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有效性

2024-05-17

系统有效性(精选12篇)

系统有效性 篇1

一、引言

对于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一般来说, 因为突然的, 通常难以预期的事件导致金融市场信息错乱, 使得商业银行普遍难以有效进行融资 (Mishkin, 1995) 。当然, 这一突发事件冲击的是整个银行、金融、经济体系, 而非单个或者其中一些机构 (Bartholomew et al.1995) 。

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正存在着众多风险源。这些高度不确定性的潜在风险源之间拥有着极强的内在关联共生性与自适应性, 一旦有触发因子冲击这一高度不稳定的商业银行系统, 中国银行业将极有可能再一次面临重大危机。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机理和演化模式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黑箱问题”,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生成逻辑和传导机制都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复杂系统理论为刻画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生成逻辑与传导机制提供了分析框架和基本思路, 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商业银行能否充分识别系统性风险源、商业银行能否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传导、金融监管能否防控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能否提高社会效率这四个假设进行分析与检验, 对于更好地了解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机制与传导机制, 对于提高商业银行体系的系统稳健性, 以及提高政府管控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基本认知

金融行业相较于一般行业更易导致系统性风险 (Bullard, 2009) , 金融机构通常需要维持较高杠杆进行经营, 同时大多数金融机构还要面临资本与负债的期限匹配问题, 这些都使得金融机构相较于一般行业的部门更加脆弱。在这些金融机构中, 商业银行体系在面临左尾风险时往往更加脆弱, 并更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 (Rajan, 2005) 。当然这并非仅仅归因于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所占比重, 更因为商业银行体系本身就是流动性创造与回收的重要环节。当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面临左尾风险时, 流动性危机伴随着股票暴跌, 这些机构很有可能灾难性的变卖资产或者等待政府纾困, 但只要商业银行能够在此时维持良好的资产负债表, 同时有意愿向这些处于危机中的金融机构提供必要的流动性, 危机就能有效地被限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并与实体经济隔离。但若商业银行面临左尾风险时, 市场的恐慌将不仅仅导致资本市场的价格暴跌, 银行间的流动性紧缩、信贷紧缩甚至整个货币体系的紧缩, 单个商业银行的尾部风险将因此引致该机构甚至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危机, 甚至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商业银行体系是具有不良结构的复杂系统。商业银行体系构建复杂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 首先, 商业银行机构内部、机构之间以及机构与外部环境等都具有及其复杂的结构和联系;其次, 该体系中的参与人在事实上广泛存在有限理性以及非理性的行为与利益博弈。同时, 在系统演化过程中, 系统与外界不断的交互过程更增加了系统的不确定性。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主要有生成、传导两个过程, 针对系统性风险生成的不同过程, 商业银行和政府也都拥有相应的策略, 来降低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管控与监管有效性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生成与传导机制具有高度复杂性的重要特征, 随着现代金融体系更加复杂, 系统风险源冲击系统后所造成的演化与放大, 使得现代金融体系面临着极其复杂却又难以预见的冲击。BaselⅢ协议虽已提出了商业银行不同业务条线之间的风险相关性, 强调多元风险集中化度量。但仅仅认识到风险相关性, 而不能正确认识各类风险的内在相关逻辑, 难以在现代金融体系这样的开放式复杂体系中取得很好的实际效果。

一般来说, 系统性风险的风险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突发自然或政治事件、金融机构以及政府 (Taylor, 2009) 。本文在理性假设和排除政府干扰的基础上, 研究风险源于商业银行内部情况下, 商业银行对内部极端风险生成、商业银行对风险银行间传递以及政府金融监管有效性这三个问题。

H1:商业银行极端风险能否可控?

从风险源来说, 商业银行内部的极端风险是造成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动因。因为商业银行本身具有一定的防范风险和吸收损失的能力, 而只有当极端风险造成巨额损失使得商业银行陷入支付危机时, 银行间的违约瀑布以及 (或者) 市场恐慌导致的流动性紧缩才会成为现实。商业银行风险系统是极其复杂的, 从截面上看, 多重风险源的共生关联, 使得商业银行机构内尾部风险的风险源几乎不能有效的分解, 边界也难以划定。从时间轴上看, 由于风险体系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 风险源自身也会不断地根据环境进行调整。 (图1)

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Holland 2000) , 虽然商业银行内部的风控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和过滤大量的潜在风险, 但由于风险源具有高度的自适应性, 新的风险源通过对新的内、外部环境的反馈, 达到难以识别的状态。

风险源在自适应与交互共生过程中, 其潜在损失会通过一系列传递过程进行放大, 同时不确定性也进一步提高。从混沌学角度来看, 风险源具有初始条件敏感性, 细微的初始条件变化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巨大影响 (Rosenberg et al., 2006) 。

在漫长的经济周期中, 商业银行经常会遇到极端风险, 甚至造成危机。新的极端风险的突发冲击的性质、投机的对象、信用扩张的形式、欺诈者的创造性、引发风云突变事件的性质等 (Kingleberger, 1978) 与之前的极端风险会有很大的不同, 因为基于历史极端风险与危机上的风险管控措施, 无法有效防控新的极端风险。图1正是从适应性演化这一角度刻画了商业银行内部风险防控对于商业银行极端风险的生成是无效的, 多重基于经典风险防控理论的相关技术的风险防控线, 就像一个筛子, 能够过滤掉大部分风险触发因子, 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被过滤掉的触发因子, 则就可能演化成潜在的尾部风险, 甚至变成危机。而当危机发生后, 即使相关机构与部门针对这一危机进行深刻的反思, 对于之前失效的风控技术进行改进, 新的触发因子以及尾部风险却会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对新的风控技术进行冲击。

因此, 由于触发因子生成风险源过程中, 由于其关联共生以及自适应不断调整, 商业银行难以识别并加以管控。

H2: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传导能否可控?

商业银行内部造成的极端风险, 具有两类传导渠道。第一类是银行间支付传导机制, 由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广泛的支付关系, 当一家商业银行面临支付危机时, 商业银行就会违约, 那么其他商业银行就会面临流动性危机, 如果这些商业银行的拨备与自有资本也难以覆盖因违约发生的现金短缺, 违约就会继续, 于是一个支付违约的传递过程就此形成。在一个传递链中, 即使是经营稳健的银行也会面临破产的危险。而对于那些拥有足够资本抵御支付违约的银行来说, 它们也会因此约束自身财务杠杆, 那么这一消极的因素, 也会使得传递过程得以继续!第二类传导机制则是出于市场参与者的恐慌。在市场恐慌之中, 市场相关参与者将具有良好支付能力的银行从存在支付危机的银行中区别出来是非常困难的 (Kaufman et al., 2003) , 参与者通常只能通过采取更加谨慎的措施如收缩流动性、降低杠杆来提高自身风险防控的能力。在市场参与者都是风险厌恶的前提下, 当市场出现负面信息, 信息瀑布就会发生, 从而形成羊群效应 (Schwarcz, 2008) 。

商业银行体系传导存在于单个商业银行外部, 商业银行并没有能力去防范危机在银行-银行之间, 银行-市场-银行之间传递。

H3:政府监管能否有效管控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正如前文分析, 商业银行并没有能力有效全面地识别系统性风险的风险源, 并控制风险在银行间的传递。同时, 从社会利益论的角度来看, 单个商业银行的行为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负外部性”, 而这些行为造成的风险却是由整个社会承担的。因此商业银行并没有足够动力去识别这些触发因子, 并在银行间传导过程中去阻碍风险在系统内的传播。市场的恐慌会促使商业银行出于提升自身安全边际的考虑而紧缩流动性, 这势必加剧市场恐慌, 导致更严重的危机 (Kingleberger, 1978) 。

商业银行危机具有自我形成机制, 必须依赖政府监管来维持商业银行体系的稳定。政府在动机和能力上与商业银行具有极大的差异。首先, 盈利并不是政府的最重要的动机。以社会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政府, 往往具有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动力, 这与商业银行有显著的不同。政府的监管与干预往往能够从更理性的层面来管控系统性风险, 特别在传导过程中, 政府会在纾困成本与系统性危机的灾难中进行合理权衡。同时, 政府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也更强。政府可以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运行, 利用自身强大的财力与最高级别的信用, 来解救出现危机的商业银行, 甚至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释放流动性, 缓解市场恐慌。

当然, 政府监管同样不可能消除系统性风险, 在风险生成过程中, 政府无法掌握商业银行内部运营机制的全面信息, 难以有效识别极端风险源。在风险传递过程中, 政府的纾困机制通常会造成商业银行对政府的依赖, 形成道德风险, 不利于商业银行自发的风险管控建设。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生成和传导两个环节, 结合复杂系统理论, 从动机和能力两个角度, 研究了商业银行与政府识别、防范、控制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性, 得到以下结论:

(一) 商业银行虽然能够识别大量的存在于商业银行内部的风险源, 但是出于复杂系统自适应性和关联共生性特征, 商业银行并不具备完全识别和防控商业银行内部极端风险的能力, 而极端风险正是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重要风险源。

(二) 商业银行不具备防控商业银行间风险传递的能力与动机。商业银行如果自身出现支付危机, 则造成银行违约瀑布是难以避免的, 同时, 商业银行也没有能力去遏制市场的恐慌, 从而影响储户和其他银行释放流动性。商业银行作为经济人, 也没有动机去防控银行体系的风险传递。

(三) 政府具有能力和动机去防控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特别是风险在银行间的传递。但政府同样无法有效识别风险源, 并防止银行出现道德风险, 这就降低了银行提升自身风险管控能力的主动性。

根据以上结论, 提升政府与银行之间的沟通, 在风险生成环节上, 将银行自主防控与政府监管相结合, 充分认知风险源自适应性和关联共生特征, 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在风险传递环节上, 加强政府控制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防止违约瀑布和市场恐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许小年.从来没有救世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1.

[2]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 (第四版) , 中译本[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

[3]霍兰J H.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

[4]Kaufman, G., Scott, E..”What Is Systemic Risk, and Do Bank Regulators Retard or Contribute to It?”The Independent Review, 2003 (03) :371-391.

[5]Rajan, R..“H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Made the World Risker”, IMF Working Paper, 2005.

[6]Taylor, J..”Systemic Risk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the speech of Conference on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Crisis, 2009 (05)

系统有效性 篇2

2、听力。听力没什么好说了,找些英语视频,歌曲,演讲反复听,听多了自然熟能生巧。孩子要把握出生的头五年,这五年里,是孩子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多给他听听英语,比如说“妈咪语宝宝英语”。成人可以通过“不学英语(成人版)”来学习。

3、阅读。得阅读者得天下。平时多看看英语书籍和报刊,或者借助国内比较著名的教育类产品,比如说:右脑王英语学习机(R4304.asktang.com/ynw.php)。多听多想多说,从模仿开始,学英语走些捷径未尝不可。

4、语法。很多人阅读理解速度不够,做到这里几乎没什么时间了,不必大费周章,记住,实在没有时间可以看哪个熟悉选哪个,四级的词汇比较死,基本就平常背的那些。这一部分词汇是平时背单词的功夫,语法不用看专门的语法书,为了体现作者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以及该死的职业道德,这种书一般都讲得非常繁琐,类似于讲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最好的方法还是做最近几年的真题,不外乎虚拟、从句、分词、主谓一致、非谓动词、时态、被动语态这点玩意儿,从人称、时态、数三个方面去考虑,注意一些基本的常识,如每个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别的都要非谓语化(丛句、修饰成分等),英语语法本来就近乎白痴,不用浪费时间,不过如果你还看不明白我上面说的是什么的话,还是建议先找本简单的语法书扫扫盲。

5、作文。首先说明一个事实,阅卷老师看任何一篇作文的时间是以秒来计算的,记住老师是“scan”,不是“read”你的作文、书写一定要工整,书写不好的买本初中生或者小学生的英语书法练习册写写,就2元钱,可是很管用的,坚持一礼拜书写就会有很大的改观,不能连写的尽量不要连写,那些老师的书法可能不好,但欣赏水平一般还是不低,书写上班门弄斧可能就会费力不讨好。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一定要大一些,这样能使不那么整齐的书写看上去工整一点,不至于太乱。

其次,紧扣题目要求,题目要你写那些内容,一定要丁是丁、卯是卯的全部覆盖到,否则就是类似于汉语作文的跑题,大家学过语文也写过汉语作文所以跑题的后果我想都知道。尽量不要在立意上去呕心沥血,这是做洋八股文,老师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懒得去揣摩你的微言大义,你的目标永远是分数,这不是新概念作文大赛也不是创新比赛,中庸一点,正反方面都涉及一下最好。

系统有效性 篇3

地理教科书的表层系统既包括文字表述又包含活动系统。新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教学研究上,而且应该加强对活动教学的研究,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活动系统为研究内容,介绍其理论基础,分析其内容、分类、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动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一、活动系统分析基础理论

1. 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发展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地理活动系统的设立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内外获得直观的感知和情感体验。活动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开展地理活动教学,符合当代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1)现代认知主义理论。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奥苏贝尔是现代认知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者,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说强调学习是通过认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这样符合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结构;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强调有意义学习过程要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1],活动系统一些内容恰当地运用认知同化理论中的“并列组合学习”等学习模式。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知识不能被动接受,而是通过认知主动积极获得。学习的过程是主动的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地理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活动系统让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索、讨论和协商。建构主义理论如同新旧知识间的一座桥梁,实现新知识向内在知识的转化。

(3)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强调学习者的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意见,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表现,提出有意义的自由学习。活动系统的设立遵循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活动系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避免过多的干预和干扰。活动系统更强调师生的相对平等性,如教科书语言表述开始运用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手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拉近了教科书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教师与教科书是平等的关系,实现地理情感的共鸣,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地理学习过程的热情。

2. 教育学理论

活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主要受杜威活动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和以个体经验为主是杜威活动教育的思想和主张。活动系统是一个经验改造的过程,即将新知识通过活动系统这个“桥梁”的转化成为旧的知识架构,“活动”即实践的过程,能促使学生主动倾向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调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培养社会性习惯并适应新环境,这也是杜威“从做中学”理论所倡导的学习理念。

二、活动系统内容及分类

1. 活动系统的内容

通过统计发现地理必修1教材中共有38处活动,不均匀地分布在课本各章节中。由于地理必修1主要以自然地理相关知识为基础,所以活动系统内容主要围绕自然地理相关知识展开,包括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图1)。

2. 活动系统的分类及功能

(1)读图分析类。这类活动在高中地理必修1中内容最多,占全部活动系统的50%,通常都是根据章节所学的相关内容, 让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这种类型按照题目要求学生所阅读的地图内容不同,可以将此类活动按学生阅读的图标内容不同分为六类(表1所示)。

(2)阅读思考类。这类活动占全部活动的18%,一般是通过学生认真阅读、分析和思考后,分析并回答问题。在所有资料中,有些内容是通过表面现象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地理知识和规律,而有些内容本身就是新的知识点。

(3)课堂讨论类。这类活动占全部活动的8%,一般是课程内容的延伸,要求学生对课程内容以外无明确答案的开放性话题展开讨论,并在讨论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4)绘图填表类。这类活动不仅能分析问题,而且培养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并强化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绘图填表类活动在必修1中有3项。这些活动全部都是对课文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是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题目相对难度偏低。

(5)实验操作类。这类活动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亲自动手,获得直接的体验和感受,是基于对某一知识的学习后,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和深化,在地理必修1中有3项。这些实验操作过程相对简单,但效果要明显优于简单的文字阅读。

(6)问题分析类。这类活动在地理必修1中的内容相对较少,仅有2项,占全部活动的5%,这种类型多以问题形式出现,主要是通过对所学知识与原理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7)资料收集短文写作类。这类活动主要针对某一问题,让学生通过书籍、报刊、广播和互联网等媒介手段搜集资料,归纳总结发表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与见解,在地理必修1教科书中的内容最少,仅有1项,占全部活动类型的3%。

高中地理必修1七类活动并不孤立存在,而是彼此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图2表述,图中大圆表示所有的活动类型。中心的小圆表述七大类活动相互重叠的内容,大圆之间是同心圆结构,它兼具各种活动的特征,这也表明教材中活动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活动有效性教学实施策略

1. 强调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活动教学的主体应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教学目标制定、内容选取、活动形式设计及组织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激发地理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从而树立正确的活动学习观,这也是地理活动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2)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活动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教师是活动教学的组织者和施教者。地理教师对活动教学的认识不仅会对活动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内容的组织产生影响,也会对教学理念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生地理活动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教师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把握一个“度”,既不能完全让学生自由发挥,也不能设置条条框框干涉太多,应通过目标的明确、情景的创设、方法的指导及疑难的解答进行宏观调控。endprint

(3)增强活动教学有效性。目前大多数活动教学仅停留在表面,活动教学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要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以下三个环节精心准备:难易适中且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合理的活动实施方案和活动教学开展时间的选取。

2. 针对不同类型活动的教学对策

(1)“读图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以图为中心或主体,同时辅助必要文字说明,让学生通过所学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进行读图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或原因。读图、析图和解图的能力是历年高考考查重点,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总结的读图技巧和策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活动;引导学生找出图中隐藏的地理信息解决问题,并对解决问题过程进行点评;教师仅做简单提示,让学生独立分析总结答案,最后师生共同评议。

(2)“阅读思考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教学核心是对文字材料的分析与解读,其目的是对学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先要对文字材料进行必要解释和说明,引导学生了解材料重点及相互关联,最后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活动内容中的相关问题。

(3)“课堂讨论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结论或背景的开放度较高,并未有统一的结论或答案。活动教学前教师通常事先布置活动任务,即让学生围绕辩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辩论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诱导学生思路,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应注意课堂秩序;在辩论结束后针对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及时点评。

(4)“绘图填表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对教学的一种辅助补充。一般先根据学情提出具体要求;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最后师生共同点评绘图结果,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发现不足,并鼓励创新活动。

(5)“问题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内容与教材地理知识关系密切,也是正文的强化训练,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搭建活动与正文系统的关系,掌握其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这样可以检查学生对教材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师应对正文中延伸和拓展的知识点加以说明和解释。

(6)“资料收集短文写作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是正文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对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将短文主题和已学知识建立联系,并对内容进行具体化,列出短文写作提纲,注意引导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为短文中的论点提供依据,并帮助学生对搜集资料整理归类,按照短文写作规范撰写,对思路清晰、论据充分的优秀地理短文交流展示。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5.endprint

(3)增强活动教学有效性。目前大多数活动教学仅停留在表面,活动教学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要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以下三个环节精心准备:难易适中且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合理的活动实施方案和活动教学开展时间的选取。

2. 针对不同类型活动的教学对策

(1)“读图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以图为中心或主体,同时辅助必要文字说明,让学生通过所学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进行读图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或原因。读图、析图和解图的能力是历年高考考查重点,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总结的读图技巧和策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活动;引导学生找出图中隐藏的地理信息解决问题,并对解决问题过程进行点评;教师仅做简单提示,让学生独立分析总结答案,最后师生共同评议。

(2)“阅读思考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教学核心是对文字材料的分析与解读,其目的是对学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先要对文字材料进行必要解释和说明,引导学生了解材料重点及相互关联,最后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活动内容中的相关问题。

(3)“课堂讨论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结论或背景的开放度较高,并未有统一的结论或答案。活动教学前教师通常事先布置活动任务,即让学生围绕辩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辩论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诱导学生思路,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应注意课堂秩序;在辩论结束后针对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及时点评。

(4)“绘图填表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对教学的一种辅助补充。一般先根据学情提出具体要求;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最后师生共同点评绘图结果,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发现不足,并鼓励创新活动。

(5)“问题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内容与教材地理知识关系密切,也是正文的强化训练,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搭建活动与正文系统的关系,掌握其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这样可以检查学生对教材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师应对正文中延伸和拓展的知识点加以说明和解释。

(6)“资料收集短文写作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是正文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对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将短文主题和已学知识建立联系,并对内容进行具体化,列出短文写作提纲,注意引导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为短文中的论点提供依据,并帮助学生对搜集资料整理归类,按照短文写作规范撰写,对思路清晰、论据充分的优秀地理短文交流展示。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5.endprint

(3)增强活动教学有效性。目前大多数活动教学仅停留在表面,活动教学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要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以下三个环节精心准备:难易适中且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合理的活动实施方案和活动教学开展时间的选取。

2. 针对不同类型活动的教学对策

(1)“读图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以图为中心或主体,同时辅助必要文字说明,让学生通过所学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进行读图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或原因。读图、析图和解图的能力是历年高考考查重点,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总结的读图技巧和策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活动;引导学生找出图中隐藏的地理信息解决问题,并对解决问题过程进行点评;教师仅做简单提示,让学生独立分析总结答案,最后师生共同评议。

(2)“阅读思考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教学核心是对文字材料的分析与解读,其目的是对学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先要对文字材料进行必要解释和说明,引导学生了解材料重点及相互关联,最后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活动内容中的相关问题。

(3)“课堂讨论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结论或背景的开放度较高,并未有统一的结论或答案。活动教学前教师通常事先布置活动任务,即让学生围绕辩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辩论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诱导学生思路,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应注意课堂秩序;在辩论结束后针对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及时点评。

(4)“绘图填表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对教学的一种辅助补充。一般先根据学情提出具体要求;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最后师生共同点评绘图结果,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发现不足,并鼓励创新活动。

(5)“问题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内容与教材地理知识关系密切,也是正文的强化训练,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搭建活动与正文系统的关系,掌握其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这样可以检查学生对教材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师应对正文中延伸和拓展的知识点加以说明和解释。

(6)“资料收集短文写作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是正文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对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将短文主题和已学知识建立联系,并对内容进行具体化,列出短文写作提纲,注意引导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为短文中的论点提供依据,并帮助学生对搜集资料整理归类,按照短文写作规范撰写,对思路清晰、论据充分的优秀地理短文交流展示。

参考文献:

系统有效性 篇4

1 防爆、抑爆产品

根据控制爆炸的原理不同, 防爆抑爆产品分为泄爆、抑爆及隔爆3类。防爆、抑爆产品具体分类, 如图1所示。

针对不同工业场所, 将防爆、抑爆产品分类, 如表1所示。

2 抑爆系统有效性评价标准对比研究

抑爆系统有效性评价常用的标准包括:GB/T 25445《抑制爆炸系统》、ISO 6184.4《抑爆系统第4部分:抑爆系统效率的测定》及EN 14373《抑爆系统》。GB/T25445-2010《抑制爆炸系统》参照EN 14373:2005《抑制爆炸系统》制定, 在技术内容上等同采用该标准。ISO6184.4-1985《抑爆系统第4部分:抑爆系统效率的测定》由ISO/TC21设备防火和灭火技术委员会起草。笔者将对GB 25445-2010及ISO 6184.4-1985的异同点进行对比。

2.1 标准相同点

GB 25445-2010及ISO 6184.4-1985的相同点, 如表2所示。两标准均规定了抑爆系统有效性的评估方法, 并为应用于爆炸抑制效果试验的替代设备及安全操作模式提供了依据。两标准均指出影响抑爆系统有效性的参数包括爆炸危害、抑爆剂、抑爆系统三大方面。

2.2 标准不同点

GB 25445-2010及ISO 6184.4-1985的不同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的标准文件、应用领域、验证抑爆系统有效性的目标参数、设备及方法等。

(1) GB 25445基于GB/T 16425《粉尘云爆炸下限浓度测定方法》 (参照IEC 31H13号文件第2部分第四篇、20L球) 、GB/T 16426《粉尘云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测定方法》 (ISO 6184.1) 、EN 13673-1《测定气体和蒸气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升压的方法第1部分:最大爆炸压力的测定方法》、EN 13673-2《测定气体和蒸气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升压的方法第2部分:最大爆炸压力升高速率的测定》等文件;ISO 6184.4基于ISO 6184.1《抑爆系统第1部分:空气中可燃粉尘爆炸指数的测定》、ISO 6184.2《抑爆系统第2部分:空气中易燃气体爆炸指数的测定》、ISO 6184.3《抑爆系统第3部分:除粉尘/空气和气体/空气混合物以外的燃料/空气混合物爆炸指数的测定》标准部分。

20L球爆炸测试装置和1m3爆炸测试装置都是国际上通用的爆炸性参数测试装置, 其测试程序及机理大致相同。ISO 6184标准系列测定可燃气体参数的设备为1m3爆炸测试装置, 而GB 25445基于的文件测定可燃气体参数的设备包括1m3爆炸测试装置及20L球爆炸测试装置。

(2) GB 25445及ISO 6184.4标准适用范围有所不同。GB 25445适用于密封或固有密封外壳的抑爆系统;ISO 6184.4适用于封闭或基本封闭容器内的抑爆系统。

GB 25445不适用于下列材料或含有下列物质的混合物的爆炸:不稳定、易分解的物质;爆炸性物质;烟火材料;可产生烟火的材料。ISO 6184.4除了不适用于GB25445规定的不适用的范围外, 还不适用于装有蒸汽、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或不稳定的反应物的系统或超压装置;防止放热分解或者聚热反应的系统或装置;应用于管道或矿井管廊的抑爆系统;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点火的系统或装置。

(3) GB 25445标准对特殊应用的抑爆装置进行了说明, 并提出应通过试验验证其功效, 但未说明具体试验设备、流程等。其中特殊应用的抑爆装置包括:具有泄放装置的抑制;具有抑制装置的泄放;降低氧浓度的抑制;部分容积;隔离的容积;阻碍容积。ISO 6184.4标准规定“针对特定危害的抑爆系统应用的验证需要进一步的测试工作及/或理论评价。主要的解释和应用应当由防爆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来进行。”此标准还规定了爆炸参数与标准测试程序具有显著不同的抑爆系统种类, 并规定其设计应由防爆领域的专家完成。

(4) GB 25445及ISO 6184.4标准规定的验证抑爆系统有效性的方法在目标、设备、方法三方面均有不同。GB 25445标准中验证抑爆系统有效性的方法的目标是从设计抑爆系统角度阐述:降低的爆炸应力应小于被保护设备最薄弱部件的已知抗压能力;并由最大降低的爆炸压力 (pred, max) 确定抑爆系统的效率;ISO 6184.4中验证抑爆系统有效性的方法的目标是pred小于此系统应用的工业装置的最小设计强度, 而未提pred, max概念。

GB 25445及ISO 6184.4均未详细规定验证抑爆系统有效性设备的尺寸设计等内容, 仅规定了设备的长度与直径之比。相比较而言, ISO 6184.4规定得更为详细:一是指出了试验设备应能确定抑制爆炸结果, 并且此结果与1m3标准试验结果相符;二是规定了1m3试验装置适用于哪种类型的抑爆系统的有效性测试。

GB 25445标准规定在验证抑爆系统有效性的过程中应独立改变以下变量:燃料浓度变化C;最大爆炸常量Kmax;触发压力pa;HRD数量;分撒剂压力ps;ISO 6184.4标准规定在验证抑爆系统有效性的过程中应独立改变以下变量:爆炸常量K;触发压力pa;HRD数量。GB25445标准还规定应研究容积对抑爆系统功效的影响 (长条型外壳、管道) , 但只介绍了注意事项, 未说明试验设备及具体试验流程。另外, GB 25445标准还规定了生产商利用系统设计指南预测特定应用中对抑爆系统的技术要求, 并应通过在实际使用的外壳尺寸范围内进行试验验证;GB 25445标准阐述了常见设计指南的图表形式及数学模型形式。

(5) GB 25445及ISO 6184.4标准均为应用于爆炸抑制效果试验的替代设备及安全操作模式提供了依据, 而ISO 6184.4还提出应证明此替代设备给出的结果与本标准的结果相符。

2.3 GB/T 18154与GB 25445的对比

GB/T 18154-2000《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适用于工业生产流程中抑制可燃粉尘燃烧与爆炸的各种型式的监控式抑爆装置的设计与制造。与GB 25445相比, GB/T 18154对管道、设备内用监控式抑爆装置的抑爆性能试验的试验条件 (抑爆剂用量、爆炸试验罐、点火源、爆炸粉尘) 进行了详细介绍, 但此标准中的试验步骤与GB25445中抑爆系统性能评价的试验程序、试验测试参数不同。GB/T 18154仅对安装监控式抑爆装置前后爆炸影响进行试验, 测试参数仅包括火焰传播速度/距离、爆炸压力。而GB25445中抑爆系统性能评价的试验过程中需要单独改变燃料浓度变化C、最大爆炸常量Kmax、触发压力pa、HRD数量、分撒剂压力ps变量, 测试参数为pred, max。相比较而言, GB 25445的测试方法更为严谨、科学。

3 结论与展望

调研了工业抑爆场所常用的防爆、抑爆产品, 并按产品的类型及应用场所进行了分类;针对抑爆系统有效性评价方法对GB 25445、ISO 6184.4、GB/T 18154的异同点进行了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1) 根据防爆原理及应用场合防爆、抑爆产品的分类见图1及表1。

(2) 抑爆系统有效性评价暂无统一的设备尺寸及设计要点, 但抑爆系统有效性评价方法的目标、程序和方法较为明晰。

(3) GB 25445-2010及ISO 6184.4-1985的相同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标准范围、影响抑爆系统有效性的参数;GB 25445-2010及ISO 6184.4-1985的不同点包括:基于的标准文件、应用领域、验证抑爆系统有效性的目标参数、设备及方法等。

(4) 抑爆系统有效性评价方法均基于国际上通用的爆炸性参数测试装置:20L球爆炸测试装置和1m3爆炸测试装置。

(5) GB 25445标准中验证抑爆系统有效性的方法的目标更为合理。

(6) GB 25445及ISO 6184.4均未详细规定验证抑爆系统有效性设备的尺寸设计等, 仅规定了设备的长度与直径之比。相比较而言, ISO 6184.4规定得更为详细。

(7) GB 25445是从设计抑爆系统的角度来阐述验证抑爆系统有效性的方法, 导致验证抑爆系统有效性时适用性较差;ISO 6184.4阐述验证抑爆系统有效性的方法时思路明晰, 以1m3爆炸测试装置为标准贯穿始终。

(8) GB/T 18154针对具体类型的抑爆系统的有效性评价, 规定了详细的抑爆性能试验的试验条件, 但此标准中的试验步骤与GB 25445中抑爆系统性能评价的试验程序、试验测试参数不同。比较而言, GB 25445的测试方法更为严谨、科学。

由于现行标准抑爆系统有效性评价暂无统一的设备尺寸及设计要点, 导致标准的适用性较差, 亟需完善抑爆系统有效性评价的相关标准, 并设计合理实用的抑爆系统有效性检测设备。在完善抑爆系统有效性评价相关标准及设计合理实用的抑爆系统有效性检测设备过程应以GB 25445、ISO 6184.4、EN 14373、GB/T 18154等标准为基础。

摘要:调研工业抑爆场所常用的防爆、抑爆产品, 并按产品的类型及应用场所分类。对比GB 25445《抑制爆炸系统》及ISO 6184.4《抑爆系统第4部分:抑爆系统效率的测定》, 得出以下结论:抑爆系统有效性检测暂无统一的设备尺寸及设计要点, 但抑爆系统有效性评价方法的目标、程序和方法较为明晰;GB 25445中验证抑爆系统有效性方法的目标更为合理;ISO6184.4中针对验证抑爆系统有效性设备的规定更为详细;总体而言, GB 25445从设计抑爆系统的角度来阐述验证抑爆系统有效性的方法, 导致适用性较差;ISO 6184.4阐述验证抑爆系统有效性的方法时思路明晰, 以1m3爆炸测试装置为标准贯穿始终。

关键词:粉尘爆炸,抑爆系统,有效性评价

参考文献

[1]谷庆红.粉尘防爆标准体系的建设[J].劳动保护, 2007, (3) :16-18.

[2]任常兴.国外粉尘防爆标准体系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3, 32 (10) :1156-1159.

[3]Tasneem Abbasi, S A Abbasi.粉尘爆炸-案例、原因、后果和控制[J].危害性材料学报, 2007, 140:7-44.

[4]P K Eckhoff.工业生产中的粉尘防爆:粉尘危害的识别, 评估和控制[M].美国:海湾专业出版社, 2003.

[5]谢波, 王克全.工业粉尘爆炸抑制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0, 27 (1) :13-15.

[6]Moore P E.自动防爆系统[C]//粉尘爆炸沈阳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沈阳:东北工业学院, 1987.

[7]Moore P E.粉尘爆炸预防[C]//第六届粉尘防爆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沈阳:东北大学, 453-463.

[8]GB 25445, 抑制爆炸系统[S].

[9]GB/T 18154, 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S].

[10]王俊峰, 邬剑明, 白云龙.南非HS抑爆系统性能的试验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0 (6) :63-68.

[11]应志刚, 蔡文行.粉尘爆炸的特点与防控[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3, 32 (3) :247-251.

如何系统有效的学习stm32 篇5

先有目标,再去定位。

学 ARM,从硬件上讲,一方面就是学习接口电路设计,另一方面就是学习汇编和C语言的板级编程。如 果从软件上讲,就是要学习基于ARM处理器的操作系统层面 的驱动、移植了。这些对于初学都来说必须明确,要么从硬件着手开始学,要么从操作系统的熟悉到应用开始学,但不管学什么,只要不是纯的操作系统级以上基于 API的应用层的编程,硬件的寄存器类的东西还是要能看懂的,基于板级的汇编和C编程还是要会的。因此针对于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层和驱动程的人,ARM的接 口电路设计、ARM的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及调试开发环境还是需要掌握的。

因此对于初学者必然要把握住方向,自己学习嵌入式系统的目标是什么,自己要在那一层面上走。然后再着手学习较好,与ARM相关的嵌入式系统的较为实际的两个层面硬件层和驱动层,不管学好了那一层都会很有前途的。

如果想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层面的走的话,可能与ARM及其它体系相去较远,要着重研究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环境应用与相应开发工具链,比如WinCe操作 系统下的EVC应用开发(与windows下的VC相类似),如果想再有突破就往某些音视频类的协议上靠,比如VOIP领域的基于SIP或H.323协议 的应用层开发,或是基于嵌入式网络数据库的开发等等。

系统有效性 篇6

关键词:档案管理 OA系统 联系

0 引言

现阶段,办公自动化系统呈现双轨制模式:在OA系统中传输的是数字化文件,但是在归档的时候仍然沿用的是纸质版的文件。纸质版文件在价值上和法律效力上确实存在很大优势,但是数字化的文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价值。企业在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如何将OA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相衔接的问题。文中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了简要的阐述。

1 档案管理系统和OA系统联系

企业在进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的时候有两种设计方式,一种是将档案管理功能嵌入到OA系统中,在OA系统中实现文件和信息资源的归档、保存;第二种是分设两个系统,并实现两个系统的衔接,从而实现档案信息和办公自动化的统一管理。

现阶段,OA系统中直接整合了档案管理的情况比较少,无法实现OA系统的嵌入式管理是因为:将档案管理功能嵌入到OA系统中缺乏实用性,不能灵活动态的跟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接;同时办公自动化中的档案管理部分只能满足通常的文书档案要求,不能实现对图纸、声像等一些特殊档案的管理;在OA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开发公司就重点关注了企业流程管理部分,忽略了档案管理的内容,所以OA系统在功能上存在欠缺,在OA系统中的档案管理模块明显存在着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方面的缺陷[1]。

因此,多数企业还是实行档案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分开处理的模式。

2 实现OA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有效衔接的方法

2.1 保持二者登陆账号一致

现阶段,在大多数企业中OA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都有自身登陆界面,因为权限的不同又分别设置了不同的账户以及密码。笔者认为要想实现OA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就必须保持两个系统之间的账户和密码的一致。虽然每个系统的用户权限不同,但是毕竟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档案管理系统的母系统,两者之间应该保持权限一致,可以将办公自动化里的权限表复制到档案管理系统里以实现账号的一致性[2]。根据档案管理系统的独立性,赋予档案系统相应具体权限,以实现账号同步、一次性进入的目的。

2.2 通过一个接口实现数字信息的收集和存档

就文件的使用周期看来,文件资料到档案资源是个动态的、相互衔接的过程,档案资源的质量直接取决于电子版文件的质量,这种情况客观上需要两个互相联系的独立系统来完成,在组织制度和操作程序上互相配合,实现两个系统的完美衔接。因此,要实现OA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亟需开发一个可以便捷准确的将OA系统中数据传输到档案系统中的接口。利用这个接口实现OA系统中文件数据向档案系统的传输[3]。

2.3 把握好物理归档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办公自动化的效率,将电子文件长时间存储在OA系统中是合适的,同时为了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减少系统在线带来的电子文档的风险,应制定合理的文件归档的时间节点。在OA系统中设置的都是逻辑上的归档环节,只是将电子文件进行归档标记,实质上还存在于原服务器上。如果不能制定合理的归档时间,会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很多麻烦。如果OA系统和档案系统的服务器不属于同一个网段,在进行归档操作时经常会引起死机,有的会严重影响OA系统所在服务器的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请OA系统开发公司的技术人员定期为企业进行集中归档。

所以要制定好电子文件归档的时间,完整及时的将电子文档转换成档案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4]。

2.4 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文件存档的跟踪管理

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对电子文件的研究、出台、存储和销毁全过程的跟踪监管,对于电子文件流动全程做好系统监控和跟踪记录。只有档案工作人员做好文件资料的全程监管,才能保证电子公文存档时的安全和规范,确保电子文件从办公系统到档案管理系统的顺畅流转,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和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体化[5]。

3 结束语

现在办公自动化系统正由传统的双轨制模式过渡到单轨制模式,也就是用系统中通行的电子形式的文件彻底取代纸板文件的流通方式。现阶段,在企业主流的管理模式中,通常采用的是OA系统和档案系统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张东.档案管理系统与OA系统的关联问题研究[J].广东档案,2011,04(12):16-17.

[2]冯雯.浅析OA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形式[J].陕西档案,2011,03(21):25.

[3]周冬梅.关于高校OA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链接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0,03(19):250.

[4]谭伟.档案管理系统与OA系统的实施顺序[J].中国档案,2006,10(12):51.

系统有效性 篇7

电力系统的研究、规划、设计和运行都紧密依赖数字仿真,而数字仿真的可信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实际工程中多次发现,仿真结果无法重现真实的动态过程[1,2],仿真的有效性问题越来越突出[3]。

模型是造成仿真误差的首要因素,先验仿真有效性的提高有赖于后验仿真准确度的提高[4]。后验仿真的准确度必须以真实的动态轨迹为比较标准,而广域测量系统(WAMS)的发展和工程应用经验已能支撑这些要求[5]。

当前往往凭经验来判断仿真结果与实际响应的特征差异[6,7,8,9]。定性方法难以评估仿真的有效程度,更难以确定参数的修正方向、估计参数的修正量。为此,需要用量化方法来评估模型的可信度并指导参数的识别,而其基础则是严格定义不同的受扰轨迹之间的差异度指标。

为此,必须选择能全面有效反映系统动态行为的特征量,包括受扰轨迹的几何外形特征和物理机理特征。当系统参数从临界值的一侧变到另一侧时,系统受扰轨迹的外形存在突变,故纯粹的外形特征无法满足对差异度指标提出的连续性要求。差异度指标只能依靠物理机理特征,例如正确定义的稳定裕度。

本文在归纳电力系统受扰轨迹要素的基础上,比较轨迹差异度的不同定义,讨论模型校核及参数识别的方法和影响因素。发现在求解动态仿真的反演问题时,其解并非唯一。讨论参数识别的多解性及其对初值的敏感性,揭示其机理及复杂性,并建议解决的方向。

1 动态行为的特征

1.1 要考虑的要点

受扰轨迹完整地反映了物理系统(或数学模型)在扰动下的动态行为。提取其动态特征量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1)变量类型,包括状态变量和代数变量。状态变量包括运动变量(如发电机功角及转速)和非运动变量(如励磁电动势及控制器中间变量),其受扰轨迹一定连续;代数变量包括电压、电流及功率,其受扰轨迹可能存在间断点。

2)曲线来源,分为实测曲线和仿真曲线。实测曲线不依赖数学模型,但无法反映尚未发生的动态行为。仿真曲线则相反,可以推演虚拟的扰动场景,但受制于模型和参数的正确性[10]。

3)曲线持续时间,需要在信息的充分性与效率之间进行协调[11]。实测或仿真的时间长度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如暂态、中期和长期稳定性问题分别需要10 s级、1 min级、10 min级的观察时间[12]。

4)采样频率或积分步长,应遵循采样定理。

5)时钟的同步精度造成各广域变量实测轨迹在时间轴上的相互偏移。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的统一时标,可将上述偏移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6)动态过程的平稳性[13],决定观察窗口的最大宽度。

1.2 动态特征量

1.2.1 几何形态特征

1)时域特征,包括极值及其出现时间、面积、包络距离[14]、曲线间隙[14]、平均周期[15]、电量均值[16]、曲线偏差[17]、增长率[18]、暂态持续时间[19]、波形系数[20,21,22]、波形畸变率[23]、不平衡因子[23]等,可描述动态的有界性、同调性、瞬时或持续的跌落、越限或中断、谐波、相序对称等形态特征。

2)频域特征,包括可直接得到的谐波和基波的模式、模态、能量,以及间接反映的瞬变、同调性等。对平稳过程可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24]、Prony[25,26]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等方法提取;对非平稳过程则可用短时FFT[15]、小波分析[27]、时变ARMA模型和Hilbert-Huang变换(HHT)[28]等方法。

1.2.2 物理机理特征

1)反映系统行为的动态模式,可按功角相对运动形态分为非平稳振荡稳定、平稳振荡稳定、非平稳振荡失稳、平稳振荡失稳和单调失稳等模式[29]。各种失稳模式的特征都包括失稳群的组成和失稳的摆次,可由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识别[14];各种平稳振荡型模式的特征都包括振荡频率和阻尼,一般用特征根分析,但难以计及非线性和非自治因素的影响。轨迹特征根技术将经典的特征根分析拓展到大扰动范畴[13],可以识别非平稳振荡型模式的时变特征。EEAC还能识别各种稳定模式中最危险的主导模式。

2)稳定裕度,反映了系统受扰轨迹离开临界稳定(或失稳)的距离。据此,还可评估数学模型、参数和扰动场景对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或按实际受扰轨迹来评估数学模型及参数的可信度[10]。

3)时变性和时变程度,也是动态行为的重要特征。除实际的物理时变因素之外,任何降维(或简化)的数学处理也会在低维(或简化)空间中引入新的时变因素。例如EEAC算法中的互补群惯量中心相对运动(CCCOI-RM)保稳变换,将互补群的群内非同调性转化为单机无穷大系统(OMIB)映象中的时变性[14]。文献[14]将静态EEAC预报的结果与逐点映射的集成EEAC之间的差值定义为时变因素校正量,用以分析群内轨迹的非同调性如何影响映象的稳定裕度。文献[30]取群内各机组相对于该群惯量中心的总动能为该群的非同调指标,反映受扰过程中的时变程度。

2 以实际受扰轨迹为基准的仿真有效性评估

取电力系统实际受扰轨迹作为比对的基准,定性或定量地判断按某数学模型仿真所得轨迹的差异度,以评估所用模型及参数的可信度[31]。差异度函数应满足唯一性和单调性。

2.1 试验的设计

1)脱网或联网

对脱网环境下的真实元件及对应的数学模型分别施加相同的激励信号,然后分析其受扰轨迹,这种方法有较好的效果,特别是线性环节[8,32]。激励信号可以是阶跃信号[33]或正弦信号[34]。但当存在涡流或饱和等强非线性因素时,脱网不一定能很好地反映实际运行环境[4]。

在联网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际的确定性扰动或随机扰动作为激励信号,以识别系统的模型或参数。虽然确定性扰动的响应曲线可以提供准确的校核环境,但难以在实际系统中安排大扰动试验[31],而获取偶然故障下的响应曲线又非常低效。用随机扰动作为激励信号时,需要同步实测数据来支持对仿真有效性的评估[35]。东北电网进行过2次人为三相短路试验,定性地验证负荷模型[36]。文献[37]通过切机试验评估调速器模型。文献[38]根据实际系统的受扰轨迹,推论出必须在数学模型中考虑动态负荷。

2)激励的选取

外部激励信号可分为人为施加和自然产生。人为施加的强度不能太大,以免影响系统运行;自然产生包括环境的随机波动和系统故障。激励强度不仅与其自身的幅度和持续时间有关,还受到激励源位置[39]和系统运行状态的影响[11]。强度小的激励只能激发出系统平衡点附近的模态,且系统的响应可能被噪声湮没,适当地加强激励,有利于参数识别[40,41]。文献[11]用扰动过程中有功(无功)的最大变化量来定义扰动深度,认为浅动态过程仅能体现元件的稳态特性,不适于负荷模型的误差评估。强激励所激发的模态与具体扰动有关,如果要反映饱和等强非线性或控制等强非自治性,就应该更仔细地选择激励。单一的激励难以激发系统的所有模态,需要在多个激励场景下评估系统的仿真有效性。此外,选择激励类型时还需要顾及具体的校核目标,例如评估发电机正序模型时就需要用三相对称激励[35]。

2.2 数据的预处理

1)必要性。只有适当的预处理才能从实测数据中滤除背景噪声,识别和修正由于阻塞、湮没、丢失和出错而产生的坏数据,并针对问题从系统高维数据中提炼出合适的目标轨迹,有效地挖掘系统的动态特征。

2)去噪。通过零均值化和滤波消除实测数据中的直流、低频或高频等噪声。此外,测量误差和非评估对象的影响也可以看做是有效数据的噪声,例如测量回路的电流互感器在大电流时的饱和就会降低测量精度[42]。在联网环境下,有时需要闭锁非评估对象[43],避开其工作时段[35]或利用对外联络线上的数据[4]来屏蔽非评估对象的影响。

3)受扰轨迹的选择和降维。应该选取最相关的变量来反映受扰系统的动态行为,例如发电机的功角和枢纽节点的电压。一般基于经验,选择受扰最严重的节点[16]、扰动点附近[44,45]或关键联络线[25]处的变量,但往往难以有效反映系统整体动态,缺乏对其深层次机理的研究。对单个元件的局部问题,取其输出响应即可。而对全局性的系统模型,则必须选取能有效反映系统整体动态行为的轨迹集。由于在高维空间中难以定义动态特征,往往需要在保持动态特性的前提下,先将高维轨迹映射到低维空间,再提取特征。

2.3 定性判断和定量评估

2.3.1 定性判断

凭经验判断仿真结果与实际响应差异的定性方法,虽然简单,但在高维、动态行为复杂的情况下难以有效分辨,更无法为参数识别提供有效依据。例如,目前普遍根据功角有界性的异同来判定仿真系统的有效性[6,7,8,9],在系统临界失稳时却可能引起误判。

2.3.2 定量评估

建立评估2组受扰轨迹之间差异度(或相似度)的指标来反映仿真的有效程度。指标的构造形式包括特征数据之间的欧氏距离、马氏距离、残差、最小二乘、回归差、相对误差、相关系数等。

1)基于轨迹外形的差异度。计算仿真轨迹与实际轨迹的几何形态特征的差异度,以此评估仿真有效性。文献[5]分别取首摆幅值差、频率差、阻尼差和能量差为指标。系统临界失稳时,参数的微小变化往往引起受扰轨迹在动态鞍点后的巨大差异。基于轨迹外形的方法无法有效确定合理的观察窗口,因此,评估指标在系统处于稳定域边界处不满足连续性要求。

2)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差异度。由于稳定裕度随参数连续变化,包括在稳定域边界上。文献[16]基于EEAC理论,用仿真与实际系统的功角稳定裕度之差作为暂态稳定数字仿真有效性评估的指标。但由于没有考虑2组轨迹的临界映象及临界摆次都可能不同,影响到该指标随参数值变化的光滑性。其改进的途径之一是:以实际系统主导映象轨迹为参照,确定相应仿真系统同一映象的功角轨迹,分别求2组功角轨迹各摆的稳定裕度之差,取其绝对值之和为功角差异度。由于在统一的映象摆次上比较轨迹差异,系统观察模式的特征一致,因此指标具有较好的光滑性。

不同的稳定特征对扰动、元件、参数的敏感程度不同,可以综合多方面稳定特征来建立系统校核指标。在上述改进的基础上,选用电压降维后的特征作为补充:以实际系统电压跌落最严重的母线为观察母线,求仿真系统与实际系统观察母线上各次电压跌落时间之差,取其绝对值之和为电压差异度。将功角和电压差异度的加权和作为总的系统差异度。差异度越大表明仿真系统与实际系统动力学特征差别越大,差异度的零值对应于2个系统降维后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完全相同。

3 反复试探—校核方式的系统识别

系统识别包括模型识别和参数识别2个方面。模型识别的实质是按某种准则从一组模型类中选择一个模型,使其能最好地拟合被研究系统的实际动态行为。其基本要素包括:输入输出数据、等价准则和模型类[46]。电力系统的识别多属于灰箱识别,通常先根据对象物理特性提出若干备选的模型类,按受扰轨迹的差异度来识别模型结构和阶数。然后,再将参数识别问题转换为优化问题,其目标函数是仿真结果的差异度指标值最小,即通过搜索模型参数,使系统响应逼近实际受扰轨迹。

3.1 多个差异度指标的最小化

为了增加评估的可靠程度,往往采用多个差异度指标来反映仿真的拟合误差。为了避免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困难,通常取各指标的加权和,变换为单目标优化问题,但权值引入的随意性会影响评估的强壮性。

3.2 模型结构的识别

事先拟定的几组备选模型类限定了模型结构的选择范围,故其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可识别性和识别的准确性。文献[44]依据仿真曲线与实测曲线的偏差,讨论了台湾电力系统的动态负荷模型,包括2种非线性模型和2种线性化模型。

需要对大量的研究对象进行分类时可以采用聚类和模式识别[47]。聚类是将数据对象分组成多个类或簇,确保同一类的对象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不同类的对象有较大差别[48];模式识别是在某些量度或观测基础上把分析对象划分到各自已有的模式类中去。2种方法都需要用差异度指标来量化距离,并需要足够多的训练样本来确定分类判别规则。聚类方法包括基于划分、网格、模型、密度、群、粒度和模糊的方法,以及层次方法和多种聚类方法的融合[49]。文献[50]采用自下向上的分层算法对各母线的负荷曲线进行聚类,在多种扰动下,与某种子母线属于同一类次数最多的母线归于一类。文献[51]根据各行业的负荷比例对负荷节点进行模糊聚类,从每个聚类中选择一个变电站作为代表来研究该类负荷的模型。模式识别方法包括:统计决策法、结构模式识别、模糊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识别。文献[52]利用统计模式识别对负荷进行分类。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存在训练集的代表性和分类的强壮性等问题,很难满足强壮性的要求。

3.3 待识别对象的选择

一个复杂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可能含有上百万个离散型参数和连续型参数,但从识别算法的可行性考虑,只能从中选择“最重要”的有限个(例如不超过5个)参数为识别对象。选择不同的待识别参数集合,必然得到完全不同的识别结果。这些不同的解虽然在该特定场景下都可以使仿真曲线较好地啮合实际响应,但无法保证在其他故障场景下都能很好地反映实际响应。可以将相量测量单元(PMU)实测数据直接引入[53]或将其转换为非研究区域的等效时变阻抗[54]进行混合动态仿真,通过分块仿真来缩小待识别参数的选择空间。文献[4]指出需要有更多信息来支持子系统间的解耦,并分别对各子系统进行参数识别。

待识别对象维数的增加将使识别的计算量和复杂程度大幅度增加,并降低搜索到精确解的概率[55]。根据轨迹灵敏度的大小可以将参数分为良态参数和病态参数[45]。良态参数的可观性和可控性好,适当调整其值,容易使参数识别过程收敛;病态参数则相反,改变其值很难使仿真结果逼近实际响应。可以采用摄动法[5]或解析法[56,57]来剔除灵敏度低的参数,降低待识别对象的维数。需要强调,不同扰动所对应的良态(或病态)参数可能不同[58]。

3.4 模型参数的识别

3.4.1 定性识别和定量识别

定性的参数识别通过反复的数值仿真试探,凭经验调整模型参数,使仿真结果尽量接近实测轨迹。由于受扰轨迹与实际轨迹是否足够接近并不直观,故计算量和识别质量依赖于经验[59]。

定量的参数识别需要引入轨迹差异度及其关于参数的灵敏度系数。多机系统的任何参数变化都会影响受扰轨迹及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进而影响轨迹之间的差异度,因此,差异度可以反向指导参数的识别。用灵敏度技术进行参数识别时还要保证差异度连续且随参数尽量光滑变化,差异度的不光滑可能会导致识别的不收敛。用最小二乘法构造的差异度,在多数工程识别问题中均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56]。利用灵敏度分析技术可以直接得到参数的最佳调整方向及大小,迭代搜索到使差异度接近零值的参数值。计算的质量和效率由算法保证。文献[60]利用功角对励磁参数的自灵敏度和互灵敏度分析了励磁控制参数对系统动态过程的影响。文献[45]采用增加量测数据及按量测值精度加权等措施来提高识别精度。

3.4.2 参数识别的初始设置

初始设置包括模型结构、参数的初值及有效区间,它们对参数的可识别性及识别精度影响很大。往往假定模型结构已知,并以典型参数为初始值,按经验设定搜索区间[55]。文献[35]指出由于未考虑实际汽压和温度的变化,导致无法识别IEEE标准汽轮机的模型参数。文献[61]指出,若存在多个差别较大的典型参数,则设置初值和有效区间时的不同选择,会得到不同的收敛结果。该文献提出利用轨迹灵敏度确定参数区间的调整方向,通过重复试探逐步调整各个参数的识别区间,使仿真得到的受扰轨迹最接近实际轨迹。这些做法都没有正视多参数识别中存在的多解现象,而仍然通过指标值的比较来判断哪个是真解,因此并未解决问题。

事实上,仅根据一个扰动场景来识别多参数,所遇到的困难是本质多解问题。每个这样的参数解,在该扰动下的受扰轨迹完全相同,而差异度的不同是由于搜索过程的数值原因,例如收敛准则的精度有限。可能的解决方法是根据多个扰动场景来识别多参数,并且必须保证在取得这些实际受扰轨迹的整个时段内,所有的待识别参数并没有明显变化。

3.4.3 识别的策略

文献[38-39]指出应优先识别灵敏度大、不确定性小的参数。搜索方向与步长对识别的效率影响很大,采用梯度下降法和步长因子[56]控制步长,都可以加快收敛速度。

3.4.4 识别的终止条件

工程中的参数识别过程以满足工程可接受精度为终止条件,不应苛求。文献[46]在仿真结果和实际响应的残差序列成为白噪声序列时终止识别。文献[44]指出应通过尽量多的场景来校核识别结果,以保证其强壮性。

4 关于系统识别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1)模型识别和参数识别的解耦与迭代。模型识别时,若所依据的参数不对,可能导致模型识别错误。参数识别时,若所采用的模型不对,则可能收敛到完全错误的参数解。模型识别与参数识别密切关联,理论上必须作为一个整体问题同时求解,或者按解耦—迭代方式求解。但是,关于系统识别的研究却往往避开这一问题,孤立地研究其中之一。其识别结果只是在该特定工况和扰动下,用错误模型(或错误参数)的影响去对消识别时所依据的错误参数(或错误模型)的影响。

2)非识别对象的影响。外部系统模型或参数的不准确也会引起识别错误,即使利用边界响应也难以实现区域间的完全解耦。

3)系统的时变性。线路和常规机组的参数不会频繁变化,但负荷模型和分布发电模型则有较强的时变性。常规的信号处理方法都将待识别参数视为常数,不适用于时变参数;用指数加权来强调新数据,也只能用于弱时变情况。为反映系统的时变性,数据窗口应尽量短;为反映系统的高维性,数据窗口又应该足够长。强时变性可能导致迭代的不收敛。为了能将不同扰动下的多组实际轨迹用于系统识别,以克服多解问题,这些实际轨迹必须在系统模型没有大变化的前提下取得。

4)系统识别的多解问题。电力系统的复杂性来自其高维、强时变、强非线性的微分—差分—逻辑—代数混合方程,模型及参数识别的难度可想而知。在多参数识别时,参数域中存在大量差异度为零值的解,而且无论从曲线外形或机理特征都难以判断哪个是真实的解。识别的结果强烈依赖于初值及迭代策略。此多解问题是机理性的,难以通过算法的改进来解决,后续文章将详细研究。

参数域中差异度极值解的分布与扰动场景有关,模型参数的全局最优解必然是所有扰动场景下差异度极值分布的交集。因此,多参数识别应该是一个多场景的识别过程,根据灵敏度搜索每个扰动场景下差异度极值解的分布,根据多次扰动下极值解分布的交集确定系统真实模型参数。

5 结语

电力系统的受扰轨迹可以完整地反映物理系统(或数学模型)在实际扰动(或仿真场景)中的动态行为。将WAMS采集的实际系统的响应曲线作为比较的标准,定量地评估按数学模型积分所得曲线的差异度,可以反映模型及参数的可信度。以往对差异度的研究都基于曲线子集的局部几何特征,由于在临界情况下,曲线外形随参数发生分岔,会引起误判。若对系统轨迹进行线性的保稳降维变换,就可有效提取系统整体动态行为特征,以此构成差异度指标,可以克服上述困难。研究发现,多参数识别问题存在本质上的多解性,使识别结果可能随初值及迭代策略而变。当待识别参数有限时,可以根据不同场景下的多组实测响应曲线来有效排除非真实解。但当待识别参数较多,特别是模型结构也不确知时,参数识别的多解性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通过调整系统模型参数的一个子集S中的参数值,有可能使某个特定故障场景下的仿真结果逼近实测轨迹。这实际上是利用S的参数对该受扰轨迹的影响,去对消其他参数的误差所造成的影响。但只要系统工况或故障有所不同,参数影响的上述对消作用就会被破坏。因此,即使仿真结果与实测轨迹的差异度很小,参数识别的结果也难以保证强壮性。类似的原因,除非得到子系统在孤立运行情况下的时间响应,单独识别该子系统的参数也存在本质上的漏洞。

系统有效性 篇8

传感器网络借助一系列数据采集、处理和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部署区域的连续感知,在环境监测、目标跟踪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过去十年,WSN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发展,并在部分领域得到初步的应用。与传统网络技术相比,WSN具有巨大的优势,然而,很多潜在用户却不愿在其领域应用传感器网络技术。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尚缺乏有效的WSN性能评价系统和方法,难以令用户相信WSN可以满足他们的应用需求[2]。

各种系统性能指标可以直观地描述WSN的工作效率,客观地反映WSN对应用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WSN性能评测系统的研究可以指导面向领域的WSN系统设计,促进WSN的发展和应用。WSN性能评测系统包括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和性能分析与测量方法[2],而WSN应用相关的特性为性能评测系统的研究带来了挑战。

现将WSN视为一个物理做功系统,利用经典力学中的做功模型分析WSN的能量有效性,以做功效率衡量WSN的能量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用的WSN能量有效性评价框架,并设计实验使用该框架对一个环境监测类应用的能量有效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对WSN的部署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针对WSN中节点的能量异构特性[3],利用相对能耗统一度量不同节点的操作代价,引入能量衰减率和能量熵衡量WSN的能耗状态,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这些瞬时能耗状态衡量指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变化特征。

1相关研究

研究中主要使用模拟仿真和实验测量的方法评价WSN的能量有效性,系统能量有效性的衡量指标是这些评价方法的关键所在。

文献[4]提出EPUB(Energy-per-useful-bit)作为衡量WSN物理层协议能量使用效率的指标,可用于指导和优化物理层通信协议设计。EPUB考虑了物理层通信的同步代价,由有效负载中单位比特的负载通信能耗和同步能耗两部分组成,将通信的同步能耗分摊到有效负载的每一比特,以此衡量物理层通信的能量使用效率。EPUB使用绝对能耗量度量通信的能量代价,其值与具体的硬件平台相关。

文献[5]考虑射频芯片电路功耗对通信能耗的影响,用EPTD(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transmit distance)衡量分簇多跳MIMO系统中通信的能量有效性。文中建立EPTD与数据传输能耗、通信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将WSN的能量有效通信建模成一个二维优化问题。与EPUB一样,EPTD使用绝对能耗量度量通信操作的能量代价,无法直接应用于异构WSN的通信优化。

文献[6]考虑WSN的运行、维护成本,使用OCPT(the cost of operation per unit time)描述WSN的操作代价。文中将节点的操作能耗定义为随机变量,分析WSN生命期中单位时间的运行成本,以此度量WSN的能量有效性。

文献[7]综述了信息系统的能效评价指标,这些指标通常基于总能耗与有效能耗的关系或能耗与性能的关系。文中将能量看作一种系统资源,提出了基于随机模型的绿色评价框架。文献[8]通过与绿色化学的对比,将计算系统与环境和经济相关的一些因素采用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给出了绿色计算的界限和范围。然而,这些指标仅以定性的方式给出,对WSN的能量有效性评价没有针对性。

Lifetime是一个衡量WSN性能的综合指标,很多WSN技术都以延长网络生命期作为目标函数。Lifetime存在多种定义形式,其定义通常是应用相关的。文献[9]使用WCOT定义了一个通用的Lifetime评价框架,该框架引入utility函数衡量WSN的服务能力,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界定WSN网络生命期的边界。

文献[3]总结了各种广泛应用的Lifetime定义形式,通过形式化地定义、量化各种影响网络生命期的准则因子,给出了Lifetime的通用定义。Lifetime的定义式可通过影响系数调节不同因子对网络生命期的贡献度,用户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设定WSN的Lifetime准则因子及其影响系数,进而屏蔽应用需求的差异性,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文献[10]利用Lifetime的时空分布特性全面评价多种路由协议的能量有效性,但文中提出的Lifetime时空特性并不体现为一个具体的数值指标,仅是一种评价WSN能量有效性的实验框架。

以上各种WSN能耗评价指标受节点的硬件平台和仿真模型的影响较大,难以统一衡量不同节能策略的能量有效性;Lifetime是一个应用层次的评价指标,综合衡量WSN整体性能,无法实时反映WSN的瞬时能耗状态。异构WSN能量有效性评价中对操作能耗的评价应独立于节点的硬件平台,现考虑节点的能量异构[3]特性,使用相对能耗统一度量不同操作的能量代价,提出能量衰减率和能量熵作为WSN的能耗状态衡量指标,实验表明使用这些指标衡量异构WSN的能耗状态是有效的。

2系统模型

实际应用中,WSN通常部署在特定的物理环境,节点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收集感知数据,协作完成对目标区域的监控任务。为研究WSN中的能耗问题,将WSN系统抽象为软件、硬件和环境的三元组,系统将各种软件行为映射为具体的硬件操作,操作的执行产生能量消耗,其能耗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传感器网络中,硬件是能量的直接消费者,而能耗产生的根源在于软件。

不失一般性,模型假设WSN中节点异构,每个节点具有不同的硬件配置和能耗特征,且被分配以不同的任务和初始能量。为方便能耗的分析,定义WSN节点的软硬件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环境对节点能耗的影响,给出WSN网络模型的形式定义。

通常,节点的硬件组件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对应于不同的能耗级别和操作性能,应用程序可以根据负载情况动态调节硬件的工作模式。记WSN中所有节点的硬件组件的集合为H={h1, h2, …, hn},每个硬件组件具有属性,描述该设备的工作模式、能耗和性能,记作p=<M, P, C>,引入符号P表示WSN中所有硬件属性的集合,P={p}。

节点软件可抽象为一个操作序列,原子操作是构成此序列的基本元素。定义WSN中基本操作的集合为O,则节点软件S={a},其中,aO*,SW可理解为以O为字母表的语言。

本模型引入节点属性描述网络异构,记PN为WSN中节点属性的集合,PN={pn},其中,pn=<2H, S, P, E0, Fm>,E0表示节点的初始能量,映射Fm将一组硬件属性关联到硬件组件,定义为Fm:H→2P

设传感器网络由部署在目标区域Tn个节点构成,节点集S={N1, N2, …, Nn},则WSN可形式化地定义为N=<S, E, T, PN, C, Fn, Ft>,其中,ES×S表示WSN的通信链路集,Fn:SPN定义节点的属性,T为构成WSN系统的物理环境,假设环境会对不同工作模式M下节点硬件的能耗产生随机影响,C表示硬件能耗(视为随机变量)所服从的分布函数的集合,Ft:M×TC定义环境T对节点硬件能耗的影响。

3异构WSN能量有效性评价模型

基于第2节的系统模型,现将WSN运行时的数据采集、上报视为物理力学系统对外做功的过程,使用做功效率衡量WSN的能量有效性。形式化地定义基于做功系统的WSN能量有效性评价模型,引入异构WSN瞬时能耗状态的衡量指标,最后总结基于做功模型的能量有效性评价框架。

3.1能量有效性评价模型

对WSN进行能量优化的基本思路是“在保证WSN基本性能的前提下,最大化网络生命期(network lifetime)”,本模型基于该思路从经典力学的角度分析WSN的能量有效性。

模型将“WSN基本性能”定义为WSN的额定功率Pr(t),网络生命期T是WSN的有效工作时间。WSN可发挥的效用定义为“功”,由式(1)给出。

W=0ΤΡr(t)dt(1)

额定功率Pr(t)的定义取决于应用需求,数据收集速率、实时性、网络覆盖率和连通性是常见的WSN额定功率定义形式。式(1)表明可通过延长网络生命期T增加WSN的功。根据WSN的分布和异构特性,应用任务被分解到各个节点,定义节点的额定功率Pr(n, t):

Ρr(n,t)=f[n,Ρr(t)](2)

式(2)中,nS,f是理想的WSN任务分配函数,可以最小化WSN的能耗。

对于WSN实例w(wN),设节点的实际功率为Ps(n, t),则WSN的实际功率为:

Ρs=nSΡs(n,t)(3)

式(3)中,运算♁是WSN的节点功率聚合规则,由w决定。

实际应用中,WSN中过高的功率Ps(t)对应用性能的提高无意义,而伴随着节点能量的消耗和失效,会导致Ps(t)(亦即WSN性能)的降低。参照WCOT[8],本模型引入函数U(Ps),归一化地描述WSN的实际功率Ps对应用性能的贡献度,U(Ps)将用作计算WSN有效功(Wr)的权函数。

U(Ρs)={1,ΡsΡrg(ΡsΡr),else(4)

式(4)中,g(·)为一取值于区间[0, 1]的实值函数,其定义与具体应用相关。

w的网络生命期为Ts,WSN的能量有效性定义为WSN的做功效率:

η=WrWs=0ΤsU(ΡS)Ρr(t)dt0ΤsΡs(t)dt(5)

式(5)中,Wrw在生命期Ts内的有效功,WswTs内的实际能耗。

3.2衡量指标

WSN中,软件、硬件和环境共同造成了节点的能量异构[3],为能量有效性的衡量带来了困难。本小节使用能耗的相对度量屏蔽节点的平台差异,基于节点的能量衰减率提出能量熵的概念,用熵作为度量WSN能耗状态的数量指标。

3.2.1 相对能耗

任取WSN的实例wN,研究节点n(nN)执行操作p(pO)的绝对能耗量意义不大,用户更关心的是节点n可以执行多少次p操作。因此,为简化讨论,将所有节点的初始能量规格化为1,定义p的相对能耗ξp

ξp=Ft(nhm)ne0(6)

式(6)中,Ft(n,h,m)表示节点n中的设备h在工作模式m下执行操作p的能耗,ne0表示节点n的初始能量。

3.2.2 能量衰减率

能量感知的WSN技术常需根据节点的剩余能量调度操作的执行,定义节点的累积相对能耗En(t)为时间的函数:

En(t)=0tΡs(n,t)dtne0=i=1Ν(t)ξpi(7)

式(7)中,N(t)时间段[0, t]内所执行操作的总数。为延长WSN的生命期,除最小化能耗之外,还需不同节点同步地消耗能量,故引入能量衰减率γ描述节点的能耗状态,定义为:

γn(t)=En(t)t(8)

能量衰减率可以全面地描述节点的能耗历史,更适于能量感知的WSN设计。

3.2.3 WSN的能耗状态

WSN的能耗状态(Ω)定义为时刻t所有节点的能量衰减率,用式(9)表示。

Ω(t)=[γ1(t),γ2(t),...,γn(t)]Τ(9)

任意时刻WSN中节点的能量衰减率是一个随机变量(Γ),设其分布族为F*Γ,因此,也可用Γ的分布函数FΓ(t)∈F*Γ表示WSN的能耗状态。Ω(t)是t时刻对总体Γ的一次抽样,FΓ(t)可用Γ的经验频数近似。

3.2.4 能量熵

节点能量衰减率的期望和方差可以全面地描述WSN的能耗状态,Et)表示t时刻节点的平均能量衰减率,Vart)可反映t时刻WSN中节点的能耗步调。为便于数学处理,定义能量熵(H)作为WSN节点能量衰减一致性的度量:

Η(Γt)=-i=1Μ(Ω(t))p(γm(i))ln[p(γm(i))](10)

式(10)中,M[Ω(t)]表示Ω(t)中互异的能量衰减率数目,p(γm(i))是第i个(经排序后)能量衰减率在Ω(t)中的出现频率。平均能量衰减率[Et)]和能量熵[Ht)]包含了前三个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可以全面地反映WSN的瞬时能耗状态。

3.3评价框架

基于以上的能量有效性评价模型和衡量指标,任意WSN系统的能量有效性评价可通过以下五步完成。

步骤1:测量节点的累积相对能耗

节点由电源供电,通常电源的供电电压U是一个定值,取决于节点的硬件平台,节点n(nS)的实际功率可由公式Ps(n,t)=U(n)I(n,t)计算,因此,需通过测量节点电源的输出电流I(n, t),利用式7计算节点的累积相对能耗En(t)。

步骤2:分析Γ的分布

利用式(8)和式(9)加工步骤1中测得的En(t),构造随机变量Γ在t时刻的统计样本Ω(t),在此基础上,对Ω(t)做统计分析。计算Γ不同取值的出现频率,构造节点能量衰减率的分布统计图描述t时刻WSN的能耗状态,用Γ的经验分布函数作为FΓ(t)的近似。

步骤3:计算WSN的实际功率(Ps)

WSN的实际功率由节点功率聚合而来[式(3)],Ps(n, t)已包含于Ω(t)之中(步骤1、步骤2),故可由式(11)计算Ps(t)。

Ρs(t)=Φ[E(Γt),Η(Γt)](11)

式(11)中,Ф为功率聚合函数,该函数的具体形式取决于WSN的应用需求。任意时刻,WSN的实际功率是平均能量衰减率和能量熵的函数,因此,为简化计算,有时也可直接使用Et)和Ht)作为度量WSN能耗状态的数量指标。

步骤4:定义有效功权函数[U(Ps)]

U(Ps)[式(4)]用于表达WSN的实际功率对应用需求的满足程度,U(Ps)的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其定义形式可参考模糊集的归属度函数。

步骤5:计算WSN的能量有效性(η)

基于前4步的结果,可直接利用式5计算WSN的能量有效性。

该框架是一种通用的WSN能量有效性评价方法,功率聚合函数(Ф)和有效功权函数(U)提供了一层应用抽象,屏蔽WSN的应用差异,其具体形式通常由领域专家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定义。

4基于做功模型的能量有效性分析实验

对一个监测类应用进行仿真,利用做功模型评价WSN在不同节点密度下的能量有效性。实验结果展示了WSN能量使用效率与节点部署密度的关系,对WSN的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4.1仿真参数

实验将WSN部署于一大小为120×120 m2的目标区域,监测某一环境因子。Sink位于区域中心,普通传感器节点以15 s为周期上报感知数据,感知数据由Gossip协议路由至Sink。WSN普通节点的能耗参数列于表1。

实验中数据通信采用文献[11]中的能量模型,该模型可简单地表述为:

Etx=k1+k2dr; Erx=k3。

其中,EtxErx分别表示radio发送与接收1 bit数据所消耗的能量(下标tx表示radio的数据发送操作,rx表示radio的数据接收操作),k1,k2,k3和r是由radio物理硬件及其通信环境所决定的参数,可视为常量,d为数据的通信距离。仿真中对这些参数的设置列于表1。

4.2应用场景

应用程序每5 min利用本时间段接收到的感知数据进行计算,评估目标区域的环境状态,其计算精度取决于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

假设程序达到最高精度所需的数据包数为λ,多于λ的数据包对计算精度的提高无额外贡献。实验中定义WSN的实际功率(Ps)为5 min内Sink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则该应用中WSN的功率聚合函数为:

Ρs(t)=i=1nd(i,t)

其中,d(i, t)表示节点i在第t个时间段内上报的数据包数目。在此基础上,定义WSN的有效功权函数为:

U(Ρs)={1,Ρs6001400Ρs-12,400Ρs<600180000Ρs2-1200Ρs+12,200Ρs<4000,Ρs<200

U(Ps)的函数曲线示于图1。由4.1节的能量有效性模型,λ即应用需求为WSN规定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取λ=600,WSN的额定功率为:

Pr=600(packets/5min)。

实验中节点被随机部署在目标区域,我们让节点部署密度从0.000 7(个/m2)增加到0.006(个/m2),利用4.1节“做功”模型分析WSN的能量有效性。为克服节点部署对实验带来的随机影响,我们在每种节点密度设置下运行10次仿真程序,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4.3结果分析

WSN的能量使用效率随节点部署密度的变化关系示于图2,图中数据表明该WSN应用在节点部署密度为0.002 4(个/m2)时具有最高的能量使用效率。节点密度低于该值时,WSN感知到的数据包数量不能满足应用需求,此时,虽然WSN的整体能耗量较低,其能量有效性仍处于较低的水平;随着节点密度的增加,WSN足以提供满足计算精度的感知数据,整个网络的能量使用效率迅速提高;超过0.002 4(个/m2)后,节点密度的增加对计算精度的提高贡献不大,反而带来了大量的冗余数据,WSN的能量使用效率逐步下降。因此,该应用中,以0.002 4(个/m2)的节点密度随机部署WSN可获得最高的能量使用效率,既能满足应用需求的计算精度,又能最小化WSN的能耗,此时WSN的能量有效性最优。

5结束语

本文使用做功模型分析WSN的能量有效性,提出了通用的WSN能量有效性评价框架,该框架引入功率聚合函数和有效功权函数屏蔽WSN能量有效性分析的应用差异性。针对WSN中节点的能量异构特性,模型引入相对能耗度量不同节点的操作代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平均能量衰减率和能量熵作为异构WSN能耗状态的衡量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平均能量衰减率和能量熵可以有效地界定异构WSN的系统状态,便于WSN能量使用效率和网络生命期的分析与计算。

摘要:能量有效性是WSN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其评价模型的研究有助于WSN的发展与应用。将WSN视为一个物理做功系统,用做功效率衡量WSN的能量有效性。引入功率聚合函数和有效功权函数屏蔽WSN的应用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做功模型的能量有效性评价框架。针对WSN中节点的能量异构特性,模型使用相对能耗来度量不同节点的操作代价,以平均能量衰减率和能量熵作为异构WSN能耗状态的衡量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指标能有效地衡量异构WSN的能耗水平,基于做功模型评价WSN的能量有效性能指导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部署。

关键词:异构WSN,能量有效性评价,做功模型,能量衰减率,能量熵

参考文献

[1] Yick J,Mukherjee B,Ghosal D.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survey.Computer Networks,2008;52(12):2292—2330

[2] Jang Won-Suk,Healy W M.Assessment of performance metrics foruse of WSNs in buildings.2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utoma-tion and Robotics in Construction(ISARC 2009),2009:570—575

[3] Dietrich I,Dressler F.On the lifetime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2009;5(1):1—39

[4] Ammer J,Rabaey J.The energy-per-useful-bit metric for evaluatingand optimizing sensor network physical layers.Sensor and Ad Hoc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2006:695—700

[5] Li Bin,Wang Wenjie,Yin Qinye,et al.A new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metric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o minimiz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transmit distance.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2012;(99):1—4

[6] Fonseca Jr B J B,Gubner J A.Operation cost as a performance met-ric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Statistical Signal Processing,2007.SSP'07.IEEE/SP 14th Workshop on,2007:680—684

[7]林闯,田源,姚敏.绿色网络和绿色评价:节能机制、模型和评价.计算机学报,2011;34(4):593—612

[8]郭兵,沈艳,邵子立.绿色计算的重定义与若干探讨.计算机学报,2009;32(12):2311—2319

[9] Ozgovde A,Ersoy C.WCOT:a utility based lifetime metric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Computer Communications,2009;32(12):409—418

[10] Senouci M R,Mellouk A,Senouci H,et al.Performance evaluationof network lifetim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for WSN routing pro-tocols.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2012;35(4):1317—1328

系统有效性 篇9

定期对阴极保护系统相关参数进行检测,从而得到储罐阴极保护系统运行的基本参数,以判断阴极保护系统的有效性,可以预测储罐的腐蚀情况。因此,定期对阴极保护系统进行检测,对保证生产连续进行,降低储罐运行成本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丙酮储罐概述

该储罐材质为碳钢,外防腐层采用3PE,共设置了4处阳极包连接点(采用镁合金阳极)。罐区土壤性质为园地。储罐与牺牲阳极通过测试桩连接,分别对应4个测试桩,如图1所示。

2 测试仪器

数字万用表(FLUKE-12B)、Cu/Cu SO4参比电极(便携式)、接地电阻测试仪(ZC-8)、卷尺。

3 参数测量

3.1 土壤电阻率测试

地下储罐直接受到土壤的腐蚀,土壤电阻率通常作为衡量介质腐蚀性强弱的一种重要依据。一般将土壤电阻率大于50Ω·m的划分为弱腐蚀介质[5,6]。采用等距法测试土壤电阻率,原理接线如图2所示[7]。

土壤电阻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ρ为从地表至深度a的土层平均土壤电阻率,Ω·m;a为内侧两电极之间的距离,m;R为接地电阻测量仪示值,Ω。

测量结果见表1。

从表1看出,4个测试桩附近的土壤电阻率在15~150Ω·m之间。因此,建议采用镁合金牺牲阳极,牺牲阳极填包料配方参照标准GB/T21448-2008相关规定[4]。

3.2 相关参数测定

为了判断阴极保护效果以及导线连接情况,对相关参数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见表2。

V

从表2看出,牺牲阳极没有足够的负电位,1#~4#测试桩的保护电位均大于-850m V,说明阳极与罐体之间没有足够的开路电位差。牺牲阳极的电位不能比储罐极化到表面上最活泼阳极点的平衡电位更小,所以牺牲阳极不能在阴极保护系统这一电偶电池中优先溶解,因此需要更换。

4 结束语

1)定期对阴极保护相关参数进行检测,是阴极保护设备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2)待更换牺牲阳极后,还需要对保护电流进行检测。如果保护电流过大,可能是罐体有破损,这会导致阳极消耗过快,应当缩短检验周期,并监控阴极保护的运行情况。

参考文献

[1]贺建.丙酮储罐的HAZOP分析及工艺设计[J].山东化工,2015,44(18):157-159.

[2]王凤久,王旭辉,白冬艳.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在煤矿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5):144-145.

[3]曾仁森,陈文评,黄长辉,等.地下储罐在沙介质中的阴极保护[J].化工机械,1999,26(1):49-51.

[4]GB/T21448-2008,埋地钢制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S].

[5]SYJ7-84,钢制管道及储罐防腐工程设计规范[S].

[6]王有斌,刘永良,梁成浩.埋地输水管线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5(3):40-41.

系统有效性 篇10

1.现行评教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指标体系是实施评价的主要依据, 它由一系列具体可测并密切相连的目标构成, 以学生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的目的是通过教学效果的直接体会者和受益者直接全面地评价教师教学水平, 主要包括:教学目的是否明确, 重点是否突出,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教学组织是否严密, 教学态度是否端正, 作业布置量是否适度, 辅导和答疑效果是否良好[3]。因此, 基于上述要求的评教体系的构建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原则[3,4,5]。

1.1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评价者必须采取客观的态度, 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感情, 这一方面要求评价者公正无私, 有较高的道德情操, 不将自己的感情色彩带入评价过程中, 另一方面要求选取的评价标准能够准确反映客观情况, 且与被评对象的关系紧密, 不能为了避免主观感情色彩而选择与评价对象毫不相关的评价标准。

1.2全面性

全面性原则是指在评价工作实施过程中要有整体观念和综合平衡的思想, 评价指标的建立要全面才能使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实际情况, 但在保证整体效应的同时, 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 评价要有主次, 各种因素在全面评价时应有所侧重。

1.3可测量性

可测量性是指评教体系的建立必须从实际出发, 评价标准切实可行且具体可测, 只有评价指标量化才能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 才能在此基础上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 据此获得的结论才是有效可靠的。

1.4合理性

合理性是指由于高等教育课程的多样性 (如专业课程、实验课程、实践课程、英语课程、体育课程等) , 教师根据学生、课程内容、教学条件及自己的知识准备等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 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合理地反映客观情况。

1.5易操作性

易操作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应简明, 易于操作, 过多或过复杂的问题设置或者大量的主观性问题都会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产生厌烦情绪, 会增加工作人员的统计难度, 因此, 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又要使工作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收集统计数据, 进行分析。

如果不能做到以上几点, 就无法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那么据此获得的评教结果就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实际的教学成果, 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教学改革更是无从谈起。

2.现行评教指标体系在实际评教中的不足

2.1评教实例

下面以某校2013~2014学年全校719位教师的评教分数为例进行分析, 在该校评价体系中, 学生只需要输入自己的学号信息, 在网上回答10道选择题即可对自己的任课老师完成评价, 十分方便快捷, 问题的设置也很全面合理, 基本满足以上几个原则,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下表为该校全部教师评教分数的汇总统计表。

由表1可看出, 全体教师的评教分数均值为93.83分, 中值为94.27分, 标准差为2.79分, 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距为N值很小。均值24.56分 , 说明该校教师的分数普遍较高 , 且彼此间分数差区间人数百分比中值全距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

2.2不足之处93. 8310 94. ≥

对该校教师评教分数以5分为间隔做各分数段累计人数分布表, 如表2:≥90 664 92.35%

由表2可以明显看出, 90分以上的教师人数占总教师人数的92.35%, 已达到教师总人数的九成以上, 而80分以上的教师人数则占总教师人数的99.86%, 几乎是全体教师的人数, 事实上, 低于80分的教师只有一人。由统计结果可知, 该校教师都集中在80分以上的高分段, 甚至主要集中在 (94±3) 分的狭窄区间内, 教师间分数的排名不得不依靠小数点后两位进行区分, 如排名第100位的教师得分为96.5分, 而得分95.51分的教师排名只有204位, 得分94.5分的教师排名甚至只有325位, 2分的差距并不足以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明显差异, 但在排名上产生了极大差距。这样必然导致个别异常分数造成的影响加剧, 尤其是个别低分并不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客观体现, 也不会对教师分数造成过大的影响, 但会使教师的排名急剧下滑。个别异常分数导致教师排名的大幅度变化, 这显然违背了评教排名的初衷, 是非常不合理的。

好的评价体系应该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取该校排名前25%的教师平均分数作为高分段平均分数, 排名后25%的教师平均分数作为低段平均分数, 可得高分段与低分段平均分的差值为96.76-90.17=6.59分, 这是一个极低的差值, 显然依靠这样的区分度区分教师的教师效果是很不科学的, 这与上文的情况是完全一致的, 该系统区分度极低, 显然并不是一个好周刊2014年第56期○高教高职研究的评价体系。

图1、图2为对该校各专业年度评教分数前5名和后3名的平均分数进行统计后的趋势图, 由上图可以明显看出:

2.2.1两部分分数整体均呈上升趋势, 说明整体分数逐年向高分区间移动, 这主要是由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不断提高导致的, 是对多年来教学改革成果的肯定。

2.2.2高分段平均分的增长幅度比低分段平均分的增长幅度要低, 这将导致高分段和低分段之间的差值越来越小, 使教学评价体系的区分度越来越低, 对个别异常分数的敏感度越来越高。最终结果就是评教分数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3.总结和建议措施

通过上文的例子, 结合评教体系建立的原则, 构建有效合理的评教体系及指标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1合理设计调查问卷

一套合理的调查问卷必须具备两个功能, 即能将问题传达给被问的人和使被问者乐于回答, 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拟题, 提问目的明确, 重点突出, 没有可有可无的问题, 结构合理、逻辑性强, 符合应答者的思维程序, 对敏感性问题采取一定的技巧调查, 使问卷具有合理性和可答性, 避免主观性和暗示性, 以免答案失真, 尽量使用选择题, 但需要提供开放问题, 便于资料的校验、整理和统计, 且问卷内容应根据统计结果不断修正。

3.2做好学生评教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在评教工作开展之前, 学校应对师生进行评教相关工作的培训和宣传, 在对师生宣传评教知识和评教意义上下工夫, 使教师和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评教活动并对评教工作有充分而正确的认识。防止学生抱着事不关己、敷衍了事的心态随便评分, 或者将评教系统当做发泄报复的工具, 故意给和自己关系不好或严格要求自己的教师极低的分数, 同时要防止一些教师为了追求高分一味迎合学生甚至以分数威胁学生。只有学生公正客观地进行评教, 用分数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 教师正确对待评教结果, 根据评教结果认真反思, 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评教系统的存在才是积极有效的, 否则起到的只能是反作用。

3.3评教的时间的选择

学生评教时间应选在每学期末段, 期末考试之前, 此时课程基本接近尾声,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有比较充分的了解, 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 同时防止期末考试成绩影响学生评价的公正性, 但评教分数应在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再行公布, 防止学生由于顾虑评教分数影响考试成绩而无法客观地打分。

3.4学生评教原始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因为评价指标体系不断得以完善, 网上评价操作过程得以日趋严谨, 评价结果的数据统计准确, 对学生评价结果进行残差分析, 去掉部分明显异常的分数, 使得最后统计结果更合理, 防止个别异常分数影响评价结果, 提高学生评教的可信度。

3.5积极收集师生对评教系统的反馈意见

教师和学生是评教系统的直接使用者, 对系统的体会是最直接和深刻的, 他们的意见也是最宝贵和有效的, 只有积极收集师生的反馈意见, 包括师生对评教指标设置、评价方法等的意见, 并筛选出其中合理的意见, 据此才能及时有效地修改评教系统, 使之不断完善, 否则一成不变的评教系统只能越来越脱离实际, 最终变得毫无意义。

3.6对评教系统本身进行评价

评教系统的好坏对评教结果是否合理有效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每次评教结束后应根据统计结果从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等方面对评教系统本身进行评价, 并根据评价结果对评教系统进行改进。其中信度即可靠性, 是指采用同一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调查时, 问卷调查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即测量工具 (问卷) 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 可通过重复检验法、交错法、折半法等方法检验;而问卷的效度是指问卷正确测量研究者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 可通过表面效度、准则效度、架构效度等指标进行检验。

摘要: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则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以学生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在各高校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学生评教为核心的教学评估机制之不足渐露端倪, 完善、改革现有的评估机制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实例对现行评教指标体系在实际评教中的不足进行分析研究, 并结合评教体系建立的原则, 对构建有效合理的评教体系及指标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评教系统,指标体系,有效性,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刘祥学.关于高校教师水平评估考核机制的再探讨[J].教学研究, 2003 (3) :14-18.

[2]冷革华.对学生评教若干问题的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1) :81.

[3]薛风英, 任永奎.学生网上评教的研究与实践[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5 (4) :91-92.

[4]安世全, 关媛媛.“学生评教”的研究与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 2003 (1) :89.

系统、有效的促销活动管理 篇11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促销的重要性日趋突显,已经成为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程度、促进销售增长的关键性工具。然而在促销同质化的大背景下,促销的创新已经越来越困难了,事前的管理控制和执行力的提高将成为新的竞争焦点,这也是专题——“促销”版块的讨论核心。

促销活动的策划、执行、评估三个阶段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有效的策划来源于目标——行动——资源的和谐统一,当然策划活动要有营销策略作为指导。促销活动执行方案是项目组织者与所有活动参与者进行沟通的工具,明确的流程和岗位职责说明书是保证执行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活动效果的评估,就是分析活动是否按照原计划执行,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活动目标,产生了哪些经验教训,所以活动执行一定要有详细的过程记录。

有条不紊的事前管控会使促销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促销类型有着不同的前期准备工作,但基本流程可分为:主题制定、促销礼品订制、促销广告的制定、企业内外的沟通。

在目前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状况下,促销活动无处不在,我们只要一走出家门,促销活动的信息就迎面而来,而在企业里,只要一谈到营销,大家肯定会想到促销活动。确实,促销活动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学过营销学的人都知道,营销应该从消费者的需求开始,然而,现实的情况并不是那么理想,我们的营销往往是从现有的产品开始的,考虑如何将现有的产品迅速消化掉,因此,对于多数营销人员来说,促销是每天考虑得最多的问题,而目前我们不少企业的促销活动管理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就连一些著名外资企业也不例外。

作为最容易见效的营销工具,促销活动的策划、执行、评估有一套科学和系统的思路与管理程序。促销活动策划理论知识基础:公关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统筹方法等。科学的促销活动管理过程可以从策划、执行、评估三个阶段进行论述。

有关促销的几个重要观念

促销活动要有营销的策略作为指导。目前,很多企业的市场人员为了促销而组织促销,销量差了,怎么也要启动一个促销活动,不然,其他部门会说自己没用。

促销活动管理要遵循营销资源配置的原则。营销资源配置的原则就两条:如何用有限的营销资源产生最大化的销量,或达成一个确定的营销目标;如何让营销资源投入最小化。促销活动管理一般遵循第二条原则。

促销活动管理最重要的是活动论证过程。是否需要启动促销活动?针对哪些渠道环节进行促销活动?采取什么形式的促销活动最有效?若干个可行的备选方案中,哪个方案预算最低?这几个问题解决了,活动计划的撰写和执行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促销就是梳理渠道、确保产品在渠道的流速加快。最佳的促销活动策划就是找到确保产品在渠道的流速加快的关键环节,并且投入资源最小。渠道的不同环节有不同的刺激方式,也就是不同的促销方法。根据渠道环节的不同,可以分为渠道促销、消费者促销,渠道促销是牵引下一级客户提货,消费者促销则是牵引消费者购买。渠道促销的主要方式就是提货奖励和下货奖励,消费者促销主要包括买赠、抽奖,通过增加附加值的方式来刺激消费者购买。不同的促销活动有不同的操作要点。

促销活动策划的逻辑过程:目标——行动——资源。在活动目标不变的情况下,调整行动方案,资源需求也会随着改变,资源需求的改变自然就会引起预算的改变,活动论证的过程就是寻找到能够达到目标而费用预算最小的行动方案。

促销活动的策划

什么情况下需要发动促销活动?促销活动是为了推动产品在渠道流动。当产品在渠道的流动速度不能达到原来的目标,就要考虑启动促销活动。从终端消化的层面去考虑产品在渠道中的流动,是最有效果的,但是成本也最高,如果着重点放在产品消化上,就一定要考虑消费者促销,如果是费用一定的情况下,那就考虑渠道促销,用利润牵引来启动渠道促销。哪个环节的产品流速达不到目标就针对这个环节启动促销活动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当然也可以针对这个环节的上、下环节点启动促销活动。中桥D6型手机当时之所以采取钻戒抽奖活动,就是因为零售商进货积极性不高,缺乏特别的利益点作为支撑,进20台手机肯定有一颗钻戒,零售商进货积极性提高。高成功率的抽奖对消费者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消费者现在对送的礼品一般都不会太重视,除非礼品真的很有档次、显得很贵重,否则还不如抽奖,消费者对需要“赌”才能得到的东西,一般都会非常重视。

促销活动的目标是什么?一定要非常明确的、数量化的表达出来,目标越明确,越容易实现,不要设立“虚”的目标。目标也不宜订得太高。目标确定的准确度来自于促销活动经验的积累。

有哪些促销活动方式可供选择?成功的活动策划=科学、系统的策划过程+丰富的促销创意库。科学、系统的策划过程是指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将目标化解成工作要点和工作步骤,完成这些工作要点和工作步骤需要什么资源支持。在“将目标化解成工作要点和工作步骤”这个阶段时,就需要丰富的促销创意。促销活动创意是平时积累的结果,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一线人员的建议;2)其他相关行业的启发;3)广告公司的建议;4)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启发;5)相关人员的头脑风暴会议;6)策划人员考察市场的灵感。促销活动的创意来源于市场,用于市场,千万不能脱离这个科学的思考逻辑。活动方式的创意能力和评选能力是平时积累的结果。哪种活动方式成功率高,而且费用预算最小,当然是最佳选择了。

如何撰写促销活动方案?促销活动方案是一个沟通工具,是一个争取资源的沟通工具,一个优秀的促销活动方案一定是站在资源决策者的位置来写的。场景构思与资源清单是关键的两点,而场景构思则是经验积累的结果。

促销活动的执行

一定要有详细、周密的促销活动执行方案,说明整个活动管理的组织架构,参加活动的每个岗位的人员,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每个岗位的人员应该有一个工作说明书。活动策划的人员一定要有统筹方法的基础,每个岗位的工作是通过流程来衔接的,工作流程的设计一定要非常周到。促销活动执行方案是项目组织者与所有活动参与者进行沟通的工具。

促销活动的评估

活动效果的评估就是分析活动是否按照原来制定的计划执行,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活动目标,产生了哪些经验教训。活动效果评估要做好两点;第一,活动执行一定要有详细的过程记录,留下相应的文件;第二,活动目标一定要明确、数量化,这样才能正确地做好评估。

促销活动效果一般用销量目标达成率、同期销量增长率、单台成本这三个指标来衡量。当然,也一些促销活动,很大成分是品牌宣传推广活动,活动效果就只能定性分析了,最科学的就是在现场进行调查,也可以根据现场照片来判断。

制定有诱因的促销政策

(1)师出有名。以节庆贺礼、新品上市之名打消变相降价促销的负面影响;

(2)尽量不做同产品搭赠(如"买二送一"),避免降价抛货之嫌,否则结果可能"打不到"目标消费者,反而"打中了"贪便宜低收入的消费群。

(3)可用成熟品牌带动新品牌捆绑销售。但要注意两者档次,定位必须在同一层次上(如果老品牌已面临种种品牌危机、形象陈旧则不可取)。如可口可乐公司的副品牌雪碧在二三级城市很受欢迎,而醒目是该公司推出的又一新品牌。定位也是在二三级市场。醒目上市与雪碧捆绑销售,在二三级市场取得了良好效果;

(4)注意与重点超市联合促销。既促销产品,又增进客情。如买本公司产品XX元。赠该超市购物券一张;买该超市商品XX元,赠本公司产品一份。

系统有效性 篇12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技术创新,创新系统

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及其外部环境的概念和要素

(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概念及要素

Freeman[1]首次提出了“创新系统”,由此引出了对国家、产业、区域等各类创新系统的研究。而Brown和Sevenson[2]将企业研发实验室看作企业内部的实验系统,但未明确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内涵;Chesbrough[3]分析了外部环境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外部因素亦可成为技术创新系统中的部分;Lazzarotti等[4]则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企业为创新所进行的各项活动及相关资源的集合体”,企业技术创新实验室是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

综合现有文献,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特点为:(1)它是存在于企业内部,以研发部门或实验室为载体,但运行范围并不限于此;(2)它具有转化功能,能利用所拥有的各类条件,将系统外部环境对系统输入转化为系统要素或系统输出;(3)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开放的,某些要素可脱离系统到外部环境中,同样,外部环境中的某些因素亦可转化为系统部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可以从系统目标、构成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目标。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具有目的性,其总体目标是由多种不同的目标共同组成的。按目标的实现周期,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类;按目标的性质,可分为研究型和盈利型。然而,总体目标必然从属于企业运营目标,即创新并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因此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目标是为企业提供新技术和新产品。

2.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

在Brown和Sevenson的企业研发系统中,企业研发实验室中的人员、投入资金、研发理念、相关设备等都是系统的构成要素;Lazzarotti等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要素分为两个部分:无形要素(知识、技术、专利等)和有形要素(人员、资金、设施设备等)。可见,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要素,是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各类资源;而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活动,则是这些资源相互作用的体现。而人是系统中唯一的行为主体,是系统的核心要素。人通过学习、探索及研究创新能力,在利用现有知识、技术等无形资源和资金、设施设备等有形资源的基础上,提炼出新技术,开发出新产品,进而达到系统运行的设定目标。

3.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开放的,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它得到所需的相关物质、能量和信息,并通过系统输出的方式,反作用于外部环境。然而,系统外部环境是多样且复杂的,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往往以外部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影响为主。因此,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对外部环境的适应程度。

综上所述,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相关的资源相互作用的总体,且与系统外部环境存在一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运行目标是为企业提供新技术和新产品。

(二)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外部环境的概念及要素

将系统外部环境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技术环境,指存在于系统外部,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提供技术支持的各类要素的集合,它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联系最为密切,包括产业研发强度、技术转移等;二是市场环境,主要由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所从属的企业,以及其他各类组织或个体共同构成,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密切关系仅次于技术环境;三是制度环境,即除以上两种环境之外的其他各类要素的集合,包括政策法规等正式制度和文化等非正式制度。以上三类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作用各不相同:技术环境主要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知识储量和技术水平起作用,为系统运行提供动力支持;市场环境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目标设定,也提供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部分要素,如资金、人员等;制度环境则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整体,提供外部保障。

二、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边界

系统边界是系统的一部分,它是指处于特定关系中边缘要素的集合。系统边界的功能,包括保护系统的生存发展和司行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两方面[5]。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边界有以下特征。

第一,动态性。从系统运行角度看,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边界表现出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当某些系统要素离开系统时,系统边界缩小;反之,当某些外部环境因素融入到系统内部时,系统边界外扩;而且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无时无刻在进行,使系统边界频繁变动。

第二,模糊性。在某一时点,可分辨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有形边缘要素,如技术创新活动类型、研发实验室的范围,但由于无形边缘要素(如交叉学科的知识、技术等)的存在,仍然无法准确判断系统边界。另一方面,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及其边界是动态演化的,其边缘要素在下一时段很可能与上一时点存在截然不同的情况,故无法静态指定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边界。

第三,渗透性。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边界是系统与环境联结的纽带,存在着一定的渗透性,可使环境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顺利渗透到系统内部。这种渗透性不仅包括外部环境向系统的渗透,也包括系统向外部环境的渗透。例如技术环境中的行业技术水平,可通过企业相关研发人员或技术文件,渗透到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出发点;相反,企业研发的专利可作为系统对外部环境的输出,成为技术环境中的一部分。

第四,路径依赖性。由于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长期性的特征,当期投入可能无法在当期获得回报,而在滞后几期才能获得回报。同理,当期得到的技术创新产出可能不仅仅源于当期投入。因此,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边缘要素与其他要素的联系,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前期相互作用和活动的影响,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边界动态演化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性。

可见,要具体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边界几乎不可能。但可以确定,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始终不会超出企业的边界。因此,企业边界是技术创新系统边界的外围,它们可能存在重合(见图2),也可能并不存在交点(见图1)。

按是否存在企业内部,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外部环境初步划分为企业内环境和企业外环境:(1)企业外环境,作用方式有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两种。前者是指企业外环境通过某种传导中介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产生联系,而后者则是企业外环境不通过中介物质,直接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相互作用,例如技术环境中的公共知识储量,可直接为企业技术创新人员获得,从而参与到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成为系统内的组成部分。(2)企业内环境,作用方式一般为直接作用,如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此外,诸多企业经营活动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密切,如企业经营战略、细分市场对策等,使得企业与技术创新系统的边界更加模糊。

三、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有效性

(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有效性的涵义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有效性,指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在特定时间、环境下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可从以下方面理解:(1)目标有效性,即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完成目标的程度,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专利性质、数量、质量,以及将这些专利技术商业化转换的程度;(2)成本有效性,即在完成目标的前提下,成本优化的程度;(3)时间有效性,即在完成目标的前提下,时间优化的程度;(4)能力有效性,即可承受目标任务的程度,如人员知识储备、内部技术能力等所能承受的范围。因此,在讨论系统有效性时,应分析其目标有效性、成本有效性、时间有效性及能力有效性,仅将某种有效性作为系统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可能会产生偏误。以时间有效性为例,从投入到产出的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中,所用时间与系统有效性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呈现线性关系,超出这个范围,系统有效性的提升往往会随时间的细微变化而出现质的改变,如当技术创新时间缩短到某一程度时,所需成本会急剧攀升,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有效性。所以,并不能简单的以为系统完成目标的运行时间越短,系统越有效。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有效性可直接理解为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的对比关系,而技术创新效率则是评价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从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模型看,主要包括产出、投入及时间等指标,因此所计量的结果可综合考虑目标有效性、成本有效性及时间有效性。对于能力有效性而言,主要是个0-1概念,即如果系统能力可承受目标任务,则系统能正常运作并产生相应的效率值;反之,系统没有效率。因此总的看,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量,可准确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整体有效性,是系统有效性重要的衡量指标。

(二)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功能与有效性的关系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能有效运行,必然要与外部环境进行一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也表现为与外部环境的输入输出关系。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具有转化功能,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它能利用所拥有的各类条件,将系统外部环境对系统的输入,转化为系统要素或系统输出。显然,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输入,不仅包括系统所需要的各类物质、能量和信息(如技术环境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制度环境中的政府研发支持等),也包括对系统无用或有不良影响的因素(如市场环境中的经济周期、恶性竞争等);同样,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对外部环境的输出也可分为目的性输出(如论文、专利、新产品等)和非目的性输出(如流失的人才、报废的设施设备等)。

那么,在现有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有效性评价中,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和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功能上的输入到输出是什么关系呢?企业层面所研究的技术创新投入,就是探讨企业对技术创新系统目的性输入;技术创新产出,则是技术创新系统对外部环境的目的性输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功能通过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体现出来,而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有效性,实际上是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的对比关系。

四、结论

上一篇:植被生态修复下一篇:本体构建方法