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艺术与服饰图案

2024-09-12

波普艺术与服饰图案(共6篇)

波普艺术与服饰图案 篇1

摘要: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现具体分析我国传统吉祥图案在历代服饰艺术中的特征, 进而总结吉祥图案在我国服饰设计中的发展变迁, 期望传统吉祥图案能得到发扬和保护。

关键词:传统吉祥图案,历代,服饰艺术,特征,发展变迁

0 引言

吉祥图案:指以含蓄、谐音等手法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装饰性纹样。狭义的吉祥图案是特指明清时期的一种图案现象, 而广义的吉祥图案是指所有含有吉祥寓意的图案都可称为吉祥图案。吉祥图案起始可上溯到商周, 发展于唐宋, 鼎盛于明清。至明清时, 几乎到了“图必有意, 意必吉祥”的地步。

中国的吉祥图案艺术是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发生的, 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据考证图案装饰在夏商周时期被运用在服饰设计中, 在殷商时期的文献中, 明确记载着奴隶主穿着的服饰中有雷龟纹图案。此时纹样主要出现在领口、袖口、前襟、下摆、裤脚等边缘处和腰带上, 其表现形式以规则的回龟纹、菱形纹、云雷纹等几何纹样为主, 以连续的构图形式表现。从此, 吉祥图案便在服饰艺术中发展开来, 所呈现出的艺术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变化着[1]。

1 传统吉祥图案在历代服饰艺术中的特征[2]

1.1 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服饰图案运用已具鲜明的象征性, 有严谨的理性特征。此时期在服饰中出现的吉祥图案以动物纹、几何纹居多, 主要是从动物的具体形状上得到启发, 其作品主观色彩不浓, 属于对自然物象的朴素再现。图案已经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 最主要使用的是龙凤纹, 它既寓意宫廷昌隆, 又象征婚姻美满, 而鹤与鹿则象征长寿, 猫头鹰寓意胜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 人们对图案制作工艺的逐渐重视, 强调了造型的规律美, 产生了二方连续的构图形式, 并采用了五彩色和十二章纹来制作帝王的冕服, 具有明显的程式化风格, 具有严谨的理性特征。此时期纹样多以刺锈工艺完成。

1.2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服饰中的吉祥图案具有浪漫自由、关注人性、强调主观意识并具理想化的特征。战国时期经历社会大变革, 各种观念与思潮空前活跃, 人们的审美意识得到提高, 服饰纹样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此时图案的构成延续了以中心对称、反复连续图案的组织方式, 装饰风格从神秘凝重变得浪漫激情, 富有生气而充满人性之美。在服饰上的严谨设计变得自由舒展了, 很多图形不再是人们对自然物的直接描绘, 而采用了丰富活跃的变化纹样, 加入了很多人为的主观意识, 在图案设计安排上更具理想化特征。

1.3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服饰中的吉祥图案具有明快大气、动感奔放、简练多变的特征。

秦汉时袍服上出现精美的刺绣纹样, 并部分延续了战国时期的服饰风格。在服饰图案的设计中追求大气、明快、简练, 图案的组织以重叠缠绕、上下穿插、四面延伸的形式构图, 更加具有浪漫和幻想主义特点。图案纹路虚实相间, 以流动起伏的波弧线构成骨骼, 强调动势和力量;在色彩分配上以对比为主, 强调明快、醒目、艳丽, 表现了“素中见华美”的艺术特点。此时服饰图案中出现了大量云纹、鸟纹、龙凤纹, 纹样题材多变, 充满浓郁的神话色彩。

1.4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服饰中的吉祥图案具有华丽优美、雍容大度、丰满的多元化特征。

图案的设计中也具有华贵之美, 从现存隋唐彩塑衣服可见, 服饰上面出现联珠纹、狮凤纹、团花织锦纹等前所未有的富贵大气的图案, 并且色泽光亮耀眼。显现出隋唐时期手工艺者在图案制作上的高超技艺和此时期纹饰花样的丰富多彩。隋唐服饰图案的设计趋于表现自由、丰满与华美, 在裙、帔、鞋、帽、巾等服饰上都有所体现, 其造型饱满, 色彩艳丽, 主纹突出, 地部疏朗, 不但构图活泼自由, 位置关系也均衡、对称。随着佛教的盛行, 丝绸之路的开通, 吉祥图案引入多种外国图案样式, 忍冬纹、宝相花、缠枝图案盛行, 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风格特征。

1.5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服饰中的吉祥图案出现了优雅清淡与写实性的特点。宋代服饰纹样受画院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纹样造型趋向写实, 构图严密, 工艺精湛。宋代的纹样风格与唐代截然不同, 无论从题材到造型手法, 几乎都形成了一种程式。此时的图案样式以花卉图案为主, 禽鸟作为花卉的点缀, 几何图案随处可见, 兽纹已经很少用到。牡丹、芍药、梅花等被反复表现, 正转反侧, 柔婉秀雅, 成为装饰的主流。元代承袭了宋代的艺术风格, 同时又受到少数民族与西域图案的影响, 出现了更为接近写实的风格, 并带来具异国风情的动物、云朵形象, 图案色彩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异域色彩, 如驼色、棕色等。

1.6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服饰中的吉祥图案具有繁缛鼎盛、丰富多彩的特征。明代的图案在承继宋元时期的风格外, 还创造了谐音图案和寓意图案, 并遵循强烈的等级观念。明代的服饰纹样, 除官服外, 便服的花式产生了具有一定灵活性的变化, 装饰纹样也开始追求美与内容吉利的统一。花卉仍是常见装饰图案, 突出表现花朵而淡化枝蔓叶茎。明清官员穿的补服用到较多禽兽纹样, 另外五毒纹也十分流行, 端午前后, 人们穿上以蜈蚣、壁虎、蟾蜍等五种毒虫织绣的衣裳, 认为可以辟邪。图案组织方式以四方连续为主, 有主纹辅纹, 层次分明, 疏密有致。颜色多用浓重的红、蓝、黄、绿等, 兼用大量金银线, 显得十分华贵。

2 吉祥图案在服饰设计中的发展变迁[3]

毫无疑问, 传统吉祥图案对我国服饰设计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另一视角也可看到服饰设计的传统因素中无法脱离对吉祥图案的运用和再创。从上述历代服饰图案的特点演变来看, 历代服饰图案的变化大趋势如下。

2.1 图案风格, 从严谨向自由过度

纵观服饰图案风格演变历程, 不难发现吉祥图案从商周时期的狞厉神秘演变至战国时期的相对轻松, 秦汉的大气从容, 魏晋的洒脱自然, 隋唐的华丽丰美, 宋元的平朴近人, 明清的繁华鼎盛, 服饰中吉祥图案的风格逐步从严谨走向自由。

2.2 图案内容, 由动物向植物发展

服饰图案的内容丰富多样, 但究其大的发展趋势是从动物纹向植物纹的转变。商周时期的服饰图案没有植物图案出现, 只有动物纹和辅助性的几何纹, 而动物的种类也很少, 只有龙、凤、虎、蟒等大型的象征王权富贵的动物。至秦汉时, 受道教影响, 如马、鹿、鹤等性格温顺、富吉祥寓意的动物才出现于服饰图案中。同时, 佛教影响下, 西方的花卉、象等图案受到汉以后的各朝代推崇和运用。至唐代时, 花卉图案作为植物图案的一种, 开始广泛应用于服饰的图案装饰上, 宋朝的花卉图案更是服饰上的主要图案, 以禽鸟做搭配。明清两代, 唯有帝王与官员服饰上能见到兽纹, 兽纹已渐渐被植物纹替代了。

2.3 造型特点, 以偏重抽象到日趋写实

服饰图案造型特点的写实性演变得益于中国传统绘画功力的日益精湛。早在商周时代, 人们虽然努力描绘自然物象, 却因绘画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只能在形象上做到近似而已。到秦汉魏晋时期, 随着艺术水平的进步和手工艺的发展, 服饰图案的写实性得到增强。到唐宋时, 尤其是两宋画院的建立, 对工笔花鸟画的重视, 随之而来的是服饰上的图案装饰也更为精湛写实, 达到了写实性艺术的高峰。明清统治者对吉祥图案的喜好超过前代, 造型特点既承袭了宋元时期的优良传统, 又受到西洋画写实技法的影响, 其写实能力不言而喻。

2.4 适用群体, 从王侯将相流传至民间市井

从吉祥图案的适用人群的趋势上看, 服饰图案是从被统治者据为己有到逐渐普及至民间。早在商周时代, 服饰上有无图案就是区分奴隶主与奴隶身份的主要外在标志。汉朝以后富庶人家服饰上出现小型花卉纹、几何纹等, 其花式丰富, 排列自由。唐宋两朝社会经济开放发达, 图案的内容也日趋丰富温和, 女子服饰上出现大量花卉禽鸟等华美纹样。至明清时, 民间百姓除不能用绣有龙、凤、蟒、飞鱼、斗牛及补服的花纹外, 其余一些带有美好寓意的图案都可穿着。吉祥图案从仅为王公贵族、富豪官吏所独有的礼服到成为庶民百姓的日常装扮, 吉祥图案在历史的大潮中一次次洗礼和蜕变, 最终形成了服饰设计中一道不可或缺的美丽风景。

3 结语

在众多的图案和纹样中, 传统的吉祥图案在服饰中的设计运用有着独特的民族语言和装饰风格, 不但承袭了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与思想内涵, 还保留了大量民间艺术品质,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分析传统吉祥图案的历史发展与变迁, 希望能对我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与保护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中国服饰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袁杰英.中国历代服饰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3]柳林, 赵权宜.吉祥图案新视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苗族服饰图案的装饰艺术特征初探 篇2

现代装饰艺术作为基于一种形式冲动的根本艺术活动, 通过对称、均衡、节奏等空间变幻的形式赋予作品以抽象化、规则化的形式美和持久的生命力。传统苗族服饰图案作为苗族服饰文化的主要表达方式, 应用于服饰的领口、袖口、衣襟、腰带、裤脚、裙脚等处, 其造型朴实、厚重而不失丰韵的特色, 彰显了民族性格特点,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古朴厚重的图案、敦实严正规则的纹样和灵活变幻的抽象处理与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运用现代装饰艺术的视角去发掘传统苗族服饰图案宝藏, 研究其装饰艺术特征, 并通过应用加以继承和发展是十分有价值和必要的。

一、题材的装饰艺术性特征

1. 深厚的人文历史题材

苗族服饰是穿在苗族同胞身上的“史书”, 其抽象化的图案记录了苗族在远古时代的重大事件, 并经过不同历史时期能工巧匠们的灵活变幻其纹样、色彩与构成得以不断演绎与发展, 它们一方面发挥了历史传承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文化底蕴的内在魅力, 具有通常人文历史题材鲜明、深厚的装饰艺术性。例如, 黔东南苗族女装裙子下摆处有三条极具装饰性的横线, 据苗族同胞介绍其代表了祖先曾经生活在长江、黄河和平原地区, 隐约地记录了其对故土的怀念与对祖先的不忘之情;又如, 黔东南苗族服饰大都绣有“星宿花” (如图1“星宿花”所示) , 它变幻的表现方式给服饰增色不少, 相传它记录了苗族祖先蚩尤在和黄帝打仗时, 星宿为他们在夜里行军指引方向, 代表了苗族同胞不忘恩德的优秀传统;再如, 黔东南苗族服饰纹样中的“九曲江河花” (如图2“九曲江河花”所示) 虽已变化的失去了原先的模样, 但却牢牢记录了苗族同胞祖先在迁徙中经过的山川河流, 代表了他们对过往的坎坷历程铭刻于心……通过这些极具装饰性人文历史题材的抽象图案, 传递了苗族坎坷迁徙的历史故事, 表现了苗族同胞的内心深处, 体味其古朴、神秘的精神世界4 (P72) 。厚重的装饰艺术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2. 自然与神秘世界的写意变化

苗族服饰图案描绘了苗族同胞对自然的崇拜与对美好精神世界的无限向往, 具有神秘写意变化的装饰性。苗族同胞祖先在远古时代对生产、生活所涉及的事物赋予生命并对其崇拜, 这些现实世界的物质和神秘世界的元素以苗族服饰图案为主要载体之一进行集中表现, 源远流长;这些古老图案纹样造型采用转换、象征、夸张、变形、叠加的装饰手法, 将一些有意味的图形纹样有序的加以排列, 把他们崇拜自然, 刻意追求在心灵深处创造一个和谐、美好、宁和的内在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世间万物都是有灵魂的生命, 人与大自然共同生存融为一体, 在这个自由神圣的精神世界里, 灵魂得以永恒的创作思想表露无疑。比如, 在组合构成图案的具体创作中, 蝴蝶变形为花朵 (如图3“蝴蝶纹”所示) ;龙头、狮子、小鸟与绿叶红花变化搭配加以组合 (如图4“龙纹”所示) ;动植物的原型被刻意抽象化表现 (如图5“鱼纹”所示) 人、神、动植物间互通互感, 互相依靠 (如图6“人蚌图”所示) ;完全不受客观物质形态的束缚。向我们展示了苗家妇女粗犷率真的想象力。通过图案的写意变化使得这些服饰图案具有独特的装饰性。

二、构成的装饰艺术性特征

1. 朴实的造型与和谐的构成

苗族服饰图案造型通过对称来体现造型的朴实、厚重与构成的和谐, 极具装饰艺术性。

图片来源:作者照片

单个图案的造型与构成通常以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形式存在和表现的。比如, 苗族妇女服饰中常见的“蛙纹”是轴对称的组合图案 (如图7“蛙纹”所示) 。

复杂图案通常由一组以上多个相同结构的单个图案重复构成, 这也是一种对称表现方式, 在黔东南苗族服饰纹样中, 主要以“十”形纹、“卍”形纹、“井”形纹三种为基本形式不断变幻和演绎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图案类别。比如, 十字纹 (如图8“十字纹”所示) , 顾名思义就是由难以计数的“十”字组成;“水车纹”便是由“卍” (万字) 形纹演变而来 (如图9“卍字纹”所示) , “卍”形纹重复排列出现, 变化了原先单个存在的方式, 使原有的基本纹样形式变的更加丰富起来, 纹样的中心由此演化为“井”形。“井”形纹也可以是由“十”形纹发展而成的另一种基本纹饰 (如图1 0“井字纹”所示) , 与“卍”形纹所演绎的异曲同工。在对称图案中, 通过空间变幻其装饰意味得到了加强, 更能体现出秩序和排列的规律性, 因而图案构成的外观也显得更加稳定、庄重。

2. 挺健、疏密有致的线条

图案线条表现丰富多样, 挺健、疏密有致的线条极具装饰艺术性。其中, 古朴厚重的线条体现了生活性与实用性结合的特点, 反映了苗族同胞衣着唯美和不求奢华的处事原则, 朴实平和的心态与性格;平缓变化的线条, 体现了对平衡与节奏互补统一的朴素追求;夸张抽象的线条表现, 体现了劳动性与创造性的结合, 体现了他们注重意境与心情的特点。

3. 绚丽与富有韵律的色彩

在色彩方面, 苗族图案使用红、绿、蓝、黑、白等主色调, 通过概括和提炼来表现大自然中色彩的千变万化, 色彩绚丽、富有韵律, 极具装饰艺术性。色彩强烈对比的运用是黔东南苗族服饰图案刺绣装饰的一个重要特征, 大部分地区通常仍沿用传统的高纯度对比夸张色彩来体现创作者的思维与意境。比如, 在苗族同胞日常生活的运用中, 蓝黑色尤其得到推崇体现在方方面面, 红、绿、青等主色被普遍使用, 粉、蓝、金、黑、白等为辅助色加以使用, 主色和辅助色之间均用间隔色彩的手法来处理色彩面与形象的关系, 在保持画面取得强烈对比和夸张效果的同时, 又使其相对平衡与协调 (如图11“双龙戏珠”所示) 。

4. 符号化与抽象化的形式

苗族服饰图案是传递文化信息的特定符号, 符号化抽象的表现具有很强的装饰艺术性。这些图案记录了民族的历史和信仰, 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在远古, 图腾符号不断地出现在氏族成员的衣饰上, 作为祖先的象征以祈求保护。苗族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地理环境、民俗历史等诸多文化因素为苗族服饰艺术提供了创作的源泉, 他们崇拜鸟兽草木虫鱼等自然物, 认为这些动物、植物、生物与自己的祖先有着亲缘的关系, 并以龙、鱼、牛、蝴蝶等为图腾符号, 将它绣满衣裙, 甚至用故事的图式叙述苗族的神话传说和迁徙路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装饰艺术符号成了苗族最直观的“文字”, 有些逐渐淡化, 而有些则一直传承变化沿用至今。

三、表现手法的装饰艺术性特征

图案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极具装饰艺术性。苗族服饰图案以装饰艺术的表现手法自然地流露了独特的审美意识与朴素的原始宗教信仰。苗族同胞的祖先认为自然界各生命体间可以相互转化和渗透, 最深层的原由来自他们“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他们在追寻精神力量时, 对自然界尚未认识的事物顶礼膜拜, 自然界的诸种事物就被赋予了“神性”, 于是乎就有了蝴蝶神、天地神、日月神、山水神、五谷神以及各种的动物神、植物神等, 并在图案中得以充分体现。比如蝴蝶被视为“万物之母”, 在苗族同胞的图腾崇拜中已作为不变的主题 (如图12“蝴蝶纹”所示) ;花鸟虫鱼在大自然中与人类和谐共存, 在服饰图案中也被赋予了自由驰骋的灵性 (如图13“花鸟纹”所示) 。

四、苗族服饰图案的装饰艺术特征的现代应用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不容置疑。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 传统的民族艺术, 因其涵盖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和巨大的民族文化底蕴而为现代社会所需要。正如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大趋势》一书中所说的那样:“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 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容量的环境, 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民族民间艺术那舒适、饱满、未经加工的外观、怀古的情调等等, 就是现代社会极为欢迎的方面。民间艺术恰好与电脑社会相平衡, 难怪手工做的被单那么受欢迎。就连乡村音乐的流行, 也是对摇滚音乐的一种反应5 (P76) 。”然而现在多数文化人和少数民族艺术的研究者所倡导的是传统艺术本身那种亘古不变的历史精神以及表现方式。一切稍向时尚或或商业角度偏移的艺术形式, 似乎都伤及文化人心目中的“少数民族艺术”的原生态的稚拙形象。这一悖论的形成, 使在现代文明中如何“发展”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概念和设想成为一个难题。

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设计的发展中如何保持住原本民族的秉性, 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将苗族服饰图案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装饰艺术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 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者都曾经有过不少成功的尝试, 值得借鉴。苗族服饰纹案在国内外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具有永恒的魅力和艺术青春, 对中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和借鉴, 就是将自己的艺术血脉打通, 与民间相连、与大地相接, 这样, 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设计作品。

综上所述, 在研究苗族服饰图案的过程中, 应以现代艺术设计的视角对传统文化宝藏进行挖掘, 赋予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氛围下的全新内涵和时代精神, 拓展、丰富现代艺术设计表达的民族元素空间领域。就以下几种方式为探索途径, 对苗族服饰图案做新的解读:⑴运用现代视角和设计理念对民族服饰图案进行系统研究。⑵将苗族服饰图案的造型与色彩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实践中。⑶结合时代精神和时代特点, 运用新技法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 通过技法和元素表述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 对现代美感的体现进行探索和尝试。

苗族服饰图案所特有的丰韵使得其具有相当的商业价值潜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以苗族服饰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会逐步崛起并扩大, 商业前景乐观。现代艺术设计和商业领域大力倡导和引进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 结合时尚需要, 运用到多个领域中, 是当下民族艺术发展的趋势。

摘要:现代装饰艺术着重强调神似, 运用抽象的表现手法突出形式美。这与苗族服饰图案的表现形式同出一辙。试用现代美学观点, 以视觉艺术为角度, 从题材、构成、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对苗族服饰图案的装饰艺术性特征进行研究, 并对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苗族服饰图案

参考文献

[1]沃林格.抽象与移情[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例田兵.苗族古歌[M].贵阳:贵州人民学出版社.1979.

[3]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4]田鲁.苗族刺绣中的象征符号[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2004 (2)

波普艺术与服饰图案 篇3

传说苗族古代曾有文字, 但已经失传, 至今无法考证。苗族传统服饰图案以其独特的方式承载着苗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反应了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苗族服饰图案最早来源于苗族先祖的图腾崇拜。随着苗族人民的几次大迁徙及生产力的发展, 服饰图案不断丰富, 融入了许多关于自然环境的写实记录和对民族文化的写意表现。由于苗族的迁徙历程是由东向西、由北向南进行的, 服饰图案也成为表达其迁徙过程及随后定居生活的文化发展的画卷。正是由于苗族人民的前期迁徙和后期定居的生活历史决定了其服饰图案的题材和样式, 所以常见的苗族服饰图案种类较多。其装饰类型基本可分三类: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作为苗族图案中的抽象性纹样代表, 其题材来源于对古文化和历史变迁的记忆, 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写意才能。苗族丰富多彩的动物纹和植物纹图案则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较高的概括能力、而且在造型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和地域特色。苗族传统图案不仅仅是纹样种类、造型丰富, 其传统的工艺表现手法也是多样的, 包括刺绣、织锦、蜡染等。

苗族这个古老少数民族用他们的巧手制作出来的美丽图案向大家讲述着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现今已有大量学者关注苗族传统文化的研究, 并着手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对其做了许多探索和研究。

二、苗族传统服饰图案艺术的传承意义

历史的脚步渐渐前行, 随着社会形态的革新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纵观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 所有文化的发展和创新都是以原有的传统文化为根基的, 中华文明的复兴必须建立在民族文化根源的基础上。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除汉族外, 还有55个少数民族, 其中苗族, 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 散布在世界各地, 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 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苗族服饰图案是随着被誉为苗族“无字史书”苗族服饰¬¬发展起来的装饰艺术, 被赋予了继承民族传统、纪念祖先和传承祖训等丰富多彩的内涵和意义, 是亚洲独有的文化形态, 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苗族传统服饰图案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以其为创作元素的相关产品也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依托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 (10+1) ”的政策思路, 中国—东盟国际博览会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和推广了优秀的苗族传统文化, 其中苗族服饰图案艺术受到国能外行业人士广泛认可。苗族作为横跨中、越、泰等东盟国家的民族, 拉近了各国间的文化距离。为了发展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 展开新丝绸之路和东盟的文化纽带, 深入探究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 以苗族服饰图案艺术为缩影进行服装服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是促进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推进因素。

三、以苗族传统服饰图案为元素的现代服装设计

(一) 民族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现状

源自东方的民族文化形态早已成为西方时尚界的宠儿, 早在1999年, 约翰﹒加利亚诺在其所在公司品牌的高级时装发布会上就采取了把中国的苗族传统服饰元素和欧洲传统服饰文化相结合的方式演绎时尚。在设计方面约翰﹒加利亚诺选择了深蓝的苗族传统色彩、苗族的图案刺绣工艺、苗银配饰等表现手法, 诠释出源自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现代高级时装。2008年亚历山大﹒马克奎恩在春夏巴黎时装周上发布了苗族服饰头饰结合现代服装特点的设计。美华裔服装设计师谭燕玉更是以多种方式在纽约时装周的舞台上表现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服饰文化, 谭燕玉所设计的服装素来受到中西方明星的热烈追捧。

在国内部分年轻的新锐设计师也开始把设计视角转向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方面, 例如现任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北京服装学院教师杨洁于2014年9月27日成功发布了以苗族根源为出发点的YANGJIE DESIGN“西秀”2015春夏系列男装产品。杨洁先生的“西秀”作品以现代的手法运用了浓烈的苗族传统色彩, 如紫色、玫红配以黛绿、群青及黑色等, 呈现出神秘而优雅的色彩基调。而在图案方面杨洁先生选择了现代的新型工艺, 使得史书般的苗族传统图案以全新的时尚面貌呈现于人前。“西秀”系列服装创作是将中华名族文化的原创设计推向世界的一次大胆尝试。

由此可见, 未来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的时装设计将不会停留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句口号上, 而是可以通过与新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服装设计走上我国的和世界的时尚舞台。

(二) 苗族传统服饰图案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1. 概念

概念就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笔者在此所提及的“概念”主要是指设计的思维方式, 即如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苗族传统服饰图案元素的思维理念。基于苗族传统服饰图案艺术时尚再创造, 是对苗族传统文化的时尚诠释, 需重视其与现代都市文化的同步发展, 不局限于单纯的重复已有的苗族传统民族艺术形式, 而是选择结合都市时尚元素进行的实用性艺术创作。由此路径可以打破普通大众对苗族民族传统服饰的普遍认识——过去时代产物而不合当下时宜, 往往出现于博物馆、舞台表演或者旅游景点, 而与我们当下的都市生活没有多大关系。故通过对苗族服饰图案艺术的再创造, 探索一条新的民族元素创作道路, 使得苗族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渗透到人们当下的生活中, 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

2. 造型

所谓时尚再创造就必须与时尚接轨, 尤其是在造型方面。笔者所提的造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所运用图案的造型, 原有的苗族传统服饰图案形式基本是对称型的适合纹样, 作为现代服装的图案装饰需要在原有传统图案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限度的图形解构, 通过对图案造型进行的适度创新, 增加其现代形式美感和时尚感。另一方面则是指图案的载体——服装本身的造型, 好的图案设计必须配合时尚的服装造型轮廓才能充分表现其设计美感。通过对国际流行趋势进行分析, 选择当下流行的时尚服装造型轮廓进行创作研究的方式是充分表达设计理念的有效途径。

3. 风格

与苗族传统服饰图案艺术相关的产品一旦提及风格, 人们不由自主的会想到民族风。当下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地球村, 便利的交通和高速的网络促使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多元混搭风格也随之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时尚常态。故从风格角度谈苗族传统服饰图案艺术时尚再创造不能一股脑的向民族风的方向发展, 而是可以考虑结合其他风格进行多元混搭的现代设计, 比如结合前卫风格、优雅风格、淑女风格、中性风格等等, 以一种新的姿态呈现民族元素。

4. 工艺

图案表现工艺的创新不仅仅代表时尚, 更代表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在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可以打破原有的刺绣、蜡染等传统制作手段, 选择结合机械的刺绣工艺手段和新型的印染技术及新型镭射激光雕刻技术等新型的工艺手段, 不局限于原有的手工刺绣、蜡染技术, 重视工艺技术的探索性, 力求创新。

5. 材料

过去苗族传统服饰图案的表现往往依赖传统的棉布和传统绣线实现, 在21世纪科学技术水平高速发展的当下, 服用新型面料层出不穷, 质感和性能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例如近年来风靡世界各地时装周的新型太空棉面料, 以其特有的塑形性能在时装界大放异彩。故在进行苗族传统服饰图案艺术时尚再创造设计时材料的选择也不能拘泥于过去的苗族传统材料, 而可以结合行业内新研发出来的新型材料进行创新设计。

综上所述, 在结合当代先进科技与工艺的基础上对苗族传统服饰图案文化的面料再创造能够很好的实现对少数民族传统图式文化与现代流行服饰的快速融合。这对立足世界艺术舞台, 弘扬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提高我国现代服饰品牌的文化底蕴及在世界服装品牌中的竞争力, 都具有较为深远的创新意义与开发价值, 应大力提倡和发展。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苗族传统服饰图案文化的源流和传承意义几个方面的内容, 提出了五个苗族传统服饰图案艺术的时尚再创造的相关设计渠道。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仅仅依赖于博物馆等相关政府机构努力, 更需要的是民生行业和人民群众的支持。苗族传统服饰图案艺术的传承也需要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 与当下的流行时尚相结合, 构建苗族文化的新常态, 赋予苗族文化新的生命, 使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真正走上世界舞台。

摘要:苗族传统服饰图案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苗族传统服饰图案艺术源流和传承的分析, 提出多个对苗族传统服饰图案艺术进行时尚再创造方式、方法, 力求从行业角度建立苗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新模式。

关键词:苗族,服饰图案,时尚

参考文献

[1]杨昌国.苗族服饰——符号与象征.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7.

[2]周梦.黔东南苗族侗族女性服饰文化比较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发展创新研究系列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波普艺术与服饰图案 篇4

关键词:宝相花纹,传统服饰纹样,结构特征,唐代

从南北朝时期开始,中国装饰纹样主要以植物花卉为主,同时大唐文化以开放的姿态吸取容纳诸多与外来文化,开放的文化氛围形成了当时人们包容兼蓄的审美情趣。作为唐朝最具代表性的宝相花纹以其装饰化的艺术形式反应了当时的生活面貌、阐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态度。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外来佛教文化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因此宝相花纹对于唐代服饰纹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唐代服饰图案上宝相花纹的结构特征

1、宝相花纹骨架结构

宝相花纹主要以“十”字为基准的“米”字结构为基础,以圆形辐射(图1.1)或正菱形辐射(图1.2)为基型,简单的四方连续宝相花纹大部分都是这种结构。再以此为基础,45度旋转,再形成8瓣,形成“米”字8瓣,使得宝相花纹整体细节变得更加丰富。除了“米”字8瓣的样式,还有其它“米”字10瓣、“米”字12瓣、“米”字14瓣的宝相花纹,这些都是以“十”字骨架的基础上形成的。

2、宝相花纹花型结构

唐代宝相花从外造型来看,大多是正视图,花型呈圆形,造型十分雍容饱满。在“十”字骨架的结构基础上,以圆心(花心)为中心,整体由内向外呈放射状,形成一个整体的装饰纹样。圆形宝相花的内部结构由内向外大概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是由四瓣叶片组成的中心花蕊图案;第二层则由八瓣花瓣组成的装饰图案并且形式上吸取了外来的连珠纹样式;第三层由八朵改变了形状的花瓣组成;第四层为八朵含苞待放的花瓣,依次形成了放射状的圆形或菱形的装饰图案纹样。同时各花瓣的组成,几乎每层之间没有空隙,各自紧密相连。宝相花纹的花瓣、蓓蕾及枝叶组合也以上述原则为基础,有着疏密有序的对称布局。宝相花纹样的花瓣各种纹样结合逐渐演变组合而成的复合花瓣,在程式化的过程中,它逐渐确立了以侧卷瓣(图1.3)、对勾瓣(图1.4)和云勾瓣(图1.5)为主要形式,这几种花瓣的形式构成了宝相花纹最基本的元素。宝相花的花瓣是非常程式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都经历了由简趋繁、化繁为简的演化过程。

二、唐代服饰图案上宝相花纹的艺术风格

1、宝相花纹的艺术形式

唐代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高峰,它以海纳百川的态度吸收融合其它外来文化。在南北、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诞生了新的装饰题材,与中原文化融合后形成了独特的纹样图案特征。另一方面,唐代结束了中国以往各朝代以动物纹为装饰主体的纹样时期,开始了自唐以来以花卉植物为装饰主体的纹样时期。

唐朝服饰中的宝相花纹是一种以莲花花瓣为基准并提取了各种植物花卉素材并将各种素材结合在一起的植物纹样。构成元素有来自印度佛教的莲花形象,有源于波斯萨珊的联珠纹,有来自地中海一带的忍冬、卷草和蓑苔一棕搁叶纹的影子,有中亚的葡萄和石榴形象,又吸取了中国传统纹样中的云纹和牡丹花卉造型。其花形造型饱满、花瓣层叠丰富,取其繁丽花形的特点重新组合构成,由此形成富丽饱满的植物装饰纹样—宝相花纹。宝相花的色彩主要由蓝、绿、红、金黄四色为主,对比强烈,在视觉上给人以华丽、富贵的感受。同时从花的特征来看,特征可分为五种:1)七到十片或者更多的椭圆形花瓣裹住花蕊。2)类似莲花,3)类似牡丹,4)左右都由三片花瓣构成,上面是花蕊,再在上面层叠加上三片花瓣,5)四瓣花瓣呈菱形。将花按照形状来分类大致可分为,花蕾,全开放,半开放状态等。

2、宝相花纹在服饰上的表现形式

唐代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绚丽,色泽十分艳丽。织物材料有丝、棉、毛、麻等,丝绸织造业尤其发达,丝质织物的纹样图案运用繁多。作为服饰上的宝相花纹被大量运用到服饰面料的工艺装饰上,例如染织、刺绣等。而其中织锦的图案纹样最为精美,也最具代表性,一般称其为“唐锦”(图2.1)。它有别于唐代以前经线起花的传统织法而是采用纬线起花的织法。与中国传统的经锦相比,纬线起花的织法更利于图案的换色与花纹的细腻表现,能够织出宝相花纹复杂的纹样图案和丰富的色彩效果。这使得唐代丝织面料上宝相花纹的图案形式更加多样,花纹更加丰富绚丽,整体装饰效果更加出彩。

三、结语

唐代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该时期文化艺术的繁荣,服饰纹样图案相比以前朝代更加繁复多样,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与文化内涵,这些因素都促使了宝相花纹的进一步演变与完善,使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也对以后各朝代服饰图案纹样的演变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旻.浅谈唐朝服饰月已的民族文化[J].青年文学家.2013(03).

[2]梁惠娥,郑清漩.唐代服饰上宝花纹的艺术形式探析[J].服装导刊.2014(12).

[3]国庆华.谈宝相花纹[J].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下).2007(10).

[4]刘志,徐萃.唐代宝相花纹艺术构成形式透析[J].包装学报.2010(04).

波普艺术与服饰图案 篇5

1. 广西龙胜红瑶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

龙胜“红瑶”的服饰主要有绣衣和织衣两种。绣衣主要以藏青色棉布作底, 用各色丝线精心刺绣, 所绣的图案有着不同的寓意, 其形象生动, 针绣精致。织衣, 主要是以白线为经, 红线为纬, 用古老的织机织就、缝制而成。无论是绣衣还是织衣, 都充满了丰富的服饰图案。“民族服装、服饰绝不仅仅是满足人们蔽体御寒的生活日用品, 而且是一个民族的表征, 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广西龙胜红瑶服饰图案也是如此。

红瑶服饰图案的题材主要来自于人们十分熟悉的大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以及对民族文化历史的记录和表达, 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在刺绣中, 往往对图案的造型和样式进行了大胆的变形和夸张的艺术处理, 只追求神似而非形似, 使之不受自然界中固有的形象细节所约束, 从而使图案有一种原始神秘的美感, 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一份精神寄托。

红瑶族图案涉及面比较广, 种类多样而且内容及其广泛, 寓意丰富且生动深刻。有表现吉祥寓意和对美好生活愿望的, 主要以大自然动植物形态造型的抽象变形来进行比喻, 如富贵团花型寓意吉祥、平安, 还有的象征长寿, 多子、有的象征自由、幸福、爱情, 等等。它们趣味横生, 别具深意, 能够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广西红瑶族服饰图案中还有很多记录着祖先、社会和民族历史的主题图案, 通过调查, 发现有很多这种类型的服饰图案, 例如, 有水纹托着船形的图案, 船上乘载着若干人, 这正是瑶族祖先迁徙的场景, 图案不仅记录历史, 还寓意了保佑人们平安的愿望。又如, 瑶族人民总是在服装上挑绣五彩图案, 是因为传说中的瑶族始祖盘瓠是一只五彩斑斓的龙犬, 时时刻刻保佑着瑶族人民, 人们遇到困难时, 就会默念始祖盘瓠。因此挑绣五彩图案以示不忘祖。另外, 还有“高山”“河流”“花鸟”等图案, 都十分生动地描绘着祖辈们为了生活所进行的努力。

红瑶服饰上红色的挑花图案, 对于没有文字的红瑶族来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充当着文化符号的功用, 向人们宣读着瑶族生命的历程, 激发着瑶族于困境中开创希望。这些图案不仅被视作他们的历史传承, 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2. 广西龙胜红瑶族服饰图案的美学分析

红瑶服饰以正红或玫红色为主色调, 用浅红、绿、紫、黄各色调相间进行搭配, 使用各种大小和色彩丰富的几何图案进行组合, 层层镶拼缝成服装, 体现了红瑶服饰图案鲜艳夺目的色彩特征。 (如图1、图2)

红瑶服饰图案在造型上也多种多样, 有抽象的也有具象的, 其中抽象的几何图案在红瑶族服饰中的使用颇为广泛。“从许多事物中, 舍弃个别的, 非本质的属性, 抽出共同的, 本质的属性叫抽象, 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如图1所示的红瑶族服饰图案设计, 在布料上绣出若干个大小均匀的抽象几何图案, 运用点、线、面的设计形式, 进行有序排列, 构成大小均匀且对称的综合纹样。这种经过精心设计的艺术图案, 轮廓考究, 具有很强的装饰趣味性, 同时也给人一种整齐、有序、统一又富有变化的视觉享受。

红瑶族服饰图案是红瑶族人民把自然万物的形态加以几何化并且重新组合而成的结果。因此, 除了抽象变形的艺术手法外, 还通过对几何图案的重构使整件服装更加富有秩序美感。所谓重构, 是指在图形设计中, 把经过分解的各个形象元素重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如图2所示, 女子服饰背部的图案用红、绿、黄、紫, 兰等蚕丝线于青布上挑绣春牛、鹏鸟、狮子、凤凰、麒麟、山羊、鸡、鸭、鹅、鸟、鱼、竹木、花草和几何图案等各个造型元素进行组合, 绣工十分精细, 图案错落有致, 点、线、面的设计形式运用得恰到好处, 给人以美的节奏和韵律感。

3. 广西龙胜红瑶服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1) 国内外设计师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应用。在民族图案的实际应用中, 国内外服装设计师将民族风的服饰图案大量运用到现代服饰品设计中, 一些欧美设计师更是将其用到了极致, 如, 让·保罗·高缇耶、前迪奥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等国际著名设计师的服装设计系列作品, 都曾运用过大量的东方少数民族的刺绣和图案纹样以及夸张的东方妆容。设计时将采集的图案纹样运用到服装的肩部、胸部、上衣或裙装的下摆, 以及一些服装配件上, 其传统的民族饰品更是被设计师们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设计成夸张的头饰及饰品。例如, 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的《蝴蝶夫人》的发布秀场, 发布的服装以及模特造型、妆容等形象设计, 也大量地运用了少数民族的图案纹样和民族色彩进行整体搭配。

服装个性化的发展促使了设计师们把民族服饰及服饰图案作为现代服装设计丰富的灵感来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 国内近几年也涌现出了大量的本土优秀设计师和本土品牌。例如, 高级礼服定制的“东北虎”服装品牌、中国高级定制第一人郭培女士创立的高级定制品牌“玫瑰坊”等。其中“东北虎”几乎每一季的服装发布会都会呈现出不同民族的设计元素, 将少数民族服饰的纹样图案运用到礼服设计中, 其精美和华丽程度, 无不让人感到惊叹, 礼服以精美的民族刺绣图案, 极好地烘托出了东方女性神秘、高贵的气质。而郭培女士的设计更是将中国的民族文化展现到了极致, 每一件服装都加入了特殊的情感, 融合了民族特有的图案纹样及制作工艺, 使得每一件服装都像是一件精致的工艺品, 给人以视觉的震撼和情感的感染。

(2) 红瑶服饰图案在现代服饰设计上的应用。红瑶服饰图案在现代服饰设计上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对图案色彩的借鉴与运用, 二是图案造型的应用与再设计。

民族色彩最为直观地体现着一个民族服装的特色, 蕴含着独特的少数民族审美心理特征。现代服装设计在对民族色彩元素的运用上, 要利用民族色彩所包含的精神元素, 来体现服装的民族内涵和意境。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红瑶服饰图案中的经典配色——红色与黑色, 或者借鉴红瑶族鲜艳夺目的绣 (织) 衣的配色方式, 将红绿相间的百褶裙和极显稳重精悍的黑绑腿, 以及藏青色、红线边的方圆头巾进行配色上的重新组合和再设计, 运用在现代设计中, 可以体现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格服装及配件, 包括皮包、高跟鞋、丝巾、眼镜、帽子, 等等。

另外, 在现代服饰设计中, 还可以把少数民族服饰传统纹样作为设计元素, 糅合在现代服装的形制中, 进行局部装饰, 来表达强烈的民族风格。在服装造型、版型设计、工艺制作的处理上, 运用现代服装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将传统与现代进行合适的结合, 与现代时尚与市场不脱节, 才能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而长久的继承。例如, 对红瑶服饰图案进行再设计, 将图案设计在服装的前襟、肩部等部位;或者在皮包的包带上及包面上进行图案添加, 在高跟鞋的鞋面和鞋跟处进行镂空的图案设计等, 这些图案的设计方式可以突破只用刺绣来表现的单一形式, 运用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数码印染、绗缝、热压浮雕、镂空等现代工艺, 使红瑶服饰图案能够与现代服装的设计有机地融合到一起, 使现代服饰设计更具有和谐、风雅、传统的古典美, 体现出一个古老少数民族的风情文化和审美情趣。

4. 结语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是几千年劳动人民发展历史的真实写照, 他们所创造的服饰图案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我们要想把少数民族服饰图案这笔丰富的遗产继承下去, 就应该寻找并运用起来, 从而发展它, 把它的特色转化为我们现代服饰设计的宝贵资源。把传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图案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在现代化的今天将民族资源有效地传承下去, 是我们当下最值得考虑和深思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启明.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濒临消失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读后感[J].黑河学刊, 2012 (02) .

[2]刘境奇.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创意研究与实践[D].无锡:江南大学, 2004.

[3]乔京晶.中国民族服饰纹样的现代运用与发展[J].山东纺织经济, 2012 (08) :69—72.

服饰图案设计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篇6

一、传统服饰图案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

从国内部分服装院校的教学大纲、教案、教材等情况的研究, 可以总结出这门课程在传统教学中主要是学习图案的历史、类型、结构形式、组织方法、表现手段、构图规律和设计原则等等。通过课程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审美能力和造型技能;培养学生针对服装的装饰意识和装饰技能, 深刻理解图案与服装的关系等等。

这种以二维平面图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理论层面, 让学生处在被动的学习中, 提不起太大的兴趣。而缺乏对服饰图案的材料选择, 工艺处理方式等实践动手能力的综合训练, 使学生缺乏对图案从设计稿转化为实物过程的感性认识。而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设计图案时, 只考虑图案造型、色彩等审美形式, 思维无法拓展, 不能根据市场流行趋势的具体情况和品牌风格等因素进行图案设计, 市场应变能力差, 不少学生毕业后都感受到自身所学知识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再次学习和磨合。这是目前服饰图案设计课程存在的最严重的不足之处。

服装设计是一门各学科相互渗透、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学科。而有些服装院校将服饰图案设计归为基础课程, 甚至让不是服装专业方向的美术教师授课, 根本不能与其它服装专业课程紧密结合。这种教学方式明显存在方向性的错误。因此, 对面料的二次处理而形成特殊图案的设计, 以及与立体裁剪紧密相关的立体图案设计就更没有涉及了。

二、服饰图案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调整课程内容

根据服装企业对服饰图案设计人才的需求, 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的特点, 将基础课程进行改革。把服饰图案、色彩构成与电脑辅助设计 (包括Photoshop、Core DRAW、Illustrator设计软件) 整合成一门新的基础课程:电脑辅助服饰图案与配色设计。使之成为一门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过渡的桥梁学科,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改革后的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服装行业、服装企业需求的服饰图案设计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图案纹样最基本的造型、配色、构成形式以及形式美法则等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与实训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设计素质 (使学生能够根据市场流行趋势的具体情况和品牌风格等因素进行图案设计) 。注重培训学生使用电脑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服饰图案设计及配色、分色的能力。

2、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增加实训课时的同时, 注意内容的精选与提炼。突破传统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 改革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教师传授设计知识与制作技能, 以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实践动手中掌握知识的同时, 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简化一些理论教学部分的内容 (如图案发展概况、意义等文字性的理论内容) 。强化图案设计流程的培养和训练, 从写生到变化再到设计, 最后结合服装进行服饰图案的设计与应用。重点培养学生从设计到服饰图案应用的能力。同时可以将校企合作项目结合课堂教学, 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把所学知识与实践项目紧密结合, 真正做到了教、学、实践一体化。

3、强调电脑辅助设计软件的结合

现代服饰图案的工艺非常丰富, 包括印花、绣花、手绘、喷色、珠缝等等。而手绘图案在效果图上有时很难体现, 配色也很麻烦, 而使用电脑辅助设计软件则高效的配色并直观的体现服饰图案设计的效果。可以自由的调整图案的位置和细节, 并能与不同款式相组合, 便于设计出多种效果提供选择。因此, 一定要将Photoshop、Core DRAW、Illustrator电脑辅助设计课程开设在服饰图案设计课程之前, 以便于学生在服饰图案设计课程上就可以很熟练的使用这些软件进行图案设计。即能提高学生的图案设计能力, 又可以加强对设计软件的熟练掌握和实践。

4、加强与专业课程的联系

首先服饰图案设计课程的教师必须是服装专业方向的, 其次对服饰图案从设计到成品的整个设计流程, 对服饰图案的加工工艺也必须了解。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将服饰图案与服装设计、服装面料、服装工艺、服装结构等课程相结合, 从服装专业设计角度指导学生掌握了服饰图案设计与运用技能。与传统服饰图案教学内容相比, 增加了三维立体图案设计内容的讲解。主要是通过加强与服装材料学、立体裁剪课程的联系, 将面料的二次设计和立体图案设计融入服饰图案的教学中, 丰富和完善了服饰图案设计的教学内容, 并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

5、引进校企合作项目结合实训教学

如今各院校都在加强校企合作项目, 但是有些只是停留在表面, 成立一些实习基地而已。并没有把企业项目真正引进并结合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因此, 老师应该在讲授完服饰图案基础课程后, 引进企业合作项目, 再组织学生到企业了解企业文化、结合品牌定位、流行趋势, 现场分析讲解教会学生如何收集设计素材。然后回到课堂, 由老师分析讲解如何将收集到的素材提炼为设计元素, 如何将写生收集的素材依据图案形式美法则进行变化设计。再通过多媒体教学、示范教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分组探讨等多种综合教学法来指导学生反复设计、修改, 定稿后再把设计好的图案应用到企业项目的服饰图案设计中。这种综合实训教学方式, 即让学生懂得了一个项目如何从设计到制作完成的流程, 又提高了对该流程的设计与技术等能力, 取得更好的教学目的。

我院通过以上五点服饰图案设计课程的改革探索实践, 全面提升了学生对服饰图案的理解, 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并提高了他们的服饰图案设计能力。当然我们这种改革实践的做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总之, 服饰图案设计课程改革应该与时俱进, 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 不断提高服装设计系列课程的建设。为培养适合服装企业需求的服饰图案设计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建.服饰图案艺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2]陈建辉.服饰图案设计与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3]孙世圃.服饰图案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土建专业下一篇:日本近代化中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