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建筑

2024-09-06

民居建筑(精选11篇)

民居建筑 篇1

一、千灯传统民居建筑概述

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水平、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样式。这其中就有木构架庭院式、一颗印式、大土楼、窑洞式、干阑式和四水归堂式。千灯传统民居建筑就是属于四水归堂式,这主要与千灯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联系。

千灯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镇,地处长三角区域,位于太湖水域,河流纵横、河网如织,全镇面积6.40万亩,其中水域面积1.26万亩,占总面积的19.68%,大小河流总共165条,其中南北流向的河流共77条,东西流向的河流共88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交通出行方式,同时对当地民居建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千灯传统民居建筑布局模式

1. 沿街民居建筑

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主要有住宅型和商住两用型两类建筑形式,这主要是由于当地的商业繁荣有着直接的联系。千灯的街巷主要呈棋盘式布局,在各主要街道两侧分布着诸多的商店,这些商店在具备商业功能之外,同时也是店主的居住空间,这也就造就了千灯商住两用的特殊民居形式。住宅型的建筑则多分布于各街巷,没有像商住两用型建筑那样,对地段有较高的要求,其多分布于各个街巷,有些甚至在更远一些的地方。

2. 邻水民居建筑

千灯由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她水网密布的自然环境,因此大部分民居依河而建、邻水而居,同时还保留着“水陆并行”的交通方式和“河街相邻”的棋盘格局。

三、千灯传统民居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1. 民居建筑与街巷关系

江南传统民居建筑即是一种建筑形式,同时其也是一种文化形态、生活模式和居住模式。在传统文化研究中,通过传统民居建筑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当地的民俗与文化、气候与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多方面的信息。因此,可以说,传统民居建筑是了解相关信息的窗口。

千灯传统民居建筑属于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形态,走进小镇展现在眼前的就是黑瓦、白墙和砖石木构。整个小镇有四个层级构成,分别是:河流、街巷、建筑和桥梁。四个层面合理的叠加在一起,形成了小镇水网如织,街巷交错的布局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桥梁作为纽带将河流、街巷和建筑有机的串联了起来,建筑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 材料语言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表现

材料语言在传统民居建筑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存在于功能,二是存在于装饰。功能是材料语言应用的基础,装饰作为功能的延伸,是材料语言发展和深化。下面就从功能和装饰两个层面对材料语言在千灯传统民居建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作简要的分析。

首先,在功能中的表现形式。千灯作为一个典型的江南小镇,整个小镇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朴素、淡雅、宁静和朦胧。这其中,建筑的材料就起着重要的影响。细看千灯的民居建筑,在结构功能上,其主要涉及到的材料有:瓦、木材、石材、砖、石灰、生漆和桐油等。千灯传统民居建筑属于典型的木构架式建筑,木材在其中是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建筑的梁架、立柱都采用了木材。此外,从千灯传统民居建筑构造上看,砖、瓦与石灰组合构成了建筑的墙体和富有特色的深灰色屋顶,石材在建筑结构中主要用作建筑的基础、柱础和铺地,在千灯环境较潮湿的环境中,石材的运用既坚固耐用,又防潮方式,是一类对于千灯的民居建筑不是深宅大院,这些建筑大都是普通的民居住宅,它没有多进的院落,也没有组合的院落结构,因此在材料的运用上也多了许多朴素、实用、节约,甚至一些简陋。

其次,在装饰中的表现形式。民居建筑的装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依附于民居建筑而存在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民居建筑艺术的发展和深化,同时又是一种建筑艺术的重要内容,装饰在传统民居建筑艺术表现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有着丰富的装饰艺术形式。在此,主要从工艺和材料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工艺上。材料的工艺主要有木雕、石刻、砖雕、陶塑等。这些工艺的运用与民居建筑所使用的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使用石材进行地面铺设、台阶堆砌、地基铺设和柱础的安装等等。

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材料上。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建筑与装饰有着密切的联系,装饰依附于建筑而存在,因此装饰所涉及到的材料其实与建筑构造所涉及到的材料基本一致,或者说相同。这其中就包括有石材、砖、石灰、瓦和木材等。其中,是石材和木材的装饰运用较为广泛。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主要使用到了花岗岩、砂石、卵石等,其中花岗石主要用于地基和柱础等,砂石和卵石主要用于庭院铺地等,特别是卵石,利用其色彩和形态的丰富变化,可以在庭院和步道上铺贴出各种装饰纹样。总的来说,石材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使用较为广泛,这类材料既经久耐用,又防潮防水,很适合千灯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木材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最主要的材料,在装饰方面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中木材装饰的种类主要有衫木、松木、香樟和枫树等。建筑梁架、门窗格扇、檐板栏杆、屏门飞罩以及各类木制家具等都有着精美的木雕木刻,可以说是功能性与审美性完美的结合。此外,砖瓦和陶塑等的装饰运用也较为普遍,主要题材为一些吉庆祥瑞的动物、植物、人物和神话故事等内容。

3. 材料语言的色彩要素分析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这是对江南水乡小镇视觉感知的描述,这也是千灯的传统民居在色彩上体现出来的形态。在千灯传统民居建筑空间中,墙体以白色基调石灰粉饰,屋顶为黑灰色瓦片覆盖,梁柱和栏杆为粟壳色木材构造,内外檐及梁架为淡褐色木材构造……加之街巷路面灰黄色的条石、碧绿的流水和油绿的树木,构成了千灯传统民居建筑幽静淡雅、简洁朴素的整体色彩效果。

总之,通过传统民居建筑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当地的民俗与文化、气候与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多方面的信息,材料语言是传统民居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机的渗透于民居建筑的每一根柱子中、每一条石板中、每一块砖纹中……材料在构造和装饰上体现着千灯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与风格,可以说材料语言与民居建筑师功能性与审美性最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6.

[2]《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

[3]陆元鼎,陆琦.中国民居装饰装修艺术[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刘森林.中华装饰[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5]阮仪三.江南古镇[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1998.

[6]阮仪三.江南水乡古镇[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民居建筑 篇2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而传统民居建筑则是凝固着时间沉淀的艺术精粹。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在空间形态表现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建筑装饰是指对建筑的一种美化手段,是对建筑及建筑构件的艺术加工处理。

建筑装饰不仅是为美观而设,同时还蕴含地域、民族、伦理、宗教、习俗及情态意象等文化内容于其中。

一座建筑中的装饰,全面地反映着建筑的特征,可以说是房屋的精华所在。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建筑装饰与民俗文化及民间艺术紧密结合,呈现出特有的民俗特色,反映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体现着人们精神的需求通过对民居建筑装饰的研究,可以小中见大,对其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瞥见一隅。

2、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关中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艺术。

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的调查、走访;对关中传统民居典型实例的实地考察;以及对关中地区的人文、地理和民风民俗等资料的收集,找出关中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题材、装饰特点、装饰色彩、装饰材料,从而了解其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并提出了一些对于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更新发展的措施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对现实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还可以收藏有价值的建筑史料来对建筑装饰资料的补充归纳。

3、传统民用建筑装饰研究方法

在对传统民用建筑装饰进行研究时,结合理论和实践,剖析关中地区民居建筑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分析其建筑艺术的特征、装饰材料、装饰题材、装饰色彩等。

一般来说,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①实地调查法。

本调查主要采用摄影和测绘相结合的方式,并结合与民居的使用者进行访谈的方式来完成。

⑦文献调查法。

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来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并仔细研究和分析这些资料。

③横向联系比较法。

横向联系比较法既适用于比较同一对象的不同部分和不同方面,也适用于比较同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形态的分析

建筑不仅是工程,也是一种艺术,一向有“石头的史书”之称。

建筑或建筑装饰都是人类劳动创造的文明成果。

从简陋的房屋,到颇具匠心的建筑艺术,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有着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

二者之间虽然有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解决人类生活的居住空间及其相关的空间与环境。

作为精神需求的、附属于建筑载体的各种造型艺术,即我们通常所谓的建筑装饰艺术,却是在人类还利用天然崖洞安身时,就有了萌芽形式。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从功能形态上分类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可以分为以下两类:①文化形态装饰。

文化形态的装饰主要体现在礼制方面,所谓以礼为天下之序,实质是用“礼”来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等级制度。

“礼”被贯彻到传统建筑艺术当中,具体到建筑方位布局、结构、功能、形式、装饰、色彩等。

②功能形态装饰。

功能形态装饰就是从建筑装饰本身的实用功能来定位的,像墙面、门楼、门窗、屋脊、辉头、台基等部位的装饰,这些都属于装饰的实用功能。

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一方面具有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共性,即可以分为屋顶、墙面、台基、门窗、门楼、铺地等几大类进行研究和探讨;另一方面,由于关中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呈现出来的诸多具有关中特色的地方性、民间性的特征。

5、关中民居建筑装饰实例

5.1 墙面的装饰

作为最基本建筑形式的墙,是构成建筑的最主要部件。

墙与屋顶、地面一起,使人类赖以栖身的建筑场所得以共同构成,使人们免受风吹日晒、冰雪严寒的困扰以及猛禽野兽、毒蛇等不利因素的侵害,促进人类的繁衍和进步。

墙面装饰包括:

(1)建筑群体外墙装饰。

关中传统民居中的饰墙也可以称为花墙、花窗。

饰墙是用砖、瓦分别单独使用或者是砖、瓦并用拼砌而成的。

潮汕民居建筑文化特色分析 篇3

关键词:潮汕民居 建筑文化 特色

潮汕位于广东省,潮汕民居历史源远流长,不仅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还有着美学价值以及文化价值,但可惜的是这段历史还没有得到重视,就已经随着时代的改革渐渐流逝在历史的洪流当中[1]。潮汕居民建筑可以说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奇葩,因为它既有中原文化的特色,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成为不少专家名流眼中的瑰宝,因此受到很多风流雅士的青睐。潮汕民居建筑文化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多姿多彩

潮汕民居建筑的格式和很多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相似,平面布局是严谨的,主要是三合院、四合院的形式,其每一个是单体独立的,或是多单元组合的。但是细分潮汕民居建筑的时候,类型众多,最基本的就是“下山虎”“四点金”,在潮汕民居建筑中,大型民居都是以“下山虎”或是“四点金”作为基础横向,或者是纵向扩大其民居的规模,被潮汕人民称之为“三厅串”“八厅相向”“四马拖车”“百凤朝阳”,并且潮汕民居的外部轮廓保留得十分规整,一般为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2]。在潮汕的一些地区,或者是乡镇,有一种狭长的平民居室,被称为“竹竿厝”。大规模的集居式住宅被潮汕人民称之为“寨”,同时“寨”是清代潮汕地区军事化的产物。在潮汕,有一种集居式住宅被称为“图库”,“图库”从平面上看可以分为方案和楼寨,从外围的方式可以分为围墙和围楼。在潮汕地区,富贵人家所建的通常都是“四点金”,往往配有祖祠;潮汕乡村建筑普遍使用的是“下山虎”;而大宗大户,或者是富贵显达之家使用的是“四马拖车”。“下山虎”也可以称之为“爬狮”,是由三面房屋一面墙组合而成的;“四点金”指的就是以前厅到天井再到后厅为中轴线,前后厅、东西两旁各有一房,并且占据着整座建筑的四个角,故称“四点金”。“四点金”相当于北京的四合院,都属于明朝京都的建筑风格;“三座落”有一个雅称就是“百凤朝阳”,而规模比较宏大的被称为“八厅相向”,都是由两座“四点金”纵向合并而成的,平面系中轴线对称布局;“四马拖车”也被称为“三落二火巷一后包”,属于一种大型复合单元,也是“四点金”扩充合并而成的。“竹竿厝”的特色是布局狭长,客厅、住房都排成狭长的一列,组合位置也没有特定的规则,与广府民居的“竹竿屋”类似。

二、建筑材料

早期的潮汕贫民民居多为草寮,是用木头、草组合成墙体的茅屋,或者是夯土。潮汕地区的建筑材料大都就地取材,采用的是贝灰以及石材。在北宋的时候,潮汕民居就是开始烧制贝壳灰,贝壳为主的三合土版筑最为盛行,不仅被应用到房屋的建筑、高塔上,而且还经常被使用到堤防的加固上面。石材不仅被应用到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台阶、井圈上,而且还应用到石牌桥、石塔等大型建筑物上,并且在潮州城内,太平路上就有四十多座石牌坊。

三、装饰特色

潮汕民居最突出的特色就是装饰,门楼、屋面以及厅堂是潮汕民居装饰的重点。潮汕民居装饰材质众多,其中包括:木雕、石雕、壁画等,其中最受人们青睐,并且独具特色的是潮汕的雕工。潮汕民居保留了有关于彩绘的类型和制度,一般都是以梁枋为主。枋被分为三部分,中间的堵仁是整个枋的三分之一,同时也占据枋的重要位置,给里面画画,题材不限,手法各异,其中包括:水墨彩绘、黑地泥金漆画等。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工艺,使得潮汕民居丰富多彩、金碧辉煌。潮汕民居内部的装饰有木雕、石雕等,再搭配上嵌瓷等,从而使得潮汕民居美轮美奂。潮汕民居建筑装饰博大精深,并且种类繁多。例如,山墙的脊端就有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种类。五星脊饰、山墙、屋檐等都是使用瓷来进行镶嵌。嵌瓷是潮汕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指的就是使用各种颜色的瓷片在山墙、屋檐等一些主要部位镶嵌出各种具有立体感的图像。例如,花草、鸟兽、虫鱼,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并且这些嵌瓷的造型十分传神,有的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当然,除了嵌瓷,潮汕民居还有雕刻,指的就是在建筑物的木质结构雕刻出图画,从而使得整个建筑富有美感。

四、结语

潮汕民居的建筑基本都是朝南偏东,主要以南为主。这么做的目的不仅在冬天可以抵挡严寒的北风,而且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吹着凉爽的南风。潮汕居民还有在家里种树的习惯,被潮汕居民称之为“镇宅树”,镇宅树多是以龙眼,或者是番石榴为主,这里龙眼又被称为桂圆,有着团团圆圆之意;番石榴有着早生贵子、多生贵子的意思。

参考文献:

[1]潘莹,卓晓岚. 广府传统聚落与潮汕传统聚落形态比较研究[J].南方建筑,2014(03).

[2]赵美婷,王敏. 华侨建筑形态与宗族意义场所的重构——陈慈黉故居的建筑地理学研究[J].热带地理,2016(02).

近代辽宁民居建筑文化管窥 篇4

一、传统的辽宁民居建筑

传统的辽宁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明清时期的古城之内或较为偏远的乡村小镇,以院落式的民居为主,有四合院、三合院,还有的只有单纯正房和院墙。所用的建筑材料多是就地取材,常用的材料有砖、瓦、石材、土坯、木材、草等。在地域上,由于年降水量不同,辽宁西部地区的民居多以囤顶为主,墙为青砖或青砖与毛石合砌,木架泥顶,多为南炕,屋顶上可以晾晒农作物,多为五间或三间,带东西厢房及门房,也有硬山顶的,多分布在西北部山区,数量很少;辽宁的其他地区因降雨较多,房屋为硬山顶,干插瓦,清水脊,多为毛石墙体,也有用青砖与毛石合砌的;也有草屋顶、泥墙的,多为南北炕或“万”字炕。

根据房主的社会阶层和物质条件,传统的辽宁民居建筑可以分为豪宅、名人居室、大杂院和乡间草房这四大类。其中文忠堂府邸和恒知府宅第即辽沈地区豪宅、名人居室的代表。文忠堂府邸的宅主文祥,满族,正红旗人。1845年考取进士,历任工部主事、户部侍郎、礼部侍郎、吏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文祥之家几经翻建,同治初年已经是院落两进、坐北朝南、四周高墙、山门两重的豪宅了。院内奇石、假山布置精巧,丁香、皂角树影婆娑。头道门,石狮蹲立,钟鼓蹬、上马石分列门外,石基砖楣单檐的福字影壁横亘门里。二道门,垂花木雕上彩,两侧为砖花隔墙。一进院,门房、厢房均为接待、用人和侍官等人用房。二进院为上院,北房五间为正房,高台房座石条镶边,青砖小瓦,硬山到顶,前后围廊,附建东西耳房。东西两厢各五间,分由家人居住。所有房屋青砖抹缝,山墙正面顶部附有番莲花纹砖雕。1877年五月,文祥病死于北京,归葬于沈阳大东边门外北侧,与生前宅院东西相隔仅里许。后文忠堂府豪宅渐次衰败,至清亡颓倾。

恒知府宅第是位于沈阳大东关的一处名人居室。主人恒泰,满族,正黄旗人。道光年间拔贡,后考选知县,再本籍外任为四川成都府知府。其间,人在外地,家族未迁,建起了沈阳这处大宅院。院落两进,出门两重,坐北朝南,以二进院为上院,以北房为正房。正房起建于石阶围砖石条边的基座之上,一栋三开间二层楼房,前书廊檐后出梢,雕梁画栋。楼的东西各带两间耳房。二楼是卧室、餐厅;一楼是大客厅,厅内布置讲究,陈设古玩字画。两侧厢房各五间,分由家人使用。整个宅院四周高墙,房舍豪华,有一种比清初盛京十座王府还要奢华的贵族气派[1]68。

大杂院是传统辽宁民居中的典型,也是数量最多的。它们没有豪宅、名人居室那样的规模、严整,但开放、和谐是其民居文化的主旨。“天南海北的各色人们汇聚于此,有在外佣工的泥瓦匠和干杂活的,也有捡破烂的、卖黄土的,但就是没有为官做宦的。可以说大杂院并不杂,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老百姓。在这里没有繁文缛节,没有以邻为壑,有的只是相帮相爱的邻里亲情。”[1]69大杂院的家居简陋,有的可能全家都没有一张囫囵的炕席,没有年节的新衣服,但却不缺少大院里孩子们的童乐童趣。大杂院里的人们吃的是苞米面、咸菜疙瘩、白菜汤,但留给人们的一片真情却成为永驻的历史鲜香。城内一些名门、豪宅破落了,有的成了大杂院。边城内,一些家族变迁,房主易人,或分家分户成了大杂院。关墙外,一些闯关东的人们会聚一起,投亲靠友搭建简易房也成了大杂院。放眼整个沈阳城内外,南关的王家大院,西关回回营的杨家大院,东关的津桥大院等都是有名的大杂院。

传统上的辽宁乡村民居与城市民居不同,其最大的不同是乡村民居主要是草房,也有少量的瓦房。所谓草房就是“椽上盖以苇笆或秫秸,上覆稗草,铺置平整,久经风雨,草作黑褐色,修洁朴素”[2]2278。乡民为了节省造房成本有的用坯土砌墙,有的房屋前脸用砖砌成,而两面山墙和后墙则用坯土砌成,即民间俗称前浪后不浪的房屋。乡村民居的堂屋大都兼做厨房,灶台与火炕相通,生火做饭的同时,可以达到炕热屋暖的效果。乡村民居的厢房多作为储存粮食、柴草、杂物之用,有的也住帮工。房屋四周用石头、砖或者是土坯砌成围墙,富户人家还会在围墙的四角修筑碉楼,用以保卫自家安全。乡间草房和城市的大杂院才是传统辽宁民居建筑中最具普遍性的真实存在,它们展现着传统辽宁人的普遍生活状况。

二、侵入的西式建筑

1861年,营口开港成为商埠,营口港的进出口贸易飞速发展。营口开港不仅打开了辽宁了解世界的窗口,而且加速了整个东北地区近代化的步伐,“营口开港,促进了东北资本主义发展”[3]47。正是这一时期,在辽沈大地上,近代西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并与故有的中式传统建筑一较高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的侵入,古老的沈阳城也出现了第一批西式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沈阳南关天主教堂。沈阳南关天主教堂始建于1878年,由法国人方若望筹划,梁彦利神父设计建造,1900年被义和团焚毁,1912年复建。整栋教堂总占地面积9264m2,整体建筑占地面积3213m2,所有建筑均建在东西80米、南北112米的青砖院墙内[4]80。该教堂是东三省最大的天主教堂,其整体建筑承袭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教堂分为东中西三个院落。“东院为修女住宅,中院为主教堂,西院为天主教神学院。中院主教堂建筑面宽17.2米,南北长66.3米,主体钟塔高40米。砖混结构,素面青砖。”[4]83正立面结构分割三位一体,门窗高大通透,饰以天主教所特有的浮雕,正面东西屋顶两个锥形尖塔庄严耸立,顶部冠以天主教圣物十字架。教堂内部采用哥特式建筑曲肋尖拱式骨架,两排圆形石柱支撑着拱形屋顶,正前方的天主祭台上放置圣龛,两侧各有两个“告解亭”,以供信徒忏悔并请求天父宽恕保佑。堂内空间高阔明亮,庄严肃穆,四周白色墙壁上挂有《圣路善工》图像十四幅,可同时容纳1500多人进行礼拜活动。

甲午战争后,辽宁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日、俄殖民者接踵而至,辽宁地区成了外来建筑发展的“沃土”。这个时期的西方建筑突破了原有的宗教建筑范畴,进而影响到民居建筑,中西建筑文化的矛盾冲突表现得十分明显。1900年,义和团烧毁了沈阳南关天主教堂,捣毁了沙俄盛京铁路公司,掀翻了沙俄修建的铁路。义和团失败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被焚毁的教堂得到重建,更是在附属地及租借地上建起了领事馆、洋行、高级住宅、商店、娱乐中心、俱乐部等一系列西式建筑,强行把西方建筑文化移植到辽沈大地上。“在西方建筑文化强行侵入的同时,辽宁城市建筑文化被迫进入一个新阶段,其中蕴含着竞争和反抗,同时也表现出自身的觉醒、虚心和进步。”[5]205

三、中西结合的近代辽宁民居建筑

辛亥革命为近代辽沈大地送来了近代文明的“二度春风”,“说它是‘二度春风’,不过是指辛亥革命以后沈阳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城市面貌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些变化给沈阳带来了新的生产力、新的城市繁荣及向近代化转化的加快”[6]149。伴随着这股近代文明的“二度春风”传统的辽宁民居建筑文化开始向西方建筑文化学习,吸收融合了某些西方建筑文化的优点,辽宁地区的各大城市相继出现一些中西结合式的新式建筑,为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和世界建筑文化的近代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还要数“东北王”张作霖及其子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居住的张氏帅府了。

1916年4月,张作霖以“奉天人治奉天”为口号,驱逐了拥护袁世凯称帝的段芝贵,当上了盛武将军、奉天督军兼代奉天巡按使,督办奉天军务,一跃成为东北的统治者。随后在大南门里原盛京通济仓附近建起一座三进四合院宅邸。整幢宅邸坐北朝南,青砖墙体,硬山到顶,雕梁画栋,豪华程度宛若王府。两年后,在四合院的东北方向又建起一座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同时兼具中国传统特色的三层青砖大楼,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张氏帅府大青楼。该楼青砖墙体,白色水泥抹边,黑白相映,显得十分高雅醒目。楼下底座高约一米,南面和东侧各有一个“八”字形垂带,九级台阶[7]。一楼正面开门三处,中间是半圆形上亮过道门,两侧为半圆形群体组合门。正面二楼平台与三楼的两个突出半圆体阳台都是水泥花格,装饰以三角纹、半圆形、瓶式栏板、廊柱、圆形柱头等花饰,内部房间的装饰壁画技艺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南侧与之相对的是有着“园中花厅”美誉的小青楼。小青楼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建成于1918年,因其采用青砖青瓦建筑而成,又与大青楼相邻,为区分方便俗称小青楼。它是张作霖为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氏专门修建的。小青楼建筑面积450m2,小巧精美、造型独特,整座楼体呈凹字形,中间为两层高门楼,二楼有外廊式阳台,其正面朱漆廊柱、雕梁画栋、彩绘雀替,体现出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小青楼枭混线条的雕饰、窗口饰以镇石、楼后顶部砌有环形女儿墙等手法则是典型的西洋风格。小青楼作为张氏帅府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它采用了大量的木雕、砖雕等中国传统工艺来装饰,两侧壮头的垂帘砖雕,以寓意深远的松、鹤为主画面,另外饰以代表吉祥、喜庆的中国结,整组构图搭配和谐,布局严谨对称,具有较强的艺术观赏性和浓郁的中国韵味。另外,在张氏帅府的东墙外,马路东侧有一座二层中西结合式几何形单体建筑,即赵四小姐楼,这是张学良专门为赵四小姐修建的寓所。该楼占地547m2,建筑面积428m2,独立成院,清幽雅致。整幢小楼装饰精美别致,这里既有体现中国传统风格的描金彩绘,又有雕刻廊柱等欧式建筑艺术的鲜明特色。其室内陈设则以法式家具为主,尽显豪华气派。

张氏帅府融办公与居住为一体,堪称民国时期东北中西结合式建筑的经典之作。它似乎表明了中华民族对于西方建筑文化和东方建筑文化的共同喜爱,同时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于西方建筑文化和东方建筑文化的自醒与包容。

从传统的大杂院、乡间草房到外来的西式建筑,再到以张氏帅府为代表的一批中西结合式近代城市建筑,辽宁近代民居建筑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变化到主动改变的渐变过程,这个过程是固有的中华文明与外来的西方文明正面碰撞的结果,它展现出当古老成熟的中华文明与青春活力的西方文明相遇时所发生的冲突、对抗与融合,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于自身文化的自醒和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

参考文献

[1]张志强.盛京古城风貌[M].沈阳出版社, 2004.

[2]王树楠, 吴廷燮, 金毓黻.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点校.奉天通志[M].辽出临图字[1982]第8号.

[3]佟冬.中国东北史.第五卷[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4]刘长江.盛京寺观庙堂[M].沈阳出版社, 2004.

[5]赵亚平, 王志强、刘毅.辽宁文化通史.近现代卷[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6]张志强.沈阳城市史[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3.

黄冈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彩绘探析 篇5

黄冈地区位于湖北省东部,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黄冈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丰富,雨量充足,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力条件。黄冈优越的区位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其自古以来就成为人们栖息生活和移民迁居的首选。因此,受外来建筑风格的影响,黄冈传统民居建筑呈现出多种建筑风格交融之势,体现出五彩缤纷的建筑美感。建筑彩绘是建筑装饰的主要表现手段,黄冈传统民居的建筑彩绘具有鲜明的特色。

表现部位

黄冈古民居建筑彩绘一般绘于建筑外墙屋檐下和建筑内部的木构件上。

建筑外墙彩绘通常绘制在建筑屋檐下。两张彩绘画面中间用小段装饰图形隔开,彩绘画面整体连接多呈条形分布,如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基坪村的新屋垸建筑屋檐下彩绘、英山段氏府建筑屋檐下的建筑彩绘都呈长方形构图,多幅画面组合构成条形布局;也有少数建筑彩绘不是条形布局,如红安吴氏祠建筑山墙的彩绘,祠堂正面墙面和后面墙面屋檐下彩绘画面均以长方形为主的构图形式,而两侧墙面则根据云墙造型起伏变化而采用扇形和圆形构图。灵活的构图形式,丰富了墙体彩绘的画面效果。

室内彩绘多绘制于建筑内部的木构件上,这些木构件,一般都是本建筑的核心部分。如红安吴氏祠内观乐楼戏台是整座祠堂的靓点,观乐楼戏台的梁架、横梁、柱子等对外裸露、光照充足的部分,均采用精美的木雕装饰;楼顶内部光线相对昏暗,不利于木雕装饰来表现,则采用色彩艳丽的彩绘画面来装饰。

表现题材

黄冈现存的古民居建筑彩绘经过上百年风雨侵蚀,建筑外墙的彩绘画面损毁严重,很多彩绘颜色暗淡,甚至局部已经脱落,也有的画面出现皲裂而与墙体分离,但大多数保存完整可清晰辨认。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是吴氏祠祠堂外围的《西厢记》和一些配饰图案、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基坪村的新屋垸建筑屋檐下《凤鸟》系列图案和《鹿》等动物图案,脱落严重的是红安吴家村古民居建筑彩绘《神仙图》,完全损毁的是英山段氏府墙面彩绘;室内彩绘保存比较完好,主要是红安吴氏祠祠堂内观乐楼戏台墙面上的《郭子仪带子上朝图》和“观乐楼”楼顶内部的《八卦太极图》和《暗八仙图》。

1.爱情题材

红安吴氏祠祠堂建筑后墙和两侧外墙屋檐下用124幅彩绘,以连环画的形式,把《西厢记》故事用生动、形象、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由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唐德宗时,前朝崔相国的遗孀郑氏和女儿莺莺暂住在河中府普救寺西院。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将莺莺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恒,到了完婚年龄,却因父丧不宜成亲而将亲事搁置下来。一日莺莺和侍女偶遇进京应试路过寺院的青年书生张珙,两人一见钟情,后经历千难万险最终成为眷侣。它通过刻画男女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为之不断抗争的过程,最终取得爱情保卫战的胜利迎来美满大结局,而成为历代青年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真挚爱情的一面旗帜。

2.神兽题材

龙、凤、麒麟等被人们想像、创造出来,赋予特殊意义的动物都被视为神兽。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是百鸟之王,集合了多种动物特征于一体的想象性的动物,鸿头、麟臀、蛇颈、鱼尾、龙纹、龟躯、燕子的下巴、鸡的嘴,身如鸳鸯,翅似大鹏,腿如仙鹤。在文献记载中,中国的凤凰起源于鸟,《山海经》记载:“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在中国文化中,凤凰是喜庆、太平、人才、幸福的象征。凤凰在历史上、现实生活中,和龙一样,是人与神之间的一座桥梁。人类借助于龙、凤,沟通和大自然的联系。中国人赋予了凤凰很多美好的特征:美丽、吉祥、善良、宁静、有德、自然。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3.神话题材

神话传说是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来源于生活又远远高于生活的事物,通过人们头脑中主观意愿加工形成丰富奔放、瑰奇多彩的想像,并对想象的自然事物形象化,最终惩恶扬善,宣扬美好事物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神仙题材被广泛运用到古代绘画当中。绘画中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夸张和对比是常用的表现手法,善者慈眉善目、恶者凶残无比。神话传说的流传,既体现着古代社会“天人感应”的宗教意识、宇宙观念,也渗透着统治者敬天法祖、神道设教的意图。

神话题材的作品还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红安县八里湾镇吴家村传统民居上的神话题材彩绘,饱满的人物形象,飘逸的线条,灵动的色彩,传神的姿态,构成一幅幅让人无不羡慕的神仙无拘无束的逍遥生活,通过彩绘作品也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4.历史人物题材

木雕作品中对人物的表现多为戏曲中的传奇人物,如赵云、张飞、诸葛亮、穆柱英等,建筑彩绘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当属郭子仪。表现郭子仪的彩绘作品《郭子仪带子上朝图》画于红安吴氏祠观乐楼正中间的墙面上,高176厘米,宽1]2厘米。

郭子仪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收复长安、洛阳,功居平乱之首,获封汾阳郡王,单骑抵御吐蕃入侵,后进位太尉、中书令,被尊为“尚父”,去世后追赠太师,享年84岁。

郭子仪戎马一生,官场也曾起伏不定,忠心为国却因过于出色而遭陷害,晚年屡建奇功,深得皇帝的喜爱和信任,官居高位主不嫌,和同朝官员们关系融洽,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郭子仪不但武功高超,且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资兼文武,忠君爱国,所以能在复杂的战场上立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在郭子仪言传身教下,子女都才华出众,六子郭暧是当朝驸马,娶了代宗之女升平公主,可见皇帝对他的倚仗,他甚至可以带孙子上朝。

所以郭子仪在民间是富贵、长寿和权力的象征。吴氏祠先人通过彩绘作品这种直观的画面,向子孙传达要出人头地必须努力练就出色本领,也期望家族族人能够像郭子仪样拥有至高的权利、富贵、长寿。

表现手法

1.用色

黄冈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彩绘在用色上主要可分为彩色和黑色两种。彩色画面中一般用到传统的红、白、黑、蓝、绿五色,绘制的画面色彩艳丽,画面响亮;在乡野民居建筑墙面装饰的彩绘中,还有大量用黑色线条装饰的画面,以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基坪村的传统民居建筑屋檐下彩绘为代表。运用黑色墨线勾画画面,黑白两色组成的画面又有另一番风味。

2.绘画技法

墙面屋檐下彩绘和木板上彩绘的绘画技法均以中国画中工笔重彩为主,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绘画技法来描绘所要表现的对象,设色浓艳、画面构图饱满。表现人物时,刻画精微细致,线条飘逸,眉目传神,形态栩栩如生,饱满的人物描绘,具备文人的特征;刻画器物时,构思巧妙、设色浓艳。虽为乡土建筑,但从彩绘画面中可看出绘画者具有很深的绘画造诣。虽没有刻意地追求彩绘的文学性和文人味,但通俗的内容和重彩的绘画技法,更容易满足乡村人民精神领域的渴望和需求。

结语

江南传统民居建筑区划初探 篇6

在研究江南传统民居之前,首先要对研究地域即“江南”的范围做一个清晰的界定。“江南”的含义在历史文献中一直变化不定,或大或小,极富伸缩性;在现代学者中也存有争议,从未有定论。

历史上最早出现“江南”一词的是《史记·五帝本纪》,其中提到的江南意义实在太宽泛了,几无可考。较为明确的江南概念始于唐代。贞观元年(627年)定江南道为天下十道之一道;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将江南道细分为江南东西道和黔中道;唐中期,又将江南东道细分为浙西、浙东、宣歙、福建四个观察使辖区。从唐代的行政区划的不断细分中,已经暗合了后世人们对江南地域认识的从广义到狭义的三个层面。江南道的范围是包含长江以南、岭南以北的大片区域,是最广义的江南范围;江南东道涵盖浙江、福建两省以及江苏、安徽二省的南部地区,是中间层次的江南概念,历史上又称为江东或江左。而浙西包含苏州、湖州、常州、润州、杭州五州,这也是江南概念中的核心区域2。唐代以后各朝代对江南范围的界定也是时狭时广,但一般都包含在这三个层次之中。

本文对于江南民居范围的界定将参照自然地理、方言民系、历史文化多种要素得来,但更重要的仍是建筑本身。笔者认为如同经济史领域惯常把江南界定在太湖流域一带一样,在建筑史领域也有这种普遍的认同,即江南民居除以苏州为中心的苏南浙北环太湖民居以外,徽州、浙江其他地区民居也应纳入其中。在民系上属于越海民系,文化上属吴越文化,具体范围包括:苏南、浙江全部、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角的属古徽州六县区域。

二、江南传统民居建筑区划

传统建筑区划的标准是什么?建筑是一种文化现象,其形成特点往往与方言、历史移民、匠师活动情况以及山系水系等地缘关系等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种物质呈现,结构、构造、形制、作法等建筑本体要素是区域特征的最直接表现。因此,建筑区划应以建筑本体特征为主体,而以多种影响要素为理论背景。

方言地理学常使用“特征判断法”进行方言区划,即以语音、词汇、语法等方言特征的“同言线束”作为方言分区的界线。但同言线有时并不重合,而是十分离散,甚至犬牙交错3。以建筑本体特征为主体进行区划标准的民居区划也面临同样问题。建筑本体特征包括多种要素,如大木构架类型、平面布局方式、砖瓦石作等做法、装饰题材与手法、及众多其他建筑细部特征,如何对待和分析这些特征将是建筑区划的关键,在诸多要素中一定要找寻最能代表区域体系化差异的特征,才能从本质上找到区划的本质依据。

江南民居主要为木构,在民居营造中,大木作是最重要的营造内容,而大木匠师的首领“老司头”是整个营造中最关键的人物,因此笔者认为对江南民居进行区划要以木作特征为根本,而平面布局、立面形态、砖瓦石作等特征作为更细层次划分时的参考要素。对于木作特征的分析,也要分清孰轻孰重,最重要的是大木结构类型,其次是梁柱等大木构架特征,然后才是小木作、装饰等木作细部。大木结构类型有井干式、抬梁式和穿斗式三种。井干式特征非常明确,但对于抬梁和穿斗的认识却存在歧义。朱光亚教授认为,抬梁和穿斗结构最基本的差异体现在榫卯上,穿斗体系中的梁是穿过柱子的,檩条往往由柱子承托;而在抬梁结构中,作为受弯构件的梁都是搁置在柱顶,檩条往往是由梁头承托的4。这一观点非常清晰地厘清了抬梁与穿斗的本质差异。

本文尝试按以上原则对江南民居进行具体的区划。

首先,按照民居的大木结构类型可进行第一层次的区划。将江南民居划分为抬梁结构区、穿斗结构区以及混合区三大区域。抬梁区为通行于太湖流域的苏南和浙北,具体包括: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5。穿斗区包括皖南、赣北的徽州,以及浙江清代十一府中的其他六府,建德、金华、衢州、处州、台州、温州。结构类型混合区为浙东的宁波、绍兴和台州北部,浙北和浙中对这个区域都有影响,因此抬梁穿斗在这个区域都有。

在第一层次的区划基础上,按照具体的构架特征再做更细的区划。在所有构架特征中,相对于江南民居,笔者认为梁的形制是最为重要的。梁是最重要的结构构件,决定着建筑空间最根本的要求即跨度的深浅,同时梁也是民居建筑中最为重视的构件。在江南区域,民居多采用月梁,通行三种形态迥异的月梁,一是通行于苏南浙北的月梁,其特点是月梁较为扁高,宽高比甚至达到1:3的比例,常通过拼帮等办法达到超常的梁高效果。二是通行于皖南、浙西、浙中的冬瓜梁区域,梁的断面为近似圆形的冬瓜梁。三是通行于浙南温州区域的月梁,该区域月梁的特点是较为接近宋式法式月梁,断面比例接近2:3,保留有一定的宋风特点。另外绍兴地区的梁常为直梁,较其他地区特殊。

在冬瓜形月梁通行的徽州和浙西浙中地区,整个构架体系和形制非常相像,学界也存在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整个区域同出一源,由于东阳帮工匠的范围辐射,整个区域都是缘于东阳建筑6。但匠师活动只是建筑特征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况且徽州也存在与徽商同步发展的营造队伍,在建筑特征上徽州与金衢地区的确差异很大,因而不应划为一区。介于两者之间的建德与徽州由一条新安江水系相贯通,彼此交流便利,从建德方言和徽州方言较为接近这点也可得以验证7。在建筑形制上,两者虽有差异,但共同点更多一些,因此可将其与徽州民居划为一区。

由以上分析,可以试将江南民居区划为五个区域:环太湖流域建筑文化圈,新安江流域建筑文化圈,浙中盆地建筑文化圈,浙南瓯江流域建筑文化圈,浙东平原建筑文化圈。

1、环太湖流域建筑文化圈——苏南浙北抬梁系民居

该区域范围包括苏南的太湖流域和苏北杭嘉湖地区,这一区域位于吴越文化的核心区域,营造匠师以苏州的香山帮匠师最为著名。建筑木构架的特点是月梁的抬梁体系,梁枋的断面形制存古意,梁很高,高厚比甚至达到3:1,需拼帮做法。建筑厅堂主体构架简洁疏朗,雕饰主要集中在抱梁云,梁两头等部位,但月梁、瓜柱等构件制作精细。常做各种轩,如:一支香轩、船篷轩、鹤颈轩等。重要建筑在檐下及梁与顺梁枋之间有斗拱(《营造法原》中称牌科),斗拱多为一斗三升或一斗六升,檐下斗拱常有凤头昂等假昂。

2、新安江流域建筑文化圈——徽州建德穿斗系民居

该区域以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为核心,即现在的皖南和赣东北一角。浙西严州亦可划入该文化圈,包括今属杭州的建德、淳安、桐庐等地。另属杭州的临安、富阳等地也可划入该区。该文化圈由一条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的水系所贯通,历史从远古到东汉时期属于山越文化,位于吴越文化与楚文化的结合部,所以史称“吴头楚尾”。宋代到民国都是稳定的徽州,产生形态成型的徽州文化。此文化圈民居木构的基本特点是月梁为肥硕的冬瓜梁,穿斗体系,檐下斗拱常用插栱,装饰的重点在门楼和天井。民居规模一般不大、平面较为封闭、天井非常狭小是其共同特点。

3、浙中盆地建筑文化圈——金华衢州穿斗系民居

此文化圈包括浙中西的金华、衢州等地,以及处州的遂昌、松阳、缙云等地。该区域建筑营造匠师以东阳帮匠师为主。浙中民居与徽州民居同为冬瓜梁穿斗体系,渊源很深,但其差异性也是明显的。在建筑构架本身,金衢盆地建筑的月梁虽也是冬瓜梁,但没有徽派民居那样肥硕。各种拱背形卷草状剳牵大量使用。室内木构雕刻较之徽州民居更加华丽,特别是檐下的牛腿等部位。而徽州民居在砖雕上更加出色。在平面形制中,徽州以小家庭小住宅为主,天井狭小;浙中平面规模较大,天井较之徽州要大得多。

4、浙南瓯江流域建筑文化圈——温州处州穿斗系民居

该文化圈包括温州、丽水及台州南部山区,这一区域由一条瓯江贯通,属瓯越文化圈,乡土耕读文化滋养深厚,建筑形制古朴,结构简洁,没有金衢和徽州那样的繁复雕刻,只在一些轩廊处集中一些装饰。建筑结构属穿斗体系,梁也为月梁,但既不同于太湖流域的高月梁,也不似徽州与金衢的冬瓜形月梁,其梁断面和形制更加接近法式月梁的比例特点。该区建筑保存很多古制,如在外檐、内檐、藻井斗拱等处常使用斜撑式上昂,甚至双上昂的形制8。还有挑斡9、梭柱10、皿板、连珠斗等古制在此区也常有施用。

5、浙东平原建筑文化圈——宁绍抬梁系穿斗系并存区域民居

该范围包括宁波、绍兴以及台州的北部部分区域。宁绍地区的建筑特点融合了太湖流域和金衢地区的特点,同时自身又有许多独特之处。在梁架体系上以抬梁为主,但也有穿斗结构的。宁波地区的月梁没有太湖流域的月梁那么扁高,比较饱满,是介于金衢的高琴面月梁和太湖流域扁高月梁之间的一种月梁形式。同时,在宁波及台州北部民居木构架中出现的猫梁形剳牵也是太湖流域所不同的。而绍兴地区属于古越地,建筑朴素、简洁,以直梁体系为主,较少用斗栱,少有花哨的装饰,色彩多黑色,有上昂形丁头栱、鹰嘴形瓜柱等古制。

三、各文化圈内部的再划分

将江南民居划分成五个建筑文化圈,实际在每个文化圈内部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可以再划分出若干亚文化圈。

在太湖流域文化圈中,杭州形制较之湖州、嘉兴等地,更加简练。而嘉兴、湖州地区的民居与苏州地区民居相比,在主体相似之外,也有许多区别。如:湖州南浔的张氏旧宅中,鹰嘴瓜柱非常肥美,与苏州童柱形制迥异。檐下采用了雕刻复杂的牛腿装饰,这也是苏州民居所不采用的。在嘉兴的某民居中,在直梁两头刻出梁眉,可见徽州和金衢冬瓜梁眉的影响。在宁绍平原民居建筑文化圈中,宁波和绍兴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绍兴属古越地,有些建筑非常古朴简洁,如上昂形丁头栱与鹰嘴形瓜柱的使用。而宁波民居则有些是非常简单的直抬梁做法,有些为穿斗体系,有肥大拱背剳牵、板状牛腿装饰板。

在瓯江流域建筑文化圈中,可以再细分为三个亚文化圈。一是台州南部区域民居,二是丽水及温州的永嘉、瑞安、乐清等地的民居,三是温州南部的泰顺、苍南等山区的民居。台州民居受到金衢、瓯越的影响,同时自身又有许多特点,保存许多古制,如梁架中的上昂做法等。丽水及温州中北部民居出现多层插栱、猫梁剳牵、长凤嘴下昂等做法。温州南部山区常出现长屋,构架更为简洁,悬山建筑为主。

总体来说,将整个江南区域作为一个大的文化区进行民居的区划和比较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既可以弥补以往以行政区划(如“浙江民居”)等分类方式的弊端,同时比起“苏式民居”、“徽州民居”等研究对象,在类型研究上关注的范围更大,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一个大的区域之中民居建筑的特征和流变过程。但上述分类还很不成熟,一是对于建筑缺乏更广范围的大片普查,二是对影响民居建筑很深的匠师的研究没有深入结合。同时在彼此区域的关系问题上,即谱系研究中也还缺乏深入研究。

注释

11.注:本文来自2010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史实、史论、史鉴-从浙江传统民居谱系与匠艺研究的角度管窥中国建筑史教学模式的拓展》,编号SCG55

22.参见周振鹤:《释江南》,载《中华文史论丛》第49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3.参见游汝杰,周振鹤.方言地理和历史地理的密切关系-以浙江方言分区为例.复旦学报,1984(2)

44.参见朱光亚.中国古代建筑区划与谱系研究初探.陆元鼎、潘安主编,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55.在区划研究中,由于所研究的对象主体是明清民居,特别是以清代民居为绝大多数,因此,在区划研究中将以浙江清代的府这个二级行政区划为基础,有些有明显变化的细分到清代的县这一三级行政区划级别。可以这样成立的基础,是因为区域的行政区划在明清两代是非常稳定的,因现存江南民居大都为明清民居,建筑区域特征的形成亦在明清时期,江南区域的行政区划在明清两代非常稳定,而现代的行政区划变化较大,有些反而对于建筑区划较为按照清代的行政区划。而新中国的一些行政区划的改变(如在第二行政级别中取消了严州府),反而是逆文化分区的。因此,笔者认为还是以清代的府和县为地域研究基础比较妥当。

66.参见王仲奋《王仲奋.《东方住宅明珠:浙江东阳民居》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77.这一区域方言是否能划入吴语区现在还没有定论。参见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8.如永嘉仓坡溪门。

99.挑斡的出现在金衢地区,如东阳、台州南部、龙游等地民居也有。

谈苏州山塘街民居建筑 篇7

关键词:苏州,山塘街,古建筑,水

苏州古城是一个典型并且著名的江南水乡, 苏城内的古建筑并不是有序的排列的, 因其民居都是临水而建, 所以都是跟随大路小巷中的地形和弯曲的河道建造的, 故苏州自古有“东方威尼斯”的美名, 这又是苏州古建筑的一大特色。下面笔者就山塘街上的古建筑来诉说下苏州古建筑的特点。

一、山塘街的历史文化

在苏州众多古街中, 山塘街有着“苏州历史文化大成街”“姑苏第一名街”的美誉。山塘街位于苏州古城西北部, 全长有3600米, 是由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担任苏州刺史时修筑的, 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的山塘街依旧贯彻保持着“水城古街”“一街一河”的历史格局和“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传统风貌。如今的山塘街还是一个各类文物古迹汇集之地:现存的名人宅第、会馆、寺庙、祠堂、戏台、牌坊、古桥、名墓、园林等有几十处, 其中属于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11处, 市级控保建筑16处, 古牌坊9处, 其他古迹40余处。

二、历史格局和传统风貌

1. 从水路方面看是枕河人家

山塘街上河道多, 桥多的特征充分体现了苏州这个水城的街巷特点。其河道逶迤平行, 绵延至虎丘长达七里。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说道:“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 水港小桥多。”山塘河的东面一段水面幽深宁静, 少有人打扰, 民居大多都是临水构筑, 水榭和水阁都是由木桩支撑着的, 底部的木桩倍受水流的侵蚀, 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枕河人家。河的西面一段水面则疏朗宽阔, 和东段的水面相比则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两岸花木扶疏, 绿树成荫。水面上横跨的古桥高低不平、错落有致, 或平或拱、或单孔或三孔, 形态各异。

2. 从陆路方面看是传统老街

在山塘的古建筑中大多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 其单门面有很多种, 如:石库门、栅板门、遮堂门、矮挞门、雀宿檐门等各式各样的。山塘内至今仍然居住着大量原住民, 他们洗衣、做饭依旧用井水, 夏天无论在室内外都摇蒲扇, 冬天则搬个板凳去晒太阳, 过着十分“低碳”的生活, 并将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延续着。每逢七月卅日地藏王生日那天, 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烧“狗屎香”, 七里长街到处都闪耀着星星点点, 这是他处所没有的景象。

3. 从传统风貌方面看是底蕴深厚

山塘街可以分成好几段:若以通贵桥作为节点, 那此处接近阊门, 商贸繁荣, 经济实力雄厚, 人流如潮;若以星桥作为节点, 那此处则是民居密集地, 它最能体现出平常老百姓生活中的原始面貌;若以桐桥作为节点, 那此处曾是山塘街最负盛名之地, 清代的顾禄曾用来记载山塘街的专著《桐桥倚棹录》上以“桐桥”来代指山塘;若以半塘作为节点, 那此处古迹繁多, 历史中也不乏传奇故事;若以普济桥作为节点, 那此处名贤有葛成、五义士、周忱、李延龄、陈明智等;若以青山绿水桥作为节点, 那此处临近郊野, 拥有垂杨碧波、水阔人稀的地理优势。若以虎丘作为节点, 那此处则是千古名胜之地。

三、细说千年古建筑

1. 路进式布局

山塘沿街两侧现存的大多数古建筑, 都是由几落几进构成的建筑群体, 纵向为落, 横向为进。从入口算起, 有门厅、轿厅、花厅、楼厅等三到五进, 有些住宅则拥有七进, 其前后两巷相通。在纵贯线上, 明代的建筑几乎都是一路的, 但到了清代, 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 人们开始崇尚奢侈, 所以就出现了三路、五路。

2. 备弄的设立

在纵横交错的各路之间, 往往是由备弄隔开的。《枫桥倚棹录》曰:“凡山塘市肆、工作, 多散居于诸弄之内。”[1]弄在这里不但是建筑的前后进通道, 又起到了各路间的消防作用。世居此地的笔者, 可以一言蔽之:前店后作坊, 弄里安住家。2

3. 风格内敛而外张

苏州地处吴地, 自古吴地文化秉承的都是内敛、谦和, 与此同时, 在山塘街建筑宅院的往往都是从官场上隐退下来或是罢贬之士, 官场上的险恶让他们将名利看的如云淡风轻般, 与其在官场上进行明争暗斗, 不如归隐身退, 用山塘那不起眼的一条条小巷和一堵堵高墙, 让自己过着轻松而与世无争的生活。存在在山塘街上的这些名人建筑, 往往从大门上看都是平平淡淡的寻常人家, 但当你推开大门进入到大厅, 却有三路、五路, 五进、七进, 规模十分恢弘, 室内拥有雕梁画栋装饰着, 园中不但有花园跟假山, 还拥有各类曲桥和大小池塘点缀着整个庭院。院主可以在自家的宅院内与朋友怡然自得的交流和学习琴、棋、书、画等, 在无人打扰的院内享受着天伦之乐。而且苏州建筑主要是以“黑、白”色调为主的, 由此也得来了“粉墙黛瓦”的雅称, 这一点更是体现了吴地人“内敛而外张”“外柔内刚”黑白分明以及宁静致远的品性。苏州的建筑风格与北方那器宇轩昂的建筑风格有着最本质的区别, 久而久之, 明清后的古建筑宅第都以此为效仿对象, 从而形成了苏州古建筑特有的内敛而外张的独特风格。

4. 艺术的博物馆

苏州不但文人雅士多, 更是有众多悟性和手艺超群的匠师们, 同样是建筑, 只要经过他们的手, 就能变换的建造出不同的厅堂, 如门厅、花厅、楼厅还有轿厅和纱帽厅等。单单讲处于厅堂前的轩就有船篷轩、茶壶轩、一枝香轩和鹤顶轩等, 而不同庭院主人的身份等级决定不同的屋脊, 从低到高可分为:甘庶脊、雌毛脊、纵头脊、哺鸡脊、哺龙脊。而砖雕、石雕、木雕等建筑装饰更是比比皆是。最有艺术特色的就是处于进门处的砖雕门楼和花格门窗了, 它们成为了苏州古建筑的艺术特色象征。

5. 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在某种意义上讲, 砖雕比石雕更具有人性化、更惹人爱。考究的砖雕用的都是水磨砖, 因为它有着像女人皮肤一样的细腻和滋润, 而且运用了压光的, 这样更容易使人养眼、亲近。江南各处都有砖雕, 大多是以门罩和门楼砖雕最为突出, 并形成了不同的形式和风格。苏州主要是吴越水乡砖雕门楼, 一个是石材极其细润, 都通过水磨后, 犹如女子的肌肤般光滑而充满水分。二是门楼上的雕作在细腻、秀丽中还透露出了一丝清新, 整个雕刻面的起伏并不是很大, 主要是以浅浮、平百浮雕为主。吴越门楼砖雕和徽派、浙西南门楼砖雕对比, 用法上最大的区别是它不仅用于门楼的外立面, 内立面更为讲究。3其最主要的一面则是面向厅堂的。据统计, 现存苏州的门雕有800余座。众多门楼上, 多有题字, 如“厚德载道”“藻耀高翔”等, 厅堂的匾额上则题有“玉涵堂”“云阳草堂”“处实堂”等, 在抱对、花格长窗上的图案, 这些都喻示着主人的理想、抱负、追求及爱好。它们的作用一类是用于祈祥, 一类是用于遣兴, 还有一类是劝喻、壮威育人, 以及隐居、宗教的思想等等, 都反映了宅院主人自身以及对家族、子孙的要求、规范以及引导, 从而形成一定的家风。大多数门墙上还刻有各种历史人物和传记等, 可以通过贴春联等进行文化传播, 这亦是一种艺术享受和精神教育。在门上贴倒着的“福”字, 谐音“福到了”, 表达了人们对于幸福的憧憬和渴望、祈求。

6. 园林建筑

苏州园林闻名甲天下, 苏州古建筑中的园林也受其影响, 从本质上不同于北京的四合院, 会是在宅院的西面或是后面布置花园, 形成东重西轻, 前轻后重的格局。建筑以花木为陪衬从而进行造景, 使得在有限的空间中建造出多个层次, 将大自然中真山真水的景色筛选后移入园林中来, 让园中的景色亦能四季如画, 而且苏州位于太湖边, 太湖盛产太湖石, 造型独特的太湖石置于园中与水结合, 让整个园中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结语

在当今如此繁华的城市中、在山塘街, 有着这样一座座历史悠久、古色古香的古建筑, 不但给整个城市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也体现出了这个城市的人文文化和历史底蕴。社会各界人士应该更多的关注、保护这个由城市的性质与功能形成的独特风貌, 积极做好古建筑恢复和古城保护等工作, 使苏州古代民居这种最直观的古代文化能够更好、更持久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使其成为世界历史文化上的瑰宝, 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山塘街、苏州以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等。

参考文献

[1]牛示力.《明清苏州山塘街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3月

[2]丁俊清.《江南民居》[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年

[3]苏州园林设计院.《苏州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年

[4]苏州民族建筑学会, 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

东北民居建筑文化研究 篇8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所有的有关人类活动的事物都离不开地理条件的影响, 也因此, 在对于房屋的构建方面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 下面, 就让我们说说东北地区的房屋建造的特点。

由于东北地区气候和地形的影响, 在此居住的人们已经养成了一种能够与此相适应的生活习惯。第一, 受民族因素的影响。对于房顶的建造上, 每个民族的人们都有不同的方式, 大部分的满族人都使自己居住的房屋有一个坡度较大的房顶, 原因是满族人的居住地大部分都处于降雪量丰富的地区, 这样的房顶建造形式有利于排雪, 对于房屋的寿命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第二, 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在该地区中, 有些地方居民不分是哪个民族, 他们都将自家的房屋建成平顶式, 这样的房屋能够抵抗强风的侵袭。因此, 不论是三角式的房顶构造或是平顶建造, 它们的形成都是为了能够在一个环境中生存下来而发明的。除了这些, 满族人喜欢将纸贴在窗外, 甚至可以说就连一个地方的动物生存的场所建造都与所处的地理因素息息相关。此外, 房屋的建造还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 所以东北地区的房屋墙体都要比南方地区厚的多很多, 过厚的墙体是为了是降低室内所受外界寒冷的影响, 在该地区, 墙体的建造要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温暖的需求。大体上来看, 由于北风的强硬和寒冷, 人们在建造房屋的时候, 北面的墙体都略厚许多, 一般来看, 北面的墙的厚度约为45cm—50cm; 南面的墙的厚度大约为40cm—42cm; 山墙大多数都是由砖砌而成的, 它的厚度大约为37cm—38cm。在窗户的建造方面, 该地区几乎每个民族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窗户都是朝南而开, 侧面和北面几乎不开窗, 但也有一些家庭开了一个小窗, 以用来通风通气。第三, 对于房屋的外观而言, 因为受到气温的影响, 使得墙体搭砌过厚, 使房屋看起来过于厚重。第四, 对于房屋的内部构造而言, “炕”——这个北方独有的且独具特色的发明建造, 女真族是最早使用“炕”的, 也可以说是现在的满族人首先发明使用的。最早的时候, 不论在哪, 只要有房子, 几乎都有一铺长炕, 而后, 又出现一种环炕, 炕, 这不只是只有满族人使用, 其他各民族人都在使用, 但各民族之间对于炕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也促进了东北地区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学习、进步。

二、体现民族文化的住居方式

建筑文化在我国的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事物的建造正是用实践践行着文化。所以说, 每个民族的建筑特征的形成都是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 不论是地理上的, 或是人文上的, 都对各民族建筑特点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满族人而言, 在他们的观念中, 认为西南为最好, 所以将房间中的西屋视为最好, 甚至在建房时由西向东而建, 将西面的房屋视为最好的房间, 这样的房间也多数有父母居住, 以示爱戴尊重。所以, 位于西面的“炕”, 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坐的, 家中来的客人多数坐在南或北面的炕, 甚至不能够在西面的炕上乱放东西, 假若有一些不懂规矩的客人坐了西炕, 主人会十分不高兴, 甚至会将他的行为认作成对自家祖宗的不尊敬。除此之外, 教会也对东北地区的文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满族人十分信仰萨满教, 每当他们进行膜拜之时, 都会将西屋作为每次活动的地点, 他们认为这样的地点和场所才是圣洁的。与满族人不同的是, 汉族人则是认为东面的屋子是最好的, 他们将西屋用作装置一些废物, 东屋是给父母们居住的地方。这样的一种差异也为东北地区的民居情况增添了一笔色彩。除此之外, 汉族人会将中心的地点看做成十分珍贵的地点, 这样的位置通常是用来安顿宾客或者用于人们平时活动。对于朝鲜族的人们在居住方式上的特点而言, 他们通常习惯让长辈居住大的、好的房间, 他们十分注重尊卑长幼的问题, 这样的一个特点, 可以说是受我国的儒家思想影响颇深, 此外, 即使在屋内的摆设等方面也同这种思想理念息息相关。

三、彰显建筑文化的传承交融

一种建筑的形成是一个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重要体现, 它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与象征。在每个时期, 人们都是在享受着老一辈人的建筑智慧, 在享受享有的同时进行着改进, 这样的行为不仅继承了我国的古老悠久且又极具智慧的建筑文化, 而且也在此基础上实践创新。此外, 东北地区还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移民地点, 闯关东等事件, 使得许多外来民族进入东北地区, 这为该地区的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人们之间的沟通与学习, 该地区的建筑文化有了显著地进步与发展。满族人——作为该地区的最早居住的人们, 最早的生活方式十分落后, 但随着朝鲜族人们的进入, 使得满族人们开始学习“后来人”的生活方式, 直到今天, 他们的房屋的构建都在使用“后来人”的方法。在该地区居住的汉族人们, 他们也是通过移民的方式来到这里, 在他们到来的同时, 又将中原的文化带到这里, 这对该地区的建筑文化、生产生活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特别是在明朝之后, 众多的汉族移民都是从齐鲁一带而来, 他们将手工业生产带到该地区, 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样的移民活动为东北地区建筑、经济、文化带来了众多的良好的变化, 为东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积极地影响。

结语

近代青岛特色民居——里院建筑 篇9

1891年 (清光绪十七年) 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 青岛自此建置。次年, 政府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进驻胶澳地区。1897年11月, 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胶澳地区, 并于1898年3月6日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自此, 胶澳地区沦为德国殖民地, 德国开始了对青岛16年的殖民统治。

德国的殖民统治对青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占领青岛后, 德国人将青岛城市功能规划为军事基地、港口和商贸中心城市, 并于1900年编制了《青岛城市规划》, 将青岛划分出华人区和欧人区。华人区主要包括大鲍岛区、台东区和台西区三大部分, 其中大鲍岛区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对大鲍岛地区建设之前, 德国殖民政府将原有的建筑设施全部拆除, 把土地划分成小块进行拍卖, 准备筹建大鲍岛新的中国城。当时, 诸如工人、农民、渔民、小商贩等青岛底层市民大部分都集中在大鲍岛区。由于受德国殖民者的城市规划及商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此时的商业区发展迅速, 人们对居住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 里院建筑就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 成为了当时一种独具青岛特色的民居形式。 (图1)

二、里院建筑的特点

里院建筑是中西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 是一定历史背景之下城市文化在民居上的反映。青岛德式建筑的样板——迎宾馆, 老的市政府等众多建筑对里院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非常巧妙地将西方的建筑风格“主动拿来”, 并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和符号, 形成了独特的青岛本土里院建筑形式。

里院建筑大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建筑形式上来看, 属于院内天井式居住院落, 单体建筑多为两层, 也有三层或四层的。由于青岛地势起伏较大, 里院顺地势而建, 高低大小不一, 造型上也各不相同, 有“口, 日, 凸, 目, 回”等多种造型, 院落形式上有独院, 两进院, 三进院, 套院等等。

里院建筑多为临街而建。受西方商住式住宅风格影响, 里院临街立面多采用传统的三段式设计, 一层窗台以下的墙基多采用青岛出产的花岗岩斧剁石砌成, 窗台以上以黄色墙面为主 (图2) , 并装饰有精美多样的山花和线脚 (图3、图4、图5) 。屋顶采用红筒瓦铺成的坡屋顶, 屋顶外檐会设置排雨槽, 与粗瓷质排雨管相连接。屋顶局部建有山墙, 并开有天窗, 达到了很好的采光效果。街道与内庭院以门洞相接, 门洞以长方形和顶为主, 并以大理石雕刻的塔斯干柱式、爱奥尼柱式、混合式柱式等造型进行装饰。院内多采用外廊式建造方式, 并设置有单跑或双跑楼梯。与沿街面的风格有所不同, 内院的设计是中国本土建筑风格的体现, 外廊多为木制, 涂有鲜艳醒目的红色油漆, 在檐板、木扶栏、廊柱头等处采用江南、闽南、苏州等风格的雕花彩绘进行装饰 (图6、图7) 。里院的内部房间多为里外屋的两房套间形式, 每间居住面积大约在十到十五平方米, 起居, 娱乐, 餐饮等多个空间交叉混杂, 无明显分割。

三、独特的里院文化

在德国的殖民统治期间, 青岛本土经济迅猛发展, 人口迅速膨胀, 里院建筑随处可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青岛早期各种行业、不同阶级的人群都居住在这种特殊的院落中。里院建筑, 如同大社会中的小社会一般, 如同传统的北京四合院一样, 形成了传统的居住方式和市井文化。人们在居住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亲切、和睦、富有人情味的市井生活, 形成了青岛独特的“里院文化”。

同时, 里院建筑内向性的空间布局也为丰富多彩的“里院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外部空间到内庭院, 再通过内廊进入居室, 这种由开敞空间到半开敞空间, 再到私密空间的渐进空间序列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交流途径, 形成了邻里间家庭式的友好关系。

里院居住人口众多 (根据青岛市社会局1933年的统计, 当时青岛共有里院506处, 房间16701间, 住户10669家) , 内庭院为居民的娱乐活动提供了场所。白天, 家庭主妇在院里做家务;晚间, 劳作了一天的男人们回到家里, 吃完饭后聚在灯下打牌, 聊天。这种氛围给许多民间艺人提供了“串里”谋生的条件, 像青岛当时著名的劈柴院, 院内设有书场、简易戏院、舞台, 成了最为热闹的地方。这些艺人以表演茂腔、柳腔、山东琴书、山东快书等居多。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在1932年秋天与搭档刘宝瑞曾一起来到青岛“闯码头”, 在劈柴院里凭借一段妙趣横生的相声《对对子》赢得了满堂彩。除此之外, “戏法大王”王傻子 (王鼎臣) 、评书演员葛兆洪、山东快书演员高元钧、曲艺世家传人刘泰清、琴书艺人李金山、高金凤等都曾在这里练过摊儿。同时, 许多里院的票友们还自发形成了票社, 像“季厚里”在过年过节时出的高跷“跑耍”;“广兴里”的玉顺茶社书场的评书等, 一批里院也因此闻名。

四、现代化进程中里院所面临的问题

(一) 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口数量激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青岛人口数量激增,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 1933年青岛人口数量不足40万, 1949年人口数量为405.655万, 到1999年激增到702.97万人;而里院建筑从1933年到1949年仅仅从506处增长到513处, 从1949年开始反而呈现出一种递减的趋势。里院建筑也陷入了住房供不应求, 人口密度增大的困境。在许多大院, 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房间中居住着老少三代, 由于房间阴暗狭小, 许多居民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意开门开窗, 在里院院井内部进行无规划的扩建、插建、乱建, 造成了许多安全隐患。 (图8)

(二) 里院居住环境恶劣, 安全堪忧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生活的私密性与舒适性, 有近百年历史的里院建筑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的要求。首先, 里院内部居住空间狭小, 缺乏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 下水系统年久失修, 公共卫生间、公用水龙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其次, 现今许多里院都“饱经风霜”, 建筑各部分老化现象严重, 大部分建筑都出现了墙皮脱落, 院内木走廊、楼梯塌陷和腐烂的现象。有的建筑甚至结构外漏, 梁柱松动, 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图9)

(三) 里院居住人口老龄化, 复杂化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青岛的经济重心由西部老城区转向了东部新城区, 各种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小区拔地而起, 许多市民也从里院迁出, 剩余的居民大多以中老年人为主。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老年人在年龄、身体状况、文化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 导致社区公共配套设施的需求也有所不同。里院所在老城区的社区公共配套设施已经完全落后于社会的发展, 老人缺乏关怀, 远离医院、商店、市场等必要设施。此外, 居民外迁后的大量住房租赁给外来务工人员, 这也给社区的管理带来了“三难”问题:一是这部分群体成分结构复杂, 管理难;二是流动性较大, 管理难;三是缺乏健全机制, 管理难。

五、里院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意义

里院建筑作为青岛城市历史建筑的一部分, 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不仅在建筑、文化、艺术、科学、社会、精神等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而且在经济、旅游等方面也蕴含着潜在的价值。若不对其保护和改造, 任其消亡, 这将给我们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我们应该重视里院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将这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延续下去。

六、如何保护与更新

首先, 我们应当处理好保护与更新之间的关系, 对那些建筑质量与结构保存完好且具有典型里院特征的建筑进行修缮修建, 使其从外部形象到内部设施都能维持原来风貌;对那些建筑质量较差、私搭乱建的里院特征不明显的建筑或危房统一进行拆除, 并按照传统里院建筑的格局进行重建。

其次, 我们在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的四个原则:原真性, 整体性, 可读性, 可持续性。原真性, 就是要求保持里院建筑原有的历史风貌, 保护其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 坚持“修旧如旧, 以存其真”的原则。整体性, 就是要求不仅要保护里院建筑本身, 而且还要保护其周围环境、人文文化等构成整体风貌的所有元素。在保护过程中, 应统一规划, 统一管理, 统一实施。可读性, 要求能够使人们读得出里院建筑所留下的历史痕迹与文化脉搏。可持续性, 就是要求我们在保护历史建筑的过程中,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将保护工作作为一个长期的事业, 做到人人有责, 人人关心, 这样就可以把历史文化持之以恒地延续下去。

第三, 除了保持里院的建筑与艺术形式外, 可以还原部分里院的商业功能, 就如青岛劈柴院改造一样 (图10、图11) , 通过保留建筑外观, 改造内部的设施和功能, 并引进新生的生活内容, 赋予其新的活力。青岛市南区有大量的里院在地理位置上靠近中山路、栈桥、火车站等地段, 如果把里院特色的民居建筑改造成为有历史感的展览馆, 地方小吃街, 文化剧场等, 就会充分展示里院悠久的文化历史和青岛的地方特色, 同时还可以带动里院周围经济的繁荣, 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七、结束语

里院建筑历经了近百年的历史, 是青岛一种独特的民居形式, 凭借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对市井文化的真实写照, 给后人在建筑、艺术、历史、文化等领域留下了重要的研究价值。里院建筑是青岛“红瓦绿树, 碧海蓝天”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是青岛城市建筑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应该在保护的前提下, 通过合理有效的改造与利用, 使百年老院重获新生, 延续文脉。

摘要:在青岛的西部老城区存在着一些建筑形式别致的房屋, 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里院”。“里院”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体现, 更是一种对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的反映。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 传统的里院建筑正处于逐渐衰落和消逝中。

参考文献

[1]王勇强.青岛合院式住宅——里院[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学位论文, 2007

[2]鲁海.老楼故事[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3

[3]汪雪、董世永.重构与复兴:城市历史住区保护的必经之路——对青岛市云南路“里院”改造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 2007 (08)

[4]阮仪三.中国古城保护与西部大开发[J].同济大学学报, 2001 (03)

娄底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篇10

娄底地处湘中,是一个历史悠久和文化传统浓厚的地方,这里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有特色的古建筑,随着岁月的日益变迁,历史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装饰艺术:如屋顶上造型各异的脊饰,单调的门窗上与众不同的窗格花纹样式,梁、柱上简洁而又富有特色的造型等。装饰造型是娄底古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娄底古民居的装饰整体上简洁、质朴,以实用为主,较少有夸张、华丽的装饰构件。装饰大部分集中在建筑的主要空间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构架装饰

娄底古民居中的木构架是构架装饰中的重点。其架上的装饰处理繁简得当,既保留了构架自身的整体感,使构架结构逻辑清晰,又不失华丽细致,增加了构架的装饰性。木柱是构架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娄底古民居中的木柱有圆柱和方柱两种,圆柱以光滑为主,一般不附以雕刻,方柱则在柱边做双弧形边线,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柱子与枋相交处是装饰最集中的地方,常使用各式挂落做装饰。柱子与挑枋之间会使用撑拱造型。挑枋与挑枋之间使用各种木雕装饰的衬板。在挑廊处,檐柱和墙面之间的穿枋做各种浮雕装饰。这些多种多样的装饰手法大大丰富建筑的檐下空间(如图1)。

门窗隔扇装饰

在建筑立面中门窗所占面积较大,容易成为的视觉重点,因此也就成了建筑装饰的重点,由于其数量多,它也是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之一,在湘中冬季霜期相对较短,气温不会太低。因此在民居建筑中的堂屋等公共地方一般做成隔扇门,这样不但有较好的采光效果,同时也使屋内开敞通透。隔扇门的高度不一,最高可做三米多高,宽度一般30-70公分不等。隔扇门通常会做满整个开间,一般做六扇或八扇,宽度根据堂屋的开间大小平分而定,隔扇门有五抹头和六抹头两种,一般以五抹头居多。隔扇门的格心一般做的很通透,通过棍条细致划分,纹样以 “亚”、“回”‘字形纹为主。绦纹板主要是木板,相对厚重,上而刻有动物花草图案等,题材内容十分广泛,除了少量的抽象装饰图案外,大多表现梅山地区人民群众熟悉的喜闻乐见的事物,集中反映了人们热爱生活,乐观、健康、真诚、淳朴的精神品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取其平安富贵的象征意义,。如“吉庆有余”、“五谷丰登”、“平安如意”、“松鹤延年”、“喜上眉梢”、“龙凤呈祥”、“鱼跃龙门”以及“福”、“禄”、“寿”、“喜”等,裙板一般很少做装饰,单纯使用木板。在古民居建筑中面对天井的地方一般会做固定的木窗隔扇,在起到内外分隔的作用,同时又不会打断与天井内的视线联系。这种固定隔扇在下部做成隔扇门样式,立面分隔和它相同,只是不能开启。

娄底古民居建筑的层高一般都比较高,要做阁楼处理。在堂屋处的外立面上也相应地分成了两层,通常下层多做隔扇门,在阁楼层则做固定的隔扇窗与下部隔扇门相呼应,这种隔扇窗对称布置,花样较多,由窗棂分隔成各式图案,一般以冰裂纹、回纹、万字纹等纹样为主。

娄底古民居中的窗子多为固定窗,通过窗棂的不同分隔多样变幻,构成窗棂的样式多种多样。在窗棂与窗棂之间嵌以小块木雕,其雕刻精细,以动植物图案为主(如图2-3),和窗棂结合共同组成花样繁多的窗扇。一般固定窗多采用矩形,除此之外在建筑的局部更多使用八角形的窗,这种窗的花纹更灵活多变。

娄底古民居中的大门一般为双扇木板门,有的漆成朱红色,门板表面平整,一般不做其他装饰。根据使用的位置不同,大门的门宽也不同。朝门处的大门是建筑中最宽的门,这扇门有时会在外部用金属片密致排列,在门板下部订成规则的图案,起到加固外门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柱础装饰

柱础,又称“柱顶石”,是传统建筑中承托柱子的基础,其作用是将柱身的荷载分布在地上较大的面积上,以减缓木柱因受力而下沉的速度,同时也防止地面上水的侵蚀等对柱脚的破坏。柱础是娄底古民居中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娄底古民居中,不同建筑的柱础式样一般皆不相同,就是在同一建筑中,也会因为使用位置的不用而有所不同。娄底古民居中的柱础高度一般在45cm左右。其形状有圆形、方形、八角形等,在柱础上的刻饰复杂多样,纹样有莲瓣、云纹、花卉、卷草、鸟兽等多种题材,取其吉祥的寓意(如图4-5)。

屋面装饰

娄底古民居的屋面一般都由小青瓦覆面,整体看上去略显单调,但通过对屋脊的装饰处理后,屋面增添了点睛之笔,整体具有了一定的装饰特色。屋脊着重装饰中间段,屋脊正中的中花是屋脊装饰的主要地方。以灰塑做各种造型,主要有莲花、宝瓶,也有刻“福”字的,取其吉祥的寓意。各户均不相同,起着标识性的作用(如图6)。

院墙装饰

娄底古民居中的院墙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整体区分内外的分隔墙,另一种是宅内设在正、横屋尽端的封火墙。这两种墙上都很少开窗,给人高大厚重的感觉,但通过一些细节的处理,就使院墙整体生动活泼起来。封火山墙的翼角有些做成层层加高,比较精致的是做成动物雕刻的造型,如狮子、麒麟等(如图7),麒麟本是传说中的瑞兽,民间多数作为子孙的象征,寄托着对子孙后代能文武双全的厚望,整体出挑幅度小。有些做成尖尖的牛角状,这与当地的梅山文化有关,大熊山师公坛教的童君一郎金仙是由放牛郎成仙的,谁也不怕的坛主老子却怕放牛郎以及四月八日的牛王节,因此当地民居建筑在堂屋屋脊两端装饰的是牛角形(如图8)。在娄底古民居建筑两端院墙有一种独特造型的圆形窗装饰,装饰元素为龙、凤结合而成的“福”字造型,楚人爱龙,更爱凤。凤与龙并列,成为最高的吉祥神物(如图9)。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系)

民居建筑 篇11

关键词:民居聚落,公共建筑,传统文化,艺术成就

构成一个完整的民居聚落的要素, 除了供人们居住的各式住宅之外, 还有精心布置在村镇聚落中的非住宅建筑, 暂且称之为民居聚落中的公共建筑, 如祠堂、牌坊、戏楼、鼓楼、书院、亭、阁等。这些聚落中的公共建筑和民居相互映衬, 互为依托。

1 我国传统民居聚落中的公共建筑的种类、形式及典型实例

民居聚落中的非住宅建筑, 主要有祠堂、牌坊、戏楼、鼓楼、书院、亭、阁、桥、广场等。其中, 祠堂、牌坊和民居, 均为闻名遐迩的建筑, 被誉为古建“三绝”。

祠堂

“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 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 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时, 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 其余称宗祠。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 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也可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

龙川胡氏宗祠坐落在徽州绩溪县瀛州乡大坑口村, 始建于宋代。祠堂坐北朝南, 由影壁、平台、门楼、庭院、廊庑、尚堂、厢房、寝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组成。宗祠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胡氏宗祠为砖木结构, 三进七开间, 建筑面积1564平方米。

绩溪县城曹家井39号的周氏宗祠, 建于明嘉靖年间。周氏宗祠由影壁、门楼、庭院、廊庑、正厅、庭院、寝室等七大部分组成, 建筑面积为1156平方米。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屋顶, 面阔七间, 进深两间。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的罗东舒祠, 占地3300多平方米。阁为二进歇山顶, 祠堂前沿溪照壁面宽29米, 呈八字型。寝殿并列三个三开间, 加上两尽间, 共十一间, 十根檐柱采用琢成讹角的方形石柱。寝殿内的梁头、驼峰、脊柱、平盘斗等木构件, 用各种云纹、花卉图案组成, 雕刻玲珑剔透, 绘有彩绘。

由以上实例可见祠堂的特点:占地和建筑规模较大, 组成祠堂院落群的建筑单体种类较多, 屋顶形制较高, 采用斗拱、雀替等高形制构件, 开间多, 雕刻、彩绘等装饰丰富。

牌坊

“牌坊门”是从“华表”演变而来的。华表都是以一对的形式出现, 一对华表之间在其上加一道“额枋”就会成为一道“门”, 额枋上书上名称就成了最早的“牌坊门”。如果其间再装上门就成了“乌头门”或“棂星门”一类的门式了。在另一方面, “牌坊门”再作进一步发展, 用作古代居住街区的入口门———“坊门”, 因而称为“牌坊”。对它的标志性功能再作进一步强调就成为了“牌楼”。

牌坊, 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 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

牌楼从形式上分, 只有两类, 一类叫“冲天式”, 也叫“柱出头”式。顾名思义, 这类牌楼的间柱是高出明楼楼顶的;另一类“不出头”式。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如果分得再详细些, 可以每座牌楼的间楼和楼数多少为依据。

古徽州绩溪县龙川村的奕世尚书坊, 建于1562年。四柱三门五楼单体仿木结构, 高10米, 宽9米。系用花岗石和茶园石搭配凿制而成。石坊流檐飞脊、斗拱花翅, 梁、柱前后均饰以龙狮鹤鹿等镂空浮雕。

棠樾牌坊群位于古徽州府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共七座, 明建三座, 清建四座。近楼的栏心板镌有精致的图案, 梢间横坊各刻三攒斗拱。四柱的嗓墩, 安放在较高的台基上。整座牌坊典雅厚重。

贞白里坊位于徽州府歙县郑村, 为徽州最古老的牌坊。始建于元末, 明弘治和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曾重修。仿木结构, 二柱一间三楼, 高8米, 宽5.7米。

牌坊不仅建筑结构自成一格, 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 熔古人的社会生活理念、封建礼教、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古代的民风民俗于一炉。

鼓楼

汉代有一种楼的建筑, 在乡村的大地主富豪们可以说每家必有一座, 这既是望楼, 也是谯楼, 是鼓楼的前身。这种楼的式样很多, 3至5层不等, 多为双开间, 或单开间式。

侗族民间有“建寨先楼”之说。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 或有发生火灾、匪盗, 登楼击鼓。鼓楼一般高20多米、11层至顶, 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型, 约10平方米见方。楼檐角突出翅起。鼓楼至今仍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皇城相府河山楼, 位于内城北部, 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 显示出古老古堡风格。楼平面呈长方形, 长15米, 宽10米, 高23米, 共七层 (含地下一层) 。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只在南向辟一拱门, 门设两道, 外门为石门, 门后施以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屯贮人员物资。暗层内有井、碾、磨。楼顶设垛口和堞楼。

戏楼

戏楼建筑, 有着悠久的历史。北宋之后, 演出场所逐渐演变为精致实用的殿阁式建筑。据考证, 我国现存最早的古戏楼建筑, 是山西高平县王报村的金代舞楼。

古戏楼不只是建筑艺术的实例, 而且是砖石木雕艺术、彩绘艺术和书法绘画艺术的综合载体。戏楼的建筑形制可分为卷棚式、硬山式、歇山式, 单体式、双幢竖联式、三幢并联式。

传统民居聚落中还有一些书院、亭、阁、广场等建筑形式。

岭南建筑中的文奎阁, 高19米, 共三层。首层供奉土地公, 二层供奉武圣“关帝”, 顶楼就是手执朱笔的“踢斗魁星”。顶层上供奉的文魁星, 能保佑村中多出功名。

在乡村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中, 常常见到路亭、凉亭等建筑, 路亭的一侧建有神龛, 另外三面透空, 凉亭则是四面敞开。

村镇中一般还设有广场, 分为交通广场、集市广场、入口广场、水上广场等。广场一般是村镇发展中自然形成的, 平面一般不规则。在民宅组合过程中所自然形成的村镇广场, 常常辅以牌坊、寨门、市楼等公共建筑, 不致流于概念化。

2 我国传统民居聚落中的公共建筑建造的缘由和意义

2.1 聚落布局的需要

从平面构图的艺术上说, 中国建筑的门担负起引导和带领整个主题的任务。牌坊, 作为门的一种演化, 起到了这种引导和标志性的作用。

中国建筑构成的一个很主要的特色是“门堂分立”, “门堂分立”对于单个院落空间不难理解, 进而可将其抽象用于村落的布局中:牌坊可称之为“门”, 祠堂等大型中心建筑便可称之为“堂”。

“门堂分立”成为一种传统之后, 中国建筑就没有以单独的“单座建筑”作为一个建筑物的单位而出现了。有堂必须另立一门。

牌楼普遍的横跨于古代的城市大街上或古镇村口处。形式多样、造型别致的牌坊便是这种中国古典建筑中“门”的艺术的一个体现。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民居对于村落布局、牌坊的设置是很注重的。

2.2 功能的需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家族观念相当深刻, 祭祀先祖、规范家制、团结本族便是这种家族观念的体现。祠堂便提供这种家族活动的场所, 也体现着家族的名望和实力。

牌坊就其建造意图来说, 可分为四类:一是功德牌坊;二是贞洁道德牌坊;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家族牌坊;四类为标志坊。

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 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 兼有祭祖的功能。

鼓楼、谯楼作为防御性的堡垒之用, 同时又火灾和自然灾害的报警之用, 其在和平时期, 却仍可作观赏揽胜之用。

2.3 民间住宅艺术的展示

民间住宅设计的手法很丰富, 发展也很快, 很多官式建筑的设计手法都是从民间住宅中吸取的。

隋、唐、五代是建筑得以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 对于宅第制度的重视和宅第的控制达到了非常严格的程度。北宋时规定除官僚宅邸和寺观宫殿以外, 不得用斗拱、藻井、门屋及彩绘梁坊, 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这就限制了民间住宅的体量和样式。但是, 居住者不会轻易放弃对气派、豪华精致的追求, 民间匠人更是对这种建筑艺术有不懈的更新。聚落公共建筑可以做歇山顶和重檐, 可用斗拱雀替, 可进行彩绘, 是民间匠人得以发挥之处。同时, 居民也对这类公共建筑有现实的需要, 给匠人的发挥提供了条件。

我国传统民居聚落有着丰富的样式博大的内涵, 而民间聚落中的公共建筑更是这种民间建筑艺术底蕴和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者。

参考文献

[1]王其钧.中国民居[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

[2]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3]楼庆西.千门之美[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信息规范化下一篇:产业集聚促进西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