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问题

2024-10-06

有效性问题(精选12篇)

有效性问题 篇1

中考数学科综合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初三综合复习过程中,教师会着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但往往是题没少做,也没少讲,结果却收效甚微.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历来是教学工作者研究的基本课题, 也是我们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以有效性的问题搭建起解决综合问题的阶梯.

问题:如图1,在坐标系xoy中,△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 90°,A(1,0),B(0,2),抛物线y=1/2x2+bx-2的图像过C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平移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所在直线l,当l移动到何处时, 恰好将△ABC的面积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3)点P是抛物线 上一动点 , 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ACB为平行四 边形 ?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这是一道典型的综合类问题,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难度较大.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笔者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精心设置了一连串的针对性问题:

问题一:1.观察解析式y=1/2x2+bx-2,未知系数有%% %%个为% %%%;

2.观察图像 ,要求解析式应该先求什么 ? 如何求 ?

问题二:1.观察教师演示明确问题.(这里笔者借助超级画板演示直线l的运动过程,帮助学生实现问题定位,即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

(1)图2中,若E(1,6),F(1,1),C(4,2),EF=_,S△CFE=_.

(2) 图2中,若E (1,6m+2),F(1,m+1),C (4,2),EF =_,若S△CFE=6,则m=_.

(3)图3中,直线l垂直于x轴于点D,分别与直线y=1/3x+2和y=1/2x1/2交于点E, F.若D(2,0),则E( _, _ ),F( _, _ ),若D(m,0)则E( _, _),F(_, _),EF=_.

问题三:1.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基本解题思想是什么? (假设存在,画出平行四边形,构建全等三角形,求出点P的坐标.)

2.点(2,3)向右平移2个单位 , 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_ , _ ),

3.图4所示 ,将线段AB平移 ,点A平移至点C,则点B对应点坐标为( _, _),平面内与点A,B,C构成平行四边形的点有_个 ,它们分别是_.

效果分析:对于问题一,简单概括,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对于问题二,似乎是给学生答案, 但实质是交给学生获得答案的过程. 一道综合题原本就是由多个基础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够巧妙地把问题分解开,并以一连串有效问题搭建起解决关键问题的阶梯,是问题得以解决的成功所在.这同时打破了教师的讲与学生被动听的惯例,使学生在问题的导引下亲身经历突破各个环节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经历使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一些简洁高效的手段.比如问题三中的2问与3问, 指引学生借助平移直接找到构成平行四边形PACB的点P,然后只要检验点P是否在抛物线上就可以了,这大大简化了解题过程.而且把问题(3)“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ACB为平行四边形?”改为是否存在点P,使以点P、A、C、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种方法就更有效了.

以上过程笔者在课堂上展现了两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果我们多花费些精力,把那些复杂问题以这样的形式展现,或许开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一种方法如果适应学生,那就是好方法,再加以加工、加以完善,定会绽放出别样的花朵.

摘要:初三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有时可以尝试换一种方式把问题呈现给学生,以有效性问题代替教师的讲,于无声中搭建起解决综合问题的阶梯.

关键词:初三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解决综合性问题

有效性问题 篇2

——谈对“四有”课堂“环节有效”的认识

开学以来,学校进行“四有”课堂教学实践,“流程有序、环节有效、学教有法、节节有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环节有效”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环节有效”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西方学者德加默指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教学始终的常用教学手段之一,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教学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有那些优化了的课堂提问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提问能力,所问问题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如果教师没有科学地理解和运用课堂提问,不仅会导致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降低,而且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高效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优化课堂提问环节,即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有效性课堂提问是提高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一些低效、无效的课堂提问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表现为:

1.问题的表面化、简单化,缺少思考价值,要么“满堂问”,连珠发炮;要么蜻蜓点水,处处开花但不着边际,问题的数量多、回答的人数多,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尤其是一问齐答是造成学生思想懒惰、盲目附和、学习被动的主要原因。

2.问题的随意性,问题未经精心设计,随意发问,问题没有价值,缺乏科学的依据与科学设计的,表面上启发学生思考,实则缺乏针对性,收效甚微。

3.问题形式的单一化和教师点评的简单化,课堂教学基本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评价不到位、不准确,或不予评价,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习缺乏创造性。

4.问题设计缺乏梯度,要么过于简单,“大合唱”,热热闹闹;要么过于深奥,启而不发。

5.教师提问的范围缺少普遍性。教学中,教师只围绕几个优等生发问,至于大多数学生则被冷落一旁。这样一来,优等生兴趣盎然,而其他学生则无精打采,对于提问心不在焉。另外,回答问题时不能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也会影响课堂提问的效果。

6.提问缺乏互动性,几乎没有为学生留出提问时间,也几乎没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而教师反复重述或打断学生发言等现象却普遍存在。

7.提问缺乏艺术性。由于问题过于呆板、机械,或者语言表达缺乏艺术性,致使学生很多时候成了“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

“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设计课堂问题的前提是“疑”。从“疑”入手,给学生营造一个适于探究的学习氛围,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宽松的思维时空中思索、辨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认知的重组和思维的创新。从“疑”入手,还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需求,在有疑、追疑、思疑、释疑的过程中,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探究动力。

那么,应如何进行设计,才能使课堂提问更为科学有效呢?

1.课堂提问应具有科学性。课堂提问科学性的前提是熟知课程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问什么”是教师在提问前必须仔细思考和慎重考虑的问题,它所涉及的是课堂教学应该提出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根据这些问题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的问题。课堂教学“提问什么”的实质是选择和组织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的问题。因此科学性的前提是吃透教材,要熟练掌握课程结构和特点,理解其深刻内涵。同时课堂提问科学性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是了解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其认知水平,即正确认识学生并科学地认知他们的知识和思维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

以“经济生活”中《信用工具与外汇》为例,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外汇、汇率和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热点是“这一年来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同时学生可以感受到当前人民币升值给生活带来的影响,也是学生

平时关心讨论的话题。因此可以这样设问:一方面我国要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但另一方面我国自2005年8月至今人民币汇率为什么会出现不断升值的现象?升值以后会带来哪些影响(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就对企业的影响而言,我国企业该如何应对?你对人民币升值持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等像这种难易适度的问题,就能展开学生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能引导学生沿着符合逻辑的思路去分析和研究。

2.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精心设计的问题要侧重思考型、启发型和开放型的问题,好的提问应该富有启发性,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于走向结果。启发性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老师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知问题,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

3.课堂提问具有适度性,包括适度、适时、适量。

一要适度,就是把问题提得准、提得富有启发性。适度,每一堂课的提问要有广度、深度、坡度,要面向全体学生。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或抑制心理。那怎样的提问才算是适度呢?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又不能让学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的懈怠。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适度的提问促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会使学生感到由衷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最近发展区”上下功夫,要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二要适时,教师要注意努力抓住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最佳时机,进行提问。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的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要尽可能恰当地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而知不足”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自己推敲出新知识的结论时,会感到无限的欣慰。

三要适量,就是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否则学生无法冷

静有效地思考。每一个提问后,要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促进学生有效思维。

4.课堂提问应具有互助性,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高质量的教师提问能激发学生的疑问、追问、深问。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巧妙的提问一定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想问题、发现问题。老师的问是为了让学生问,几个学生问是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问,互动性提问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学习,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5.课堂提问应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在学生解答完提出的问题后,教师还应留下具有生活化、又具有探究性的空间,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去探究。如: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对我国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请你为从事鞋类、服装加工外贸企业的发展制定一份合理的经营战略等等。课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逐渐明确研究思路,并实施研究,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整理、加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并撰写小论文、小调查,还可组织交流、展示。这样有利于启发和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提问有效性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提问和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因学生不完整的回答或无意义的回答,就对他们失去耐心,更不能用伤害感情的语言来对待学生,否则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2.要提问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做到目标、教学和问题的统一。当目标层次较高时,要注意问题的梯度和层次性。

3.要面向全体学生,多方位提问。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避免老是由相同的几个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要注意以各种方式提问,以适合能力水平不同的同学。教师不能因学生成绩的差异而忽视部分学生,也不能因个人习惯而无意识遗忘视野中心区外的同学。

4.教师要注意在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正如音乐中的“休止符”一样的短暂停顿,给学生恰当的思维时间,保证学生思维的转换和思

维过程的时间,便于大多数学生及时调整思维内容和思维情绪,进行广泛、深入地思考。

5.针对学生的回答要注意继续跟踪提问和追问,如“为什么”、“能举个例子加以解释吗?”、“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以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使学生认识到思维的过程和答案同样重要。

6.课堂提问既要有预见性,又要注重生成。

教师在课前对问题的设计是有预设的,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某些原因,教学往往会偏离我们的预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让学生配合我们来完成“教案剧”,而应该树立起强烈的资源意识——把课堂上即时生成的情况、学生不正确、有争议的回答也当作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利用,让课堂活力在学生的思考、体验、讨论、争辩中迸发。

班级管理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篇3

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教育管理论》)在这种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班级管理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往往采用“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管理方式,与现代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自主意识的确立和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极不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则体现了人本思想,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律及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

由于人是有思想、有智慧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人性化管理的困难性,要对学生实施人性化管理。首先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其个性差异。对于学生的班级管理,需要管理者调整管理理念,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制定出更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

二、掌握学生学习阶段性特点,做好中心环节工作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思想变化呈阶段性规律,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入学至第一学年结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适应阶段。这个时期学生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学习积极性较高且能够遵守纪律,工作较好做,但在这个阶段如果不加强管理,这种情况则很难持续下去。第二阶段是第二学年至毕业前的一个学期。这个阶段学生已经习惯了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逐渐放松,会认为“就那么回事”而产生了“疲”性,加之这阶段学习任务较重,有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第三阶段是毕业前一学期。最后一学期学习任务较轻,学生的热情又有回升,都希望能够圆满完成学业,成为合格的毕业生。根据三个阶段的特点我们要抓好两头,特别是进校的第一年,要抓好入学教育,形成良好的开端,对学生进行培养目标、组织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打好第一阶段的基础,在第二阶段需继续加以巩固和强化。第二阶段主要是严格考勤和考纪,同时鼓励学生克服困难集中精力学习。第三阶段要加强毕业教育,使学生能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习。

三、因人而异,注重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

面对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平时多观察,摸清情况,做到教育学生有的放矢。注意经常将班级的学习工作情况反馈给学生,表扬先进,鼓励后进,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以一颗真诚理解的心去倾注自己的感情,只有成为他们的朋友,才能得到他们的信赖,才能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特别是成绩稍微差点的学生,他们渴望得到尊重,自尊心特别的强,对于这些学生,我们首先要以高姿态去面对他们,视其为家人、朋友,对他们坚持周到的服务,坚持正面教育和积极疏导相结合的原则,多鼓励、少批评,善于发挥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而传统的以班主任为中心,统一要求、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对于主体意识很强的学生是不合适的。在学生的班级管理中,一定更要时时处处体现服务意识。

另外,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更好地为学生教育服务,班主任应加强自身修养,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全身心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交往,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体谅,建立和发展真挚的师生情感关系。班主任应该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处处关心学生,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真心实意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他们就会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亲切感,能对你敞开心扉,有意见敢反映,有牢骚敢宣泄。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通过谈心等形式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发现倾向性和隐发性问题及时疏导,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出发,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巧妙地处理问题。首先,要培养与引导班级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具有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班风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班级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感染力。由此,才能培养出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级。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这严重制约了班级有效性的提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方面,班主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后,帮助学生规划其学习生涯。学生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较多接触社会、政治、个人前途等问题的敏感时期,这就要求班主任加强同学生和班干部的沟通,了解和理解每一位学生,因人而异帮助他们确定个人目标、规划发展方向。

四、班级管理中有效性分析

学校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微观环境,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基层正式组织。学校班级有效性是指学校班级以及班级成员实现其共同目标的程度。学校的有效性归根到底,是以学校班级的有效性为基础。

1.明确班级目标。班级目标,是班级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也就谈不上班级的有效性了。所以要提高班级的有效性,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全体班级成员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目标的制定应结合班级成员的思想、学习、生活、能力等实际进行。对一个班级来说,既要有远期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既要有个人分目标,又要有班级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持久的动力,引导班级及其成员不断提高班级的有效性。

2.选择好班干部。在以自主管理为主的学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班干部的优劣对一个班级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班干部群体既能保证这个班的健康发展,也可以让班主任工作得以事半功倍,可以使这个班保持团结协作的气氛,有刻苦努力的学习氛围,互相帮助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思想作风,它是联系班主任和班级成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要提高班级的有效性,必须选择好班干部。

一个好的班干部必须能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有为班级工作的积极态度和激情;其次,要有一定的威信,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再次,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最后,必须具备较强的人际关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

3.塑造良好的班级文化。人的成长总是受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实践表明,在同一校园中,不同的班级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不但体现了不同班级间的个性特征,更反映了各班级间发展水平的差异。

进行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包含班级的环境布置以及班级成员的仪表仪态等,它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

(2)制度文化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二是要抓好制度的实施和落实。

(3)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

4.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班级组织或参与各种班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次数及其活动结果,是班级综合实力的体现,班级的有效性,可以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效的班级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班级活动包括有科技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劳动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班会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增进班级成员间的沟通,相互理解,淡化矛盾,更可以使每个人的潜能、个性和创造力得到表现,从而促进班级成员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发展。开展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在班级中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班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班级成员的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合作能力,提高班级及其成员的成熟度。

五、总结评价

过去我们对班级的评价往往是经验型的,因而容易出现主观、片面和评价标准随意性强,评价依据不一致、不系统等问题。由于评价本身不够科学,所以也就导致对班主任队伍的管理缺乏科学性。当前,推行科学的班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是可靠的和客观的,这必将促使班主任队伍的管理科学化。我们采用更加崭新的班级管理模式管理班级必然会使学生的行为习惯更加规范,校园环境也会更加整洁,教学过程更加精彩。通过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试验班级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也由以前的重在参与发展到现在的数一数二,以致于连续被学校评为文明示范班级。这说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有效性问题 篇4

一、巧设问题串, 深化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逻辑起点和认知基础, 只有正确理解概念, 掌握概念, 才能灵活运用概念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有些数学概念较为抽象, 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因而难以把握, 这时教师可以灵活运用“问题串”教学法, 在引入概念后, 针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巧设问题串, 启发学生的思维,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与解决, 深化数学概念, 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如在学习双曲线的定义时, 教师可以根据“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 (小于|F1F2|) 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一基本定义, 即||MF1|-|MF2||=2a (2a<|F1F2|) 设计下列问题串:

问题1:若将定义中的“2a<|F1F2|”改成“2a=|F1F2|”, 其余保持不变, 那么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问题2:若将定义中的“2a<|F1F2|”改成“2a>|F1F2|”, 其余保持不变, 那么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问题3:若令定义中的常数2a=0, 那么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问题4:若去掉定义中的条件“小于|F1F2|”, 其余保持不变, 那么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问题5:若去掉绝对值, 其余仍保持不变, 那么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问题串,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 深化学生对双曲线概念的理解, 把握双曲线概念的内涵, 掌握双曲线概念的本质属性, 进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二、巧设问题串, 突破教学难点

在高中数学中, 有些难点知识较为抽象, 加之学生的知识储备少, 迁移能力薄弱, 教师若一味地对这些难点内容进行直白地讲解,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巧设疑难问题的问题串教学,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数学难点, 启发学生的思维,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培养观察、联想和创造能力。因此,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针对教学难点, 设计一些阶梯式的问题串, 将难点知识细分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系列小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层层深入, 让学生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 培养探究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教学为例, 在学习由y=sinx的图象如何得到y=Asinx (ωx+θ) (θ>0) 的图象时,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先平移后伸缩”与“先伸缩后平移”这一重点内容, 把握其区别, 并加以灵活运用, 教师可借助“问题串”教学, 设计以下问题串:

问题1:由y=sinx的图象如何变换才能得到y=sinω的图象?

问题2:由y=sinωx的图象如何变换才能得到y=sin (ωx+θ) 的图象?

问题3:由y=sinωx的图象变换得到y=sinx (ωx+θ) 的图象与由y=sinx (x+θ) 的图象变换得到sinx (ωx+θ) 的图象有何不同之处?

通过这样的问题串, 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顺利渡过难关, 由浅入深地逐步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巧设问题串, 探究数学规律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认识数学问题的本质, 学会发现、探究、总结数学规律, 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进而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分析、归纳、推理、联想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数学问题存在着一定的数学规律, 因此, 在高中数学中, 教师可以借助“问题串”教学方式, 通过巧妙地设置问题串,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寻求规律, 进而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去解决数学问题, 学会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提高学生探索、推理、发现问题规律的能力。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 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串:

问题1:若a1=1, an+1=2an (n∈N+) ,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问题2:若a1=1, an+1=2an+1 (n∈N+) ,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问题3:若a1=1, an+1=2an+n (n∈N+) ,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问题4:若a1=1, an+1=2an+kn+b (其中k, b均为常数, n∈N+) ,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课堂教学问题有效性的思考 篇5

(文章发表于《中学语文》2010年第10期,引用请参照刊物文章,并注明)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紧紧扣住有效的问题,则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言语能力得到提升。但如果问题没有设置好,对话就变成“假对话”或“无效对话”,课堂效率自然就低下。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有效问题的内涵,促进问题的有效设置,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言语特性是问题设置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当课堂上围绕问题进行活动时,我们心底时有疑虑:这样做“语文性”充分不充分?是不是真的能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现以《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四个练习的设置进行分析比较:

①分析贾宝玉、林黛玉及王熙凤三个人物的性格。

②“联系人物身份、性格,品味下列人物语言”。(之下是三人的语言)[1]

③“品味下列人物的语言,分析他们的不同身份和性格”。(之下是三人的语言)[2]

④抓住人物语言的关键节点,准确地描述出贾宝玉、林黛玉及王熙凤当时的感觉状态。(之下是三人的语言)

四个例子的问题都是分析人物性格,例①是一教师的课堂作业。题中内含的问题是纯粹出自文学鉴赏的角度的,是有问题的存在,但学生解决了问题,却停留于一般的分析概括,未能触及具体的言语材料,言语性是不充分的。

例②例③分别来自人教社的大纲版与课标版课本。例②的问题设置从人物性格到言语材料的感悟,例③是以言语感悟为出发点分析认识人物性格。同样是对林黛玉、贾宝玉及王熙凤的性格分析的作业,就能看出人教社两种版本对言语感悟上的不同理解层次,人教版的教材编写上对问题中的言语感悟特性的认识是逐步提升的。

例④为笔者所拟,是言语感悟特性的强化版。题中隐含的要求是清楚的:学生首先要反复品味具体人物语言,感悟并抓住人物性格表现的关键节点,如语体关键词、句子结构及语气等;第二个步骤是要把握好人物的性格,且要能准确地概括,当然步骤中言语因素是不可或缺的;第三步才有可能调动言语积累,对人物的感觉状态进行准确描述。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要贯穿言语能力提升的要求,言语因子要充盈于其间,在具体的字、词、句的品味感悟中,在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细节中,都应要求到位,都落实到位,这样的问题才具备言语特性,才符合语文学科的课程特性,也才是有效的。

我们经常听到有的教师嚷嚷:语文课,上多上少一个样,多上了学生的成绩不会提高,少上了学生未必就会考砸。一份试卷,从外在看,还是检查学生的言语能力的,如果上课与考试成绩、与学生的言语能力发展无关,说明这个教师的课堂问题是低效或是无效的,问题的设置及解决肯定是没有围绕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的。

问题的言语特性是首要的,抓住这个特性,还有利于摒弃课堂教学中的“非语文”做法。如多媒体的使用,以其容量大、交互性强而备受青睐,但“负”作用也大,一直备受争议。使用多媒体的终极目标是为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的,如果与这一点有关的,即为有效使用;如果无关,即为无效行为。课堂上的一段录像如何与发展言语能力挂上钩?针对媒体材料的问题设置中的言语因子有哪些?明确了没有?利用好了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了没有?要思考好了再用。

设置问题要抓住言语特性,出发点是感悟言语,终极目标是言语表现力的提升。如能做到,则课堂上教师的不对劲、疑虑感自然而然会消失,课堂就会是有成效的课堂。

二、落差结构是问题的存在方式

有的教师注意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题,然后教师解答或师生讨论解决。问题是罗列了一大堆,师生也是忙忙乎乎的。但课后一反思,学生并没有提高了什么,只是课堂热闹而已。课堂问题还是需要有一定难度,应具备落差特性。

落差,是一种问题生成结构,落差特性是问题之成为问题的原因。落差结构可描写为: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两者之间的落差为学生还存在的欠缺,或者表述为还应该解决的问题。可简化为:预期目标-已有认知=未知或欠缺(存在问题)。

问题的落差特性具体可表现在情感体验、认识与言语表现能力三个方面:

情感体验落差。诗言志,无论何种语体的言语表现,有了足够的情感强度,言语自会流淌而出。学生的某些情感存在着未被唤醒,或是处于朦胧有待强化状态,与预期的能达到言语表达的情感强度是存在差距的。问题设置要唤醒学生的某一情感,强化某一情感。如某省的高考作文话题“提篮春光看妈妈”,内在的问题设置即是关注情感体验的落差的。

认识落差。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少、肤浅的和不成熟的,问题的设置就要显示他们的认识水平与事物本质之间的相应差距,显示出与预期发展目标之间的落差。

言语表现力落差。一方面是与经典文本言语水平的差距,是学生言语素养与传统优秀文本的语言因素继承要求上存在的差距;另一方面是口语交际言语上的差距,即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社会生存所需的言语能力之间存在的差距。新课标把必修课的课程目标分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是紧密扣住这两个方面存在的落差的。

问题的落差特性在操作上既要关注认识、情感体验与言语感悟三个方面的区分,以有效地分别消除落差;又要做到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以促进落差消除的有效性。因为从实践操作看,显性的表面的内容是言语表现;课程层面上看,认识、情感体验落差的消除又是为言语能力的提升服务的。

我们经常见到教学中落差结构处理不当的情况。有时课堂上出现过于轻松现象,学生回答过于随意,甚至有的学生会就某一问题瞎起哄;有时有的问题太难,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相对沉默,出现冷场现象。这些现象都是落差结构没有处理好的表现,这些“问题”内涵不在落差结构之中。

三、发展性内涵让问题有丰富的生长点

我们常见一些相当完美的公开课,课堂上该解决的问题都顺利解决了,大家就觉得这样的课没什么意思。觉得应该听一些常态课,听一些有问题的课,听有不足的课,听一些可探讨的、可发展的课会好些。因为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课也应该是处于发展中的,完美就可能是虚假的,就是无意义的。所以,有效的问题还应该具有发展性内涵。

1.阶段性。学生的学习是个累积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是向预期的目标逐渐靠拢的过程,问题的内涵应指向其发展中的某一阶段,指向特定的年龄、生理、认识水平层次,不追求成人化、社会化的凝固的或完美的,而是应指向不完善的、有不足有欠缺的,是可成长的。

所以,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地解决了问题,成长为“完人”什么的,让教师或评价者感到“十分满意”;可能只是解决了其中的一个步骤,完成了一个阶段,还留下未能解决的一部分。是让学生以此阶段为基础去探索,去解决余下的问题。虽只是起步,但已能预期出其发展可能,已向预期目标逼近,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2.递进性。一个问题的解决能引出下一个问题,向更高层次提升。解决了一个问题,学生就提高至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应能发现更有价值的问题。问题应让学生处于不断解决和发现问题的良性循环中,处于不断递进、提升的状态或过程。

3.包孕性。问题内涵是丰富的、生长的,是一个不断吸收各种信息,不断趋向丰富化的动态的开放系统,而不是预先设定好的封闭结构。在实际对话中,预设的内容会有变化,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资源会及时充实进问题之中,使问题更丰富,包孕性更强。

人是处于发展之中的,心灵是无限丰富的,问题更应该体现其发展特性。但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忽略了问题的发展特性,如有的教师会设置大而无当的问题,也会苛求学生有完美的“标准答案”,最终弄得师生双方都疲惫不堪。有的教师指导学生刚解决了一个问题,匆匆转至另一问题,忽视了此时学生的水平已有提升,应继之以升华性的学习活动内容,以扩大成效。这错失了深入挖掘、拓展的机会,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问题的自主性让学生走向学习的自觉

有的教师会把教参的答案化为问题,或是把自己解读文本时感觉到的问题作为课堂上学生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简单化“制造”出来的问题是没有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发展。

问题应是学生的问题,应引向学生走向心灵深处的自我感悟,引导学生的生存能力获得真正的发展。

(1)主体觉醒。问题应体现学习主体的存在,有学生观点的存在。问题内涵的各种关键节点应指向学习主体,应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有可能激发主体对话的积极性,更好地感悟言语。

(2)自我对话。不能简单理解为提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做了、说了及参与讨论了,就能感悟言语了。有意义的对话要提升至自我对话,应使学生能不断地追问自己:我的认识、情感体验和表达好不好?为什么?要怎样表达会更好?

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好学生的“底线”,设置的问题真正触及学生自我,使学生“自我”站到问题及对话的前台,达到自我对话的层面。学生所面对的问题内涵,如果没有能让其深入感触的情境,或是没有触及其存在的生存要素,其对话有时就可能是渲泄,可能是种自我保护的应付。

(3)走向自觉。学生的学习,还应从解决问题到自主自觉地发现问题,这需要教师组织引导。教师不能是为问题而设置问题,而是要考虑到问题是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的,且要使发问、创新、探索成为一种习惯,直至成为一种心理需求,要达到自觉的程度。

对问题的态度能走向自主自觉,也是学生生存能力的生成,这应是问题设置的真正意义所在。

动手操作有效性的问题与对策 篇6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A-0079-0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表明:如果仅靠听和看,一个人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识;如果动手做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尤其是公开课上,教师都喜欢让学生动手操作。然而,有些教师由于对学生的动手操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虚假操作。缺乏真实的动态生成

[案例回放]《圆锥的体积》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先让学生讨论求圆锥体积的办法,使学生知道用转化的思路来解答;然后,让学生猜测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材料都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以及黄沙、水、脸盆等。很快,每个小组都能顺利地得出了“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的结论。

[问题凝视]这个案例中,教师试图培养学生的操作探究意识,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真实、自然、有效地动手操作,认识是有一定偏差的。其主要原因是对学生的不信任。为扫除学生探究过程中的障碍,教师提供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学生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就能顺利地通过操作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随着教师的“精心安排”行进在一条封闭的安全通道里,没有旁逸斜出,一切尽在教师的预料之中。这样的数学学习,由于学生受到操作材料的束缚,使得整个操作活动缺乏生动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学生变成了一个被动的操作工,陷入了一种虚假的动手操作状态中。

[出路审视]本案例中,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实验。事前为学生提供各种圆锥体和圆柱体材料进行操作探究:有等底等高的,有等底不等高的,有等高不等底的。这样,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结论会出现多样性。当出现“圆柱的体积不一定等于圆锥的体积的3倍”的结论时,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怎样才能满足“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的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的操作具有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二、机械操作,缺乏灵动的生态生成

[案例回放]《长方形面积》教学片段。

一位老师在教学“长方形面积”一课时,安排学生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去拼长方形,并出示如下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有序操作,然后填写表格,再总结规律,最后概括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问题凝视]以上的操作过程中,看上去是灵动的,实则是机械的。学生的操作活动是被动的,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事实上,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要让学生自主参与操作方案的设计和操作策略的选择。

[出路审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用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拼法?学生分组操作,有的拼摆,有的记录。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知道:在三种不同的拼法中,尽管形状不同,但拼成的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相同,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这样的处理,既为总结公式做好了铺垫,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简单操作,缺乏持续的深入思考

[案例回放]《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片段。

课上,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例题:有23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用23粒玉米代替23盆花,先让学生5个5个分,然后让学生思考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说出:“分成4份,还多3粒。”教师接着总结:“分成4份,说明商是4;还多3粒,说明余数是3。”最后,顺势写出这样的式子:23/5=4……3。

[问题凝视]“有余数的除法”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在除法中出现余数”是认知上的一次飞跃,教学中理应重点处理。但这位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操作,细细想来,既没有操作的必要,也没有操作的意义。因为这种简单的操作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之间“貌合神离”,可有可无,不能较好地促进数学学习技能的提升。

[出路审视]教师可以在完成以上教学过程的基础上,继续提问:“如果再加l粒,同样分,你发现什么?”学生会发现:商不变,余数变成了4。教师追问:“如果再加1粒?”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会发现:当余数和除数相同时,商可以再增加1,而余数却没了。这样的连环追问,较好地引导学生把操作的结果与所学的知识——有余数除法算式结合起来,把操作与算理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认知联系。尤其在玉米增加2粒时再平均分,学生会发现这时余数与除数相同,商增加了1,没有余数了。这个操作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发现除数和余数之间的关系,而且使他们理解余数和商之间的关系。

四、盲目操作,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向

[案例回放]《图形的认识》教学片段。

课前,一位教师让学生带来了许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物体。课中,教师设计了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玩一玩手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物体,但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任务。顿时,课堂上热闹极了,有的滚球,有的玩魔方,有的堆长方体积木,有的比谁的东西好看等等。一段时间后,教师让学生谈感受,学生不知道说什么好,有的还沉浸在玩耍的兴奋状态中,课堂秩序非常混乱。

[问题凝视]没有明确要求的操作任务,其操作过程往往是无序的,操作结果是零乱的。因此,在操作活动之前,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学生操作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及时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策略,从而让学生的操作有针对性,而不走过场。

[出路审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这样几个环节:一是看一看、摸一摸,通过看感知物体的外形,通过摸感知物体的特性;二是分一分、比一比。让学生按形状给它们分分类,让学生感知几何形体的特征;三是认一认、找一找,通过电脑展示几类物体的图形,让学生找出这些物体分别是哪些几何形体。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操作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活动经验和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和数学思考;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关注数学的本质,回归数学的本质,使动手操作充满逻辑的力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课堂有效性 篇7

一、诱导设疑, 诱发学生思维

诱导设疑可以让学生在释疑中 (通过设疑所搭之桥) 求得解答, 诱发学生思维。如简单机械中的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的机械公式都是在理想状态下 (额外阻力为0) 导出的, 而讲解机械效率的有关概念时则要考虑额外阻力。为了清除学生的思维障碍, 可以在理想状态下推出机械公式为基础设疑:如果额外阻力不为0, 那么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的大小将如何?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功 (总功) 和机械克服阻力的阻力功 (额外功) 又将如何?从而为讲清机械效率搭了桥, 铺了路。

二、变序设疑, 启发学生思维

变序设疑, 打破了事物发展的顺序, 变由因导果为由果导因, 把事情某个紧要部分提到前面, 设置悬念, 以此启发学生思维。

例如, 在讲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 教师可作一个演示:将一只乒乓球用手托着放在一个漏斗里, 用嘴向下用力吹气, 问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在学生的思维定式中, 似乎应该是乒乓球会加速向地面落下, 而演示实验的结果却让学生瞠目结舌, 吹气的力越大, 乒乓球就越不容易掉下来。此时学生有的目不转睛, 有的还小声议论, 思维十分活跃。

三、导谬设疑, 引导学生思维

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运用公式时出现偏差, 有时从正面讲解难以奏效, 采用反诘设疑的方法反而可以使学生恍然大悟,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电阻R是导体的固有特性之一, 所以对于同一段导体R的数值不随加在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电流的变化而变化。桌面上阻值为10欧的一段定值电阻丝, 将它放到窗台上, 它的阻值为多少?将它接到10伏电源电压的电路中, 它的阻值为多少?当通过它的电流为1安时, 它的阻值为多少?通过这些问题, 生动形象地使问题迎刃而解。

四、求异设疑, 训练学生思维

许多物理问题, 从某一角度看学生理解了, 但换个角度却又糊涂了, 所以在教学中应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设疑, 这样不仅能有效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 还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

如漂浮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如问漂浮物体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是什么?学生回答很轻松。但如果问轮船从河里开到海上是浮起来一些还是沉下去一些?为什么?学生就不那么容易回答了, 可见求异设疑的必要。通过层层设疑,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表层逐渐转入深层,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五、创新设疑, 发散学生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只有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使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 才能使学生更容易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 受到启示, 触发联想, 产生迁移和联结, 从而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 达到认识上新的飞跃。扩展知识面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在习题教学中教师要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 开拓思路, 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多种方式,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去思考, 猜想解决问题的途径。如为了测出石块的密度, 可用哪几种方法?如可用天平和量筒测、用天平测、用弹簧秤、烧杯和水测等等;为了测一个电阻的阻值, 可用什么方法?可用伏安法、双安法、双伏法等等。

有效性问题 篇8

一、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在平时教学中, 要求学生根据在校外收集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等活动, 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这就促进学生主动观察生活, 从中提出数学问题, 通过课件演示实物活动, 引导学生探究, 自主合作交流, 并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从而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如在“时、分、秒”教学时, 先让学生搜集每天作息时间的信息, 了解自己一天生活、学习的有关时间, 爸爸妈妈工作作息时间……然后提出问题:“有哪些时间单位,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测量的“吨、千克、克”教学时, 先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物体质量问题, 知道了比较重的物体质量用什么作单位, 比如汽车、轮船、沙土、钢铁……比较轻的物品用什么作单位, 如药片、金首饰等, 提出常用质量单位有哪些, 以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课前的实际了解调查, 抓住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知识,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步学会了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学生只有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解决了提出的问题,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反之, 提问方法不当, 或是提的问题过于简单、机械, 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和厌倦。 因此, 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使学生知道“问什么”、“怎么问”, 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 使学生学会提问, 并在学生提出问题后, 能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培养他们提问的能力。

二、让学生主动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并能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要因势利导, 利用个人探究、小组合作等多种方法, 善于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能从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如在学习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这个方法, 必须让他们亲自寻找获取。出示一个长方体长是8厘米、宽6厘米、高3厘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 一些同学把长方体的六个面展开, 分别量出六个面的长与宽, 再求出它们的面积的和。 有一些同学直接量出前面、左面、上面的长与宽, 再算出前后面、左右面、上下面的面积, 最后算出它们的面积的和。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三种方法, 哪个比较简便, 概括得出: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 ×2。

如“循环小数的认识”教学时, 学生在生活中已感受过循环、重复的现象, 也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 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 让学生在计算中, 发现“余数不断重复出现, 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 理解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掌握循环小数的一般写法和简便写法, 以及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主导, 应主动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交流中。 同时作为指导者, 又要对学生的讨论、交流起促进和调节作用, 使问题不断引向深入。 在交流过程中, 让学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对学生的观点要有明确的答复, 即使是正确也要追问为什么, 同时征求其他同学还有无不同看法? 学生的思维这时往往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得到发展

“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依据各自的数学现实, 调动各自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运用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 选择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有趣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虽然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同, 思维水平的高低不同, 但只要教师能创造好平台, 做到人人参与, 亲身经历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就能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应用题:“小军与外婆家有210千米。 小军和爸爸一起坐车去外婆家, 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 3小时可以到达吗? ”有的学生这样解答:80×3=240 (千米) , 240>210, 可以到达, 比较简便。教师要给予他们鼓励表扬。 有的学生这样解答:210-80-80=50 (千米) , 50<80, 可以到达, 比较麻烦。 对于用这种解法的同学, 教师要给予肯定, 这样他们才不会丧失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敢于用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 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不同看法, 教师应加以引导, 让学生发现新问题, 设计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课题研究活动中, 探究提高数学问题有效性的策略取得了不少收获, 受益匪浅。 今后, 教学中我要努力教会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掌握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脉络,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要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不断学习强化课题研究的效果, 为课题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对学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问题, 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创新思维, 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性问题 篇9

教师在设计“主问题”时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 吃透教材, 有较强的教学目标意识, 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文章, 所任教学生的个性特点, 找准切入点设计“主问题”, 这样往往能达到“四两拨千斤”、“以一当十”的效果。在优化主问题设计时,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围绕文章标题设计“主问题”

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 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围绕文章标题设计主问题, 能够提纲挈领地把握整篇文章。例如在《山中访友》的教学中, 可以设计这样几个主问题: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作者为什么称他们为朋友?通过这两个“主问题”, 学生不仅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也体会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这种“主问题”的设计方法较为简单, 易于操作, 也可以将它教给学生, 教会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技巧。

二、紧扣教学重难点设计“主问题”

一堂课是否真正有效, 关键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抓住教材的重点, 突破教材的难点。《林中小溪》是一篇篇幅较长的写景散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 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围绕这一教学重点, 可以设计这样两个“主问题”:林中小溪流经了哪些坦途和障碍?林中小溪是如何面对这些坦途和障碍的?这两个“主问题”不仅使学生把握了文章的重点, 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而且教师也能够做到“长文短教”, 重点突出,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抓住文章关键词句设计“主问题”

一些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的关键词句往往是我们深入理解这篇文章的一把钥匙。例如在《白杨礼赞》这篇课文中, 作者多次强调“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 “决不是平凡的树”, 围绕这一关键句, 可以设计出这样的几个“主问题”:作者为什么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作者是怎么写出白杨树的“不平凡”的?这两个“主问题”不仅解决了这篇文章“写了什么”的问题, 而且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 同时也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有效地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

四、依靠人物形象设计“主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就是小说教学。小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可以依靠人物形象设计“主问题”。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 可以这样设计: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共有哪些称呼?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称呼, 从中你看出这对夫妇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你还能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菲利普夫妇性格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几个“主问题”的设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品味了文章的语言, 提高了学生的品鉴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也使学生对当时社会上“人情的淡漠”和“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五、把握诗词意境设计“主问题”

诗词是一种非常凝练含蓄的艺术。诗词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在积累和感悟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在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通过对诗词意象的理解、意境的品悟还原作者的情感。例如在杜甫的《春望》这首诗歌的教学中, 可以这样设计“主问题”:请你用自己的语言, 加上适当的想象, 描述诗歌所呈现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读后畅谈自己的感受。

六、钩住文本“矛盾处”设计“主问题”

很多时候, 文本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却是教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题的重要切入点。例如, 在《明天不封阳台》这篇课文中, 开头第一小节就写到“明天要封阳台。”但在文章的最后一小节作者又写到“我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了”。围绕这两处看似矛盾的地方, 可以设计这样几个“主问题”:作者一开始为什么决定要封阳台?后来又为什么改变了主意呢?你从作者的态度变化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呢?在这几个“主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 整个课堂教学也显得简约而不简单。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有效性探讨 篇10

一、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教学现状分析

其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部分教师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过于传统化和模式化,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虽然不高, 但是他们的求知欲望较强, 不少教师在开展解决问题教学时, 都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进行, 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二, 在具体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 一些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 导致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题目时思路受到限制, 而解决问题教学, 需要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 不过, 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却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研究算术方法上面, 解题过程则不够重视。其三, 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 没有合理分配好解决问题教学时间与其他教学时间的安排, 总体教学过程显得较为混乱, 留给训练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时间不足, 或者是安排的问题缺乏研究性和探讨性, 无法充分培养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1. 创设情境, 感悟策略

在小学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教师应让学生从周围较为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 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体会到数学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着手, 促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与自己有关, 了解其生活性在新课伊始环节, 教师应创设特殊的课堂教学情境, 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 然后引导小学生根据问题搜集相关的资料, 主动提出数学问题, 再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 在进行《粉刷围墙》这一课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直接将教室作为教具, 运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问题, 从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观察发现在“粉刷围墙”时需要计算六个面的面积, 教师还可以强化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巩固与掌握。

2. 处理信息, 体验策略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 学生要想解决问题, 首先应理解问题理解方式是否正确, 是否恰当, 对解决数学问题有什么影响, 是否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呈现方式。当小学生在大脑中对数学问题产生正确的呈现方式之后, 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并尽量让小学生得出多种正确的解题方法。当部分学生的解题思路受到限制或提出不同的见解时, 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进行探讨交流,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固有经验, 运用自身的思维方式开发性、自由性地去发现和探索, 充分调动其自主意识, 帮助小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同时, 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实践应用, 内化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 教师要想培养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引导他们在实践应用中多多锻炼,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 逐步提高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新课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还应重点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和价值, 生活离不了数学, 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 小学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还可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进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数, 像自己的体重为37.5 千克, 一斤苹果3.8 元, 正常体温36.8℃等, 然后促使他们运用小数知识记录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 反思评价, 升华策略

当小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逐渐形成能力之后, 数学教师应引导他们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与回顾, 比如, 运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为什么会使用这种方法, 自己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是否有其他新的解决方法等, 让小学生从多个角度, 对自己的所有思维结果与过程进行检验, 使检验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评价与学习反思的过程。同时, 小学数学教师除恰当评价学生的观点, 鼓励和赞扬他们之外, 还应组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小组之间开展讨论和交流, 共同评价, 让学生通过对他人的评价, 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对数学问题形成新的看法或见解, 从而通过不断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使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得以逐步提升。

三、总结

有效性问题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问题情境;数学课堂;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39-1

一、优化问题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优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导向,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兴趣是一个人为了探索知识和认识事物的意识倾向,学生在学习中带有兴趣,才能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平铺直叙地讲解,一般是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优化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常常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培育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优化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无论是“南通如皋的活动单导学”、“山东杜郎口的教学模式”都体现了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授予—吸收”的简单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授予者,这就要求教师优化合适的教学问题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能力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新知识,在“探究”中主动建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3.优化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方面,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数学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优化问题情境就是要将学生置于问题研究的气氛中,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优化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位中学教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唯一的创新就是所有称呼都用上了“创新”,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师教学中,通过优化问题情境,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问题情境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发挥好导向作用,设置悬念或矛盾,优化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

教师根据学生反映,设置层层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最后转化为学生要迫切学习此知识,引入新课。

2.情境的设置应有渐进性,利用数学趣事等优化问题情境

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应该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和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将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成一系列渐进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架,但同时也要注意,所提供的问题情境应当不是给学生以明显解决问题的建议,同时也要避免所提出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他们在进行一项毫无希望的活动。

案例: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在应用阶段,引用了两个情境:一人听到一则新闻后一小时以内传给了另外两个人,他以后再没有告诉其他人。而那两人同样在一小时以内每人又分别将这则新闻传给了另外的两个人,以后他们再没有告诉其他人。如此下去,一昼夜(24小时),则新闻能否传遍一个一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又如一张报纸只有0.01厘米厚,但是一张报对折30次以后,它的厚度能够超越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吗?能还是不能?

即使学了乘方的意义,人直觉上感觉是不可能的。而通过计算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乘方的不可思议,学以致用。

3.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活动,优化数学问题情境

一般来说,学生一节课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注意力比较集中,兴趣比较课堂中间阶段容易分心。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引用生活情境,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持长时间的高兴趣学习。

案例:学习《频率与概率》时,开头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相聚是缘分。我们班至少有两位同学的生日是同一天,你们信吗?五十个人中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高达100%,此言一出,同学们都面露惊奇之色。“怎么可能呢,不会这么巧吧。”底下有同学开始窃窃私语,见状我又说道“如果不信,我们可以进行数据的统计。”此时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兴趣盎然。这一结论势必与学生的认识产生较大反差,因此很自然地引入了用频率与概率这一节新课。

漫议文学批评的有效性问题 篇12

以上, 是就文学批评的有效性的字面意义或词语 (概念、范畴、命题) 意义而言, 如就其现实性而言, 则提出这个问题, 是因为当今文坛, 存在太多无效的批评, 或缺少有效性的批评。以我粗浅的观察, 这种无效批评或缺少有效性的批评,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第一种表现, 是不读作品的空头批评。说完全不读作品, 可能冤枉了这类空头批评家, 但粗粗浏览一下作品的梗概, 或借助推介材料了解一点作品的大意, 抑或抽读一些作品的章节段落, 就开展批评, 却是这类批评家的通病。更有甚者, 是借助他人的转述, 在他人的文章或发言中, 掠取若干情节或命意, 借鸡生蛋, 就汤下面, 假争鸣、商榷或多义、歧见之名展开批评, 如此等等。对作品的精细阅读、对批评对象的深入了解, 原本是文学批评的起点和依据。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就十分强调对文学作品的精细阅读, 留下了许多丰富的经验。20世纪初兴起的英美新批评, 甚至以“细读”二字为其派别的标志。这类空头批评却对文学创造的产品视若罔闻, 仅凭大致的印象和一己的揣测作徒手的操练, 结果既无益于创作, 又有负于读者, 是一种典型的无效批评。

第二种表现, 是专在外围作战的迂回批评。这类批评又有不同的表现。其一, 是赞扬作家的创作精神, 常有甘于寂寞, 潜心创作, 数年磨一剑之类的赞词。其二, 是述说作家的创作经历和已取得的成就, 借当代文学史或文学界公认的评价, 称颂作家的水平和能力。其三, 是讲说与该作家作品或批评对象相关的理论或文学常识, 以之为导引, 作意欲具体评论该作家作品或批评对象的跃跃欲试的趋向和态势。其四, 更有甚者, 是搜罗作家的生平、创作轶事, 或与作家交往的见闻, 间有与作品相关的本事、原型, 随意铺张, 大肆渲染, 迹近文学“八卦”。如此等等, 这类所谓文学批评, 最终都不直接深入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 而是点到为止, 或在需要涉及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时, 绕开正道, 行走两厢, 顾左右而言他。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 在这类批评文章中, 如草蛇灰线, 时隐时现, 或如神龙见首不见尾, 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 都无法把捉其对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的阐释和评价, 因而也是一种无效的批评。

第三种表现, 是大帽子底下开小差的宏大批评。这类批评假学术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内流行的宏观研究之名, 且借助这种宏观研究的方法和观念, 动辄高屋建瓴, 以西方某家某派的理论为蓝本, 构造一个宏观的理论框架, 而后从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中寻找适合证明该理论的具体例证, 又以该理论的观念和方法加以阐释和说明, 结果所得的不是或不完全是对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的独立自主或客观公允的判断与评价, 而是证明了该理论的正确无误和应用于批评对象的普适性。这类文学批评虽然不拒绝阅读文学作品和深入批评对象, 但因为这种“主题先行”的批评观念和方法, 和各取所需的实用主义的批评态度, 割裂了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性或批评对象所特有的现实性, 对阐释和评价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 同样是无效的。即使这类批评家所运用的理论, 对阐释、评价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可能存在某种有效性, 这种有效性也只限于与该理论对应的部分, 而非对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整体阐释和评价的有效性。

第四种表现, 是缺少经验和感悟的纯理性批评。这类批评源于学院派长期形成的一种学术著述传统或论文写作方式, 这种著述传统和写作方式, 不重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感觉和经验, 相反, 却认为这种感觉和经验有害于学术研究的理性判断和理论表述。批评对象尤其是文学作品, 在这类批评家眼里, 不是一个感觉经验的整体, 而是依各种构成要素, 诸如题材、主题、结构、语言、方法、技巧等分类切割的碎片。批评家的工作, 就在于将这些分类切割的碎片, 进行理论上的说明, 指出它的性能和特点, 而不顾及它在整体上给人带来的审美经验和艺术感受。文学批评与一般的社会文化批评的不同之处, 是它十分重视审美感悟或感性经验。虽然它最后也要像别林斯基所说的那样, 形成一种“哲学的认识”, 转换成“论理学的语言”,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上升到理性认识, 但却是从感性经验出发的, 离不开审美感悟的基础。正因为如此,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十分讲究体味、参悟、品评之类的感性活动, 以此追求艺术感受过程中无穷的意境和韵味。西方文学批评在一般认识论的意义上重视感性经验的同时, 也有偏重感性经验的印象主义批评, 都说明文学批评离不开对批评对象, 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经验和感悟。无视文学作品的感性特征, 在文学批评中放逐经验和感悟, 自然不能对文学批评对象作出有效的阐释和评价。

於可训教授在景点

第五种表现, 是以新闻、广告为手段的炒作批评。新书或新作评介, 本来是近现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初级形态, 在近现代文学批评史上, 也是最早独立的一种文学批评样式。在常态下, 这种批评的主要功能, 是通过对文学作品及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说明, 向读者推荐新书新作, 帮助读者进行阅读选择, 充当一种“导游”角色。其形式和内容虽然比较简要, 但却包含有文学批评基本的写作要素。以新闻、广告为手段的炒作批评, 虽然也大多以新书、新作推介的形式出现, 但往往不是以忠实地引导读者的阅读选择, 而以其活动的商业或其他功利目的为目的。这类炒作批评, 往往善于借助名人或某些文学组织、出版机构的社会效应, 利用纸质或电子媒体, 制造新闻热点, 或通过销售渠道, 用广告的形式进行商业包装。虚张声势, 华而不实, 夸大一点, 不计其余, 无实事求是之心, 有哗众取宠之意, 招徕看客, 吸引眼球, 是这类炒作批评的一个共同特点。结果既不能对文学作品作出客观评介, 又不能对读者的文学阅读进行正确的引导, 失去了应有的文学效用和社会效用。

於可训教授在旅途中

文学批评的有效性问题, 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中外文学历史上, 任何一种文学批评理论, 包括文学批评的观念、方法和模式的产生, 都不是向壁虚构的, 也不是冥思玄想的结果, 而是针对某些具体的批评对象, 或从某些文学理论和相关学科, 如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语言学等的理论派生出来的。前者是因为要回答某些具体的文学批评对象中提出的问题, 并对之作出相应的阐释和评价。有些问题是文学创作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为此前的文学批评所无法回答, 或不能解决的, 故必须构造一种新观念、新方法, 创建一种新模式, 以适应文学批评阐释和评价新对象的需要, 因而这些批评理论的产生, 都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的。如美国学者韦勒克就认为,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批评取代新古典主义文学批评, 一方面是由于创作“转向艺术的情感效果而引起的冲击”,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创作“日益强调艺术家的自我表现”的倾向造成的。上个世纪80年代, 我国当代文学批评一度重视精神分析和神话—原型, 以及结构主义和各种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也是因为新时期文学创作, 尤其是当时的先锋文学实验中, 出现了新内容和新形式造成的。后者则是因为文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 其中包含有丰富的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语言学等精神基因和思想元素, 需要文学批评去感知和发现, 并给予恰当的阐释和评价。因而从这些学科的理论中, 就派生出了专门的文学批评理论。如社会历史批评之如社会学, 道德批评之如伦理学, 精神分析批评之如心理学, 神话—原型批评之如人类学, 文化批评之如文化学, 结构主义和各种形式主义文学批评之如语言学等等。有些学科的理论, 如属于社会学范畴的孟子的“知人论世”的理论, 丹纳的影响文学生产的“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的理论等, 因为包含有一种普遍性的意义, 而见之于不同的批评理论, 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批评实践, 成了文学批评最基本的, 也是最普遍的原则和方法。可见由这些学科派生的文学批评理论, 同样是为了适应批评对象的需要, 因而对具体的批评对象而言, 也是具备有效性的。

上一篇:隔离刀闸下一篇:东北民居建筑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