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图案艺术设计

2024-10-30

民族图案艺术设计(共12篇)

民族图案艺术设计 篇1

1 民族服饰图案二次设计的必要性

民族服饰图案的二次设计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图案变形, 而是基于不同服装风格塑造的需要, 对其图案的造型形态进行演绎, 使之在强化服装整体风格的前提下, 增强服装的审美趣味。同时, 对民族服饰图案进行二次设计, 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形制变换, 而是在沿袭其民族传统精神和文化意蕴基础上的形式创新, 使之既蕴含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 同时在形式上又体现出现代美感。

通常, 服饰图案对服装起到修饰、点缀的作用, 使原本在视觉形式上显得单调的服装产生层次、格局和色彩的变化[1]。但是, 如果表现手法不当, 整个服装的视觉效果不但不能达到预想的状态, 而且可能会导致负面的影响。同时,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讲, 图案作为一种文化符号, 具有象征、标识和情感表达的作用[2]。不同素材和造型的图案在服装中的应用将会使整个服装呈现不同的审美意趣。故此, 对于既定风格服装的设计对图案的应用具有选择性, 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取决图案本身的造型形态和文化意涵, 而对于民族服饰图案的文化意涵,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是约定俗成的, 而图案的造型形态则具有可变性, 即可根据服装风格塑造的需要, 通过恰当的艺术设计手法对图案的造型形态进行演绎, 即图案的二次设计。另, 在民族服饰中, 一些图案 (如植物花卉图案) , 其纹饰较为繁复, 与现代服装追求简洁、精炼的审美情趣存在一定的矛盾, 同时, 一些图案的造型形态与现代服饰审美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故此, 我们应该对民族服饰图案进行二次设计, 使其在突破传统古朴美的基础上, 上升到具有现代美感的艺术符号。

2 民族服饰图案二次设计的方法

2.1 抽象法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抽象的意思是指:“从许多事物中, 舍弃个别的, 非本质的属性, 抽出共同的, 本质的属性, 叫抽象, 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3]在绘画艺术中, 抽象是相对具象而言的, 这两个词往往以形容词的形式出现, 并且分别与绘画一词结合, 组成两个概念, 即抽象绘画和具象绘画。具象绘画指的是再现人物, 风景和静物等自然物象的绘画;而抽象绘画所描绘的形象则与我们看到的世界中的形象没有联系。正如抽象画家保罗·克利所言:“艺术并不仿造可见的东西, 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 这种‘不可见的东西’正是抽象绘画所挖掘的对象。”[4]在艺术设计中, 抽象作为动词, 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设计手法, 抽象是具象的意义传达, 是不拘泥于艺术形式的“神”与“意”的表达与传达。在现代服装设计中, 对民族服饰图案进行“抽象”的艺术设计手法, 主要是通过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 基于服装设计本身的风格定位而对图案的艺术形式进行创新。这种艺术形式的创新, 并不是民族文化意义的消解, 也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艺术形式变换, 而是将时代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融入其中的创新性设计, 从而使民族服饰图案因融入时代文化精神的特质, 而跨越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文化隔阂”, 最终成为社会大众所能接受的公共服饰艺术。图1为民族服饰图案形式的抽象化示意图。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 对民族服饰图案采用“抽象”的艺术设计手法进行创新性设计, 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风格对位性原则, 民族服饰图案作为现代服装设计元素, 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与其它服装元素一起构成一个元素集合来体现服装本身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意趣。故此, 民族服饰图案艺术形式的抽象演变必须以服装本身的风格定位为导向, 如果不考虑服装本身的风格定位而对民族服饰图案加以盲目设计, 将会使服装本身的风格显得不伦不类。二是适度性原则, 从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的角度来讲, 任何美的事物都是由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所构成的, 美的内容和形式总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共同处于事物的统一体中[5]。在艺术设计中虽然形式与内容的从属关系没有硬性的规定——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形式决定内容, 有什么样的形式就有什么样的内容;但反过来, 内容也决定形式, 需要什么样的内容, 必须有相关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形式虽然不能决定内容, 但形式对内容具有一定的影响, 这是不可否认的。因此, 我们在采用抽象的艺术设计手法对民族服饰图案进行创新性设计时, 如果使民族服饰图案元素的造型形态显得过于夸张, 大众可能无法正确解读或曲解图案本身的符号意义, 这将使民族服饰图案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显得模糊。

2.2 解构法

“解构”一词取义于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解构主义。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on) 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 (construction) 中演化出来的, 因此, 它的形式实质是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6]。解构是艺术设计极为有用的手法, 它以纯艺术或设计成品为对象, 根据设计需要对解构对象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 (分解成纹样、标识、单个形态元素之类) , 使之进入符号储备, 在新的设计中进行重新构建, 形成新的产品形象[7]。现所涉指的解构法, 是鉴于现代服装风格化设计的需要, 基于民族服饰图案造型形态进行结构性的分解, 即根据现代服装设计的实际需要, 将民族服饰图案分解成若干个形态元素, 然后基于服装造型的具体需要对被解构的单个形态元素按照一定的形式美法则进行重构。通过解构, 复杂的纹饰结构将变得较为简单, 从而可以迎合现代服装追求简洁、洗练的审美诉求。

民族服饰图案的解构包括造型形态的分解和符号意义的提取。对民族服饰图案进行解构, 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分割和提取, 而是基于现代服饰审美的一种特殊性的“去伪存真”的选择性应用。这种选择的自由性一方面取决于服装造型形态的实际需要, 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服饰图案只要加以简单的分解, 便可取之。因为被解构后的图案作为一种服装造型元素对服装整体风格和审美趣味的塑造, 受图案本身审美意趣和符号意义的影响。这种选择的自由性另一方面又取决于设计师自身的设计理念以及解构的方法, 不同的设计师对同一设计素材有着不同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认知, 这主要取决于设计师本身的艺术涵养和对待民族服饰文化的态度。故此, 在对民族服饰图案元素进行解构之前, 我们应该深入了解民族服饰文化的精神意涵, 并结合时代服饰审美特质, 从不同的审美视角使用创新性的设计手法对民族服饰图案加以解构。图2是民族服饰图案的解构示意图。

2.3 重构法

所谓重构, 是指在图形设计中, 把经过分解的各个形象元素重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8]。解构与重构实际上是两个相互衔接的过程, 即把一个完整的事物分解、拆散成各个部分, 然后再依据一定的构成原则和规律, 按照个人的设想改变原来的组织形式而进行新的组合, 从而产生新的视觉感受。重构法实际上就是从图案的内部结构及形式构成出发, 打破传统观念, 从不同的审美视角去观察、解构图案, 将图案分解成若干个构成单元, 再重新组成一个新的艺术形态。关于民族服饰图案元素的重构, 现提出了两个新的概念, 即“同质重构”和“扩展性重构”, 所以将解构法与重构法分开进行讨论。

民族服饰图案的重构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分解与重组, 同样是基于图案审美趣味塑造的需要, 按照一定的形式美法则, 进行艺术形式上的创新, 这种艺术形式上的创新是以服装风格和审美情趣的塑造为导向。基于不同服装风格和审美意趣塑造对图案装饰的内在要求, 把民族服饰图案元素的重构分为“同质重构”和“扩展性重构”, 这里所指的“质”是指图案的造型形态及风格。所谓“同质重构”, 是指同一图案元素经过解构之后按照一定的美学法则进行重新组合, 在重组的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舍去或重复其它部分。“同质重构”还可以通过夸张图案的某一局部作为基本型, 再不断重复, 也可以将原来的曲线变成直线, 或改变其组织规律等。“扩展性重构”特指民族服饰图案元素经过解构之后按照一定的美学法则与其它图形元素之间的重新组合。

“同质重构”既包含图案原型的本质特征, 又在新的设计概念下呈现理想的形式, 是图案在美学意义上的升华。“扩展性重构”是在突破传统审美观念的基础上, 跨越不同时代审美精神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重新组合, 这种重构的方式既可以实现艺术形式上的创新, 又可使图案在沿袭民族文化精神意涵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时代审美特质。

3 结语

民族服饰图案是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表征, 其图案形制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反映了古老民族人们独特的审美内涵。民族服饰图案作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徽征, 也是现代服装设计与创意的灵感之源;沿袭和发展民族服饰文化并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 而是基于民族服饰文化元素的美学特质, 再结合时代审美潮流, 对其服饰元素进行创造性应用, 从而使设计出来的服装既蕴藏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 又焕发出时代精神的审美特质。

摘要:民族服饰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沿承与发展要求通过汲取民族服饰文化的精髓, 使服装既具备民族特色又符合时代审美精神;故此,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欲使民族服饰图案既彰显民族文化特色, 又迎合时代精神, 就必须首先按照现代大众审美诉求对民族服饰图案进行二次设计, 然后加以灵活运用, 而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

关键词:民族服饰图案,二次设计,时代精神,现代审美

参考文献

[1]曹田泉.艺术设计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86-87.

[2]陈建辉.服饰图案设计与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12-18.

[3]齐德全.魂与体的统一—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国际化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03.14-15.

[4]李超德.设计美学[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4.106-107.

[5]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342-343.

[6]安晓波, 王晓芬.艺术设计造型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10-13.

[7]王庆珍.平面形态设计基础[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34-36.

[8]刘境奇.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创意研究与实践[D].无锡:江南大学, 2004.

民族图案艺术设计 篇2

图案的概述

第一节

图案的概念

图案:顾名思义,即:图,图形;案,方案,图形设计的方案。生活中具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都可称之为图案。

第二节

图案的起源及发展

一、图案的起源1、2、3、1、装饰说起源于人类爱美的天性 图腾意识促进了装饰的发展 服饰说 中国传统图案

二、图案的发展

(1)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装饰图案

彩陶装饰纹样的特点:简洁、概括、充满活力

彩陶装饰纹样的内容:动物、植物、人物、几何(较普遍)(2)商周时期青铜器装饰图案

商周两代是青铜器艺术的鼎盛时期,它是权利的象征。(欣赏图片)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特点:庄重、严肃、神秘、结构严谨 青铜器装饰的图案有: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象纹(3)战国时期的装饰

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时代,政治体制变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战国时期装饰图案特点: 风格:日渐活跃

内容:不再是凶狠的神秘怪兽,而是贴近生活,自然中动物或生活场景运用于不同的装饰 造型构图:严肃对称结构变得活泼(4)汉代装饰图案

汉代时期,建筑装饰得到发展,遗留下大量的画像砖、画像石、瓦当。风格朴实

画像砖、画像石:题材与形式丰富多彩的现实生和生活,反映墓主人生前的身份经历或垂教后世的历史故事。瓦当:云纹瓦当、文字瓦当、动物瓦当(5)魏晋南北朝装饰图案

南北朝时期,盛行佛教,随着佛教的传播,佛像、壁画、石窟寺空前发展。

石刻装饰图案:飞天、忍冬草、莲花图案

石刻装饰图案特点:以线条为主,反映生活,超越生活,表达了作者的情感。(6)唐代装饰图案

特点:丰满、华贵、富丽、饱满有张力

内容:唐三彩、织锦、宝相花、团花、卷草、折枝花(7)宋元时期

特点:写实、自然、平淡、雅 装饰题材:花鸟为主

装饰图案:莲花图案、牡丹图案、花鸟画有折枝花式、穿枝花式、喜相逢式(8)明清时期

是一个从昌盛到没落的时期,而在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国外的一些技术传入我国,出现了新的工艺品种:雕漆、景泰蓝、琉璃、珐琅。民间图案

(1)民间图案多与民俗活动相关(2)民间图案的寓意、联想

(3)种类:剪纸、蓝印花布、蜡染、刺绣、泥玩具、不版年画

第三节

图案的分类 空间形态类

1.平面图案(二维空间)2.立体图案(三位空间)3.综合图案(二维、三维结合)时间状态类

1.静态图案:建筑、器皿 2.动态图案:礼花、霓虹灯 第四节

形态构成类

自然形态构成:以自然界生物等自然形态(花卉)抽象形态构成:标志、广告(图形)纯形态构成:纺织品、门窗(花卉)偶发形态构成:木头纹、肌理(表现技法)

图案的应用

平面设计

广告设计

包装设计

服装设计

室内空间设计 图案的学习方法1、2、3、4、5、6、7、设计创意有主题 收集资料 制定草图 草图的修改 设计效果图 编写设计说明 装订、装裱

第二章

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一、花卉植物的写生(作业)

1、花、叶的结构

2、表现方法:线描、明暗

二、图案变化的方法(作业)修饰法 简化法 夸张法 添加法 巧合法 几何法 反复法 文字构成法

三、花卉植物图案的变形练习(作业)

第三章图案的审美与构成

一、图案形式美的法则

1、变化统一

2、对称均衡

3、条理与反复

4、节奏与韵律

5、对比与调和

二、图案的构成形式(重点)

1、单独纹样:单独纹样有均齐式和均衡式两种。均齐式是以中轴线和中心点为依据,在固定的中轴线和中心点的上下左右或多方面配置相应的同形同量纹样的形式。均衡式是不受轴线制约.自由地进行组织安排的构图表现花卉的动态形式。

2、适合纹样:把图案纹样组织在一定的外形轮廓中的一种装饰效果纹样就是适合纹样。

3、二方连续

4、四方连续

第四章

图案的色彩

一、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二、三原色与色彩混合

1、三原色:红 黄 蓝

2、间色(二次色):两种原色混合而成。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复色(三次色):两间色相加,三原色加一过量原色(三原色中,有一种色量多一些)。

橙+绿、(红+黄+蓝)+黄

三、色彩的象征

四、色彩的物理作用:温度感、距离感、重量感、尺度感

五、色彩与人的气质和性格

六、色彩的搭配

1、同类色搭配

2、邻近色搭配

3、对比色搭配

七、如何搭配好色彩

1、要有主调

2、配色时,构图应注意均衡

3、搭配重点色

4、同类色的搭配应防止同化作用和隔离作用

5、对比色的调和处理

八、色彩的应用:客厅、卧室、儿童房的色彩搭配

第五章 图案的表现技法

一、图案的基本形态及表现方法

(一)点的形态与点绘法

(二)线的形态与线描法

(三)面的形态与平涂法

二、图案的装饰形态及表现方法

(一)撇丝法

(二)枯笔法

(三)刮划法

(四)渲染法

(五)推移法

(六)光影法

(七)肌理拓印法

(八)喷绘法

(九)彩铅法

(十)蜡笔法

(十一)介质混合法

(十二)滴水法

(十三)吹色法

(十四)火烧法

民族图案艺术设计 篇3

关键词:民族吉祥图案;平面设计;个性化;表现

0 前言

民族吉祥图案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指导之下,利用象征、谐音、借喻、双关、比拟等多种手法,以民族特有的语言特点和艺术风格来表达趋吉避凶、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将民族吉祥图案引入其中,往往能够起到较佳的效果。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璀璨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民族优秀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和重要的生产力资源,也是推进平面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就民族吉祥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个性化表现进行探讨。

1 民族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及表现手法

民族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内涵可用八个字来概况,分别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就是“深层意念”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民族吉祥图案最早出现在远古的商周时期,在唐宋时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明清时期则达到了鼎盛阶段。无论是何种民族吉祥图案,所要表达的含义通常有四个,分别是“喜”“寿”“贵”“富”。

“喜”是与子孙、友情、婚姻等相关,“求喜”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幸福、愉快、美好等物质追求的迫切性,如“禧”和“囍”两字都表达出吉庆、喜事临门之意;将喜鹊绣在图中,则表示“双喜登眉”“喜笑颜开”“喜上眉梢”之意。“寿”与延年益寿、平安顺利等相关,人人都迫切希望能够得到“长寿”,对生命的畏惧、对长寿的渴望、乞求,这些都大大地激发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想象力,形成了较多的民族吉祥图案,如“麻姑献寿”“龟龄鹤寿”“松柏万古长青”等,单单就是一个汉字“寿”,就有多达几百种书写造型。当“寿”字写成圆形,那么代表着“圆寿”,蕴含着“无病而终”之意;当“寿”字写成长形,那么代表着“长寿”,蕴含着“长命百岁”之意;当“寿”字与其他物象在一起组合之后,就形成了多种民族吉祥图案,如“福寿天官”“松寿延年”“松柏常青”“多福多寿”等。

而“贵”与功名、权力等相关。“富”与财富等相关。民族吉祥图案已经成为了民族旨趣、民族精神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蜂鸟虫鱼,抑或者花草树石,都可以将民族吉祥图案添加在其中。用象征、借喻、双关、比拟等方法来将其内在含义表现出来。例如,如意代表着“一切尽如人意”;方胜、盘长代表着“绵延不断”;牡丹代表着“富贵”;麒麟、龙凤代表着“祥瑞”;灵芝、松树、仙鹤代表着“长寿”;石榴代表着“多子”。谐音在民族吉祥图案中也有较多的应用,如1只寿桃、5只蝙蝠代表着“五福捧寿”,鲤鱼、莲花代表着“连年有余”等。

民族吉祥图案采取的象形往往是祥禽瑞兽,众所周知,麒麟、凤、龙这些祥禽瑞兽往往都是不存在的,只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代表着太平、权力、昌盛、强大之意。“丹凤朝阳”“龙凤呈祥”“龙飞凤舞”“双龙戏珠”就是以凤、龙这两种祥禽瑞兽所组成的图案;“麒麟送子”则是由祥云、麒麟所组成的图案;而如意结、方胜结、盘长结等“中国结”则代表着吉祥如意、幸福美满、事业顺利、出入平安、生生不息等。

2 平面设计中民族吉祥图案的应用

将平面设计与民族吉祥图案结合起来是一种极为新颖的设计方式,这需要平面设计师能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中国的传统民族吉祥图案,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以便能够让设计出来的平面设计作品具有生命力、创新力和特色性。

2.1 中国联通公司的logo标志设计

中国联通公司以“盘长”图案作为其公司logo标志,“盘长”是佛教的“八宝”之一,意寓着“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含义。图案中的线条具有往复、曲折的特点,这代表着通信网络,也预示着中国联通公司在未来将会畅通无阻、蒸蒸日上。在此基础之上,中国联通公司的logo标志中还加入了一些商业元素,logo标志中的“空穴”意味着“十全十美”,标志中的“六个圆形”意味着“处处顺畅”“路路相通”,logo标志中的“四个方形”意味着“事事如意”“四通八达”。此外,还有两个“心”出现在中国联通公司的logo标志中,且这两个“心”是上下相连的,这较好地将“通心”“通信”的中国联通公司的宗旨展现出来,同时也说明中国联通公司的“心”与广大联通用户的“心”是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心连心的。总之,中国联通公司的logo标志较好地结合了民族吉祥图案和现代文化之气,立意优雅,值得称赞。

2.2 中国银行的logo标志设计

中国银行的logo标志设计是现代平面设计与民族吉祥图案的完美结合,将汉字“中”与我国古代货币的图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利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变异、错位、切割等多种方法来创新设计图案,较好地将中国银行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理念展现在中国银行的logo标志设计中,兼顾古今文化。

2.3 北京奥运会的logo标志设计

北京奥運会的logo标志设计标志是从“中国印”中进一步演变而来,最终表现出“舞动的北京”效果。众所周知,“中国印”是中国传统的民族吉祥图案,取“京”字,既表现出了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地北京市,又将北京特有的京韵京味体现出来。且这个“京”字是舞动的,这也有两个目,第一个目的是表达出中国人民对于全球各个国家朋友的欢迎,欢迎他们到中国、到北京来做客,第2个目的是展现出14亿中华儿女对于举办北京奥运会的热情。北京奥运会的logo标志简单但不简约,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体现出了现代气息,尤其是用中国传统书法将“北京”两字的英文字母较好地表现出来,进而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人民的心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传统的民族吉祥图案散发出新的火力、新的气韵、新的精髓。

3 结语

民族吉祥图案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创作者不断创造、不断继承发展、不断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表达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生活、对于生命、对于人生的美好希望。古人借民族吉祥图案来表达对于美好生活的心愿,现代人借民族吉祥图案来表达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民族吉祥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个性化表现无疑是现代平面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小燕,冶建明.浅论中国传统图形艺术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7(06):181-184.

[2]王梅林.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包装工程,2011,16(14):109-113.

[3]丁宁,华冰.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中),2011,14(07):120-125.

民族图案艺术设计 篇4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发展史, 其源于原始人文、始于商周, 兴于宋元, 到明清时期达到了高峰。虽然在各个时期传统装饰图案都有其相对的局限性, 但其发展始终未曾停歇。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按照内容和形象可分为:动物纹、祥禽瑞兽纹、植物纹、器物纹、几何纹、人物纹等。

动物纹指那些被古人赋予各种吉祥寓意和哲理观念的飞禽走兽、家畜虫鱼。祥禽瑞兽纹根据吉祥文化所创作的装饰形象。植物纹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富于变化, 而且还根据植物自身的特征赋予其各种品质、气节、寓意, 为人们所喜爱。器物纹多是由器物和祥云组成的图案, 这些器物多与道教、佛教有关, 是其中神佛所持的法宝器物作为神佛的象征, 具有辟邪防灾、逢凶化吉的作用。几何纹又叫抽象纹样, 以几何线形为主的装饰纹样, 有方胜纹、断字纹、龟背纹、回纹、拐子龙纹、冰裂纹、棋格纹、双距纹、连钱纹、联珠纹等。人物纹包括神话传说、佛教、道教中的形象, 以及历史人物、仕女、娃娃画等内容。

传统的图案样式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各个时期美学思想与文化传统的一种体现方式。包含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和历代人们的审美实践, 是值得我们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资源宝库。

2 创新型传统民族图案的重构

传统图案的创作受审美理念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域文化的差异等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形态与特征, 在进行传统民族图案的解构到重构的过程中, 我们应注意到如何实现通过现代设计思想传达中国传统思想和理念, 并且赋予设计作品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意义。运用分解与组合、数字分形、象征等手法能够对传统图案进行形的重构, 但要进行图像的艺术再创造不得不了解图像背后的文化精神, 只有这样在重构的过程中才会更好的传承文化挖掘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在设计中体现中国的文化传统, 必定会将传统符号融入即将呈现出来的现代符号形式中, 融入的过程实现与否取决于这个传统符号是否能被大众群体所接受, 如果不能就是传统符号使用上的生搬硬套, 设计自然会不合适。因此用什么标准去衡量传统符号的使用合适与否, 要以社会群体中大家都认同和接受为标准。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实现了创新型的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的重构。

3 CNC数字艺术创新的方法

艺术创新的方法是艺术家探寻艺术本质的重要手法与实践途径, 通过研究艺术创新的方法与途径能更好的了解艺术创造中创新思维的方法如何提炼与应用, 有助于艺术家更好的进行艺术创造并探寻出自己的艺术风格。下面就CNC数字浮雕艺术的题材、内容、材料、技法、形式这些方面的创新方式进行具体论述。

3.1 题材创新

浮雕艺术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 审美趣味与构图特色也成了它最具典型性的特征。对浮雕的题材创新就是在原有题材上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或扩展民俗题材和实用题材的内容。对浮雕艺术题材的创新可以反映出一定的时代感、地方特色及艺术典型性。

3.2 内容创新

浮雕内容创新, 就是扩大浮雕原有的内容表现范围。但是这种扩大也应该有一定的选择性, 要能更好地体现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传统浮雕的内容表现主要集中于宗教、神话和历史事件。如今, 已有大量描绘现代生活变化的作品出现。在构图方面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构图方式, 以融入现代设计元素的模式, 这样的创新极具时代感。

3.3 材料创新

材料是构成一件艺术作品的最基本因素, 在保持传统风格的情况下, 利用新材料, 以求达到新的审美艺术效果即对材料的创新。现代浮雕由传统的石材、青铜、木材等转向了兼有传统材料在内的多种其它材料并存的状况, 由于科技的进步, 例如树脂, 橡胶等材料与复合高分子材料也成为浮雕创作的新型材料。

3.4 技法创新

从技法角度, 通过工艺的改进, 也可对浮雕艺术进行一定的创新。比如在制作方面, 由于材料的丰富浮雕可以通过模具与数字化雕刻等方式呈现出更加多样的制作模式。另外, 技法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写实的要进行更加真实的写实, 夸张的要更加使形象生动活泼, 更加传神, 形成强大的感染力。浮雕传统技法与现代技术相互结合使得浮雕创作变得更加高效细致。

3.5 形式创新

浮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传统的有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雕、多层浮雕等。对浮雕形式的创新表现在采用现代设计的形式, 融入多元文化的图形来创新或用丰富材质变化的形式创新。新出现的浮雕还表现在形成了多层雕刻与圆雕、镂空雕相互结合的方式, 表现方式更加多样, 技术工艺更加精湛, 表现形式融入更多舶来元素。

综上所述, 艺术创造性思维中的创新意识在CNC数字艺术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创新意识能造就艺术家独特的艺术形式, 反应艺术家自身的文化修为。艺术创造中的创新意识就是一个艺术家艺术的生命源泉, 掌握艺术创新的方法就能使艺术家更加有指向性的进行艺术创造活动。

4 运用CNC数字艺术传播民族文化

CNC数字艺术创作目前的发展仍旧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CNC数字艺术创作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我的作品将从传统民族图案入手, 在CNC数字艺术创作的范式中探索与深化传统民族图案的重构与运用, 传承与创新民族图案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数字雕刻创作中民族图案的研究论述当下数字雕刻艺术创作应更深入地挖掘本民族的艺术宝藏, 向本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学习, 吸收中华民族丰富的艺术表现方法, 并加以再创造, 运用数字雕刻传播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

CNC数字艺术创作的发展有助于更好的传播民族文化, 通过重构后的民族图案运用到CNC数字艺术创作上, 批量化的生产能够使文化与历史得以广泛传播。但是当设计遇到批量生产状态时, 个性化的设计似乎有了难度, 批量生产降低了成本, 使普通消费者买得起, 但要满足他们对个性化的要求, 则须由设计师来发挥运用符号系统的专长。设计师可以依靠装饰风格与成本来区分不同的服务对象, 在相同成本的基础上还可以变换装饰风格以提供同类消费者享用较特别的商品。国际化风格的倾向确实是全球化设计文化中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然而, 在现代设计历史中,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中的事实,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设计中还是存在着文化和风格上的差异, 它们一直寻找并展示着国家和民族的自我传统文化的设计。在民族文化中挖掘设计的元素与民族精神能够提升设计的民族化语言, 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重视挖掘我国传统艺术文化为设计注入文化内涵和新的活力, 我们应该做到尊重传统, 从艺术传统中寻找根基, 把传统与当代的观念融合于数字雕刻艺术设计创作, 形成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雕刻艺术作品, 向世界人们展现中国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在全球国际化的浪潮中能将民族艺术的精髓通过重构绽放传统民族精神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吕品田.自由空间的向往[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3.

[2]贾秀清, 栗文清, 姜娟.重构美学:数字媒体艺术本性[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3]王利敏, 吴学夫.数字化与当代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4]保罗·泽兰斯基, 玛丽·帕特·费希尔.三维创造动力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

[5]廖忠祥.数字艺术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图案设计教案 篇5

(一)教学知识点

1.通过图案设计的活动,巩固有关图形的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图案设计,进一步熟悉圆规的使用技能,了解将圆六等分、三等分的方法. 3.认识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欣赏现实世界中的美丽图案.(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图案设计的活动,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2.欣赏现实世界中美丽的图案,提高审美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欣赏美丽图案,作出美丽图案的同时,获得美的感受,经历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图案设计,进一步熟悉圆规的使用技能,了解将圆六等分,三等分的方法. 2.认识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欣赏现实世界中的美的图案. 教学难点

利用直尺、圆规、三角板设计有个性的图案,通过图案设计的活动,巩固有关图形的知识. 教学方法

欣赏——操作——讨论

教师在让学生欣赏美丽图案,感受美丽图案的同时,激发学生动手设计美丽图案的愿望,并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图案,并与同伴交流,体验即使是简单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画出来也是非常漂亮. 教具准备

教师提前收集生活中美丽的图案,制作成课件,在多媒体上演示. 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

Ⅰ.欣赏美丽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丽

打开多媒体,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如:美丽的地板砖、挂毯、精致的螺丝帽、公路两旁的路标、北京的天坛、悉尼歌剧院、各国的国旗、会标、校徽等等. 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和我们的几何图形密切联系,即使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你可以用直尺、圆规、三角尺作出下列图形吗?

Ⅱ.创设问题情境,领略图形应用

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问题1:学校教学楼前有一块圆形花坛,现准备平均分给4个班种植花卉,要求面积相等,相对集中,便于管理.请帮助学校设计分割方案,将上述设计方案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示意图.

[生]1.以点O为圆心,2 cm长为半径画一个圆;2.过点O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AB、CD.(如下图所示)

问题2:若将上述花坛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图案,你能借助于圆规画出这个图形吗?

(可以先小组讨论画法)[几何画板演示]

请你用圆规按下列步骤作图: 1.以O为圆心,任作一圆;

2.以A为圆心,OA为半径画弧,与圆相交于B点;3.以B点为圆心,OA为半径画弧,与圆相交于点C; 4.以点C为圆心,OA为半径画弧,与圆相交于D; 5.以点D为圆心,OA为半径画弧,与圆相交于点E; 6.以E为圆心,OA为半径画弧,与圆相交于点F;

7.以F为圆心,OA为半径画弧,与圆相交.(演示程序如下图)

根据演示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的A点的位置对六花瓣的形状有没有影响?(2)图中六花瓣相邻的两个顶点与圆心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3)根据图中的方法,你能将一个圆周六等分吗?能将一个圆三等分吗?(引导学生自己亲自动手画图,在画图的过程中,开展积极思考,然后再用几何画板演示)[师生共析](1)用几何画板演示,中间的花瓣旋转,可以发现A点的位置对花瓣的形状没有什么影响;

(2)六个花瓣相邻两个顶点与圆心所成的角如∠AOB.

用几何画板演示让∠AOB绕圆心O旋转,会发现∠AOB旋转会和∠BOC、∠COD、∠DOE、∠EOF、∠FOA重叠,即∠BOC=∠COD=∠DOE=∠EOF=∠FOA=∠AOB,且它们的和为360°,所以∠AOB=60°;(3)根据图中的方法,可以发现六个花瓣的顶点就是圆周的六等分点,所以我们只要作一个圆O,然后在圆上任取一点,以A为圆心,OA为半径作弧交圆O于点B;以B为圆心,OA为半径作弧交圆O于点C;„„;以点E为圆心,OA为半径作弧交圆O于点F,则A、B、C、D、E、F就是圆的六等分点. 如何将圆周三等分呢?如右图所示: ①任作一圆; ②六等分圆;

③隔点顺次连结交点.

问题3:你能在圆内画出两个花瓣,三个花瓣,四个花瓣吗?利用把圆周六等分还可以作出什么图形?大胆想像,你会有不寻常的发现.

(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可以让他们展示自己漂亮的图案,还可以鼓励他们涂上美丽的颜色)

[想一想]观察下列图形,说说它们是怎样画出来的.

(分小组讨论完成,最后用几何画板演示)[师生共析]图(1)是将圆周六等分,顺次连结各个分点,就可得到;

图(2)、图(3)是圆周上的六个分点都隔点相连,图(2)相连后把中间的部分擦去; 图(4)是以正方形的顶点为圆心,以边长的一半为半径在正方形内画弧得到; 图(5)是以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为圆心,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在正方形内画弧; 图(6)以外层每边的中点为顶点作正方形,然后,再依次按同样的方法继续往内部做; 图(7)把圆周六等分,然后照图所示连结便可得到; 图(8)先在第一个圆中做六个花瓣,然后以一个花瓣的顶点为圆心,第一个圆的半径为半径画第二个圆,同样做六个花瓣即可. Ⅲ.随堂练习课本P145

1.画出下图所示的图案:

(首先应该让学生分析图案的形成,然后再画图)先画一个大圆,在大圆内部画两个相外切的小圆,小圆的半径是大圆半径的一半.这幅图就是所谓的“太极阴阳图”.(如下图)

2.本题的图案实际上是圆的三等分点问题.(如下图)

3.利用直尺、圆规、三角尺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只要学生能应用所学的平行、垂直、角、圆等内容设计一些图案,而且能表达一定的含义即可,鼓励学生开展充分交流)Ⅳ.课堂小结

1.用圆规、直尺将圆周三等分、四等分、六等分的分法.

2.设计或画出了较复杂的几何图案,要学会分解图案构成,清楚图案中的线、角之间存在的关系. Ⅴ.课后作业 1.课本P145习题4、8 2.收集生活中的美丽的图案,然后思考讨论如何画出图案. Ⅵ.活动与探究

在一副19×19的围棋盘上,共有361个横线和竖线的交点,现有两人在每个交点处轮流依次放上黑白棋子,谁先放上最后一枚棋子而使对方棋子无处可放,谁就取胜.问:先放者还是后放者更有希望取胜?试试看.

过程:19×19的围棋盘上交点太多,我们不妨设5×5的围棋盘上,可以发现,先放棋子者可优先占据中心,然后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后放棋者放在一个位置时,先放者就对称地放,这样,先放者准能取胜.19×19的棋盘和5×5的棋盘特点相似. 结果:先放者取胜,但必须先占据中心位置. 板书设计

§4.8 图案设计

一、欣赏美丽的图案.

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鉴赏 篇6

关键词:湘西少数民族服饰 图案 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142-01

在湘西少数民族中,服饰图案是人们交往中首先指认的目标,服饰上的传统纹样往往具有特殊意义和强烈的族群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体现群体意识、标识族群文化、协同族群管理的作用。同一风格款式的服装以及同一风格的纹样主题是身处这一民族文化内的人们必须无条件接受的。

湘西土家族苗族服饰图案的题材主要来自于十分熟悉的大自然环境中物象的模仿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记录和表达,对其造型图案进行大胆的变化和夸张的艺术处理,只追求神似而非形似,使之不受自然界中固有形象细节所约束。在平凡的劳动生活中孕育和发展的湘西土家族苗族服饰图案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精神寄托。

1 湘西土家族苗族服饰图案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湘西土家族苗族服饰图案是一种浪漫主义艺术,采用的图案含蓄地表达了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她们期望借助使用造型中的动植物纹样,占有它们的美和灵气。如鸟纹的应用既是出于对他灵巧健美的形态的欣赏,也是由于羡慕它自由飞翔的能力。通过对鸟的各种形象的传神刻画,创作者的感觉、情感、愿望、要求都在这方寸之间得到了表现和传达。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服饰图案中还展现了他们想象各种动植物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战胜自然界的灾难,战胜疾病等,并希望借它们的超能力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所不能企及之处。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的动植物题材的选择不仅注重外在美还考虑所蕴含的美好含义,并将其与人的品性相互关联。如龙能保寨安民,蝴蝶是族群始祖,姬宇鸟美丽善良。

湘西土家族和苗族服饰图案中还有很多记录着祖先社会和历史的主题图案,比如“高山”、“河流”、“城池”等,都无不鲜活地描绘着祖辈们为了生活所进行的悲壮迁徙史,这些图案被视为土家人和苗家人的历史传承。这些图案对于没有文字的湘西土家族和苗族来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重要,充当这文化符号的功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随着民族间文化的不断交流,汉族图案也以各种方式传入湘西并为湘西土家苗家人所接收和喜爱,特别是我们这代80后的人,基本都已穿汉装。在现代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服飾图案中融入了很多汉族文化和汉族文化中的一些传统图案,如云、石榴等纹样。

2 湘西土家族苗族服饰图案的美学分析

从以上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艺术上满足了人们审美的精神追求,我将从湘西土家族苗族的造型结构、装饰图案结构、色彩等方面表现出的审美观念、美学原则等做更深一部探讨。

2.1 图案的造型美

湘西土家族苗族服饰图案从造型上看,他们要求图案完美,如白领苗肩部的“窝妥”几何纹样,外形饱满而流畅。他们在图案的构造上,采用一些相互对称、以中心、分割等构图方法.将以生活中有关的动物、植物、一些图形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个画面的和谐统一,生动而又活泼。

湘西土家族苗族服饰图案还充分运用了现在我们所学的二环连续,适合纹样等构图形式,他们设计时以把每一块画面当成独立的空间,随行而设计的图形饱满而富有创意。如他们会直接在画布上任意画一个图案,然后在图案的周围画出他们想象中一些不规则的图案。土家苗家妇女总能根据新出现的形状设计出新的图案,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图形,又如中心图案是一条蜿蜓起伏的长龙,龙身两侧形成的弧形区域内,则随机填充一些小型图案,如卷龙、飞鸟、青蛙、游鱼等,而鸟翅、鱼身则做适当的变形或增添花叶等内容一适应需填充的区域。

湘西土家族苗族服饰图案表现的特别自然,通常他们都是对物体都是评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充分的想象进行对大自然的各种图案塑造。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发挥想象力,对客观物象加一提炼和概括,或进行形象的在创造,从而创造出各种合体纹样。常常可见一些物象解构并重新组合而成的奇花异兽,或在物象内部添加其他元素,使其特点更加明确,形象更优美,形成有趣味的形式感。这些图案经过一代代土家苗族女子的传承和完善,提升了民族整体的审美水平,是她们自由创作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

2.2 图案纹样的装饰性

湘西土家族苗族图案的色彩是十分丰富的,这与他们生存背景也是十分和谐的,首先,用色与居住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一般以深蓝,黑色,作为他们衣服的最底色,以浅色的颜色会镶嵌在服饰的衣袖边,卡要边、裤脚边等来装饰整个服饰的美感。他们在用色方面没有过多的讲究,例如,我们小时候最长听见的:“黑配白,哪里得”。红配绿,选不出。蓝配黄,放光芒。还会在运用图案的色彩方法上,逐渐的向一个方向或者向很多方向推移,使图案看上去有一种运动的感觉,让人充满无限的想象力。

3 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

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图案是几千年劳动人们的智慧与结晶,他们的创造为我们今天所学的平面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启示。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在图案上重于形的表达,这种想象突破了规则中的框框条条,发挥了人们的自由想象,超越了现实的界限,以至于留传至今还依然闪耀夺目。这些图案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我想不管在很久的以前还是我们以后的将来,他都是我们民族共同的需求和理想。而这些审美的观念和表意性,往往总是在影响着我们的艺术设计,如果我们运用现代人的视角,会更加对少数民族图案表意性作更深的探究,那么一定会产生出别开生面的艺术效果。因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美好祝愿,都是我们现代平面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总之,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不仅仅是中国民族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目前我们所关心注意的是如何保护和发展,如何去继承,延续等诸多问题发考虑。要想把少数民族服饰图案这笔丰富的遗产继承下去,我们就应该寻找结合其发展它,把它的特色转化为我们现代平面设计的资源,把传统具有民族型的特色向现代化转换,是我们21世纪值得考虑并实行的一个只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郭廉夫.中国纹样辞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

[2] 杨昌国.穿在身上的史诗图腾一论苗族女性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1992.

[3] 杨昌文,何晏文.苗族服饰分类浅谈[J].贵州民族研究,1988.

[4] 徐清泉.中国服饰艺术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民族图案艺术设计 篇7

1. 寓意丰富的文化内涵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悠久,其民族服饰是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及民族发展等过程的写照,是反应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一面镜子。其中,图案是最具表现力、内容最丰富的视觉元素之一。它不仅具有装饰服装、美化生活的物质实用性,也具有很强的文化精神。

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体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人们原始先民在长期的与大自然的抗争中,通过“保护神”来消除心理的恐惧与迷茫。“趋利辟邪、祈福纳祥”的图腾意蕴的图案、图腾的衍生图案以及求子、求生存类图案便成了这样的一个载体并世代相传。

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体现了族群对祖先、宗族、血亲、家庭、社会等关系的认同。比如,儿童的服饰及生活用品中常装饰有图腾意味的图案,这体现了人们对护佑下一代顺利成长的期望,也是血亲关系认同、身份认同的一种表现。

云南少数民族大多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传承主要依赖于非文字方式,如口头传承、器物传承、行为传承等。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作为一民族文化传承的承载体,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承、传播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的功能。

二、形式多样的图案类型

图案是少数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饰中起着传情达意的作用。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内容丰富、图式多样,普遍具有色彩浓重,装饰性强的特点。总体来讲,依据图案的形态可分为几何图案、动植物图案、图腾图案、抽象图案等。

几何图案多以单独和连续等纹样构成,其特点为多样统一、对比调和、平衡对称,多用于服装的边角装饰;动植物图案多来自于自然崇拜,少数民族长期处于采植与狩猎的生产方式,其图案风格源于对大自然的观照,如土家族织锦中的“台台花、阳雀花、蛇纹、虎脚纹”等;图腾图案建立在动植物图案的基础上,是少数民族把一些生物当作图腾进行崇拜,寄予美好的生活祈愿,如彝族的虎图腾,常把虎的形象放到服饰上;抽象图案大多体现在扎染和蜡染中,通过对面料系扎和植物染色,形成斑驳的肌理和自由随意的纹样,变化多端。

三、多元化的色彩搭配

图案色彩的多元化依赖于云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按照云南少数民族图案所反映的整体视觉感受以及色彩崇拜和用色习惯来划分,可将其划分为鲜艳型、淡雅型、灰暗型三种色彩搭配模式。鲜艳型的色调多在深色基布上配以深绿、淡绿、大红、桃红、黄色等鲜艳、强对比色,色彩响亮,且同色系变化具有一定的节奏感;淡雅型的配色时相对相对鲜艳的色彩搭配而言,这种配色强调图案“清”描“淡”写的色彩意味,如白族、苗族的青花染地加绣,扎染的蓝印花布等;灰暗型的色调含蓄、质朴,以同色系或浅色系的搭配为主。如哈尼族青(蓝黑)布衣用同色挑绣花纹,经洗涤后,绣线褪色,略浅于地,纹样隐约而现,别有一番意味。

二、基于当代服装设计的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运用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具有丰富的美学形式和文化内涵,所孕育的民族文化、民情民俗和艺术审美给当代服装设计师提供了丰富设计素材。当代服装设计师应立足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结合当代服装设计的视角,赋予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更多的现代意义和时代精神。

1. 以表现传统文化为本源的原型图案的运用

尊重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原始意义,如保持原始图案的形式、色彩、质地及表现方式,并结合现代服装设计方法、理念,图案基本上体现了其重要的装饰功能,如面辅料图案、服装局部装饰等。这种运用形式基本保留了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全部要素,因此具有浓重的民族风格和传统意味,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

2. 以新材料新工艺为载体的图案的创新表现

纺织科技的进步和数码印花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服装面辅料市场和服装印染效果,以新材料、新工艺为的载体的设计创新可以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展现更为时尚、现代的艺术风格。如女装品牌“云思木想”,打破固有的中国风模式,以自由的中国传统风格图案设计为灵魂,为时尚注入独特的东方意境,用特立独行的设计元素融合西方的廓形、时尚的审美并结合面料的多样化、数码印花技术等,服装风格独特、时尚又充满民族意味,具有强烈的视觉感。

3. 基于构成主义艺术的图案再设计

基于构成主义艺术的图案再设计是把图案与当代艺术设计相结合,通过计算机设计软件以及数字多媒体技术等对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进行再创作,将图案与当代的设计理念、表现手法以及现代人的审美意识等相结合,并将这些元素进行组合、变形、嫁接以及创意,进而实现图案的创新与发展。

比利时设计师德赖斯·范诺顿(Dries Van Noten)是玩转印花图案的高手,其在2012年秋冬系列中用摩登的几何线条解构东方元素,设计师并没有直接运用图案纹样,而是另辟蹊径,将中国古代祥云龙纹服装、日本浮世绘等作品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然后重新剪切拼接成不规则的几何形,再采用数码印花技术装饰于服装不同的部位。这种东方风格破除了设计界对东方风情的“老生常谈”,鲜明的线条,利落的剪裁,设计师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交融与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结语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服饰文化传承和发扬最重要的载体,将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应用于当代服装设计,是现代中国设计展现中国设计力量和设计风格的重要途径。但是如何结合当代的审美视角、流行文化及时尚风格,让民族图案不再是老套的设计形式和传统风格的代表才是设计师真正关注的核心。

摘要:少数民族服饰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可以分析提纯的设计元素,如丰富绚丽的色彩,独特的款式造型,意蕴深远的服饰图案,精巧绝伦的织、绣、染等技艺都可以成为当代服装设计师们发挥设计创意的灵感。特别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世界时尚界也越来越有话语权,中国的服装设计只有依托中国的文化才能彰显独特的中国风格和民族特色,而民族服饰的设计元素也只有与当代服装设计理念相结合,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因此本文以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于当代服装设计理念下,如何将少数民族服饰的图案元素与现代时尚结合,借以时装之型,传以民族之韵,让中国风格更显时尚化、国际化。

关键词:当代服装设计,服饰图案,运用

参考文献

[1]李伟.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J].丝绸,2008(3).

[2]唐帆,胡文娟.少数民族服饰图案设计中平面设计技术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1).

民族图案艺术设计 篇8

1 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图必有意, 意必吉祥”, 这是对吉祥图案特征的高度概括。吉样图案中形式美与深层意念相结合的表现方式为设计师提供了设计灵感。它于表层意义之外, 还在深层隐含着另一些寓意, 恰当灵活运用, 使人有奥妙无穷之感。这里所说的两层意思虽不是完全相同的一样事物, 但大都是表层事物象征里层事物或理想意识, 这个原则正好与设计的实质不谋而合。设计是一种整体化、系统化的创作行为, 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思想与美的设计形式相结合的实现过程, 而民间吉祥文化的特殊图案形式可以说造就了中国古代的实用设计体系, 是经过提炼的, 大众普遍接受的, 承载着一定情感内容的图形符号。吉祥图案所传达的内容和构成这些内容的意象无一不来自大众的生活, 它的存在与社会普遍流行的风俗和信仰有关, 不取决于某一个人的喜好, 它来源于大众,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有着相当稳定的受众性, 其设计图案的象征性为公众所周知。由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普遍性, 把它合理的运用于设计中, 无疑会增强说服力和表现力。

2 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

吉祥图案是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图符等进行设计造型而形成的。它以民间传说及神话故事为背景, 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谐音等手法, 构成了“一句吉语一图案”的表达形式, 赋予其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着人们企盼幸福、长寿、喜庆等美好愿望。因此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表现手法很多。吉祥图案主要通过象征、谐音、比喻等表寓意手法来表现内容, 如牡丹象征富贵, 石榴象征多子, 仙鹤、松树、灵芝喻意长寿, 龙凤、麒麟代表祥瑞, 盘长、方胜象征绵延不断, 如意代表可如人意。最具代表性的龙凤形象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物在不同朝代都有不同形态。谐音是以相近或相同的读音代表某些吉利祥瑞的含义, 如以“蝙蝠”谐音“福”, 五只蝙蝠与寿桃, 寓意“五福捧寿”;以“莲”谐音“连”, 以“鱼”谐音“余”, 画莲花、鲤鱼, 寓意“连年有余”。其它像“六 (鹿) 合 (鹤) 同春”、“吉 (戟) 庆 (馨) 有余”, “三阳 (羊) 开泰”等皆是谐音寓意手法来表现。

3 设计中吉祥图案的表现

在吉祥图案中, “意”是人们迷恋其“形”的关键。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 对美好的事物都一样地心存向往, 因而传统图形蕴涵的吉祥意味,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雷圭元曾说过:“妙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是图案的规律之一, 是中国传统图案自古以来的一种惯性用的表现手法, 是装饰的需要。画之美, 在于似与不似之间, 图案之美在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现在很多设计师都不同程度地利用民间吉祥图案作为创作素材, 传统的视觉形象不时出现在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等上面, 这无疑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即如何更合理地从博大精深的吉祥文化中吸取力量进行再创造。比如说, 圆中有方的古代铜钱包含了丰富的设计理念和文化精神, 蕴含着天圆地方、包罗万象、矛盾统一的中国哲学思想, 设计师靳埭强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深刻的理解, 选用天圆地方的中国铜钱的图形作为中国银行标志的造型, 既符合了银行的商业属性, 又从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引申出中国银行是面向全球的国际性大银行。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采用了源于佛教的“八吉祥”之一的“盘长”造型, 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来体现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的寓意。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 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 而造型中的十个空处则有圆圆满满和十全十美之意。无论从对称还是从奇偶来说, 整个造型都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意味。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 在设计中运用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是展示独特民族风格的重要手段。

雷圭元先生在《图案基础》一书中提到:“借鉴古人, 借鉴外国, 是提高自己图案创作水平的途径之一, 要善于利用。”例如日本, 其设计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究其原因,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成功融合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特色以及兼容并蓄的设计理念是造就日本设计崛起的关键。作为平面设计的形式本身, 图形化倾向一般比较明显, 民间图案的应用, 可在它们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 观者可以从中领悟作品深层的民俗精神和民族特点。因此, 在设计此类东西时, 离不开对周围民俗精神的考查和认识, 因为这些因素理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平面设计的内在支柱。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体现民俗观念是一种良好的创意设计方法, 因为民俗观念本身与广大受众的交融性, 将有助于设计为众多人所理解和接受。同时, 设计中的民俗特征不应单单从造型的角度来理解, 也应对其深层的民俗基因进行把握, 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更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

结语

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不断受到新科技与新观念的冲击而更新发展, 它的内涵与精神是民族长期积淀的结果, 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有着辉煌的历史, 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装饰性, 因造型简约、对比强烈、形状优美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应用。因此, 它能够被开发成为中国平面设计可借鉴的资源宝库。在理解透、把握准基础上, 通过对传统吉祥图案进行取“形”延“意”的再创造再设计, 一方面使自己的传统文化能得到较好的继承和弘扬, 另一方面, 通过对西方现代设计的兼容并蓄的学习和模仿, 逐渐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设计发展之路, 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互借鉴、完美融合的民族特色才是我们所期望的。

参考文献

[1]徐静.浅谈图案在2008奥运景观雕塑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 2008 (8) :175.

[2]雷圭元.图案基础[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10.

中国民族图案色彩的审美特征 篇9

关键词:民族图案,色彩,特征,审美

一、象征寓意的审美内涵

中国民族图案色彩在遵照历史、传统观念前提下,用色讲究视觉意境,重视色彩的视觉心理效果。用色不违背色彩的文化意蕴,重视色彩的象征性、寓意性。同时又讲究色彩的视觉美感,整体体现出轻松、热烈的效果氛围。

中国民族图案色彩既注重色彩的审美愉悦性,又注重色彩的象征表意性,并且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达到完满统一。吉利祥瑞观念,是中国人生活生存的重要精神追求,这种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传统民族美术主要应用花卉、人物、动物等形象和艳丽丰富的色彩构成吉庆有余、福禄寿喜、祛病避邪等主题。寄托着劳动人民的向往美好生活愿望,代表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真挚、好恶的情意。

传统民族图案色彩鲜明突出,追求火爆热烈,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色彩的选择与使用以图案内涵意义为依据。传统民族图案中的“五彩”指的是青、赤、黄、白、黑五色。提取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夸张和随心所欲的搭配,并采用互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与绿、蓝与黄等单纯鲜艳的色彩搭配,体现一种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色彩表现为饱满、艳丽,清新、多施以纯度较高的原色。色彩搭配采用了强对比手法,形成了特有的装饰风格。民间色彩鲜明强烈,热情奔放,明快大方,大胆夸张,追求幸福生活,憧憬美好未来,以淳朴为美。我国民间美术作为劳动群体在生产、生活之余而创作的朴素、自由的表达形式,显示出强烈而原始的东方色彩观念,是中国民族艺术中最具有民族特色和本土精神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和造型、色彩、构成观念。《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五色观是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念,至今在中国的传统绘画、彩塑、年画及各类民间美术中广泛应用。因此,深入探询民间美术的色彩语言,可以发现在那五彩缤纷、鲜艳夺目的色彩视觉效果背后,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传统民族色彩受原始性启迪,体现主观色彩倾向。各个民族由于受生活环境、审美情趣、民俗心理的影响,色彩有着不同的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红红绿绿,图个吉利”这句流传在老百姓中间的口头禅,作为一般的民间艺诀,可以说体现了整个民族美术的色彩特征。“图个吉利”是传统的民间文化观念导致的审美观念,呈现了色彩的主观性;“红红绿绿”是色彩的视觉观感,是一种积极的、热烈的视觉心理反映,同时也是吉祥、喜庆的象征性语言。

艺人们从感受出发,即从人类生存的层面来阐释民族图案色彩所包含的审美意义。在广大民众心中总是和宜子宜寿、纳福招财、避害去疫等基本生活需要和世俗意愿交织重叠。比如,装饰节日的民间年画作品,都以红色为主调,黄色为辅,突出吉祥喜庆红火热闹的气氛。年画配色口诀:“红兼黄,喜煞娘”,“要喜气,红兼绿”,“要求扬,一片黄”等等都体现了这种心理。可见,在民族图案色彩的背后蕴涵的是一种风俗。

在我国传统民族图案色彩中,每个色彩都具有其不同的象征意义,因而含有同一色彩的色彩民俗语汇往往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或者说具有共同的文化指向。

二、明快典雅的色彩风格

中国传统民族图案色彩表现出单纯、明快、纯净、典雅、朴实的色彩特征,色彩运用体现了限制性与巧妙性共存。由于受工艺、原材料的制约,促使它不得不尽量提炼概括。传统色彩在搭配上体现着强烈的补色感知,比如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的同时运用,这种色彩鲜明对比性、强烈补色、高纯度的色相对比原则,是传统色彩造型的主要倾向,对现代平面设计作品的色彩有很大的提示作用。在很多地方年画的色彩搭配上虽单纯简练,却显得丰富艳丽、生动异常。这种装饰性色彩的显露,体现了深刻的文化寓意。传统民族色彩整体的装饰性色彩的显露,依靠色块大小、形状、空间距离来经营统一,与现代设计色彩要求有艺术上的相同性。为了增加视觉冲击力,民间色彩简洁明快、“在巧不在多”的色彩观念,给设计师们以启迪。它变换性、鲜明性、简洁性的色彩特点呈现在现代设计中,体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艺术形式及审美心理,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三、前景广阔的色彩应用

不同的地域文化对色彩具有不同的喜好,如日本喜欢静谧、灰色的调子,而意大利偏向奔放绚丽的色彩。中国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色彩文化:红色,在民间象征吉祥喜庆。红色的宫墙,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婚礼,红色的春联。红色是民俗与文化的颜色;中国历来就是对红色有着特殊的感情,在结婚、礼仪、各种喜庆的事情上都有着特殊的角色。黄色,在中国的色彩文化中具有崇高的象征意义。黄色代表着阳光,是上天的赐予,是自然界万物生命的源头,也是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希望,历代皇权统治者把它作为皇室的御用色彩。黑色,在《易经》中被认为是天的颜色。“天地玄黄”之说源于古人感觉到的北方天空长时间都显现神秘的黑色。他们认为北极星是天帝的位置,所以黑色在古代中国是众色之王,也是中国古代史上单色崇拜最长的色系。古代中国的太极图,以黑白表示阴阳合一。青色,(含绿)象征着生机勃发的春天。白色,在中国古代色彩观念中,具有多义性。“五行”说把白色与金色相对应,证明中国古人感觉到白色象征着光明,列入正色,表示纯洁、光明、充盈的本质。在现代设计中,合理地运用传统色彩,恰当地表现色彩的文化内涵,可以使作品散发民族的艺术魅力。

传统色彩的应用不是简单的模仿,而应该是在扎根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色彩进行创新。传统色彩按照现代理念重新创意,使其既具有色彩的民族性,又具有简洁、概括、抽象化的现代性。如何使我们的纺织品艺术设计体现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同时又能避免僵化,这将是我们继续发展的问题。既要尊重传统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黔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浅探 篇10

一、关于黔南少数民族服饰

黔南少数民族服饰有便装与盛装之分。便装平时穿,盛装在婚礼或参加婚礼、订婚仪式、参加丧事、节日、坐花场和参加吃“满月酒”、等时候穿。盛装尤富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工艺水平和审美价值。黔南37个少数民族服饰仅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瑶族保留着本民族的服饰。布依族按款式分有近十余种;苗族有二十类、七十余种;水族有五类十余种;毛南族约有五种;瑶族三类六种。黔南少数民族服饰的风格式样、图案色彩、装饰手法、装饰部位等千姿百态, 五彩缤纷。各民族除支系不同有不同样式外,同一支系同一种民族服饰中,有儿童装、青年装和老年装之分;青年妇女服饰中又有婚前婚后之分,生育前和生育后之分, 还有婚礼装、“装老服”(寿装)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 是各族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特质的重要外表。

二、民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

图案是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饰中起着传情达意的作用,黔南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非常羊富,不同的民族以不同的图案来装饰自己。每个民族的服饰图案都与该民族的历史文化、环境地理有密切关系。从很早的时候图案就被人类用来表明某些特性,如显示图腾崇拜观念,作为具有特定意义的标志或是用来记载历史等等。所以,图腾崇拜、识别符号、神话、历史、现实生活构成了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内容五彩缤纷的浪漫世界。

1、民族服饰的图案是识别各个民族外部形象的图形符号。

黔南民族地区,往往是几个兄弟民族交叉居住,长期以来,他们相依为邻,其传统服饰虽是同源同款,但并不千篇一律,而是千变万化,各具风采。即使是同一地区,民族的服饰图案形式也各有特色。在外面人眼里容易混淆,但本族人可从其服饰图案等方面的差异,一眼便可识别其族属。

如苗族不同的支系分别以龙、蝶、盘瓠、夔、花、鸟、牛、鸡、狮子等动植物为氏族象征的图形符号。苗族姑娘把这些物象根据装饰的需要将其变形、夸张、简化,刺绣在衣服、童帽、围裙、背裙、方巾、等饰物上,既可作为服饰艺术美化他们的生活,又可作为其氏族象征符号代代相传,成为苗族服饰艺术中一种独特的纹样样式。有人说,苗族有多少个支系,就有多少种服饰,而每个支系内部仍然存在着差异,几乎是一村一寨都自成风格,款式各异。

瑶族的标志是男子的上衣外沿用蓝布镶边,腰部两边和背部下沿绣有鸡仔花和米字纹图案。白裤的膝部绣有五条红色花纹,民间相传这是瑶王与外族战争时留下的血手印。瑶族女性的褂衣,为前后两块方布缝合而成,前为纯色黑布,后面则用染、绣手法做成各种图案,大多数图案都象一块方印即盘王印,裙面用树汁画染成三组环形图案,裙边用红色无纺蚕丝片镶边。

2、民族服饰的图案与崇拜和图腾有直接的关系。

民族服饰图案所体现出来的各种崇拜中,生殖崇拜是较原始和重要的一种。这种崇拜在苗族、瑶族的服饰图案有比较明显的体现。目的是通过图案来冀求子孙繁衍,家族兴旺,它是自然状态下谋求民族存在的结果。苗族服饰当中的瓜蝶绵绵、石榴多子、葫芦生子题材就是如此。对自然山水的崇拜,是人们长期生活在大自然中并从中获取生存资料的结果;而对动植物的崇拜则是希望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以满足民族生存需要的结果;对祖先的崇拜则表达了希望祖先保佑本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希望,这些都是人们在应对自然中谋求保持民族延续和本民族发展的希望和寄托。

如荔波瑶麓乡和茂兰镇瑶族着装时头帕中的“印纹”必须包在额前以示对祖先的纪念;都匀市坝固镇坡脚寨苗族的牛角形头饰,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服饰中的蝴蝶纹、铜鼓纹、太阳纹等,银压领中的鱼纹、龙纹等刚是他们对这些自然物的崇拜。水族银饰“压领”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上作为吉祥物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3、民族服饰中的图案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记述。

很多民族的历史文化往往是依靠口头语言和图案来表达的。苗族服饰的挑花、蜡染图案,记录着本民族长期流动迁徙的历史足迹。如贵定、龙里“花苗”的织锦披肩图案,以几组扁菱格连续纹为主干框架;传说苗族先民古代从黄河、长江向西南迁徙,把马鞍垫上的图案做成披肩,上面的菱形是箭头,可以防箭。坎肩图案,由黄、红布线条围成多层方块框,内填密密的挑花碎花纹。主要有菱形纹、闪电纹和凸字形纹三种;其不同纹形的含意是:菱形纹表示田原,闪电纹表示江河,凸字形纹表示房屋集中的城市,整体的构图含意为怀念美丽富饶的故土。女裙有上、中、下成白蓝相间的段落,裙上的蓝、白横道,便是黄河、长江,是先民居地与横渡江河的印记。“小花苗”坎肩上的黄布条方框是苗族迁徙走过的城池。苗族老人对后代讲述民族历史时,常常是指着服饰图案而说。在这些民族中,图案代表了文字成为历史载体。

4、民族服饰中的图案具有象征性特征,其含义多为吉祥、平安、勇敢等。

如都匀、平塘等地布依族服饰中常用“树枝花鸟”、“双鸟(凤)朝阳”等纹样象征吉祥平安;三都都江苗族男子古装的“鸟禽”表示勇敢善战,苗族服饰图案中的龙并不象征王权,而是一位能够兴雨云、利万物的自然神,也是丰收的保护神,这里的龙纹也是吉祥图案。苗族盛装飘带中绣有花、鸟、虫、鱼、蚌、蛙、龙、凤图案的花飘带,象征二十四节气。

5、民族服饰中的图案是生产劳动中审美意识的反映,取材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如花草、虫鸟、山水、禽兽等,这些图案大多绣织于衣领、衣袖、胸前等引人注目和最容易磨损的部位。

既增强衣服的耐磨性,起到保护的作用,又增强服饰的装饰性,达到穿着实用与美感的统一,使人在生产劳动得到美的感受。

三、民族服饰图案的美学价值

黔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不仅是各少数民族征服大自然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追求,而且还是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心态、宗教观念、审美情趣的显现。民族服饰的图案蕴含着民族精神素质和心理素质,反映出各族人民质朴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化载体。

黔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运用联想、寓意、象征性造型,通过不同题材的造型表现,用比、兴手法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及心理状态。其表现题材相当广泛,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到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动物植物等,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奉;服饰图案的组合都蕴藏着符合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的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图案纹样既准确表达和把握物象的基本特征,又具有突出高度艺术概括能力,服饰图案表现的形式丰富多样,有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多角形等等;线条则有直线、曲线、水波纹、螺旋纹、云雷纹、回纹、万字纹等。充分利用对称构图、环形构图、中心式构图、上下分割式构图、散落式构图等美术形式,注重形与构图的完美,形与神的统一完美。由于地域的封闭,社会、历史、环境等因素,服饰图案在构图形式、题材内容、造型上都没有多大变化,具有强烈的传承性。

黔南少数民族服饰体现了各民族的审美风格和民族特性,服饰图案是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民族观念的物化,是形象化的愿望和意识,是审美感知及审美形式的集中表现,也是实用与审美、艺术与技术、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意识物化在美的形式中的升华。它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社会心态、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是民族装饰艺术中的奇葩。

摘要:黔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它积淀着这一民族智慧、技艺和创造, 也展示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信仰。具有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黔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文化内涵,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民族图案艺术设计 篇11

巫傩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并且极大地影响到了中国的文化艺术。湘西地区不仅属于我国巫傩文化的最早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巫傩文化的盛行之地,本文将湘西地区作为调查研究范围,对巫傩文化图纹与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渊源进行了研究。

巫傩文化中生命意识对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影响

虽然道教以及佛教等派别在现实中较大的影响到了湘西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因此使得湘西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表现出宗教信仰多样化的趋势,然而现在绝大多数湘西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最为重要的组成仍然是原始巫傩文化。在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体现了十分明显的巫傩文化的精神特征。比如在湘西少数服饰图案的渗透这非常强烈的生命意识,而巫傩文化的精神特征之一就是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除了能够在湘西人们的各种民俗活动中展示出来,同时也体现在了湘西少数民族服饰的图案中,巫傩文化往往通过象征、借喻、借喻的方法艺术化的处理生命意识,并且在文明隐晦的图像中表达出来。特别是湘西人们对一些具有较强生殖力或者生命力的动植物非常的崇拜。并且在服饰图案中将其美化后的形态巧妙的设计了出来,这样穿戴者也能够对这种生命意识有所感应。比如将经过艺术化处理之后的具有较强的生殖和生命繁衍能力的鱼、莲花、树、花以及石榴等用作服饰图案,通过运用这种图案表明人们希望人丁昌盛以及家族兴旺的美好愿望。

巫傩文化中鬼神信仰对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影响

作为湘西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鬼神信仰已经成为湘西当地的民俗民风,并且在湘西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生产以及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有所渗透。作为湘西当地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具有非常悠久的信鬼好巫的历史,苗族并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而且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没有诸如画像、字符以及门神等可以起到辟邪作用的民间器物,所以对善鬼以及善神的依赖很多都体现在了服饰和佩戴中。原始的万物有灵论是苗族服饰图案中的鬼魂的主要来源,除了天地祖先之外的包括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以及山川河流等都是具备灵魂的。与其他的民族比起来,苗族服饰中的巫术精神非常的强烈,善神恶鬼的区分虽然在苗族人的观念和意识中有所区分,但是不管是善神也好还是恶鬼也好都具有超人意念力量,能够在任何的事物上随意的依附。大小鬼神的象征出现在了很多苗族服饰的图案纹样中,而且鬼神信仰体系在其他少数民族服饰中也非常的多,这成为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巫傩文化中图腾文化对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影响

趋利避害是民间艺术的最为主要的特点,在取材的方面,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对这种功利性也具有非常多的追求。作为远古时代氏族的守护神,图腾受到了湘西少数民族的广泛崇拜,人们对图腾的这种信仰和崇拜除了在众多的祭祀活动中体现了出来,同时也较多的彰显在了服饰艺术中。作为普遍存在于少数名族中的一种宗教形式,图腾崇拜极大地影响到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人们在时间的推移中将各种图腾崇拜的灵物或者意识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并且体现在了服饰中。比如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存在着非常多的蝴蝶、枫树、鸟、虎、狗、牛以及龙等动植物图腾,人们之所以会在服饰图案中表现图腾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获得图腾的认可,并且进一步的获得图腾的庇护。

巫傩文化中悦神悦己精神对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影响

巫傩文化的典型精神特征就是悦神悦己,悦神悦己的这种精神能够充分的体现在傩事傩戏中,而且少数民族的全部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种积极乐观精神的影响。一方面,原始宗教文化极大地影响到了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形成,因此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体现出了信仰和取悦神灵的内容;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自身的审美需求,因此一种对自我喜好乐趣的追求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湘西少数民族就有各种各样的神灵信仰,比如水神、洞神、花神、树神以及山神等都属于其崇拜以及敬仰的对象。湘西民众在现实生活不安以及不理解大自然的情况下,对非现实的神灵予以了很多的寄托,希望能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充实,并且将精神的慰藉找到。这样在一些服饰图案中就会带有一些具有特殊精神意义的图样,通过这些图案希望得到神灵的护佑,将神灵的力量体现出来,而在服饰上绣制这种神性图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取悦神灵,而以自己的喜好为根据绣制服饰图案就能够实现取悦自己的目的。

结语

作为中国的一种原生文化,巫傩文化同时还是中华文化的文化之根,其除了对中华民族的智慧起到了一定的启迪作用之外,同时还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巫傩文化中生命意识、鬼神信仰、图腾文化以及悦神悦己精神等几个方面,对巫傩文化图纹与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渊源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

作者简介:刘琼,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艺术。

民族图案艺术设计 篇12

“图案”一词的来源及其含义众说纷纭。如张道一先生说, “图案”一词源自日本, 是指“图的考案”, 是按照汉字字义所组合起来的, “图案”就是在制造一件工业产品之前所作的“图样和方案”, 在国际上与英语的Design对译;又说“图案”分为“立体图案”和“平面图案”, 立体图案即各种器物的造型设计, 平面图案主要用于染织和印刷。而图案教育家、理论家雷圭元先生在《图案基础》一书中, 对“图案”的定义综述为:“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方面, 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生产等条件制约下, 制成图样、装饰纹样等方案的通称。”[1]他认为图案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图案, 是指平面的纹样的符合美的规律的构成;广义的图案, 则是关于工艺美术、建筑装饰的结构、形式、色彩及其所附的装饰纹样预先的设计的通称。

一般而言, “图案”是指具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 其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 多用在纺织品、工艺美术品和建筑物上。图案教育家陈之佛先生在1928年提出:图案是构想图。它不仅是平面的, 也是立体的;是创造性的计划, 也是设计实现的阶段。

《辞海》艺术分册对“图案”条目的解释是:“广义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施工方案, 制成图样, 通称图案。有的器物 (如某些木器家具等) 除了造型结构, 别无装饰纹样, 亦属图案范畴 (或称立体图案) 。狭义则指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和色彩而言。”[2]

综上, 本文所指的图案是指狭义的图案, 即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和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二、云南少数民族图案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 每个民族由于其历史进程、宗教信仰、地域分布的各异, 各民族图案艺术也不尽相同。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讨云南少数民族图案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问题, 主要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构建云南特色设计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文化也登上了全球化的舞台, 但全球化不等于同化, 如何在兼收并蓄的同时保持自身文化特色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张道一借用民间歇后语认为在处理这一关系时, 应秉承“张果老骑驴——倒着走”的态度, 其描述倒是非常贴切的。“人往后看, 只能看到过去, 然而驴又驮着他往前, 一直走向未来, 这不就是对待历史、研究历史的辩证法吗?”[3]其实, 在对待云南少数民族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问题上, 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云南特色设计体系的建立, 必然要依托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元素, 从云南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 并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表现技法进行提炼与升华, 从而建立起具有云南特色的设计体系。

(二) 有利于发展云南民族创意产业

云南是旅游胜地, 风景优美, 民族风情浓厚, 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兴起, 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设计是一种经济行为, 也是一种文化行为。对云南少数民族图案的设计应用, 必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只有将设计植根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去提取相关元素, 并进行深入解读, 再融入现代设计意识, 做到以设计传承文化, 以设计强化特色, 以设计拓展创意产业, 才能促进云南经济文化的共同进步。

(三) 有利于传承云南本土文化

设计是一个从整合到创新的过程。云南少数民族图案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并不是图案或者色彩的简单挪用, 这会导致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内不能达到传承民族艺术的目的;二是对外形成一种“伪民间”印象;三是扭曲异化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民间美术问题上, 鲁迅先生提出过“旧瓶装新酒”的观点。他说:“旧形式的采取, 必有所删除, 既有删除, 必有所增益, 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 也就是变革。”[4]此意对设计而言也同样适用, 但笔者认为, 需要强调的是, “删除”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层解读与取舍, 并不是简单地从形式元素上的删减。删减即取舍, 民族传统文化必然有其糟粕的一面, 设计需要传承的是有价值的那一部分, 这也是当今设计和设计教育的一大使命。

三、“民风新作”的应用方法与思考

(一) 云南少数民族图案元素及色彩的归纳整理

“表”指的是表层、外表之意, 引申为视觉可见事物的基本外显形态, 是表象的东西。对云南各少数民族图案基本元素和色彩进行系统的整理是一个纵向梳理的过程, 要对每一个图案的名称、基本元素、构成规律、历史成因、象征意义等方面都要作科学严谨的客观分析, 这需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进行田野调查, 这是解决在应用中用得“准”的问题, 要竭力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二) 云南少数民族图案文化语义的深层解读

“文化者, 人类所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5]。梁启超的这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将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包含在文化的领域之内。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 因此文化具有民族性。

在对云南少数民族图案进行现代设计应用时, 对其进行文化语义的解读, 是重中之重, 也是设计应用的目的所在。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 人是主体, 客体是自然, 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 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 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 但却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语言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 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民族文化孕育了民族艺术, 民族艺术彰显和传承民族文化。云南少数民族图案作为一个视觉符号是其民族文化的外在表征, 寄托着人们的希冀和向往, 蕴含着人们的造物观念和审美心理, 记录着本民族的兴衰历史, 也是云南各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标识, 是区别于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符码。笔者认为, 挖掘云南少数民族图案的象征意义只是一个方面, 重要的是要学会“还原系统”。对每一个云南少数民族图案, 我们要进行多视觉的分析, 了解其造型、构成规律、色彩体系以及象征意义等, 但是我们不能把它生硬地剥离出来, 作为个体的研究是必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将其还原到其自身所依赖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去, 从整体入手, 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图案所产生的文化背景以及在其文化系统中的定位、特殊用途等, 挖掘其承载的原始宗教、原始图腾崇拜、审美观等方面的内容。在设计应用中, 既有文的形式, 也有质的内容, 要达到文与质的高度统一。解读过程中需要多维度、多视野、沉下去、浮起来多位一体的方式, 对云南少数民族图案进行科学分析、合理解构, 使传承与创新相得益彰。

(三) 云南少数民族图案形的应用

形, 字义为实体、样子、状态等, 在古代同“型”, 意为模子。形的应用指的就是“型”的应用, 型即外形, 指事物外观的基本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图案的“形”在现代设计应用中并不是指对其造型或元素的简单挪用, 而是融入现代意识的重新解构。例如苗族服饰图案以“十”字形和“井”字形为基本构成特征以及图底互换产生的超乎寻常的意象空间形态, 既有“有形之形”也有“无形之形”。在图案的现代解构中, 元素的重组必然要符合苗族图案本身的构成规律, 如果脱离了这个基本的构架, 就失去了苗族图案的文化韵味, 笔者认为, 这对于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 是一条基本的准则。再者, 在传统形式中融入现代形式是苗族服饰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苗族服饰基本形制的尊重也是发展的基本前提, 服装形制与色彩是苗族各支系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比如文山白苗以对襟衣为基本特征;而花苗、青苗等是以斜襟为特点;花苗的衣服图案绚丽多姿、色彩丰富艳丽, 而裙子图案相对较少;青苗则相反, 衣服较少装饰, 裙子图案却相对较多, 且装饰华丽, 色彩总体偏青、蓝、灰。云南各少数民族及各支系的服饰都依赖于自身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 蕴含着宗教意识、审美心理和实用功能。

因此, 不管是从现代还是从传统的视角来看, 形的应用是对自身对传统的有机延续, 笔者要强调的是, “形”的应用并不是顽固不化, 必要的改良是需要的, 改良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 要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其基本特征, 真正做到传承与发展而不是同化或异化。

(四) 云南少数民族图案色彩的应用

图案造型和色彩最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和文化信仰。色彩就是各民族的标准色。各民族色彩的差异, 跟他们的生存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有关, 色彩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 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视觉特征。因此, 在应用云南少数民族图案时, 应把握住各民族的色彩特征, 并合理运用, 这对于构建本土风格的设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色彩的应用首先体现的是区别的功能。比如罗平布依族, 居住于多依河畔, 其服饰的主色彩就为水的蓝色;居住于苍山下洱海边的白族人民, 崇尚青白素雅, 这些在白族人民的服饰以及独具特色的白族民居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再比如苗族的五色, 彝族的尚黑等。云南各民族的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构建各民族风格的特色设计。其次, 色彩的应用还具有符号性的象征功能, 这属于文化的范畴。比如白族的白色就是白族人民淡雅的审美意识以及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美的审美心理的象征。再如彝族的黑色, 旧时彝族的上层自称黑骨头, “黑”在彝族的审美意识中, 已超越原色的意义, 进而象征着贵贱与尊卑的等级关系。

因此, 色彩的应用除了相互区别, 更重要的是对各民族色彩的象征语义进行深层挖掘。在图案中, 形是色的载体, 色赋予形以情感特征, 色彩的应用本质上就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情感的彰显。如果缺乏对云南各民族的色彩语义进行深度解读与合理应用, 设计就有歪曲和异化民族传统文化的可能。

四、结语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 民族图案艺术精彩纷呈, 这是云南的宝贵资源。在当今时代背景下, 民族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但接踵而来的很多问题也让我们深思, 如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产生异变、民族传统元素的设计应用问题、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 等等。设计为经济、为文化服务, 但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对于民族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问题, 民族性、本土性、地域性等词早已充斥着人们的眼球, 但设计是一种实践行为, 理论体系的建构是为了更科学地指导设计实践。云南作为一个旅游胜地, 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然遭受着外来文化更为直接、更为激烈的冲击, 我们不能简单地排斥或接纳, 要一分为二来看, 这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而言是一个契机, 但对保护而言又是一个难题。

总之, 云南少数民族图案精彩纷呈、各具特色, 只有对其图案元素及色彩进行归纳整理, 加大对其图案文化语义的深层解读, 更加注重云南民族图案的形和色彩的应用, 不断构建独具云南特色的设计体系, 拓展创意产业, 才能在现代设计中, 有选择地吸纳传统图案元素, 不断传承创新云南本土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雷圭元.图案基础[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3:7.

[2]《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89年版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0:875.

[3]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8:158.

[4]新文学选集编辑委员会编.鲁迅选集:下[M].上海:开明书店, 1952:767.

[5]梁启超.什么是文化[N].学灯, 1922-12-09.

上一篇:A、B级考试下一篇:实际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