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居

2024-10-11

中国民居(共12篇)

中国民居 篇1

一、中国民居的概述

我国陆地国土面积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孕育着五十六个民族, 按照区域划分, 我国民居可分为北方民居、南方民居及少数民族民居。本文主要以北方民居和南方民居为解读对象, 对南北民居的布局、结构、装饰特点进行分析。

北方民居最具代表的是北京的四合院。北京地区冬寒少雪, 春旱多风沙, 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四合院适应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 外围砌砖墙, 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 墙壁和屋顶较厚实。全国各地的老式住宅几乎都属于四合院体系, 只是有所改变而各具不同的特色与名称。南方民居位于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江南, 水网密布, 地势平坦, 房屋多依水而建, 门、台阶、过道均设在水旁, 民居自然被融于水、路、桥之中。

二、中国传统民居的艺术特点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筑出现, 四合院在中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北京四合院是我国北方四合式民居的代表, 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四合院一般净高都不是很大, 院落都比较宽敞。这是因为北方气候寒冷, 较矮的房屋有利于保暖, 而宽敞的院落有利于采光。四合院的大体分布为大门、第一进院、大堂、第二进院、书屋、住宅等, 两侧有厢房, 各房有走廊, 隔扇门相连接。四合院以中轴线布局, 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 左右对称布局。这一布局方式, 严格遵循了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在房间的使用上, 家庭成员从尊卑、长幼等进行分配。极讲究风水的四合院, 每幢建筑的择地、定位都按风水理论来进行。从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 表现中国民间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南方以江南民居为代表。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 利于反射阳光;马头墙又称防火墙, 因形状酷似马头, 故称“马头墙”, 多见于明清徽派建筑。南方气候的炎热潮湿对建筑特点也有影响。为便于防潮, 建二层楼房多, 底层是砖结构, 上层是木结构。民居建筑墙壁高, 开间大;前后门贯通, 便于通风换气;南方地形复杂, 住宅院落很小, 室内外多以石板铺地, 以适合江南温湿的气候。院落中多设“天井”, 天井的下方有向下凹的处理, 能够让雨水都流到凹槽里。由于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 所以又称“四水归堂”。

三、中国民居的传承与保护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是传承和记载历史的艺术文化, 对今天的我们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如何保护传统民居的风貌, 怎样传承和发展是我们值得研究和重视的问题。作为一名建筑环境艺术教师, 在提倡加强国家相关法规保护为基本的同时, 在课堂教育上要更加重视加强高校学生对民居建筑的保护意识, 并希望国家多支持和鼓励民间一些有能力的人积极投入保护古建筑的队伍中。例如, 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院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王石头”的王馆长对关中民居的保护和展现是值得我们学习和钦佩的。在那里, 我们经常看到古建筑摄影大赛及古建筑学习讲座, 而且都是面对大众的。这就是对我国优秀古建筑及民居建筑很好的传承和保护的好方法。

四、结语

中国民居建筑受到各个时期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民居类型。 这些因素可归纳为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两大类。社会意识、民族差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中国民居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深入研究, 探讨, 还有很多优点等着我们去发现, 去欣赏。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 (第五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17-23.

[2]崔鹤亭.中国传统建筑墙、地界面装饰艺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16.

[3]齐学军.中国传统建筑梁、柱装饰艺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38.

中国民居 篇2

建筑学082108054047葛珏骏

中国传统的十大民居按地域可分为东北民居、华北民居、江南民居、岭南民居、客家民居、西北民居、西南民居、蒙古民居、新疆民居和西藏民居等十类。民居的特色形成主要是根据其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居民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在功能、结构、形式上都较为合理的营造方式。

一.东北民居:

东北地区处于寒冷或严寒地区,一年之中夏季短冬季长,居住建筑对保温的高要求是重点。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层高较低,屋盖坡度较大(为了积雪保暖)墙体较厚,且多采用土坯、原木、茅草等取于当地,且孔隙率较大,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作为围护结构。较为典型的有井干式建筑、朝鲜族民居等。

二.华北民居:

华北民居为中国传统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经常被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志。常以四合院形式布置,根据地方气候和文化差异而略有不同,比较典型的有北京四合院、晋中四合院等。北京四合院中间庭院较大,为正方形,多采用硬山和卷棚顶,色彩较为鲜艳;山西四合院中间庭院较小,常采用单坡顶向院内采集雨水,颜色偏灰。

三.江南民居:

江南民居是除四合院外又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布置紧凑,也常以院落形式布置,但院落往往很小,称之为天井;由于建筑成片相连不利于防火,因而有马头墙出现作为隔断之用。江南多雨水,致使形成檐廊,基本上是粉墙黛瓦,卧房常设在二楼以避免室内泛潮。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徽州民居和浙江民居。

四.岭南民居:

岭南民居主要指珠三角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是通风良好,且受西方文化影响明显,建筑外观上有明显的西方建筑元素。墙体颜色常常为朱红色,基于风水上的说法。

五.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是福建地区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传统居住建筑,常被称作“土楼”。一般由土坯做外墙,墙体厚实,整体呈圆形,体量巨大,内部房间众多。中间常有祠堂。

六.西北民居:

西北民居主要指宁夏、山西一带的传统民居,以窑洞最为典型。窑洞是一种穴居的形式,热惰性非常好,冬暖夏凉,日照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室内通风往往不畅。门面根据受力特点和地方文化形成鲜明的特色,基本呈拱形,门口往往是具有名族特色的窗格。

七.西南民居:

西南民居主要指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典型住宅,特征主要体现在材料和造型两方面。由于地区环境十分潮湿闷热,房屋修缮和重建的次数较多,且注重通风和散热,故采用轻质材料作为建材,底层架空,且为及时排挤雨水而将屋顶坡度加大。典型的有杆栏式建筑。

八.蒙古民居:

蒙古民居指草原上为了适应游牧民族放牧需要而形成的毡房,俗称“蒙古包”。主要特点是可以自由拆卸便于携带,且由兽皮、毛毡等材料制作,有利于保温。

九.新疆民居:

新疆地区的传统民居称为“阿以旺”,常以土坯作原料,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平屋顶,用以晾晒衣物和风干葡萄。建筑有伊斯兰风格,常出现拱券式的门斗和窗户。

十.西藏民居:

栖居的艺术中国民居 篇3

中国民居

木构房屋是中国民居最主要的基本形式,公元前四五千年,这种基本结构已经诞生,河姆渡文化遗址、半坡遗址和仰韶文化遗址都显示出当时基于木构的村落。而且木构单体建筑之上,在中原地区也形成了依南北轴线,用房屋围成院落的布局方案。而院落并不是这块广袤土地上唯一的民居构成形式,文化没有一个唯一的中心,远古的中国也并非只有中原地区,我们用目光向着历史更远的地方寻找,可以发现更丰富的民居类型。

民居的民族特色

是在民居中,各族人民常把自己的心愿、信仰和审美观念,把自己所最希望、最喜爱的东西,用现实的或象征的手法,反映到民居的装饰、花纹、色彩和样式等结构中去。如汉族的鹤、鹿、蝙蝠、喜鹊、梅、竹、百合、灵芝、万字纹、回纹等,云南白族的莲花、傣族的大象、孔雀、槟榔树图案等。这样,就使各地区各民族的民居呈现出丰富多彩和百花争艳的民族特色。

拍摄民居

拍摄民居,除了记录一种建筑的美,也是拍摄基于这种民居的生活方式,虽然难免总有一种面对文化传统逝去的无力感,但也许从审美开始,摄影可以帮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民居的重要性。建筑本身是静态的,但是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光线条件不同,民居可以呈现不同的韵味,这一点可以在拍摄中多加利用。

『六种传统民居形式』

木构架庭院式

这是中国传统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数量多,分布广,以木构架房屋为主,在南北向的主轴线上建正厅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对峙建东西厢房,构成院落形式。这种形式的住宅遍布全国城镇乡村,但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点。其中四合院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代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四水归堂式

中国南部江南地区的住宅名称很多,平面布局同北方的“四合院”大体一致,只是院子较小,称为天井,仅作排水和采光之用(“四水归堂”为当地俗称,意为各屋面内侧坡的雨水都流入天井)。电影《菊豆》中的主要场景就是这样的一个宅子。

一颗印式

云南省的“一颗印”式住宅可以作这类住宅的代表,在湖南等省称为“印子房”。这类住宅布局原则与上述“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房屋转角处互相连接,组成一颗印章状,“一颗印”式住宅建筑为木构架,土坯墙,多绘有彩画。

土楼

土楼是中国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围成环形的楼房。一般为三至四层,最高为六层,包含庭院,可住五十多户人家。庭院中有厅堂、仓库、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这种住宅防卫性很强。客家人为保护自己的生存创造独特的建筑形式,至今仍在使用。

窑洞式

窑洞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的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黄土层较厚的地区。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窑洞。这种窑洞节省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简单,冬暖夏凉,经济适用。窑洞一般可分为靠山窑、平地窑、砖窑、石窑或土坯窑三种。

干阑式

中国传统民居概述 篇4

1.1 地貌特点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 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其中较为突出的如: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清真寺则用穹窿顶;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做居室, 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大森林中有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而全国大部分地区则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建筑, 这种建筑广泛分布于汉、满、朝鲜、回、侗、白等民族的地区, 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数千年来, 帝王的宫殿、坛庙、陵墓以及官署、佛寺、道观、祠庙等都普遍采用, 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由于它的覆盖面广, 各地的地理、气候、生活习惯不同, 又使之产生许多变化, 在平面组成、外观造型等方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繁盛景象。

1.2 木架建筑特点

而木架建筑能如此长期广泛的被作为一种主流建筑类型加以使用, 必然有其内在优势, 其优势大致如下:

1.2.1 取材方便———在古代, 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散步着大量茂

密的森林, 包括黄河流域, 也曾是气候温润、林木森郁的地区。随着青铜工具以及后来的铁制斧、锯等工具的使用, 木结构的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并由此形成我国独特的、成熟的建筑技术和艺术体系。

1.2.2 适应性强———木架建筑是由柱、梁、檩、枋等构件形成框

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的, 墙并不承重, 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 因此民间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

1.2.3 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 加上唐宋以后使

用了类似今天的建筑模数制的方法, 各种木构件的式样也已定型化, 因此可对各种木构件同时加工, 制成后再组合拼装。

1.3 中西建筑在用材上的对比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简明是指平面以间为单位, 由间构成单座建筑, 而间则有相邻的两榀房架构成, 因此建筑物的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都十分简洁明确。真实是指对结构的真实性显示。在各类建筑物中, 除了最高等级一类的殿堂建筑需要表现庄严华丽的气氛, 够作天花板遮住梁架外, 一般建筑都是无保留的暴露梁架、斗拱、柱子等全部木构架部件。有机是指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隔, 以满足各种不同空间的需要;并容易与环境融为一体, 室内外空间可相互流通渗透。这种现象在园林及南方气候温暖地区表现最为淋漓尽致。这种空间处理上的优势完全得益于木框架结构体系的应用。

而西方古建筑, 主要是以石材为主, 洋式建筑在近代中国建筑中占据很大的比重, 这种建筑形式以带有外廊为主要特征, 一般为一二层楼, 带二三面外廊或周围外廊的砖木混合房屋。紧随外廊样式之后, 各种欧洲古典式建筑也在上海等地涌现。

2 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

2.1“干阑”建筑

干阑式民居这是一种下部架空的住宅。它具有通风、防潮、防盗、防兽等优点, 对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中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非常适用。这类民居规模不大, 一般三至五间, 无院落, 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皆在一幢房子内解决, 对于平坎少, 地形复杂的地区, 尤能显露出其优越性。应用干阑民居的有傣族、壮族、侗族、苗族、黎族、景颇族、德昂族、布依族等民族。傣族民居多为竹木结构, 茅草屋顶, 故又称为竹楼。其下部架空, 竹席铺地, 席地而坐, 有宽大的前廊和露天的晒台, 外观上以低垂的檐部及陡峭的歇山屋顶为特色。壮族称干阑建筑为“麻栏”, 以五开间者居多, 采用木构的穿斗屋架。下边架空的支柱层多围以简易的栅栏作为畜圈及杂用。上层中间为堂屋, 是日常起居、迎亲宴客、婚丧节日聚会之处。围绕堂屋分隔出卧室。侗族干阑与壮族麻栏类似, 只是居室部分开敞外露较多, 喜用挑廊及吊楼。同时侗族村寨中皆建造一座多檐的高耸的鼓楼, 作为全村人活动的场所。

2.2“四水归堂式”建筑

中国南部江南地区的住宅名称很多, 平面布局同北方的“四合院”大体一致, 只是院子较小, 称为天井, 仅作排水和采光之用 (“四水归堂”为当地俗称, 意为各屋面内侧坡的雨水都流入天井) 。

四水归堂式住宅的个体建筑以传统的“间”为基本单元, 房屋开间多为奇数, 一般三间或五间。每间面阔3~4米, 进深五檩到九檩, 每檩1~1.5米.各单体建筑之间以廊相连, 和院墙一起, 围成封闭式院落。不过为了利于通风, 多在院墙上开漏窗, 房屋也前后开窗。这类适应地形地势, 充分利用空间, 布置灵活, 体型美观、合理使用材料的住宅, 表现出清新活泼的面貌。

2.3“一颗印式”建筑

云南省 (中国西南部) 的“一颗印”式住宅可以作这类住宅的代表, 在湖南 (中国南部) 等省称为“印子房”。这类住宅布局原则与上述“四合院”大致相同, 只是房屋转角处互相连接, 组成一颗印章状“一颗印”式住宅建筑为木构架, 土坯墙, 多绘有彩画。滇中地区标准的土木结构房屋称为“一颗印”, 为三间四耳一倒座, 实际因经济情况有所增减, 正房和耳房均为二层楼房, 倒座多数为平房, 少数为楼房, 但空间极矮。正房较高, 耳房矮一些, 这样长辈居住的正房采光就比较好。中间为天井, 多打有水井, 铺石板, 作为洗菜洗衣休闲的场所。为安全起见, 传统的房屋四周外墙上是不开窗户的, 都从天井采光。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一颗印”无论是在山区、平坝、城镇、村寨都宜修建。可单幢, 也可联幢, 可豪华, 也能简朴, 千百年来是滇池地区最普遍、最温馨的平民住宅, 随着城市的改扩建, 一颗印式的昆明古民居建筑, 已经越来越少……

2.4“土楼式”建筑

大土楼是中国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围成环形的楼房。一般为三至四层, 最高为六层, 包含庭院, 可住五十多户人家。庭院中有厅堂、仓库、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这种住宅防卫性很强。客家人为保护自己的生存创造独特的建筑形式, 至今仍在使用。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 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 各具特色, 其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 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 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 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 其体积之大, 堪称民居之最。在我们参观的土楼中最普通的圆楼, 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 三、四层楼的高度, 共有百余间住房, 可住三、四十户人家, 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 高五六层, 内有四五百间住房, 可住七八百人。从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3 结束语

综合上述,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给我们以审美享受, 为研究历史和科学提供实证, 为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提供借鉴。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 而且是一部极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教科书。

摘要: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 因而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由于它的覆盖面广, 各地的地理、气候、生活习惯不同, 又使之产生许多变化, 在平面组成、外观造型等方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繁盛景象。

关键词:“干阑”建筑,“四水归堂式”建筑,“一颗印式”建筑

参考文献

[1]朱良文.传统民居价值与传承[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朱良文.传统民居价值与传承[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王其钧.解读中国传统建筑:中国民居[M].中国电力出版社.[2]王其钧.解读中国传统建筑:中国民居[M].中国电力出版社.

中国民居 篇5

浅谈中国传统民居与现代人居环境的关系

首先总结中国传统民居的哲学思想和生态精神的基础,然后以北京为例,针对目前都市居住环境的.现状,期望从中国传统居住环境街、巷、院的关系以及北方传统民居四合院等精华之处,为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传统空间肌理的城市探索和尝试性提出人居环境的发展之路.

作 者:熊瑶 杨云峰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05级,北京,100083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分类号:X3关键词:中国传统民居 城市肌理 生态哲理 哲学观念 人居环境

中国民居 篇6

“居”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自古以来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的差别,各国人民形成了自己的居住特色。中国人民向来重视居住环境,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中国传统的审美观除了崇尚自然环境整体和谐之美外,又强调把人文思想、情感、生活与自然紧紧地融为一体。

一、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三大特质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古人对自然的态度就是“天人合一”,既尊重自然,又顺应自然。这里的“天”是无所不包的自然,是客体:“人”是与天地共生的人,是主体。“天人合一”是主体融入客体,形成二者的根本统一。人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既不存在着人对自然的征服。也不存在着自然对人的主宰。“天人合一”强调对自然既要合理利用,又要积极保护,使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处在一个良性循环平衡系统之中,既有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包括营建选址、动土布局、选材用料等,也有对自然环境积极主动的保护,包括土地、水源、植被等等。

(二)虚实相生的形态观

所谓虚,也可以说是空,或清空、空灵,或者就是说“无”;所谓实,就是实在,结实或质实,或者就是说“有”。虚虽多少有些飘忽不定,空泛,不容易被人们所感知,但虚实这两者在空间艺术中却是相生相连缺一不可的。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民居集落在空间形态上内和外、黑和白、虚与实、动与静、简和繁的相反相成,辨证转化构成了形态的虚实相生。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建筑空间和大自然的虚实相生:中国传统空间观的精髓就是将建筑空间的虚、静与大自然景色的实、动融会贯通,自成一体的。第二,建筑空间情景的虚实相生:中国传统民居虚实相生的形态,动、静、虚、实又表现在空间情景与时间节拍的同构中。通过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明暗、开敞和封闭的不断交替转换可形成的动人心魄的动感秩序。第三,地形地貌制造的虚实相生:中华民居的历史传统历来是巧于利用复杂的地形地貌的,并可最终使传统民居与村寨建造出平原地区难以达到的雄伟气势与丰富内涵。而传统民居中最能反映传统民居建筑形态与地形地势有机结合的无疑是山地民居,也可以说山间水岸的坡地建筑要成功,关键还在于能否利用不同高度,因地制宜,将建筑的实体形态融于无限的自然之中。

(三)雅俗共赏的情态观

论语有云:“里仁为美”。里,是居住区,仁是充满人情味。有感情的富于人情味的居住区才是美好的,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将人们对群体感情的天然需求纳入了血缘纽带之中加以强化。从而使“仁”成为中国文化架构的重要层次和有力支点。我国几千年来,对民居以及由民居组成的居住区都从仁字着眼,不管是从牌坊祠堂、鼓楼家庙,还是到室内的中堂祖灵,都寄情于形,既有朴实、淡雅、和谐、自然之美,又具有亲切、坦陈、趋同、内聚之情,神形兼备,情景交融。这同样是现代居住建筑所需的情态,而传统民居情态的雅俗共赏主要是指传统民居中渗透着乡民大众的民俗民情——田园乡土之情、家庭血缘之情、邻里之情。

二、当代住宅设计的现状

当代住宅主要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住宅形式。在中国,这种形式也正逐渐成为主流,它的主要特点是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现代材料和千篇一律的框架结构,以适应现代城镇大规模建设,满足人们对居住空间的需求。高度发展的技术只是被利用以最经济的方法来满足人们对基本空间的需求,总体突显的是人们对房屋数量的要求,解决的是人口和居住建筑数量的矛盾。

这种住宅形式有它的长处,如空间合理、讲究居住功能、形式简练,但是却具有西方文化的隔膜特点,讲究私隐而忽视邻里的布局,建筑形式也流于千篇一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建设中高密度、高容积率的引入,使得城市中心区人口稠密,生存环境恶化;小区建设受商业利润的驱使,建筑物间距偏小,绿地偏少,配套设施不全,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由于住宅设计经历了从低层结构向多层及高层结构的转换,虽提高了居民生活的私秘性,但同时也带来了隔绝、孤独、封闭等的负面影响,使邻里交往产生危机感,导致居民文化心理环境恶化。而在中国传统民居文化中却有一种西方住宅中没有的人文因素,它可能不是物理性第一的,但绝对是心理性的,能够使人感动、喜悦、忧伤、悸动。

三、传统民居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建筑师要研究人,了解人,但它的重点是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目的在于努力切实地解决不同人们的多方面生活、生产活动的需要。居住建筑是最贴近人的建筑,是人们使用最多的建筑。传统民居由于其诞生的社会背景、物质条件与现在不同,它虽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但在现代生活中却反映出种种不适。要使传统民居能与社会同步发展,满足人的不同层次需求,需要设计者加深对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研究,对贴近人的尺度空间元素进行细致的安排。提高居住的舒适性,是传统民居新设计中的核心。

(二)适应现代居住文化的需求

传统民居所容纳的是封建家长制的大家庭,家庭内部分工明确,家庭成员的职责各不相同,人与人之间甚至有严格的尊卑界限。由于家庭的庞大,各成员间的交流疏密不等。传统民居的合院式正是以不同的组合适应了这种家庭结构,适应了这种大家族共同生活的方式,它既提供了一个家庭共同活动的理想场所,又为各小家庭的独立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主仆间也有适当的分隔。

当今社会,几代同堂的大家庭仍住于一处的已不多见,家庭结构也趋于多元化,现代家庭要求的是更多的私密性,家庭成员关系紧密、交流密切。而传统民居中家务活动空间的相互分离却不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厨房、餐厅、起居室这些满足现代生活的空间在传统民居中是模糊的,要么全在一室。要么相互分隔开来,因而要解决好传统民居与现代家庭生活方式以及现代居住功能的矛盾,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才能使传统民居与时代同步发展。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虽然可持续发展是针对人和自然的生态关系、社会文化生态关系的失衡而提出的,但它同样适用于指导传统民居的发展。传统民居在可持续发展观下显现出其矛盾性,一方面,它以亲切、和缓、谦让、贴近自然的姿态与大自然共生,它的建造不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环境污染。它的密度不会使环境承受起超负荷的生活荷载,它的物化表现不会切断历史文脉。另一方面,它所用的传统材料——木材,其用量之大是目前自然环境不可能接受的,它的低水平建造技术、低效率利用建筑材料均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因而解决好这一矛盾,就可让传统民居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

现实中,许多建筑师已在这方面作出了大量的探索从无序发展到有序更新的北京菊儿胡同,从民居形式中寻求灵感的常州市红梅西村,在农村寻找发展的西双版纳新民居等等,人们正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为传统民居的发展寻求途径,探寻方向。

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产品的创新,在设计中要充分利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体系,运用建筑热工原理节约能源,利用高技术创造低能耗的环境,强调节约资源,减少各种资源和材料的消耗。例如应提供新型的安全型建材代替传统的“红砖绿瓦”,尽量减少对自然界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逐步普及,在设计中引入电脑网络,建立电子信息网络系统、安全防范可视对讲系统、电子安全防灾监测系统等智能设备。通过这些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加强邻里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情感,努力营造一个舒适、安闲、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项秉仁,赖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顾孟潮,王明贤,李雄飞,当代建筑文化与美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4]戴俭,传统民居中的文化意识[J],华中建筑,1996(4)。

[5]麦朗,罗蔚,论传统民居文化与现代住宅设计[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7(7)。

浅谈中国的民居民俗 篇7

1 合院式民居

四合院是中国民居十分常见的一种形式, 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院落式住宅, 历史悠久。

所谓四合院, 是指由东、西、南、北四面四个朝向的房子围合起来的内院式住宅, 老北京人称它为四合房。

以北京四合院为例。四合院的布局方式, 十分切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首先是院落四周都由墙壁围绕起来, 通过一个大门与外界相通。其次, 房屋布局与家庭成员的住房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 一般是正房高于侧房和厢房, 家长住正房, 而兄弟、子女辈则住在侧房或耳房中。这种居住方式的安排, 可以说典型地体现了传统家长制的特征。其三, 专门设有“堂屋”, 堂屋的作用就像中国古代的明堂, 并且堂屋中还设有神位。其四, 四方房屋下有檐下回廊, 回廊和天井是家庭成员及客人进行日常交流的场所。四合院规模不同, 大小也相差悬殊。

四合院根据进数的不同分为几种不同的格局, 包括一进院落、二进院落、三进院落、四进及四进以上院落、一主一次并列式院落、两组或多组并列式院落、主院带花园院落等。

普通四合院的大门可分为屋宇式和墙垣式两种, 屋宇式大门级别要高于墙垣式大门。屋宇式大门又根据门柱位置不同, 又分为广亮门、金柱门、满子门和如意门。这些大门中广亮门的级别最高。住在屋宇式大门中的主人, 或是在朝为官, 或社会名流、或为富商巨贾。墙垣式大门是四合院中级别最低的, 虽然因主人的财力、爱好也作了简单的装饰, 但居住在这种四合院的大多是一般的老百姓。

而不论门第高低, 大门内都有一扇影壁, 既遮挡住了院内的杂乱, 又美化了大门的出入口。影壁是北京四合院与大门配套的装饰性、标志性极强的一种砖砌建筑。

四合院内宽敞露天的院子, 使人在家中即可观看天上日月星辰, 欣赏地面花草树木, 这源于中国人对土地与自然的无限热爱。

总体来说, 北京四合院主要是由大门、倒座房、影壁、垂花门、屏门、正房、厢房、耳房、群房、廊子、围墙等单体建筑或要素组成, 并且是按一定的原则安排的。

2 干栏式民居

干栏式居室在中国分布非常广, 现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这与南方的炎热多雨, 气候潮湿是密不可分的。在楼上居住, 可以避暑防潮。家畜养在楼下便于看管。在干栏式建筑中, 以云南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竹楼最具有代表性;贵州雷山、台江等地的吊脚竹楼, 则是半楼居干栏式民居的代表。

傣族竹楼, 系用竹子造成, 是名副其实的“竹楼”。西双版纳竹楼的一个显著特点, 是前廊比较宽敞明亮, 三面都没有墙壁遮挡, 而是在上面伸出重檐以遮挡风雨阳光。前廊外沿设有靠椅, 供平时休息所用, 是平时乘凉、进餐、招待客人、做家务活的地方。前廊的一端, 是一个大约十二平方米的晒台, 这是早晚洗漱、晾晒衣物和放水罐的地方。竹楼室内, 分成堂屋和卧室两个部分。在堂屋的门旁是火塘, 火塘上方挂着一个方架, 用于烧焦烤谷物等用。靠近窗户的地方, 铺着竹席子, 这是接待客人的场所, 也是室内活动的中心。堂屋与卧室之间的竹编篱笆隔墙设两个门供人出入。这两个门一个在男柱一侧, 是男性成员出入卧室的门, 一个门在女柱一侧, 是女性成员进出卧室的门。

苗族吊脚楼是一种半楼居干栏式建筑。楼层一般分为内外两个部分, 靠里为实, 屋面为地;靠外为虚, 屋面为楼。楼底架空, 下面一层用于畜养牲畜。外面的一部分, 面阔三间, 明间是堂屋, 次间是卧室。前廊外檐出枋悬挑, 上面安装线条优美、做工精致的“美人靠”。

3 碉楼式民居

碉楼式民居是一种风格比较特殊的建筑, 虽然或者由多户共同居住一楼, 如闽南和客家的围楼;或者单户居住, 如藏族和羌族的碉楼, 但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强调居住建筑在特定社会情况下所具有的防卫功能, 这是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比起来要远为突出的一点。碉楼式民居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围楼”, 主要分布在福建地区;一类是“碉楼”, 主要流行在藏族、羌族等聚居地区。

3.1 围楼

围楼分两种:方形土围楼和圆形土围楼。方形土围楼主要指土围楼的主楼呈方形, 包括“五凤楼”和方围楼两种。

“方围楼”又称“方楼”或“四角楼”, 顾名思义, 是指那些主楼呈方形或长方形的土围楼。其特点是前、后堂多与两横屋等高, 并连成四合的一体。其次外墙由泥土板筑而成, 内墙则多用木构。方围楼一般都在三层以上, 一层大多是厨房、饭厅, 二层储藏, 三层以上作为卧室。楼内多有通廊式的走马廊。在方围楼的天井中, 常常建有一层楼的中堂屋作为厅堂。

圆形土围楼, 称为“圆楼”或“圆寨”。这种民居形式以福建水定县、南靖县一带最为有名。圆形土围楼大多数都是一环楼, 少数有二环、甚至三环组成同心的圆楼。楼中有楼, 内低外高, 环环相套。客家圆楼大都是三层, 底层是厨房和饭厅, 第二层是谷仓和杂物室, 三层以上住人。

3.2 碉楼

居住在四川岷江上游地区的羌族, 其民居形式主要是“碉楼”, 大都建筑在高山或半坡台地上。在过去当地各族群间常发生械斗, 因此从碉楼的构造方面来看, 对防卫功能的考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节省土石方工程, 并充分利用有限空间, 羌族碉楼屋基常是分层跌落, 碉楼依山分层渐上。羌族碉楼大都是三层, 底层蓄养特牲畜, 二层住人, 三层是屋面, 亦为多功能的“房背”, 出于防卫考虑, 底层大都只开一个门以供进出。房门都朝向南方或北方, 而忌讳朝东开门。因羌族群众信仰, 大门不朝东开设, 是为了避免与太阳相斗;而朝南或朝北, 可以求得大吉大利。出于防卫的考虑, 碉楼四周的墙体上, 都不开设窗户, 只在接近楼层之处开几个气孔。底层墙角处设有独木楼梯, 直接通向中层的主室。卧室、储藏室等房间, 都以主室为中心。主室、卧室、储藏室等房间的门口, 也要避免正对着大门口。羌族信仰中认为, 专门作祟的鬼在走路时只会走直路, 而不会拐弯, 万一有鬼进了碉楼, 也因不会拐弯而进不了房间, 从而不能作祟于人。

4 窑洞

在黄河中游一带, 窑洞是主要的住宅形式。随着黄土土质的改变, 窑洞的形式也逐渐随之改变。因此, 在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 就出现了一种窑洞与平房相结合的居住方式, 一种是“靠崖窑洞”, 一种是“地窑”。

靠崖窑洞分为单窑、套窑和天窑三种形式。单窑是一门一窑, 套窑是一个窑门内两侧再各打数窑, 居中为正窑, 两侧的则是套窑。如果窑顶土层较厚, 还可以在窑上面再挖窑, 俗称“天窑”或“悬窑”, 上面的窑和下面的窑是相通的, 备梯子上下。

还有一种特殊的窑洞居住形式, 即“天井”式窑院。挖地为院, 筑成人工崖面, 再在院子的崖面上开挖窑洞。这种窑洞与一般靠着天然的崖壁挖成的窑洞相比起来, 花费的人力要多得多, 其结构也远为复杂。但天井院防风效果好, 也更加安全, 也能发挥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热的长处。

5 结束语

任何一种民居都是在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既是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 也是各民族之间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产物, 无论哪一种民居形式, 从起源上来看, 都不能说是哪一个民族的“专利”。我们从民居和居住习俗中, 不仅可以看到每个民族的观念、信仰、审美和生活情趣, 也能够看到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学习、水乳交融的过程。在起源和发展上, 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原本就是多元一体的。如能将各民族民居的优势相互吸纳, 取长补短, 必将对我国新型住宅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摘要:我们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 人们居住的空间日趋模式化与规范化, 但相信对中国民居的研究必将有助于现代新型住宅的进一步发展, 以满足现代人追求更优质居住环境的愿望。因此在这里, 笔者将粗浅的研究以及分析一下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多样化的民俗与居室类型。

关键词:中国,民居,民俗

参考文献

[1]王其钧.中国民居三十讲[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王其钧.中国民居三十讲[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漫谈中国民居的美学艺术 篇8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民居不但式样丰富多彩, 分布广泛, 而且民居的发展与演变也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正是有了这样的历史发展, 才使得我国的民居具有变化多样的特点。随着人类自身的不断成长与发展, 才使得我国的民居具有变化多样的特点。综观历史, 猿人在一段时间内也和其他类人猿一样, 生活在茂密树林中, 渐渐有了建造的意识, 发展为巢居和穴居。随着私有制的产生, 阶级出现了, 人类有了等级的划分, 此时, 中国才有了“民居”这一对民间居住形式的称谓, 因为民居是相对于官宅和皇室建筑而言的。

中国民居的美学特征, 朴实自然、技术为美服务。中国古代民居多采用木制结构, 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木构架在建筑中得到进一步肯定。这个时期斗拱的采用, 取代了柱子的功能, 同时出现的榫卯等连接件的使用也越发成熟, 总体来说, 由于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 中国民居总体上体现出的封建礼教思想比较明显。

中国民居的结构形式, 各有特点。大体来说, 主要以木制结构为主, 包括抬梁式构架、穿斗式构架、干阑式构架、井干式构架。抬梁式构架又称叠梁式构架, 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普遍的木构架形式。其结构牢固坚实, 经久耐用, 并且内部有较大的使用空间, 其构架形式美观, 造型气势宏伟。穿斗式构架由一些细而密的柱子构成, 柱子与柱子之间用木串穿接, 使之连接成一个整体, 其优点是结构非常牢固。干阑式构架先用柱子在底层做一高架, 在架上面放梁、铺板, 做成一个平台形式, 然后再在这个平台上建构房子。这种结构的房子多见于南方少数民族。井干式构架的最大特点是需要使用大量木料, 所以一般在森林地带居住的人才使用该结构。这些木结构形式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这主要从秦朝大肆兴建宫殿开始, 特别是长城。说起来砖瓦和木架结构的结合, 是中国房屋建筑艺术形成稳固传统的技术因素。

中国民居的美学内容丰富多彩, 木制结构、窑洞、四合院、徽州民居、蒙古包等等, 在中国封建礼教制度下组成了民居的主旋律。木结构的精致、窑洞的天然、四合院的正统、徽州民居的温馨、蒙古包的朴素, 都体现出古代老百姓对家的追求。在民居建筑中, 装饰装修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建筑的装饰手法。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洗礼, 其发展主要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 多种艺术形式例如绘画、雕刻、书法等, 达到灵活搭配、相融统一。在建筑装饰中, 为了具有艺术感染力, 又要做到经济节约, 同时为了使居于其中的人的视线集中起来, 通常都会在大门入口、屋脊、墙面、栏杆、家具等做文章, 有时为了藏拙, 通过恰当的装饰处理, 不仅不会影响其整体效果, 而且是该处最吸引人的焦点。由于古代等级森严, 彩画与雕刻在明代以前主要用于宫殿、陵墓、寺庙之中, 民间建筑中极少使用。《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引《稽古定制》就记载有宋代的规定:“非宫室寺观, 毋得彩画栋宇及朱黔漆染柱窗匾, 雕镂柱础。”也就是这种重要的彩画装饰手法非常重要。明代《舆服志》载:“庶民茅舍不过三间五架, 不许用斗拱饰彩色。”自清代后, 对于民居的装饰限制减少, 而且在清代, 其装饰手法更是多种多样, 做工纤巧, 但往往太过繁琐、堆砌, 而显得庸俗, 不过在技术上确已达到相当的水平, 在民居建筑中大多是木结构, 木雕装饰为主要装饰。在种类上, 主要包括线雕、浮雕、透雕、隐雕、嵌雕、贴雕等。根据部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工艺, 浮雕也称剔雕, 层次明显, 工艺也不复杂, 是比较常见的雕法。除木雕以外, 石雕也是民居中常见的一种雕饰, 艺术离不开形式, 而形式又必须是完美的。创造这种既要运用形式美的法则, 又不能死搬硬套, 这种形式应根据具体内容, 符合其特定特征, 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到完美独特合适的形式, 在众多的装饰手法中, 其装饰题材与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含义。这些题材主要包括动物题材、植物题材、人物题材、装饰题材等等。通常蝙蝠代表福, 鹿代表禄, 鹤代表长寿, 在民居的屋梁上, 各种窗户上都会以此作为图案来装饰, 对于子孙后代以及家庭寄予一定的期望。

中国民居的艺术美学风格, 可谓是多种多样、百花齐放。在其功能上, 装饰手法上, 规划以及日用陈设, 无一不体现其品位, 并且居住者的思想情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方面无不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当人们在谈论民居的时候, 无不谈及到家具, 要说起来那还是明式家具最为突出, 每一件精美优雅的家具, 都与当时的生产状况和生活习惯相吻合, 家具陈设的形式多样, 装饰风格题材多样, 选材考究, 结构精巧, 十分注重与环境的关系, 每类家具陈设分别是与之相适应的成套家具, 体现一种整体的设计意识, 这与审美经验的总结, 审美趣味以及要求的提高都不容忽视。据史料记载“反民居, 必有内室五所, 室方一丈, 所谓环堵之室也, 东西室为库藏之室, 中三室为夫妇所居之室。中一室有门向南, 中三室前为庭院, 院之东西各一室, 东室西向, 西室东向, 谓之侧室。又前二步为外室, 则正寝也, 亦并列五室, 中三室为男子所居之室, 中谓大室, 东为东夹室, 西为西夹室, 皆房也……”前堂后室的平面布局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形成, 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晚期。厅堂在民居中居于最中心, 最重要的位置。这与中国百姓的民族习性密切相关, 中国人本身这种对于家的特殊的情感因素,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往往注重的是一种感觉, 对生活居所的情境, 无需一一述说。这种以情感为主的倾向, 使中国文化精神走向全体的普遍性。厅堂的各项功能, 就是为百姓群居生活有线发展而设定。从中国地质上看, 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总体来说, 这种地势变化是由低到高逐渐上升, 东向西相对应, 因此形成一个多山的形态, 山地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地势起伏变化, 这就对民居村落的选址以及规划造成一定的困难。中国人长期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 在选址上往往要考虑很多问题, 例如是否靠近农田或山林, 是否能与周围的山水形势相协调。除了讲究实用以外, 还重视“吉利”的因素, 逐渐形成了建筑风水学。风水也称地相, “所谓风者, 取其山势之藏也……不冲冒四面之风, 所谓水者, 取其地势之高燥, 无使用权水肤, 亲肤而已, 若水势屈曲有环向之, 又其第二义也。”选自《风水辨》。一般来讲“好风水”要求的原则是坐北朝南, 背依三丘, 前有对景, 左右又有丘陵, 近水。依据这样的原则才称之。民居建筑是百姓生活的基本单元, 作息起居、奉亲会友、读书写字均在这里, 因此使每个家庭主观意愿的体现。但人们往往是出于一种群居的生活状态, 不能孤立于他人之外, 也就是一定范围内的生活圈子, 人们之间也有着相互联系, 民居建筑之间同样相互影响与依存, 渐渐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村落。

对于中国民居人文、装饰手法, 形成发展的探究, 实际上是对于生活原始状态的一种发掘, 民居是人生活在社会中最基本的一个原始单位, 从各个不同层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技术的进步。各个地区、民族之间有共性也有区别, 因此我们对其研究不仅应从历史的、环境的以及民族等外在因素考虑, 更要从其自身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其内在的方方面面去探寻。我们可以不断地发掘下去, 从中能汲取更多的养料。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分析之中国传统民居窑洞 篇9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就像一个高速发展的大熔炉,中国也在这个大熔炉中融合与生产。在现代建筑浪潮的冲击之下,纵横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幅幅绮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逐渐暗淡。在以“人居与生态”为契机的时尚议题之下,我们幡然醒悟,开始在遗忘的传统民居建筑中寻找那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绿色建筑技术”。

2 窑洞民居建筑简介

窑洞建筑是由原始穴居中的横穴发展演变而来的,是中华民居史上具有地区特色的建筑文化瑰宝。黄土高原上一望无际的黄土地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并且具有很强的直立性,为窑洞的修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条件。千百年来,窑洞文化一直在黄土高原上兴盛、流传,窑洞建筑也成为了黄土高原的传统建筑标志。其渊深的文化积淀和朴素的人文精神至今都被人们所陶醉与痴迷。

3 窑洞的绿色建筑思想

3.1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建筑垃圾是生活中常见的却易被人们所忽视的一种垃圾(表1)。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全国各地新修建的建筑随处可见。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建筑垃圾年排放量已达至4亿吨,成为了世界建筑垃圾排放最多的国家。减少建筑垃圾,以及建筑内的能源消耗已成了当今中国的热点话题。

相对于现代建筑,窑洞的建筑材料以生土为主体, 是一种绿色建筑材料,在材料的运用和建筑修建上,既充分体现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土”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污染。修建窑洞的时候,除了门窗会用到少量的木材以外,钢材水泥基本上可以不采用,甚至无需开挖地基,修建墙体。倒塌或拆除的窑洞所产生的建筑垃圾, 经历了风化作用以及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涵养过程后, 生土变成了富含腐殖质的“熟土”而回归大自然, 形成绿色良性的建筑材料循环(图1)。这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取之自然,融于自然的理念是极符合现代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的。

3.2 保温隔热,冬暖夏凉

窑洞建筑最大的优点就是保温隔热,冬暖夏凉。时至今日,谈及黄土高原窑洞就必然联想到“冬暖夏凉”,仿佛“冬暖夏凉”已经成为了窑洞建筑的标语。那为什么窑洞具有“保温隔热,冬暖夏凉”的性能呢?其实古人在窑洞建筑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例如动物在地下冬眠和管道的地下敷设。

据有关研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模型来解释:

设为u (t, z) 在t时刻距地面深度为z(向下为正方向)处的温度,因为从地表向地下传热是一个热传导过程(图2)。求得公式:

其中,A为地表温度变化的振幅;

ɑ=(ρcω/2k) 1/2, k为土壤

的导热系数,ρ为密度;

c为比热容;

ω为地表温度变化的圆周率;

B为地面平均温度。图2

根据公式,地下温度变化与地表存在一个相位差ɑz,即地下温度的变化在时间上要落后于地面,地表温度的变化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传到地面以下的土壤层中。土壤层越深,这个落后的时间也越长。而就窑洞建筑而言,其顶部的覆土厚度一般达到7至10米,在这种覆土厚度下,窑洞建筑室内外温差可以达到10℃左右 (表2) 。生活在黄土地区的人们正是利用了土壤传热的之一特性,建造了中国传统的绿色建筑窑洞。根据统计和调查,窑洞采暖或制冷比普通房屋要省一半到三分之二的费用,非常的节约与环保。

此外,当地的人们为了更进一步的营造良好舒适的室内环境,还在建筑的一些细部设计和处理上采用了一些细小而高明手法。每一孔窑洞往往都在门洞处砌筑高高的圆拱,并加上高窗(图3)。这种窗洞的处理方式,可使冬天的阳光进一步照射到到窑洞的内侧,从而使室内充分地接收太阳辐射。

3.3 节地环保,生态和谐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少,当地的人民在建造住宅时充分地考虑到了保护耕地等问题。千百年来,一直秉承着节地环保,生态和谐的观念。修建窑洞是凿洞,不占或很少占地表,是向地下争得居住空间,并且窑多建在不宜耕种的陡崖部位,例如靠崖式窑。图4中为现代建筑建造和窑洞建造所需要的基地面积对比图,可以看出,窑洞类似现代建筑中提倡的覆土建筑,向下争得建筑空间,而将地上部分归还给大地。

4 窑洞建筑的“古为今用”

虽然我们可以在传统的窑洞建筑中找寻到绿色生态的建筑价值,但“古为今用”向来都不意味着一味的照搬照抄。我们必须承认其存在着一些影响居住环境质量的问题,解决好这些传统中的“糟粕”问题,为传统加入了新的模式语言才是我们现今建筑的发展之路。例如加强窑洞的稳定性,利用自然空调改善和有效利用太阳能等。

在现代建筑潮流的冲击之下,传承中国传统建筑,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将我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新的涵义,创造出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品建筑,才是中国建筑行业未来的真正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李峥, 裴雷.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土”文化——窑洞建筑[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0 (01)

[2].党安荣, 郎红阳, 冯晋.黄土高原北部窑洞民居建筑的变迁与保护研究[J].世界建筑.2008 (09)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与美学 篇10

1 朴素的哲学之美

传统民居中蕴含着深沉而委婉的古代哲学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特征和精神,传统民居中“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将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表现得淋漓尽致。“天人合一”就在于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统一、个体与群体和谐融洽的亲和关系。中国村落民居在整体上以和谐取胜,村间“阡陌交通”,邻里“鸡犬相闻”,个体具有成熟、巧妙的通用性,有着材料、色彩、质感细部的精妙变化,有着青山碧水、绿树黄花的村落环境,但是这些在居所的主体——人的面前都淡化为潜隐状态了。民居的意义不在于炫耀,而是提供一种恬淡、安逸的空间,让居于其中的人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传统民居深谙道家哲理,崇尚自然。人类远离荒野,聚族而居,为了防御自然风吹日晒的恶劣气候,建室筑屋,砌墙围院,又在墙上开窗,引窗外景致,透绿纱听虫声,追忆自然的野趣。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产生了美,居所使这种美得以实现。这种内在精神的美不仅表现在热烈的艺术观上,更表现在传统民居的整体环境和居民的生活情境上。民居群落以其在人文环境中可以见到的最自然的真实激发人的美感。

2 强烈而浓郁的艺术之美

2.1 自然之美

传统民居不能与山间、竹林、流水等自然环境因素分开,正所谓“天然去雕饰”,通过层次渐进的变化、空间的灵活组合与分割及借用,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结合庭院绿化,创造出优雅的环境。 或依山傍水、高低错落,掩映在自然山水的怀抱之中,或孑然独处、简约空旷,或小院青青,宁静安详。丰富的空间变化、整体的空间意境总是给人一种强烈而鲜明的艺术感受,与优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更给人新鲜、生动的感觉,充分体现着民居的自然之美。

2.2 形式之美

传统民居在表现形式上统一和谐中又富有变化,中国民居以群体取胜。在同一村落中,个体协调统一但决不千篇一律,呈现出高低起伏、大小虚实的情趣和意境,屋顶的交错跌宕、屋顶与墙面色彩的对比、门窗跳跃般的间隔排列都令人感到音乐般的优美节奏和旋律。透过变化、叠加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与自然诗意的结合,整个村落呈现出整体统一性,形成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超越的有机画面。

民居外部造型的设计也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它虚实结合,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如西双版纳的干阑式竹楼,架空底层的轻盈、灵秀,与庞大、厚重的屋顶构成虚与实的强烈对比,形成富有独特魅力的艺术造型。

2.3 装饰装修艺术之美

在我国传统民居中,装饰装修是建筑实体上的附加美,在细部处理以及建筑色彩和建筑符号方面,做到经济、适用。运用简练的手法,取得丰富的艺术效果,于质朴中见高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民居的装饰艺术恰当选用我国传统的绘画、色彩、图案以及书法、匾额、楹联等多种艺术形式,将各类艺术灵活运用,使得建筑性格和美感协调统一。在塑形装饰方面,传统民居建筑十分注重上部轮廓线的变化,丰富的天际轮廓线,使得建筑的立体感更加丰富强烈,如皖南民居的马头墙组合,设计师采用抽象手法将其设计成昂首长啸的马头,工匠依屋面的坡度做成不同的马头状,线条简洁流畅,似天马行空,气势非凡,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空灵的美感。雕刻、彩描等更是民居塑形装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通过在民居建筑中的应用,使各种装饰品种协调在同一空间中,从而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在色彩装饰方面,汉族民居装饰很少大面积使用鲜艳的色彩,而多以材料原色或清淡的色调为主,一般民居不能用琉璃瓦、朱红色和金色装饰,以大面积的素雅青灰色墙面和屋顶为主要色调;江南民居常用粉墙为基调,配以灰黑色的瓦顶,栗壳色的梁柱和栏杆,运用淡褐色或木纹本色的装饰,衬以白墙与灰色的门窗,形成素净明快的色彩;少数民族民居色彩则较为鲜艳,色调也丰富。

3 地方风情的民族美

从社会和人文环境来看,传统民居从空间和形式上反映了不同居住者的性格和审美特征。如北方民居简洁,实用且浑朴,不由让人联想到北方人粗犷、坦诚和质朴的性格;南方民居造型变化多样,空间奇巧,色彩淡雅,表现了南方人性格的文静、灵活和细腻。又如红黄蓝白黑的五色装饰在青藏高原的丽日蓝天下具有夺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但在江南的迷蒙烟雾、绵绵梅雨中,所有鲜明的色彩都会变得色调暗淡,唯有黑与白才能体现自我的亮丽。不同地域在建筑群体组合、院落布局、平面空间处理、外观造型等方面,都独具风格,充分体现了五彩斑斓的地域建筑艺术。

4 纯朴的实用之美

民居的空间、结构、部件,大多源于实用,但也不失其丰富的艺术价值。如作为江浙皖一带水乡民居的特色标志的“马头墙”,实际功用是防火隔离带,墙顶竖着的青瓦则是为修补屋面而设计的。在山光云影、湖光水色掩映下,一簇簇马头墙古朴典雅又变幻多姿。中国传统民居南北方的院落类型截然不同,北方四合院宽敞,充分接受阳光照射,为了充分采光,防止冬季寒冷的北风,南窗较大而北窗较小或不开窗;南方将“院”缩减成“天井”,造成幽闭阴凉的内部环境,以避免大量阳光直射,在天井院落中种花植草或开辟水面,把自然景观引入到建筑中。创造的小环境不仅起到了改善环境调节小气候的作用,是实用观的产物,同时达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呈现出一种绿色的、可持续的生命力,无意识的促进了传统民居美学意义上的提升。

5 自然的生态艺术美

从自然环境来看,中国传统民居的设计,反映出了强烈的环境意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传统民居最大限度的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体现了典型的生态建筑艺术。在建筑总体布局方面顺应自然地形,随高就低,错落有致,节约土地,不占良田,注意水土保持,不破坏自然景观,将建筑和谐的融于大自然中。如西南山区干阑式民居建筑结合地势低层架空,高低错落,江南水乡民居多与河道密切结合,甘肃一带的窑洞民居则充分依托黄土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类型和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民居建筑大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基本采用砖、瓦、木、泥等材料建造而成。木材一般选用本地区常见的树种,且经济实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虽然使用的材料极其普通,但每种材料都有一种质朴之美。傣族的竹楼,凭借当地盛产的竹资源,利用竹子正反面色泽质地的不同,编制各种图案花纹做成建筑墙面;典型的窑洞民居建筑,利用黄土所特有的保温隔热性能,冬暖夏凉。

6 结语

优秀的传统民居,以它亲切的乡土风情、质朴率真的品格、与大自然和谐相宜的精神,必将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传统民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传统民居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必将更加渗透到建筑艺术中去,为构筑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作出巨大贡献。

摘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民居蕴含的传统的“天人合一”审美思想,朴素的价值观和自然主义的审美意识总结和分析,指出传统民居始终遵循美的规律,处处表现出东方美学的神韵,为研究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传统民居,天人合一,美学,建筑艺术

参考文献

[1]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1.

[2]余军.建筑艺术赏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

[3]王其钧.中国民间住宅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

[4]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中国民居 篇11

关键词:白族民居 地域 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TU-0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120-02

桑植白族民居与大理白族民居建筑在形式上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地域的差异性。许多白族民居特有的建筑元素在桑植白族民居中随着时间的变迁而逐渐消亡。又受其周边民族文化的影响,使桑植白族民居建筑在建筑形制上发生改变。因为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所以白族传统民居在吸收外来建筑优点的同时,融合本族文化而发展具有白族建筑风格的民居建筑形制。

一 建筑模式差异性

1.1 选址及建筑形制差异性

桑植白族民居的选址和建筑形式不同于大理白族民居主要为两方面原因:一是受到自然气候与地形地貌的影响。桑植地区多山,大部分白族民居建在山地上或是缓坡地,因为居住范围有局限性,所以为充分利用居住空间同时又能防潮、防虫,而形成“千脚落地”的建筑模式。其建筑模式为适应平缓坡地,建筑底层与地面高度不会超过两米。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与桑植白族民居在地形上有很大的差异,大理的地形属于四面环山、中间平原的高原地形。虽然在史书中记载大理白族民居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民居形式也以“千脚落地”、“干栏式”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白族人开始迁徙至更适合居住的平原,经过不断创造逐渐改变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形制发展成为合院的建筑形式。 (图1,图2)

二是人文因素的影响,桑植白族民居散杂居在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地方,自身文化处于弱势地位而自然地吸收、融合周边民族的建筑文化。

大理白族民居聚居在云南大理,民族文化浓厚,虽然大理白族民居在发展中吸收汉族的建筑风格,但是同时又将白族本土建筑风格融入其中。以至于没有改变本民族传统民居的特性。

1.2 院落空间差异性

桑植白族民居中最典型的为幕檐转角式民居。如桑植县谷氏祖屋,整个房屋为“凹”字形,属于半封闭式院落。受地形限制,房屋没有围墙,主要是以一横两竖的房屋围合成的院落空间。房屋建在缓坡中屋后靠山,屋前坡地,根据地势自然形成半封闭式院落。进入房屋必须至下而上,房屋中间是用岩板铺盖的坪地,是桑植地区白族人住房前必备的场所。中央为堂屋,堂屋两侧为家中长辈居住的房间。房屋由木板隔成两间,外面砌有大约一米的火坑,为一家人聚会的重要场地。厨房设在与两旁耳房相接的转角,面积不大,除了有相应的厨房设施外还有一个储藏用的小房间。耳房半部分是在缓坡上,为家中子女或是兄弟居住用房。

“三坊一照壁”是大理地区最普遍的民居,如杨家宅院属于庭院式院落,中间为正房,两旁是两个厢房围合而成的封闭式院落。整个民居由三间主房构成,房屋均为上下两层。一楼为居住空间,二楼为杂用与储藏空间。白族人尊敬长辈,正房的屋基比两边的厢房稍高,中间为堂屋,左右两间为长辈住房。左右两厢房为晚辈住房。堂屋前的天井,正房与两厢房交界处有两处天井,内建耳房,作为厨房及卫生间之用。(图3,图4)

二 民居装饰艺术差异

2.1 装饰要素差异

白族是个重装饰的民族,照壁、大门、彩绘和雕刻是云南大理白族民居中最典型的四大空间装饰要素。尤其是照壁,在大理白族民居中每户居民的宅院都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元素。照壁是一户人家的门面和家风,根据地理情况将照壁建成独立式和非独立式。大理是个坝区,四面环山、风势强劲,照壁的作用既可抵御风沙,还可遮挡视线避免路人直观堂屋。根据房屋面积的大小照壁可分为独立式和非独立式,大理白族杨氏宅院的照壁因为地理的影响照壁与墙体是结合在一起的。

桑植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征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受气候影响,桑植地区的白族民居中已经很少修建大理民居中有重要地位的照壁,桑植白族谷氏祖屋将大理白族民居中本该修建照壁的位置建成没有任何遮挡的空地。其目的是增强房屋的通风达到防潮防霉的效果。(图5,图6)

大门在大理白族民居中是建筑艺术的重点表现之处,是其宅院炫耀的重点。大理白族民居中大门通常设在院落一侧。根据不同风貌与样式分为三滴水式与综合风格式大门。三滴水式大门根据大门的屋面尺寸决定檐角的翘度,檐下有精美的雕花及装饰图案。综合风格式大门相对简单,主要以简单的建筑符号装饰,并杂糅三滴水式风格特征。

在桑植白族民居中建房地势较高,普通民居中少见大门,只有在大户人家中才会出现。在桑植白族民居的大门称为“八字曹门”,牢固又大气。门槛顶方为翘檐盖瓦,檐下虽然没有花草虫鱼字画的修饰,但也显得气派精致。(图7,图8)

大理的白族建筑很注重彩绘,在屋檐下的空白处被划分成方形或是圆形的彩画盒子,又称作“书厢空”。在大理地区,白族民居壁画为单色,只有在寺庙或是大户人家才会出现彩色壁画装饰。彩绘的内容大多为山水、花鸟与故事情节。

桑植地区白族民居的板、壁、墙等都为木料,这与当地民族的外观相似。在房屋装饰上并没有大理白族民居精彩的彩绘装饰,相反显得粗糙许多。(图9,图10)

雕刻是大理白族民居中不可或缺的装饰要素。木材虽然不是大理白族民居的主要材料,但是在装饰中却占有很大的比重。大理白族杨宅中装饰最突出的是堂屋的门,门为格子雕花样式,由六扇小门组成,每扇格子门宽1.53尺或1.56尺,高7.4尺,每个门扇由五块木板制成。两大三小,小木板用浮雕,大木板用透雕。窗户的作用是采光和通风,但在大理白族民居的窗户中却尽显出极致精美的木雕装饰。

桑植白族民居也有木质雕花装饰,相比大理白族民居中精美绝伦的雕刻装饰显得简陋许多。桑植白族谷氏祖宅中,每间房屋只开单扇窗户,有的房间虽然设有窗户,但却是封闭的形式,窗户的风格极其简约,有的甚至是用木板直接钉制。

2.2 装饰符号差异

白族民居的装饰图案内容虽然是一种符号形式,但是蕴含了广泛的民俗文化内涵。

大理白族民居装饰图案为较具象的实物,如喜鹊、仙鹤、公鸡、荷花、牡丹花等元素都与汉字的“喜”、“合”、“基”、“和”等谐音或是同音。这些图案符号是白族人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大理地区的窗格常以如意格的符号形式出现,在白族人看来是吉祥如意、如愿以偿的意思。

散杂居在桑植地区的白族民居的装饰图案上融合了周边民族的文化特性,其装饰图案多为简单的几何符号。门窗的雕花图案为线条的穿叉或是简单的花朵形式。图案虽简单,但是房屋中能装饰的构建都有简单的装饰。其是桑植白族对美好生活与平安幸福的含蓄表达。(图11,图12)

大理民居的装饰中常能看到飞鹤的装饰,在白族人看来鹤具有品德高尚,长寿之意,大理民居虽然没有脊饰,但是侧面的山墙屋脊下方会用泥塑做成富有立体感的飞鹤或山花图案,表明屋主的品行与健康。

桑植白族民居的屋脊是用青砖、瓦片堆砌成各种简单的几何图案。在桑植白族地区这种装饰屋脊的方式,一是为了区分房屋的主屋位置,二是有镇宅、辟邪之用。(图13,图14)

研究桑植白族民居与大理白族民居的差异性,深刻体会到虽然是同一民族,但是受到地域、气候、习俗等差异,必然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桑植白族因为700多年前迁徙至桑植地区,文化处于弱势地位,为适应当地民族的环境、文化而与当地民族融合,所以桑植白族民居建筑很难继续保留传统的白族建筑风格,相反与当地民族的居住空间相似。而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白族文化氛围浓厚,即使吸收外来文化,但仍会融入本族的文化特质。以至于大理白族民居建筑在发展中继续保留本族的特点。

本文虽然通过对两地民居的差异性研究,但也可分析出民族在散杂居与聚居的最大区别就是民族文化的延续性。散杂居的桑植白族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生存,即在强大的土家族、苗族文化下的生存。桑植白族文化受其影响巨大而与其融合。大理白族面临的是如何继续弘扬白族文化,使其更繁荣发展。以上原因是导致桑植白族与大理白族出现差异性的最关键原因。

中国民居 篇12

一、建筑选址

中国民居的选址艺术是在地理学、地质学产生之前发展出来的一套基于基地与方位的选择做法, 人们通常称之为“堪舆”。堪舆起初只涉及宅邑的选址和定向方面, 其理论是地理面貌、气候环境等因素与人们居住条件协调的经验总结和运用。后来, 它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 不仅着眼于山川形势、藏风得水等方面的内容, 并与占卜、宅主“命相”和“黄道吉日”等联系到一起, 企图借助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从意念、心理上获得一种补偿, 最终形成了一种民居建造中的民俗文化。它采用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五个步骤来择址, 讲究选址的方位, 以求得自然条件与建筑的和谐, 此谓之形法;它注重内部布局, 将人纳入考虑的范围, 关注人的出生时间, 以希望求得福禄寿之运气, 此谓之理法。其意义远大于住宅的场所研究,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起到关乎居住者安危命运的作用。随着汉文化的传播, 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中也出现了许多融合了当地民俗文化的风水堪舆之术。例如, 景颇族在建房之前的相地习俗就相当独特, 常有三种方式, 一是芭蕉、竹蔑占卜法, 二是竹筒、米粒占卜法, 三是米酒占卜法。这种奇特的民俗文化一直在民间传承, 用于民居的相地、看风水。

二、建筑选型

中国民居建筑可谓千姿百态, 尤其少数民族的居住建筑更是各具特色。然而无论是汉族的院落式民居, 还是少数民族形形色色的民居, 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民俗的影响, 其建筑型制的最终形成多是出于民俗文化方面的考虑。

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 其造型与装饰是民族历史、民俗文化、宗教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其中, 火塘是鼓楼的中心。据载, 火是侗族的原始崇拜物, 火塘的形成正是源于对火神的崇拜。人们在火塘边烧饭做菜、取暖娱乐, 边谈论家常, 逐渐形成了侗族特有的火塘文化。一方面, 最初的民间崇拜产生了火塘的民居特色;另一方面, 民居的选型又促进了民俗的蓬勃发展。

民俗的影响力从土楼的前身——五凤楼的型制上, 也可见一斑的。五凤楼前低后高, 以凸现长幼尊卑。中心的中堂比下堂高半阶, 且进深也多出一倍, 以示前后伦常有序, 并且高低还与居住者的身份与辈份相应, 各有合理的安排。在五凤楼的最后部有块地被矮墙围护, 形成一个前低后高的半圆形场院, 俗称“楼背”, 这是家庭的神圣场所, 不允许孩子在此嬉戏。除了主体建筑, 建筑群正前方还有一个半圆形水池。临近水池的坪上立有一面照壁, 是为防止煞气直冲大门而设的屏障。水池被称为半月塘, 风水上象征四海, 是沿袭古代明堂辟雍“水四周于外, 象四海”的涵义。半圆形的楼背与前面的半圆形水池, 恰好形成一个完整的圆, 既出于风水的考虑, 又含有“圆满”之意。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客家人的围拢屋上, 其型制要求选在前低后高的山坡上, 以丘陵为后部的依托。即使没有靠山, 也要将后部建筑基座筑高, 并载植大树以衬。客家人认为这样才能上应苍天, 下合大地, 吉祥如意。其后部有个半月形的院落, 地面拱起, 极似乌龟的背, 当地人称为“龟背”, 象征长生不老, 金汤永固。

可见, 建筑型制的由来大多离不开民俗, 反映出当时当地的民俗习惯, 寄托着居住者美好的意愿。

三、空间组织

中国传统民居的空间组织既有严格的章法, 又富于变化。虽然各地的建筑形式千姿百态, 但许多空间组织中的元素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一现象的出现仍离不开民俗的作用。

以出入口的安排为例, “门”的意义与设置就与民俗文化有着深远的联系。门不但与身份、等级有关, 还关系住宅之风水, 是住宅的咽喉和沟通建筑内外的气道。山西晋中民居的大门设置就带有一定的风水意义。它不是位于建筑前方的正中, 而是在西南或东南角上。北京的四合院亦是如此, 不但总体布局同风水模式如出一辙, 其门侧布置更依先天八卦之说, 具有“宇宙图案”之写意。另外, 民居中经常出现“斜门”现象, 也是出于民俗风水方面“门向避让”的考虑。在皖南, 经商为黟人“第一等生业”, 而从汉代起, 中国就流传“商家门不宜南向”的说法。因为“商”属金, 南方属火, 火克金, 所以门朝南开不吉利。窑洞的出入口也是形式多样, 一般可分为雁行形、折返形、曲尺形、直进形四种。出入口方向的变化主要考虑环境与风水两方面, 环境关乎周边地形, 风水关乎房主的生辰命向, 因而有所不同。

四、细节设计

在中国传统民居的植物、建筑部件、建筑小品等细节设计中也存在许多特色元素, 它们或是为装点之用, 或是起镇宅之用, 或是应习俗之需, 均带有浓烈的民俗文化气息, 往往也因此而成为民居中的点睛之笔, 备受推崇。

在堪舆学中, 植物被看作是一种“趋吉化煞”的媒介, 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中国南方村落的“水口树”现象。在这些村落的附近, 都保留着一小块青绿葱郁的林木, 其中多是松、柏、楠等常青树, 这些树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是关系全村风水命脉的风水树, 皖南的棠樾村、宏村都有这样的现象存在。而住宅庭院中的树种, 在选择上也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民谚和规律被流传下来。例如, 桔树, 与“吉”谐音, 象征吉祥;椿树, 因古语中“上古有大椿者, 以八千岁为春, 八千岁为秋”而成为长寿之兆, 有护宅祈寿之用;槐树, 在风水上被认为代表“禄”, 用于镇宅颇有权威性;梅, 有“梅开五福”之意, 可为宅院提升福气;石榴, 含多子多福之祥兆……从这些足以看出, 界定植物对住宅和村落的影响, 其根据大多出自民俗文化的典籍。

建筑小品中也不少这样的例子, 金门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小品——风狮爷便是如此。它是一种直立着身子的石狮子, 也有少数是蹲立的, 其面部表情十分有趣, 呲牙咧嘴, 瞪视前方, 背部还披有红巾, 是狮又似人, 常常被设立在聚落的入口处及民居外墙上。它在当地居民眼中, 和宫庙建筑一样, 具有护卫家园平安的作用。据说, 风狮爷有镇邪厌胜的威力, 尤其狮可压制强风。而金门地处海岛, 人们常受风灾之苦, 所以立风狮爷在金门渐成风气, 可谓风狮林立。

浙江民居中规模较大的厅堂其明间四棵金柱必须分别用柏木、梓木、桐木、椿木四种材料制成, 谐音“百子同春”, 取吉祥意。这小小的建筑部件亦透出民俗文化绚烂的光彩。

五、色彩设计

中国传统民居的总体色彩较为清雅, 但有些民居却色彩艳丽, 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受到了当时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例如, 金门的民居便一反中国民居建筑的传统, 采用红砖红瓦建造。闽南地区黏土中的三氧化二铁含量极高, 很容易烧制成红砖, 并且颜色相当纯正, 特别好看, 而红色又是中国人喜欢的吉祥色彩, 因此这种红砖被当地人称为“福办砖”。这种红砖红瓦的建筑习俗, 则被人们称为“红砖文化”。

西藏的藏族民居也是民居用色中的一个特例。一般的民居会在外墙沿涂上两条宽约5厘米的红、黑带, 绕墙一周, 非常醒目。民居的主要色彩——白、红、黑在当地的民俗文化中象征着“天、地、人”。白色代表白年神, 即天上神, 同时这也是受到佛教崇尚白色的影响, 认为白色最神圣。红色对应的是红年神, 即地上神, 代表人间或人。黑色则是对黑年神, 即地下神的崇拜。因此, 整体民居建筑的色彩都出自民俗方面的考虑, 具有一定的民俗寓意。

六、建造活动

民俗文化对民居建造的影响随处可见, 它渗透于营建活动的各个环节, 从选材、开工到立柱、上梁, 无不有相应的习俗和规矩。

例如, 浙江民居建造过程中的民俗活动就甚为隆重, 以求吉祥。建房的关键工序——上梁, 便颇受重视。必须选定吉日良时, 楣上贴着写有“紫微拱照”的红纸横幅, 立柱贴红纸对联, 上书“竖柱巧逢黄道日, 上梁恰遇紫微星”。梁入榫时需用斧头敲三下, 放爆竹庆贺, 伴随着木匠口念吉利话语, 房主将馒头交与工匠, 从梁上抛下, 即“抛梁”。邻近乡亲争先夺取, 以为食之大吉, 馒头则称“兴隆”, 意在希望房主建屋之后, 必能日日兴旺、年年隆盛。在新房的大门上还需挂五色布, 意为“五色剑”, 传说鬼邪见了这些五色布, 便惧而遁之。房屋竣工后, 拆掉扎有香纸的脚手架, 并焚香送鲁班。虽然现在建屋中“抛梁”习俗已逐渐消失, 但贴红纸横幅对联、挂五色布的习俗至今仍广为流传。

七、结语

无论是居住选址的民俗, 还是建筑形态的民俗, 或是建造活动的民俗, 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们对于研究民居文化及民居形成的演变历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史料作用, 对中国现代民居的形态定位及转型变化也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其钧.中国民居三十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陈进国.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3]陶思炎.风俗探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5

上一篇:资本制度改革下一篇:镇痛泵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