一形如鸡舌的“簧舌”,用拇指拨动簧片的顶端,靠簧舌的振动与颤抖,发出清晰、悦耳、悠扬的乐音;“簧舌”的长短、宽厚不同,所发出的乐音固然也不一样,制作口弦的师傅,往往根据常用定音修制、调整,使各片发音和谐。演奏时,将簧片排成扇形,左手执尾部放在唇间,右手以拇指弹拨簧片顶端,以口腔为共鸣,随着唇、舌、口型的变化,控制呼吸的大小、松紧、强弱、长短来调节音色、音高、音强、音长等,便构成丰富的音阶层次;每一篇簧叶除它本身的实音外,还能发出一系列泛音;口弦的奥妙就在于丰富的泛音旋律及音色变化,通常泛音与基本音构成两个声部的重叠,音量细小、柔美,娓娓动听。金属制口弦采用铜、铁、钢或银制成,有用子弹壳来做的,常見的多为树叶形或长条形。从选材来讲,铜口弦用铜打制而成,形状多似剑,根据不同的声音要求,分别刻出薄片舌叶。彝族的叶形铜口弦,长4~6厘米,叶尖一端呈橄榄形,最宽处有1厘米,口弦的两边簧框构成叶簧舌呈三角形,长1.5~2厘米。单片的铜口弦也可以按音高组合成多片弦,穿在一起演奏。

3、笛子

在美姑彝语中,称笛子为“吉尔”。在当地群众中,笛子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乐器之一,曾有“思母弹口弦,念父吹竹笛”之说。彝族做笛子的原料多选用竹子。制作时用烧红的铁丝在做好的笛形上镂空为相应的圆形洞,其外观与流行的笛子相同。彝族后来使用的笛子分为几种,一种是竹笛,其吹奏方式与常规的笛子相似,但彝族吹奏多用一种叫“卡喜吉尔(咬吹笛)”的笛。这种笛子是一根上下直通无塞无哨的竹管,长约20-35厘米,直径约1.5厘米,大多只有6-7个音孔。竹管上端削薄,演奏时将舌尖抵管口成哨口,竖吹或斜吹,其旋律往往十分悠扬,婉转。二为叶笛,当地彝语称“斯七莫”,意思是吹叶。这是当地彝族民间一种十分普遍的自然乐器,深得青年男女的喜爱,常常成为青年男女互诉爱慕的工具。凡是质地较好的树叶均可作为叶笛,但万年青叶和蜡虫树叶是其中的上品。吹奏时两手扶住树叶的两端放置于唇边,吹气使树叶震动而产生乐音。三是麦笛,当地彝语叫“沙吉尔”,意为麦秆做的笛。这种笛子实际上是彝族群众劳动休闲时就地取材而制成的笛,一般选用较粗或较细的两根麦秆构成。

二、四川大凉山美姑彝族乐器艺术的挖掘与保护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工作,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放到社会事业发展重要位置来抓,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来落实,列为各级政府的考核内容之一,做到领导有责任,分工明确,确保保护、传承与弘扬工作落到实处。

2.组织队伍,建立机构。要组织一支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队伍。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牵涉到许多方面,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等,需要文字记录整理外,还要录音保存;舞蹈、民居、石刻、服饰、节日、祭典和礼仪等,则需要文字真实准确记录,更应配备相应图片、声像形象说明,才利于记载传承。

3.分工明确,各施其责。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涉及民宗、文化、史志等职能部门,各部门要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与民族乡村配合,要召集相关专业工作者、民间艺人,深入调查研究,以文字、图像、录音手段来收集、整理、挖掘民族文化遗产。

4.设立专户,加大投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属于公益性事业,需要大笔资金,主要靠政府投入和经营,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时要列支民族文化事业经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切实予以支持。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的学生,我们必须肩负这个历史责任,用自己的双手去捍卫美姑彝族的文化。

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乐器是彝族人民世代智慧的结晶,是彝族人民风俗才能的集中展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些古老的民间乐器也在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线,这就要求我们去关注和研究这些民间乐器,使他们能够不断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化局编.彝族民间器乐曲选[M]. 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

[2]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M].民族出版社,2002.

[3]巴莫姊妹彝学小组编.彝族风俗志[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4]易谋远.彝族史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上一篇:社区进化下一篇:数控机床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