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服饰论文(精选4篇)
宋代服饰论文 篇1
蹴鞠源于战国,并在隋唐得到进一步发展,直至宋代进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在宋代,源自上层社会对蹴鞠运动的热爱对社会各个阶层均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王公贵戚,还是平民百姓,平日里的休闲运动几乎都是蹴鞠运动。蹴鞠运动作为娱乐文化的一种主要形式,不仅注重玩球的技能,玩球者的服饰———蹴鞠服饰同样有着很高的要求。随着蹴鞠运动在宋代的成熟和兴盛,蹴鞠服饰同时也展现出了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一、蹴鞠服饰:玩的文化
在宋代,蹴鞠运动走向成熟的全盛时期,人们不仅仅只是对踢球者的体能及蹴鞠技巧异常重视,同时还对蹴鞠者的服饰要求相当严格。蹴鞠服饰便是在进行蹴鞠运动时,人们所穿的服装及其配饰,其在宋代拥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首先,服饰风格方面,蹴鞠服饰将一些生动的感性因子注入以朴素、严谨为主流的宋代服饰之中,将娱乐文化的那种轻松性及运动性很好地体现了出来。其次,服饰设计方面,蹴鞠服饰一方面强调其功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着重突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是那些帝王贵胄为了实现自身娱乐的需要,便更进一步将蹴鞠服饰的设计观念凸显了出来[1]76。
根据参与蹴鞠的身份以及职业的不同,宋代蹴鞠服饰的分类标准同时也就变得多种多样。通常情况下,蹴鞠运动的特征包括竞技、娱乐和表演等,而蹴鞠服饰依据这些运动特征便同样可分为竞技类的服饰、娱乐类的服饰以及表演类的服饰等。同时,由于参与蹴鞠运动的人群包括男子、女子以及儿童等,蹴鞠服饰便也就因此各有差异。此外,还可以依据运动中蹴鞠者以及场外人士等角色的差异,将蹴鞠服饰分成蹴鞠服饰以及场外人士服饰两类[2]36。
二、服饰造型及配饰
1.王公贵族蹴鞠服饰。
(1)宋代王公贵族的男子蹴鞠娱乐服饰。在胡廷晖的《宋太祖蹴鞠图》中便将宋代娱乐类蹴鞠中贵族男子的典型服饰造型、主要服装样式及其配饰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其中主要将宋太祖、宋太宗以及其余几人服饰造型用两大类来加以概述,宋太祖是头上戴着软巾,身上穿着团领窄袖的袍子,腰上束着丝带,衣服的前摆被掖扎在绦边上,下身穿着长裤,脚上穿着一双丝质的布鞋;而其他的几个人,戴着纶巾,衣服的右衽与领袍交叉在一起,衣服前摆同样被掖扎在绦边上,下身穿着长裤,脚上穿着一双丝质的布鞋。
对这些人的着装进行详细研究便会发现,宋代娱乐类的男子蹴鞠服饰具有的特点包括:首先,服装的选择具有实用性。例如服装为圆领窄袖袍,同时将前襟用丝带系住,这种选择比较适合蹴鞠这种竞技运动。该袍的下摆在右胯进行掖扎,方便进行剧烈活动,如骑马、射箭等。同时还能将四肢充分解放出来,将其活动范围进行大幅度扩展,以便在进行蹴鞠运动时,蹴鞠者能够充分发挥四肢的柔韧性。其次“,V”字形的交领以及团领开敞翻折的使用,使得蹴鞠服饰造型的局部功能更加凸显了出来。例如,采用“V”字形的交领使得颈部运动变得更加方便,还能有助于进行剧烈运动过程中的散热。而将头部用幅巾等帽式配饰包裹起来,可以有效固定头发,防止其散落而给蹴鞠运动带来不利。
(2)宋代王公贵族宴会活动中男子蹴鞠竞技的服饰。通常情况下,宋代的帝王贵戚在举行寿宴以及其他重大社交活动时,为了助兴,均会举办一场具有竞技性的蹴鞠运动,这种蹴鞠运动的参加者多为男子,并且还会有一定的彩头,胜利的一方多会被贵族们赐银碗或者锦衫作为奖赏;而失败的一方则要被惩以鞭刑作为处罚。对东京汴梁社会琐事进行记载的《东京梦华录》中曾经对此有过记载说,左军的球头苏述,头上戴着幅巾,身上穿着红色的锦袄;而右军的球头及球员,均是清一色的身着青色的棉袄。由此可见,宋代竞技类的蹴鞠服饰已经具备了现代竞技运动服饰的主要特点,即利用红与蓝、红与黄等鲜明的颜色对比,来达到冲击观众视觉的效果,从而使得竞技场中的气氛得到进一步升华,增加了观众欣赏蹴鞠运动的兴致。
此外,这类蹴鞠服饰通过锦袄、长裤以及马靴等比较清爽干练的装扮,使得蹴鞠者下肢的活动变得灵活,运动起来更加迅捷灵敏[3]28。
2.民间及皇宫女子蹴鞠服饰。
(1)宋代民间女子蹴鞠的发式。宋代女子蹴鞠的发式属于高盘的高髻。这种承接晚唐五代风格的高髻发式是当时宋朝女子们非常喜欢的发型。其主要特点是,将头发高高向上盘缠起来,然后将各种材质的花枝、鸾凤、朱钗、梳等依照她们个人的喜好插戴在高髻之上。当然,在进行蹴鞠运动时,将这些饰品佩戴在发髻上对运动是很不利的,因而在蹴鞠纹铜镜中的女子没有在头上点缀太多的饰品,这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在蹴鞠运动中所特有的发式特点。此外,这种高髻发式非但为了突出在蹴鞠过程中的美感,同时还有利于转身以及用头、肩顶撞蹴球等动作[4]88。
(2)宋代皇宫嫔妃婢子蹴鞠的服饰。通常情况下,女子在蹴鞠时多数穿着敞开式的蹴鞠服饰,这种服饰为直领和对襟的外形,且具有非常窄细的下摆,腰身呈直线的性状,衣服下摆一直留到膝盖以下甚至到了足踝。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判断出,这种服饰应该是穿在外面的衫,即“褙子”。这种广泛受到皇宫的妃嫔、婢女侍从怜官乃至男子们的喜爱。在一批1957年黄昇墓中出土的服饰当中,就有一件紫灰色的绉纱镶边褙子。一般说来,褙子包括宽袖和窄袖两种,而女子通常穿着窄袖的褙子进行蹴鞠运动。这种褙子穿在身上后,会敞开衣襟,并将里衣裸露出来。其中里衣的搭配同样也很能体现出当时的时代特点,不仅包括贴身穿的抹胸,同时还将一件帛巾制的腹围束在衣服外面的腰上。这种服饰穿上以后,保持瘦小的下身,正好与宋代以女子病态、瘦小、弱不禁风为美的审美观点相符。
此外,在宋词中对女子蹴鞠描写的句子中还提到一种缕金罗带,其一般会与宋代妇女所穿的上衣衫子相互搭配。夏日的时候,宋代女子蹴鞠便穿着一种袖子比褥袄短的衫,这种衫多为丝罗,例如“薄罗衫”以及“轻衫罩体香罗碧”等均是对这种服饰的形容。作为宋代女子最普遍的装束之一,衫的材质通常为纱、锦、绢、罗等。并且应用在这种罗衫之上的刺绣技术也较唐代有了极大的进步。与唐代习惯用红、青、紫等颜色作为服装色彩不同,宋代喜欢用色调淡雅文静的葱白、黑紫、沉香、银灰以及粉紫等多种中间调和的色调。
3.儿童蹴鞠服饰。在现代出土的宋代陶瓷中多数体现出了宋代儿童的蹴鞠。例如宋代“孩儿蹴鞠图”磁州窑枕上面就画着一个儿童用左脚撑着地面,右脚向上高高抬起,准备踢球的生动画面。这个儿童头上梳着一对丫髻,上身穿着一件左衽剪领的窄袖花卦,下身穿着肥腿状的长裤,两只手向外张开,臂膀藏在袖子中,上身向前躬着,做好全神贯注准备踢球的姿势。此外,在北京博物馆的陶瓷管中所陈列的宋代民窑陶瓷枕头里,同样有一个陶瓷枕描绘着一个女童正在蹴鞠的画面。在该图像中,女童上身穿着一件花布长衫,将前襟向上拽起,下身穿着一件与旋裙搭配的开裆裤,身体略微躬起,双手向后背剪,右脚向上抬起,把球向空中挑了起来。
由此可见,宋代儿童蹴鞠服饰包括:首先,从穿法上来看,儿童外面穿着左衽剪领形状的长衫,并在腰上束着一条丝带,下身则穿着肥腿状的长裤,并且将前襟在腰间掖扎,以方便蹴鞠时候四肢的动作。其次,从穿衣风格上来看,宋代儿童蹴鞠服饰相当于是宋代成人服装的缩影。例如宋代便有女子穿长裤而不穿裙的现象,这种裤的外形有两种,一种是无裆裤而穿在裙子内;另一种是开裆裤而穿在裙子的外面。而陶瓷枕中的女童所穿的服饰就是女子穿长裤的另一种形式。最后,从局部设计来分析。儿童服饰多设计成“V”形的交领,这不仅有利于颈部的动作,同时还有利于儿童在剧烈运动时,身体产生的热量有效地从领口散发出去[5]51。
4.蹴鞠场外鼓乐手及舞者服饰。仅仅依靠蹴鞠球员之间的竞技来烘托蹴鞠运动的气氛显然还不够,因而,通常情况下,在蹴鞠比赛时,还会利用一些鼓手、乐手以及舞者等场外人士来进一步调动蹴鞠场的气氛。在《东京梦华录》中曾经记载过鼓手的服饰曰“:击鼓人背结宽袖,别套黄窄袖……黄义澜。”并且,其中对乐手的服饰也有记载曰“:教坊色长二人,皆诨裹……镀金凹面腰带。”其中,鼓手和乐手的服饰外形基本上都是宽袍和大袖的那种,将表演效果及氛围完美地凸显了出来[6]87。
宋代蹴鞠服饰已经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体育及休闲运动服饰的部分基本特点,并且它在色彩以及局部造型上的创新与现代比赛的服装隐隐有一脉相承的地方。同时,宋代蹴鞠服饰的穿着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适应蹴鞠运动,因而通常将一些服装的穿用法则故意忽略不计,将其轻松自然的风格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摘要:宋代蹴鞠服饰的设计内涵相当独特,且制作工艺及套式类别异常丰富,非但表现出极为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及艺术特征,同时还为当代体育服饰的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蹴鞠时代,宋朝,蹴鞠服饰,钩沉
宋代服饰论文 篇2
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国宋代时期与西方哥特时期属于同一时期,它们的服饰各具特色,本文通过对比两个时期,阐述了中西服饰的差异。发现任何服饰现象的产生、发展、灭亡,都不能脱离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任何时期、任何区域的服饰都无法摆脱时代与社会的印痕。
1.中国宋代时期与西方同时期的服饰文化背景
(1)宋代文化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宋代时期是封建社会承上启下的历史转折阶段,其文化和艺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宋太祖为了巩固政权,制定了一项基本国策“偃武修文”。这种重文轻武的治国方针,对宋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理学派”倡导淡泊含蓄,反对夸张浮华,倡导个人的内心修养,这种儒雅的理性品质奠定了宋代文学艺术细腻含蓄的特征。理性之美同样反映在服装文化上,服饰呈现出朴实自然,更加趋于平民化的艺术特点。
(2)西方哥特时期文化背景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封建时期的初期,因统治阶级将宗教作为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工具,使得宗教大为发出现展。欧洲中世纪的文化主要以基督教文化为基础,融入了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日耳曼文化以及东方文化,从而形成了基督教文化发展中的不同形式和阶段,即拜占庭文化、罗马式文化、哥特式文化。民族大迁移和十字军东征给还处在中世纪的黑暗笼罩的欧洲大地上的西方服饰发展进程带来了一线曙光,导致西方服饰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是西方服饰甚至世界服饰史中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2.宋代与西方同时期的服饰造型
(1)宋代服装造型上主张便身利事原则
“程朱理学”在宋朝时期是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人们的生活态度、审美趣味直接受到了理学家们的“言理而不言情”理论影响,以致人们服装观念的改变。服饰造型、装饰的标准主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隽永气质,归于大自然之象。服装结构以礼教为准则,追求舒适实用,服装形制上没有了侧面的立体结构,只有前后两片缝合式,简单平整的裁剪方法使服装穿戴起来方便舒适。
宋代服饰另一突出特点是:不仅在保持服饰的儒雅风格的同时并且保证了服饰穿戴便利,不失仪态。以宋代男女装中背子为例,首先,其造型风格展现出含蓄雅致的美感,符合了当时的礼教规范;再者,是因为其开衩在腋下,前后襟不缝合等细节便于活动和劳作,且适应当时的气候和地域,具有审美与实用的双重功能。在上层士大夫当中 “便身利事 ”的穿衣原则也备受推崇,《朱子全书》中记录着朱熹对服饰的见解:“上衣下裳,大带方履,比之凉衫,自不为简。其所便者,但取束带足以为礼,解带可以燕居,免有羁绊缠绕之患,脱着疼痛之苦而已”。
(2)西方开始三维化的服装造型
李当岐教授的《西洋服装史》书中说到,中世纪晚期的哥特式服装是“衣服构成上古今、东西的交叉点”,是从古代平面的两维空间构成(宽衣文化)过渡到近代三维空间构成(窄衣文化)的主要时期,是东、西方服装在组成形式和组成观念上的分水岭。男女服装在哥特式初期的区分仍不明显,以宽敞的筒形为主。哥特式时期服装风格从最初的保守朴实到晚期的丰富多样的装饰逐渐开放的领口等,经历了12世纪到15世纪几百年的时间,是一个富于变化的时期。但到13世纪,罗马式服装出现了服装收腰身的合体意识,出现了立体裁剪新手段,使包裹人体的衣服由过去的两维空间向三维空间方向发展。哥特时期开始的新的裁剪方法是从前、后、侧三个面取掉了胸腰之差的多余部分,最大特点在袖根到下摆的侧面加入几条三角形布,而这些三角形布之间,在腰身处形成了许多菱形空间,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省”。从此时开始,西方服饰与东方服饰在服装的构成形式和思想上彻底分道扬镳。14世纪中叶,就出现了男女衣服造型上的区别,女装上身造型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上轻下重,装饰性很强;男装上着短上衣和下着紧身裤组合,上重下轻、具有机能性。因此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看,哥特时期都是服装式中服装构成上的分水岭。
3.宋代与哥特时期的服饰色彩
(1)宋代服装色彩质朴洁净
宋代社会经济繁荣,服饰不但传承了前代服装而且款式更加丰富。随着宋代丝织、棉纺等手工业迅速发展,纺织生产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服装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新的服装面料。由于宋代政治、经济等多因素影响,宋代服装色彩没有前朝服装色彩那样艳丽,对色彩的审美推崇简单质朴,在用色上主张洁净,官服崇尚自然典雅,而民服则更强调素雅、质朴。
(2)哥特黑暗美学
欧洲中世纪的服饰很大程度受到了宗教气息的影响,宗教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禁锢着人性。随着基督教文化的深入和普及,中世纪服饰逐渐失去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动的、自然悬垂的美,取代的是服装外形的保守与呆板。中世纪哥特式文化时期的服饰受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影响,造型奇特夸张,颜色选择以黑色为主,给人神秘和高贵的感觉,其次选用红色,深紫色,墨绿,湖蓝以及灰色与黑色搭配使用。
结语
从服饰文化方面看,宋代不仅传承了唐代的服饰制度,并且又在儒学复兴、构建理学的热潮中,创建了一片自然、闲适、含蓄而又合乎礼仪的典雅服饰天地。哥特时期出现的服饰形态构成上的变化,创立了立体化裁剪方式,收腰的合体衣饰得到了发展,是打破黑暗的中世纪的一个亮点。通过对比这两个时期的服饰,可以看出,正是二者文化历史的不同才影响其发展轨迹、服饰特点的不同,进一步证明了服饰作为精神文明和人类物质产物所映射出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性格。
宋代服饰文化的历史发展探微 篇3
一、保守拘谨不张狂,异族影响巧搭配
由于要缠足,宋代女性服饰比较保守而拘谨,色彩以恬静、淡雅为主,褙子和襦衣的“遮蔽”功能也有极大增强。自唐代以来女性服饰张狂的元素至宋代瞬时明显收敛。在宋代女性服饰习惯中,上身一般着窄袖的短衣,下身一般着长裙。天气稍微凉一点儿,妇女们就会在上衣外套一件长袖对襟褙子,褙子的前襟与领口一般都绣有色彩不一、纹样不同的花边。
宋代女性服饰从功能上而言,与唐代比较相近,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例如宫中皇后的礼服,是宋代最为庄重和贵重的女性服饰。皇后穿礼服的时候并不多,只有在受册封和皇家大型祭祀典礼等场合才会拿出来穿。穿着这种礼服时,头上不得散发,必须佩戴凤冠;内里则着青纱制的中单;腰部饰物要过膝,色彩以深青色为主;下身着青色舄袜;此外还要挂玉绶环、白玉双佩等饰品。凤冠、饰物、绶环、饰品等综合起来使用,更加衬托出皇后礼服的雍容华贵和所穿之人地位的非同一般。而宋代其他王公贵胄家妇女的礼服主要源流于五代时的披帛、长裙、大袖衫等。穿着这种礼服必须与各种精致、亮丽的首饰搭配,例如胸饰、颈饰、耳饰、面饰、发饰等等。对于普通的民间女子而言,礼服按规定属于不能穿着的服饰。民间女子不仅不能私制、穿着礼服,她们在集市上一般也买不到制作礼服所需要的面料或其他配饰。从这一点来看,宋代女性的封建等级划分仍然十分明显。
与礼服相比,宋代女性的常服就没有那么严苛的等级要求了,它主要包括襦裙、褙子、大袖三种类型[2]210。宋代襦裙与唐代襦裙在样式上基本相同,但也有所区别。其中区别最明显的地方在衣襟处。宋代襦裙的衣襟可用左袖,也可用右祍。这一不同于唐代之处大多是受了女真族和契丹族襦裙的设计影响。穿着襦裙时,妇女们身上并不需要太多或过于复杂的配饰。她们或者披帛,或者在腰间的飘带上挂一块玉制配饰。其作用主要是用来将襦裙的群边压住,让襦裙不至于随时会被风吹起而有碍观瞻。褙子是宋代女性常穿的一种常服,不仅民间妇女习惯穿这种服饰,连贵妇和宫中女子平时也喜欢穿。褙子的上衣一般是襦、衫、半臂或衣袄等,下装则是裤或裙。褙子的样式多为对襟、袖口、窄袖,下摆嵌有缘饰。在衣襟的位置,两侧不用细绳或纽扣系上,而是敞开着,露出里衫甚至内衣。宋代女性服饰中的内衣除了贴身抹胸外,腹围也是内衣必备的部分。所谓腹围,其实是用来围着腹部和腰部的帛巾,其样式有很多种,繁简不一,颜色亦是有多种选择,其中黄色只有王公贵胄家的贵妇才能穿,因而也被民间谑称为“腰上黄”。最后一种女性常服———大袖,原本只有皇宫中的妃嫔们才能穿着,在宋代中后期传到民间,成为所有女性都能穿着的一种华贵常服。之所以说其华贵,是因为它两袖宽大、长度及膝,不仅所用面料有讲究,用料也比一般的常服要多。因此要制成一件大袖,所耗费的银两不是一般宋代家庭妇女可以承受的。
二、官服单一分等级,百姓常服多粗劣
宋代男性服饰有官服和常服之分,官服比较简单而统一,多为大袖,而常服是比较有特色的。宋代男性常服也被称为“燕居服”或“私服”。王公贵胄与平民百姓的常服在样式上差别不大,只是对于常服色彩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和规定。当然,这并非首创于宋代,而是自隋代开始,封建统治者即规定,黄色服饰唯有帝王可以使用,其他官宦、百姓皆不可用。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宋代普通官员只能穿着黑色或白色两种颜色的常服,只有级别比较高的官员才能穿着绯色或紫色的常服。
从样式上来看,宋代男性常服有袍、襦、袄、短褐、衫、裳、直裰等等[3]144。其中,袍分为窄身窄袖和广身宽袖两种,为官者可穿锦质袍,百姓只可穿白色布袍;襦和袄是百姓必备、也是最为常见的两种常服;短褐又短又粗,一般是生活比较贫困的百姓所穿的布衣;衫也被称为凉衫,样式宽大,是宋代男性在天气比较炎热的时候穿着的一种常服;裳实际上是沿袭自古制的一种冕服或私服,穿法多为上衣下裳,此外也有宋代男性穿长上衣配青裳;直裰指的是宽大的长衣,这种常服没有下摆,背部有一条笔直的中缝,因而得名直裰。除了这些常见的常服以外,宋代男性常服还有罗衫、汗衫、布衫等,它们一般用来做里衣穿着。宋代男性常服的质料十分讲究,多用罗、纱、缎、绸等制成。常服的颜色多见皂黑、青、白、褐等。在多种常服中,只有比较厚重的袄在质料和颜色上有些许差别。他的质料除了罗、绸之外,还有皮、锦、纻丝等,颜色有红色、墨绿等。当然,与平民百姓相比,王公贵胄的男性常服就更为讲究了,质料有绫、绢、绮等,颜色有棕色、骆驼黄等,此外还有大小提花等纹样装饰。而平民百姓的常服则要粗劣很多。
三、几何图案花鸟式,审美情趣求质朴
几何图案是宋代服饰上常见的纹样之一,如盘球、六搭晕、八搭晕等。这些由几何图案组成的纹样多用在宋代流行织物宋锦上。该纹样的底纹通常为席地纹、龟背纹、古线文、万字纹、祥云纹等,穿插搭配朱雀、凤、龙等鸟兽图案,或搭配三多、八仙、三友、八宝、八吉等,还可以搭配画、棋、琴、书等元素组成八搭晕纹样。几何元素的纹样也可以用来填花或描绘动物,如簇四金雕、向日葵、鱼、鹿、狮子、凤、蝴蝶、龙、喜鹊等。几何纹路包括曲水纹、柿蒂纹、龟纹、波纹、回纹等。花卉图案的纹饰除了传承了唐代经典的茶花、牡丹纹之外,还发展出梅花、菊花、莲花、兰花和绿竹等花式,充分符合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宋代服饰上的花卉纹样颇受当时文人墨客喜爱,他们常用这些花卉代表的特殊寓意抒发自己内心情感,表达自己傲骨清风的品格。由此,这些花卉纹样也被后人用来寄托情感、表达愿望。宋代纹样中的花继承了唐代缠枝、宝相花等纹样,但由于受到宋代写生艺术的影响,服饰花纹的设计和图案更加生动鲜活。沈从文曾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写道,宋代织锦中的折枝花灵活生动,比起唐代呆板对称的花式图案更形象[4]196。折枝花是指大小不同的花枝式样,是宋代纹样的特色,也是较为常见的花式纹样之一。
在宋代服饰的纹样中,最常见的是以花鸟为主的题材。花式纹样采用串枝花或折枝花形态表达花的自然飘逸、美丽生动,这是宋代服饰最具代表性和创意性的纹样图案。折枝花纹样是指选取带有枝叶和花朵的单独,以清秀、质朴为主。其色彩的恬静淡雅之风打破了唐代鲜丽浓艳的特点,不再使用纯蓝、大红、碧绿等色调,转而使用葱白、浅绿、银灰、鹅黄等柔和、浅淡的色调,在韵味十足之余,也颇显规整、洁净和质朴,反映了宋代社会在纹样和色彩方面的审美情趣。
四、轻薄透气应时节,印花讲究刺绣精
宋代服饰的面料与唐代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例如罗织物在唐代并不流行,但在宋代,由于其轻薄、透气性好,十分符合南方人的穿着习惯,因而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一种丝织面料。随着罗织物的流行,罗织物的生产技术也当属宋代最为发达。1975年,江苏周瑀墓出土了近百件宋代服饰,其中有超过一半的服饰都是罗制品。而福建黄升墓于同一年出土的两百余件服饰,绝大多数也是罗制品。这些罗制品既有四经、三经、单经等不带提花的素罗,也有斜纹、平纹的花罗。其中,四经的素罗代表了中国古代罗织物织造技术的顶峰。时至今日,这种技术已经失传,不仅是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一大损失,也成为中国服饰史上的一大谜案。
宋代服饰论文 篇4
服饰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载体,蕴含着人与自然、社会、生活、历史和民俗发展等因素的诸多关系。各地域的传统服饰文化往往是该地域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后现代化时期,艺术形式提倡多元化,既有传统的继承、又有现代的创新.
1、当代社会与服饰文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的服饰变化则更多倾向于主动吸纳西方外来元素而非秉承传统,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也几近失传或已消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代西式服装在实用上、时尚上占尽优势,中国年轻一代作为时尚最敏锐的人群,渐失了对中国传统服饰的亲切感,使传统的中式服装逐渐退出着装习俗的主流。形成了西式服装日趋兴盛,而传统服装日渐衰落。
但是本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国际上文化地位、政治地位日渐提高,国人意识到,民族的自信心重建可以从社会的传统文化重建开始。国人逐渐从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到回归理性,变单向的文化输入为双向的文化交流。服饰文化作为与民生最贴近的社会文化形式,最容易实践这种回归,于是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服饰文化,越来越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在文创方面也体现出传统服饰文化元素的回归与重建。
2、宋代福建的社会背景及特征
福建在两宋时期政治地位提升、经济蓬勃发展,逐渐形成和发展了具有福建特色的区域文化。这个区域文化是建立在发达的纺织业及对外海外贸易上的。首先棉纺织业,技术及产量均走在全国的前列;宋室南渡后,赵宋皇族聚居福建,客观促进了丝织业的繁荣。当时建阳生产的“红绿锦”和泉州生产的“刺桐锻”,都是销往全国的名贵丝织品。福州浮仓南宋黄昇墓、茶园山南宋端平二年墓均出土了大量的高品质丝织服饰及衣料。据赵汝适《诸蕃志》记载,南宋末年与泉州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就多达58个。泉州港进出口的货物品种多、数量大,其中纺织品就是其中重要的货物之一。
3、宋代福建服饰文化概述
宋代的政治、军事处于被动局面,社会文化方面表现为拘谨、守旧的特色,加上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整体风格以简单质朴、雅致清秀为主,官服呈现拘谨守旧、等级森严,民间服装呈现简洁实用、适合劳作。
宋代福建,具有繁荣的经济、深厚的人文基础,对服饰追求“天人合一”,注重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虽然款式简洁、少显眼的华美装饰,但在材质上、缘边装饰上,依然通过织造、彩绘等手段,从细微处、技法上表现文人所喜爱的低调奢华有内涵。福建特色的区域服饰文化表现在服饰材质精良、细节装饰精美,尤其是纹样方面,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更加丰富多彩。
二、福建宋代服饰文化元素的特点
福建宋代服饰整体类似于同时代的中原服饰,但在造型、工艺、色彩、纹样及材料的细节上都具有本地域特点。
1、宋代服饰的造型特点
宋代,上至皇帝贵族、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服饰造型都崇尚修长适体,以儒雅为尚。男子的日常服饰十分质朴,文人多穿着宽博的衣衫,佩戴头巾,以示高雅。宋代女装与唐代开放、多彩的风格明显不同,更多地趋于拘谨和内敛,造型讲究含蓄温婉,以襦裙为主,外搭配褙子,紧窄的直线造型。
宋代服饰中最典型的服饰就是褙子,款式简洁,整体含蓄又方便活动,适合男女老幼。福建的褙子,在造型上,窄身直线,直领对襟,侧缝开衩;在结构上,多采用中心破缝、两袖接缝的结构形式;在款式上,可搭配窄袖或宽袖,单层或夹层,适合不同场合和季节的需求。
2、宋代服饰的工艺特点
宋代的服饰做工精致,手缝针脚细腻。从福州浮仓南宋黄昇墓出土的服装来看,运用了暗撬针、斜撩针等收针技法,历经600余年依然完好,没有毛露。且女子褙子比起男子褙子装饰更多,在对襟、领口、袖口、接袖拼接、下摆等处较多缝制有精美缘边。缘边在工艺处理时,多采用彩绘或刺绣的带图案的精致面料进行双层闷缝。作为礼服的大袖褙子,还有一个特色的处理是在后衣身下摆处有一个类似现代男衬衫约克的工艺技法,这个部位的双层制作工艺客观上可以增加了褙子下摆的厚度与重量,便于保持服饰表面的平整度,且通过这种周到细致的工艺处理,增重的衣摆不容易被风吹起。
从福州浮仓南宋黄昇墓出土的服装来看,缘边上的图案先采用了凸纹印花彩绘工艺,而后再进一步描绘敷彩,这种印与绘结合的工艺,使福建宋代女子服饰的缘边图案看起来更加精美、立体、多样。
3、宋代服饰的色彩特点
从宋代服饰实物及人像上看,喜爱用两色的调和而成的间色,很少用饱和色,用色技巧更加成熟,崇尚淡雅、质朴、清新、自然的色彩风格。男服的服色相对于女服而言比较单一,常用色为玄、纁、白、青、赤。宋代妇女服色主要为蓝色、红色、浅红色、淡紫色、浅绿色、白色与浅黄色。上衣下裳的主要配色形式有红色交领窄袖襦配淡红长裙;藕色短襦配粉红色曳地长裙;绿色褙子配白裙;茶色褙子配鹅黄裙等。
从福州浮仓南宋黄昇墓出土的服装来看,在纱、罗、绫等单色提花织物上,多使用茶色、褐色、藕荷色和绿色等间色或复色为基调,配上白色或同色系花,外观色调极为淡雅恬静。
4、宋代服饰的纹样特点
宋代的服饰图案受画院写生花鸟画法的影响,极富有文人气息,以写生花卉为主,图案趋向写实,花鸟画寓意丰富,吉祥如意的花鸟画,以彩绘或织造的形式大量出现在宋代女子服饰面料上。另外织锦纹样以宝相花、牡丹花最为流行。
福建宋代服饰纹样受海外贸易的影响,图案在构图上显得更加丰富和灵活,呈现不同于中原的特色,在纹样设计方面,有一些大胆的创造,如复瓣的牡丹、芙蓉为主体的花卉,内外相套,繁简布局得当,织造得十分生动;还有黄褐色罗牡丹花心织连花图,巧妙组合,体现出佛教图案的世俗化,别具特色。
5、宋代服饰的材料特点
福建宋代丝织物出产量极大,且品质极高。宋代服饰采用罗织物较多,其次便是绫、绮、绢等。从纹样的种类及品相来说也属罗类织物的纹饰最为丰富,织造工艺也最复杂。福建宋代的罗织物采用二绞经、三纱绞经、四绞经组织,复杂的经丝相绞绕形可以组合形成精美的图案纹样,有花卉、鸟兽、吉祥杂宝图案等。绫、绮等组织亦有提花牡丹、山茶、小菱纹等花丼、几何纹样,纹样丰富,种类仅次于罗,也是宋代常用的服饰面料。
三、宋代服饰文化元素在当代服饰设计运用中的发展前景
随着现代服装设计的国际化大一统趋势,中国的设计水平要出彩,必须做好传统和现代的结合,这既是设计师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不忘初心的表现,也是为了避免更多的抄袭和模仿。新一代的中国的设计师正在从传统文化中探寻传统元素,通过自己的创新,把丰富的东方元素有效地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当中,以此来传承和吸收本民族珍贵的服饰文化遗产。
福建的宋代服饰文化元素极具地域独特性,作为福建本土的设计师,可以挖掘本地丰富的宋代服饰文化元素,并在设计中融入现代美学观念及现代服装结构,这样的设计便有了具有地域的传统性和时代的创新性,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
四、福建的宋代服饰文化元素如何运用在当代本土的创意文化活动上
在具体服饰设计实践上,福建的宋代服饰文化元素,如服饰的造型、工艺、色彩、纹样及材料上都各具特色,不需要完整的复原,而是应该把其中的服饰文化元素多层面、多维度地运用到当代本土的创意文化产业上。例如宋代的褙子,自然优雅、轻松舒适的对襟结构,在当代仍然是可以借鉴的休闲服饰元素,非常适合现代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时穿着,通过服饰来体验宋人的含蓄、内敛、典雅。如若采用宋代福建最优质的罗组织面料,染上宋代的间色,体现的是低调奢华的雅皮风格;如若采用棉麻质地的面料,采用浅淡的颜色,则体现质朴的休闲风格。
当代社会已发生不同于宋代的巨大变化,人们已不可能完全穿着当时的服饰,但是不妨碍人们喜欢、体验别具特色的宋代服饰文化,可以在社会的其他方面,特别是针对福建本土学校、社区的社教活动中,积极融入宋代服饰文化元素,设计成具有本地域特色的文创社教活动。例如:以福建宋代服饰图案为摹本设计的《秘密花园绘本》,在参与者的画画涂涂中,体验宋代的服饰图案及色彩;以福建宋代服饰款式为底板、以宋代的典型罗织物为面料制作的布贴画,参与者可以体验宋代的服饰款式及面料等;以根据福建宋代故事编成学校剧本,演出者穿着福建宋代服饰,参与舞台的创作与演出,更直接、更立体地体验宋代服饰及生活。
摘要:福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宋代,已成为全国经济先进区域。作为当时服饰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海上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就是纺织品。本文着眼于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宋代服饰文化研究,拟通过对宋代服饰的造型、工艺、色彩、纹样、材料的分析,论述宋代福建传统服饰文化的审美特点,并探讨这些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在当今社会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继承、发展、重建服饰文化,萃取其精华,应用到当代本土的创意文化活动上。
关键词:福建,宋代,服饰文化,传统,创新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中国服饰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福建省博物院.福州南宋黄昇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3]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王雪莉.宋代服饰制度研究.杭州出版社.2007年5月版.
[5]黄士龙.中国服饰史略.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3月版.
[6]戴平.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994年9月版.
[7]王象之.舆地纪胜[MI.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文选楼影宋抄本.
[8]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I.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
[9]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4·地理坊市)【z1.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