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与问题设计

2024-06-19

有效教学与问题设计(精选12篇)

有效教学与问题设计 篇1

语文教学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 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中展开的, 问题是开展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因此, 教师在课堂中问题设计的优劣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好的教学问题, 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但不好的问题, 可能让学生毫无兴趣, 也可能使学生糊里糊涂, 不知所云, 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通过提问, 及时发现和调整学生学习的内容、效果和方法, 以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系统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一、有效问题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当旧知识与新信息发生碰撞之时, 学生便能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 这就是学习动机。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而教师创设的新颖重实效的有效提问, 正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敲门砖”。“敲门砖”找到了, 教师通过对学生采取有效提问的方式,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外部刺激, 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在适度注意力的前提下, 对问题开展分析与解答。如一教师教《故乡》一课时, 一学生突然提问, “一轮金黄的圆月”, 这色彩描绘得不大对吧?李白的诗不是说“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吗?这应作何解释呢?教师不但表扬了这位学生敢于质疑的可贵精神, 而且进而要求他在月圆之时观察一下究竟, 这个学生经过仔细思考, 得出结论:圆月初升确实色彩金黄。在教师的点拨启迪下, 他把鲁迅的月与李白的月进行了比较, 进一步明确, 李白的“明月”着重写月光, 而鲁迅的“金黄圆月”则着重写色彩, 它与“深蓝的天空”“碧绿的西瓜”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 从而烘托出了小英雄闰土, 并表现出“我”对闰土的崇敬之情。

二、有效问题的设计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载体

什么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俗地讲就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新学知识之间的过渡区。打个比方来说, 学生学习就像要摘树上的果子, 学生经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那个空间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果果子太高, 怎么努力都摘不到, 那么学生就会丧失信心。只有让学生尝到“果子”的甜头, 学生才能爱上学习, 获得发展。

维果茨基认为, 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 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育不是在原有的水平上原地踏步, 也不是远远高于个体现有的水平, 而应稍稍高于原有的水平。”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求教师教学必须重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 并把它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 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如钱梦龙老师执教的《死海不死》片段。

师:你们知道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

生1:是说明文。

师:说明文是个大类, 包括各种产品说明书、书籍的出版说明和内容提要、词典的释文、影剧内容介绍, 以及除语文以外的各科教科书及讲义、知识小品, 等等。凡是以说明事物或事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本都是说明文。你说说看, 这篇课文是说明文中的哪一种?

生2:是知识小品。

师:他说得对不对?同意的请举手 (多数学生举手) 。你说对了。但什么是知识小品, 你知道吗?

生2:不知道。

师:知识小品有什么特点, 知道吗?

生2:不知道。

师:你都不知道?那你怎么知道这篇课文是知识小品呢?

生2:我是瞎蒙的。

师:不, 你肯定不是瞎蒙的, 你心里肯定有一个关于知识小品应有的“样子”, 而这篇课文正好符合你心里的这个“样子”。是这样吗?

生2:我心里没有样子。

师:那你为什么不说它是产品说明书或别的什么说明性问题, 而偏偏要说它是知识小品呢?你在说的时候心里肯定有过一些选择的, 是不是?

生2:是的。

师:好好想想, 你在各种文体中选定知识小品, 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

生2:因为它是介绍关于死海的知识的, 文章很短小……所以是知识小品。

师:说得对呀!知识小品就是介绍科学知识的, 文章篇幅又很短小, 所以叫“小品”。你看你说出了知识小品的一些重要的特点, 你明明知道, 怎么说不知道呢?

生2:这是我看了课文后临时想出来的。

师:这更了不起, 说明你的思维很敏捷, 很有判断力。我早说过你不是瞎蒙的嘛!下面请大家再来看看知识小品除了篇幅短小、具有知识性以外 (板书:“知识性”) , 还有些什么特点?

从以上片段可以看出钱梦龙老师与生2有8次交流。这8次问答被许多语文教师或语文教育研究者看做钱老师教学机智的体现。钱老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回忆思考的过程, 无疑是寻找到了课堂提问的最佳点, 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样的问题设计必然是有效的。

三、有效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 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做到难易适度, 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智能水平、生活实际和年龄的差异, 尽量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防止:浅———缺乏吸引力, 索然无味;偏———抓不住重点, 纠缠枝节;深———高不可攀, “听”而生畏;空———内容空泛, 无从下手。太易, 脱口而出, 无法引起思考, 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太难, 难以下手, 造成心理压力, 结果适得其反。要做到难易适度, 还要注意问题的梯度。所谓梯度, 就是提出的问题, 应做到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层层推进, 步步深入,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说的那样:先问一些比较容易、有趣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一点解决问题的乐趣, 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学生就好似登山一样, 过了一个山峰, 又有一个更高的山峰在自己的面前, 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跃了。所以, 语文教师需要从整篇课文出发, 制定有步骤与有计划的系统化的提问, 将那些大并且难的问题, 逐渐分解成为具备层次性, 并且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让不同梯度的学生都有收获。比如教师在讲授《变色龙》一节之时, 可以采用“梯度提问法”。 (1) 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怎样? (2) 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显著特征具有哪些? (3) 奥楚蔑洛夫虽然很善变, 但是其自始至终都没变的是什么? (4) 到底是什么原因, 导致奥楚蔑洛夫一变再变? (5) 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意图何在?这样的问题设计很明显是从简到难, 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成绩的不同, 分别对应不同的学生进行提问,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基础一般的学生通过对前面两个问题得到思考, 能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在领会前面两个问题的基础上, 理解小说的基本思想;而基础很好的学生则在充分领会前四个问题的基础上, 深刻理解本文的现实意义, 能将作者的写作手法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

四、有效问题的设计要能提升学生的思维

叶圣陶说:“在基本训练中, 最重要的还是思维训练。各门功课都和思维训练有关, 特别是语文课是着重训练思维的, 所以教语文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思维。”思维训练, 关键是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活, 是否处于积极状态, 甚至要能看得出思维的质量, 能分辨得出思维的品质。有效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启发学生思考。因此, 精心设计有效问题, 也就成了教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

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 课文分析认为他是个贪财如命、趋炎附势的小人。一教师向学生提问:胡屠户真的就是这样一个小人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的学生说, 从胡屠户作为范进的岳父的角度来看, 他是个好岳父, 因为换谁在他这个角度, 有了范进这么个只会死读书不会生活的女婿, 都会责骂范进, 这也是恨铁不成钢的表现。这时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胡屠户为什么不让范进也去做屠户, 光骂他又有什么用?这时又引起了一片争议。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全被激活。此时, 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再读课文, 然后将所提出的问题与当时的现实情况进行对照, 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人。经过讨论交流, 学生充分认识到, 在那时的情况下, 胡屠户由于也受到科举制度的毒害, 中了举的范进在他眼里就是好的, 有前途的;没有中举的范进就是不成器的, 没有用的, 同时也决定了他只能让范进在科举这一条道上走下去, 而不能有其他的想法……这样通过教师启发, 学生自己质疑、解惑, 不但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而且提升了思维, 激发了创新意识, 培养了创新能力。

五、有效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可持续性

有效的问题应该达到这样的目的:提问使问题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 提问成为学生继续讨论和不断追问的原动力。在一个有效问题所创设的特定情境中, 学生的思维要“能够充分地从一点到另一点作连续的活动”。只有这样的问题, 才能带领学生进入真正的、深刻的、有效的思维活动中。否则, 如果问题本身不具备连续性和一定的深度, 就会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 影响思维向深度发展, 使思维一方面陷入紊乱无序的境地, 另一方面又如浮光掠影, 不能深入。如一教师教学《风景谈》片段:

师:《风景谈》谈的是风景吗?

生:谈了风景, 但不仅是在谈风景, 主要是在谈人, 歌颂人的伟大。

师:既然主要歌颂人, 为什么文章取名《风景谈》呢?作者为什么不像碧野先生在《天山景物记》里那样直抒胸臆?

生:因为当时的背景不允许。

师:当时的背景如何?

生:茅盾先生于1940年5月到12月访问过延安, 亲眼看到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 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 于年底写了这篇文章。为了能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表, 全篇从谈风景下笔, 写得较含蓄。而碧野先生写《天山景物记》是在解放以后, 言论自由, 歌颂共产党英明领导下边疆人民的幸福生活, 用不着隐晦, 自然可以直抒胸臆。

师 (进一步启发) :那么, 以景写人, 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借景抒情。

生:情景交融。

师:请举例———

生 (用高昂的语调读) :这里是大自然最单调、平板的一面, 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 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 然而人类更伟大!

师:这的确是一道风景, 而且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是力量的沉积, 是作者心灵情感的迸发。那杆猩红的大旗红得如此热烈而彻底, 红得如此让人感动, 我们不禁高呼:风景这边独美!

师 (稍停, 指着黑板上“风景谈”三个字) :这篇文章的篇名揭示了时代背景, 点明了写作特点, 也凸显了主题。

案例中, 教师设计了一个有效的核心问题“《风景谈》谈的是风景吗”, 然后围绕这一问题, 又逐一深入地追问了“既然主要歌颂人, 为什么文章取名《风景谈》呢?作者为什么不像碧野先生在《天山景物记》里那样直抒胸臆”, “当时的背景如何”“那么, 以景写人, 这是一种什么写法”等四个问题, 最终让学生自然地从课文中寻找到了答案。整个设计, 不仅问题设计地有效、准确、启发性强, 而且每个小问题也设计得自然、简洁, 呈现出由表及里的层递性,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六、及时评价学生对问题的应答

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气氛。在课堂提问中, 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教师的评价, 大多数心情比较紧张, 教师应始终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勇于回答和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 一定要避免当众羞辱、嘲讽和挖苦学生, 确保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和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倪秀兰.让创新走进语文课堂.教育科研, 2010 (5) .

[2]郑桂华.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策略的探讨——以钱梦龙《死海不死》课堂教学片段为例.中学语文教学, 2010 (4) :114.

有效教学与问题设计 篇2

【中文摘要】新课改下,在历史教学中,学科专家和教师们尝试着不同的教学模式,其中之一就是“问题教学模式”。不过,就目前而言,“历史问题教学”的理论还不成熟,而且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许多误区,尚不能完全达到有效教学的。本研究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对“历史问题教学”做了界定,对有效问题的相关理论做出阐述,说明“有效问题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学科依据,揭示出“有效问题教学”的本质;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分析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及实施有效问题教学的策略,以达到有效教学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探索有效问题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英文摘要】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ation, experts and teachers are trying new teaching patterns, one of which is’question-and-answer’pattern.In view of the immaturity of this pattern and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it out, teaching aims fail to be achieved.The essay is to give a research about the following two problems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One is to expound the theory of history teaching on the premise of showing the subject feature and essence of this new teaching me...【关键词】历史问题教学 有效问题 问题设计 实施策略

【英文关键词】question-and-answer teaching effective questions questions’ designing implements strategy 【目录】历史问题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与实施4-5Summary

5第一章 前言

8-1

3摘要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8-9

二、研究综述9-13(一)国外关于”有效问题教学”的研究进展9-11学”的研究进展11-13础13-18

(二)国内关于”有效问题教第二章 有效问题教学的理论与学科基

二、”有效问题教

一、问题与有效问题13-15学”的理论基础15-16理论1

5(一)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15-16

(三)(二)有效问题教学”的心理学依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对有效教学的影响16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有效问题教学”的影响16科属性与”有效问题教学”16-18题的设计与实施策略18-

2118-31

(四)“建

三、历史学

第三章 历史教学中有效问

一、有效问题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二)从教学的角

(一)(一)从史学角度来讲18-20度来讲20-

21二、有效问题教学实施策略21-28

22-24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拉近现实与历史距离效提问,展开师生互动堂动态生成26-2727-2828-

3124-26

(二)进行有

(三)有效处理学生回答,注意课

(四)注意及时反馈,进行有效评价

三、实施有效问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一)在注重探究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务实,落实基础

知识28-2929

(二)要注意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四)(三)历史教育要回归人文精神的培养29-30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活动的时效性30-31结语

31-32

参考文献

32-34

有效教学与问题设计 篇3

一、有效问题的基本要素

问题链教学并不是教师简单提几个问题,学生针对问题回答而已。而是要求教师不仅将知识问题化,还要将问题情境化,即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习对象巧妙设置有效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重演知识的发生过程,使学生思维产生一次又一次的飞跃。笔者认为,有效问题应具备四个基本要素。

一是角度,即问题的针对性。有效问题的设计既要着眼于教学目标,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当前的实际,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做好学情分析,充分认识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既要避免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内简单设问,也要避免脱离学生实际的“空空导弹”,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有效问题时,找准问题的切人点。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问题情境化。情境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又有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若学生处在一个真实的化学问题情境中,就能触发他的情感和求知欲,使他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产生一种迫切的探究欲望去解决问题,使得自己成为问题解决的主体。

二是深度,即问题的挑战性。在把握角度的基础上,有效问题需具备一定的挑战性。要避免那种“对不对”、“是不是”的设问方式,这种提问往往让学生局限于做一个简单的正误判断,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难以使学生持续保持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桃子”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得到。当然,设问也不宜太“深”,若难倒了绝大多数学生,不仅会造成课堂上的“冷场”,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影响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有挑战性的问题,会让学生的思维处在一个较活跃的状态,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足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能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发现。

三是广度,即问题的开放性。有效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能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一个开放性的有效问题,能使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结果,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经过合作探究或讨论,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能从不同的角度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复杂性,在化学课堂上对开放性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从不同视角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利于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性问题的解决,不仅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性。

四是厚度,即问题的生成性。教师设置有效问题,不仅期待学生单纯为某个问题的解决而探究,更期待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进一步飞跃。因此,在设计有效问题时,教师考虑要全面,要考虑问题的厚度,在众多的问题中选择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性问题,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逻辑排列,使学生的思维步步推进。或者说有厚度的有效问题具有明确的指向,能使教学步步深入,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二、在有效问题中如何把握四个基本要素

教师在问题设计环节往往会忽略某个要素,下面以《苯酚》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为例,谈谈如何对有效问题四个基本要素进行把握。

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中《苯酚》一节位于苯和乙醇的教学之后,意图很明显,即在熟练掌握苯和乙醇性质的基础之上,学习具有类似官能团的苯酚会有什么样的性质,从而引出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这样的教材编排不仅能帮助学生建构起苯、乙醇和苯酚的内在知识体系,亦能渗透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的哲学思想。基于以上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链。

[问题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学习过的苯和乙醇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体现了四个基本要素中的“角度”。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是已经学习过的苯和乙醇的化学性质,而本堂课要学习的苯酚的化学性质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从这个角度提问,教师可以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即找准了切入点。让学生总结和归纳苯、乙醇的性质,不仅巩固苯和乙醇的主要知识,也有利于以此为线索“搜索”苯酚的化学性质,在建构理论的指导下帮助学生搭建苯酚化学性质的“框架”。

[问题2]苯因其独特的苯环结构使其具有不同于脂肪烃的性质,乙醇中的官能团羟基决定了乙醇的化学性质,那么当两者“合二为一”形成苯酚时,会同时具有苯和乙醇的性质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出发,探索苯酚的化学性质,体现了四个基本要素中的“深度”。由于苯酚与苯、乙醇具有类似的结构,就可能具有苯、乙醇类似的性质。那么在问题1的基础上就可以来“搜索”苯酚的化学性质了。在此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无论实验、观察、讨论或查阅资料,都能充分地体现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实践性和探究性。

[问题3]你能从实验的角度来证明苯酚具有类似于乙醇和苯的性质吗?

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理论推导固然可行,但亦可用实验来证明推导的正确性。乙醇可以和钠、氢卤酸反应,也可以和浓硫酸共热生成乙烯或乙醚。究竟采用哪个实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体现了四个基本要素中的“广度”。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加以探究,教师则要对各个方案加以分析,对比实验条件,引导学生验证苯酚与钠的反应。而苯酚是否具有苯类似的性质,通过教材73页的“活动与探究”比较苯酚和苯的性质差异,理解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即可。

[问题4]如何增大苯酚与钠反应的接触面积?苯酚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如乙醇与钠的反应,是否说明苯酚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性不如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

苯酚与钠的反应由于反应物都是固体,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在实验中苯酚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如乙醇与钠的反应,而事实上苯酚羟基上的氢原子比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要活泼一些,教材中明确指出苯酚具有微弱的酸性。这种理论与事实的相悖,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此问题的设置体现了四个基本要素中的“厚度”,即生成性。对前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穿插学习苯酚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和溶解性。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可能会提出加水溶解、加有机溶剂溶解或加热熔化,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方法的可行性进行点评,并选出最佳方案。对后一问,教师在解释相悖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钠、钙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也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苯酚的弱酸性。

有效教学与问题设计 篇4

一、有效创设问题情境, 做到“三化”

1. 联系学生实际, 立足“生活化”

初中学生对于电视剧、偶像明星、闯关游戏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喜好, 如果老师的问题情境能与之相结合, 学生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亲近感, 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记得在讲授《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一课时, 我借鉴《宫》、《步步惊心》等穿越剧设计了整节课的核心问题:“一觉醒来, 我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古代阿拉伯地区。同学们能告诉我阿拉伯的自然地理特点吗?”“迫于生计, 我给当地的牧民放牧。我和我的牧民兄弟们最渴望什么?”“有一天, 部落来了一位传教者, 给了我两张传单 (内容是伊斯兰教教义) 。我该不该追随?”“回到现代, 我要告诉人们应该从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学到会正确对待不同的文化。我可以从哪些角度论述?……”从课堂导入直到下课铃声响起, 学生被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所吸引, 发言踊跃充满睿智, 课堂高潮迭起笑声不断, 很好地达成了课堂的教学目标。

2. 关注社会热点, 彰显“时代化”

由于地区不同, 学生基础不同, 我们就需要机动灵活地使用教材, “不仅要充分发挥教材功能, 还要尽可能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必要时要大胆取舍, 对不适合本地区学生的材料可以简略甚至舍去, 同时可以增加学生们熟悉的内容。

比如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 我们就可以在讲述PRED问题时引入“全球气候峰会”、“全球人口达到70亿”、“台州血铅事件”等新闻素材, 讲述和平与发展问题时结合“叙利亚危机”、“利比亚问题”等热点背景, 讲述“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时分析政府出台“限购令”和“仙居油菜花节”等社会现象。问题情境的创设关注社会热点, 既能吸引学生兴趣, 激发学习热情, 又能直面中考, 提高课堂效率。何乐而不为?

3. 激发多感互动, 体现“多样化”

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别差异, 他们的感官发展是不一样的。有的听觉发达, 有的视觉发达, 有的触觉发达, 有的则属于听觉、视觉、触觉综合发展型……单一感官刺激不能满足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信息的需要。在以往教学中, 我们常常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贯穿始终, 从而造成课堂学习效率较低, 学生之间差异逐渐增大, 使得学生学得累、家长辅导得累、老师教得更累。

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在《友善用脑》一书中提出了“多感官教学法”的观点, 他指出只有调动越多的感官, 利用越多的大脑通络, 从而建立更多的神经连接, 刺激多感官, 才能建立对课堂活动的深刻记忆, 更多的记忆才能被轻松地存储下来。因此, 我们要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尽可能让学生从多种感官去感受, 从声音、从图文、从触觉等各方面去体会, 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猜一猜等多种形式接受、理解、获取知识,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有效设计问题, 做到“三到位”

1. 吃透教材, 把握核心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比以往活跃了, 但热闹背后却衍生出一个新的问题:课堂活动活而不实, 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实惠”反而少了。很多教师对教材本身的深入钻研不够, 出现了舍本逐末的现象。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在吃透教材、钻研教材上。教师要强化教材解读能力, 正确理解教材, 精心设计主干问题。同时, 灵活超越教材, 对教材内容做合理调整, 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

《妈妈的账本》一课讲述的是家庭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好地规划家庭生活。教材本身所选取的案例是相对比较枯燥的, 为了有效创设问题, 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李妈妈购买福利彩票中了500万巨奖。现在老师扮演李妈妈, 请各组同学分别扮演银行工作人员甲、乙, 保险公司业务员丙, 房地产公司推销员丁, 分别劝说李妈妈到银行储蓄、买国债、到保险公司买保险、到房产公司买房子。”在这个《谁能打动我的心》的“模拟公关”小游戏中, 学生们大胆阐述见解, 展示着他们活泼大方、思维敏捷、视野开阔、谈吐自如的一面。各种投资方式的优劣, 就在这个类似于辩论的游戏中轻松地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也得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富兵老师的高度评价。

2. 关注层次, 循序渐进

课堂提问要分清层次, 既照顾基础好的学生, 又关注水平低的学生;既有思维浅显的问题, 又有逻辑缜密的问题。尤其是突破重难点时要分清问题层次, 问题设计要由易到难, 由感性到理性, 由现象到本质,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想象, 去创造。

如九年级教材在提到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时指出,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既充满机遇, 又面临挑战。这里的“机遇”“挑战”分别指什么?如何让初中学生理解这一观点?我们可以选择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状况的案例, 再结合学生熟知的本市的汽车状况, 设计一系列问题: (1) 为什么本市人开的很多是国外品牌的汽车? (2) 面对大量的进口汽车, 我国汽车行业如何应对外来品牌的冲击? (3) 汽车消费市场的变化情况对国内汽车行业会产生什么影响?这样就可以把抽象的理论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具体化, 通过富有层次和梯度的问题设计, 轻松让学生接受和消化。

3. 具体科学, 指向明确

我们在教学中总不可避免遇到学生犯“错误”或答非所问。仔细分析学生的犯错, 有些是因其马虎大意所致, 然而更多的“错误”是由于教师的问题设计过于泛化, 指向性不明显, 从而导致学生不知道思维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长此以往, 最终会耗尽学生的参与热情。

以有一位年轻老师执教《礼乐文明》为例。一上课教师即出示《孔子》的图片及其名言:“子曰:“不学礼, 无以立。”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问:哪位同学能介绍孔子这段话的大致意思? (学生普遍一愣后四五

在实际的思品教学中, 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容易倾向于将自己的关注焦点投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上, 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学生在未进入学习状态下的课堂教学便成了老师的独角戏, 导致学生被动参与甚至拒绝参与, 这不仅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而且还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甚至产生厌学。那么怎样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思品课堂学习状态呢?本人从有关的心理学知识中获得了一些启发, 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索和尝试,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营造良好的情绪状态, 让学生愿意学

心理学研究发现, 在影响学习效率的非智力因素中, 情绪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有较为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其中正向情绪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潜力的发挥。早在1948年, 布卢姆就提出了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情绪状态。情绪具有感染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和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的情绪状态, 教师起到主导位学生举手) 生1:不礼貌的东西不要去看, 不要去听, 不要去讲, 不要去动。生2:我认为是不合礼仪的东西不要去看……师:“不学礼, 无以立”又是什么意思? (学生更觉困难, 鸦雀无声) 师:这里的“礼”指什么?A、礼貌。B、礼乐制度。生: (有点垂头丧气) 礼乐制度。师:孔子对礼乐制度非常推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知识。从课堂实际效果看, 问题设计没有依据学情, 不能激起兴奋点, 学生回答热情不高。

如何让学生明确问题的指向性?首先, 提问用语要明确、贴切。再好的问题如果用晦涩、笼统的语言来进行提问, 学生的思维就要拐个大弯, 无法理解教师的意图。其次, 提问要结合原有知识。问题设计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鼓励学生去尝试, 从而启发思维, 达成目标。再次, 提问要考虑问题的呈现形式。若过于琐碎, 就会使学生的思考空间狭小。“一问一答”的狭隘式提问, 跨度过小, 使学生学习被动, 阻碍了学生主体潜能的发挥和探索能力的培养。

总之, 有效的问题设计, 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张弛有度的对话氛围中, 自由大胆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可以让老师在认真倾听与仔细观察中, 找到问题的症结点, 为学生铺就一条掌握知识、提升水平的平坦大道。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要让有效问题成为盘活课堂的“润滑剂”, 在有效问题的铺陈中自然地展开师生对话, 在师生的对话过程中全面地盘活课堂。

摘要:教师问题设计的有效与否, 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它内含两个子问题:一是如何有效创设问题情境;二是如何有效设计问题。第一个子问题指向问题依托的载体, 第二个子问题指向问题内容的科学合理与否。本文旨在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积极盘活课堂的策略和方法。

有效教学与问题设计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英语的阅读往往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而教师设计的问题往往是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指向标。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问题设计过于简单,思考价值不大。有的问题只要学生回答“Yes No”,如此简单的回答怎能让学生真正进入思考状态。况且这样的问题设计也容易形成学生的意见相左,在课堂上有些学生便无意义地为“Yes No”争论。其次问题难度过大,超过了学生接受能力,造成课堂“鸦雀无声”。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就用中文把问题重复,而学生也会用中文进行回答。如此反复,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加强,影响了其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阻碍了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当前最为普遍的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提优落差”。即所设计的问题针对优等生,而忽视后进生。其实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阅读理解对于后进生来说在英语学习中是最有难度和最“令人生畏”的,但有的教师平时,特别是在公开课上喜欢让优等生作答以求圆满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表面上看,师生交流默契,课进行得很流畅、很高效,但实质上,学生的参与面很窄。长此以往,无形中也会严重地打击后进生的阅读兴趣,甚至是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教学对策

1、问题设计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巧妙合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启发思考,满足学生认识的需要。PEP教材五上第五单元的话题是My new room,Part A和Part B的阅读材料中都运用了There be句型对家的描述。在教学课文中的主要句型后,我引导学生开展“猜猜我的新家”的活动:“I live in a new house now.What is in my house? What is my bedroom like? Can you guess it?”由于出于一种真实的交际需要,学生非常自然地说出许多的的句子:“Are there any English books on your shelf?”“Is there a computer in your study?”“Are there many colors in your living room?”等,在与学生的问答的过程中,我一边引入新的的语言点,一边逐步呈现我的新家的情景图,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了插图上,这时我马上根据呈现的插图对学生进行提问:“Is there a computer

in the study?”“Are there many colors in the living room? What color are they?” “What can you see over the bed?”等,学生会根据老师给出的问题及时组织语言进行回答。

2、问题设计以突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为保证

试想在英语阅读课上,若老师只把目光盯在优等生或中间两排靠前的学生身上,忽视其他学生的话,那么课堂的效率会高吗?很可能形成课堂表面活跃的假象,但实质上却是大部分学生思维的盲目。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设计的问题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正视差异,因“材”施“问”

一个班几十位学生在现有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就会使全体学生都能迈着大小不一的步子前进并能促使他们持续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学习状态。但无论提问哪一类学生,都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静静思考,有时候课堂表面的沉闷或许是学生思维的活跃。

2)、关注情感,发人深省

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英语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因素,而且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思想偏差及时纠正。而发人深省的问题有利于学习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互动和交流。

3、问题设计以有的放矢,循序渐进为关键

小学英语阅读材料一般都有一个主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目的性,要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也就是要抓住重点内容,然后以此为主线,串起其他的教学内容,同时每篇阅读材料也都有难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内容内在联系和学生学情,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帮助他们攻克重、难点。

1)、对文本重点阅读的问题设计

新课程提倡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但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对阅读的内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都没抓住。此时教师若来一个问题,就可以扭转局面,既省时又高效,可以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加

深对重点内容的记忆。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补充和纠正,让学生反复练习,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

2)、化解阅读难点的问题设计

教师在阅读中帮助学生找出重点的同时还应帮助学生化解阅读时的难点。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循序渐进的提出问题,可以由一般疑问句到选择疑问句再到问答式的特殊疑问句,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如PEP五年级上Recycle 2 的阅读材料 Read and write,由于涉及的不仅要描述Deng Ming村里的各种自然景物,还要用方位词说明各种景物的位置,这对学生来说有挑战性。在备课时应考虑到这一点,可以先提问有猜测性质的问题:Are there any „in Deng Ming’s village? 然后根据插图提问:Are there many mountains near Deng Ming’s village? Are there any flowers near the road or in front of the houses ? 在巩固阶段,可进行更深层次的提问:Where are the flowers? What is near the lake? 经过这样递进式的问题引导,既帮助学生化解了难点,又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问题设计以开拓创新,拓展学生思维为升华

《英语新课标》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能够独立做的事情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思考、实践、体验、创造和运用。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应寓有启发性和开放性,所提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用开放的问题满足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用开放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促使学生的理解升华。如在教学完PEP三下第2单元之后,可以围绕单元主题:My family.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What is a family?(告诉学生family中的前3个字母代表我们这个单元学过的两个家庭成员,后3个字母寄予了我们对这两个家庭成员的一份感情。)这样的问题能带领学生徜徉在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展开想象,根据对family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告诉学生family 可以诠释为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这样必然会促使学生对family的理解得到升华。

结束语

设计有效问题,引领数学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分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问题”被喻为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因此,问题的设计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是不是”“对不对”的一问到底的做法,而是要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使之与掌握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让学生在意识中产生矛盾激化,从而自然地创设出问题情境。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的产生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基于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产生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间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二年级的《统计》教学,引导观察主题图“动物运动会”,创设问题情境:运动会上,大象伯伯当裁判,黑熊大婶当炊事员。这里有两张统计表,分别是“项目统计表”和“动物种类统计表”,请大家完成这两张统计表后,想一想“这两张统计表分别该交给谁呢?”这样的问题马上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并产生统计的愿望。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同一副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会产生不同的统计结果,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作用。

又如《角的认识》学习角的符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大小不一,摆放方向不同的角,然后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在学生用“这个角”“那个角”叙述不清的情况下,他们会自然而然产一种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要有一种角的表示方法就好了”,这时再恰如其分地引出角的符号,自然是水道渠成,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了。

二、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索,有趣的数学故事、数学典故在数学王国里能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个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象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这个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第四格放8粒,第五格放16粒……一直到第64格。”国王听后哈哈大笑道:“你真傻,你只要这么一点米粒。”大臣说:“我就只怕你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的米!”结果国王上当了,国库里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的米。你知道到底要多少米吗?

学生听后感到深不可测,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意识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能大增。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越能使学生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越好。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班级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学生的周围哪些物品中有角。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能看到的物品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时让同桌俩相互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黑板、国旗、桌子、课本、作业本、三角板、红领巾等,这些物品中都有角。然后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四、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悬念”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求知欲强,好奇心切等特点,创设具有科学性、新颖性,足以引起学生探索活动的各种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悬念”在这里就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在课堂中故设悬念这一情境,定会把学生引入到一种新的思维境界之中,利于引发每个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研究。

例如在教学“分数化成小数,即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首先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是有秘密的,老师已掌握这个秘密,不信你们可以出一些分数来考考老师,老师能很快地判断出每个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并请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使学生明白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确是有秘密的。从而产生有什么秘密的问题“悬念”,来创设出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迫切感。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唤起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觉的参与到认知过程中,这既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也是优化数学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若能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就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了。

【参考文献】

[1]周宜平.有效才是硬道理——窥探引领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4(9)

新课标下有效教学的问题设计 篇7

一、实验观察中问题的设计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如果把实验观察内容细化成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 对于掌握知识及培养观察品质和思维能力都十分有效。例如在声波的教学中, 新教材在水面波的实验中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水槽中盛有平静的水, 水面上浮着一个软木塞。用铅笔有节奏地点击水面某处, 水面会出现什么现象?软木塞怎样运动?这两个问题即使学生正确回答了, 其实也并不清楚这两种现象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可改而设计成下列问题:铅笔点击处的水是怎样运动的?软木塞是怎样运动的?铅笔点击处, 水的运动是怎样传给软木塞的呢?让学生描述水面波的特点:铅笔点击处, 水的上下振动会引起周围水的振动, 向四周传播形成水面波。木塞周围水的振动会引起木塞的振动。接着演示声音传播的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声源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 使周围空气产生疏密变化, 向四周传播形成声波。这样就使这个水面波的实验真正为声波的教学服务。

二、实验探究中的问题设计

学生不同于成人, 他们的探究活动可以是幼稚的, 漫无目的的。他们开展探究活动, 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有效的问题能创设出一个充满张力的情境, 能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探究实验现象与产生实验现象的本质属性之间的因果关系, 是探究教学的关键。比如, 在探究电磁感应条件教学中, 在实验基础上得出用“磁通量变化”来概括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思维跨越。因此在现象与结论之间要设计一个有效的问题来构建一个支架, 让学生通过支架, 并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来内化新知识。在这里可做以下设计。

问题1:是否线框和磁场有相对运动就有感应电流?引发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演示让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运动, 观察现象。让学生发现相对运动不是本质, 进而结合实验比较分析得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感强度B发生变化是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问题2:磁感强度B不变条件下, 会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

教师演示:软线圈放入匀强磁场中, 改变线圈面积S, 观察现象。让学生讨论分析自主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本质是磁通量发生变化, 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三、习题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学生在练习中遇到新模型时感到陌生棘手, 其思维障碍在于不善于把新模型与典型模型进行比较, 去认识和把握新、旧模型物理本质上的共性, 从而望题兴叹, 无处下手。教师应根据问题的基本模式, 改变其“包装”, 进行问题有效设计, 使之以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呈现。例如下题:基本问题如图1, 小船长为L, 质量为M, 停在静水中, 一个质量为m的人立在船头。求当人从船头走到船尾时, 船相对地面的位移。

对本题, 我们通过抽象, 可得结论: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若系统中两个物体原先都处于静止状态, 则两物体相对位移为L时, 两者对地的位移分别为

变式问题2:如图2, 小车质量为M, 用长为I的轻绳与质量为m的小球连接, 球和小车都可视为质点。开始, 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将小球拉开, 使绳处于水平, 然后放手。当小球落至低点时, 小车在水平轨道上移动的距离S多大?

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有效设计 篇8

课堂提问的成败, 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但在许多老师的课堂上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诸如“对不对”“是不是”及对应的“对”、“是”等低级对话充斥课堂, 甚至有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也显得提问过多, 内容过浅, 碎问碎答;或者教师主观上想“启发学生”, 但是启而不发, 学生常常“问而无答”, 或者“答非所问”等等。提问的低效甚至无效, 成为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我们有必要去研究有效提问的策略, 使提问真正成为教师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

实际上课堂里提问的内容一般有三个方面:第一种是记忆性的问题, 这需要异口同声;第二种是理解性问题, 这就需要个性化的理解;第三种是运用性的问题, 这是需要实践和操作的问题, 比如写一段话或作文等。我们要想和文本的关系更加密切, 深层次地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达成提问的有效性, 就必须好好研究后面两种问题的设计和处理。

所谓提问内容的有效, 笔者认为就是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多是理解性的或者是运用性的, 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最大限度地达成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如果问题难度过大, 就会导致学生冷场卡壳, 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 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老师要深入思考, 以比较浅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下面, 笔者试从阅读教学的整体感知、研读探究、拓展延伸三个层面谈谈问题内容的有效设计。

第一, 在整体感知阶段, 抓住重难点, 找准切入点。

要研究怎样设计出能在阅读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 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欣赏的重要的提问。

如下面的提问就能够从整体上将学生深深引进课文:

(1) 《最后一课》:小弗朗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试举例说明。

(2) 《出师表》:课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

(3) 《荷塘月色》:这篇优美的散文可以从作者行踪、作者感情变化、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这三种角度分层划段吗?还有没有另外的分层划段的角度呢?

第二, 在研读探究阶段, 巧投“石子”, 激起波澜。

除了用最为精粹的“问题”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板块, 形成明晰的课堂教学思路, 形成生动活泼的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教学局面之外, 还需用一两个“问题”激发思考, 引发讨论, 深化理解, 启发创造, 形成波澜。

可设置课堂活动的“话题”或“微型话题”, 以组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阅读活动。

例如, (1) 《紫藤萝瀑布》:朗读全文, 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2) 《明天不封阳台》:儿子希望明天不封阳台与“我”决定不封阳台, 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考虑?你认为全文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第三, 在拓展延伸阶段, 加强整合,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要精心设计以组织“比读”、“联读”为目的的提问, 以整合教学内容;要巧设“问题”,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之中进行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要恰切地设计与安排阅读教学中类似于“综合性活动”的“主题”, 以开展阅读教学中的“综合性活动”等等。

例如, (1) 《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借景抒情, 抒写了自己的切身感受, 但在格调上有所不同, 试作比较分析。

(2)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提出, 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查找相关资料, 补充一些现代生活中的例子, 写一篇短小精致的文章, 进行课堂交流。

(3) 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有关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 分别为他们写小传, 然后全班出一期题为“星光闪耀”的墙报。

有效的提问不仅仅是表象上的有效, 更应是问题本质的有效。高质量的提问应该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 它们具有角度新颖、形式多样、内涵深厚、激发力强的特点, 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带动作用。这就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提问的技巧, 更要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认真研读文本、了解学生, 实现有效提问, 实施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肖成全.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

有效教学与问题设计 篇9

教师在设计“主问题”时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 吃透教材, 有较强的教学目标意识, 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文章, 所任教学生的个性特点, 找准切入点设计“主问题”, 这样往往能达到“四两拨千斤”、“以一当十”的效果。在优化主问题设计时,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围绕文章标题设计“主问题”

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 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围绕文章标题设计主问题, 能够提纲挈领地把握整篇文章。例如在《山中访友》的教学中, 可以设计这样几个主问题: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作者为什么称他们为朋友?通过这两个“主问题”, 学生不仅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也体会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这种“主问题”的设计方法较为简单, 易于操作, 也可以将它教给学生, 教会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技巧。

二、紧扣教学重难点设计“主问题”

一堂课是否真正有效, 关键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抓住教材的重点, 突破教材的难点。《林中小溪》是一篇篇幅较长的写景散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 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围绕这一教学重点, 可以设计这样两个“主问题”:林中小溪流经了哪些坦途和障碍?林中小溪是如何面对这些坦途和障碍的?这两个“主问题”不仅使学生把握了文章的重点, 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而且教师也能够做到“长文短教”, 重点突出,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抓住文章关键词句设计“主问题”

一些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的关键词句往往是我们深入理解这篇文章的一把钥匙。例如在《白杨礼赞》这篇课文中, 作者多次强调“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 “决不是平凡的树”, 围绕这一关键句, 可以设计出这样的几个“主问题”:作者为什么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作者是怎么写出白杨树的“不平凡”的?这两个“主问题”不仅解决了这篇文章“写了什么”的问题, 而且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 同时也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有效地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

四、依靠人物形象设计“主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就是小说教学。小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可以依靠人物形象设计“主问题”。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 可以这样设计: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共有哪些称呼?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称呼, 从中你看出这对夫妇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你还能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菲利普夫妇性格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几个“主问题”的设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品味了文章的语言, 提高了学生的品鉴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也使学生对当时社会上“人情的淡漠”和“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五、把握诗词意境设计“主问题”

诗词是一种非常凝练含蓄的艺术。诗词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在积累和感悟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在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通过对诗词意象的理解、意境的品悟还原作者的情感。例如在杜甫的《春望》这首诗歌的教学中, 可以这样设计“主问题”:请你用自己的语言, 加上适当的想象, 描述诗歌所呈现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读后畅谈自己的感受。

六、钩住文本“矛盾处”设计“主问题”

很多时候, 文本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却是教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题的重要切入点。例如, 在《明天不封阳台》这篇课文中, 开头第一小节就写到“明天要封阳台。”但在文章的最后一小节作者又写到“我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了”。围绕这两处看似矛盾的地方, 可以设计这样几个“主问题”:作者一开始为什么决定要封阳台?后来又为什么改变了主意呢?你从作者的态度变化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呢?在这几个“主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 整个课堂教学也显得简约而不简单。

合理设计问题让例题的教学更有效 篇10

数学课堂离不开例题教学, 但好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在例题教学中把自己的经验塞给学生, 让学生模仿做题, 授之“鱼”而非“渔”, 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缺乏对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反思、研究和创新.经常有这样的情况:精心准备的例题, 老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 学生在下面听得稀里糊涂, 一做配套练习还是无从入手, 然后又是“老师再讲、学生再听”, 一节课下来效果很差, 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本文将从多角度剖析并探究如何提高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

一、影响数学课堂例题教学有效性的原因

影响数学课堂例题教学有效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例题设计不典型.

2.没让学生做好接受例题的准备,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忙于讲题.

3.教师在讲例题时轻视对解题规律、解题思路、技巧和方法的点拨指导, 没有做到“以学定讲”和“以讲促学”相结合.

4.学生没养成“边听边思、听后反思”的习惯.

二、对例题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 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来说, 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协调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对象, 学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载体, 因此对例题教学的有效性的考察不能光看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 更要关注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 学习结果是否增进, 学习体验是否得到强化.

三、提升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和建议

通过对“提升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尝试,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细做实:

(一) 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例题

例题是数学知识的载体, 它集知识性、典型性、探索性于一身, 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范例.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培养数学能力, 发展数学智力和创新精神, 主要就是通过例题教学实现的.设计的例题应抓基础, 重过程, 渗透思想, 突出方法, 强调应用, 注重创新, 拓宽视野, 提高能力, 应以“问题”为核心、“讨论”为手段、“探究”为途径、“发现”为目的.例题的形式和内容应稳中求变, 变中求新, 新中求精, 给学生带来新奇与挑战, 启发与冲击;设计的例题要有思考空间, 思维的广度, 思维的深度, 解题思路的自由度;例题的安排要尽可能兼顾全体学生.

(二) 在讲解例题前要让学生做好接受例题的准备

大部分老师在教学中都能恰当地创设情境, 使学生有激昂的学习情绪;在出示例题前进行复习铺垫, 以便学生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以更快的速度深入例题.其实更重要的是在例题出示后给学生留独立审题的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感觉了的东西, 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它;而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感觉它.”一道例题出示以后, 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学生, 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教师要留时间让学生用眼睛和思想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整个的较短的句子, 然后使眼光离开题目, 念出所记住的东西, 并且同时进行思考———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 而且思考与所读材料有联系的某些画面、形象、表象、事实和现象.这样, 学生就可以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听讲, 有不同的收获.

(三) 教师对例题的讲解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不同策略

1.“概念型”例题, 要突出本质属性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数学概念的教学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又是数学学习的核心, 是学生思考问题、推理证明的依据.要建立一个新概念, 教材中往往总要先举几个典型的例题, 然后经过科学的抽象总结建立概念.

例如, 初一学生初次接触正负数的概念, 教学时我们可先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反意义的例题 (如“气温的零上、零下”, “仓库的进出”, “存款、贷款”, “向东、向西”等) , 然后抓住这些实例的本质特征引出正负数的概念, 这样学生就从一个感性认识自然地过渡到理性认识, 使他们既容易接受又容易理解了.因此, 对于建立概念的例题, 我们必须抓住例子的实质特征, 突出概念的本质, 讲清概念的形式, 抽象出数学概念.

2.“基础型”例题, 要紧扣定理、法则

要学好数学, 只有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才能切实地运用它来解决其他有关问题.但学生对新学的基础知识印象不深, 理解不透, 运用不灵, 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那么教师就必须通过一些基本例题的教学, 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例如, 当讲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 (或两边的延长线) 相交,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后, 我们接下去可补充举出一个典型例题, 从而使学生对这个定理得到理解和巩固.

因此, 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 教师在讲清基础知识的同时, 必须设计若干巩固基础知识的例题 (如判断题、填空题、口答题) .对例题分析引导时, 要紧扣定义、定理、法则、公式, 并善于指出学生容易犯错误的地方, 再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作业, 使学生最终自行掌握基础知识.当然在“基础型”例题教学中, 所举的例题不能过多、过杂、过难, 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性和代表性, 这样教师留有余地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去开拓、创新其他思维问题.

3.“技巧型”例题, 要培养巧妙解题

一般的数学题有一套常规解题方法, 但有的数学题按照常规的解法往往很复杂, 甚至无法解出, 这时我们应根据题目的特点, 从整体上分析, 善于从解题技巧上启发引导.

由于技巧型题目解法比较特殊, 不易为学生发现, 加上课本上这类例题出现不是很多, 因此我们教师可选少量技巧型例题进行教学, 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很有好处的.在现行的新教材课本中出现的“B组习题, 想一想, 读一读, 做一做”其实就包含很多的技巧型例题, 这在很大程度上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也符合当今的“启发式”新教法.

4.“规律型”例题, 要注意归纳综合

“规律型”的题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解题时有较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较丰富的联想能力, 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我们教师在举这样的例题时应注意归纳综合, 以反映数学知识的规律性.

例如, 二次函数中有这样一类题目:给出抛物线 (ɑ≠0) 中ɑ、b、c的符号, 要求判断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抛物线与轴交点的位置, 对称轴在轴的左侧还是右侧, 抛物线与x轴有无交点, 并画出草图.像这样的问题, 要先归纳综合它的规律性.规律型例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我们在规律型例题教学中, 必须善于采用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的方法, 揭示其解题规律, 这就等于交给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 从而使学生能够自己去解决新问题.

5.“综合型”例题, 要寻求知识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题的能力, 综合型例题教学万其重要.因为综合型题目考察学生对所教过知识的掌握情况、熟练程度、概括能力, 以及是否较全面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等.特别是在数学的章节复习和初三数学总复习中, 综合型例题教学更是了解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又由于综合题知识覆盖面广, 联系较复杂, 因此, 教学时我们一定要有针对性地选好题型, 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关键.分析综合题时, 一般可将大题分解成若干小题, 然后逐步探索各小题的知识联系, 引出一个知识纽带.

6.“开放型”例题, 要立足现实生活

教学要面向社会, 面向生活, 面向实践, 数学中的知识与自然现象、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近几年来, 各地中考出现了许多立意新颖的开放性较强的数学试题, 如经济类问题、投资类问题、动态类问题、方案设计类问题、说理类问题、讨论类问题等, 它们大都跟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这类试题的出现在客观上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了解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感觉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于以上原因, “开放型”立足生活实践的例题教学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 我们教师应多联系现实生活各方面知识, 将其应用于教学中, 使学生在未走上社会之前就能了解、解决各类问题, 为今后投身社会建设打下基础.“开放性”例题教学应重在学生相互讨论, 允许学生提出疑问, 使他们善于发现问题, 激发灵感.

例:某单位计划十月份组织员工到H地旅游, 人数估计在10~25人之间.甲、乙两旅行社的服务质量相同, 且组织到H地旅游的价格都是每人200元.该单位联系时, 甲旅行社表示可给予每位游客七五折优惠;乙旅行社表示可免去一位游客的旅游费用, 其余旅客八折优惠.问该单位应怎样选择, 使其支付的旅游总费用较少?

本题是经济类讨论题, 可让学生相互讨论, 经过讨论发现本题要利用方程、函数、不等式知识互相渗透来解决:可设该单位到H地旅游人数为x, 选择甲旅行社所需费用为y1元, 选择乙旅行社所需费用为y2元, 然后写出y1、y2关于x的两个函数关系式, 再经过三种讨论 (1) y1=y2, (2) y1>y2, (3) y1<y2.

(四) 教师对例题的讲解要到位而不越位

数学课堂出示了例题后, 教师如何做到讲到位而不越位呢?

1.要讲在学生的需求点上

当学生审完题后, 产生学习需求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能实现所求目标时, 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指导式讲解, 让学生在提高学习努力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目标, 满足学习追求.当学生不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时, 要具体分析其原因:兴趣不足的, 要讲出题目的趣味性来;学习动力不足时, 可通过互动式讲解, 让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 增强其参与的信心和动力;如果学生的需求是被动的, 就要通过讲解学习内容中的价值, 使被动变为主动、盲目变为自觉.

2.要讲到学生的兴奋点上

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想议论的热点问题, 正是教师巧妙地结合学习内容进行讲解的点.然而这种讲解, 要以学生的充分讨论和探讨为前提.通过讲解帮助他们取得共识, 再结合学习内容深入理解讨论的问题;帮助学生把兴趣转变为能力训练、能力提高的需求;帮助他们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在讲解中借助学生的兴奋点开发学生的潜能, 打开他们的思维空间, 鼓励他们敢于遐想、敢于设想、敢于联想、敢于创造的创新精神.

3.要讲到学生的思考点上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思考而难解疑团时, 要给予帮助式的讲解, 使学生的思考深入下去, 用他们自己的能力获取成果.当学生用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不能深入分析问题时, 要给予指导式的讲解, 在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过程中, 使学生获得学习成果.

4.要讲到学生的感悟点上

当学生通过学习有所感悟时, 正是通过讲解进一步深化感悟、培养学生能力、启迪学生智慧的好机会, 教师要把握时机, 运用激励式教学策略, 在充分肯定学生成长进步的同时, 依据学习目标, 讲解这种感悟在进步过程中的价值所在;讲解如何进一步思考, 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讲解怎样借助这种感悟深入理解学习内容、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学习需求、解决同类问题;等等.学生的感悟既是学习的收获, 又是学习的起点, 在此起点上, 通过讲解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5.要讲到题目的得分点上

怎样合理规范简洁地解答, 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 使“不会的题尽量得分、会做的题得满分”, 教师要给予总结, 要讲透.

(五)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例题进行反思

使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才能增强“题性”、“题感”, 逐步形成“模块”, 不断吸取其中的智育营养, 才能感悟出隐藏于模式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就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 只有靠“反思—消化—吸收”才能“升华”.

1.反思思维过程, 把老师解题前的思维过程过滤一遍, 和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对比, 取长补短.这是最重要的, 但又是同学们忘记做的.他们认为只要听“懂”了就“会”了, 殊不知课上的“懂”是师生共同参与努力的结果, 要想自己“会”, 必须有一个“内化”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必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切记从“懂”到“会”必须有一个自身“领悟”的过程, 这是谁也无法取代的过程.

2.反思解题过程, 特别是解题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对于题中易混易错的地方, 找出错误原因和解决办法, 提高辨析错误的能力.

3.反思一题多解, 思考本题的多种解法, 从中比较孰繁孰简、孰优孰劣, 久而久之, 就具备了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最优解题方法的能力.

4.反思一题多变, 对于一道题不局限于就题论题, 而要进行适当变化引申, 一题变多题, 拓宽思路, 提高应变能力, 防止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

5.反思对题目的整体印象, 即解决此题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题目的来源, 知识和题目的联系, 与以前做的题目的联系, 有无一般性的规律等.

有效教学与问题设计 篇11

[关键词]历史教学 问题教学 问题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095

随着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弊端的暴露,教育部开展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改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看出优化课程结构,深化教学改革,从教授知识走向培养智慧,实现由“知识课程”向“智慧课程”转变,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为实现这一目标,学科专家和教师们尝试着不同的教学模式,其中之一就是“问题教学模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未能把握好“问题教学”的实质,以致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最为常见的现象是,教师往往提前设计好大量问题,表面看上去课堂气氛活跃,但问题设计与实施得是否有效,教师很少关注,只是以“满堂问”代替了“满堂灌”,实质上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的“问题教学”反而成了教学中最大的问题。

一、中学历史问题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

1.提问缺乏针对性

在很多教师课堂上的提问是一连串的“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会不会”之类的泛泛而问,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但缺乏针对性和精心设计,忽视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简单机械的“一问一答”与 “一问众答”,看似气氛活跃的课堂实际上是学生思维的虚假活跃。

2.提问缺乏思维性

课堂上,教师频繁地提出一些历史知识性问题,以为记住知识就是掌握了一切,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做法实质上依然是“灌输式”教学方式。它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历史学科对学生思维培养的目标要求,也不可能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提问缺乏灵活性

课堂提问不能根据课堂实施的现状进行有效调整,游离于学生参与的“启而难发”甚至“启而不发”,忽视学生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的“多此一问”,常常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受打击。

4.提问缺乏层次性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提问随心所欲,缺乏层次性:要么太难,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热情;要么太简单,学生不感兴趣;要么问题太空泛,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

5.提问对象的随意性和惩罚性

教学中教师按座位或名单顺序逐个提问,使轮到回答问题的学生提前准备自己的问题,而对其他的问题“不闻不问”,而轮不到的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起哄,破坏课堂秩序。先点名后提问学生没有思考时间,被点到名的学生由于不知将要问到什么而造成精神紧张,回答就难以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随意点名常常出现容易的问题由成绩好的学生回答,由于未能切入疑难点,学生对答如流,但是得不到思维训练,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难的问题由成绩差的学生回答,学生虽经努力思考但仍答错,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有些教师将课堂提问作为惩罚学生开小差的手段,虽然可以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但是这些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回答问题,使问题的提出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大大影响课堂效率。因此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效问题设计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内容应该是学习的重点、难点、热点。每节课都有其中心内容,这些中心内容包括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基本的历史概念和结论等,就是历史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例如孝文帝改革的教学重点是改革的内容,难点是对改革的评价,热点是改革中的民族融合和封建化。教师就是要围绕这些问题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热点的提问,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问题设计的技巧应以学生的学习要求为依托,按认知水平可分为知识水平(考查是什么)、理解水平(考查为什么)、应用水平(考查怎么用)、分析水平(考查分析能力)、综合水平(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和评价水平(考查评价能力)等六个由低到高不同层次水平的提问类型。按提问技巧可分为诱导式(设置诱导源)、疏导式(设置问题链)、阶梯式(设置阶梯状问题组)、对比式(考查比较辨析能力)等四种类型。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管运用何种技巧、怎么运用,都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设计。

2.启发性原则

历史学科是一门教化明智的社会科学,历史学科最大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认识历史问题、汲取历史营养、服务现实生活的能力。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多样性、开放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探究与争鸣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辨、迁移、整合,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笔者在讲解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的时候,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有人认为秦始皇是一个十足的暴君,毫无积极之处,对他的评价应全面否定,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问题一提出就调动了学生以前的认知和情感,不自觉地对此问题进行审视,加深了对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的认识。接着笔者又追问:“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呢?”引导学生将这一问题的解决经验上升到一般规律的高度,形成对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的一般方法。这样的问题紧扣学习的重点,具有启发性、多样性和开放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

3.灵活性原则

课堂教学活动是基于教师课前预设基础上的生成,学生课堂学习由于种种不可预料的因素往往不可能按照教师的预设来逐步进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灵活调控,优化提问。如在教学“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这一知识点的时候,笔者向学生揭示了这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导火线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但是在课堂上有学生却提出了“没有禁烟运动就没有鸦片战争”的观点,说明学生对于战争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不能够真正理解。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列表格对比鸦片战争之前中英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的不同,并提出以下问题:中国和英国远隔重洋,是什么力量驱使英国万里迢迢发动这场战争?战争被称为“鸦片战争”,假若没有鸦片走私和禁烟运动,战争是否会爆发?假如皇帝是个明君、贤君,也不撤换林则徐,在当时的情势下中国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吗?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战争发生的多种原因之间的关系。因此有效课堂提问的设计不应该是死板的,需要依据课堂的生成及时调整,灵活多变。

4.循序渐进原则

即课堂提问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在教学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高于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教师搭建一些合适的台阶,让学生沿着此台阶拾级而上,跳一跳摘得到,保证学生的思维经历发现的过程,而不会感到高不可攀。比如在引导学生思考“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开始形成的”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对“开始形成”如何理解?“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最终形成是在什么时候?这样抓住中心词,字字剖析,前后知识相联系,学生很容易理解。如果直接问:为什么说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开始形成的?学生会很难把握回答问题的角度。

5.“四适”原则

即课堂提问要适生、适时、适量、适度。课堂提问既要立足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又要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实际。有效的课堂提问要保持悬念,使学生感到自己任何时候都有被要求回答问题的可能性,以增强学生对课堂学习的责任感和注意程度,使所有学生都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与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努力抓住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最佳时机进行提问。提问的数量要具体分析、周密计划,既不能满堂问也不能满堂灌。提问难度大小对课堂学习效率影响很大,如果问题过难学生就容易产生畏惧感,过易则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倦怠。问题的难度应该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一步步向前发展。

结束语

历史学科是一门开启心智、培养辩证思维和综合思维的学科。有效的历史课堂提问是发挥历史学科功效的关键点。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只有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设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课堂教学的品位。如何把有效问题教学与历史学科更好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需要潜心研究的内容。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 人民教育,2001(9).

[2]朱家鼎.历史学科问题教学设计[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11).

[3]黄胜强.让理性的阳光照亮课堂——略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 中学教学参考,2009(3).

[4]李文.历史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几个原则[J]. 甘肃教育,2011(5).

[5]刘芳.浅谈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设计艺术[J]. 教育教学论坛,2013(11).

[6]韩立福.有效上课[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有效教学与问题设计 篇12

一、围绕目标, 问题设计要有目的性

教师设计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 有明确指向性和针对性。所以设计提问时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切忌提一些与目标无关的问题, 使每个问题都成为达成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 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效益。

如在语言活动《胡萝卜先生的胡子》中, 活动目标是了解“胡子”变通的多种用途, 寻求多种帮助别人的方法。为此, 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胡萝卜先生有着什么样的胡子?”“一路上, 胡萝卜先生看到了谁?他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胡萝卜先生是怎么帮助别人的?”“你喜欢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吗?为什么?如果你有一根胡萝卜先生的胡子, 你会用它干什么呢?”这些问题的提出既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使故事变得有趣;又帮助孩子一步步走入故事的本身。教师抛出带有迁移性的问题更是让孩子直接与生活经验挂钩, 直面生活中的问题, 让幼儿的思维活动和文学本身产生碰撞, 擦出火花。

二、找准核心, 问题设计要突出重点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 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是重点问题, 有的不是。重点问题往往起着使教学活动达到高潮, 使幼儿学习活动得到最大限度拓展的作用, 使幼儿认知过程发生质的飞跃。为此, 教师应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 着力去分析、研究教材, 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幼儿发展最具价值的核心, 有针对性地设计能够突破重难点的重点问题。如:中班诗歌《家》这个教学活动, 重点是帮助幼儿找出动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尝试仿编诗句。当时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幼儿的回答如下, 师:“要把草地当成家, 会是谁的家?”幼甲:“草地是小鸟的家。”师:“为什么说草地是小鸟的家?”幼甲:“小鸟本来是在天上飞的, 下雨时, 它就飞落到草地上, 藏到草丛里去了。”师:“是什么样的草地呢?”幼乙:“绿绿的草地是七星瓢虫的家, 还有毛毛虫的家也在草地上。”……从幼儿仿编的诗句看, 幼儿普遍不能正确地将小动物与“什么地方是它的家”建立起合理的对应关系。问题在于教师对诗歌内容的研究不够透彻, 重点没有把握准。如果教师能找准核心, 精心设计重点问题:“为什么说××是××的家”, 就能促使幼儿将思考的重点落在“为什么”上, 帮助幼儿理解这一对应关系并唤醒幼儿原有经验, 那么幼儿的仿编诗歌活动就会变得高效。

三、抓住关键, 问题设计要有选择性

每次语言教学活动中, 能发问的地方有很多, 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提问, 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因此, 教师要对问题进行精心选择, 将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提问尽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并针对最关键性的知识点有选择地设计问题, 把活动的“筋骨”抽出来。

如在阅读活动《小猫的生日》中, 虽然故事情节简单易懂, 但一个又一个隐藏玄机的身影却能够自始至终地吸引着幼儿的注意, 激发幼儿动脑筋的欲望, 并在阅读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到积极思考的快乐。教师可抓住这一关键有选择地设计问题:“为什么觉得是小猴, 说说你的理由?”“你从哪儿看出来是小兔?”“你是怎么看出刚才来的朋友是小刺猬?”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调动了幼儿运用想象、推理, 从局部到整体进行了猜测, 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判断能力。

四、清晰明了, 问题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1.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层层深入、有递进的提问能帮助幼儿梳理思路, 迁移并提升经验。教师的提问须根据幼儿特点与经验水平, 由浅入深, 从易到难, 由粗及细循序渐进地展开, 以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分析想象。如:故事《青蛙和绿色的伞》中, 为引导幼儿理解青蛙的行为举动和小动物的体会感受, 教师在小动物们撑着相同的荷叶伞在桥上相遇时依次提出:“ (1) 大家彼此看着, 为什么都感到奇怪?”“ (2) 你知道这荷叶伞是从哪儿来的?怎么知道的?”“ (3) 小青蛙为什么要给大家送伞?这个秘密小动物会知道吗?如果知道了它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层层展开, 步步引领, 将讨论引向深入。

2. 因材施教, 因人施问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贯彻“因材施教、因人施问”的教学原则, 要为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思考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适合平时比较胆小、不爱表现、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回答, 这样可以帮助这些幼儿恢复兴趣, 提高学习兴趣;而需要探讨、具有发散性的问题就适合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回答;需要归纳总结的问题则可以请理解能力较强的幼儿来回答。如在大班绘本阅读《彩虹的尽头》活动中, 对一些能力较差的孩子, 教师就设计了提问:“獾和狐狸找宝贝的路上, 先后遇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的宝贝分别是什么?”对一些能力中等的孩子, 教师设计的提问是:“他们俩怎样赶路?为什么跑那么急, 那么快?”而对一些能力强的孩子, 教师则提问:“猜猜松鼠自言自语地说什么?为什么松鼠把松果看做宝贝呢?”由于教师准确把握幼儿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 从而使每个幼儿都乐于主动地回答问题, 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五、扩展思维, 问题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开放式的提问, 没有现成答案, 不受言语和情节的限制, 既可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又具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幼儿搜寻以往的生活经验, 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判断、推理, 以提高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 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诗歌《风儿也想有个家》活动中, 可以这样提问:“你在哪里找到了风, 你怎么知道风在那里的?”仿编诗歌时可以这样提问:“除了树、草地、小河, 还有哪些地方也是风儿的家?风儿来了, 这些地方会怎么样?可以怎么说?”一系列开放性的问题看似简单, 留给孩子思考的空间却很大, 引导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开展思维想象, 作出不同的回答, 以发展其扩展思维的能力, 并引导幼儿尝试运用“飘”、“摇”、“转”等动词进行表述, 大胆创编诗句。

六、跳一跳能摘到, 问题设计要有挑战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大多数幼儿有所认识, 而又不甚完善的, 能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对幼儿有新的挑战的。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或障碍来引发幼儿思考而让其“跳一跳能摘到”, 从而提高幼儿的思考深度, 让幼儿在自身经验之上去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如若孩子回答出错, 教师也不要着急, 而是要善于发现、及时组织幼儿开展讨论, 在讨论中进行思考、分析、比较、判断, 从而建立新的认识。

上一篇:细节保护下一篇:楼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