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思考

2024-10-16

有效性思考(精选11篇)

有效性思考 篇1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 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 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 三者既相互依存, 又相互促进。可是, 纵观目前的课堂, 却感觉我们很多教师走入了误区, 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 缺乏内容, 不仅课堂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也导致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产生厌烦甚至是抵触心理。

曾听过一节高年级的语文课《金色的脚印》, 在“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组织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新的教学手段, 可课堂的有效性却不敢苟同。有点儿思考, 略谈一二。

《金色的脚印》这篇课文, 人文气息浓郁, 人与动物之间因为信任与关爱而产生的情感令人动容。上课伊始, 老师简短的一分钟开场, 学生便主宰了整个课堂, 从头至尾都是小组汇报。我汇总了一下, 共分六环节, 汇报内容分别是: (1) 字词语句; (2) 理清脉络; (3) 形象分析; (4) 写作方法; (5) 通过题目谈感受; (6) 作者介绍兼好书推荐。全班共50人, 涉及汇报的学生有29人。从课堂的表象看起来, 学生的确是学习的主人, 因为所有的知识环节全部由学生口口传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热热闹闹地在讨论学习, 小组热热闹闹地展示汇报, 但这热闹背后到底有多少环节是有效的呢?针对这样的课堂, 我有以下几点质疑。

一、合作的本质是什么

整堂课, 学生学习的形式是上面的同学在接龙似的汇报, 下面的同学静坐聆听, 缺乏反馈与互动, 难见思维的碰撞。我在想, 一面是讲, 一面是听,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否称其为合作?如果称其为合作, 也只能算是合作讲、合作听, 学生的认知过程在哪里?学生学习性的展示在哪里?合作提升的过程在哪里?学习主体的团体目标在哪里?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何以体现?个人及整体的学习成效如何衡量?没有成效的合作, 能否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我认为, 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体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认识过程, 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在课堂上, 学生通过与他人互动交往, 通过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丰富学习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增长知识, 活跃思维。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合作, 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学会质疑, 学会分析, 学会取舍, 学会兼容并蓄。

二、教师是否真的退居幕后

一堂课40分钟的时间, 教师只言片语, 似乎真正地退居幕后,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反观课堂的呈现, 我认为教师其实是在“垂帘听政”。为了表现合作, 教师把自己要讲的话, 全部借学生的口传授了出来。这知识的传授过程, 其中有多少由学生探究所得?有多少学生的思维火花?没有学生的思维火花, 提倡合作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如何落实?如果没有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体验, 没有学生亲身的探究与践行, 所谓的合作只能称其为“伪合作”, 学生由传统教学的听者再次不幸沦为老师的代言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合作学习在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往。那么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如何正确定位呢?我认为, 要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必须承担好学习的引领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这一角色。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一个没有问题的课堂, 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 没有问题, 还需要学生浪费时间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解决吗?一位聪明的教师, 还应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深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注重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组织讨论的要领, 有针对性地提供具体的帮助, 给予恰到好处的指导和点拨, 起到点石成金之效;一位活跃的老师, 更应鼓励小组成员发表独立见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善于把个人或小组的创造性观点转化成全班同学的集体智慧,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与热情。

小组合作探究的使用只是一种手段。不能以课堂中小组合作探究是否得以开展作为评价课堂的标准。因为, 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看的并不是课堂的形式, 还要观察课堂的内容, 一堂课形式再热闹, 再全员参与, 但如缺乏相应的内容, 那也是失败的一堂课。唯有扎扎实实地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 才能使课堂的有效性得以具体体现。

合作学习提倡的是平等的学习机会, 不论能力高低, 等量参与, 在思考、讨论、交流、分享中达成统一的学习目标, 从而人人提高, 人人进步。如何实现这一理想化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达到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共同实现, 而不是使其流于形式, 流于表象, 我在思考, 也在实践。

有效性思考 篇2

一、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紧迫性

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其主要表现在作文课堂教学的理论方面的缺失和实践方面的随意。

⒈“学”与“术”的关系问题——中学作文教学,一直没有形成本学科相对独立的话语系统。

在作文教学以及学生作文的评估中,有不少人引入了某些文学创作原理和技法,并固守已相对陈旧的文章学、写作学概念。

2.开放性和系统性的问题——作文教学的无序、弱化,以至在个别地区或学校几乎被取消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即使在最近编写的几套初、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大部分依然是将作文、漫谈式的知识短文附在单元教学之后,或编在各册教材的后半部分,虽有简明、精要、实用的特点,但显然缺乏作为“教科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难于给学生以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检测性的有效的作文训练。

3.系统性和逻辑性的问题——作文研究和作文教学改革尚未追本溯源。

新时期以来,大批有志之士大胆探索,我们必须承认,在每一面旗帜的背后,都有一个新鲜的见解或一个给人启迪的思想,而且一般都已经拥有了富于操作性的付之行动的实践案例——所有这些,都给作文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但是它们还远远不是严密、科学的学科体系。

4.作文教学实践当中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问题——很多长期流行的和新兴的作文观念,需要我们重新审视。

中学作文教学是为了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基本素养而进行的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作家,它与作家创作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综上所述,对于目前中学作文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没有唤起学生写作文的主体冲动,没有真正让全体学生掌握表达的基本技巧,人格境界也未能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提升。

二、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性

1.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使得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深化作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语文素养是人们得以终身发展的基本素养。在语文素养中,写作能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写作交际能力也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可见,作文教学是完成公民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训练学生掌握最为基本的表达技巧,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解决作文课堂教学的缺失,探究并开发相对完备的作文课堂教学的内容系列,探索一种相对有用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我们长期以来不断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2.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的开始,都是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的。学生的语文水平往往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素质教育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作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写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达到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

从素质教育出发,培养初中生的作文素质是初中作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如果把作文素质分解一下的话,初中作文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应是:

(1)传授“精要、好懂、有用的作文写作基础知识”

写作知识在写作训练中起着指导、调节和评价作用。很显然,必要的有用的写作知识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培养学生现代写作能力和良好的写作习惯

根据对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他们在作文训练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文不切题,漫无中心,思维混乱,条理不清,语句不通,词汇贫乏等等。这些问题说明初中作文课堂教学要务实,要把培养学生具备现代写作能力和良好的写作习惯作为当代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

(3)发展学生智力

作文是一种心智活动,作文教学担当着发展学生智力的任务。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其实,每篇作文的写作过程,抑或是社会、工作、生活当中所需要的各种书面文字,都是作者以自己的思维来解决现实情境中的某个问题,都是作者以自己的思维来适应新情境的需要。

(4)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和教学是不可能分开的,世界上绝对没有不渗透教育的学科教学,作文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精心创造时机、切实有效的育人过程。

中学作文教学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传授知识—培养写作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其中,培养写作能力是关键。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中心,前承写作知识,后启发展智力,达到培养人的目的。这样,作文教学就能走上现代“信息高速公路”,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3.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课堂教学改革,其根本目的是要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以真正培养全体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要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界定几个关键性的概念。

(1)“新课程背景”。新课程背景是指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在新教材的实际运用过程中,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在充分继承作文教学研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新的中学作文课堂教学理论的与实践的研究。

有效性。“有效”是指学生在作文训练课中学会了什么样的技能,能否运用这一技能来表达自己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观察、体验、感悟。所谓“有效”,并非“无效”,它是相对于过去的“低效”而言的,就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实践、师生的.多向互动,达到可以检测的“效益”。

(3)作文课堂。有别于阅读教学或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关注如何训练初中学生形成作文写作基本能力的课堂教学。

(4)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主导的,内容确定的、目标明确的教与学的活动,受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规定的时间、空间内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达到相应的训练目标。

三、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可行性

1.对作文教学终极目标、主要任务、教学效果的正确认识。

初中作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如地反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成为作家。这个终极目标是由许许多多小小的阶段性目标所体现的,而阶段性目标又是通过一次次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

初中作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教会学生怎么写,让学生把现有的生活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教学生去表现他们原本不熟悉的东西。所以,初中作文课堂教学中不必要求学生去深入那原本不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一堂作文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教师的表演是否精彩,不在于学生的举手发言是否热闹,而在于学生在这堂作文课上究竟学会了什么,他们实现了作文终极目标之下的哪一个阶段性的具体目标,他们能否运用这一技能来表达自己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观察、体验、感悟。

2.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小学作文训练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初步构建作文篇章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已熟悉了记叙的基本要素,能按时间顺序叙述一件事的过程,也已经接触过说明文和一事一议文章的写作。但是,要把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把一个事物说明准确,把一个道理说清楚,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距离,而这恰恰又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从作文训练的角度来看,片段写作是作文训练极其有效的重要途径和科学方法。作文片段训练的目标具有具体、科学、灵巧而实用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这里的片段,指的是文章局部,是从句到篇章

的中间环节,即文章中意义完整、相对独立的一个或几个核心的部分。

片段写作犹如素描、速写,是写好完篇作文便捷而有效的训练手段。运用这种方法训练:一是内容集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一定的中心确定写作要求,力求在一点上真正做到有效的突破;二是篇幅短,可以有时间和精力逐字逐句地推敲,在写作基本训练上多下工夫,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评价语有效性思考 篇3

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经过几年的观察,发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问题不少。

一、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忽略使用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他们或是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单一模糊,流于形式;或是滥用激励,一味地表扬;或是课堂突发情况,不会随机应变。

1.评价语言单一模糊,流于形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只要学生回答是对的,常常能听到老师评价的话“嗯”、“不错”、“棒极了”、“读得真好!”等等,而且千篇一律,流于形式,毫无新意。殊不知这样的评价很含糊,“读得真好”好在哪里呢?是声音洪亮,还是感情丰富?有几个同学能领悟呢?教师只有融合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评价来弥补这种不足的现象。

2.评价语言滥用激励,一味表扬

在新课程的理念影响下,许多教师意识到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的重要性,课堂上都很慷慨地拿出赏识教育来面对学生,不分情况,一味地表扬激励。“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太了不起了!”“你真棒!”等等语言一直充斥着整堂语文课。一位语文教师在执教《谁的本领大》时,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风和太阳比本领,第一次比的是什么呢?”并指名让学生回答,该生答对了,老师不假思索地赞叹,“你真了不起!”这么简单的问题答出来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我们的教师已经习惯了用浮夸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使得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语言廉价化,最终对课堂教学并未产生实际的效果。

3.评价语言缺乏机智,僵硬呆板

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的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扰乱了老师预设好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语言。由于教师语言素养的匮乏,不能临时想到巧妙的语言去评价,使得课堂陷入尴尬的境地。

一节语文课上,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出示蝈蝈和蜻蜓图片)

生:蝈蝈和蜻蜓。

师:你看得真准确,你觉得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都是形声字。

师:你没有仔细看,坐下吧!

老师预设好的答案里,孩子们应该回答“它们都是虫字旁,都属于昆虫。”但学生说的跟老师预设的答案不一样,虽然孩子的回答也是对的,而且孩子这样的思维也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但是老师却否定了孩子,没有给予孩子有效性地指导。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评价语的运用。

“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一个好的小学语文教师会让学生喜欢听他的课,并且喜欢上他的语文课。这不仅仅因为这个老师的课上得精彩,还因为孩子们喜欢这个老师对他们在课堂上表现的评价语。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有效性表现在哪里呢?教师应该如何评价,才是最有效的?

1.评价语言要风趣幽默、回味无穷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老师。教师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彰显教师的智慧。因为幽默,所以有笑声,所以会让学生回味无穷。教师机智幽默的教学评价语言不仅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常常能化尴尬为神奇,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让学生在愉悦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执教《雨后》这篇文章中,为了能让学生能感受到文中的孩子在雨后玩水

的快乐,我便喊来了两个孩子根据课文内容表演。其中有个孩子上台时一激动绊了一跤摔倒了,我忙把孩子扶起来,笑着说:“摔了一跤,这雨后玩水的心情看来你是已经体会到了,在雨中奔跑,摔跤,心情如何呢?请你跟大家分享一下!”不仅是摔倒的孩子,全班同学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一场尴尬轻松地化于无形。

2.评价语言要“因生施评”、独特灵活

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对学习内容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针对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理,我把其称为“因生施评”。对待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评价语言,开拓他们的思维;对待中等生,教师要善于挖掘他们的潜力,帮助他们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对于一些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表扬以及鼓励性的语言会增强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内心的紧张和自卑。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耀在人心灵上的阳光。”一个好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了解孩子的差异之处,利用自己的评价语言,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的班里有个女孩子文静可爱,但是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在学习课文《青蛙看海》时,在请孩子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时,我请了她。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她说:“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一只可爱的‘小青蛙,让她的朗读来陪伴我们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吧!”结果出乎意料,这个孩子角色的把握很到位,我又不吝惜语言地赞美了这只可爱坚强的“小青蛙”。这个孩子受了鼓舞后,课堂上变得活泼起来了,每次分角色朗读课文时,总能看到她高举的小手和殷切期盼的眼神。

3.评价语言要以情动人、亲切温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激励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评价方式。积极的情感能使课堂充满魅力,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小学语文课堂上,有的老师喜欢用饱含深情、亲切温馨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这种评价语言犹如一场场春雨,不仅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情感氛围,更在悄无声息中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相处甚欢。

一次语文课上,有位老师讲《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教师出示: 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

师: 你从文中哪个动词体会出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

生:抚摸。

师:你能做做这个动作吗?

师:有没有人抚摸过你?谁抚摸过你?

生:妈妈。

师:还有谁会抚摸你?

(教师讲话的同时用手轻轻抚摸学生的头,孩子们立刻理解了。)

生:亲人、老师、长辈。

师:这个动作代表了什么?

生:爱!

这位教师通过一个抚摸学生的动作,让学生感到亲切的同时,马上体会到了抚摸的深层含义,进而体会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深深的爱。

地理有效性复习的思考 篇4

首先是扎实基础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基本知识、基础知识的梳理, 实现基础知识的“量的积累”。其关键在于:

1、重落实。

高考题无论难度有多大, 总是离不开基础知识的考查, 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 其它的就无从谈起。所以高三第一阶段的复习关键就在于把好基础知识关, 一方面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线索, 另一方面强调学生必须细心领悟每一个知识点。

2、抓弱项。

地理学科有一个特殊情况是初中只学两年 (初一、初二) 不中考, 而初中地理是高中必修和选修教材的落脚点, 又是高考的重要内容, 所以初中地理往往是高中学生的薄弱环节, 而初中地理又常被认为简单而一笔带过, 或简单地交给学生自已复习。实际上初中地理内容多而杂, 高考的要求高、考得又细, 没有教师的引导, 学生自己很难抓住线索、理清头绪, 现在的新教材更是如此。所以在高三地理的复习过程中, 教师必须重视初中地理的复习, 而且注意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另一个薄弱环节是地图,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敲门砖, 而考题几乎都与地图有关, 因而必须让学生学会读图、用图、作图。引导学生利用重要的经纬线或标志性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湖泊、海洋、轮廓等进行定位, 学会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地图的专项训练。在复习中善于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加以重视并进行针对性训练。

3、促方法。高考地理内容多、难度大, 要提高复习效率必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这里的方法包括看书的方法、记忆的方法、解题的方法。有的学生说“我看书看了好多遍还是记不得”, 这说明学生看书方法不对, 看了书分不清主次、不得要领。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正确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记忆方法, 结合练习渗透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4、精讲练。高考的方向和有限的课时决不允许搞题海战术, 而事实上从地理学科来看, 高考很难考到原题, 题目始终是做不完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在选题上下功夫, 既要适应高考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特别要结合当时复习的知识点针对性地训练, 同时又要带动前面复习的知识, 进行滚动式的练习以减少学生的遗忘。讲解时既要让学生能听懂, 又不能包办代替, 通过提示、启发、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形成自己的思维, 并适当扩展、迁移,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其次是提升能力阶段。此阶段是在基础知识“量的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地理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应特别注意:

1、利用专题, “以面带点”。地理的专题复习不宜过多, 专题过多不但时间不允许, 而且易让学生觉得繁杂, 理不清头绪。因而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几个有代表性或学生感到比较薄弱的专题。以专题牵动一系列知识点形成体系。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记忆、落实知识点的话, 专题复习则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应用已有的知识点, 并使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脉络分明。但要注意把尽量多的时间给学生。师生可共同归纳专题的线索或要点, 让学生根据线索回忆、查找、理顺知识点, 这样便于学生主动学习、将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

2、结合讲练, “以点带面”。每个专题安排相应的练习题。利用练习题让学生把第一阶段复习的知识点中与此题相关的知识点“牵”出来, 达到既巩固知识又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目的。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 可先练后讲、也可先讲后练、讲练结合等各种方式, 教师在讲评时除引导学生以题为据引出相关的知识点外, 还应注意补充学生漏掉的知识并当场督促学生落实。

3、“点面”结合, 回归教材。

利用典型专题复习带动零散的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利用习题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调动所学的相关知识点, 并利用教材一一落实。二者结合既避免知识点的简单重复, 又能达到巩固知识、查漏补缺的作用。由于学生程度不同, 所以必须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复习, 回归教材, 教师备问。

4、规范书写, 提炼技巧。

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篇5

没有效益的效率,不是教学所需要的。什么是效益?词典的解释是效果和利益。教学效益主要是指教学所带来的效果和对学生发展形成的积极影响。教学是否有效益,不是仅看我们的教学活动做了些什么,还要看教学生成了什么。要看所教学的内容学生接受、理解、内化没有,是否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发生了同化和顺应;要看教学活动和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启发和训练没有,是否培养和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总之,要看学生是不是实实在在受益了,讲究的是教学的实效性。有一些公开课,呈现给学生和其他听课人的是丰富多彩的内容,接二连三的问题,变化翻新的学习形式,一篇有分量的课文往往就在一节课45分钟内“解决问题”,并且有的还设计安排有拓展、链接、迁移等板块的教学,真可谓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了。为了赶时间、保效率,课堂上还没等学生把课文看完,就急于提出问题讨论;提出问题后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指名起来回答;这纯属是搞形式、走过场,学生究竟受益了多少呢?这样的效率哪有什么效益可言呢?效率一定要和效益统一起来,不能脱离学科的特点,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而片面地追求内容的多、时间的少和速度的快。“少慢差费”理应摒弃,而“欲速则不达”也应时刻记取!

我们谈教学效益,就要看教学效果(即实现的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相吻合及吻合的程度。在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一直是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以此为切入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品德,锻炼学生的体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实验,以教学的某一方面为着力点尝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形成许多关于有效教学方面的思想、理论、模式等,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进入21世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学生为本”成为最核心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人格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要求,教学效益的本质就是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什么是教学?王策三教授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这个定义实际上也是对有效性教学的一个说明,其中就包含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个关于教学效益的含义。

有效益的教学主要说明的是教学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归旨。为此,实施有效性教学的前提就是在这一教学效益观的指导下,确定好合适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坚持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我们讲教学效益的发展性,就是要在教学中全面落实好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对学生发展要求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教学中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或者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教学中又出现了片面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忽视知识与能力的倾向。比如语文阅读教学,不抓住语文学科特点,从语言文字出发去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思想情感和教育意义,而是脱离文本和语言去谈所谓的人文性,使语文课和政治课等没有多少差别。这样的语文教学,也就不是真正有效益的语文教学。落实三维目标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才是教学效益和有效性教学的真谛。

(作者单位:广水市郝店镇中心中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思考 篇6

那么,如何在设计有效问题引领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与优化,提高提问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有效的提问应抓住恰当的时机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丰。”这说明质疑的意义。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最好在哪提问呢?

首先,于有疑处提问。美国教育家萨奇曼认为,“只有使学生感到疑难时才会激发他去研究”。因此,在疑难之处发问,既能化难为易,又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世界上最美的坟墓》这篇课文,乍看一下题目,学生便会有疑问:坟墓怎么会是最美的呢?此外,本文有些段落看似游离于中心之外,实则巧妙,学生难以感悟。针对这篇自读课文,有位教师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1)这是一座怎样的坟墓?它有什么特点?

(2)它美在何处?

(3)假如你是导游,你如何向游人解说?

围绕这几个问题,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朴实深刻的体验、个性张扬的导游词,既认识到了永恒的精神,高尚的人格是美丽的,又使整个课堂洋溢着对伟人的叹服、敬仰之感。这样的提问不仅使学生突破难点,也使学生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

其次,于无疑处提问。有时一些看似无疑的地方,教师如果能够充分挖掘,使学生于无疑问之处产生疑问,在看似平淡之处驻足留步,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莫泊桑的《项链》中有一处对玛蒂尔德的描写,学生容易一读而过。有的教师却向学生提问:“为了还清债务,玛蒂尔德苦熬苦做了十年,为什么有时她还要回忆起当年那个舞台上自己出尽风头的情景呢?”再如《庖丁解牛》一文,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描写庖丁解牛高超技艺的部分,以为文惠君的问题:“技盍至此乎?”回答完了,全文便告结束,最后一句“吾得养生之道焉”,便视若不见。针对这种情况,有的老师便问:“最后一句话与上文有无联系?”这样于看似无疑中产生疑问,培养学生养成善于从无疑到有疑的连锁性思维方式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于有疑处提问,化难为易;于无疑处提问,易中生趣。在实际教学当中,二者往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达到有疑与无疑相结合。

二、有效的提问应注意语言的艺术

语文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问的语言艺术。要想提问得体,一般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首先,科学性。即提问时语言要“准确、清晰”。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提问语言上严谨科学,而非模棱两可,在语言设计和运用上精心思索,巧妙安排,体现教师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技巧,使课堂提问成为运用语言的课堂艺术。

其次,艺术性。即“简洁、生动、有启发性”。这对课堂提问至关重要。教师的语言越简洁,越生动,学生越易于接受。反之,啰嗦重复则会使学生心情烦躁,精神懈怠。例如,有两位实习生同时教《最后一次讲演》,这篇文章是通过富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表现闻一多先生坚持正义,与国民党反动派势力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在讲授过程中,一位实习生提出几个问题:

(1) 闻一多先生是怎样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李公朴先生的卑劣行径的?

(2) 反动派疯狂地制造恐怖说明了什么?

(3) 为什么说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人民的力量强大又说明了什么?

而另一位实习教师也提出了三个问题:

(1)课文可分为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2)文章写了哪些事?通过哪些词语说明的?

(3) 最后两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表现闻一多先生什么精神?

相比之下,孰优孰劣?明眼人一看便知。前者语言过于空泛,学生很难把握;而后者的语言准确,简洁,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另外,课堂发问时的语气也是非常重要的。“现代教育呼唤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文作者的平等对话和心灵交流。”师生关系从“控制”走向“对话”。这里所说的“对话”不仅仅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进行的讨论或争鸣,而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交流。这种“对话”,要求师生的心灵完全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因此,这种双方的“对话”同时也是一种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的关系。因此,教师提问时切不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而应该用一种商讨式的语气向学生提问。

三、有效的提问应发散学生的思维

课堂提问要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首先要找到发散点,合理地利用发散点向学生提问,这样的问题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何谓“发散点”?顾名思义,就是文中意义不确定的地方,也就是艺术空白。发散点不拘一格,它可以是主题,可以是人物形象,可以是故事情节,也可以是语言。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它。发散点不是很难找,当然每一篇课文不一定都有发散点,教师这时也不能刻意去找。不然,就会弄巧成拙。

找到发散点之后,老师的提问是关键。因为,光是找到而不用来提问,那只是空忙一场。而且,老师对问题的设计也应有其独到之处。试想一下,发散点本是艺术空白处,是新颖之处。如果老师的发问只是一些司空见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东西,无疑是前功尽弃。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智力起源》一书中说过:“可以看到,一个人既不注意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司空见惯了;也不注意太不熟悉的东西,因为和他‘图式’中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

如一位老师教《孔乙己》时,在引导学生弄清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性之后,紧接着就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都认为孔乙己死亡是必然的,那么,孔乙己必然死亡的遭遇表明了什么?请抓住小说表现的主题思考,希望大家有多种思考,多种答案。”学生们有的托腮沉思,有的相互讨论,老师深入其间,不时点拨。几分钟后,学生开始发表看法:

生甲:孔乙己是封建文化教育造就的不会营生的牺牲品。

生乙:表现封建社会人民群众的思想昏沉、精神麻木。

生丙: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教育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生丁: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

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去思考、理解,从多方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打破常规,闪耀着创新的火花。

四、有效的提问应凸现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在课堂提问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传统的教师中心说已不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改革之声日益高涨。“双向问题式教学”应运而生。“双向”(而不是直接的结果)来激发、诱导学生。学生的问题源于自学中产生的困惑,而教师的发问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自主地解决困惑。

但同时应看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传统课堂提问中的“教师中心”思想依然大量存在。据报载,某科研机构对北京10所中学的1200名中学生学习问卷调查表明:敢于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66.8%,敢于课堂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21.5%,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仅占5.5%。

学生从敢于问到善于问,确实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清代刘开在《问说》中抨击过“所问不正”的现象:“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者,问之人以穷其短。”因此,教师应向学生质疑,激起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自己解决疑问,掀起课堂教学的第二高潮。同时,这并不意味着老师主体性的消失。相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并且呈愈发重要趋势。

我们在课堂上常会看到,学生一旦动起来,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显然一堂课甚至几堂课都解决不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当然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进行漫无边际的讨论,要懂得叫“停”的艺术,否则只能是杂乱无章、头绪全无、事与愿违。因此,在凸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高中作文有效性教学思考 篇7

一、营造积极自觉的写作气氛

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培养他们自觉的写作意识,让他们乐于写作。营造自觉积极的写作气氛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借助这种气氛,调动学生乐学勤学,乐写勤写,一方面能使作文教学有效地开展,另一方面能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如何营造自觉积极的写作气氛呢?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起初,学生对于写作总是盲目的、被动的,不知道老师要求自己作文是为何,不明确写作与“我”的密切关系,没有写的欲望,缺乏写的意愿。因此,我们要导入引路,要启发感染。

1. 向学生渗透表达价值的道理和理论思想。

把握时机向学生传授一些表达价值的道理,树立学生主动积极的表达理念。我们要使学生认识到以下几点:(1)写作源于人的自我宣泄,愉悦或郁闷、幸福或悲苦、得志或失意都需要吐露心外。倾诉是最好的宣泄,而言语表达是最充分最尽情的倾诉方式。(2)写作倾吐心声,可以让人轻快舒畅,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2. 培养学生艰苦勤奋的写作精神、顽强的写作意志。

写作是复杂艰苦的活动,我们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品质,帮助他们克服怕苦畏难的情绪。可借助古今中外名家艰苦顽强的写作动人事迹来感染、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品质,引导学生了解司马迁、曹雪芹、巴尔扎克、伏契克等人的故事,使他们受到启发感染,提高觉悟,由怕写到愿写,由“要我写”到“我要写”,由应付写作到认真写作,由有始无终地写到持之以恒地写。

(二)调动学生的写作行为。

我们要把学生引入充满乐趣的写作园地,让他们热爱写作,从而自觉积极地去观察、感受、思考和表现生活。这需要诱导。诱导的方式有:(1)美味阅读,带领学生进行丰富有趣的阅读,品味语言,领会旨趣,鉴赏艺术,获得美的享受,诱发其写作激情;(2)聊叙引导。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交谈聊叙,选准某个主题,和学生交流,拨动学生的思想感情之弦,唤起其写作的欲望;(3)同题领写。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写不容忽视。教师加入到学生同题写作行列,并且和学生共同分享作品,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激情,树立其写作的信心;(4)范文读评。在命题作文训练中,适时地借助一两篇优秀范文印发给学生朗读并评析,对激发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写好作文的欲望能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注重激励,突出学生的写作成果。

作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其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对某一事物的见解。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写作成果,建立激励机制,能促使学生积极投身写作,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激励措施:选编优秀作文集;在同班学生之间,或在同年级与其他班开展作文竞赛;把优秀的作文印发给全校学生,向各级各类中学生报刊杂志推荐发表;设立写作奖,对每年度水平较高的个人作文专集给予适当奖励;办文学小刊物,每月一期,发表优秀文章,并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的措施可激发其表现欲,增强其写作兴趣。

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自身的成长经历

很多时候,老师总是抱怨学生作文老套,内容淡薄,套话废话连篇,简直是无病呻吟。而学生写作时也感到很困惑,拿到作文题,脑子一片空白,不知写什么,为了应付,于是搜肠刮肚,胡编乱造,甚至上网搜索,拼凑八百字了事。这种局面的形成,不能只责怪学生,我们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老师在作文教学的时候,往往过多地传授、训练写作技巧,教学生如何布局谋篇、如何立论、如何运用素材等。高中作文教学当然要训练学生议论文写作,因为在学生今后的人生中,议论文毕竟是应用最广泛,对学生来说最实用的文体。而在写作中,议论文也是最好操作的一种文体,不像记叙文,仅仅靠艰苦的训练还不够,需要一定的天赋和素养,才能写好。但是这种技巧训练的作文教学,造成大多学生只会机械写作,很多学生只学会堆砌素材,失去了写作的灵感,失去写作的乐趣。那么如何突破这种局面呢?我们不仅仅应教会学生写作技巧,还应教会学生写什么,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一)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写作素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这就是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挖掘现实生活的素材呢?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对生活的感情,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圈子,让学生多接触自然,认识社会,培养健康的人格;引导学生关注天下事,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大胆地写出对这些事实的认识和自己的评价,从而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和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思辨能力,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对生活的表象进行挖掘、提炼,学会透过事物的现象,挖掘其本质,引导他们对待生活具有慧眼,具有独到的见解和发现。这样能开放学生的心扉,让他们在习作中无拘无束、无羁无绊,写出个性鲜明突出、感情自然真挚的习作来。

(二)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成长历程,抒写独具性灵的文章。

每个人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其经历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构成了个人精彩而独特的生活经历。学生的成长也会充满各具特性、独具个性,会有起伏波澜,一个生动的场景、一句真情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也是生活美、人性美的表现。我们不能围着高考转,应从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出发,进行合情合理的引导启发,进而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解放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通过作文来反映自己的追求,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抒发自己的性灵,让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写作训练方式

简单的每周一次大作文,这样的训练效果极其有限,而且会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们需要采取灵活的写作训练方式。

(一)合理安排训练的内容。

我们应该把高中作文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全盘考虑。要做好每个阶段训练的内容和重点。把高中三年作为一个周期,在高一高二,可以对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关注现实生活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交叉训练。高一第一学期,因为学生认识事物,洞悉社会的能力还不够,应以引导学生写自身的成长历程为主,以引导学生写社会现实材料为辅。在高一第二学期,随着学生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对事物的认识更加理性和深刻,我们可以增加学生关注现实的题材。高二级应该以这两个方面并重进行训练。在高二第二学期,要适当增加对考场作文的技巧训练,比如作文的思路、结构安排。因为高中生最终都要面对高考。在高三,引导学生把考场作文的技巧与高一高二训练的内容有机结合,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让学生轻松面对高考作文,提高语文成绩。

(二)训练的形式要丰富多样灵活。

在教学中,很多老师作文训练的形式过于单一,即每周让学生写一篇大作文。这样的训练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负担,而效果并不理想,往往导致学生厌恶写作。我们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大作文和小作文交叉训练,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即每两周一周写大作文,一周写小作文。大作文培养学生在构思、安排结构思路等方面的能力。小作文安排可以灵活,可以让学生写周记、写生活片段、写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可以印发一些时事热点,让学生写类时评之类的小作文)等。篇幅一般不要太长,三百字左右。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范文的示范功能。

优秀的范文对学生的写作能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应重视范文对学生写作的引导作用。学生对生活都会有一定的感悟,往往不会如何表达这些思想情感。教师可选取部分优秀的文章,让学生先模仿写作,然后过渡到自主写作。如何选择范文呢?(1)在教材上选取适合学生的作品。教材上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选的优秀作品,但是教材的选编考虑的对象比较广泛,面对的是一个省,甚至是全国高中学生,学生的层次不同、水平不一,教材无法满足个性的要求,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从教材上选取部分学生能够模仿的作品,推荐给学生,让学生模仿写作。(2)选取历年高考优秀作文。高考作文中不乏优秀作品,因为是同龄人的作品,学生容易理解、认同和接受,并引起共鸣。这些优秀的作文在构思、结构安排、表达方式、生活场景的描写、对现实热点问题的分析见解及评论的角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一面,学生也最易模仿。(3)选取优秀的时评类文章。各类报刊上会有一些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的评论,这些时事评论观点鲜明,思想深刻,分析问题透彻,让学生多读这类作品,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社会问题,提高其洞察社会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模仿这些文章分析、思考、评论社会问题的角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写类时评类文章的能力。

四、建立有效的作文评价机制

(一)制定合理得法的评改规则。

对于作文评改,叶圣陶先生讲过这样一段话:我想学生作文老师改,跟老师命题作文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传统的做法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吗?现在我们也已渐渐地认识到帮学生承担作文批改的传统做法弊多利少。许多教师提出把作文评改权还给学生,并设计了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方法,作文评改由学生自己执行,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解放,从此可以多花些精力探索教学。但这不是一件放之任之可以不理的事,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能丢的,反而应更加积极引导,制定出合理得法评改规则。所谓合理得法是指评改权是学生的,评改的行动在学生,但教师亦身在其中,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改的能力,完成改的过程。遵循“合理得法”四字原则,我们采取了“梯级定时面对面评改”和“同级评改”的作文评改方式。“梯级定时面对面评改”是指结合写作训练,将学生的写作水平分层,高一阶层帮低一阶层的学生对面批改,最高层的由教师改。“同级评改”是指同一阶层的学生交差评改。学生的评改过程则重于语法,最后教师从整体上评价作文的思想技艺,引导拨高。

(二)尝试建立的“成长记录”式的评价。

这里的“评价”,指的是对一定时间 (如一学年,一学期甚至一次作文训练) 的作文教学效果的考察和评估,它建立在每一次作文教学和写作训练的基础上,可以反映作文教学的累积效果。对学生个体在一定时间内,比如一节作文课、一个月、一个学期甚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发展进行考查,所考查的内容分为写作的兴趣、写作习惯、写作能力 (立意、结构、题材、语言) 等方面,看学生是否达到相应的目标要求。对于学生写作兴趣、写作习惯的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平时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解;而写作能力方面则可以通过教师的评分予以反映,也可以让学生在每一次作文课之后进行自我评估并作记录。

(三)采用鼓励式的评价方式。

我们对老师的评价往往理解为要对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但是在作文评价方面,我们一方面要客观,另一方面要带有一定的鼓励性。当学生看到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总是比较低,或给自己的评分一直不高时,也许会丧失作文的信心,从而讨厌写作。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评价当作是一种激励的机制,一方面要客观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要给学生一定的鼓励,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好的地方,对其做得较好的地方给予肯定、表扬,让学生感觉自己作文在进步。这样才能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起到评价的最佳作用。

提高农机鉴定有效性的思考 篇8

1 合法鉴定

作为鉴定机构, 应通过国家规定的计量认证和有关农机产品的鉴定能力认定。即符合以下条件:

(1) 通过计量认证。检测设备、仪器等计量器具通过检验或校准, 并在有效期内。

(2) 具备鉴定产品的资格, 即具备相应产品的鉴定条件, 包括鉴定人员、基础设施、检测能力等。如拖拉机鉴定, 应有跑道、侧倾翻试验台等设施, 秸秆粉碎还田机鉴定应有动平衡检测仪等设备。

(3) 具有鉴定依据, 至少具有可行的鉴定大纲。大纲内容完整, 规定的技术指标能够反映产品的技术性能, 并能够和农艺要求相适应, 试验方法可操作性强。

2 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沟通和理解是提高鉴定效率的前提。

(1) 了解委托单位的鉴定目的、时间要求。

(2) 和委托单位沟通试验产品情况, 了解产品准备情况, 试验时间、周期, 是否有其他产品鉴定要求, 做好鉴定方案策划, 准备好记录表格和仪器设备。

(3) 在试验现场, 根据实际情况, 做好任务分工。与委托方沟通试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必要时要求委托方给予协助。

3 采用合适的试验方法

在试验大纲中, 可靠性试验一般分为三种:

(1) 生产性试验。一般按照GB/T5667《农业机械生产试验方法》中5.3节规定的可靠性考核进行。根据不同的产品标准, 可靠性考核时间也不同, 如开沟机产品为不少于120 h, 18 kW以上轮式拖拉机不少于750 h, 联合收获机不少于200 h, 生物质固化成型设备不少于120 h。以55.13 kW拖拉机配套2 m幅宽旋耕机开展生产试验为例:作业速度5 km/h, 每天工作10 h, 作业面积750 hm2, 需要2名试验人员跟踪75天, 记录拖拉机作业情况, 包括地块情况、作业面积、油耗、故障情况、维护保养等内容。该方法的特点是试验周期长、劳动强度大、作业量大、可操作性差。

(2) 生产查定和用户调查相结合。针对委托方明示产品的每种适用范围, 开展连续3个班次 (每班次不少于6 h的生产查定) 的试验考核, 并要求委托方提供超过调查数量要求的用户, 有针对性地进行使用情况调查。用户调查可采用现场调查和电话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试验周期短, 通过用户调查可以真实反应机具的使用情况和产品适应性, 可操作性强, 可信度高。

(3) 用户调查。该方法主要用于到期换证产品的可靠性评价。到期换证是指产品的推广鉴定证书有效期满后, 重新申请鉴定的行为。应要求委托方提供超过调查数量要求的用户, 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的使用情况调查。可以根据季节要求, 采用现场调查、电话调查和会谈等调查方式, 重点是了解产品在使用方面的性能, 如作业性能、维修保养方便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

分析上述三种不同的可靠性试验方法, 对于首次申请鉴定, 采用生产查定与用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比较高效、可信;对于到期换证, 则采用用户调查的方式比较快捷、高效。

4 做好试验准备

试验前应确定检测内容及方法、试验人员及分工, 准备好仪器设备、记录表格、辅助用品等。当试验受天气影响较大时, 还应关注天气情况, 及时与委托方沟通。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忘记带仪器、仪器不能正常工作、试验环境不具备 (如野外试验时下雨) 、机器故障等。因此, 有必要在沟通开始前, 列出清单, 与委托方沟通协调, 做好应急处理准备, 确保试验的正常开展。委托方在鉴定过程中的配合程度对鉴定进程影响较大。委托方不能积极准备好样机、试验物料, 不能及时维护保养试验样机, 不能按时提交鉴定资料和提供用户名单, 以及不能及时缴纳检测费用等, 均影响到试验鉴定工作的进行。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思考 篇9

一.科学分组, 合作单位最优化

学习小组是开展合作活动的基本单位。小组的编定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男女配比等因素来确定, 也可以由学生自愿组合。最好是两者结合, 先让学生自愿组合, 再让教师进行调整,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可以避免分组后小组实力不均。

如果完全按学生兴趣、意愿分组, 极有可能出现活跃分子聚集一组, 内向学生被迫合为一组的局面, 在语文课堂讨论时, 语文基础好、爱表达的小组可能会激烈讨论, 频频举手发言, 而基础略差、内向学生多的组则沉闷、难以组织讨论, 更谈不上互通有无、互相促进了。而完全由教师组织分组, 不顾及学生意愿, 则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在小组合作时拉长磨合期。相比较而言, 先尊重学生意愿由学生提出组合申请, 再让教师进行协调、均衡分组的方式比较好, 有利于展开小组活动, 还可以在班级内展开平行组学习竞赛, 通过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组中发挥学习标兵的作用, “兵教兵, 兵强兵”。

分组的方式是多样的, 没有定法, 只要能起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小组互助作用就可以了。

二.精选组长, 合作组织最优化

当教师提供了合作学习的问题后, 如何开展有效活动从而取得良好的合作学习、讨论效果主要看组长的组织能力。组长是组织者, 他在组内最大的作用不在于最先表达个人对问题的看法, 而是组织组内成员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共同探讨、学习, 鼓励组里水平中等的学生各抒己见, 教会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生先倾听他人发言, 理解要点, 继而尝试提出自己的理解, 使组内每个成员都成为学习的主体。当然, 组长的水平是最高的, 在组员畅所欲言时他可以适时质疑、点评, 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以说, 开展小组活动时, 组长的作用十分关键。

作为语文学习小组的组长, 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 教师要精心挑选组长, 不仅仅看他的成绩是否优秀, 更要看他是否具备管理小组, 组织讨论以及总结的能力。教师在选定组长后要进行一定的培训, 从思想认识上让组长们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 从工作方法上指导组长如何开展工作。对组长多多鼓励、多多指导, 组长们必然满怀激情, 且胸有成竹。当然, 在组长实际组织组员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他们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 这时教师应及时加以指导、激励, 跟他们共同努力。

三.激励组员, 合作状态最优化

一般来说, 一个小组内部应该是既有学习优异的学生, 又有中等生、学困生, 怎么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也是个问题。合作学习最怕的就是假合作、假学习。所谓“假合作”就是合作学习时组员过度依赖组长或组内其他成绩优秀的学生, 在领学习任务、讨论问题、交流展示的过程中领最轻的任务、不思考、怕发言, 他们没有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 即使认真倾听了组内其他人的发言, 但是自己的思维不活跃, 解题能力、表达能力都未得到锻炼、提高。针对这种情况, 老师们应该想办法调动组员的积极性, 不仅晓之以理, 让他们知道参与的重要性, 而且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比如, 指导组长工作时特别提醒组长该如何给发言不太积极、学习有困难的组员布置学习任务, 如何组织他们讨论, 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时尽量挑小组内实力较弱的学生, 如果答题有误不批评, 如果答对了给小组加分、表扬等。

语言表达能力强是语文素养高的重要表现, 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不断地“说”中培养起来的。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消除学困生怕错、怕别人嘲笑、怕老师批评的思想负担, 让学生想参与、不怕出错, 愿意表现自己。

四.优选论题, 合作项目最优化

教无定法, 学习也是如此。虽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有种种好处, 但是不是所有的学习问题都适宜合作解决的, 问题的设计过于简单激不起学生讨论的兴趣, 太难学生的参与面又不广, 要使小组学习取得最大的收益, 提供有价值的合作论题非常重要。因此, 教师在安排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时, 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和合作的可行性, 不要什么问题都丢给学生去合作解决。如果学生通过个人的学习活动就能解决, 如果不需要学生先在小范围内交流、互相启发、合作的, 就不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否则, 就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如皋近年来正在大力提倡“活动单导学模式”, 这种学习模式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其中小组活动的方式是主要的学习方式。这种理念是科学的,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过度强调小组合作, 似乎每一个教学活动环节都必须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展开。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读课文、背文学常识、写读后感等学习活动都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开展似乎没有必要。在课堂上, 学生一会就围成一圈, 看上去很热闹, 其实效率并不高。教师提供给学习小组的学习任务应该是有一定挑战性、对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有帮助的论题, 是发挥集体的智慧能解决的问题, 是各层次学生都能从中受益的论题。

五.留足时间, 合作空间最优化

教师在预设合作学习的论题时要明确此项学习活动对于学习小组每个成员的意义——想让他们从中获得什么, 并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 设定他们解决问题需要多长时间, 不能为提问而提问, 在学生还没有思考清楚、没有讨论出结果时就贸然结束合作学习过程。

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 如果一个学生没有个人思考的时间, 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那么, 在合作学习中他只能是观众和听众, 合作探讨的效果就会很差。

有的老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 没有考虑学生合作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 只是很简单地把任务布置下去, 然后很简单地让一两个学生谈谈结论。活动时间不够, 学生尚未充分思考, 思路尚未打开, 未及表态, 就被迫停止学习探讨, 被迫接受其他同学的观点或教师的结论, 长此以往, 会打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或者敷衍了事, 或者迷迷糊糊地收获不大。这样的课堂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 这样的学习根本谈不上高效。

成功的合作学习, 应该是学生间的思想交流, 互相启迪, 思维火花不断迸发, 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各抒己见, 围绕学习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这需要时间, 需要空间。这时, 教师要放得开, 充分协调和组织学生小组的讨论合作, 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六.评估实效, 合作过程最优化

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是最主要的组织者、最重要的引导者, 要及时了解班级学习小组的学习进程, 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表现, 及时评估小组活动的成效, 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指导, 从而使活动过程达到最佳效果。

小组成员之间学习水平是有差异的, 虽然教师已预先做过思想动员, 但是不排除还有部分学生放不开, 游离于小组合作活动之外。这就需要教师仔细观察, 及时发现, 如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 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 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 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而不流于形式。

如果发现小组的讨论交流总体层次浅, 不深入, 教师也应及时将自己的评估结论反馈到学习小组, 引导他们做有效的学习探讨。

从另一个角度看, 教师也要及时发现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闪现的智慧火花, 及时加以褒扬, 在积极评价小组活动成效时给学生以鼓励, 激发他们的热情。

教师及时评估小组活动的成效很重要, 对于学生的活动具有指向性的作用, 评价一定要具备鼓励性、指导性, 同时要注重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

小学数学练习有效性的思考 篇10

练习设计应有目的性

教师都知道,课堂练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练习,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而现在教师往往过于依赖书本,所有的练习都来自于书本,且不加选择。书上的练习不是不好,只是书上的练习有共性,是最基本的东西。练习的目的性就是要求教师在设计、编排练习题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练习,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既通过该题的练习将促进学生深化理解哪些知识,形成掌握哪些技能,侧重发展哪些能力等。努力做到练习少而精,确保练习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胸有成竹地走进课堂,才能正确地指引练习的方向,充分发挥每道习题的作用,学生练起来才会更省时,更有成效。

例如,在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练习时,向学生呈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分母通分时所用到的各种方法(倍数关系、互质数、一般关系);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计算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等。力求以数量相对较少的练习,获得知识的全面到位,方法的全面掌握,智力、能力的有效提高,从而达到练习优化、高效的目标。又如,学生学了整数简便运算后,容易混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把25×4÷25×4当作(25×4)÷(25×4),错误率很高。所以,笔者在教学小数简便计算后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0.25×4÷0.25×4、(0.25×4)÷(0.25×4)、(0.25×4÷0.25)×4。让学生在做练习时寻找他们的区别与联系,明白了0.25×4÷0.25×4是不能当(0.25×4)÷(0.25×4)进行简便计算,但可以这样计算:0.25×4÷0.25×4=0.25÷0.25×4×4,从反馈情况来看,正确率明显提高。经过前后实践让我体会到只有设计这样目的性的练习,减少练习的数量,提高练习的质量,确实减轻学生的负担,才能练得更有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练习应有层次性

有效(甚至是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包括三个阶段,感知知识阶段、理解知识阶段和深化知识阶段,所以练习的设计也要根据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练习,即感知练习、理解练习和深化练习。

感知练习(也可以叫尝试练习)主要是针对学生对本节课的概念、例题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具有诊断作用。它的题目编制来源主要是课本上的概念原文的填空或问答,例题的解答过程的填空或解答。通过这些题目检查了解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理解练习是在学生学习了本课内容,做了感知练习,教师针对学生感知练习题中的问题进行强调后,安排的练习,通过这些题目检查了解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它的编制方法:一是概念辨析,主要通过判断、选择题对本节课概念的进行辨析,来考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二是例题变式,通过对例题进行改编形成一个或几个题目,来考察学生对例题的掌握情况,理解练习具有知识形成性。

深化练习(也叫总结练习)是在学生做了理解练习,教师针对学生理解练习题中的问题进行强调后,安排的练习,它是对本节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再设计时既考虑本节知识巩固,又要考虑与临近知识的综合训练。

课堂上,学生通过做感知练习、理解练习和深化练习,使每个知识点在学生大脑中得到三次呈现,领会深刻记得牢,课堂效率也高。

课堂练习应注意开放性

开放性是相对封闭性练习来讲的,一般是指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在教学二年级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时,遇到这样的习题: 学生根据一年级学习的经验,通常会用数的方法直接数出共有25块正方体。笔者引导学生,现在已经学习了乘法,有谁可以用计算的方法得出共有多少块?这样一问,学生的思维活跃了,争相来回答。生1:老师,我是这样做的:先打竖数有7竖是有3块的,我可以先求7×3=21(块),再加上没数的四块,共有21+4=25(块)。生2:我是先打横数有两层是有9块的,先求出2×9=18(块),再加上最上面的一层有7块,就是18+7=25(块)。生3:我是把它看成完成的一个正方体,一层有9块,有3层,先求出9×3=27(块),再减去缺少的2块,27-2=25(块)……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开放化和个性化,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巩固。

练习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质量,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需要教师智慧的、合理的采用相应的策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练习,多思考、多反思,达到练习的有效设计为有效教学服务,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

关于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思考 篇11

由于诸多原因,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教师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等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问题提出后,急于求答,对于答不出的学生,不善于启发答问的思路;点评答问的得失,全由教师一人包办或对答问与其思路不同的学生置之不理等现象较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康托尔指出:“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关注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有效教学实施的前提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减轻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二、优化问题是提问有效的关键

课堂提问设计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课堂教学前要优化问题。

1.问题要有目标取向。课堂提问的内容应当紧扣学习内容,围绕教学目的、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 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并强化数学思维能力。每一次提问都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对旧知识的回顾,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如:学生在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后,可这样提问:(1)联系我们过去学的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想一想它们与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异同点? (2)联系我们前面学过的“分数、除法与比的关系”的知识,谁能用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说明比的基本性质? 这样提问,不但揭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

2.问题要有启发性和层次性。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要确保问题难易适中,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问题太容易,学生缺乏成就感;问题太难,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感。只有教师给学生创设的问题情境最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得到”,学生的探索和智力、才能就会得到发展。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亲自发现教材中那些隐含的知识,概括结论,使新知识很快纳入到认知结构系统中。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的思考价值,切忌大而空洞、小而繁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地处理教材, 还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学习小数乘法4.38×1.3时 , 在小数乘以小数法则推导过程中 , 可这样提问 : (1) 这道题两个因数各有几位小数? (2) 怎样使两个因数都变成整数? 这时,积会发生什么变化? (3)要使积保持不变,应如何处理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4)你能根据刚才的计算过程,说说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吗? 这四个问题层层深入,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概括出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法则, 而且能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3.问题要有范围。提太空泛的 、过于发散性的问题 ,学生容易“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不足,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如教师在教学《连加》一课时,创编小故事的同时,在黑板上创设了一幅很漂亮的情境图。在森林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2只小鸟,树下草地上有4只小鸟,树顶上空还有3只小鸟。老师问:“看着这幅图画,你能写出什么算式? ”学生的算式很多,但思维受到已有知识的影响,只有4+2、3+2、4+3、3+4、4-3、3-2、4-2等算式 , 可就是不见连加算式的影子, 这样后面的教学变得麻烦了, 不在教师的预设之内,整个教学被打乱了。请看看教师设置的问题,那么“大”,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后面的教学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教师把问题设计成图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你是怎样写算式的?那么情况肯定就不同了。

4.问题要有趣味性。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根据儿童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向学生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它的趣味性, 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在教学中,可把烦琐的数学题改造变成一道趣味数学题,让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学习。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设置导入问题: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的路上,摘到了一个大西瓜,唐僧便将这个西瓜分给三个徒弟吃,他分了这个西瓜的1/3给猪八戒,分了这个西瓜的2/6给沙和尚,分了这个西瓜的3/9给孙悟空,猪八戒一看,便啷啷地叫起来,说师父分得不公平,大师兄占便宜,自己最吃亏,小朋友,你能评一评,唐僧做得公平吗? 猪八戒说得有道理吗? 这样有趣的问题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很快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5.提问语言要明确。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 、简洁 ,形成符号化,教师提问语言既要顾及数学这种特点,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用自然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练,不能含糊不清。比如:“观察这两列数列 ,发现了什么特点 ? ”这个问题学生不好回答。究竟是问每列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是指两列数列对应项之间的数量关系呢? 表述得不清楚。

三、提问的技巧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 选择适当的时机, 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 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思维。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 把握好最佳发问的时机。一是学生处于 “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的时候为发问的最佳时机。如学生的新旧知识发生激烈冲突,意识中的矛盾激化,受原先经验影响无法实现知识迁移。二是发问时机应与教学需要并与教学视角吻合,如教学达到教材的重点关键处时,即为发问的时机。最佳发问时机,既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更需要教师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还需要关注课堂生成资源。如,我在教了读算式题后,要求学生读8+6×5。有一个学生读作:8加6的和乘5,这说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存在片面性,有些模糊不清。在分析这个学生读错的原因并订正后,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适时引问:如果要使读法是“8加6的和乘5”,那么这个题目应如何改动 ? 这一问 , 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这一问题恰恰把读算式容易混淆或产生错误的地方暴露出来。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又由学生自己解决的方式,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掌握提问的方法。教师在提问过程中 ,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教学内容,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问答,让学生与教师共同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它包括比较设疑、观察设疑、拓展设疑、个别问答、小组代表回答和自由抢答等。

3.选择答问的对象。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对尖子生可适当“提高”,对中等生可逐步“提升”,对后进生可稍微“降低”。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与问题的难易程度 ,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 关键在于恰当地确定学生可进行独立探究的力所能及的最近发展区。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积极参与思考,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把握候答时间。提问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 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或干预控制结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很容易卡壳,回答的难度会加大,他们往往因组织不好回答而放弃机会, 甚至简单的问题也会发生错误。老师把问题说出之后,要留有充分的时间,先让全班学生思考一番,再指名回答,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和参与人数都会相应提高。

5.重视情感的感染与激励评价。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既要以自己的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影响学生,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活跃的主体。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就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给予充分肯定, 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深层次地思考问题。

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提问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作用。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对此问题作探讨。

上一篇:“自助式”学习模式下一篇:开发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