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服饰

2024-05-17

校园服饰(共4篇)

校园服饰 篇1

校园服饰文化所表达的青春、个性、新鲜、时尚和动感等都是校园学子追求自我, 展示自我最好的证明。根据当今大学生服饰选择, 可以看出校园服饰文化的发展趋势, 每个方面都给校园服饰文化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校园服饰文化逐渐融入时尚潮流。时尚潮流的定义并不单指某个年代。应该说每个时期盛行的某种文化、某种服饰, 甚至是某种语言都是当时的时尚潮流。而这个时尚潮流的定义也不是绝对的, 每个人时尚的看法不一样, 每个人对于时尚的表达也不一样, 时尚潮流只是一种社会现象。而校园服饰文化的时尚性有着新奇性、大众性和价值性。新奇性是每种时尚的开始都需要有人做新兴的尝试, 在这些人大多都是校园内的学生, 他们敢于去尝试新鲜事物, 打破传统规律, 形成新的时尚流行服饰文化。大众性是指大众所接受的潮流更容易让人接受, 从来更多人去跟随大众。时尚的流行趋势是千变万大的, 每个流行趋势的开始都是由于信服人数的叠加而产生的。学生群体在跟随潮流的过程中, 因为他们思想并不是稳定, 很容易随着大众潮流去效仿。价值性是指当今社会的消费观念, 绝大数人都认为, 价格越高, 品牌越好的商品, 就是先进最流行、最时尚的商品。因此产生的循环自然是流行时尚的商品价格也就贵很多了。当今的奢侈品牌的价格也就是如此才会越来越昂贵。时代的特征逐渐明显。

21世纪发展以来, 现代人对服饰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穿着的美观, 款式的新颖, 还要求表现服饰跟随时代的文化所设计, 而这种设计往往还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添加一些新元素、新材料进去。当今站在潮流尖端的设计师们, 已经设计出很多独特的服饰。如, “把建筑的形式穿在身上”“服饰与通讯器材的融合, 衣服本身就是电话”“特殊材质服装”等等。当今很多新锐设计师们, 在考虑设计青年的服饰的时候加入时代的元素进去, 比如说材质, 或者只是象征性的含义。现今设计要做工精细, 还要有新的个性主张在里面。

校园服饰文化发展至今, 学生们对于服饰也相对自由选择。某些中小学生的校服设计也是经过投票学生同意的。而大学生们更加注重的就是服饰本身的设计元素和质地了。对于未来服饰的要求也更多, 学生们追求个性但是又要求舒适。在面料上面更加青睐棉质服装。因为作为学生, 过多繁杂和异样的服装会被社会误认为是叛逆。所以在这点上, 他们希望拥有简单而又个性的服饰。

校园服饰文化的发展是快速的, 学生们通过他们自身在校穿着的服饰来自己对社会的认知, 以及自己积极的生活态度。对服饰的要求就是自己思想前卫的体现。校园服饰文化在一代代学子的文化指引下, 适应了社会的潮流, 又凌驾于社会的潮流。社会时尚的服饰装束在他们身上体现, 又在他们身上升华。校园服饰文化的发展中将不断提升学生们对美的认知, 引领他们对生活艺术的探索。

对校园服饰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礼记》有云凡人之所以为人者, 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 齐颜色, 顺辞令。由此可见服饰文化不仅在于为个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发展保障, 在更大程度上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来发展的。服饰的选择和搭配, 不仅是个人修养的表现, 更是一个人学习做人的基本技能。而身处在学校中的学生们在准备生活的前阶段如果能很好地学习服饰这方面的文化, 无疑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笔者认为在校园服饰的文化建设中的首要目标便是建立一个健康健全的服饰文化体系, 在教会学生怎么做学问的过程中, 更让学生明白做一个完备的人需要的是毕生的努力, 既包括匡扶天下的理想, 也包括自己穿戴服饰的文化。

而在建立健全这个服饰文化的体系之前, 我们还要做的便是纠正当前服饰文化的误区。让学生明白张扬个性和选择合适的打扮之前的相同和相异性。让学生们明白并不是奇装异服便能彰显青春的价值, 并不是昂贵奢侈的品牌才能显示自己的青春的活力和自信, 并不是成熟的衣服能带给青涩的自己通往成熟的捷径。在中小学校园的教育中, 做到这点便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和规范, 将攀比风等扼杀在萌芽状态。而处在大学校园的学子们更多的便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学校可以开办相应的讲座, 请专业的老师为同学进行服饰方面的建议和规范。尽量杜绝硬性的要求和规定。

有人曾经说校园是一个国家最敏感的地方, 而当前的校园服饰的发展情况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这其中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加和民族自尊心的增强带给年青一代的巨大的影响。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交汇融合的今天, 我们当然不应该再持闭关自守的态度, 应该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可是在一个接受多元文化的今天, 我们更应该提高鉴别的能力, 尤其是在易受影响的学生阶层中。爱美之心每个人都有, 但是我们不应该盲目地去追捧时下的一些流行元素。而放弃了传统文化中一些至关重要的, 对每个人的人格发展都有益的经典。因此, 笔者建议在中小学教育中就开展对服饰心理方面中男女有别的认定。笔者认为在校服的基本框架上可包括三种基本式样:休闲装、运动装和正装。中小学生的休闲装首先应以整齐、大方为主要的设计目标和设计方向。而男生校服、女生校服不仅应该从样式上加以区分, 还可以从颜色的不同来区分。男孩子可以以深色系为主, 女孩子可多以俏丽之色加入, 也可以在选择颜色的方面尊重学生自己的意见。同时也适当配以时尚元素, 是学生们容易接受。笔者认为这样一来, 应该可以很大部分上消弱学生们对校服的抵触心理。而在运动服饰的设计上, 要体现其舒适、方便, 让学生们在参加体育课时可以潇洒自如。再来就是说正装了, 以往的校服理念里, 很少提及正装, 其主要的设计功能是应用于学校举行重大仪式和庄重的典礼, 譬如升学仪式、毕业典礼或者参加讲演等大型场合或者活动中, 展现出一个学校蓬勃积极的风貌。这样的穿着校园服饰文化更多的凸显学生个性、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要求。而且笔者认为在不超过学生行为规范中奇装异服的规范中允许些许的差异, 让学生感觉

公共艺术参与社区再造的意义和策略

田然 (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和城市化建设一样, 都需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社区物质形态与文化精神的再造与更新有利于社会持续、平稳、有活力的健康发展, 公共艺术作为最强调大众参与特性的艺术形式, 其倡导和介入可以最大限度的将良性文化理念植入市民生活, 使艺术与市民社会的风俗活动完美结合, 激发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传承社区文脉和历史风貌, 在协助社区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公共艺术;社区;环境;建设

基金项目:2012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 (2012B204) ;

社区是指一部分人群在一定体制或契约的约束下所占据或生活的地域, 这部分人群通常具有相近的经济水平、文化观念, 或者存在相关的生存利益。另外, 社区不同于商业区、工业区等其他社会功能分区, 它要满足人们生存生活、协同合作、意识交流等多种需求。社区人口需建立一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亲密关系, 组成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1]。然而, 在城市化进程和市场经济作用影响下, 人们开始变得分散、疏离, 传统乡土宗族社会下形成的家族、亲情关系, 以及原有的生活秩序、价值观念被不断颠覆, 居民之间生活交集逐步减少, 人际关系开始淡漠, 社区应有的归属感逐渐弱化。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中在地块改造的基础上兴建的社区, 更应该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对原著居民生活习俗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因此, 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和城市化建设一样, 都需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社区的精神文明程度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 这是构成其整体品格和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物质形态与文化精神的再造与更新有利于社会持续、平稳、有活力的健康发展, 公共艺术作为最强调大众参与特性的艺术形式, 其倡导和介入可以最大限度的将良性文化理念植入市民生活, 使艺术与市民社会的风俗活动完美结合, 在激发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传承社区文脉和历史风貌, 以及协助社区经济、文

自己在服饰上还有自己可搭配的空间, 让祖国的下一代有了一个健康正确的对自我价值的认定。笔者也相信这将是服饰带给我们的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作用。

而在大学生校园服饰文化的里中, 更多的是要通过艺术教育去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 利用大众文化良好面引导大学生的社会观和消费价值观, 同时也要呼吁社会关注大学生群体, 明白大学生真正的需求, 给这被多元化文化冲击的迷茫的一代带来更多的实际意义上的指导和帮助。有关部门要通过大众传媒、大众文化等各种手段对当代大学生审美观念渗透积极影响建立和健全一个合理的审美体系, 让大学生们真正成为建设四化教育的成熟的栋梁。

而与此同时, 我们应该认识到美育在教育的内容中不能成为无源之水, 无木之本, 我们应该从传统的文化中汲取美育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单纯地教会学生如何打扮自己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必须同时意识到学生对美育渴望的真正内心的追求。这里的美育更是对美好, 正义, 勇敢, 节制, 理智, 自信等美好品德的向往。因此服饰的美的教育也是通向全面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笔者认为开展美育势在必行, 同时也必须要开展好美育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公共艺术参与社区再造的意义

1.承载社区文化, 协力新型社区文明建设

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很多城市村镇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在改造与更新过程中, 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并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 涉及到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规划等领域。公共艺术作为承载文化最直接的艺术形态, 在社区再造过程中通过对社区传统风俗遗存的研究和艺术表现, 记载和传承社区文脉和历史风貌。并借此展现社区独特的文化精神和别具一格的视觉形象。

“熙和府”小区景观设计项目位于河南开封, 整体项目策划与开封的历史与古城文化底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项目名称来看, “熙和”, 有和乐, 和睦快乐之意, 符合中国人的心里夙愿;“府邸”作为北方民居的一种居住形式, 过去是宅门大院, 现在是百姓人家, 因此, 项目设计定位时考虑尊贵大气与舒适怡人之间的平衡。主入口区是整个园区中的亮点, 考虑到北方生活习惯及审美需求, 将此区域的色调做了调整, 以暖灰色做铺垫, 从大门两侧的石鼓、主入口两侧的特色山形水景, 到正对大门的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的景墙, 点点滴滴透出浓浓的中式韵味。景墙设计灰色花窗景墙在前, 红色景墙依次向下、向后叠落, 形成一种“迎”式, 主题凸显, 亮出整个区域的主色调, 尽显府邸大气。

公共艺术的设计与设置可以起到协力社区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 通过承载居民文化背景和审美喜好的公共艺术品设置, 带动和整合社区环境及物质文明建设, 促进培养和提高居民文化修养, 这有利于社区自主建设、自主管理机构和相应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公共艺术介入社区再造建设过程, 与打造社会主义新型社区和提升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理想目标应该是同步的、整合的, 并产生互动的过程, 而绝非是各行其是的, 单向孤立的短期行为。

2.激发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的实行, 不能将美育作为摆设写在教育规划纲要中, 美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发展需要, 进一步提高国人的素养。服饰文化的发展在美育实施方针的指导下才能有效地进一步发展, 而美育也可以服装文化为载体轻松地切入了学生的现实生活, 这无疑也是美的教育的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和设想。而这样复杂的一个问题具体实行的可能性当然还需要各阶层的专家进行讨论论证, 然后在我们论述的过程中我们便发现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即笔者一直所阐述的服饰文化的现实意义和现实功能的实现。这样就由传统的服饰文化研究的方向又向前迈了一步, 将服饰文化体系更向前发展了一步, 成为可谓科学合理的服饰文化发展模式。

校园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它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迅速发展下去。校园服饰文化中由中小学校校服的求同性到大学生时代对于着装的差异性存在, 都是其发展中值得探究的地方。透过校园服饰, 我们看到了服饰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生活理念。人们在注重优质生活的基础上, 加注在服饰上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校园服饰也以其独特优势, 成为服饰多元文化中的佼佼者。在这里, 笔者只是进行了浅显的探索。

校园服饰 篇2

一、活动原因

为了大学课余生活的更加丰富,使学生们了解“穿衣打扮”的真正含义,让校园的靓点再多一些,色彩再靓丽一些。校社团联合会衣缘体俱乐部在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模特暨服饰设计大赛的基础上,特举办第二届校园模特暨服饰设计大赛。希望借此展现当代大学生青春洋溢、梦想飞扬和作为潮流引领者的精神风貌并发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此制定以下计划。

二、活动时间

XX年11月6号。

注:时间为暂定,根据学校有关安排进行调整。

三、活动地点

*****礼堂。

四、活动目的1、体现新时代大学生审美态度,诠释自我审美观点。让学生们了解“穿衣打扮”的真正含义,而不是所谓的追求。

2、使校园内充满生机,让学生们从自己穿着的服饰开始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3、提供时尚的美丽咨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大赛为辽工校园生活提供一道极具特色的文化大餐。

4、展示校园美丽气质,树立我校人美、水美、校美、人美的美丽形象,发扬校园文化精神,更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热爱校园的主人翁精神。

5、给协办单位一个展示自我、宣传自我的机会、拉近与我们学生之间的距离。

五、活动形式

大赛采取报名的形式,模特通过初赛后进行系统性训练方可参赛,服饰设计参赛者通过效果图的评选后制作成品参赛。

第二章准备工作

一、模特选拔

1、模特要求

男生身高180以上;

女生身高166以上;

形象好、气质佳。

2、模特咨询时间

9月11日、12日早10点到晚7点。

3、模特咨询地点

南区浴池前篮球场。

4、模特报名时间

9月11日——9月18日晚7点到9点11、12、18日全天。

5、报名地点

校社团联合会(南区8舍后)。

6、模特训练安排

模特报名后,19日至25日晚7点到10点安排初步训练。

初赛后从10月9日起至决赛晚6点40到9点30安排系统性训练。

7、模特训练要求

训练期间不得迟到早退,如有事情必须提前请假,听从安排,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8、模特初赛时间

XX年9月26日早8点。

9、模特初赛要求

模特每人准备两套服装,一套正装,一套休闲装,并准备与服装搭配的鞋与配饰。

10、模特大赛所用服装

可用协办单位提供的服装进行展示。

模特也可自带服装,但必须通过协会的批准。

二、服饰设计制作

1、服饰设计咨询时间

9月11日、12日早10点到晚7点。

2、咨询地点

南区浴池前篮球场。

3、服饰设计报名时间

9月11日——9月18日晚7点到9点11、12、18日全天。

4、报名地点

校社团联合会(南区8舍后)。

5、服饰设计作平要求

报名后交参赛作品效果图,要求4开大小;

所设计作品为一系列,3套以上;

作品要求必须自行设计不得抄袭,款式新颖大方。

6、制作要求

10月24日参赛人员必须交上参赛服装,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非本专业参赛人员,在制作过程中如有专业方面困难,可向协会提出,协会会做出适当帮助;

所有参赛人员要保证作品的工艺精细。

7、大赛中的展示要求

服饰设计的参赛作品在展示工程中所用模特,可由参赛的设计人员自己安排,但大赛必须通过协会审查方可展示。

也可通过协会,由协会安排模特进行展示。

10、主持人宣布获奖设计人员并请嘉宾颁奖。

11、主持人宣布大赛结束。

注意:在协办单位宣传和服饰设计参赛作品进行展示时,统计模特得分情况。

在现代舞表演和模特颁奖时,统计设计人员的分数。

三、赛场安全

1、赛场在每个电源接线处设1名工作人员负责看管电源安全,防止断电。

2、赛场门口设4名工作人员负责观众入场,维持秩序。

3、后台门口设2名工作人员负责参赛人员及工作人员入场,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四、奖品设置

1、模特部分

青春活力奖、最佳时尚奖、最佳上镜奖、冠军、亚军、季军。

注:男女各一人,共计12人。

2、服饰设计部分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最佳工艺奖、最佳创意奖、最佳配饰奖。

注: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其他奖项各一人,共计9人。

五、现场活动

大赛过程中,协办单位做宣传的10分钟,为协办单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

六、大赛全程时间表

9月18日大赛报名工作结束。

9月19日开始参赛模特初步训练。

9月26日8:00参赛模特进行初赛。

10月9日开始模特系统训练。

10月23日参赛模特训练结束参赛设计人员交上参赛服装。

11月5日进行大赛彩排。

11月6日15:00布置赛场19:00大赛正式开始。

第四章 资金预算

一、赛场布置

1、地毯 200元

2、条幅 100元

3、音乐素材50元

4、背景字幅50元

小计:400元

二、人员

1、礼仪 200元

2、礼仪服装100元

3、工作人员胸签 50元

4、主持人50元

5、摄像 300元

6、化妆 200元

小计:900元

三、奖品

1、纪念品20份200元

2、模特奖品12份500元

3、设计奖品9份 360元

小计:1060元

四、宣传

1、海报20元

2、通知20元

3、传单 100元

小计:140元

五、其它

1、门票 100元

2、摄影胶卷50元

3、不可预见200元

小计:350元

校园服饰 篇3

广西作为一个拥有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众多地区, 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 具有特色鲜明的民风民俗和艺术审美情趣, 其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精美绝伦的民族技艺成为宝贵的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年轻人进入了开放时尚的生活环境中, 逐渐受到现代文化教育的灌输与熏陶, 审美观念以及价值观都发生了颠覆, 对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工艺的价值所在也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缺少对本族服饰、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导致传统的服饰制作技艺传承工作的青黄不接, 纺织、印染、制衣和刺绣等服饰技艺的传承将面临失传的危险。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 大大提升了广西的知名度, 其蕴含的无限商机给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广西本地的民族服装、服饰行业、企业发展急需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全面发展的服装专业技术人才, 这些都为中职学校服装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民族服装与服饰行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对人才的层次要求越来越高。该行业目前急需一批熟悉区域民族文化, 精通民族服饰技艺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基于本地服装市场对服装人才的特殊需求, 将区域民族文化和服饰技艺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重点, 满足广西地区对服装人才的需求。

2 主要目标

培养学生对本地区民族服饰的认同感, 培养他们保护、传承民族服饰技艺的意识, 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传承民族服饰技艺的良好氛围。

人才培养模式与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建立并完善“产训融合, 同基分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一个适应广西民族服饰企业需要并具有民族服饰特色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 建成富有民族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建立一个民族服饰产学研工作室———民族绣织坊, 形成集“教学、职业技能培训、生产、技术开发与服务”4大功能为一体、管理规范的多功能民族实训基地。

以本专业教师为依托, 引进民间工艺大师、行业专家, 共同研究民族服饰类课程的内涵建设, 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手工饰品设计与制作》, 开发《民族手工饰品设计与制作》等校本教材和教辅资料。

3 工作过程

3.1 本地区人才需求调研

广西处于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 通过对广西本地区内的民族服装服饰行业、企业、工作室进行大量的调研, 了解广西民族服装服饰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以及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保护、传承民族服饰技艺的意识, 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技艺的良好氛围。

3.2 开发课程体系

本着以“服务地方”为指导思想, 将体现区域特色的课程地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铺开,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岗位、特色、竞赛三位一体”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 开设渗透本地区民族特色服饰文化与技艺的课程:《民族服饰文化》、《民族服饰技艺》、《民族手工饰品制作》和《东南亚语种》等民族特色课程为辅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3.3 校企共建民族绣织坊

民族绣织坊是一个民族服饰产学研工作室, 主要是与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 产训融合, 开发民族文化产品, 设计出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服饰产品;广西各民族服饰文化及技艺展示和民族织绣染技艺培训。

3.4 打造一支民族化专业教学团队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北京进行民族礼服传统手工工艺高级定制培训;双师型教师到服装企业培训电脑绣花;聘请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手工艺人到学校举办民族织绣讲座。建设了一支在专业建设中发挥中坚作用、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和资源共享的专业教师队伍。

3.5 建立具民族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建立了向社会公开的服装设计与工艺示范性专业专题网站, 共建共享大量的民族类课程的课件、教学视频等课程资源库和素材资源库, 并在学校教学源库平台上供校内外学生使用。

3.6 设立民族服饰文化长廊

民族服饰文化长廊主要展示广西各少数民族服饰实物和文字图片, 为专业营造民族文化氛围, 展现民族文化精华, 传承民族文化传统服饰, 展示民族服饰魅力, 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吸收本地民族文化和技艺的精髓。

3.7 举办各类服装展示活动

通过举办各类服装展示活动, 传承民族文化。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在本地传统节日时, 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采风, 到民族服饰、服装工作室进行调研, 实时为专业教学提供服装专业的职业岗位新技术、新设备、新流程和新技能要求等信息服务;举办体现民族风情的“服饰文化节”和“师生技能作品静态展示”等大型活动, 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到校对作品进行评价, 优秀的作品拿到校外参加比赛或展演。

4 条件保障

4.1 制度保障

为了保障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的顺利实施, 根据学校出台的《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

84

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管理文件, 做到目标明确, 责任到人, 为专业建设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

4.2 师资保障

聘请广西织绣协会会长贺卡等企业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共同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负责民族服装与服饰教学内容确定与创新, 对教学内容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组织实施, 确保教学创新的实现。

4.3 经费保障

学校建立重点专业建设资金管理制度, 按项目总体规划, 分年实施。资金投入到位。

4.4 场地设备保障

按照企业流水线生产模式, 并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的需要, 合理设计实训室的环境、设备工位、操作规程和人员配置等, 提升实训室的软环境建设水平。校内实训室有:服装制版实训室、服装特种设备实训室、服装展示实训室、服装电脑设计实训室、数字化仿真实训室和服装绣织纺, 每个实训室引进工艺一体化同步摄放实训教学系统。

5 主要成果

通过开设渗透本地区民族服饰文化与技艺的课程, 培养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的中等技能人才。更多的学生加深了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对本地区民族服饰的认同, 在本地区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大有好转, 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产业。

校企合作开发民族文化产品设计对民族服饰文化与技艺起到很好的创新作用。把广西主要少数民族服饰技艺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 搭建课改与民族文化技艺相互融合的创新之路;学生通过开设民族特色课程, 设计并制作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配件, 将民族元素和时尚结合起来, 进行大胆的创新, 通过民族元素来点缀时尚。

2013年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参加在天津市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民族技艺比赛, 作品《民族进化论》获得荣获二等奖;2014年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的“广西民族织锦及服饰表演”活动中展示, 学生们身着自己设计制作的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 以T台走秀的形式, 配以民族元素创意文化产品展示, 呈现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民族服饰盛宴”, 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的高度称赞这场民族服饰秀是一场展现了民族与现代相融合、传承与发展相对接的民族文化盛宴, 彰显广西民族文化魅力的民族服饰技艺;2014年6月, 本校学生赴南宁清川小学展示自己设计制作的民族服饰, 让小学生感受到了独特的民族优秀文化魅力, 深化了本土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增强了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意识。

通过近两年时间的教学改革, 积累大量的经验, 专业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民族手工饰品设计与制作》, 以后还需通过成立专门的编撰委员会公开出版这本教材, 将它推向市场。

6体会与思考

如何开发更多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的中职民族织绣染特色课程, 将这些课程以及民族织绣染技艺向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实施推广, 产生辐射示范作用, 从小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保护和传承的意识, 真正实现对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如何提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积极性, 开发民族文化产品, 设计出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服饰产品。

如何能更多地挖掘民族绣织坊的功能和发挥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开发。

摘要:广西纺织工业学校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基于本地服装市场对服装人才的特殊需求, 将区域民族文化和服饰技艺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重点, 满足广西地区对服装人才的需求。实践证明, 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对把握本地区民族服装服饰专业人才的培养, 以及对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具有行之有效的作用。

时装剧服饰对大众服饰流行的影响 篇4

关键词:时装剧服饰,大众服饰文化,时尚传播

影视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紧张的工作之余消遣的方式之一。近几年来影视剧已经成为文化意识的载体, 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带动的这种文化传播使整个影视文化产业向着全球化进程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影视剧, 除了必要的剧本、演员等重要元素外, 服装也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影响。

服装作为影视艺术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不同时代、地域、文化信仰和风土人情在服装上表现各异, 一定程度上服装承载着影视剧中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影视服装的合理运用,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突显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影视剧日益蓬勃发展的今天, 影视作品中表达的信息含量越来越丰富多彩, 人们不仅仅关注故事情节、演员的演技, 也对剧中人物衣着装扮加以关注。追逐剧中人物的时尚已然成为一种潮流。在这种情况下, 影视服装对大众生活、大众服饰的流行甚至整个服装市场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普遍。

1 时装剧中的服装分析

1926年, 上海出版的《良友》画报, 封面女郎的美丽形象带给了被封建禁锢已久的中国女性强大的勇气。由此, 解放自己、勇敢地追求时尚的观念迅速地渗透整个中国社会。如今追求时尚的方式多种多样, 其中影视服装通过声音、图画和形象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 成为大众的服装参照依据和模仿来源。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 服装的烘托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近年来影视剧越来越重视对受众心理的分析, 投其所好, 作品更贴近生活, 剧中主要角色着装更是紧随时尚潮流, 引领大众消费。这其中以“韩流”的影响最为广泛, 从1997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剧开始, “韩流”在中国的这十几年已经影响了一代年轻人, 韩剧不仅通过剧情感动了观众, 得到了中国观众的认可, 服装更是人们追逐的对象。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 对于影视剧中的热门服饰更是从虚拟世界转向了现实。观众不再只是欣赏影视剧的艺术魅力, 同时也将从中发现的时尚美转化到现实中。

热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是众多影响中国观众的韩剧中的代表者, 被认为是“中国拥有社交媒体以来最被热议的韩剧”, 该剧集虽已播放完结, 但热度不减, 除剧中男女主角的独特魅力征服了万千中国观众之外, 在剧中TOP演员的女主角的服装造型更是将时装锋尚推向了高潮。剧中女主角安静高贵有品位, 坚强乐观真实不矫情。不管是Chloé的短外套配纱裙, 还是Balmain的耸肩夹克配皮裙都体现了人物性格, 凸显了人物身上的气质。除此之外, 在每一集片尾自白时都时常出现的拥有高出镜率的一件Paul Smith白色大衣让人印象深刻。白色的呢子大衣可谓是众多大衣中的基本款, 女主角的气质兼有优雅和清新, 造型可塑性非常强。白色大衣搭配蓝色围巾不仅舒适亲切, 格纹围巾更是学院派十足, 这样的装扮轻轻松松就变身为优雅的Superstar了。该剧中女主角的一件DKNY的西服大衣一登场就抓住了众多爱美女生的眼球, 红色的大衣内搭配红格子衬衫和连衣裙, 随性搭配却十分亮眼, 鲜亮的颜色使人看起来活力十足, 也完美地映衬了主人公在剧中的性格特征。除上述红、白大衣外, 剧中的这位TOP STAR在参加明星朋友的婚礼时也盛装打扮了一番, 选择了性感的抹胸蕾丝裙外搭配气场十足的黑色西服, 绝对成为现场的焦点。

剧中女主角的造型可谓是千变万化, 在外面她是尽人皆知的超级明星, 但是在家里她可以穿色彩鲜艳的可爱睡衣、粉嫩毛边的居家拖鞋, 也可以梳起马尾发型, 换上裸妆展现清纯少女一面。甜美复古缎面衬衫与女主角高傲华丽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同时, 也正是这样的装扮让观众陷入她的百变魅力中。这些映衬剧情符合女主角个性的百变造型, 也让我们看到了造型师为了将女主角所有气场搭配出来, 着实费尽心思。

2 时装剧服装的影响力

影视服装是指在特定影视作品里, 出现的特定演员所穿着的特定服饰。因剧情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和人物性格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与其他历史剧、战争剧和年代剧不同的是, 时装剧中人物穿着的服饰与观众处于同一时代, 更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共鸣。审美情趣统一, 更具有借鉴性, 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观众的时尚观念, 很容易成为时尚的风向标。时装剧中每一位角色的衣着都是影视服装设计师精心编织的艺术品。

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 女主角的服装造型也随着角色塑造的成功而深入人心, 进而征服观众。人们在满足于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的同时, 从视觉与听觉上来感受剧中时尚带给他们的刺激与震撼。无论是Celine的编织袋大衣还是Givenchy的居家卫衣, 只要是女主角在剧中穿过的服饰, 在剧外都着实火了一把。不仅其穿衣风格竞相模仿, 在网上进行实时搜索就会出现剧中同款服装, 在国内部分知名购物网站上剧中同款服装也在热卖中。时装剧中服饰往往最能体现时装设计的最新潮流。当红时装剧中的人物作为时尚潮流的引导者, 其着装对时装风尚的影响及产生的巨大消费市场是无法估量的。因此, 影视服装不仅小范围地影响了时装设计, 时装市场这个大范围也受到了影响, 并且对于时装市场消费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多数时装的消费都是由影视服装所引发的, 基于影视服装的这种影响力, 设计师在进行影视服装设计时必须把握好服装的流行趋势和消费趋势。影视剧作为一种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被大众所接受,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剧中的经典造型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往往能够被大众接受、传播, 逐渐扩大它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地位以及影响力, 历久弥新、穿越时空成为经典同时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3 时装剧服装对服饰流行的推动作用

对于各行各业都在竞争中发展的今天, 影视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 也不仅仅具有审美性和娱乐性。人们在欣赏艺术活动的同时更多的是满足自己审美上的需求, 在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的同时使身心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心理学上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影视剧宣泄情感上的压抑以及心理上的满足。这使得影视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人们选择影视剧作为娱乐消遣方式, 选择时装剧来获得更多的时尚潮流信息。

随着影视剧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时尚通过借助影视媒介不断地影响大众的生活, 影视服装逐步受到公众的关注。时装剧的流行与普及使剧中的时尚也逐渐转变为时尚营销的一种手段。剧中的角色透过服装使其生动, 服装也通过影视作品来寻找灵感、引领潮流实现其价值。基于时装剧与服装的这种关系, 剧中的服装越来越被重视, 一部成功的剧集能够带来巨大的市场影响力, 剧中人物所穿服饰更是被剧迷们推崇, 成为流行时尚, 推动服装的流行甚至服装产业的发展。时装剧中的服装最贴近人们的生活, 总能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时装剧的服装设计师通过服装设计中的三要素来表现服装的艺术表现力, 观众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极易被剧中漂亮的服饰所吸引。《来自星星的你》中女主角网罗了各大时尚品牌的热销服饰, 给观众带来美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刺激了人们的消费神经。使观众对剧中服饰从偏爱到模仿, 从而推动了服饰的流行。

影视人物和服饰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实中人们的生活, 推动着大众服饰流行进程。观众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选择性, 在获得影视信息的同时享受剧中的精美服饰。杰出的服装设计作品可以为服饰的流行以及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随着影视剧与时尚的完美结合以及逐步的现实化, 人们不再羡慕时装剧中华丽、精美的服饰, 也让人们原以为是梦想的东西变为现实。

4 结语

衣、食、住、行, 衣排在首位, 可见它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更紧密的结合。作为时装剧中的服装设计师要使服装变得更加神秘, 驱使和鼓励大众对时装的追求和探索。时装剧在行使其文化传播功能的同时造就了服饰流行, 剧中服饰的流行又将剧情和剧中人物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服饰加强了时装剧的艺术效果, 与此同时时装剧也推动了大众服饰的流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路, 周莉英.影视服装与大众衣橱[J].电影评介, 2012, (12) .

[2]赵春妹.浅析影视服装对大众服装的影响[J].美术向导, 2008, (4) .

[3]刘冰, 胡丹丹.浅谈电影文化与时装的流行[J].美与时代 (上) , 2010, (7) .

上一篇:幼儿园安全管理新举措下一篇:环境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