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服饰

2024-09-04

民俗服饰(精选5篇)

民俗服饰 篇1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泉州惠安女、蟳蜅女和莆田湄洲女是号称福建“三大渔女”的汉族女子,她们都生活在福建东南沿海,以勤劳善良著称,她们不同于其他汉族妇女的服饰特点与民间习俗也让世人向她们投去关注的眼光。

说到服饰,都被归纳到“物质文化”的范畴,因其归根结底是属于物质的内容,然而,福建渔女的服饰文化与“精神文化”联系密切,她们的服饰因信仰而生,依精神生活而存在,是富含精神的物质文化。

福建沿海渔民普遍信仰海神“妈祖”。妈祖是海上庇佑女神,传说她能为渔民保驾护航,逢凶化吉,因而深得沿海渔民的信奉。自宋以来,随着人口的迁徙,这种信仰被带到世界各地,形成了全球范围的“妈祖”信仰文化。莆田湄洲岛是传说中的“妈祖”故里,湄洲女服饰与“妈祖”信仰密不可分,湄洲女服饰俗称“妈祖服”,与妈祖信仰的关系之密切可见一斑。

“妈祖服”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湄洲女传统服饰。“妈祖服”上装为典型的汉族传统女装——宽肥的右襟衫、袄(也称“小褂”或“小布衫”),肩部自然下垂,较为瘦窄,不收腰,下摆稍宽,身形上窄下宽。上衣为蓝色,下装为“双色裤”(如图1),俗称大裆裤,以平面手法裁剪。传统的双色裤只有两种颜色,上红下黑,双色裤的风俗与妈祖信仰有关,妈祖信仰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民俗,传说妈祖常身穿红色的裤子在海上护救出海渔民,裤脚被海水打湿,棉麻面料入水后颜色变深,夕阳下,泡了水的下半截裤子就如同黑色,这就是双色裤的来历,当地百姓敬爱妈祖,女子则效仿妈祖,着双色裤。民间另有一种说法,妈祖为天上神明,可以着全红,百姓为凡人,不可着全红,只能取一截红色,红色代表妇女对出海谋生的丈夫的忠贞,而黑色则预示着对丈夫的思念,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女子都以上红下黑双色裤为日常裤装,勤俭朴素操持生计。

传统服装材质均以纯天然棉麻面料为主,无装饰或以少量粗细不均的条纹在袖口或裤口饰边,这种传统的服饰在老年湄洲女中常见。而婚礼上的新娘服装红衣红裤,蓝黑黄色条纹装饰裤脚和袖口,只有结婚这天,女子才可以与妈祖一样着全红服装。

第二类是湄洲女改良服饰。这种服装在当今湄洲岛较为常见,湄洲岛现为旅游岛,岛上有大量年轻女性从事导游工作,她们日常工作服装即为改良“妈祖服”,可以在服装的版型、结构及面料材质上做变化。年轻女性的上衣都有腰省,能起到收小腰部线条的作用,上衣出现了斜摆、花边摆等创新分割结构,下身的两截裤,也在位置和结构上做了调整和变化,运用分割设计将两截裤变成了三截或四截裤,裤脚上饰边。服装工艺上采用刺绣、装饰缝、镶边、饰带等等现代流行服饰的装饰手法,各种流行的毛皮、蕾丝甚至闪光面料都运用到了改良“妈祖服”的生产(如图2),服装下摆采用斜摆的方式,双色裤的色彩分界也按照上衣的走势进行分割,让服装多了一份灵动和俏皮,在色彩上仍然遵循妈祖服饰用色的基本原则,上红下黑。

第三类是舞台表演服装。此类服装在传统妈祖服饰和改良服装的造型、色彩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设计,使之符合演出场景或主题思想的需要。湄洲女服装甚至融合进了惠安女的露肚衫(如图3),上衣直角分割线设计,运用这种分隔进行配色,上蓝下白,寓意白云映照蔚蓝大海,一群快乐的渔家女勤劳活泼,舞台效果明快热烈。

值得一提的是湄洲女的“妈祖髻”,蕴含丰富寓意,制作繁复,“妈祖髻”是汉族妇女保留至今最为奇特的发式之一,这种发式无法自己制作,必须仰仗年长有经验的老人花费至少三十分钟才能完整梳好一个头。“妈祖髻”外形分成三个部分,头顶称“螺髻”,以一根双叉簪子固定发髻,再插入勺状发簪做装饰,完成后的螺髻呈盘蛇吐杏之状,这也与古时蛇崇拜有关;盘完螺髻,制作两鬓的呈翼状发型,左右对称,后部的“帆髻”也称“后松”,呈帆船状发髻(如图4),既预示水上捕捞、运输一帆风顺,又可反映生活在水边的女性对父辈、兄弟、丈夫在海上作业的祈福与思念。

湄洲岛的管理部门为了弘扬妈祖文化,还曾举办湄洲女服饰设计大赛,福建高校服装设计的师生参与了该项大赛,设计出很多创意湄洲女服饰作品,中西结合的湄洲女礼服(如图5),令人耳目一新。

同属闽南沿海的汉族女子惠安女,早就因为其奇异的婚俗、独特的服饰而蜚声海内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惠安族群有少数民族的“嫌疑”,她们的服饰与西南少数民族服饰之间存在着微妙的渊源关系,某些习俗也与之相同。在这里我们不做追究。

惠安女服饰由头饰和服饰两个部分组成。服饰包含了上装、下装、附加服饰品、饰品。

惠安女主要居住在惠东半岛的崇武、山霞、净峰、大岞、小岞,根据地域的差别,惠安女的服饰也有不同,“大祔衫”是小岞、净峰清末至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服饰,右斜襟,长过膝、平面直裁,胸腰宽松,袖长及腕、袖口沿袖窿自然收小,类似当今的小蝙蝠袖,面料为土产粗纱布,或自产的苎麻布,麻纱合织的苎纱,色彩以蓝黑为主,染色后上胶,隐隐透出光泽感,质坚硬。而崇武、山霞在清末至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接袖衫为上装,形制与大祔衫类似,但胸腰处较之更为宽松,下摆呈弧形,外展,袖口与袖窿宽窄悬殊不大,从袖长的三分一处外翻挽到臂部点缝固定,长袖放下时可以用于遮羞,内袖口有一圈寸宽的黑布镶饰色线,袖口有蓝布边,圆领黑边白底,有的有刺绣图案,斜襟有绲边,颜色以褐红、黑蓝为主,面料多为粗布和苎麻布。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接袖衫在廓形上有了明显的改观,衣摆的弧度大大增加,腰围收紧,臀围加大,有了曲线感,腰部由三个并联的中式钮固定,前片衣身沿袭原斜襟开口,前襟有蓝色绲边三角布块做装饰,前中裁切缝合,腹、背缀接两块略微错位的正方形异色装饰布,以黑色和褐红色为主,外侧上下饰三角形彩色布角,因整件衣服有诸多小布拼接装饰而成,因而也叫“缀接衫”,整衣颜色仍以褐红色与黑蓝色为主,领围上的刺绣图案由繁转简,于婚庆、节日、做客等场合穿着,待洗旧了才用于日常穿着,平时穿着胸背没有缀接和刺绣领纹的布衫。下身穿着笼裤,裤筒宽约1尺3寸,腰头为白粗布,面料材质与上衣同。崇武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惠安女下着玄色笼裤,裤筒宽约1尺2寸,裤头为臀部的一倍宽,腰部接一条5寸宽的蓝色布边,需将裤头摺叠在腰部再系裤带,外面还有一条一股三垂的银裤链,刚好将腰带遮住。

现代惠安女服饰遵循自身的审美观,比例贴合自身体型,上衣肩部臂部胸部裁剪收身,紧裹身体,袖长至小手臂的中部,袖口有饰边,上衣摆呈前后长两侧短的弧摆,不但能展示女性的柔美和曲线,更能适应高强度的劳作生活,显得干练利落;因衣长仅抵肚脐,故称“露脐衫”(也称“节约衫”)。短衣不但不妨碍工作,还能将腰部银链展示予人,向世人展示了惠安女独特的审美情趣,上装色彩以湖蓝或孔雀蓝为主,夏天以白色为主,在半臂处至肩和胸部缀接一块绿色面料,左右错位,色彩错落,白袖口饰边,以黄色或蓝色花布为主,服装整体色调丰富。这种“露脐衫”是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大祔衫演变而来,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流传至今,上衣长度逐渐缩短,宽度基本保持不变,袖长从及腕慢慢缩短到现在的七分袖,袖口也略微变小,领高一寸左右。下装裤筒变大,约有1尺9寸,年轻人普遍用绿色或蓝色粗布做腰头,裤料也有了更多选择,面料随着染织工业的发展,在蓝衫黑裤的基础上加入了新式的碎花面料和各式化纤面料,如东方绸、、尼龙、的确良等,颜色也丰富多样,越来越具有装饰性,制作工艺也趋于简化。日常穿布质的,逢喜庆或外出穿黑丝绸裤。

闽南沿海常年温暖,秋冬季节在衣服上外罩“贴背”,贴背是一种无袖对襟夹衣,用作保暖,长短与上衣同,肩至袖窿有镶边;崇武贴背在郊区比较流行,型制略有不同,前面短下摆平,后片长且呈弧摆状,前后片均有拼色,领高寸余,左右襟交错布钮两组,每组六个,色彩明亮,极富装饰性。随着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型制变化也不断丰富变化,材质也日趋多样化。上个世纪七十年年代以后,棉布贴背由羊毛背心取代。

近几十年来大家所见到的惠安女,大多头戴黄斗笠和花头巾,黄斗笠上插各种绒线花或塑料花、色彩对比强烈,花头巾呈四方形,以白、蓝、绿色系碎花居多,包在头上防风防沙保暖护发,斗笠则可防雨防晒,既实用又具有装饰功能,因而时兴不衰(如图6)。

惠安女最有特色的服饰品当属银腰链,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出现,流行至今,形制不变,但重量和股数有所增加,重量越大显示一个家族越有财力。节约衫与银腰链则是绝好的配搭。

生活在福建泉州沿海地区的蟳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三大渔女”,日常也从事着与海洋有关的劳作,大都信仰妈祖,服装并无奇特,老年人以斜襟衫为主,形制与普通汉服无异,她的特殊性表现在发饰上,以鲜花做装饰,象一顶顶花冠,首先将头发梳成盘与脑后的螺髻,以单叉发簪固定,有人直接插根筷子,再将串成一串的花骨朵整齐地盘绕在螺髻外围,形成环状的鲜花带,用两到三种花,环绕三、四圈,头顶和两鬓插上若干盛开的花朵,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红黄绿白,鲜艳欲滴,美不胜收(如图7)。如若迎面走来这样一位姑娘,忍不住多看她两眼,心情也变得好起来。

这样好的传统和景观,却随着时尚文化的流行,慢慢地与现代人渐行渐远,湄洲女、惠安女的这些传统装扮,正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慢慢消失变味,传统着装只在老年人身上保持着原貌,而且随着现代织造技术的发展,面料花色也随之多样,加上旅游商业化的发展,旅游产业链上活跃的人对传统文化了解不深,湄洲女的“双色裤”已经变成三色甚至是多色了,但却因花俏更加吸引眼球,或许这也是文化变异后的一种进化吧。

但凡你要亲眼见一见惠安女的奇特服饰,一定会被带到一些艺术创作基地,那里每天都有一些年轻女子,穿着惠安女服饰,按照游客的要求摆组姿势,供人拍照,难道传统要这样被传承下去吗?但你要去找真正的惠安女,在海边抬石劳作的、在市场吆喝卖海产的、一定会让你大失所望,她们穿着黑胶鞋、套着夹克衫,穿着宽脚裤,腰扎皮带,着装上毫无美感可言,只有花头巾和大黄斗笠标识着她的惠安女身份。因为地域的关系,用于防晒防雨、风沙防护的花头巾和大黄斗笠是必备的。加之现在惠安女从小已经鲜有穿着传统服装了,长大外出求学,对传统服装更加不习惯,或许多年以后,要见惠安女,只能在艺术作品里或是一些特定的基地或者博物馆里。

鉴于此,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有专门的政府或民间组织从事民风民俗的保护和宣传,借鉴少数民族地区的做法,配合旅游产业的发展,组建传统服饰基地、建设民俗文化村,保持传统的民风民俗,广泛传扬传统文化,但更重要的是传统要从娃娃抓起,教育并培养孩子引以为傲的民俗文化情结,提高公众的审美意识,加大力度引导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使传统文化不会随着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受到冲击导致变味或消失。

摘要:本文从服饰学的角度对福建东南沿海“三大渔女”——惠安女、蟳埔女、湄洲女传统服饰展开研析;探究“三大渔女”服饰的传承与变异,对她们的服饰现状做优劣分析,并尝试性地提出完善发展方案。

关键词:三大渔女,传统服饰,廓型,色彩,面料

民俗服饰 篇2

内蒙古特色服饰我是汉族女孩可我热爱我的家乡,我热爱这里的文化,热爱这里的历史。在美丽的内蒙古,蒙古族是这里最具有特色的民族,具有特色的房子,具有特色的习俗,具有特色的食品……可是最具有特色的还是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服饰,实用、美观,从头到脚都有一定的讲究。

鄂尔多斯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由于气候、自然条件和野外放牧生活的需要,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袍与内蒙古自治区其它地区蒙古族的长袍在式样上不同。鄂尔多斯蒙古族较长,两侧开叉,大襟右边系扣,男式长袍较肥大,穿时系腰带,前胸带上部可装东西。长袍袖子长,领子高。冬天骑马持缰时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夏天则可避蚊虫叮咬。女式蒙古袍则做得比较紧身以显示女子身材的苗条与健美。男子喜欢穿蓝色或棕色袍,女子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绸质袍。夏天穿的单,夹蒙古袍颜色较淡,有浅蓝、乳白、粉红、淡绿色等。

想一想在夏天蒙古女子穿上美丽的蒙古袍站在草原上,那是一条多么美丽的风景线呀!蒙古袍发挥了自身宽大的优点,不但可供白天穿着用,夜间还可以当被子盖。蒙古袍是每位蒙古人最重要的服饰,它显示出蒙古人民的聪明智慧,让美观,实用合二为一铸造成蒙古最具有特色的服饰。

民俗服饰 篇3

关键词:服饰图案;形式特征;民俗文化

中国服饰纹样的发展宛如一条星河,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绘出了服饰的华彩,也奏出了文化的乐章。服饰图案纹样的发展,其带有的文化气质深邃久远,其中的情和意更具有典型的中国情节。我国的儒、道、法、墨等诸家,对服饰均有各自独到的见解,而这无疑影响了中国服饰的文化形象和民族风格。并且广泛存在于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形态、民俗风情、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着装观念、价值取向等意识形态中。而中国服饰文化中的民俗寓意,在服饰上则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服饰纹样的外在形象与文化内涵相结合

服饰是最贴近人、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服饰图纹中表现吉祥如意、避悔驱邪的内容比其他艺术更为人们所重视。形的外在形象与内涵的结合主要表现在具有这种深厚、独特文化背景的服饰纹样中。于是,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许多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图案。在服饰纹样题材上大量运用了具有祈福纳吉的吉祥纹饰,这些图案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风雨雷电、日月星辰、文字等,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通过借喻、双关、比拟、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在结体构形时,多求整齐、圆满,具有典型例子如:儒家强调“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之根本的入世思想,以孔子“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语为人格原型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吉祥图案,以及梅、兰、竹、菊四君子组合吉祥图案,都被文人学士用来作为坚贞、高洁情操的礼赞和自我表达。象征着纯洁爱情的葫芦花,一些民族的小伙子常在三弦琴和赠给姑娘的信物筒上,雕刻葫芦图案,象征爱情像葫芦花一样洁白、纯净,像葫芦一样地实心忠诚。汉语发音中“葫芦”谐音“福禄”,汉族民间葫芦纹样造型应用的也较为广泛,这些图形、纹样在结构上整个构图饱满而又富于深刻的内涵。纹样所呈现出的结构形式与其要传达的信息是紧密相关的。

透过这些吉祥纹饰以求使用者能迎接顺势与福分,这也正是中国人文哲学思想精神之所在。可以说,这种具有历史渊源、富于民间特色,又蕴涵吉祥企盼的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表现密切结合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国服饰图纹中蕴含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外显部分。

二、服饰纹样中民俗个性的表现

服饰纹样中民俗个性主要表现在纹样内容上、所选取题材上,大都能配合个人对世俗社会的看法。在结体构形时,圆满、完整,通过纹样充分表现对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这就使吉祥纹样凸显出较强的民俗个性。由于我们的先人对生活和生存充满了热望,那么,作为吉事的祭祀和卜筮活动就是这种吉祥观念的具体行为。卜筮活动主要是占问凶吉的活动,卜用甲骨上常记有吉、大吉之类的卜辞或灵验记录。李砚祖先生认为:“从纹的形式而言,吉祥图案的起源与原古先民观物取象的观察方式以及在卜筮活动中察看纹象的认识有直接关系”,由此证明真正优秀的创作是源于生活的,高于生活的。只有从人们生活当中发现美、感受美,就会产生质朴的民间艺术。

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与民间信仰与崇拜的关系相互渗透,人们通过服饰纹样来表现信仰内容与追求的目标,而图腾崇拜又是服饰纹样的重要来源。远古时期人们身上的图案是文身,他们把崇拜的纹样刺在身上,比如在身体上刺龙的图纹,以象龙的后代,避其风险,以谋生存。当时人们的意识是通过刻在身体上的龙、凤等部落崇拜的图腾才能除灾、避邪、避免自然界中的危险。随着朝代的更迭、图案文化的进步,取而代之的是刺绣、织锦等形式,逐渐把身体上的文身转移到了服饰上。

中国各民族信仰崇拜着不同的图腾,在华夏族形成之后,龙成为了民族的保护神。华夏族的图腾为龙,不过夏族所崇奉的龙不仅仅是图腾,更是由图腾演化的神,龙成为了华夏民族的标志和象征,相信龙能护佑人们平安和人丁兴旺,相信龙具有主宰雨水的神职。中华的先民,自远古时期就来自不同的地区,带来不同的文化,呈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汉民族又不断融合各少数民族,把优秀的外来文化变通融合为本民族文化的精髓传统纹样中,唯龙的纹样贯穿着中华历史,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亲和力,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统一的独特文化结构,不仅形成了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格局,同时赋予了它维护自身和谐与稳定,增加民族凝聚力的生命机制。因而龙的形态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它本身不仅是多种动物的结合体,其造型的适形性也很强,与多种几何纹样可较好的相融。这种亲和力恰好与中国传统思想所强调的“和”的观念相融。可以说,龙纹和凤纹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乡土文明。因此,与民间信仰有关的图腾纹样,是服饰纹样的一个重要来源。

三、纹样中喜庆吉祥的民俗内涵体现

服饰中的吉祥图案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材料工艺的变化更新,异域文化的注入和融合,本民族审美意识的自觉等种种因素,都起到了相当大的因素。服饰纹样融会了民众的审美情趣、伦理道德和人生的理想。吉祥图案不单单是造型优美的装饰纹样,古人早已将种种具体的观念注入其中,正所谓是“图必含意,意必吉祥”。

从中国传统服饰纹样所表现的基本功能来看,不仅能利用各种不同的纹饰来强调思想观念上的统一和谐,同时也能利用各种装饰图案艺术来喻示人们精神与心灵上的需求。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宗接代是人们极其重要的使命,同时也是为之自豪的责任。中国重视家庭的延续,以及子嗣承传的多子多福思想绵延了几千年,为了表达此类朴素的愿望,例如:吉祥图案中有象征“榴开百子”的石榴图案,有又石榴,佛手、桃子组成的多子、多福、多寿“三多”图案等,总之,在内容观念上以取材当时的生活、信仰、故事、祈福、避邪等为主,再加上个人的情感与创意,表现出一种自然风格。可以说,这些内容、题材是一种人间的、现实的、生活的祝愿,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朴素的表达,直接反映我国民族性格和品德,具有一种内在的精神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服饰纹样犹如一部生动的信仰与民间文化的历史全书。从它的形式特征与民俗个性表现中,我们发现各种不同的纹样特征能够体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同时,中国传统服饰纹样在满足人们精神与心灵上的需求、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人类心灵之美的情趣,进一步增加了服饰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黄能馥,陈娟娟.中国历代装饰纹样[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3]叶立诚.服饰美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民俗服饰 篇4

一、唐代的民俗体育活动是最为重要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唐代以前,宫廷体育作为皇帝及王公大臣等娱乐的活动方式,在宫廷内部已经普及。而在民间普通百姓之中开展的大众体育、民俗性体育较少,百姓们均将主要精力用来生产劳作,除了祭祀之时一些和体育相关的活动外,民俗体育难以发展繁荣。而唐代则不同,经过唐初的与民生息政策之后,国民经济获得空前发展,百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物质资源更为丰富的背景下,民俗体育活动逐步发展起来,唐代民间开展的体育活动已经很普遍,民俗化、大众化的体育活动不断开展,尤其是节令性体育活动、民间“百戏”等深受百姓欢迎,唐代的民俗体育活动发展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古代农忙时节,百姓除了开展一些和祭祀、祈求丰收等有关的活动外,农民们几乎长期在田间劳作,无暇开展更多的愉悦身心的体育运动。按照农业劳作的规律,百姓也可能在某些时候有闲暇时间开展其他活动,和岁时节令结合起来的节令性体育活动就成为唐代民俗体育的重要内容。唐代的节令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主要有:(1)元宵节期间的观灯踏歌。元宵节期间,共有三天时间取消夜禁,城市居民们上街观灯娱乐,各种民间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比如“连手而歌,以足踏地为节奏”的踏歌等,大量的人群在大街上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成为一项元宵节期间的重要群众性民俗体育活动。(2)阳春踏青和拔河比赛。阳春三月,人们喜欢外出踏青,唐代的阳春踏青也成为一项流行的民俗体育活动。杜甫著名的《丽人行》中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孟浩然《大堤行寄万七》中说“: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1]370拔河在唐代称之为“牵钩”,唐代宫廷和民间均流行拔河比赛,《全唐诗话》中记载“:三月一日清明,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从“诗话”中便可看出,达官显贵们十分喜爱拔河比赛。此外,军队也会经常性组织拔河比赛以训练将士的体能,百姓会组织拔河比赛以祈求五谷丰登。(3)清明节荡秋千、放风筝。秋千在唐代又称之为“彩绳”“、彩索”,荡秋千的活动首先在唐代宫女中流行,后来逐步在民间盛行开来,尤其是在清明节人们以荡秋千作为娱乐。唐代以前的典籍对风筝的记载极少,后随着唐代清明节等民间节日活动而逐步开展,放风筝的运动也随之兴盛起来。(4)寒食节的蹴鞠运动。寒食节之时,唐人喜欢开展和观看蹴鞠运动,以此散发体内的抑郁之气和增加热量。(5)端午龙舟比赛。唐代端午节之时,就十分盛行龙舟比赛,诗人张建封所写的《竞渡歌》中描写道“:五月五日天晴明……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催车折揖时。”由此可见唐代端午龙舟比赛的热闹景象。

二、唐代民俗体育活动中的服饰特色

1. 唐代节令体育活动中的服饰文化特色。唐代民间节令丰富多样,相应地,节令体育活动也花样繁多,人们在参加节令体育活动之时,所穿着的服饰也丰富多彩。民间节令体育活动中,百姓们所穿着的服饰虽然没有宫廷人员的服饰绚丽多姿,但显得十分大方、雍容、浪漫和开放,且按照所参加的节令体育活动的不同方式而各具鲜明特色。唐代元宵节之时,每家每户均有燃灯观灯的习俗,按照唐朝法令的规定,元宵节之时共有三天的时间取消夜禁,让市民在此期间上街尽情观灯娱乐。在观灯的同时,人们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同类体育和其他文娱活动,人们“连手而歌,以足踏地为节奏”的踏歌在元宵节期间大受欢迎。唐睿宗先天二年的元宵节,朝廷在安福们外举办了有一千多妇女参加的踏歌舞会,场面甚为壮观。观灯踏歌的人们穿着也十分喜庆,一般的贵族男子们腰佩自己喜爱之物,足着乌皮六合靴,头戴幞头巾子,上身着领宽缘直襟窄袖袍,还下加横襴。民间女子和仕女们上身着窄袖,同时加团领直裾缦衫,短制、露胸,下身系着绿色、红色相间的长裙,还有部分妇女穿着胡服式样的衣服。观灯踏歌之时,因为参与的人员十分庞杂,各种各样身份的人员均参与其中,男女穿着服装的款式风格截然不同,各种身份的人所穿着的衣服款式风格各异。唐代骑马外出踏青是一种典型的民俗体育活动,此时,女性们戴惟帽穿裤衫束带乘马外出踏青,女性的穿着打扮和男性毫无差别,但即便如此也不会受到任何指责。从盛唐时期壁画以及陶俑之中便可看出,唐代外出骑马踏青的女子身着紧袖内衣,此时妇女的着装变得较为合体、紧瘦,和女性人体的结构较为适应,能够凸显身材之美。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描绘了杨贵妇的姐姐虢国夫人携家人骑马外出踏青的景象,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女性骑马外出踏青之时的着装特点。在阳春拔河比赛时,男性们大部分赤裸上身,下身穿短裤衫,女性则在此时追求衣料的舒适和飘逸,具有显著的节令特点。寒食节之时,盛行女子球类游戏和秋千等民俗体育活动,《酉阳杂俎》中记载荆州的某郝姓百姓“寒食日与其徒游于郊外蹴鞠、秋千”。寒食节妇女开展球类游戏荡秋千之时,其衣服色彩艳丽鲜明、便捷轻巧、裙摆飘逸,能够突出女性的美丽身姿。端午节赛龙舟也是唐代最为重要的民俗体育活动之一,在朝廷的积极倡导下,端午赛龙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张建封《竞渡歌》中记载“: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描写了赛龙舟比赛中的获胜者把印有龙纹的衣服脱下来之后,让当地长官写一个“上”字在衣服上,表示其赛龙舟获胜。而人们在身上纹上龙的图样,是许多地区“避水害”的习俗[2]160。人们在赛龙舟之时,多均穿着质地轻巧的半臂衣裤,服装和人的身体之间有较大空隙,以方便划船。在色彩上,显得较为清丽,具有鲜明的对比,显著体现了民俗特色。清明时节,以及重九敬老节时,唐人喜爱登高望远,尤其是文人雅士们十分喜爱登山饮酒、作诗赏花和锻炼身体。长安城女士喜欢在此期间游春野步,在遇到花草等风景美丽之地,便解其裙而四围之如幕以游赏,美其名曰“裙幄”[3]13。

2.唐代民间“百戏”中的服饰文化特色。唐代经济、社会、政治繁荣发展,该时期的乐舞和杂技艺术门类众多,而且技术也较之前朝发达得多,所以“百戏”杂技艺术在唐朝时期较为发达,无论是在宫廷之内,还是在民间,均较为流行,是一项“官民共享”的民俗体育活动。杂技艺术是人们的一项十分独特的运动,在进行杂技运动之时主要依靠运动者的柔韧度和运动技巧。正因如此,对杂技活动艺人的技能素质要求和其他类型的运动是有所差异的。唐代之前,各种“百戏”主要由男子来进行表演,女性参与“百戏”的情况较为少见。进入唐代之后,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而且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开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女性艺人参与杂技表演的比例也逐步提高。唐代的杂技女艺人被称之为“女伎”,这和“歌伎”一样,讲究的是技术艺术。“百戏”女伎表演杂技之时的内容一般体现其平衡能力、轻盈技艺和身体之柔韧,比如歌舞技术、高跷、倒立、丸剑、杠技等。而百戏男艺人通常表演那些能够表现力量的项目,比如舞马、角抵、呈力技、大都旗、顶杆等。杂技具有极强的表演性,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观看杂技,杂技表演者在其服饰上煞费苦心。唐人的思想观念较为开放开化,这在服饰文化上也获得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杂技活动中表演者的服饰风格具有十分显著的特色。比如,唐代女子在平常的装束之中,通常上身着袄、襦、短衫半臂或者长袖,下身着长裙,但有时候也肩部披帛。王建《宫词》中说“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元稹的诗中也说“藕丝衫子柳花裙”[4]196。从这些诗中也可看出,唐代女性上身着衣衫、下身着裙子的服饰已经较为普遍。然而,唐代百戏女子中的女伎服装和上述普遍流行的款式不同。《勤政楼花杆赋》中,描写了一位百戏女艺人在固定的高杆之上以精湛高超的演技进行表演的情形,基于作者对表演者演技之高超,在诗中运用了纤腰、若天女之飞、玉颜等形容女艺人演艺的词汇,而在对表演者的服饰进行描绘之时使用了“罗袖”这个词汇。罗袖又被人们称之为越罗小袖,而越罗小袖在唐朝时期是一种丝织品,其质地十分轻薄柔滑,且此种丝织品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因此被“百戏”女表演者们广泛选用。在男女服饰之中,无疑男性服饰更方便人们进行百戏表演。所以,百戏女表演者们除了穿着短衫和长裙之外,为了表演活动的方便,不少人还穿上了男装。从现有出土壁画之中也同样可以看出,唐代窄袖短衫、长裤男装的服饰在女伎中是普遍流行的。除此之外,百戏女伎的发饰也具有显著特色。《观绳技》中描述了唐代一种十分惊险和刺激的在高空走绳的杂技,此种杂技类似于目前的走钢丝,杂耍人员走绳之时,打鼓助威人员所穿的服饰中,以一种丝织物制作而成的“袖章”套在手臂上。走绳的女伎在脑后或者头顶盘结,盘结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叫作“银画轻绡”是以有荧光的薄绸盘发,从而起到一种点缀和固定头发的作用,对于完成高空复杂的杂技动作极为有利。在舞马技中,不仅舞马人在服饰上颇有讲究,人们对表演所用的马匹也进行了刻意“打扮”,马匹经常被人们披上锦衣,戴上金光灿灿的铃铛,对马鬃也刻意以美玉、珍珠等进行装饰。由此可见,舞马的阵势较为奢华,耗费的资金较多。总体上看,唐代“杂戏”中女伎的服饰及其动作技巧均比男伎要丰富多样,而且女伎服饰的布料较为高档,以罗秀或者丝织品为主,主要穿着一些有弹性的、轻薄的、有利于女伎们进行技艺表演的服饰。

三、唐代民俗体育活动中的服饰蕴含的文化特质

民俗体育是永远贯穿于人们的社会生产劳动之中的行为方式,而民俗体育服饰包含了丰富的特定时空下人类文化的特质。唐代的民俗体育活动,主要是在农事节令、社会交往游乐、祭祀纪念、竞技杂艺等各类社会活动和习俗之中,而且人们在进行民俗体育活动之中的服饰也和特定的活动内容、节令、地点、人物的等级身份、性别等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气候较为温润之时,唐人们均喜欢骑马踏青出游,女性也广泛参与此类活动,这和当时的唐代都城长安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有利于出游登高踏青密切相关,同时也和唐代社会风气、民众观念之开放有关。唐代的女性在踏青出游之时大部分穿裤衫束带、头束巾帻且骑马出行,女性的此种装束和男性身着打扮相似,在唐代之前必定受到众人非议指责,但在唐代却不会发生此类现象。唐代民俗体育活动之中,女性的服饰穿着已经“严重”超出儒家的世俗理念,这其中蕴含的文化特质就是,大唐王朝开放兼容的政治环境、民众开化开放的思想文化意识在民俗体育服饰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百戏”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民俗体育活动形式,其以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竞技表演性、刺激性而贯穿于各个岁时节令民俗体育活动之中。唐代之前“,百戏”多由男性参与,到唐代之时,女子的社会地位逐步获得提升,女伎表演“百戏”的情形逐步增多。“百戏”作为唐代民俗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百戏”女伎的服饰丰富化、高档化,反映出唐代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产生了人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更多需求,同时也反映出唐代丝织手工业已经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带动了唐代服饰业的发展,为中国古代民俗体育服饰增添了绚丽风采,促使中国古代民俗体育服饰和传统服饰不断走向成熟并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服饰文化。

摘要:唐代的民俗体育活动,主要是在农事节令、社会交往游乐、祭祀纪念、竞技杂艺等各类社会活动和习俗之中进行的,而且人们在进行民俗体育活动之中的服饰也随特定的活动内容、节令、地点、人物的等级身份、性别等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民俗服饰 篇5

关键词:广西,民族文化,服饰品,旅游

一、民俗旅游的定义及种类

广西是民族大省, 是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之地。当地民族文化跟旅游相结合产生的民俗旅游起着不可忽视的城市旅游推介与助推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民俗旅游是人们离开惯常住地, 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 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同时由于地方特色, 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 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 从某种意义上讲, 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 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 实现完善自我的旅游目的, 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

旅游包含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 均与旅游资源有关, 因此, 旅游跟旅游产品关系密切。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物品与服务的组合。在旅游活动中向游客提供具有纪念意义的特色消费品。这种民间的、通俗的具备当地文化底蕴、工艺传统、风俗习惯等特色的产品具有使人回顾旅游体验、展示旅游的精神价值。就广西目前而言, 民俗旅游可从生活文化、婚嫁文化和礼仪文化、口传文化、民族歌舞、节日庆典、信仰文化等多角度向旅游者展示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情。旅游产品是当地文化精神的浓缩, 是旅游经营者为旅游者提供的可供选择的纪念物或馈赠物, 蕴含着现代人与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 因此在广西民俗旅游中旅游产品的设计与推广非常重要, 对于带动当地民俗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中的民俗旅游 (首饰) 纪念品

当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在旅游过程中越发追求一种精神的体验。一些旅游者因为对当地文化青睐于心, 便选择留下小住几天, 当然更多的旅游者为表达对当地民风民情的一种向往感怀之情, 希望留住旅游过的地方的影子, 民俗旅游纪念品就应运而生了。人们将当地的特色食品带回去后会食用掉, 但是带回去的民俗旅游纪念品, 如服饰品却能够长时间陪伴、装点于旅游者的左右。在民俗旅游纪念品中, 人们常常能见到令人耳目一新、别具特色的鞋子、挎包以及配饰等, 但是真正能做到长久使用、并且还不过时的非饰品类的旅游纪念品莫属, 但是纪念品依然停留在一次性购买和使用而无法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广西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旅游纪念品应通过创意设计, 做到消费与使用的最佳结合。下面以首饰为例进行说明。

在以消费需求为主导营销理念的今天, 我们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对大自然及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应该给产品的创新设计带来更多的灵感, 这首先应体现在产品的设计定位上。因为产品的定位涉及资源独特性及优劣势的提炼, 交通及社会经济条件的把握, 市场需求的系统研究, 只有多方位进行研究、互动才能形成准确的市场定位。

民族首饰装饰饰品等属于旅游纪念品的一种特殊物品, 具有跨时间、跨地域、易保存的特性, 一件金属或者当地的玉石制品将是旅行者们带回家回味和送礼的佳品。服饰品作为旅游纪念品的价值越发被体现出来。广西在发展民俗旅游经济的同时, 可以对已经完善成熟的云南旅游中饰品的开发与设计进行借鉴与参考。众所周知, 云南风景如画、旅游资源富足, 吃、住、行、游都做到一条龙服务, 尤其是旅游者在返程时能带回琳琅满目、民族风情鲜明的服饰品, 如头上的牛骨、玛瑙制成的各色石簪、银制发簪、特色银饰品 (项圈、项坠、手镯、勺子) 、刺绣项链、挎包、双肩背包、围巾、绣花布鞋、靴子, 等等, 普通消费品与高档缀珠装饰刺绣服装相结合, 种类数不胜数, 且无论价格高低, 购买者都很多。

首饰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人类的发展, 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并且随着科技、工艺、人们审美品味的变化而变化, 其功能也在不断地增多, 装饰性在强烈地彰显自我的价值与存在感。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类在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赋予了首饰饰品更丰富的内涵。首饰风格成为人们展示个人气质和陶冶情操、提高生活质量的艺术载体。

三、首饰纪念品的意义和种类设计

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意识形态都在不断的提炼中升华, 中国汉民族人数最多, 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最明显, 但是汉族的首饰饰品与少数民族饰品相比, 其饰品风格各有特点。不可否认的是, 汉民族在崇尚君子“以玉比德”的精神风尚下, 对玉石类首饰和配饰及工艺品制作有着无与伦比的精妙, 匠心独具。但是少数民族的饰品在装饰文化中大众普及率很高, 人人都可以浑身装饰品响叮当, 人人都可以将对幸福的向往和祝福融进首饰那多姿多彩、魅力无穷、让人爱不释手的装饰图案中。

广西的少数民族众多, 首饰装饰及工艺品都可以拿来做新时代旅游文化的纪念品。首先现代人喜爱的装饰主要有耳环、耳钉等耳饰品, 然后是项饰品, 如项链、吊坠、项圈等, 手镯是现代人非常喜爱的展示气质、品位的饰品, 特色的手镯、手链既有搭配服装的效果又能满足自身的审美需要, 跟戒指一起佩戴于手上, 彰显着佩戴者的卓然风采。

首饰在旅游纪念品的购买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旅游者在异地感受、体验有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的饰品, 带回后可以点缀日常的生活, 既能满足其审美需求也能成为帮助其回味地方特色的第一物品。

饰品在设计造型上讲究时尚性同时要保留原有的民族元素, 多样化的饰品种类, 也赋予民族饰品以鲜活的生命力, 成为旅游消费的亮点, 获得旅游者的认同和喜爱。

饰品中项链、项坠、项圈等项饰品的设计非常注重民族工艺与民族纹样的运用, 以增加首饰设计中的功能性与趣味性。1.项饰品是重要的首饰之一, 其能将佩戴者装点得格外美观, 无论是项圈、项链还是项坠, 是闭合式设计还是开口式设计, 是金银贵金属还是木藤棉麻丝刺绣, 传统元素跟工艺总是赋予现代设计以耳目一新的审美享受。2.耳饰品也是造型和佩戴方式、装饰材料和装饰纹样都颇具当地民族特色的首饰, 不仅造型夸张、款式奇特, 佩戴方式也别具一格。3.而在手镯设计中, 越来越多的款式风格被游人所喜爱, 例如云南民族旅游饰品中乌铜镶银工艺做出来的镯子非常美观, 工艺制作精细, 颇具民族风情。因此, 对于广西民俗旅游产品开发而言, 壮族的特色服饰、壮族大歌等表达民族精神的元素都可以融入到首饰的设计造型和主题意蕴的设计之中, 同时民俗故事、民间传说等都是上好的创作题材。4.腰带饰品是少数民族的重要服饰品, 一些少数民族服饰的腰带很多都是琳琅满目的刺绣加上珠类银饰等装饰, 因此作为一名热爱中华民族、热爱旅游的人来说, 腰带这种装饰品也是旅游者重拾历史记忆、与时尚接轨的好的装饰性产品;而最具广西地区民族风情的袜子、鞋子, 其造型、颜色、纹饰都各具特色, 尤其是鞋子近年来还融入了不少现代鞋类款式, 风格也由传统的繁复向简约发展, 从平跟走向高跟, 受到了旅游消费者的喜爱。如今首饰套件成系列的旅游产品设计更加能集中体现民族地区的服饰风格, 首饰美学也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西民俗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应将其重心转移到更为持久、美观的饰品设计上来, 并将其打造成旅游产品的亮点。

四、结语

广西是民族文化繁荣的省份,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人络绎不绝地前来, 同时也带回去一份凝聚当地文化的纪念品。目前, 首饰装饰类产品在广西的城市经济发展中做出了不小贡献, 既可以带动生产业的发展, 解决部分以传统加工为主业的人员的就业问题, 也能够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提高人们对民族饰品的理念传播和消费, 进而促进当地特色民族风情服装和配饰设计的进步, 推动设计行业对民族传统元素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立辉.装饰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天津纺织科技, 2010, (02) :41-43.

[2]任进.首饰设计基础[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3.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4]黄燕敏.服饰文化研究的社会学维度[J].学术交流, 2004, (07) :95-97.

[5]沈成.金相玉质:首饰[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

[6]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知识出版社, 1985.

[7]诸葛铠.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特征浅析[J].丝绸, 2001, (12) :46-50.

上一篇:智能化设计下一篇:心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