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居建筑文化研究

2024-10-06

东北民居建筑文化研究(精选4篇)

东北民居建筑文化研究 篇1

一、适应地域环境的建筑形态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所有的有关人类活动的事物都离不开地理条件的影响, 也因此, 在对于房屋的构建方面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 下面, 就让我们说说东北地区的房屋建造的特点。

由于东北地区气候和地形的影响, 在此居住的人们已经养成了一种能够与此相适应的生活习惯。第一, 受民族因素的影响。对于房顶的建造上, 每个民族的人们都有不同的方式, 大部分的满族人都使自己居住的房屋有一个坡度较大的房顶, 原因是满族人的居住地大部分都处于降雪量丰富的地区, 这样的房顶建造形式有利于排雪, 对于房屋的寿命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第二, 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在该地区中, 有些地方居民不分是哪个民族, 他们都将自家的房屋建成平顶式, 这样的房屋能够抵抗强风的侵袭。因此, 不论是三角式的房顶构造或是平顶建造, 它们的形成都是为了能够在一个环境中生存下来而发明的。除了这些, 满族人喜欢将纸贴在窗外, 甚至可以说就连一个地方的动物生存的场所建造都与所处的地理因素息息相关。此外, 房屋的建造还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 所以东北地区的房屋墙体都要比南方地区厚的多很多, 过厚的墙体是为了是降低室内所受外界寒冷的影响, 在该地区, 墙体的建造要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温暖的需求。大体上来看, 由于北风的强硬和寒冷, 人们在建造房屋的时候, 北面的墙体都略厚许多, 一般来看, 北面的墙的厚度约为45cm—50cm; 南面的墙的厚度大约为40cm—42cm; 山墙大多数都是由砖砌而成的, 它的厚度大约为37cm—38cm。在窗户的建造方面, 该地区几乎每个民族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窗户都是朝南而开, 侧面和北面几乎不开窗, 但也有一些家庭开了一个小窗, 以用来通风通气。第三, 对于房屋的外观而言, 因为受到气温的影响, 使得墙体搭砌过厚, 使房屋看起来过于厚重。第四, 对于房屋的内部构造而言, “炕”——这个北方独有的且独具特色的发明建造, 女真族是最早使用“炕”的, 也可以说是现在的满族人首先发明使用的。最早的时候, 不论在哪, 只要有房子, 几乎都有一铺长炕, 而后, 又出现一种环炕, 炕, 这不只是只有满族人使用, 其他各民族人都在使用, 但各民族之间对于炕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也促进了东北地区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学习、进步。

二、体现民族文化的住居方式

建筑文化在我国的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事物的建造正是用实践践行着文化。所以说, 每个民族的建筑特征的形成都是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 不论是地理上的, 或是人文上的, 都对各民族建筑特点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满族人而言, 在他们的观念中, 认为西南为最好, 所以将房间中的西屋视为最好, 甚至在建房时由西向东而建, 将西面的房屋视为最好的房间, 这样的房间也多数有父母居住, 以示爱戴尊重。所以, 位于西面的“炕”, 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坐的, 家中来的客人多数坐在南或北面的炕, 甚至不能够在西面的炕上乱放东西, 假若有一些不懂规矩的客人坐了西炕, 主人会十分不高兴, 甚至会将他的行为认作成对自家祖宗的不尊敬。除此之外, 教会也对东北地区的文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满族人十分信仰萨满教, 每当他们进行膜拜之时, 都会将西屋作为每次活动的地点, 他们认为这样的地点和场所才是圣洁的。与满族人不同的是, 汉族人则是认为东面的屋子是最好的, 他们将西屋用作装置一些废物, 东屋是给父母们居住的地方。这样的一种差异也为东北地区的民居情况增添了一笔色彩。除此之外, 汉族人会将中心的地点看做成十分珍贵的地点, 这样的位置通常是用来安顿宾客或者用于人们平时活动。对于朝鲜族的人们在居住方式上的特点而言, 他们通常习惯让长辈居住大的、好的房间, 他们十分注重尊卑长幼的问题, 这样的一个特点, 可以说是受我国的儒家思想影响颇深, 此外, 即使在屋内的摆设等方面也同这种思想理念息息相关。

三、彰显建筑文化的传承交融

一种建筑的形成是一个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重要体现, 它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与象征。在每个时期, 人们都是在享受着老一辈人的建筑智慧, 在享受享有的同时进行着改进, 这样的行为不仅继承了我国的古老悠久且又极具智慧的建筑文化, 而且也在此基础上实践创新。此外, 东北地区还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移民地点, 闯关东等事件, 使得许多外来民族进入东北地区, 这为该地区的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人们之间的沟通与学习, 该地区的建筑文化有了显著地进步与发展。满族人——作为该地区的最早居住的人们, 最早的生活方式十分落后, 但随着朝鲜族人们的进入, 使得满族人们开始学习“后来人”的生活方式, 直到今天, 他们的房屋的构建都在使用“后来人”的方法。在该地区居住的汉族人们, 他们也是通过移民的方式来到这里, 在他们到来的同时, 又将中原的文化带到这里, 这对该地区的建筑文化、生产生活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特别是在明朝之后, 众多的汉族移民都是从齐鲁一带而来, 他们将手工业生产带到该地区, 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样的移民活动为东北地区建筑、经济、文化带来了众多的良好的变化, 为东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积极地影响。

结语

东北地区特有的人民居住特点是由于该地区的地理条件、人文因素等共同作用而成的, 也正是因为独特的生存环境为该地区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 不同的色彩。能够拥有准确的建筑文化认知, 对一个地区的建筑文化的传承和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 拥有正确的建筑认知, 对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的生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论东北满族民居建筑特点的传承 篇2

一、传统满族民居建筑特点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各民族的交往与学习, 满族人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居住习俗。不再住在以前简陋而原始的“地印子” (“地印子”, 是满族人冬天居住, 一般建在向阳山坡, 向下挖土为墙, 上面盖上树皮、山草。室内有锅灶、火炕。保温、取暖效果好。) 、“马架子” (“马架子”是满族人夏季居住的场所, 一般建在林内, 借用一些树桩, 在树桩上用木铺地, 上面搭上人字型架子, 再覆盖以树皮、山草防雨。) 里, 他们以当地的建筑材料, 修建了泥坯草房、青砖瓦房和夹用石料的房屋。通常把面朝南的房子称为正房, 一般有3间或5间, 东西厢房各2间或3间。富裕的人家还设有门房 (三间, 中间为过道) 、影壁墙等。民间有俗语称“口袋房, 万字炕, 烟囱出在地面上”。这句俗语形象、集中的反映了满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

1. 口袋房

“口袋房”又称“斗室”, 因为房子的形、状像个口袋和斗形而得此名。一般是3间或5间, 坐北朝南, 房顶用草苫, 周围墙多用土垒成。进门是伙房, 又称外屋, 从伙房两墙之间开门设为卧室, 也称里屋。有的伙房东西两墙都开门, 成对称布局, 称为“对面屋”。口袋房卧室的南、北、西三面设置火炕, 这是满族卧室的最大特点。有的满族人家把卧室隔为两间, 北间靠炕头的叫暖阁, 这是为家中老人开设的专房, 那里暖和、安静, 利于老人怡养天年。

2. 万字炕

又称“转圈炕”“拐子炕”等, 满语叫“土瓦”。一般南、北为大炕, 东端接伙房炕灶, 西炕是窄炕, 下通烟道。按满族的习俗, 西炕上一般不摆设杂物, 因为那里是供奉神圣的“窝撒库”棗祖宗板的地方, 就连贵客至友也不能坐西炕。南炕温暖、向阳, 一般由长辈居住, 晚辈则住北炕。火炕既住人又取暖, 深得满族群众的喜爱。

3. 神奇的门窗

满族建筑的门窗很有特点, 门是独扇的木板门, 有木制的插销;内门是双扇木板门。外屋靠门的一侧有一个小窗, 俗称“马窗”。每个窗户分上下两层, 上层糊纸, 可向内吊起;下层为竖着的二三格, 装在窗框的榫槽, 平时不开, 但可随时摘下。窗棂格一般有方格型, 梅花型, 棱型等多种几何图案。糊窗所用的窗纸是一种叫“豁山”的纸, 满语称为“摊他哈花上”, 汉译为麻布纸或窗户纸, 是用破衣败絮经水沤成毳绒, 再在致密的芦帘上过沥摊匀, 经日晒而成的。这种纸糊在窗户的外边, 一方面可以避免窗档中积沙, 另一方面可避免窗纸因冷热不均而脱落。窗纸糊上后, 还要淋以油, 这样, 既可增加室内的亮度, 又可以使窗纸坚久耐用。

4. 地烟囱

当你进入满族老宅时, 还会发现, 烟囱不在房上, 而是建在屋侧, 高过屋檐数尺, 通过孔道与炕相通。烟囱, 满语称“呼兰”, 早期多用空心整木, 后来用木板围成, 也有的用砖瓦砌成。这种建法, 烟囱底部有窝风巢, 以回挡逆风, 使烟道通畅, 又不易倒塌。烟囱修在地面上是满族住宅的一大特点。

5. 壁影

一般的满族人家, 一进大门, 便可见一段墙形建筑, 称“影壁”。影壁是满族传统住宅的一部分, 亦称影壁墙。其形式多为一字型, 高约5尺, 宽6尺, 厚1尺有余。一般为石、砖结构 (亦有土墙外镶砖者) , 以石为基, 用大青砖砌壁身, 壁顶多呈马鞍型瓦顶。正面壁心平面, 画以吉祥纹饰, 亦有雕刻如意彩绘者。反面壁心多设有佛龛, 为供奉土地爷之用。影壁均置以庭院大门里3米左右处。

无论贫富, 往昔满族人家的院门内都设影壁。影壁, 或砖砌, 或木栅, 有的富贵人家, 在影壁上塑有日出云海、龙凤呈祥等美丽图案。影壁是满族先民居室门外掩体的演化。

6. 四合院

四合院, 是清中叶以后的满族住宅。一般有四方形的宽敞院落, 其中坐北向南的住宅为正房, 通常为间三, 或有五间, 每间长四米左右, 中间开门, 进门为堂屋, 内置锅、灶、饮食用具。西间为尊, 称上屋, 一般由家中长辈居住, 东屋为晚辈居住。院子的左右筑有东西厢房, 西厢房多碾为磨房和放零杂物品的仓库, 东厢房一般存粮。同时, 砖墙大院, 还要砌上门楼。这种院子, 在东北农村多用柞木细杆围成, 俗称“障子”, 大门只有两根竖柱, 两道横梁, 两扇大门, 俗称“门楼子”。

满族人认为, “四世同堂”或“三世同堂”是件大喜事, 同堂的辈行越多越光荣。因此, 随着人口的增加, 除正房外, 又建有东西厢房和南向而中间留有门洞的门房, 这种建筑及布局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四合院”。其特点是:院内靠门洞的地方建一矮墙, 称为“影壁”。影壁后竖一根八尺高左右、碗口粗的神杆, 杆顶端挂有一锡制或木制的斗子。两厢南端是牲畜栏圈。正房后中间空地是菜圃, 四周栽植果树或花卉。房屋四周围以横墙, 自成院落, 大户用砖石, 小户用木栅。这样院连院, 户连户, 很自然地形成了堡子、营子和屯子。

二、满族民居建筑结构的传承与发展

在现代的居住空间设计中, 有很多空间特点仍然传承着满族民居建筑的特点, 可以说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将传统的建筑结构特点进行现代的技术处理, 材质的变化, 结构的改良。

1. 标准户型的优势

我们所说的标准户型, 是实用性极强, 且不浪费空间的一种户型设计, 现在多以正方形和矩形的户型结构最为标准, 这与满族人所住的“口袋房”有些类似。

这种户型不论是从采光还是通风方面, 都占有极大的优势。与其他户型相比它的空间布局较为合理, 功能分区。“口袋房”中所讲的“对面屋”就是我们在标准户型中经常看到的两个卧室的门相互对应的结构, 有些风水书中讲, 门对门容易犯口舌, 但是从通风角度上看, 这样的设计有助于空间的流通, 对人的身体是有益无害的设计。

2. 暖气的设置

满族人的设计很神奇, 他们设计的“万字炕”可以取暖, 而且使整个房间受热均匀, 在东北严寒地区格外受欢迎。沿用至今, “万字炕”一直在发生着改变, 从我们靠墙而立的暖气, 发展到现在的地热, 无不体现出满族民居建筑的特点。在东北的现代室内设计中, 我们通常把暖气靠墙而立。因为考虑到受热, 所以往往设置在墙体下部靠近地面的部分, 这也是受了满族的“万字炕”的启发而进行发展变化的。

3. 玄关的处理

家居环境中, 玄关的设计必不可少, 它是一个居住空间的门面, 同时也起到了遮挡作用。它的形式有很多种, 最初的雏形是基于满族人院落中的影壁墙的设置。古时候从影壁墙的设计上, 我们能够看出这户人家的生活水平, 一般富贵一些的人家用砖砌墙, 而且在墙面上带有吉祥的图案, 贫穷一些的人家也会设置影壁, 他们会选用木栅作为影壁的主要材料。在现代的家居设计中, 主人都希望一推开门, 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明亮的环境, 玄关的设计也在影壁的基础上发生了一些改变, 在设计中不但要考虑业主的贫富状况, 同时也让玄关变得更加的实用。玄关的空间虽然不大, 但其收纳功能却是一点也不少。墙上的粘钩、衣帽, 下方储物搁架, 可移动式家具, 带有滚轮的活动收纳篮以及可自由搭配的收纳小用具, 都展示了玄关最大程度的便利。

三、结论

满族的民居建筑是适应北方自然环境的产物, 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并融入到传统的文化之中。长期以来的不断积累和交流, 使得满族人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建筑文化特点, 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一面。现代的住宅设计中, 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很多满族民居建筑结构的痕迹, 它们极大的影响着现代民居建筑结构。我们也应在先人的基础上继续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民居特点, 在我们今后的设计中, 发挥它们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富有光.《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8.8.

[2]韩晓时.《满族民居民俗》, 沈阳出版社, 2004.8.

东北民居建筑文化研究 篇3

一、东北地区气候环境简介

东北地区位于北纬40~55°之间,我国大陆的东北部,地处亚欧大陆东缘,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区域,其地域辽阔,气候、地理学中的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三市一盟(赤峰市、通辽市、兴安市和呼伦贝尔盟),地跨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东北地区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寒冷而漫长的冬季,温暖、湿润而短促的夏季。由于北临北半球冬季的寒极——东西伯利亚,冬季强大的冷空气南下,盛行寒冷干燥的西北风,使之成为同纬度各地中最寒冷的地区,与同纬度的其它地区相比温度一般低15℃左右。夏季受低纬海洋湿热气流影响,气温则高于同纬度各地区。因此,东北地区年温差大大高于同纬度各地。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早春寒潮多,夏季短促。为了抵御冬季的严寒、风雪等自然灾害的因素,东北民居在建筑布局与构造上明显显示出与其他地区的不同。同时,与同纬度的其它国家相比,我国东北地区冬季的日照时间普遍较长,冬季需要供暖期间,太阳辐射热量较大,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所以东北民居在冬季纳阳以抵御严寒的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措施。

二、东北传统民居防寒的技术措施

针对东北地区漫长而寒冷的恶劣自然气候,传统民居所采用的应对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建筑布局松散,个体以院落式为主

我国东北地区寒冷,采暖期一般可达6个月,黑龙江最冷时可以达到-40℃。故在东北地区防寒保暖则成为传统民居的首要考虑问题。为了防寒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总体布局上采用了松散布局的形式,从而获得更多的阳光,同时为了满足在漫长冬季的日照采光需求,建筑大多坐北朝南,并且一些民居还把主要入口设置在了南面:从太阳照射的时间和照射的深度方面来说,在东北地区向南的房间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从主导风向方面来说,东北地区民居在朝向的选择上应该尽量让正房的长轴方向垂直于冬季的主导季风方向,加强建筑之间的挡风作用,降级热损耗。

由于东北地区平原居多,地势平缓地带上的村落,主要道路大多沿东西向成带形分布,民居间的距离较大。南北向道路较小,主要起辅助交通的作用。这也是考虑严寒气候下充分采光的结果。在传统民居群体布局形式上,大都采取行列式布局(见图1),其特点是绝大部分建筑物可以获得良好的朝向,从而有利于建筑争取良好的日照、采光和通风条件。同时有些东北传统民居群体在行列式布局的同时故意错开了一个角度,构成错列式布局,以改善夏季的通风效果。

东北传统民居大多以院落的形式存在。院落式的布局具有重要的气候调节功能,封闭而露天的庭院能明显的起到改善气候条件和减弱不良气候侵袭的作用。利用冬夏太阳入射角的差别和早晚日照阴影的变化,庭院天井和廊檐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抵抗寒风侵袭,阻隔风沙漫扬。由于北方纬度偏高,太阳高度偏低,东北传统民居大部分院落的宽深比在1.2~1.9之间不等。从外院到内院,房屋的台基和体量也是从低到高的,从而突出正房的高大和宽广明亮。另外,东北传统民居的院落围以矮墙,高度一般低于屋脊。东北传统民居中有很多带前廊的房屋,特别是大型的住宅在正房前端都设有前廊,有时厢房也设有前廊,廊端设置门。在组成院落时正房和厢房的前廊连成一体,在雨雪天,也可以穿行于正厢房之间,拓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挑檐出挑方式为利用椽子出挑,大户人家会有第二道椽子,即所谓的“飞椽”,飞椽既可以让檐部出挑的更远,又可以保证出挑出去的檐部不会遮挡室内的光线。檐部出挑还可以保护墙体在下雨或融雪的时候,屋顶的雨水能够顺利的排下,而不会沿着檐墙留下,从而避免墙体腐蚀。同时通过在建筑南面外侧布置高大乔木,内侧布置低矮灌木,夏季可以遮阳,冬季偏转北面的寒风,对于气候调节起到积极的作用。

2. 建筑形体规整

东北传统民居个体大都矮小紧凑,形体规整,平面一般呈横长方形,大多采用硬山的屋顶形式,形成这样的外形特征可以从体形系数的角度来解释。体型系数是衡量一个建筑物是否有利于保温的重要参数,对于同样体积的建筑物,在各向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情况均相同时,外围护结构的外表面积越小,传出的热量越小。建筑的体型系数与耗热量基本呈线性正比光系。如图2所示,以立方体为基准,不同建筑体形在空间总量相同时外表面面积的差异。尽管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很低,但大部分地区日照辐射还比较强,因此南向和东西向的外界面在向外散失热量的同时也接受太阳辐射,尤其是南向,受热吸收的日照辐射热量大于其向外散失的热量,因此建筑的体型不能只以外界面越少越好来评价,还要以南向外界面足够大,同时其他方向外界面尽可能少为标准来评价。通过建筑热工中的有关计算得知,在冬至日,单位面积墙面南北向接受日照获得的热量大于东西向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由此可以得知,东北地区建筑的体型对寒冷气候的适应在平面上,一方面要尽量增大进深以减小体型系数,使建筑平面形式尽可能向四个方向扩展,接近于正方形,以减小围护结构的外表面散热面积;另一方面由于体型系数相同时(建筑朝向、底面积和高度都相同的两座建筑),南向面积越大,得到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多。因此建筑的平面布局在维持一定进深的基础上沿面阔方向增加开间数量,而并非单纯为减小体型系数而向四个方向同时扩展。民居的平面选则,综合考虑了体型系数和日照的影响,形成了现在东北传统民居的这种横长方形的平面形式(见图3)。

如果单从体型系数上看,同一建筑采用平屋顶体型系数最小,但实际上综合考虑雨雪等其它气候因素的影响,东北传统民居普遍采用了硬山顶的形式,坡度较缓,这样有利于冬季屋面积雪的适量保存,使雪本身作为一种有效的自然保温材料,加强屋面在寒冷冬季的保温效果,这是适应本地区气候的一种方式。另外从屋顶形式上看,硬山顶也是较其他类型的坡屋顶来说体型系数最小的屋顶形式。同时,东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紧凑、功能流线短捷,具有较高的功能运作效率,这也就促使了东北传统民居平面形成较小的体型系数。

3. 建筑构造特殊

东北地区冬冷夏热,温差极大,这就有可能因温度的变化和低温的作用而造成建筑冻害。这里的冻害一方面是指建筑构件由于温度变化而造成建筑构件热膨胀冷缩的变形和损坏;另一方面是指由于建筑构件内部或建筑构件之间的湿度变化,使水汽潮气遇冷结冰体积变大而造成建筑材料性能的改变和构件的变形与损坏。冻害造成的损坏或裂缝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的寿命,也会极大地增大热损耗。东北民居在建筑防冻构造方面主要做法有:

(1)厚重的墙体

墙体作为建筑中重要的组成元素,不但起到维护和分割空间的作用,而且是保温隔热的重要环节。东北传统民居的墙体厚重而且在维护结构中所占面积比例很大,东北民众历来就非常注重墙体的保温,形成了独特的做法。一般来说,为了抵御冬季寒冷的西北风,北墙最厚,南墙其次,山墙再次,室内隔墙由于不承重,而且不需要保暖隔热,普遍做的很薄,经济状况差的用草泥墙,经济状况好的用木板墙。具体的外墙的做法主要有复合墙体和火墙两种。

a.复合墙体

东北传统民居的墙体大都是几种材料组合而成,纯木、纯草、纯石头的民居较少,即便是采用单一的材料为主体,也会进行添加或涂抹泥土等保暖措施。传统民居的墙体,砖墙由于当时技术和经济水平的限制,为了节约用砖,采用内外两侧砌砖,中间是碎砖并灌白灰浆使其结合紧密,保温性能优于单一砖墙保温效果。而木骨泥等复合墙体或纯木、春草、纯石头形式的民居,由于取材容易,建造简便、造价低廉,并且能够有效的抵御冬季的寒冷。

b.火墙

火墙是中空的墙体,一般与灶台连接,取暖做饭两用,通常设在炕面上。火墙的应用可以弥补单纯靠火炕供热的缺陷,使室内温度分布更均匀,形成更为舒适的活动空间,后来广泛传播到东北各地。火墙的一般做法是用砖立砌成空洞形式,厚度约30cm,而长度、高度则视室内空间大小决定。内表面用砂子加泥,以抹布沾水抹光,这样可以使烟道内烟气流通毫无阻碍,升温更快,外部涂以白灰或石膏,以减轻雨水的冲刷。

c.外墙的防冻处理

夯土墙是东北传统民居常采用的墙体类型,雨水残留在墙体中是不可避免的。东北地区的昼夜温差极大,尤其冬季,晚间气温极低,这样残留在墙体中的水分就会结冰使体积膨胀,反复的冻融循环容易引起墙体开裂。而在粘土中加入稻草可以使砌块空隙率大,具有弹性,这样既使有残留水分结冰,也可以有效的减小墙体的破坏。另外东北传统民居平面规整,以长方形为主。温度变化时,各处受力较均衡,不宜出现因某处受力相对其它地方过大 而引起的墙体开裂等冻害现象。同时广泛采用 的火炕、火墙等采暖有助于防止冻害。室内的 炕体对直接与外界接触的墙体有一定的热保护 作用,避免其温度过低,也有效地减轻了冻害 的影响。墙体内部充满灰浆,吸湿能力强,而 且其极强的粘结力,足以抵抗因热胀冷缩而引 起的应力变化。东北传统民居采用以木结构为 主的承重形式,榫卯坚固,柔韧性好,山墙处 也用壁柱加以固定,所以整体性强,不易因温 度变化而引起变形破坏。另外还通过比较深远 的出檐,防止雨水过多的积聚在防冻害的薄弱 环节——墙脚。满族民居把位于建筑外墙部位 的柱子全部埋在墙体之内,防止在柱子处产生 “冷桥”,提高保暖性能,同时柱子也能免受 外力损害。而汉族的民居中,砌墙时在平面上 砌一个“八”字形的豁口,把木柱暴露在外 面,以防止木料受潮腐烂。

(2)特殊的门窗处理

为了接受更多的阳光和避免北方袭来的寒流,东北民居一般将房屋长的一面向南,大部分门和窗设于南面为了实现采光充足、便于通风。传统满族民居南北均设置窗户,南面的窗户较宽大,北面的窗户较狭窄,既通风又保暖。窗户纸糊在窗外,不仅可以加大窗户纸的采光面积,抵御大风雪的冲击,还可以避免因窗户纸的一冷一热造成脱落的现象。为了增强窗户纸的经久耐用性,通常将其用盐水、酥油浸泡,从而不会因风吹日晒而很快损坏。窗户在下面固定,可以向外翻转,避免大风吹坏窗户。在房门的设计上采用双层门,分内门和风门,有效的抵御冷风进入室内。

(3)复杂的屋面

东北民居的屋面设计主要通过与日照、风、雨、雪的关系及其保温、防水的性能等方面综合来考虑。屋顶按屋面材料分有瓦顶和草顶两种形式。

瓦屋面一般采用小青瓦仰面铺砌,瓦面纵横整齐。瓦顶的屋脊上,有的用瓦片或花砖做些装饰,梁头椽头皆不做装饰。屋瓦全部用仰砌,屋顶成为两个规整的坡面以利雨水的流通。在坡的两端做两垅或三垅合瓦压边,以减去单薄的感觉。在房檐边处以双重滴水瓦结束,既有装饰作用,又能加快屋面排水速度。同时还能避免反复的季节冻融,而造成的屋瓦脱落的危险。

草屋顶是在东北传统民居中较为多见的屋面形式。一般草房都建在立柱上,首先置檩木再挂椽子,多为三条椽子。椽子以上铺柳条或者苇芭或秫秸。在这些间隔物顶上再铺大泥,称作望泥,厚度约10 cm。为了防止寒气透入,再加草泥辫一层,这样可以防寒又可延长使用。最顶部分稗草,铺置平整(图4)。草房做法,屋檐苫草要薄,屋脊苫草要厚,以防止冷风的渗透与雨雪的渗透。

屋脊的样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心脊,即屋脊全部为实体,造型简洁;另一种是花瓦脊,屋脊用瓦片或花砖装饰,又叫“玲珑脊”,做法比较讲究。花瓦脊的具体做法是:在铺完瓦屋面后,在两排青瓦的接缝上方正扣青瓦一排,在空隙部分填充泥灰。这样的构造做法可以在泥灰渗水时依然可以防止雨雪渗入屋内。之后在上面铺砌一皮或两皮的胎子砖,铺一层脊帽盖瓦,在上面用瓦片拼出图案。上面再设一层脊帽盖瓦,两端则用青砖砌实。在做实心脊时则将拼花瓦片部分以青砖代替。

(4)火炕技术的应用

东北地区传统民居大量采用火炕取暖,提高室内温度。富户人家也兼用火盆、火炉取暖。火炕以砖或土坯砌筑,高约60cm左右。火炕有不同地做法,按照炕洞来区分,可分为长洞式、横洞式、花洞式三种。炕洞一端与灶台相连,一端与山墙外的烟囱相连,形成回旋式烟道。炕上以草泥抹面,铺苇席炕褥等。灶台做饭时,烟道余热可得到充分利用,加热炕的表面。土坯砖蓄热能力强,散热时间长,因此更常用。

对于东北地区的满族传统民居,无论青砖瓦房还是土坯草房,烟囱不是建在房顶,而是安在山墙一侧。烟囱不安在房顶,不仅可以减小烟囱对房顶的压力,避免火灾,同时还可以避免在房顶上修烟囱时造成烟囱底部漏水、渗水,春天雪化的时候水从烟囱底下流入房里,腐蚀房屋结构。由于这种烟囱距房体有一段间隔,其间不仅有内留烟道的短墙相连接,而且烟囱坐在地面上,不仅可以延长室内烟道的长度,提高供暖效力,还适应了满族烟囱过火量大的特点。同时满族人还巧妙的设计了防止风雪从烟囱处倒灌进入灶膛的方法。火炕有三个通口,第一个通口是向灶膛中输入燃料的,第二个通口是灶膛与炕内烟道的连接口,第三个通口是火炕烟道与烟囱道的通口。灶膛中通过燃烧柴火产生的热烟就通过第二个通口排入火炕,从第三个通口中排出。在烟囱道底部挖一个深坑,作用是让冲进来的大风直接砸到深坑中,而不是直接灌入第三个通口,还要在第三个通口斜搭一块铁板,只漏出洞口的大约3/5,这样的斜台既能阻碍从灶膛中产生的烟气,又能阻挡从外面进入的风雪。

三、结语

传统民居是人们不断的与大自然斗争与适应的结果,通过对于东北传统民居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抵御严寒、节约能源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建筑布局松散、个体以院落式为主、建筑形体规整、对于细部构造做特殊处理等。抵御自然灾害,节约能源,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作为一名建筑师,我们义不容辞。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吸取古人在东北民居设计中的智慧,在设计中不断的改进与推广,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驭寰.吉林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59.

[2]汪之力,张祖刚.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荆竹.民族性与文化超越.朔方,1993.

[4]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5,22-26.

近代辽宁民居建筑文化管窥 篇4

一、传统的辽宁民居建筑

传统的辽宁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明清时期的古城之内或较为偏远的乡村小镇,以院落式的民居为主,有四合院、三合院,还有的只有单纯正房和院墙。所用的建筑材料多是就地取材,常用的材料有砖、瓦、石材、土坯、木材、草等。在地域上,由于年降水量不同,辽宁西部地区的民居多以囤顶为主,墙为青砖或青砖与毛石合砌,木架泥顶,多为南炕,屋顶上可以晾晒农作物,多为五间或三间,带东西厢房及门房,也有硬山顶的,多分布在西北部山区,数量很少;辽宁的其他地区因降雨较多,房屋为硬山顶,干插瓦,清水脊,多为毛石墙体,也有用青砖与毛石合砌的;也有草屋顶、泥墙的,多为南北炕或“万”字炕。

根据房主的社会阶层和物质条件,传统的辽宁民居建筑可以分为豪宅、名人居室、大杂院和乡间草房这四大类。其中文忠堂府邸和恒知府宅第即辽沈地区豪宅、名人居室的代表。文忠堂府邸的宅主文祥,满族,正红旗人。1845年考取进士,历任工部主事、户部侍郎、礼部侍郎、吏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文祥之家几经翻建,同治初年已经是院落两进、坐北朝南、四周高墙、山门两重的豪宅了。院内奇石、假山布置精巧,丁香、皂角树影婆娑。头道门,石狮蹲立,钟鼓蹬、上马石分列门外,石基砖楣单檐的福字影壁横亘门里。二道门,垂花木雕上彩,两侧为砖花隔墙。一进院,门房、厢房均为接待、用人和侍官等人用房。二进院为上院,北房五间为正房,高台房座石条镶边,青砖小瓦,硬山到顶,前后围廊,附建东西耳房。东西两厢各五间,分由家人居住。所有房屋青砖抹缝,山墙正面顶部附有番莲花纹砖雕。1877年五月,文祥病死于北京,归葬于沈阳大东边门外北侧,与生前宅院东西相隔仅里许。后文忠堂府豪宅渐次衰败,至清亡颓倾。

恒知府宅第是位于沈阳大东关的一处名人居室。主人恒泰,满族,正黄旗人。道光年间拔贡,后考选知县,再本籍外任为四川成都府知府。其间,人在外地,家族未迁,建起了沈阳这处大宅院。院落两进,出门两重,坐北朝南,以二进院为上院,以北房为正房。正房起建于石阶围砖石条边的基座之上,一栋三开间二层楼房,前书廊檐后出梢,雕梁画栋。楼的东西各带两间耳房。二楼是卧室、餐厅;一楼是大客厅,厅内布置讲究,陈设古玩字画。两侧厢房各五间,分由家人使用。整个宅院四周高墙,房舍豪华,有一种比清初盛京十座王府还要奢华的贵族气派[1]68。

大杂院是传统辽宁民居中的典型,也是数量最多的。它们没有豪宅、名人居室那样的规模、严整,但开放、和谐是其民居文化的主旨。“天南海北的各色人们汇聚于此,有在外佣工的泥瓦匠和干杂活的,也有捡破烂的、卖黄土的,但就是没有为官做宦的。可以说大杂院并不杂,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老百姓。在这里没有繁文缛节,没有以邻为壑,有的只是相帮相爱的邻里亲情。”[1]69大杂院的家居简陋,有的可能全家都没有一张囫囵的炕席,没有年节的新衣服,但却不缺少大院里孩子们的童乐童趣。大杂院里的人们吃的是苞米面、咸菜疙瘩、白菜汤,但留给人们的一片真情却成为永驻的历史鲜香。城内一些名门、豪宅破落了,有的成了大杂院。边城内,一些家族变迁,房主易人,或分家分户成了大杂院。关墙外,一些闯关东的人们会聚一起,投亲靠友搭建简易房也成了大杂院。放眼整个沈阳城内外,南关的王家大院,西关回回营的杨家大院,东关的津桥大院等都是有名的大杂院。

传统上的辽宁乡村民居与城市民居不同,其最大的不同是乡村民居主要是草房,也有少量的瓦房。所谓草房就是“椽上盖以苇笆或秫秸,上覆稗草,铺置平整,久经风雨,草作黑褐色,修洁朴素”[2]2278。乡民为了节省造房成本有的用坯土砌墙,有的房屋前脸用砖砌成,而两面山墙和后墙则用坯土砌成,即民间俗称前浪后不浪的房屋。乡村民居的堂屋大都兼做厨房,灶台与火炕相通,生火做饭的同时,可以达到炕热屋暖的效果。乡村民居的厢房多作为储存粮食、柴草、杂物之用,有的也住帮工。房屋四周用石头、砖或者是土坯砌成围墙,富户人家还会在围墙的四角修筑碉楼,用以保卫自家安全。乡间草房和城市的大杂院才是传统辽宁民居建筑中最具普遍性的真实存在,它们展现着传统辽宁人的普遍生活状况。

二、侵入的西式建筑

1861年,营口开港成为商埠,营口港的进出口贸易飞速发展。营口开港不仅打开了辽宁了解世界的窗口,而且加速了整个东北地区近代化的步伐,“营口开港,促进了东北资本主义发展”[3]47。正是这一时期,在辽沈大地上,近代西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并与故有的中式传统建筑一较高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的侵入,古老的沈阳城也出现了第一批西式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沈阳南关天主教堂。沈阳南关天主教堂始建于1878年,由法国人方若望筹划,梁彦利神父设计建造,1900年被义和团焚毁,1912年复建。整栋教堂总占地面积9264m2,整体建筑占地面积3213m2,所有建筑均建在东西80米、南北112米的青砖院墙内[4]80。该教堂是东三省最大的天主教堂,其整体建筑承袭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教堂分为东中西三个院落。“东院为修女住宅,中院为主教堂,西院为天主教神学院。中院主教堂建筑面宽17.2米,南北长66.3米,主体钟塔高40米。砖混结构,素面青砖。”[4]83正立面结构分割三位一体,门窗高大通透,饰以天主教所特有的浮雕,正面东西屋顶两个锥形尖塔庄严耸立,顶部冠以天主教圣物十字架。教堂内部采用哥特式建筑曲肋尖拱式骨架,两排圆形石柱支撑着拱形屋顶,正前方的天主祭台上放置圣龛,两侧各有两个“告解亭”,以供信徒忏悔并请求天父宽恕保佑。堂内空间高阔明亮,庄严肃穆,四周白色墙壁上挂有《圣路善工》图像十四幅,可同时容纳1500多人进行礼拜活动。

甲午战争后,辽宁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日、俄殖民者接踵而至,辽宁地区成了外来建筑发展的“沃土”。这个时期的西方建筑突破了原有的宗教建筑范畴,进而影响到民居建筑,中西建筑文化的矛盾冲突表现得十分明显。1900年,义和团烧毁了沈阳南关天主教堂,捣毁了沙俄盛京铁路公司,掀翻了沙俄修建的铁路。义和团失败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被焚毁的教堂得到重建,更是在附属地及租借地上建起了领事馆、洋行、高级住宅、商店、娱乐中心、俱乐部等一系列西式建筑,强行把西方建筑文化移植到辽沈大地上。“在西方建筑文化强行侵入的同时,辽宁城市建筑文化被迫进入一个新阶段,其中蕴含着竞争和反抗,同时也表现出自身的觉醒、虚心和进步。”[5]205

三、中西结合的近代辽宁民居建筑

辛亥革命为近代辽沈大地送来了近代文明的“二度春风”,“说它是‘二度春风’,不过是指辛亥革命以后沈阳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城市面貌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些变化给沈阳带来了新的生产力、新的城市繁荣及向近代化转化的加快”[6]149。伴随着这股近代文明的“二度春风”传统的辽宁民居建筑文化开始向西方建筑文化学习,吸收融合了某些西方建筑文化的优点,辽宁地区的各大城市相继出现一些中西结合式的新式建筑,为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和世界建筑文化的近代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还要数“东北王”张作霖及其子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居住的张氏帅府了。

1916年4月,张作霖以“奉天人治奉天”为口号,驱逐了拥护袁世凯称帝的段芝贵,当上了盛武将军、奉天督军兼代奉天巡按使,督办奉天军务,一跃成为东北的统治者。随后在大南门里原盛京通济仓附近建起一座三进四合院宅邸。整幢宅邸坐北朝南,青砖墙体,硬山到顶,雕梁画栋,豪华程度宛若王府。两年后,在四合院的东北方向又建起一座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同时兼具中国传统特色的三层青砖大楼,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张氏帅府大青楼。该楼青砖墙体,白色水泥抹边,黑白相映,显得十分高雅醒目。楼下底座高约一米,南面和东侧各有一个“八”字形垂带,九级台阶[7]。一楼正面开门三处,中间是半圆形上亮过道门,两侧为半圆形群体组合门。正面二楼平台与三楼的两个突出半圆体阳台都是水泥花格,装饰以三角纹、半圆形、瓶式栏板、廊柱、圆形柱头等花饰,内部房间的装饰壁画技艺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南侧与之相对的是有着“园中花厅”美誉的小青楼。小青楼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建成于1918年,因其采用青砖青瓦建筑而成,又与大青楼相邻,为区分方便俗称小青楼。它是张作霖为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氏专门修建的。小青楼建筑面积450m2,小巧精美、造型独特,整座楼体呈凹字形,中间为两层高门楼,二楼有外廊式阳台,其正面朱漆廊柱、雕梁画栋、彩绘雀替,体现出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小青楼枭混线条的雕饰、窗口饰以镇石、楼后顶部砌有环形女儿墙等手法则是典型的西洋风格。小青楼作为张氏帅府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它采用了大量的木雕、砖雕等中国传统工艺来装饰,两侧壮头的垂帘砖雕,以寓意深远的松、鹤为主画面,另外饰以代表吉祥、喜庆的中国结,整组构图搭配和谐,布局严谨对称,具有较强的艺术观赏性和浓郁的中国韵味。另外,在张氏帅府的东墙外,马路东侧有一座二层中西结合式几何形单体建筑,即赵四小姐楼,这是张学良专门为赵四小姐修建的寓所。该楼占地547m2,建筑面积428m2,独立成院,清幽雅致。整幢小楼装饰精美别致,这里既有体现中国传统风格的描金彩绘,又有雕刻廊柱等欧式建筑艺术的鲜明特色。其室内陈设则以法式家具为主,尽显豪华气派。

张氏帅府融办公与居住为一体,堪称民国时期东北中西结合式建筑的经典之作。它似乎表明了中华民族对于西方建筑文化和东方建筑文化的共同喜爱,同时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于西方建筑文化和东方建筑文化的自醒与包容。

从传统的大杂院、乡间草房到外来的西式建筑,再到以张氏帅府为代表的一批中西结合式近代城市建筑,辽宁近代民居建筑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变化到主动改变的渐变过程,这个过程是固有的中华文明与外来的西方文明正面碰撞的结果,它展现出当古老成熟的中华文明与青春活力的西方文明相遇时所发生的冲突、对抗与融合,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于自身文化的自醒和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

参考文献

[1]张志强.盛京古城风貌[M].沈阳出版社, 2004.

[2]王树楠, 吴廷燮, 金毓黻.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点校.奉天通志[M].辽出临图字[1982]第8号.

[3]佟冬.中国东北史.第五卷[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4]刘长江.盛京寺观庙堂[M].沈阳出版社, 2004.

[5]赵亚平, 王志强、刘毅.辽宁文化通史.近现代卷[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6]张志强.沈阳城市史[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3.

上一篇:有效性问题下一篇:时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