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介绍

2024-11-03

彝族的介绍(共7篇)

彝族的介绍 篇1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金成外国语小学第六届民族文化节406班的彝族分会场,我是你们的讲解员王心怡,我将会带大家一起走进彝族的文化世界。

我们将从彝族概况、居住环境、饮食、服饰、文化艺术、风俗六个方面对彝族进行逐一介绍,相信在听完之后你会爱上这个智慧的民族。

•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彝族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彝族在中国有将近871万人。

• 彝族的房子非常有特色,他们特有的民居建筑是土掌房。土掌房大多依山而建,建于斜坡上,用土坯砌成,房顶平台可以作为晒场使用。彝族的“土掌房”大部分都是平房,不过也有建成两层甚至三层的。

• 彝族的主食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他们最有特色的主食为荞麦粑粑。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他们喜欢把肉切成拳头大小煮来吃,他们叫这为“砣砣肉”,坨坨肉是彝族人逢年过节及招待贵客的招牌菜。• 彝族常以酒招待客人,彝族谚语说“有酒便是宴,无酒杀猪宰羊不成席”,说明他们对酒的重视。彝族的酒主要有坛坛酒、桶酒、水酒等。• 彝族服饰是彝族的缩影和百科全书,彝族服饰以厚重、朴实、艳丽、多彩而著称。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单一民族的服饰种类能超过彝族,彝族服饰,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大体可根据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个彝族聚居区分为六大类。彝族服饰的款式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的区别,还有婚服、丧服、祭司服、战服等等。彝族男女老幼都会身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擦尔瓦”形状像披风,多为深蓝色。• 彝族人很重视头部,头部都戴头帕以示对老人的尊重。女子大都是用青布头帕或者绣花头帕层叠,辫子盘在头帕上面,再用一些饰品固定,层次丰富而又俏皮美丽。成年男子的头顶用黑色布条缠绕,做成帽子,帽子上都有一只高高扬起的角,显得英气十足,这个角被称做“英雄角。”据说“英雄角“这个名字还是周恩来总理给取的呢。

• 刚才我们有讲彝族服饰按区域分为6种不同类型,现在我们一一来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凉山彝族男女的服饰都为右衽大襟衣,下面穿长裤。佩饰“图塔”最有特色,“图塔”是斜挎于身上的佩带,用细牛筋编织成带,带面镶以白色砗磲(chēqú)片。一般女子穿百褶长裙,长裙分为三节,上节为裙腰,中节成筒状,下节多皱褶,美若山中的仙子。

• 乌蒙山彝族男女大都穿青色或蓝色衣服,最特别的就是腰间系白色腰带,穿的都是绣花鹰头鞋。

• 红河彝族男子服饰大多是对襟、短衣、长裤。而女子的服饰款式却非常多,既有长衫,也有中长衫和短装,还套外套坎肩,系围裙,头饰也琳琅满目,尤其喜欢以银泡、绒线做花当装饰。图案以自然纹和几何纹为主。• 滇东南地区彝族女装款式为右襟或对襟上衣、长裤,个别地区穿裙子。以白、蓝、黑为底色,以动植物花纹图案和几何图案装饰。昆明地区的部分彝族青年妇女,头戴“鸡冠帽”,形状像鸡冠,都用大大小小各种银泡镶绣而成,做工精细;老年妇女一般挽发髻[jì]。

• 滇西地区彝族妇女大多穿前短后长的右大襟衣,下面穿长裤,系围腰,套坎肩。男子身穿右大襟长衫、羊皮坎肩、宽裤脚、头包青帕。

• 楚雄地区彝族女装主要是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工艺以镶补、平绣为主,图案多为花卉图案。

• 彝族是一个非常智慧的民族,他们早有自己的文字彝文,彝族还有自己的历法——十月太阳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和最简便的天文历法,大概已有上万年的历史。彝族民间文学也形式多样,其中流传最广的便是叙事史诗《阿诗玛》。它用口口相传的方式讲述了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阿诗玛》已经被拍成电影,也翻译成了多国文字,广为流传。

• 彝族漆器主要以餐具和酒具为主。制作要经过40多道工序。彝族漆器色彩形成了以黑为主,与红、黄二色相配合的彩绘艺术风格。彝族漆器髹(xiū)饰技艺在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彝族刺绣也是在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刺绣不仅展示彝族妇女深厚的绘画,刺绣功底,也全释了彝族多样的文化内涵。彝族刺绣色彩主要以黑、白、红、黄、绿、蓝为主。他们刺绣上的每种图案都有独特的寓意。比如:妇女衣襟上的绵羊角,表示生活顺畅,安康;衣服下摆上的旗盘,象征城廓,田地。

•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和歌唱、器乐的演奏分不开。彝族的民间舞蹈俗称跳歌或打歌。彝族民歌主要以表现爱情的为主,男女对唱,即兴创作。彝族乐器也多种多样,有月琴、口弦、葫芦笙和唢呐等。• 彝族两个重要的节庆日分别为彝族年和火把节。

• 火把节在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热闹非凡。早上,人们要杀牲祭祖;晚上,要举着火把在庄稼地中转游,意为烧死害虫,祈求庄稼丰收。

• 彝族婚姻自由,楚雄彝族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称做“姑娘房“,让她单独在“姑娘房”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他们结婚时有背新娘的习俗,彝家山寨,山高路远,新娘必须在太阳落山前背回男家。

我们中国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我今天为大家讲解的彝族文化就到此结束了,但真实的彝族文化还远远不止这些。了解并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从我们做起,愿我们全国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建设美好家园,共创美好生活。谢谢大家聆听,祝大家民族文化节快乐!

彝族的介绍 篇2

在攀枝花也存在着一些彝族支系,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仁和区的迤沙拉理泼 (俚濮) 彝族支系和西区的庄上水田彝族支系。由于彝族支系比较多, 而且各支系的服饰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服饰上将近上百种, 而且每个支系也是各有特色。妇女们一般是上身穿着绣花或镶边的右衽大襟上衣, 戴黑色的包头或者耳环, 领口别有一组银排花。除西昌小凉山的彝族穿裙子以外, 在云南以及其他地区的彝族女性都穿着镶有精致花边裤脚的长裤, 已婚女性的衣襟领口以及袖口上也都有色彩缤纷的花边镶嵌, 尤其是在围腰上的刺绣更是显得异彩丰呈, 鲜艳夺目。水田彝族和理泼 (俚濮) 彝族虽然都在攀枝花, 相距不过一百公里, 但是在服饰和文化上却有着较大的差异。通过深入到迤沙拉和庄上进行田野调查, 笔者对两个支系的文化和服饰进行了下面的比较研究。

一、攀枝花理泼彝族与水田彝族支系来历与渊源

1. 攀枝花理泼 (俚濮) 彝族的来历

彝族作为历史上古氏族后裔之一, 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 黄帝的长子名叫昌意“降居若水”, 次子名叫青阳“降居江水”、若水与江水也就是现在的雅砻江与金沙江。位于金沙江畔的迤沙拉“理泼” (俚濮) 彝族就是其中的支系之一。根据《西南彝志》的记载, 彝族的始祖叫阿普都木。“理泼” (俚濮) 是定居在攀枝花比较早的一个少数民族, 他们世代居住在这里。“理泼” (俚濮) 人说彝族语系里面的中部方言, “理泼” (俚濮) 文字据说现在已经失传了。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的迤沙拉村是我国目前已知最大的理泼 (俚濮) 彝族村, 被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誉为中国理泼 (俚濮) 彝族的第一村。迤沙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彝族村落, 理泼 (俚濮) 彝族的文化非常的厚重, 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风情, 是攀枝花地区极其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迤沙拉村以其丰厚积淀的理泼 (俚濮) 彝族文化早已被评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村, 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有纯朴、传统、原生态的理泼彝族文化的迤沙拉村目前仍然保留了别具一格的民居建筑、理泼 (俚濮) 彝族民俗文化风情以及具有明代江南地区的丝竹遗风的谈经古乐、歌谣和节庆活动等。

迤沙拉的彝族同胞, 大都声称他们的祖先是南京人。在迤沙拉有起、毛、纳、张四大姓。四大姓氏各有自家珍藏的家谱, 追溯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迤沙拉村的四大家族都宣称自己的祖籍是南京。起家的祖先据家谱记载是来自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的明朝镇守云南的将士, 毛家现已证明与湖南韶山毛泽东有家族关系, 并且已经重新续好家谱。史料证明迤沙拉理泼彝族的祖先的确是“屯兵戍边”和“洪武开滇”等历史史实的经历者和见证者, 他们推进了当时的中原秦淮文化与当地的彝族文化的融合, 从而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迤沙拉理泼 (俚濮) 彝族文化表现形式, 形成了与道家的洞经音乐和纳西古乐等风格迥异的具有中原丝竹韵味的谈经音乐以及与传统彝族民居区别突出的民居建筑和村落格局等。成为了攀西地区大小凉山彝族支系怀抱中的一支与众不同的奇葩。

2. 攀枝花水田彝族支系渊源

水田彝族的聚居区主要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安宁河流域, 包括西昌市、喜德县、冕宁县的一些平坝地区以及攀枝花的盐边县、米易县、西区的庄上村。“水田彝族”是解放后由国家确定的名称。大小凉山地区的彝族称水田彝族为“木黑人”。水田彝族主要是和汉族杂居在一起, 一样的种水田, 一样的着汉装, 精通彝汉两族语言语, 死后用棺材埋葬, 并且按照汉族的辈分和字号取名并有家谱记录。过去的水田彝族基本上不与山区的彝族通婚, 甚至互不往来。关于水田彝族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以前的水田彝族是高山彝族的一支, 后来因为违反了族规遭到驱逐, 被迫从高山地区迁到现在的平坝地区。一种说法是:水田彝族大约在元末明初时期, 因为在普雄一带同当地的黑彝发生战争, 战败后迁到了现在的地方。一种说法是:水田彝族是来自江西 (顺天府) 或 (吉安府) 一带的汉族人与当地彝族的后代, 至今尚有民间的传说在流传。最后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显示, 水田彝族很可能是唐宋时期生活在云南“白蛮”族。历史上的大小凉山彝族被称之为乌蛮, 而水田彝族则有很多的历史痕迹表明是当时白蛮的一支。据记载水田彝族是唐宋时期驻防建昌、会川一带的南诏大理国军队, 水田彝族在民族习惯、社会风情、婚姻生活、家庭习俗上与《蛮书》上记载的白蛮的很多特点有共通之处。白蛮也就是现在的白族, 可见水田彝族虽然称之为彝族, 更多的去倾向于汉族或者是白族, 在生活习俗、历史文化、服饰风格上与彝族有着很大的差别。水田人尚白, 彝族尚黑。水田人生产力水平文明程度远远高于彝族, 被四舍五入到彝族中不太合理。

二、攀枝花理泼彝族与水田彝族的服饰比较

1. 理泼 (俚濮) 彝族服饰的特征

攀枝花迤沙拉理泼 (俚濮) 彝族服饰都是纯手工制作, 色彩非常的鲜艳、做工异常精细。其中以“扣花帽”最具有地域特点, 这种帽子一般只有已婚未生育的少妇和少女才能够佩戴。这种帽子的面料一般采用藏青色、深蓝色和黑色等几种布料缝制, 采用各色的花线进行挑苑、滚边和绣花, 然后搭配上银饰品、各种颜色的飘带以及缀上珠子等。从帽子的侧面来看就像一只孔雀静静地趴在地上。中老年的女性则是用帕子裹住头发, 彝族称之为“包头”。迤沙拉理泼 (俚濮) 彝族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银耳环、银项链, 腰里系着花边的围腰, 脚上穿着圆口的绣花鞋。

迤沙拉理泼 (俚濮) 彝族的女子特别善于刺绣, 所以在服装上刺绣成为主要的装饰手法。自古这里就有“不长树的山不算山, 不会绣花的女子不算彝家女”这样的谚语。理泼 (俚濮) 彝族的女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挑花刺绣了, 到了十几岁的时候就要自己准备缝制出嫁的衣服和鞋子。以前, 做一件彝族女子的手绣的服装差不多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样子, 由于理泼 (俚濮) 彝族支系崇红尚黑, 服装的主色是黑色和红色的, 花样的线条和笔画在布料上不容易看的清楚, 一般都是以贴花刺绣为主。

理泼 (俚濮) 彝族刺绣包括除了服饰、围腰、鞋子等之外, 还有包头、枕头、马甲、钱包以及其他各种装饰品, 这些饰品做工精良、工艺精美, 色彩华丽, 有些具有很深的民族寓意, 有着高的实用性、观赏性以及可收藏性。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的彝家服饰显示着迤沙拉人深厚的刺绣技巧和艺术水准。各种色彩通过精心的的搭配与衣服的底色有鲜明的对比。理泼 (俚濮) 彝族刺绣不仅在在针法上变化多样, 在图案的配搭上也多有讲究, 在迤沙拉理泼 (俚濮) 彝族绣制小围腰上是最有一些讲究的, 围腰多采用挑花斜绣, 整体形状上像一个“几”字的形状, 围腰的上部一般要绣一朵色彩鲜艳针法紧密的盆花, 围腰的中部一般要绣一大朵色彩艳丽的富贵花卉, 围腰的下部的飘带头尖和面宽采用挑花斜绣, 整体形象艳丽脱俗颇具彝族风情。理泼 (俚濮) 彝族的绣品非常丰富, 在服装以外, 最常见的当然是包、鞋子、鞋垫等饰品。最为值得一提的就是鞋垫了, 当彝族姑娘情窦初开之时, 给心上人送上鞋垫就是最好礼物。当理泼 (俚濮) 女孩子遇上自己喜欢的人, 就会为他缝制、刺绣鞋垫, 作为爱情的信物。

2. 水田彝族服饰特征

水田人服饰式样繁多, 色彩艳丽, 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小领、偏襟短衣, 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 飘逸多姿, 或短不及膝, 婀娜动人。女装头上是大盘头, 青布外面为包头带, 有红、黄、绿、白、黑五色布挑花, 绣上石榴花、桃花、辣椒花、系于包头外, 前额有一块飞蛾式盘头, 绣上飞蛾展翅、蜜蜂采蜜、鹦鹉啄食等, 边沿系彩珠或玛瑙悬吊与鼻子平行, 耳朵上吊耳坠或者玛瑙。衣服大袖筒四角抠去夹衣, 青、红、绿布做面, 红白黄铜长把子纽扣, 衣领钉四颗, 前胸是排子花, 由红、黄、蓝、白、绿带组成, 后脱襟插花, 裤子是骑马裤, 裤脚6~8寸宽, 用不同色四寸宽的布绣上钥匙花装饰裹边。鞋子有鸡冠鞋, 四块鞋、圆口鞋几类, 前后左右绣花, 鞋尖用五色线锁口, 鞋尖往上翘, 形似鸡冠, 故称鸡冠鞋, 袜子为白色布双层袜, 整套装束穿戴起来五彩缤纷, 好似彩蝶飞舞。

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 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 头缠青色包头。上衣主要是青蓝布长衫, 扣子钉在右边, 7~9或9~11颗, 钉单不钉双, 袖子大小为中袖, 腰系三角形青布围肚, 内分数层以作盛装钱币之用。水田彝族服饰, 一般以涡旋纹和几何图案为主, 风格古朴、粗犷。最重要的部位是领子、袖口和裙摆, 因为这几个地方都必须要绣上彝人的标志图纹, 主要有祥云、火焰、彝文和鹰等图案, 带有光明、正义、驱鬼、辟邪、企盼吉祥的寓意, 反映了彝家男儿强烈的性格及大男子主义。

三、结语

通过一系列的田野调查, 我们可以发现迤沙拉的理泼彝族虽然是凉山彝族地区主要的彝族支系, 但是因为汉族文化的介入在服饰特征上除了保留彝族主要特征以外, 更多的是汉族刺绣文化进行的修饰, 可以说迤沙拉理泼支系的以彝族文化为内在精神崇黑尚武, 以汉族文化为秀美外在修饰, 彝汉文化骨肉合一深度融合的服饰特点。而庄上的水田彝族则是吸收了汉族农耕文化的精华和白族文化的一些内涵, 崇尚白色, 以汉家文化为骨, 以农耕文化为内在精神, 以白族文化为肉, 以彝族文化为表, 虽然表面纹饰上有彝族文化元素, 但是在内在上还是汉族和白族的一些特点在起作用。无论是迤沙拉理泼彝族还是庄上水田彝族, 他们同在攀枝花一个地域, 同是一个民族, 服饰特点上面都有彝族的文化特色, 也都显现出被汉族文化影响的一面, 但是在服饰上却分化出了不同的内涵和外延, 这在服装文化领域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

摘要:在攀枝花的彝族中存在着很多的支系, 其中迤沙拉理泼 (俚濮) 彝族和庄上水田彝族是非常特殊的两个支系, 他们相距不过百里, 同时受到汉家文化的影响, 同时保留彝族文化的特征, 但是在服饰文化和特征上却又截然不同。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两个支系的服饰进行比较分析希望找出其背后的缘由, 以期在后续的旅游产品开发中把握其中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理泼,水田,服饰,刺绣

参考文献

[1]孔梅, 孔明.探析彝族服饰图纹的文化内蕴J.文教资料, 2007 (7) .

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介绍 篇3

凉山自古以来就是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古“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凉山自然风光雄奇秀美,自然、人文景观众多,民族民俗风情别具特色。有被誉为"川南胜景"的邛海、泸山、螺髻山、高原明珠泸沽湖、钟灵竞秀的马湖、阳刚挺拔阴柔媚态的公母山、富有童话世界韵味的寸冬海子、温泉瀑布、西昌黄联的土林、西溪仙人洞、大熊猫之乡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龙肘山、甘洛"魔沟"等;有昭觉博什瓦黑岩画群、木里大寺、红军抢渡金沙江的会理皎平渡旧址、红军过彝区时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彝海结盟遗址、全国唯一的彝族奴隶制社会博物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多姿的民族风情更让人流连忘返,有彝族的砣砣肉、杆杆酒、神秘奇妙的毕摩文化、狂热奔放的火把节文化、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纳西族的阿注婚姻等,使凉山魅力无穷。

Tips:精品旅游线路推荐:昆明——泸沽湖——卫星基地——螺髻山——大槽河温泉(或泸山邛海)六日游

民族旅游节庆:彝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彝族年 ;摩梭人的转山节(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转海节(每到初一、十五或初五、二十五);木里藏族藏历年(每年藏历正月一日開始,一至数天不等);傈僳族阔时节即新年(腊月二十九开始)。

东川《彝族神鼓》的魅力 篇4

一、东川《彝族神鼓》的始原

1. 原始形态

据《西南彝志选·前言》记载, 东川曾经是彝族先民生存、繁衍的栖息地之一。在彝族先民的观念中, “神灵”无处不在, 具有超凡的神力。“火”作为一种自然现象, 是一种既能造福于人又能给人带来灾难, 并具有人无法战胜的威力的“神灵”的演化物, 于是彝族先民们关于“火”的意识, 渐渐由敬畏演化成了崇拜, 并进而演化成了“祭火神”的原始宗教活动。在活动中所有族人都盛装到场, 团团围住场中大火, 仪式由最有威望的大“毕摩”主持, 先由族中有身份的长者给“火神”敬献祭品, 再由“毕摩”念经赞颂火神, “请”出火神, 祈求火神保佑族人, 为族人消灾免难。之后“毕摩”又诵经“送”火神。在“迎送”火神的过程中, 族人便击鼓而歌, 伴舞助之, 颂扬“火神”无比的神威。由此形成规模较大的一种祭祀活动, 东川彝族“祭火神”的鼓舞由此而产生。

2. 编创历程

东川歌舞团的文艺工作者2003年对东川法者、阿旺乡的彝族文化进行采集、整理, 结合当地彝族“祭火神”宗教活动中鼓的演奏特点, 想到创作一台具有彝族特色的大型鼓舞。经过购买材料、自己做鼓和选聘了当地彝族二十多名青年与十几名歌舞团演员一起艰苦排练, 一台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鼓舞《彝族神鼓》出炉了。

3.“鼓”由原始宗教活动走向舞台的成功

(1) 参加“2004昆明国际旅游节全国民间鼓舞邀请赛”, 经过紧张的角逐, 仅以0.01分的微弱差距负于冠军队“山西运城”队, 获得大赛银奖。

(2) 2005年参加“云南省国际旅游节鼓舞大赛”, 荣获金奖;2005年在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举办的山西临汾“中华文艺山花奖鼓舞大赛”中获得最高奖项———“中华文艺山花奖”, 该奖项是与电影金鸡奖、电视百花奖同等的最高奖。

(3) 2006年6月29日参加在北京慕田峪长城进行的“中国民间民族鼓舞大赛”, 荣获“铜鼓奖”、“优秀组织奖”和由CCTV-3台主持的舞蹈世界节目所颁发的“舞林证书最具特色奖”, 同时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录制“吉尼斯中国之夜”的演出, 受到一致好评。

(4) 2006年, 《彝族神鼓》又被邀请到韩国泉州国际艺术节上演出, 在国际舞台的展现, 引起了国际音乐界积极广泛的关注, 更震撼了音乐界的同仁, 他们感慨地说:“没有想到鼓还可以这样演奏, 有这样的震撼……”

二、东川《彝族神鼓》的民族文化精神魅力

东川《彝族神鼓》舞由彝族“祭火神”的原始宗教活动走向现代音乐文化活动的国际舞台过程的成功, 不仅给人们展示了彝族宗教原生态音乐文化的渊博与悠久, 更展现了彝族的民族文化精神魅力:

1.“乐感天人”与“乐以象德”的民族音乐文化内涵

一方面, 东川彝族“祭火神”鼓舞的产生, 就发展史而言, 从鼓点到鼓的形状都受到了中原汉族战鼓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并没使彝族“祭祀”鼓失去原有的色彩, 而且演奏形式由单一发展到目前群体的演奏, 更加丰富了其内涵, 提高了其神秘、欢快、雄浑威武的民族音乐文化特色的魅力, 也使其原宗教祭祀观念的情感心理, 以沟通天与人为目的, 以音声情感力量为中心的“乐感天人”审美意识的美育形态更加突出。另一方面, 《彝族神鼓》舞的音乐表现形式, 通过鼓的不同大小、鼓点松与密的结构、长短、力度等变化多端的艺术手法, 再加上全体演奏员心感的高度统一, 调动和震撼了人们的情感心理, 激发了人们的想象、联想及情感体验诸种心理活动, 由情而见理, 达到乐的道德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相辅相成, 最终实现了“乐以象德”的美育目的, 这正是“彝族神鼓舞”的内涵魅力。

2. 坚强不息的求“和”与“同”的民族奋斗精神

我们都知道, 东川彝族世代居住在云贵高原的红土地上, “一山分四季, 十里不同天”, 气候恶劣, 自然灾害多, 交通不便, 耕作靠天。但彝族人民从没有向困难低头, 更不激愤、躲避, 反而以各种古老的祭火神、祭龙神、祭山神、祭天神等宗教活动, 在活动中以“鼓”传心声, 以“歌”“舞”而乐。如:在“祭火神”活动时, 在族中最有威望的“毕摩”带领下, 全体族人身着节日盛装, 团团围住场中大火, 击鼓而歌, 伴火而舞, 请出“火神”赐福于彝人民, 祝愿彝家山寨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在难度大、变化快的鼓点激奋中, 人们尽情欢歌、尽情释放情感, 也体现了彝族人民团结一心, 求得与天“和”、与地“同”的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奋进心情。正是这种以乐求和, 以“鼓”而撼, 以“鼓”而激奋, 以“鼓”而求与天、地同在, 以“鼓”音声多端变化, 而生心理上与天地和谐, 与天地同生存的民族奋斗精神, 正是“彝族神鼓舞”的魅力所在, 也正是这种精神, 使华夏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壮大。

3.《彝族族神鼓舞》的时代魅力

《彝族神鼓舞》的创编历程, 正是艺术工作者体验到彝族人民以“鼓”的音声而“撼动”民族情感, 使民族情感与心灵内聚在一起, 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 成为彝族世代延生的强大精神力量, 也正因为这强大精神力量驱动了彝族人民的团结与发展。《彝族神鼓舞》由祭祀中的单一活动形式发展到国际音乐艺术交流的舞台, 以它独有的神秘、欢快、雄浑威武的统摄力与整合力, 震撼了广大人们的心灵, 洗涤了人们心灵深处在新时代中形成的淤泥, 更展示了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强大精神内聚力量, 展现了华夏民族的团结奋进、不屈不挠的时代精神, 为中华民族吹响了团结奋进、和谐发展、勇往直前新时代的冲锋号。

总而言之, 从《彝族神鼓舞》演奏的鼓声震撼中我们能够体会到:民族与时代、民族与世界、宗教与音乐等关系的推动发展中, 民族精神的内聚动力才是民族音乐文化的真正内涵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兴荣.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2]东川地方志.东川地方志编委会.

云南彝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篇5

1 云南彝族传统体育的种类

1.1 竞技体育类

在各彝族地区, 摔跤和赛马都是广泛流行的竞技体育活动。摔跤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传统体育运动, 其中云南东南部的路南和弥勒彝区都有“摔跤之乡”的美称。另一项传统竞技体育类运动赛马是开展最为普遍的运动。因为不分男女老少, 都可以参加这个运动。不分时间不分季节, 只要有大型的集会, 比如说婚丧和节日庆典等, 都会举行比较隆重的赛马运动。

在过去的楚雄州大姚县一带, 摔跤活动还可以作为解决争端的一种裁决方法。由于当地的彝族人民出现地盘或者是水源的纠纷时, 矛盾的解决方法就是摔跤, 胜负一分, 便不再有争执。

1.2 传统舞蹈类

少数民族一般都是能歌善舞的, 彝族也不例外, 而且彝族人民的传统舞蹈内容更是丰富。舞蹈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 有反映征战的大刀舞, 也有是从宗教祭祀活动中演变出来的铃铛舞, 还有反映生产活动的铜鼓舞等。

其中反映宗教祭祀活动的老虎笙或是跳虎舞是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舞蹈之一。宗教活动中常常会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在云南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绝大部分彝族人民是以图腾崇拜为主的。从跳的舞蹈来看, 当时的人们是将虎看作是万物之源, 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崇拜。一般是在正月, 这个被称为虎节的月份, 人们模仿虎来到人间施法, 保佑人们无疾无灾, 五谷丰登。曾经跳虎舞还作为彝族传统体育项目代表云南省出访日本, 与日本民间体育组织进行了文化交流。

1.3 娱乐游戏类活动

彝族有很多丰富的娱乐游戏类的传统体育活动。其中广为认知而且流传的也非常广的就有斗牛、跳高脚马、跳火绳、打陀螺、磨秋、蹲斗等。其中的斗牛和磨秋这两项运动应该是最为有趣和吸引人的。每逢节日庆典, 必要进行的娱乐活动就是斗牛, 尤其是在火把节上。虽然彝族的斗牛是牛与牛之间的角斗, 但是作为欣赏者的人们也在其中感受到了巨大的乐趣。不像是西班牙斗牛的那种刺激热血, 彝族的斗牛更是一种欣赏性的娱乐活动, 观赏性更强。另外一种运动磨秋则是我国少数民族创造的适合青少年参与的有趣运动之一。除了彝族, 还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这项娱乐活动, 比如说哈尼族和壮族。难以确定是起源于那个少数民族, 因为这几个少数民族对于这项娱乐活动的玩法和规则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2 云南彝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因为云南的地形原因, 少数民族多数生活在山区之中, 交通的闭塞导致了经济和文化的基础薄弱。也正因为此, 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才表现出很多与现代体育活动不同的特点。

2.1 独特和普及性

由于彝族处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之中, 不能像在平原地区中开辟出很大的一片空地作为运动的场所。而且由于交通的闭塞和经济的落后, 体育活动和器材在这方面就受到了很大一部分的限制。如果要在山区中布置出一个篮球场都是十分困难的, 即便是没有标准的体育器材, 随便安放一个篮球架也难以实现, 说不定投篮的时候一个不慎就投到了山崖下面。因此, 彝族人民就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现有的地理环境, 即便是没有正规标准的场地和体育器材, 依然是创造出了很多适合开展的娱乐游戏和体育活动。有时候在山头, 田地间都可以进行的活动。既没有场地和器材的限制, 而且不分男女老少, 普及性很强, 大家都积极的参与其中, 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增强了人们的民族团结。

2.2 原始和宗教性

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于很多神奇的自然现象还没能有科学的解释, 所以将很多自然现象和无法解释的事情归结为鬼神等超自然的力量。当时的生产力十分低下, 彝族人们无法预测和控制自然灾害, 所以就将大自然的喜怒哀乐、天灾人祸、疾病瘟疫等等都归结为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所以每当节日庆典或者是遇到自然灾害而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时候, 人们都会进行宗教祭祀的活动, 向他们在思维中幻化成的神和图腾祈福献祭, 来保佑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在这些祭祀活动中, 也总是会贯穿着各种各样的传统体育活动和舞蹈内容, 因为他们认为传统体育活动和舞蹈能使人与神相通。这样的表现形式不仅仅能达到祈求神灵庇佑的目的, 还可以使人们求得心灵上的慰藉, 给予人们精神上的力量, 增加了人们战胜灾害疾病的信心, 同时还具有驱恶除邪的作用。

2.3 继承和发展性

作为彝族先民的文化遗产之一, 彝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从彝族先民的生产劳动和宗教祭祀中发展形成的。虽然在远古时期, 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是作为征服自然的一种表现, 也作为人和人之间出现矛盾纠纷是的调解纠纷的手段的一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文明的进步, 原来的传统体育活动有了新的意义和生命力。从原来传统的环境中走出了大山, 走向了广阔的世界, 以后还会走向国际的舞台。

3 彝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变迁, 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又有了新的功能和作用。

3.1 民族团结功能

体育活动向来是一种效果良好的拓展人际交往、维系人们之间的关系、消除人与人之间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同带来隔阂的好方式。只要遵守一定的体育道德和规范, 体育活动就能成为一种很好的群体性社会互动场所。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 荣辱与共, 患难并存, 都对祖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2 健身娱乐功能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生活中, 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娱神同时娱己的氛围。在开展无论是宗教祭祀活动中的舞蹈活动或者是节日庆典是的体育竞技赛事, 人们都在娱乐自己, 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释放内心的压力。“阿细跳月”就是现代彝族人民经常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在这项活动中, 不仅仅可以增强体质, 还可以陶冶情操, 给人们带来精神上和心灵上的洗礼。

3.3 教育学习功能

古代时候, 由于语言文字的不发达, 造成很多技能和技术都需要身体语言来传授。所以很多流传下来的传统舞蹈也是反映生产技能和生产技术的舞蹈。比如说彝族的“纺棉舞”就是一种向后代传授纺织棉布技艺的教育手段。所以现在的彝族传统体育中也有一部分是含有教育下一代的目的的。这样的传统体育活动有利于下一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诚实勇敢坚强的道德品格和强大的民族品质。

4 结语

云南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多元化功能的文化现象。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彝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鲜明的民族特征在现代社会中有了充分的体现, 并在传统的节日庆典中稳定的传承了下去。它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功能是极具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郑朝沙, 刘亚.论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时形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3 (4) .

[2]邓以华.探究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以回族武术为例[J].少林与太极 (中州体育) , 2011 (10) .

[3]袁泽民, 季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态探讨——以云南彝族传统体育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 2011 (3) .

[4]阿桂婷, 白文婷, 尹金萍, 等.南诏国时期军事活动与彝族传统体育的关系研究[J].科技信息, 2010 (30) .

[5]卢元镇.希望在于东方体育文化的复兴——兼论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向东方运动会转型[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10) .

论彝族毕摩文献的传承与保护 篇6

1 毕摩文献的传承方式

毕摩具有多重身份, 在彝族中既掌管神权, 又把握文化, 既司通神鬼, 又指导着人事。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 毕摩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 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现今的毕摩, 基本上是脱离了政治关系, 主要是主持各种宗教祭祀活动。毕摩的传承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家传世袭, 第二种是拜师受业。

以家传世袭为主。家传是彝族毕摩传承的主流, 拜师学成的毕摩只占少数部分。毕摩世家出身的毕摩得向他们的子孙传授毕摩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让毕摩的职业和身份在毕摩世家中不断的延续与世袭。师徒相传的毕摩, 一般是要向有家传背景的毕摩拜师求学。无毕摩世家背景的人, 想要从事毕摩活动相当有限。

彝族毕摩文献, 是由毕摩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收集整理的彝族的认知成果, 记载着彝族人们对历史文化、哲学思想、人伦规范、医药卫生等的认识, 反映了彝族远古时期,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发展史。彝族毕摩文献不仅是彝族人民宝贵的文化财富, 还是中华民族文献中不可多得的财富, 对于研究彝族文化, 特别是彝族史和西南民族关系史极具价值。毕摩文献的传承方式, 也形成了一种以世袭家传为主导, 旁系传承为辅的形式。彝族毕摩文献也是代代相传, 有传男不传女, 传内不传外的基本原则, 靠毕摩们以传抄、记录等形式相传。但是在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下, 还愿意继续做毕摩的人尤其是年青的一代人是越来越少。还有很多毕摩文献在彝族民间, 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 也是越来越少。但是毕摩文献又有很高的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和资料价值, 所以得抓紧保护和抢救。

2 毕摩文献的价值

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 对毕摩文献也有了正确的认识。有很多专家、艺术家等从毕摩文献中收集、整理素材, 提炼升华为艺术作品, 或是开发利用毕摩文化中有价值的信息, 创造对人类有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资源库。对毕摩文献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对其中的价值也有了肯定。毕摩文献有着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和资料价值。

彝族毕摩文献不论其文字还是它的内容都非常的古老, 文字是难以识别, 语言也是很难理解, 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具原始性。其还保存着彝族最古老的文字典籍, 保存着大量的彝族古代文学作品, 是彝族古代诗词歌赋的总汇。毕摩文献是发展彝族民间文学的重要营养, 是研究彝族民族语言文学的宝贵资料, 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彝族毕摩文献里完整地记载着彝族的各种神话传说、动植物来源等, 叙说万物起源的神话传说是不可替代的, 也是研究原始宗教等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规律的典型而非常清楚的材料, 如果没有这些材料, 我们就无法总结、研究, 所以其学术价值非常高。彝族毕摩文献记载着彝族古代部落间的战争、迁徙和分支等重要的历史事件, 是研究古代人类史、民族史、社会史最宝贵的史料和最珍贵的文献。不论是对研究中华文明也好, 还是世界文明也好都是非常稀有的文献资料。而且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伦规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毕摩文献的保护

研究彝族毕摩文化, 就得从毕摩文献的本身研究, 只有对毕摩文献本身的研究才能够理解原本之意。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理解, 汉文文献对彝族文化的记载, 是不够客观的, 毕竟是一些零碎的二手材料记载着的。毕摩文献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它涉及彝族文化的各方面, 不管是历史学、宗教学还是哲学与文学艺术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 是彝族独有的。但是对毕摩文献本身的研究并不容易, 由于毕摩文献年代太遥远, 而且经文晦涩难懂, 现能够解读的人是寥寥无几, 毕摩是越来越少了, 毕摩文献的失传也越来越来严重。有的毕摩文献只有书名记载而已, 还有一些典籍因保存不善, 被虫蛀、被雨水浸坏等现象也较为严重。反正诸多原因导致了毕摩文献的大量消亡和流失, 给彝族文化以至中华文明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毕摩文献是彝族拥有的世界瑰宝, 保护和传承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保护工作虽然艰巨但是意义非常重大。扬长避短, 国家应该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建立各种设施, 例如民族博物馆来保护彝族毕摩文献遗产等, 还可以利用技术资源优势对彝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利用和开发。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技术越来越高, 印刷技术制作的便利, 更有利于毕摩文献的保存。现代工业技术要远远超过传统毕摩手抄来的方便。彝族毕摩文化遗产巨著《彝族毕摩经典译注》, 在2005年, 由楚雄彝族自治州投资1000万元, 经过60多名彝族文化专业人员3年多的艰苦努力, 已编译完成70卷, 正式出版30卷。《彝族毕摩经典译注》收录了滇、川、黔、桂四省区具有彝族代表性的彝文典籍和口传祭经、创造史诗、英雄史诗、叙事长诗, 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彝族毕摩文化遗产巨著, 也是彝区各族人民对传承民族文化作出的重大贡献, 是一套彝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抢救和保护毕摩文献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因为它记载着彝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医药卫生、哲学思想等丰富的内容, 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首先就得保护人类自身的优秀文化遗产, 让优秀的文化遗产发挥作用。

摘要:毕摩文献是毕摩文化非常重要的载体, 是通过毕摩仪式这种特殊的方式传承, 而毕摩仪式又是靠毕摩文献来规范, 它们是一体的, 不可分割的。

关键词:毕摩,毕摩文献,毕摩文献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卿玉弢.浅论彝族毕摩经书的保护与抢救[J].黑龙江史志, 2009 (2) .

文化位育下的凉山彝族双语教育 篇7

一、双语教育———民族教育之标志

在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 产生了不同的文化, 文化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各种文化相互碰撞、接触和交融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这样产生的文化并不是多种文化的简单叠加, 而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因此民族教育就成为了民族传统教育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的连接点。

民族教育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是少数民族儿童融入主流社会, 另一方面又要保留和发展各少数民族文化。而要完成这两项任务, 一要学习主体民族的文化和语言;二是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那么, 能够促使这两个目标实现的手段即是双语教学, 这是由语言、文化和教育的关系所决定的。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 还有下列四个特性:第一, 语言是构成民族的一个最基本、最明显的特征, 成为群体认同的一个标志, 语言的学习必然与这种语言相联系的文化价值系统紧密相关;第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意识、道德都要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来形成;第三,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第四, 语言是文化的媒介, 一个人在掌握了某种语言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具有了学习与这种语言相联系的文化的基本条件。此外, 每个社会特有的变化过程会迫使民族群体和他们的文化不断地努力适应, 因此现代民族要发展, 就必须是多元开放的民族, 封闭是没有出路的。因此, 在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 实现现代化就要学习主体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学习世界上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和语言;同时为了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少数民族应重视自己的民族语言的学习, 也就产生了民族教育中的双语或三语问题。

我国有56个民族, 而汉族人口占91%, 再经过千百年的发展, 汉语会成为我国各族人民间的“族际语”, 因此只有在每个少数民族都熟悉本族语言和汉语言的基础上, 才能达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发展, 才是好的民族教育。民族教育的发展也告诉我们, 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民族的发展。

二、凉山彝族双语教育的发展历史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中国四川省南部, 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北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 北起大渡河, 南临金沙江。这里是中国彝族最大的聚居区。一般简称为凉山州或凉山。辖1市16县。《凉山彝语拼音方案》的出台, 是彝族凉山彝族双语教育的开始。自1952年到1958年是彝语文教育之始, 这三年的主要目的是为凉山彝族地区培养一批高级翻译和教育工作者, 以西南民族学院为例, 该院1952年开设彝语文专业, 于1952到1957年间, 先后招收了4个以汉族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彝语文专业班。这些班的教学, 以《凉山彝语拼音方案》为文字工具, 开设彝语文课。除公共课外, 专业课的教师和辅导员均由彝族同志担任, 实行强化教学, 上课均用彝语讲授, 课余时间要求学生结交彝族朋友, 开展“彝语日”活动, 并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在彝族聚居区农村进行口语实习, 以巩固学习成果, 提高彝语口语水平。1958年随着“大跃进”开始, 彝族双语教育停滞了, 并开始实行汉语直接过渡。而这一停滞则长达18年, 直到1976年2月, 中共凉山州贯彻省委72号文件, 决定推行《彝文规范试行方案》, 实行汉文、彝文并用;积极开展彝文推广普及工作, 用彝文扫盲, 要求在农村小学开展彝文教学试点, 着手建立健全彝文工作机构。在此后四年, 彝文教学开始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到1984年全省彝文教学工作会议在西昌召开, 并确立了“以语文教学为主同时开设汉语文课” (一类模式) 和“各科用汉文教学同时开设彝语文课” (二类模式) 两种教学模式并举的方针并逐步实行。1996年的首届一类模式130高中生参加高考, 升入本科20名, 升入专科18名, 升入中专、中师47名。[1]至此, 凉山州彝汉双语教育走入了一个新阶段。

凉山彝族的双语教育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后,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如到2005年, 凉山双语教学两类模式的中小学校达1023所, 在校学生达106002人。其中, 一类模式小学42所, 中学5所, 在校生分别为3584人和799人;二类模式小学948所, 初中61所, 高中7所, 在校生分别为76172人、22142人和3305人。[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到现在已有大量的特岗教师加入, 而且教师文化素质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而且随着双语教育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双语教育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广大群众关心的主要问题, 并且这种关心开始从“硬件”方面的关心转变为“软件”的关注。广大教育者开始用不同的理论来阐释双语教育, 为双语教育的发展找寻一个理论上的依据。

三、文化位育下的彝汉双语教育

《中庸》上说:“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有学者对其下注脚说:“位者, 安其所也;育者, 遂其生也。”因此生物学安所遂生的观点, 我们不妨管它叫做“位育”。在西洋演化论之后, 生物界才明了所谓“适应”、“顺应”现象。适应现象有两方面:一是静的方面, 指生物于环境中所处的地位;二是动的方面, 指生物自身的发育、发展。

“文化位育”是潘光旦先生“社会位育” (Social adaptation) 一词的借鉴。潘先生在主编《华年》杂志期间, 较为明确地阐释了“社会位育”思想。“社会位育”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为“位”, 即社会秩序, 该秩序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一为“育”, 即社会进步, 该动态过程是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3]若以潘先生从“静”、“动”两个维度对“社会位育”的解读为鉴, 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文化现实, [4]“文化位育”需用两个维度去诠释:一为中华文化的“共性”, 即“静”的“位”, 其是民族认同的根本, 并且关系到民族关系的和谐、社会稳定的保持;一为中华文化的“多元”可以解释为“动”的“育”, 其是民族发展的动力。而“文化位育”的实质, 就是处理中华文化的“共”与“个”的和谐问题, 即我们一直强调的“和而不同”。讲位育就不能脱离环境。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以民族的发展, 安所遂生就要置身物质环境中

WENJIAOZILIAO

又要和文化环境保持紧密联系。以文化位育的观点来看待现在的双语教学的问题是可能并且可行的。1933年, 潘光旦先生一篇题为《忘本的教育》的文章中指出:“中国的教育早应以农村做中心、所设施, 是应该以85%以上的农民的安所遂生做目的的。但是二三十年来普及教育的成绩, 似乎唯一的目的在教他们脱离农村, 而加入都市生活。……至于怎样和土地及其动植物的环境发生更不可须臾的关系, 使85%的人口更能安其所遂其生, 便在不闻不问之列。”[3]

以潘先生的观点透视双语教育, 主要表现为双语教育与社区文化的断裂, 导致学而难以致用的问题。调查发现, 尽管国家在民族地区依据不同民族特点, 实行与当地民族实际相结合的双语教学。但因民族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要求, 与汉族地区学校要求相差不多。由此, 双语教学就脱离了当地社会现实, 对本族语言和汉语教学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益处, 进而还影响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彝族地区学生的生活环境是以彝族文化为主要文化主体, 这就要求双语教育在发展和推行的过程中, 注意学教教育与本民族文化之间的连续性, 避免双语教育与本族文化疏离。双语教育的发展要注意引进本族文化, 以便缓解主流文化与本族文化的冲突, 即非同质文化之间的矛盾, 帮助学生适应双向文化, 保持学生与本族文化之间的连绵性。

综上所述, 文化位育的必然要求是:顺应民族固有自然、人文环境, 保持“天地人系统”的链接性;这样既顺应了民族的发展, 同时也能够使凉山彝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在两种文化之间, 以求同存异的方式发展自己, 在保证本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努力吸收外在的主流文化, 是双语教育在当地能够做到真正的安所遂生, 达到双语教育最根本的价值诉求。

摘要:双语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的稳定和谐。本研究介绍双语教育在民族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凉山彝族双语教育的发展历史, 进而用文化位育的观点来阐释双语教育, 以期双语教育在凉山彝族能够得到更好发展。

关键词:彝族,双语教育,文化位育

参考文献

[1]潘正云.凉山州彝汉双语教学发展综述[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9, (8) (增刊) .

[2]史军.四川凉山州双语教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措施[J].民族教育研究, 2006, (5) .

[3]潘乃谷.潘光旦释“位育”[J].西北民族研究, 2000, (1) .

上一篇:谈友谊梁实秋教案下一篇:关于张里龙凤学校办学资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